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13级问道斗子几率表多少,生意经的专家们帮帮我

如果要短时间内了解财务知识可以看一些科普书籍简单易读容易理解,再深入一些就是专业书籍,正规系统但要花些时间和精力,有些东西光看书没人讲很难理解。&br&&br&
以前在Blog上分享过类似的思维导图,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对书的内容有个了解,这些书都属于入门类:&br&&br&
建议:最好用软件来查看源文件,看的时候方便一些。&br&&br&1、基本财务入门科普书籍,这二本都是日本人写的,属于最基础的财务书籍,对于专业人员过于简单,但对了解财务知识正好,举的例子深入浅出。&ul&&li& 饺子馆和高级餐厅,哪个更赚钱?&br&&/li&&li&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br&&/li&&/ul&&a href=&///?target=http%3A//www./why-will-not-the-hawkers-selling-bamboo-down-mind-map-reading-note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hy-will-n&/span&&span class=&invisible&&ot-the-hawkers-selling-bamboo-down-mind-map-reading-note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figure&&img src=&/badf24516_b.jpg& data-rawwidth=&2655& data-rawheight=&2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55& data-original=&/badf24516_r.jpg&&&/figure&&br&&br&2、再专业一点的财务报表,前二本质量高一点,后二本书都过于简单,翻翻就可以,但可以看出台湾、日本和美国所关注的角度不同&ul&&li&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 (这本书是台大的会计系教授写的非常好)&/li&&li&胜间和代《轻松读懂财报》&br&&a href=&///?target=http%3A//www./sheng-jian-he-dai-qing-song-du-dong-cai-bao-si-wei-dao-tu-du-shu-bi-ji.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heng-jian&/span&&span class=&invisible&&-he-dai-qing-song-du-dong-cai-bao-si-wei-dao-tu-du-shu-bi-ji.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figure&&img src=&/a3bb76cbc49a5f39066ae6_b.jpg& data-rawwidth=&3835& data-rawheight=&47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35& data-original=&/a3bb76cbc49a5f39066ae6_r.jpg&&&/figure&&/li&&li&巴菲特教你读财报&/li&&li&像格雷厄姆一样读财报 &/li&&/ul&
如果要短时间内了解财务知识可以看一些科普书籍简单易读容易理解,再深入一些就是专业书籍,正规系统但要花些时间和精力,有些东西光看书没人讲很难理解。 以前在Blog上分享过类似的思维导图,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对书的内容有个了解,这些书都属于入门类: …
&p&这篇文章很长。&/p&&p&内容也相对基础,都是些电商圈的基础知识。&/p&&p&适合的人群是刚刚参加工作,&/p&&p&对于电商的基础知识不太了解的同学。&/p&&p&&br&&/p&&p&所以文章的题目叫做《零基础变身电商运营小达人:电商基础知识普及》&/p&&p&&br&&/p&&p&当然,如果你身在媒体或广告圈。&/p&&p&如果你在入职两年,依然不知道UV和PV的准确定义。&/p&&p&我想,很可能你跟客户是不在同一个语境下的。&/p&&p&&br&&/p&&p&这不是危言耸听,我是参加工作第三年,才对下面的各类信息逐渐掌握的。&/p&&p&第一年做婚礼策划,全是线下的生意。&/p&&p&第二年做活动策划,虽然接触线上,但更多知识都是在SNS中。&/p&&p&到第三年去了乙方做运营,才发现对于电商来说,我的知识结构差了一大块。&/p&&p&&br&&/p&&p&&br&&/p&&p&【背景:】&/p&&p&LZ是电商从业7年的一个家伙,&/p&&p&从SNS推广做起,然后是文案策划,现在是运营经理一枚。&/p&&p&希望在这个刚开始建立的小组里,给到大家一些干货。&/p&&p&帮助更多还没入行的新同学,了解一些电商的基础知识,&/p&&p&做到面试的时候大概知道怎么回答。&/p&&p&也简单介绍一些电商的干货,说说这个行业未来的情况。&/p&&p&这篇帖子主要讲些逻辑性的东西,略过了很多基础的操作。&/p&&p&不过这篇文章依然适合初入行的同学来看,&/p&&p&很多更加根本的更加复杂的逻辑这里也一并略去。&/p&&p&如果追求快可以直接看这张脑图,2017年初更新的&/p&&figure&&img src=&/v2-af49fa40bb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702& data-rawheight=&2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2& data-original=&/v2-af49fa40bba_r.jpg&&&/figure&&p&&br&&/p&&p&正文开始(PS:LZ真啰嗦~)&/p&&p&【1,我刚毕业,怎么入行?】&/p&&p&首先来看看专业,&/p&&p&如果你是学市场营销,公关,新闻,国贸,电商,广告等专业的。&/p&&p&如果你碰巧爱看这些相关的书:&/p&&p&营销、公关、数据、淘宝、运营、管理、经济等方面的书。&/p&&p&&br&&/p&&p&那么恭喜你,你入行会变得不是很难。&/p&&p&&br&&/p&&p&希望你,最好年轻点儿,这行多数都是80后和90初。&/p&&p&最好熟悉这些软件,如果不熟也没关系,入行后会慢慢熟悉的:&/p&&p&Word,Excel和PPT,思维导图&/p&&p&会PS加分,英语好非常加分,会用Excel做甘特图,&/p&&p&并会运用VLOOKCUP等数据计算方式加分。&/p&&p&&br&&/p&&p&最核心的在于态度,希望你始终有饥饿感,对于一切新东西都有好奇心;&/p&&p&希望你踏实的从基础开始学起,不要才学做饭上来就要做道大菜……&/p&&p&当然,悟性和沟通能力同样是基础素质。&/p&&p&最后,一个简单的动作绝对各种加分:多笑笑吧。&/p&&p&&br&&/p&&p&OK,说说目前电商圈的一些不同企业类型吧。&/p&&p&1)平台型电商(B2B,B2C等垂直电商;百度等大型互联网公司);&/p&&p&2)品牌型电商公司,也称网商(三只松鼠、阿芙精油……)&/p&&p&3)服务型电商公司,为了各种电商网商做服务的公司&/p&&p&
把所有电商需要做的工作全部打散成模块,可以外包给各服务商,&/p&&p&
从而达到缩减成本,增加专业度等多方面的好处。&/p&&p&&br&&/p&&p&&br&&/p&&p&【2,推荐一些入行前或者刚入行应该看的书】&/p&&figure&&img src=&/v2-7d24b1c1beebbcdbe276e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65&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5& data-original=&/v2-7d24b1c1beebbcdbe276ec_r.jpg&&&/figure&&p&【3,电商都需要做神马?】&/p&&p&这个命题有点宏观,&/p&&p&但是很多新同学确实会这样问。&/p&&p&&br&&/p&&p&电商是一个相对于线下商业的概念,&/p&&p&说白点儿,就是在网上卖东西。&/p&&p&首先要想好,卖什么?在哪里卖?市场大环境如何?&/p&&p&竞争对手多不多,卖的怎么样?&/p&&p&我是否能卖的比大家都好?需要什么技术条件?&/p&&p&需要什么同志帮忙?&/p&&p&没有钱从哪里找?开店之后没有人看怎么办?&/p&&p&线上可以看到神马数据,这些数据的背后又指向哪里?……&/p&&p&&br&&/p&&p&等等等等的细节,组成了区别于线下市场的线上生态环境。&/p&&p&&br&&/p&&p&【4,线下与线上最大的差别在哪里?】&/p&&p&数据。&/p&&p&线上与线下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线下的数据统计工作太难做了。&/p&&p&线上的数据只需要花点儿钱,买个软件就可以看到很多很多。&/p&&p&为什么数据那么重要?&/p&&p&因为数据可以反映好多消费者和我们运营人员做的动作之间的关系。&/p&&p&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你获得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向参考。&/p&&p&很多数据无法直接的告诉你解决办法,但是却可以给你提供思路。&/p&&p&而线下,不仅没有方法,甚至没有思路,更多的时候只能靠运气。&/p&&p&举例来说,你用A文案和B文案做广告,哪个效果好?&/p&&p&线下就需要很多的步骤才可以实现前期小规模投放的方式。&/p&&p&因为杂志等纸质广告不可能你在下期开始投放,我在这期给你做个预告。&/p&&p&但是线上则不然,你大可以在前期小规模投放做测试,&/p&&p&然后有了更加可靠的信息来支持决策后,再来尝试,成本小了很多。&/p&&p&&br&&/p&&p&&br&&/p&&p&【5,我想开一个淘宝店,就算做了电商么?】&/p&&p&开一家淘宝店,严格来说,其实是网商。电商多指平台。&/p&&p&比如淘宝、京东,比如豆瓣、微博,比如58同城、百度搜索……&/p&&p&在淘宝上开店,是做了网商一枚。&/p&&p&&br&&/p&&p&&br&&/p&&p&【6,淘宝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p&&p&从目前来看,淘宝上开一家毫无特色的C店,&/p&&p&实在是个不算明智的举动。&/p&&p&但是从长远来看,C店的成功更在于“坚持”。&/p&&p&别一开始期待太高,慢慢积累人气,慢慢积累销量。&/p&&p&没有期待,但是坚持做。很多时候,坚持比聪明重要。&/p&&p&当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相反,你需要做的更多。&/p&&p&&br&&/p&&p&首先是基本功:&/p&&p&你的产品怎么样?与行业和竞争对手相比优势在哪里?&/p&&p&客单价多少?怎么能卖的更多?&/p&&p&流量多少,如何能保证新客不断,老客不走?&/p&&p&你的发货速度和包裹内容物设计是否合理和惊喜?&/p&&p&你的店铺购物路径是否清晰,UED是否合理?&/p&&p&设计是不是好看,详情页的逻辑是不是清晰且有吸引力?&/p&&p&&br&&/p&&p&如果以上的所有问题你都一知半解,&/p&&p&瞧,这就是你在坚持的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事。&/p&&p&而且,对于大部分大卖家和优秀品牌来说,都是“基本功”。&/p&&p&&br&&/p&&p&基本功练扎实了,就可以不死么?&/p&&p&不不,既然是基本功,只是不出错而已。&/p&&p&而不死对应是活着,活着意味着别人死了你还没死。&/p&&p&简单说,活着坚持很久,本身就是个不小的成功。&/p&&p&&br&&/p&&p&这些基本功因为没有天猫一样的服务费压榨,&/p&&p&对于大部分卖家来说,显得轻松了不少。&/p&&p&所以不死,保持活力,坚持着学习做正确的事儿。&/p&&p&虽然慢一点儿,但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办法。&/p&&p&&br&&/p&&p&&br&&/p&&p&&br&&/p&&p&【7,什么是B2B、B2C、C2C、O2O】&/p&&p&B是商家,C是用户;&/p&&p&举例来看B2B是阿里巴巴,B2C是天猫,C2C是淘宝。&/p&&p&O2O呢,是线上与线下联合的一种方式,&/p&&p&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就是团购和上门服务,&/p&&p&未来更多模式都在探索中。&/p&&p&&br&&/p&&p&解释的简单点儿,方便大家理解。&/p&&p&&br&&/p&&p&&br&&/p&&p&【8,淘宝的销售额怎么计算?有什么样的逻辑?】&/p&&p&淘宝最重要的公式&/p&&p&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p&&p&我们接下来一点点来拆解。&/p&&p&&br&&/p&&p&【9,什么是流量?】&/p&&p&流量即是访客数,也称UV,简单解释,就是你的店有多少人来了。&/p&&p&这些流量看过多少页面呢,称为浏览量,叫PV。&/p&&p&详情页有多少人访问呢?叫IPV_UV.&/p&&p&还有一个成交用户数,可以简单计算下,&/p&&p&多少人来了,多少人买了。&/p&&p&如果比例差的太多,那你就知道了,我的店铺有问题。&/p&&p&这么多人来了,只有个别人买了。&/p&&p&&br&&/p&&p&淘宝的流量呢,有免费的,也有付费的。&/p&&p&&br&&/p&&p&其实跟线下的逻辑很像,&/p&&p&有路过进店的,也有看见广告进店的一样。&/p&&p&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拉高某些渠道的进店比率。&/p&&p&对于免费的流量来说,&/p&&p&为什么很多年里都挂着“收藏有礼”,“五分好评”和“教你下次怎么找到我”,&/p&&p&因为只需要商家一个简单的奖励激励,买家的一个简单的动作。&/p&&p&就可以方便一部分做了该动作的买家通过更简单的办法进入到你的店铺。&/p&&p&这部分“直接访问”的用户,就是下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免费流量。&/p&&p&&br&&/p&&p&免费流量和付费流量都可以细分成很多种的流量来源入口,&/p&&p&那么如果我们能让每一个流量入口的人进到店铺后都产生购买欲,&/p&&p&都买的很多,都觉得买完之后以后还会来,还打算介绍给朋友一起来!&/p&&p&那么无疑,你的店或者你的品牌,都是要火的节奏。&/p&&p&&br&&/p&&p&&br&&/p&&p&【10,客单价】&/p&&p&流量购买的单笔均值,平均到每个人身上每次花多少钱就是客单价。&/p&&p&一个店一共4个流量,第一个人买了50,其余分别是36,47,70。&/p&&p&平均值就是50.75,这就是客单价。&/p&&p&&br&&/p&&p&客单价主要在于你店铺的产品,&/p&&p&1)产品结构:是不是品类很多,而且不同产品还能分出个主推和次推;&/p&&p&2)产品组合形式:A+B、B+C还是A+C;&/p&&p&3)针对客单价的促销方式:&/p&&p&
满额赠或者满额减的形式都比较容易刺激部分销费者为了凑单,买的更多点儿;&/p&&p&&br&&/p&&p&在商家看来,客单价当然越高越好。&/p&&p&客单价越高,说明客户买的东西越多,越贵,商家当然挣得越多。&/p&&p&&br&&/p&&p&【11,转化率】&/p&&p&简单说,消费者为啥来了不买,&/p&&p&这就是这个数儿背后所需要研究的东西。&/p&&p&转化率既可作为一个虚值,与一切皆相关。&/p&&p&又可以落到两种简单的数据参考来看。&/p&&p&一个是咨询转化率,一个是静默下单率。&/p&&p&咨询转化率主要跟客服相关,主要考察客服的反应时间,&/p&&p&接客量,咨询后的下单率,推荐的顺序,客服的话术是不是给力……&/p&&p&静默下单呢,主要考察店铺页面的引导力。&/p&&p&涉及到店铺的购物路径,即流量从什么入口进到了你的店铺后,&/p&&p&继而是引导到了什么位置。是首页直接到详情页下单?&/p&&p&还是从首页,经过了活动二级页和分类导航页再到宝贝详情页?&/p&&p&通过各个路径进行购买的流量比例有多大?哪种方式消费者花的钱比较多?&/p&&p&&br&&/p&&p&再举举例,行业竞争对手在包裹里送了个娃娃,&/p&&p&那么我也送,或者我送个更给力的,能不能拉高转化?没准。&/p&&p&&br&&/p&&p&转化率甚至整个店铺的营销,都有这样一个逻辑:&/p&&p&不知道有没有效,可以试试。&/p&&p&&br&&/p&&p&OK,再说回转化率这件事。&/p&&p&顾客来了为什么不买?是我的产品不给力?折扣不给力?&/p&&p&页面引导不给力?模特不给力?设计很难看?文案风格他不喜欢?&/p&&p&还是我送的礼物没人喜欢?或者是包裹里我没放礼物,顾客不开心?&/p&&p&或者是有什么用户体验违背了用户的操作习惯?也许是引导的文案不清晰?&/p&&p&或者是照片不清楚,燥点多?或者是我的店铺名儿不给力?&/p&&p&&br&&/p&&p&又或者是或者,跟我没啥关系,纯粹是类目问题?&/p&&p&行业问题?或者是竞争对手太过强势?&/p&&p&&br&&/p&&p&&br&&/p&&p&【12,淘宝有哪些付费流量资源】&/p&&p&广告端来说:&/p&&p&钻展(CPM按千次展现成本计费):&/p&&p&我们在淘宝首页,尤其是首焦看到的大部分广告;主要看你的素材本身基于不同目的不太一样。&/p&&p&&br&&/p&&p&直通车(CPC按点击计费):&/p&&p&资源主要主要在搜索页,分成产品和店铺两种推广手段;&/p&&p&&br&&/p&&p&硬广(CPT按时段计费):&/p&&p&费用充足可以直接购买部分硬广,把一个位置包个一段时间;&/p&&p&&br&&/p&&p&淘宝客(CPS按实际销售产品的提成计费):&/p&&p&比如360导航和早期美丽说都有淘客的抽成;&/p&&p&现在的淘客部分可能会深耕内容,&/p&&p&&br&&/p&&p&&br&&/p&&p&聚划算和双十一等坑位资源,报官方活动的费用资源&/p&&p&&br&&/p&&p&【13,淘宝网有哪些常用数据工具】&/p&&p&原来的:&/p&&p&量子恒道(主要研究本店铺以日、周、月为时间单位的各方面数据)&/p&&p&数据魔方(主要研究行业和竞争对手品牌的分析工具)&/p&&p&江湖策&/p&&p&&br&&/p&&p&等等等等……&/p&&p&&br&&/p&&p&现在应该会陆续全部整合到“生意参谋”里,分数据量进行收费。&/p&&p&&br&&/p&&p&【14,现在做电商的家伙们都开始留意的哪些渠道和趋势非常值得关注?】&/p&&p&首先,看淘宝的话,可以发现手机淘宝的流量和成交占比在大环境中发展的非常迅猛,&/p&&p&那么手机淘宝中的两个产品就值得多研究。&/p&&p&一个是寄存在手机淘宝APP内的微淘。一个是社群APP“来往”。&/p&&p&无一不显示出了腾讯麾下的“微信”给阿里带来的实际的冲击。&/p&&p&2016年2月春节晚会更是通过独家合作的支付宝咻一咻在全国刮起一阵集赞旋风。&/p&&p&&br&&/p&&p&那么既然阿里用了那么多的动作来狙击微信,微信的价值也同样值得研究。&/p&&p&&br&&/p&&p&很多人都说,微博已死,但是从数据和案例上来看,&/p&&p&我们依然可以看得到各种真真假假的成功案例出现。&/p&&p&&br&&/p&&p&所以啊,关键不在于产品,关键在于你对于产品的运用和定位。&/p&&p&你的目的决定了对于不同平台所应该寄予的希望,不和则废,大部分的商家都在缘木求鱼。&/p&&p&顺着SNS,从一开始非要找销售……借用《走着瞧》文章说的:你这是在犯罪啊!&/p&&p&&br&&/p&&p&&br&&/p&&p&【15,一开始接一家店,有哪些数据指标是值得关注的?】&/p&&p&基础数据:UV,PV,访问深度,转化率,客单价,UV价值,拍下付款率&/p&&p&行业数据:市场同类目的大环境近三年涨幅&/p&&p&竞争对手数据:相同发展阶段的竞争对手的产品结构,&/p&&p&近三年涨幅,标志性时间节点的销售数据&/p&&p&&br&&/p&&p&活动前看的数据:收藏量,关注量,加入购物车的数量——看看预热做的咋样&/p&&p&活动中看到数据:实时成交,老客户数,老客户回购占比——看看CRM怎么开展&/p&&p&&br&&/p&&p&【16,做一个淘宝店铺活动,页面的逻辑顺序是什么样?】&/p&&p&&br&&/p&&p&阿芙精油的营销经理给出的逻辑:&/p&&p&快速下单(赶紧买)——拉高客单价(多买点儿)——对品牌留印象(常来买);&/p&&p&&br&&/p&&p&活动页面三大指标:&/p&&p&故事线索(主要是活动噱头和文案的引导顺序),&/p&&p&营销线索(主要说店铺的促销机制),&/p&&p&设计线索(头图主KV,店招,导航,货架,轮播,互动,活动页和分类页以及详情页的配合……)&/p&&p&&br&&/p&&p&详情请移步“&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s/2239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运营 | 以淘宝和天猫店铺为例,一张图教你学会电商活动策划&i class=&icon-external&&&/i&&/a& ”&/p&&p&&br&&/p&&p&【17,说说促销方式有哪些】&/p&&p&促销无非是&/p&&p&第一步,看有没有门槛。有就是“满”,没有就是“买”。&/p&&p&第二步,看看是满额还是满量(件数/笔数/次数)?&/p&&p&第三步,就是最简单的:&/p&&p&赠(实体还是虚拟?钱还是物?大还是小?分什么层次?)/减(减价还是换物)/折(直接折扣还是下次折扣?是几个层次的折扣?)&/p&&p&第四步,如果还要设置点门槛,为了活跃客户的反应:限时或者限量&/p&&p&&br&&/p&&p&如上所述,就剩下“排列组合”即可。&/p&&p&对于淘宝来说,麻烦在于很多的促销方式在自己的ERP系统里实现不了,所以许多店铺做起来促销都显得国语单调。&/p&&p&&br&&/p&&p&【18,从哪些角度分析竞争对手(大可以从4P和STP理论中找方法来研究)】&/p&&p&行业:行业趋势和涨幅,类目销售情况;&/p&&p&&br&&/p&&p&品牌:品牌定位及所处阶段,品牌的卖点和核心价值链;&/p&&p&&br&&/p&&p&店铺:店铺历史销售情况,店铺成交与品牌销售的占比,店铺运营节奏;&/p&&p&&br&&/p&&p&产品:产品卖点,产品价格段和不同时间的价格设计,产品组合形式,赠品选择,产品营销,产品款式,产品风格,产品;&/p&&p&&br&&/p&&p&用户:既然是竞争对手,那就自然要分析用户;&/p&&p&&br&&/p&&p&&br&&/p&&p&【19,神马是UED?】&/p&&p&1,首先,UED就是用户体验设计;&/p&&p&2,涉及到的部分:&/p&&p&设计(风格,颜色,搭配,各种 Icon 的设计,灵感来源,展现的小心思)&/p&&p&交互(从上到下的引导以及用户本身培养的习惯;交互涉及到的信息展现方式,如轮播,闪动,变色,变大小,弹出……)&/p&&p&3,流量结构到购买路径分析,流量的每一个动作的动机和需求&/p&&p&4,需要很多专业研究,多次试验,通过数据和用户调查,加以迭代&/p&&p&5,淘宝的UED还只能算是基础,更加专业的垂直网站设计才叫给力。&/p&&p&
不过更加专业基本就可以做产品经理了。&/p&&p&
需求研究,到用户调查,到产品设计,产品迭代,数据研究……&/p&&p&&br&&/p&&p&【20,在北京想开一个淘宝店,你需要哪些人?这些人的工资大概是多少?】&/p&&p&一方面请想入行的同学对号入座,一方面帮助一些想开点的盆友提供一个工资参考。&/p&&p&&br&&/p&&p&运营:3K起,上不封顶,看能力了。店铺所有的事儿你最好都懂。&/p&&p&
如果你的能力上升到了品牌建设的阶段,那就不叫店长了,叫经理。&/p&&p&广告推广:4K左右,6K算是高水平。直通车,钻展,淘宝客,&/p&&p&文案策划:4K起,8K封顶。店铺页面文案和广告文案,&/p&&p&
再加上写软文和店铺活动活动策划,没准还带上SNS社区推广(微博微信微淘运营);&/p&&p&设计:6K起,1.5W左右非常给力(再往上也有,就是美术指导和设计总监)。不用解释,店里所有的图都得做啊。&/p&&p&美工:主要是修图和上传,所以PS和&/p&&p&摄影:6K起,上不封顶。&/p&&p&模特:均价看60一件,80一套,1500一天。&/p&&p&客服:起薪不高,2K左右就干(二线城市,一线城市约5K),主要靠提成。之前的公司客服提成每个月能1W多,我们运营当时才3K。&/p&&p&&br&&/p&&p&【21,目前有哪些知名电商平台?】&/p&&p&淘宝,天猫,一淘,阿里巴巴,京东,腾讯拍拍,国美&/p&&p&亚马逊,当当,聚美优品,苏宁易购,库巴网,一号店,乐蜂,乐天……&/p&&p&&br&&/p&&p&&br&&/p&&p&【22,钻展从素材角度来分类,分成哪几类?】&/p&&p&品牌定位型(品牌定位宣传,品牌背书),&/p&&p&单品型(单品卖点,单品促销),&/p&&p&活动型(店铺活动介绍),&/p&&p&趣味型(时事型趣味)。&/p&&p&&br&&/p&&p&&br&&/p&&p&【23,宝洁公司坚持的营销逻辑】&/p&&p&4C:&/p&&p&——catch(客户)&/p&&p&——connect(展现接近客户)&/p&&p&——close(锁住流量,成交)&/p&&p&——continue(与客户持续的联系)&/p&&p&&br&&/p&&p&【24,广告的两大阶段】&/p&&p&劈开脑海(先被大家看见,最好能记住,不一定是一次就能成功)&/p&&p&重复记忆(不断的在用户心智中强化第一次见到的印象,多次重复,重复的有逻辑)&/p&&p&&br&&/p&&p&【25,一些战略层的理念,源自雕爷】&/p&&p&全网营销,淘宝成交;&/p&&p&产业链分析,找到价值链,最终闪转腾挪,找到核心价值链;&/p&&p&微博发现问题,微信解决问题;&/p&&p&刻意练习,微小改进,豌豆公主的挑剔精神;&/p&&p&“潘驴邓小闲”的思路做用户体验;&/p&&p&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p&&br&&/p&&p&【26,用互联网思维建立一个品牌】&/p&&p&线上与线下最大的差别,在于数据的研究与应用。&/p&&p&为什么一直在强调这一点呢?&/p&&p&在于很多人对于线上的推广的理解,&/p&&p&一直处于觉得线上推广大多数情况下免费的误区中。&/p&&p&让我们来算一笔账。&/p&&p&所谓的免费资源:微博,微信,微淘的运营。&/p&&p&那么人力成本算不算免费?想要经营好这些平台,&/p&&p&时不时的专属让利和有奖转发,算不算免费。&/p&&p&想要找到达人来背书,给大人的红包算不算免费?&/p&&p&&br&&/p&&p&如上种种,线上一点儿都不比线下便宜。&/p&&p&只不过把线下我们所熟悉的房屋水电,变成了线上鸡毛蒜皮里的柴米油盐。&/p&&p&&br&&/p&&p&OK,回到正题,很多人现在依然在做着各种春秋大梦。&/p&&p&以为花个几百万,按照传统的方式来讲一个故事,投些广告,&/p&&p&发发试用装,再做点儿公关活动,就能够建立起来一个品牌了。&/p&&p&但是事实上,在如今的时代,这样传统的方式,没个几千万,建立一个强势品牌根本没戏。&/p&&p&&br&&/p&&p&所以让我们来说说用“互联网思维建立一个品牌”。&/p&&p&&br&&/p&&p&个人理解,这事儿得分成几部分,产品,节奏和时间,故事,用户体验,信任。&/p&&p&&br&&/p&&p&如上这几点,其实在上文中也都提到过。&/p&&p&&br&&/p&&p&下面展开来说说。&/p&&p&产品永远是基础,想要挣钱,卖得好,产品必须要跟得上;&/p&&p&&br&&/p&&p&节奏和时间的安排在于,不能急于求成,&/p&&p&如果没有极棒的创意和极其精准的定位,那么时间要更长,&/p&&p&积累信任和真实的品牌触感非常重要,&/p&&p&看的清楚点儿,是积累,说明时间要长一点;&/p&&p&&br&&/p&&p&用户体验,在现在,什么叫差异化呢?&/p&&p&许多的产品差异化非常难做,那么这个差异化更多就向着服务和体验的差异化来走,&/p&&p&你做了一件事叫A,你的竞争对手没做,那么你的体验就好于他,&/p&&p&长期积累,不断创新和增加这一点点的优势,在这场比赛中,你就更具优势;&/p&&p&&br&&/p&&p&故事,现在大家都在讲社会化营销,那么什么是社会化营销呢?&/p&&p&在我理解里,一方面你得有故事可以讲,&/p&&p&一方面你用了正确的渠道帮助这个故事加以扩散。&/p&&p&那么你的品牌有什么故事可以讲?讲的故事是否让你的目标用户感觉良好?!&/p&&p&&br&&/p&&p&信任,毋庸置疑,诚信一直是古来的商业成功信条之一。&/p&&p&这里是诚信不是透明,主要是相信。&/p&&p&在于你说的信息是否被用户所信任。&/p&&p&换句话说,信任作为一个目的,当然也有被达成的办法。&/p&&p&以退为进,你大可以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扬长避短,让客户对你更加信任。&/p&&p&&br&&/p&&p&&br&&/p&&p&【27,什么是用户体验】&/p&&p&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用户体验就慢慢变成了一个热词。&/p&&p&就跟所有人都理解定位似的,突然所有人张口闭口用户体验。&/p&&p&也难怪,中国人向来喜欢“代表”,替别人说话已经变成某些人主要的谈资。&/p&&p&近年来,这词儿换了件衣服,变成了“互联网思维”。&/p&&p&这里不谈深的,只说说吐槽吧。&/p&&p&什么是用户体验呢。我猜这事儿得先说说用户。&/p&&p&用户自己知道是,要用户习惯;用户自己都忽视的,叫人类本能。&/p&&p&想想过去的零售业,有谁知道很多人的本能是向右走,向右看?&/p&&p&又有谁知道一家大超市,为什么牛奶和酸奶放到超市的最里面(其实是超市的用户路径设计者为了让大家多逛逛超市)!?&/p&&p&说到习惯,这就涉及到,这个习惯有多深,以及是谁培养的。&/p&&p&如果市场上大部分店铺某个业务已经做得很棒了,&/p&&p&而你的店铺与大家的习惯不一样,那么无疑你的用户体验就跟大家约定俗成的习惯是不一样的。&/p&&p&&br&&/p&&p&所以这种时候,你的不同操作体验增高了用户使用的成本。那么你的用户体验就是不给力的。&/p&&p&这组数据可以通过一组不太复杂的市场调查获得结果。&/p&&p&&br&&/p&&p&【28,关于聚划算】&/p&&p&可可鸭旗舰店5月26日品牌团销售情况&/p&&figure&&img src=&/12d340a7e0fc44e6ad8c30d3376ab45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12d340a7e0fc44e6ad8c30d3376ab45e_r.jpg&&&/figure&&p&&br&&/p&&p&关于聚划算,核心是什么呢?&/p&&p&我们来拆解一下。&/p&&p&如果抛开货品,那么聚划算涉及到什么工作呢?&/p&&p&1,分阶段:预热期和正式期,以及聚划算后的工作;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工作侧重点。&/p&&p&2,先是报名(图片+库存+产品价格),再是审核,审核通过排期,锁库存等。&/p&&p&&br&&/p&&p&再之后店铺想好承接方案,并匹配更多的流量跟进。&/p&&p&一次聚划算,单拎出来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如是而已。&/p&&p&&br&&/p&&p&再来看的细点。&/p&&p&那么一次聚划算销售做的好坏还与什么有关系呢?&/p&&p&两件事:&/p&&p&第一是聚划算作为平台,本身的流量和能够承载的转化销售是有时间周期的。&/p&&p&具体的时间周期,基本可以与淘宝平台的大流量相一致。&/p&&p&&br&&/p&&p&第二就是核心了,货品是关键,以服装类目做例子。&/p&&p&款式本身(颜色,图案,材质,颜色……标品涉及到每个类目的具体要求),&/p&&p&款式数量的配置,库存,组合形式,价格,折扣(日常与聚划算价格不同)等,&/p&&p&综合来说就是价格段和款式本身的问题。&/p&&p&&br&&/p&&p&如图所示,可以发现,我们上品牌团的T恤非常多,但是因为客单价太低,&/p&&p&所以销量虽好,销售额却不好。而且价格低的宝贝如果库存不济,多半也销售一般。&/p&&p&所以,完全可以调整整体的款式数量,以及调整后续的折扣定价,做到货品切实的给力。&/p&&p&&br&&/p&&p&内功内功,解决内部,再来对接平台,多半成功的机会大点。&/p&&p&&br&&/p&&p&毕竟,在流量一定的前提下,聚划算本身考的更的货品的转化和客单价。&/p&&p&而运营,转化和客单价能在这里起到多大效果?呵~呵~&/p&&p&&br&&/p&&p&&br&&/p&&p&&br&&/p&&p&【29,闲说免费陷阱——眼前的免费真的免费么?】&/p&&p&&br&&/p&&p&做淘宝的一段时间内,遇到很多同学对于一些行为的定义有所误解。&/p&&p&比如免费流量,许多同行顾名思义,于是得出结果说是免费来的流量。&/p&&p&但是仔细想想,免费流量真的免费么?&/p&&p&在我来看,与转化率的复杂一样,免费流量也一样影响因素众多。&/p&&p&同时,看来免费的东西,很可能只是在眼前未花钱而已,实际上隐藏的消费无数。&/p&&p&&br&&/p&&p&先来看一下免费流量包含哪些:&/p&&p&主要分成自主访问的老客户流量和搜索流量。&/p&&p&那么来看。老客户为什么会回来?影响原因有哪些?&/p&&p&新顾客为什么搜索?通过哪些信息来搜索。我们如何能被搜索到,又如何能让顾客看到并点击?&/p&&p&&br&&/p&&p&抛开复杂的淘宝计算规则,只谈逻辑,就会分析出许多原因。&/p&&p&先看【老顾客流量】&/p&&p&老顾客回购的原因&/p&&p&产品质量不错,穿上匹配效果不错,碰巧有活动,服务不错,态度不错,页面设计&模特拍摄不错(没事去看一眼)&/p&&p&以上种种,多半存在许多隐藏的消费。&/p&&p&以阿芙举例,最高十三次的回购率背后,是针对自身定位清晰的认识,是20多版哆啦a梦营销卡片的环环相扣。&/p&&p&&br&&/p&&p&再来说【搜索流量】。&/p&&p&许多帖子都在谈搜索,但我理解的搜索,分成三部分。&/p&&p&一部分是如何被搜到,一部分是被搜到之后如何被关注脱颖而出,第三是如何最大程度的让点进来的流量更多转化。&/p&&p&定位清晰的前提下,你要站住的关键字理论上是有迹可循的。&/p&&p&从大到小的市场容量,再分析这些容量内的产品主图、产品价格&折扣、产品营销方式、产品品牌知名度。&/p&&p&以及在这些各个不同大小的市场下,最终能有多少市场幸存。&/p&&p&&br&&/p&&p&过程中又有哪些战场是势必要拿下,哪些可以适当放弃。又是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另一战略问题咯。&/p&&p&&br&&/p&&p&&br&&/p&&p&&br&&/p&&p&【30,说说成长】&/p&&p&刚刚从专员到主管的时候,会有一个阶段有点小骄傲,于是曾经做过一张思维导图作为自己的面试名片。&/p&&p&站在我其时所了解的高度来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所了解的前后逻辑。&/p&&p&&br&&/p&&p&内是2013的事了,于是2014,8月的某一天再来看,就发现逻辑显得不通,当初略显稚嫩。&/p&&p&暂时懒得梳理,所以只把近期聊得比较多的一张并不高深的图放出来,给大家权作参考。&/p&&figure&&img src=&/f5e1ae550d76bf1c9cf3df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5e1ae550d76bf1c9cf3dfa_r.jpg&&&/figure&&p&&br&&/p&&p&看得到自己的不足,就是成长带来的礼物(果然心情好的时候各种矫情,债见……)&/p&&p&&br&&/p&&p&【31,如何做好一个活动规划】&/p&&p&个人的经验是只需要一张规划表就可以轻松完成&/p&&p&大多数的活动和营销战役都离不开这三个维度。&/p&&p&首先是为啥要做,以及大概的目的是什么,目标是多少。&/p&&p&其次是关于预算的拆分,有多少钱做多大事。&/p&&p&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p&&p&第三是关于物料的准备。&/p&&p&&br&&/p&&p&每次活动前把这张表打印出来,一一想清楚,很大程度上前期的规划就全了。&/p&&figure&&img src=&/aadb29c0517dccb07d0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5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adb29c0517dccb07d0c_r.jpg&&&/figure&&p&&br&&/p&&p&&br&&/p&&p&&b&关注【夏狐狸说电商和电影营销】公众号&/b&&/p&&p&我会定期分享营销知识,&/p&&p&并拆解时事和电影营销的案例,&/p&&p&帮你学习营销的基础逻辑。&/p&&p&&b&微信搜索Sylar54即可&/b&&/p&
这篇文章很长。内容也相对基础,都是些电商圈的基础知识。适合的人群是刚刚参加工作,对于电商的基础知识不太了解的同学。 所以文章的题目叫做《零基础变身电商运营小达人:电商基础知识普及》 当然,如果你身在媒体或广告圈。如果你在入职两年,依然不知道…
&figure&&img src=&/dbdfdd2673056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6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dbdfdd2673056_r.jpg&&&/figure&&br&&br&&p&如果某产品满足了以下三个条件,找经销商就会很容易。&/p&&br&&p&&b&1 做你的产品,经销商能赢&/b&&/p&&br&&p&&b&2 做你的产品,经销商可以赚到钱&/b&&/p&&br&&p&&b&3 做你的产品,经销商可以获得成长&/b&&/p&&br&&p&&b&以上三个条件次序不可颠倒,重要度1&2&3.&/b&&/p&&br&&p&&b&先说1 经销商能赢&/b&&/p&&br&&p&&b&这个“赢”是有品牌号召力,不用怎么推,消费者会被吸引过来会抢着买的意思。全天下经销商都是很势利眼的(无论中外),他们永远只愿意卖最好卖的,最有品牌拉力的,容易卖的产品。&/b&&/p&&br&&p&&b&所有的经销商希望他们代理的产品一放在货架上分分钟就被消费者抢光,希望他们代理的产品一投标就中标而不会被甲方质疑或者拒绝。以上都是因为做这个产品我可以“赢”。&/b&&/p&&br&&p&&b&哪怕这个产品的厂家给经销商的政策很差,只有微利,哪怕这个产品的厂家市场保护非常差,窜货流行,价格透明,利润惨淡。&/b&&/p&&br&&p&&b&利润再差,只要卖的快并且上规模压低运营成本(人工,房租,合理避税,不开发票逃税等)还是有钱赚,经销商最看中的周转率和现金流,中国的经销商是能省一个子算一个子,能多快速的周转就快周转。&/b&&/p&&br&&p&&b&所以不建议大学生毕业去什么商贸公司,分销代理公司,待遇给的非很不好,原因就是,在他们眼里,你们是成本,不是资产。&/b&&/p&&br&&p&下面举几个正反例子说明赢对经销商有多重要:&/p&&figure&&img src=&/bcf24bee5d77aa477865ebba2f8470d7_b.jpg& data-rawwidth=&270& data-rawheight=&2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0&&&/figure&&br&&p&苹果公司的产品,无论是iphone还是ipad,给经销商留的利润非常非常的低,大概利润在100元左右,但是在中国还是有无数人打破头的想做苹果的经销商,为什么?&/p&&br&&p&因为苹果这个LOGO有票房号召力呀!我卖设备不赚钱,但是只要来我店冲着买苹果手机的人足够多,我卖充电宝可以赚钱,我卖皮套可以赚钱,我卖配件可以赚钱。&/p&&br&&p&这个商业模式最典型的就是电影院,电影票可以因为价格透明打的很低,但是我卖爆米花和饮料可以赚钱。&/p&&br&&p&所谓的交叉补贴用来形容苹果的经销商最为形象。&/p&&figure&&img src=&/a62f647c75bf08cbb91df7e58459bc5f_b.jpg& data-rawwidth=&273&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3&&&/figure&&p&我短暂工作过的三星公司,三星的手机和液晶电视也是很抢手的产品,但是做三星的手机和液晶电视的经销商并不是很赚钱(尤其是液晶电视,不如做国产品牌赚钱),但是一样有人抢着做,原因还是品牌拉力太强了,消费者抢着要,你一个大商场不摆个三星电视说不过去,你一个手机数码商城没有三星人家觉得你不靠谱。&/p&&br&&p&最坑爹是日本那些照相机品牌,市场秩序乱的一塌糊涂,价格非常乱一卖就亏钱,价格非常透明,你想在相机上加一点点钱,敏感狡猾的消费者就跑了,经销商是敢怒不敢言气得干瞪眼。这些厂家的态度是,你爱做不做,因为消费者认我们。&/p&&br&&p&为什么还有人做这些日本品牌的数码相机呢?原因是存量市场在那放着,开个数码相机的专卖店还是有大把顾客上门,卖相机亏钱,但是卖镜头,镜头盖,电池,包包之类的周边赚钱。&/p&&br&&p&中国品牌里能做到能叫经销商赢的品牌举几个例子:
&/p&&figure&&img src=&/4e82dfe21c1f46da5e3f113d127a042a_b.jpg& data-rawwidth=&277& data-rawheight=&1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7&&&/figure&&p&PC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中国区的份额达到了33%以上,中国政府行业采购市场份额50%以上,虽然现在PC在疲软,但是联想大客户的代理商还是打破头的抢着做。中国政府部门非常爱用联想电脑。&/p&&br&&p&还有格力
&/p&&figure&&img src=&/9d2d340ff0e7a3cd41521c_b.jpg& data-rawwidth=&274& data-rawheight=&1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4&&&/figure&&p&当时我第一份工作在美的,当时别人这么评价格力,格力空调的展台不用放导购,放条狗都能卖。&/p&&br&&p&但是这不代表你的LOGO打在所有产品上经销商就会买账做你的产品,因为经销商很聪明,他们懂消费者懂市场,比如在我在三星大客户部,最好卖的三星商用拼接LED大屏(LED拼接大屏第一品牌)但是三星的打印机和笔记本是最叫SALES头痛的,客户那里不想用三星的笔记本和打印机。&/p&&br&&p&找经销商?叫经销商去帮我们卖?别做梦了。&/p&&br&&p&经销商不会做两肋插刀,雪中送炭的事!在客户端,消费者心智里,笔记本最好的是联想,打印机是惠普嘛,哪怕你三星质量再好,客户就是不想用你。这个时候任何发展经销商的手段方法论没毛用。客户心目中的定位决定了销售不会卖你们的产品。&/p&&br&&p&快速消费品行业行业的套路都是先广告铺天盖地的轰炸,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先把市场知名度打开,然后厂家业务代表去招商发展分销商相对来说就很容易。&/p&&br&&p&说点题外话,如果你是一个品牌的创始人,在你的行业已经有了领导性品牌而你的品牌只是跟风,没有差异化的话,没能在客户心目中深深留下一个印象。这个生意做起来会异常痛苦。
&/p&&br&&p&如果你是一个销售人员,找工作进了这么一个品牌没有名气,产品定位模糊的厂家,你业务开拓起来会非常困难。无论你的领导怎么打鸡血灌鸡汤,你还是完不成销售任务,没经销商原因代理你的产品。&/p&&br&&p&因为经销商就这么现实,只卖能赢的,或者他们感觉能赢的产品。&/p&&br&&br&&p&&b&2 做你的产品经销商赚到钱&/b&&/p&&br&&p&很多销售新手开发经销商时候,就会说一句,我们的产品价格不透明,做我们的产品赚钱。&/p&&br&&p&这句好比我们屌丝泡妞时候,只会说,我人品好,专一绝对不变心。&/p&&br&&p&经销商如果是女神的话,那么这句产品价格不透明可以保证您赚钱,这句没用的屁话经销商每天听屌丝厂家讲了无数遍。&/p&&br&&p&谁不知道因为你们没钱打广告。没有知名度和消费者关注度,所以你价格才不透明。&/p&&br&&p&宝洁公司只给经销商留一个点的利润,经销商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的做,这个就叫大品牌的牛气。&/p&&br&&p&如果一个厂家懂消费者,又会玩市场,又能叫经销商赚到钱,这种厂家发展的将会很迅速。&/p&&br&&p&就拿家电和IT行业来说,国产品牌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国产品牌深知自己的品牌拉力有限,所以在经销商支持,市场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的工作,经销商普遍都赚到很多钱甚至比做外资品牌还赚钱,所以这也是现在竞争充分的行业并不是外资品牌一统天下的原因。&/p&&br&&p&先天品牌拉力不足的厂家一开始会很辛苦,要花很多功夫做市场,先叫这些经销商大爷先尝到甜头后,他们才会开始认真的打款进货,然后你们一起合作把市场慢慢做大。&/p&&br&&p&这个就好比屌丝追女神光靠忽悠不行,得先把自己的外形外貌整理好,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然后再来学一些泡妞技巧。基本条件太差仅仅指望学些耍小聪明的话术没屌用!&/p&&br&&p&举个例子,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当属联想。有一个原来在HP现在做联想的经销商告诉我,联想这些对经销商利润的关心非常得人心,他代理过一些外资品牌,他说那些外资品牌的厂家和销售人员根本不管经销商死活,因为品牌大你爱做不做,压完这家压那家。&/p&&br&&p&我说的那个从HP转做联想的经销商2009年第一年做了600万联想的业务,到了2013年销售额上升到1.2个亿,没有联想背后的扶持,光靠自己干是成长不了这么快的,在90年代和2000初,通过做联想实现屌丝逆袭的人太多了。开宾利的,开奥迪宝马买别墅的多得不得了。&/p&&br&&p&所以所有经销商都把柳传志当神一样看待。大家都知道联想没啥核心技术,PC生意就是个组装,如果联想没有点自己独到之处也成不了500强。&/p&&br&&p&&b&叫经销商赚钱不要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实际行动上,郭敬明都说过:要想自己赚钱,就得先让别人赚到钱。&/b&&/p&&br&&p&&b&3 经销商可以从厂家那里获得成长。&/b&&/p&&br&&p&&b&在满足条件1和条件2的基础上,就可以和经销商谈谈理想和发展。&/b&&/p&&br&&p&&b&仓廪实而知礼节,一般来说厂家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都是高于经销商的管理水平以及人员素质,&/b&&/p&&br&&p&&b&聪明的厂商可以通过输出管理知识和经验来增加和经销商的粘度,中国的经销商老板除了吃喝嫖赌大部分人还是很有危机感,学习精神十足,否则刘一秒,翟鸿燊之流怎么会有这么大市场。&/b&&/p&&br&&p&外资企业估计从上到下都是职业经理人加上品牌以及技术强势,涸泽而渔干完拍屁股走人的短期行为多得不得了,台湾人和新加坡职业经理是最操蛋的一群,从来不管经销商死活,“我走后,哪怕洪水滔天”就是这些台湾籍,新加坡职业经理的做派。
&/p&&br&&p&&b&以上三个,从方法论的重要程度来说,一定是从1到3,反过来就很傻逼了。虽然我举的都是IT行业的例子,但是对快速消费品以及工业品领域也一样适用。&/b&&/p&&p&-------------------------------------------------------------------------&/p&&p&&b&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纽约老李校长”&/b&&/p&&p&&b&后台回复阿拉伯数字“100”&/b&&/p&&p&&b&可以获得老李的100条江湖秘籍&/b&&/p&
如果某产品满足了以下三个条件,找经销商就会很容易。 1 做你的产品,经销商能赢 2 做你的产品,经销商可以赚到钱 3 做你的产品,经销商可以获得成长 以上三个条件次序不可颠倒,重要度1&2&3. 先说1 经销商能赢 这个“赢”是有品牌号召力,不用怎么推,消费…
&p&&b&&u&解决办法更新完毕。本文欢迎转载,仅需保留原始链接。&/u&&/b&&b&&u&如果在您的专业领域,发现本文有表述错误的地方,欢迎给我的知乎帐号发私信指正。&/u&&/b&&/p&&br&&p&看到这个视频非常激动。七年前我选择了以PM2.5暴露模拟为博士课题,后来又在美国南加州(洛杉矶一带)从事了两年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环境咨询工作。对照发达国家经验,对中国的雾霾问题有着深深的怨念。柴静作为一个新闻人,把几个关键问题都找出来并说清楚了,在科学事实上没有明显的错误,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容易的是她采访到了许多当事人,触动了长期以来敏感的话题;最重要的是可能她让许多人第一次认识到,雾霾不仅和自己息息相关,而且自己是可以推动改变的力量。这部片子必将载入史册。&br&&/p&&br&&p&吹捧过了,也吹毛求疵一下,以期作为补充。毕竟100分钟的视频没有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讲得让所有人理解和满意。有三点:&/p&&ul&&li&有些更敏感的问题,这个视频上其实没提。&/li&&li&提出的一些解决办法,其弊病只是三言两语带过。然而既然引发了讨论,就不能停留在表面。&/li&&li&所涉及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很传统,都是发达国家几十年前就开始采用的。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几乎占世界40%,大约是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总人口的3倍。我疑心,沿袭传统解决路径是会撞墙的。特别是,中国的环境问题远远不止雾霾。我们能不能借鉴一点新办法,避免走传统途径的弯路?&/li&&/ul&&p&接下来结合她的主要观点说说自己的看法,另外结合最近看到的资料提供一些新的思路。&/p&&br&&p&首先:雾霾真的很毒。对于雾霾,不存在“适应性”问题。这句话我再重复一遍:对于雾霾,不存在“适应性”问题。吸得越多,危害越大,特别是对小孩子。柴静视频中关于PM2.5的化学成分分析非常专业,健康危害的动画短片近乎完美。唯一的问题是,PM2.5的健康危害,除了影响呼吸道和肺功能,更为公认的是心血管疾病。公众更关注肺部疾病和肺癌容易理解,但是&b&&u&别忽略PM2.5对心血管的影响&/u&&/b&。如果家有老人或家族内有人有心血管疾病史,对雾霾天需要有更多关注。空气污染还被证实与&a href=&///?target=http%3A//med.stanford.edu/news/all-news/2013/03/air-pollutants-linked-to-higher-risk-of-birth-defects-researchers-fin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出生缺陷率&i class=&icon-external&&&/i&&/a&提高以及&a href=&///?target=http%3A///science/2013/oct/15/study-air-pollution-traffic-low-birthweigh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生儿体重过低&i class=&icon-external&&&/i&&/a&有关,影响孩子一生。&/p&&br&&p&&i&颗粒物更详细准确的健康危害表述可参阅美国环保署的&a href=&///?target=http%3A//cfpub.epa.gov/ncea/cfm/recordisplay.cfm%3Fdeid%3D21654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tegrated Science Assessment for Particulate Matters&i class=&icon-external&&&/i&&/a&,唯需注意这是2009年版本,近几年文献的结果未考虑在内。&br&&/i&&/p&&br&&p&而谈到重现APEC蓝需要减少一半排放的问题,我们不该忘记,这个一半只是以我国的“蓝天”标准而定的,&b&&u&并不意味着只要减少一半就能实现民众健康的需要&/u&&/b&。2014年,北京PM10的年均值是115.8微克/立方米:&a href=&///?target=http%3A//.cn/n//c5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北京:去年重污染天数少13天 PM2.5年平均浓度降4%&i class=&icon-external&&&/i&&/a&。而&a href=&///?target=http%3A//whqlibdoc.who.int/hq/2006/WHO_SDE_PHE_OEH_06.02_chi.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制定的PM2.5标准&i class=&icon-external&&&/i&&/a&,第一阶段为年平均35微克/立方米(最宽松的标准),指导值为10微克/立方米。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我们的担子又重了?&/p&&br&&p&对于10微克/立方米的制定依据,世卫组织的解释是:“[对于 PM2.5 的长期暴露],这是一个最低水平,在这个水平,总死亡率、心肺疾病死亡率和肺癌的死亡会增加(95%以上可信度)”。 &/p&&br&&p&那么,我们该怎么办?这部片子中给出了一些方法和思路。总的来说有这么几项:提高标准,严格执法,对垄断的能源行业开放市场竞争。而它也难得地明确了这么做的阻力和要付出的代价。在以往的报导中,我们总是看到说“很难”,但是难在哪里?利益相关方如何思考这些问题?别的国家如何能做到?柴静以贴近大众的方式做了呈现。几个主要的论点是:&/p&&ul&&li&论点一:导致雾霾的燃煤中,劣质煤占了很大成分,劣质煤被用在过剩产能上,形成的是浪费,但是却一直接受国家财政输血。对劣质煤的监管不力来自于对影响就业的担忧。环保部门没有否决的权力。&/li&&/ul&&p&如果要淘汰这些产能,结果会是什么呢?一是原先的煤矿工人会失业,二是成本要提高(洗煤或是控制排放)。片中有三个人为“淘汰产能”的合理性说了话:英国的煤矿工人认为,自己重新找工作就行了,没有这份工还有其他的。英国的能源大臣表示,环保不是负担,环保会催动创新,让新产业淘汰旧产业。发改委副部长则认为,以绿色低碳倒逼产业转型是出路。清洁产业也能吸纳就业。&/p&&br&&p&我们也不该忘记,&u&&b&环保需要付出代价,不环保同样有代价,甚至代价更大&/b&&/u&。该片对“环保是奢侈品”的概念发出了挑战。事实上,长期生活在高污染地区的底层劳动者,才是污染的最大受害者。肺癌村的环境难民,从小看不到蓝天的小姑娘, 都在承受着沉重的代价。而千千万万的城市居民,无论是看不见西山的北京人,还是看不真西湖的杭州人,已经在漫天雾霾中,呼吸了至少十年。人们需要工作,也需要健康,需要自在地生活。&/p&&br&&p&在“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一观念甚嚣尘上的今天,这种声音非常难得。然而,我认为视频中的这些观点说服力还有欠缺。“失业了重新找份工作就好”,实在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也许我们更应该问的是:&b&&u&如果造成工人失业,我们如何帮他们重新找到工作?如果倒逼企业转型,利益又将如何分配?造成的能源和资源价格提升又将由谁承担?&/u&&/b&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回答这些问题,而不是以盲目的乐观搪塞,更不能以“难以回答”为借口,拒绝讨论。&/p&&br&&p&片中为了拒绝煤炭而采用“油气时代”的提法,更令我有些诧异。片中已经说明,煤炭经过清洁化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并不需要完全否定。燃油并非清洁能源;天然气虽然较为清洁,但是燃烧过程中照样会产生氮氧化物(PM2.5前体物)。更不用说他们都是化石能源,既不可再生,又不低碳。视油气为未来,有点自相矛盾。有可能只是把污染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正因如此,全世界都在呼唤对能源的节约,能效的提高,以及更清洁的替代能源。我们真的必须重走油气时代的老路吗?&/p&&ul&&li&论点二:燃油品质是导致车辆污染物排放标准迟迟无法提高的限制因素。而无法提高油品则是由于利益集团掌握了标准制定的权力。发达国家的燃油品质标准由环保部门制定,但中国标准制定中,环保部门缺少专业人员。允许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协商,将相关信息公开,是本片提出的解决油品之道。片中还提出,应当放开能源市场,允许民营天然气进入市场竞争。&/li&&/ul&&p&油品确实需要提高。但是将市场作为解决问题的捷径,则为不择手段的竞争留下了一扇后门。在片中我们屡屡看到监管不力造成的环保困局,又&b&&u&怎能保证,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不会因此产生新的环境污染?&/u&&/b&这种污染可能不如雾霾那么近在眼前,却不会凭空消失。水电是一项早就允许民营投资的能源产业,但是不同于一般人所想象的“清洁能源”,其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颇为严重。相关报道连篇累牍,这里不予展开。以市场竞争促进创新,把环保作为创新的动力,这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也并非不可实现。但,要令它成为现实,除了去掉垄断保护的枷锁,更需培育生长的土壤。&/p&&br&&p&为什么发达国家放开市场没有导致这样的问题?他们的环保部门为何具有极大的权力?爱荷华州立大学周江评老师的这篇文章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a href=&///?target=http%3A//.cn/5088.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周江评:洛杉矶的治霾经验&i class=&icon-external&&&/i&&/a&。在这里面,&b&&u&公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NGO的参与,环境诉讼的威力,&/u&&/b&都是极为关键的。在我国的语境下,却有些水土不服。或者,从今天开始,我们可以改造水土……&/p&&br&&p&关于机动车,轮船,飞机带来的污染,柴静的报告都试图涉及,却未曾明确指出:交通和消费需求才是驱动这一切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很难说这是一种取舍还是一种忽视。唯一谈到的是减少开车次数,短距离不用车。其实,我们即使不自己开车,也难免由于所购买的商品在运输中的交通需求,给污染带来贡献。在轮船和飞机运输的货物中,有我们的海淘代购,也有从世界各地进口的原料。你,意识到了吗?&/p&&br&而片中谈到个人对污染行为所能做的,似乎只能是不断的举报。这种结果,不能怪柴静和她身后的制作团队。我却不愿意停留在这一层面。&br&&br&&p&雾霾治理只是中国环境问题的缩影。我们羡慕发达国家的蓝天白云,但是他们同样在被环境问题所困扰。要让经济绿色化,除了传统上的监管和污染控制,他们还有更多值得参考的办法。&/p&&br&&p&接下来的阐述,主要思路参考瑞典Lund大学的&a href=&///?target=https%3A//class.coursera.org/greeningtheeconomy-00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reening the Economy&i class=&icon-external&&&/i&&/a&课程资料。如何使经济发展绿色化,而不是演出猫捉老鼠的低效内耗,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这门课程以丹麦、瑞典、挪威的绿色经济之路,为其他国家提供启示。确实,北欧有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小,人均收入高的优势;而且他们也确实进行了一定的污染转嫁。但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特征,牌发完了抱怨别人牌好是没用的,把自己手上的牌打好才是正经。这些方法能否在中国奏效?&b&&u&答案需要靠每个人共同塑造。&/u&&/b&我能做的只是通过告诉更多的人,希望引发讨论和改变。&/p&&br&&p&&b&&u&个人层面:商品购买、交通出行、家庭能耗&/u&&/b&构成了个人对环境影响的主要部分。&/p&&ul&&li&&p&如前所述,商品购买中的运输能耗和尾气排放,同样对雾霾有所贡献。而商品制造过程及其原料供应链,都在对环境产生影响。家庭电器的持续能源消耗更难以忽视。在欧洲,许多商品都有&b&&u&绿色标识&/u&&/b&(Ecolabel),帮助消费者进行绿色选择。消费者选择进一步影响商品制造者注重环保。 &br&&figure&&img src=&/e5fd41ad45ef4c9bc8f3ec1_b.jp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3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e5fd41ad45ef4c9bc8f3ec1_r.jpg&&&/figure&&br&中国有绿色标识吗?其实有的。但是你会注意吗?我想也许很少。我没有深入研究无法为任何绿色标识背书,不过起码有一种标识是国家强制的,那就是&b&&u&能效标识&/u&&/b&,详见官方网站:&a href=&///?target=http%3A//www./index.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能效标识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遗憾的是,如同柴静视频中的机动车排放标识一样,中国的能效标识还存在造假现象。欧洲和美国的绿色标识都是由NGO发起的,而NGO通过公信力发展自身,倾向于站在消费者这边。关键在于,消费者自己得去在意,得去用钞票投票,得去关注和了解相关标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u&&b&教育消费者了解相关知识,监督相关部门履责,也是媒体、专家、政府、社会组织都可以去做的&/b&&/u&。&/p&&/li&&li&&p&若是你嫌绿色商品价格高,还有一种选择:就是&b&&u&不买那么多东西&/u&&/b&。人们购买商品的动力深受消费主义的影响:我们认为消费会带来快乐,认为商品会提升我们的社会形象。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整体幸福感在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随着收入上升而升高,与家人、朋友、社区共享的快乐才带来更深刻的幸福感。&/p&&/li&&li&&p&&u&&b&共享消费&/b&&/u&也是一种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解决办法,比如共享用车。随着信息流动的便捷,这方面我们未来势必会看到更多的解决方案,在经济上也更划算。更难的也许是观念上从“拥有”到“共享”的转变。&u&&b&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有影响力的先行者的带动,依赖于社会对环境的重视,依赖于每一个人,对这种现象的支持&/b&&/u&。&/p&&/li&&/ul&&p&&b&&u&国家层面:&/u&&/b&除了制定排放标准并实行监管,政府其实还有许多办法可用。令我在意的是,至少在美国,国家的各种政策在实施前会进行经济上的&b&&u&成本-收益分析&/u&&/b&并将结果公示。这一点对于环境问题尤为重要。因为环境方面的收益是隐性的,长期的,覆盖全社会的,更不容易看到直观效果。也正因为没有相应的分析,我们有时往往注意不到&b&&u&环境政策对经济的正面作用&/u&&/b&,将环保支出视作负担。&/p&&br&&p&欧洲国家的政策有这些值得注意的地方:&/p&&ul&&li&政府采购。欧洲发达国家政府&b&&u&将环保作为政府采购的要求之一&/u&&/b&,尽管欧盟不允许在国家政策中规定具体的绿色标识,以免造成对特定组织的偏袒,但是计划制定一系列原则,来协助各国在政府采购中考虑到可持续发展。&/li&&li&Deposit-Refund System (DRS)。购买消费品时先交容器(如酒瓶)费用,用完后交还商家。国家层面实行这一政策能够大幅提高回收率。你可能觉得酒瓶而已,有那么重要吗?其实玻璃生产是能源消耗大户: &据玻璃包装协会统计,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以让一个100瓦的灯泡点亮4个小时,可以让一台电脑运行30分钟,可以收看20分钟的电视节目。 & (&a href=&///?target=http%3A///huanbao/5388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玻璃瓶回收体系亟待建立&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国家强制要求采用&u&&b&节能灯具&/b&&/u&。你知道吗?中国照明用电占所有用电量13%。欧盟通过使用节能灯,每年节约400亿度电。目前中国已有淘汰白炽灯路线图(&a href=&///?target=http%3A///2014-03/AR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内照明用电节电潜力达480亿千瓦时&i class=&icon-external&&&/i&&/a& )。&br&&/li&&li&&u&&b&经济激励&/b&&/u&。这点我们在其他经济活动中并不陌生,现在是时候把他们用到环保上了!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污染的外部性未能市场化。政府对此进行的调节有利于释放正确的市场信号,例如对高排放车辆征收碳税或生态税,对电动车等予以税费减免甚至经济补贴。然而,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实践中会引发一系列连锁效应;而单纯的经济激励如果不&u&&b&辅以监管和充分的信息提供&/b&&/u&,则未必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此外经济激励必须考虑实际中的公平,而不仅仅是对环境水平的提升促进。&br&&/li&&/ul&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公共政策很罕见。&u&&b&如果你不介入改变,就是在等待其他人来改变你。&/b&&/u&个人如何影响国家政策制定?这个问题有点超出我回答的能力。希望两会的开场,能让大家往这个方向多思考一些。&br&&br&&p&&u&&b&企业层面&/b&&/u&:&/p&&p&我们所关注的就业和经济发展,最终大部分还是靠企业解决。而企业相对于个人有更多资源,相对国家有更大灵活性,是创新的主要力量。关于传统环境领域的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工作机会这里就不多说,毕竟整体市场规模还不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提出的企业层面可持续发展趋势是什么呢?&/p&&ul&&li&首先,针对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企业不仅得考虑“环保需要我付出什么”,更要考虑“不环保我是否能承担得起后果”。企业若能利用好环境需求,则能变成本为机遇,创造自己独特的价值和竞争力。环境污染的产生本来就是由于未能成为产品的资源被废弃。如果能&b&&u&增加资源利用效率,则可以在环保的同时增加收益。为此需要进行技术上的创新投入。&/u&&/b&&/li&&li&&b&&u&租赁而非售卖&/u&&/b&也日渐成为消费者愿意接受的&u&&b&商业模式&/b&&/u&,这能够促进货品的循环使用,也鼓励生产有更长生命周期的高质量货品。&/li&&li&&b&&u&绿色供应链&/u&&/b&: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和NGO都开始注意供应链所牵涉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例如原料生产和运输中的污染,对工人的环境健康是否重视,给不发达地区的供应商提供的价格是否合理。企业的供应链是否绿色,也通过绿色标识和NGO调查报告的方式进入了公众视野。即使中国消费者对绿色供应链还没有那么大关注,作为制造业大国、出口大国,中国的企业也必须审视自己的环境标准是否符合发达国家的环境意识需要。&/li&&li&&b&&u&绿色营销&/u&&/b&:企业可以加强对绿色标识的宣传,和绿色标识组织一起对公众进行教育,增加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当然,消费者选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这种改变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小步走,制定最符合自己的策略。&/li&&li&绿色过程:在企业的&b&&u&运营、制造、工业流程设计&/u&&/b&中考虑环保和高效。&/li&&li&电子物资和远程办公:通过提供数字化产品而不是实物产品,既满足某种消费者需求,又不必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在办公过程中使用远程和虚拟的工具,减少出差开支和上下班交通,也可以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减少环境影响。&/li&&/ul&&p&关于企业在绿色经济中的作用,还有太多可能性。看到这里,你还觉得环保和经济发展非此即彼吗?&/p&&br&&p&&b&&u&城市层面:&/u&&/b&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和我们能呼吸到怎样的空气最为相关。所能采取的办法,和其自身的城市特点有很大关联。欧洲的经验主要有这么几点:&/p&&ul&&li&能源供应:城市的能源选择和能源管理,影响着能源的价格,左右着能源的利用效率。&/li&&li&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我们在谈到城市管理对人们出行的影响时,不仅仅是在说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也是在说城市的布局。在欧洲,城市规划中经常需要听取公众意见和各行各业的看法,长期讨论。因为城市的建设一旦确立,将会影响未来数十年或是更久。&/li&&li&可持续发展社区:社区成员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自给自足,共同协商确定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li&&li&绿色生活方式:城市鼓励绿色的生活方式,例如提供公共自行车,便利的废品回收地点,方便的户外活动地点等等。(如果走路10分钟就有绿地公园,或许周末自驾出游的人,会减少许多)&/li&&/ul&城市规划和建设这一块我了解不多,有待专业人士补充。&br&&br&写了两天,终于大致更新完毕。虽然学识有限,难免错漏,只愿有那么几点会触动你 ;无论是关注,是行动,是传播,都是当下所需要的力量。这已经是篇长文,但,请让讨论从这里开始,而不是到这里结束。&br&&br&&b&&u&本文欢迎转载,仅需保留原始链接。&/u&&/b&&br&&br&&br&&u&&b&补充说明:&/b&&/u&&br&&p&&i&关于有争议的PM2.5浓度上升和癌症的关系,举一例:2013年,欧洲一项涉及九个国家31万人的研究表明,PM10与肺癌的相关性显著,PM10和PM2.5与肺腺癌的相关性显著。每提高10微克/立方米的PM10浓度,肺癌发病率上升22%。&a href=&///?target=http%3A//www.ncbi.nlm.nih.gov/pubme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cbi.nlm.nih.gov/pubmed&/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i&&/p&&br&&p&&i&由于疾病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在研究中必须考虑剔除这些因素,但无法做到完美,因此以上研究不等同于“雾霾导致肺癌”。并且(如同柴静在视频中所承认的),老龄化和吸烟仍然是肺癌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无法根据某地的PM2.5浓度和肺癌发病率,直接得出相关性判断。相关性也不直接等于因果性。而人的免疫能力还有个体差异,所以即使环境因素一致,每个人因此患病的几率也不会一样。在此就不再一一详细说明,期待另有专家撰文讨论。&/i&&/p&
解决办法更新完毕。本文欢迎转载,仅需保留原始链接。如果在您的专业领域,发现本文有表述错误的地方,欢迎给我的知乎帐号发私信指正。 看到这个视频非常激动。七年前我选择了以PM2.5暴露模拟为博士课题,后来又在美国南加州(洛杉矶一带)从事了两年空气质…
曾有人列过一份芒格的问题清单,后被翻译至《环球企业家》。转贴如下:&br&&br&&b&如下准则有助于达成目标,做出选择、解决问题、判别真伪。&/b&&br&&b&&br&&/b&&b&&/b&&b&Use notions&/b&&br&&b&要利用&/b&&b&确定的概念&/b&&b&或某个想法&/b&&br&&ul&&li&使用有事实做依托的大想法 &/li&
&li&明白事情的真正意义&/li&
&li&简化&/li&
&li&利用规则并且学会筛选&/li&
&li&知道我要达成的目标&/li&
&li&寻找并且考量替代方案 &/li&
&li&了解各种后续情况以及整体结果 &/li&
&li&定量 &/li&
&li&搜寻各种根据,并在此基础上行事 &/li&
&li&能够反向思考 &/li&
&li&记住,要有大的成效,就需要诸多因素的总和 &/li&
&li&评估如果做错了会有什么后果 &/li&
&/ul&&br&&b&What is the issue? &/b&&br&&b&问题的解决&/b&&br&&ul&&li&问题是什么?事情的实质是什么? &/li&
&li&事情的核心或重点在哪里?相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li&
&li&什么是相关的?什么是可解决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知的?什么是可以适应的(Utility-applicability)? &/li&
&li&我了解事情的全貌吗?为了使自己对事情有想法,我需要一些相关数据和基本知识储备,否则我就得承认“我不知道”。 &/li&
&li&我的判断比其他人好吗? &/li&
&li&我必须对什么做出预测?它是可预测的吗? &/li&
&li&需要做出决定吗?如果我不当机立断,会发生什么?为解决此事,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去做吗? &/li&
&li&我对此问题的思考花了多少时间?此刻我思考到了哪一步?处于谁的立场上? &/li&
&li&简化问题,先解决“不需大脑思索”的大问题,然后从自己的境地开始思考。&/li&
&/ul&&br&&b&Understand what it means&/b&&br&&b&理解背后的含义&/b&&br&&ul&&li&把语言和各种想法翻译成我明白的方式。我能理解所用的语言和结论的真正含义和暗示吗?它意味着什么?它是否有助于我对未来做出有用的预测吗? &/li&
&li&我是否了解事情发生和运转的方式和原因?它正在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现在的情况如何?怎样及为何会发生如此情况?其结果会是什么(会有什么观察、发现、事件、体验)? &/li&
&/ul&&br&&b&Filters and Rules&/b&&br&&b&过滤和规则&/b&&br&&ul&&li&利用规则和缺省规则来筛选——我可以如何检测? &/li&
&li&改变规则,以适应我的心理特征、心理承受能力、心理优势和心理局限。 &/li&
&li&考虑我的价值观和偏好,由此判断事物的轻重缓急,以及希望规避的事情。 &/li&
&/ul&&br&&b&What do I specifically and measurable want to achieve and avoid and when and why?&/b&&br&&b&我具体想达成和避免的是什么,什么时候达成,原因为何?&/b&&br&&ul&&li&就数字而言,我想获得什么样的价值?目标数字是什么?目标效果是什么?所设定的时间范围是什么? &/li&
&li&假设我已经达到了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如何反映在数字和效果上?接下来又需要达到什么?这个目标是否合理?如果从目标逆向回溯到现在,是否可行? &/li&
&li&我是否有办法衡量目标的完成程度?这个标准的关键指标是什么? &/li&
&li&如果我达到了目标,随之而来的会是什么?那是我希望得到的吗? &/li&
&li&我可否把大的目标分成若干有期限的短期目标? &/li&
&li&我做此事的真正原因何在?是因为我想这样还是因为我不得不这样?我在阐述目标时,是基于内外两方面的现实呢,还是受到了某些心理力量的影响? &/li&
&li&我能否简短地阐述我的目标,以使人更容易明白我达到此目标的方式? &/li&
&li&这是不是我真正希望达到的结果? &/li&
&/ul&&br&&b&What is the cause of that?&/b&&br&&b&成因何在?&/b&&br&&ul&&li&为了达到目标,我必须知道能让我达成目标的各种成因。 &/li&
&li&通过哪些要素的组合可以达成的目标?我如何佐证此公式? &/li&
&li&什么是我不希望获得的结果?可能促使“非目标”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我能如何规避?我必须不做什么,或者必须避免什么? &/li&
&li&整个系统要运转起来,会受哪些变量的影响?这些关键性变量是什么?主要的未知因素何在?有哪些确定的因素可以帮助我评估和优化这些变量? &/li&
&li&哪些变量有赖于其他变量(或情形、环境、背景、时机、行为)?哪些变量是独立于其他变量的?&/li&
&li&什么外力才能促使某一变量出现?这些外力来源于何处?是短期还是长期外力?其相对优势是什么?这些外力之间如何组合、互动,效果会如何?我如何才能让诸多外力作用于共同的方向?缺乏了哪个外力会毁掉整个系统?这个外力来源于何处?可预测度有多高?这些外力如果出现,会促发什么样的合理结果?哪些外力是暂时性的,哪些外力是永久的?作用于变量的这些外力若发生变化,整个系统会发生怎样变化?&/li&
&li&在这些变量和外力发生变化时,系统抵制这些变化的惯性有多强?变量和外力产生变化(上升或者下降)后,可能导致哪些希望的和不希望的短期和长期结果(数字或效果),如规模、体积、强度、密度、长度、时间维度、环境、参与者等?一组较小的外力如果长期发生作用,会怎样?如果作用于变量的某一外力长期发生作用,结果会如何?什么外力能加以改变?需要什么才能达到临界质量?添加了哪些外力后能达到临界质量?如何发生作用?如果我改变了一个变量或者外力,会导致其他事情发生吗?什么情况会让一个外力发生改变?这个改变会产生其他结果吗(请注意我感兴趣的是整个系统的效果和最终结果)?一个变量发生了变化,会对整体结果带来戏剧性的改变吗?属性是否也会随之改变?如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结果会如何?促发改变的那个点是什么?障碍是什么?催化剂是什么?引爆点是什么?拐点在哪里?暂停点在哪里?局限是什么?有多久时滞才能等到效果发生?反馈是什么?什么能令此成因加速?效果若要发生逆转,临界点在哪里?对这个公式,我能做什么改变,其他人能做什么改变?如何做?谁来做?什么时候做?我需要改变哪些变量才能达成目标?我如何度量变化的程度?Degree of sensitivity if I change the assumptions?对目标和路径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某一变量保持不变,会如何?我在提高某一变量的同时降低另一变量呢?会有怎样的网络效应?如果一次只改变一个变量或者外力呢?外部环境中有什么会改变我的处境?如果对其中一个变量进行优化,会产生其他什么优势和劣势?什么才能导致最终结果发生变化?如果我改变了条件,变量还会成立吗?&/li&
&li&这一公式会否出现例外,为什么?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达成目标?Has my goal different cause short-term and long-term?这个成因是否依赖于时间条件?通过观察效果,我能否追溯其成因?我有否采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审视整个系统?对主题的考量依赖于什么东西?&/li&
&li&限制我达成目标的主要力量是什么?&/li&
&/ul&&br&&b&What available alternatives do I have to achieve my goal?&/b&&br&&b&有没有现成的替代方案可以帮助我达成目标?&/b&&br&&ul&&li&通过目标、主体问题、规则、因果、行为、佐证、反证、资金的机会成本、时间、其他资源、精力、理解力、风险和精神压力等因素,来对其他替代方案进行判断。 &/li&
&li&我有什么依据(包括模式)来判断这些替代方案很有可能帮我达成目标? &/li&
&li&这些因素有赖于某些特定的时间点或者事件吗? &/li&
&li&每一个行动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可能产生什么效用?可能性有多高?你对每个结果的期待值有多高? &/li&
&li&如果现在采取某些行动,我是否会放弃未来的一些机会? &/li&
&/ul&&br&&b&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b&&br&&b&结果是什么?&/b&&br&&ul&&li&通过对结果的预估,寻找最可能帮助我达成目标的替代方案。 &/li&
&li&如果我做出了一个选择,什么将随之发生,什么又不会发生? &/li&
&li&每个替代方案(逻辑上)可能产生的想要的结果或者不想要(或不希望)的结果是什么(定性并定量)?结果之后的次生结果(短期内或者长期内产生的)会是什么? &/li&
&li&会产生什么样不同的情形和结果?在这样的依据下,会产生什么长期或短期的效应? &/li&
&li&什么可以帮助我预测事情的结果或其真伪? &/li&
&li&为了达到目标,什么事情必须发生?必要事件发生以及发生在我身上的可能性分别有多高?如果我逆向而行,会有什么后果? &/li&
&li&什么不确定因素会极大影响到结果?重复出现的效应或者复杂因素会产生什么不希望的结果?&/li&
&li&错误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分别会产生什么后果?&/li&
&li&我是否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考虑了整个系统?我有否考虑过其社会、财务、生理和情感上的结果?别人可能会怎么做?依照我的经验和以前的行为,我会怎么应对?如果别人也照我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li&
&/ul&&br&&b&Bias&/b&&br&&b&偏见&/b&&br&&ul&&li&个人兴趣或者心理原因带来的会导致我产生误判的偏见,有何原因可以解释吗?&/li&
&li&我所做出的结论或者选择的事实中,是否存在偏见?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分别是什么? — 他有多可靠?他有足够的能力做出判断吗?如何加以证明?他做此判断的目的是什么?他有没有撒谎的动机?他如何判断正误?&/li&&/ul&&b&The hypothesis&/b&&br&&b&假设&/b&&br&&ul&&li&假设需要基于我想要达成的目标,并用此假设去检验我关于结果的预估。 &/li&
&li&对每个替代方案都要问:这个替代方案可能达成我的目标吗?对每个观点都要问:这个想法是对的吗?&/li&
&li&我如何检验某个表述的真伪?在证实之前,我能否先证伪?&/li&
&li&要检验这一表述,我需要知道些什么?首先,我必须知道什么公式能够让我的表述成立,然后我才能知道,对于判断未来的真正结果,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我要知道能够支撑和推翻这一表述成立的证据。哪些表述是需要论证的? &/li&
&li&最简单的假设是什么?&/li&
&/ul&&b&&/b&&br&&b&Look for evidence and judge the evidence&br&&/b&&b&寻找依据,判断依据 &/b&&br&&ul&&li&(促发目标、非目标和意见的)主要成因出现的可能性有多高? &/li&
&li&对判断做出真伪评判时,去寻找其意义、动力、成因、后果和正反依据&/li&
&li&如果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后果将意味着什么?后果会不会超乎逻辑或者不可思议?其中有任何可预测之处吗?&/li&
&li&我怎样并且从哪里才能找到支持某一判断的代表性证据?已知的有哪些?哪些东西是毋庸置疑的?若反复加以检验或用其他方式的考量,会出现相同的结果吗?我能否对结果进行检验?这些依据都是基于已知因素吗?我是否正确理解了各项数据?依据在哪里?反面依据呢?我认可依据的理由是什么?这一依据的权重是多少?What is the quality of the evidence?可信度有多高?是否紧密依赖于外部环境?样本是否太少?结论跟手中的依据相符吗?有没有违反科学法则或自然法则?&/li&
&li&我有什么代表性的信息?对其加以观察会出现发生什么?我能够通过实验来证实我的猜测吗?&/li&
&li&对于将会发生什么(可行还是不可行),有没有相关的过往纪录(案例评估、变异性、平均率、随机程度、自身经历、环境、伙伴与对手,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有什么理由相信这些纪录对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并不具有代表性?什么能让未来与以往大不相同?什么是恒在的,什么不是?&/li&
&li&这能持续多久?现在的主要成因是什么?什么外力能让其持续、能带来改变、或者造成阻碍,为什么?可能性有多高?&/li&
&li&如果我拿到了能够推翻我之前信念的依据,我必须自问: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是什么情况?我拿到的是什么样的依据?我接受这一依据的理由是什么?&/li&
&/ul&&br&&b&Disprove my (or others) conclusion by thinking like a prosecutor&/b&&br&&b&像检察官一样对我(或其他人)的结论提出反驳&/b&&br&&ul&&li&思考会导致误判的原因 &/li&
&li&如何检验和证明我的结论是错误的?我可能犯错的理由是什么?从哪里可以找到证明我错误的依据?这个依据可信吗?有没有什么事实和依据与我的结论/观点不符?&/li&
&li&我做的分析基于哪些主要假设?是基于真实情况吗?假设的结果符合逻辑吗?有人证明过我的假设是正确的吗?如果我的想法和假设是错误的,结果会是什么? &/li&
&li&我有否忽视了什么?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我是否忽视了某些依据?当有人力介入时,我是否考虑到了其局限性?什么因素是不确定的,为什么?我是否只考虑到了目前的趋势?我有否误解了什么?我使用了正确的定义吗?我是否综合考虑了所有相关的因素?我采用了合适的衡量标准吗?我有否混淆了成因和相关性?如果我的目标是基于某个我认为正确但其实是错误的理念,会如何?其中会有随机性的或者系统性的错误吗?对于我所得到的结果,有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我有否考虑过,整个系统或者某些互动环节的可能会出现我不希望发生的变化?&/li&
&li&我的想法是否存在偏见?在做出一个极具智慧的决定时,我的自我是否过于膨胀?我真的会创造历史纪录吗?我有否看到可能产生的反作用? &/li&
&li&我没看到的是什么?其重要之处是什么?如果逆转我的假设,会否得到极度不合逻辑的结果?这个可能性是不是更高?有没有反例?什么依据可以证明我是错的(或者证明我无法达成目标)?实验(或者经验、观察)得出的证据中,有哪些是错误的?有更多支持性的证据吗?这些错误是如何导致的?&/li&
&li&意义何在?我能否向人们证明正确假设所得到的结果是不可能出现的?如果我用数学的方式准确描述出来,其隐含的影响是什么?相反的方向是不是更有可能?如果是,那么现在的想法就是错误的。 &/li&
&li&负面影响表现在什么地方? &/li&
&li&我会因何受到伤害?什么可能向错误的方向发展?什么会让事情走偏?如果这样,结果如何?&/li&
&li&事情出错的频率如何?会否有意料之外的因素?什么事情发生后会极大改变整体结果?&/li&
&li&可能发生的最坏的境况是什么?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不幸发生了,我该怎么做?如果事情继续恶化,后果会是什么?这个后果的后果又会是什么?&/li&
&li&如果我受到多种外力的阻碍,结果会如何?哪种有效效应是危害最低的?&/li&
&li&执行中会面临什么风险?&/li&
&li&我最不希望出现的是什么?我最不确定的是什么?&/li&
&li&一个看上去是优势的因素有没有可能让我得到不希望的结果?我会怎样失去某个优势?&/li&
&li&怎样构建系统才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修正办法吗?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我有没有备选方案?我能加以修正吗?设定什么样的规则可以帮助我达成目标而规避不希望的结果?有没有内在的安全隐患?&/li&
&/ul&&b&&/b&&br&&b&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if I am wrong?&/b&&br&&b&如果我错了,后果会怎样?&/b&&br&&ul&&li&我把赌注押在哪些关键要素上?我是否拿对我重要的东西去冒险,换取的有可能是对我效用相对较低的东西?&/li&
&li&与现有的次优机会相比,我的正确决定所带来的益处和价值是什么,错误决定的成本(金钱、时间、精神压力等)是多少?&/li&
&li&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坚信其结果能最好地实现我的利益;或者我相信能符合我利益,但后来证明我错了;或者它根本就不符合我的利益。上述三个可能性给我的目标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的后果会是什么(实际损失和机会成本)?我能否加以应对和/或还原?&/li&
&li&我不这样做是因为我坚信其结果不能最好地实现我的利益;或者我相信不符合我利益,但后来证明我错了;或者它根本就符合我的利益。上述三个可能性给我的目标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的后果会是什么(实际损失和机会成本)?我能否加以应对和/或还原?&/li&
&li&如果我因为认为不必要而此刻不采取任何行动,但时候证明我错了,这给我的目标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的后果是什么?我能否加以应对和/或还原?&/li&
&/ul&&b&&/b&&br&&b&What is the value?&/b&&br&&b&价值是什么?&/b&&br&&ul&&li&对我来说,每一个替代方案的实际效用和优势是什么?哪个方案最有利于我达到目标?它是否真的比其他选择更有吸引力?&/li&
&li&我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替代方案之间的优劣? &/li&
&li&通过对每个替代方案的特点进行打分,我最看好的是哪一个?&/li&
&li&这个选择能不能让我脱颖而出?能不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我是否愿意接受某种特定的结果?&/li&
&/ul&&br&&b&What yardstick can be used to measure progress or to measure things against?&/b&&br&&b&采用什么标杆来衡量事情的进展?&/b&&br&&ul&&li&我采用了哪些标杆?用作决策依据的标杆是哪些?&/li&
&li&我怎样才能容易地评估我向目标推进的程度?有哪些指标可供我对照?&/li&
&li&我所构建的系统能否激励人们按照最有利于达成目标的方式去行动?或者,这个系统是否会阻碍目标的完成?&/li&
&/ul&&br&&b&How act now?&/b&&br&&b&现在如何行动?&/b&&br&&ul&&li&我可以执行吗?我现在必须开始采取的特定行动是什么?首先需要做的是什么?&/li&
&li&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为什么做,以及如何做?&/li&
&li&我知道决定性的点(时间和效果)在哪里吗? &/li&
&li&我是否设置了一定的控制体系和规则?为什么这些规则是合适的?如果我不设置这些规则(或者不改变我做事的方式),结果会如何?这个规则要求我必须采取哪些管理和实践的举措?要遵循这个规则,会花费多少时间?我能否决定自己如何遵循这些规则?我可以设置一个有时间限定的规则吗?这些规则在哪些地方会失效?&/li&
&/ul&&b&&/b&&br&&b&Have I made an active decision?&/b&&br&&b&我所做的是一个灵活的决定吗?&/b&&br&&ul&&li&我是否准备好了改变决定,以适应新的信息和新的判断?&/li&
&li&如某一特定事件发生,是否需要做出新的决定?如此问题今天就存在,我有否对其进行过评估?支持此决定的理性思考现在是否存在?有什么新的证据证明这个可能性能可以得到改变?我衡量进展的标准,是否能让我判断之后将要发生的事情?哪些事件是相关的,哪些是不相关的?我的目标会否因此发生改变(若不考虑时间长度)?&/li&
&/ul&&br&&b&Post mortem or learning from mistakes&/b&&br&&b&死后反思还是边学习边成长?&/b&&br&&ul&&li&事情进展的情况有多好或者有多不好?我有否采取什么行动?我说到做到了吗?当时我是怎么考虑的?初衷和现实的出入在哪里?&/li&
&li&为什么我会犯错?犯错的过程是什么?在哪里犯错了?机会成本有多大? &/li&
&li&我如何判断现状是否会照此继续下去?我对错误有没有采取行动?如何才能不重演错误?我该做却未做的是什么?我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哪里?我必须提高和学习的地方在哪?&/li&
&/ul&&br&&b&What exactly is the problem?&/b&&br&&b&问题的本质在哪?&/b&&br&&ul&&li&我想达到的是什么?为什么我没有达成目标?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什么时候发生的?谁被影响了?&/li&
&li&我的目标因何而达成?能够促使我达到目标的因素会受到什么干扰?这些因素是标还是本?对我达成目标构成限制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我把目标建立在什么原则和假设上?如果这些原则和假设有误的话,结果会如何?假若不存在任何限制,最好的行为链是什么?其他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li&
&/ul&&br&&b&WHAT ARE THE LIKELY CONSEQUENCES CONSIDERING HUMAN BEHAVIOR?&/b&&br&&b&人类行为纳入考量后的结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道斗子怎么转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