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佳最美地质队员员是什么级别奖励

“最美地质队员”推荐人选——李奋强
湖南省煤田地质局&&时间:
&李奋强,博士研究生,1987年大学后一直在湖南省煤田地质局从事地质、科研及相关管理工作,至今已有28个年头,工作业绩可圈可点,取得的科研成果显著,两项科研成果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组织制定省级地方性技术标准2部、发表专业技术论文10余篇。
2011年6月,该同志因工作需要远赴刚果(布)从事工程施工项目的推动与管理工作,期间患急性黄疸肝炎导致重症肝功能衰竭,8月回国进行了肝脏移植术,术后3个月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默默地为煤田地质事业发挥着余热,2014年荣获煤田地质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翻开他的履历,我们看到了曲折与收获;跟随他去奔波,感受到了艰辛与快乐;走近他的心灵,我们则体会到坚强和执着。
一、耐住寂寞,科学严谨,热衷于煤田地质科研事业
“服从组织安排,立足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平凡之事”是他的工作特征。90年代初,面对普遍的“下海经商闯市场”浪潮,李奋强同志抵得住金钱和物质的诱惑,默默地进行煤炭部、煤田地质局总局和湖南煤田地质局的科研项目工作,在技术科研上作出了积极贡献。当时,该同志消化和移植当时山东煤田地质局的地震人工合成记录的程序,有效地应用到煤田物测队提交的江西鸣山地质报告和马田深部的地震勘探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参与煤炭部计算中心《煤炭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国家Ⅰ类科研项目建设,主持完成了湖南煤田局具有代表性的16件地质报告的收集、整理与录入工作,为全国煤田资源规划与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并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在煤田地质总局《微机绘制煤田地质钻孔柱状图》的国家Ⅱ类科研项目中,负责图幅、版面的移植、编码翻译工作,增加了图框、测井曲线、1:50万放大曲线的绘制程序,改进了封孔材料和简易水文的绘制方法,按出图的制版要求,重新修改了分幅的算法,满足了湖南地质环境的需要。先后为街洞矿区马头岭井田地质报告绘制了15个钻孔资料、荆草坪南段戴土里井田普查地质报告绘制了46个钻孔资料,并应用到浆江地质报告的钻孔柱状图绘制中,在此基础上将这一研究成果推广至在全国煤田地质系统内的地质报告提交中,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第三次湖南省煤炭资源评价与预测》-中国煤田地质总局Ⅱ类科研项目子课题中,该同志负责计算机建模与资源评价工作,完成了170余件地质报告基础数据的编录工作。此外,该同志发表的论文《灰色评判法在湖南省煤炭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被省地质学会选入到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献礼的论文集,《湖南省煤炭资源评价模型、方法原理及其程序的实现》被湖南省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会议选入到《跨世纪的湖南科技》的论文集,同时该项目荣获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南省煤炭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勇于创新,有所作为,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
2002年,为提升理论素养,追求进步,该同志考入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2005年6月毕业,并顺利获得地质工程博士学位。尔后,该同志又转入新的研究领域,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方面的科研与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该同志作为湖南省地质灾害排查专家之一,赴四川洪雅县和小金县进行震后地质灾害的排查和治理方案设计等工作,受到了四川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表彰(国土资发[号文)。
在日常的岗位上,他能够虚心地向施工经验丰富的同行、同事学习,跟踪探矿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领域学科发展的动态,积极推广新的工艺技术方法,对深大基坑支护、强透水层止水帷幕、大直径钻孔桩施工等复杂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一是敢于突破常规理论,推导出了一种判断气室位置的新方法和提出一个新的钻杆内所需风量的计算公式,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二是改进了泥浆循环系统和空压机的送风模式,极大地提高了钻进效率,具有工程推广应用价值。
历年来,该同志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完成的代表工程项目有长沙移动梦网景园、万国城工程地质勘察与房屋桩基础施工;东海大桥颗珠山标段、南京长江三桥、常吉高速沅水特大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青岛海湾大桥、长沙湘府路大桥、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桥梁桩基础项目;深圳白鹤、长沙袁家岭地铁车站基坑支护及主体工程项目。
在科技成果方面,该同志负责的《土钉支护的土拱效应及预估变形方法的研究》荣获2008年度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施工企业协会科技成果创新一等奖;《隔离巨厚松散层套管的起拔研究》荣获2009年度省级科技成果奖;《刮刀钻头的结构设计及其在软岩大直径超深孔钻进工艺的应用研究》荣获201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为“气化湖南”默默奉献
2013年11月,该同志调入新成立的湖南省煤田地质局油气资源勘探队,担任队信心中心主任、湖南省矿山地质应急救援中心信息部主任,主要从事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页岩油、致密砂岩气、生物气)和干热岩等新能源能源的勘探开发以及矿山地质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工作。面对新的领域和新的工作岗位,他克服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对身体造成的不适,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先后参与了华电工程油气开发分公司页岩气勘查项目“常页1井”(完钻井深1377.68米)、“永页1井”(完钻井深547米)和中国地调总局页岩气勘查与评价项目《湘西北石门—慈利地区页岩气钻探工程》(完钻井深3008米)招投标与项目施工管理等工作。
2013年,该同志主持实施了湖南省首个湖南省地方性技术标准--《湖南省页岩气钻井技术规程》,已通过了由省质监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近期即将颁布实施。目前正在组织《湖南省页岩气固井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的制定,预计2015年7月颁布实施,同时,该项目荣获湖南省煤田地质局2014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在页岩气方面,该同志还负责实施了《湘西北页岩气快速钻进泥浆技术应用研究》、《湘西北慈利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等科技攻关项目。在矿山地质应急救援方面,该同志负责的《矿山应急救援数据库的构建与可视化应用研究》被列入2014年度湖南省电子信息推广计划,《矿井地质与采掘生产可视化应用研究》、《矿山应急救援井定向轨迹控制技术研究》等项目也正有序实施。在新能源方面,该同志组织实施了《湖南省干热岩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率先组织在湖南省开展干热岩工作。
从这些点滴的工作业绩,我们可看出李奋强的闪光点和默默的奉献。著名作家陈学昭写过一本小说叫《工作着是美丽的》,我们在李奋强的身上有这样的深刻感受:工作着的李奋强,是美丽的,他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地质队员。&&& 2015 年 06 月 02 日
日前,由国土资源部指导,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主办的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评选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我校刘登忠教授凭借四十多年来在地质工作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丰硕的科研成果被授予全国“最美地质队员”称号,成都理工大学也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近年来,全国地勘行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主战场,为增强国内矿产资源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新贡献,涌现出一批感人至深的典型人物,为“三光荣”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寻访“最美地质队员”活动从2014年9月开始,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中推选出381名先进人物代表参与宣传、评选,分别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警黄金部队、中央及各省国有地勘事业单位、油气企业、矿业企业等地勘行业单位。经组织推荐、专家评选,共授予11人为“最美地质队员典型代表”,102人为“最美地质队员”。
据悉,我校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四名优秀地质工作者作为候选人参与了此次评选。为弘扬地矿行业“三光荣”(以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和“四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展现理工地质人的精神风貌,四名地质工作者的事迹陆续在校园网、校报和官方微信等平台进行了深度呈现,并在全校范围内产生了较好的反响。
刘登忠教授1977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曾任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遥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他长期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从事遥感技术、区域地质及油气资源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遥感地质学》、《1:5万区调填图新方法》、《遥感地学分析》、《环境遥感》、《1:5万区调中的遥感技术》、《资源勘查中的遥感技术》等课程;多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国务院油气办等重大科研项目15项;科研成果获部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2项。获成都理工地学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主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区域地质调查报告6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50000)17幅。
刘登忠教授事迹详见校园网:
刘登忠摄于喜马拉雅山北坡
2014 年 09 月 10 日
2014 年 09 月 24 日
2014 年 08 月 02 日【最美地质队员】熊建忠:我们心中的他
在衡南谭子山项目,熊建忠(右一)向国土资源厅专家汇报铜矿见矿情况。
在新疆,熊建忠(后排右二)带领项目组成员踏雪搬家。
永顺钻机开机。
工作中的熊建忠。
与同事热烈讨论中。
最美地质队员熊建忠。(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供图)
&&& 有人说,地质事业是艰苦的事业,更是强者的事业。翻开他的履历,我们见证到曲折与收获;跟随他去奔波,我们感受到艰辛与快乐;聆听他说话,我们品味到专业与扎实;走近他的心灵,我们则体会到坚强和执着……    熊建忠,男,中共党员,1966年5月生,汉族,湖南澧县人,本科文化,在读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三0一大队地勘院总工程师,2011年获得局先进工作者,连续多年获得大队先进工作者。自1988年毕业分配到301大队以来,他一直抗战在野外第一线,从事水化地质专业、金管冲矿床普查地质专业负责,为301大队地质找矿第二次创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执着地质事业,奉献26载青春热血    熊建忠挚爱着他的地质找矿事业,参加工作26年来,无论地质勘查业的“春天”还是“冬天”,他始终坚守在找矿一线,凭借着超强的革命干劲和辛勤付出融化了地质的“寒冬”。他先后担任地质专业负责、技术部部长、项目技术负责、项目负责、院总工等职务,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的近百个县市区,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地质找矿事业。    2007年,301大队迎来了地质行业的第二个春天。机遇与挑战并存,大队要实现地质事业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从铀矿水化分队转型为全方位、多矿种勘查单位。熊建忠临危受命,担任地勘类技术负责。凭着一股干工作就全部投入的冲劲与激情,他览群书、阅宝藏,先后成功带队完成了2个大型项目的地质详查工作,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利润近1000万元。    年,地勘院承揽了2项地质调查任务,工作区分别位于西北的甘肃、新疆,海拨达4200米,那里人迹罕至,既无交通更无通讯,生活条件极为艰难,稍有不慎就有坠崖危险。为了打消职工心中的种种顾虑,他亲自带队,带领队员们爬山涉水,拉剖面、测量定点、槽探,每一项工作他都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最难的他先扛,最险的他先上,充分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扎根地质科研,铸写湘核301品牌    2010年,熊建忠担任湖南永顺朗溪钒矿详查项目的技术负责,合同金额达3000多万元。由于大队长期从事铀矿地质工作,没有钒矿找矿经验,很多人都为301大队是否能完成该项目捏了一把冷汗。接到任务后,他带领一帮年轻人边干边学,一方面大量收集有关钒矿找矿方面的技术资料,另一方面仔细分析矿区的地层岩性及钒矿成矿特征,并认真总结普查工作的经验教训,白天看地质现象,晚上着手现象研究,在不到3个月的短短时间内,就掌握了钒矿找矿的基本方法,并摸索出来一套自己的找矿方法,大胆提出地层深处--震旦系存有钒矿的假想,并对其进行多方位认证,实现了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在湖南省内第一次在以硅质岩为主的层位中发现了含钒层位。这一发现,推翻了多年来地质学界关于湘西震旦系中无钒矿的结论,对国内钒矿找矿都具有指导意义。经初步估算,这项找矿成果使矿区V2O5资源量增加50万吨以上,按近5年的市场价格,其潜在经济价值增加值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这一找矿成果,不仅打响了301大队在湘西的品牌效应,让湘核的旗帜在湘西这块充满神秘而富有魅力的土地上高高飘扬,更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011年9月,在刚刚结束钒矿项目的资料综合整理工作不到一个月时间,我队又承揽另一大型商业地质项目--衡南谭子山矿区谭山岭矿段铜矿重晶石矿边深部勘查项目,他又担当起重任,带领队员们赶赴下一个高地。该矿区属于资源枯竭型危机矿山,矿石的可采率低,且多为低品位矿,虽有了前次成功的经验,但是面临的挑战仍不言而喻,他一方面对低品位矿石进行开发利用可行性论证的深入研究,重新确定工业指标;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地质成果的研究,开展边深部勘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危机老矿山又重新焕发了活力,探明了一个超1000万吨大型重晶石矿与6000吨中型铜矿伴生矿,这一地质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国土资源部等门户网站均有报道。    培育地质新人,严于律己树楷模    熊建忠对待工作一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他硕果累累的成绩背后,掩藏着太多我们不知道的辛劳和汗水。为尽快把新进大学生们培养成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年轻人做出了表率。工作上,他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技术员,不搞特殊化,艰苦的地方总是自己先上,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项目部养成了勤学苦练的风气,一大批年轻人迅速掌握了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领,成为一系列项目的技术骨干;学习上,无论寒冬酷暑,深夜十二点我们总是能在办公室见到他埋头学习的身影,在他的时间概念里,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通过自学,他还成了一名英语通,日常的日语交流也不在话下,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只要你肯问,他都能说出一二三来,给年轻人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地质行业是个大炼炉,融入多少责任心、多少聪明才智、多少汗水和勤奋,就能炼出多少收获、多少成果、多少希望。26年来,熊建忠凭借着对地质专业的执着钻研,从一个普通的地质队员,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研究员、一个专业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获得了多项奖励和荣誉:被评为2011年度核工业地质局先进工作者,他主持完成的的湖南省永顺县朗溪矿区钒矿详查和湖南省衡南县谭子山矿区谭山岭矿段铜矿重晶石矿详查两个项目均获局找矿成果一等奖、金管冲矿床普查报告获核工业地质总局一等奖、湘南桂北地区铀矿水化学区调项目总结报告获核工业地质总局二等奖和核工业中南地勘局一等奖、磷青铜双金属材料及烧结工艺研究获长沙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我队地勘工作争取了莫大的荣誉。    他,找矿立功众多,却淡泊名利;专业知识渊博,却不断钻研探索;身体精力欠佳,却不畏艰辛困苦;工作繁忙紧迫,却不厌其烦指导新人。他,就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地质队员!
( 14:20:55) ( 14:11:46) ( 11:31:21) ( 11:24:03)| &新闻:5 广告: 手机报: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杨衍忠获全国“十佳最美地质队员”称号
  本报讯 (江西日报记者张志勇) 记者5月28日从省地矿局获悉,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评选活动总结表彰会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已故高级工程师杨衍忠荣获全国&十佳最美地质队员&称号,该局地调院西藏区调队队长、&龚全珍式好干部&胡为正荣获全国&最美地质队员&称号。
  &踏遍荒丘与野山,青葱岁月绘虔南。驭风直到花开后,遗爱拼将汗洒干。百万文书捐社稷,一生心血系家园。泉台此去当无悔,永铸忠魂在世间。&这是杨衍忠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在职38年坚守野外一线,为地质找矿作出了重要贡献;退休20载带病编撰600万字的地质找矿文稿,临终前无偿捐献给国家,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崇高品格和赤胆忠心。
  据了解,&寻访最美地质队员&宣传活动由国土资源部指导,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主办,有关中央媒体协办,自2014年8月启动后,共收到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推荐的先进人物381名,最终评出&十佳最美地质队员&11名、&最美地质队员&102名。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赣州公务微博联盟最美地质队员_中国国土资源报网
返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推荐人选——边照辉最美地勘人第一勘探局119队钻机机长边照辉& & &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有一群长年远离城市、与寂寞孤独为伴的人,他们历尽艰辛万苦、走遍崇山峻岭,为国家地质找矿事业无私奉献着,边照辉就是这支地质勘探大军当中的一员。他1985年参加工作,1995年任班长,2010年担任第一勘探局119九队钻探机长,在地勘一线一干就是28年。& & & & & & & && & 边照辉从小就在父辈的影响下深深爱上了地质勘探这一职业,他说:“国家开发矿产资源离不开钻探,干这一行虽然艰苦,但是意义重大,能成为一名地质勘探工人,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骄傲。”& & 钻探工作条件艰苦,野外生活枯燥,文化生活贫乏,不少年轻人耐不住寂寞离开了钻机,可边照辉坚持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由小边变成了老边,虽然钻探工作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地勘人依然要翻山越岭,忍受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 & 边照辉至今还记得初到钻机,站在十几米高的钻塔下,他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然而,一干起活儿来他才发现钻机生活是多么艰苦。初到钻机,他手持拧卸钻杆的链钳,没拧几下就感到双臂酸痛,然后又用长一米多、重十几斤的开管器,一头卡在螺母接头上卸钻杆,由于用力过猛,开管器的一端回弹到小腿上,钻心地痛,有时孔内泥浆压力大时,从孔口喷射出的泥浆溅得满身满脸都是。苦、脏、累还不算什么,冬天上夜班才是最难熬的,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听到一声“接班了”,就必须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穿上冰凉的衣服,听着窗外大风刮着树梢的响声,推开门,一股寒风迎面扑来,赶紧缩一缩脖子,然后顶着寒风带着朦胧睡意,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钻机……& & 山区交通不便,钻机设备入场更需要平整土地,修简易的道路,遇到下雨天,赶往钻机施工现场有时需要走一个小时的路,不知途中要摔多少跤,边照辉经常是满身泥水,满身是伤。山区没有通讯信号,不要说看电视,有时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大多数人在忙碌劳累一天后靠喝酒打牌打发时光。然而,边照辉总是抓住点滴时间学习钻探知识,写心得体会并且经常和领导、前辈、同事们交流,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通过不断询问实践,慢慢地摸索他们的成功经验,避免风险。通过实践,他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经过多年的学习和锻炼,边照辉从一名普通的钻探工人成长为班长,再到机长,逐步掌握了一手过硬的钻探技术,他带领的钻机成孔率100%&,无任何孔内事故和人身事故。&& & 由于边照辉经验丰富,119队领导经常把一些“急、难、险”的任务交给他。他带领钻机在两年内连续打了五个深孔:甘肃庆阳1355米地质孔,山西交城1400米地质孔,山西沁水1254米地质煤层气孔,山西沁水1232米地质孔,河北曲阳1188米地质孔。& & 在甘肃庆阳这个地质孔中,地层复杂,孔壁坍塌严重,地下水量极大。边照辉四处咨询,查阅勘探资料,又去外单位钻机看泥浆调配,学习经验,终于掌握了适合西部地层调配泥浆比例的数据,他苦练泥浆调配技术,经过不断测试,结合孔内的实际情况,调配出每个孔所需要的泥浆,保证了孔壁的安全,为整个孔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 山西沁水的1232米地质孔,打到500米时孔内严重漏水,因为别的勘探队在该地区打过的几口井最终都堵报废了,大家也感到成孔的可能性不大,但边照辉觉得如果放弃将造成极大的损失,他召集大家进行研究,最终决定坚持堵住孔内漏水。边照辉带领大家每天工作到深夜,吃住在钻机旁边,随时掌握了解孔内情况。最后,他大胆往孔内输送烂帆布、松散石头。砖块等廉价材料,使得孔内堵漏略见成效,大家信心大增。后来,他们又把这些材料捆扎后输送到孔内,终于在孔内形成一道道滞留段,阻缓水流,最后用水泥、水玻璃封孔再压泥浆的方法,经过20天奋战,终于堵漏成功。& & 五个深孔的完成,使边照辉名声大震。但边照辉说,领导把这几个深孔交给我,是对我工作的莫大信任,只有安全高效,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才能对得起单位的培养和领导的信任。& & 回想这么多年来走过的路,边照辉说“青春无悔,在地质勘探的道路上,我要更加努力的走下去。”本单位推荐队员边照辉顾立军胡传歌李永红刘永彬罗国平王永明王友印阴慧胜网友评论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主办:中国国土资源报社& & & & & & 承办:北京中地世纪文化传媒中心 & & &运维:北京金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40100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 &&ICP备: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质队员之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