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人玩王者荣耀小学生表现打团时不同的表现,想喝不说的是我吗

王者荣耀,王者农药?
杭州老师怒怼王者荣耀!
文:梁建伟
昨天,杭州夏衍中学老师蒋潇潇发文《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对这款风靡中国的手机游戏进行痛斥。以下是这位关心中国下一代的为人师者痛心疾首的文章,值得一看,也值得所有成年,包括中国的游戏从业者深思……
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那种专注、那种迷恋、那种爱慕、那种笑逐言开……那种表情是我们一直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也是他们一点点都不舍得给予我们的,更是孩子在成长之后渐渐消逝掉的。我之所以痛恨是因为我不仅仅是一位家长,更是站在一线的教师。
可能很多人会不赞同我的观点: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手机的功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购物导航游戏停车挂号点菜偷菜休闲社交拍照修图听歌K歌等等,为什么还要约束学生用手机?难道我们还要倒行逆施吗?是的,我们必须这么做。手机是把双刃剑,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利大于弊,我们能自控,我们不会沉迷,我们不会打争霸赛直到凌晨3点,我们不会去买二手机只为能打游戏,我们不会花大把的钱去买游戏装备,我们不会时时刻刻感到手机里有人在呼唤自己的魂魄。但孩子呢?
我现在不能以丝毫的恶意来揣测我们的孩子。当孩子泪流满面的和我说,老师我控制不住自己,我不敢告诉父母,怎么办怎么办老师?那一刻我感觉我的心也被扎了。
网络数据,看完很吓人
网上数据统计:目前王者荣耀的注册用户是2亿,每天在线人数是5千万。虽然游戏页面写明,“本游戏适合16岁(含)以上玩家娱乐”,但根据腾讯浏览指数平台上的《王者荣耀》年龄分布,20岁以下的玩家占一半以上,其中11-20岁的玩家比例高达54%。也就是1亿用户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学生。
王者荣耀被《人民日报》怒“怼”过:直指王者荣耀篡改历史人物,荆轲是女的,无数朝代的历史人物串在一起厮杀。用流行的话说,其中的很多设置非常地尴尬,但也正是这种尴尬,更得年轻人的芳心。在启动页面上,的确有年龄和防沉迷的提示:本游戏适合年满16周岁以上的用户使用!可是这种提示无疑是形同虚设。
在被《人民日报》怒“怼”过之后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但是,这个“成长守护平台”并非如此管用,百度一下,就会看见破解方法。
再来一组惊人的数据:2016年春节,王者荣耀的一款皮肤就卖了1.5个亿,最高日流水突破2亿,最高月流水超过30亿,更可怕的是,中国玩家每天在《王者荣耀》这一款游戏上花的时间是《阴阳师》的6.8倍,是《梦幻西游》的11.9倍,毋庸置疑,这是一款中国手游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庞然大物。
十来岁男孩,飞踹妈妈
钱报5月12日的官微刊登了一则新闻,一位温州的母亲被儿子发飙狂打,只能默默地抱头忍受!当时视频被曝光时一度被误传为“儿子嫌眼镜便宜”,但很快有网友指出了真相,因为母亲无意间打断了儿子玩手游!今年1月,广州某医院,一名十来岁的男孩,连续抬脚向自己的妈妈飞踹,短短几秒连踹5脚。
旁边的奶奶试图阻止孙子的暴力行为,但男孩依然我行我素。而男孩踢打母亲,也是因为母亲想阻止他玩手游。这两段男孩殴打母亲的视频,因为发生在公共场合所以曝光;但不难推断,类似情形在他们的家里,或许并非第一次发生。
钱报5月12日一则新闻:初二尖子生割腕后跳下17楼,事发前一天,男生因为上课玩手机,受到老师和家长批评。快报4月7日一则新闻:小男孩半夜躲在被窝里玩手机,导致性早熟。新浪微博上一则新闻:一小学生用妈妈手机玩王者,共花费4万多,而他的妈妈是一位收入相对较少的清洁工……
这样的事件真的不是耸人听闻,网络的新闻也不是全然不可信。
没错,刷爆银行卡的,玩到“虚脱”和“失踪”的,玩死玩伤的,一抓一大把。于是网友们,尤其是“受害者”的家庭,对游戏真的是极度不满,纷纷声讨!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黑网吧”是迫害孩子的“凶手”,那个年代很多开网吧的都发了财,但受害的孩子们,就不好说后来了。之后上网实名制,网吧不让孩子进了,网吧热也消失了。
现在智能手机普及,手机游戏产业繁荣发展,智能手机游戏成为了新时代的“黑网吧”。那些优秀的游戏设计师深谙人性,懂到了骨子里,才有粘性,才有收入。
我让学生写一篇时评作文:“石悦,2006年内蒙古地区理科高考状元,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在校期间的成绩也非常突出,毕业论文被评定为优秀,研究生则是在北京大学深造,读研期间更是在北大拿到了含金量极高的国家奖学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
毕业后她放弃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去从事游戏主播一职,目前在某网络直播平台拥有109万的关注,新浪微博90万粉丝。”
学生看到这则材料时一片哗然,动笔前我反复提醒职业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但事实还是让我诧异:40篇上交的作文39篇称赞状元的追求梦想的理念,不少同学提出电子竞技的社会责任感和难度,甚至非常崇拜游戏玩家能以超高技能参加世界争霸赛,因为在他们眼里争霸赛已经无异于奥运会了……
乔布斯对科技有着与生俱来的天分,但他同时又是一位慎重的父亲,乔布斯在2010年时这样说道:“我们对孩子在家中使用科技产品进行了限制。”因此国外的新闻才会有类似这样的报道:“Ipad之父的孩子竟然不让自己的孩子玩ipad,这是为何?”
2008年马云在电子商务专题汇报上表示“饿死也不做游戏”。2010年马云向国家领导人作汇报说,“我们坚定地认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中国本来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都玩游戏的话,国家将来怎么办?
所以游戏我们一分钱也不投。人家投,我们鼓掌,但我们不做,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但商业总要往前走,当年不做游戏的阿里巴巴,也在5年后的2013年宣布进军游戏产业。
但我们必须反思
孩子,如果你能好好设计你的将来
孩子,如果你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我们都愿意做你亲爱的老师,三十年为约
作者:梁建伟
来源:钱江晚报,部分内容摘录至 微信号 关爱少年成长
值班编辑:张琴
原标题《杭州高中老师发文怒怼王者荣耀!学生泪流满面哭诉:“我控制不住自己啊!” 》
最强心理分析:「王者荣耀」是如何一步步让人“撸”上瘾的?
文:壹心理创作者 Juno
先来看一组数据:
《王者荣耀》目前已吸引 5000万 的日活用户,注册用户突破 2 亿,有媒体预测王者荣耀日活用户或将高达 7000 万。
随着游戏的火爆,玩家却在游戏中发现,“小学生”玩家已经入侵这款 MOBA 手游。
据统计,传统电竞游戏主力人群为 21-30 岁,而腾讯浏览指数却指出,《王者荣耀》这款 MOBA 游戏的主力人群却推前到了 11-20 岁(53%)。
有没有发现,周围的朋友、同事,不管以前是否玩游戏的,都被一款游戏——王者荣耀所吸引。
也许是在地铁上、也许是在午饭时间的小餐馆里,你都会看到有人拿着手机,手机里时不时发出“Double kill”的声音。
甚至,公司里经常玩王者荣耀的同事们还会组建一个王者荣耀开黑群。
你知道鹿晗在玩王者荣耀,《奇葩说》里选手甚至把王者荣耀作为辩论的例子,不知不觉,王者荣耀已经成为了全民游戏。
如果你恰好也在玩王者荣耀,或许会发现这款游戏真的会让人上瘾,以前下班回家追剧看书,现在一回家就开始开黑组队玩游戏,本来是想让工作了一天的自己放松一下,结果一不小心打到了凌晨 2、3 点......
虽然玩游戏的时候很开心,但是它似乎已经开始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了。想在休息时间里好好看看书提升自己,结果时间全部贡献给了王者荣耀,明明想要早点睡个美容觉,结果总是熬夜到 2、3 点。
或许你卸载过很多次王者荣耀,却又在下班回家的时候重新下载到手机上。
为什么王者荣耀这么火,男女老少都在玩?王者荣耀是如何一步步让人上瘾的?
一、捆绑社交:游戏中他为你打个蓝,不亚于一次烛光晚餐
王者荣耀最成功的一点,也是其他游戏无法做到的一点就是,它把社交属性发挥到极致。人们除了在游戏里面推塔杀人头,还可以顺便完成联络感情、撩妹等功能。
本来和同事在公司并没有太多的接触,结果偶然间发现对方也在玩王者荣耀,结果几局玩下来,发现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亲近了。
毕业后,或许你很少和大学的室友、朋友联系,但是发现对方也在玩王者荣耀以后,你们常常几个人一起组队开黑,以前一个月在微信上都不一定说话,结果现在天天语音组队开黑,颇有种“三缺一,就差你了”的即视感。
以前你和男朋友在一起常常各做各的,他看小说你追剧,而如今,王者荣耀成为你们共同的活动,你会发现,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变多了,而且在游戏中,他帮你打个蓝,为了掩护你送了个人头的浪漫不亚于现实生活中的烛光晚餐和鲜花。
你可以在游戏中拜师收徒,也可以在游戏中和别人建立情侣、闺蜜、好基友、死党等关系。
你只需要用手一点,便可以卸载掉手机上的王者荣耀,却无法轻易将社交关系清除掉。
当你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把王者荣耀卸载,却发现下班一回到家,你的另一半正玩得起劲,还拿着 MVP 给你炫耀,而你的朋友开始发起语音聊天,用“五缺一”来诱惑你时,你说不玩是不是不合群?是不是不善解人意?
于是你只好回答说:等我几分钟,我重新装一下王者荣耀。
二、玩家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从未如此专注过
当你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时间一会儿就过了?
几个小时感觉起来就像几十分钟一样。
而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前所未有的专注,不管是电视剧的剧情还是桌上的食物,都无法干扰你。
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将心流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米哈里齐克森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征:
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有立即回馈的活动。
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
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 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不断优化的障碍,我们对于所从事的活动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战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增加完成障碍的能力。
这不就是我们在玩王者荣耀时的表现吗?
而他认为,使人进入“心流”状态,有四个前提:
内在奖励感
在一局游戏中胜利了,我们会获得认同感和掌控感。
清晰无障碍的目标
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我们的目标就是和队友一起推掉对方的水晶。
努力打小兵、打野怪就能赚金币,赚了金币就能买装备,买了装备就能提升攻击和防御能力......目标明确。
而长期的目标就是打排位升级,王者荣耀设置了不同的段位:倔强青铜、秩序白银、黄金、铂金、永恒钻石、最强王者。
而每一个段位又有:1-5 的等级划分,每个等级有五颗星,赢得一次排位赛就能获得一颗星。
即时反馈结果
当你打完一局后,你可以清楚看到自己和他人的评分,和对团队的贡献。
如果你助攻最大,可以获得最佳助攻的荣耀,如果你在团队中连续杀掉 7 个人,则会活的超神的称号。
如果你在一局中输出、贡献最多,则能拿到 MVP。
平衡的技能水平和挑战
很多人都习惯在对战模式中练英雄,每买了一个新英雄时,我们往往会在最初被虐得很惨,然而在一局局练习中,我们逐渐了解新英雄的技能,杀人头越来越多,享受到了逆袭的快感。
王者荣耀的游戏机制设置,能够让玩家很快进入“心流”状态,从而忘记时间的存在,不觉得疲惫,反而越打越兴奋,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三、契可尼效应:系统会为你匹配坑队友,增加你升级难度
玩过蚂蚁森林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刚开始的时候,兴致满满,每天一大早起床就开始收集能量、偷朋友的能量,为了能够栽成一棵树,然而一旦栽成一棵树之后,便失去了兴趣,隔三差五才想起去收一收能量,不管是使用频率还是兴致都在第一棵树栽种完成后降低了。
你能够清楚地记得一个月前看过的那部悲剧结尾的电影,却早已忘记那部 happy ending 的电视剧。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一种记忆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当我们在打王者荣耀排位赛的时候,处在青铜段位的玩家希望自己升到白银段位,白银的希望能够升到黄金,然而,一到关键赛局的时候(还赢一场比赛就能够升段时),系统就会为你匹配胜率极低的坑队友,所以你会发现,打了一个晚上,段位还在原地踏步。
这样玩家不会很快升级到最高段位——最强王者,系统会增加你升级的难度,即为你匹配坑队友 ,当你玩了一个晚上发现,自己还停留在原来的段位时,只能在明天、后天继续前一天未完成的目标。
在王者荣耀中溺水的往往是段位还没有达到最强王者的玩家,而那些已经升至最高的玩家,就像已经成功栽种一棵树的蚂蚁森林一样,早已经上岸了。
四、个别人物法则:《王者荣耀》是如何引爆全国的?
你为什么会开始玩王者荣耀?
大多数人应该都是受到朋友的推荐、或者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在玩王者荣耀、也有可能是在关注的公众号中看到了对王者荣耀的讨论,于是出于好奇,你下载了王者荣耀。
《引爆点》中曾提到过引起流行的个别人物法则,其中联系员、内行、推销员是引起流行的三种人。
而在王者荣耀的传播过程中,你的朋友、明星、公众号、微博 KOL 在中间都担当了一定的角色,或许你不相信广告、觉得大号都收了钱,却很难抗拒自己的好朋友向你推荐的游戏。
或许你对游戏并不感兴趣,但是当你发现自己喜欢的鹿晗也在玩王者荣耀时,爱屋及乌,也下载了一款......
在朋友、明星、KOL 担当的联系员、内行、推销员的角色中,你不可避免地受影响,王者荣耀在多重曝光中,成为了全民游戏。
作为一个王者荣耀重度成瘾游戏玩家,每天到家最幸福的事就是躺在床上,开着电视剧,然后叫上朋友开黑玩王者荣耀,这种快乐而又堕落的感觉持续了半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卸载过 5 次王者荣耀,卸载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次是因为玩王者荣耀上班迟到,一次是因为周末玩王者荣耀没有交稿,还有次是因为被无缘无故举报一怒之下和王者荣耀说再见......
什么,你问我如何成功戒掉王者荣耀的?
不说了,我先去撸几把。
摘自:大公馆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长期坚持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或协商版权问题!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老凌微摘是凌云律师的自媒体,凌云是云南天之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专利代理人,电话(微信):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王者荣耀》是如何一步步让人“撸”上瘾的?
“你知道鹿晗在玩王者荣耀,《奇葩说》里选手甚至把王者荣耀作为辩论的例子,不知不觉,王者荣耀已经成为了全民游戏。” “或许你卸载过很多次王者荣耀,却又在下班回家的时候重新下载到手机上。” “有没有发现,周围的朋友、同事,不管以前是否玩游戏的,都被一款游戏——王者荣耀所吸引。” 为什么王者荣耀会这么火?实际上,这款游戏在产品、运营、营销三个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心理洞察。 你在玩游戏的时候,有看到多少呢? 先来看一组数据: 《王者荣耀》目前已吸引5000万的日活用户,注册用户突破2亿,有媒体预测王者荣耀日活用户或将高达7000万。随着游戏的火爆,玩家却在游戏中发现,“小学生”玩家已经入侵这款MOBA手游。 据统计,传统电竞游戏主力人群为21-30岁,而腾讯浏览指数却指出,《王者荣耀》这款MOBA游戏的主力人群却推前到了11-20岁(53%)。 有没有发现,周围的朋友、同事,不管以前是否玩游戏的,都被一款游戏——王者荣耀所吸引。 也许是在地铁上、也许是在午饭时间的小餐馆里,你都会看到有人拿着手机,手机里时不时发出“Double kill”的声音。
甚至,公司里经常玩王者荣耀的同事们还会组建一个王者荣耀开黑群。 你知道鹿晗在玩王者荣耀,《奇葩说》里选手甚至把王者荣耀作为辩论的例子,不知不觉,王者荣耀已经成为了全民游戏。
如果你恰好也在玩王者荣耀,或许会发现这款游戏真的会让人上瘾,以前下班回家追剧看书,现在一回家就开始开黑组队玩游戏,本来是想让工作了一天的自己放松一下,结果一不小心打到了凌晨2、3点...... 虽然玩游戏的时候很开心,但是它似乎已经开始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了。想在休息时间里好好看看书提升自己,结果时间全部贡献给了王者荣耀,明明想要早点睡个美容觉,结果总是熬夜到2、3点。 或许你卸载过很多次王者荣耀,却又在下班回家的时候重新下载到手机上。 为什么王者荣耀这么火,男女老少都在玩?王者荣耀是如何一步步让人上瘾的?捆绑社交 “游戏中他为你打个蓝,不亚于一次烛光晚餐。” 王者荣耀最成功的一点,也是其他游戏无法做到的一点就是,它把社交属性发挥到极致。人们除了在游戏里面推塔杀人头,还可以顺便完成联络感情、撩妹等功能。 本来和同事在公司并没有太多的接触,结果偶然间发现对方也在玩王者荣耀,结果几局玩下来,发现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亲近了。 毕业后,或许你很少和大学的室友、朋友联系,但是发现对方也在玩王者荣耀以后,你们c常常几个人一起组队开黑,以前一个月在微信上都不一定说话,结果现在天天语音组队开黑,颇有种“三缺一,就差你了”的即视感。 以前你和男朋友在一起常常各做各的,他看小说你追剧,而如今,王者荣耀成为你们共同的活动,你会发现,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变多了,而且在游戏中,他帮你打个蓝,为了掩护你送了个人头的浪漫不亚于现实生活中的烛光晚餐和鲜花。
你可以在游戏中拜师收徒,也可以在游戏中和别人建立情侣、闺蜜、好基友、死党等关系。 你只需要用手一点,便可以卸载掉手机上的王者荣耀,却无法轻易将社交关系清除掉。当你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把王者荣耀卸载,却发现下班一回到家,你的另一半正玩得起劲,还拿着MVP给你炫耀,而你的朋友开始发起语音聊天,用“五缺一”来诱惑你时,你说不玩是不是不合群?是不是不善解人意?于是你只好回答说:等我几分钟,我重新装一下王者荣耀。玩家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从未如此专注过。” 当你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时间一会儿就过了?几个小时感觉起来就像几十分钟一样。而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前所未有的专注,不管是电视剧的剧情还是桌上的食物,都无法干扰你。
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将心流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米哈里齐克森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征: ---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有立即回馈的活动。 ---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 ---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 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不断优化的障碍,我们对于所从事的活动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战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增加完成障碍的能力。 这不就是我们在玩王者荣耀时的表现吗?
而他认为,使人进入“心流”状态,有四个前提: 1、内在奖励感 在一局游戏中胜利了,我们会获得认同感和掌控感。 2、清晰无障碍的目标 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我们的目标就是和队友一起推掉对方的水晶。努力打小兵、打野怪就能赚金币,赚了金币就能买装备,买了装备就能提升攻击和防御能力......目标明确。 而长期的目标就是打排位升级,王者荣耀设置了不同的段位:倔强青铜、秩序白银、黄金、铂金、永恒钻石、最强王者,而每一个段位又有:1-5的等级划分,每个等级有五颗星,赢得一次排位赛就能获得一颗星。
3、即时反馈结果 当你打完一局后,你可以清楚看到自己和他人的评分,和对团队的贡献。如果你助攻最大,可以获得最佳助攻的荣耀,如果你在团队中连续杀掉7个人,则会活的超神的称号。如果你在一局中输出、贡献最多,则能拿到mvp。 4、平衡的技能水平和挑战 很多人都习惯在对战模式中练英雄,每买了一个新英雄时,我们往往会在最初被虐得很惨,然而在一局局练习中,我们逐渐了解新英雄的技能,杀人头越来越多,享受到了逆袭的快感。
王者荣耀的游戏机制设置,能够让玩家很快进入“心流”状态,从而忘记时间的存在,不觉得疲惫,反而越打越兴奋,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契可尼效应 :“系统会为你匹配坑队友,增加你升级难度。” 玩过蚂蚁森林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刚开始的时候,兴致满满,每天一大早起床就开始收集能量、偷朋友的能量,为了能够栽成一棵树,然而一旦栽成一棵树之后,便失去了兴趣,隔三差五才想起去收一收能量,不管是使用频率还是兴致都在第一棵树栽种完成后降低了。 你能够清楚地记得一个月前看过的那部悲剧结尾的电影,却早已忘记那部happy ending的电视剧。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一种记忆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当我们在打王者荣耀排位赛的时候,处在青铜段位的玩家希望自己升到白银段位,白银的希望能够升到黄金,然而,一到关键赛局的时候(还赢一场比赛就能够升段时),系统就会为你匹配胜率极低的坑队友,所以你会发现,打了一个晚上,段位还在原地踏步。
这样玩家不会很快升级到最高段位——最强王者,系统会增加你升级的难度,即为你匹配坑队友 ,当你玩了一个晚上发现,自己还停留在原来的段位时,只能在明天、后天继续前一天未完成的目标。 在王者荣耀中溺水的往往是段位还没有达到最强王者的玩家,而那些已经升至最高的玩家,就像已经成功栽种一棵树的蚂蚁森林一样,早已经上岸了。个别人物法则 你为什么会开始玩王者荣耀? 大多数人应该都是受到朋友的推荐、或者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在玩王者荣耀、也有可能是在关注的公众号中看到了对王者荣耀的讨论,于是出于好奇,你下载了王者荣耀。 《引爆点》中曾提到过引起流行的个别人物法则,其中联系员、内行、推销员是引起流行的三种人。 而在王者荣耀的传播过程中,你的朋友、明星、公众号、微博KOL在中间都担当了一定的角色,或许你不相信广告、觉得大号都收了钱,却很难抗拒自己的好朋友向你推荐的游戏。 或许你对游戏并不感兴趣,但是当你发现自己喜欢的鹿晗也在玩王者荣耀时,爱屋及乌,也下载了一款...... 在朋友、明星、KOL担当的联系员、内行、推销员的角色中,你不可避免地受影响,王者荣耀在多重曝光中,成为了全民游戏。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王者荣耀重度成瘾游戏玩家,每天到家最幸福的事就是躺在床上,开着电视剧,然后叫上朋友开黑玩王者荣耀,这种快乐而又堕落的感觉持续了半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卸载过5次王者荣耀,卸载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次是因为玩王者荣耀上班迟到,一次是因为周末玩王者荣耀没有交稿,还有次是因为被无缘无故举报一怒之下和王者荣耀说再见...... 什么,你问我如何成功戒掉王者荣耀的? 不说了,我先去撸几把。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全球游戏发行联运金牌服务商!
最新热门游戏资讯!
今日搜狐热点最强心理分析:王者荣耀是如何一步步让人“撸”上瘾的 - 壹心理
最强心理分析:王者荣耀是如何一步步让人“撸”上瘾的
发表于 19:09:44
文:Juno&|&壹心理创作者先来看一组数据:《王者荣耀》目前已吸引5000万的日活用户,注册用户突破2亿,有媒体预测王者荣耀日活用户或将高达7000万。随着游戏的火爆,玩家却在游戏中发现,“小学生”玩家已经入侵这款MOBA手游。据统计,传统电竞游戏主力人群为21-30岁,而腾讯浏览指数却指出,《王者荣耀》这款MOBA游戏的主力人群却推前到了11-20岁(53%)。有没有发现,周围的朋友、同事,不管以前是否玩游戏的,都被一款游戏——王者荣耀所吸引。也许是在地铁上、也许是在午饭时间的小餐馆里,你都会看到有人拿着手机,手机里时不时发出“Double kill”的声音。甚至,公司里经常玩王者荣耀的同事们还会组建一个王者荣耀开黑群。你知道鹿晗在玩王者荣耀,《奇葩说》里选手甚至把王者荣耀作为辩论的例子,不知不觉,王者荣耀已经成为了全民游戏。如果你恰好也在玩王者荣耀,或许会发现这款游戏真的会让人上瘾,以前下班回家追剧看书,现在一回家就开始开黑组队玩游戏,本来是想让工作了一天的自己放松一下,结果一不小心打到了凌晨2、3点......虽然玩游戏的时候很开心,但是它似乎已经开始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了。想在休息时间里好好看看书提升自己,结果时间全部贡献给了王者荣耀,明明想要早点睡个美容觉,结果总是熬夜到2、3点。或许你卸载过很多次王者荣耀,却又在下班回家的时候重新下载到手机上。为什么王者荣耀这么火,男女老少都在玩?王者荣耀是如何一步步让人上瘾的?&- 01 -&捆绑社交“游戏中他为你打个蓝,不亚于一次烛光晚餐。”王者荣耀最成功的一点,也是其他游戏无法做到的一点就是,它把社交属性发挥到极致。人们除了在游戏里面推塔杀人头,还可以顺便完成联络感情、撩妹等功能。本来和同事在公司并没有太多的接触,结果偶然间发现对方也在玩王者荣耀,结果几局玩下来,发现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亲近了。毕业后,或许你很少和大学的室友、朋友联系,但是发现对方也在玩王者荣耀以后,你们c常常几个人一起组队开黑,以前一个月在微信上都不一定说话,结果现在天天语音组队开黑,颇有种“三缺一,就差你了”的即视感。以前你和男朋友在一起常常各做各的,他看小说你追剧,而如今,王者荣耀成为你们共同的活动,你会发现,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变多了,而且在游戏中,他帮你打个蓝,为了掩护你送了个人头的浪漫不亚于现实生活中的烛光晚餐和鲜花。你可以在游戏中拜师收徒,也可以在游戏中和别人建立情侣、闺蜜、好基友、死党等关系。你只需要用手一点,便可以卸载掉手机上的王者荣耀,却无法轻易将社交关系清除掉。当你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把王者荣耀卸载,却发现下班一回到家,你的另一半正玩得起劲,还拿着MVP给你炫耀,而你的朋友开始发起语音聊天,用“五缺一”来诱惑你时,你说不玩是不是不合群?是不是不善解人意?于是你只好回答说:等我几分钟,我重新装一下王者荣耀。&- 02 -&玩家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从未如此专注过。”当你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时间一会儿就过了?几个小时感觉起来就像几十分钟一样。而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前所未有的专注,不管是电视剧的剧情还是桌上的食物,都无法干扰你。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将心流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米哈里齐克森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征: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有清楚目标的活动。有立即回馈的活动。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不断优化的障碍,我们对于所从事的活动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战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增加完成障碍的能力。这不就是我们在玩王者荣耀时的表现吗?而他认为,使人进入“心流”状态,有四个前提:内在奖励感在一局游戏中胜利了,我们会获得认同感和掌控感。清晰无障碍的目标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我们的目标就是和队友一起推掉对方的水晶。努力打小兵、打野怪就能赚金币,赚了金币就能买装备,买了装备就能提升攻击和防御能力......目标明确。而长期的目标就是打排位升级,王者荣耀设置了不同的段位:倔强青铜、秩序白银、黄金、铂金、永恒钻石、最强王者,而每一个段位又有:1-5的等级划分,每个等级有五颗星,赢得一次排位赛就能获得一颗星。即时反馈结果当你打完一局后,你可以清楚看到自己和他人的评分,和对团队的贡献。如果你助攻最大,可以获得最佳助攻的荣耀,如果你在团队中连续杀掉7个人,则会活的超神的称号。如果你在一局中输出、贡献最多,则能拿到mvp。平衡的技能水平和挑战很多人都习惯在对战模式中练英雄,每买了一个新英雄时,我们往往会在最初被虐得很惨,然而在一局局练习中,我们逐渐了解新英雄的技能,杀人头越来越多,享受到了逆袭的快感。王者荣耀的游戏机制设置,能够让玩家很快进入“心流”状态,从而忘记时间的存在,不觉得疲惫,反而越打越兴奋,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03 -&契可尼效应 :“系统会为你匹配坑队友,增加你升级难度。”玩过蚂蚁森林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刚开始的时候,兴致满满,每天一大早起床就开始收集能量、偷朋友的能量,为了能够栽成一棵树,然而一旦栽成一棵树之后,便失去了兴趣,隔三差五才想起去收一收能量,不管是使用频率还是兴致都在第一棵树栽种完成后降低了。你能够清楚地记得一个月前看过的那部悲剧结尾的电影,却早已忘记那部happy ending的电视剧。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一种记忆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当我们在打王者荣耀排位赛的时候,处在青铜段位的玩家希望自己升到白银段位,白银的希望能够升到黄金,然而,一到关键赛局的时候(还赢一场比赛就能够升段时),系统就会为你匹配胜率极低的坑队友,所以你会发现,打了一个晚上,段位还在原地踏步。这样玩家不会很快升级到最高段位——最强王者,系统会增加你升级的难度,即为你匹配坑队友 ,当你玩了一个晚上发现,自己还停留在原来的段位时,只能在明天、后天继续前一天未完成的目标。在王者荣耀中溺水的往往是段位还没有达到最强王者的玩家,而那些已经升至最高的玩家,就像已经成功栽种一棵树的蚂蚁森林一样,早已经上岸了。&- 04 -&个别人物法则《王者荣耀》是如何引爆全国的的?你为什么会开始玩王者荣耀?大多数人应该都是受到朋友的推荐、或者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在玩王者荣耀、也有可能是在关注的公众号中看到了对王者荣耀的讨论,于是出于好奇,你下载了王者荣耀。《引爆点》中曾提到过引起流行的个别人物法则,其中联系员、内行、推销员是引起流行的三种人。而在王者荣耀的传播过程中,你的朋友、明星、公众号、微博KOL在中间都担当了一定的角色,或许你不相信广告、觉得大号都收了钱,却很难抗拒自己的好朋友向你推荐的游戏。或许你对游戏并不感兴趣,但是当你发现自己喜欢的鹿晗也在玩王者荣耀时,爱屋及乌,也下载了一款......在朋友、明星、KOL担当的联系员、内行、推销员的角色中,你不可避免地受影响,王者荣耀在多重曝光中,成为了全民游戏。写在最后作为一个王者荣耀重度成瘾游戏玩家,每天到家最幸福的事就是躺在床上,开着电视剧,然后叫上朋友开黑玩王者荣耀,这种快乐而又堕落的感觉持续了半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卸载过5次王者荣耀,卸载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次是因为玩王者荣耀上班迟到,一次是因为周末玩王者荣耀没有交稿,还有次是因为被无缘无故举报一怒之下和王者荣耀说再见......什么,你问我如何成功戒掉王者荣耀的?不说了,我先去撸几把。原文标题:最强心理分析:「王者荣耀」是如何一步步让人“撸”上瘾的作者简介:Juno | 壹心理创作者,简书微博推荐作者如果你是异类,那我们是同类。一个异类收藏所。 公众号:孤岛(gu_dao2015) 微博:@Juno_2015 作品:《长大之前,恋爱以后》
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硕士
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有起有落,我愿意陪伴你一起经历生命的这一历程,谁说这里没有另一番精彩?
400.00元/50分钟
zerovszero
如果你是异类,那我们是同类。一个异类收藏所。
公众号:孤岛(gu_dao2015)
微博:@Juno_2015
作品:《长大之前,恋爱以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上瘾的表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