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抗美援越的战士就该上战场简谱,曾经在战场上背着伤员跑出去三十里地。

您的位置:
抗美援越老兵:那些埋葬在异国的1400名战友(图)
发贴人:221.194.49.*发贴时间:【】[]
&& ()&& ()40年前,一支中国的秘密部队,担负着抗美援越的特殊使命,奔赴越南战场;40年后,老兵们吹响集结号,为着埋葬在异国的1400名战友。&& ()&& ()&& ()&& ()&& ()&& ()&& ()&& ()&& ()     在越南太原的灵山烈士陵园,耸立着83座坟茔,白色的墓碑上镌刻着红色的文字,死者的名字往往是用两种语言写成:越文和中文而在陵园的墙壁上,镌刻着很多几十年前,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口号,像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些口号所环绕着的,其实是83个来自中国的年轻生命像灵山这样的陵园在越南一共有57座,一共埋葬的中国人有1400人40多年过去,陵园几乎很少有人前来祭扫人们更难看到,真的远道从中国来的身影那么这些人究竟是谁,为什么把最后的生命留在了这里,的身份和身后,那些神秘的历史和故事,仿佛也要永远沉睡在这异国的土地上    2007年的一天,家住桂林的蒙毅,忽然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问我你叫蒙毅吗?我说对电话里面就嚎啕大哭,蒙毅啊,我终于找到你了!    1967年,蒙毅等十名桂林女中学生,以红卫兵的身份被特批随援越部队入越短短八个月的战争岁月,就此影响了她们的一生怀念战友成了女兵们永远不能舍弃的情结2000年后,以旅游者的身份进入越南成为可能桂林女兵们马上向遍布全国的战友发布倡议,决心有生之年重返战地并随后组织战友们发起寻找烈士亲人的活动给蒙毅打电话的这个女人正是烈士张国珍的妹妹张桂芬    "我母亲病危期间拉着我的手说:'桂芬啊,在你有生之年,中国和越南友好了,一定去给哥哥扫墓啊这是我一生的遗愿,一定你得完成'"    1967年初,家人收到张国珍写来的,地址为广西62信箱的信,说他正随部队在广西执行任务当年5月16日,几个军区和民政局的干部来到了位于沈阳郊区的张家带来的,却是一个惊天噩耗    人说:就上咱家开车给送我哥的遗物,最深印象就是我哥有块手表,从我哥手上撸下来的,一块上海手表,还有我哥的穿的服装和一套行李1月30号写的一封遗书:爸爸妈妈,一旦我被敌人的炮弹打中,请爸爸妈妈不要为我伤心,要化悲痛为力量,把弟弟妹妹抚养大,接过我的手中枪,打败美帝国主义告诉我们家里,不要处处依靠政府,要自力更生,白手起家,把我们家办成一个***思想的大学校儿国珍,于战火纷飞的越南前线    张国珍是中国援越部队高炮62师2营5连2排排长日,他所在的阵地遭到美军轰炸机攻击,张国珍在已经负伤的境况下坚守阵地,结果再次被弹片击中,战友陈玉久是他生前最后见到的人    人说:"他那时已经不能说话了,发现他这个地方,已经被钢珠弹击穿了,扔的重型炸弹,土块飞下来,把张国珍砸下去了,砸下去以后据说他又起来了,起来以后继续指挥,那阵儿连长命令他下去,他不下去,如果他下来了,他也就生存了,他没有下来,结果就遭到了第二次攻击"    牺牲后,张国珍被追认为一等功臣,战斗英雄,他于牺牲当天拍摄的这张手捧******像的照片,一语成谶,果真成了他的遗像    看到张国珍的亲笔遗书,他的亲人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个父母眼中的好儿子,弟妹心中的好兄长,年初就已参加了抗美援越的战争,所谓广西62信箱,其实就是援越部队高炮62师的代称抗美援越,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好像已经有点遥远而陌生了,提起四十年前的越南战争,恐怕现在马上浮现在很多人脑海的,是美国著名的那些越战大片中的一幕幕情景,热带丛林,直升机群,燃烧弹,子母弹等等等等,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这些惨烈的轰炸和鏖战中,与美国军队进行殊死较量的,除了北越的部队,还有几十万中国军人,有历史记载从1965年到197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了工程,防空,后勤,筑路等部队一共32万大军来到越南然而由于当时冷战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国军队的援越战争,无论是对国际还是对国内,都是处于严格保密状态的,所以所有牺牲的中国战士的遗体,也经中越双方协定,永远地掩埋在了越南土地上    张国珍家中兄弟姐妹九个,他牺牲的那一年,张桂芬14岁,另一个妹妹张桂玲年仅12岁,有一天啊,我早上起床以后,就发现我父母不在了我在我们家前后院找了一圈,没找到,后来,我就自己跑到我们家自留地,在我离自留地很远的地方,就听我妈喊我二哥的名字,国珍啊,你死在哪里啊,妈妈想你啊,边哭边喊,而我爸爸呢是干嚎,男子汉啊我当时就跑到父母跟前,跪在他俩面前,我说爸爸妈妈啊,虽然二哥牺牲了,但是我们还有这些姊妹,我们一定要听话,不让你们操心    为了继承哥哥的遗志,接过他的手中枪,桂芬和桂玲两姐妹一直想方设法要求参军,1972年,17岁的张桂玲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军人,入伍七年,她年年被评为先进,1986年和2002年,母亲和父亲相继辞世,去越南,找到烈士的埋骨之地,成为一家人心中最深切的愿望,也是最痛楚的遗憾,但是并不知道,在全中国竟有成千上万的人怀抱着同样的愿望和遗憾日,家住北京的杨淑贞老人又一次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个***惯,她已经坚持了40年    郑若杜:妻子寄来的巧克力成为战友缅怀他的最后纪念    杨淑贞,今年72岁,是北京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日,杨淑贞的爱人郑若杜在越南牺牲,因为无从得知烈士墓地的所在,所以每年的这个日子,她都要去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祭奠丈夫    1961年,杨淑贞和已经是一名军人的郑若杜结婚,因为杨淑贞的出身不好,还连累郑若杜从部队机要秘书的职位上调了下来,对此郑若杜丝毫不以为意,但因为身在军旅,夫妻二人结婚六年,在一起团聚的日子却不足半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就在家里就把那些所谓的四旧,什么东西都处理了,走的时候是晚车,他就希望我把他送到车上然后我再回来,当时就是还没有意识到他就回不来了,没有这个意识,所以就跟平时送他的情景是一样的    1966年末的那个寒夜,二人在北京站像往常一样告别,杨淑贞没有察觉丈夫表现出来的别样留恋,因为她并不知道,郑若杜此去是前往弹火纷飞的越南前线不久,杨淑贞收到了郑若杜寄来的,地址为广西62信箱的信,当时那个地方不是很热吗,给他做了两条那个绸短裤,就是衬裤,还买了那个巧克力糖给他寄去了,那些战友就说,那个糖他收到了,本来要打开分给大家吃,后来不是警报响了,就说等打完仗再回来吃,结果他就后来就没回来    40年前,郑若杜是中国援越抗美部队62支队的宣传股长,就在他牺牲的前一刻,他收到了妻子万里辗转寄来的一盒巧克力,但是他却没有来得及吃上一口,因为尖锐的防空警报就在此时拉响号,11号两天,美军出动数百架次的飞机,对中国援越部队驻守的越南太原市进行了狂轰滥炸,而驻守在此的中国的高炮62支队奋起反击当时***对高炮部队制定了这样一个方针叫"集火近战",也就是集中数十门高炮,把火力网捏成个拳头,逐一攻打进入射程内的战机,当时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击落了美军战机18架当时的越共***胡志明还特地发来了一贺电说,太原高炮师打得太好了,这场战役,史称太原防空保卫战,而郑若杜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壮烈牺牲的他牺牲之前那一刻正要分给战友们吃的妻子寄来的巧克力,也成为了战友们缅怀他的最后纪念    生命最后本能发射最后一发炮弹    一张四十年前的照片,左边的战士叫让,右边的叫,作为陕南同乡的,同一年应征入伍,同一天入越参战,机灵的让是侦察兵,高大的是二炮手,作为高炮62师的战士,共同见证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太原防空战    美国已知道我们高炮62支队到太原来了,他要给我们点颜色看看,狂轰滥炸,满天就像老鸹子一样,交叉这么飞呀,打第一发炮弹的时候看得很清楚,炮头的火,啪,轰出去以后,一般四个黑糊糊的好大个家伙,掉下来以后,火光,烟,响声,这个没听过炮弹的,一个炮弹就把你震聋了,你就根本就听不见了    我用望远镜看到这个飞机在天上***了,开花了,再一个就是往下落的时候拉着烟那看到了以后很高兴,越南老百姓那都欢呼打下那么多飞机,还打伤那么多,还有活捉驾驶员跳伞的,非常热闹    在这张反映活捉美军飞行员的照片上,让写下了这样一行字"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在惨烈的战斗之余,中国援越部队还参与越南的工程建设,在热带四五十度的酷热和潮闷天气中,这些中国战士整日挥汗如雨,也和当地的越南人民,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那个修路的时候,那女同志过来要看表,要看表就抓住我们这些老兵的胳膊半天不放开,越南这些女同志,姑娘们,男同志小伙儿都到越南南方去打仗去了,也很少见到我们这些,尤其中国这些小伙子,军人也很精神,她们和我们一起干活她也很开心,她干一会儿来看看表,看表她就把你胳膊拉着这么瞅半天,劳动一会儿她又跑过来看表    作为二炮手的,吃饭时都不能离开山顶上的炮台阵地一步,夜里也不能脱衣睡觉,因为警报一响,几分钟之内就要赶到炮台日,美军轰炸机大举轰炸太原市钢铁厂和发电厂等战略要地,又一次毫不犹豫地冲上炮台    据讲是这个情况,就是说这个人受伤了以后,把这发炮弹一装,装出去也打了,打完了以后这个随着炮声响动以后就震得倒下去了据我们战友讲,当时这个地方血喷得很远    在头部被子母弹击中失去知觉的情况下,依然凭着本能搬起了最后一发炮弹,然后在高炮击发的巨响中轰然倒地,他这个如英雄雕塑般的壮举震撼了战友们,他马上被送回国内急救,从6月7号到七月末,经历了五十天的生命垂危和记忆空白    广州总医院正好在白云机场那个跟前,我听见飞机响,听见飞机起飞飞机响,我在喊,敌机,敌机来了,敌机来了    经过五十天的抢救,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但此时身高一米八五的他体重只剩下了90斤,并且一个子母弹的钢珠永远地留在了他的大脑里,使他的一生都被严重的后遗症所折磨    "说真的,也有痛苦的时候,也有哭过的时候,回来以后就想这咋办,这二十来岁,这以后后半生咋过呀,我的天呢,确实很伤心,哭,趴在蚊帐里就哭,有一个多月连饭都不吃"    回国后,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他被授予一等功,并破格获得了领袖们的接见那一刻,他心中的软弱与颓唐全部一扫而光"***呀,***呀,当时林彪呀,***呀,那出来以后那真是,你看那个招手那姿势那看了就是,看了让人非常敬仰他,从我们来讲,这是人生的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在受重伤被送回国内后的一天,正在越南前线的让收到了哥哥从家乡寄来的一封特殊的信件    "麦穗很大,颗粒饱满,再一个我想这从陕西能够通过邮局,把它能弄到越南阵地上让我来看,我就感到很激动啊,是不是我就想到了我当农民的时候种的小麦,那现在看来这个小麦品种啊,什么的,都不错长得那么好,丰收了"在让因看到家乡的麦穗而感到幸福时,他并不知道亲人们此时正在为他生命的安危撕心裂肺地担忧着让的同乡战友雷鸣入越不久后牺牲,老家公社在给他举办追悼会时,正好被路过的让的大哥撞见    日,让随部队返回国内,经过八个月的战火洗礼,侦察连的战士们竟幸运地无一伤亡    "尤其是我们那个指导员,1956年入伍的老同志啊,临到越南去之前给我们动员的时候他就说我保证把你们安安全全地带回来,一个不少带回来他去世了,71岁,去世以后的话呢,我给他写了的一个怀念他的一封信,我说你像活菩萨一样,把我们给从越南安安全全地,平平安安地带回了国内,一个没少,正如你原来临出发前给我们承诺的一样,做到了,感谢你"    40年前,32万中国的年轻人在友谊关庄严宣誓,踏上异国的土地,那时候每个人获发了一件越南军服,但是没有领章也没有帽徽这场战争历时八年,最终有1400人留下了的生命在这块异国的土地上但是的亲人,从一开始就不知道去了哪里,死后也无法得知去何处祭扫,因为种种原因后来其实这一段历史一直比较神秘,有关它的公开的资料,是少之又少让说,其实他当年刚刚从战争归来,回到广西边境的时候,受到过一小段英雄式的接待,但是真正回到内地,由于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这一段岁月是决然不能向别人提起的于是让和的战友们,把这生生死死的回忆,深深埋藏在了心底化作再普通不过的人群,融入了茫茫人海之中    1966年末,当部队从青海开赴广西准备入越参战时19岁的让在火车上甚至都看到了自己家乡的山头,但他无法下车和自己年迈的母亲告别,告诉她此去竟有可能就是永别,1970年,在回国后的第三年,让才第一次返回了阔别五年的家乡    没想到还能够活着回来,最后能见到自己的老妈妈,一看到她还好,我非常高兴    四十年后,重新集结越南    整整四十年过去了,杨淑贞将她和郑若杜的女儿艰辛地抚养长大,张桂芬和张桂玲姐妹也一直艰难地寻找着张国珍的生前部队和战友,打探哥哥的埋骨之地,让和,都在八十年代复员,都在西安工作,直到退休,因为身体伤残,退休后全家生活陷入窘境    从1990年代吧,好像这个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欲望好像越来越强烈,觉得我们都这么大了,这么老了,而且家也有了,儿子孙子都有了,人家这些烈士们和我们一起去的,人家永久地留下,躺在那个地方那些人是个啥样子    2005年的一天,让忽然收到62支队战友蒙毅从广西发来的一封信,信中说牺牲战友的陵园已在越南找到,邀他共同前往扫墓,没有任何犹豫他再次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事隔38年,你再回到越南是不是有一种晃如隔世的感觉感到就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梦想要去的地方,又去了一看陵园里头,还有墓碑都好着呢每个人的名字写得一清二楚陵园里头,场地很光洁,很肃穆,清静的地方,烈士们在这地方躺这么长时间了的年龄最小的才十***岁最大的也就三十一二岁当天,今天下午还在一起在阵地上说话呢,第二天就没有啦这是个生命啊!在这个地方躺着,默默无闻,世界不断在变化着,我们也在变化着,到那去一看,我们是最幸福的人,和比较起来,我们还有啥想不开的    多年以来,越南各地政府部门都指定专人来管理烈士陵园定期去祭扫即便是在中越关系恶化的那些年可以说这些烈士陵园也得到了越南老百姓很好的保护所以说2005年的越南之行,给让很大的震撼,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些战友的墓地得到了如此好的保存在欣慰之余,他燃起了这样一个念头,回国之后,他就给各地的民政部门发去八百多封信叫"致援越抗美烈属的慰问信"他特别希望有人能够帮助他找到这些烈属,然后把烈士在陵园的所在地和被保护得很完好的消息,告诉这些可能是翘首企盼了四十年的烈士的亲人他说其实光是复印那些烈士的照片他就已经用了整整一箱的复印纸,后来有烈属告诉他除了当年的一纸烈士证明,这是40年来等到的第二个有关烈士的消息    他看到了他哥哥的名字,他当时看到这些的时候,他哭了,他很激动,雷鸣的弟弟雷广德告诉我,母亲逢年过节经常是痛哭流涕,自己悄悄地到马路上去,马路边上去给烧纸,同时,老兵们又发动全国的战友,以民间的方式寻访烈属,终于,越来越多的烈士亲人被找到日,来自全国十二个省市,平均年龄在六十开外的数十名老兵和烈属,跋涉万里,来到了越南的灵山烈士陵园,这里埋葬着62支队的全部83名烈士,这也是这些异国埋忠骨的烈士们第一次与的亲人重逢    历史恐怕往往是个悖论,对于这场援越抗美战争,也有人认为它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在中国1960年代,经济并不发达,国力困乏的时期,中国付出了200亿美元的援越的代价,还付出了几千人的生命,换来的却是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而在这之后,世界上也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越战结束,中美建交,中越之间关系恶化,而中越之间关系后来又恢复友好世界的风云变幻,真的是一刻不停但对于那些参与了这场特殊战争的人来讲,恐怕这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那是留下了***,留下了青春的岁月,是有关生命,有关友谊,有关战争的深刻回忆后来让说,他总是觉得自己是特别幸运的,因为他总是想,他比起那些二十多岁就牺牲了生命的战友多活了40年了,多看了40年的人世沧桑了他说如果真的有人觉得他比一般人更能体味人生况味的话,那么这一切都是源于他那仅仅八个月的战火青春    在我们这些所有老兵的心目当中,活着的人在那待过的人,那个印象比自己故乡还要深,比生我,养我的地方还要深得多,那个地方的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建筑物那在我们脑瓜里边,那是无法,就是你拿锯子凿它,拿斧子来砸它,砍不到的抹不掉的,永远的是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老兵5/18编辑整理 既然来了,大伙儿就坐下,等我给你倒杯茶,广而告之一下,闲着也就闲着,大伙们尝尝老兵给您倒的茶望能温您的心~                              老兵今日推荐: 《旗舰》――我海军“猎鲨行动”为何失利?           美国只喊不打伊朗的背后原因是怕中国吗?             ***会见美国记者:心不在焉解开裤带(图)             被志愿军打怕:美军司令严格控制下属发动进攻  老兵昨日推荐:***给中国留下了五个永久性疑问30年无人能答          《集结号》人物原形:奥运英雄与日军同归于尽            一名中国优秀特工的真实海外传奇故事曝光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抗美援越老兵:那些埋葬在异国的1400名战友(图)》&&&& 地址: .cn/Article/200905/showp1.html
& Re: 抗美援越老兵:那些埋葬在异国的1400名战友(图)
我父亲也是援越老兵,来自山东青岛,因战负伤荣立二等功。老爸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作者:sdqdhxm&&&
& Re: 抗美援越老兵:那些埋葬在异国的1400名战友(图)
我是入越的老兵在入越战争中入了党回国后也]有什么优扶只是那些牺牲的战友感到不平
作者:洋洋得意&&&
& Re: 抗美援越老兵:那些埋葬在异国的1400名战友(图)
老兵都八十来岁了,还挺几天,死光了就没事了,可还有子孙,还有众众人
作者:老兵&&&
& Re: 抗美援越老兵:那些埋葬在异国的1400名战友(图)
可怜一无人问
作者:一&&&
& Re: 抗美援越老兵:那些埋葬在异国的1400名战友(图)
党和人民早就忘了我和他(她)们!---援越抗美6支队退伍老兵
作者:援越抗美退伍老兵&&&
& Re: 抗美援越老兵:那些埋葬在异国的1400名战友(图)
我父亲也是援越抗美的老兵,是海南通什部队。向所有的老兵致敬。
作者:落花&&&
& Re: 抗美援越老兵:那些埋葬在异国的1400名战友(图)
我父亲当年也是北海舰队陆战队的高炮二炮手,参加了抗美援越战争,他的好多战友都永远的留在了越南,为父辈感到自豪
作者:合肥童哥&&&
& Re: 抗美援越老兵:那些埋葬在异国的1400名战友(图)
& & & & & & & & 咄咄怪事
援越抗美,动用军队人数之多,战争之惨烈,战争持续...
作者:杨眉&&&
& Re: 抗美援越老兵:那些埋葬在异国的1400名战友(图)
& & & & & & & & 咄咄怪事
援越抗美,动用军队人数之多,战争之惨烈,战争持续...
作者:杨眉&&&
& Re: 抗美援越老兵:那些埋葬在异国的1400名战友(图)
相联系这个群体,代表黑龙江牡丹江籍的老兵!
作者:牡丹江籍老兵&&&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我与祖国风雨同舟&&作者 苏进 凡人大传 凡人大传 - powered by phpwind.net
查看完整版本: [--
 我与祖国风雨同舟  —— 苏进的回忆录写于2004年74岁时&&&&&&& 作者&&&&苏进目录
  我出生于1930年,正月十二日。家在江苏东台县盐垦区公司六组,一直到1944年8月,十四岁参加新四军二分区文工团,初中二年级的文化程度。我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已整整六十年了,虽然我在那里只生活了十四年,直到现在,我的心中仍然深情地眷恋着她,我美丽的故乡。魂牵梦萦那里广阔的田野,那里的乡土人情,那里的河流大海,那里的树木花草,那里的蓝天白云 ……  &&&&&&& 一. 故土情深   1. 难舍父母情 [attachment=32882] 父亲 翟福盛 生于 卒于
江苏南通人 享年81岁 [attachment=32883] 母亲 袁秀珍 生于 卒于
江苏海门人 享年87岁   父亲是一位有些文化的人,为人忠厚老实,待人谦和,他能读三国、水浒、封神榜等,打一手好算盘,开了一个小小的棉花行,为南通大生纱厂收购棉花。每年在收获棉花的季节,他身上总是穿一身合体的黑色长袍,带一顶礼帽,天一亮就肩背一杆大秤,是那种二米多长的,背后有一个秤砣,早出晚归,辛苦地养育着这一大家人。我家房子是砖墙茅草屋顶,大约有二栋,十多间房,其中有一栋放棉花的仓库,父亲被大家称为“菩萨”,平时少言寡语,对他人有和善好施的美德,诚实信用的礼尚,他对朋友十分大度,来人总要招待,即使自己家里紧巴巴的,但他仍然热情相对,遇到有苦难的人,给与一点接济。   父亲是我最早的老师,他教我读背百家姓、三字经,讲孔融让梨,站壁取光读书。我家房子有门板,不是二扇的,而是下门板后房子像店铺,有前后门,堂屋角上,有灶,灶上供着灶神。每到什么节日,他要点香上蜡,祭灶神,祈求灶上晋荫,“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到中秋节,祭月亮,在桌上供着月饼,半个大西瓜,其他小脆饼,花生等,一家人赏月,其乐融融;那时大门敞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父亲默默无闻,辛苦劳动,养活一大家人,他对子女从不呵斥,和蔼可亲,常从南通带回脆饼,给我们小孩吃,这种脆饼当时来说真是十分好吃,有芝麻很香,也买一种叫“散子”的油炸的面条,用开水一泡,放点糖,那时候大多是红糖。直到现在仍然让人想到它,成为一种名牌食品,叫西村脆饼,但我竟然已没有小时候吃的那种纯净了。   等我长大点,五年级时,我从没要求过要车的事,但父亲从南通特地给我买了一辆脚踏车,我也就有了自己的车上学了。我高兴得不得了,当宝贝似的经常擦它,父亲善解人意,知道我的心思,他二话不说就买来了,想起来我真怀念他,他带给你的知识和教养,他坚强的性格,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大度有尊严,也是我的精神食粮,那时候人少地多,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只要勤劳苦干,就不会饿肚子,不向别人乞求,人与人之间没有很突出的矛盾,过得很自足,很充实,因为我们那种垦区公司,是带有较浓的资本主义性质,公司也就和现在公司一样,股份制或独资,比较民主,有地种,开垦还有奖励,儿童有学上,这在当时是少见的。   慈母是一位贤妻良母,聪明勤劳,心灵手巧,做一手好针线活,会纺纱、摇织布袜,给有钱人家做嫁衣,裁减合体,常常忙到二更天,一家上上下下,也都穿得周周正正,早起做饭,洗衣,下地辛苦开垦,这样每天开一点,慢慢就成熟田,种棉花,由于我外婆死的早,她裹脚自然就放大些,也没有要求子女裹脚,我的姐姐们也都是大脚,常常纺纱到夏天,母亲待人和气,不计较小利,我家人口众多,要吃饱饭,有衣穿,兄弟姐妹相处和睦。   母亲做一手好菜,这真是我们一家人的福气。她年轻时算是一位标致的姑娘,从崇明岛搬来,所以被当地人称为“江北人”。她对生活中的困苦从不屈服。她具有清晰地才智,悟性敏锐,观点坚定而不存偏见。   记得母亲说过的大哥大嫂生下孩子没奶,我母亲帮助喂奶,我的大侄子是喝祖母奶长大的,还有二伯父闲在家老年体弱,母亲从未埋怨过,为他善老送终。   母亲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她的手工裁缝可以说水平比较高的,因而我们从小一家老小,衣着还比较漂亮,冬天穿旗袍长衫,夏天穿黑短裙、白线袜,上衣穿小花布,清色月白中式小上衣,头剪童花头,颇为清静清爽,很美丽。我很幸福,她很大气,对全家人没有亲疏之分,有时还到经理家,摘棉花,锄草。   母亲还要到六组公司去打工,到了棉花收获季节,只要看到公司旗杆上挂起白旗,一群农妇们都穿得很干净,黑洋纱的布长裙,白蓝色的中式上衣,都上戴一顶宽边草帽,手提一条纺纱凳,轻巧灵便的锄头,一字排开,向前推进, 十几个中年妇女,用锄头锄杂草,锄一段约二三米,就一同向前移坐,远远望去就像一副油画,十分好看,陈丕显同志讲你们那里妇女锄草,非常好看,穿的那么漂亮又优雅,这样的劳动方式少见的。只听得她们嘻嘻哈哈,说长道短,一天过得很快,下工后立即发工资,记得是铜板,还有纸币,贴补家用。   我现在想起来,她们使用的劳动工具,是那么精巧,比如说一种叫斜凿的木柄小刀,用它挖野菜就十分好用。   诚信去任,记得我家门口,总摆着一口小缸,叫晒茶,母亲每天烧好了茶,让路过的行人喝,这些人主要是南来北往的推独轮车的运输工人,有人有困难尽可能接济,大家叫她的外号“菩萨”。   母亲对我宠爱有加,穿得也体面,上面是碎花布,浅蓝色的莫里斯林短上衣,我最喜欢,下面是短黑裙,剪一个童花头,秋冬是旗袍,虽然学校统一着装,但我们都从城里来的人中看到他们的衣着,坐着汽车,有大人卷发抹胭脂,带留声机来,所以还有点羡慕。袜子是自己摇的半长筒,也是十分得体。我在家时真是一个世外桃源,读书的读书,其乐融融。有时还要擦美孚灯玻璃罩子,因为晚上要读书写字。   新四军来到我家,母亲为他们烧饭做菜,热情招待,还为地下党保管文件,,她赤着小脚步到宅后,在河边的岸上挖了一个洞,把文件用油纸包好,没有损坏。 因为她对新四军十分佩服,不抢妇女,有礼貌,不像国民党兵深更半夜抢家里的东西,有一次国民党军队从决港向四道东走时,路过我们家,除了马四家外,家家被抢得精光,我躲在床底下,母亲为我十分担忧,我又害怕,一怕老鼠、蛇等,在床下足足等了二个小时。我父亲还被抓去当了挑夫。   她对新四军有深厚的感情,一是因为我去当兵了,二是我的两个弟弟,都是新四军后方医院救的,小弟弟慧聪,手拿一把菜刀,过桥去地里要砍甜蔗,我们叫萝季,过失一跤,刀把肚子开了一个大口子,马上送后方医院救治,幸存下来;大弟玩雷管炸伤了腰部和手指,也是后方医院救的,所以新四军是她心目中的亲人。新四军亲如家人,挑水、扫地和当地的群众关系极好。   1946年我家因我参加新四军,定为匪房,被国民党还乡团我的小学同学男生鲁辉卓,他是伪保长的儿子带兵一把火烧得精光,幸亏父母到十组去了,眼看着大火冲天,无法救,但是人保住了,没有造成血光之灾,父母亲后来迁到如东,重新开垦、立业,当时没有房子了,一家人住在窝棚里,生活十分艰辛。   一到汛期,父亲从琼港买回几百斤小黄鱼,母亲洗净,晒干,放在坛子里,放上盐和酒,把小坛子口用黄泥封起来,埋到地下,到春耕时再吃,奇香无比十分下饭,她还要淹雪里红和苜蓿菜,要装好多罐,为一家人菜做好冬储。“谁知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活到87岁,无病而故。一个典型的中国妇女,一个伟大的母亲养育了我,教会我怎么做人,教我生存的本领。   我永远难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一&&&& 故土情深   2. 我的童年   我的一家,人口众多,兄弟姐妹真不少,父母均属于父妻早亡,母夫早丧,各有二三个子女,他们从南通迁移到垦区开荒,父母再婚生下我和两个弟弟,人口多,劳动力也多,虽不富有,但也能温饱,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父亲是佃户,租两条田约合100亩盐碱地,因为这个土地属于公司。有草房七八间。   1930年正月初十二,我出生后,父亲给我起名叫翟慧真,父亲视我为掌上明珠。后来我又有了两个弟弟,分别叫翟慧聪、翟慧明,其中含有“真聪明”三个字,说明他的思想开明和期盼。   慈父舔犊情深,也是我的启蒙老师,在我三四岁时候,父亲开始教我读三字经,背小九九,打算盘,写毛笔字,【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头悬梁,锥刺股,如囊萤,如映雪,家若贫,学不辍。读起来有如儿歌,言简意骇,在短短的一个个字中,讲了如何学习和培养良好的品德的道理,礼仪三首。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对识字很有帮助,在书中可以找到自己、同学、老师的姓,并讲不少儿童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木兰从军,香九玲所温席,还有孟姜女哭长城,司马迁砸缸救溺水儿童等等。   我五岁开始读私塾,学校在我家后河的西北角,每天要背着书包,走二里多路去上学,老先生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学究,带瓜皮帽,穿长衫,教十几个小孩,他有一把黑里透红的硬木做的戒尺,拿在手上很沉,有的男同学顽皮背不出书就挨打,可以打得绯红,直到把手心打肿,疼得厉害,从此大家不敢调皮了。老先生家里长着一棵很大的梅树,到了收获的季节,我都到他家摘梅子吃,他家对我十分喜爱,从不讲我。 读完书大家背起书包就各自回家了,我们要穿过一条芦苇荡羊肠小道,开始有点害怕,时间长了又有同学相伴也就放松紧张情绪了,现在想起来,父亲让一个女孩子读书,每天练写大字,还是比较少的。每次他从南通回来,都带给我喜欢吃的脆饼,那算是上等零食,也大多是属于我和弟弟的多。   到六岁,我就近上了由开明绅士刘笃辉先生开办的完全小学,名叫紫石小学,学校有七八间教室,读一年级,在操场上每天升青天白日旗,背诵孙中山先生的遗嘱: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 耕者有其田,联俄联共,扶助工农,。。。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我们完全小学,除了自己买书外,免费读书,校舍里窗明几净,书声朗朗,互助互爱,尊重师长。见了老师要鞠躬,有八九位老师,记得一位老师叫皇莆,他的夫人教我们手工,刺绣,因此我们都学会了刺绣,我还为家绣了帐眉,做抽丝枕头,学习如何攒花、配色。所有该上学的孩子都能去读书,由于我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又上过两年私塾,能识2000多字,新课上一年级课本,什么小狗叫,小猫跳,小皮球,拍一拍,跳一跳,就简单多了,又因为父亲教过我小九九口诀,算术一加一等于二,也非常简单,因此在班上我的成绩总是数一数二的,当上了班上的课代表,深得老师同学的喜爱。记得上小学时,我学习了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手工学绣花,写大字。至今我仍怀念我的母校和老师的辛劳,那醇厚的校风,古朴的民风使我永生难忘。   离学校很近的地方住着张孝山先生,他家种了大片的蟠桃,我们有时也去光顾,但看得比较紧,只能看看,不能拿手摘。我的同学中,有徐慕滨、倪彩萍、张桂芳、徐卓芳我们都是好朋友,她们家算殷实,土地比较好,有时也去她们家串门,讨论功课,切磋绣花,找花的图画花样。   小时候的我也是比较淘气的,有一次我喝醉了酒酿,倒在灶脚边上,面孔像红布,因为我偷吃了母亲做的酒酿,一下吃了二碗,直到现在一提起这事,都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我会喝酒,也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   一年之中,我们小孩子盼年节,如:端午节、中秋节、新年。最为重要的是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很隆重,一张桌上敬满了鸡鸭鱼肉,祈盼年年有余,放上满杯筷子,先三叩头,请祖宗们吃,然后轮到我们吃,花生、米团还要播到地里,祭土地爷,盼望来年大丰收,还要守岁,花生瓜子铺得满地,但不能扫地,不然财气要扫走了。   到春天芒种时,我们还吃麦子、玉米、也有大米、挖荠菜、捉鱼摸虾。有病了吃中药,但郎中他也有无法解决的事情。   端午节,母亲为我们裹粽子,父亲讲屈原的故事,要纪念他这个伟人。   七月初七,晚上天气比较热,我和小姐姐二人在房后韭菜地里搭一张竹床,躺在上面拿一把蒲扇赶蚊子,听她讲牛郎织女七七相会的故事。   中秋节一轮朗月悬挂高空,在露天放一张桌子,切半个大西瓜,买几样果,糖、祭月,那时候听起来十分神往。中秋节吃月饼,祭月亮, 这实在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 还要祭灶王爷,写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都一一按父亲的意思做。   对于自然界的事大家更是一无所知,记得有一年日食,老百姓家家打锣敲鼓,声音很是激昂,说是天狗子吃太阳,一敲打把天狗吓跑了。到了年下,我要为全村落的邻居家用大红方纸写好福字、门联等,贴到我家和邻居家的门上,大门上还贴两副请来的门神,父亲讲门神叫钟馗,他可以打鬼的,这样家家户户门前都披红挂绿,到处一派喜气洋洋。   夏天地里的棉花开着白的、黄的、粉红色的花,非常美丽。我常常怀念我的童年。宁静的氛围,像生活在世外桃源,民风古朴,一排排茅草房顶上,青烟袅袅,几乎可以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每户人家都相距二三百米。   我的家乡在实业家张謇先生发展民族工业的推进下,形成的人情风俗、地理文化、水平较高,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许多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张謇先生生前主张“实业救国” 、“教育救国”,他的兴实业,办教育虽不能挽救旧中国的危亡,但却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个人的成长均与此有关。得益于我的故乡的兴盛。
&&&&&& &一&&& &故土情深   3. 我美丽的故乡   毛泽东同志谈到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时,曾请人们不要忘记四位实业家,张謇就使其中之一,他生前主张实业救国,他的兴实业,办教育虽不能挽救中国于危亡,但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推进作用。我和我的学友们成长均与此有关,得益于我故乡农业兴旺,教育有方,使我们能有书读,有学上。   在江苏东台历史资料中,有开办“盐垦公司”的信息。具载在古代,范公堤以东是大片海滨,有很多盐灶。张謇先生在清末民初担任总长期间,鉴于海势东迁,沙荡日坛,盐灶渐减,为兴垦提供了条件,就竭力主张兴办垦务。民国三年(1914年)曾颁布过开垦荒地和奖励植棉条例,并在东台设立淮南垦务局专管办垦事宜。他除在通海、盐埠等地区围垦大片土地,开办盐垦公司外,还在大赉 、大丰、通遂、遂济、中孚等地开办五所公司,五所公司投资多的超过几百万,少的数十万元,各垦地数十万亩,废灶兴垦,把海滨灶境的大片荒滩草地,围垦开辟成一框框农田,广植棉花,解决了南通大生纱厂所需要的原料。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我的故乡,要十分感谢这位伟大的兴实业,办教育的实践者张謇先生。中国近代史上闻名的大工业资本家,一片赤子之心,为乡里办慈善事业,至今我们还记住他。首创棉垦的历史功绩,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关于范公堤:在黄海边,有一条海堤高约二米宽五米,种着大槐树和其他的树,防海潮淹良田,这条大堤是范仲淹的杰作,范仲淹,这位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许多人都为他在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襟怀所感召,为后人作为修德清廉的千古留名,在任盐官时的范仲淹,对苏北沿海一带,常受海潮海啸的突患,组织民夫修了这条几百里长的海堤。从此,沿海居民再也不受海患之害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忧国忧民之士,把这海堤称为范公堤。他为人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他的旧居在大丰县境内,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五十周年的时候,我和战友、同学曾去参观,并由他的后人签名盖章作为纪念。   我家就在离海不远的地方,梅顺河河角上的一个小村庄,离玱港也只有几十里远,没有什么名气,在一个十字路口,沿河脚的马路边上,仅十来户人家,我家住在十字路南边上,算不上村子,倒也比较兴旺,有小杂货铺,卖肉的、修车的、开小花灯的,都是六组里的人,自己没土地,租地开荒交租,是贯穿南北交通的一条中间路。我家在中间,全家人有父母、伯父,有我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嫂子及弟弟,人口众多,一天到晚,家里人出出进进,相当忙碌。   和我家并排的有:吴家、马家、翟家、邵家四户,有的作小杂货店,有收购棉花行,有两家姓马,中间住着一户马家是国民党缉私盐的营长,他有一个绰号叫马四,他身上带着枪,我们都有点怕他,他的妻子好像得了病,骨瘦如柴,轻易不见她出家门一步,大家称他“震山虎”,他平时和我们来往很少,他的儿子是我的同学。在这旷野寂静的小村落,边上还住了一个“镇山虎”,是一个国民党的军官,手里还有枪,谁还敢在这里骚扰啊。平时大家礼貌往来,倒也相安无事。   我家东边还有一家,有一个姑娘叫邵相珍,她长得瘦高,两条辫子长长的,穿着朴素大方,没有上学。她没有母亲,据说她父亲也是当兵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平时我和月娥经常到她家玩,比踢毽子,我可以一下踢上200个也不会落地,至今我还常常想她。   河西边一家姓朱的,他们杀猪卖,朱老太太开肉铺,她有眼疾,信天主教,脖子上挂一个十字架。 这个地区还有一个外国神父,他们教堂在我们学校西边堤岸上,平时我从来没有进去过。 我曾见过那位传教士,蓝眼睛高鼻子。   河东边还有一位姓吴的,有两个女儿,都长得非常漂亮,特别是月娥红扑扑的脸,一双眼睛老觉得她在笑咪咪的。 后来这个叫月娥的姑娘在我参加新四军回家时,跟着我一起出来,悄悄的离开了家,参加了革命,这就是后话了。   离我家住的地方不远,就是公司六组穆经理家、他家有两个女儿,大的叫穆楚芬,小的叫穆楚芳,一个苗条,一个稍胖,是我同学年长我几岁。对我很好,她们家是湖南人信教,我没见过她们的父母,由佣人照顾她们。她们单纯、美貌,平时都穿旗袍,长的白白净净,我们相处得十分友好。平时上学,楚芬姐就骑自行车带着我,下学了她叫我站在她的后车坐上,骑得飞快像耍杂技一阵风似的,穿过棉花地一会儿功夫就到家了,我常常到她们家做客,他们信回教,专门有烤牛肉的房子,我现在还惦念着她们。这么十几户人家有六七个女孩,倒也十分宁静,除了读书之外,还有老师教刺绣,十分愉快,生活虽然不富裕,精神生活是十分丰富的。   我们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兄弟姐妹彼此相亲相爱,哥哥、姐姐们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是大家亲如手足,有一天我听说大哥大嫂家生了小孩,那时他们已分开住,那天天气很冷,我顶着寒风,到大哥家,他们生下一女孩,用一块蓝布包着放在门外羊棚上,准备冻死她,我赶紧抱回来,塞进大嫂的怀里,其实大嫂也是舍不得的,流着眼泪,我对她说不许冻死她,一定要养活她,我还给她取名叫小芳,现在还活的好好的,后来我离开家参加革命后,听说大哥大嫂因患肺结核死了,我心里十分难过。   我的父辈在这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耕耘,大规模的人工灌溉,成为农村的首要条件,成千上万的个体被某种秩序排列组合在一起。到我的家乡看看,完全是一片十分有规划的,纵横交错、错落有致的田园风光,直到现在仍然保留了那时的布局,和北方的村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从飞机上看,每家每户都点缀在一个一个分布好的长方形的框框之中,中间是一片片的棉花地,飞机洒农药时就从你家门前的地上,低空飞过,煞是壮观。   我的母亲和哥嫂,垦荒不息,人与土地有一种永远说不清楚的感情上的联系,一种赖以生存血肉般的联系,只要勤劳就能够生存。那片土地在垦荒的初期,是一片漫天遍野沟壑交错的黄土地,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的劳作着,普天下土地都是农民的命根子,在他们的辛勤劳作下,家乡终于改造成一个千万亩的棉田,成为上海、南通纺织工业的原料基地,实现了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的梦想。   我的父母何时迁徒到此,我已无法说清。后来知道父亲是从南通市,母亲从崇明岛迁到盐垦公司六组的,他们在一片盐碱地上辛勤地耕耘着,开垦着。几十万亩土地,规划的像棋盘样,在每一框的堤岸上,种着无刺槐树、松柏,它们像一把长长的伞,把马路上空覆盖着,槐树挺拔,树冠很大,夏天在马路上晒不到太阳,槐花盛开时,香气扑鼻,那槐花可以摊饼吃,树干是很好的木材,是做房梁、家私的好材料。   那时土地广阔人口稀少,大片的草荡,一到春天,微风佛起,碧草茵茵,我们提着篮子,赶着清晨和黄昏猎猎的海风,在草地上追逐嬉戏,周边矢菊花,蒲公英黄花镶嵌在草地上,紫色的、粉色的、黄色的,生机盎然,在田野里除了开垦熟田种植棉花,粮食、豆类等,草荡上一块块绿茵茵的大地毯平平的长出碧绿的嫩草, 我和同学们躺在这厚厚的草地上,望着天上朵朵像棉花一样的白云,变化无穹,蓝蓝的天空一片洁净,给一群天真灿烂的少女们带来无穷的遐想。大自然的美,滋养着我们的心田,尤其早晨太阳从东海边升起,青草上晶莹的露珠,闪闪发光,水蒸气从地下冒出来时,那种朦胧升腾的感觉,使我心旷神怡,心胸开阔。这草地上长着我们需要的营养。   周围非常静,非常安详,我们采香菇、地粉皮,还去草地上放风筝,这是哥哥姐姐们为我们用白纸糊的。大自然的美,熏陶着我,从小我喜欢花,在房后种上桃花,在岸台边种上杏花,这一切的美景,和大海样的草荡,使我心胸开阔。   当然不能光顾着玩,我们拔茅草,拾草菇,地粉皮,挖荠菜,到处鲜花宜人,槐花也可以吃,玫瑰花很香,小的时候,我们用槐花、玫瑰花放点糖摊饼吃,十分清香。   玩什么呢,踢毽子,我曾打破纪录不停地踢过200个,种树种花,我种过杏树和槐树,我家房后的一棵桃花长得齐房高,在那桃花盛开的时候,我已在南征的途中,人们一看到桃花,就想起了我。   到了秋天,草荡像麦浪一样随风摇摆,我和月娥一日到六址家河东去玩,这里还存在一个盐灶,有二位老人烧盐,两口大锅冒着蒸气,盐水翻滚,我俩人到地里拔毛豆,因为我家地里的肥壮,各人拔一大把青毛豆,摘去叶子,抓住根,倒放在盐锅里,一会儿功夫,就熟了,我们把豆萁拿出来,又躺在草地上吃毛豆,吃完了才回家,后来我母亲说,我家的毛豆被人拔了不少,不知谁干的,我心里偷偷地笑,不吭气,反正年年如此,找谁去,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久而久之她就不再唠叨了。   为什么我说我的故乡真美丽,就是因为张謇这个实业家, 他把几十万亩土地,规划得像棋盘一样,方方正正,在马路两旁等距离地种着无刺槐树,我家就住在这东西马路边上,在我懂事时起,树已长得高大粗壮,绿树成荫,到了五月份槐树花香十里,南北马路上种的是苍松翠柏,巍然壮观,树荫蔽日,好不气派, 从南通来的汽车就从那里经过,其他交通工具为手推独轮车,千万担棉花都是独轮车送去工厂的。路边有大小沟壑,为灌溉创造条件,那一侧的河沟沟,即用于灌溉土地也可通小船。佃农们被这种有规划的秩序排列,每户都住在自己租种的土地上。   但是日本鬼子打来了,我们当了亡国奴,南通以及苏北的县城轻易地住上了日本鬼子,棉花也就不好送了,生活日益艰难。在我的家乡,一直活跃着新四军部队,他们抗击着日本侵略者,开展游击战,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老百姓都是十分的拥护自己的子弟兵,解放区在一点点的扩大,热血青年也在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斗争中成长起来。
二 东方少年   1942年,我的家乡来了新四军,给我们带来新思想,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听大人们议论,经南边来了一支穿灰军装的军队,是朱毛的队伍,他们打日本鬼子,待老百姓和气,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扫地挑水,买卖公平,当时凡是有点钱的人家,公司经理们都已躲到东台城里去了,住在我家隔壁的马四营长也早早地逃走了。父亲说,我们种田人,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就呆在家里,把值钱的东西藏起来,不久从南面果然开进许多老兵,他们待人和气,买卖公平, 我家照常下地干活,我也还去学校读书。   过去我们曾遭受过国民党军队的抢劫,吓得我们全家人,心惊肉跳的,当时半夜听到队伍砸门,母亲把我藏到老床底下,我在床底下怕蛇,怕老鼠,闻到一股霉味,让我透不过气来,幸亏是过路抢劫,很快就走了。听到他们翻箱倒柜,母亲背着大弟抱着小弟,躲在对门房后,父亲被抓去当挑夫,从此,我们怕当兵的和怕日本鬼子一样。   我的家乡解放较早,新四军黄桥决战后,东进抗日,解放了我的家乡,看到新四军的优良作风,秋毫无犯。一支新四军的队伍从南边马路上开过来,穿着旧灰布军装,他们的队伍整齐,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一支新安旅行团的小文艺兵,有男女小兵,十几岁,那时我已十一岁了,正在上五年级,他们把全校学生集中到学校西岸上的一所教堂里,这是一座天主教堂。 一大群学生坐在教堂里,有一位女同志说:同学们好,我先教大家唱支歌:“日本鬼子打来了,亡国奴当不得,。。。 。。。” 这是我学唱的第一首抗日歌曲,听到这悲壮的歌声、给我的心灵极大的震撼,日本鬼子来了我们怎么办?在这之前,我们没想过今后怎么办。   紧接着把我们高年级的同学组织儿童团,开展扫盲,让那些妇女青年不识字的上夜校,因为我在学校里是学生头,积极参加这项活动,写标语,整天和他们在一起,做抗日救国宣传,当扫盲教员,同学们都积极参加,唱歌跳舞,有首歌唱的是:“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 。。。” 我心里十分羡慕他们,还有一位小兵只有十二三岁,大家叫他小方,大点的女同志叫徐舍,对我们特别亲切,我几乎和他们混在一起唱歌跳舞,就这样我和新安旅行团的小文艺兵成了好朋友,心想我也要去当新四军,还谈到苏联小说: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等。非常向往,有一次我向徐大姐提出,我想当新四军,她点点头,说你这么小父母会同意吗?我说:我偷偷地走。当时我还很不懂事,我拿了几件换洗衣服,一个手镯,一些钱,藏在米缸里。被我母亲拿米煮饭时发现了,问我怎么回事?我告诉她我想当兵,母亲给父亲也讲了这件事,父母和蔼的讲,你现在还小,等你再长大点,我们送你去。另外,你正在上学,还没毕业,我没有话说,也就听父母的话没有走,但在我这雅嫩的心底,垫上了一层向往革命的沃土。   小学六年级要毕业了,我们唱着歌“同学们大家起来,肩负起国家的兴亡”,告别了教育我六年的母校 和老师,依依惜别, 告别我朝夕相处的俩亲兄弟,亲姐妹。我和小学的同学的友谊真是永生难忘,我们一起生活了六年,生活在浓浓的友情里,后来他们也都参加革命成为党的好儿女。   1943年夏,二地委专署首先决定,将已迁移的四联中迁至东台县三仓区的鲁乡,在鲁灶庙坚持敌后教学,9月在鲁灶庙正式开学上课,简称“二联中”,我读完小学毕业不久,考上了二联中,食宿在农民群众家里,课堂就在鲁灶庙,过着半军事化的学习生活。   记得那天父亲送我去学校报到,我穿着黑底兰红条的旗袍,带着铺盖报名上初中,哪知道这二联中是二分区新四军办的,从此就走上了一条革命之路。   在学校墙外遇到三仓镇的比我大二岁的崔华同学,崔华同学是我终生难忘的好同学好朋友,她那豁达大度的气质,对我和我的老伴老章是那样的关切,我将叙述之后 。我们互相通了姓名很高兴,有一位新认识的同伴,从垦区来的人就我一个,年龄十三岁,这个二联中实际上就是新四军办的干部学校,平时上课,坐在小板凳上,下课住老乡家。除了语文、算术外,还有政治课,记得一位教我们的老师叫吴遐,一头浓密的黑发,白皙的面孔,她待同学为亲人,态度和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讲余名璜的人生观,人生应当怎样度过,学校气氛十分活跃,上课前有一位长得黑黝黝的同学,他的名字叫蔡伟, 指挥唱革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大家意气风发,心情十分舒畅。当时学校中就有不少共产党员,吴遐就是其中的一个,并组织抗日救国先锋队,简称青抗先。   学校生活非常艰苦,师生大部分睡草摊铺,多数班级没有课本,课桌,学校给学生每人发一张小凳,一块木板,凳子和木板均用绳子系上,可以背在身上,上课时带进教室,木板放在腿上作桌子,下课时各人带回宿舍,鲁灶庙周围,从黄昏到黎明是“家家明灯火,户户读书声,十里钟声响,处处歌声闻” ---摘自【管文蔚传】   1944年学校放暑假,组织我们参加二分区在台北县小海区举办的夏令营,在夏令营里我参加了青年抗日先锋队,这段生活使我的人生观得到升华,我是一个比较懂事的孩子,游泳、唱歌、跳舞,在上小学时新安旅行团,给我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听梅嘉生司令员讲坚持持久战,开展游击战争。参加农村社会调查文艺活动,提高了思想政治认识,政治觉悟也有了一个飞跃。当年八月份,二分区的孙海云同志来招文工团团员,我报名并经过考试录取为一个小文艺兵,异常兴奋,八月二十四日晚,夏令营六百多学生,结业时几乎都参加各兵种的队伍,离别父母、老师,走上了革命道路。   我参军后,改名叫苏进,一是抗日了改名换姓,生怕连累在敌占区的老家亲人,二是我的名字翟慧真,笔画很多,难写,也不好叫,我是江苏人,当时部队正向苏南进军,我自己改名就叫苏进。   未经得父母的同意,我十四岁时离开了双亲,离开你们慈祥的面孔,离开你们宽阔的胸膛,离开兄弟姐妹,那温馨的茅草屋,默默地在心中叫声爸爸妈妈我走了。   在渡江的前夕,部队要跟粟司令到浙江天目山地区建立根据地,我请假回家一趟,到家里看一眼父母,那天已是下午时分,我走了二十几里路到家,房门打开,父亲外出,母亲在地里锄草,房中只遇到小同伴吴月娥,我说我回来拿几件单衣,你跟我去好吗?月娥说:我跟你走,她马上也拿了几件换洗衣服跟我走了,她的母亲也不在,以后我俩向大丰新四军的宿营地进发,她母亲为此向我家人要人,吵得不可开交。就这样我把月娥带出来参军,到了部队我向领导报告带一个女同学来了,她长的挺好看的,眼睛明亮,一直是笑得表情,很讨人喜欢,渡江时因为她人小,就留在前线歌舞团,在《甲申三百年记》里演宫女。后来她改名叫吴进,她说要和我叫一样的名字,以示纪念。   在长江边上集合了一群优秀的少年,他们都是热血青年,具有浓浓的爱国情,觉悟高不怕苦,担负起国家的兴亡。用我们的热血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忍着双脚的血泡,走过大江南北,顶着国民党飞机扫射,战争硝烟,走过又一次的万里长征。现在回忆起来也还是艰苦卓绝,那时年纪最小,但革命的意志坚定。我是一个普通文艺和政工干部,只是想告诉后人,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新中国,一步一步地跟着毛主席,周恩来主席从战争中走过来,让现代的年轻人,了解过去历史,走建设强盛的祖国之路,为十三亿人民做出新的贡献。   现在包括军队的建设,我也仍然十分关注,没有共产党,没有一支坚强的忠于人民的军队,新中国是很难取得胜利的。仍然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成为新世纪的栋梁。   这东方少年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种子,在不断地茁壮成长。一个正确的决定,为革命培养了许多干部,管文蔚司令提出了,发展文化与教育事业,他说:“必须了解到教育是提高民族自尊心,加强人民抗战能力,培养大批干部人才,与敌人进行长期斗争不可缺少的武器,教师是开展农村统一战线工作之主要环节。”   这是多么有远见的一步,他把他的侄子管潮源送到我读书的小学,今天回过头来看,选就了各条战线的人才,出现许多优秀的干部,这个功劳在于远见和实践。 [attachment=32884]&&   这是我参军后和母亲合影的唯一一张照片,十分珍贵!
    三&&&& 战火中的文艺兵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全世界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战阶段,在中国战场日军遭受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顽强抗击,同时也遭受了我解放区军民猛烈打击。   那年的夏天,我参加了夏令营,加入党的外围组织,青年抗日先锋队,就自夏令营结束后的那天,二分区组织部孙海云同志招考团员,当我第一次见到海云同志时,为他那平易近人,朴素厚道的形象和他那长者风度所折服,他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经过面试,我荣幸地过关,下午接到了录取通知。   一共26位同学参军,当天傍晚,太阳快下山,一轮红日在草荡中沉沉落下,夏令营的老师同学集中在广场上为我们送行,我们26位同学在海云同志的带领下,告别夏令营这个革命摇篮,行进在乡村的小路上,天空淡淡的云彩,皓洁的月色,四周一派寂静,“唧唧”的虫鸣,伴着“沙沙”的脚步声,汇成一组欢快的交响乐,欢送我们走上革命征途的乐章。   当晚我们到达二分区驻地丁家店,住在政治部隔壁的院子里,第二天发来了军需物资,当看到军装时,个个欣喜若狂,当时我才十四岁,身材矮小,上衣的下襟已过膝盖,裤脚拖到地上,第二天二地委书记章蕴同志看见我人小衣服大,对我说:“小鬼给你穿的军衣像裙子”。我笑着说:“这样也挺好看的”。   军旅生涯的开始,并不是穿上军装就成了合格的军人,要进行“条令”学习,军容风纪,举止礼节,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作风,起码的军事知识。政治业务的学习,讲革命的道理,树立革命人生观,使我们纯洁的心灵,向往着解放,追求光明,不做亡国奴,决心革命,一往无前。学习业务,记得吴强同志讲了几课“戏剧概论”,学习普通话,不到两个月为部队演出独幕话剧“锁着的箱子”。   这是讲一位农户老大爷自私自利,胆小怕事,但老大娘心地善良,冒着生命危险,机智地掩护新四军,战士被藏进箱子,并锁上了。日军麻痹大意,把枪支放在箱子上,我们同志设法把敌人引开,救出了子弟兵。当我们演到藏新四军时,台下群众大叫,快!快! 当我们抓住日本鬼子时,群众掌声如雷,高喊,按住他,枪毙他。   一开场我们大合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观众被震动掌声雷动。这次演出成功,获得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这支年青的队伍,经常下连队,收集材料,了解到解放战士曹宝德从落后转变为先进,马上编写“曹宝德的转变”,战士们展开热烈的讨论,他们说:这都是讲我们自己的事情,特别亲切。我们正在演出,日军三板孤团纠集伪军偷袭而来,警卫五连瞭望哨发现情况,敌人已经逼近,鸣枪报警,五连连长立即冲过木桥,投入战斗,这是我们经过的第一次战斗的洗礼。   这次反扫荡,苏中军区执行党中央发展东南,开辟苏浙皖边区工作指示,我们文工团到苏中军区所在地曹甸附近集中,跟粟师长渡江南下,在到达曹甸附近不久,我团奉命为准备渡江的七团慰问演出,我刚到七团驻地,印象最深的是赵坚同志画的车桥战役漫画,主题是歌颂战斗英雄陈福田,画他在战斗中冲锋在前,爬上敌人的碉堡,用镐在碉堡顶上打开一个洞,一连串手榴弹塞进去,碉堡烧起来了,扫除部队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部队像潮水般的冲进据点,高喊共产党员跟我来,带头冲锋,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向英雄学习,不怕牺牲,去争取胜利。   演出开始前,全体指战员全副武装,以连为单位互相拉唱,歌声此起彼伏,情绪激昂,这时七团的几位文化教员,尤明、章致和、朱白等同志,主动帮我们化妆,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用文化艺术形象生动地宣传了党的政治主张,鼓舞了部队和群众,我们也受到了极大的教育。正如毛主席讲的“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12月21日渡江,那天晚上,风大天黑,真是伸手不见五指,气氛也十分紧张,走上长江大堤,看见江边上停泊着一艘大客轮,我们部队有秩序地登上了客轮,我们登船后,大轮船载着我们从日伪军的鼻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了被敌人严密封锁的素有天险之称的长江,胜利地到达丹北地区里隐蔽宿营。第二天晚上,我们左臂上都挂了一条白毛巾,高速度的行军,通过敌人碉堡,和京杭大运河上的封锁线,越过京沪铁路封锁线,在急行军中,我弯腰用手去摸,看看铁路是什么样子,噢,原来是两根冷冰冰的铁轨躺在枕木上,至今我仍然敬佩敌工工作同志的神奇伟大,因为他们出色的工作,征用了这艘商用轮船,在着新四军大部队顺利渡江。   当地群众夹道欢迎我们,多日行军的疲劳顿时消失了,抖擞精神,让群众检阅我们,群众高呼:铁军回来了!晚上我们驻地在深山沟里,山势险峻,竹木茂盛,我们竹片松枝照明,稻草通铺,男女三十余人,头对头躺在草埔上,除夕没有会餐,这是我第一次不在父母身边过春节,过了年,我又长一岁。   春节后,孙家诤、周晓英、纪成昊、于绪根先后调司令部机要科工作,余下来的同志在第二次灭顽战前后,由海云、肖来同志率领我们到英勇善战的陶勇司令员领导的三纵队。成立三纵文工团,陶司令十分关心文工团的成长,先后派任干、游龙为领导,还特意指示后勤部门,用灰细布叫裁缝为我们量体裁衣,穿着新衣服十分合体,漂亮,和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服装一样,打着绑腿,托着披风,一个个显得十分英俊。   天目山战役中,在新四军大部队的顽强攻击下,敌人溃不成军,这次胜利极大的鼓舞了部队。我们也缴获了大批体积小,重量轻的卡宾枪,汤姆式枪,机枪大炮等美式装备的武器。   打了大胜仗,庆祝胜利,我们文工团组织节目慰问子弟兵,演出“红鼻子”,七支队尤明、钱虹、朱白,他们文艺素养高,参加演出大大提高了我们队演出的水平。相隔不到半个月, 国民党上官云相调来十二团的兵力,更凶猛地向孝丰地域进犯,这第二仗来犯的敌人又被我们打败了,我们演出一出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剧目,取名叫“血债”,在孝丰城郊的教堂里演出,剧中不少同志想在江南与敌人战斗,有打到南京去的想法。后来才知道,日本鬼子大势已去,国民党忠义救国军想伺机把新四军消灭在江南,盗取抗日胜利的果实。我们的胜利使敌人的梦想落空。   解放杭州、上海后,我们部队又增添了一批年青有文化的生力军,他们在1952年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在战场上又有不少同志牺牲,著名歌唱家王素珍同志在战斗硝烟中唱“王大妈要和平”,“一条大河波浪宽”等等,荣获朝鲜一级英雄勋章,金日成主席亲自将勋章授予她、并接见了她。   英雄的铁军文艺兵,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四&&&& 跟随陈粟大军南征北战   1944年---跟随粟裕司令渡江南下   1944年9月,党中央做出了发展东南各省的战略决策。由粟司令率领新四军主力一师渡江南进,执行这一光荣的任务。根据这一新的形势,苏中地区领导机构作了相应的调整。分区政治部(含文工团)随粟司令渡江。   1944年11月底,文工团要准备南下,每夜要赶七、八十里路,冬天棉衣臃肿,背包加米袋,有十三、四斤,虽不算重,但远路没轻担,二十多里下来,已经筋疲力尽,脚上多了几个血泡,年龄稍大的几位大哥哥,如戴其恒、陈国珍等同志就抢着背,有时走到下半夜,眼睛不听使唤,老是想打瞌睡,前面人一停,自己也就迷糊了,直到后面的人一推才猛然惊醒,前面已经走远了,只好跑步跟上,连累后面的人也跟着跑,团长怕我们掉队,要每人在背包上系一条白毛巾夜间好辨认。   有次雨中行军,农村小道泥泞路滑,一不小心就滑到麦田里去,弄得满身泥巴。到了目的地,团长还问:“累不累?”。嘴上讲不累,心里直掉泪。到了江南行军,更要翻山越岭,好在大多是白天行军,开始还觉得新鲜,以后越走越累,特别是下山,总担心滚下去,有次下雪更难走,不知谁发明了滑行法,拖一根竹竿趁势滑下去,既安全又迅速。   当时我在班里年龄最小,在连续的急行军中,在江北就开始生病发高烧,组织上动员我先埋伏在老乡家,等病好了再来找大部队,但是我坚决不同意,软磨硬缠执意要跟部队去,因为我觉得离开了大部队,就没有安全感了,同志们不在身边,有困难谁能帮助你啊。团长只好布置男同志帮助带背包、米袋,女同志照顾我走路,我很倔强,非要自己走,爬山时虽然满头大汗也从不掉队,因为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啊。   12月上旬,文工团奉命去一师七团进行慰问演出。七团,当时住在宝应县境,距离很远。团员们经过思想动员,情绪很高,决心很大,在连续的长途行军中,不顾双脚打泡,不顾极度疲劳,一路上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七团驻地——曹甸南面的邵家庄。七团是一师的主力团,粟师长就是准备率领这个团渡江南下。   文工团的团员们很多家在南通、如皋、启东、海门,对这支屡建战功、日伪军闻风丧胆的英雄部队,怀有深厚的感情。如今有机会为他们演出,感到特别的高兴。该团政治处和各连的文化教员中,有好多喜爱戏剧、文学、绘画和音乐的文艺人才,如王寅、胡石言、赵坚、尤明、陈庆良、钱江、章致和、朱白等,他们和文工团的同志们一见如故,十分融洽。共同召开联欢会,表演小节目,精彩纷呈,欢声笑语,掌声不断,在部队的演出活动中,他们给文工团很多的帮助。   该团过去经常处在战斗的环境中,看戏的机会不多。现在听说文工团来演出,全团早就武装整齐,冒着寒风,在广场集合好。队列前边,整齐地排列着擦拭一新的轻重机枪,还有迫击炮。演出开始前,各个连队相互拉唱歌,歌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也许是由于精神生活的渴求,演出的每一个节目都受到热烈的欢迎。特别是秧歌舞,当一个人物出场又唱又讲又扭时,全场一片欢腾,掌声雷动。   在七团的慰问演出,是我们文工团成立以来,又一次为战斗部队直接服务。12月下旬,文工团还为机关和当地群众进行了演出。   12月21日渡江,那一天经过急行军来到了离江边不远的堤岸上,这时传来命令:上船。谁也没有料到,我们竟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乘上大轮船,渡过敌人严密封锁的长江天险,这真是奇迹。这个奇迹是在部队首长和长江两岸党组织的精心安排下出现的,几千人的大部队安全渡过了长江。   第二天晚上,部队出发前,领导向我们做了动员,今天要过敌人的铁路封锁线,要高度的警惕,紧跟部队,决不允许掉队。大概在晚上七、八点钟,部队到了京沪线上的新丰镇时,前面传来了口令:“跑步跟上。”镇上一片寂静,也没有灯火,穿过小街便上了一座石拱桥,我们便匆匆地通过了敌人的防线,出了镇口,仍然跑步前进。在高新丰车站几百米远的一侧,我们跨越了铁路,当我一个箭步跨上了铁路路基时,一条长蛇似的铁轨就在脚下,我不禁蹲下身子用手去摸了摸脚下的铁轨,啊! 冷冰冰,亮晶晶的。在别人的催促下,我匆匆地跨过铁路。在随着队伍前进时,心里很不平静,在我们国土上的铁路,如今却成了日本鬼子侵略我们的封锁线,要悄悄地向它靠拢,匆匆地离它而去,太可恨了,总有一天,我们新四军要大摇大摆地坐上列车,在自己的大地上飞驰而过。
&&&&&&& 四&&&& 跟随陈粟大军南征北战   1945年---战斗在天目山   抗日战争后期,新四军军部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开展东南沿海抗日斗争,发展苏浙皖边区的指示,令第 1师南进,首先打开苏南、浙西抗日局面。12月下旬,第1师师长粟裕率3个团渡长江南下,于1945年 1月中旬,与在苏南的第16旅会合,成立苏浙军区,粟裕任司令员,将苏南、浙东和第 1师南下的部队改编为第 1、第2、第3纵队,并确定了向天目山地区进军的部署。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从 日至6月23日,在浙江安吉、天目山、孝丰、临安、新登等地,对国民党顽军进行了三次反击战,大获全胜。   战斗结果实现了参战部队指战员的誓言,他们用胜利告慰了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烈士。反共急先锋、顽军第52师主力被消灭,其副师长韩德勤被活捉。   到军区不久,我们文工团全体同志被派往陶勇为司令员的三纵队。就在反顽战斗的枪炮声中,我成了三纵队文工团团员,陶勇司令员十分关心文工团的成长,先后派任干、游龙为领导,还特意指示后勤部门用灰细布叫裁缝为我们量体裁衣,穿在身上合体漂亮,象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服装一样,打着绑腿,扎着皮带,一个个显得十分英俊。   部队到达到江南不久,天目山战斗即将开始,部队所在的孝丰一带,离苏南根据地很远,粮食供应不上,经常以野菜、毛笋充饥,部队没饭吃成了一个大问题。领导决定我们文工团做两件事,一是筹粮,二是组织担架队。纵队首长派我们文工团到广德县去筹粮。我们这支近20人的队伍,除了团长有支短枪外,都是些十几岁的文艺兵,团长任干同志带我们去筹粮,住在一个地主家里,经过艰苦的工作,找到了粮食,还没来得及运回,接侦查员报告,国民党军队包围了筹粮的一部分同志,离我们只有五六里地,我们立即打起背包翻过山头转移。当我们到达山下时,国民党军队已占领山头,大家快要到驻地时,发现少了张伯颖同志,全体同志站在大路上瞭望,饭也吃不下,都为她的安全担心,直到晚上十点多钟,幸亏得到一个老乡的帮助,她才从敌人的合围中突了出来,大家欢呼雀跃。   天目山战斗开始了,我们纵队遇到了美式装备的忠义救国军。在这次战斗中,我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我们强大的威慑下。忠义救国军的一个营,在营长姚XX的带领下向我军投诚。缴获的美式武器,很轻很短,有汤姆式、卡宾枪,还有机枪和大炮。涣散的敌军在地形的掩护下上山逃跑了。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部队。文工团的同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表扬英雄,慰问百姓,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苏浙军区部队天目山三次自卫反击战,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聚歼苏浙军区主力、驱逐新四军退出江南的企图,巩固和扩大了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对完成向东南沿海发展的战略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初战告捷,七团的章致和同志在战斗中负伤,住在深洞养伤时,认识了爱国教师唐剑,在章致和的宣传影响下,部队北上时,唐剑和贾行芬等几位同志参加了文工团,当时正值国共谈判,我军让出江南,部队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开始北撤,基本上是边走边打,国民党妄想搞第二次皖南事变,部署了强大的兵力,阻击我军北上,并想一举歼灭我于卫村,哪知道我们部队是分散北撤的,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但在北上过江时,因船旧超载严重,船沉了,有近千人江中遇难。我们文工团是坐小船渡江的,安全到达对岸。在卫村战斗中,解放了吴联祥等人,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了我们文工团的骨干。   1945年10月,毛主席在重庆谈判以后,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双十协定”,我们便撤出了江南,又回到苏北根据地。那时部队驻扎在离家不远的地方,一天母亲到部队来看望我,陶勇司令员知道后,请母亲一同吃饭,饭桌上,母亲对陶司令说:“请陶司令对我女儿多多关照!”母亲虽然是一位农村妇女,但是遇到大场面表现得大方得体,让我心里很佩服啊!
&&&&四&&&& 跟随陈粟大军南征北战   1946年---苏中七战七捷,打响自卫反击战   1946年6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国共双方签定的停战协定,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各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人民解放战争全面展开。由于战略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放区各部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   因国共两党重庆谈判要我军让出江南,部队北撤,基本上是一路走一路打,到了江边,国民党想搞第二次皖南事变,在卫村部署了强兵,阻击新四军北上,就在卫村战斗中,俘虏了吴X等,后来吴也成了文工团文艺骨干。渡江北撤后,我们军部驻扎在如皋县城,文工团住在一个大庙里,这时候的团里人丁兴旺,团长是游龙、副团长王士明,指导员章致和同志组成。我们在如皋上演了《同志你走错了路》等大型剧目。有一次,正当戏演到一半时,紧急停演,此时哨兵已经发现敌人偷袭而来,我军部在陶司令的率领下立即开战,打响了自卫战争的第一枪。   从左面至右:副团长王士明、团长游龙、指导员章致和   打苏中七战七捷战役时,国民党军队都是现代化美式装备,他们在地上乘坐汽车,天上还有飞机轰炸、扫射,而我们部队就是凭着两条腿走路,我看到我们的战士将步枪、机枪架在房顶上、战士的双肩上,在敌人低空扫射时就射击,击中了一架飞机,给全体官兵极大地鼓舞,第一次自卫战胜利了,但我军伤亡也很惨重,我们全体文工团同志不顾危险,抢救伤员,我和几位女同志照顾伤员。记得,有一位营长从战场上抬下来,身上没有什么盖的,我把自己的背包打开,将被子盖在他身上。苏中七战七捷打得国民党军狼狈不堪,我军士气大振,我的同学崔华的爱人林少克团长英勇牺牲,我们十分难过,不久崔华同志也离开我们调到七十一团工作去了。   日至8月31日,粟裕、谭震林指挥华东野战军第1、第6师和第7、第10 纵队共19个兵团和兵力3万余人,在苏中(江苏省中部沿江地区)同国民党整编第83师第19旅第56、第57团及旅属山炮营等12万国民党军队作战,连续取得宣泰、皋南、海安、李堡、丁堰、邵伯、如黄路等七次战斗的胜利,共歼敌5万3千余人的辉煌胜利,这是解放战争以来第一场大规模作战的胜利。朱德说:“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这些胜利极大的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信心。   这一年对我来说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经过革命斗争的考验和战斗的洗礼,1946年在我十六岁时,经文工团副团长王士明和指导员章致和同志介绍,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的战士。面对党旗,我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想到自己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里走出来,投身到抗日斗争的洪流中,看到多少身边的战友浴血奋战,英勇牺牲,我更加激励斗志,跟着共产党,建立新中国!   日,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陈毅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1946年6月,新四军军部迁到山东临沂的前河湾,那里与临沂城隔河相望,它成了解放战争时山东指挥中枢。   新四军军部移驻该村后,设在地主丁西月家的两个四合大院里。陈毅、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了著名的宿北战役、鲁南战役和临沂阻击战,制定了莱芜战役的作战计划。   当年军队驻扎在前河湾村时,他们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乡,秋收的时候新四军战士帮助老百姓干活,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村民更是倾其所有踊跃支前。陈毅的夫人张茜曾深情地告诉孩子们:“你们不要忘了沂蒙山区,不要忘了前河湾;那里有你们的再生父母,那里有你们的兄弟姐妹。”   1946年夏天,天降大雨,沂河水位暴涨,村西北的河堤随时都有决口的危险。新四军和民兵紧急组织抢险,战士们纷纷跳进水中全力抗洪,经过一天一夜的紧张抢险,村民的生命和财产才免受洪水之灾。     解放战争期间,我随着部队到山东,亲眼看到山东人民与子弟兵的深情厚意。战斗一打响,村里的男人们就组织起来,成立担架队,推着独轮车支前,妇女们在家做鞋子、摊山东煎饼,保证部队能吃上饭。可是国民党军队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他们在重重包围下,只能靠空投食品解决吃饭问题,所以吃不上饭的国民党兵就向解放军投诚了。有人说:我们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此话真是不假啊!
&&&&四&&&& 跟随陈粟大军南征北战  1947年---参加孟良崮战役   1947年初,我华东野战军执行毛主席的战略方针,于苏中七战七捷后,为粉碎敌人重点进攻,实行了大踏步的后退。此时蒋介石在全国战场上遭到了我军严重打击后,改变了战略部署,集结优势兵力对我山东、陕北两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七战七捷,取得很大的胜利。之后我们接到命令北撤山东,又是边打边走,当时流行一句俏皮话:反攻反攻,一反到山东,煎饼包大葱。 对我们这些南方人来说,生活上也是一个考验,转战鲁南,胶东渡过黄河,到了渤海,部队进行三查五整,配合形势,演出了大型歌剧《白毛女》,震动很大。在北撤的路上涟水地区又有李朴、周涵英、陈飞红、方洪等同志加入 ,当时石林团长、刘德培副团长带二师的小石林、尤明、李云(长得像外国人)、杨凤媛、陈淑修、陈卫华两姐妹、杨雨、陈书豪、朱白等人加盟,队伍阵容日益强大,尤其是艺术干部大增,部队对文工团的反映强烈,受到了全军上下官兵的爱护和赞扬。   1947年1月,部队北撤山东,在兰陵歼灭顽军二十六师、快速纵队后,奉命攻打枣庄,消灭顽军五十七师。在这次战斗我,我们一起入伍的同学陈国珍从文工团刚调到一旅(六十七师)文工队任队长,在战斗中,他勇敢地在敌前喊话,以瓦解敌军,一发炮弹在他身旁爆炸负了重伤。他立即向队指导员黄云芳移交演出排练任务,布置战后演出。在随伤员转移途中,不幸牺牲,时年23岁。   没想到这样一位像大哥哥一样关心、照顾我们的战友,刚刚入伍两年多,就牺牲在枣庄战斗   中。他是我们这批一起入伍的战友中第一个倒下的,让人十分怀念他!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第整编74师被完全消灭。   1947年5月,部队进行战前动员,战士们士气高涨,知道面前对付的敌74师是蒋介石的精锐部队,整编74师原为国民党军74军。该师全系美械装备,为甲种装备师,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指定的典范部队。师长张灵甫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期,所以部队的口号就是“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   电影《红日》就是真实的反映了孟良崮战役的故事。敌74师师长张灵甫仗着有蒋介石撑腰,一开始骄横跋扈,并没有把我军放在眼里,但是陈粟大军集中了优势兵力,将74师张灵甫部队围困在孟良崮山上,师长张灵甫频频向蒋介石发出请求增援的急电,得知74师被围,蒋介石急令各部齐头并进,拼死也要解张灵甫之围。遂一方面命令张灵甫坚守阵地,吸引共军主力,另一方面严令孟良崮周围的10个整编师,特别是李天霞、黄百韬的部队尽力支援整编74师,但是有些国军将领在保存实力,避免被解放军围歼的思想指导下,延误了战机。陈毅命令各阻击部队坚决挡住国民党军,同时根据战场情况,重新调整部署。5个纵队同时对74师发起了总攻。在潮水般攻上山头的解放军面前,张灵甫眼见大势已去,最终因负于顽抗被解放军击毙。   我所在的部队23军(当时称为23师),正是参加攻打孟良崮主峰的部队。在孟良崮上敌我双方展开了争夺战,战况非常激烈。华东野战军23师夺取万泉山后,立即向74师中心阵地猛扑。副师长戴文贤从师警卫排和部分连队中,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突击小组。时任23师69团1营2连班长的葛兆田有幸入选,并担任主攻。每个突击小组7人,轮番冲锋,猛攻张灵甫的指挥部。不料,前几个小组都失败了。葛兆田一挽袖子,跟着副连长冲了上去。   张灵甫的指挥部是在一座山崖根儿里,前面用石头垒了道石墙以防流弹。等葛兆田冲上来,只剩下他、副连长和一名战士。葛兆田持枪高喊:“1营在东,2营在西,3营堵正面,告诉他们缴枪不杀,谁动打死谁!”这时听见敌军指挥部里有人喊:“别开枪,我们投降!”一群官兵随即从指挥部里走了出来。走在最前头的一个军官见只有3名解放军战士,端起冲锋枪就扫。这时副连长受了重伤。葛兆田一下子火了,也抱起冲锋枪“嘟嘟嘟”一梭子。这名军官和一串敌军士兵应声倒地,余下的敌人赶紧高喊:“别打别打,我们真投降!”葛兆田厉声命令:“一个一个地出来,把枪扔在门口!”待敌人全部走出后他数了数,一共83人。这时,葛兆田走过去看那个被打死的军官,身材高大,肩上有两颗将星,胸前还缀满了勋章。当山风掀起他的裤管时,葛兆田发现他的一条腿是橡皮假腿。当时葛兆田也闹不清他是谁,心想反正这个官儿小不了。随后查明死者正是张灵甫。   在此战役中,我参加了组织担架队支前,救助伤员的工作。我们这些来自苏北地区的南方战士,在沂蒙山区受到当地群众热烈的欢迎,吃饭就是煎饼卷大葱,开始感到很新鲜,时间一长,胃就闹意见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不适应也要适应,因为这已经是山东人民对解放军最好的支援了。   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了。国民党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一个团共3万余人全部被歼!   此战,华东野战军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魂,在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一举全歼国民党军精锐“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在解放战争期间,我随着部队到山东,亲眼看到山东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意。战斗一打响,村里的男人们就组织起来,成立担架队,推着独轮车支前,妇女们在家做鞋子、摊煎饼,保证部队能吃上饭。可是国民党军队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他们在重重包围下,只能靠空投食品解决吃饭问题,所以吃不上饭的国民党兵就向解放军投诚了。有人说:我们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此话真是不假啊!
&&&&四&&&& 跟随陈粟大军南征北战   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开始于 日,结束于日,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敌人集中了60万兵力,摆开中外战史上空前的大会战,我文工团全体同志又投入了紧张的战场宣传和救护伤员的工作。   战役开始后,我一直随着担架队上前线救助伤员,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季,那天突然看到一个担架队走来,其中一位小号兵负伤后,躺在担架上,他的号就放在身边,一条红色的绸子系在金黄色的小号上,在那白雪皑皑,雪花纷飞的大地上,那副担架,那个号兵和系着红色绸带的小号的美丽画面,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   淮海战役中,由于我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俘虏,我们文工团的同志们,五、六个人一组,带着一个排的战士,负责俘虏的临时接受、教育及转运工作。戴其恒同志也积极地忙碌着,每天要筹集千余人的吃住。由于是新区,借粮、筹粮、借房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每天要准备几千人的粮食,供那些饥饿极了的俘虏吃饱,稍有空隙,还要进行教育,上大课,个别分化,利用矛盾,发现隐蔽着的国民党官员。。。。。。 夜里又带领着战士一批一批地把俘虏转运出去,工作量非常大,能够休息的时间太少了。   由于戴其恒同志长期以来出色的工作,淮海战役结束后,组织上为了锻炼和培养戴其恒同志,他被调出文工团,分配到207团3营8连任副政治指导员。   淮海战役敌我双方投入了140万的兵力,战争场面巨大,战事发展瞬息万变,天上是国民党的飞机,低空飞过,地上是我军的炮兵,战车隆隆,步兵战士们甩开两条腿,奔赴战场。 没想到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在徐州地区集结了那么多的兵力,让置身于其中的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如此的壮大,感慨万分!对毛主席、朱德总司令运筹帷幄,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坚定不移!   新中国的曙光就在前面,伟大的胜利在向我们招手!
&&&&四&&&& 跟随陈粟大军南征北战   1949年---参加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前夕,我从23军文工团调到69师政治部任指导员。   日晚,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前部队在江边召开誓师大会,   宣读朱总司令的命令:“。。。 。。。只许前进,不许后退!” 部队群情激昂,口号震天,突击队勇士们高挚红旗,与首长和战友们依依惜别,一付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   这时我的战友、同乡戴其恒同志已经到作战部队当了副指导员,他找到我说:“今天晚上我带突击队渡江,如果不幸牺牲,请你给我写封信到我家里”。我说:“放心,你先走,我们担架队过后跟上”。   那天晚上风大浪急,我们乘坐的船,由于没找到突破口,随风向下游漂移了一些,到离对岸还有1、2百米时,根据渡江的部署,船老大要我们下船,他要回去再接应部队,我不会游泳,下到水中,身边有两个男同志保护我,记得其中一位绰号叫“马爱西亚”的同志,他们头顶着我的背包,一边一个拉着我游到江边,只听到子弹在头顶上嗖嗖的飞过,那时下游还有铁丝网,我们破拆了以后,钻过去才上岸了。   第二天拂晓传来戴其恒大哥牺牲的消息,战士们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他身上系了八颗手榴弹,倒在对岸的江边上。听到这个噩耗,我十分伤心,其恒同志牺牲时年仅二十三岁,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戴其恒同志是江苏南通人,他参加文工团后,一直勤勤恳恳的完成总务工作,他是团里的大管家,每次演出,挂幕布点汽灯等都干得很起劲,安排几十个人的食宿,既当司务长,又当采购员,筹粮买菜,甚至自己动手烧煮,不怕苦,不怕累,有说有笑,好像永远不知道疲劳似的。   在艰苦的行军作战中,他经常帮助生病、体弱的同志和女同志。1947年,外线出击,向鲁西南转移,每天急行军穿过许多河流,连日暴雨,山洪爆发,敌人又尾追于后,由于连续的阴雨,天气特冷,河水冰凉,一过河,他毫不犹豫地背起那些特殊情况的女同志,一次又一次。   豫东战役,参加战勤工作,他勇敢的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一趟趟地从火线背下伤员,并从敌人间隙中巧妙地突围出去。淮海战役之后,为了锻炼培养其恒同志,调他到207团8连任副指导员,他与士兵打成一片,在长江边训练渡江作战,有困难走在前,受到上级表扬。   这就是我的同乡、战友戴其恒同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过江后,部队继续前进,过十八桥,一天走150里,敌人四个轮子,我们两条腿,在急行军中,男同志帮助女同志,身体好的帮助体质弱的,相互关照,不让一个同志掉队,殷殷手足情,战友情义深,那时结下的生死之交,战友之情成为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   随后我们部队参加了解放杭州、解放上海的战斗。杭州解放后,部队的司令部就设在杜月笙在西湖边的公馆,那时我已是六十九师政治部指导员,每天在西湖上巡逻,我们演出“兄妹开荒”,那时候我穿着干部装演出,还有一把手枪用红绸包着挂在腰间,十分英俊神气,不少同学围在我周围,羡慕不已,我们趁热打铁做动员,很多年轻人都纷纷报名参军。我曾到硖石做民运工作,在民运科长周XX的领导下开展民主运动,我们将5000多织袜工人组织起来和老板协商谈判,线袜工黄金妹同志就是工人中的杰出代表,经过我们的努力,老板终于同意提高工人的酬劳,大家欢欣鼓舞。   在解放上海的作战中,部队由曹家渡、宁平桥攻入上海市区。上海是我爱人章致和同志的家,那里黄浦江边高楼林立,马路宽敞,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真是大开眼界,部队攻入上海后,为了不扰民,就露宿在街头,当时的情景对上海的市民来说真是震撼!这是一支从没有见过的军队啊。   当致和同志来到南京路上,穿过狭小的弄堂,出现在他的家人面前时,多年不见的母亲落下欣喜的泪水,他魁梧、英俊,身穿人民解放军军装的模样,引来兄弟们羡慕、崇敬的目光,让周围的邻居赞叹不已。   记得上海解放后,我曾经在一个万人大会上发言,下面人头攒动,有不少上海市民、工人群众,我真是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大声的宣讲起来,那时十九岁的我,已经是一位经过了五年战争考验的老兵了,那时的发言充满了激情和自信,这一切都是军队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啊!
  五&&&&战友常相知,一生永相爱   1. 我的爱人   我认识章致和同志是在1946年,他当我们军文工团指导员,当时文工团住在如皋县城的一个庙里,团里的同志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他作为指导员,对每一位同志都十分关心和爱护,平易近人,那年我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战场挤奶救战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