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熊猫3稀有精英2有vr 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日本十大人气VR体验调查 成人内容竟不是第一
日本VR技术一直领先水平,近日日本发布了调查,那么结果会是什么样呢?一起跟着蚕豆网小编来看看吧。
还有半个月时间索尼的虚拟现实头显 PS VR 就要正式发售了,各位资深玩家已经开始按捺不住了。日本被认为是脑洞最大的国度,在 VR 成人产业方面更是频频出新招,那么在岛国最受欢迎 VR 体验会不会就是成人 VR 呢?近日,日本有媒体为了分析大家入手 VR 眼镜的主要用途,进行了一场&最受欢迎 VR 体验调查&。
日本调查十大人气VR体验 成人内容竟然不是第一
考虑到 VR 的主要用户群体,记者随机抽取了 20 到 30 岁之间的日本男性进行采访调查,看看男生们最期待什么样的 VR 内容。只不过最终的结果却与我们的固有印象不同,最高票的并不是大家所熟知的 VR 成人内容。
日本 VR 技术体验最受欢迎前十位:
NO.1 在家就能到世界各地去旅行。
NO.2 能够用VR技术拿起虚拟世界中的物体并观察。
NO.3 真实震撼的虚拟啪啪啪体验。
NO.4 可以像现实中一样逛街买东西。
NO.5 可以在游戏中体验更加真实的人机交互。
NO.6 通过主人公第一视角去看VR电影。
NO.7 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会、音乐会等场景。
NO.8 远距离遥控机器人、无人机等。
NO.9 实现更高难度的远距离医疗服务。
NO.10 与对方进行面对面的通信交流。
虽说在排名结果有点让人出乎意料,不过这也说明了 VR 这方面的新生技术能给生活的各方各面都带来极大的改变。到底以上的体验有多少条能真正实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
关注“蚕豆网”微信公众账号
最新鲜的手游资讯,最麻辣的游戏测评,最全面的游戏攻略,还有那领不完的游戏礼包和最绿色的游戏下载,要啥有啥,应有尽有。
蚕豆网好游多
集游戏攻略、热门礼包为一体,为游戏玩家量身定做的手机游戏小伙伴!
DNF跨2与跨8大区正式合并,开启跨区新篇章。不过在官方另一份给出的公告中,收获了另一个好消息!卢克、安图...[]
幽灵行动荒野host修改教程 Nat显示为T变Open文件修改攻略。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LOL新版乌鸦斯维因技能怎么样 设计师透露新版乌鸦有独一无二的灵魂机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第五人格地窖在哪怎么开启 第五人格地窖在哪/怎么打开?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神舞幻想第一章矛盾与挣扎主线任务怎么做?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王者荣耀欢度元旦摇一摇活动攻略 孙悟空美猴王限定皮肤怎么摇?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终结者2审判日12月27日更新了哪些内容,元旦活动上线,终结者2审判日12月27日将进行元旦节版本的更新,元旦...[]
神舞幻想小小人捉迷藏支线任务怎么做?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绝地求生》正式版帧数不高,游戏中走一步退两步想必是大家最头疼的问题,我从网上找到了分享的《绝地求生...[]
第五人格推理积分怎么获得 积分获取途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游戏类型:
剩余数量:
游戏类型:
剩余数量:
游戏类型:
剩余数量:VR 和AR的应用有哪些区别呢?有点搞不清楚_百度知道
VR 和AR的应用有哪些区别呢?有点搞不清楚
FanSee、Ingress AR、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集成;  2、具有实时交互性;3、是在三维尺度空间中增添定位虚拟物体。AR 应用有3D小熊,因而多配合一些智能硬件来实现,而AR则是将一些虚拟的元素添加到现实环境中,以增强虚拟元素的真实感。AR系统基本具备以下三个特点.这就是区别..,VR技术通过佩戴硬件使体验者完全沉浸在虚拟构造的世界中、口袋妖怪GO!:  1,VR与AR技术最大的不同是AR是增强现实,VR则是虚拟现实
VR是虚拟现实 AR是增强现实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的位置:
暴风魔镜,你怎么不去做情色VR呢
作者:刘远举
  先来一句不是废话的废话(下文用得到):高盛最新的VR/AR报告预测,到2025年VR/AR市场营收将达到800亿美元,其中450亿美元为硬件营收,350亿美元为软件营收。
高盛有报告,中国国内最近也出了一份报告。3月21日,在第十二届TFC全球移动游戏大会上,暴风魔镜联合国家广告研究院、知萌咨询机构发布了《中国VR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根据这份报告的数据,中国的VR事业,乃至暴风魔镜的形势是一片大好,不是中好,更不是小好。
在用户数上,中国有2.8亿潜在VR用户,重度用户达到了100万,浅度用户甚至有1700万。在中国VR重度用户知名榜中,199元的暴风魔镜仅仅排在Oculus Rift、索尼的PlayStation VR之后,不但超过了三星GearVR,还超过了7000元的HTC的Vive。其实,非要解释一下,倒也不难,暴风魔镜便宜啊,只要199元。
在浅度用户最想要的VR设备排名中,暴风魔镜排名第一,当然也是同样的理由,便宜。你尝个鲜,试一下就扔一边,难道还去买7000块的设备?
在产品资源丰富度上,暴风更是超过了三巨头。理由也是很充足的,三巨头的资源很少,Oculus大张旗鼓开发布会,也才发了30个游戏,虽然这些游戏中包含几十个G的大型游戏如《Eve: Valkyrie》、《无处可逃(Edge of Nowhere》、《Chronos》,但暴风平台上几十兆的小游戏起码好几十个,再加上各种两三分钟的全景视频,当然可以当之无愧的在数量上超越三巨头,丰富度全球第一。
不过,笔者倒是觉得,既然暴风魔镜有如此勇气出这样一份报告,不如去尝试一下色情视频。这可不是开玩笑,对国内的VR创业者来说,恐怕很难抵制情色VR的诱惑。毕竟,VR硬件创业的门槛太高了。
我为什么不看好国内VR硬件?山寨、廉价、体验差,一个玩具而已
VR硬件,需要的底层技术积累,门槛非常之高。优秀的浸入式体验,手机还实现不了。首先是分辨率问题,依靠手机的VR盒子,是把手机屏幕分成两块,这就相当于的分辨率下降一半,实际显示中,晶格明显,体验很差。如果手机屏幕提升到4K分辨率,就会极大的提高体验。这样也是为什么索尼Xperia Z5 Premium最新推出的手机的最高版本采取4K分辨率的原因,但价格高达4000多元。
虚拟头盔采用两块全高清液晶屏幕是一个可接受的做法,但成本却会高很多。除了成本,图像处理技术也限制了VR的发展。帧率低,是人观看视频觉得眩晕的一个原因。由于浸入式的体验,VR要求更高的帧率,如果电影是每秒24帧,3D游戏需要每60帧,那么,按NVIDIA的CEO黄仁勋的说法,要想愉快地玩耍VR技术,两眼看到的游戏帧数就不能低于90fps,所以,除非你有GTX 980或者GTX Titan级别的高性能显卡,否则很难享受到流畅的VR游戏体验。目前,这个显卡的价格是5000块。当然,作为芯片生产商,黄的说法肯定有夸大之处,但VR的确对显卡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战。
除了帧率问题,VR的一个特点就是画面会随头部转动耳边,两者之间的延迟,就成为一个技术难点。人的肉眼与人的动作之间,进过长期的进化,已经有了一套协调机制。但是,VR没有。简单的说,由于技术限制,人的头部转动之后,画面跟随而变,会有一个延迟。这就是产生眩晕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芯片巨头也在不断创新克服。AMD不仅推出了Liquid VR技术规范,还准备推出强化VR的双芯版Fiji显卡。NVIDIA也针对VR推出了VR Direct、VR SLI等技术,降低VR显示的延迟,减少眩晕,提高性能。这些除了涉及到底层显示硬件与驱动程序、指令集的研发,还设计到动作传感器等一系列硬件之间的配合,对于中国的VR行业来说,难度很大。甚至对于Oculus来说,也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这也是为什么消费级的产品多次延迟原因。
反过来,这就意味着,国内的各种VR眼镜,就有点像一个玩具。
在我看来,国内VR硬件创业的前景,包括暴风魔镜在内,注定是黯淡的。现在硬件创业,低端的就是以谷歌的Cardbox为原型,将纸盒改成塑料盒的产品。做一些小的改动,暴风的几款眼镜都是如此。高端一点的,将Oculus设备购入研究,“反向拆解”,山寨模仿。因为Oculus曾经开源过一部分算法,有公司就通过越狱的手段让电脑觉得自己的产品是Oculus。实际上,相对而言,这种山寨的体验还不错,因为它可以接到三巨头的平台上,玩各种大型VR游戏。但这种做法只能小公司搞一搞,对于暴风这样的公司无法仿效。
但即便就是这种山寨硬件创业,也充满了激烈的竞争。灵镜CEO去年就表示,一年前相关做VR眼镜的公司不到10家,到去年年底,这个数字翻了近乎10倍。但2014年就有一批虚拟现实公司成立,已经死了一批,2015年的新进者也将面临洗牌。根据媒体报道,深圳的虚拟现实设备创业公司中,有的创立半年便陷入了难产的阶段。
虽然并不是真正地推动技术进步,但这似乎并没有妨碍国内市场上用虚拟现实做概念,变成资本游戏。现在手游资本市场难融资,以虚拟现实的名义更能获得资本认可。今年1月,虚拟现实公司暴风魔镜获得中信资本领投的第二轮融资,融资金额2.3亿元人民币。
资本总是要利润的,没有利润也要业绩的,然后才能做大估值。硬件路不通,做内容似乎是一个好方向。
关于内容,前述的那份报告表示:VR重度用户喜欢看欧美科幻大片,虽然,现在没有一部VR电影。除了电影,VR重度用户的需求还很体贴VR领域的创业者。根据这份报告显示,“42.4%的VR重度用户都表示自己向往旅行,这也是很多旅游风景区纷纷制作VR内容的原因”。帮助景区等需要方做相关内容,很可能正是暴风魔镜们的一个现实的现金流来源。不过,遗憾的是,这块的内容注定拯救不了创业者。
这是因为这种商业模式注定是”脱媒“的。道理很简单,不管是景区也好,淘宝也好,京东也好,做好了内容,肯定放自己的平台上,以便消费者看到,发挥作用。而且,相对而言,VR内容中,360度全景视频是最简单的,一旦成熟之后,必然各种小型团队出现。这个场景有点类似佳能5D2出现之后,出现的很多小型影视制作团队,极大的拉低了价格。
情色VR视频是VR内容的粘合剂
不过,有一种内容,似乎可以做到与平台的高粘合度。
据外媒报道,作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成人网站之一,Pornhub推出了一个新的VR频道,里面全是180度或360度视角的成人视频。戴上VR 头显,如Google Cardboard、三星Gear VR或Oculus Rift,VR 视频所提供的180度或360度视角能让你感觉成了里面的主角。
  Pornhub 不是第一家这么做的网站,成人内容早已在 VR 行业有了一个小爆发。2015 年,类似
的虚拟现实色情网站得到了快速成长,如 BadoinkVR 和 SexLikeReal 等。排名前十的此类网站从去年 1 月到 11 月间,流量总和上升了 202%。其中,BadoinkVR 正是 Pornhub 的合作伙伴。
当然,总体上看,VR版成人内容现在还比较小众,但分析师相信未来将有大量投资涌入该领域。美国投资银行派杰的一份报告预计,到2025年,VR成人内容将创造10亿美元的产值,而且它会成为继体育和游戏之后的第三大VR产业支柱。
Pornhub网站副主席普莱斯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成人娱乐的下一个助推器,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体验。”实际上,很可能成人娱乐也是VR的助推器。数据分析公司 SimilarWeb 出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显示,从 2015 年 1 月至 11 月,Oculus Rift 和 Oculus 网站的 2.7% 参考流量来自色情网站,而配合手机使用的虚拟现实设备 Homido,流量中的 51.4% 来自 。
对于VR行业的公司而言,与其他创业公司一样,初期的用户数量与活跃度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这不仅关系到下一轮融资,甚至也关系到生死存亡。所以,在巨大的诱惑之下,之前一直声称不碰色情的Oculus也默认了其平台上成人应用的存在。《3D定制女仆2》的Oculus Rift DK2试玩版也随之出现在Oculus平台上。Oculus的这儿举动,也成为VR行业的一个花边新闻。
实际上,从互联网诞生之初,性就一直是网上的热门内容。根据Google趋势的数据显示,“性”(sex)这一关键字是全球网络用户在Google搜索引擎中搜索频率最高的关键字。有趣的是,搜索这一关键字频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欧美国家,而是埃及、印度和土耳其。其实,也不难理解,现实中压抑必然会宣泄到网络上,其实,在过去,人们更习惯说,宣泄到虚拟的网上世界。现在,虚拟真的来了。
内容发布者要做VR内容,其实也不容易,它需要借助多镜头摄像机、Kinect深度相机、12个安装在360度角遥控旋转底座的GoPro的全方位支持。不算发布的服务器,这些设备都要几万元,不过,比起收入,这点开销不算什么,更何况,硬件的成本会不断下降。
更重要的是,由于视角变大,在保持分辨率可接受的状态上,目前普遍的VR色情片的文件容量实在是太大了。以VRTube.XXX上的内容来说,最最普通的免费下载的影片就高达3.8G,而且时间还很短。这还仅仅是视频。如果是真人互动,传输两个全高清的内容需要50M的带宽,翻墙显然不现实。这就给国内的擦边球留下了极大的需求空间。
实际上,从人类的所有戏剧,从皮影、京剧到录像带、2D、3D,本质上都是让用户扮演“上帝之眼,围观第三者”,但是,其局限都是一样的,即用户的视角是导演事先定好的,在过程中用户无法选择视角,无法切身的参与互动,自然就不是上帝之眼。于是,在感觉上,电影就与观影者拉开了距离。而VR能让用户自己成为了影片的主宰,沉浸式的体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爱怎么看就怎么看”,甚至一定程度上的“爱怎么做就怎么做”的控制权。比如,前不久央视批女主播低俗,如果,任何一个时候,用户都可以站起来,围着女主播走一圈,选择任何视角,显然,这对用户的诱导与刺激显然会大很多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价格降了,内容也有了,VR 为什么还是没人买?_VR_科技头条_砍柴网
价格降了,内容也有了,VR 为什么还是没人买?
/ 动点科技 /
上个月,索尼官方对外公布了旗下 VR 产品 PlayStation VR 的销量:上市 4 个月时间,全球卖出超过 91.5 万台。PS VR 的同类产品 HTC 与 Oculus 都没有正式对外公布过销量,...
device light up inside at night
上个月,索尼官方对外公布了旗下 VR 产品 PlayStation VR 的销量:上市 4 个月时间,全球卖出超过 91.5 万台。PS VR 的同类产品 HTC 与 Oculus 都没有正式对外公布过销量,但根据数据分析机构 SuperData 的报告,2016 年 HTC Vive 销量为 42 万,Oculus Rift 销量为 24 万,加起来还不如 PS VR 卖的多&&当然,数据只能作为参考,SuperData 还曾预计 PS VR 2016 年销量将达 260.2 万台,这与索尼官方公布的数据相去甚远。
SuperData 的另一组数据显示,2016 年卖的最好的产品应该是三星 Gear VR,他们在 2016 年卖出了 451 万台。但很难说销量能代表成功&&很多玩具盒子卖的比 Gear VR 还要好。
所有尝试过 HTC Vive 或是 PS VR 的人都会被其沉浸体验所深深震撼,但就目前来看,真正选择购买它们的人并不多。如果我们用 PS4 的销售数据对比 PS VR 的销量,那么差不多每 60 个 PS4 用户就有一台 PS VR&&在这之前,与 XBOX 360 搭配的 Kinect 是最成功的主机外设,它在四个月里卖出了超过 1000 万台。Steam 上的数据更加惨淡,虽然 VR 内容去年在 Steam 上大面积上线,但调查数据显示,仅有 0.3%的 Steam 用户拥有高端头显,核算约为 45 万人。
价格的确影响着 VR 设备的销售&&HTC Vive 售价 799 美元,Oculus Rift 售价 599 美元(不含 Touch),PS VR 售价 399 美元,Gear VR 售价 99 美元,Daydream View 售价 79 美元。
同样,一些隐性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对索尼来说,除了价格更具吸引力,5000 多万的 PS4 用户使得 PS VR 面对的更像是一个存量市场,这些玩家有足够的动力去主动了解 VR 设备,也有很强的购买力。Vive 和 Oculus Rift 则不同,除了产品本身更贵,他们还要说服用户额外支付 10000 元左右来配备一台兼容 PC,这足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几乎所有的大公司分析下来,90 帧的刷新率和 20ms 的延迟是硬指标,如果说不满足这个条件一定会产生眩晕,就算满足这个都未必没有眩晕。厂家当然想受众越广越好,但这个就是门槛,没有办法的。&在上海,一家从事 VR 开发的公司告诉动点。
内容的匮乏是另一个因素&&很多玩家愿意为了《神秘海域 4》购买一台 PS4,但目前,还没有哪怕一个现象级 VR 作品来满足挑剔的玩家。 Reddit 上用户分析 Steam 的另一组数据表明,目前已经有大约 10%的 Steam 用户(差不多是 1500 万人)的电脑配置达到了运行 VR 游戏的要求,但其中购买 VR 设备的人少得可怜。大部分受欢迎的 VR 内容还只是设备自带的免费游戏、普通的 PC 游戏增加了支持 VR 的部分和&脱了裤子就看这&的成人游戏,玩家的游戏时间也要远远少于普通的 PC 游戏。
&可以判断说至少大的发行商还不认为现在的普及率能让 VR 游戏赚钱,所以他们很少涉足。现在很多可以说得上大作的游戏,基本都是现发行普通版,再出一个 VR 版,就像主菜跟甜品一样。大家都知道 VR 游戏很酷,但人家也要赚钱的。&这家公司的负责人称。一个佐证是,很多大型企业都开发过五花八门的 VR 应用,比如宜家的厨房可视化工具,福特的赛车手应用&&这些应用本身并不承担盈利任务,而是用来给其他业务创造更多机会。但对游戏公司来说,高昂的开发成本和周期、不容乐观的普及率意味着游戏赚不到钱。
&游戏也分很多种,像 PS4 游戏是卖拷贝,注重一次体验,顶多玩两三次。多人游戏可能还有一些增值服务,玩家可以玩很久。但 VR 游戏不一样,现在的很多 VR 游戏注重的是体验感,不是游戏性。也就是说 VR 游戏是没有普通游戏好玩的,普通游戏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玩好几遍、玩很久,甚至在线和别人一起玩。但 VR 游戏除了体验感,别的东西很少,玩家很容易腻。&这位负责人说,&VR 如果说可以解决长半小时头晕问题,门槛价格问题,那么高品质的,重复可玩性很高的游戏内容肯定会出现。&
举例来说,Reddoll Srl 在 2016 年为 HTC Vive 平台制作了一款名为《VR 乒乓球》的游戏,在取得了不错的口碑之后,这款游戏将在 4 月 7 日登陆 PS VR,但 155 元的定价引来了一些争议&&这个价格可以买到制作精良的《小小大星球》或是《恶名昭彰》,但在《VR 乒乓球》里,玩家只能对着像素点挥舞手臂。
至少在目前,开发 VR 游戏是件风险很高的事情,为了规避风险,很多开发商只能跟风做一些打僵尸和炮塔防御之类的小游戏,甚至是用 Unity 或者虚幻引擎模版随意敷衍,这样的市场环境让开发商很难放开手脚去做一些创新,而只能小规模的生产甜点。
VR 游戏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这类游戏很难像一般的游戏那样宣传&&PC 游戏和主机游戏发行商可以用宣传片配合一些夸张的描述来吸引玩家,试玩与评测视频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玩家的购买决策。但 VR 游戏乃至影视内容却很难像用户解释他们花钱能换来什么。
&这确实是个问题。&上述负责人称,&比如说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是,了解 VR、愿意使用和购买 VR 游戏的用户,和轻度用户有明显的断层。已经是 PC 游戏的玩家,他们大多也了解 VR 游戏,不用我们去普及。但是对于普通玩家呢,你不能老说什么沉浸式体验。 &
开发商担心玩家不买账,玩家吐槽没有好的内容,这也难怪分析师们开始热衷于唱衰 VR 行业。比较有意思的是,SuperData 在去年把对 VR 市场规模的预期进行了多次下调,从 1 月 51 亿美元的预测,到 3 月的 36 亿美元,再到 4 月的 29 亿美元。
消费者的教育和普及可以慢慢来,但让开发者失去信心事件可怕的事情。Voyager Capitol&&这家公司开发了多任务操作解决方案 Envelop VR,并完成了超过 500 万美元的融资。但他们前不久宣布倒闭,并表示目前的 VR 市场过小,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
在中国,很多 VR 内容公司并不制作针对普通消费者的内容,而是更乐于制作企业宣传片或是活动短片,这背后的原因不外乎设备普及率与体验成本。面向消费者一端,线下的 VR 体验馆提供了到目前为止最清晰的变现模式。
&我们说的这些线下体验店,包括商场里的 VR 体验店、体验点,网吧游戏厅,对现阶段的 VR 推动是至关重要的。开发者最关心的是能不能赚到钱,而线下体验店给开发者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模式。30、50 体验 10 分钟有大把人在排队。这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HTC Vive 中国区业务发展总监李欣称。
HTC 正不遗余力的在世界各地推广 VR 带来的好处,去年底,他们在台北开放一个名为&Viveland &的 VR 体验区。在 Viveland 中有四个主题区供人们体验,体验区分别为:体验射击《前线防御》(Front Defense)游戏,《赛车计划》(Project Cars)游戏的模拟器以及 Bounty VR 的 4D 体验。加上 VIVE X、VRVCA 和 VIVE Tevelopers,颇有生态化反的意思。
VR 体验馆面向的用户很明确,比如那些来尝鲜或是还不打算买 VR 设备的人。但体验馆回面临同样的问题,即缺少有意思的内容,玩家们很容易对同质化的射击和寻宝类游戏感到厌倦,这也是行业面临的尴尬窘境,在尝鲜期过了之后,依然没有优秀的内容补充进来,对 VR 的普及只是杯水车薪。
一些调查显示,2016 年能实现盈利的 VR 体验店不足三成,纯粹做体验店的能盈利的更少,大部分经营者都在尝试用餐饮等增值服务对冲风险。而 52%的 VR 体验店只有一到两成的回头客&&为了推广 Oculus Rift,Facebook 曾在百思买店内设立了 500 个免费体验站,但由于顾客实在太少,200 个体验点在今年 2 月 8 日被关闭。
谢安,数字王国的 CEO 相信或许能承担一部分作用&&较之 PS VR 和 HTC Vive,基于手机的 VR 设备要便宜很多。数字王国的创办者是大名鼎鼎的詹姆斯&卡梅隆与电影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和工业光魔 (同样是一家著名的电影特效制作公司) 的前任总经理斯科特&罗斯,他们从 1993 年开始为包括《泰坦尼克号》、《变形金刚》三部曲这样的电影制作特效。2013 年起,数字王国开始积极拓展一些新的业务,包括虚拟人、VR 以及 360&拍摄等等。这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影特效公司做起了 VR 直播。
&我们在看电影或者电视节目的时候,实际上是摄影师让我们看什么,我们才能看什么,但 VR 不是这样。我们之前做康熙来了的 VR 直播,发现其实没多少观众回去看小 S 和蔡康永,大家更喜欢看站在他们身后的那些摄影师和工作人员。NBA 的直播也是这样,大家的关注点很少会放在球场和比赛上。&谢安说。虽然主流的观点认为游戏始终会在 VR 内容的普及中扮演重要作用,但影视内容的体验门槛确实更低一些。
&当设备还不普及的时候市场是什么样的&&这也是硅谷每天都在讨论的问题。&谢安说,&我觉得可以对比当年的智能手机,在智能手机出现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手机就是发短信打电话,没有必要智能,但后来我们都离不开智能手机了。VR 可能也是这样,可以预见的是,VR 设备会变的越来越小、越来越方便和便宜,而且这个过程不会太长,想想智能手机的普及才用了多久?&
也就是说,VR 很酷,但它确实还有提高的空间。除了价格,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几乎所有人玩 30 分钟的 VR 游戏都会头晕想吐。HDMI 连接线也是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这根连接线造成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难看,在一定程度上,它会让玩家的体验变差。在很多的体验活动中,甚至会有专门的帮助体验者拉着连接线的工作人员,来确保不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虽然有公司想到了 VR 背包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但那玩意实在太费电了。
&这是现在行业当中一个重大技术难题。& 李欣表示,&很多人说 VR 为什么有线呢?实际上我们也不希望有,为什么有这根辫子,这个辫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和 PC 的实时通讯,同时充分借助 PC 的计算功能。因此这样的设备才可以给人最好的体验。&
HTC 希望能够和英特尔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但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画面的无线传输恐怕不太现实&&尽管英特尔此前在无线显示方面作出过一些相当积极的探索,但 VR 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实在是太大了。以 HTC Vive 为例,当这款设备运行时,连接线每秒会传输 15 到 20Gb 的数据,要真正实现如此之大的数据无线传输,从目前的技术看来依然很难实现。
无线显示并不是仅仅解决好传输的问题就够了,而是涉及到计算、传输、接收、显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看一个电影,A 时刻放出来,A+1 时刻和 B+1 时刻反映到眼睛,A+1 和 B+1 时刻流畅的就可以了。但游戏则不行,A 时间转头,B 时间枪子已经到了。
有消息称,索尼正在规划下一代 PS VR 产品的设计方案,尽管还未敲定最终方案,但可以确定的是,索尼有意采用全新的无线连接方式,以突出 PS VR 在位置移动等方面的便利性。
Oculus 同样认为最终的理想状态是 VR 不再需要与 PC 主机相连,去年 10 月,Oculus 曾经发布过一款独立的 VR 头显设备,不过没有公布具体的上市日期。从长远来看,无线连接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它需要的时间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很多。
Sketchfab 在不久前发布了一份报告,基于他们的调查,68.7%的受访者不愿意购买 VR 头显的原因是价格过于昂贵;30%的人相信现在的技术尚未成熟;23.5%的调查人群认为目前缺少内容; 其他不愿意购买 VR 头显的原因包括:安装过于复杂、潜在的晕动症、硬件不兼容; 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接触到该技术,例如工作或学校。
&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说,最终我们当然是希望摩尔定律更快,不要 12 个月,不要 18 个月,能不能 6 个月 PC 价格就从 1 万降到 5000。&李欣说。工信部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之前发布的 VR 白皮书中称,&目前设备使用不便、效果不佳等问题仍然突出,硬件的处理速度远不能满足在虚拟世界中实时处理大量数据的需求。相关设备的价格也十分高昂,一个头盔式显示器加上主机的成本动辄上万元。&
IDC 最新的报告预测,2021 年 VR/AR 出货量将达到 9940 万台, 每年增速高达 59%。IDC 在报告中称,在 VR 领域, 硬件将会先于内容爆发, 由于 VR 内容开发成本较高,只有等硬件数量到达一定基数,才能为内容爆发提供支撑。在过去的 2016 年,VR/AR 头显出货量仅为 1010 万台,IDC 相信在未来五年,发展的很多技术瓶颈都将被解决&&他们也没说具体什么时候,我们也就只能,等着瞧了。
来源:动点科技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稿件投诉:
版权建议:
砍柴网热线:400-
官方客服QQ:
微信公众号:ikanchai}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vr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