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什么是冲突,请举角色冲突的例子子,国家冲

前言:本站编辑为你整理历史上因民族和宗教问题产生的冲突事件有哪些相关百科知识以及网友最关心的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历史上因民族和宗教问题产生的冲突事件有哪些,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
世界现代历史上民族冲突的事件有哪些_百科知识
世界现代历史上民族冲突的事件有哪些第一,历史上民族冲突:巴以冲突南亚印巴冲突巴尔干民族冲突非洲部落和种族冲突第二,当代世界民族热点地区中东地区及阿以冲突中亚(...
关于世界国家因宗教和民族矛盾而产生的恐怖事件_百科知识
国家因宗教和民族矛盾而产生的恐怖事件1,凡是多民族国家或多种宗教共存的国家都是敏感地区和国家,只是有的在潜伏而已。2,只要宗教不同,民族不同,就会有冲突。历史上...
请问世界历史上较有名的民族冲突有哪些?_百科知识
英法百年战争二战中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争夺耶路撒冷(中东一直比较乱) ... 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争夺耶路撒冷(中东一直比较乱) 评论 |
Umayou| 一级采...
世界各国因民族问题而引发冲突的事件.感想_百科知识
感想特别是些阿拉伯世界背后都是分什叶派和XU尼派等,长期水火不相容的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中捣乱,伊朗、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叙利亚等是以什叶派主政的...
民族因素、宗教因素、领土因素、资源因素引发的动乱、武装冲突或...
武装冲突或战争其实冲突不一定是一种原因组成的。 ... (还有中越战争民族因素,我也不知道是不是) 资源因素:英阿战争(为富含石油的马岛主权问题) 当然还有由更多因素引起的争...
因为民族问题解决不好,导致国家分裂和民族冲突的世界现代史史实...
举两个例子北爱尔兰问题---爱尔兰共和军袭击英国巴勒斯坦问题---巴以冲突塞尔维亚问题---塞族和克族冲突俄罗斯车臣问题---车臣战争、俄罗斯国内恐怖
史上重要的宗教事件都有哪些?中国的国外的都想了解。_百科知识
其名称直接沿用了基督教这一名称。犹太教形成于上古时期的以色列人当中,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宗教观的民族,信仰着为完全非物质的神---他们称为自有者(因为他是创造一切...
各国由于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矛盾引发争端的历史事实_百科知识
领土矛盾引发争端的历史事实中东战争中东战争(Middle East,Wars of)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所谓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是什么原因_百科知识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是什么原因巴以冲突的由来 (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
阿以冲突起源于什么事件?冲突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导致以色列与...
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在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建国后又屡次把巴勒斯坦人赶出故土,就像当年罗马人对犹太人所做的一样,而且愈
答:1,凡是多民族国家或多种宗教共存的国家都是敏感地区和国家,只是有的在潜伏而已。 2,只要宗教不同,民族不同,就会有冲突。历史上连慈悲为怀的佛教都会因为宗教原因能大规模杀人。 3,根本原因都是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其他原因只是导活索而已...
答:十字军东征 耶稣被钉十字架
答:中东 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基督教的矛盾,阿拉伯民族与犹太人和欧美人的矛盾 民族宗教文化冲突 如果能削弱美国那将对中国有利 和平解决
答:最著名的就是 基督教的八次十字军东征 。还有基 督教和新教天主教之间的三十年宗教战争。1.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教宗的准许下进行的 十字军东征[1] 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
答:问题:我想问法师三个问题。一是梁漱溟先生,我们知道他对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洋文化都有研究。请教法师,梁先生对于佛学讲得怎样?第二,印度已经没有佛教了,而是信仰印度教,我想知道佛教与印度教的关系及佛教灭绝的原因。第三,你刚才谈...
答:客观的说,新疆的问题是及其复杂而敏感的,民族和宗教都应该包括在内。大概有以下几点: 1、泛伊斯兰主义影响。说白了,就是这个宗教想占有行政职权,从而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这个在历史上出现过,比如奥斯曼土耳其。新疆发生的暴利事件基本上...
答:中国儒家的仁学和主和的 理念可以成为建立一种当代新人文主义哲学的思想资源和基矗 宗教问题是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是多层面的,其中不可缺 少的一个层面便是思想信仰,它是这个民族社会生活的精神支柱,能够安顿心灵的...
答:反犹主义 反犹主义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就是犹太人控制所在国家的经济命脉,在美国国徽上有一颗由十三颗星星组成的犹太人标志“大卫王之星”即中国人所说的六角星,一般人认为美国国徽上出现大卫王之星纯属是巧合,但正是这颗国徽上的大卫王之星触动...
关于历史的选择题
答:初一历史第一册选择题专题练习日 星期三 08:14 P.M.1.下列的人类远古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3.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 A.食物 B.四肢的进化 C...
答: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在历史的每个阶段都普遍存在,是在民族关系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许多的民族问题仍然很尖锐,比如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问题,朝鲜半岛名族问题南斯拉夫的民族...
答:“文革”期间中国和印尼断交始末刘一斌1965年,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高层互访频繁,各类团组往来如织。国庆期间集聚北京的印尼大小团组28个共500多人,创历年中、印尼人员往来之最,在当时我国的对外关系中也少见。谁也没想到这“繁华”背后,竟暗藏着外...
答:冲突主要有双方互不承认主权、宗教势力的崛起、新型军事理论以及新一轮“冷战”是阿以百年纠葛的主要原因。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是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焦点所在! 阿以冲突的开始主要是历史原因: 从七世纪阿拉伯帝国统治以来,就有大批信奉伊斯...
答:真服了下面这两个了,不懂请去提问,别来回答!麻烦不要给新疆人其他同样宗教信仰的民族添乱了个好不?内地还有至少一两千万的穆斯林,也是同样信仰,摸着良心问,有一个出来闹的没有?真的和宗教问题有关?宗教一直是闹事者想利用,如果真的是...
答:政教矛盾和冲突贯穿了整个西欧中世纪,对西欧历史发展...第三阶段是随着君主国家的形成和各国人民民族意识的...“基督教使西欧封建社会各个方面都染上了宗教色彩。...
当今世界因下列因素引发的动乱、武装冲突或战争,...
答:你这个分类方法就是在扯淡 民族和宗教是很难分家的,尤其是对于伊斯兰国家而言 巴以冲突就包含了这四种因素 包括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恩怨,犹太教和绿教的水火不容,巴以领土问题和附带的水源等问题 冲突和战争不是单方面,其原因往往非常复杂 叙...
答:恐怖袭击不是因为民族和宗教问题而产生的,与他俩没有关系,
答:出版物中最忌讳出现的政治、宗教、民族、习俗等有哪些。 如下网址解答比较详细。 在报刊上发表涉及宗教问题的文章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http://www.////.shtml 民族、宗教及其相关知识.ppt - 豆...
答:2010年中日关系风云变幻,上半年还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下半年就是愁云惨淡万 里凝的景象。① 上半年中日首脑交流频繁,贸易往来呈上升趋势,呈现久违的暖春之景,但一切变化莫测,九月突如其来的钓鱼岛撞人事件,中日关系迅速转冷,跌入低点...
答: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 如果民族差异会产生暴乱,那么中国民族多了去了,怎么没见到处都暴乱?如果是宗教问题,那中国的宗教也很多,如果单纯指是伊教有问题,那也不对,中国信伊教的民族多了去了,有伊教信仰的地区多了去了,为毛就那...
答:BBC看中国民族问题 来源: 索维尔研究及数据中心 最近河南省发生的汉回民族冲突,是近年来中国最严重的一次民族冲突。这次冲突再次表明:民族问题是中国政府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回族可以说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上周,河南省中牟...
答:仅以欧洲范围内来叙述: 十字军东征 新教改革后爆发的一系列战争,例如法国宗教战争,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应该是欧洲历史上最后一次宗教战争,而且这次战争已经是仅仅属于名义上的宗教战争(天主教法国支持新教瑞典,丹麦,德意志新教诸侯最...
答:中国儒家的仁学和主和的 理念可以成为建立一种当代新人文主义哲学的思想资源和基矗 宗教问题是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是多层面的,其中不可缺 少的一个层面便是思想信仰,它是这个民族社会生活的精神支柱,能够安顿心灵的...
古今中外名人勤奋成才的例子
答:1、古希腊德摩斯梯尼,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于是每天含着石,面对大海朗读,无论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
答:其中围绕教权和王权所引起的纠纷、矛盾,甚至战争对西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反观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三教九流,百家争鸣,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宗教皆在中土得以生存和发展,而且大部分时间能够和睦相处,流传发展!那么是什么原...
答:中国儒家的仁学和主和的 理念可以成为建立一种当代新人文主义哲学的思想资源和基矗 宗教问题是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是多层面的,其中不可缺 少的一个层面便是思想信仰,它是这个民族社会生活的精神支柱,能够安顿心灵的...
答: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这是我国现阶段民族...
答:“中东地区”或“中东” 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
答:五次中东战争 所谓“中东战争”是指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以色列是犹太人建立...
答: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中国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更快地发展经济和文化问题上.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
答:一)华夏—汉民族的形成与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据传说和考古发掘,炎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地碰撞融合,结成联盟向东推进,战胜了以泰山为中心...
答:苏联的解体,既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也有其复杂的现实原因。第一,关于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主要包括:长期存在的不适应商品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重难返的突击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
答: (1)羁縻府州制度(或羁縻制度)。特点:民族地区需接受中央政府管辖;民族地区在政治和经济上有高度自治权;是中央政府对民族地方的一种间接统治形式。(8分)(2)标志: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共同之处:保证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
中东问题的根源
答:中东战争的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卖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将他们的土地交给犹太人建立国家。而后以色列依靠美国的力量逐步侵占了大片的阿拉伯领土。 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在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建国后又屡次把巴勒...
叙利亚为什么发生内战?详细
答:叙利亚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但也正是历史上的征伐与杀戮,给叙利亚留下了今天繁杂的宗教与民族构成,表现为同一民族间分属不同宗教派别、同一宗教派别又分属不同的民族。粗略地说,在2200多万叙利亚人中,60%为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阿拉伯人,9....
答:目前世界上最致命的此类冲突是俄罗斯的车臣问题以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详细情况你可以去百度百科看一下 车臣问题是车臣人要求独立,但是俄罗斯不可能答应,就像中国政府不会允许西藏一样 巴以冲突是宗教问题,除非有一方改变信仰...
答:/4984941.html 十字军东征 (转) 十字军东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993年美国学者亨廷顿( SamuelP.Huntington)提出《文明的冲突》学说,便被人认为带 有当年的东征思维。 亨廷顿的想法是,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宗教信仰、...
答:人们在考察人的行为或历史事件、探索其产生的原因时...为了阐明问题,有必要对犹太民族的历史作一个简单的...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大批犹太人被迫...
西欧中世纪的宗教特点?
答:西欧中世纪的历史中,政教矛盾一直存在,政权与教权一直是此消彼长,处于激烈的斗争中。开始,罗马教皇和神职人员总是从属于世俗的君主或领主的。但到十一世纪末,其地位大大改观。教会利用世俗封建主的相互格斗和厮拼而有力的增强了经济和政治...
答: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三种含义: 一是真正的民族精神仅是指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粹思想、进步观念和优秀文化,而不包括民族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只有从这一点上我们才能提“弘扬民族精神”。 二是民族精神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
答:一、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是客观存在,回避不了 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必然反映。经济基础是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也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见解、信仰、追求,以及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法学、史学、...
宗教事件,中国民族冲突事件,民族冲突事件,历史上中美冲突事件,上海飞机冲突事件,虹桥机场两机冲突事件,广东揭西群体冲突事件,虹桥机场飞机冲突事件  社会群体的冲突和断层线战争是历史的内容。根据一项统计,冷战期间共发生了约32次种族冲突,包括阿拉伯和以色列、印度和巴基斯坦、苏丹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斯里兰卡的佛教徒和泰米尔人、黎巴嫩什叶派和马龙派之间的断层线战争。在40年代和50年代,约有一半的内战是认同战争,但是在其后的三十来年中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内战属于认同战争,在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期间涉及种族集团的对抗增加了3倍。然而,由于超级大国的对抗无所不至,除了个别明显的例外,这些冲突只引起了相对来说极小的注意,而且人们常常从冷战的角度来看待它们。随着冷战的结束,社会群体的冲突变得更为突出,可以说,也比以往更为普遍。种族冲突事实上出现了某种“高潮”。  这些种族冲突和断层线战争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世界各文明中间。重大的断层线战争发生在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斯里兰卡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之间,而在少数其他地方,非穆斯林集团之间只发生了暴力程度较低的冲突。然而,绝大多数的断层线冲突是沿着将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区分开的环绕着欧亚和非洲的边界发生的。尽管在世界政治的宏观层面或全球层面上,文明的主要冲突是在西方和非西方之间展开的,但在微观层面和地区层面上,它却是在伊斯兰和非伊 斯 兰之间展开的。  激烈的对抗和暴力冲突在同一地区的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极为普遍,在波斯尼亚,穆斯林和信奉东正教的塞族人进行了一场流血的、破坏性极大的战争,还与信奉天主教的克族人发生了冲突。在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不满于塞尔维亚人的统治,保持着自己的地下政府,在这两个集团之间也极有可能发生激烈的冲突。阿尔巴尼亚政府和希借政府为坚持本民族在对方国家居住者的权利而争吵不休。土耳其人和希腊人在历史上就互不相容。在塞浦路斯,相邻的穆斯林土耳其族人和信奉东正教的希腊族人一直关系敌对,各自为政。在高加索,土耳其人和亚美尼亚人是宿敌,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为控制纳戈尔诺一卡拉巴赫而战。在北高加索,200年来车臣人、印古什人和其他穆斯林为了摆脱俄罗斯的统治进行了断断续续的战争。残酷的战争于1994年在俄罗斯人和车臣人之间再次展开,在印古什人和信奉东正教的奥塞梯人之间也发生了战争。在伏尔加盆地,穆斯林勒勒人在过去以及在90年代初与俄罗斯人展开了斗争,最后就有限的主权达成了不稳定的妥协。  在整个19世纪,俄罗斯人使用武力逐渐控制了中亚的穆斯林各民族。80年代期间,阿富汗人和俄罗斯人之间打了一场大战,俄罗斯撤退后,战争余波仍在塔吉克斯坦蔓延,一方是俄罗斯军队支持的现政府,另一方在很大程度上是伊斯兰主义反叛分子。在新疆,维吾尔族和其他穆斯林集团反对汉人,并且正在发展与前苏联各共和国内的同族人和共同宗教信仰者的关系。在南亚次大陆,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曾发生过三次战争,此外还有克什米尔穆斯林反抗印度统治的起义,阿萨姆穆斯林移民与部落民族之间的战争,以及遍及全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间的骚乱和暴力冲突,这些都是由两个宗教社会群体中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兴起所引发的。  在孟加拉,佛教徒抗议占人口多数的穆斯林对他们的歧视;在缅甸,则是穆斯林抗议占多数的佛教徒对他们的歧视。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穆斯林不时地发起反对华人的骚乱,抗议他们对经济的控制。在泰国南部,穆斯林集团断断续续地参与了反抗佛教政府的起义。在菲律宾南部,曾发生过一次穆斯林摆脱天主教国家和政府的统治、争取独立的起义。另一方面,在印度尼西亚,信奉天主教的东帝汶人则为反抗穆斯林政府的镇压而斗争。在中东,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冲突可以追溯到犹太人建立家园。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了四次战争,巴勒斯坦人为反抗以色列人的统治发动了起义。  在黎巴嫩,马龙派基督教徒与什叶派伊斯兰教徒进行了一场战斗,结果以失败告终。在埃塞俄比亚,信奉东正教的阿姆哈拉人在历史上一直压制穆斯林种族集团,并遭遇过穆斯林奥罗莫人的暴动。在非洲之角,北部的阿拉伯人和穆斯林与南部的唯灵论基督教黑人发生着各种类型的冲突。在苏丹,发生过穆斯林与基督教徒之间最血腥的战争,战争持续了几十年,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伤亡。尼日利亚的政治一直为北部的穆斯林富拉尼人一豪萨人和南部的基督教部落之间的冲突所主导,暴动和军事政变频繁不断,还发生了一场大战。在乍得、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穆斯林和基督教集团之间也发生了类似的斗争。  在所有这些地区,穆斯林和属于其他文明的人——天主教徒、新教徒、东正教徒、印度教徒、华人、佛教徒和犹太人——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对抗性的,他们之间大部分在历史上的某一时刻曾发生暴力冲突,很多在 90年代仍处于暴力冲突中。沿着伊斯兰国家的周边看去,穆斯林总是难以与其邻居和平相处。于是人们自然会问,20世纪末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集团之间的这种冲突模式,是否也存在于其他文明的集团之间。事实并非如此。穆斯林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是在90年代,他们比其他任何文明的人都更多地卷入了集团间的暴力冲突。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1、年,穆斯林参与了泰德·罗伯特·格尔进行深入分析的55次种族-政治冲突中的26次。这些冲突中有20次是不同文明集团间的冲突,其中15次是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冲突。简而言之,涉及到穆斯林的文明间冲突是所有非穆斯林文明冲突的三倍。伊斯兰内部的冲突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文明中的冲突,包括非洲的部落冲突。与伊斯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只卷入了两次文明内部的冲突和两次文明之间的冲突。涉及到穆斯林的冲突往往死伤惨重。在格尔分析的6次战争中,估计有20万或者更多的人被杀害,其中3次战争(苏丹、波斯尼亚、东帝汶)发生在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2次(索马里、伊拉克-库尔德)是在穆斯林之间,仅有1次(安哥拉)涉及到非穆斯林。  2、《纽约时报》确认,1993年在48个地方发生了约59次种族冲突,其中一半地方发生的是穆斯林之间或者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冲突。59次冲突中有31次是不同文明集团间的冲突;与格尔的数据类似的是,在这些文明间的冲突中,有三分之二(21次)是穆斯林和其他文明间的冲突。  3、在另一项分析中,鲁思·莱格·希瓦德确认1992年发生了29次战争(1年间死亡人数达到1,000人或以上的冲突定为战争)。在12次文明间的冲突中,有9次是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同样,穆斯林比属于任何其他文明的人都进行了更多的战争。  这样三个不同的数据得出了同样的结论:90年代初期,穆斯林较之非穆斯林参与了更多的集团间暴力冲突,文明间战争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是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战争。穆斯林的边界是血腥的,其内部也是如此。  穆斯林偏好暴力冲突的倾向亦通过穆斯林社会的军事化程度表现出来。80年代,穆斯林国家拥有军队的比率(即在每1000人口中军人所占的比率)和军费投入比率(军费按一国财富计算的比率)大大高于其他国家的同类比率。相比之下,非穆斯林国家军队的比率和军事投入指数大大低于其他国家同类比率。穆斯林国家的这两项平均比率大约相当于非穆斯林国家的两倍。詹姆斯·佩恩得出结论说:“很明显,在穆斯林与军国主义之间存在着联系。  穆斯林国家在国际危机中还具有强烈的诉诸暴力的倾向。在1928年至1979年期间穆斯林介入的总计为142起的危机中,利用暴力来解决的占76起。在 25起危机中,暴力是对付危机的基本手段;在51起危机中,穆斯林国家在使用其他手段的同时还使用了暴力。穆斯林国家使用暴力,不用则已,一用便是高强度的暴力,在使用暴力的情况下,有41%诉诸了全面战争,38%为重大冲突。穆斯林国家在其53.5%的危机中诉诸了暴力。穆斯林的好战性和暴力倾向是20 世纪末的事实,无论穆斯林或非穆斯林都不能否认。  促成20世纪末断层线战争高潮,以及穆斯林在这些冲突中起主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首先,这些战争有其历史根源。不同文明集团间过去发生的断断续续的断层线暴力冲突,仍然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这些记忆反过来又引起了双方的恐惧和不安全感。南亚次大陆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北高加索的俄罗斯人和高加索人,外高加索的亚美尼亚人和土耳其人,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巴尔干的天主教徒、穆斯林和东正教徒,从巴尔干到中亚的俄罗斯人和土耳其人,遍布非洲大陆的阿拉伯人和黑人,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之间的全部关系要么是不信任地共处,要么是发生激烈的暴力冲突。历史遗留的冲突会被那些认为有理由这样做的人利用和使用。在这些关系中,历史是活生生的,完整的,并且是可怕的。  然而,历史上断断续续发生的屠杀本身并无法解释,为什么20世纪末暴力冲突又再次出现。正如很多人所指出的,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毕竟非常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印度的穆斯林教徒和印度教徒也是如此。除由政府造成的少数明显例外,苏联的许多民族和宗教集团都曾和平共处。历史并未阻止这种相对和平的关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优势,因此,它本身并不能解释和平被打破的原因。在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一定是出现了其他一些因素。  人口对比的变化就是这样的因素之一。一个集团人口的扩张给其他集团造成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压力,并引起了抵制。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人口增长较少的集团造成了军事压力。70年代初,黎巴嫩历时30年的法律秩序的崩溃,在很大程度上是什叶派人口相对于马龙派基督教人口急剧增长所致。同样,俄罗斯人与其南面的穆斯林之间的断层线战争,也是由于人口增长的重大差异造成的。90年代初,俄罗斯联邦的人口出生率是1.5%,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主要为穆斯林的中亚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为 4.4%, 80年代末后者的人口净增长率(出生率减死亡率)是俄罗斯的5-6倍。80年代,车臣的人口增长了26%,而车臣地区是俄罗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它的高出生率导致了向外移民,并为战争提供了兵源。穆斯林的高出生率,以及从巴基斯坦向克什米尔的移民,再次刺激了对印度统治的抵抗。  导致前南斯拉夫文明间战争的复杂过程有许多原因和爆发点。然而,导致这些冲突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在科索沃发生的人口变化。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除了脱离权外,它拥有6个南斯拉夫共和国事实上拥有的各项权利。1961年,科索沃人口中的 67%为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 24%为东正教塞尔维亚人。然而,阿尔巴尼亚族的出生率是欧洲国家中最高的,因此,科索沃便成为南斯拉夫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至80年代,将近50%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的年龄在20岁以下。在人口问题的压力下,塞尔维亚人从科索沃流向贝尔格莱德和其他地方以寻求经济机会。结果,至1991年,在科索沃的人口中90%为穆斯林;10%为塞尔维亚人。尽管如此,塞尔维亚人仍将科索沃视为他们的“圣地”或“耶路撒冷”,它是一些历史事件的遗址,其中包括于1389 年6月28日发生的一场大战。在那场战争中,塞尔维亚人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击败,并在其后将近500年的时间里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至80年代末,人口对比的变化导致了阿尔巴尼亚族提出科索沃享有南斯拉夫共和国地位的要求。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政府抵制了这一要求,担心科索沃一旦拥有脱离权便会如此实行,或者与阿尔巴尼亚合并。1981年3月,阿尔巴尼亚族人中爆发了抗议和骚乱以支持获得共和国地位的要求。按照塞尔维亚人的说法,阿尔巴尼亚族针对塞尔维亚人的歧视、迫害和暴力的活动不断增加。一位克罗地亚新教徒说:“70年代末以来发生了无数起暴力事件,包括毁坏财产、使人丧失工作、骚扰、好淫、打斗和屠杀。”这一事态的后果是,“塞尔维亚人宣称他们面临的威胁具有种族灭绝的性质,这是他们再也无法忍受的。  ”科索沃塞尔维亚人的誓言得到了塞尔维亚境内其他地方的响应,其结果是1986年发表了由200人签名的声明,签名者有著名的塞尔维亚知识分子、政治家、宗教领袖、军官,还包括自由反对派杂志《实践》的编辑。声明要求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制止在科索沃发生的对塞尔维亚人的种族灭绝行为。根据对种族灭绝所作的任何合理定义,塞尔维亚人的指控应当说是极度地夸大其辞,然而一位同情阿尔巴尼亚族的外国观察家说:“在80年代,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分子应当对大量针对塞尔维亚人的暴力攻击,以及对一些塞尔维亚人的财产破坏负责。”  阿尔巴尼亚族人口和力量的增长在塞尔维亚人中引起的恐慌和民族主义情绪,由于波斯尼亚的人口变化而进一步加剧了。1961年,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的人口中,43%为塞尔维亚族,26%为穆斯林;至1991年,那里的人口比率几乎完全相反:塞尔维亚族人口所占比率降至31%,而穆斯林人口升至44%。在这30年中,克罗地亚族人口所占比率从22%降至17%。一个种族集团人口的扩张导致了另一个集团的种族清洗。“我们为什么要杀害儿童?”,一个塞尔维亚族战士在1992年自问自答道:“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会长大,到那时我们还得去杀他们。”不那么残忍的波斯尼亚克罗地亚族当局,则采取了行动阻止它们的地域被穆斯林“人口占领”。  人口对比的变化和青年人以20%或更高比率的增长,是导致20世纪末许多文明间冲突的原因。然而,它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冲突。例如,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之间的战斗就不能归结为人口。这个问题只有一部分可以归因于历史,因为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克罗地亚乌斯塔什分子屠杀塞尔维亚人之前,两个民族一直相对和平地生活在一起。在这里以及在其他地方,政治也是造成冲突的一个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引致了各后继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种族和文明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和荷兰帝国的崩溃也造成了同样的后果。冷战结束时,共产主义政权在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垮台所造成的后果亦不例外。当人们已不再可能自认为是共产主义者、苏联公民或者南斯拉夫人之时,便迫切地需要寻求一种新的认同。他们在旧有的族性和宗教中找到了这种认同。压制的然而是和平的国家秩序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信奉不同上帝的民族不以暴力取代他人的上帝。  正在形成的政治实体推行民主的需要加速了这一进程。当苏联和南斯拉夫已开始分裂时,权力精英们便不再组织全国大选。如果他们这样做了,政治领袖们就会为夺取中央权力而展开竞争,向选民呼吁建立多民族和多文明的政权,并在议会中建立类似的多数联盟。但是,苏联和南斯拉夫的选举首先是以共和国为基础的,这就不可抗拒地刺激了政治领袖们去进行反对中央的运动,调动本族的民族主义情绪,并促进自身所在的共和国的独立。甚至在波斯尼亚199O年的大选中,民众的选票也是严格地按照种族来划分的。  多民族的改革党和前共产党各自所得的选票都不足10%。穆斯林民主行动党的得票率为34%,塞尔维亚民主党为30%,克罗地亚民主联盟为18%。这个比例大致接近于穆斯林。塞族和克族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在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所有共和国进行的第一次公平竞争的选举中,得胜者几乎都是能够调动起民族情绪,并许诺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反对其他种族集团、捍卫本民族特性的政治领袖们。  竞选提高了民族主义的号召力,并促使断层统冲突激化为断层线战争。用博格丹·戴尼奇的话来说,当“ 种族成为民众的构成成分时”,其最初的结果就是论战或战争。现在的问题仍然是,为什么在20世纪结束时,穆斯林远比其他文明的人卷入了更多的集团间暴力冲突?情况是否总是如此?这里所能做的,就是确认造成当前穆斯林集团暴力活动的可能原因,包括伊斯兰内部和外部的暴力活动,并将在整个历史中造成集团冲突更大倾向的那些原因,如果这种倾向存在的话,与仅仅造成20世纪末暴力倾向的原因区分开来。  可能的原因共有六个,其中三个仅能解释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暴力冲突,另外三种则既能解释前者又能解释伊斯兰教内部的暴力冲突。同样,其中三个仅解释了当代穆斯林的暴力倾向,另外三个则既能解释当代又能解释历史上穆斯林的暴力倾向,如果它存在的话。然而,如果这种倾向在历史上并不存在,那么,其假定原因就不能解释不存在的历史倾向,因而大概也不能解释已被证明的当代穆斯林集团的暴力倾向。后一种倾向,只能用在过去几百年里不曾存在的20世纪的原因来加以解释。  首先,有人论证说,伊斯兰教从创始起就是一个尚武的宗教。伊斯兰教起源于 “好战的贝都因游牧部落”,伊斯兰教的基础深深地打上了“这种暴力起源的烙印。穆罕默德本人就是作为一位坚强的战士和高超的军事指挥家留在人们记忆之中的”(没有人会这样形容基督或者释迦牟尼)。据说,伊斯兰教的教义指示教徒向非教徒发动战争。然而,当伊斯兰教最初的扩张逐渐停止之后,穆斯林集团违背了教义,在自己人中间展开了战争。内部冲突相对于圣战的比率急剧上升。古兰经和其他有关穆斯林信仰的陈述几乎都不禁止使用暴力,在穆斯林的教义和实践中没有非暴力的概念。  第二,伊斯兰教从其发源地阿拉伯半岛传播到北非和中东的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传播到中亚、南亚次大陆和巴尔干,这使得穆斯林直接接触了许多不同的民族,他们被征服并皈依了伊斯兰教。这一进程的遗产现在仍然存在。随着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的征服,城市里的南斯拉夫人往往皈依了伊斯兰教,而居住在乡村的农民却没有,因此产生了穆斯林波斯尼亚人和东正教塞尔维亚人之间的差异。与此相反,俄罗斯帝国向黑海、高加索和中亚的扩张,使得它与各穆斯林民族发生了几百年间持续不断的冲突。西方在其权力相对于穆斯林达到顶点之时提出让犹太人在中东建立家园,则奠定了阿拉伯一以色列持续对抗的基础。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在陆地上的扩张,导致两者在整个欧亚大陆紧密相邻地生活在一起。  造成穆斯林-非穆斯林冲突的第三个可能原因,是一位政治家在谈论自己的国家时所说的:穆斯林的“不相容”。但是,这种不相容是两方面的,穆斯林国家和非穆斯林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问题,与非穆斯林国家和穆斯林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问题类似。伊斯兰教是一个绝对的信仰,而且在这一点上更甚于基督教。它把宗教和政治结合在一起,将信仰伊斯兰教者和非信仰者明确地区分开来。其结果是,儒教徒、佛教徒、印度教徒、西方基督教徒和东正教徒彼此相互适应和生活在一起,较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与穆斯林相互适应和生活在一起,要更为容易。例如,华人在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是在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少数民族,他们已成功地融入了信仰佛教的泰国社会和信仰基督教的菲律宾社会。事实上,在这两个国家里并没有出现多数民族集团反对华人的暴力活动的重要例证。与此相反,在穆斯林的印度尼西亚和穆斯林的马来西亚,发生了反对华人的暴乱和(或者)暴力活动,华人在那些社会里的作用仍然是非常敏感的、可能爆发的潜在问题,而在泰国和菲律宾的情况就并非如此。  好战,不相容,以及与非穆斯林群体相邻,仍然是穆斯林持续存在的特点,而且是造成整个历史过程中穆斯林具有冲突倾向的原因,如果这种倾向存在的话。另外三个暂时而有限的因素,则造成了20世纪末穆斯林的冲突倾向。穆斯林的解释是,西方推行帝国主义和穆斯林社会在19世纪、20世纪的屈从地位,使人们产生了穆斯林在军事和经济上软弱无能的印象,因而促使非穆斯林集团将穆斯林视为进攻目标。根据这个观点,穆斯林是广泛传播的歧视穆斯林思想的受害者,正如历史上曾在西方出现的歧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现象一样。  阿克巴·艾哈迈德断言:诸如巴勒斯坦人、波斯尼亚人、克什米尔人和车臣人这样的穆斯林群体,像“印第安红种人一样,是受压迫的群体,他们被剥夺尊严,被困在用祖先遗留下的土地改建成的居住区内”。但是,穆斯林是受害者的观点无法解释在诸如苏丹、埃及、伊朗和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多数民族和非穆斯林少数民族之间发生的冲突。  一个更具说服力的因素或许能够解释伊 斯兰内部和外部冲突的原因,那就是在伊 斯 兰社会中缺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核心国家。为伊斯兰辩护的人常常宣称,西方批评伊 斯 兰的人相信在伊 斯兰集团中存在一个中心的、搞阴谋的指导力量,它动员和协调伊斯兰反对西方和其他民族的行动。如果批评家们相信这一点,那他们就错了。伊斯兰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一个不稳定的根源,就在于它缺少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心。那些渴望成为伊斯兰世界领袖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潜在的还有印度尼西亚,都竞相在穆斯林世界发挥影响。但是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未处于能够调解伊斯兰内部冲突的强有力地位;也没有一个能够在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集团发生冲突时,作为代表伊斯 兰的权威出面讲话。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伊斯兰社会的人口爆炸,此外,15-30岁年龄段中常常存在的大量男性失业者,也是造成不稳定,以及伊斯兰内部和反对非穆斯林暴力活动的自然原因。不论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在起作用,单是这一因素就足以解释80和90年代穆斯林暴力行动的原因。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真是不解,有外国人炸外国人,没外国人炸自己人,反正是不消停。
  可以支持二胎,但不占用公共资源就可以。不占用公共资源的意思就是,生孩子没产假,小孩上公交不免费,读书只能读私立,大学只能读国外,工作没三险一金,死了不能占用坟地,只能丢海里喂鱼。  想生你尽管生,没人拦着你,只是不要等他们长大了,天天恶心你,骂你会养不会教,骂你会生不会养。超生了,必须尽好上述责任,且缴纳上述公共资源消耗税,补贴给一胎,大家皆大欢喜。  其实独生子女,对父母是不得不养....多胎家的直接把老人丢弃不养的多着...推脱理由...谁谁是老大,应该养..谁谁是男的,我这女的凭什么养...谁谁当初得了最多好处,他不养为毛让我养....
  穆斯林和属于其他文明的人——天主教徒、新教徒、东正教徒、印度教徒、华人、佛教徒和犹太人——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对抗性的,他们之间大部分在历史上的某一时刻曾发生暴力冲突,很多在 90年代仍处于暴力冲突中。沿着伊斯兰国家的周边看去,穆斯林总是难以与其邻居和平相处。于是人们自然会问,20世纪末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集团之间的这种冲突模式,是否也存在于其他文明的集团之间。  
  叙利亚 快要不行了,  下一步 ,以色列 将会对 再一次攻打 伊朗 的核设施和 军工基地!
  楼主哪转的文章,出自哪里?分析得很精辟
  @Bamboo107 7楼
13:46:00  楼主哪转的文章,出自哪里?分析得很精辟  -----------------------------  百度吧。塞缪尔 亨廷顿挺有名气的,主要观点是“文明冲突论”。他认为今后的世界主要矛盾是东亚中日韩为核心的“儒教文明”西方发达国家为首的“基督教文明”以及中东沙特等为首的“伊斯兰文明”间的相互冲突。
  顶,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是 国际 上 的文章。  但我相信 JY WT 邪教徒 正在赶来。  他们一出现,就会 立即 绑架 民族的,然后歪楼,然后假装汉族发极端言论。最后自责挑拨的。
  @真理真相真情 2楼
19:20:35  可以支持二胎,但不占用公共资源就可以。不占用公共资源的意思就是,生孩子没产假,小孩上公交不免费,读书只能读私立,大学只能读国外,工作没三险一金,死了不能占用坟地,只能丢海里喂鱼。  想生你尽管生,没人拦着你,只是不要等他们长大了,天天恶心你,骂你会养不会教,骂你会生不会养。超生了,必须尽好上述责任,且缴纳上述公共资源消耗税,补贴给一胎,大家皆大欢喜。  其实独生子女,对父母是不得不养..........  -----------------------------  机器人?  我很好奇,伊斯兰 是 如何 和 计生 关联到一起的?  不过 穆斯林真的 想生就生的,人家是不计划生育的!  而且 穆斯林非常支持计划生育政策哦!
  好文,顶,国际观察,就应该多看看国外的东西。  不要像 JY WT 邪教徒一样一只盯着国内不放。
  这里是国际观察吗?  隔壁那个 挑拨民族矛盾的帖子 火的一塌糊涂,这个理性讨论宗教的帖子,居然门可罗雀?
  @匣中剑1003  来,别讨论民族问题了,那个是违反版规的。  来这里 我们一起 讨论宗教和文化吧。
  @晓启东泉  来,别讨论民族问题了,那个是违反版规的。  来这里 我们一起 讨论宗教和文化吧。
  @wang_80920 13楼
17:37:58  @匣中剑1003  @晓启东泉  来,别讨论民族问题了,那个是违反版规的。  来这里 我们一起 讨论宗教和文化吧。  -----------------------------  你们不敢来吧!  你们就是 JY WT 邪教徒无疑,为了挑拨我们中国人,你们非常热衷于 民族贴,却对正常的国际观察的帖子,看都不看,目的非常明确啊,动机非常不纯啊!
  先给大家提个醒!  大家去翻翻国际观察里,标题为 上帝 基督 穆斯林 伊斯兰 的帖子,你就会发现,主题都是讨论国际事件的,大多是国际新闻。  但是 很快 JY 网特 教徒们就出现了,立马歪楼到国内的民族上,你看到底是谁在挑拨离间?  他们不仅绑架民族,还经常用小号冒充汉族发布极端言论,扩大矛盾,其心可诛!  他们主要目的是为了 防止大家关注宗教问题。  另一个目的是用宗教绑架民族,这些都是极其邪恶的阴谋!  宗教绑架 三 阶段。  初级阶段,凡是讨论 上帝 珍珠 基督教 穆斯林 伊斯兰,都属于抨击宗教,鉴于国内有信徒,属于抨击宗教信徒的行为,立马有理由封贴!  中级阶段,凡是讨论 上帝 珍珠 基督教 穆斯林 伊斯兰,都是违反 宗教自由,但他们忘了,我们不能让人生来就信仰任何宗教,这是不自由的。而且,我们不仅有维护宗教的自由,同样也有批评宗教的自由。不然就等于只能给宗教说好话,不能给宗教提意见!  目前阶段,凡是讨论 穆斯林 等同于 讨论 回族,这个绑架行为太明显了,回族招谁惹谁了?他们故意无视广大不信教的回族,目的非常明确,利用和谐,打击宗教讨论。  同时,他们自始至终都在冒充汉族发表极端言论,制造更多的矛盾,以便转移大家对宗教的讨论!  所以我们在这里告诫大家,文明讨论,不骂人,不动怒,不要上了 JY 网特 邪教徒的当。  坚持 只谈 宗教,不谈 民族,无视 任何 挑拨。理性讨论伊斯兰。
  邪教威武
  狗网特  
  那位在萨拉热窝勇敢的塞尔维亚青年,那些为了保卫塞尔维亚主权和领土不受侵犯的勇敢战士的鲜血白流了,到头来让邪教徒捡了个便宜,萨拉热窝至今还是塞尔维亚的领土?我们辛辛苦苦建设***,自己却计划生育,到最后肯定也是为邪教徒做嫁衣。
  所以,YSL教是这个地球上地地道道的的邪教!!!
  心里不是滋味........
  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论证!好贴!
  安拉万能,食大肉者皆下火狱  
  @冠希大战冠丰 27楼
00:35:57  安拉万能,食大肉者皆下火狱  -----------------------------  是猪肉,猪肉不是大肉,大肉是大块肉的,意思,吃了大块牛肉也下火狱?
  @真理真相真情 2楼
19:20:35  可以支持二胎,但不占用公共资源就可以。不占用公共资源的意思就是,生孩子没产假,小孩上公交不免费,读书只能读私立,大学只能读国外,工作没三险一金,死了不能占用坟地,只能丢海里喂鱼。  想生你尽管生,没人拦着你,只是不要等他们长大了,天天恶心你,骂你会养不会教,骂你会生不会养。超生了,必须尽好上述责任,且缴纳上述公共资源消耗税,补贴给一胎,大家皆大欢喜。  其实独生子女,对父母是......  -----------------------------  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你都是中国MSL的骄傲!
  政府为何不淡化或者铲除这些绿教徒,只是为了沙漠里的几桶油就要把中国变成绿教国家?维吾尔族以前信佛教,被YSL征服后竟然信了敌人的神,悲哀的民族,如果你认为我胡说,你去看看他们祖先开凿的那些佛教石像,汉族也被侵略征服过,可是从来没有折服于敌人的神,即使血流成河,这也是汉族为何不败的根本 也是为何成为强族的原因  
  @真理真相真情
19:20:35  可以支持二胎,但不占用公共资源就可以。不占用公共资源的意思就是,生孩子没产假,小孩上公交不免费,读书只能读私立,大学只能读国外,工作没三险一金,死了不能占用坟地,只能丢海里喂鱼。  想生你尽管生,没人拦着你,只是不要等他们长大了,天天恶心你,骂你会养不会教,骂你会生不会养。超生了,必须尽好上述责任,且缴纳上述公共资源消耗税,补贴给一胎,大家皆大欢喜。  其实独生子女,对父母是......  -----------------------------  @JY都在墙上 29楼
10:02:59  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你都是中国MSL的骄傲!  -----------------------------  那个是发帖机器人吧,看来机器人也有清真的了。
  @冠希大战冠丰
00:35:57  安拉万能,食大肉者皆下火狱  -----------------------------  @wang_80920 28楼
09:17:50  是猪肉,猪肉不是大肉,大肉是大块肉的,意思,吃了大块牛肉也下火狱?  -----------------------------  不是的,在北方很多地方比如我的老家,方言里大肉就是指猪肉。不过猪肉很香,特别东坡肉是俺的最爱,就是不能多吃。
  @冠希大战冠丰
00:35:57  安拉万能,食大肉者皆下火狱  -----------------------------  @wang_80920
09:17:50  是猪肉,猪肉不是大肉,大肉是大块肉的,意思,吃了大块牛肉也下火狱?  -----------------------------  @sheepherderyang 33楼
15:49:28  不是的,在北方很多地方比如我的老家,方言里大肉就是指猪肉。不过猪肉很香,特别东坡肉是俺的最爱,就是不能多吃。  -----------------------------  这个不是方言,除非那个地方,把“猪”叫“大”,汉语,就是这样,什么的肉,就是 什么肉。
  作者:真理真相真情 时间: 19:20:35  可以支持二胎,但不占用公共资源就可以。不占用公共资源的意思就是,生孩子没产假,小孩上公交不免费,读书只能读私立,大学只能读国外,工作没三险一金,死了不能占用坟地,只能丢海里喂鱼。  想生你尽管生,没人拦着你,只是不要等他们长大了,天天恶心你,骂你会养不会教,骂你会生不会养。超生了,必须尽好上述责任,且缴纳上述公共资源消耗税,补贴给一胎,大家皆大欢喜。  其实独生子女,对父母是不得不养....多胎家的直接把老人丢弃不养的多着...推脱理由...谁谁是老大,应该养..谁谁是男的,我这女的凭什么养...谁谁当初得了最多好处,他不养为毛让我养....  ----------------------------------------------------------------------------  嘿嘿。绝对支持你,人口不够给少数民族人口顶上,劳动力不足可以请印度人。阿拉伯人。北朝鲜人来中国工作。要再加个政策就更好了:计划死亡。人口过60的都弄死。
  美国、伊斯兰、圣战和恐怖主义  Silas  (本文写于九一一之后,作者为一位美国的基督徒。透过对伊斯兰经典及伊斯兰现状作过详细研究,他相信穆斯林有一天会在美国引爆核弹头。译文仅仅为原文一部份。)  概论  …  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将来,我们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在古兰经、圣训和Sira中有关使用暴力方面——你喜欢的话也可以称为圣战——它的势力侵略性地伸向了非穆斯林身上,其真正的教义是甚么呢?这些教义在今天是否仍然有效并且适用呢?  是否有真正的伊斯兰在不咎谋害了三千个美国人并摧毁了世贸大厦这个滔天大罪的背后呢?还是,这些穆斯林恐怖分子所做的事是彻底的在穆罕默德的信仰之外呢?  伊斯兰和美国、英国、中国等国家的未来会是怎样呢?  真正的伊斯兰及其宗教圣典  我把“真正”的伊斯兰定义为穆罕默德所实践和教导的。真正的伊斯兰是以穆罕默德的最终教义和行事为基础的。这些最终的教义记载在古兰经、圣训(穆罕默德的传统和话语)和Sira(传记资料)当中。  这些伊斯兰的基本圣典包括了穆罕默德二十三年的言行录,古兰经在伊斯兰神学中占了主导的地位。他的许多话语应用于特殊时期或事件中的特殊人身上。随着穆罕默德环境的改变,他的话语、教义、命令和态度也随着改变。因此,当形势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改变,伊斯兰也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改变。因此,我们要断定甚么是真正伊斯兰关乎圣战和暴力的教义,就必须从其年代、上下文、范围和适用性方面来考查这些圣典。如果断章取义地将它应用到不相符的环境中,就必定是错误或者不诚实的。  我所要做的就是考查大量有关圣战和暴力的古兰经章节。关于这方面我会引用一些相关的伊斯兰圣典,也就是圣训和Sira,来提供上下文和背景。另外,我还会参考各种早期伊斯兰学者的注释(tafsir)。在适当的时候,我还会引用其他穆斯林、基督徒或者非宗教学者或专家所写的书中的某些内容。  并且,我打算更迈进一步∶我打算考查穆罕默德的行为。事实胜于雄辩;因此,让我们竖起耳朵听听他的行为透露出甚么。它们会说出甚么呢?——因为它们才是他心灵的真实写照。一位圣贤说过∶“一个人的行动代表了他本身。”因此,我们必须彻底地细察穆罕默德所作的,因为它们向我们展现了他真正的面目和真正的信仰。  …  让我们开始吧。  洞悉古兰经批判性的一面∶废弃  我们必须从古兰经说起,因为古兰经是伊斯兰其中一个基础。伊斯兰是建立在古兰经和“圣行”(Sunnah)——也就是穆罕默德的行为方式——之上。现在许多西方读者喜欢把他们的逻辑和理解圣经的方法应用于古兰经上。他们只看到少数不同古兰经经文的表面价值,就认为所有的古兰经经文在今天都适用。他们可能会争辩说,因为古兰经说:“对于宗教,绝无强迫”,那就意味着穆斯林不会强迫人加入伊斯兰。这种见解是错误的。古兰经奇怪的一面,就是有些经文“废弃”了其他经文,也就是说,它们抵消了它们,或者说使它们失效,变得不再适用。“废弃”意味着取消某段古兰经经文,或者用其他经文取代它。在穆罕默德发表古兰经的二十三年间,很多事情都改变了。随着环境的改变,穆罕默德在古兰经中的规则也相应地改变。所以古兰经自我废弃或者取消了许多章节,并且呈现出似乎自相矛盾的说法。穆斯林没有视这些废弃为矛盾,反而视为进步,认为这样能够更适应穆斯林不同的环境或需要,或者更符合穆罕默德的信仰观念。例如,许多伊斯兰学者认为上面所提到那句2章256节中的经文:“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已经被9章5节所废弃了(后面还有更多的例子)。(第2章讲话的时间比第9章早七到八年。)  《古兰经术语和概念词典》第5页和第6页说道[2]∶“古兰经的训令本身就可能会被废弃,正如它在数个情况下所发生的。这种废弃的例子,像24章2节废弃了4章15至16节中有关通奸要受的惩罚的话。对于古兰经的研究表明,首先,只有有限数量的古兰经经文被废弃;其次,废弃只关乎法律和实际的问题,不属于教义和信仰的问题。”  在《伊斯兰∶穆罕默德及其宗教》的第66页[3]中,伟大的伊斯兰学者亚瑟杰弗瑞(Arthur Jeffery)写道∶“在所有的圣典中,古兰经是唯一一部教导有关废弃教旨的书,根据先知后来的声明废弃了他早期的声明,就是说他早期的声明无效。由于有必要知道哪一些经文废弃了另一些经文,就兴起了一门称为Nasikh wa Mansukh的古兰经学科,意即‘废弃者和被废弃的’”。  《伊斯兰百科全书》[4],关于废弃的叙述如下∶  对于在给穆斯林群体制定规则的经文中出现的矛盾,古兰经学者或者法学家并没有设法将它解释过去,而是承认其差异性,同时又坚持任何主题最后的经文,“废弃”了所有在它之前有矛盾的经文。古兰经中涉及饮酒的教义或规条,就是个经典的例子,5章90节用强烈的语气反对饮酒,被认为是一个禁令,这就废弃了2章219节和4章43节这两节似乎允许饮酒的经文。  因此,环境改变的结果,令许多古兰经的章节被废弃,也使伊斯兰随着时间改变。在某个特定时期适用的条规,在另一个时期不一定同样适用。  因此,当我们讨论伊斯兰、圣战和恐怖主义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的,是穆罕默德最后希望穆斯林遵从的教义和命令。他关于圣战和暴力的最后盼望和教导是甚么呢?对穆斯林和穆斯林社会来说,今天哪些古兰经的章节仍然有效力呢?早期关于和平的话语,可能被后来关于暴力的话语废弃,也可能没有被废弃。我们必须考查一下经文的上下文,才会了解哪节经文适用于今天。  那么,如果穆罕默德在经文中呼吁使用暴力的情形只是在某个特定的时期,为着反对某个特定的人群,为着一个可以理解的理由比如自我防卫、或者减轻受压迫人民所受的压迫,那么批评伊斯兰的人若说伊斯兰是一个纵容侵略性的暴行和充满恐怖主义的宗教,就有欠公正了。另一方面,如果有迹象表明穆罕默德对伊斯兰的最终目的是去攻击、征服和统治所有其他民族,并且,如果要实施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包括恐怖主义,以建立伊斯兰成为统治权力作为辩护理由的话,伊斯兰就应该被称为邪教。这样的话,凶残穆斯林的所做所为,就应该被视为真正的伊斯兰,出于真正伊斯兰的精神。  我还会简要地回顾一下穆罕默德最亲密的“同工”们认为他最后的愿望究竟是甚么,也就是说真主和祂的使者或者使徒的命令。我要提到的四位“受正当指引的哈里发”是∶艾布伯克尔(Abu Bakr)、欧麦尔(Omar)、奥斯曼(Othman)及阿里(Ali)。这四位在伊斯兰神学和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如果有任何人知道甚么是穆罕默德真正想要的,他们当然知道。穆罕默德死(被一个犹太女人毒死的——参阅我的另一篇文章《穆罕默德之死》[5])后,他们继续遵从他的命令和完成他的愿望。他们爱戴穆罕默德,遵从他的命令,为了他不惜再三赴汤蹈火。因此他们的行为,表明他们知道穆罕默德想要甚么——也就是真正的伊斯兰。
  “圣战(JIHAD)”的定义  下面是几个有关圣战的经典定义。我们其后将查考古兰经、圣训和Sira中一些关于伊斯兰圣战和暴力的章节。“圣战”一词或者这个词的一种形式,在古兰经中大概出现了三十五次。而且,整本古兰经中还有其他用来表示各种暴力形式的词语。  由汗纳卡西斯(Hanna Kassis)所著,加州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古兰经索引》(Concordance of the Quran)”[6]中写道∶  JIHAD=JAHADA(动词)。意思是为信仰而奋斗、努力、争战。  以上是我所知道最简单、最直截了当的定义。卡西斯基本上是从古兰经的上下文中得出这个定义。  《古兰经简明百科全书》89页[7]给予一个更加详细的定义∶  DJIHAD,圣战。藉着武力传播伊斯兰大体上是穆斯林的一项宗教义务。它差一点就被列为第六“支柱(rukn)”,也就是基本的责任,它确实仍然相当受哈里哲的后裔重视。这种立场是一步一步–但却很迅速地——取得的。在麦加时期的古兰经章节中教导说,受到攻击的时候要保持忍耐,不能采取其他态度。但到了麦地那时期,就明显教导要以牙还牙并且反抗和征服敌对的麦加人,逐渐演变成一种规定的义务。穆罕默德自己是否认为他的立场暗示了:要对不信道的世界发动坚定和无缘故的战争,直到它屈服于伊斯兰为止,我们不敢肯定这点。传统在这点上说的很明确;但古兰经的章节中总是说需要被征服的不信道者是危险或背信弃义的人。他寄语于四周权势的故事表明,这种普世的立场已经隐含在他心里,并且理所当然地在他死后立即显明出来,因为这时穆斯林军队已经向阿拉伯半岛之外进军了。它现在是一种“掩饰了的‘ala‘ l-kifaya,是所有自由、身心健全、并且还要有足够财富进入穆斯林军队的成年男性的一种普遍义务,但不是每一个人所必须承担的义务,然而只要有一定数量的人这样做时,就已经是充份地履行此义务了。因此,圣战必须继续下去直到全世界都服在伊斯兰的统治之下。”  《古兰经词典》一书,出处同上,将圣战定义为∶  “圣战的字面意思就是‘斗争’。从学术上来讲,圣战就是为了促进真主(神)的目标而作出的任何努力,不管这种努力在性质上是正面(例如促进良善)还是负面的(例如根除邪恶),不论采取的形式是社会行为还是个人努力,包括金钱的付出或者肉体的拼搏,也不管对付的敌人是外在的还是里面的(亦即对付“自身”)。因此将圣战简单地说成“战争”是有欠公正的,纵然战争是圣战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古兰经许多有关圣战的章节(例如8∶74,75,9∶44)根本是指战斗。圣战更广泛的本质有29章69节这类经文清楚为证∶“为我而奋斗的人,我必定指引他们我的道路。”当圣战采取战争形式的时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qital(“战斗”)。  关于圣战,《伊本卡锡尔的经注》,卷二,116,117页中如此说明2章191节[8]∶  由于圣战涉及死亡和杀人,所以安拉引导我们注意一个事实∶不信道者的不信、和多神信仰、还有他们逃避安拉之道,远比杀人更恶劣。因此安拉说∶“Fitnah(不信道)比仇杀更可怕。”也就是说以物配主(多神信仰)比杀人更严重和恶劣。  《旅行者的依靠,(伊斯兰神圣律法经典手册)》,599页,是伊斯兰神学上一部更为全面和经典的著作。这部有一千二百多页的书卷包含了伊斯兰法学上的基本原理,它是由“十三世纪伟大的圣训学者和法学家”伊姆纳瓦威(Iman Nawawi)与其他人一同编写的。这部著作并非为西方的读者而写。纳瓦威想创作一部精确论述伊斯兰律法的书,一本能够教导真正伊斯兰价值观的书。下面引用了一大段书中有关圣战的话∶  “圣战的意思是反对非穆斯林的战争,这个词是源于mujahada这个词,表示为建立信仰而战。那是低级的圣战。至于伟大的圣战,它是一种反对低微的自我(nafs)的属灵争战,这就是先知从圣战归来之时这么说的原因。  圣战方面的经文根据,比学术上的舆论更早出现于以下这几处古兰经的经文当中∶  1)战争已成为你们的定制(2∶216)  2)你们在那里发现他们,就在那里捕杀他们(4∶89)  3)以物配主的人群起而进攻你们,你们也就应当群起而抵抗他们(9∶36)  这样的圣训就像布哈里(Bukhari)和穆斯林如此叙述先知所说的话∶  “我受命与人类战斗,直到他们宣称除安拉以外再没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并且谨守拜功、缴纳天课。当他们照样做了,他们就从我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和财产,除了伊斯兰在他们身上有权利之外。而他们最终要向安拉交帐。”  穆斯林还说到这个圣训∶  “你们要照着安拉之道早晚不停前进奋战,因为它比全世界和其中的一切事物更好。”  圣战是团体的义务。当有足够的人履行这个义务并成功地取得了胜利时,它就不再是其他人的义务了。至高的安拉说过∶  “没有残疾而安坐家中的信士,与凭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主道而奋斗的信士,彼此是不相等的。凭自己的财产和生命而奋斗的人,真主使他们超过安坐家中的人一级。真主应许这两等人要受最优厚的报酬,除安坐者所受的报酬外,真主加赐奋斗的人一种重大的报酬。”(4∶95)  当敌人包围穆斯林时,圣战也是每一个力所能及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应尽的义务。  哈里发对犹太人、基督徒、和祆教徒(Zoroastrians)发动战争,但前提是他首先邀请他们进入伊斯兰的信仰和实践,如果他们不依的话,就藉着向非穆斯林征人头税(Jizya)来邀请他们进入伊斯兰的社会体制中…这是依照至高安拉的话而行∶  “当与不信真主和末日、不遵真主及其使者的戒律、不奉真教的人——即曾受天经的人——战斗,直到他们依照自己的能力,规规矩矩地交纳丁税。”(9∶29)  哈里发与所有其他民族争战,直到他们成为穆斯林为止…  引用的话到此结束  我们还可以在《旅行者的依靠》中发现有关圣战规则的附加叙述,但我只引用了描绘圣战的范畴和适用性的有关论述。  总结“圣战”的定义  根据伊斯兰学者的著作,在伊斯兰里面是允许暴力的圣战,不管是为了进攻还是防御的目的。穆罕默德吩咐和歌颂它为真正伊斯兰精神的其中一种最伟大的形式。它要继续下去,直到所有人都服从伊斯兰的统治。  伊斯兰允许针对非穆斯林的侵略,但在侵袭他们之前,会给他们一种选择∶  成为穆斯林  可以不成为穆斯林,但必须缴交人头(jizya)税  否则只有至死抵抗
  古兰经中关于圣战和暴力章节的总列表及其各自的年代顺序  如前所述,我们必须探究古兰经章节的上下文及其年代顺序。这项工作非常富有挑战性,因为古兰经不是按照年代顺序来编排的,也没有人知道它完整的年代表。所有的学者包括穆斯林、基督徒,或者非宗教学者,对于某一章甚至某一章里的某一部分是在穆罕默德生平的甚么时候启示的,都没有一个标准的年代看法。穆罕默德的一些话语,如古兰经提到是在他生命的末期所说出来的,掺入了他自称为先知身份初期所说的一些章节里面。因此,古兰经是一个混乱的年代大杂烩。要在古兰经里面或者要由它本身来决定它的年代顺序,简直是毫无价值的。(这是古兰经众多缺陷的又一个例子。)能够给我们指引每一章节是何时说出来的参考资料,只有Sira和圣训。有时它们在古兰经经文背后提供了有关年代的细节。然而,总体来说,学者们还是不能完全确定古兰经的年代顺序。因此,他们只不过是提出他们最佳、最有根据的观点。  弄清古兰经的年代顺序是很重要的,因为穆罕默德生平早期所说的话,不一定适用于后来的事件(就是上面提过的“废弃”)。他总是随时准备改变他的思想、誓言和条规。(参阅摘自《穆斯林圣训》的节选,[10],卷十五,第4044——4062条。)如果我们要了解真正的伊斯兰圣战,就必须确定他有关圣战和侵略的最终立场。因此,古兰经按年代顺序后期的几段经文,还有他最亲近的同伴和跟随者接下来的行为,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我在本论文结尾处,有两篇附录——附录一和附录二,摘自两本详细论述许多有关Jihad圣战和暴力章节的书籍。要注意的是,这两本书大部分篇章中有关“Jihad圣战”或者暴力的伊斯兰名词都出自第9章。大部分的学者一致认为第9章是最晚期——将近穆罕默德临终之时——出现的。伟大的伊斯兰历史学家?巴里(Tabari),(他写了一部三十九卷的伊斯兰历史书,还有一部详尽的古兰经注释)[11],在他的第八卷中显示征服麦加是在公元630年。而Ibn Ishaq(伊本伊斯哈格)在他所著的《Sirat Rasulallah》(此著作是迄今为止最真实的传记资料)第617页中,说明主要论及圣战部分的第9章,是在伊斯兰纪元9年,亦即公元631年启示的。而穆罕默德是死于公元632年。所以,第9章是在穆罕默德生平的最后两年间启示出来的,不然的话,就是在最后一年。第5章通常被认为是年代顺序的最后一章,但它没有很多涉及圣战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引述自《伊斯兰百科全书》(出处同上)中有关伊斯兰年代表方面的问题。引文末尾是取自几位不同伊斯兰学者所列出的古兰经年代表。  古兰经反映出穆罕默德历史的状况∶它在迫害时期给予鼓励,回答跟随他的人和反对者的问题,还有评论当前的情件等等。在古兰经里,从来没有系统地阐述过有关穆斯林团体主要的教义和教规,而是逐步引进的,并且在整个过程当中常常都是不清楚的。它在信仰和教规的陈述方面,都有明显的冲突和矛盾之处,后者有时候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而更改。因此,我们若要完全了解它们的话,就必须知道某些章节大约的日期或者历史背景,至少要知道其他章节的年代顺序。早期的穆斯林学者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在头几个世纪专注于这个问题,直到建立起一个相当严格测定年代的体系,也得到伊斯兰正统的认可。在现代,研究古兰经的年代几乎成了西方学者的专门领域,然而却无法在测定年代体系上——甚至在建立此体系的可能性上——达成一致共识,。  埃及标准版给出了下面的章节年代顺序,括号中注明了断定年代有时期差异的章节∶  96,68(17——33,48——50麦地那),73(10起,20麦地那),74,1,111,81,87,92,89,93,94,103,100,108,102,107,109,105,113,114,112,53,80,97,91,85,106,101,75,104,77(48麦地那),50(38麦地那),90,86,54(54——6麦地那),38,7(163——70麦地那),72,36(45麦地那),25(68——70麦地那),35,19(58,71麦地那),20(130起,麦地那),56(71起,麦地那),26(197,224——7麦地那),27,28(52——5麦地那,85在圣迁期间),17(26,32起,57,73——80麦地那),10(40,94——6麦地那),11(12,17,114麦地那),12(1——3,7麦地那),15,6(20,23,91,114,141,151——3麦地那),37,31(27——9麦地那),34(6麦地那),39(52——4麦地那),40(56f.麦地那),41,42(23——5,27麦地那),43(54麦地那),44,45(14麦地那),46(10,15,35麦地那),51,88,18(28,83——101麦地那),16(126——8麦地那),71,14(28起,麦地那),21,23,32(16——20麦地那),52,67,70,78,79,82,84,30(17麦地那),29(1——11麦地那),83圣迁2(281后期),8(30——6麦加),3,33,60,4,99,57,47(13在圣迁期间),13,55,76,65,98,59,24,22,63,58,49,66,64,61,62,48,5,9(128起,麦加),110。  (注意∶第9章排在倒数第二。)  《伊斯兰百科全书》,出处同上,也详细列出了三位西方伊斯兰学者的古兰经年表。(诺尔迪克(Noldeke)是西方最伟大的古兰经学者之一)。下面是麦地那最后期的章节在这书中的排序∶  Weil的排序∶2,98,62,65,22,4,8,47,57,3,59,24,63,33,48,110,61,60,58,49,66,9,5。  诺尔迪克和Blachere的排序∶2,98,64,62,8,47,3,61,57,4,65,59,33,63,24,58,22,48,66,60,110,49,9,5。  (注解∶西方断定年代的顺序在传统上把古兰经分成三到四组。最后一组(有时称为“麦地那的晚期”)就是上面所列出的,两个列表都包含了早期的章节,然而,因着篇幅和编辑时间的关系,我只列出了最后一组的章节。)  (注解∶第9章在这三位学者的分组里面都是排在倒数第二。)  Canon Sell在《古兰经的发展历史》一书的204页[13]中详述Jalalu-d-Din as-Syuti(一位伟大的穆斯林古兰经学者)将第9章列为倒数第二,而Sir William Muir(一位伟大的西方伊斯兰学者)把第9章放在最后。所有上面提到的参考资料都是将第5章排在年代顺序的末端——要不然就是在最后。  《布哈里圣训》,卷四,#129,[14],上面说“被启示的最后一章是Bara’a这一章……”。有些学者正就这一点提出质疑,认为这怎么能够与其他文章里所说的话相符呢,但是,只需说明,第9章被认为是最后几章之一,否则就是最后一章。  因此∶  六位顶尖级的学者,或者说他们的著作,(其中三位是穆斯林,三位是西方人,)都认为第9章若不是穆罕默德所说的最后一章,就是倒数第二章。因为这一章包含了最多关于暴力方面的经节,它就成了我们关注的重点。由于第九章是启示的最后一或二章,所以它会主导或者废弃较早期与之矛盾的古兰经章节。说了这点后,我们也会查考古兰经中一些其他有关伊斯兰暴力和圣战的章节。
  古兰经和圣战∶进攻和防御的经文  下面是一些古兰经中涉及暴力和圣战的经文。在每一段选出来的经文之后,我会加上我的注释和参考资料。除非特别注明之外,所有的古兰经章节都是摘自崇高的古兰经(The Noble Quran)这个版本,[15]。注意∶括号里的词语是译者为更清楚起见而加进去的。  第一段∶从22章39节至41节和2章193节  22∶39 被进攻者,已获得反抗的许可(也就是说信道者反对不信者),因为他们(信道者)是受压迫的。真主对于援助他们,确是全能的。  22∶40 他们被逐出故乡,只因他们常说:“我们的主是真主。”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么许多修道院、礼拜堂、犹太会堂,清真寺--其中常有人纪念真主之名的建筑物--必定被人破坏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真主确是至强的,确是万能的。  22∶41 如果我使那些人(穆斯林统治者)在地面上得势,他们将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劝善戒恶。万事的结局只归真主。  2∶193 反抗他们,直到不再有Fitnah(不信并崇拜真主以外还拜其他偶像),并且(所有形式的)崇拜(只归)真主。但如果他们不再这样做的话,除Az-Zalimun(多神论者和做恶者等等)之外,不要侵犯任何人。  2∶193 摘自达乌德的古兰经版本(Dawood’s Koran),[16]∶  2∶193 你们当与他们作战,直到偶像消除,而真主的信仰至高的统管。如果他们停战,那末,除作恶者外,绝不要与任何人作战。  (注解∶因为伊本伊斯哈格的著作,我将这些经文组织在一起——请看下文。)  注释  你可以在伊本伊斯哈格和?巴里的著作里找到以上章节的上下文和背景。接下来引用的话是来自伊本伊斯哈格传记作品《Sirat Rasulallah》中的内容,出处同上,第212,213页。括号里的话是我加上去的。  “使者收到作战的命令”  在第二个亚喀巴(Aqaba,地名,穆罕默德与来自麦地那跟随他的人的立约之地)誓言之前,并没有允许他们作战或者杀人。他只是受命呼召人们归向真主(神),并且忍受凌辱和赦免无知的人。古莱什人(麦加人当中的主要团体)迫害跟随他的人,诱使某些人远离他们的信仰,并驱逐其他人离开他们的家园。他们必须选择是放弃他们的信仰,还是留在国内受虐待,或者是逃亡出国,有些人去了阿比西尼亚,其他人去了麦地那。  当古莱什人对真主(神)变得傲慢无礼,并拒绝祂赐恩的目的,指控祂的先知撒谎,并恶待和驱逐那些服事祂、宣称祂为独一的真主、相信祂的先知和坚信祂的人时,祂允许祂的使者去反抗那些侮辱和恶待他们的人,以保护自己。  我从欧尔沃本祖拜尔和其他饱学之士那里听闻有关这个主题第一句传送下来的经文,就是∶“被进攻者,已获得反抗的许可,因为他们是受压迫的。真主对于援助他们,确是全能的。他们被逐出故乡,只因他们常说:‘我们的主是真主。’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么许多修道院、礼拜堂、犹太会堂、清真寺——其中常有人纪念真主之名的建筑物——必定被人破坏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真主确是至强的,确是万能的。如果我使那些人在地面上得势,他们将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劝善戒恶。万事的结局只归真主。[a]。意思是“我允许他们去反抗,只因为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他们唯一冒犯人们的地方就是敬拜真主。当他们占优势地位的时候,他们就将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劝善戒恶,也就是说,先知和他们所有的同工。”然后真主向他传达∶“你们当与他们作战,直到诱惑消除,”[b]也就是说,直到没有一个信士会被诱使脱离他的信仰,“而宗教专为真主”,亦即“唯有真主是配得崇拜的。”  当真主提出了战斗的许可,而辅士部落保证他们支持他的伊斯兰,帮助他和跟随他的人,穆斯林与他们一同避难,使者就命令他的同伴、他移居外地的子民,还有和他一起在麦加的穆斯林,移居麦地那并且与他们的辅士同胞会合。“同胞们,真主将倾向于你们这边,你们的家会很安全。”因此,他们成群结队地出去,使者则留在麦加等候他的主允许他离开麦加移居麦地那。”  引用的话到此结束  (说明∶两段古兰经经文请参考以下章节∶[a]古兰经22∶39至41,[b]古兰经2∶193,这就是我把它们放在一起的原因。)  伊本伊斯哈格的著作里面详述了上列经文的年代和历史方面的上下文。通常来说,穆罕默德现在战斗是为了自卫。但是,如果你看仔细一点,你将发现穆斯林被允许去  “与他们作战,直到诱惑消除”——也就是那些正劝阻穆斯林脱离伊斯兰的人,还有  “宗教专为真主,亦即直到只有真主被崇拜。”这埋下了将来通过使用暴力侵略助长伊斯兰的种子。  ?巴里也有文献证明这件事情。(说明∶?巴里经常使用伊本伊斯哈格的著作作为他部分史料的基础。)下面是摘自?巴里一部著作中有关上列章节启示的时间,出处同上,卷六,137页。  在朝圣期间,接受伊斯兰的七十个主要代表与来自麦地那真主的使者会面,并且在亚喀巴发誓要效忠于他。他们对他说出以下的誓言∶“我们属于你,你属于我们;无论谁来到我们就是你的同伴中间,或者如果你自己来到我们中间,我们会保卫你如同我们保卫自己一样。”这事之后,古莱什人开始苛刻地对待他们,真主的使者命令他的同伴们前往麦地那。这是神的使者告诉他的同伴移民和他自己移民期间的第二个痕迹。以下是关于此事真主启示的经文∶  你们要与他们战斗,直到迫害消除,一切宗教全为真主。(218)  注解218说∶这句经文(8∶39)可能是在白德尔战役之后才启示的。几乎如出一辄的经文2∶193似乎是在征服麦加之前不久才启示的。  ?巴里在138页补充说:  曾发第二个亚喀巴誓言效终的奥斯和海兹拉吉的成员,发誓要战争,与第一个亚喀巴誓言形成了对比,这时真主允许战斗。第一个是妇女的誓言,正如我上面根据欧巴岱 萨米特的著作所提到的。第二个亚喀巴誓言是要针对所有人发动战争(220),正如我在上面根据欧尔沃祖拜尔的著作所提到的。  注解220说∶就是说向任何一个伤害或杀害穆斯林的人发动战争。  引用的话到此结束  (说明∶翻译伊本伊斯哈格著作的A.Guillaume认为上面所参考的最后一节经文是2∶193。然而,翻译?巴里著作的W.M.Watt却认为那经文实际上是8∶39。然而,在《麦加的穆罕默德》[17]一书中,Watt又说明有疑问的经文是2∶193。所以,要么Watt改变了他的想法,要么就是他弄错了。这点无关紧要。这些经文非常类似,要点在于此时就是允许战斗的启示的时间。)  关于2∶193,伊本卡锡尔经注(Tafsir of Ibn Kathir),出处同上,117,118页中说道∶  那时,安拉命令穆斯林杀害不信道的人“直到不再有Fitnah。”根据伊本阿巴斯和其他人的看法,“Fitnah”的意思是多神教,“一切宗教(崇拜)专为安拉”意味着安拉的宗教是至高无上的,使其他的宗教都黯然失色。在Sahihayn里面,据称先知说∶“(安拉)命令我与人类的战斗,直到他们说∶‘除安拉以外再没有谁配得崇拜’,当谁这样说,他们就从我保存性命和财产,除非他们违反了法律(他会公正地受到处罚的权利和条件),而安拉会记下他的帐”。  因此,第一段让我们看到战斗得到许可,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历史著作,Sira为我们提供了它们的年代表——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时期的早期。这些经文主要是防御性的,但也带有侵略的成份,如下面的经文∶  “你们当与他们作战,直到迫害消除,而宗教专为真主。”  穆罕默德料想,他将不再处于防守地位,而是处于进攻地位的时候终会到来。因此,他早期的话语描述了他后来的行动。
  第二段∶古兰经2∶216和217  2∶216 战争(为真主之故而打的圣战)已成为你们的定制,而战争是你们(穆斯林)所厌恶的。也许你们厌恶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你们是有益的;或许你们喜爱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于你们是有害的。真主知道,你们确不知道。  2∶217 他们问你禁月(即伊斯兰历每年的一月、七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内可以作战吗?你说:“禁月内作战是大罪;妨碍主道,不信真主,妨碍(朝觐)禁寺,驱逐禁寺区的居民出境,这些行为,在真主看来,其罪更大。迫害是比杀戮还残酷的。”如果他们能力充足,势必继续进攻你们,务使你们叛教。你们中谁背叛正教,至死还不信道,谁的善功在今世和后世完全无效。这等人,是火狱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  评论  Helmut G?tje在《古兰经及其注释》一书的第213页[18]中,引述了Baidawi关于此经文的一段注释。Baidawi是早期古兰经最伟大的注释家之一。G&tje的话夹在括号内。  “他们将问你禁月内可否作战”∶据记载,在伊斯兰历的六月,就是在白德尔(战役)的前两个月,先知派遣他父亲的堂弟阿卜杜拉伊本Jahsh带领着一支远征军,为了寻找古莱什(部落)的一支商队,商队中有阿慕尔伊本阿卜杜拉al-Hadrami和三个(其他)人。他们杀害了阿慕尔,俘虏他人马中的两个人,把装满了来自塔伊夫贸易商品的车辆开走。这件事发生在七月(Rajab)初,而阿卜杜拉和他的军队相信(仍然)是六月份(Jumada l-Akhira)。关于这点,古莱什族(部落的人)说∶“穆罕默德已经(非法地)认为这个月——在这个月本来禁止侵略和战争的行为,使那些惧怕的人可以安全,人们可以为谋生而自由地四处奔波——可以侵略和战争。这事令远征军感到为难,他们说∶“我们不会顺从的,除非得到补偿。”听到这话,穆罕默德将俘虏一起归还了车队。根据伊本阿巴斯(然而也是据说)的说法,当这节经文传下来的时候,真主的使者就接受了战利品。它被认为是伊斯兰的第一批战利品。那些质疑(穆罕默德有关禁月)的人都是一些不信道者,因此他们想据此归咎他诽谤和亵渎(禁月)。(然而)其他人说,(那些问穆罕默德禁月可否作战)的人是远征军的成员……  “你说∶禁月作战是可憎的事情”∶那就是说是一种极恶的罪。在极大程度上,与阿塔不同,它被认为被真主下面的话语废弃了∶“如果他们不退避你们,不投降你们,不停止作战,那末,你们在那里发现他们,就当在那里捕杀他们”(古兰经4∶91)。在这种情况下,更加特定的说法(就是说,Rajab月禁止作战)被一般的说法(就是杀害不信道者的普遍命令)所废弃。然而,在这点上有矛盾之处。它最为接近否定(解释目前宣称禁月要绝对禁止作战的经文)的(真理)。虽然这里的“作战”(一词)并不明确,但它的范围却是固定的;因此,(这里的作战)不应该(理解成)一般(的作战)……  引用Baidawi的话到此结束  这一段文字显明了一项值得注意的事情——这些经文启示了穆罕默德在那时所下的命令。他刚抵达麦地那之后,就派他的人马出去掠夺和抢劫。他们还杀人。他们接受穆罕默德的命令,侵袭和掠取其他人的财产,还杀了一个人。  这种行为发生在阿拉伯社会中公认为“和平”的时期。他们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你可以说成是一种被尊重的定律——就是所有人都会尊重禁月而不对其他人发动战争。穆罕默德的人马打破了这条定律。穆罕默德为了证明这种可耻行为的正当性,得到了一个及时的“启示”,证明这些人犯下的抢劫和谋杀罪是合法的。即使凭着这少数有关圣战和暴力的经文,我们也看出穆罕默德的狡诈∶环境改变,伊斯兰也跟着改变。  还要注意这段经文违反或者说“废弃”了第一段经文。2∶216和217允许攻击,但2∶190至194根本上是命令防御性的行为。在此,穆罕默德的行为是侵袭一些路过的商人,而他们的货物并非来自麦加城。  第三段∶古兰经4∶94,95  4∶94 信道的人们啊!当你们为主道而作战的时候,你们当事事审慎,你们不要对向你们表示和平的人说:‘你不是信士。’你们欲图今世生活的浮利,但在真主那里有丰富的福利。以前,你们是象那样的。但真主施恩于你们,故你们应当事事审慎。真主确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  4∶95 没有残疾而安坐家中的信士,与凭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主道而奋斗的信士,彼此是不相等的。凭自己的财产和生命而奋斗的人,真主使他们超过安坐家中的人一级。真主应许这两等人要受最优厚的报酬,除安坐者所受的报酬外,真主加赐奋斗的人一种重大的报酬。  评论  我提出这段经文有两个原因。  表明圣战和战斗在伊斯兰中是多么的重要。圣战被大大的推崇,而那些作战的人在安拉眼里都得到很高的评价,还会大受赏赐,  在此我们清楚地看到圣战的侵略意图。在阿里的古兰经译本4∶94是以这句话开头的∶“信道的人们啊,当你们为主道而出国征战的时候……”  从我们的年代表中可以看到,这章也是麦地那时期启示的。在Rodwell的古兰经译本[19]中,他对第四章的注解是∶“这一章中大部分间接提到的事件发生在迁徙麦地那之后第三年底到第五年底之间。”  现在,让我们看看另一位学者的注释。摘自伊本卡锡尔经注(Tafsir of Ibn Kathir),出处同上,第145至150页,(请注意,我不再重复引用上列的经文)  引述伊本阿巴斯的话∶“为获得战利品,有些穆斯林追杀向他们说“Assalamu Alaykum”(祝你安好)的人。他们杀害他并夺走他的战利品。因此,上列的经文就启示出来了。在一部传记里提到他的兄弟法扎迁移到先知那里,以顺服他父亲的命令去呼吁法扎人皈依伊斯兰。他在路上的时候,先知的一支部队在夜晚发现了他。他已经告知他们说自己是一个穆斯林,但他们拒绝他供认的话,还把他杀了。他的父亲说∶“我到先知那里去,他给了我一千第纳尔和其他补偿,就送我回来了。”然后,上面的经文就启示出来了。  布哈里(Al-Bukhari)叙述,根据伊本阿巴斯的权威说法∶“先知对米格达德说∶‘当一个信士在一群不信道者中间隐藏他的信仰,而后来他已经揭露他信伊斯兰时,你们却杀了他,你们以前在麦加(Makkah)不也是隐藏你们的伊斯兰信仰吗?(1)布哈里以这种(总结和Mu’allaq)的方式叙述。  Iman Ahmed引述伊本阿巴斯的话说∶“一个来自Banu Saalim的人正赶着他的羊,从一群先知的同伴面前经过,并问候他们。他们说∶‘他问候我们是为了寻求我们的保护。’他们就走上前把他杀了。之后,他们把他的羊带到先知那里,于是上面的经文就启示出来了。”(2)  引用的话到此结束  引自伊本卡锡尔的注解。1)穆斯林得到允许攻击非穆斯林并略夺他们的财产。看看那个可怜的牧羊人受到怎样的对待?他向他们问好,泰然自若毫无威胁,但他却被杀,因为那些穆斯林认为他不是一个真正的穆斯林。换句话说,在伊斯兰历史上的这个时候,攻击非穆斯林已经完全得到许可。杀人的穆斯林没有因为袭击了别人而受到责备,他们是因为攻击一个向他们打招呼——就像一个穆斯林打招呼——的、但他们认为不是一个真正的穆斯林的人,而受责备。那个牧羊人要是没有问候他们,穆罕默德也会为他的杀人找理由辩护。  (一个附带的问题∶为甚么要杀害一个穆斯林,安拉才把这节经文“启示”给穆罕默德呢?如果安拉能够先把它启示给穆罕默德,并把它并入他的教义,这样其他人就不会被谋杀了,那样不是更好吗?)  让我们继续看看伊本卡锡尔的注释。关于4∶95,是如此说∶  布哈里引述白拉的话说∶“上面的经文启示出来的时候,先知召栽德伊本萨比特来并命令他把它记下来。伊本乌姆Maktum来到先知这里,向他解释自己有残疾。然后,安拉就启示∶“除了那些残疾者之外。”  在此再次留意,安拉完成一个启示要考虑到个人的情况和困境!穆斯林受命要进行圣战,但有些穆斯林不能作战——例如一个瞎眼的人。因此,安拉不得不修改祂先前给穆罕默德的启示,以另一个启示代替——残疾的人可以免除参加圣战的义务。
  事实胜于雄辩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探讨完这三段古兰经章节。第一段启示的时间大约在穆罕默德从麦加逃亡到麦地那这段时期。第二段就在他抵达麦地那之后的几个月当中启示。第三段是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第三年至第五年之间启示。  现在,让我们查考一下穆罕默德在伊斯兰历1到6年间所命令的另一些行为。请注意,实际发生的事件比我所能提及的要多得多,但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关系,我只能限定一些我要详述的信息了。  在阅读以下这些事件的同时,问问你自己,真正的伊斯兰——就是穆罕默德的伊斯兰——是否允许侵略性的暴力行为和恐怖主义。  事件#1——杀害艾布Afak  此事大约发生在伊斯兰历第2年,穆罕默德要求他的人去谋杀一个名为艾布Afak的犹太老人。艾布Afak已经有一百二十岁了。艾布Afak曾怂恿他的麦地那同胞去质问穆罕默德。下面是穆斯林史料中所记载的详情。  摘自《穆罕默德生平》,出处同上,第675页∶  艾布Afak是Ubayda部落的一个本阿慕尔本奥夫。当使者杀害了哈里斯本苏韦德 本萨米特后,艾布Afak对此表示不满,说道∶  “我活这么久,还未曾见过  有一群会众或者一群人  当他们被号召起来的时候  比Qayla的后裔集合起来的时候,  更加忠于他们的承诺和他们的同盟,  推倒大山的、从不屈服的人,  一名骑士来到他们那里,把他们分裂成两派(说道)  各样的事情分为‘允许’和‘禁止’。  你要是相信荣耀或王权  你就会跟从Tubba。”  (注解∶Tubba是来自也门的一个统治者,他入侵了现今的沙特阿拉伯地区∶Qayla反抗他)  使者说∶“谁愿意为我除掉这个老家伙?”因此,本阿慕尔本奥夫的同胞萨利姆本Umayr,是一个“杀手”,前去把他杀了。关于此事,Umama本Muzayriya说道∶  你对真主的宗教和阿罕默德(穆罕默德)撒了谎!  按你的父亲,他所生的儿子是邪恶的!  那晚一只“蜜蜂”螫了你一下,说:  “无论你多大,都要把艾布Afak干掉!”  虽然我知道在死亡之夜杀死你的  是人或神灵(我还是会缄口不言)。  引用的话到此结束  在伊本赛尔德所著的《Kitab al-Tabaqat al-Kabir》(一本主修课程的书)卷二[20],第32页里有附加的资料,括号里的话是我加上去的。  然后发生了萨利姆伊本Umayr al-Amri(突袭)艾布Afak这个犹太人的“sariyya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一个角色冲突例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