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到底是怎么那么早宣疆疆的阿

1944年新疆三区大屠杀真相《转》
新疆三区大屠杀真相在新疆伊犁、塔城和阿山地区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分离主义运动,分离主义分子甚至建立了&**厥斯坦共和国&。由于这次分离主义
运动动摇了国民政府在新疆的统治基础,在客观上支持了**夺取全国政权,因此被称为成&三区革命&。事实上,所谓的&三区革命&是在苏联的全面扶
持下发生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推翻盛世才控制的新疆省政权,代之以由苏联控制的傀儡政府。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插手新疆,妄图将其&外蒙古化&,建立一个脱离中国的、为苏联控制的独立地区,或者一个象外蒙古那样的&**国家&。早在1933年,苏联就在北疆的阿山地区策划了一次反新疆金树仁政府的暴动,由阿山地区哈萨克族头人沙里福汗策划宣布独立。但是被新疆主席金树仁及时派兵**下去。同年接受苏联资助和培训的和田人伊敏。布格拉成立了&和田埃米尔国&,自任&和田埃米尔&。在1930 年代和1940年代,苏联多次试图吞并新疆地区,将其改为&**厥斯坦苏维埃**加盟共和国&,为此扶植了很多新疆民族主义和**主义团体,最有影响
的是阿不杜力克木。阿巴索夫的&新疆**主义者同盟&。1944年的&三区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分离主义分子、苏联代理人、后任**政治协商
会议副主席的包尔汉曾自供道:&苏联方面大力援助了这个革命运动,使伊犁革命形势不断发展,一直扩大到塔城专区、阿山专区,成立了&**厥斯坦共和国&
(也称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这就是所谓&三区革命&。它的影响还扩展到了南疆和西藏。其实,我们只要稍微分析一下这个&**厥斯坦共和国&的所作所为,就知道它与所谓的革命不沾边。1944 年11月12日在伊宁成立的&**厥斯坦共和国&的临时政府主席艾力汗吐烈是苏联乌兹别克人,一个泛突厥主义者。在苏联农业集体化年代他从乌兹别克跑到新
疆布道,在布道时他大肆鼓吹新疆实行彻底&独立&的泛突厥主义思想,被盛世才逮捕,从年一直被关在伊宁的监狱。&三区革命&起来之后,
在苏联的支持下,他夺得领导权,使他不仅是泛伊斯兰主义者和泛突厥主义者的精神领袖,而且还是&**厥斯坦共和国&临时政府军政事务的最高主宰者。日,该临时政府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会上通过了九项宣言。在宣言中宣布:&永远消灭中国在**厥斯坦领土上的专制统治&,&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独立的共和国&。除此之外,分离主义分子还大肆屠杀汉人。1945年1月伊宁被攻克后,大批极端维吾尔族民族主义者手持木棒大刀,四处残杀汉族人。
到事态被制止时,已经有大批汉人被杀,其中东北汉人几乎无一幸免,连伊宁救济院的残废汉人及汉人小学生都被拖到河边用木棒打死。&三区革命&中被杀害的汉族平民数量至今没有准确的统计,一般的估计是在二万至七万之间。1944年9月,蒋介石将盛世才调到南京,派吴忠信任新疆省长,并把各厅厅长都换成国民党方面的人。蒋介石还命令马步芳派一个军的骑兵驻扎在新疆各地,对**厥斯坦分离运动进行**。1945
年期间,经南京政府与苏联交涉,双方同意派代表进行谈判。南京方面派出了张治中,三区派出了热黑木江(团长)、阿不都哈依尔。吐烈、阿合买提江三人代表
团。苏联派出一位代表。经过八个月谈判后,制定了11条和平条款,取消了&**厥斯坦共和国&的名称,恢复伊犁、塔城、阿山三个专区的建制。此后苏联仍试图控制新疆地区,国民党军队与&三区&军队隔玛纳斯河而武装对峙。苏联代理人包尔汉称:&以后尽管国民党不断破坏和平条款,企图派国民党军占领
三区,但是由于苏联的支持和各族人民的坚决斗争,这一企图始终没有得逞,直到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整个新疆才完全统一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今天是个二傻
求关注求星辰么么哒
新才艺主播求罩求罩
爱我的人你在哪
下午好呀,没事聊聊天~~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头图加载中...
我想是每个人都会向往的地方。不说别的,单凭景色就足以让人陶醉沉迷,但殊不知还有别的让人神往的原因。朋友,来吧,这里很安全,这里很优美,这里很热情,这里很繁华,这里也很难忘。最真实的就在游记里,最真实,不加半点修饰,不华丽平易近人的就是我的游记风格,但我保证,里面用尽了心思。
呈上今年暑假的照片先让大家一饱眼福
精彩马上开始,五万字+500张图片,不想看看嘛??
我希望进来的人可以看完这篇不是特别好的游记,因为这篇游记已经花费了我不少的心血,暑假作业和游记并写的。可能整体不是很完整杂乱无章。但我真的真的真的已经尽最大努力了,以前游记都半途而废了所以经验也没积攒下多少,还请大神们指导。
先说一句,原来虽然也写过游记,但是大都半途而废了,所以,这个是我第一次真正的下了决心想要完成的一篇游记,我会尽量多写一些实用的信息,如果写的不好,请谅解,在之后的游记中,我会努力改善提高。
再顺便插一嘴,照片大多都没有像别人经过后期的处理,很多都没加个滤镜p个图啥的,质量一般,也请谅解,我承认我有点小懒但是这样你们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景色,而不至于看那些大片,期待值极度的高,结果到了之后亲眼一看发现虽然美倒是挺美但是真的天没照片那么蓝,水没那么蓝,草没那么绿……(我只是想给大家呈现最真实最原始的景色)
以下照片均为普通的尼康相机拍摄后传到手机里进行游记的编写,甚至还有极小部分照片是手机拍摄的。那些喜欢大片的就算了,谁能给我科普下蚂蜂窝写游记手机和电脑有啥子区别其实我觉得,像我这种业余的摄影家就不用长枪短炮的了。
大多数人的印象:
也许在许多人的眼中都非常的遥远与神秘,提到,人们会想到沙漠戈壁,人们会想到风吹草低见牛羊,人们会想到黄沙漫天,人们也会想到一个个都很神秘蒙着黑色面纱大眼睛的人……也总会把人当成那些不好的人,小偷,也有些人把的人都想象成成天拿着刀枪上街,或者经常把人都当成恐怖分子,,,人我不敢保证全是好人,毕竟哪都有小偷骗子甚至那些破坏国家安定的人,但请不要把极小一部分人的恶劣行为当成全民族全国家的行为,就像想到,有的人总想让人灭亡,是有很多那些对华不利的且篡改历史的人,但也有很多正义热爱的人。因为后来我们回是坐火车回去的,所以接触人的机会就多了一些,有几个内蒙的大哥问我们去哪了,我们刚说,他们就说人胆子真大,还敢去,,足以看出世人对的误解有多么深真无奈啊
还有的人一提到这样的偏远地区就想象的很穷。还怕吃不饱穿不暖的,我就想说一句,你所在的城市发展不???人家边疆不发展?西部大开发干嘛的。我就说我在吃的川菜,身边就有人很吃惊的说:“那地方还有川菜呢啊”我都不知道说啥了,,,人家也有高楼,人家也有商场超市,这年头啥玩意没有啊,这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了,也有万达,也有百盛,也有家乐福什么的好不,也有神力时代广场,也有花样世界奥特莱斯,也有百益超市好不?别的啥的就更不用说了,比这还发达呢。(没想打广告用事实来说明嘛)虽然上次GDP都负了,但是我相信及还是有希望的,前不久(这是后加的已经8月26日了),,市长及副市长共同商讨了“投资不过”的问题,一部分网友是认为产业落后只能在这发展不能到达出了的其它地方发展,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意思是外的产业不到来发展,所以到的就停住了,所以才提出了振兴,或者中部崛起,再或者西部大开发。
是固有领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曾经我看到过有一个人在网上是这么说的:“我们历史老师说了,不要也罢,就是这俩地方拖了后腿”对这个历史老师我也是呵呵了,亏还是个老师,怎么这么不会说话呢,虽然可能是很多年前说的了,那个时候可能确实那边有一点点小落后,但是也不应该这么说,我怀疑那个历史老师是哪个kong&bu&zu&zhi派来的。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自古以来也是重要的沟通要道,从汉朝张骞通西域,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从建立友好关系,到造福世界人民。在历史上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学生,我们有义务维护国家团结,为民族团结事业贡献自己力量。希望大家踊跃向身边的人证明如今的繁盛。
现在进入正题。其实很久以前就想去了。因为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在吸引着我。但是由于平时没有时间,所以一直没能去。对于我这种学生党来说,每年只有寒暑假双假的时间可以出去好好快活快活,所以假期刚刚开始我就做足了准备,争取着不让旅行留下遗憾。
现在在打这段话的时候,正在从要去到,正在火车上,别人的火车满车方便面味,的火车满车牛羊肉味,这也让我想起了去年暑假在的时候,听说硬座车厢也都是酥油的味道,但我在卧铺,我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还说地下整的很脏,这味道,够酸爽,最起码不是满车脚丫子味,以上真的没有什么意思,就是提醒大家如果受不了的还是选择飞机或者带个口罩啥的,毕竟人家就吃就用这玩意,有些味道也很正常,但是人都真的很好。住在我们下铺的两个的老奶奶,特别好也特别爱接受新事物,虽然穿着传统的维吾尔族衣服,但还会玩手机里的许多功能,还带个电脑,她们一起来的还有一个爷爷,还有两个小孩和一个大点的大约11岁左右样子的小女孩。虽然每次进到我们那个卧铺里就能闻到她们自己带的那个羊肉汤和抓饭的味,但真的很好很好很好(不要问我为什么说三遍,,)那个老爷爷看我们拿那个拉杆箱往上面放特别沉,还让我把箱放床底下,还有个老奶奶看我下来的时候就把那个脚蹬放了下来还冲我微笑,虽然这些举动都是很小的举动,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是却总会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有没有人来科普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维族,回族,或欧美人那些常吃牛羊肉的人身上总有一种难以描述…的腋下散发出来的味道(够含蓄吧),前两天我们补课班新来个外教老师,还没录取,当时就我们班上课别的班都是一对一,所以来我们班试课,一进来就一股味儿就飘了进来~~~,但是有一点很奇怪,就是之前的人和现在的人都没有味,但是是黑色人种,难道和人种还有什么关系?
本尊出场咳咳…自我介绍一下,15岁,130斤.,173cm,中学生,在蚂蜂窝潜伏2,3年了,嗯也许更多年了,记不清了,坐标,就读八十二中学。
D2:-(赛里木湖-霍尔果斯口岸)
D3:(惠远古城-那拉提-哈萨克第一村表演)
D4:--&(巴音布鲁克-汉人街)
D5:-(解忧公主薰衣草庄园)
D7:(艾提尕尔清真寺-老城-东巴扎-香妃墓-民居-东湖公园)
D8:-干(山-库里湖-红旗拉甫)
D9:干-(石-金草滩-老城夜市)
D11:(大巴扎-水磨沟-红山)
D12:-(坎儿井-火焰山-葡萄沟)
D14:火车上
在墨迹了一堆之后,终于要开始记录了,撒花鼓掌!!!
早上早早的就起床了,因为这次之行对我的诱惑力极度极度的大,不亚于喜欢一个人了,嘿嘿。起床后过了一会儿又趴下了,在床上又趴了半天才起来,起来后发现已经差不多9点来钟了,嗯,正常,接着又去洗了个澡,去剪了个头,去吃了个早点,然后回家又洗了一遍澡,洗特干净就怕扎,都要搓tu&lu皮了,其实我觉得我剪头特不合适,我又没发型就剪短些也30,算了不说这些了。然后心情超好的收拾了行李,因为我比较墨迹,所以每次出去都是等到临走当天的上午才进行所有事儿。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那种感觉,就是离旅游的日期越近反而越平静,之前却特别激动,然后临走当天又开奋了。我爸开车,送我和我妈到了机场,之后他就自己回去了。晚上五点多的南航的班机,经停,一到机场就闻到一种不知道是什么味道的焦味,我妈说机场里面不会有卖内蒙烤全羊的吧
半夜12点多到了,等大巴等了半个多钟头,第一班人多还没上去,等了10多分钟,第二班才来,住的地方在红山那里,还是很方便的,机场大巴直达。想知道路线的,可以上网搜一下。
感谢看完第一天的流水账,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写的了,坐飞机加经停坐了六个半小时啊,飞机还晚点半个小时,脑子都不好使了待的,不管咋说飞机也是坐上了,机场有好多航班都取消了
开头问你们个问题,小蚂和小蜂谁更可爱呢?我觉得都挺可爱的不过一看小蚂就是哥哥,小蜂就是弟弟啊。别问我咋看出来的。。
本篇游记共含47258个文字,529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一路求索,这里的历史很悠久 新疆博物馆一瞥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变迁或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还是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娱乐欣赏为目的社会公共机构,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132号,是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文物和标本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于1959年正式成立,其馆名是老一代革命家朱德委员长1959年来新疆视察工作时题写。原馆建设之初为山字形平房建筑,是农业展览馆,1962年迁至现址改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2005年,新疆博物馆在原址新建,新建 成的博物馆建筑面积1728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层,主体高18.5米,该馆科研工作以馆藏文物为重点。
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规模不大,展出的藏品不算很多,但非常有特色,比如现存最大最精美最完整的唐代木雕彩绘踏鬼天王,画着胡人面容的镇墓兽和彩绘木佣,以及色彩鲜艳、唐风十足的绢画。著名的干尸展厅展出了多具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干尸。其中最箸名的当属楼兰女尸。在中国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对于喜爱猎奇、喜欢研究丝绸之路和西域历史、喜欢唐控的人来说,这里是全国最好的博物馆之一。
新疆博物馆地处乌鲁木齐市中心的西北路上,这里交通方便,乘坐公交7路、51路、 52路、66路、68路、303路、305路、309路、311路、518路、906路、910路、912路、928路在博物馆站下车即是。 乘坐公交23路、34路、527路到桥头站下车,沿西北路向北步行500米,或乘坐快速公交(乌鲁木齐市BRT)5路到西北路站下车,沿西北路向南步行约500米也可到达。
我们居住在北郊客运站附近的百万庄。从旅馆对面的马路上乘坐906路公交,共坐13站,下车的车站就在博物馆大门旁。
新疆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其开馆时间,除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外,夏季(4月15日—10月15日),每周二至周日的10:00—18:00(16:30停止进馆),冬季(10月16日—次年4月14日),每周二至周日的10:30—18:00(16:30停止进馆)。为保证馆内秩序良好,每天限量2000人入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规模虽不宏大,建筑也说不上多雄伟,但巧妙的运用了各种曲线,造型新颖并富有强烈伯民族风格。在2003年12月评选揭晓的乌鲁木齐新十景中,新疆博物馆赫然入选,新十景为(排名不分先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水磨沟景区、达坂城景区、燕尔窝景区、民俗风情一条街、红山、大银行、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妖魔山、南山景区。
日11点08分,我们随着人流步入了慕名已久的新疆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大楼是一个园形开井式的大厅,其风格让我想起蒙古包的造型,不知设计师的灵感 是不是源于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展室分别设在一楼、二楼,一楼主要分两两大展区,大厅左侧是新疆民族风情陈列区。大厅右侧是西域历史记忆区。
按顺序,我们先走进了新疆民族风情陈列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区,在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原来生活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13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解放后,随着人口的流动,又有东乡、壮、撒拉、藏、彝、布依、朝鲜等34个民族的人迁居于此。现在新疆聚居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共47个民族。
新疆民族风情陈列区主要介绍了新疆的13个原住民族。
民族风情展区一进门的新疆地图
民族风情展区的第一展屋是汉民族风情展。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同时也是新疆人口第二多的民族。截止2004年,新疆汉族人口共有780余万人,占全疆总人数的39.75%。
新疆汉族由来已久,早在西汉时,就有汉人在西域活动。《汉书.西域传》载“西域”的地理概念为:“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则接汉扼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从地理上讲,汉时所说西域为今甘肃玉门关、阳关(敦煌市境)以西、天山南北、帕米尔高原以东以西以北;政治上,汉西域是指当时设立在今新疆的西域都护府(西汉宣帝神爵2年即公元前60年设立)管辖的范围(今天人们所说的西域往往仅指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辖范围)。汉以前北方民族称汉人为“晋人”,因“晋”与“秦”读音相似,西汉时期北方民族称在新疆的汉人为“秦人”,“晋”这个词,在今新疆留有遗迹可寻,如喀什市的“其尼瓦克宾馆”,“其尼”实为“晋”(China)之音。
新疆各地出土的大量文物可看出,早在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就有不少内地居民来到新疆。公元前101年,西汉王朝开始在天山以南的轮台、尉犁一带屯田,公元前60年建立西域都护府之后,戍边官吏、屯田士卒、商人和家属等人大批来到新疆,汉人逐步形成遍布新疆各地的大分散和各个屯田点小集中相结合的分布格局,这种格局延续到东汉和魏晋时期。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祖国内地战乱频繁,中原政权对新疆的统治逐渐弱化,但汉人在新疆的存在一直持续。不少内地汉人迁居河西走廊,又辗转进入新疆,他们和魏晋屯田士卒的后裔汇集于高昌(今吐鲁番),建立以汉人为主体的高昌王国。 5世纪末,金城(今兰州)人麴嘉被拥立为高昌王,这个麴氏高昌王国存在了140多年,曾是新疆地区最强大的政权。
新疆汉族人虽多,但在新疆博物馆民族风情展厅里只占了很小一个小角,呵呵,因为对于进馆参观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汉民族太熟悉了,熟悉的象自己的手纹。
紧邻汉族展室的是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是新疆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哈萨克族主体在中亚、西亚,只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 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总人口数为159.87万,主要分布在新疆,2014年新疆境内有哈萨克族1462588人,占新疆人口6.88%。
哈萨克族源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古代的乌孙、康居、阿兰(奄蔡)人和原在中亚草原的塞种人、大月氏以及以后进入这个地区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融合而形成的。
哈萨克族民族语言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哈萨克老人织布的模型
能歌善舞的塔吉克人
民族风格的陶器
哈萨克族的民族用品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逐渐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发展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蒙古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及蒙古国境内,是中国人口较多的的少数民族之一,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2014年新疆境内有蒙古族人18.53万。占新疆人口的0.8%。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
蒙古包与蒙族服饰
蒙古族人能征善战,弓箭和猎枪是男人的必备
蒙古式摔跤
回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民族,在中国大地上分布非常广泛。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981.68万人(2000年,不包括台湾省),其中新疆回族人口为105.85万,占新疆人口4.56%。
当代回族通用汉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关于回族分布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是回民族最终形成的时期。回族人民具有反压迫斗争的光荣传统,各地回族还以不同的形式参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五四运动和中国**成立,为回族人民的彻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回民族在历史上都涌现过不少杰出的人物,对当时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疆回族人使用的各种乐器
柯尔克孜”是中国柯尔克孜民族的自称,也是其他民族对该民族的称呼,国外同源民族被汉译称作“吉尔吉斯”。民族语言为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
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根据2014年统计,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人口数为20.24万。基本上全都生活在新疆,占新疆人口0.87%。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五家子屯有数百人聚居,是18世纪从新疆迁去的。
“柯尔克孜”含义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一说是四十的复数,可解释为四十个‘百户’,也就是四十个部落之意;一说是“山里的游牧人”、“山中的乌古斯人”、“依山傍河之人”、“草原人”的说法;也有说“柯尔克”是四十,“克孜”是“姑娘”,“柯尔克孜”就是四十个姑娘。
柯乐克孜族以游牧、渔猎为主。
柯乐克孜族的一些民族用品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等省和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
锡伯族原居东北地区,关于锡伯族的族源,占主流的是鲜卑说,也有女真之说。锡伯之名最早见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一般认为锡伯族名是以锡伯族长期活动的地区命名的。据史料记载,锡伯国原是金朝所封之国,大致在洮儿河、绰尔河流,都城在锡都,即喜都,又称苏完城、苏完颜城,在今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境内。明末,努尔哈赤统一中国北方后,根据盟旗制度将科尔沁蒙古人分为十旗,锡伯人被编入科尔沁蒙古十旗。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政府平息准噶尔之乱后,为加强伊犁地区防务,从盛京、凤凰、辽阳、开原、牛庄、广宁、熊岳、复州、岫岩、金州、盖州、锦州、义州、兴京和抚顺15处强征锡伯官兵1020名,连同眷属4000余名(内有路途上降生350余人,跟随而来405人),分成两队,分别于同年4月上旬和中旬自沈阳出发,沿北方蒙古高原驿路,战风沙,抗洪水,忍饥挨饿,艰苦跋涉一年多时间,于1765年8月分别抵达伊犁惠远境内。伊犁将军随即将原编10个扎兰(队)缩编为6个旗(牛录)。1766年春,迁移到察布查尔地区,将六个旗扩编为八旗,组建锡伯营,成为“伊犁四营”(索伦营、锡伯营、察哈尔营和额鲁特营)之一。锡伯营是集军事、行政、生产三项功能于一体的组织,在其经历的145年历史进程中,为建设边疆、抵御外侵,作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人的后人就是今天新疆境内的锡伯族人。
锡伯族总人口约为19.0万。多数居住在辽宁省(70.2%),新疆有 4.35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19%。另外在内蒙东部及吉林、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少数散居。
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一种语言。新疆的锡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东北的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同于汉族。
锡伯族的传统服装和满人服饰很接近
俄罗斯族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俄罗斯族总人口数为15393人,其中新疆境内有1.2万人(2014年),占新疆总人口的0.05%。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主要是18世记至19世记间俄罗斯移民的后裔,俄国十月革命前,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等地涌入中国新疆北部地区。十月革命后,又有一些俄罗斯贵族逃入新疆境内。盛世才于1934年召开新疆第一次民众代表大会,已加入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以“归化族”的名义出席了会议。而东北境内的俄罗斯族人有清朝早年入侵我东北的俘虏,也有后来在中国经商的俄罗斯人的后人,还包括与中国人通婚的后代等。经过百年的同化,这些俄罗斯族人在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方面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
俄罗斯族 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
如果我没有记舛,这个应该是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操伊朗语的诸部族。这些部族在很早的时候就分布在我国天山以南的许多地方。两千多年以前,张骞通西域,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帕米尔东部的各伊朗语部落与中央王朝确立了行政上的从属关系。在张骞通西域之后,前往大月氏、安息等国的使节和商人不断经过帕米尔地区,帕米尔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交通的必经之路,使得塔吉克族和汉族等兄弟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促进了塔吉克族古代社会的发展。11世纪时,突厥游牧部落将中亚地区操伊朗语、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民统称为“塔吉克”。以后,“塔吉克”逐渐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的民族自称。在历史上,自古就繁衍生息在新疆广大地区的塔吉克人,和不同时期从帕米尔西部东迁并定居塔什库尔干一带的塔吉克人,是我国塔吉克族的先民。
塔吉克族主体在中亚,主要分布在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和地区,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族主要聚居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族总人口数为51069人,占新疆人口的0.22% 。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民族语言为塔吉克语,包括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大方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
塔塔尔族为蒙古人种的西伯利亚类型 ,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文字为基础的文字,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
塔塔尔族为自称“tatar” 一词的音译,在汉文史籍中常被译为“鞑靼”、“达怛”等,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巴尔干、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塔塔尔族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少的民族,2014年中国境内有塔塔尔族0.51万,全部生活在新疆,占新疆人口的0.02%
在中国,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天山北部地区,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等地区人数较多,比较集中分布在乌鲁木齐、伊宁、塔城、奇台、吉木萨尔、阿勒泰、昌吉等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乡是中国唯一的以塔塔尔族为主体的民族乡。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
达斡尔族居住地最早记载为讨浯儿河(今洮儿河),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17世纪中叶因中俄边疆战事,清政府为巩固后方,将达斡尔族迁回到嫩江流域,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贝加尔一带。清乾隆平定准噶尔之乱后,为加强伊犁地区防务,清政府抽调黑龙江布特哈八旗中的达斡尔族青壮年至新疆伊犁戍边驻军,保境安民,起初三年一轮换。后考虑长途跋涉浪费财力、人力、物力,改为抽调上千达斡尔旗兵携带家眷永久戍边新疆伊犁。自此数千计达斡尔官兵家眷远离故乡,奔赴遥远的新疆戍边驻军。和同样从东北迁至伊犁的锡伯族、满族一同驻守大西北,保卫祖国领土。
达斡尔共有人口131992人,目前新疆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塔城市、塔城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伊犁霍城县伊车嘎善锡伯民族乡,伊犁察布察尔锡伯族自治县,零星分布在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其中新疆境内有0.68万,占新疆总人口的0.03%。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清朝内外战争均有达斡尔将领参与。抗日战争时期,为东北地区抗日做出杰出贡献。达斡尔族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钟形式。
乌孜别克族,境外称乌兹别克族,民族语言为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
乌孜别克族主体在中亚,主要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国家,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许多县、市,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城镇,少数在农村。
乌孜别克族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其总人口的78.8%,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共1.85万(2014年),全部生活在新疆,占全疆人口的0.08%。
下边照片中的民族就不用介绍了吧,满族,地球人都知道。新疆满族人口2.81万,占全疆人口的0.12%
必须一书的是新疆满族人的悲壮历史 。新疆的满族人是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和大小和卓之乱后,为加强对新疆的统制,由内地调往新疆的军队及人家眷。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开始在哈密、巴里坤、乌鲁木齐、伊犁等地派满族军队驻眷。为了实现边疆的长治久安,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节制南北两路驻防官兵,掌管天山南北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的军政,是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首任伊犁将军明瑞在伊犁河北岸,今霍城县惠远乡的老城村选地筑城,乾隆皇帝亲自赐名“惠远”,取“大清皇帝恩德惠及远方”之意。继惠远城后,清政府又以惠远为中心,在伊犁河北岸修建了绥定、塔勒奇、惠宁、熙春、广仁、瞻德、拱宸等8座卫星城,分别驻扎军队,设置官府,史称“伊犁九城”。其中满族官兵主要在惠远城和东大村(即惠宁城,在今巴彦岱镇)驻防。这些满族官兵来自热河、凉州、庄浪和西安,当时,定居于新疆的满族约30000多人,其中驻守伊犁的就有10000多人(8000多人在惠远,2000多人在惠宁)。以后的半个多世纪,由于社会较为安定,新疆满族人口逐年衍增,至嘉庆末年(1820年)统计,总数已近7万人,其中生活在伊犁的就超过一半,惠远、惠宁两大满营共约4万余人。
1864年6月,新疆爆发了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天山南北几乎全被起**人员所占领。形成了几个不同封建地主和宗教头目领导和地方割据政权,他们互相攻伐,争战不已,给阿古柏匪帮和沙俄军队入侵新疆造成了可乘之机。在抗击**和抵抗阿古柏匪帮及沙俄军队的入侵中,新疆清军军民死亡极多。乌鲁木齐满营被攻陷后,都统平瑞**,官民殉难者万余人。同治年间,伊犁惠远、惠宁两城官兵、妇女拼死奋战,相持多时,因力不能敌,城被攻破,伊犁将军明绪及前伊犁将军常清皆被杀,全城男女拒不投降,或被杀、或纵火**,满洲八旗兵民、老幼妇孺战死4万余人。可谓“城在人在,城毁人亡”。
光绪元年三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伊犁将军金顺率领满汉等各族官兵英勇奋战,全力配合左宗棠西征。继收复迪化、昌吉、呼图壁、玛纳斯诸城之后,又于光绪八年(1882年)收回伊犁。收复伊犁后,在距老城北7.5公里处,历时10年,依照旧城复筑新城,就是现在的惠远城。新城的布局、规模仍仿照旧城兴建,仍冠以“惠远”之名。伊犁将军府也于清光绪十年(1885年)在新城中重建。新疆建省后,省会设于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从此东移,但伊犁将军仍掌管着北疆军务。
新疆建省以后,东部巴里坤、古城、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的满族人全部集中在奇台;西部的满族人集中在伊犁惠远城。1881年,新疆的满族人总计4000多人,仅为战乱前满族人口的5.7%。在奇台的不到2000人,在伊犁的仅有2000多人。后来的情况并未好转。为躲避民族仇杀,一些满族人隐姓埋名,使满族人口急剧下降。到解放时,全疆满族人口仅有1000人,占当时新疆总人数的0.02%。
解放后,满族人民同其他民族一样得到了翻身。由于满族人民生活的改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在不断提高,加上贯彻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从前隐瞒满族族别的人又恢复了他们的民族族别。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满族人口由1976年的3635人猛增到9182人,占新疆总人数的0.07%。到 2014年,新疆满族人口已达2.81万,占总人口的0.12%
维吾尔族民族语言为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分为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维吾尔”是民族自称,在维语中为“团结”、“联合”、“协助”之意。维吾尔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是新疆人品最多的民族,2014年维吾尔族人口为1127.19万,占新疆人口48.53%。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是维吾尔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尔绿洲、和田绿洲以及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为集中。天山东端的吐鲁番盆地,也是维吾尔族较为集中的区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萨尔、奇台一带,有为数不多的维吾尔族定居。此外,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河南省绳池县,也有少量维吾尔族分布。
一楼大厅的右侧是西域历史记忆展区,在这一展区内,以图片,文字,特别是各种文物展示了新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历史记忆厅第一部分名为“文明的曙光”,这一展厅展出的主要是新疆各地届土的石器时代的石器原件及原始人类生活的模型。我在这一展室拍照很少。
历史记忆展厅的第二部分叫“金石之光耀天山”,展出的应是青铜器时代到中原汉王朝之前的文物及图片,包括青铜器时代的侗人,各种青铜工具,陶器、石头图腾等
时代记忆展厅第三部分的主题是“汉通西域开先河”
西汉时期,公元前139年,张骞受命率人前往西域,联合大宛国夹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时,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被占据此地的匈奴人俘虏。匈奴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张骞坚贞不屈,一直在等待时机,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11年,匈奴的看管放松。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他们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但大月氏已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
张骞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并获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带回长安。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公元前65年,汉王朝在西域设立都护府,那时起,西域纳入了中华的版图。
历史记忆展厅第四部分的是群雄争霸与民族融合
汉朝以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陷入群雄争霸阶段,西域也出现了多个政权,但由于丝绸之路的建立,此 个历史 时期中原和西域间的人员往来和商贸交往并没有中断。新疆地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文化、科学技术的交融很好的促进了新疆的经济发展,也对后来的民族的融合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历史记忆展厅的第五部分是“大唐雄威置安西”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灭陈,中国再次统一。随后不久大唐朝建立。唐 王朝在天山南北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 护府,与此同时,唐朝加强了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的交往,中国进入了盛唐时期,科技、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繁荣,民族团结。西域的历史也进入了新时期。
这一展室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各种彩绘的泥塑、陶俑,这些艺术品即有中原文化的艺术底蕴,又有西域甚至中、西亚异族的鲜明特点,是不可多得的东西融合的艺术精华。
历史记忆展厅的第六部分是漠北回鹘迁天山
回鹘是个游牧民族,历史上也曾称之为回鹘国。其壃域变动很大,后来大概定位于漠北一带。唐开成五年(840)回鹘西迁西域。关于这段历史和迁徒原因,史学家说法不一,此处就不再叙述。但回鹘迁居西域无疑对促进新疆的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历史记忆展厅的第七部分是“蒙古西征立汗国”
13世记初蒙古帝国崛起,1218年,蒙古灭西辽一统西域后先设达鲁花赤管辖天山南北,后成吉思汗将西域分封给察合台,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元朝在新疆设行省,名阿力麻里省统辖西域。后又仿汉唐旧制设北庭都护府等。在军事上则先后设阿力麻里元帅府、别失八里元帅府等管控新疆。
元朝灭亡后,察合台家族后裔管理新疆至17世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胶宣传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