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入门教程对人体静型和动态技法的要求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陈式洪派太极拳推广的意义
查看: 4418|
评论: 0|原作者: “尚武太极”
摘要: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适合各类人群参与的体育项目。它在当前我国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作用。其研究目的在于引起广大群众对太极拳运 ...
& &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适合各类人群参与的体育项目。它在当前我国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作用。其研究目的在于引起广大群众对太极拳运动的关注与重视,充分挖掘太极拳运动的内在价值功能,使其服务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素质教育的稳步实施等提供理论价值参考。& & 太极拳其轻盈的动作、优美的姿态被人们欣赏,其独特的健身意义、技击意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很多人竞相习练。在全国各地每天晨练的队伍中,到处可以见到那么多太极拳的爱好者。然而这些太极拳的爱好者中,很多人并未真正领会太极拳的真谛,不知到太极拳的内在实质是什么。他们每天练习的,只能被称做“太极拳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虽然也起到一定的健身作用,但绝对不会练到拳谚上所讲“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地步,更不会达到《太极拳论》所提到的“阶级神明”的境界。然而怎样练习才算“真正的太极拳”?“真正的太极拳”的健身意义是如何实现的呢?需要名师的悉心指教及自己“莫识揣摩”才能领悟。&& & 陈式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武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创始于明末清初,代代相传,名手辈出,誉满四海。& & 陈氏第十七世陈发科()是近代陈式太极拳重要代表人物,对发展和传播太极拳做出了杰出贡献。自1929年至1957年一直在北京教授太极拳,以其刚柔相济,采、挒、肘、靠、拿、跌、抛、打兼施并用,与人交手以得人为准,以不见行为妙的高超技艺使人敬服。因其为人忠厚、武德高尚,受到武林界的高度赞誉,称其为“太极一人”。& & 洪均生先生()系河南禹县人,自幼随父在京。1930年拜陈发科为师习拳,随师十五载(),功底深厚,知识渊博,秉承陈发科先生技艺,武德颇具师风。1956年春,自济南再度赴京从师进一步深求陈式技法,蒙师一一指点,尽得要旨。反济后,反复揣摩其奥秘,与学生、拳友交手切磋,深的理精法密之真意,并将巧拿精化的实用技击法揉入拳法套路中,创立了陈式洪派太极拳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 李恩久先生随侍洪均生先生20余,朝夕与共,深的洪公真传。并于二零零二年在洪均生先生家人、武林前辈的见证下,成为洪派太极拳掌门人。李恩久先生载秉承师训,三十余年来致力于继承与发扬陈式洪派太极拳事业。&& & 洪派拳法不空谈意气,以运动力学的“随遇平衡”原理为依据,强调身躯和四肢的螺旋运动的公转与自转的运动关系,注重动作方向、角度的密切配合,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其拳理、拳法高度协调统一,不失为一套功法合一的拳法,是继承、发展陈式太极拳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 洪派太极拳是历史最悠久的传统流派。它以螺旋缠丝劲为核心,松活弹抖、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蓄发互变,以腰为主,节节贯穿,动作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节奏明显的特点独树一帜。&& & 陈式洪派拳法一路以柔为主,刚柔互为其根,以柔衬刚。套路中虽重复动作较多,但由于动作方位,角度大小不同而技击作用有所区别。动作紧凑、缜密,开合适宜,完全是以技击实用为准则。& & 练习此拳要求意识集中(似与人交手)、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沉肩坠肘,舒胸塌腰,心气下沉、呼吸自然,裆劲松圆、虚实分明、上下相随、轻灵圆活,刚柔相济。按照要求坚持练习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外柔内刚的极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动似江河滔滔,静似雄浑山岳。&& & 陈式洪派太极拳二路称“炮捶“,以刚为主,以刚衬柔,动作较为复杂多变。震脚发力、松活弹抖、完整一气。用劲以采挒肘靠为主,以掤捋挤按为辅;动作要求坚刚、迅速,着重弹抖力的锻炼。套路中有“闪展腾挪、窜蹦跳跃”的动作,具有快、刚、活跃的特色。从外形来看,它的快、刚、活跃与其他拳似无区别,但在本质上仍具特点,它在运动时不断旋腰转脊、旋腕转膀和旋踝转膝,形成一动全动,贯穿整体的一系列螺旋动作,从而收到开与放、合与收和开中寓合,合中寓开的统一功用。这套拳法由于速度快,爆发力强,比较适合于青壮年或体力较好的人练习。& & 练习此拳要求:不可僵硬使用拙力,发力时做到前发后塌,劲始于足,发于腿,传于腰,达于手指的原则。能做到高度的放松强大的爆发力,就能达到浑身上下都是拳,挨着何处何处击的良好效果。&& & 陈式洪派太极刀是短器械的一种,与太极拳拳理、拳法基本一致。& & 陈式洪派太极刀法共 48 个动作,是在原老套路“太极十三刀”的基础上对演练的动作内容布局及演练的时间等充实,增加了太极刀演练的观赏性和实用性。这套太极刀的风格特点突出,刀法精悍,各势用法逼真。它缠裹、滚闭、扎、拦、劈、砍、撩、截、拌、挑、架等刀法朴实悍畅、快慢相间、窜蹦跳跃、松活弹抖、沿粘连随等特点。有猛虎下山、力劈山岳之势,并兼有短兵长用之法。& & 在练习时,要求眼、手、身步与刀法的密切配合,劲力连绵不断,完整一气,意识集中,刀法清晰,缠头裹脑要严紧,律背缠腰要快活,大劈大吹气势猛。“单刀看手、双手看走”,所以在单刀练习时,强调手与刀要相互配合,右手持刀,左手成掌。& & 随刀法变换,时而托刀上架助力,时而手抓按刀背左右滚闭格挡,时而双手握柄加力劈砍。总之掌与身法、刀法协调一致。在练习时,必须在拳术功夫扎实的基础上,劲能一动贯于梢,一静归丹田。套路熟练后,身催刀动,刀领身转,以腰为轴,劈砍撩扎,窜蹦跳跃,弹抖发力,威猛彪悍。&& & 陈式洪派太极剑是陈发科先生亲传。本套太极剑共有54个动作分为6段,套路布局合理,衔接紧凑,剑法清晰,以刺、劈、撩、挂、点、抹、推、化等剑法,并结合陈式太极拳舒展大方的身法,灵活稳健的步法,以忽刚忽柔,忽隐忽现、沾粘连随、腾闪折空的变化,真正体现陈式太极剑以身运剑,连绵不断,快慢相间的特点。& & 陈式太极剑,是在陈式太极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机械套路,是陈式太极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理论基础和技击技法,完全遵循陈式太极拳的拳理。练习太极剑一定要在练好拳架的基础上,作到周身与剑协调一致,圆转自然,刚柔并济,阖辟动静,整套动作要求快慢相间,轻灵沉稳,顺逆缠丝,相连不断。
上一篇:下一篇:
扫码关注太极网微信平台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太极网微信平台:官方认证“太极拳”订阅号(cntaijiwang)最权威的太极拳微信公众平台!太极粉40万+,领域第一!太极拳理论、视频、资讯每日免费看!
Powered by零基础的人如何开始学习练习杨氏太极拳
一、训练方法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二、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
  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
  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
  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
  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
  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
  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三、打太极拳的要领
  太极拳十大要领: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势,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确理解应该是用意念引出肢体动作来,随意用力,劲虽使得很大,外表却看不出来,即随着意而暗用劲的意思。
  意气相合,气沉丹田:就是用意与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与动作一开一合相配。
  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谓形动于外,心静于内。
  式式均匀,连绵不断:指每一指一式的动作快慢均匀,而各式之间又是连绵不断,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协调而紧密衔接。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对神经衰弱、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太极拳论》开头三句即是:"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这充分说明太极拳身法轻灵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身法要特别重视:“习太极拳必须处处按照太极拳的原理要求完整丰富,无论是教与练必须从身法着眼,身法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必须严格要求。”练身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练外形,就是学习拳架注重身法,以尾闾正中为基准(在前进、后退、左转、右旋时,必须保持躯干的中正),强调步法上严格分清虚实,以正中为前提,变换时完全用内劲而不允许依靠身体的前俯后仰、左右偏倚,或者身体的起伏来借力;上下肢与身法必须配合好,如配合得不好会直接影响身法。既要支持身体的稳定,又要顾及分清虚实,对初学者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但必须练好八条之后,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灵活协调,动作一致,随心所欲。只有周身轻灵,才能进而掌握行气运动的本领。
  第二阶段是练内形,也称内劲。先以意识作为指导,练成意、气、拳架三者合一,由外形至内形。身法是组织内形,产生内劲的关键环节。所以,平日行功走架,一举一动必须由内及外,达到内外相合统一。此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道理。身、手、步法一定要做到相互协调配合,达到以内形支配外形的目的。
  (一)武派(郝式)太极拳是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串始终,因此在习练中不可因起、承、开、合节序的关系而产生继续的现象。应以求尾闾正中,将含胸、拔背、裹裆、护臀、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和虚实分清等法则,一个一个地逐渐掌握好。然后再求腰脊敛气,使气注腰间。脊骨之气能注于腰间,一身便有了主宰。一身能有主宰,身、手、步法才能联成一体。能联合一体,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达到灵活协调,进一步掌握行气运动的功夫。能做好以上这些要领,就能以意送气达于腹部,不便之上浮,就能气沉丹田。
  (二)练太极拳必须明确呼吸自然之理,千万不能闭气。练拳从开始就要思想意念集中,精神贯注,周身要空松,劲才能显得正,决不能用呼吸系统的运动来支配太极拳的开合运动。手法要气势腾挪,有预运之势,无散漫之意;神聚于眼,我意欲向何处,则眼神直射何处,周身也直射何处,一转眼则周身全转。视静犹动,视动犹静,总须从神聚而来,手法达于气势腾挪,即可气贯手指。
  (三)平时行功走架,既要沉着稳妥,又须轻灵自如。每一拳势必须分“起、承、开、合”四个字,但四字之间不可截然断续,必须做到连贯自如,不能呆板,要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走架时要学会知己的本领,一动势/必先问问自己有何处不够,或有哪些要求不合度,只有不断纠正,才能不断进步。走架的速度要慢,但要防止呆滞,所谓身法轻灵,必须贯彻于走架之中。走架的目的在于运用,平日行功走架时,就要当做正在与人打手,在打手时又要当做走架,如是相辅相成,拳艺才能不断提高。走架成熟之时,全身似气球,身体犹如悬空,两手高低屈伸皆能灵活自如,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换,无不随意所欲。太极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极,日久功深,太极拳的精妙艺术得矣
  四、太极拳的规律
  学任何东西都一样,聪明人掌握规律,一般人学姿势。学练太极拳,掌握规律非常重要,否则容易陷入【请不要乱说话,词语被禁止】阵。
  (一)掌握规律:
  1、中正安舒,八面支撑。
  2、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3、运劲要有折叠,进退要有转换。进步必跟,退步必撤。
  4、腰为旗杆,手为旗帜。
  5、其根在脚,主宰于腰(实际是胯),形于手指。练胯、腰腿间求之。
  (二)主要问题:
  1、概念:搂膝拗步(掌),是太极拳标志性的动作,最具有代表性。“掌”是李雅轩专门加上的。我们平时往往是搂腰,因裆打不开。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上下相随,协调,右脚左手称“拗步”。手足到位,腰为轴,手为车轮。
  2、动作要领:接手挥琵琶式。
  (1)先旋腰右转,再打开手(肩肘手)成前后平衡状。
  (2)重心下沉出左胯膝足,左脚跟落地。
  (3)腰从右后方向左前方旋沉肩、肘、手,随腰落成搂膝拗步掌。
  3、定型:左弓步状、左手指第二关节与左膝尖平、跟膝于左边一拳远,右手与胸部同高向前一掌。
  4、要领:腰要旋,并带动肩肘手;腰要沉,用上肢下沉于两腿根上(胯)使腿根处向两边胀开。前7后3为标准(矛盾桩称歇步,前3后7)。
  (三)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一步功夫铁牛耕地,二步功夫如履薄冰,三步功夫行云流水。
  铁牛耕地,是基础功,四川李雅轩传的杨式大架里的基本功,目的达到扎实的腿功,练出的劲有弹性。24、40、42、、48、85式等根据传统套路结合所谓陈吴武孙四家精华编制而成,以杨式传统套路为主。
  (四)学习过程:
  1、推手:减掉了单推,直接进入双推(四正推手),掤捋挤按,达到浑圆的弹簧劲(掤)即向外撑的劲。
  2、做好开合、劲的均匀,最难匀,特别是转弯处断续。合(收)时,百会、会阴上下一条线;开(出)时,中轴线变粗,向外膨胀。
  3、传统的练法,从推开始(3年)——对拔(3年)——浑圆(3年)——虚无(1年),太极10年不出门。实际上方法恰当,直接进入浑圆阶段,不需要3年,进入虚无阶段。
  4、每个人起步有高低,不要一下子期望过高,只与自己比、与最接近的人去比较。
  5、求实态度,不唯名人唯真理,太极拳不在架式在气势,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
  五、练好太极拳的五个要点
  太极明师李正老师在讲解(怎样练好太极拳)的论述中,讲了五个要点。
  1、学拳
  这个阶段是指学太极拳的招数。
  2、修拳(指修正)
  如果你学一套拳用一个月的话,那麽修拳就要用十个月,这阶段让老师帮着纠正拳的身法和基本要领
  3、练拳
  拳打万遍,自然精。
  4、内外合一
  太极拳的中级阶段是懂劲
  这个阶段要把太极拳的开合,伸缩,起落和呼吸都结合起来,让丹田,腰肌发出的力量达到四稍。
  5、随心所欲,太极拳的神明阶段
  这也是太极拳的高层次,拳不仅在外形上舒展漂亮,从内劲呼吸上也畅通无阻,一气呵成,使人感到练得如春风杨柳,行云流水。
  六、如何练好太极步
  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走好太极步。太极拳要求运动如抽丝,要求连绵不断,讲究其跟在脚,发劲于腿,如不能正确走好太极步是达不到以上的境界。
  太极步包括前进、后退和左右移动。它贯穿于太极拳整个套路,只有正确走好太极步,太极拳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韵味。
  怎么走好太极步?
  第一,必须保持正确的身型、身法(即上虚下实)。不前俯后仰,左右歪斜,走路时要像鸭子游水一样,上体中正、安舒、沉稳,只有下肢运动。
  第二,迈步时须缓缓将重心移向一侧,其胯根内收,使腹部充实重心坐稳,然后缓缓提起另一侧腿,(必须由大腿蓄劲于膝,带动小腿,提脚跟,足跟自然下垂),慢慢迈出足尖由下垂变为上翘,足跟落地要轻点(迈步如猫行),然后过渡到足掌足尖,后身体有意识向下沉劲,重心稍压前腿,随后再重心后移做下面的动作。动作要点是速度不能有快有慢,无论下落和上翘,必须要有阻力感,不可随意,这样才能做到运动如抽丝,才符合如履薄冰的要求。
  第三,后腿向前上步时,必须把重心全移到左腿,并向下沉实后,才能缓缓提后腿。要防止重心还未移到位,后腿就蹬地上提。这样也保证了步伐的稳定性
  七、初学者怎样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是非常有益的一項体育活动。它不受性别、年龄、场地环境、体质条件的限制。尤其脑力工作,长时间坐着工作、学习,以及体力活动逐渐减少的中老年人,体弱者,练后都能感觉到身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首先它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使人的精神得到锻练。又能使血气循环畅旺盛。对神经类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太极拳运动中,有一部分动作专门练习平衡能力的腿部受力增加,骨质的含钙量也会增加,骨骼就变得很坚固了。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通过绷、捋、挤、按、前进、等动作使肌耐力得以提高,使人的腰腿各关节的柔韧度增强。太极拳的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收腹敛臀等身法要求,使练习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锻炼,练出良好的体型。还能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去提高心肺功能。总之,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等有着一定的改善。
  常听一些朋友说想练太极拳,但觉不易上手。其实认识到太极拳的好处,对它产生兴趣,入门并不是件很难事。为了让您学得快一些,少走点儿我走过的弯路,告诉你一些我的学拳体会:
  首先要从简单的套路学起。比如24式简化太极拳就很好。它动作不多,时间短(4-5分钟),式子较全面。当时全国一些名家编这个套路时,还考虑到它的动作符合人的运动生理,既能得到锻练又不易造成运动伤害。然后再学些稍复杂一点的套路。再就是练过四、五套拳之前先不要急于练器械,有了扎实的功底,再去练刀剑枪棍就会简单一些,要循序渐进,不能着急。
  再就是要方法正确。买一些教学碟和书看看。找个自己觉得练得不错的老师学练会更快一些。多看,看碟或老师练,注意手、足、身的运动状态、轨迹及起始位置。最重要还得多练。练拳,练拳,多练才能出拳。俗话说:“拳不离手”,就是这个道理。以前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就是叫人们耐心练习,所以武术又叫“功夫”。不过现在用不了十年就能练就了。现在的师傅开放多了,不像以前怕徒弟抢自己的饭碗。再说还有那么多书。买张光碟,你叫他给你练几遍他就给你练几遍。很方便的。学拳时要学习一些基本功。如压腿,踢腿,蹲马步等拉韧带和增加腰腿力量的基本功。有道是"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松”。
  学拳时一定要认真学习自我保护。练前做好功前准备;练后注意做一下整理放松活动;压踢腿时不要过猛,以免拉伤韧带;练拳过程中注意膝关节弯曲方向尽量和脚尖方向一致,并且注意膝盖前弯不要超过脚尖。还有大家在做其他体育运动时的一些保护措施都可以借鉴。总之,要搞清楚我们练拳的目的是强身健体,而不是让自己再受到伤病的缠绕。
  还得有恒心。有不少人练到半路放弃了,也不是不想练了,就是半路想偷个懒。可是放下时间长了就不太容易再拾起来。坚持练习,有空多练,没时间抽点小空琢磨一两个动作也可以。
  学拳的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学一些太极理论。明白了拳式的用法和攻防意识,动作才会正确好看。并且越练兴趣越大。谪传大师杨澄甫的"太极十要"是为多数习练太极拳者熟悉的。
  既易记又比全面,其中讲述丁太极学习中必须掌握和熟悉的要领,包括必懂的立身中正、上下相随、连绵不断等要点。
  关于太极拳的要点有各种提法,我体会重点要求四个字,它们既是要求同时注意的,又有由浅到深的顺序,即:正、圆、活、松。正是根基;圆、活是要领;松既是一种状态,又是意念,是练武者需要始终追求的东西。
  “正”,是讲立身中正,太极十要中的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收腹敛等要领都含有这方面的意思。
  “圆”,就是指拳式中,一举手一投足其动作轨迹须走圆弧形,不可直来直去。所以有人说太极拳是圆的运动。有时看到一些老拳家发拳出脚,其线路似乎不太圆。你仔细观察其实他们走的是旋劲。
  在动作扎实熟的基础上,这个"圆"越走越小。这里有一个由生疏到熟练,由外圆到内旋的长期锻练修养过程,非一日之功,初练者一定得老老实实走圆。
  “活”,是指动作要灵活,不可僵硬。头项要虚灵,腰胯得松灵,手足要灵动。有一处僵硬则影响全身。
  “松”,要求全身放松,这种松是在意识控制中的,绝不是松懈软弱。松,既是初学者应注意的要点,又是习练太极拳的极高境界。很多大师们已经将拳修练到出神入化,仍不忘时常求松。
  总之,学习太极拳,要有信心,有恒心。
当前文章地址:/taijiquan-5917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电话:
其他问题:
恭喜您提交成功!我们会即使与您取得联系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论太极拳技法和健身作用.pdf 3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论太极拳的技法与健身作用
太极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
适应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一
种民族文化和健身运动的太极拳显示了东方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展示出在强身健
体方面的巨大潜能。
太极拳既有宝贵的医疗保健作用,又有高深的技击艺术。它是一种把我国源
远流长的拳术、导引术、吐纳术三者结合,加以创新的强身治病、增强体质和延
年益寿的体育运动。太极拳除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
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专注,心静、用意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
良好的作用,从而为其他系统、器官的活动与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适用于
青、壮、老年等各个年龄层次以及各种体质状况的人锻炼。
现在,人们习惯了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已经走出了太极拳那古老、神秘
的迷谷,逐渐认识到太极拳本身实际的价值。太极拳特有的“心静体松”的技法
要求,采用顺腹式或逆腹式呼吸,以及贯穿始终的螺旋式的弧形动作,对全身各
部位都有良好的刺激和锻炼价值。太极拳不但可以单独练习,而且还可以多人或
集体练习,不受场地、时间、器械等条件的限制,所以,太极拳得到了越来越多
的人的喜爱。
目前,国内外关于太极拳运动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但大多数是单纯的谈技
法,或者是对一些中老年人常见病进行太极拳练习前后的调查或实验结果进行分
析。有些研究成果(尤其是从技法谈健身方面)不能从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
理论高度分析与解释太极拳运动的健身作用。在学习太极拳时,人们普遍反映太
极拳难学,有很多人未得其要领,或效颦于一招一式,或形不似意不达,或偏刚
偏柔,或虚实不分,虽常年练习,却事倍功半,终未深入其境,故太极拳应有的
功能大大降低。这些现象的产生皆源于对太极拳缺乏正确的、深刻的理僻。只有
从理论上把握太极拳的精髓,才有可能在实践中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必须进一步
科学地继承、理解、把握太极拳的内涵。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本文先从太极拳的概述谈起,论述了太极拳的生理学基
础和医疗保健功能,结合本人的体会通过探讨太极拳运动中的行拳法则、劲力法
则和技击法则,论述了太极拳的技法对健身的影响,最后得出:
太极拳是~种合乎人体生理规律的健身运动,具有很强的医疗保健功能。它
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与新陈代谢等都有良好的作用,
通过长期科学地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防病治病,延
年益寿,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对当前开展的全民健
身运动,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要想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按照太极拳的技法要求进行科学地练习,这
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除具备高超的技艺和掌握太极拳的理论
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套好的教学方法,使练习者在明晰太极拳技法的基础上,按
照技法要求进行反复地练习、体会,才能达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效果。
ssertationon
Shadowboxing’s
Body—。bui
Shadowboxing,whichcontents,multiple
forms,special
convenient
forboththeoldand
manner,and
method,is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