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界技能大赛赛

当前位置: &
95后世界技能大赛焊出冠军:中国焊工,焊接世界!
扫描到手机
05:57:54 & & &
世界技能大赛 四川“95后”焊出冠军四川选手实现“两连冠”,两任冠军是好哥们儿10月20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闭幕式上,孩子气地咬住金牌一角。宁显海火了!新任“焊武帝”——这是网友给这个刚刚22岁的男孩起的外号。在北京时间10月20日凌晨结束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宁显海站上了焊接项目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他将国旗高高举起,眯着眼睛笑得从容又开怀。这是继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线职工曾正超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上夺得金牌后,四川选手在同一项目上再次夺金。至此,川籍选手成功实现“两连冠”。欢呼、掌声、尖叫……闭幕式上,宁显海孩子气地咬住金牌一角,这是他从奥运健儿那里学到的动作,画面定格了这个瞬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世界技能大赛 四川“95后”小伙焊出冠军
宁显海宁显海火了!新任“焊武帝”——这是网友给这个刚刚22岁的男孩起的外号。在北京时间10月20日凌晨结束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宁显海站上了焊接项目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他将国旗高高举起,眯着眼睛笑得从容又开怀。这是继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线职工曾正超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上夺得金牌后,四川选手在同一项目上再次夺金。至此,川籍选手成功实现“两连冠”。欢呼、掌声、尖叫……闭幕式上,宁显海孩子气地咬住金牌一角,这是他从奥运健儿那里学到的动作,画面定格了这个瞬间。在世界的另一边,印度尼西亚的清晨,上一届焊接项目世界冠军曾正超正准备出门上班。时隔两年,这位世界技能大赛金牌的中国第一人,依旧留着万年不变的“刘海头”,还有那耿直内向的性格。他用微信向宁显海简单恭喜后,忍不住嘟囔一句,“棒棒哒!”然后被自己逗笑。今年,是宁显海和曾正超认识的第六年,这前后两任的“95后”世界冠军,在生活中,是不折不扣的好哥们。他们在技师学院是同学,在单位是同事,一起训练和成长的这些年,也见证了中国技工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如今,少年纷纷载誉而归,同门之谊依旧常在,“习惯了相互鼓劲,我们是彼此的大后方。”这个冠军很淡定领奖回来一夜酣睡“我还是我,得睡觉呀!”宁显海是被手机里的恭喜电话和短信“炸”醒的。“太多了,全是恭喜祝贺的信息。”少年睡眼惺忪,因为比赛举办地阿布扎比和北京有四个小时时差,当国内网友们都在为这些获奖年轻人点赞时,他们还在沉睡中。“你可是世界冠军了!居然睡得着,一点不激动吗?!”惊诧于宁显海的平静,有朋友好奇道。电话这头,迷迷糊糊又睡过去的冠军,孩子气地嘟嚷,“冠军也要吃饭睡觉嘛。”“是这个道理。”记者联系上宁显海时,他已经起床,语气有点软绵绵,“就觉得,拿了金牌,我还是我,得睡觉嘛!”事实上,对于全球技能界而言,宁显海这枚金牌的分量不轻。长久以来,世界技能大赛都被称之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此次宁显海参加的焊接项目,共有33个国家的选手参赛,竞争不可谓不激烈。整体上看,大赛要求选手在4天18个小时内完成4个模块的焊接,包括单件焊接、低碳钢压力容器、铝合金结构件和不锈钢结构件,要求不可谓不高。“就跟平时训练一样,认真去做就行了。”回忆起比赛经过,宁显海依然很淡定,从省内选拔再到“国家队”的组建,宁显海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去年7月挺进全国10强后,他平静写道,“胜不骄,败不馁,分数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开心不起来。”脸上手上全是伤“这是我们的军功章”宁显海是不折不扣的“95”后。虽然年纪不大,但比赛经历不少。此前,他相继取得了美国焊接项目邀请赛、中国国际技能大赛、澳大利亚全球技能挑战赛等国际赛事焊接项目冠军,还是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焊工项目银牌获得者。荣誉背后,宁显海的朋友圈里,训练,是时常会出现的内容。第一次实操练习,宁显海左手拿着面罩,右手持焊枪,轻轻一划,点燃焊条。除了耀眼的花火,溶化的铁水滴在T恤上,瞬间烧出一个破洞。刺痛袭来,手臂上很快起了水泡。训练仰焊时,有几次戴好了面罩和厚手套后,专注于移动焊条与焊枪的他,却忽略了铁水正滚落而下。瞬间,胸口传来一阵钻心的痛,低头,只见胸前的衣服都快燃起来了,于是赶紧扔下焊枪,用厚手套扑火。作为焊工,宁显海的双臂上散落着蚕豆大小的伤疤,“这样的伤,我们都有。”除了手臂,脸上、身上,都有铁水留下的烫疤,有的地方伤疤成片。这些,都是在训练中,焊花飞溅,烫穿衣袖留下的,有些地方甚至被反复烫伤。“这也是我们的军功章呀。”2012年,彼时刚刚进入攀枝花技师学院一年的宁显海,就参加了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全国选拔赛。那年,他才17岁,“进学校就学这个,慢慢习惯了,开始享受那份专注和安静。”渐渐地,训练成为小小少年整个成长中的关键词。因为焊接的火候全掌握在手上,这不仅要求手臂有力,还要求关节灵活。为了练稳,宁显海还会特意将一块砖或一块铁吊在手腕下。“这没什么呀,大家都这样的。”谈及此,他继续着自己的淡定。“杀马特”少年时代曾被好友曾正超淘汰“没啥,我们是大后方”“我和曾正超是好哥们,特好的哥们。”谈起好友,宁显海终于不那么淡定了。时间追溯到2011年,这两个同时进入攀枝花技工学院的少年是同班同学。“他现在已经好多了!在网上看到搞笑的段子,还会和我们分享。”谈及好友,宁显海回忆道,曾正超刚进校时,可以一整天不说一句话。同学们说笑打闹,他就默默站在一边,“随时稳起。”那是留着“杀马特”发型的少年时代,也是经历着一次次成长的淬炼岁月。2015年,曾正超和宁显海一起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拔,两人一路过关斩将冲到最后关头,结果在国家集训队五进二淘汰赛时,宁显海不敌曾正超,遗憾止步。也就是那一年,曾正超捧回了世界冠军的奖杯,成为我国在该比赛中的首金获得者。最是坦荡少年时,彼时,出国比赛前,宁显海告诉曾正超,“你们好好努力,把金牌拿回来,我们会在后方支持你们。”忆及此,宁显海笑了,大家是共同长大的朋友,心思都花在训练上,理所应当为彼此喝彩。这样的默契,曾正超也有,“我们训练比赛都是同吃同住,没有嫌隙。”今年10月11日,抵达阿布扎比的宁显海在异乡度过自己的22岁生日,曾正超是记得他生日的唯一朋友,“这是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过几天再补上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只言片语,宁显海看懂了,“这是在为我加油呢。”少年的职业自豪感“中国焊工,焊接世界”曾正超的生日祝福实现了,他的好哥们终于在时隔两年之后,站到了他曾经骄傲微笑过的位置。在朋友圈里,宁显海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六年的努力,只为今天!流的泪、吃的苦,全都值了!感谢爸妈,感谢师傅、感谢焊接团队、感谢祖国……感谢所有一直在背后支持我的人们!”对于未来,宁显海的想法很朴实,继续练好技术。在此次与国际选手的同台竞技中,他更加自信中国焊接的质量和水平。“中国焊工,焊接世界!”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能有时间见见自己的好朋友——那位在异国参与中国十九冶集团印尼镍铁项目的曾正超。两个人能一起吃个饭,唱个歌,再随便说点什么,毕竟,那是他们曾经最日常的生活。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15金7银8铜中国代表团创历史最好成绩当地时间10月19日,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传来喜讯,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继2015年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后,表现十分出色,参加47个项目比赛,获得了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取得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最好成绩。中国以15枚金牌列金牌榜首位。其中,代表中国出征的3位四川选手夺得1金1银1优胜的佳绩。除来自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宁显海夺得焊接项目金牌外,来自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杨文浩夺得汽车技术项目银牌;同样来自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卞涛获得建筑金属构造项目优胜奖。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由世界技能组织每2年举办一届,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职业技能发展的先进水平。此次中国代表团参赛项目涵盖制造与工程技术、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社会与个人服务等六大领域,并在每个领域都斩获金牌。预计到2020年四川高技能人才将增至250万重视并培养技能人才,是过去五年全川人才人事工作的一大着力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304.48万人,相比2012年,增幅达到30.7%。四川还将加快培养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四川工匠”,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增至250万人。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全省将新建3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5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力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通过深入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加快发展与高端产业集群相适应、有利于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的高技能人才集群。而今年上半年,全省首次提前半年完成10万人的全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呈现进一步加速增长势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oseli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世界杯卡尔加里站
亚洲勒芒富士站
lol全明星赛
土耳其女排联赛
三星杯总决赛
乒联总决赛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技能大赛首登金牌榜榜首:中国技工,最牛!
关注新华网
宋彪在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比赛现场。
  原标题:中国技工,最牛!(工匠绝活·特别策划)
  21日,人社部召开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总结大会,对大赛获奖者予以表彰。就在这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斩获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不但创下历史最好成绩,也荣登金牌榜首位。
  在大赛六大类项目中,我国全部有金牌入账,体现出相对全面均衡的职业技能竞技实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匠”的力量、担当与朝气。这些金牌工匠们“牛”在哪里?如何长成?未来又将如何传承自己的技艺和匠心?
  “让世界因我们而为中国点赞”
  一手端着焊枪,一手捏着焊丝,在一块块钢板上轻点慢抹,火花四溅,缕缕青烟腾空而起。“持笔人”手法娴熟,动作灵活,焊丝跟着焊枪的节奏匀速游走,焊缝在一层层弧形线条中展开,像鱼的脊骨般均匀、平滑,每道鱼鳞状焊纹间最宽与最窄的地方差距不超过1毫米……“第一名,中国,宁显海!”随着裁判宣布比赛结果,22岁的年轻人站上了焊接项目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将国旗高高扬起。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中国代表团斩获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荣登金牌榜榜首。梦想开花,载誉归来,少年心性掩饰不住心中喜悦:“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一遍又一遍地念着‘China’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开心。以后不论走到哪里,我都可以骄傲地告诉别人,我是一名技术工人。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社会改变对我们的看法,让世界因我们而为中国点赞:‘中国制造:牛!’”瓷砖贴面项目金牌获得者崔兆举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
  然而在奖牌、掌声、鲜花和闪光灯的背后,这群少年也承担着别样的“苦”。
  宁显海至今记得第一次做焊接实操的情形:身体四周都是耀眼的火花,熔化的铁水滴在衣服上,瞬间烧出一个破洞,刺痛袭来,手臂上很快起了水泡;训练仰焊时,忽略了铁水正滚落而下,胸口传来钻心的痛,衣服都快燃起来了,于是赶紧扔下焊枪,用厚手套扑火。
  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金牌获得者梁嘉伟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根纤维扎进手指:只有0.25微米粗细的玻璃纤维,扎进手指里钻心地疼,光纤是透明的,根本找不到具体位置,一痛就是一个月,只能忍着再练;手掌上的皮磨掉了一层又一层,戴上手套继续干。
图②:宁显海(右)在进行焊接训练。图③:崔兆举在镶贴瓷砖。图④:张志斌在练习模具制作。
  但年轻人,从来就不乏苦中作乐的本领:
  “这也是焊工的军功章呀。”宁显海的双臂上散落着蚕豆大小的伤疤,有些地方烫疤甚至成片,他却这样打趣。
  “瓷砖切口已经伤不到我了。”崔兆举举着已经被磨出一层厚厚茧子的双手俏皮地说。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时装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胡萍面对密集训练的高压态势,这样在微信签名栏感言。
  轻松调侃的背后,是对职业忘乎所以的热爱,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对个人选择的坦然担当,对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匠心”,就如在这苦乐参半的训练中磨砺成的“珍珠”,熠熠生辉。
  瓷砖贴面项目,崔兆举的作品做到了以一根金属杆贴在瓷砖平面上中间不透光,同时一张A4纸不能插进去。
  光纤熔接操作,选手30分钟内熔接60芯可以得到满分,而梁嘉伟以85芯的数量让世界惊叹。
  塑料模具工程项目上,张志斌做出的钢铁装备,每一个长宽高数据,误差正负值不超过0.01毫米,这相当于1/7根头发丝的宽度。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党的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点出。工匠精神,匠心为本。如何树匠心?就技术工人的成长而言,要坚守这样的初心——追求至精至善,将产品的每个细节都尽可能做到极致;就整个社会而言,要营造这样的氛围——以“技能界奥林匹克”的形式,让优秀的技工从默默无闻的幕后走到台前,让全社会为匠心之美而点赞。
胡萍在制作服装。
  “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太阳的光芒”
  “刚刚入校时,我就是想掌握一门技术在社会上立足。但后来,我从技术中找到了兴趣、发现了乐趣。”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金牌、本届大赛唯一的阿尔伯特大奖(世界技能大赛最高荣誉)获得者宋彪告诉记者,有一天,当他审视自己刚完成的作品时,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它光洁的表面上,那种美好一下子击中了他,这就是宋彪那颗匠心最初的萌芽。
  张志斌的哥哥张志坤是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得主,从进入哥哥所在的技工学校起,同他一较高下的心思便一发不可收拾;胡萍则一直在跟自己“较劲”,“一遍做不好做两遍,两遍做不好做五遍”,这是她最坚持的信条。
  新奇的兴趣、成功的喜悦、榜样的力量、自我的要求……初心,以一种由内而生的力量鼓舞着每一个年轻的技工,在磨砺技能的道路上从不止步。
  杭州最热的时候,气温38摄氏度以上,室外地面温度更是接近50摄氏度。为了掌握胶泥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崔兆举经常在这样的室外环境下练习,一天6个小时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来。一个作品需要600块左右瓷砖,识图、切割、镶嵌和抹缝,周而复始。崔兆举就是在这样无数个训练周期中,伴随着身后越垒越高的废瓷砖走向世赛的舞台。
  枯燥而艰苦的重复训练是每一名工匠成长的基础,然而练就绝活,不是“熟能生巧”一词可以简单概括。
  制作我们平时插网线用的小小水晶头,是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基本功。上一届大赛中国选手最好成绩是17秒,梁嘉伟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15秒。他从学校借来三个摄像机,从多个角度记录每天的训练情况。通过反复回看,他发现自己“做了太多的多余动作”,而多做一个动作就要比对手多花1.5—2秒。发现这个问题后,马上重新制定操作步骤,再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多琢磨、找方法、求创新,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使每一次训练都有进步和收获。
  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储备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宋彪和许多其他选手一样,专业知识基础较差。然而凭着对技术的热爱,他拿出了之前学习时从未有过的劲头刻苦钻研,如今不仅在机械知识、气动液压等专业上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准,而且自学了电气等跨专业跨学科的专业知识。
  不同的行业,相似的经历,每一名“金牌工匠”的成长都离不开对初心的坚守,然而只有这样的精神动力还远远不够。
  崔兆举来自浙江建设技师学院,这是一所有近40年办学历史的建设类技师学院,有建筑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的美誉。正是在这所学校里,崔兆举有幸遇到了他的启蒙教练——我国世界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第一位获奖者高艳涛,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开始了自己的世赛征程。
  当“中国制造”迈向新时代的“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鼓点激发着中国技术教育快马加鞭,培养“高智、高技”且独具匠心的“新蓝领”,成为技术教育重要的目标。十几年来,技术教育在广东从弃若敝屣,到如日中天,每年3月就有企业挤进各大技工学校“抢人”,技工学校优质就业率达到99%左右;所有的专业都长期对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变化,对学生的培养成才探索出一条成熟的路径。
  如今,上届金牌得主张志坤已经是母校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教师,弟弟张志斌也正在办理手续留校任教。两兄弟的父母在东莞大朗镇的制衣厂打工已经将近20年,靠着微薄的工资支撑全家的生活;哥俩凭着过硬的本领,一毕业就享受相当于副教授级别的待遇。两代人之间的差距,正是老一代外来务工人员与新一代产业技术工人的差别。
  有专家表示,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是一个风向标,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在这群金牌工匠的人生选择和职业发展上,都折射出技工教育的蓬勃发展、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渴望、“工匠”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当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太阳的光芒,每一份付出都照亮梦想的天空,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才会真正形成。
梁嘉伟在进行信息网络布线操作。
  “让更多年轻人成为优秀工匠,展现中国力量”
  “工匠精神”被写入十九大报告,也在年轻的宋彪心中激起涟漪。在他心目中,新时代的工匠,除了需要具备工艺、道德、专业知识外,还对创新、优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乐于付出、精益求精、行动力强,他身上已经具备了工匠精神的实质。”本次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宋军民这样评价宋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我认为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秉承匠心,对于自己所做之事认真投入,追求完美与极致。就比如做衣服,每一刀、每一针、每一线,都应该做到滴水不漏。”胡萍放下手中的剪刀,认真地说。
  得益于《中国制造2025》不断推进、“工匠精神”写入十九大报告、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等种种努力,整个社会对于高技能新型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高。当前,全国技能人才规模达到1.65亿人,每年有2000多万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长年保持在98%以上。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带动了更多青年选择技能成才之路,也为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鲜花与掌声之后,崔兆举的生活重新回归平静,他又坐回了工程管理高技班的教室里学习。他说:“今后,我要把在比赛中获得的经验传授给我的学弟学妹们,帮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优秀的工匠,展现中国力量,发出中国最强音。”
  即将踏上教师岗位的张志斌则认为自己同哥哥一样,正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国家给了农家子弟免学费上技校的机会,而技工院校提供的专业教学和成才之路让这些贫寒的农家子弟能够大展宏图。母校7000多名在校学生,大部分招收的是广东贫困地区的农家子弟,学位供不应求,毕业生供不应求。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更多的“张志斌”将从这些学生中涌现。
  身为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教师的梁嘉伟在给学生上课时更加充满激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我觉得这句话特别令人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发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第四十六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2021年在上海举办,“希望4年后,我的学生可以在家门口收获更多的奖牌。”梁嘉伟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邓圩、朱虹、姚雪青、王昊男、张文、方敏报道,童伟宏参与)
责任编辑:WorldSkills
15-18 October 2017,
Improving the world with the power of skills
WorldSkills is showcasing the value of skills and raising the recognition of skilled professionals worldwide.
Skills are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life. Everything, from the houses we live in to the societies we create, is the result of skills. They are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successful careers and companies, thriving industries, and economies. Skills keep the world working.
Global Premium Partners of 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
15 November 2017
After winning the World Youth Skills Day video contest, Jacob Dawson, product design student and vlogger, was invited to Abu Dhabi to capture a behind the scenes look at the 44th WorldSkills Competition.
In his four part series, Jacob documents WorldSkills with an all access pass to the Competitor Excursion, Opening Ceremony, Competition site, and even gets first access to the Competitors as they exit the stage into the Winners Circle.
14 November 2017
- 25 February 2018
Netherlands
4-6 December 2017
18-20 January 2018& 新闻宣传 > 新闻发布
current page: 2017
今年将是在阿布扎比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经过层层选拔,来自58个国家的1,250名的优秀选手将于日至19日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在51个赛事环节中,他们需要面对来自各国最高水平的较量。在本次大赛中,除了要争夺每个项目的金、银、铜外,更多的则是行业技术的交流与探讨。预计来自业内的研发人员也将超过十万人次。& 毋庸置疑,在这个世界性质的大赛中所启用的设备必须能达到最高的技术要求。作为本次世界技能大赛的赞助商, LPKF Laser&Electronics AG为此次电子竞赛所提供的设备是机械电路板雕刻机ProtoMat S103以及激光直写设备ProtoLaser& S4。
本次电子竞技所要挑战的是制作一个电子元件或电子设备,最终必须实现其所有功能。 ProtoLaser S4可以轻松,快速,精准地制作样品电路板,这是参赛者所要经历的一个重要步骤。紧凑经济的ProtoLaser S4,无需其他工具或者化学腐蚀,即可轻松完成样品电路板或者小批量电路板的制作。该设备对于处理刚性或柔性基板,以及具有不均匀性的电镀板有着很大优势。对于参赛者来说此款设备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机械电路板雕刻机ProtoMat S103 也可用于高效制作电路板。刀头柔性铣刻形成导线路径,从柔性或者刚柔结合板中透铣。ProtoMat还可完成进一步的处理即在双面PCB或多层板钻通孔,为孔金属化做准备。还可从大的PCB板上分割成若干小的PCB或者制作高质量壳体。另外ProtoMat S103也可进行盲槽制作和深度切割。
LPKF应用工程师将会全程协助参赛者。德国Garbsen的Angel Martinez会帮助参赛者将CAD数据导入LPKF设备以完成电路板的制作。&非常高兴有机会协助参赛者完成比赛任务。有些年轻人非常有想法,有创造力,希望他们的奇思妙想可以成为现实,这对于行业和学术界来说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图1: 世界技能大赛标识
图2a/2b:& ProtoLaser S4作为样品PCB制作专家,能够快速柔性应对不同基板。
图3 : ProtoMat S103电路板雕刻机从设计到完成样品电路板的制作仅需几个小时,能够轻松完成铣刻,钻孔,切割。
LPKF Laser & Electronics AG
Photo may be used for reports provided the source is mentioned. Resale to third parties is prohibited.
传真:+86 21 3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世界技能大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