练习太极猫步的好处是哪些

练习太极猫步要走到两腿不受力,功夫就开始来了。
我的图书馆
练习太极猫步要走到两腿不受力,功夫就开始来了。
&&&&猫步一路走来,我的两条腿大部分时间里感觉是不一致的,右腿的松柔好过左腿,经常觉得左腿像根棍子一样硬,如果左右腿感觉差不多了,心里就美滋滋的:是不是差不多了?这种美滋滋一般持续不了三天,两条腿的感觉又不一样了,这个冬天就是在左腿追赶右腿中过去的。&&&&整个夏天都在走猫步,85大架是一遍也没打。不打85大架是因为实在打不好,不如猫步,动作简单,容易抓住关键。最近在师的鼓励下开始打85大架,没想到很快就喜欢上了,因为85大架真的很难,在复杂而又拐弯抹角的动作中时时保持放松,特别是两条腿的放松,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挑战。不过,说实话,我觉得让初学者一开始就打杨澄浦宗师的85大架,而且指望通过这套大架出功夫,估计得到耄耋之年,等到你打不动了,蹲不下去了,功夫开始来了。本平台已更新教学视频如下:杨氏太极拳85式 & & & 简化42太极拳简化24式太极拳 & & & 陈氏老架二路炮捶陈氏老架一路拳 & & & 陈式32摔法、擒拿陈小旺大师养生桩功教学视频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问:太极拳如何呼吸打太极拳要用腹式呼吸,听说还有顺呼吸和逆呼吸,我不知道应该用哪个?如何去做?答:太极是和武术的结合,讲求的自然,中正,忌用横力。如果你刻意去结合某种呼吸方式,这与太极的拳理是有悖的。功夫小子已经说了,初不用想那么多...
问:太极拳如何练转腰胯答:常言道,传拳不传腰,传腰师不高。太极拳武技不高的重要原因,腰腿有病:在腿脚不能松虚合,二在腰胯不能灵活变转。中言腰胯的贴子也不少,可惜大都术语...
问:太极拳之十:太极内功太极拳的文章成千上万,但几乎有的文章都回避个问题,就是都不说太极内功练...答:为即将练正在练太极内功的同修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避免的疑惑,形简意难求,练拳容易得功难,感谢toyo将练功得的感受又分享于世人,是...
问:怎样学练太极拳答: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点对于没有基础的初来说,就是必须要有位明师给你太极拳,使你少走很多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若是自学的话且...
问:太极拳的发劲请教明师发长劲时怎样结合动作和意念(譬如从后座到弓步做按的动作)?瞬间发劲...答:关于长劲,首先要练出沉劲,也就是松沉劲,根据动作发劲状态的况再分为长劲、短劲(寸劲)。长劲用‘按'说下,双手平伸打开,再后座拉回,再按出。这里只说...
问:太极拳怎么练答:先练氏式,再练氏式注意:头部要领.头要正直,不准低头仰面,左右歪斜,更不摇头晃脑.鑫曰:“练拳自始至终顶劲不可失,失顶劲,四肢者无附攀,...
问:质疑太极拳不能用僵劲的说法传统的说法是打太极不能僵硬。我打了几个月的太极,(直都是打云手,实际效果...答:练错了,就是练辈子也没用,天下练简化太极拳的多了,冠也多了,有几个练出功夫来的?说明练得不对。个云手,你自己感觉相当于别人练好几年,别人说...
问:太极拳中如何松腰松胯答:太极拳讲究是全身放松,气沉丹田,你直接把自己放松就可以了,没必要自己跟自己较劲,那样才能出来好的力,就像小龙说的样,把自己当作水,水没力,但能...
问:太极拳实战我学的是式简化太极拳,在昨天与个蛋交手中,他下子抓住我脸,这样...答:你还真有点意思,当初我练简化太极拳时,也认为能练出太极功夫,教练也说能练出功夫。当初,学完简化太极拳后,就和同事试了下,结果同时往那站,我用野马分...
问:怎样练太极拳?答:基本方法初应跟从学,否则以下些基本要求便不知做对没有.太极拳的动作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拳师...
问:练太极拳不让练肌肉力吗?近日闻toyo学长有此高论,说"练太极拳不让练肌肉力."本人惶诧异,这怎么和芗斋...答:这个问题本身不难,是人都明白练武术不能不练力量.倒是二位学长的态度让学弟们汗颜.个粗野骂人,真给太极门丢脸.个文辞尖酸,极尽挖苦.连学汉拳(大成拳)的都...
问:太极拳站立是这样练的吗?两腿微曲,与肩齐,双臂下鸡蛋大小的空隙,肩膀稍微向前,放松手臂,然后我妈说时间长...答:大体上正确。更专业点,仅述口诀(自编)如下:虚领顶劲,两目平视,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含拔背,松肩坠肘,圆裆坐胯,尾闾前敛,两腿微屈,五趾抓地,呼吸...
问:太极拳的松沉劲怎样才能练出来?答:,做动作时不端肩膀,也就是做动作时最大限度地使肩膀保持自然站立时的高度状态。,动作慢,运劲如抽丝,虽动尤静。慢才能随时肩膀及手臂的状态(都不准...
问:太极拳怎样松腰胯太极拳怎样松腰胯答:太极拳讲究是全身放松,气沉丹田,你直接把自己放松就可以了,没必要自己跟自己较劲,那样才能出来好的力,就像小龙说的样,把自己当作水,水没力,但能...
09-1209-0908-1609-10
02-0904-1204-1002-20
◇本站云标签太极拳猫步练习
  有些习练太极拳的爱好者见拳书中有“迈步如猫行”一说,以为这是单纯的形容词,意思是练拳行步时好比家猫或野猫般的轻灵、稳健。殊不知传统太极拳中确有猫行步的单练功法。其详尽细致的介绍又少见于书籍与杂志的字里行间。本篇拙文意想抛砖引玉,恳请同道赐教指正,为营造学好太极拳的氛围而努力。
  我们日常走步,是前脚去,后脚撑,后脚有了力,才移上去。但是“迈步如猫行”却不能如此。太极拳名家郝少如先生讲过:“不许后脚用力,要前脚十足站稳了,后脚提起慢慢移过去,而且后脚置前时,在重心未移过去时,还要不费力地能抽得回来。”教授我练拳20年的林老师曾说,太极拳中的猫行步体现腰胯带动四肢的虚实运动,要下苦功把猫行步练到位,虽费力辛苦,却能增长腰腿的松弹沉稳之劲。猫的迈步行走,是四条腿提起一腿,还有三条腿支撑。人则不然,提起一条腿,只剩下另一条腿支撑了。另一腿要微曲支撑全身重量,还要注意平衡与协调,还要“刻刻留心在腰间”,慢行时就苦了另一条支撑的腿了。作为追求太极拳技击艺术的爱好者,若不练好腰腿功夫,则由于基础不扎实而制约拳术水平。
  猫行步分为慢练法和快练法,一般先学好慢练法,待此娴熟后再学快练。
现把猫行步慢练法的练习步骤与要领介绍如下:
  当起始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的右弓步时,是先放松会阴穴(指进步而言,而退步时则意松印堂穴,眼神向前下看)与右边腰胯,眼神向前上方看。从右腿髋关节松至膝关节再松至脚底涌泉穴,右脚跟外撇45。,待右脚跟、脚掌、脚趾贴地沉实稳固与身体协调后,腰胯缓慢向右转,一直转到左脚跟离地为止。二是先放松左肩,此时右脚应有更为沉稳的感觉。
  接着再放松左腹股沟(指小腹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向下走向的沟体),然后腰胯向左旋转,同时命门穴意领向前,头微上领。此时左胯微向前向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一直转到左脚涌泉穴离地为止。三是后臀垂落下收向前溜些和左膝往前松点,此时左脚掌离地,只剩左脚趾点地。四是徐徐轻灵地迈出左脚,此时依次放松左腿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脚背,左脚跟先点地。五是意想把右脚的重量吸上至下丹田气海处再落于左脚,让右脚由实变虚,左脚由虚变实,一直松至左脚涌泉穴沉稳为止,同时稍为内扣点左脚尖和松落左胯,成为一个能八面支撑的左弓步姿势。
  左弓步时练习猫行步的步骤与要领和上述右弓步的相同,只不过须注意的是有关部位调换相反。无论是右弓步或左弓步,迈步时要注意尾闾正中和虚实分清,还要内中贯注精神。练习猫行步时要抓住这样的感觉,就是所迈之脚是有关相应的腰胯领起带出的。
  当慢行猫步熟练后,松活、轻灵、沉稳的质量提高到上了一个档次,就可学习猫行步快练法。在猫行步慢练法的基础上简化步骤,重点以内气带动腰胯,练时丹田气宜鼓荡,命门穴比慢练法更为受力。感觉有所不同,所迈之脚是有关相应的腰胯领起弹出的:换句话说,所迈之脚是丹田内气领起弹出的。值得注意的是,猫行步快练法比起慢练法的步法虚实更为讲究,像郝公月如所说:“虚非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即预动之势也;实非全然占煞。”还要在气势上神似灵猫捕鼠之扑势,这是猫行步快练法的灵感。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4-10-29 11:01
回复 第1楼 的 @szdlsoft:
走猫步常见问题:
<font color="#、提步或落步时单脚支撑时容易站 不稳:上身不松,重心偏高。松开心腹,自然就站得稳。
<font color="#、练习一段时间后,膝盖开始噼啪作响:不但走猫步时会响,有些人平日走路或运动也会响,但 没有痛感,这是正常的。响声多的人一般膝盖比较紧,有些人以前蹲不下或蹲下时脚后跟会翘起,此后腿部的柔韧大都会有不同程度改善。
<font color="#、平时不容易 出汗,甚至夏天或跑步都不出汗,而猫步走不上十几步就会出汗发热:练猫步时,只注重下盘,上半身因为被忽视而容易放松,因松而气学流通阻碍少。坚持锻炼
2、3个月,每日十五分钟,原先身体虚弱的人也会有改善。
<font color="#、练猫步前,平时也锻炼,可怎么走几步腿就发酸发软?练太极拳锻炼的腿部肌肉根平日经 常使用的肌肉不大相同,而且平日腿劲跟不上的时候腿上其他肌肉及上半身会僵硬配合,因此腿部不容易吃劲。走猫步要求用的肌肉工作,不用的肌肉放松,即使是
用的肌肉也要在用时尽量放松。单腿撑地时,全身的重量落于一腿,也就是几十上百斤的重量落放于一腿,当然会累。累说明动作基本到位,如果不累,不要沾沾自 喜自己的腿劲了得,很可能是上半身不松。
发表于:14-10-29 11:06
对于初学太极拳者,走猫步为 主,拳架为辅。猫步走好了,再练拳架事半功倍。
走猫步分三阶段:
1、刚开始练习先不用注意很多,只要步子能迈大就可以。初练,对 自己的身体很模糊,尽量松着迈大步可以放松肌腱(不主张压腿,如果喜欢压腿,那在走完猫步或练完拳后压),在迈步过程中体会自己的腿部肌肉,慢慢能听到自
己腿部肌肉哪里是哪里,并练习放松。
2、几个月后,对自己的腿有了些认识后,可以迈小步来体会胯,及迈步过程中放松胯。
具体操 作:迈步半个脚长及一个脚长即可,迈出腿落步时状如稍息,完全虚无,重心在支撑腿,而后听着自己的胯和腿部肌肉的细微变化,将重心慢慢移至迈出 腿。如果劲为十分,落步时前腿为0,后腿为10,重心迁移,后腿送几分,前腿接几分。前腿一直保持松的状态,即使前腿成弓步。
重心向下一沉即可将 前虚变成前实,收后腿。此时后腿如同废掉一样虚设,拖带着收回来体会后胯放松。前腿尽量松开,即使是实腿。
多长时间走一步?一分钟左右或更长,仔 细体会每块肌肉、关节的细微变化,刚开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等对自己很熟悉了,自然时间用的就少了。
你会发现:迈小步原来比几个月来练的大步还要 累上n倍。步子小容易放松,因松而沉。
3、能体会到胯及腿上的肌肉细微变化后,可以再迈大步。此时要保持胯的水平,脊柱的不偏不倚,及体会尾闾在 迈步收步时的作用。
尾闾托丹田:就如屁股下有个随时可以落座的凳子,而你一直处在将坐未坐之时。
4、练拳也好、走猫步也好,只有能做到反 观内听,才能很好的审视自己,不然与做操无异。怎样能做到反观内听,我最近体会是:脸部松透,松到抬起眼皮的力气也不愿意用,状如半睡。真格的眼问鼻、鼻
问口、口问心,但这只是外像,实际上你的心思不在鼻口,而是在你自己的骨骼肌肉关节。
发表于:14-10-29 11:14
都知太极拳走的是猫步,讲究“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尤其是练习连续上步的式子(如搂膝拗步、野马分鬃),怎样才能走出猫行步?怎样在连续上步时体现出轻灵的步态,步换身随的腾挪气势,这是我们太极拳人苦苦追求的。
&&& 练习猫步首先要解决的是出步的基本方法,出脚时,脚踝要放松,先以大拇趾引领,与地面平行向前探出,随即脚跟(脚后掌)着地,前脚掌略向上扬(不要过高),此时胯根松开,劲力引向支撑腿脚下,前脚脚踝完全放松,将前脚掌落平后,屈前腿蹬后腿,重心前移成弓步。要点是,向前迈步时,体重要坐在支撑腿上,劲力从支撑腿向下松沉,迈出的脚自然被送出。换言之,坐时臀部收敛,命门外凸形成腰弓,以腰弓的弹性将脚送出。弓步完成时,弓腿以小腿与地面垂直为宜,膝盖前弓万万不可超过脚尖,感觉全脚掌与地面贴平,俗称涌泉穴与大地接吻,脚上各个关节都要放松。“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仆,即失中正之势。”澄甫先师之言不可不察。最要紧处,一定要等前脚落平后再继续转腰向前弓腿成弓步,此时前弓之劲力是后腿松沉劲向前蹬出的一个沉中带转的不可抗的力,切不可不等前脚落平便一边落前脚掌一边向前弓腿移重心,此时产生的力量是一个由上向前下方落下的力且既不稳又无力。
&&& 其次,要注意前脚摆脚后重心前移准备上步时,后脚跟要随着重心的前移缓缓提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轻便地将后腿收回。
&&& 脚的外摆角度要略大于45度,以脚内侧对45度为宜。此时支撑腿的膝盖有一个向外侧的撑力,可以很稳定的支撑住身体的左、右转体,并消除迈步时带来的膝部的里外摇摆。
&&& 身体向摆脚侧的转体一定要适度,以能将后腿轻松收回为准。而向另一侧的转体则是要等收回的腿将要迈出的瞬间才开始。
&&& 注意:所谓脚下走弧线,是在上步的过程中,由于转体(俗称转腰)和腿的收回与迈出两个动作自然复合生成的,不可一味的不转腰只用脚呋∠摺;挂⒁庖匝沟目洗闹氖辗拧
发表于:14-10-29 11:32
如前日志所述,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达到空掉支撑脚的境界时,可依如下步骤提高猫步的实用性及趣味性。
1、预备阶段
瞎子走路。 选一段15米左右的路,闭着眼睛走上3个来回,大约100米左右。方法:闭眼,一切要求同走猫步。仅前腿伸出时为脚尖落地。即如骏马一样,踏着走。作用:使全身彻底地松开,所有的意都用在两脚底,有支撑八面的意思。就练出了敏感,这份敏感就是实战时的关键。
2.猫步:只在此把与前不同的要点,挑出来说。其余同前日志。
A、每一步,都必须精神意识虚虚上领。使肚脐以上的部分,如晾衣架一样,以头为晾衣架挂钩,上半身都空掉,且非常舒服,两脚轻灵无比。
B、以背椎之气提脚。和前面所说的尾闾虚托一样。首先精神上领;然后松脚。脚底松沉至地心产生反作用,到达背椎起到控制虚脚的作用。武术是练脊椎的。{尾闾即脊椎的最后一节。即尾巴骨}切记不能用力去提,而是用意提。
C、始终保持尾闾中正。人体的重心在尾闾上。即臀部有下溜之意思,用意识虚虚上提肛也。
D、行步中虚脚离地不许过高:绝对不许超过10厘米。这样可以保证重心不被对手扰乱。所谓的“实脚如生根,虚步如犁行”,而且往前出腿时,脚跟先落地,前脚掌稍上扬后落地。传统中有一句口诀叫进步宜低,退步宜高。此低意为贴近地面,高是不超过踝骨。
E、用意不用力。把身心全部空掉,不许用半点拙力。如同人伸懒腰一样,一舒展,就自然完成了动作。我们知道,一个1公斤重的钢球,拴在绳上,可以轻易把人打死。但人胳膊远不止1公斤,但对人体造成的创伤却非常有限。原因就在于人浑身僵硬,把脚底升上来的劲全部挡住了。练功夫就是通过不用力,让人浑身空掉,如同清空水渠的杂物,则劲自然上涌。记住用劲点为钢球,其他身体部分是绳子。脚底涌泉为劲力源头。就可以逐步把功夫练出。身体自然健康。
F、每天保证一定的量。很多太极拳书上面,把太极的核心松沉二字,即练松沉的方法,说得云涌雾罩。令人对太极望而生畏,进而敬而远之。其实秘诀就二个字,“苦练”。邓师有言:松是苦出来的。勤是松的自然结果。因为人的重心往下,全部都松了,空掉了,重心自然沉到了脚底------健身,每天走二公里就行了。出功夫,每天最少十公里。
G、收功。练功完毕,把两手搓热,做干洗脸的动作,按摩脸部五十次左右后,两手交叠,放在肚脐下一厘米处,待意气全部回归丹田之后,就可以做其它的事情了。此举可以美容,使脸面部皮肤白皙,红润健康。
太极和书法一样,在内中正安舒,于外轻灵圆活,形断意连。给人以元气盎然的享受。这就是二者健身的原理:全身运动,静神蓄精。
发表于:14-10-29 11:40
太极拳的步法――猫步
&&&&&& 来源:《少林与太极》 作者:王文贤&&&
&&&& 太极拳的步法,求其轻灵、稳健,提脚不蹬,由脊背之气将脚提起,落脚无声,用丹田之气使脚平松落地,如猫行虎步,松起松落,似沼泽跋涉、陆地游泳,更像是太空行走,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其具体操作如下。
&&&& 1.左右脚的虚实转换不是用力,而是用意气来转换
&&&& 上步时,如上右脚,右脚在后脚尖提起,运往前脚跟处落地,在此过程中须将全身的重量徐徐移于左脚,此时左脚为实脚,右脚为虚脚,骨节脱开,筋腱放长,胯关节松沉,腰关节放松,命门向前走到极限变成前折,此时尾闾基本坐在左脚跟上,然后提起右脚。右脚如何提,这是步法中的关键,可以概括成三点:提脚、运脚、落脚。酷似书法中的起笔、行笔、落笔,按照祝大彤老师的说法就叫做“实中实,虚中虚”。我的理解是,提右脚之前,左脚再松一次,脚下产生无穷的弹力,内气直达脊背,气贴脊背,利用脊气将右脚轻轻提起,从右脚尖离地开始,实胯托着虚胯将右脚前送到位,到脚平松落地为止,在虚实的转换中腰脊由前折变为后叠,脊气将虚脚提起,丹田气将虚脚平松落地,完成虚实转换。
&&&& 总起来说,虚脚要虚净,不要挂力,实脚要实足,全身重量落在实脚上。此时尾闾基本坐在实脚跟上,形成百会、尾闾、脚跟上下一条线。当然在“实中实”、“虚中虚”的操作中,都不是用力,而是用意气来完成的,或者说是在意念的指挥下由松来完成的。虚脚的提起,不是靠躯体的前倾、腿的拉力和脚的后蹬力,而是靠脊背之内气将虚脚提起。这就是提脚不蹬、落脚无声,体现了“意气换得灵”的虚实转换,而不是用力转换。
&&&& 2.腰脊的运动轨迹
&&&& 在虚实脚转换的过程中,腰脊的运动轨迹由腰的前折(前凸)变为腰的后叠(后凸)。拳谱曰:“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往复”可以理解为前进、后退,“折叠”可以理解为前折、后叠。在脊柱这个系统里,腰关节的活动范围最大,无论是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全由命门来控制。上步时,腰脊先前折(命门前凸),尾闾接近前脚跟,随着虚腿的前移腰脊渐渐由前折变成后叠(命门后凸),这就叫先折后叠;退步时与上步刚好相反,腰脊是先叠后折。其变化就像阴阳鱼,此消彼长,相互协调,互为根基。正是由于腰脊的变动,才使太极拳的身形不断变化,手、脚不断移动。身形的变化、四肢的运行,必须以腰为主宰,腰的主宰也不是以力主宰,而是用意、气来主宰。
&&&& 3.上下相随,其根在脚
&&&& 拳谚曰:“上下一条线,脚下阴阳变,头上虚领顶,两手空松转。”拳经曰:起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行拳的每一动,先是脚下的阴阳变化,继而引起腰脊的虚实变化,再由腰脊来主宰,带动四肢运动。太极拳的运行过程,说到底就是虚实转换的过程,也就是身体重心在两脚上虚实转换的过程。人体的重心就在尾闾,重心随着脚下的阴阳变化而变化,尾闾到哪里,重心就到哪里。当左足为实足时,尾闾就坐在左足跟,百会、尾闾、脚跟上下一条线。
&&&& “上下相随,其根在脚”的全过程是这样的:当某一动作到达极点要转换下一个动作时,手不能乱动,首先要虚领顶劲,然后松脚,脚底一松不仅产生了一个反弹力到达脊背来控制虚脚,同时身体重心也像水一样流到另一脚的脚下、钻入地心,从而改变了重心。重心的改变是渐变的,是节节贯串的,是像水一样的流变,绝对不能突变、顿变。这就说明运动的根源在脚,上下相随也是随脚。
发表于:14-11-06 14:25
跟师傅学过3个月,全荒废了。
发表于:15-10-26 18:11
被系统删除于: 18:12:10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太极湖武当山武术
太极拳猫步的练习——沈行佐 沈行佑 ——陈师宇武术 武当山武术
2017年9月25日
所谓猫步,实际是及结合其他拳种的一款常用步伐。
1,增强腿力。
2,加强体力。
3,增加灵动。
4,强化腾挪。
5,上下相随。
6,顾盼相依。
7,气息相调。
8,意气相投。
9,拳势相交。
10,手眼身法步协调。
太极拳猫步及延伸分为三种;
A,八字步态。
b,连环步态。
C,退行步态。
八字步态是现在网上叙述最多的步伐;
2,左腿侧前跨步
3,成弓步。
4,收后步。
5,右腿侧前跨步。
6,成弓步。
7,收后步。
8,如此往复循环。
连环步态;
2,左腿正前出步。
3,左脚外撇。
4,右腿正前上步。
5,右脚外撤。
6,续上左步。
7,如此往复循环。
退行步态;
2,左斜后撒步。
3,成左侧虚步。
4,右斜后撒步。
5,成右侧虚步。
6,循环往复。
注意事项;
1,守中,用中,不失中。
2,不要爬手,爬脚,成蟹爬状。
3,注意收,放,开,敛。
4,手脚协调,手上动作可用拳中姿势,如野马分鬃,挤,按等动作。
5,结合形意,八卦等步伐动作。
6,腾,挪,闪,展,灵动,灵便,松活,有气势。
7,不捆不散,不拘不紧。
正好有一段回复网友提出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文章;
所谓&命门后突&实际上是避免塌腰,减少跪膝的一种说法。在实际中只要注意不塌腰,不需对命门刻意关注。后脚扣紧,三角支撑,就能克服跪膝。不塌腰,不跪膝,就是传统太极拳的要求。
在太极拳提法上面各人各派都有习惯的提法,练者可根据实际进行鉴别,体验。最好的体验,莫过于推手的体验。
塌腰,跪膝会使动作变滞,发不出力,提不出劲。
教拳先教步,步坚力增,步长拳优。各位同道共享,共勉
本站推荐:
武当山武术 版权所有
鄂ICP备号-1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太极湖武当山武术 邮编:442744部分培训班同学习练太极拳之基础功太极行步(俗称猫步)-运动健身视频-搜狐视频
部分培训班同学习练太极拳之基础功太极行步(俗称猫步)
<span class="c-black" data-rss-fanscount=" 人订阅
视频介绍:
部分培训班的同学正在神意内敛、全神贯注的习练太极拳的基础功太极行步
推荐出品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