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游戏时人的大脑皮层神经紊乱神经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是真的吗?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一直以为,能有梦想去追逐是美好的决定。如果可以,这里给予一次旅行,不用行囊,不备车票,单纯得在路上。&或许你我方向从不曾交叠,但有如此这个地方令你我相遇,何其幸运。&这里乐于与你分享所有心理学知识、电影、讲座、调研;或者,只是突然流过心头的一句话。&只是纯粹得,让心灵休息一会。&从今天起,做一个美好的人。
临床心理学博士课程及申请 Clinical Psychology PhD Program
临床心理学博士课程及申请 Clinical Psychology PhD Program
最近有不少人询问临床心理的课程及申请,恰好今晚不太忙,总结一下这半年来的经历和感触,希望对想做临床心理的同学多少会有些帮助。当时申请的时候自己也是一路摸黑走过来,最后误打误撞跑来了现在这个地方,我懂得这过程的艰辛和迷茫,因为关于临床心理的信息是少之又少。
首先申明:加拿大的临床心理课程和美国是基本一致的,有APA和CPA的认证,2015年开始只有CPA认证,因为两者最近签了合约、将互相认可。其次:clinical和counselling还是有不少差别的,临床是临床,咨询是咨询。国内没有临床的体制,这里不讲两者的差别,我也不清楚咨询的具体状况。再次:为啥clinical psychology一定是PhD?因为只有博士学位才可以拿执照从业。
Clinical Psychology不是以科研为主的:自己已经在clinical psychology的PhD program半年,就目前经验来看,大多数在读的还是以进医院、或私人营业为首要目标(临床实践),而单纯的科研、进大学仍为少数,因为教职毕竟有限,精神健康的市场需求较大,很多人觉得在医院的环境可以实践与研究并行,会更理想,而且很多人拿到degree时年龄已经不小,再去熬tenure track不太实际。同时,clinical psychology的PhD program一般还是临床和研究并抓的,当然不同学校的比重不同,比如我现在读的program大概是50:50,前两年和最后一年侧重于临床多些,因为一个硬性指标就是要在最后一年成功申请到accredited residence internship。
与Psy.D. program相比,clinical psychology PhD program的优势在于:1. 便宜,因为有研究的部分,所以有奖学金,这也是为什么CP PhD program这么多人抢。2. 申请internship成功率较高,这个是听placement说的,有优先权,接受程度较广。3. 出路比较宽,因为有研究的背景,医院比较倾向于请clinical psychology的PhD,无论是in-patient还是out-patient,或者可以去大学做研究、教临床。4. PhD的临床训练并不会成为瓶颈,大多数PhD program会请不少adjunct professor,有很多placement。
一些理解上的错误:1. clinical psychology PhD的申请和普通PhD是有不同的,至少方式和标准是不一样的。因为今年目睹了admission的过程,panel寻求的要么是有数年临床经验的、想深入发展的(大概30岁上下),要么是才毕业、但是有不少临床研究经验的(23-25岁,很多做了一两年full-time RA)。2. clinical psychology的毕业时间:clinical psychology的毕业时间反而是相对固定的,一般dissertation都会在第五年完成、通过答辩,然后第六年去做住院实习。有的人延迟一年毕业,并不是答辩没通过,而是住院实习没申请到,只好再等一年。3. clinical psychology的研究比重:一般的program都有in-house clinic,提供系统训练。不象其他research program,CP并没有太多&造&科研成果的压力,比如我们program里面连RA都不提供,我和我的supervisor是没有金钱关系的。4. 尽管不同地区政策、牌照制度不同,clinical和counselling还是有区别的,这个一般公众不清楚。两者所面对的人群不同,工作的机构也不同,临床主要在医院和诊所,后者针对亚健康和正常人群。
对于有心想申请clinical psychology PhD的同学们:1. 这条路真的很难走,特别是对于外国人,而且就算读下来了,以后的职业发展也很头疼,回国也不是,留下来也不是。2. Research是关键,特别是临床的研究,应该大学留出两年去各种lab做RA,混个publication和reference letter。3. 临床实践经验要有,国外读大学的同学稍微有优势(但是又未必好找),国内的有些clinical experience不一定被别人接受。4. 有钱的可以考虑Psy.D. 但是前途一样艰难...PhD也是要准备点生活费的。5.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很多local被录取时都三十开外了,所以如果你觉得这是你的梦想,就要能够坚持下来,这也是录取时的一个重要标准。6. 再强调一次:作为外国人,读的时候也很痛苦...
新加的部分(谢谢某水同学)
Clinical Psychology的课程设置:用我supervisor的原话,临床就是同时读两个degree,一是full-time research PhD,二是professional degree,所以课程的设置很是独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研究、上课,和临床实践。
研究:无论之前有没有硕士学位,前两年要完成一个master project,后三年再完成一个PhD dissertation,前者大约是1-2个experiment,后者比较复杂,大多由3个experiment组成。但是与其他研究性心理学PhD相比,临床的研究任务相对轻很多,如果将来不想做faculty,就没有publication的压力。一般来说,毕业的时候平均有两个publication,去2-3个conference。
上课:总的来说,课业负担很重,而且都是小班教课。感觉像是回到了中学似的,课程是一早定好的,没有太多选择余地。前两年:主要训练临床测试和诊断,课程包括psychopathology,ethics,multi-cultural,cognitive assessment,和diagnostics。大概每个学期会有5-6门课同时进行,课堂上一半授课,一半讨论。后三年:主要训练临床治疗,课程包括CBT,couple therapy,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therapies, 和neuropsychology,和前两年相比,后三年的课业负担要轻松不少,每个学期大概4门课,这个时候学生开始见病人,并在督导下做完整的治疗。
临床:这一块占用时间最多,都是在department的in-house clinic展开,对的,就是那些有着摄像头和one-way mirror的小房间。。。话说最近我们clinic花了大价钱安装了全自动的摄像系统,所有录像都可以网上远程播放。
前两年的临床训练:和课程相一致,在in-house clinic观察两个cognitive assessment(5-6 sessions),然后亲身做2-3个cognitive assessment(两个小孩,一个成人)。临床诊断主要外包,第一年暑假前完成diagnostic interview的训练,暑假要去医院或诊所做为期四个月的全职实习(侧重于assessment),在此经历之上,第二年会接手clinic的一些intake interview还有clinical research interview, 平均下来一周可以做一个诊断的case。
后三年的临床训练:以治疗为主,依据经验、兴趣不同,会接手不同的病人。大多数program还是以CBT为主,简单的case大约做10个session,复杂的会延长至20个session,每周一个session,一般有两个case同时进行。在第三四年时,很多人会去医院做part-time placement,一周上一天班,大概持续一整年,这样可以见到一些社区里少见的病例。重点是要积累到足够的钟数,为住院实习的申请做准备。
申请的注意事项:临床的program通常会邀请所有的short-listed申请人参加一个两天的school visit,一方面是介绍院系结构、课程设置和诊所的情况,另一方面把interview做完(一般会有senior student带着applicant去吃个免费午餐啥的。。。)这个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这个program的基本情况,比如是侧重于成人还是小孩,研究和临床的比重如何,诊所的设备和督导怎样,还有过去学生成功申请住院实习、拿到执照的数据,最好可以和在读的学生多打听打听,看看他们的职业规划。
大多数情况下,是program选我们,不是我们选program,所以拿到offer就赶快上吧!
耶鲁大学心理学专业博士申请事项
(原文来自百利)
耶鲁大学是美国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被公认为全美乃至世界最好的大学。
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基本信息
USNEWS排名:4(2014年USNEWS心理学专业排名)
学费:$36,500
申请截止日期:12月15日
申请费:$100
申请人数:602
平均就读年限:5.3年
招生人数:19
学生人数:82
PhD毕业率:89%
耶鲁心理学系通过文理研究生院申请,不要求申请者提供GRE&Subject成绩,也没有划定最低GRE、GPA、TOEFL等的要求,但申请难度非常大。其中又以临床心理学最难,这个专业近年来共有360人申请,仅有4人获得录取。
心理学系专业必需进行申请面试,面试时间一般在1月底2月初,一般1月中旬会通知申请者准备参加面试。
其它申请要求与奖学金状况请见"&耶鲁文理研究生院&/a&的申请说明。
二、耶鲁大学心理学系专业设置
耶鲁心理学系(Department&of&Psychology)研究生只招收PhD学生
共开设有五个专业,分别是:临床心理学(Clinical&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发展(育)心理学(Developmental&Psychology)  神经科学(Neuroscience) 社会心理学(个性养成)(Social/Personality&Psychology)&
三、耶鲁大学文理研究生院
耶鲁大学文理研究生院学年各专业学费为$36,500,其它花费约$21,085(9个月)。
耶鲁文理研究生院(Yale&Graduate&School&of&Arts&&&Sciences)是耶鲁最重要的一个研究生院,共提供60多个PhD专业以及20多个硕士专业。此外还与法学院、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商学院、医学院及公共卫生学院开设有不少联合项目。那么申请耶鲁文理研究生院同学们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百利天下留学专家为同学们详细讲解。
1、申请时间
耶鲁文理研究生院的所有专业,包括联合专业都是通过该学院申请。该学院学年的申请截止日期尚未公布,学年日起开始申请,截止日期共有3个,分别是:
12月1日,生物类专业申请截止;
12月15日,化学、经济学、历史等专业申请截止;
1月2日,其它所有专业。
录取结果大致在每年的1月-3月间公布。
2、标准化考试
都需要有GRE成绩,管理科学(与商学院联合开设)PhD专业需要有GMAT或GRE成绩,递交时间可以在申请截止日期之后,具体要求见各系所的申请说明。
3、大学成绩单
无需正式成绩单,无需公证,直接在线上传,被录取之后才需要邮寄正式的纸质成绩单
4、推荐信&&3封推荐信,只允许在线递交,不接受纸质推荐信;
5、个人陈述
6、申请费国际学生为100美元(也有个别系指明国际学生需125美元,未详孰是),只能使用Visa或Master&Card信用卡在线支付。
7、奖学金:大多数情况下,耶鲁文理研究生院的PhD学生在录取是均会自动获得全额奖学金(Fellowship),该奖学金包括全部的学费以及医疗保险费,奖学金金额随着录取函告知,一般不会少于$29,000元,无需单独申请。硕士专业一般情况下没有奖学金,需要学生联系导师去获取。
科学家用一群老鼠做实验,解开了人类青春期叛逆之迷
Elizabeth Kolbert 文 澎湃新闻记者贾敏 编译
08:31 来自&
【编者按】:本文为澎湃新闻据《纽约客》&The Terrible Teens:what's wrong with them?& 一文编译,有删减。原作者Elizabeth Kolbert为《纽约客》特约撰稿人。
&过度饮酒,滥交,没事儿从高处往水很浅的池子里跳着玩,用膝盖开车,青少年爱干的很多事都让人觉得不可理喻。有时候出离愤怒的父母会歇斯底里地想,他们的小孩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伊丽莎白&科尔布(Elizabeth Kolbert)发表在 《纽约客》上的一篇文章通过脑神经科学家近期的一些研究向人们解释,青春期人群的行事作风之所以那么不着边际,可能确实是脑子的问题。
&为了解开青春期叛逆之迷,美国天普大学的研究者们在一群老鼠身上做了一项实验。这种编号为C57BL/6J的近交系实验用鼠有显著的行为问题,例如易患肥胖,嗜好吗啡,攻击同伴,并且还是一群酒鬼&&只要给酒精,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灌醉。
&一共有86只老鼠参与了实验,其中一半年龄四周大,对鼠科来说正值青春期;另一半则是12周的成年鼠。它们被单独或3只一组关在有机玻璃制成的笼子里。研究者们在它们的饮用水中加入酒精,然后通过录像记录它们的反应。
&录像结果显示,平均而言青春期的小鼠们要比成年鼠贪杯,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饮酒模式:当青春期的雄性鼠被单独关在一个笼子里时,消耗的酒精与成年雄性鼠基本持平;一旦和同伴关在一起,青春期雄性鼠平均消耗的酒精是独处时的2倍,雌性则是1.3倍。
&这一实验结果发表在《发展科学》杂志上,研究者们在文中称,&因为显而易见的伦理原因,类似的实验不可能在人类青少年身上进行&。可是,在实验室以外的地方,这种实验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上演。深受美国青少年喜爱的喝酒游戏&整箱竞赛&,就是比赛哪一队人马能在最短时间内喝完一箱30瓶装的啤酒。
&每个成年人都曾走过青春期。有研究表明,当人们被要求回顾过去的人生时,人们会倾向于更多地回忆10-25岁这个年龄段之间发生的事情,这种记忆现象被称为&怀旧性记忆上涨&(Reminiscence bump)。但对成年人来说,青春期像是一个迷团,生动如昨去无法触碰。连喝15瓶啤酒这种事成年人能理解吗?谁又能想明白把两瓶1.2升的麦芽酒用胶带绑在手上到底有什么好开心的?
&弗朗西丝&詹森(Frances Jensen) 是一位母亲,也是一位作家和神经病学家。在与艾米&埃利斯&纳特(Amy Ellis Nutt)合著的《青春期大脑:来自神经科学家的青少年养育生存指南》(&The Teenage Brain: A Neuroscientist&s Survival Guide to Raisi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一书中,她提供了一种缀以最新脑成像研究的养育指南。据她说,青少年的大脑有类似于汽车发动机中的次品火花塞的缺陷。&是额叶和前额叶部分的大脑皮层令我们行为明智,但青少年的大脑不能完全发动位于额叶的那些气缸,所以不该对他们一刻不停制造悲剧性错误大惊小怪。&
&额叶可以被看作是大脑的执行官,负责对大脑其他部分产生的冲动进行核查。詹森指出,处在青春期的大脑正忙于在其不同区域间建立联系,这一过程包括在负责传递电脉冲的轴突周围增加髓鞘质。这些联系是从大脑的后部开始建立的,额叶是最晚被接入大脑系统的部分之一。额叶的髓鞘要到20多岁甚至30多岁才能完全发育完成,换句话说,想要拥有&正常&的大脑,至少得等到青春期结束。
劳伦斯&斯坦伯格(Laurence Steinberg)是天普大学的一名心理学教授,也是一位父亲和&醉酒鼠&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还是《机遇时代:青春期新科学研究的启示》(&Age of Opportunity: Lesson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Adolescence&)一书的作者。和Jensen一样,他也认为青春期的大脑跟成人的大脑有所不同。分歧在于,斯坦伯格觉得问题出在增大的伏隔核上。
&请试着想象下面的场景。一天下午,你坐在办公室里,鼻子里塞了棉花球。办公室的一个同事烤了一盘巧克力曲奇,香气弥漫在空气里,但由于你的鼻子被堵住了闻不到气味,所以你继续工作着。突然,你打了个喷嚏,棉花球掉出来了。曲奇的香气袭来,你立刻冲过去吃了一块又一块。
这个场景是一个比喻,斯坦伯格说,成年人的鼻子里总是塞着棉花球,因此对各种诱惑有足够强的抵抗力,而青少年的嗅觉对于哪怕是百步开外的诱惑也极端敏锐。伏隔核被称作大脑的&快乐中枢&,在童年时期逐渐变大,在青春期的时候达到最大状态,然后开始逐渐收缩。
&&快乐中枢&的增大和其他感官的感受力增强是协同发生的。当儿童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大脑会萌生出更多的多巴胺接收器。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人体神经系统中分饰多角,其中最性感的一项功能就是产生愉悦感。
据斯坦伯格观察,&不管是与友人出游,做爱,吃冰淇淋,夏夜坐在敞篷车里兜风尖叫,听最爱的音乐,无论什么时候做这些事情,都比不上在青春期的时候做那么快活。&这也就反过来解释了为什么青少年会做很多蠢事:从神经学的角度看来,并不是他们在估计危险方面的判断力不如成年人,而是潜在的回报实在要高出太多太多了。斯坦伯格写道,&认为青少年的鲁莽是因为缺乏判断力的看法是荒唐的。&
&通常来说,青少年的健康状况是非常好的,比更小的孩子要好。但是,青少年的死亡率高很多。在美国,15-19岁的青少年的死亡率是1- 4岁儿童的两倍。青少年死亡的主因是事故,这种现象被称为&事故驼峰&。
&斯坦伯格把这种情形解释为进化不协调的产物 。我们的祖先为了寻找配偶必须冒险离开亲族,进入危险地带的奖励是性交的机会和随之而来的繁殖,而理智地呆在家里的代价是基因的湮灭。尽管2015年的青少年用手指滑过手机屏幕就能在Tinder上找到性伙伴,他们仍然保留了猿类的神经生理学特点。
&青少年的生理设定本身就意味着疯狂的冒险,而当几个青少年在一起的时候尤其如此。举例来说,青少年开车的时候如果车上有同龄伙伴,那么发生交通意外的概率将是单独驾驶时的四倍。(对成年人来说不管车上有没有乘客,发生交通意外的概率是恒定的)。这一现象的通行解释是分心或者同伴压力,青少年们会相互煽动直到进了急诊室才善罢甘休。斯坦伯格在人类和鼠类的青少年身上都做了一系列实验,结果显示同伴的在场甚至是想象性的在场可能起着更为本质的作用。
&在一项实验中,斯坦伯格让参与者玩一种模拟赛车游戏。他发现,不管是否被允许跟同伴交流,只要有同龄人在场,青少年就更倾向于冒险,比如说冲黄灯。在另一次试验中,他告诉他的被试有一些青少年在另一个房间看他们玩赛车游戏,事实上另一个房间没有人,但结果与前一项试验是一致的。实验鼠也是这样,它们的同伴并不能揶揄它或者叫它是胆小鬼,但同伴的在场同样会激发冒险的行为。
脑成像研究显示,同龄人的观看会激活青少年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从而激励他们寻求更多的回报,所以他们才能做出把麦芽酒用胶带绑在手上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来。斯坦伯格在书中写道,&事实上,当青少年清楚知道可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同伴在场对于鲁莽行为的增强作用恰恰是最强的。&
&从神经学的角度看待暴力行为也会得到新的认识。犯罪率在13岁时急剧上升,在18岁达到顶峰然后开始回落。将这些数据以图表的方式呈现时,这条所谓的&年龄-犯罪&曲线看起来像是马特洪峰。这个范式一个世纪前就被注意到了(心理学家霍尔在1904年就描述过这一现象,他被称为青春期的&发明&者),并且在美国以外的地方也同样成立。斯坦伯格和詹森都认为犯罪驼峰是尚不牢固的额叶和过度敏感的愉悦中枢的共同结果,并以此为那些误入歧途被判几十年刑期的青少年辩护。
&近代的很多新发明,比如汽车、迷幻药,iPhone,越野车,30瓶一箱的啤酒,半自动武器,都使得青春期大脑与环境之间的不匹配更加恶化。如今的青少年所面临的诱惑之多是早年的人们做梦都无法想象的。不过话说回来,在当代,很多在早年非常可怕的威胁已经消退了,诸如猩红热,白喉,饥饿,天花,瘟疫等等。当下的青春期是从一个每个年龄段都面临生存威胁的时代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跨度才演变而来的。这是最危险的时代,也是最安全的时代。
人类的狂热从哪里来?一份来自神经科学家的答案
Patrick McNamara(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进化神经行为实验室主任)
18:47 来自&
&在我12岁时,和家人一起去新墨西哥州度假,看到一队穿着盛装的纳瓦霍人,正拉开嗓门唱着一首首热情的歌曲。他们跳着完美协调的舞蹈,赞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它们分别代表着上帝赐予的神圣礼物。不过,熙熙攘攘的游人最终还是失去了兴趣,我的家人也不例外,准备离开。突然,出现了一位鬼魅一般、肌肉发达的老人,把舞者们吓了一大跳。他身上装饰着奇怪的挂饰和动物头骨,身体和脸上爬满了奇异的疤痕。
&那些舞蹈演员明显被吓坏了,我也害怕极了,拔腿就想跑。但是,我们的脚却像生了根一样,动弹不得,只默默看着他不动声色、庄严伟岸地迈入夜晚的沙漠深处。事后,领舞的演员向观众深深地道歉。原来,那位神秘的老人是部落的萨满,或者说叫巫医&&他地位神圣,但有点古怪。12岁的我陷入了深深的疑惑&&是什么力量塑造了如此特立独行、形单影只、饱受敬仰又勇敢至极的人,他竟然敢独闯沙漠之夜。
&这个问题在我脑中萦绕不去,成为我日后多年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动力。当我研究大脑时,我发现,正确的神经回路和化学反应一方面能够塑造极具创造力和至圣之人,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极度的妄想,甚至暴力和狂热。我的研究显示,对那些已被宗教思想所吸引的人,要强化他们的&上帝效应&,只需要促进右半脑的多巴胺活动即可&&多巴胺是一种对情感和思想的平衡至关重要的神经递质。但是,如果多巴胺水平过高,就会陡然产生恐怖主义和圣战那种杀人冲动。
&早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埋葬死者并创作超凡脱俗的岩画起,就流传下许多证据,证明宗教可以产生超乎寻常的行为。最早与宗教意识有关的迹象可以追溯到2.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时候,有一位也正值12岁的小男孩,摸索进一个几百米深的黑暗洞穴深处。指引他的,或许只有手中握着的一盏微弱的火光,以及被火光顺次照亮的洞穴壁画。当这个男孩走到洞穴深处的一个死胡同时,他往手心抹上红赭石,按在了墙上。接着,他爬出了死胡同,我们可以推测他活了下来&&鉴于他的技巧,也因为我们没有找到任何尸骨。
&但是,这个小男孩的勇气从何而来呢?他为什么要在地底深处的洞穴里留下自己的手印呢?一些洞穴艺术专家认为,这个男孩是在履行某种宗教职责。和其他踏上同一段洞穴之旅的人一样,他是在向灵界或神祗供奉神圣的礼物,以成为一名圣人&&正如我12岁时所看到的那名庄严肃穆但令人胆寒的印第安人一样。
&点燃他大脑的,或许正是多巴胺。
&在时间的长河中,丰富的多巴胺曾产生了许多天才的领袖与和平使者(比如甘地、马丁&路德&金、圣加大利纳等)、创新者(琐罗亚斯德)、洞察者(佛陀)、勇士(拿破仑、圣女贞德)、文明之师(孔夫子)和远见者(老子)。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仅创立了不朽的宗教传统,还深深地影响了与这些传统相连的文化和文明。然而,多巴胺刺激下的宗教同时也释放出了怪物&&人民圣殿教的首领吉姆&琼斯(这位牧师劝说数百名信徒自杀)和日本奥姆真理教(该邪教的领导者指使信徒向日本地铁里释放沙林毒气)。再想想基地组织狂热的恐怖分子,日,他们用自己的性命来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
从神经病学的角度来看,圣人与野蛮人之间、创造力与肆无忌惮之间,如隔薄纸
&正如911恐怖袭击所暗示的那样,从神经病学的角度来看,圣人与野蛮人之间、创造力与肆无忌惮之间,如隔薄纸。种种证据表明,非凡创造力的个人所属的家庭,往往有精神病史的成员,有些人甚至有过疯狂的犯罪行为。拥有非凡创造性的基因,也更可能催生易于放纵或有极端想法的大脑(就在同一个人身上,或他们的家族成员中)。
&医学文献中介绍了很多关于服用多巴胺增强药物而导致创造力激增的案例。多巴胺增强药物比如左旋多巴,被用来治疗帕金森病。当躁狂症的病人发作时,他们会陷入一种持续狂躁的多巴胺充沛状态,然而这种状态结束之后便是毁灭性的抑郁发作。躁狂发作的时候,病人常常会创造出精湛的艺术作品,因而他们有时会拒绝服用抗多巴胺药物,因为这些药物能够精确阻止躁狂的发作,而病人们很珍惜躁狂发作时迸发的创造力。
致幻药物比如裸头卓碱(Psilocybin)和LSD(译者注: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麦角酸二乙基酰胺),间接地刺激前额脑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性,甚至能够让绝对的非宗教人士产生宗教信仰般的体验。这些幻觉能产生生动的画面,有时还伴随着几近精神病般的崩溃,或激烈的精神体验。这些都与边缘系统和前额叶皮质神经元中的多巴胺受体紧密相关。边缘系统是中脑中负责情绪的部分,而前额皮质位于大脑前部,是产生复杂想法的中枢。
&了解到这些迷人的联系后,在911袭击之后的某一天,我开始提出一个假说:多巴胺可能为上帝效应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解释。当大脑边缘系统和前额叶区域的多巴胺水平变高,但还在正常范围内时,它会产生出不寻常的念头和联想,增强创造力,并能启发领导力,激发深刻的宗教体验。然而,当多巴胺水平高到离谱时,它就会在遗传易感的个体身上引发精神疾病。对那些已经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这将点燃狂热之火。
&在追寻这个想法的过程中,我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那时,我在VA(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的波士顿医疗系统中工作,在那里,我每天都会与退伍军人打交道,给他们看病。当时,我正在为一名个子高高、受人尊敬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例行的神经心理学测试。这位老人是二战的荣誉军人,非常聪明。退伍后,他的工作是顾问工程师。但是慢慢的,随着帕金森病的症状愈发明显,他逐渐退出了现在的工作。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所有事情。他的妻子解释道:&他退出的,只有工作中需要社交的部分和一些体力活动。很不幸的是,还有他对宗教的虔诚。&
&我问她所谓的&虔诚&是什么意思,她说,他以前会向上帝祈祷,并总是在阅读《圣经》。但是自从患病以来,他就做得越来越少了。于是,我询问病人是否对宗教有兴趣,他回答说,他对宗教的兴趣似乎消失了。令我惊讶的是,他说,关于这件事,他感到非常沮丧。让他远离&虔诚&的原因是,他发现它们&难以捉摸&。他并不是不想信仰上帝,也不是不想践行教义,他只是发现,这件事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
&这个男人的智商在平均水平以上,一生信仰宗教。如果你问他关于宗教思想和教义的问题,他都能回答得十分迅速。所以,这并不是智力衰退的问题。我直截了当询问他是否认为宗教是虚假的,他回答:&根本不是!&他的困难在于难以获取与宗教有关的记忆、感觉和经验,特别是经验。其他同样复杂的想法对他来说毫无困难,但他追随一生的宗教却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与帕金森病相关的主要病理是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的丧失,而这正是长期以来被认为驱动&快乐奖赏&的力量&&这是当你沉浸在美食和性爱等美好经验中时能体会到的幸福感。这个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每当多巴胺分泌,我们就能被一点点小快乐所击中。这听起来很有道理,因为许多毒品,比如可卡因和安非他命,都会刺激中脑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动。
&但是近年的研究却指出,真相远比想象的复杂。剑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沃尔夫拉姆&舒尔茨(Wolfram Schultz)的研究表明,多巴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快乐分子,只传递简单的奖赏。与之不同的是,它只会让我们意识到意想不到的奖赏。尤其是当获得的奖励远远超出预计结果时,它的分泌达到最大值。
意想不到的愿景能塑造出最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最与众不同的哲学家,以及所有能在世界的美丽与新奇中获得狂喜的人。
&为了梳理这点小区别,舒尔茨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他向猴子提供数量不同的果汁,同时记录下它们中脑的活动。中脑控制着情绪,密布着多巴胺能神经元。他发现,神经元最活跃之时,并不是猴子得到果汁奖励的时候,而是奖励远超出预期的时候。简而言之,多巴胺能神经元面向的是新的、显著的奖赏,新奇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舒尔茨的中脑研究基础上,其他科学家发现多巴胺能神经元向前额叶投射时产生了相似的信号模式,前额皮层负责最为复杂的思考和创造过程,是人类独一无二的特征。
&但是,这些新发现如何能解释帕金森患者获得宗教思想的困难呢?我们假设,宗教创造了出类拔萃的个体,因为它促使他们去寻找意想不到的奖赏&&那是一种超越,或者说一种做善事的快乐&&而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追求的普通奖赏,比如金钱和性爱。追逐不同寻常的想法,同样也受多巴胺驱动,还能提升创造力。
&我认为,此处正是科学和宗教真正狭路相逢之处。和最具创造力的科学家一样,那些最坚定的宗教信徒只可能被不断飙升的多巴胺和大脑前额叶中意想不到的奖赏回路所驱动&&敬畏、恐惧、崇敬和疑惑。这些意想不到的愿景可能塑造了最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最与众不同的哲学家,以及所有能在世界的美丽与新奇中获得狂喜的人。从遗传易感性的角度看,只需要一点点果汁,就能激活911恐怖袭击中的杀戮狂热。
&我又一次在我的帕金森病人身上实验了这个想法。在发放给71个退伍军人的以&信仰&为筛选条件的调查问卷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在那些有信仰的且更容易得病的人中,只有一个分组的病人被试在得病之后丧失了宗教狂热。这些病人罹患了&左侧突击疾病&,也就是说,他们的身体左侧肌肉最早出现了症状,该病症与大脑右侧前皮质区域相关。这些左侧罹患疾病的人与右侧罹患疾病的人相比,在有关宗教各个方面(精神体验,日创仪式,祷告和冥想)的得分显著降低。
&我要如何解释这些结果?我猜测这是由于右侧大脑多巴胺的缺少。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们放了一个&启动&实验来验证是否那些帕金森病人们可以像其他人一样轻易接受宗教类的复杂概念。为了实施&启动&实验,需要&启动&病人或者向他们简短地介绍一个和目标词汇相关的一个词。比如说&玫瑰&就是&紫罗兰&的&启动&词。目标词汇&紫罗兰&在&启动&词的后面比跟在一个毫不相关的词更容易被辨识。
&在使用了宗教有关词语的的&启动&实验中,我们发现健康的志愿者当以&安静祷告&为控制单词时,可以更快的辨识出&礼拜上帝&并认可其为一个正当的单词。但是那些因右脑受损而罹患左侧突击的帕金森病人们就做不到。相比于健康人和右侧患病病人,左侧患病病人不能受益于潜意识里面的宗教相关短语,然而他们的&启动模式&在其他非宗教类词语(如缴税,陪审团义务等)上面的表现都正常。这些发现使我确信,我的猜想至少有部分是正确的:负责处理超然奖赏信息的多巴胺受体在右脑失去了功能。
&但是我仍然需要剔除一些其他很有竞争力的看法。其中一个历史久远的理论,主要由弗洛伊德支持的观点,将宗教热情归咎于焦虑感。简单来说,该理论认为宗教和其对于来世的承诺降低了因恐惧死亡而带来的焦虑感。这对我来说是个问题,因为我的预期之外奖励理论做出的预测完全相反:宗教并不是逃避恐惧,而是将之视为大脑所产生的最新异,刺激和强烈的感情。
&所以我试着在另一个实验中让两种理论一决雌雄。在几个面试环节,我告诉帕金森病人们一个关于一个人在医院里面爬楼梯并最后有奇遇的故事。几个故事的版本中只有最后一句话不同。在一个结局中那个人目击了一场死亡,而另外一个版本里他目击了一个宗教仪式,在第三个故事里面,他看到了美不胜收的海景。当实验参与者听完这些故事,他们被要求测试对于宗教信仰态度是否有轻微改变,方法是对&上帝或其他神灵是存在的&和&上帝参与我们的世界&这两个说法的认可程度打分。
&在健康的志愿者和右侧-非左侧病变的患者中,宗教信仰分数在那些听到以&美不胜收的海景&结束的故事的人群中显著提高,但是在那些听到以&看到死亡&为结束的故事的人群中没有提高,至于那些听到了以&目击了宗教仪式&为结束的故事的人群中,这种增长的不稳定的,相比于海景设定来说结果不显著。这些结果直接辩驳了&宗教是来源于焦虑感&的理论;并支持了&宗教是来自于超出期望之外的奖励&这一理论。
&这些,对于理解宗教何以既能创造出极度舍己为人的高产的人类(圣男圣女),亦能制造出极端的怪物意味着什么呢?提升我们创造力的机制&&用多巴胺使右侧边缘和前额叶脑区变得活跃&&也同样打开了宗教思想和体验的大门。但如果大脑回路走得太远,思维就不仅仅是发散了,而是趋于脱轨和错乱。
&至少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宗教文化就一直塑造着、引导着、滋养着人们对超然卓群的追求。如今诸如科学、艺术、音乐、文学和哲学等文化承载着堪比过去宗教展示出的超凡意义。诀窍就是巧妙利用上帝效应,进入奇妙的状态,突破至伟大的境界,而又不至于越界。
本文由&机器之心&翻译自《万古》(Aeon),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本文译者汪汪、张之乎、Gabrielle Zhang、Wangyue,审核肖丹、胡悦。&机器之心&的微信订阅号是&almosthuman2014&。
从美国医生培养和训练看美国高等教育的淘汰制度
在美国当医生你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了吗?
&&&& 美国住院医生的培训从七月到第二年的6月。到了每年的12月,科室会开会讨论住院医生的表现,对表现差强人意的住院医生更是重点讨论,以决定他/她能否获得下一年的合同,留下来继续接受训练。大多数主治医生对一位来自伊朗的住院医生不满意,主任问道,大家说了那么多,问题是,我们应不应该让他留下来。大家彼此相看,没有人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主任说,这样吧,我们投票来决定他的命运。投票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投了反对票。主任把决定通知他,让他有六个月的时间来寻找另一个训练单位。听到这个坏消息,他难过极了,他求主任再给他机会,求主治医生帮他说好话,同时他开始四处散发履历表。 & &从大学到医学院&& &美国医生要读四年普通大学,再读4年医学院而获得博士学位。大学生可以毕业于任何专业,但是一定要有数学,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必修课的学分才有资格来考医学院。一般来讲四年大学需要120个学分才能毕业,如果你学的是英语专业,这专业不需要学习前面所提到的课程,为了能拿到英语学位又有资格考医学院,你得在四年内完成120个英语专业学分之余再修上述必修课的课程,毕业时就有130多个学分了。化学和生物学专业一般含有医学院所需要的课程,所以有志考医学院的学生大多选择这些专业。&& 大学成绩的计算方式如下:A-4分,B-3分,C-2分,D-1分,F-0分来计算。学生某学期拿了英语3个学分,得了A;数学4个学分,得了A;化学4个学分,得了C。平均成绩就是(3x4+4x4+4x2)/11=3.27。一般来讲,好的成绩是3.7以上,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科目的成绩是A,少数科目是B;中等成绩是3以上,3以下就是低成绩了。大多数医学院学生的大学成绩都在3.7以上。除了平均总成绩外,医学院还要看数学化学等必修课的成绩。例如一位英语系毕业生的成绩是3.7,而必修课的平均成绩是3分,显然这位学生英语课程的成绩很好,把整个平均成绩拉高了。医学院的招生部会小心地全面衡量这个学生在科学方面的学习能力。&& 大学毕业后,学生要考一个医学院入学考试,所以大学平均成绩和入学考试成绩就是申请人的硬件。其他方面的条件包括了工作经验,来自各方(工作的老板,学校的教授等)推荐信,义工,种族等等。&& 人人都说医学院难考,每年申请人和被录取者的比例在数十到100比1(我查了资料: & 2005年,一共有37,364人递交了448,820份医学院的申请表,平均每人递交12份申请表。17,044人进入医学院。从申请人数来讲,入学率是约50%,从申请表/入学人数之比:26,3/1,所以我应该说:申请表和被录取者的比例)。一般学士的工资在4-5万左右,医生的最低收入在年薪10万以上,少数能挣50万甚至100万。目前婴儿潮人群正迈入60岁,他们对于医疗的依赖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所以医生的工作机会和工资都会比较保障,再加上老百姓对医生非常尊重,这些都是许多人愿意当医生的原因。 & 究竟医学院有多难考?下面用一些例子来谈一下。&& 某年波士顿大学的医学预科有72人毕业,只有2人考上医学院。这个专业大概没有严格的淘汰制度淘汰学生,导致录取率如此低。&& 许多大学有非常严格的淘汰制度,例如一间大学医学预科的广告宣称90%以上的毕业生能进医学院,不过入学的新生在四年中不断被淘汰,毕业时人数寥寥无几。换句话说,考不上医学院的人早就被淘汰掉了,由此换取极高的录取率。&& 来自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医生说,在上有机化学时,许多学生跟不上,只好取消课程(drop the course)。我惊讶道,如此名牌大学的学生会读不了有机化学吗?她说,你想考医学院,这种科目的成绩得B以上,勉强读个及格,考医学院无望,还会拉低整个学习成绩,毫无价值。不如选读自己强项的专业,成绩好,将来进一步的硕士博士学习都容易些。对必修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院的顾问也会毫不客气的叫你放弃当医生的梦。据我所知,耶鲁,哈佛等名牌大学都是采取类似的淘汰机制,这些名牌大学的学生也不笨,没有希望又劳民伤财的事是不愿意干的。况且,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些学生整体素质相当好,不当医生还是有很多前途美好的工作等着他们干。&& 李医生幼年随家人移民到美国,以第一名的成绩高中毕业,高考成绩属于高分,但不算顶尖的成绩,他在高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曾任学生会会长,高中毕业后被史丹福大学录取。他的哥哥也是高中毕业第一名,但由于在高中时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未被史丹福录取。李医生在三年内获得学士学位,成绩约3.68。他说,在大学里,除了学习外,我就去玩,懒得参加别的活动。像我这种东方人孩子,大学成绩较好,医学院入学考试成绩较好,在东方人中实在是普通得很,想进医学院难得很。为了增加竞争力,他花了一年时间完成社会学硕士学位,勉强考上一间普通医学院。他的哥哥痛定思痛,成绩好之余积极参加大学的各种活动,考上了比李医生更好的医学院。&& 医学院的入学考试成绩也是很重要的,故此补习班盛行。这种补习班收费昂贵,为了提高成绩,很多学生仍一掷千金,但求成绩理想。&& 大学毕业后未被医学院录取的人只好一边工作一边复习考试和继续申请。通常他们到与医学有关的实验室或医院工作参与研究工作,和医生博士们共同发表论文。如果他们的工作表现良好,在某篇论文的众多作者们中占一个位置,实验室的博士领导为他们写封漂亮的介绍信。他们以自己的工作表现证明自己的成熟和能力,这样,即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一点,工作经验和表现能让招生处的官员对他们另眼相看。&& 有些美国大学毕业生屡考屡败,还是不肯放弃医生梦,他们还有一条路,到加纳比海的岛国或南美国家的医学院来获得学位,再回美国参加美国医生执照考试。这些医学院的学生来源就是&落第&的美国人,这些美国人给这国家/医学院带来了美金收入。所以医学院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考上美国的医生考试。由于这些医学院的入学条件低,学生素质相对较低,为了保证毕业生能成为美国医生,学校把那些没有希望的学生淘汰掉。一位来自这类医学院的医生告诉我,他入学时有180余人,毕业只有30余人。另一位告诉我,入学时有230人,毕业时170余人,这间大学的毕业率大概算是高的。&& 医学院学习每年平均的费用达每年3万-5万,公立医学院的费用要低得多,竞争更激烈。除了少数有钱学生的家庭能付如此昂贵的费用,大多数学生是靠贷款来过日子。很多医学毕业生的贷款高达10万-20万,毕业后来还也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即使进了医学院,并不等于你就能够毕业。我所知道的某些医学院四年的淘汰率达10%。某些医学院规定,学生读完头两年的基础课就要参加全国医生执照基础课统考(USMLE Step 1),考不过的不能读第三年。那些考试不及格者得停学来考试,直到及格后才能回学校读第三年。第四年学生要参加全国医生执照临床课统考(USMLE Step 2),考试不及格者不能获得博士毕业文凭。只好呆在家里复习考试直到及格才能正式毕业。在这种制度下,那些无法通过统考的学生被淘汰掉了。 & &关系学&&& 如果说大学成绩和医学院入学考试成绩是硬件的话,那么申请人的推荐信和工作经验就是软件。许多人找教授或主任帮忙,那么如何能获得好的介绍信就得看你和各种人的关系了。 & 一谈关系学,很多人会想到阿谀奉承,拍马屁,几乎和卑鄙无耻划上等号,一定是坏事,&&&&&&其实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在大学府里当教授主任的都是博士级的人物,见闻识广,你跑到某教授面前说:&你真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教授。&他瞪大眼睛看着你,不知你想说什么?除非你事先把这教授的履历表给背了,他写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都读了,能用具体的事实说明你的观点,最好能和教授讨论其著作或论文的内容或观点,否则的话,你的马屁一定拍到马蹄上。教授们水平高,三言两语就可以试出你的水平,不是那么好阿谀奉承的。不过,你有本事和教授讨论他的论文,你的知识水平和准备工作都是一流的,这么努力而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加上硬件又好的话,还有什么高等学府你进不了呢?&& 看电影,美国人在酒席上拿着个酒杯游来游去找人攀谈,觉得怪怪的。其实这是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是拉关系的机会。即使是讲天气,讲旅游,也要懂得如何去聊。举个例子,我的同事去过中国,他们和我谈起中国之旅时,一位同事说:以前报道说中国如何贫穷,***如何差,但中国给我的印象则完全不同。中国人看来生活得不错,衣衫整洁,脸带笑容,很开朗的样子,没有受压迫,心情压抑的感觉。另一位同事说,五星级酒店美轮美奂,但是我也到小巷看了看,可以看到一些贫穷的迹象,但是我没有见到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中国人,我想中国有贫穷的一面,但是衣食住行还是过得去的。再一位同事谈起他们在中国发生的趣事,大家哈哈逗笑。他们的谈话简单但是很有水平的。第一,他们知道我是中国人,他们不会在我面前说中国的坏话。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你不能在某国人面前说某国的坏话。纽约人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因为不满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或生活方式移民到美国。但是他们还是对自己的国家有感情,不能容忍别人来诋毁自己的国家。第二,他们的话语表明了他们平时有看书,对中国有了解。他们到中国后,用心地去看,对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细心地想,究竟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有什么样的人民?最后他们通过书本知识,实地观察,对照分析得出结论。第三,也许他们的结论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但是他们对我这个中国人就只说中国的好话,或只是非常客观地指出事实,基本是不说负面的话语,他们不会得罪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中国人。这样他们避免得罪任何人,也不谈意识形态方面的题材,更不会在宴席上演出一场中美大战。&& 我曾经读到很多人对出国人员的批评,轻的批评是责备他们不爱国,重的批评则指责他们是叛徒内奸工贼。在美国这个移民大熔炉,各国移民在这块大陆上求生,仍然保持自己本国的文化和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离乡背井,成为美国的居留者,并不等于他们不爱祖国,当上自己祖国的叛徒内奸是极少数。没有任何人愿意接受别人说自己祖国的坏话,像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揭露中国旧社会婚姻不合理的事实,美国人看个新鲜热闹,我们却觉得无瘾。不是说电影拍得不好,也不是说电影描述的不是事实。在美国的下层社会中,有些美国人像动物一样,生活没目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今天挣钱今天花完,性关系糜烂,赖着国家的福利来过日子,有哪一个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想把这种生活搬上荧幕?这种丑陋上了荧幕也不会有观众,谁愿意看人生丑陋的那部分?似乎中国人比较喜欢揭开自己丑处让别人欣赏,听外国人叫好,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宽宏大量,理解和尊重人们到外国居住的各种原因。 & 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合适的场合应用合适的语言是一个学问。有的人神憎鬼厌,一开口就得罪人,这种人如何和同事在工作中交流配合?除非这人是天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否则这种人的提升是很难的。学会聊天绝对是有利于自己的工作,也是学校教学的内容之一。&& 美国人进学校,找工作都离不开推荐信,他们要想办法让别人喜欢自己,所以他们为人处世还是很圆滑的。那些不懂得如何处世的人往往制造很多麻烦,给自己和单位带来困扰。 & &&从医学院到住院医生培训&&&&&&&&& 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流传千年,医学院学生从中学到医学院毕业大概是过十关斩十二将,步步艰辛,可以说是踩着失败者的肩膀上,终于他们毕业了。&& 大学的毕业典礼叫做&Commencement&,Commencement的原意是开始,开端。在我的心目中,大学毕业是&革命已经成功,同志无须努力&,怎么能叫做&开始&呢?当我参加某大学的Commencement时,听着各位发言人的话语,突然感到悲哀。我总觉得读书很辛苦,期望着毕业的那一天,再也不用读书,再也不用承受考试的压力啦!毕业的那天我就是解放的一天,挣钱享受人生啦!谁会想到那是人生的Commencement,岂不是等于告诉我说人生的压力还在后头呢!&& 是的,医学院学生毕业的那天也是医生生涯的开始。 & 医学院的第三和第四年是在医院中的各科轮转中度过的。第四学年的开始,学生开始申请住院医生的专业和位置。 & 我问过许多医学生,他们为什么要当医生?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和医生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有关,我从来没有听过&当医生是为了解除人类病痛,救死扶伤&这么伟大的回答,同样,医学生在选择专科时往往考虑到该专业的工作性质和收入。在电影电视中医生似乎只有外科和内科两种,在各类专业中,医学生心中比较吃香的是皮肤科,原因是皮肤科的医生收入高,不用值夜班和应付紧急病重的病人。&& 大多数女性选择内科和儿科,工作时间比较固定,有利于照顾家庭;外科仍是男性的天下,常年随身带着传呼机,就算正在和家人吃团年饭,一被呼叫,拔腿就往医院跑。救死扶伤确实够英雄,可不能算是好丈夫好父亲。说起来好笑,传呼机在中国已经消失了,而在美国这个国度里,医生们仍然带着传呼机,也够落后了吧!普通外科的工资比内科高,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男性医生的妻子们基本不外出工作,把家庭大小事物全揽了,让丈夫们能全心全意地工作。少数女性因为爱好外科,选择外科成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可是愿意做妻子的坚强后盾,把家务全揽的男人可是稀有动物,很多女外科医生不是婚姻触礁就是终身不嫁,这代价还是满沉重的。&& 而其他不同专科的吃香程度要根据当年各科的行情。1996年美国开始大规模地进行&管理性的医疗照顾(management care)&,保险公司开始对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加以限制,一时间手术量下降,麻醉住院医生完成培训后无法找到主治医生的工作,结果那一年,除了少数喜爱麻醉工作的医学毕业生愿意当麻醉住院医生外,绝大多数麻醉培训单位无法找到足够的医学毕业生加以培训,麻醉住院医生的人数巨减。近几年,麻醉科的收入大增,这一小科成了医学毕业生所爱,竞争激烈,只有优秀的学生才能进麻醉科。&& 小时所受的教育,似乎得有崇高的思想才能做伟大的工作。在这种教育下,老师是&培育祖国幼苗&的伟大园丁,***是&惩恶锄奸&的英雄,医生是&悬壶济世&的白衣天使。当这些职业中出了少数败类,惊叫声,漫骂声铺天盖地。美国的这些职业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份工作,家庭收入的来源。尽管人们基于各种原因选择这些职业,工作起来仍然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很有责任心很负责的,具有非常强烈的职业道德及专业精神。例如,9/11事件中,许多医生从家里跑回我们医院来帮忙,其中包括两位麻醉师,一位已退休,一位则已病休。许多已下班的***和消防员主动回到单位和同事们赶赴世界贸易中心现场参与救援工作而成为这场灾难的受害者。&& 美国的住院医生制度已进行了近百年。过去住院医生一般工作80-120小时/星期,连续工作24-36小时不是什么稀罕事,还要利用空余时间读书应付考试。老一辈的医生解释这种训练方式的理由是,病人的病情发展是24小时/天,训练期间一天只工作8个小时如何能了解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观察疾病的全过程。这样的工作量当然是人人怨声载道,但是怨你可以尽管怨,做还是得做。一天,一位外科住院医生在36小时内只歇了两个小时,刚做完一个手术,已是傍晚时分。病人还没离开手术室,她就接到消息,还得去做另一个紧急心脏手术,她马上哭了起来。哭完以后,她又干了个通宵。大概几年前,有一位医生连续工作36小时的时候,因疲劳过度造成医疗事故以至病人死亡。纽约州才立了法,规定住院医生每星期工作不超过80小时,连续工作不得超过24小时。实际上这个法律,并没有被各个培训单位严格执行。请注意,尽管住院医生是这个法律的受益者之一,这个法律的本质是保障病人利益,为病人的安全着想,并不是为了保护住院医生。&& &医学院的第3年和第4年,医学院学生基本是在医院度过的。他们亲眼看到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的工作情况,思想上对住院医生的艰苦工作早有准备。即使他们有思想准备,有极少数的住院医生还是受不了这种艰苦的生活,叫苦连天,常常不能完成工作量。对这些住院医生,如果是疾病造成的,科室会允许他们看病,治病,休息,直到身体健康再回来工作。对于精神压力所造成的忧郁或焦虑症,科室会建议他们看心理学家,获得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不过,治病,休息所花去的时间还是得补回来才能够完成培训。他们回来后工作量不变,工作要求不降,还是这么艰苦。说白了,你想当医生,要吗你有足够的体力和意志来承受其工作量和精神压力,要吗你就别干了。培训单位不会因为少数人而降低其培训水准。如果你觉得你无法忍受这样的训练,或者你的表现仍然差强人意,科室会忠告你该转行了,也许这个行业是不适合你的。如果你能接受这个忠告,科室会尽量帮助你转行,例如提供合理的建议和信息,为你写介绍信,打电话(这可不是走后门)。美国人在这些方面似乎比较看得开,我知道有极少数的美国医学院毕业生放弃了医生这个行业,到银行,华尔街,药厂任职。也有人转行做时装设计,有人到大学里担任生理,病理,解剖等课程的合同教师。他们的收入也许比医生多,也许比医生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那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 &从临床业务来讲,美国的医生只有两级,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住院医生是在主治的指导下给病人提供医疗服务,主治医生对病人治疗负全部责任。各科主任是行政职位,负责管理工作。主治医生是能独立处理医疗状况的负责人,可以说,在处理病人上,他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可是,英雄好当吗?举例来说,大多数的急诊室只有一个急诊医生值班。半夜你做出了阑尾炎的诊断,病人要做手术。你打电话把住在家里的外科医生吵醒,报告病情,再把他从被窝里抓出来开车到医院。再举一个例子,内科医生在办公室看胸口痛的病人,如果诊断是心肌梗死,你要叫救护车把病人送到急诊室,还要联系心脏科医生报告病情,使病人得到迅速正确的治疗。可是,正如医生们常常抱怨的,病人往往不按照医学教科书来生病,许多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检不典型,医生们就得用经验甚至第六感来做判断,这就是医生们所说的,&医学是技术,也是艺术。&技术还可以教,艺术就要凭个人悟性了。上述阑尾炎的例子,如果急诊室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外科医生只好去做这手术。如果错了,外科医生只好开车回家。可是一个晚上就这么给折腾没了,第二天他还得上班,他心里不高兴,骂骂咧咧的,难听死了。下一次遇到这种情形,你打电话之前就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不打这电话,延误病程你要负责。同样,以胸痛为主述来看病的病人并非少见,你不可能把每个胸口痛的病人往急诊室送,同时你也不能误诊心肌梗死的病人,那可是性命交关。麻醉值班主治的责任重大,从700克重的不足月新生儿到一百岁的老人,从颅脑手术到脚尖病变,外科要做什么手术,你就得做相应的麻醉处理。所有这些工作和挑战都是压力,有些医生水平不太行,或者性格是属于优柔寡断的类型,遇到实际情况倍感压力,战战兢兢的。所以有的医生完成住院医生培训后会选择容易的工作来做。例如有的外科医生,永远只做手术中的第一助手而不愿成为主刀,这样工资会低些,压力也少得多,而且对病人也有好处。 & 主治医生是能独立处理医疗状况的负责人,性格坚强的人会很享受这工作中的挑战和正确处理后带来的成功感。大多数医生还是希望成为独当一面的主治医生,也是住院医生培训的主要目的。 & &&& & & & & & & & & & &住院医生训练中的问题和淘汰&&&&&&&&&&&&&错误。可是当他和别的主治医生一起工作时,继续犯了大量不该犯的错误,例如,一个星期内给病人做硬膜外时,他打穿了三个病人的硬膜;主治医生叫他准备0.25%的局部麻药,他却把0.5%的麻药抽进针筒,这浓度会出医疗事故。那主治医生发现了他的错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我们科室对他进行个别辅导,给他机会,可是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我们最后决定,这一年的培训他不及格,没有挣到培训应得的学分。如果他找新的培训单位,他还得重做一年住院医生来获得学分。可是,由于他是外国医学毕业生,加上在本单位的表现,是被我们淘汰出去的,他找到愿意接收他的培训单位的机会是微乎其微。&& 在讨论对他处理的会议上,我们也考虑到他未来前景的难处,也想放他一马,让他留下来。可是想到他成为主治医生后可能给病人带来的危害,还是狠心地让他工作到六月底就离开,有时看见他那彷徨的神情也有点心戚戚。就在我们觉得内疚的时候,他又出了事。一天中午,他在手术室做麻醉时,拉下口罩吃三文治被人发现了。结果他被开除了,这个处分更严重,他的前途更渺茫了。有时我实在不明白他的大脑里装的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手术室是无菌的地方,根本不能吃喝。有时工作忙没时间吃饭,也有极少数人偷偷地把糖果塞进口罩内嘴里充饥,像他那样,面临处分的风头火势上来明目张胆地在手术室吃东西还真没听说过,真是玩火自焚也!&& 根据美国麻醉协会公布的资料,麻醉三年的培训,淘汰率约20%,这个百分比也适合于我们的单位。不是我们愿意淘汰这些住院医生,而是不愿意把不及格的医生送到社会上,对病人造成伤害;在淘汰这些医生之前,我们都反复和他们交谈,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给时间让他们改进。科室里也反复开会,严肃讨论他们的情形,淘汰这个决定影响这人的一生,我们是不应该轻而易举地毁掉某人的前途。 &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20%的淘汰率是根据第一年和第三年的麻醉住院医生数字计算出来的,应该包括了这些医生的病退和死亡,当然住院医生年轻,疾病和死亡的数字不应太高。还有一些医生由于各种原因选择离开麻醉而转到别的专业,甚至别的行业。也许这些医生不应该被计算为被淘汰,但是根据我的观察,许多所谓的转业或转行都有无奈的因素,他们一般表现不如意,与其说被开除,不如自己辞职,自动选择出路。我不知道如何定义这20%,只好粗糙的定位为淘汰。 & &&住院医生被辞退的过程&&& 伊朗医生被开除是一件严肃的事,当我把他的事和一位朋友聊起,他问道,是不是他是伊朗人,美国人不喜欢伊朗,就把他辞掉了。我回答道,天地良心,他的例子绝对与歧视无关,我们给了他很多机会,整个过程都是按部就班进行的。在美国,大机构辞退雇员是有一套制度的,并不只是经理不喜欢某人,就可以辞退某人。如果在辞退过程中一不小心,公司可能会被雇员告上法庭。理由可能是: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等等。&& 我们科室有住院医生培训委员会,由主任,主治医生,住院医生代表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委员会要开会讨论住院医生的问题,主要讨论表现不好医生的情况和解决办法。问题严重的住院医生更是重点讨论,会后主任或某主治医生会把讨论结果和这位医生交谈,指出问题和提出改进要求,并把交谈的过程记录在案。 & 如果主治医生和住院医生发生矛盾,主治会给住院医生穿小鞋吗?很难。主治医生可以向主任和培训委员会反映某住院医生的问题,但是对这住院医生的处理却不是一言堂的,要有事实根据,人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和某位主治一起工作所发生的某一事件并不足以达到处分该住院医生的程度(当然,违反主治医生的指示把病人杀死了那又另当别论,这是极其罕见的,并且可能是刑事罪了)。&& &伊朗医生犯了很多错误,开始时,科室只是口头讨论,和他交谈。当这些错误积累增到一定程度,主任叫主治医生们把他的错误记录下来,这就是处分他的前兆了。&& &我把这种做法在下边显示出来,为了省时间,我只是照抄前面提到不同住院医生所犯的错误,大家明白这个过程就好,我并不是试图污蔑伊朗医生。主治医生大都是美国人(白人,黑人,西班牙人,朝鲜人,欧洲人,非洲人等等) ,我只是用张三李四的中国名字简单化罢了。 & 记录: & 张医生:&& 某年某月某日: 伊朗医生在做颅脑手术麻醉时,病人血压低,他只用升压药而没有做鉴别诊断。 & 李医生:&& 某年某月某日: 伊朗医生把救命的传呼机留在手术室自己去吃饭。 & 王医生:&& 某年某月某日: 伊朗医生在做心脏手术时,不能很好的控制病人的血液动力循环。 & 某年某月某日: 主任和伊朗医生进行个别交谈,指出错误。 & 陈医生:&& 某年某月某日: 伊朗医生做硬膜外时穿刺病人的硬膜。 & 何医生:&& 某年某月某日: 伊朗医生做硬膜外时穿刺病人的硬膜。 & 黄医生:&& 某年某月某日: 伊朗医生在手术室里,脱下口罩吃食物。 & 某年某月某日: 主任和伊朗医生进行个别交谈。 & 如此这般,每个主治医生都要把发生的事件写出来(一般要比我上面所写的详细得多),作为证据。由此可见,伊朗医生得罪了某位主治医生并不十分重要,把所有人都得罪了问题就大了。&& 事实上,伊朗医生被开除后,他前途渺茫,无奈之下,他要求医院给他开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医院领导,不同科室的领导们,律师都有参与。由于我们科室提出的证据确凿,他无法推翻开除的决定。否则的话,说不定什么歧视的罪责会落在我们科室的头上。 & 麻醉护士的情况&& 麻醉护士是硕士学位,申请者要有护士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要求申请者有两年重症科的护理经验。学习时间一般是两年,全职学习,有的学校提供18个月的学习计划,不过这十八个月是没有假期的,实际上是把假期砍了来缩短学习时间。学习麻醉护士是相当艰苦的事,学习跟不上的会被淘汰掉。学习完后还要参加全国统考来获取证书,不及格者是不能担任麻醉护士的工作。&& 麻醉护士的工作一般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大医院的麻醉护士是在麻醉主治的指导下工作。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医院,麻醉护士是在外科医生的指导下工作,外科医生根本不懂麻醉,&指导&只是一个麻醉护士独立工作合法化的一种说法。不过,偏远地区很难找到麻醉师,又能让麻醉护士独立操作,这也是两全其美的做法。&& 我们医院麻醉护士的年薪是十二万美元一年,还有其它福利,例如健康保险,误医保险等等,如果你愿意多干活晚上值班的话,那工资就更高了。据说某些偏远地区的麻醉护士年薪高达三十万美元,是否属实不敢下结论。&& 寄人篱下的工作不是麻醉护士愿意干的,所以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协会,做研究,到国会游说,希望能够获得真正独立工作的权利,和医生一较高低。当然医生们也不是省油的灯,读了八年的博士,谁愿意和硕士平起平坐?他们也做研究,证明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高,对病人有好处(当然他们不会提起医学博士服务给人们带来的安全而昂贵的服务,可能已是美国人民承受不起的事实)。&& 我本人也和麻醉护士一起工作,一般来讲,他们的水平不如医生。但是,给健康的疝气病人做麻醉,他们还是胜任有余的。他们的投资只是6年的学习,毕业后就可以有相当高的工资,应该是投资回报很好的一个专业。与医生比较,医生要有8年的学习,毕业后还要经历3到8年的住院医生艰苦生涯。我的一位女同学,在政府医院当内科医生,年薪也不过是十万多一点,和麻醉护士差不多。我们这些从中国来的医生,奋斗多年才能重新入行,并不容易。但是我们没有学费贷款,至少不是&负翁&。美国的本土医学毕业生,几乎人人&负翁&,拿那十来万年薪,想还债真是杯水车薪,难啊!所以他们当主治后拼命工作,一周工作70-80小时是常有的事。我的这个同学有家庭,不能拼命工作而不要家庭,少挣点钱也得把家庭弄好。不过,医生自己独立工作,有自主权,不用看上级的脸色,而麻醉护士要听主治医生的指示,工作不愉快时也没有办法。&
【心理学疾病】谁都无法抗拒的10种心理
心理是什么?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事物,通过头脑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
  下面为大家带来10种人类无法抗拒的心理,看看你曾经遇到过几种。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3、责任分散效应
  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5、晕轮效应
  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6、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从1924年11月开始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加。另外,有试验了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时间、每日工作长度和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也看不出这些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有何直接影响。第二阶段的试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的,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加试验的工人被置于专门的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参与试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工人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7、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8、证人的影像
  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证人对他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感到惊讶。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决定对这一结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考察证人的证词是否有特别的东西,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对一般知识的记忆进行了比较。
  他们让被试看一个简短的录象,是关于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回答一些有关录象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出的一般知识问题。
  和以前发生的一样,珀费可特和豪林斯也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于修改他们对于信心量表的测验结果。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问题上是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点。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例如,从总体上讲,他们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别人在记忆事件中的参与者头发颜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9、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
  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10、虚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bias)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
  有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
  (1)当外部的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
  (2)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
  (3)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4)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时;
  (5)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时;
  (6)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是相似时。
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引起强烈反响的中美视角冲突
中国人在美国的怒吼,在美引起强烈反响。
美国华裔教授林良多《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退休华裔物理学荣誉教授林良多(Duo-Liang Lin)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首英文诗《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随后在互联网上热传并引起中西方网友热议。这首诗表达了许多美籍华人长期以来内心的压抑和愤慨,因此被评论为是多年来受到双重标准困扰的海外华人向西方偏见&射出的一记利箭&。该诗全文翻译如下:&
推荐看下边英文版,通俗易懂且更给力!&
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林良多
当我们是东亚病夫时,我们被说成是黄祸;
当我们被预言将成为超级大国时,又被称为主要威胁。
当我们闭关自守时,你们走私鸦片强开门户;
当我们拥抱自由贸易时,却被责骂抢走了你们的饭碗。
当我们风雨飘摇时,你们铁蹄入侵要求机会均等;
当我们整合破碎山河时,你们却叫嚣&给西藏自由&。
当我们推行马列救国时,你们痛恨我们信仰共产主义;
当我们实行市场经济时,你们又嫉妒我们有了资本。
当我们的人口超过十亿时,你们说我们摧毁地球;
当我们限制人口增长时,你们又说我们践踏人权。
当我们一贫如洗时,你们视我们低贱如狗;
当我们借钱给你们时,你们又埋怨使你们国债累累。
当我们发展工业时,你们说我们是污染源;
当我们把产品卖给你们时,你们又说造成地球变暖。
当我们购买石油时,你们说我们掠夺资源、灭绝种族;
当你们为石油开战时,却说自己解救生灵。
当我们动乱无序时,你们说我们没有法治;
当我们依法平暴时,你们又说我们违反人权。
当我们保持沉默时,你们说我们没有言论自由;
当我们敢于发声时,又被说成是洗过脑的暴民。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你们这样憎恨我们?&
你们回答说:&不,我们不恨你们。&
&我们也不恨你们,只是,你们了解我们吗?&
&当然了解,我们消息多的是,有法新社、美国有线新闻网、还有英国广播公司&&&
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
回答之前请仔细想一想,因为你们的机会是有限的。
够了,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太多的伪善。
我们要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太平盛世。
这个辽阔的蓝色地球, 容得下你们,也容得下我们。
龙应台:如何应对全球化
&&&&马丁.路德.金:「教育的目的无他,就是教会一个人如何评估事证,如何判断虚实,如何厘清真假,如何分辨事实和虚构。」&&
&&&&科技的发达不仅只改变了空间距离,更颠覆了六十年前的国家主权观念:&&&&一个希腊人可以自由地移居法国或欧盟任何一国,在那里永久居留,他可以就业置产,可以投票选举,甚至可以自己参选。跟他谈传统的「爱国」,从哪里谈起?他要效忠哪一国?&&&&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孩子,很可能父母分属不同国籍,自己又出生在第三国,在第四国受教育,在第五国和第六国成家立业,妻子属于第七国,他的子女则拥有第九国和第十国的护照,最后他在第十国埋葬 ─ 请问,他要「爱」哪一个国家才叫「爱国」?&&&&一个国家领袖,可以在政权倒塌之后,被国际法庭通缉,审判,他在位时的所有庄严不可侵犯的法律条文和道德规范被彻底推翻;民族国家,显然也不再那么绝对。&&&&石油的价钱和货币的浮动可以影响全球经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可以让一个国家改变国策;一个地区的传染病可以迅速扩及全球;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可以挑战国土疆界;国际人权公约和国际环境协议可以挑战国家主权,迫使个别政府妥协;一个国家的稻米政策可以影响几万里外另一个国家的国民生计;一个海域的污染可以威胁到万里外另一个海域;百万的商人在外国注册,向外国缴税;千万的移民在流动迁徙,更换国籍;成亿的人在网上接收讯息,拆穿了自己国家的谎言;饥荒和疾病、战争和屠杀,以及饿死的孩子的无辜的眼睛,在罗家伦的时代,只有发生在自己的村子时才会得知或者目睹,今天全来到眼前,无处闪避;北极的冰山溶解,全人类惶恐战栗。&&&&全球,竟然就是自己的小村。二十一世纪的震撼,就是全球化。在今天的时空,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站立在全球村的土地上,如果我们今天仍旧跟公民只谈如何爱自己的国,就犹如在一株大树的顶端全力筑巢,浑然不知大树的中节冒烟起火,大树的底端树干正被一把天一般大的钢锯锯着。&&&&&&所以,今天的大学生,面对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需要什么「基本配备」?&&&&显然这个问题已经是很多人的焦虑来源了,针对这种焦虑,各形各色的因应全球化「指南」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显学,题目叫「迈向卓越」或「菁英必读」的书籍和杂志永远被摆在书店进门最显目的展示台上。百分之六十的封面是一个或一群穿西装的男人,两首交叉在胸前,带着极度自信的微笑,告诉你如何往上爬,变成跨国企业的高级经理人CEO。百分之四十的书籍或杂志会把「竞争」或「实力」写在封面,警告你早做准备,全力冲刺。整个卖书区,弥漫着一种全球化「来袭」,害怕掉了队的恐惧,或者说,恐吓。&&&&我讶异的是,为什么全球化的挑战是以这种面貌出现呢?这里有两个明显问题:第一,何以你只看见强者?跨国企业的发展固然促进全球经济和信息的快速流动,但是它同时蕴含的暗面 ─ 譬如全球经济游戏规则的不公平,譬如强势经济带给弱势经济的文化倾斜,譬如儿童劳工的人权和大企业对落后地区的剥削等等 ─ 却不见踪影。为何「指南」书籍和杂志只教你如何加入全球化的「强者」队伍,却不教你如何关注全球化的弱者,为他们说话,为他们行动,或者教你如何加入先觉者的行列,检验全球化的竞争规则,批判全球化的恶质发展?&&&&问题之二是,全球化的真正议题,哪里只在竞争呢?如果你知道,在一条逐渐下沉的船上,去抢电影院里最好的位子没有意义,那么在全球暖化、海面上升的地球村里,缺乏宏观与深沉思维的竞争又有什么意义?全球化不是只有跨国企业增进经济利润这一件事,它更包含了种种文化价值冲突、贫富不均和环境掠夺的问题。全球化真正迫切的议题是人类社会如何透过合作来保障地球环境的永续可能,透过协商来解决超越国界的贫穷、疾病、战争、人权等等问题,怎么到了我们的书店里,全球化的教战「指南」却只剩下如何在全球化的新游戏规则里竞争得利,挣钱抢先?&&&&思考全球村的未来的责任,难道不在「公民」身上?如果在罗家伦时代,大学生被要求以道德、知识和行动参与来对他的「国家有难」负起责任,我们今天对大学生的期许,显然就不能局限于「国家」而必须以「全球村」为单位来思考,因为今天的问题不再是单一国家的问题,今天问题的解决也不再是单一国家的解决。以单一国家为范围的公民意识势必要转型成另一种东西,叫做「全球公民意识」。&&&&&&&&全球公民意识
&&&&培养「全球公民意识」是一门新兴的学问,很多先进国已经注意到全球公民教育的重要。一个典型的澳洲全球公民教育网页,探讨的议题包括:&&&&&儿童权益&&&&&国际财政&&&&&沙漠化&&&&&自然灾害&&&&&教育&&&&&和平促进&&&&&环境&&&&&脱离贫穷&&&&&食物安全&&&&&国际难民&&&&&性别平权&&&&&稻米与农业政策&&&&&农村发展&&&&&都市化问题&&&&&全球健康&&&&&志工&&&&&爱滋病&&&&&水资源&&&&&人权&&&&&政府管治&&&&点进「沙漠化」一栏,首先学的是关于「沙漠化」的常识:&&&&1.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地属于不可耕的沙漠地。&&&&2.每年有六百万公顷可耕地因为沙漠化和土质恶化而成为不可耕的荒地。&&&&3.全球一百一十个国家受到沙漠化影响。两亿五千万人直接或间接受害于沙漠化。其中大部份是贫穷地区的人民。&&&&4.受沙漠化危害最大的是非洲,约三分之二的土地是不可耕地,而且在持续恶化中。&&&&5.27%的中国国土已经沙漠化,并且每年有两千四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沙漠。约四亿人口居住在这些不可耕地上,沙漠化带给中国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六十五亿美元。&&&&6.沙漠化带给全球每年的经济损失大约四百二十亿美元。(联合国资料)&&&&如果学生挑选内蒙古作为研究课题,教学手册建议老师将学生分组,以六个不同角色和立场来进行研究和辩论:蒙古牧民、中国官员、国际环保组织、志工、旅游业者、观光客。牧民对沙漠的历史情感、传统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以及他的经济需求,与政府官员从国家治理出发的认知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国际环保组织所注重的环境层面,很可能和当地推动沙漠观光旅游的业者利益有直接冲突。观光客在享受越野车横扫沙漠的同时,又必须要有什么样的常识和价值观,才不会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无知「共犯」?要解决内蒙古沙漠化的急速扩大问题,这六个认知不同、立场矛盾的团体需要如何处理彼此的矛盾,才可能找到真正可执行的解决方案?&&&&认识问题之后,是行动。网页接着告诉学生,在防治沙漠化方面澳洲政府已经有了什么具体作为,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又做了什么,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能做什么。&&&&加拿大一个典型的教学网,议题之一是爱滋病的问题。第一步,是知识的建立。&&&&知识,可以是数字和地名的背诵,也可以是复杂思辨的挑战。关于爱滋病的解说,内容竟是这样的:&&&&自从一种抗爱滋的新药(ARV)问世之后,北美洲的爱滋病患者就得到某个程度的重生 ─ 他们虽得病,还可以正常生活。但是药价昂贵,一个人一年至少一万美元,是病人更多的南方国家所负担不起的。巴西政府因此研究ARV的成分而发展出制药方法,在一九九七年开始生产,药价只需三百美元。巴西打算将这低价的药外销到其它发展中国家去,使穷人也能得到治疗。但是这个做法却违背了智能财产权的保护原则。原生产药厂也强调,如果研发新药的智能财产不被维护,将来就不会有人愿意投资于新药的研发,对医药学的发展将是严重的打击。&&&&学生们必须研究和辩论的是:穷人的治疗权和研发的智能财产权都是极其重要的原则,但是两者相冲时,怎么办?WTO如何解决这样的两难?专家们对WTO这样的组织又有些什么样的批评?&&&&对于贫穷问题,学生所学的基本常识是,全球有七亿人食物不足。每年有一千两百万个孩子因为营养不良或饥饿而死亡。但同时,全球其实有足够的粮食生产,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三千五百卡的热量分配。所以人间有饥馑,并不因为粮食不足,而因为粮食的运输和分配有致命的问题。&&&&国际乐施会的公民教育网页非常注重个人行为对于全球环境影响,学生认识到的数字是这样的:&&&&假定你一天喝两杯咖啡,那么你一年就喝掉三十四加仑的咖啡粉,它来自十八磅的咖啡豆。假定这些咖啡豆产自哥伦比亚,就意味着你一个人一年要用掉十二株咖啡树。要栽培这十二株咖啡树,农人需要用十一磅的化肥。你的一天两杯咖啡等于一年有四十三磅的咖啡残渣流入并且污染哥伦比亚的河川。&&&&原来全球化一点儿也不抽象,它就和每一个人在每日生活里所做的大大小小的决定有关。学生认识到,自己买来穿在脚上的名牌跑鞋可能是富国的厂商剥削贫国横夺暴利的成品;超市架子上某个进口米特别便宜,可能是以本国农民的生计为代价;美化自己房间所用的原木建材可能直接促成原始森林的大片砍伐和水土的流失;在餐厅里点选特殊的美食可能使世界的物种减少。&&&&全球公民教育的特点是,它不止于知识层面而强调参与和行动。譬如咖啡的生产和供销过程中有非常不合理的利益分配以及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问题,因此乐施会固然对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提出要求:&&&&&协助咖啡农生产多元化,减低对咖啡的依赖性&&&&&发达国家减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增加农民的选择;资助农村发展,给予农民在资金与技术的支持,逐步发展其它生产&&&&同时对咖啡贸易商施加压力,要求欧美贸易商:&&&&&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高于成本,并可支付基本生活开支)向农民订购咖啡豆&&&&&应与农民订下长期合约,以免农民受短期价格不稳而无法维持农田的生产水准&&&&&协助农民改善农产品质素,加强咖啡生产的可持续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脑神经结构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