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游戏开发巨头修改器发行巨头是亚马逊吗

每个美国科技巨头都来做 VR 了,最新加入的是亚马逊_智能_好奇心日报
社交账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传头像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智能每个美国科技巨头都来做 VR 了,最新加入的是亚马逊
又一个正在观望的科技巨头加入进来赶时髦了。
涌向 VR 的公司又多了一家,这次是亚马逊。
据 ,亚马逊不打算做 VR 硬件,而是拍摄全景视角的电影。工作交给了 Amazon Studio,这是亚马逊在 2010 成立的原创影视剧部门,他们现在正和多家 VR 技术公司谈合作,以期推出基于 VR 的影视作品。
相关的细节还没有得到披露,知情人士透露这还是一个“处在早期阶段”的项目,亚马逊与之相关的工作也是在隐秘中进行。
除了找合作伙伴做内容,亚马逊也有意自己组建 VR 团队。最近的一份显示,亚马逊正在寻找一位高级软件工程师,来负责“为视频构建虚拟现实体验”。
亚马逊做 VR 这事一点也不让人意外,它在影视上的竞争对手早就这么做了。Netflix 已经在三星 Gear VR 上推出了一个独立应用。不过他们没有 VR 内容,只是让你在一个虚拟的影院里观看 2D 电影。Hulu 也有计划在今年春天做出类似的应用和视频内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严格来说 360 度全景视频和 VR 并不是一个概念。前者使用了全景摄像机拍摄,比如卖到 6 万刀的 OZO。视频的体验大概类似你站在某个点环顾四周。更为沉浸的 VR 体验需要构建 3D 空间,它更像是在玩游戏。
到这里,又一个正在观望的科技巨头也扎进了 VR 的热潮之中。Google 在 2014 年就做了 Cardboard,它也是 VR 在这两年火热起来的源头。Facebook 收购 Oculus,扎克伯格今年为它站台强调 VR。同时也有消息称苹果开始挖人研发 VR 技术。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对 VR 更热情,除了 HTC 的 Vive 头盔,腾讯也在去年做了一个,阿里巴巴在今年推出名叫
的实验室,要把 VR 和电商结合起来。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没有更多啦
登录查看你的好奇心指数
根据你的好奇心指数推荐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亚马逊游戏工作室今日一口气公布了三个PC新作,分别是《Breakaway》、《新世界(New World)》和《熔炉(Crucible)》。
亚马逊虽然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但最近这家公司对进军游戏产业很有兴趣,而且意志非常坚定。虽然亚马逊游戏工作室刚成立没多久,就出现了高级人才离职消息,但亚马逊还是没有放弃。在投资CrytekCE引擎之后,根据CE他们开发了一个自家的引擎Lumberyard。
今天亚马逊游戏工作室一口气公布了三个PC新作,分别是《》、《(New World)》和《(Crucible)》。
从演示看,《Breakaway》似乎是一个4V4神话题材团队战斗抢球游戏。节奏快,讲究团队合作,适合直播。玩家可以从一连串传奇武士名单中挑选自己的角色组队,这包括古罗马角斗士Spartacus,巫婆Morgan
Le Fay和残暴军阀穿刺王弗拉德。
每局比赛开始,玩家先在战场上召唤一个持久性的建筑(Bulidables),它们将动态地改变游戏,建筑能敌人,保护队友,或者创造一个穿过竞技场的新路线。在战场上玩家相互战斗操控球,将其传给队友,防止对方抢球,然后将球送到敌方基地获取胜利。
《Breakaway》采用亚马逊Lumberyard引擎开发,直接内置了Twitch直播功能。本作为观众提供了和主播互动的四种新方式。
第二个游戏叫《新世界》,是一个大型多人开放性游戏,有季节,时间和天气变化。玩家可以决定如何游玩,做什么,和谁合作或者对抗谁。玩家可以组团占领怪兽出没的地区,建立人类。也可以单独行动,在和强盗玩家的威胁下生存下来。
《新世界》支持即兴游玩,有丰富的社交功能,包括Twitch直播,成就和奖励。
第三个游戏是《熔炉》。这似乎是一个类游戏,只不过地点设定在一个敌意的外星世界。玩家选择和自定义自己的英雄,和人结盟,为了成为最后一个幸存者,你甚至可以背叛盟友。新加入一个玩家将大大提高游戏观赏性。本作也内置了Twitch直播,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和观众互动。同样是电商巨头 13岁的京东和13岁的亚马逊差别在哪里?_买购网
按模块条件查看
阅读:1305次
京东2003年正式涉足电商,至今已经13年了。从最初一年千万级的交易额到2015年的4465亿,增长不可谓不快。京东经常被称为“中国的亚马逊”,他也确实有好多业务在模仿亚马逊。同样是电商巨头,13岁的京东和13岁的亚马逊差别在哪里?13岁的亚马逊可以告诉京东些什么呢?MAIGOO小编带你来揭秘!
为什么是13岁?
你一定好奇为什么要拿13岁出来说事。
2008年,受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和增速低于预期的影响,亚马逊的股价一年里跌掉了近100亿美金,基本上是年初市值的1/3。随后8年,亚马逊的股价走出了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公司市值从2008年底的238亿美金上涨到最近的3639亿美金,增长了14倍多。
但是在13岁之前,除去刚上市的两年以及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影响,亚马逊的市值并没有实质的变化,那么为什么会有13岁之后的绝地反弹呢?所以13岁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点。
13岁京东最近的市值在360亿美金左右,相比2014年上市时的280亿美金上涨了80亿美金左右,可以认为基本是处在受市场行情影响的正常变动区间。那么,13岁且同样胸怀大志的京东要怎样才能让自己未来的8年也同样波澜壮阔呢?
同样13岁 有什么不同?
我们首先来对比下13岁的京东和13岁的亚马逊有何不同,对比的维度更多从二者的营业收入、盈利能力以及运营效率等方面出发。
此外,虽然股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资本市场短期只是个投票机,但从市值上来看,13岁的京东和13岁的亚马逊其实很像。13岁的京东现在360亿美金左右,亚马逊2008年年初337亿美金,2008年底238亿美金,考虑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二者基本在同一个数量级上,没有实质性的差别。那么从运营指标上来看又是如何呢?
首先我们来看下营业收入
由于背靠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不管是从营业收入总额还是同比增速上来看,13岁的京东都要好于同时期的亚马逊,其营业收入甚至达到了同期亚马逊的2倍多,同比增速仍旧比亚马逊要快13.6个百分点。不过我们也看到,近两年京东的增速下滑也比较明显。
需要说明的是:京东13岁,也就是2016年的数字是我们根据其前三季度的表现预测得出的。
厨房收纳纳厨房收纳
其次,我们来看收入结构。
这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从下面两幅图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亚马逊的媒体业务拥有半壁多江山,不过占比在快速下滑,到2015年这一占比下滑到了21.0%,而电子和日用百货占到了70.7%。这基本上有点类似京东2015年的品类结构,只是二者在13岁时是非常不一样的。二者从不同的品类开启自己的电商霸业,但最终的结果是殊途同归。此处我们再次替当当感到惋惜,此处的京东完全也有可能是当当。
从收入的地区分布上来看,亚马逊从创业初期就开始了国际化的尝试,13岁时其来自国际部分的收入占比正在逐步接近50%。而京东来自于国际部分的营业收入应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虽然国际化也曾一度被作为京东的最大战略之一。
厨房收纳纳厨房收纳
我们再来看下盈利能力。
盈利一直都不是二者的强项,并且长期被市场所诟病。不过不管是从毛利率,还是净利率和运营利润率,13岁的亚马逊都要远好于京东,但是京东的毛利率也处在上升的区间。
厨房收纳纳厨房收纳
最后我们来看费用结构。
费用结构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二者的运营效率。京东整体的费用率这两年相比2013年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不过这其中包含了上市要付出的合规成本和员工的期权费用。
在自建仓储和拥有大量配送人员的情况下,相比亚马逊,京东的履约费用率还更低一些。13年来,京东投资最多的领域应该就是物流了,这也体现了他的核心竞争力。在C端用户普通认为京东的配送服务很快以及更有保障的同时,京东还将费用率压低到了一个合理的水平,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京东的营销费用率最近三年在不断地上升,这反映了公司正在不断加大市场投入,从而可以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速。反观亚马逊的这一比例就要稳定很多。
二者费率结构中最大的差异在技术与内容的投入上。京东技术与内容的营收占比虽然最近三年在不断提升,但依旧没有超过2%。亚马逊则一直非常敢于在技术领域投入重金,技术与内容的营收占比早年间能接近10%,大部分时间处在5%~10%的区间内。
二者13岁时都在干什么?
2008年,13岁的亚马逊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电商品类的布局,站内所拥有的商品已经几乎无所不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万货商店”。此时亚马逊开始加大对全新领域的布局。
日,亚马逊发布了第一代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开始围绕Kindle系列打造全新的数字媒体生态。
2006年,谷歌首次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亚马逊云计算业务的发力也是在这个阶段,2008年处于大力投入期。事实上,早在年间,亚马逊迫于盈利的压力就开始将更多富裕的存储服务器、带宽、CPU资源租给第三方用户,并命名为亚马逊将该云服务命名为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简称AWS),这比谷歌提出“云计算”的概念要早4年。
13岁京东目前的业务重点有三块:电商、金融和京东到家(新达达),基本上属于电商平台属性的延伸和扩充,利用的还是京东原有的业务优势。
从电商相关的指标来看,13岁的京东并不弱于同期的亚马逊,甚至可以说更为出色。但所不同的是京东所做的一切都在于让现有的电商业务更有竞争力,而亚马逊则对技术领域非常看重,投入重金,这一举动不仅提升了电商交易的效率,也把握了前沿科技的发展。
13岁的亚马逊会告诉京东什么?
13岁的京东和13岁的亚马逊其实都处在行业变化的拐点。
13岁京东面临的是人口流量红利开始下降,增长速度放缓,同时互联网开始进入下半场,以人工智能、VR/AR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平台正在路上;13岁亚马逊当时面临的也是增长速度趋于平缓,移动互联网开始漏出萌芽,同时随着2006年谷歌提出云计算的概念,各大企业都加快了对这一领域的布局。
13岁之后的亚马逊腾飞了,很大的原因在于13岁及之前布局的Kindle系列生态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耗费数年努力重金打造的云计算业务AW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Kindle和AWS取得的成绩不仅扎扎实实地体现在了财报上,而且这种未来感很强的事情给市场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造了一个很大的梦,所以亚马逊的股价能够不断创出新高。
很大程度上,现在亚马逊的高估值是大家相信他所讲述的故事和所造的梦,而一旦这个故事和梦有一点业绩的刺激,就会引发市场的狂欢,大家会更加相信,并同时把亚马逊的市值带向更高。
13岁的京东在电商的很多指标上是强于同期亚马逊的。不仅如此,京东在品类上的探索,在物流上的布局都更为激进,而且成效显著。因为京东的加入,也通过京东承担的又苦又累的工作,零售行业的供应链效率得到了提升。
在这些方面,京东已经建立了很强的壁垒,因为这一点市场给予了京东370亿美金的估值。但是从370亿到3700亿需要的就不能只是电商的故事,甚至不能只是金融的故事,而是取决于京东能不能抓住当前面临的机遇,在互联网科技的下一个浪潮之中立于潮头,一如当初的亚马逊。
京东今天GMV和收入增速的放缓并不可怕,亏损更不可怕,可怕的是再过3~5年GMV和收入进入平缓增长期,京东该用什么样的业务来继续自己的故事。从亚马逊的经验来看,现在恐怕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了。
13岁的亚马逊会告诉京东,你要永远着眼未来,布局长远,要有未来感,领先一个身位。亚马逊一直是一家着眼于未来的企业,除了互联网泡沫那极为艰难的几年,贝索斯一直特立独行,不在乎外界对其亏损的评价,也不在意公司股价一时的起伏。
亚马逊成立的20多年里,不断坚持对物流和技术领域的投入,事实也证明这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京东在物流方面的投入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在技术领域就差强人意了,这很有可能会决定着京东的未来。
不过虽然同在电子商务领域,京东与亚马逊的不同在于亚马逊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家技术公司。
自亚马逊创立以来,贝索斯就一直在宣扬对于亚马逊来说,最重要的3件事是技术,技术,技术!而京东则是一家零售公司,零售基因植根骨髓,未来的变化也势必面临着对自身基因改造的阵痛。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设计: 吕小布
版权声明:本图文由注册用户通过系统提交,为非商业用途性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图文
仅供学习参考,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
提交说明:
您可能关心的:
行业精彩推荐
月关注排行榜
最新加入文章
历史关注排行
1718人关注
2053人关注
1917人关注
1433人关注
1267人关注
1597人关注
1825人关注
1493人关注
按品牌查看:
热卖网店:
热点聚焦(新闻):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收藏
分享科技巨头财报新发 亚马逊“全球首富”头衔半日游_第一财经
科技巨头财报新发 亚马逊“全球首富”头衔半日游
第一财经APP张苑柯 16:44
七月下旬酷暑烈日,正值年中财报季,几大科技巨头公司FANG(Facebook、Amazon、Netflix 和 Google)以及微软(MSFT.O)的最新一季财报皆已亮相,苹果公司(APPL.O)财报也将于下周揭晓。从财报数据看,几大巨头表现优异,盈利基本超预期,率先为财报季吹响&胜利的号角&。
科技巨头业绩亮眼
奈飞(NFLX.O)率先于本周一盘后发布二季度报,盘后股价上涨超过10%,上周整体股价上涨17.02%,主要受益于中报公布的二季度新增订阅用户数超出预期,用户整体新增520多(国内107万,国外413万),超出历史旺季第一季度的495万,以及华尔街预期的320万,打破历史二季度新增用户数的纪录。
国际会员数首次超过了国内会员数。付费用户人均支出为9.21美元,同比上涨11%。公司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27.9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净利润为6560万美元,同比增长61%。另外,公司国际业务表现良好,有望于今年实现盈亏平衡。
二季度订阅人数超预期增长的原因得益于奈飞在该季度上线了众多优质内容,包括《纸牌屋第五季》、《女子监狱第五季》、《十三个原因》,7月中旬还获得了91项艾美奖提名。
在奈飞二季报公布后的电话交流会议中,公司预计三季度新增用户数将达到440万人(国内和国际市场分别为75万和365万人),超出华尔街预期的393万和去年同期的356万。国海证券分析师代鹏举分析称,奈飞不断投资于优质内容,以获取新增用户及提高用户留存率,同时不断累积的用户数据又反哺公司对内容制作风向的把控,形成公司的护城河。
社交巨头脸书(FB.O)股价于美国时间周四盘中一度上涨5.7%,至175美元,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收盘报170.44美元,市值约4940亿美元。早前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盈利同比飙升了71%,移动广告营收同比大增50%,减轻了投资者对其广告营收增长见顶的担心,业绩全面碾压华尔街预期。
第二季度的广告总营收为91.6亿美元,移动广告在其中占87%,广告营收增速放缓至了47%,低于第一季度的51%。但投资者忽略了不利的一面,将目光转向了其新的增长引擎,即WhatsApp、Messenger和视频服务。
脸书硅谷工程师Mark对记者称,脸书目前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广告收入,相对于和谷歌在广告商之间的竞争,更需要考虑的是解决当下广告席位不足的问题。&如何平衡投放客户的满意度和用户的舒适度很关键,市场上其实并不缺想要投放广告的客户,然而广告过多会影响平台用户的体验感,降低客户黏性。&
数据显示,脸书共拥有超过20亿月活跃用户,Messenger和WhatsApp两款消息服务平台均拥有逾10亿用户。 &Facebook强劲财报的最大亮点仍是其巨大的用户基础,以及它无与伦比的广告定向能力,&研究公司MoffettNathanson Research的分析师迈克尔&内森逊说道。
至少有11家券商在财报发布后提高了对Facebook股票的目标价。韦德布什证券最看好Facebook,将目标价直接提高了40美元,至225美元。各投行的目标价中值为190美元。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burg)在电话会议中称,他预计视频将成为未来几年营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相较财报数据客观的巨头们,谷歌就不那么好运了。母公司Alphabet财报显示,营收为26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每股盈利5.01美元,高于华尔街预期的4.49美元,然而财报公布后股价逆势大跌3%。
6月底,欧盟给谷歌开出了一份27亿美元的天价罚单,认为谷歌利用在搜索引擎领域的垄断地位,诱使用户前往和自家相关联的消费网站购物。尽管谷歌对欧盟的指控予以否认,但还是把这份罚单计入了本季度财报的支出,使得总盈利额仅为35亿24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8个百分点。
上周三,谷歌宣布全面升级移动端的搜索应用,加入了包括个人爱好、旅游、体育等话题的个性化推送功能。这一举动将该公司置于与脸书等社交网络公司的直接竞争。谷歌称美国用户周三就可体验这些改变,未来数周后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出。新功能名为&Google Feed&,这一名字可能令人联想到脸书的&News Feed&。后者是脸书用户用来浏览亲朋好友及其他来源动态的特色功能。谷歌称公司并未试图复制 Facebook,而是希望创建另一个平台,呈现相关搜索结果。
&云&造就的&几小时&首富
美国时间本周三,亚马逊市值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其掌门人贝索斯身价直逼比尔盖茨,周四开盘后,亚马逊股价大涨1.3%至1066美元。根据福布斯网站全球富豪榜实时财富统计,贝索斯的个人财富达到了913亿美元,终于超过了微软联合创始人盖茨的907亿美元,第一次坐上了全球首富的宝座上。
亚马逊股价今年持续上涨,迄今的涨幅高达39.5%,市盈率更是达到惊人的197倍。华尔街主流有观点认为,亚马逊可能会成为第一家市值达1万亿美元的公司。
然而,亚马逊股价盘中下跌了0.65%,收盘价为1046美元。盘后亚马逊发布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380亿美元,同比增长25%,然而净利润只有1.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暴跌了77%,远不及分析师预期。每股收益指标,也低于之前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随着发布二季度财报,亚马逊股价盘后大跌3.17%,目前最新股价显示为1012.85美元。亚马逊的最新资本市值为5032亿美元。
亚马逊早年间便开始深耕云计算市场,并不断为云服务AWS增添新功能,仅去年就推出了超过1000项新服务,在云计算市场占据统治地位。目前,AWS为可口可乐、通用电气、Netflix、Tinder和Lyft等各行各业的大客户服务,尽管微软和谷歌竭力弥补和亚马逊的功能差距,但它们的市场份额仍远远落后。
据悉,通用电气将9000多项应用转移到AWS后,其数据中心组合从34个降到了4个。澳大利亚航空公司Quantas利用AWS打造了一套酒店预订系统和其他应用。第一资本公司利用AWS开发了移动银行和其他敏感的功能。
此前亚马逊收购Whole Foods更是让整个零售业都鸡犬不宁,大型零售公司股价纷纷下跌。很多分析师认为亚马逊目前这种商业模式,只要进入任何一个行业,那么这个行业里的老牌传统企业就会受到威胁。
五月,CNBC报道过亚马逊已经在寻找管理人员来管理医药部门,自从那之后,他们又亲了一些医药专家来研究自己的云业务AWS提供的大数据,推出了Alexa语音技术。
同在云计算上下功夫的微软上周四盘后发布今年二季度报,每股盈利和营收均好于预期,但盘后股价冲高回落。本财季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营收为247亿美元,同比上涨 9%,净利润为77亿美元,同比上涨40%。经调整后每股盈利98美分,排除税费优惠后的每股盈利75美分,均好于预期的71美分。
其中,云平台Azure二季度营收金额同比增长97%,毛利率扩大至52%。个人电脑业务季度营收88亿美元,同比下跌2%。手机业务收入下滑3.61亿美元至400万美元,Xbox游戏机硬件收入同比下跌29%,量价齐跌,但由于Xbox软件业务的增长抵消了硬件收入下滑,游戏业务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3%至16.57 亿美元。
本月初微软宣布计划裁员至3000多人,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部门,拟将销售团队架构围绕云业务重组,以更好地服务于以Azure为中心的&云计算优先、移动业务 优先&战略。本财季记入了3.06亿美元的重组成本。
微软CEO 萨提亚&纳德拉也提出了微软最新的标语&智能云计算与智能边界&(Intelligent Cloud and Intelligent Edge),并计划未来纳入更多合作伙伴用 Azure、Dynamics 365和 Office 365 搭建起客户基于云的生态系统。
据市场调研公司Frost & Sullivan称,在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即以软件订阅的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存储和运营系统)市场,亚马逊占据超过68%的市场份额,微软Azure的份额为12%,IBM为3.1%,谷歌2.3%。
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公共云计算市场在中国起飞,阿里云凭借市场领导地位将在未来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分析师预估,到2020年中国公共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60亿美元,同时公共云普及率将从目前的4%增长至25%。大摩认为,中国公共云计算市场有巨大潜力,目前仅占全球市场规模的2%左右,这比中国其他科技产业规模占全球市场的比例要低10百分点。
数据显示,在国内市场,阿里云在2016年的市场份额约为40%-50%,而第二梯队的金山云、电信、联通、腾讯云、UCloud等市场份额均为个位数。分析师认为,云计算是&规模决定一切&的行业,特别表现在规模化和普惠性降价的良性循环周期,正如亚马逊AWS一样,阿里云已经进入这个良性循环,这将帮助它巩固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
TMT的股价过高了吗?
尽管第二季度盈利季节迎来了开门红,但是美银美林的分析师却警告说,投资者千万不要被眼前的好消息冲昏头脑,而忽视了未来麻烦的警报。如果暂时放下眼前的盈利利好消息,对企业的财报做更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乐观情绪现在很可能已经见顶了。
那么,TMT股票价格过高了吗?纽约家族基金投资经理曾程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科技股整体属于马太效应的体现,资金在其他增速放缓的情况选择明显的强势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两极分化严重。&科技版受到资金追捧,尤其是FAANG,这几个大公司已经占据了美国资本市场的主要注意力,同时,这几家大公司的增长也是实实在在的体现在财务报表上。&
曾程指出,目前公布数据来看,几家巨头的年增长率确实都在超预期,虽然细节处减缓,有着公司尽力刷业绩的操作,但是市场依旧买账。
从财报可以看出,谷歌依旧增长稳健,但是业绩缺少亮点,脸书在财报发布后股价出现新高,但是市场反应实际上与一年之前相比并不理想。同期中概股中,腾讯跟阿里巴巴也走出来强者恒强的走势。&在国内很多股票基本面不稳定的前提下,买入茅台、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公司仍然是机构的首选。&曾程称。
贝莱德认为,市场一直在担忧美股估值不断走高,牛市何时将转向。但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仍在持续,因此短期内看不到任何经济衰退或者金融危机的风险。考虑到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在未来五年仍将保持在4%左右的低位,这意味着美股的高估值有望持续。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1-;。
编辑:陈楚翘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亚马逊:一个从电商巨头走到云计算的霸主
关键字:亚马逊
  大屏幕上正显示《星际迷航:暗黑无界》中号引擎舱中的惊险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原景在南加州一个寻常百威工厂中拍摄,但后期制作中加入了火花、蒸汽以及金属在光照下的反射等丰富细节。当镜头转动角度,主角背后更多的细节让引擎舱看起来巨大、复杂、充满危险。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司,以前面对那么多要求,我会说这个你不能做,那个你不能做,这往往限制了导演的创意;但是AWS让我现在不用担心这些,我可以加入很多细节。”大屏幕前,Kevin Baillie这样说。
  他是为这部电影承担特效的公司Atomic Fiction的创始人,也是亚马逊AWS(亚马逊服务,Amazon Web Service)11月中旬在技术大会Re:Invent 2013第一天最后一个演讲的嘉宾。
  他试图解释,作为一个成立于2011年的创意公司,Atomic Fiction如何能够做到没有进行任何硬件投资,还能更高效更有创意地完成特效制作―特效制作中的渲染部分通常需要巨大的计算资源。用传统的方式,特效师在自己的电脑中完成工作后,通常要等待后台电脑进行长时间的运行才能看到最终效果。因此许多传统特效公司通常在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但用AWS,我们就拥有了足够多的计算机资源。这节约了成本,而且效率更高。因为用100台机器在10个小时内完成的工作,和1000台在1个小时完成工作的成本是一样的。”Baillie说。他展现的图显示,在制作的最后时间内,所需要的计算资源远远高于之前的时间,这意味着如果要自己进行硬件投资,得按照高峰期的要求来配置硬件。
  如果说Baillie的演讲勾勒出摆脱硬件负担使用AWS后这家公司如何专注创意,以至于凭空创造出一个细节丰富栩栩如生的外星世界;那么你同样可以在AWS上找到最近几年这个物理世界迅速数字化的资源所在。
  Re:Invent 2013 keynote上的其他演讲嘉宾,以及之后3天几百个讲座上的演讲者,都在讲述他们如何从传统的IT架构上转移到“云端”。
  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述来自于Tradewrox的主席Arzhang Kamarei。这家提供金融技术的公司正在帮助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通过使用AWS来实时和处理大量交易,以地监管市场。这能避免类似日那种股市闪电崩溃的发生。在那次事件中,SEC花了4个月时间来查看那天发生的几十亿次交易,然后才得出结论在那几秒内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他们将每天产生的高达1兆字节的信息存储在AWS,并能通过两行代码,完成此前4个月的调查工作量。
  在AWS刚推出时,业内大多数人觉得那只不过是一个玩具,没人真的会将程序跑在这朵“云”上。但SEC等机构对亚马逊这项服务的采用足以让人改变看法。另外两个让人惊异的AWS客户是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和CIA(美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ey)。
  比它们更早使用AWS,并受益更早的是那些新成长起来的公司,例如Airbnb和Uber。它们无须考虑底层架构,迅速起步,然后在用户爆发时只需购买更多AWS的服务就能实现规模的增长。
  所发生的变化像在一个世纪前,电网铺设给个人和小业主带来了光亮和更多便利,也让有实力的大机构放弃自己已有的发电站。此后创新爆发,整个人类社会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果现在你不用云,那就像是你为了用电而在自家后院建起了一个发电厂。”在这个行业里从业30年的Bill Hood说。他去年和朋友在德克萨斯州建立了一家新公司SoftNAS,开始开发基于云上的虚拟存储技术。他说这番话时正在Re:Invent的展厅中。他身边有将近200多家已踏入AWS生态的公司,其中有这样的大公司,也有像SoftNAS这样的初创公司。
  这种将电网和进行对比的言论并不新鲜。2008年,普利策奖获得者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在《IT不再重要》(The Big Switch:Rewiring the World,from Edison to)一书中就做了这样的对比。在这本书中他提到Google、亚马逊等诸多技术公司,并将Google看作是云计算领域最大的引领者。
  但之后的时间里,亚马逊这家以在线零售起家的公司将对手甩在了身后。按照Gartner在今年8月的一个报告,亚马逊有效计算资源已经是其它14家云服务供应商总和的5倍。
  在2010年才宣布名为Azure的云服务;而Google在2012年才起步类似服务,并开始大规模在西雅图与亚马逊争夺人才。
  在传统领域,已觉察到威胁因此按耐不住。在Re:Invent会议开始前一周,它于纽约花大力气在卡车上刷上广告,试图宣传IBM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它的着急可以理解,亚马逊刚从它手里抢走了CIA一笔6亿美元的订单。
  “亚马逊把对手甩得太远。我不知道为什么是亚马逊,而不是Google或其它硅谷公司做到了这一点。但它的确推动得非常迅速,野心勃勃,价格也很便宜。”John Sheehan说。
  他是旧初创公司Runscope的创始人,因为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创立在AWS的基础上,需要对API进行更有效地诊断,因此开始创建工具。成立半年,他的公司已获得Ture Venture、Andreessen Horowitz等声名赫赫的风投的投资。
  一个解释或许在于,亚马逊是第一个试图将计算资源的各种功能拆成小块,并提供给第三方的公司。这种被拆解的小块像积木一般,当需要时能随意搭建并扩展。在2006年,亚马逊将之提供给第三方公司使用。
  一个对于亚马逊会如此早就提供这种服务的解释在于,作为电商它在非高峰期计算资源过剩,所以要销售出去。但美国记者Brad Stone在新书The Everything Store中却有不一样的解释:亚马逊AWS的建立源于当时它遇到的困扰。
  2000年后,亚马逊已饱受内部系统崩溃之痛,这一系统在1995年后慢慢搭建起来,已日益陈旧;这种陈旧还在于IT部门的员工常常像个看门人,他们严格控制谁能触及亚马逊的,使得其它部门的员工想要有点新尝试时通常被拒之门外。
  酷爱读书的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当时刚读完Creation这本书。它的作者Steve Grand是1990年代电子游Creature的开发者,他在游戏中设定了简单可计算的叫做“基本体”(Primitives)的小,然后就惊讶地发现游戏中的人工智能(AI)自己生长起来。之后,这本书被亚马逊的高管读书俱乐部广泛讨论。再之后,贝索斯敦促员工们头脑风暴,以是不是有可能将底层架构拆解成一个个小“基本体”。
  这个在Re:Invent大会上被证实。会议第二天下午,亚马逊AWS部门副总裁Chalie Bell在说到AWS如何能够保持创新时说,一旦他们确定了一个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就立刻去寻找那个相应的“基本体”。
  在建造这种最初的“基本体”之前,亚马逊内部的技术架构已因和外部的合作而有所调整,这多少使得AWS在开发时就已有了成为平台的可能。
  当时亚马逊已给Target等线下零售商提供IT系统,并提供大量API。在亚马逊工作多年后跳槽去Google的员工Steve Yegge在2011年发表博客说,这让亚马逊很早就在内部转变成“”(,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虽然当时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文献,但“在亚马逊的大规模运用上就像在告诉印第安纳?琼斯在过马路前要朝两边看”―意思是整件事的部署变得异常简单。
  “事实上我们从这种API的开放上受益很多,从那时候起,我们决定所有的服务都应该那样去建立。”Jassay在大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我们所有的‘基本体’都放在‘harden APIs’后面。”Bell说。这就使得AWS的每个小组都能独立创新,但也能通过API结构受益于别人的创新。这些API也意味着一旦开放,就能被外部开发者所使用。
  在最初,EC2和S3分别在南非和西雅图开发,前者提供计算服务,后者提供存储服务。那种API的合作方式使得即使这两个团队彼此相隔甚远,但依然能在开发完成之后彼此合作。按Steve Yegge的说法,亚马逊更大胆也因此能领先于别人的地方在于,“吃自己的狗食”(eat our own dog food)。在EC2和S3尚未成熟时,亚马逊内部其它部门就被要求使用这些服务。这让程序员们都痛苦不堪,但这也让亚马逊比其竞争对手提早很多年就直面服务上线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在亚马逊推出EC2服务,并在美国东海岸开启第一台服务器后,东海岸的创业者蜂拥而至,以至于亚马逊都来不及向西海岸开放资源就已满负荷。
  这并非由于亚马逊口碑在外,而是定价上的吸引力。
  亚马逊在推出AWS之前就决定按小时收费―这意味着人们开始可以像用电一样使用计算资源,并只为使用的那部分付费。之后,当时EC2的员工 Willem Ban Bijion建议定价为一个实例(Instance)每小时15美分时,贝索斯在这个基础上又将定价降低了5美分。
  这和亚马逊零售业务上的战略一致,贝索斯相信不断低价带来的飞轮效应。
  在零售业务上,他的理论是:价格优势能带来更多客户,进而带来更多销售量;这使得亚马逊能对供货商有更多议价权,也能让更多第三方供货商在其平台上销售;因此亚马逊的固定成本例如仓储和网站平台能达到最大效用。这种策略一直以来让供货商苦不堪言,也给亚马逊带来冷血的恶名。在AWS业务上,亚马逊对待自己和对待这些供货商一样。每个新用户通常都有长达一年的免费试用时间,而时不时的优惠和降价也总是让使用者喜出望外。
  这种理念起初是源于贝索斯对大家伙的恐惧。在亚马逊成立初期,创始团队成员Shel Kaphan问贝索斯为什么要那么迫切扩张时,贝索斯说:“当你很小,那些大家伙总能过来把你拥有的拿走。”
  但现在亚马逊显然体会到了规模化带来的力量。这和电网发明人塞缪尔?英萨尔所信奉的公式一样:大规模等于高能量,也相当于单位成本的降低。
  在大会Keynote上,亚马逊丝毫不隐瞒自己的定价哲学。亚马逊副总裁Andy Jassy说,用户的增加能带来更多的使用量,就能让亚马逊继续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这能减少成本,进而支持亚马逊继续降价。而在这过程中,得到好处的是整个系统,因为这种加速过程能产生更多创新,并给整个生态系统提供更多功能和服务。
  将这种定价哲学推到极致,以至于违反常理的做法是,AWS有个为客户提供省钱建议的服务,叫做Trusted Advisor。按照Jassy的说法,现在这个部门已为客户提供了70万条建议,在过去一年为其客户们节约下了1.4亿美元。
  看不出有什么苗头会让亚马逊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失去这种先发优势。使用者们最能体会到的,除了它不断的降价之外,就是它不断的产品发布和疯狂迭代。
  AWS在去年推出Redshift这一仓库功能之后,已增加了26个新功能。在这次大会上,AWS又推出了诸多功能,包括提供虚拟桌面服务的 Amazon Workspaces、提供控件管理的Amazon Management Console,以及让开发者能更好开发计算资源密集型程序(例如3D游戏或互动高清程序)的Amazon Appstream等。
  亚马逊的不断扩张已让它将数据中心布置到了全球9个地区。亚马逊最新财报的亏损显示,它还在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这让憎恶亏损的投资者们少有地继续保持信心。在财报发布后,亚马逊股价大幅上涨。
  大会第二天,AWS的副总裁James Hamilton详细介绍了AWS是如何降低成本的。这家公司已经在自己设计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并将之分别定制化,以适应于不同用途,好使成本为之减少。
  亚马逊甚至自己建立起发电站,并招聘了精通电力的工程师来重新设计云计算的省电。
  当亚马逊在说自己如何于成本减少时,你可以相信它能做得比Google或微软更好。这家公司从创业早期就把“节约”作为自己的信条。到现在,亚马逊总部大楼的办公室还有用门板搭成的办公桌,而亚马逊的员工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零食和免费停车位。
  亚马逊在云计算方面的远见和优势已让它不像在开发之初那样难以招聘人才。AWS数据科学部门的Matt Wood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说,作为一个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他在做基因实验时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这让他对AWS的应用能力和前景印象深刻,因此在2008年时加入了AWS。而James Hamilton,这个AWS中最重要的构建者,此前是微软未来数据中心的架构师,在1980年代,他帮IBM开发了DB2,被认为是数据库这个领域最关键的人之一。
  你很难忽视AWS背后贝索斯的远见和野心。这不光是因为贝索斯说AWS将成为亚马逊最大的业务,并不断推动其快速前进,而是他让AWS完全和零售业独立,并成长为一个中立的、能让竞争对手也使用的服务。
  在大会上,最引人瞩目的一个AWS用户是Netflix。这家提供在线视频点播的公司和亚马逊的Instant Video是竞争对手。在今年年初Netflix推出自制电视剧《纸牌屋》后,亚马逊在11月15日也推出了自己制作的电视剧Alpha House。
  但Netflix现在已将自己全部业务都放在了AWS架构上,从软件开发到存储,以此基础进行了Netflix Platform的开发,并将之完全开源。
  在大会展厅中,Netflix布置了自己的展位。他们的员工拒绝评论Netflix和亚马逊这种竞争合作的关系,却强调他们所做的这些能让整个生态系统更加健康。如果亚马逊Instant Video团队愿意,也能受益于他们开发的开源工具。
  Netflix这种信任来源于亚马逊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独立。亚马逊宣称AWS在对待它自己的零售业务时,不过是将它们当成自己的另外一个客户。 “我们甚至不在同一个办公楼工作,会做严格的区分。”Matt Wood说。
  在展区中,Adobe、Ctrix这些传统厂商也都出现了。它们逐渐将建立在传统服务器上的工具搬迁到云上。对于它们而言,完成向“云”的迁徙,AWS是现在可选的最好平台。
  AWS有专门的合作伙伴网络业务(Amazon Partner Network),为中的成员提供技术、业务和营销。
  “从第一天起,我们就知道合作伙伴是多么重要,我们知道客户在迁徙到云上还是会想要用现在所正在用的那些软件。”Jassy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说。
  “你能看到传统IT架构上有的工具和服务,这两年在云上都生长起来,从数据库、、数据分析,到帮助传统厂商迁徙的工具。”Geoff Lunsford说,他还和他的同事一起报出这个生态系统中一大串细分的领域。
  他所在的公司Qubole是做基于的分析,创始人是曾为搭建并运营数据服务的Ashish Thusoo和Joydeep Sen Sarma。他们知道因为有了AWS这样相对廉价并取之可用的计算资源,即使是小公司也可以将大数据分析应用到商业运营中去。现在他们的客户中有500强的大公司,也有成立不过3年的Pinterest。
  在AWS服务推出的最初几年,它所能对这个世界产生的影响还尚不明显,但现在,一些涟漪已经泛起。
  最新在硅谷涌出的创业公司大多使用AWS服务。它便宜,容易搭建,使得小团队无须招聘更多人去负责后端,而只需专注于最能带来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设计。
  移动设备上应用程序尤其依赖AWS所提供的支持。无论智能设备发展多迅速,它依然拥有更小的CPU以保持轻巧,这使得这些程序极其依赖云上的存储和计算。当这些程序在竞争中被设计得越来越需要密集计算资源时,它们的创造者也不会去考虑自己建立数据中心,而是继续依赖云所带来的取之不竭的存储和运算能力,以及灵活性。
  亚马逊布局到世界各地的数据中心也使这些小公司将业务扩展到海外变得比以前更容易。在技术方面,它们只需将代码放到当地的服务器中,剩下的就是市场推广工作。
  “我在5年前根本不敢想象作为一个创业公司能这么快把业务扩展到美国之外的地方去。但因为AWS,我完全可以做到。当我要服务一个澳大利亚的客户时,我在新加坡的代码能迅速响应,在几秒钟而不是几分钟内就和它完成。而且,我们才5个人。”Runscope的Sheehan说。
  “AWS的出现如此剧烈地降低了创建一个公司的成本,也事实上给我们提高了门槛。以前我们是在等着年轻公司来证明它们自己,但现在我们得更早地去寻找它们成功的迹象。”红杉资本的合伙人Mike Goguen说。
  一些创业公司正在加快AWS生态系统中的新一轮创新。Runscope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基于云并面向开发者的工具简化了开发,将创业门槛进一步降低。
  这些工具让越来越多的公司和行业都更加依赖这个生态。例如在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成立于2003年的线上物流平台Uship已经在用 Runscope来诊断自己和诸多承运商之间的请求。
  对于大公司而言,犹如贝索斯最初试图用“基本体”给公司各部门都带来资源以促进创新那样,大公司也正在使用AWS来获得灵活性。
  “上周少数几个大型公司的在一起开会,我们不断重复的词是AWS。”风险投资公司Madrona Venture Group的Matt Mcllwain说,“大公司认识到,自建的数据库这些陈旧设置,根本无法让它们变得灵活。”
  在大会的一个演讲中,来自Comcast公司的Jacques Louvet说从一开始,他们就将这个试验性项目Xfinity X1 Platform建立在了AWS上,这使得这个项目有了一个创业公司一样的开端,能迅速启动,并不受预算太大限制。而他的同事Charlies Hammell说在这个过程中,基于云的软件设计完全改变了他们的设计思维,并有能力将搜索、推荐等功能加入到产品中去。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正式上线,并被 Comcast公司大力推广。当迎来用户迅速增长时,AWS让它们能很从容地面对压力。所有这些都没法在之前有线电视的数据中心架构基础上做到。
  “研发的灵活性需要底层架构的灵活性。当这些发生变化,之后的变化会是巨大的,甚至连商业模式也会发生变化。”Mcllwain说。
  “一个会出现的情况是这样:大公司在了解到AWS的好处后,虽然不会立即放弃原有的数据中心,但会在数据中心陈旧后不再更新,进而慢慢迁移到云上。”出版商Scholatics负责企业架构的Mahipal Komatreddy说。这家世界最大的儿童图书出版公司虽然和亚马逊在图书业务的合作上纠结万分,但依然在年初开始了向AWS的转移。
[ 责任编辑:李桢君 ]
去年,手机江湖里的竞争格局还是…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开发巨头攻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