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可能不会变好是在一天天的变好的,我一直想知道这个世界可能不会变好会好吗

【侠客岛】这个世界会好吗
06:37:28来源:海外网
字号:大中小
摘要:像黄岛、天津这样的事,每隔一阵惊天一响,想让普通人丢掉非理性人自我保护的铠甲,谈何容易。写完这么宏大的愿景,也只能坦诚,关于天津爆炸,关于东莞地陷,关于每个砍人事件,每场火灾,我再写一万字也是徒劳。
  如你所知,这一周足够悲伤。节气上才刚见过立秋,这股没来由的肃杀之气就肆虐了从天津开始的许多角落。爆炸,自杀,砍人,火灾,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这是生命中平凡无奇的一周了。  亲戚或余悲,作为他人,我们也远没到歌唱的时候。真实世界永远在以不同的花样和轻蔑,挑衅我们本爱享乐的神经。  一  如今算来都五年了,实习的时候因为是个男丁,总会被那家都市报派去一些凶杀、跳楼或是车祸的现场。我从没有去这些场合的经历,算是一次过足了瘾。于是从那个下了很多雪的春天开始,一直到树荫遮天蔽日的路上蝉鸣不已,我时常穿梭在北京街头,奔向一个又一个有尸体的采访地点。  现在想来其实脑海中一团浆糊,人就是这样的动物,对于痛苦的回忆总有办法消解。遗忘是最好的消解。  忘不掉的场景是在一个大学里,线人说,一个姑娘从9楼跳下去,只用几秒就结束了短暂的一生。我赶到时,学校用水管冲刷过了现场,十足的馊主意,血水大肆蔓延,空气中充满着血腥味。我拼命忍住想吐的冲动。眼前的楼早已被学校清场,所有的灯都关了。没有电梯。  我摸黑爬上了9楼,找到她跳楼的那扇窗户,还开着。几个小时之前,她还是跟我一样大的人,如今永远停留在了这个美妙的年纪。窗户边上,是她所在院系的办公室。跳楼地点显然精心选择过。  半月后,在一份杂志上读到了她长长的故事。并没有什么离奇之处,无非是大学生自杀的那点原因,学业,性格,人际关系。可自杀又无需资格认证,还要什么特别的原因?  岁月如梭,如今我果然比起她年长了五岁。再也不冲在车祸、凶杀与他人跳过的楼下,遍寻蛛丝马迹写在报纸上,管他是否无人问津。我记得那时候最常用的写法是——  一个路人告诉本报记者,他正在遛狗上班去银行取钱看望朋友去吃饭的路上,忽然听到“砰”的一声。  我轻蔑的用“砰”,记录了许多人生命的最后一刻。  假如时光眷恋,我还如五年前一样年轻而无知,留着乱糟糟的长发,在这家离天津不过一小时之遥的报纸实习,说不定会被派去这可怕的爆炸现场。我记得,实习的时候最爱偷偷闯入第一现场,假扮工作人员或是路人,肆无忌惮地掏走能听到的所有故事。最为特别的一次,溜到了一个放学后被车撞死的小学生边上,和那个哭哑嗓子的父亲一起,把孩子抬上了床。小腿冰凉而柔软。我没有采访那个父亲,最后也没写稿。记忆中是最后一次去这样的现场。  面对生命,才华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用处,阅历也没有。直到今天,我都只能想到用“砰”的一声,在心里记录天津逝去的生命。  二  无论对灾难有多熟悉,都会遇到崭新的震惊。王国维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每天生活在这变化多端的世界里,看着中国最为发达的地方,平地炸了53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真不想积累这样的阅世经历。  你以为见多了就麻木了,却清晰分辨出了每次的不同。  后那天,一个用作品记录过很多大灾难的记者,从19楼跳了下去。据说是抑郁症。我读过他很多稿子,具体如何行文早就忘了,只记得是一个颇为高产的记者,是许多朋友的朋友,是爱踢球的率性之人,是大家说的好人,是一个乐观的人。  而乐观,是世上最大的假象。  有时我回村里,会有不少老人来听我讲故事。斗转星移,小时候天天缠着听他们掰瞎话,如今在外多年,我竟然挑起了村中讲故事的一根大梁。  按照经验,我要回村子里讲那个跳楼女生的故事,老人们一准会笑话她,小小年纪这么点破事都看不开。我要讲那个跳楼记者的故事,老人们一准会骂他不愿担当,不愁吃不愁喝的还有什么槛过不去。所以我从不给他们讲这种故事。我想到,从小到大,村子里多少人喝了农药,多少人上吊离去,他们从未这样嘲讽过。  人很容易理解身边的惨剧,你知道他的沉重。在你不能想象的地方,同样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对了,王国维还说,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谁有这么幸福。  三  3年前北京暴雨那天,我和朋友骑自行车去打羽毛球,回来时,在壕沟一样的公路上推着自行车走掉了一只鞋子。那场大雨让79个人丧命,却只有广渠门被淹死的车主被人铭记。因为他不是房山的农民,他是在二环附近丧命的,他是你我身边之人。只有他,让安全锤在淘宝上一夜脱销,故事被媒体反复说道。  多年前我还愿意读教材的时候,书上说,能吸引人的,无非就是心理上或者地理上的接近性。在一家著名媒体写稿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核心段落”,编辑盯得格外认真,你需要在这一段里告诉读者这事跟他有什么关系。不然谁写谁看,写谁谁看。  绕这么大圈子是想说,我们关注天津,其实也在关注自己。许多问题萦绕心头,不得其解,甚至不愿相信解释。需要离居民区多远,才能储存那么危险的东西?需要经历何种精密的程序,涉事公司才能被授予“玩火”的权利?  如今我们知道,答案是非常草率的,草率到三四天过去了,那片爆炸区域依然没有沉寂。当地甚至说不清里面到底有什么,有多少。  环境领域有个不坏的词叫邻避效应,说的是那些可能伤害我们的项目,不能建在自己周边。每次都有人出来指责这种现象,大意是人们所做的抗争,是非理性人的纠结,实际上早已论证,万无一失。你们这群不懂科学的普通人类。  可是像黄岛、天津这样的事,每隔一阵惊天一响,想让普通人丢掉非理性人自我保护的铠甲,谈何容易。许多问题也早已不是科学问题。  公信力建立起来需经年累月,毁掉却只要“砰”的一声就足够了。  四  浸淫新闻太久,会有一种虚妄的道义感。比如,我从你的全世界走过,既要为你讨来公道,也要为自己争取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  写完这么宏大的愿景,也只能坦诚,关于天津爆炸,关于东莞地陷,关于每个砍人事件,每场火灾,我再写一万字也是徒劳。  我看到一个牺牲的消防员的姐姐,在微博上对永远停在不到18岁的弟弟说,“我恨你”。说出爱很容易,说出恨却需要爱的无以复加。你看到他们一家如此懂事,甚至还在宽慰我们这些只会在网上发廉价的眼泪表情和蜡烛表情的围观者。发一万个又有屁用。失去一生所爱的痛楚,要用他们的一生去消解了。  你我尚无暇顾及世界兴废荣辱或是历史长河流向,就被生命中日复一日的寻常挑战所羁绊。每个羁绊都让人忍不住想跟这个世界谈谈,面对这个本该照看好近70亿孩子的庞然巨物,怒气冲冲地问一句,你还会变好吗?  目之所及,这话可不止我问过。一个叫李志的民谣歌手,每当沙哑地唱起一首叫《这个世界会好吗》的歌,都会引来满堂彩。一个叫梁济的人,在快活到60岁的时候,忽然问儿子“这个世界会好吗”,他不需要任何回答,便离开家门,投湖自尽。这个心理阴影逼着儿子思考了一辈子,直到晚年回顾一生的口述自传,都叫《这个世界会好吗》。  如你所知,这本书的作者叫梁漱溟。这个大学问家反投诸己,不再苛求世界,最后得出结论说,“历史一直是心对物之争”,“学问是解决问题的,而且真的学问是解决自己的问题”。你看,他活明白了,但这和我们想讨论的问题已是风马牛不相及。  天津爆炸发生翌日,我去参加一个沙龙。一开场,台上主讲忽然提议,全场为逝者默哀。在低头静默的那短短时间里,我忽然意识到,如今这一幕在几年前甚至还无从想象。2008年的汶川地震七日祭时,我们在学校旗杆下跟一群领导默哀,那是因为举国上下都这么做,哪个单位都不能掉队。  如今好在,这种发乎内心的人文关怀终于不那么怪异。而我们仍要以十足的诚意,讨论并试探这世界会不会变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文/司徒格子(本文为“侠客岛”独家授权发表,如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侠客岛专栏”)“侠客岛”是以解析时局政局见长的微信公号。关于反腐及其它热点话题,侠客岛还有更多精彩分析。敬请关注。&
责编:宋胜男这个世界会好吗(中)
我的图书馆
这个世界会好吗(中)
这个世界会好吗(中)
——梁漱溟晚年自述
以上磁带第十二盒[B面] CD第十二盘第二部分
“分别我执”——整理者笑
梁:没有做和尚。
以上磁带第十三盒[A面] CD第十三盘第一部分
梁启超笑指伍观淇先生——编者笑
应为时任司法部参事余绍宋——整理者可参阅《伍庸伯先生传略》一文,见《梁漱溟全集》卷四——整理者笑以上磁带第十三盒[B面] CD第十三盘第二部分
1980年8月17日
梁先生写给艾据《伍庸伯先生传略》,这两句古话应是“言忠信,行笃敬”。——整理
据《伍庸伯先生传略》,应名为“挺进第四纵队司令”。——整理者笑
以上磁带第十四盒[A面] CD第十四盘第一部分
艾:是,是。笑
梁先生给艾写出此书著者姓名:河上肇——整理者笑
笑艾:是啊。
梁先生给艾写姓名
以上磁带第十四盒[B面] CD第十四盘第二部分
1980年8月17、18日
梁:在当中。
艾:那怎么办?
艾:发生这种事情当然不愉快了。艾:哦,是这样的。
此处声音不清
艾:对,……阿根廷的。
以上磁带第十五盒[A面] CD第十五盘第一部分
以上磁带第十五盒[B面] CD第十五盘第二部分
1980年8月18日
梁:对。梁:地方。
以上磁带第十六盒[A面] CD第十六盘第一部分
以上磁带第十六盒[B面] CD第十六盘第二部分
1980年8月18、19日
梁:《京话日报》
梁:向胡适、蔡先生求教。
梁:去了。
笑以上磁带第十七盒[A面] CD第十七盘第一部分
艾:哦,这样子。
艾:王鸿一的学生啊?山东人?
梁:菏泽县。
艾:知道啊。
艾:哦,瞿菊农知道。
艾:眼睛也不行,身体好像也很差了。
《北游所见记略》——整理者
艾:噢,这个不知道啊。
名为“育才学校”——整理者
以上磁带第十七盒[B面] CD第十七盘第二部分
1980年8月19日
梁:占领了晓庄。梁:宋乐颜。
梁:很熟悉。
以上磁带第十八盒[A面] CD第十八盘第一部分
笑笑艾:是。
艾:兼容并包。
梁:脑筋可以休息。
艾:没有用?艾:噢。
写给艾以上磁带第十八盒[B面] CD第十八盘第二部分
写给艾指石瑛——整理者
形势音指汪精卫——整理者蒋方震字百里——整理者艾:噢,胡宗南。笑
以上磁带第十九盒[A面] CD第十九盘第一部分
笑艾:对,您这个我的书里边没有,就是描写……
笑梁:对。梁:有美国做后盾。梁:很多的条件都强啊。梁:轻视共产党。
艾:是。笑
音梁:费正清。
笑艾笑笑艾笑
艾:学佛的时候啊,噢,是这样的,他先认识熊先生以后才认识您。
以上磁带第十九盒[B面] CD第十九盘第二部分
艾:噢,我知道。
以上磁带第二十盒[A面] CD第二十盘第一部分
中有电话打断
梁:李宗仁,广西人。
艾:噢,这个关系了,您也是……
艾:民国十四?
艾:是啊。艾:是
以上磁带第二十盒[B面] CD第二十盘第二部分
1980年8月20日
梁:对。梁:他就在邹平。
艾:跟他们没有关系啊?笑
梁:对,村治派。
艾:这没有关系。音名
以上磁带第二十一盒[A面] CD第二十一盘第一部分
梁:在定县做县长。
梁:辉县笑梁:都到山东。
艾:是的。
梁:他回到……
音梁:不是。
笑艾:噢。
疑为“千家驹”——编者
以上磁带第二十一盒[B面] CD第二十一盘第二部分
此处声音模糊
艾:朱谦之?
笑口误,应为国民党——整理者
音同音同音同音同以上磁带第二十二盒[A面] CD第二十二盘第一部分
此处录音模糊
以上磁带第二十二盒[B面] CD第二十二盘第二部分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人禽之别:心为行役与形为心役。人与人之间情同一体是为仁。仁即通,通即仁。恶起于局,善本乎通。(恶起于人之自为局限,有所隔阂不通。)情分内外是为居,情同一体是为通。人死不必怕,怕的是昏昧。几时你超脱了自私,几时你超脱了渺小。人类不是渺小,是悲惨;悲惨在受制于他自己(制与受制是一)。渺小是最错误的见解。&不可战胜的是谁?生命。被战胜的是什么?是物质。生命是心,是心表见在物上的,是心物之争。历史(宇宙史)一直是心对物之争,一次一次无数次,一步一步无数步,征服了物,凭借物,利用物,表演出来的。假如说心有规律的话,那就是一个规律:总要顺从于物的规律来达成它的意志。(意志有两种:天意,人意。)&一切利害得失的计较皆从自身而来,第以人类由超越其身之心也,遂不为此自发的感情要求之所限,而能自觉地照顾到他人以至大众,不落于狭隘偏私。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或本领。然而却不是一味向外逐物的西洋科学家之所知矣。&心的作用开始于有所觉识。从不自觉可以恢复到自觉,因为当初是从自觉慢慢陷于不自觉的。恢复到自觉亦即摆脱于机械性。机械性即是一种积重难返之势。&逐物则失心,遗物同一失心。只是即物见心,心却不随物转。宇宙本是巧妙之极,而一般人却是蠢笨之极(他不了解它时不责自己蠢笨,而却说宇宙是不可解),当然是两不相遇。一切看你有没有决心与毅力。&&此即证明你有自由,没有限制你的东西。一切有所限都不是决定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得大自在&则说明限都没有。&邵康节云: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先。&与其责怪人,不如信赖人。&明儒祝世禄号无功云:原来身在心中。天包地外;身地也,心天也。海起浮沤;身沤也,心海也。未有此身,先有此心。&&鱼在水中不知水,人在心中不知心。&紫柏大师(此)语,即明儒身在心中之意。&重读三十几年前所读罗近溪集,说:&豪忽不能昧,斯须不敢瞒&一段,忽悟应当没有一点胶执,没有一点僵持,根本没有自己,只是一片仁心,园活无碍于物,不舍于物。&&良主&有待&自觉&;失去自觉即不能自主。&偏而失中,呆而不活,隔而不通。一社会有一社会之习俗(空、时),一人有一人之习染。&吃饭好好吃,睡觉好好睡,走路好好走,说话好好说,如此之谓&敬&。敬则不苟偷,不放肆。敬则心在腔子里。敬则不逐物,亦不遗物。由敬而慎,以入于物,此伍先生之学也。&他发伟大处在人有无限的可能性,而且(是)多方面的可能。&止观之&观&即是自觉,自觉明强是脱离习气之本。习静应于此求之。(止观&&天台宗语)。止观之&止&以自性清净自性无生为归。&如果说宗教麻醉人,欺骗人,这可能是有的。且暂莫论其用心之恶,而要问它用什么麻醉人?人何以被它麻醉?这可能种种不一。但若非在人类生命的深处有其根据,它便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这根据即是人的无对性。&心非一物也,以求物者求之,夫岂可得。心在当下自觉,不求自至,求之转不可得。&着急贪求,表见了人类的卑微;歆羡涎流,显露了人类的丑陋;忍耐不下,烦恼苦愁,见出了人类的无用。蠢的人(智慧低的人)虽然在一切处都是不会的不行的,可是食色的要求他还是会还是行,这是顶让人恶心的,亦是人类最悲惨的地步。&但要晓得一切善亦同样都出在人身上。善之可能即恶之机会,是一非二。所以问题在人,问题之解决仍在人自己,不能外求。所以总要信赖人者正为别无可信赖,而且信赖其善即杜绝其恶。&心不能定即不能敬。敬即时时刻刻心在当下。&意识只不过生命现象之一种,或者是生命现象最高之一种。生活是心物之合,亦是心物之争。&力行近乎仁,强恕而行求仁莫近。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我想要的不多
我在等你啊
哇守护来了吗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两天不见,想我没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可能不会变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