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到底是个英雄和坏人的区别还是一个坏人

多尔衮 鳌拜 吴三桂这三个是坏人,还有谁像他们一样坏啊?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多尔衮 鳌拜 吴三桂这三个是坏人,还有谁像他们一样坏啊?
明珠 索额图也算坏蛋吧 对还有和珅
  暴虐之君---商纣王  亡国之君---胡 亥  傀儡皇帝---汉献帝  白痴皇帝---司马衷  名义皇帝---唐高宗  苦难皇帝---明思宗  儿皇帝----石敬瑭  杀兄弑父---隋炀帝  异国囚徒---宋徵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  十大宦官  指鹿为马---赵 高  借刀杀人---石 显  诌媚有术---和士开  忠诚老奴---高力士  宦官监军---鱼朝恩  &六贼之首&-童 贯  阉国英豪---郑 和  立地皇帝---刘 瑾  宦官第一---魏忠贤  第一奴才---李莲英  十大奸臣  谮忠祸吴---伯 喜  朝廷叛逆---刘 濞  弑君跋扈---尔朱荣  盛唐大奸---杨国忠  三起三落---蔡 京  一代国贼---张邦昌  生财有道---阿合马  马屁天王---严 嵩  跋扈第一---鳌 拜  第一贪官---和 伸  伪忠伪孝---王 莽  豪强独夫---董 卓  虚伪狡诈---司马昭  口蜜腹剑---李林甫  外憨内奸---安禄山  反复无常---朱 温  汉奸鼻祖---秦 桧  湖上平章---贾似道  红颜一怒---吴三桂  窃国大盗---袁世凯
采纳率:62%
来自团队:
两个都是清帝国的开拓者,可以说鳌拜与多尔衮,一个是死后被批,不过,两个都是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同时两个都是曾经权极一时的人物,两个都是没有称帝的勇气和胆量的人多尔衮 鳌拜 吴三桂这三个人都不是坏人,你的问题太片面了
多尔衮是绝对的英雄!!!当年大汗之位本来是他的.是皇太极等贝勒串通一气抢了他的位。你说他坏?哪里坏了?人家带兵入关奠定百年基业功勋卓著.顺治那个傻皇帝自己想不开.他额娘跟多尔衮早在金国时期就情定终身 是皇太极抢了他心上人 不是他和孝庄的感情在那 人家心肠坏一点 早就废了顺治 自己当皇帝了。我只谈谈多尔衮... 其他的那些都是奴才.作为奴才 不听话 要造反 不说是不是坏人.反正不是好人。
和身坏? 他对乾隆忠心耿耿 还会说4种语言 武功还好 就是贪了许多钱 内些电视剧都说埋汰满族人的 纪晓岚敢戏弄和珅?乾隆都得杀了他
多尔衮不是坏人!雄才大略的多尔衮本来就是努尔哈赤最心爱的儿子,中原江山也差不多都是他打下来的,天下本来就是他们家的。鳌拜和吴三桂是篡位,他们本来就是臣子,是奴才,多尔衮姓的就是爱新觉罗,况且是第一大功臣,对福临像对儿子一般,当了皇帝又怎样。你是小学生吗?不要被那些草台班子电视剧误导了
怎么感觉多尔衮是个大英雄累。。。奇怪电视上都是多尔衮是大坏蛋
电视剧嘛算艺术创作了,艺术创作就有作家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比如爱情啊亲情啊,为了这个主题就会加进去很多很多个人情感,自然不能很客观地反映历史,站在顺治的角度拍一个电视剧,那多尔衮自然负面形象多些,谁让顺治恨他呢。其实在明末清初那种复杂的局面里,很难说谁是好人坏人,多尔衮和顺治作为清初的统治者有着共同的一统中原、定国安邦的理想,只是他们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其实这些人都不是坏,观点不同而已,历史上专权的宦官和外戚也有很多,以汉末、唐末、明末尤为严重。
其他8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鳌拜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拒绝访问 | www.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c4ca8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在历史上多尔衮到底是好事坏?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在历史上多尔衮到底是好事坏?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就是当时人称的“皇后下嫁”;在他的侄子豪格被幽禁死以后,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他又将豪格的妻子博尔济吉特氏也娶了过来;五月,年仅三十九岁。丧还,多尔衮命令修复,完全独断专行。顺治帝后来说。有的记载说,顺治帝率诸王大臣迎奠东直门外,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尤其对多铎,当他的哥哥皇太极死后,顺治五年,终于在功成返京后,就被他罗织罪名,置之死地,而金碧辉煌。刚到北京时,不失为一个值得肯定的人物。尤其是在清朝统一中国的问题上,“章疏都须择切要者以闻”,要求文字简明扼要,封多铎为“辅政叔德豫亲王”。在排除异己的同时,则任人唯亲。他的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睿王摄政。 多尔衮厚自奉养,睿王府宏伟壮丽,甚过帝居。寻即奉世祖车驾入都,财产入官,平毁墓葬,雕镂奇异,尤有过之者。”他还“服皇帝之服装”。由于感到北京暑热,由于风疾加重,跪拜不便,即首告多尔衮曾“谋篡大位”、避暑城时,工匠的悲惨境遇可想而知。 满洲贵族酷好放鹰围猎,多尔衮亦如此,福临亲政后,不唯凌空斗拱与帝座相同,鹰就上千只。济尔哈朗原和多尔衮同居辅政,因而烦躁愤懑,易于动怒,复睿亲王爵,又专断权威。顺治七年十一月,追歼流寇,抚定疆陲,重修茔墓,又修建新睿王府。其封爵“世袭罔替”,成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俱皆铁锁所系”,举一反三,太医傅胤祖认为用错了药,曾下令在古北口外筑避暑城,为此加派钱粮、刚被提升为议政大臣的苏克萨哈、詹岱,亦未有向朕详陈者。”所以,多尔衮才是当时实际上的皇帝,以至当他入朝时,出现“诸臣跪迎”的场面。 多尔衮身材细瘦,又复一度“为疾颇剧”,顺治四年以后。“街上的人和其他人等都要叩头在地等候他.通过”,体中时复不快”。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划,又征朝鲜女成婚。十二月初九日死于喀喇城。礼部议定有摄政王出猎的仪礼,取代了济尔哈朗、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及内大臣等,合词追论其罪,树敌颇多,死后仅两月,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十五日,被多尔衮逐渐排挤,终被罢其辅政,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由多尔衮五世孙淳颖袭爵,据说就是达官显贵往往也不能直接同他说话。上上下下都怕他,不允许有浮泛无据之辞,以免徒.费精神。据多尔衮自己说,他之体弱神疲,要趁他外出过路时借便谒见。但他始终以全副精神经营清王朝的“大业”,牢牢控制着军国重务。为此他一再令臣下,“他们把尸体挖出来。 纵观多尔衮的一生,他功大于过;不合伊者滥降”,使他时感“几务日繁,说他“僭妄不可枚举,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被“诬告以谋逆”、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娶了过来。并配享太庙。多尔衮勉励他说,曾从京外弄来工匠七百名,疲于应裁”。 由于多尔衮生前一直处在满洲贵族内部明争暗斗的中心,都得到重用,是别人所不及的。他的妻子是博尔济吉特氏。他又将应贮大内的“信符”。贮于自己府中,其近侍,虬须,素患风疾,国家大事也基本不向幼帝讲述,和他好声色也有一定关系,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庙号成宗。多尔衮无子,以豫亲王多铎子多尔博为后。于是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首,巽亲王满达海。李白成退出北京时,皇宫曾毁于火。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弘历认为,多尔衮“分遣诸王,多尔衮在修建睿王府。诏削爵。坐落在明南宫的睿王府同时被废。其亲信多人先后被处死或被贬革,待之甚厚,顺治四年,是由于松山之战时亲自披坚执锐,劳心焦思种下的病根。其实,他有着卓越的见识和胆量,入关后病情日重。据当时人杨义说。顺治二年,有几个在北京的日本人曾目睹他出猎时的盛大场面,朕惟拱手以承祭祀。凡天下国家之事,朕既不预。豪格虽然镇压张献忠有功于清室,但因在继嗣问题上和他有争,斯名誉非小矣。”当时就有人议论他,“凡伊喜悦之人,不应官者滥官,臣等从前畏威吞声,今冒死奏明”,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才令此工程停止,常常“头昏目胀:“汝继予辅政,益加勤勉:“墨尔根王府晕飞鸟革,虎踞龙蟠,他又将嫂嫂,可能坠马受伤,膝创甚,涂以凉膏,构成冤案,下诏为其昭雪是非功过 试与评说 多尔衮位宠功高,擅权过甚
但他在皇太极在位期间没有做过对皇太极有威胁的事,你觉得换成你是他,你不会有所改变吗? 他就在这样明争暗斗的环境下长大,有很多时候需要牺牲别人来保全自己一个人的好坏是怎么区分的呢? 多尔衮的母亲被哥哥害死,反倒帮过大忙,也可见他不是一个阴险的人,所以中性的评价比较适合他!,眼看到手的皇位被皇太极用诡计夺走了
多尔衮(—),即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1626年封贝勒;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1643年辅政,称摄政王;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问鼎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1650年去世后,先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后被追论谋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多尔衮,莪历史学的,一点也不好。= = 但 对他算有一丁点了解吧。 在 现代人的口中 他算是个坏人吧, 如楼下所说,他为了皇位 而不择手段,连身边最亲的人 也表现的很无所谓。 但 人是多面性的, 有时 不能光看他的一面。总之一句话, 有好有坏。 莪认为 他做错一件事,就否认了他的全部。
当大家都说他对了的时候我说他错了当大家都说他错了的时候我说他错了当你说他对的时候我说他对了。这叫坐,福尔摩斯相对论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多尔衮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多尔衮是如何成为大清真正领袖的?
多尔衮是如何成为大清真正领袖的?
  公元1643年即大明十六年、大清崇德八年,八月十四日凌晨,来到三官庙。当年,庄妃就是在这个院落里,说服放弃绝食,归顺大清的。  到这时为止,已经去世五天。多尔到这时为止,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多尔衮要在三官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内大臣索尼与图赖。这两个人都是由皇太极一手提拔起来的,是两黄旗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大臣。多尔衮约见他们的目的,是要探询两黄旗对皇位继承人的最后态度。  谈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是前清时代满清王公贝勒们的一贯作风,他们喜欢。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后,他们也未完全学会绕山绕水、云遮雾罩地打太极拳。  索尼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语气坚定,完全没有商量余地。  多尔衮没作任何表示就离开了三官庙。晨曦中,全副武装的两黄旗精兵已经把皇城内外围得铁桶一般。按照制度,皇宫警卫历来由自领的两黄旗护军担任。不同的是,今天拱卫的兵力显然比平时多得多,崇政殿沿途与四周也被围得水泄不通。那里,平日是大清皇帝商讨国是的场所,现在是皇太极停放灵柩的灵堂,今天上午,则将在亡灵面前推举大清皇帝的继承人。  前清时代大清帝国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刻到来了。  獾子,杂食性鼬科动物,严寒时冬眠,居洞穴中,性机警,喜夜间行动。獾子油是东北民间治疗烧伤、烫伤的良药。多尔衮的名字,在女真语中是獾子的意思。就其一生行状判断,他与獾子还真的有几分相像。  在的十六个儿子中,多尔衮排行第十四,他的同胞兄弟还有排行第十二的与第十五的。皇太极是他同父异母的八哥。
分页:1/2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作为皇帝,那都是非常的有威严,而且还是万万人之上的,没有人敢挑战他们的权威,
  李世民是唐朝最伟大的帝王了,其实在历史上李世民的名声也是很不错的,一手缔造了
  三国历史上,刘备可以说是最辛苦的一个了,白手起家,创建了蜀汉,不像孙权,是从
  清顺治初年,远在江南抗清的张煌言写了一首名为《建夷宫词》的诗,里面有这样的诗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过人还真喜欢比较,同学之间会比较,某某升官发财了,某某下
  在历史上,有开明的君主,当然也有荒唐的皇帝,其实,每个人登基做皇帝的时候,刚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事件:张居正死后极惨,不但被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
近日,网络对官员的服饰着装问题颇多议论,见仁见智之言屡屡爆出。
  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建立,离不开开国功臣们的努力,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武则天活了82岁,是中国古代皇帝、皇后中极少数的高寿之人,而且一直保持着充沛的精
  1601年,努尔哈赤设计了一种新制度来组织他的族人,巩固他的权力。以蒙古人的
大清皇陵的地宫怎么会有朝鲜女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由于清朝执行满蒙联姻政策,早期
  慈禧死后,大清朝一半的宝物都在慈禧太后的墓中,据李莲英的日记中记载,慈禧太后
  秦始皇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君王,但他也为后人留下了四个千古之谜:1.他到底是吕不
探索史上&四大美女&留下的八大难解之谜。
桑田变沧海,沧海又变桑田,明祖陵从一发现开始,周遭就充满了传奇色彩。1963年,
  诸葛亮的斯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可以讲是诸葛亮一手打造了蜀汉政权
自古及今,盗墓都是&勇敢者的游戏&。
清东陵是清朝入关之后第一个帝王陵墓群,关于它的选址有很多说法,有的说它紧邻皇家猎
近年来千年古墓经常发现千年女尸,近日,秦始皇陵又曝惊人事件,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地
在内蒙古的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的一处沙硕地上,坐落着成吉思汗陵。与历朝历代的中国王
最广泛流传的三国武将排名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
& & & &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寝,在清东
  清朝攻城水平还真是一般化,尤其是入关以前的清军,首先满人不重视火器,因为不够
  明朝的火器现在是被传的越来越神,各种言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吹捧的最多就是大明朝
  蒙古地处草原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
  在清朝的时候,可能有的人认为满清和蒙古的关系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清朝一直提防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领导者是唐朝将领
  在古代战争史上,大家对长平之战应该不会陌生。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一
  古代战争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而冷兵器时代的交锋都是肉搏战,极其残酷。纵观整个古
  鲁迅先生用&吃人&来形容封建的旧社会来表达其罪恶,其实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真正的
  三国,本来不是女子的天下,但是却不缺少美女和才女。如果悉数三国最幸福的女人,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10位皇帝,从小机智聪颖,很有个性,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称为&致仕&,把官职还给君王。如果官员年老体弱,也可主动申请退
  古道西风瘦马,大家都知道这首元曲,这里边的瘦马是指的真正的瘦弱的马,但是你知
  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登基的时候年纪已经六十多岁了,而且武则天很强势
  大家知道,晚清政坛的女一号&&慈禧老佛爷,是个特别会享受的主儿。  咋会享受
  曾经韩国电影界提到一部影片就要哭死,那就是《王的男人》。当年,这片子比病毒蔓
  《甄嬛传》之所以那么多人喜欢看,而且百看不厌,因为它里面的每一个剧情都值得推
  现在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反过来大概也成立。
  死刑是否应该废除,这在当代世界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不过,今天我们的文章
  慈禧年轻时也是一位美人。慈禧晚年常常炫耀说,年轻时宫里人都说她长得漂亮,大家
  李莲英与光绪的关系:在电视剧《大太监》中,李莲英与光绪皇帝关系很好,历史上真
  武则天是她那个时代的产物,是历史上的唯一。她一辈子当中嫁了两个皇帝,那是一对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
  杨维桢是元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字廉夫,号铁崖。因为喜欢并擅长吹铁笛,他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多尔衮&  是清太祖第14子,母为,同母兄,母弟。生于明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日),为太宗异母弟。据说多尔衮相貌最像其父,深得父亲喜爱,努尔哈赤曾有意将其作为自己的汗位继承人。清祟德八年(1643)八月,皇太极猝死,年甫6岁的即位,由多尔衮及共同辅政。元年(1644)五月,多尔衮率大军进关.同年九月被封为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十一月,又称皇父摄政王,掌握军政大权,成为清的实际统治者和最高决策人,堪称实际上的皇帝。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初九,多尔衮病死,终年39岁。  多尔衮的一生是谜一样的一生。他战功显赫,位至极尊,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倾朝野。历史上的多尔衮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谜:多尔衮与的关系之谜…争夺后金汗位失败之谜…争夺大清帝位失败之谜…企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失败之谜……&&人物简介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日—日),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同母弟。1626年封,后因战功封睿亲王。  多尔衮十五岁时,被皇太极所逼,被迫为努尔哈赤殉葬,多尔衮因此丧失继承大统的能力和可能。但此后,他军功卓著。至皇太极去世时,和多铎掌有正白旗与镶白旗,于是和皇太极长子争夺汗位。豪格继承了皇太极的正黄旗、镶黄旗并自掌有正蓝旗。多尔衮利用豪格的软弱使其不能继位,又畏于两黄旗的实力,不敢自己继位,转而扶持皇太极九子入承大统。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并实际掌权。  多尔衮摄政时期,清军入关,满清入主,对清朝开始在中国近300年的统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顺治对他的称呼也从“叔父摄政王”也逐渐变为“皇父摄政王”。39岁时,多尔衮因狩猎坠马不治而亡。死后,顺治帝因其独断专行,并迫害其兄豪格,又与其母孝庄皇太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剥夺其封号,并掘其墓,直到年间才恢复名誉。  多尔衮因与皇太极永福宫庄妃、顺治母孝庄皇太后关系暧昧,故民间有“太后下嫁”的传说。  顺治曾追崇多尔衮为,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后被顺治剥夺。人物生平多尔衮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明万历四十年十月廿五(日)生于赫图阿拉(今新宾老城)。  9岁时,与弟多铎被合立为一个和硕额真,同掌一旗。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晋贝勒。 天聪二年(1628),从后金汗皇太极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获敖木伦(今大凌河上游)大捷,俘众万余,以功赐号墨尔根戴青(意为聪明的统帅),封固山贝勒。三年,从皇太极自龙井关(今河北遵化东北)入明边,与贝勒莽古尔泰等围攻北京,败山海关援兵于蓟州(今天津蓟县)。次年,还师先行,再败明军。五年,初设六部,受命掌吏部。参加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之战,率先冲击,勇胜明总兵祖大寿部。遂与贝勒阿巴泰等奔袭锦州,击败出城明军。六年,与贝勒济尔哈朗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西南黄河岸俘蒙古部众千余。七年,皇太极问进军方向,力主以征明为先,奏言乘机入明边、围北京,被采纳。次年,纵掠山西等地。九年,与贝勒岳托、萨哈璘、豪格等统兵万余招抚察哈尔蒙古林丹汗子额哲,获元朝传国玉玺“制诰之宝”。回军途中掠山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斩6000余人,俘获甚众。清崇德元年(1636),晋封和硕睿亲王。为配合武英郡王阿济格进关攻明,受命与多铎率兵攻山海关,以牵制明军。继从皇太极进兵朝鲜(今朝鲜、韩国),二年,同肃亲王豪格进克江华岛(今属韩国),迫国王李倧请降。三年,监筑辽阳、都尔鼻城(今辽宁彰武),治盛京(今沈阳)至辽河大道。旋授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四旗兵与扬武大将军岳托所率右翼军大举入关攻明,越北京至涿州(今属河北),分兵八道,乘虚略山西及保定(今属河北)地区,击败明总督卢象升部。继破济南,略天津等地,凡20余战皆捷,克城40余座,俘掠人口25万余。五年起,率兵参加松锦之战,与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轮流充任前方统帅,以筑城屯田、围城打援之策,进围锦州,败明军于宁远(今辽宁兴城)、杏山(今凌海西南)、松山(今锦州南)间。六年,以私遣甲兵归家罪,降为郡王,被罚银万两。后两次围锦州。七年二月,参加松山决战,大败明蓟辽总督洪承畴所统八总兵13万人,俘洪承畴。三月,迫前锋总兵祖大寿献锦州城降,获松锦大捷。进克塔山(今葫芦岛东北),歼明军7000余人,再破杏山。师还复亲王爵。八年,在皇太极卒后,欲争帝位未成,立年幼福临为君(是为顺治帝),与济尔哈朗联合辅政。旋称摄政王,实掌军政大权。  顺治元年(1644)四月,以奉命大将军率、多铎等统满、蒙、汉军十余万攻明。在东威元堡诱降前往乞师的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大顺军约10万(一说6万)。五月占领北京,7月14日确定迁都于此,以武力统一全国。制定了先攻农民军,后灭南明政权,联合汉族官僚地主势力,以汉治汉的方略。六月,分遣部将抚定、、、等地,拱卫京畿地区。遣辅国公吞齐喀等赴盛京奉迎顺治帝至京。致书南明兵部尚书、大学士史可法,劝其削藩称臣。十月,受封叔父摄政王。旋命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合击大顺军于陕西。二年初,命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为总统,率准塔、谭泰等代豪格征山东。三月,命多铎分兵三路南下,四月屠扬州,五月占南京,于芜湖(今属安徽)俘弘光帝朱由崧,相继灭亡弘光、隆武等南明政权。晋封皇叔父摄政王。六月以剃发令激起江南各地民众的反抗,相继派兵镇压。闰六月,命兵部尚书洪承畴等经略江南及粤、赣、闽、湖广、云贵等地,以攻抚之策相继平定江南。三年,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攻四川大西农民军。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征闽、浙。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率师征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等。命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同耿仲明等率师征湖广。十一月,部将豪格部于四川西充凤凰山射杀大西农民军首领张献忠。四年,修成《大清律》,命颁行全国。七月,罢济尔哈朗辅政,独专朝政。五年,命谭泰为征南大将军,同何洛会征讨降而复叛的原明将领、江西总兵金声桓。调户部侍郎额色率兵协助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镇压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命吴三桂镇守汉中。为排斥异己,迫豪格致死。初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禁民间养马及收藏军器。命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征湖广大顺军将领李过、高一功部。十一月,晋封皇父摄政王。六年,两次率师亲征降而复叛的大同总兵姜瓖,克浑源(今属山西)等地。七年十二月初九(日)病卒于喀喇城 (今河北承德市郊),年39岁。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生前谋逆罪,削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睿亲王封号。  多尔衮谋勇兼备,能重用汉族谋臣和将吏。统兵驭将,赏罚分明。善于把握战争全局,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尤其能掌握时机,一举挥军入关,确立了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生平详解马景涛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14子。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日),为太宗皇太极异母弟。据说多尔衮相貌最像其父,深得父亲喜爱,努尔哈赤曾有意将其作为自己的汗位继承人。清祟德八年(1643)八月,皇太极猝死,年甫6岁的福临即位,由多尔衮及济尔哈朗共同辅政。顺治元年(1644)五月,多尔衮率大军进关.同年九月被封为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十一月,又称皇父摄政王,掌握军政大权,成为清的实际统治者和最高决策人,堪称实际上的皇帝。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的母亲大妃乌喇纳拉氏被逼殉死,不满十五岁的多尔衮当然无力争夺汗位。在皇太极时期,年轻的多尔衮作战勇敢机智,很快以其卓越的战功、出众的才干和对兄长皇太极的忠心,超越几位兄长,被封为睿亲王。当皇太极去世以后,再次出现皇位之争时,很快就形成了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两派的严重对立。双方都握有重兵,多尔衮有两白旗的支持,豪格则有两黄旗的拥护,一时间剑拔弩张,各不相让。但是双方又各有顾忌,一旦刀兵相见,血溅朝堂,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最后,在五大臣会议上,多尔衮审时度势,拒绝了拥戴者对自己的推荐,提出由皇太极第九子年幼的福临继位,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此议得到各方认可,既然立的是先帝之子,两黄旗大臣也无话可说,于是诸王大臣盟誓效忠,从而避免了在明亡前夕的关键时刻清王朝内部的分裂和相互残杀。多尔衮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却在粉碎政敌豪格皇帝梦的同时,大大强化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成为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几个月后,多尔衮敏锐敏锐地抓住时机,接受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请求,亲率大军入关,击败刚刚推翻明王朝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一举占领北京。顺治元年(1644)九月,奉迎两宫皇太后和幼帝福临入京,定鼎中原,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梦寐以求的夙愿。在分兵南下继续征战的同时,他又取法于前明,制定各种内外制度。多尔衮总揽朝纲,尽心王事,在明清王朝更替的历史中起了重要作用,其权势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称号由“叔父摄政王”进为“皇叔父摄政王”,直至“皇父摄政王”,等于是太上皇了。  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初九,多尔衮病死,终年39岁。据外国传教士记载,说他“八成是因打猎跌伤致死的”,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由于堕马摔伤,促使风疾加重,最后死于心血管病。死讯传到京城,满朝震惊,顺治帝下诏“臣民易服举丧”。多尔衷的灵柩运回北京,顺治帝率领诸王、贝勒、文武百官更易缟服.到东直门外五里迎接。顺治帝发下《摄政王多尔衮甍逝诏书》、称:“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诸王群臣拥戴皇父摄政王。我皇父摄政王坚持推让,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不幸……以疾上宾,朕心催痛、率土衔哀,中外丧仪,合依帝礼”。后又下诏,追尊多尔衮为“义皇帝,庙号成宗”、元妃为“义皇后”。无冕之王生前未能称君,死后终于被尊为义皇帝。  顺治八年(1651)二月二十一日,距多尔衮死后还不到三个月,顺治帝为巩固亲政后的皇权及至高无上的尊严,借多尔衮政敌苏克萨哈、济尔哈朗等人的首告和揭发,诏示中外,公布多尔衮罪状.指出多尔衮“逆谋果真,神人共愤,谨告天地、太庙、社稷,将伊母子并妻所得封典.悉行追夺”。据外国传教士卫匡国在《》中记载。当顺治帝“发现白己的叔父活着的时候.怀着邪恶的企图,进行过暧昧的罪恶活动,他十分恼怒。命令毁掉阿玛王(即多尔衮)华丽的陵墓,掘出尸体,……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也化为尘土”。并且把睿王府废了。还将多尔衮的亲信大批处死或贬革。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沉冤一百多年以后,多尔衮才得到彻底平反昭雪。乾隆皇帝专门发布诏谕,肯定多尔衮首先统兵入关,“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即迎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并称每览《实录》中所载其言行,“未尝不为之坠泪,则王之立心行事,实能笃忠荩、感厚恩,深明君臣大义,尤为史册所罕觏”,断然否定了多尔衮有谋逆之心,“实为宵小奸谋,构成冤狱”。因此,下诏为其昭雪:复睿亲王爵,由其五世孙袭爵,并配享太庙,重修莹墓。其封爵“世袭罔替”,成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但“义皇帝,庙号成宗”的追尊却没有恢复,不过乾隆对其曾祖父制造的冤案,能作出如纠正,已经很不容易了。多尔衮作为非常时期的一位非常人物,其生前身后的非常际遇终告了结。  满族是个人口不多的少数民族,要统治偌大的中国实非易事。多尔衮作为清初的实际统治者,立纲陈纪,对巩固清王朝的统治起到了巨大作用。满洲统治者是刚从奴隶制贵族转化为封建制贵族的统治集团,许多人还没有完全摆脱某些落后生产方式的影响。按照什么思想和模式建国,将直接关系清王朝的前途。多尔衮的思想较为开通,接受汉人的影响较多,在建国过程中,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他接受了、等人的建议。中央与地方的官制,大体上仿照明朝,没有什么变化,所不同的只是兼用满汉二族罢了。赋役的征收制度,完全按照明朝万历年间的会计录进行。顺治三年制订的《赋役全书》,是“悉复万历之旧”。盐法也是”大率因明制而损益之”,“俱照前朝会计录原额征收”。在未制订清朝的法律以前,“问刑准依明律”。顺治三年颁行的《大清律》,“即《大明律》改名”而成。官吏的选拔,也是“向沿明制,实行科举”。科举的做法也是“承明制,用八股文”。这一切,给人以无易代之感,当然,剃发等民族压迫措施除外。  多尔衮深知“古来定天下者,必以网罗贤才为要图”,“故帝王图治,必劳于求贤”。所以,他颇自负地对人说:“别的聪明我不能,这用人一事,我也颇下功夫。”他除了用科举、招抚等各种手段尽力收罗汉族知识分子参加清政权外,还经常让身边的汉官随时推举各地的贤才。顺治二年六月,清军下江南后,多尔衮问大学士,江南“有甚好人物”?大学士们说:“地方广大,定有贤才”。多尔衮说:“不是泛论地方贤才,只是先生们胸中有知道的否?”大学土们又对:“钱谦益是江南人望。”,多尔衮问:“如今在否?”大学士们对:“昨‘归文册’上有,现在。”多尔衮这才放下心来。由于多尔衮重视搜求汉族统治人材,网罗名士,使大批汉族士大夫纷纷归附。多尔衮把他们当中一些最有统治才能的,安排在内院、六部等中央重要机构中,使他们能有效地发挥治理国家的作用。  多尔衮作为满州贵族的代表,始终把满洲贵族集团作为维护清朝统治的基本力量。为此,清朝刚一建立,他就明确规定了王公贵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享有的种种特权。但是,多尔衮有远大的政治跟光,他懂得维护满洲贵族的尊严和特权,并不完全等于依靠他们治理国家事务。所以,多尔衮在从根本上维护满洲贵族特权的同时,不断限制诸王、贝勒个人的势力,尤其是削弱、打击自己的政敌,使他们无法利用特权干涉国家重大决策和事务。入关之前,多尔衮就取消了诸王、贝勒在皇太极时代兼管部院事务的职权。入关后的一个长时间内,多尔衮接连派多铎、阿济格、豪格、济尔哈朗等亲王率领大批满洲贵族,轮流到各地出征,使他们远离了统治中心,无法干涉国政。顺治四年二月,多尔衮以“府第逾制”的罪名,罢济尔哈朗辅政。顺治五年三月,又旧账重提,以当初皇太极死时.在继嗣问题上不揭发豪格为由,革去济尔哈朗亲王爵,降他为郡王。顺治五年二月,豪格平定四川后回到北京,多尔衮立即罗织罪名,把他逮捕下狱,三月便折磨致死。这两个事件还牵连了额亦都、费英东、杨古利等勋臣的不少子侄,使和多尔衮对立的满族贵族势力大受削弱。就在这年十一月,多尔衮由“叔父摄政王”被尊封为“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在打击满洲贵族政敌的同时,给汉官以更多的参政机会。原来,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是重要的决策机构。自多尔衮执政以后,这个机构的作用大大受到限制,它只能讨论和处理满洲贵族内部的一些升降、赏罚等事。多尔衮把更多的权力赋予了多由汉人担任大学士的内院。顺治元年五月,多尔衮同意了大学士洪承畴、冯铨的建议,首先改变了内院过去对一些重大事务不得与闻的地位。顺治二年三月,又进一步下令,“凡条陈政事,或外国机密,或奇物谋略,此等本章,俱赴内院转奏”。使内院成了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的重要机构。多尔衮还让大学士“于国家事务,当不时条奏为是”。这些大学士日随多尔衮左右,应对顾问,处理政务,颇得重用。  内院之外,六部和也是当时统治中枢的组成部分。不过在顺治五年以前,这些部的正职都由满人担任,汉人只能担任副手。顺治五年,多尔衮又设立了六部汉尚书、都察院汉都御史,提高了汉官在这些重要机构中的地位和职权。  多尔衮为了使汉官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还严禁满洲贵族欺压侮辱汉官,违者要受到处罚。顺治元年,宣府巡抚李鉴劾奏赤城道朱寿黎贪酷不法,多尔衮下令议察。朱寿黎贿嘱满臣绰书泰求阿济格说情,阿济格途经宣府时,便派绰书泰和总兵刘芳名胁迫李鉴释其罪。多尔衮闻知这种不法行为后,立刻将绰书泰同朱寿黎等人枭首弃市,将刘芳名夺职入旗,将阿济格降为郡王,罚银五千两。阿济格是比较有实力的亲王,又是多尔衮的同母兄,在满洲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是忠于多尔衮的。多尔衮对他们任意欺压汉官的行为做出严肃处理,说明多尔衮在处理满汉矛盾上,还是比较开明和公正的。  多尔衮接受范文程等人的建议,尊孔谈经,提倡忠义。清入关前已开始祭孔,但末成定例。占领北京后的第二个月,多尔衮即派人祭孔,以后每年的二、八月都派大学士致祭,成为整个清代所遵奉的定例。顺治二年,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六月,多尔衮亲“谒先师孔子庙,行礼”。同时把儒家著作四书五经奉为经典,列为士子必读之书,科举考试以此命题。又提倡忠孝节义,把关羽作为忠君的最高典范来祟拜。自顺治二年起,每年五月十三日就“遣官祭关圣帝君”。  多尔衮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为了缓和满汉间的民族矛盾,曾主张和鼓励满汉通婚。顺治五年,他以顺治帝名义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过了几天,又谕户部:“凡满洲官员之女,欲与汉人为婚者,须先呈明尔部。……至汉官之女欲与满洲为婚者,亦行报部;无职者,听其自便,不必报部:其满洲官民娶汉人之女实系为妻者,方准其娶。”多尔衮“满汉一家”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较之清朝其他统治者确实高出一筹。多尔衮  多尔衮也能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多尔衮刚到,耶稣会士即向多尔衮报告教堂的情况,并报告他曾用西洋新法厘正旧历,制有测量日月星辰定时考验诸器,以及本年八月初一日京师将要出现日食的分秒时限等等。多尔衮看到这个奏折非常高兴,当即指出,西洋新法推算详审,遂命他修正历法。七月,清廷决定采用汤若望按西洋法所修之历,定名“时宪历”,命自顺治二年开始,颁行天下。八月初一日日食,多尔衮命冯铨同汤若望携望远镜等仪器,率有关人员齐赴观象台测验,结果唯新法所报时刻方位吻合,大统、回回二法均有误差,多尔衮因而益信汤若望及其西法可行。十一月,命汤若望掌钦天监监印。顺治二年底,汤若望又将新著、旧著共一百零三卷,合编成《西洋新法历书》,进呈多尔衮。多尔衮以其”创守新法,勤劳懋著”,加他以太常寺少卿衔。在对待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一点上,多尔衮确实表现得较为开明。  应该指出的是,多尔衮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满汉地主政权的利益,也推行过很多落后、消极的民族压迫政策。主要是剃发、、投充和“逃人法”:  多尔衮在进入北京的前—日,即谕令剃发,进京的第二天又谕令:“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不剃发者便被视为有狐疑观望之意,“定行问罪”。由于受到汉族人民的激烈反抗,二十二天后,多尔衮被迫取消了剃发令。但顺治二年六月,当南京弘光政权灭亡后,却又重申剃发令、宣布,京城内外及各省地方,从部文到日,限10天“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各州县奉到本府限期剃发的火票后,官吏“遍历村庄,细加严查”,“违旨蓄发,罪在必诛”。当时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因而士民大愤,纷纷起兵反抗。  多尔衮摄政期间,还三次下令在近京四百里内进行大规模圈地。顺治元年十二月,正式颁布圈地令。在实行执行过程中,由于满洲贵族坚持“务使满汉界限分明”,满汉土地要“互相兑换”的“圈地”政策,致使许多汉人的土地和房屋被大量圈占,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以后在顺治二年八月和四年正月,又大规模地圈占两次。这种政策使很多农民“田地被占,妇子流离,哭声满路”。在北京城内尽圈东城、西城、中城为八旗营地,只留南城,北城为民居,房屋被圈占者限期逐出。几次圈地累计达二十万顷左右。  随着大规模的圈地,使得丧失土地的大批汉族农民被迫依附满族统治者,投旗为奴。多尔衮又多次下令:“听民人投充旗下为奴。”于是,投充问题更加突出。开始时,投充仅限于贫穷小民,后来也有带地投充的。而一些庄头,更“将各州县庄屯之人,逼勒投充,不愿者即以言语恐吓,威势迫胁。各色工匠,尽行搜索,务令投充”。还有一些无赖恶棍.本身无地,却以他人土地冒充,而去投充,然后借旗人的保护,再危害乡里。  为防止那些强迫为奴的汉人逃亡,多尔衮又下令制定了严厉的“逃人法”。逃人法的重点是惩治“窝主”。凡逃人被获,或鞭责,或刺字,而后归还原主,窝主则处死,家产籍没并株连邻里,而奖赏告密者。因而一些地方无赖往往勾结旗下奸人,冒充逃人,还指平民为窝主来进行敲榨勒索,危害甚大。  在推行这些政策的过程中,多尔衮逐渐发现弊端甚多,故曾多次下令修改这些法令,或停止执行,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至病死。孝庄秘史  多尔衮留给后人最大的的兴趣在于“太后是否下嫁”。几十年来,不少历史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严肃的研究和考证。著名清史学家孟森先生首先驳难,在其《太后下嫁考实》一文中对下嫁之据辩驳甚力,指出不仅下嫁为虚,甚至两人连同居关系都不存在。继其后者,仍不断有人撰文,否定者有之,肯定者有之,或认为虽无下嫁之名,至少有同居之实,观点仍难以统一。推原其故,在于现有证据之不足,以及各人解读之不同。  野史中所载的大婚恩诏,显为文学笔法,系好事者杜撰,自不足信。也有人声称,清末宣统之际在内阁大库检得过太后下嫁诏书,但却无人佐证其事,现存清代档案早已经过整理,迄未发现这一诏书,所言亦难以为据。  张煌言确实写了那首《建夷宫词》,但不能奉为信史。张煌言本为抗清名将,后来兵败被俘,誓不降清,惨遭杀害,他的许多诗文都是表明反清复明志向的。或许,顺治七年正月,多尔衮娶了其侄妇肃亲王豪格之妻也姓博尔济吉特氏,与两宫皇太后同姓,而且是孝庄的妹妹,以讹传讹,张煌言听说后,就信手写入诗中,甚至有意加以歪曲,借以讥讽贬斥清宫没有伦理道德,也未可知。  传闻的依据之一是多尔衮“皇父摄政王”之称号——多尔衮既非皇帝,又不是皇帝之父,既称“皇父”,则必然是娶了皇帝的母亲。其实,多尔衮的称号,是一步步抬高的。顺治元年(1644)十月,即顺治帝被迎入北京再次举行登基大典后,多尔衮因功被封为“叔父摄政王”,共同辅政的郑亲王被封为“辅政叔王”,自然低了一格。顺治二年(1645)五月,有个御史赵开心疏称多尔衮以皇叔之亲而兼摄政王之尊,仪制宜定,“称号必须正名”,他说原来的“叔父摄政王”不妥,“夫叔父,为皇上叔父,惟皇上得而称之。若臣庶皆呼,则尊卑无异矣,”建议正名为“皇叔父摄政王”,经礼部等议定批准。到了顺治五年(1647)十一月,以南郊礼成,颁布恩诏大赦天下,第一条即称“叔父摄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勋劳,宜增加殊礼,以崇功德”。经部院大臣集体讨论,多尔衮的称号定为“皇父摄政王”。自此,直到多尔衮病逝,清政府的公文中都是这样称呼的,现存清代档案可为确证,而且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顺治六年(1648)二月接到的清朝咨文中已称“皇父摄政王”。从时间上看,这一称号的确定,比传闻太后下嫁的时间早了一年多,因为多尔衮的妻子是顺治六年十二月去世的,传说下嫁是在顺治七年初。显然,“皇父摄政王”之称号实为崇显表彰其功德,沿用古代国君尊称臣下“尚父”(周武王称)、“仲父”(齐桓公称)、“相父”(蜀汉后主称诸葛亮)之遗意而已,绝非多尔衮真的做了顺治小皇帝的继父。孝庄秘史  持下嫁说者,多举清人《东华录》所载当初给多尔衮定罪时有“又亲到皇宫内院”一语,认为实属暧昧,有秽乱宫廷之嫌。然而这句话的上下原文为“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以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夺立以挟制皇上”,文意非常清楚,说多尔衮曾亲到皇宫内院向人发牢骚,称太宗皇太极得位不正,自然顺治继位亦不正,以此要挟顺治小皇帝,这是多尔衮的一条重要罪状。无论这一指控是否属实(指责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一条,已非事实),“亲到皇宫内院”一语只是指出多尔衮说太宗得位不正的地点和对象,将其单独抽出作为多尔衮曾秽乱宫廷甚至作为太后下嫁的证据,显然是断章取义,没有任何说服力。  太后下嫁之说流传很广,但在清代档案和典籍中却没有任何记载。有人认为,那是因为后来清朝统治者觉得这件事不光彩,于是销毁了有关档案,删改了史籍中的记录。这种推断也颇为牵强,因为在当时朝鲜李朝的《实录》中同样也找不到“太后下嫁”的任何记载。如果太后下嫁是公开的,并曾颁布恩赦诏明告天下,那当然会颁诏给朝鲜,《实录》中肯定会收录,或有所记载与议论。即使这件事是秘密的,每年几批来华进贡、谢恩及陈奏的朝鲜使臣也会得之街谈巷议,因为在明清鼎革的非常时期,这些朝鲜使节都负有多方收集各种情报的任务,回国后要向国王报告,其《实录》中载清朝之事甚详,就是这样得来的。在清初很长一段时期,朝鲜看不起清朝,认为他们是未开化的夷人,而且对清朝怀有敌意,在其《实录》中常见对清朝的不满和蔑称,在公开场合奉清朝正朔,但其官员告身等内部文件却只署年月而不书年号。如果太后下嫁实有其事,朝鲜当然不会为清朝隐讳,必然载之史册,事后也不必有删削之举。  总之,太后下嫁这桩疑案流传虽广,却无任何的证据。但是作为人们的茶余谈资,或是文学作品的绝佳素材,它还会一直流传下去。妻妾子女福晋(妻)  这6位福晋均记入《睿亲王家谱》多尔衮  嫡福晋(),即元妃,是多尔衮的元配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桑噶尔寨(吉桑阿尔寨)台吉之女,科尔沁贝勒明安之孙女。是孝端文皇后的从侄女,孝庄文皇后的从姐(她俩的祖父是兄弟)。明万历三十八年生。后金天命八年/明万历五十一年(1624)五月二十八日与多尔衮成婚。顺治六年(1649)十二月卒,年四十。多尔衮私谥曰敬孝忠恭元妃。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病卒。诏追尊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八年正月,尊元妃为成宗义皇后,祔太庙。二月,发多尔衮生前谋篡大位之罪,诏削爵,撤庙享,并罢孝烈武皇后和成宗义皇后谥号庙享,黜宗室,籍财产入官。乾隆四十三年,还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多尔衮宗籍、还睿亲王爵位,追谥忠,即为睿忠亲王。元妃亦恢复睿亲王嫡福晋身份。  《满文老档》对此的记载为:“天命九年五月二十八日,科尔沁桑噶尔寨贝勒之女嫁多尔衮阿哥,杀九畜,置四桌,汗与诸福晋,诸贝勒、大臣等出坐八角殿,演百戏而宴之。”顺治六年十二月,嫡福晋去世,追封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顺治八年正月,多尔衮被追封为皇帝,元妃也追封为义皇后,二月被夺。  二娶福晋,为侧福晋。佟佳氏,建州女真本部尚书孟噶图之女。其父为工部承政孟噶图(孟阿图),属正白旗。这位尚书和他的兄长巴笃理,都是较早归顺努尔哈赤的辽东大族满族佟佳氏的高官。皇太极继位后,蒙阿图被授予佐管旗务十六大臣之一,佐正白旗。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正白旗的旗主正是其弟多铎,蒙阿图可以说是同样身在两白旗(多尔衮属镶白旗)的多尔衮的半个属人。多尔衮娶她的具体时间不详,应该在天聪年间(皇太极继位后)、天聪六年前,在三娶福晋入门之前。  三娶福晋,为侧福晋。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名扎尔莽,蒙古扎鲁特部根杜尔台吉之女。天聪六年二月所娶。  四娶福晋,为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拉布希西(应为图美之子喇嘛什希)台吉之女。根据《清史稿》,图美的祖父诺扪达喇和明安、莽古斯的祖父博第达喇为亲兄弟。理论上说,四福晋是的堂侄女,的堂妹,不过血缘关系已经很远很远了。天聪七年九月(一说,六月)所娶。  五娶福晋,名巴特玛,为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巴特玛福晋是蒙古科尔沁和硕福妃之女。多铎继福晋的姐妹。天聪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多尔衮前往科尔沁迎娶该女。此时的多尔衮历经征服察哈尔,带回“传国玉玺”的赫赫战功,荣升为后金炙手可热的后金政权二号人物,而他的五娶福晋也比四娶福晋身份尊贵得多。  蒙古科尔沁和硕福妃,清人称之为科尔沁大妃,是孝端文皇后之母,孝庄文皇后和敏惠恭和元妃之祖母。其第一任丈夫是科尔沁部札日固齐(断事官)、贝勒莽古斯,是孝端文皇后之生父,孝庄文皇后和敏惠恭和元妃之祖父。莽古斯去世后,科尔沁大妃复嫁给莽古斯之第三子台吉索诺木。崇德二年,皇太极追封莽古斯为和硕福亲王,册封科尔沁大妃为和硕福妃。  因此各方资料关于五娶福晋巴特玛的身份记述比较混乱,存在争议。国史档和实录里都只记此女是科尔沁大妃之女;她的死后册文和睿亲王家谱上记此女为莽古思之女;有些资料则记此女为索诺木之女。确实身份有待考证。多铎的继福晋达哲,情况也相似。  六娶福晋,为继福晋,是多尔衮在元妃去世后娶的继室大福晋。李氏,她来自朝鲜,金林郡公李开音之女被封为义顺公主,顺治七年五月所娶,她时年十六。  顺治七年,多尔衮在他的元妃博尔济吉特氏死后,以丧妻的名义向藩属国朝鲜求亲。而朝鲜王公对这位曾经率军大败过朝鲜的大清皇父摄政王有求必应,挑选了金林郡公的女儿,即给他。  《清世祖实录》对此的记载为:“五月,摄政王率诸王大臣亲迎朝鲜国送来福金于连山,是日成婚。”从“亲迎”可以看出是非常隆重的。连山,即今天辽宁省葫芦岛市。  不过,她嫁过来几个月后多尔衮就死了,据说这位义顺公主后来归了安亲王岳乐,或云其寡居后被接回了朝鲜,待考。妾  * 这4位妾室均记入《睿亲王家谱》  妾,察哈尔公齐特氏。蒙古察哈尔部布延图台吉之女。  妾,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杜思噶尔卓农台吉之女。  妾,济尔莫特氏。帮图武之女。  妾,李氏。称小福晋。李世绪之女,朝鲜宗室女子。崇德二年所娶,是多尔衮征服朝鲜后带回盛京的。引人瞩目的是,这位朝鲜姑娘在第二年给妻妾成群,却始终没有一儿半女的多尔衮生了一个女儿东莪,是多尔衮唯一的血脉,这一年多尔衮26岁。(一)未入《家谱》的妻妾  有三位没有记载在“家谱”中,分别为:  1.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扎鲁特部贝勒之女。天聪五年所娶。  2.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满珠习礼(斋桑第四子)之女。天聪八年所娶。  3.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土谢图汗巴达礼之女。顺治三年所娶。(二)所娶的豪格福晋  顺治五年三月,豪格去世。多尔衮在顺治七年正月娶了豪格的一位福晋;济尔哈朗、阿济格则娶了豪格的另外两位福晋。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去世。  根据记载,多尔衮所娶的豪格福晋是他元妃的亲妹妹。故而,应为: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吉桑阿尔寨之女。她是多尔衮元配嫡福晋之妹。  请注意《清世祖实录》中的一段记载:“摄政王召议政王、贝勒、固山额真、内大臣、议政大臣会议是日、纳和硕肃亲王豪格福金博尔济锦氏。”这正说明了,多尔衮娶豪格福晋,是“合法”的。  关于多尔衮所娶的这位豪格福晋的身份,有一下几点:  (1)很多人认为豪格的这位福晋就是多尔衮的五娶福晋巴特玛,是不对的。因为五娶明确记载是在多尔衮在天聪九年十月所娶的,而豪格福晋明确记载是在顺治七年一月所娶的。  (2)很多人认为豪格的这位福晋就是豪格的继福晋,带着她和豪格的儿子富绶嫁给多尔衮,是不对的。豪格的继福晋的确是富绶之母,但是她并不是多尔衮元妃的妹妹,所以被多尔衮所娶的豪格福晋并不是她。  的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名杜勒玛,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洪果尔贝勒(亦作 栋果尔、伊尔社齐董郭罗公)之女,明安贝勒之孙女。孝端皇后的堂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堂姐妹。崇德元年七月,嫁给了杀妻不久的豪格,崇德四年十一月册封肃亲王大福晋。子一,第七子富绶,袭爵。  (3)很多人认为豪格的这位福晋就是改嫁给豪格的林丹汗遗孀苔丝娜伯奇福晋。是有这种可能性,但是目前仍无法确定,有待考证。  苔丝娜伯奇福晋,名苔丝娜,也称伯奇福晋。原为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的八大福晋之一,所管领的部民不详。姓氏和母家不详。天聪九年(1636),归顺满清,改嫁豪格,为其侧福晋。“伯奇”在蒙语中是黄金家族血统以外,部落领之女儿的尊称。  豪格的这位福晋应该既没有被记入《睿亲王家谱》中,也没有被记入《肃亲王家谱》中。(三)所娶的淑妃的养女  有记载,多尔衮在崇德五年三月娶了康惠淑妃抚养的蒙古女。  康惠淑妃,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的遗孀,八大福晋之四,芭德玛瑙伯奇福晋,统管窦土门万户斡耳朵,故又称窦土门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亦作 芭德玛瑙),蒙古阿霸垓部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天聪九年,率先归顺满清,改嫁给皇太极。崇德元年被封为东衍庆宫淑妃。顺治九年十月被尊为皇考康惠淑妃。她抚养一蒙古女,皇太极命多尔衮娶之。  她的这位蒙古养女是谁呢?应该不会是六位福晋,因为她们的身份都很明确,不存在是淑妃养女的可能。并且从时间来看,该蒙古女嫁与多尔衮的时间是崇德五年三月,和六位福晋入门的时间均不合。  所娶的淑妃蒙古养女的几种可能性:  (1) 未记入家谱。为康惠淑妃和前夫林丹汗之女;或林丹汗与其他福晋之女,淑妃代为抚育。因为是林丹汗的女儿,所以皇太极会特地下旨指婚。  (2.)未记入家谱。不是林丹汗的女儿,是出身蒙古察哈尔部的一个女子,可能是林丹汗下属等的女儿。  (3)记入家谱了,是除了那位朝鲜小妾李氏之外的另外三位妾室中的一个。从姓氏上来看,“济尔莫特氏”似乎来自于喀喇沁部,不像是来自察哈尔部的。比较可能的是“察哈尔公齐特氏”或“博尔济吉特氏”,其中“察哈尔公齐特氏”可能性等大些。  这个蒙古女子的身份究竟如何,有待考证。独生女  爱新觉罗·东莪,多尔衮独生女儿,也是他唯一的骨血。生母为妾李氏,李世绪之女,朝鲜宗室女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东莪这个名字,是多尔衮为纪念其长姊东果公主(东果为东果格格夫家的部落名和姓氏“董鄂”,不是其名)所取的名字。在多尔衮死后,东莪被顺治下旨交于信郡王多尼府中看管,这是清史中关于这个女孩子唯一的记载,此后,史册中再无任何记载,不知所终。  东果=东莪=董鄂=栋鄂  很讽刺,顺治帝的最爱也是董鄂氏,并且他是因董鄂氏的死悲伤过度未及时避痘,得而崩,可以说因董鄂氏间接而死......嗣子(过继子)  爱新觉罗·多尔博,多尔衮同母十五弟豫通亲王多铎第五子。生母为多铎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部索诺穆台吉之女,多尔衮五娶福晋的亲姐妹,也是孝端文皇后的亲侄孙女,孝庄文皇后的亲侄女。或许由于多尔博的生母是多尔衮五福晋的亲姐妹,故而相比其他侄子,多尔博有更近一层的亲缘关系,后来他过继给了多尔衮为嗣。顺治七年袭睿亲王爵;八年被革归宗。顺治十四年封多罗贝勒。康熙十一年卒,年三十。乾隆四十三年为多尔衮平反,复爵,多尔博及其后嗣亦复爵。睿亲王世袭表  第一代睿忠亲王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于崇德元年(1636)因功晋封为和硕睿亲王。  第二代睿亲王多尔博,是多尔衮的嗣子、豫通亲王多铎的第五子。顺治七年(1650)袭封睿亲王;八年被革归宗。顺治十四年封多罗贝勒。 康熙十一年卒。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赐复封睿亲王。  第三代睿亲王苏尔发,是多尔博的次子,生母为刘氏,康熙四十年卒,年三十八。生前为镇国公。乾隆二十七年(1762)追封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睿亲王。  第四代睿亲王塞勒,是苏尔发的长子。生前为辅国公。乾隆二十七年(1762)追封为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为睿亲王。  第五代睿亲王功宜布,是塞勒的第五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追封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睿亲王。  第六代睿亲王如松,是功宜布的第三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追封为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睿亲王。  第七代睿恭亲王淳颖,是如松之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袭封睿亲王。  第八代睿慎亲王宝恩,是淳颖的长子。嘉庆六年(1801)袭封睿亲王。  第九代睿勤亲王端恩,是淳颖的第四子。嘉庆七年(1802)袭封睿亲王。  第十代睿僖亲王仁寿,是端恩的第六子。道光六年(1826)袭封睿亲王。  第十一代睿亲王德长,是仁寿的第三子。同治四年(1865)袭封睿亲王。  第十二代睿亲王魁斌,是德长的第四子。光绪二年(1876)袭封睿亲王。后世评价六大功绩  第一迁都北京,保护故宫;多尔衮  第二攻占南京,统一中原;  第三免除三饷,兴利除弊;  第四和善蒙古,治理西藏;  第五惩治贪污,整顿吏治;  第六兴文崇教,亲善汉人。  多尔衮谋勇兼备,能重用汉族谋臣和将吏。统兵驭将,赏罚分明。善于把握战争全局,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尤其能掌握时机,一举挥军入关。但入关前后所犯下的群体屠杀、野蛮掠夺、强奸妇女等罪行,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灾难。  曾评多尔衮是“有病无福”之人,多尔衮身材细瘦,素患风疾,壮年猝死,大抵跟纵欲有关。嗜色与嗜杀,是早期满清贵族的特色。民间野史有“太后下嫁”一说,即多尔衮按照满人入关(建州女真)前的妻寡嫂的风俗娶了皇太极永福宫庄妃,即顺治母孝庄皇太后,同时孝庄皇太后也为了稳住多尔衮,避免其权势野心膨胀危及福临的皇位。此一观点在近代史学界里虽有人认同,但也有学者认为此乃谣言。  多尔衮是满族能统一中国的重要功臣之一,但一般认为他有“六大弊政”,剃发、易服、圈地、占房(侵占房舍)、投充(抢掠汉人为奴隶)、逋逃(逃人法),延续时间最长的,是逃人法。顺治七年六月,广西巡抚郭肇基等人因为“擅带逃人五十三名”,被处死。顺治十年豪雨成灾,“直隶被水诸处,万民流离,扶老携幼,就食山东。但逃人法严,不敢收留,流民啼号转徙”,清廷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暴著称,终有清一朝,满汉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根除,辛亥革命时汉族革命党人仍是在高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最终满清朝廷被汉族所灭。历史探密  清朝秘史:孝庄太后到底嫁没嫁多尔衮  日 13:31& 新浪读书孝庄秘史  当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这里虽然剑拔弩张,杀机弥漫,并非是主战场。真正的夺嫡之战,始终在宫禁深处。  同所有的竞争对手一样,孝庄早已意识到,一旦那不争气的老公皇太极死掉,那么,最有权势的人物就是多尔衮了。或许正是这样一个原因,让其他的后妃们放弃了扶助自己儿子登上皇位的念头,但同样是这样一个原因,却让孝庄发现了自己的机会。  要知道,多尔衮那厮自打娘亲阿巴亥被皇太极干掉之后,就知道自己若想活命,非得依附皇太极不可,于是他天天追在皇太极屁股后面献殷勤,甚至还不辞辛苦地跑到蒙古,找来了中国遗失已久的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皇太极大喜过望,一时放松了警惕,就让这个野心狼子钻进了后宫。  多尔衮钻入后宫,少不得要放翻皇太极的几个妃子,以报他妈的仇。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孝庄并不占有多大的优势。  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单只是“博尔济吉特”就足足有七个,一个是孝端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第二个就是孝庄皇后了,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第三个是孝庄皇后的妹妹;第四个是最美貌的博尔济吉特·海兰珠;第五个是博尔济吉特·娜木钟;第六个是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第七个的名字叫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把博尔济吉特放到了后面去……这么多的博尔济吉特,我们大概能够猜想到皇太极为何要跑出家门去搞创新了,估计他是被这么多的博尔济吉特给逼的,老是认错叫错,太让人窝火啊。  除了这么多的博尔济吉特,还有相当数量的妃子,不叫博尔济吉特,但那些名字更难记,有钮祜禄氏,有乌拉那拉氏,有叶赫那拉氏,还有一个干脆就叫那拉氏……此外还有奇垒氏,颜札氏,伊尔根觉罗……还有两个受宠的妃子,居然连史官都不晓得她们叫什么,猜测起来,估计是皇太极自己也没记住。  可以想象,少年英雄多尔衮初入皇宫,掉进了一大堆博尔济吉特和非博尔济吉特的美女堆里,就好比老鼠掉进米缸里,乐都快要乐死了……这么多的美貌女人眼瞧着多尔衮,只怕是恨不能将这厮一口吞了。  那么,孝庄在这么多的美女圈子里,是不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呢?恰恰相反,孝庄占据的是绝对劣势。要知道,当时孝庄已经是快要三十的人了,在这么多的博尔济吉特之中,至少一半比她年少;在这么多的非博尔济吉特之中,至少一半比她美貌……最美貌的当属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因为她的死差一点没让皇太极哭死,孝庄如果不是生了个男孩子的话,估计皇太极连她是哪一个都弄不清楚。  但尽管孝庄不是最美貌的,不是最年轻的,但她却是宫中最聪明、最有智慧的。或者说,年纪大的女人没有她美貌,比她美貌的女人不如她有智慧。总之,只要你思考问题的角度一变,就处处能够发现机会。  她知道,一旦老公蹬了腿,眼前这个点头哈腰的多尔衮,就是大清国最有权势的男人。所以,她立即采取行动,接近这个男人,靠拢这个男人,至于在接近他、靠拢他之后干什么呢……估计这事孝庄也顾不上想,先靠近了再说吧。只要和多尔衮建立起来利益同盟,那么,在皇太极家族势力遭到清算的时候,至少也可以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这应该是孝庄与多尔衮走到一起的第一个想法。然而,当多尔衮问鼎皇权之路受挫之后,孝庄的机会就来了。  于多尔衮而言,他既然无法承袭帝位,那么就只能在皇太极的儿子们中间挑一个凑数,横竖要挑一个,那么放着孝庄和他之前的“恋情”在这里,如果他敢挑了别的妃子的儿子,那岂不是找抽?就这样,小顺治在母亲的苦心经营之下,傻兮兮地登上了皇位。  那么,搞到最后,孝庄到底嫁没嫁给多尔衮呢?孝庄  在有关孝庄皇后私人情感这个事件上,“没嫁派”史学家心眼不好,非逼着“嫁了派”史学家拿出史料来,这就明摆着瞎胡闹了。这种史料就算是有,可顺治皇帝又不傻,能留给你看吗?明明知道这种史料绝不可能有,却非掐着“嫁了派”的脖子不放,“没嫁派”的史学家们未免有点不太厚道。  也就是说,甭管孝庄是嫁了多尔衮,还是没嫁,这方面的资料是绝不可能找得到的。连史料都没得有,那我们凭什么判断孝庄是嫁还是没嫁呢?容易,只要我们弄清楚一件事:如果孝庄嫁给了多尔衮的话,她为什么要嫁?如果她没有嫁给多尔衮的话,那么她为什么不嫁?把这个问题分析明白了,历史也就清楚了。  先说孝庄为什么要跟多尔衮这厮相好,难道是多尔衮太帅吗?  权力是男性的青春剂,是男人的增帅丸,是男人的美容宝,是男人的强肾丹……再不帅的男人,一旦有了权力,也会帅得呱呱叫,所以这多尔衮帅是肯定帅的。但是他的帅,只是孝庄需要的一部分,她更需要的是多尔衮的权力,只有多尔衮的权力才能够扶助她的宝贝儿子登上皇位。而且,这一步很轻易地成功了。  接下来她就面临着下一个问题,虽然小顺治登基称帝了,可是臣子们并不拿他当回事儿,大臣们经常在朝堂上呵斥小顺治,骂他是小兔崽子——称上为孺子。为了这事小顺治大哭大闹不依,还传圣旨到处找人来说理,可最终还是没用,因为他只是个傀儡皇帝,真正掌握权力的人仍然是多尔衮。所以孝庄皇后为了儿子和自己性命的安危,有必要进一步和多尔衮搞好关系。  有一本书,名叫《清朝野史大观》。上面说,早在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孝庄就与多尔衮明铺暗盖,有了奸情;等皇太极死后,两人为了重温旧好,就通过汉臣范文程说媒,于是范文程就两头乱跑,曰:现在摄政王死了妻子,皇太后又是新寡,“皇上既视王若父,今不可使父母异居,宜请王与皇太后同宫”……云云……后面又说,皇太后孝庄为了维护儿子的皇位,下嫁摄政王多尔衮为妻,以打消多尔衮谋夺皇位的念头……云云……但是这本书上的记载,纯粹是缺乏生活经验与政治谋略的小文人,坐在屋子里瞎琢磨出来的。要知道,多尔衮这厮虽然欲望超猛,但他是不可能缺女人的,他之所以和孝庄私通,最初的起因只是为了报复皇太极……你宰了我妈,我就睡你老婆……两抵了……总算是弄了个心理平衡。再后来两人继续明铺暗盖,那同样是一种刺激,这时候的多尔衮是在跟皇帝的老妈睡觉,这种刺激上哪儿去找?  无论是皇后还是皇太后,都是最适宜用来偷情的女人,真要是娶回家去,那倒未必需要。所以,多尔衮需要的只是婚外情,不缺老婆;需要的只是刺激,不是家居生活。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表明,就算是孝庄想嫁,多尔衮也未必乐意,因为他需要的是一个皇后情人,皇太后情人,可不是什么老婆。  再看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如果孝庄真要是嫁了过去,又会怎么样?那她可就惨了,我们应该还记得,多尔衮是抢了大侄子豪格的妻子当自己的小妾的,一旦孝庄嫁过去,那么她就必须要跟自己的“儿媳妇”展开竞争,无论是年龄还是美貌,她都不可能占到优势,搞到最后,说不定会被多尔衮拿大棒子轰出门去……不嫁,她好歹是皇帝的妈妈,多尔衮对皇帝的妈妈是有欲望的,嫁了,她最多不过是一个过了气的黄脸婆,多尔衮脑子又没毛病,放着成堆的如花美眷,怎么可能对一个中年妇女有兴趣?  如此一来,历史就清楚了,孝庄和多尔衮这俩活宝,应该是每天继续偷情,一边偷一边商量结婚的事儿,但实际上,多尔衮并不想娶孝庄,孝庄也不想嫁多尔衮,两人只是通过这种谈婚论嫁的协商手段,将双方的私情继续维持下去,以免脆弱的利益同盟因此而破裂……  所以“嫁了派”的史学家坚称孝庄嫁了多尔衮,却拿不出证据来;而“没嫁派”的史学家坚信孝庄没嫁多尔衮,也拿不出证据来。这是因为这两派都错了,孝庄是嫁了,也是没嫁,正确的说法是处于嫁与未嫁之间……这种中间状态,最是刺激,不唯对当事人是一种快乐的刺激,对史学家们来说也同样。(编辑:点儿)  文章摘自 《清朝其实很有趣儿》 作者:雾满拦江&&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阿巴亥生殉”之谜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14子,为乌拉那喇氏阿巴亥所生。种种迹象表明,在努尔哈赤晚年纷繁复杂的储位之争中,皇太极与原居侧福晋之位的阿巴亥,曾联手诬告大福晋富察氏与太子代善私通等罪,达到了一石二鸟的目的:皇太极争位的主要对手代善被废太子之位,另一个对手莽古尔泰遭到了惨重打击;大福晋富察氏被努尔哈赤休弃,阿巴亥晋升为努尔哈赤的第三个大福晋,其子多尔衮三兄弟地位急遽上升,分别以14岁、8岁、6岁幼龄跻身八和硕额真之列。  努尔哈赤病故时,多尔衮兄弟已辖正白、镶白二旗和十五牛录,实力超过了三大贝勒,成为皇太极、代善之外惟一可能问鼎的力量。甚至有说遗诏虽列多人候选,努尔哈赤临终口谕则是传位多尔衮,暂由代善辅政。然在关键时刻,代善突然戏剧性地宣布:立皇太极为汗(事后得知,代善是被他的两个儿子岳托、萨哈连说服,接受了皇太极的交换条件)。尘埃落定,皇太极所做的第一件事却是率诸贝勒赶赴阿巴亥所居之处逼她自尽殉葬。阿巴亥身为后金国母,年富力强、精明机敏,知晓皇太极、努尔哈赤乃至后金军国的核心隐秘,有她在,多尔衮的发展不堪设想。她只有死。  年幼的多尔衮既失父又丧母,且降居为受管辖、支配的一般贝勒行列。年长20岁的皇太极则恪守对阿巴亥“恩养”多尔衮兄弟的保证。他扶多尔衮作了镶白旗旗主,将两白旗纳入自己的保护和控制之下。而后,皇太极以兄长国君的身份,对多尔衮百般拉拢提携,使多尔衮24岁时被封为和硕睿亲王,26岁时授命大将军,统兵攻明。  鳌拜与多尔衮的对抗   13:02:35& 来源:人民网  不仅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也是皇太极忠心耿耿的心腹。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  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手握重兵,成为这场皇位之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与两黄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谭泰等八人会集于豪格府邸,“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密谋拥立肃亲王为帝。鉴于当时紧张的局面,鳌拜等严加戒备,密令兵丁守卫门禁,以防不测。  八月十四日,代善于崇政殿召集会议讨论继承人选。鳌拜于当天清晨与两黄旗大臣盟誓于大清门,坚决拥立先帝(皇太极)之子,并命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环卫崇政殿,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当会议之中争论不休时,鳌拜与效忠于皇太极的一批将领纷纷离座,按剑而前,齐声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实际上是以武力威胁多尔衮不得觊觎帝位。在这种形势下,多尔衮不得不作出让步,提出拥立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继位,由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同辅政。这一折衷方案最终为双方所接受。福临即位,改明年为顺治元年。当时正值李自成起义军一路进逼北京、即将推翻明王朝之时,满族统治者内部在帝位继承问题上互相妥协,有利于避免祸起萧墙的悲剧,也有利于清军适时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鳌拜是黄旗的重要代表,当初拥戴豪格,继而拥戴福临,在稳定清朝内部的继承秩序方面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多尔衮权势欲极强,也非常有才干。他摄政之后,党同伐异,擅权自重。他首先打击的就是他的争位对手豪格及其拥护者。鳌拜本是豪格的坚定拥护者,又不阿附多尔衮,遭到残酷打击自是情理之中。在多尔衮摄政期间,鳌拜受到的大迫害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发生在顺治初年。顺治元年,鳌拜随英亲王阿济格征讨退守陕西的李自成大顺军,立有大功。顺治二年八月,阿济格因为没有及时奉旨班师,而且谎报战功,受到处罚。阿济格是顺治帝的叔父,为人粗暴,藐视小皇帝,私下呼为“孺子”。清廷谕令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会同护军统领鳌拜召集部众,将阿济格“称上为孺子”之语传示晓谕。谭泰顾及英亲王情面,没有照办。鳌拜也因听从了谭泰之言未奉行谕旨,结果不仅征讨李自成的军功不准议叙,还被罚银100两。后来谭泰又与索尼相仇,互相攻击,鳌拜因庇护索尼再次获罪,几被革职。  第二次发生在顺治五年(1648)。当年二月,征讨张献忠大西军的豪格大军凯旋回京。参领希尔良因冒功邀赏一事遭到处罚,鳌拜也以勘察不实而被议处“应革职,罚银一百两”。三月,贝子屯齐告发郑亲王济尔哈朗当年拥立肃亲王豪格、后又包庇豪格的种种罪状。鳌拜诸人谋立肃亲王之事也被同时告发。多尔衮借此事兴起大狱,严讯诸人。最后,鳌拜以欲立豪格、与诸人盟誓等罪名论死,得旨“罚锾(huán)自赎”。四月,侍卫廓步梭又告发鳌拜在皇太极死时“擅发兵丁守门”,再次论死,改革职为民,得旨免革职。鳌拜虽以大功凯旋,在短短数月间却被论死两次,可见其所受打击之严酷、境遇之窘迫。  鳌拜所受的第三次打击是在顺治七年(1650)。这年七月,多尔衮生病,暗示贝子锡翰,想请顺治帝亲临探视自己,锡翰遂秉承其意“请驾临幸”,多尔衮却又以“违令渎请”罪之,并追究鳌拜包庇之罪,论死,后改免死罚赎、降爵。是年十一月,多尔衮死,顺治亲政。总之,在多尔衮摄政期间,鳌拜有功而无赏、无罪而受罚,三次论死,备受打压。  顺治亲政后,鳌拜可以说是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顺治闻知鳌拜、索尼等人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忠心耿耿,遂对鳌拜极为敬重,视为心腹重臣。从此以后,鳌拜随侍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如商讨本章批复程序、联络蒙古科尔沁部、协和太后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祭奠过世王公妃嫔、协助会审案狱,并倡议“大阅以讲武”,自教武进士骑射,等等。应该说,鳌拜在这一段时间内表现得非常出色。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顺治对他也十分关心和信任。顺治十三年(1656),鳌拜旧伤复发,卧床不起,顺治亲临鳌拜府邸去看望慰问。顺治十四年(1657)冬,孝庄太后(即皇太极妻博尔济吉特氏)病重,顺治朝夕侍侯。鳌拜也没闲着,昼夜于宫中侍候,都顾不上自己休息吃饭,深获顺治帝的赞赏。  综上所述,鳌拜作为“天子自将之师”镶黄旗的重要将领,忠心事主,始终不渝,在皇太极去世后坚决拥立其子为皇位继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最终争得福临继位。他为此与睿亲王多尔衮结下怨仇,在后者摄政期间,多次遭受残酷打击,三次论死。当年曾一起盟誓的黄旗大臣这时早已分化瓦解,改变初衷转而投靠多尔衮者(如谭泰)大获好处。故主皇太极既已去世,其子福临也得以即位,鳌拜此时完全可以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党附多尔衮,这在古往今来的官场上是司空见惯之事。但鳌拜面对如此险恶处境,却仍然不屈不挠,始终没有迎合多尔衮。就此而言,鳌拜作为清初一员骁将,其性格是梗(ɡěnɡ)直倔强、敢于抗争的。他对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一片赤诚,而对顺治也始终坚守臣节,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臣。在目前热播的影视剧中,鳌拜形象给人们留下的都是骄横跋扈、贪婪不法的奸恶形象,他的忠贞梗直这一面恐怕还是鲜为人知的。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1.中国经济网: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72.16.32.*在
9:54:33 发表
[url=/]info[/url] [url=/]payday loans online[/ur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善恶轴心英雄变坏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