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手下围棋第一手下天元为什么不能下天元

十年后两个阿法狗下围棋,第一步抢天元
天元位于围棋棋盘中央,是围棋世界的中心,具有统领一切的优势。
吴清源下天元
吴清源老泰斗曾经看破这一点,后来也有很多人照此试验,效果却不佳。但效果不佳不能证明下天元是失败的,就像马云说的,不是某某不好,而是你家的某某不好。下天元效果不佳是因为你的计算能力不够强,天元可以引征广大区域,对四周的战斗起到接应作用,但四周的战斗到被天元一子接应通常需要几十步棋,几十步棋其中的变化繁复如星,不是普通人能够掌握的,也许不是人能够掌握的。
当湖十局范西屏隐隐已有这种计算力,但还不够,毕竟就计算力来说,计算机视人脑如渣渣,根本没得比。
柯洁斗阿法狗
举个例子,阿法狗第一步下在天元,你要是下在三三,阿法狗就下在星位罩住你,你要是下在星位,阿法狗就下在三三,之后就是比拼计算力了,为啥同样的招法普通棋手对高手不灵,那是因为后面的算力水平不一样,同样的,人和阿法狗比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当然,你下星位阿法狗并非一定点三三,这里只是打个比方,而第一步抢占天元则是必须,如果这里被另一个阿法狗抢去了,以后在战斗中一定会受限制,这种限制会比其他位置的一步棋价值要大。
吴清源敢下天元并非他把什么后续都算清了,而是他觉得我的计算力不比你差,战斗起来总会把实地的损失捞回来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弯弯总喜欢自诩是正统中华文明。那么围棋象棋算国粹吧,为啥台湾在这方面不行?  围棋基本就是中日韩三人转,一向喜欢追随日本的台湾为什么没有围棋高手?  象棋更不用说了,大陆是独孤求败。现在老说要培养对手,越南是重点培养对象。  为什么台湾人不玩中国象棋?  国际象棋也没看见台湾人的影子。。。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你可以上網搜尋什麼叫做本土化
  本土化?什么意思?难道你们把围棋象棋改了?还是觉得不是中国就不玩了?  这说不过去吧,日本人也玩围棋啊,而且影响力很大。
  有善意的弯弯来开开茅塞吗?
  台灣 圍棋有個張翔的相當厲害..在日本職業賽有不少頭銜.  至於象棋..目前大概一個吳貴臨有相當於大陸象棋大師的水準..
  @yanganpig
16:28:00  台灣 圍棋有個張翔的相當厲害..在日本職業賽有不少頭銜.  至於象棋..目前大概一個吳貴臨有相當於大陸象棋大師的水準..  -----------------------------  張翔听说过,不过日本现在的围棋落后了,台湾优秀棋手应该到大陆来。  象棋也是这样。我不相信在好多领域有成就的弯弯,搞这种智力游戏不行。  还是多发扬一下国粹吧,这也可以作为增强交流的一个方式。
  7#回复作者:凤翔楚天
回复日期: 16:33:00  @yanganpig
16:28:00  台灣 圍棋有個張翔的相當厲害..在日本職業賽有不少頭銜.  至於象棋..目前大概一個吳貴臨有相當於大陸象棋大師的水準..  -----------------------------  張翔听说过,不过日本现在的围棋落后了,台湾优秀棋手应该到大陆来。  象棋也是这样。我不相信在好多领域有成就的弯弯,搞这种智力游戏不行。  还是多发扬一下国粹吧,这也可以作为增强交流的一个方式。  ==============================================================  兩邊棋壇是很常交流的...  我就聽過很多大陸象棋特大常常到台灣訪問  也有台灣棋手會去大陸參賽...
  @小江流水
@讨好自己吧  4樓 , 請處理 3 Q ....
  日本棋圣张栩本来是台湾的,现在是日本籍
  兩邊棋壇是很常交流的...  我就聽過很多大陸象棋特大常常到台灣訪問  也有台灣棋手會去大陸參賽...  ====================================  哦。那是我孤陋寡闻了,希望台湾也出个棋类超一流明星,能引起两岸的共同关注。
  棋壇的事情在臺灣算是小眾才會關注  臺灣沒有那種職業環境  早年聽說都是去日本棋院  不過沒聽說臺灣有很願意讓子女從興趣成為職業棋士的?  坊間給小朋友學興趣的很多啊  一上國高中就通通斷了
  @波麗路俄羅斯軟糖
16:43:00  棋壇的事情在臺灣算是小眾才會關注  臺灣沒有那種職業環境  早年聽說都是去日本棋院  不過沒聽說臺灣有很願意讓子女從興趣成為職業棋士的?  坊間給小朋友學興趣的很多啊......  -----------------------------  为什么啊?围棋其实很高雅很有哲理的啊。大陆这方面挺好,很多家长愿意培养小孩围棋兴趣,因为可以解决现代小孩很多问题。比如多动症,心理脆弱,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开发智力挺好的,又是国粹。
  早年日本超一流林海峰就是台湾去的
  吳清源, 真正的大師!
  @labert
17:04:00  吳清源, 真正的大師!  -----------------------------  吳清源是民国人,不算台湾人吧。
  现在的日本棋坛,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风光。
  網路上找到的 , 4月到8月的比賽日程表....  管道還是蠻多的....  
  @labert
17:04:00  吳清源, 真正的大師!  -----------------------------  @凤翔楚天
17:07:00  吳清源是民国人,不算台湾人吧。  -----------------------------  哈! 沒錯!  台灣的圍棋, 真的不行, 吃不飽飯! 早己變成小眾娛樂了!
  麻将行就行了,实惠,能赢钱
  @tzainan
17:22:00  網路上找到的 , 4月到8月的比賽日程表....  管道還是蠻多的....    -----------------------------  哇,比赛和单位确实不少。你们要多和外界互动比赛啊,如果有一天成中日韩台四方争霸,围棋棋坛就更有意思了。
  @凤翔楚天
16:55:00  @波麗路俄羅斯軟糖
16:43:00  棋壇的事情在臺灣算是小眾才會關注  臺灣沒有那種職業環境  早年聽說都是去日本棋院  不過沒聽說臺灣有很願意讓子女從興趣成為職業棋士的?......  -----------------------------  我是在這種環境長大的  可以說家長的觀念自小就這樣  沒辦法放心讓子女去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  除非子女自己堅持  或真的讀書不行  不然為什麼體育選手大多在校成績都不好呢?  我真的看過小孩去學圍棋學珠算書法  一到國高中都通通去學校晚自習了
  網路上查查"謝依旻"和"周俊勳"的資料吧!
  @phyti
17:42:00  網路上查查"謝依旻"和"周俊勳"的資料吧!  -----------------------------  周俊勋还是活跃在国际棋坛上,不过战绩好像不怎么突出。 謝依旻就没听说过。
  @波麗路俄羅斯軟糖
17:42:00  @凤翔楚天
16:55:00  @波麗路俄羅斯軟糖
16:43:00  棋壇的事情在臺灣算是小眾才會關注  臺灣沒有那種職業環境  早年聽說都是去日本棋院......  -----------------------------  台湾有职业联赛吗?棋手待遇如何?如果能保证高水平棋手的收入不输给普通职业,那应该会有人愿意让小孩走职业棋手这条路吧。
  顶级职业围棋选手的报酬也是很不错的,赢一盘围甲联赛的奖金就差不多赶上我1连工资了都
  "維基百科"上面的資料:  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C%9D%E4%BE%9D%E6%97%BB  謝依旻  謝依旻 英文名
Shei Imin  生於
日 (22歲)  出生地
台灣苗栗縣苗栗市  國籍
中華民國  師從
黃孟正九段  學生
六段  所屬
日本棋院東京本院  謝依旻(日-),台灣苗栗縣苗栗市客家人,職業棋士,隸屬日本棋院,現為六段,目前擁有女流本因坊、女流名人兩項頭銜,職業生涯至今已累計獲得13次頭銜,為全日本獲得最多次頭銜的女子棋士。  自2007年起至2010年,先後取得取得「女流本因坊戰」、「女流名人戰」、「女流棋聖戰」之頭銜,為日本女子圍棋界第一位同時擁有此三項女子頭銜的棋士。[1]  在2011年起至2012年期間,因先後達成「女流本因坊戰」、「女流名人戰」的五連霸,進一步取得「名譽女流本因坊」和「名譽女流名人」兩名譽頭銜資格(此兩名譽頭銜需等年滿60歲或退休後才可使用),現亦為全日本唯一擁有名譽頭銜資格的女棋士。  目錄  1 簡歷  2 出賽紀錄  3 主要成績  3.1 頭銜紀錄  3.2 國際賽成績  3.3 受獎紀錄  3.4 獎金紀錄  4 參考資料  5 外部連結  簡歷  五歲時跟著家人進入圍棋教室開始學圍棋,並獲得台灣木棉盃圍棋賽甲組冠軍,同時成為業餘初段。七歲代表台灣至韓國參加四都市對抗少年少女圍棋團體賽,獲得三戰全勝之成績。八歲時獲得海峰盃青少年圍棋賽冠軍。十歲在中日韓對抗賽中拿下個人全勝,擊敗所有中日韓女選手,同年也獲得台南棋王戰台灣全國成人組冠軍。十一歲時更獲得夏威夷世界少年圍棋賽第二名。在12歲時前往日本棋院當院生,並於2004年成為職業棋士。  2004年參加日本棋院冬季晉段賽時,最終以第二名成績晉昇初段,在當時以14歲4個月的年紀創下當時日本女流棋士最年輕昇段紀錄。[2]  2006年在第八期女流最強戰的決賽中擊敗小西和子八段,獲得「女流最強位」頭銜,以17歲又一個月之齡得到職業生涯第一個頭銜,創下日本女流棋士最年少初次奪得頭銜的紀錄。2007年取得女流本因坊戰頭銜,成為第一個贏得這項頭銜的非日本籍棋士,也是女流本因坊戰史上最年輕頭銜得主。2008年再取得女流名人戰冠軍,不但成為女流名人戰史上最年輕頭銜得主,也是繼小林泉美之後,史上第二位同時擁有「女流本因坊」和「女流名人」頭銜的女棋士。  2010年以二連勝擊敗梅澤由香里五段,獲得女流棋聖頭銜,成為「史上第二位先後獲取三女流頭銜」(女流本因坊、女流名人、女流棋聖)、「史上第一位同時擁有三女流頭銜」,以及先後獲取女流四大賽(女流本因坊戰、女流名人戰、女流棋聖戰、女流最強戰)全部頭銜(女流最強戰已於2008年賽畢後停辦)。  2011年2月衛冕女流棋聖頭銜後,為生涯累積取得的第十個頭銜,成為日本取得生涯累計十頭銜的女子棋士中最年輕者[3][4]。一個月後,再次衛冕女流名人頭銜[5],取得生涯第11個頭銜,開始成為日本女流職業棋士史上取得頭銜次數最多者[6]。  2011年底至2012年3月期間,進一步先後完成女流本因坊五連霸及女流名人五連霸,因此分別獲得「名譽女流本因坊」和「名譽女流名人」兩頭銜,為日本圍棋史上最初得到這兩個名譽頭銜的女子棋士。[7][8]  升段過程  2002年:日本棋院 院生  2004年:日本棋院 初段  2005年:日本棋院 二段  2006年:日本棋院 三段  2008年:日本棋院 四段  2010年:日本棋院 五段  2012年:日本棋院 六段  出賽紀錄  2006年  在第一回「廣島製鋁杯若鯉戰」的非公式戰決賽中,擊敗李沂修二段奪冠(獎金200萬日圓)。  12月25日:在第八期女流最強戰的決賽中擊敗小西和子八段得到優勝(獎金450萬日圓),獲「女流最強位」頭銜,以17歲又一個月之齡得到職業生涯第一個頭銜,創下日本女流棋士最年少初次奪得頭銜的紀錄。  2007年  以女流最強位頭銜資格初次參加NHK盃,在第55期NHK杯電視圍棋戰出戰林子淵七段,持白子贏10目半。  10月17日:取得女流本因坊戰頭銜,獲得580萬日圓獎金,成為第一個贏得這項榮譽的非日籍棋士,也是女流本因坊戰史上最年輕女棋士。  2008年  2月20日:取得女流名人戰冠軍,不但成為女流名人戰史上最年輕女棋士,也是繼小林泉美之後史上第二位同時擁有「女流本因坊」和「女流名人」頭銜的女棋手。  11月5日:衛冕女流本因坊頭銜。  2009年  4月1日:衛冕女流名人頭銜。  10月29日:第二度衛冕女流本因坊頭銜,以三勝一敗的戰績打敗日本棋士青木喜久代。  11月23日:接受安排,讓三子給業餘棋士的日本執政黨民主黨幹事長小澤一郎對弈,兩人對弈纏鬥了兩個半小時,小澤在尾盤出了小差錯,最後謝依旻勝四目。  2010年  1月28日,二連勝擊敗梅澤由香里,獲得女流棋聖頭銜,成為日本女流頭銜戰「史上第二位先後獲取三頭銜」(女流本因坊、女流名人、女流棋聖)、「史上第一位同時擁有三頭銜」,以及先後獲取四大賽(女流本因坊戰、女流名人戰、女流棋聖戰、女流最強戰)全部頭銜(女流最強戰已於2008年賽畢後停辦)。  3月10日:二連勝擊敗挑戰者向井千瑛,兩度衛冕女流名人頭銜。  10月20日:三連勝擊敗挑戰者向井千瑛四段,三度衛冕女流本因坊頭銜。  11月26日:第16屆亞運圍棋女子團體銅牌(隊友為黑嘉嘉二段、張正平二段。  2011年  2月1日:二連勝擊退梅澤由香里,衛冕女流棋聖頭銜,為累積取得的第十個頭銜。  3月25日:以二勝一敗擊退強敵向井千瑛,達成女流名人四連霸,為生涯第11個頭銜。  10月24日:以三勝一敗再次擊退向井千瑛,四度衛冕女流本因坊頭銜,獲得「名譽女流本因坊」資格。  2012年  2月16日:以一勝兩負敗給青木喜久代,未能衛冕女流棋聖頭銜。  3月14日:以二連勝擊敗向井千瑛,四度衛冕女流名人頭銜,獲得「名譽女流名人」資格。  主要成績  頭銜紀錄  頭銜
特殊紀錄  女流最強位
  女流本因坊
2007年~2011年
第26~30屆
已取得名譽女流本因坊頭銜  女流名人
2008年~2012年
第20~24屆
已取得名譽女流名人頭銜  女流棋聖
2010年~2011年
第13~14期
  累積獲得合計13頭銜  國際賽成績  2008年:第1屆世界智力運動會圍棋比賽混合雙人賽銀牌(與周俊勲搭配)[9]  2010年:2010年亞洲運動會圍棋比賽女子團體賽銅牌(與黒嘉嘉、張正平、王景怡同組)  受獎紀錄  2006年:棋道賞女流賞  2007年:棋道賞女流賞  2008年:棋道賞女流賞、棋道賞新人賞  2009年:棋道賞女流賞  2010年:棋道賞優秀棋士賞(第一位獲得此獎的女棋士)、棋道賞女流賞(連續第五年獲獎)  獎金紀錄  2006年:獎金排名第23位、女流第3位  2007年:獎金排名第14位、女流第1位  2008年:獎金排名第10位、女流第1位(史上第一位進入前十名的女性棋士)  2009年:獎金排名第9位、女流第1位  2010年:獎金排名第8位、女流第1位  參考資料  ^ 在共有五項女流頭銜的時代,小林泉美曾同時擁有JAL女流早碁、女流名人、女流本因坊三項頭銜,但在現在僅剩三項女流頭銜後,謝依旻是第一位擁有全部三項頭銜的人。  ^ 此紀錄直到2010年被女流棋士藤澤里菜(特別採用)以11歳6個月的年紀打破,但謝依旻仍是正棋士採用女流棋士的最年輕紀錄保持者。日本圍棋正棋士最年輕昇段紀錄是趙治勳(11歳9個月)。日本棋院於2003年將女流棋士特別採用考試的年齡限制從原本的滿15歲以上修改為無限制,但謝依旻是一般採用的正棋士,而非特別採用的女流棋士,正棋士並無此年齡限制,真正第一位適用本條例的女流棋士是2010年特別採用的藤澤里菜。  ^ 張芳明. 謝依旻衛冕棋聖 頭銜平紀錄. 中央通訊社.
[].  ^ 前四位取得生涯累計十頭銜的女子棋士及時間依序為:1982年小林禮子七段、1994年杉內壽子八段、2005年小林泉美六段、2006年青木喜久代八段。  ^ 謝女流名人が4連覇達成. MSN産経ニュース.
[].  ^ 謝依旻が防衛!女流最多のV11!【第23期女流名人戦第3局】3/25. 日本棋院.
[] (日文).  ^ 曹姮. 史上第一 謝依旻獲名譽頭銜. 中央通訊社.
[].  ^ 謝依旻寫紀錄 5連霸女流名人. 中央通訊社.
[].  ^ 第1回WMSG「ペア碁競技」. 日本ペア碁協會 [].
  东南亚人不会玩棋
  @鳳翔楚天
16:17:00  本土化?什麼意思?難道你們把圍棋象棋改了?還是覺得不是中國就不玩了?  這說不過去吧,日本人也玩圍棋啊,而且影響力很大。  -----------------------------  以前國民政府主政的時候都逼我們要學中華技藝,不是拉扯鈴拉到手抽筋,就是要下圍棋象棋書法打珠算盤,吹簫吟詩像女子十二樂坊那樣敲來敲去,反正只要能接近中國的都是好的,國粹是立國之本自然要發揚光大.  後來本土化來了一群妖魔鬼怪,說什麼支那毒台,支那思想控制台灣人,引進一堆不知道為何物的詭異文化?(驚!)  反正也不干我的事,我只能說正港台灣人自作孽不可活
  "維基百科"上面的資料:  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1%A8%E4%BF%8A%E5%8B%B3  周俊勳  周俊勳棋王、名人 (日-),台灣人、中國圍棋會一品,台灣棋院九段、中國圍棋協會三段、職業圍棋棋士,是台灣1979年成立職業圍棋制度以來第一位職業九段。因右臉有大片紅色胎記,有紅面棋王之稱。  也曾是世界圍棋棋壇唯一擁有三個職業圍棋組織(中國圍棋會,中國圍棋協會(中國棋院),台灣棋院)棋籍的棋手。於2008年退出台灣棋院。七歲時,父親在業餘比賽中敗給當時也是七歲的張栩,故起念培養周俊勳。  註:芮迺偉也同時有中國圍棋協會(中國棋院),美國圍棋協會,及客座韓國棋院身份,但美國圍棋協會只算半職業組織,陣中有職業棋士(多來自中日韓三國)也有業餘棋士。  目錄  1 生平  2 升段紀錄  3 戰績  3.1 國內戰績  3.2 國際戰績  4 參考資料  生平  累積一個世界賽冠軍,41個國內冠軍8個亞軍,(約佔全台冠軍總數1/4)台灣冠軍王  1993年 中國棋院入段  1994年 中國圍棋會入品  1995年 生涯首冠-名人(通算14期)  1996年 首奪國手(通算三期),中環盃(通算四期),永大盃(通算二期)  1998年  生涯第十冠到手,時年18歲10個月  最年少個人百勝,時年18歲7個月(現紀錄保持者蕭正浩)  1999年 棋王戰停辦,周俊勳三連霸後成末代棋王  2000年  以九段身份入籍台灣棋院.  首奪聯電盃  個人16連勝。年度勝局王56勝12負,年度對局王68局,年度勝率王82.35%  2001年  首奪東鋼盃(通算二期)  個人二百勝,最年少紀錄  年度勝局王44勝13負,年度對局王57局,年度勝率王77.19%  2002年  首奪CMC盃,  生涯第20冠,時年22歲8個月。  2003年  首奪亞藝盃(舊),名人十連霸,  個人三百勝,最年少紀錄,時年23歲9個月。  2004年  首奪棋院盃(通二期)  國內賽跨年30連勝,年度勝率王45勝17負72.58%  2005年 首奪魔戒盃(王者再現)  2006年  首奪王座(棋院盃衛冕,通算三期)  生涯第30冠,時年25歲12個月  年度勝局王54勝17負,年度對局王71局,年度勝率王76.06%  個人四百勝,最年少紀錄,26歲  2007年  首奪LG杯世界棋王(第11屆)、十段、愛心盃。  第六屆天元戰,以1:3敗於挑戰者陳詩淵,三連霸中止.首度於番棋中落敗,國內番棋20連勝中止  年度四冠王.網友票選年度最優秀棋士.  生涯第40冠(國際一冠,國內39冠)  台灣圍棋紀錄中創下多個紀錄.  2008年  退出台灣棋院  參加2008年智慧型計算論壇暨全球九路電腦圍棋賽的電腦圍棋邀請賽,結果3戰全勝  升段紀錄  1993年 初段 中國棋院  1994年 二段 中國棋院  1994年 九品(初段) 中國圍棋會,同年,八品(二段)  1995年 四品(六段) 中國圍棋會  1997年 三段 中國棋院  1997年 三品(七段) 中國圍棋會  1998年 一品(九段) 中國圍棋會  2000年 聘任九段 台灣棋院  戰績  國內戰績  國內賽冠軍王,通算三十九座冠軍,九個亞軍.超過所有國內賽四分之一,  頭銜
備註  天元
2004年—2006年
通算3期(3冠1亞)  王座
2005年—2007年
本賽在籍  名人
1995年—2007年
第21—34期
  中環盃
1996年,1999年,2000年,2004年
第3,6,7,11屆
  亞藝盃
  愛心盃
  東鋼盃
2001年,2006年
第1屆,第6屆
  永大盃
1996年,1998年
停辦  舊國手
1997年—1999年
第17—19期
停辦  魔戒盃
停辦  聯電千禧盃
停辦  棋院盃
2003年—2004年
停辦  台灣棋院盃,2005年改制為王座戰。詳見台灣王座戰。  亞藝盃,2005年改制為國手戰。詳見台灣國手戰。  舊國手戰(應昌期基金會主辦)。1981年—1999年,共19屆。詳見台灣國手戰。  國際戰績  除三星杯外,幾乎所有國際大賽他都曾進入本賽  前後共取得四十餘次各類賽事台灣代表權(農心杯,亞洲杯電視快棋賽,為中日韓三方賽事,台灣無參賽權)  國際個人賽:39次出場,累計22勝42負 34.3%  國際團體賽:三次出場,累計2勝6負 25.0%  總計:42次出場,24勝,48負 33.3%  對手分析:  對中國大陸 6勝17負 26.08%  對韓國 6勝21負 22.22%  對日本 7勝9負 43.75%  對其他 5勝1負 83.33%  頭銜
備註  應氏盃
本賽連續3回(3-5),1勝3負  豐田杯
本賽連續2回(2-3),1勝2負  LG杯
本賽連續12回(1-12),8勝12負  三星杯
2001年,2004年
預三(預4強)
本賽0回  春蘭杯
2000年,2002年
本賽連續6回(1-6),2勝6負  富士通杯
本賽12回,連續11回(10-20)9勝12負  中環盃
2004年-2007年
第1屆-第3屆
本賽連續3回(1-3)0勝3負  東洋證券杯(已停辦)
本賽連續3回(7-9),1勝3負  CSK杯(亞洲杯)
2002年,2004年,2005年
第1,3,4屆
本賽 2勝6敗
本賽3回,已停辦,團體賽  國際新銳對抗賽
2005年,2006年
本賽 2勝4敗
非正式,團體賽  參考資料  台灣棋院  奕棋-書呆奕網站
  以2300万人口基数,想要充当中华文化领航者,实在是不太可能  而且国民党迁台相当于给呆丸打了一只文化强心针,随着外省人逐渐被本土同化,药效也退了。
  黑人智商低玩不起围棋的
  @我本南阳布衣
22:11:00  黑人智商低玩不起围棋的  -----------------------------  奥巴马无辜被牵连,嘿嘿。
  台湾人比较流行日本将棋,全民运动。围棋和中国象棋,拜托,和中国有关的东西,台湾谁要去玩?
  @小漢 1楼
16:14:00  你可以上網搜尋什麼叫做本土化  -----------------------------  所以要发明台棋来下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劝君习弈——围棋人的世界观】
计算观——当棋手谈及计算,他们到底在做什么2 years ago149收藏分享举报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走在围棋界的边缘,留下些许独特的声音推荐阅读{&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isPending&:false,&contributes&:[{&sourceColumn&:{&lastUpdated&:,&description&:&走在围棋界的边缘,留下些许独特的声音&,&permission&:&COLUMN_PRIVATE&,&memberId&:5624719,&contributePermission&:&COLUMN_PUBLIC&,&translatedCommentPermission&:&all&,&canManage&:true,&intro&:&走在围棋界的边缘,留下些许独特的声音&,&urlToken&:&yilukuangxiang&,&id&:4912,&imagePath&:&5ee22f9a2b8e0248ebbb647ec6107080&,&slug&:&yilukuangxiang&,&applyReason&:&&,&name&:&弈路狂想&,&title&:&弈路狂想&,&url&:&https:\u002F\\u002Fyilukuangxiang&,&commentPermission&:&COLUMN_ALL_CAN_COMMENT&,&canPost&:true,&created&:,&state&:&COLUMN_NORMAL&,&followers&:5592,&avatar&:{&id&:&5ee22f9a2b8e0248ebbb647ec6107080&,&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activateAuthorRequested&:false,&following&:false,&imageUrl&:&https:\u002F\\u002F5ee22f9a2b8e0248ebbb647ec6107080_l.jpg&,&articlesCount&:31},&state&:&accepted&,&targetPost&:{&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f0eace632a27f46b84faa_r.jpg&,&lastUpdated&:,&imagePath&:&f0eace632a27f46b84faa&,&permission&:&ARTICLE_PUBLIC&,&topics&:[1752],&summary&:&\u003Cb\u003E【劝君习弈——围棋人的世界观】\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计算观——当棋手谈及计算,他们到底在做什么\u003C\u002Fb\u003E几十年前,手握名人桂冠的王者,会因为面前端坐的居然是一位“年岁未及而立的年轻挑战者”而心烦意乱。十几年前,走在时代顶端的霸主,会望着身后如潮的追赶身影,叹一句“二十岁…&,&copyPermission&:&ARTICLE_COPYABLE&,&translatedCommentPermission&:&all&,&likes&:0,&origAuthorId&:5624719,&publishedTime&:&T20:47:08+08:00&,&sourceUrl&:&&,&urlToken&:,&id&:215151,&withContent&:false,&slug&:,&bigTitleImage&:false,&title&:&【劝君习弈——围棋人的世界观】\n计算观——当棋手谈及计算,他们到底在做什么&,&url&:&\u002Fp\u002F&,&commentPermission&:&ARTICLE_ALL_CAN_COMMENT&,&snapshotUrl&:&&,&created&:,&comments&:0,&columnId&:4912,&content&:&&,&parentId&:0,&state&:&ARTICLE_PUBLISHED&,&imageUrl&:&https:\u002F\\u002Ff0eace632a27f46b84faa_r.jpg&,&author&:{&bio&:&将怀疑进行到底的心理学生&,&isFollowing&:false,&hash&:&efdfaca2685&,&uid&:76,&isOrg&:false,&slug&:&gong-sun-qing-yang-45&,&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心理学学生 泛疑论者 围棋人 棋界边缘的独特的坚持的声音&,&name&:&公孙青阳&,&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gong-sun-qing-yang-45&,&avatar&:{&id&:&100eee212c2ea431fe37f&,&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memberId&:5624719,&excerptTitle&:&&,&voteType&:&ARTICLE_VOTE_CLEAR&},&id&:274848}],&title&:&【劝君习弈——围棋人的世界观】\n计算观——当棋手谈及计算,他们到底在做什么&,&author&:&gong-sun-qing-yang-45&,&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劝君习弈——围棋人的世界观】\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计算观——当棋手谈及计算,他们到底在做什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几十年前,手握名人桂冠的王者,会因为面前端坐的居然是一位“年岁未及而立的年轻挑战者”而心烦意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几年前,走在时代顶端的霸主,会望着身后如潮的追赶身影,叹一句“二十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时至今日,尚未达到国家法定婚配年龄的国内围棋等级分第一人龙哥,会在酒过三巡后感叹道:“老了,要更努力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几回转瞬枯荣,多少沧海桑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低龄化浪潮已经席卷了整个围棋界。\u003C\u002Fb\u003E上至国家精英的巅峰对决,下至邻里街坊的入门普及,不外如是。今天的我们,对十来岁小儿掀翻一方豪强已经司空见惯;只有资深老九段力斩新职业这样的“媒体噱头”,才或能稍稍激起我们因审美疲劳而不再悸动的好奇心。在被问及弱冠之龄便可笑傲江湖的主要原因时,大多数二三十出头的“老前辈”异口同声地道,“老了。计算力不比年轻人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计算是围棋人的永恒话题,也是衡量一个棋手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准。\u003C\u002Fb\u003E从陈祖德用中国流和“从第七手开始且永不停歇的战斗”突破日本的九段屏障,到曹李师徒用“未经计算确认的判断都不可靠”这样在彼时看来大逆不道的围棋理论击沉了聂旋风和马小飞的境界围棋,再到中国的新生代棋手用以彼之道还治彼身般的“机器一样无情无误的计算力”破冰韩流并最终走在了时代前沿,似乎一切与之无关的能力在计算面前都成为了一纸笑谈。然而令笔者诧异的是,从古至今,似乎从来没有任何一位围棋人给我们奉为神明的计算力做出令人信服的定义——这一方面确实说明计算过程的错综复杂,另一方面则无疑凸显了相关研究的极度匮乏。\u003Cb\u003E本文从试图为计算下定义出发,试析构成围棋中计算力的主要元成分,以及这些元成分涉及到的先后天能力。\u003C\u002Fb\u003E一家之言,欢迎拍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首先,笔者世界观中围棋的“计算”,和数学中的“计算”概念大相径庭。\u003C\u002Fb\u003E大多数人仅因用字一样便将二者混为一谈,笔者认为是欠妥的。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中的举步维艰,恐怕有相当大的原因就是目前专注于此的科学家们都将围棋中的计算和IT领域中的计算混为一谈了。其实,围棋中的计算是一个包含广阔的概念,笔者对其所下的操作性定义及其组成成分如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围棋中的计算,是指:棋手以过往围棋经验为基础,根据自身对当前局面的综合判断,制定并选择最有可能使自己获取棋局胜利的行棋方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广义的计算力被细分为以下四种计算过程:直线计算、判断计算、平行计算、决策计算。\u003C\u002Fb\u003E从概念的名字就可看出,前两项计算为纵向计算,而后两项计算则为明显的横向计算。这也直接体现出笔者的计算观——\u003Cb\u003E计算的广度和深度同样重要\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从接下来,请与笔者一同细探此间虚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直线计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所谓直线计算,是指棋手依靠自身的围棋经验,将未知棋型模式转化为已知棋型模式的过程。\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直线计算,其实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狭义的计算过程。棋手通过对比自身的过往围棋经验,使用从这些经验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基本优劣判断模型,将新遇到的未知问题转化成以前遇到过的已知问题。\u003Cb\u003E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因素有二:其一为原始模型,其二为转化规律。\u003C\u002Fb\u003E这听起来似乎颇为复杂,其实非常容易理解——入门第一天的棋手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尝试,得出“独眼死,两眼活”的结论;入门第二天的棋手通过同样的过程,发现“直三一点变一眼”,而得出“直三也是死型”的结论,而在经过一定的重复练习后,“直三”这个棋型与“一眼”一样,从此成为这位棋手进行直线计算的原始模型;经过完全一致的内化过程,“刀把五”“大猪嘴”“金柜角”等难易不一的死活结论,一个个都变成辅助棋手进行更高难度直线计算的原始模板,棋手通过越来越多的已知模板,就可以解决越来越多的之前从未见过的新棋型;不光是原始模板的不断积累,优化的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棋手从“直三”棋型尝试三次得到正确结论,到发现“直三”棋型“两边同形走中央”,再到更为高级的“缩小眼位”“先紧外气后紧公气”“有眼杀瞎”等同类型棋型的通用规律,就可以大幅加快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掌握更多的基本模型予以辅助,并了解更科学的转化规律以缩短计算时间,棋手的直线计算能力就会越来越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几乎每一位棋手都做过的“死活题”,就是训练棋手直线计算能力的最重要手段。初学者所面对的死活题无非分为两类,而它们都是一些不需要转化,但需要内化成为以后计算过程中的模板的最基础死活判断:门吃、双吃、征吃、抱吃等吃子方法,以及直三、弯三、方四、丁四、弯四、刀把五、梅花五、梅花六、板六等基本眼型。接下来,通过“打吃后出现双吃”“引征后逃出征子”“两扳后点杀直三”等进阶练习,棋手在更多的复杂棋型和死活结论间建立条件反射,并逐渐学会更多高效的转化手段。最终,职业高手在面对复杂难解的局面战斗时,就可以利用这些经验规律,逐步将复杂的棋型一步步简化,并最终得到可以直接得出死活结论的简单棋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天赋对直线计算的形成十分重要。\u003C\u002Fb\u003E受遗传因素影响巨大的脑容量、工作记忆环路通道、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个体属性都会直接决定直线计算的速度和深度,而这些能力在心理学上被统称为“流体智力”。科学的聚合交叉研究发现,正常人类的流体智力会在12岁到20岁年龄段得到飞速增长,而在25岁左右达到顶峰;考虑到个体发展的差异,将20~30岁作为棋手的巅峰期应属情理之中。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后豹一代棋手的大包大揽已成趋势,但细究每一位棋手的崛起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是从接近20岁时开始爆发的,这也从侧面证实了流体智力对于棋手直线计算的不可或缺。当然,80后猛男古力近日怒斩90后头羊豪取世界大赛桂冠,充分说明直线计算仅仅是衡量一位棋手综合棋力的一个方面而已,哪怕没有了精准无误的直线计算,棋手同样可以依靠其他方面的计算能力棋界称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仅有天赋,是绝不可能使一位棋手的直线计算能力一步登天的,大量的相关训练必不可少。\u003Cb\u003E大量的套路识记、严格的死活训练、有针对性的中后盘训练和繁冗的官子常型练习都会直接决定棋手直线计算能力的高低,\u003C\u002Fb\u003E换个角度看,这些训练一定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最大化棋手本人流体智力的开发。长期高频的直线计算练习无疑会提高棋手在记忆广度、模板联结、图形归纳等方面的表现;从这个角度讲,“下围棋使人变聪明”这个明显使用了循环论证手法的伪命题,其实也终于有了一定的合理之处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天赋影响直线计算,并不意味着与笔者一样的绝大多数普通棋迷就没有了进步的空间。直线计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因而也是整个计算过程中相对最简单的部分。笔者认为,\u003Cb\u003E经过比较科学和系统的相关训练后,一个智力正常的普通人在直线计算中都可以至少获得和围棋业余高手相近的表现。\u003C\u002Fb\u003E近年来全靠死记硬背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达到业余3,4段的围棋水平,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出:仅依靠扎实的直线计算能力,一个棋手就可以拥有至少业余4段以上的实力。因此,笔者想再次郑重地对那些目前水平尚属初级但有着强烈涨棋欲望的棋友说:\u003Cb\u003E请千万不要被那些玄而又玄的宣传标语蒙蔽了双眼,我们下的围棋其实很简单。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道死活,你就一定可以变成业余高手。每天10题每题3分钟,坚持一个月后,你一定会发现我所言不虚。\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请让笔者用曾在棋圈风靡的一句调侃作为本部分内容的结尾:\u003Cb\u003E给予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兴趣,一只狗也能成为业余5段。\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二)判断计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所谓判断计算,是指对已经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得失评价。\u003C\u002Fb\u003E前文所述的直线计算,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计算结果为终点的,而这个终点却只是判断计算的起点而已。\u003Cb\u003E判断计算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一个时代棋手的整体水平,因而将其作为整个围棋计算中最难的部分,应也无可厚非。\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判断计算中的难,主要体现在“客观”二字。\u003C\u002Fb\u003E而我们目前的判断计算,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经验判断,这显然与“客观”的要求差之甚远。首先,围棋高手做出的直线计算图,一般很少有一方横死另一方暴利这样的极端情况,敌我均势、各取所需无疑是常态。而在各取所需的前提下,哪一方获取的利益稍多,我们具体选择哪一方,这是一个极端复杂的辩题。在面对这样的难题下,高手们使用的策略,往往是根据自身之前的对局经验来进行判断(我某一次选择了中腹结果输了,而另外一次差不多的情况我选择了实地结果赢了,所以实地优于外势),这样的判断存乎情理之中,却显然非常主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笔者在其他许多文章中都曾提到,作为理性静态游戏的代表,围棋在任意的局面下,都一定存在一个最佳着点。换句话讲,我们在任意局面的任意位置落子,都可以给己方带来数额确定的棋势加成(棋势是笔者发明的新称谓,意即一颗棋子对己方局面带来的所有好处和坏处的加权总得分),而当前局面下的最佳着手,显然就是为己方带来最多棋势加成的那一步棋。\u003Cb\u003E由于目前我们对围棋理解的浅薄,棋手还没有办法为我们落下的每一子建立这样精确的动态评分系统,我们被迫开发了今天普遍使用的实地—外势体系,而这其实只是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评分替代品。\u003C\u002Fb\u003E我们不知道放在棋盘四路以上的棋子到底能有多大的价值,所以我们一方面把三路及以下我们已经可以依靠自身围棋知识确定的领域用“地”(或“目”)来量化,一方面把不知道具体归谁的地盘统称为“势”。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中腹开花三十目”,那么请问:放在天元位置的中腹开花和放在天元左一路位置的中腹开花二者之间,具体差距多少“目”呢?同样的道理,我们知道“布局阶段厚势形成的越早越有价值”那么请问:第二十手形成的五子高墙与第二十五手形成的六子高墙,具体差距多少“势”呢?从太多我们哑口无言的问题中我们难以否认今天的势地评分体系有太多的缺陷和漏洞,而建立在这样的体系下的我们对于计算结果的判断,就更难言“客观”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乐观的是,我们对于棋盘内各处价值的理解正在不断加深。“金角银边草肚皮”这样的在十数年前无可争议的金科玉律在今天已经快要站不住脚了!因为越来越多的职业高手从自身庞大的计算经验和对局经验中,逐渐发现了中腹落子的多元价值。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新科世界冠军龙哥曾这样对笔者和其他棋友说:目前职业棋手对围棋的理解是,第一手棋放在七路以上,基本不会亏。在大家深以为然的同时,有谁能想到,这样的论断要是放在二十年前,会不会被棋界主流乱棒打出呢?大幅度的对局量增加再加上计算模型的指数级上升,使越来越多的棋手开始挑战原有的势地评分体系,做出一次次或许拥有历史性意义的独特创新。笔者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围棋的高速发展期才刚刚开始,我们对棋盘内势地乃至价值的理解,一定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得到革命性的创新,请诸位读者与笔者一同拭目以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围棋之所以这么有趣和富于变化,不正是由于势地价值的模糊性吗?试想,当我们对棋盘中每一手棋的价值都有了明确量化,我们只需要按照最简单的数值大小排列依次行棋即可,那围棋还有什么意思呢?\u003Cb\u003E围棋与传统文化中“八卦”“阴阳”“均衡”的交汇正在于此——我们不知道外势和实地哪个更重要,也不知道哪一手棋对局面最有利,因此我们通过动态的调整和妥协来尽可能保证自己的利益和对方的配合。\u003C\u002Fb\u003E笔者认为,\u003Cb\u003E纳什均衡并非围棋的目的,却一定是围棋发展的必然结果\u003C\u002Fb\u003E——诚如著名职业棋手李喆所讲,围棋发展的最终形态,一定是黑白双方在商定好确定的贴目数后,由两位围棋上帝经过眼花缭乱的战斗转换后,最终弈至和棋。“大打小输赢”是高手间对抗的最常见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均衡之美也凸显无遗。判断计算犹如刀尖上跳舞一般步步维艰,棋手却一定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别样的感受和乐趣。笔者认为,\u003Cb\u003E判断计算是衡量一名棋手跨越初高级玩家分水岭的最重要衡量指标:学会判断计算的棋手,就可以被称之为“围棋高手”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三)平行计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所谓平行计算,是指在已经获得一个计算结果后,使自身尽可能少地受到先前计算结果的影响,得出更多不同的计算结果\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经受过系统围棋训练的读者一定对笔者对平行计算所下的定义似曾相识。没错,在死活训练中,当我们满怀信心地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正确答案并开始想入非非时,万恶的围棋老师反复强调“一定要考虑到对方的最强应法”并强迫我们摆出其他正解变化图,就是在训练平行计算的能力。从平行计算开始,计算已经走出了纵向挖掘的不归路,转而踏上了“寻求满意解”的理性人的思考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平行计算是围棋计算中知易行难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部分。我们都知道计算的变化越多,就越可能接近最终的正解;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太多的因素阻碍着我们朝此方向前行。首先,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小棋手的平行计算能力缺乏地最为明显,这是因为意志力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得最晚。换句话讲,\u003Cb\u003E“懒惰”是平行计算最大的敌人。\u003C\u002Fb\u003E我们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一个不论是过程还是判断都很满意的结果,但现在告诉我们要推翻前面的计算重头开始,开什么玩笑?那我前面付出的努力不全都白费了吗?如果棋手屈服于这个也许仅存于潜意识中的逻辑,那么在接下来的计算过程中,他就不太可能始终处于充分的生理激活状态,其计算也一定不会有稳定的产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说读者对平行计算的阻抗依旧不甚了解,那么笔者试用教育领域的另外一大阻抗产生大户——检查来举例。我们都讨厌检查(特别是男生!!!),因为检查意味着赤裸裸的自我否认,意味着自己打自己脸说:我前面所做的功课是错误的,我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去修正那些错误。平行计算和检查其实是沿用同一种逻辑,由此产生这么多阻抗也就不足为奇了。笔者相信,每一位棋手都一定体会过这种阻抗带来的痛苦,从我们第一次做多步骤死活题开始。我们在百般地不情愿中受老师强迫开始进行平行计算,意志力的点滴积累也自此开始。阻抗永远存在,但随着意志力的逐渐增多,似乎我们在平行计算中的不适感一天天下降,直至某一天我们忽然发现,我们可以于无知觉间顺利完成平行计算了。这时候,我们以为以往的阻抗消失了,这其实是绝无可能的;我们感受不到这些阻抗,是因为我们的意志力已经成长到我们的自我足够将所有不适感屏蔽至意识以外了。笔者认为,\u003Cb\u003E围棋对意志力的培养立竿见影,其实并非源于胜负的淬炼,也并非源于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真正举重若轻的,只是我们平日训练和对局中的平行计算而已。\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开意志力,棋手工作记忆的容量和编码方式也是影响平行计算的重要因素。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可以保证棋手不断得出新的计算结果,但这些结果能否有效被保存和利用同样至关重要。与一个计算结果的不断深挖不同,在平行计算中,我们需要在工作记忆环路中临时保存大量的彼此截然相反的计算结果,这对棋手的脑容量和记忆容量都是不小的考验。现代的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目前对大脑的开发仍旧处于非常低级和匮乏的层次,因此:\u003Cb\u003E围棋中的平行计算对棋手的“折磨”,会对其开发信息脑容量和记忆广度产生显著的帮助。\u003C\u002Fb\u003E从此处出发,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棋手进行简单的自省式问答,以及成年围棋初学者的记忆容量前后测实验,都一定可以得出比较积极的结果。至于具体的执行,便有赖相关认知学家的努力了。(在这里顺便提一句,国内心理学老牌劲旅华师大的专长心理学小组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围棋的研究&似乎以FMRI为主&,希望大家能给他们更多的帮助,笔者也希望他们早日公布科学的研究结果和相关详细数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平行计算中处于后面位置的计算结果的质量是否能与先前的结果至少相当,同样是不可忽略的问题。大名鼎鼎的艾宾浩斯在闻名于世的记忆测验中提出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会使我们在平行计算的过程中桎梏重重(具体学术论断不予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百度)。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想要完全推翻先前的计算另起炉灶,是不符合人类思维模式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怎样尽可能减少相关的影响,成为历代棋手们共同研究的目标。这个过程非常痛苦,成果却十分卓然。\u003Cb\u003E在棋手解决平行计算阻抗的过程中,诞生了一个被当今时代捧上神坛的副产品——换位思考。\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的逻辑是如此完美:我既然不能彻底消除前后计算结果的互相影响,那干脆换个人来重新计算,何如?通过频繁的换位思考,棋手可以尽可能地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计算内容进行审视,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首因和近因效应。经验丰富的围棋老师常挂嘴边的“一定要考虑到对方的抵抗手段”“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都是在帮助棋手尽可能习惯换位思考这个人类其实知之甚少的思维角度,而棋手在这种训练中不光能使自身的计算过程换位自如,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能从容使用换位思考来解决问题。至于换位思考在当代社会人际交往中的扩展,则属于棋手道德观的范畴了,在本文略去不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提出平行计算概念的目前只有笔者一人,但提出相关理论的却绝非只此一家。\u003C\u002Fb\u003E围棋发展的历史浪潮中,有一位不朽的棋士曾提出另外一种思路:最有效的计算方法,是从最不可能的着法开始,逐步排除并最终得到最优解。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简直就是怎样最大化平行计算的白话版,笔者对这位老师眼光的前瞻简直叹为观止;但在当时,无数同时代的棋手对他这种“大逆不道”的观点嗤之以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他选择了沉默。但在日后的岁月中,他用辉煌的战绩和无可争议的现实证实了自己的判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这位棋士名叫木谷实。\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这样的逻辑为基础的木谷实道场,孕育出了日后一统江湖的“六大超一流棋手”中的五个。而唯一剩下的那一个,是与木谷实产生激烈思辨碰撞,但在日后的几乎每一次采访中都会提及木谷实对围棋的理解帮助了自己太多的另一位围棋巨匠吴清源的高徒——林海峰。木谷实用时间粉碎了时代对他的一切谣言,也用现实告诉每一个人:\u003Cb\u003E平行计算,是步入围棋金字塔顶尖的必由之路。\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四)决策计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决策计算,是指在得到的所有计算结果中,选择并执行最有可能帮助己方获得棋局胜利的行棋方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决策计算是围棋整个计算过程中的最后一环,也是利用前面三个计算过程的成果做决定的环节。拥有一定棋力的读者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在对局中面临的最艰难和痛苦的情况,其实往往并非是某些局部的计算不清,而是我们在面临几种似乎都可行方案时的进退维谷。“患得患失”是大量棋手与胜利失之交臂的最大原因,决策计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决策的核心都是“期望”二字;围棋中,同样如此。\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笔者所谓的决策计算,其实就是棋手通过衡量各方面的指标,得到各种计算结果的期望值,并选择期望值最高的变化图执行对局。\u003C\u002Fb\u003E由此可以看出,不论前面的计算过程如何完美,如果一名棋手的决策计算出了问题,则一切休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笔者学棋的时代,是韩流将国手打的溃不成军的时代。当时的国手们痛定思痛,认为韩国棋手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国人难以比肩的直线计算;因此之后以邱魔王、胡斗士领军的一代棋手无不以直线计算为身家性命之根本。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这次选择并未带来中韩对抗的转机,接下来的黑暗期更加漫长。作为自命不凡的事后智多星,笔者认为:\u003Cb\u003E当初韩流的势不可挡,并非仅依靠他们少年时期非人训练带来的精准直线计算;起到更关键作用的,是冷酷到几乎剥离了正常人类天性的决策计算。\u003C\u002Fb\u003E从李昌镐看似信步的无声追赶到李世石闻之色变的僵尸流翻盘术,其实他们的每一步着法都在说同一句话:我是围棋机器,我只追求最终的胜利。是的,他们不是围棋求道者,他们不求下出名垂青史之名局,他们不关注棋型之美丑,他们也不关心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他们的围棋世界有且仅有一个目标:这盘棋,要以我方的胜利告终。在这个明确目标的影响下,他们决策计算中的期望加权就显得尤为精准和高效,世界范围内的所向披靡也就理所应当了。请读者随我一同观察今天中国的这一批世界冠军,除开精准的直线计算外,是不是都有着几乎看不到感情色彩的高效决策计算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摒除感情色彩,是进行高质量决策计算的第一步。这并非意味着决策计算不需涉及任何对局双方本人的因素,而是指我们在做决策的过程中不能有情感因素的参杂。在有限的围棋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要求年龄比较小的学生尽可能快速地做出决定并落子,就是不希望给他们思考棋盘以外东西的时间。举例来说,我们不能因为“今天比赛要是升段了爸爸就带我去吃肯德基”而在优势的时候畏手畏脚,也不能因为“这盘棋我要是输了我就是民族罪人”而选择四处打将破罐子破摔。客观来讲,这些想法都是人之常情,当事棋手也没有任何过错;但这也是围棋的另一大难点:\u003Cb\u003E谁能把这些人之常情抛诸脑后,谁就能下出比别人更客观、更冷静的棋。\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效的决策计算是一个三维决策过程,主要会涉及三个方面的指标:先前计算结果的再判断,当前局面形势解析,敌方分析。所谓三维决策,是指棋手最终得出的决策方案是由三方面因素的整体考虑决定的;仅就一个方面而言,是没有办法得出绝对的优劣判断的。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请恕笔者也没有能力理清各因素间必然的逻辑关系,而用一个整体图将他们表现出来:\u003C\u002Fp\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6bf9d065ca3d513d78cf879_b.jpg\& data-rawwidth=\&1022\&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2\&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6bf9d065ca3d513d78cf879_r.jpg\&\u003E\u003C\u002F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data:image\u002Fsvg+utf8,&svg%20xmlns=&#x27;http:\u002F\u002Fwww.w3.org\u002FFsvg&#x27;%20width=&#x27;1022&#x27;%20height=&#x27;510&#x27;&&\u002Fsvg&\& data-rawwidth=\&1022\&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1022\&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6bf9d065ca3d513d78cf879_r.jpg\& data-actualsrc=\&https:\u002F\\u002F6bf9d065ca3d513d78cf879_b.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如图所示,先前计算结果的再判断并非简单的检查过程,而是加入了棋手的自我认识。优劣确认是指对前面判断计算和平行计算的得到的结果进行检查;己方正确执行率是指棋手本人在执行计算方案时犯错误的概率,该指标也直接对各方案的复杂程度进行筛选;己方的势地偏好是指通过该方案得到的棋局之后的进行,是否符合棋手本人对实地和外势的偏好。通过这三个子指标的衡量,棋手就可以得出一个计算方案是否适合己方执行的基本判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敌方分析是决策计算的第二个维度,也是笔者认为当年韩流压制国手的最本质维度。该维度的基本决策逻辑是:尽可能选择能够导致出现敌方不擅长局面的计算方案。敌方的擅长评价分为两方面:擅长简单\u002F复杂的变化,擅长实地\u002F外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局势分析是决策计算的第三个维度,也即是判断当前局面孰优孰劣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决策逻辑是:我方占优势时尽可能选择简单变化,敌方占优势时尽可能选择复杂变化。当然,具体选择简单还是复杂变化,是选择取地还是取势,同样受敌我双方擅长领域的影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棋手从以上三个维度出发,分别对每个备选方案进行三方面的期望打分,就可以得到期望值最高的方案并最终加以执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上述描述可以明显看出,\u003Cb\u003E决策计算中涉及的维度和指标交互严重,因此也是棋手最容易犯错误的计算过程。\u003C\u002Fb\u003E同时,由于决策计算中涉及大量的判断计算(正如前文所述的那样,判断计算标准模糊且随着时代对围棋的理解不断变化),因此决策计算中的期望值计算也是一个高度模糊化的过程。出现双趋或双避冲突时棋手当然容易处理,但如果在决策的过程出现趋避式冲突,能否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案就需要依靠棋手本身的决策经验,以及一定程度的运气成分了。再进一步讲,任何期望值的计算其实都是一种可能性判断,一个80%获胜概率的计算方案导致的棋局结果其实并不一定就比79%获胜概率的另外一个计算方案得到的结果要好,这也正是围棋的有趣之处。正如前文所讲,如果对局双方都是万能的围棋机器,当下围棋再也不需要考虑敌我双方的交互性影响,那么围棋和机械的数字选择还有什么区别呢?因此,虽然很想彻底理清决策计算背后的因果逻辑关系,但笔者还是要说:\u003Cb\u003E正是这样的不确定性,才是游戏最大的乐趣。\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决策计算其实也是一个处理大量信息的综合过程,因此对棋手的记忆容量、逻辑推理、归纳演绎、情绪控制和其他综合能力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人们通常提到的棋手“处理问题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在决策计算的反复练习中,逐渐习惯了在多元影响的复杂条件下,利用己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简化局面,并最终得出最有利于己方的执行方案。棋手转型企业家的过程中多有成功之例,是否意味着今天这样的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中,围棋训练可以使一个创业者的抗压、决策等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呢?如果真为如此,那么围棋作为尧皇帝用来训练子女宏观能力的功效,说不定可以在今天焕发难得的第二春。围棋的社会功效,或许也可以由此体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笔者花费大量的笔墨尝试细分计算过程,并非无所事事;笔者认为,将笼统的计算过程加以细分,会对围棋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科学的生理心理学研究中,分化的各部分计算能力会更容易在实验室中得到相关的具体数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专业棋手的培养上,教练可以根据小棋手的能力强弱,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加强其在某个特定计算方面的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棋手本人也可以通过细化量化的各部分计算,对自身的计算能力有更为准确的定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笔者眼里,上述每一个方向都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希望业界大牛能延笔者的研究思路继续深挖,创造更多的研究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综上所述,围棋中的“计算”是一个涵盖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过程,也是棋手最重要的素质能力。四个方面的计算能力相辅相成,共同帮助棋手完成一整盘棋。我们可以从每一项计算能力中找到棋手的各个社会刻板效应——直线计算使人聪慧,平行计算使人缜密,判断计算使人客观,决策计算使人理智。正如木桶效应所讲的那样,四种计算能力的任意一环的缺失都会造成棋手整体计算能力的大打折扣,这也许就是围棋最为困难之处吧。\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围棋世界里,走到最后的绝不是哪一方面的绝对天才,而是全才。\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所以,请许多的棋迷朋友们,将“聂卫平只会布局”“李昌镐只会收官”“李世石只会乱吃”这样的无稽想法,尽早抛诸脑后吧。只靠一种能力,是赢不了棋的。\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最后,请容笔者对那些二三十岁的棋界“老前辈”说一句:请开朗一些,请不要继续妄自菲薄了。请不要无限高估小朋友的计算力了。在围棋的计算世界中,你们和那些小朋友一样,可能都还尚未成年。冒然喂自己吃安慰剂,是有可能造成慢性死亡的哟~\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相信自己,才是一名棋手最优秀的能力。\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2:47:0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8,&collapsedCount&:0,&likeCount&:14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f0eace632a27f46b84faa_r.jpg&,&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https:\u002F\\u002Ftopic\u002F&,&id&:&&,&name&:&围棋&}],&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329,&height&:220},&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column&:{&slug&:&yilukuangxiang&,&name&:&弈路狂想&},&tipjarState&:&inactivated&,&annotationAction&:[],&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18,&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20:47:08+08:00&,&url&:&\u002Fp\u002F&,&lastestLikers&:[{&bio&:&&,&isFollowing&:false,&hash&:&6cd623f8b606fb6ccd22a0&,&uid&:856800,&isOrg&:false,&slug&:&ji-ju-hua-6&,&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几句话&,&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ji-ju-hua-6&,&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越修抹越是妆浓,越骄傲越发平庸~&,&isFollowing&:false,&hash&:&e7ca9d16f818bcefd45d&,&uid&:982500,&isOrg&:false,&slug&:&chu-hao-ran-51&,&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褚浩然&,&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chu-hao-ran-51&,&avatar&:{&id&:&v2-77db09ff87e2c7f8b2dc0f14daf707c5&,&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人生遥控器&,&isFollowing&:false,&hash&:&a1e2fa11c2ec2&,&uid&:968200,&isOrg&:false,&slug&:&yi-ran-yu-yuan&,&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粟凉&,&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yi-ran-yu-yuan&,&avatar&:{&id&:&v2-cdb0ddc53e7a01ea98608c&,&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机械工程,喜欢有机化学,生化&,&isFollowing&:false,&hash&:&b56a5caefd95d69b9389c62&,&uid&:640200,&isOrg&:false,&slug&:&man-ling-88&,&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漫凌&,&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man-ling-88&,&avatar&:{&id&:&v2-ca2ad930eac75a&,&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爱生活,爱敏诚&,&isFollowing&:false,&hash&:&8fa51f04f5a45f18f9e3b3ddd10da63a&,&uid&:12,&isOrg&:false,&slug&:&lovemin-cheng&,&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LOVE敏诚&,&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lovemin-cheng&,&avatar&:{&id&:&v2-6a55ea98bda36d5edba545e6db72dcef&,&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summary&:&\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6bf9d065ca3d513d78cf879_200x112.jpg\& data-rawwidth=\&1022\&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inline-img zh-lightbox-thumb\&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6bf9d065ca3d513d78cf879_r.jpg\&\u003E\u003Cb\u003E【劝君习弈——围棋人的世界观】\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计算观——当棋手谈及计算,他们到底在做什么\u003C\u002Fb\u003E几十年前,手握名人桂冠的王者,会因为面前端坐的居然是一位“年岁未及而立的年轻挑战者”而心烦意乱。十几年前,走在时代顶端的霸主,会望着身后如潮的追赶身影,叹一句“二十岁…&,&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50\u002Ff6c7e6aee25fd757f791a86a965e685f_xl.jpg&,&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topics&:[{&url&:&https:\u002F\\u002Ftopic\u002F&,&id&:&&,&name&:&围棋&}],&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author&:{&bio&:&将怀疑进行到底的心理学生&,&isFollowing&:false,&hash&:&efdfaca2685&,&uid&:76,&isOrg&:false,&slug&:&gong-sun-qing-yang-45&,&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心理学学生 泛疑论者 围棋人 棋界边缘的独特的坚持的声音&,&name&:&公孙青阳&,&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gong-sun-qing-yang-45&,&avatar&:{&id&:&100eee212c2ea431fe37f&,&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column&:{&slug&:&yilukuangxiang&,&name&:&弈路狂想&},&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劝君习弈——围棋人的世界观】\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胜负观——与扭曲的挫折教育划清界限\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日时代功利主义的横行无忌,一定与上世纪初曾风靡一时的一门心理学主要流派——古典行为主义在西方世界的盛行密不可分。当前辈们还在研究意识与潜意识、研究内部心理过程、研究内省法与自陈量表的相互关系时,桀骜的华生用简单粗暴到不讲道理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将波澜不惊的学界炸出震耳的轰鸣。爆破余威迅速从学界蔓延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家似乎在一夜间惊醒:原来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受环境影响和决定的呀!原来那些我们自认为与众不同的情绪和感受,其实都是在特定条件下依葫芦画瓢形成的呀!原来只看结果不求过程的人生,真的可以比别人更快地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饱受新文艺复兴时期复杂思辨困扰的普通民众,仿佛在黑夜中找到了前进的指路明灯,辗转反侧的人生在这一刻终于得以解脱——原来使我们惶惶不可终日的,并非这个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而是我们的自作多情。放弃探索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淡化自己的情感体验,凡事以“强化—结果”的逻辑行事,生活就会朝着我们所追求的终极成功笔直前行。“\u003Cb\u003E强化\u003C\u002Fb\u003E”一词逐渐在公众的认知中根深蒂固,而它正是日后一统天下的“\u003Cb\u003E功利主义\u003C\u002Fb\u003E”的奠基之石。横空出世的功利主义势不可挡所向披靡,在全世界几乎每一个行业迅速传染,如城头变幻大王旗般,在极短的时间内挤掉各民族几乎所有其他的文化形态,成为世人供奉的金科玉律。培训界也不例外——功利主义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了“\u003Cb\u003E成功学\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度风光无限的成功学,在走过大几十年的众人拾柴后,似乎终于将要走到了末路。愿意坚持独立思考的人开始质疑,更多的学者开始挑战其伪科学的命脉。在今天的中国市场,印有“成功学”标记的大众文刊依旧可以卖座火热,可公众在内心中的一丝哪怕不可自知的负性印象,已经注定了成功学的日薄西山。在这样严峻的大背景下,万能的成功学人终于以卓绝的聪明才智对成功学本身进行了换血和改造,一个新的热门词汇——\u003Cb\u003E挫折教育\u003C\u002Fb\u003E——应运而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坚持不懈和挫折教育是围棋培训最为主要的社会刻板印象之一,在父辈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尤为明显。\u003C\u002Fb\u003E时代全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使越来越多的父母担心子女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不能承受足够的压力,“让孩子从小就多体会一下失败的痛苦”成为大量棋童父母的口头禅。而在这些对成功学嗤之以鼻、希望小孩一步一个脚印的棋童家长中,有多少位能知道其实挫折教育本身就是成功学的一部分呢?话虽戏谑,理却明了,这也是笔者成此文的最根本动机。\u003Cb\u003E本文谨从传统意义上的挫折教育的负面作用和围棋在挫折教育中的真正作用出发,简析围棋人的胜负观(或称挫折观)。\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熟悉心理学的读者一定不会对“\u003Cb\u003E系统脱敏\u003C\u002Fb\u003E”一词感到陌生,而它也是今日所谓“挫折教育”的最初来源。在早起针对焦虑症和恐怖症的心理治疗过程中,医生通过“冲击疗法(或称满贯疗法)”和“系统脱敏法(或称逐级暴露法)”两种途径,以不同方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向患者展示其靶过敏源,通过患者焦虑或恐怖过程的反复体验来逐步降低反应强度,并最终达到阈值以下的治疗结果。系统脱敏的具体手段错杂不一,但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这个迄今为止在心理学界依然享有重要地位的疗法来说,叫做:\u003Cb\u003E习惯成自然\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习惯成自然,这句似乎天经地义的道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质疑。\u003C\u002Fb\u003E仅从教育培训的角度来看,它就暴露出两个不可自圆其说的致命问题:我们在把习惯变成自然的过程中,一定会经历的各种各样的负性情感体验,它们会不会对我们今后的生活造成影响呢?我们得到的外显行为的进步,是否意味着个体内部心理过程的进步呢?若非如此,二者之间的冲突,会对个体的发展造成什么影响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请允许笔者以围棋培训为例。很多家长说,小时候多经历一次失败,未来对挫折的免疫力就会强一分。二者之间的必然逻辑关系笔者暂且不想追究,笔者最想问的是:\u003Cb\u003E照这样的逻辑看,孩童时期因为失败流下的的每一滴眼泪,就都是毫无损伤的了?小孩因为输棋而产生的当下的焦虑、痛苦和回避情绪,在不知道猴年马月才可以兑现的未来好处面前,就显得无足轻重了?\u003C\u002Fb\u003E真实的情况显然与之截然相反——哪怕没有任何教育心理学背景的人也应该知道,青少年时期经历的任何非正常情境以及其带来的非正常情绪体验,都会对个体成年后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造成长久的影响。如果老师和家长在青少年的学围棋过程中,始终强调失败对其的历练作用,那么在心理学界另一个名声在外的青年期常见现象——习得性无助,就一定会产生。顺便提一句,仅就笔者有限的围棋教学经历来看,已经形成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孩子绝非一二。(此部分内容在其他系列文章中有详细阐释,在此不做赘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教育者最为担心和束手无策的恐怕就是孩子的表里不一了。在没有足够合理和有力的引导下,我们的确可以通过比较强制性的手段来改变孩子的外显行为;然而这样看似积极的改变,通常都会带来事前根本意想不到的其他负面影响。笔者在此试举一典型例证:许多围棋老师和家长在小孩输棋后哭鼻子时,反复告知他“哭鼻子是胆小鬼的表现。如果不想要被其他小朋友嘲笑和看不起,以后不论输的多惨,都绝不能哭。”在这样的教育和引导下成长起来的小孩,极可能在可以预见的岁月后确实改掉遇见挫折就哭鼻子的习惯;但在没有被培养出更为合理的情绪引导途径前,内心的焦虑和外显的平静并不协调。这样的内外失衡和冲突状态,将会带来其他很多问题——比如成就感缺失,比如暴力行为,比如自毁倾向,比如很多比哭鼻子被同伴嘲笑严重得多的社会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功利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人为地改变孩子们最自然的情感表现呢?\u003Cb\u003E赢棋快乐,输棋沮丧,难道不应该是一个正常人类的最合理反应吗?\u003C\u002Fb\u003E我们让小孩养成赢棋不高兴、输棋不难过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所谓高级素养,对他们的人生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经常说“天性是孩童最好的礼物”,但尽心的家长在为孩子尚不确定的未来煞费苦心时,是否恰恰忘记了这句金玉良言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请让笔者用最为粗鄙的例证来为笔者心目中的狭义系统脱敏或是传统意义上的挫折教育盖棺定论。\u003Cu\u003E人不吃翔,天经地义。小明是一个天真烂漫、光着屁股满院子玩耍的健康少年。但某一天,望着小明欢快的背影,小明的父母忽然想到:小明现在这么好动,如果在将来探索亚马逊雨林时被困在遍地寄生虫的绝望环境中,是不是只能靠自给自足才能生存下来呢?要是小明现在因为心理障碍不能自如吃翔,真到了那一天,不就束手待毙了吗?因此,聪慧的小明父母托关系找来资深培训师希望让小明从小就养成勤吃翔的习惯。睿智的培训师利用系统脱敏的尖端技术,设计了完整的培训流程。首先通过让小明闻小杯翔味的方式让小明逐渐克服内心对翔的天生反感,进而通过强制让小明在卫生条件不敢恭维的公厕内吃午饭的行为让小明习惯翔味和进食的必然逻辑关系。在接下来的培训过程中,培训师通过在午饭中加入翔状的小杯巧克力味冰激凌来混淆视听,让小明在习惯环境中的翔味之后,慢慢习惯翔的外形。下一阶段中,培训师通过加入翔状的翔味冰激凌并要求午餐绝不能剩饭来强迫小明进一步习惯翔状物在午餐中不可取代的地位。在接下来一次历史性的午餐中,行为学家将小杯中的翔味冰激凌换成通过特殊工艺冷冻后的类冰激凌式翔,小明在全无所知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午餐。在下一阶段中,培训师通过一步步提升小杯翔的工艺温度并最终达至常温的过程,终于使小明固化了每餐必吃翔的行为。\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是的,经过培训师严密的系统脱敏训练,小明最终成功养成了餐餐吃翔的好习惯。小明的父母为此欢欣雀跃,因为小明在未来的大自然生存挑战中,再也不会对自给自足的进食产生任何的困扰。可是结果呢?半年以后,食翔过多的小明终于因慢性肠胃炎爆发而入院,经医生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8岁。这时候小明的父母才发现,原来人不吃翔,除了因为翔不好吃,还因为翔不能吃啊!翔里有毒,天天吃还不觉得反胃的人,最后是要被毒死的哦!!!遗憾的是,脱易穿难是世间基本的道理,小明父母除了扼腕痛哭,再无能为力。\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人不爱吃翔。人不爱失败。一模一样的道理,究竟有何分别?食翔过多会中毒身亡,那么——失败过多呢?\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下围棋,绝非为了主动体味失败的痛苦,也绝非为了督促自己接受一波又一波失败的折磨。\u003Cb\u003E黑白世界,胜负为先——试问有哪一位棋手不想赢棋呢?\u003C\u002Fb\u003E同时,与许多围棋门外汉天真的设想的不同的是:\u003Cb\u003E围棋水平越高的棋手,在输棋时承受的痛苦就越强烈。\u003C\u002Fb\u003E这跟社会大众对围棋在挫折教育领域中的期望显然有悖,但却绝然无可置疑——高水品棋手间的对局中会涉及大量更为精细复杂的勾心斗角,在这样的尖端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人,一定会感受到更多更强烈的挫败感和无望感,而为了从失败中找寻真理的记谱和复盘过程(即灾难重现过程)则更会令人痛苦倍增。击倒每一个曾经击倒过自己的敌人并继续前行是每一位棋手不断前行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要随时随地面对或许我们还远未准备好面对的挫折;但在这个避无可避的苦难之旅中,围棋教会我们的,绝不是不是坦然接受失败的命运,而是一些其他的东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围棋人下一次踏上战斗的土地,会更加渴望胜利。\u003C\u002Fb\u003E只有经历过漫长夜中舔舐伤痕的牙关紧锁,才会于明日重归战场增一股勇往直前。只有承受过终点线边一着不慎的刻骨铭心,才会于次回卷土重来多一分巨细无遗。围棋人闻名于世的顽强与坚持,其实都是来自棋手们对昨日败绩的领悟——只有多一分坚持,多一分隐忍,才有可能使往昔的错误,以及那些错误带给我们的痛苦再不重现。\u003Cb\u003E求胜心是围棋名师选择后辈时最为看重的品质\u003C\u002Fb\u003E——只有那些在经历了千百磨难后依然会对未来抱有美好愿望、并愿意为之付出更多努力的棋童,才有可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棋界豪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围棋人总是习惯把更多的未知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绝大多数的他们缺乏安全感。从入门的第一天起他们就要反复经历失败的创伤,走到最后的纵然已是忍耐天分极为出众之辈,经年的失败教训已经使他们养成凡事先从最坏处着想的习惯。\u003Cb\u003E为什么下围棋的人不能统治世界?因为统治世界本身就是一次不靠谱的赌博\u003C\u002Fb\u003E——我们只看到尘埃落定后高高在上的指点江山,却无暇低头顾及王座下的古来白骨无人收。棋手自小下棋多有带彩,而立后却罕有嗜赌之徒,就是因为他们习惯将行事之关键掌握在自身的努力中,而非虚无缥缈的所谓运气或命运。纵观棋圈诸君,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围棋人在各行各业鲜有一统天下,位居中坚层级的却不可胜数,这恐怕就是围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无意识地规避了最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最直接后果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围棋人从胜负世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会承认现实。\u003C\u002Fb\u003E当我们终于从不肯舍一子却最终大龙全灭的痛苦中解脱,我们就会知道尽人事和知天命之间从未有任何矛盾。偏激和执拗是功利社会中普遍至极的心理重症,但在棋手圈内却非常少见,就是因为围棋用赤裸裸的结局告诉我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会死光。在为取胜利坚持不懈的同时,围棋人会在已经谨慎确认负面结局后,尽早抽身,壮士断腕。壮士断腕素来知易行难,股海一载浮沉便一定会有最直接体会——而围棋人于此间的勇气与决断,周遭人绝难照猫画虎。十岁棋童便极可能对止损点有成年人也达不到的理解和执行,这是否也算是围棋的一大特色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另一个方面讲,围棋人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更加不太可能从社会规范以外的途径谋取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在之后的“道德观——棋手无恶人的学术解读”中,笔者会对此点进行详细论证,在此不做赘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围棋人知道,过程远比一时得失更加重要。\u003C\u002Fb\u003E许多棋童最初都会赖皮——这是围棋培训界许多前辈不愿承认却又无可指摘的事实——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事实佐证下,他们会慢慢发现:用歪门邪道左右对局最终的胜负,其实远没有从败局中收获成长来得重要。我们可以偷子,可以连招,可以调钟,可以盘外,甚至可以用拳头强迫对面比自己更小的棋童暂时就范,但这些无稽伎俩总会有再不好使的那天。脚踏实地是围棋人步入社会后的另一大主要刻板印象,这种优秀品质也绝非朝夕可成;但这一切,都从我们终于不屑使用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转而坐在棋盘前聆听老师复盘、总结自身得失和经验教训那一刻开始。如果真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围棋——或许真的有可能成为时代病的解药,也未可知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围棋人对失败的抗压能力确非常人可比。\u003C\u002Fb\u003E但所谓的抗压,并非坦然接受失败,也并非刻意回避失败的结局,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处理失败带来的负性情绪的手段。棋界年轻化是大势所趋,各大道场中前几组的精英学员甚至大多乳臭未干——但在这群黄口小儿中,或许有书虫,或许有吃货,或许有睡神,或许有麦霸,或许有球场健将,或许有书法大家,或许有古焰青灯修佛者,或许有原罪救赎基督徒。当他们不能避免失败带来的痛苦时,专业的围棋训练教会他们绝不能坐以待毙泰然处之,而必须努力为自己找到继续走下去的路。可能他们不懂弗洛伊德,不懂潜意识也不懂所谓压抑和投射,但幼时起大量的输棋经历的练习使他们在或许并不太愉快的强迫过程中总算找到了能够缓解输棋痛苦、转化负性情绪的适合自身性格特点的办法,而这些办法从科学的心理学角度上看,是非常有利于个人心理成长的。而这,或许才是所谓“挫折教育”的真正意义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综上所述,围棋人形成的胜负观,绝非是肤浅的挫折教育那么简单。失败是每一位棋手成长路上的不变陪伴——可能它并非良配,可能我们永不会笑脸相迎——但它让我们动心忍性的同时,却始终带我们去往更好的前方。\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18:41:25+08:00&,&url&:&\u002Fp\u002F&,&title&:&【劝君习弈——围棋人的世界观】胜负观——与扭曲的挫折教育划清界限&,&summary&:&\u003Cb\u003E【劝君习弈——围棋人的世界观】\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胜负观——与扭曲的挫折教育划清界限\u003C\u002Fb\u003E今日时代功利主义的横行无忌,一定与上世纪初曾风靡一时的一门心理学主要流派——古典行为主义在西方世界的盛行密不可分。当前辈们还在研究意识与潜意识、研究内部心理过程、研究内省法与…&,&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9,&likesCount&:42},&next&:{&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50\u002Fe09fa5c50bb957d10820_xl.jpg&,&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topics&:[{&url&:&https:\u002F\\u002Ftopic\u002F&,&id&:&&,&name&:&围棋&}],&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author&:{&bio&:&将怀疑进行到底的心理学生&,&isFollowing&:false,&hash&:&efdfaca2685&,&uid&:76,&isOrg&:false,&slug&:&gong-sun-qing-yang-45&,&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心理学学生 泛疑论者 围棋人 棋界边缘的独特的坚持的声音&,&name&:&公孙青阳&,&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gong-sun-qing-yang-45&,&avatar&:{&id&:&100eee212c2ea431fe37f&,&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column&:{&slug&:&yilukuangxiang&,&name&:&弈路狂想&},&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疏而不堵,放而不滥\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中国业余围棋段位制度改革小议\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是否用段位来衡量棋力水平,是棋圈人士用于判断对方是否是自己人的最简单标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儿棋下的实在太休级了,一不留神让小玄吃了8分,肉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这轮还不错,捡了大朴一盘,涨了6分,开森!小龙虾走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真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高大上的对话,一看就出自于金銮殿中仅供众生仰止的职业棋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我们更为熟悉的场面,往往却是这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侄子会下围棋啊,肯定聪明!学习成绩肯定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围棋啊,我熟!那谁,聂卫平!你认识吧?能下过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哥们下围棋啊!文艺青年啊!现在几级了啊?到十级没有啊?满级多少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呵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段位制度在中国棋界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公信力,职业棋界和业余棋界都是如此。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20年前中国棋院开始使用独立运行的等级分制度以来,职业段位制度已经基本沦为了摆设。前些年的围棋媒体,还偶尔会抛出“初段风暴”这样的娱乐噱头,而这在近年几乎销声匿迹。中国棋院为了平衡段位制度和等级分制度做出了许多努力(如世界冠军直升职业九段等),但从结果上看收效甚微。今天的职业棋手已经不会再去在意自身的段位高低,等级分才是挂钩世界大赛参赛资格的硬通货。每年职业段位升段赛的惨淡经营就是最好的明证——在绝大多数新生代职业棋手眼里,职业段位已经成为鸡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较之下,业余围棋段位的制度设计和管理相对宽松和实用,但在几十年的运行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首先,在上一批全国范围内的围棋普及工作中,业余5段及以下段位的审核和申报权力已经从中国棋院下放到各地的附属棋院。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各地围棋市场的开发,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这也极大弱化了业余5段及以下段位的公信力。在业余6段和业余7段的晋升通道分外狭窄和严格的同时,每年有大量的棋界新生力量成为业余5段,这势必会造成业余5段的良莠不齐,或者说——变水。今天的业余棋界,真可谓是随地扔一块砖就能砸死一片业5——这看似戏谑的调侃,却恰恰体现了现在成群业5堵在业6大门外的尴尬处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些日子小明同志的抗议事件,使中国业余围棋段位制度重回棋界的热门话题。笔者当时一时手痒,也撰文猛批了中国棋院新领导班子一通,在获得比较良好反响的同时,也有一些朋友质疑笔者成文的动机,斥责笔者“只谈问题,不谈解决方案”。因此,经过比较周全的思考和设计,\u003Cb\u003E笔者将在本文提出一套业余段位制度的改革方案,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些许助力。中国业余围棋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我们一定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改革才能真正成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以下为笔者设计的中国业余围棋段位制度改革建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 以围棋理论知识和实战成绩为标准,将业余围棋段位划分为业余1段到业余9段九个等级;\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6d01da0cd0b35cac802d3e_b.jpg\& data-rawwidt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元围棋直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