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扇,cpu被动散热器的corem真的打不了大游戏吗

轻薄无风扇?Core M也让MacBook付出了代价
[摘要]如果说新款MacBook在性能上还可以与MacBook Air相比较的话,那么MacBook与主打性能的MacBook Pro几乎没有可比性。
腾讯数码讯(编译:唐马克)英特尔目前一共推出了七个型号的Core M处理器,主频在800MHz至1200MHz,均采用了双核架构、4MB缓存以及HD Graphics 5300集成显卡。而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新款MacBook的性能,选用了其中两款性能最好的型号,主频分别为1.1GHz和1.2GHz。此外,苹果还承诺未来将提供1.3GHz Core M的选配方案,不过目前这款处理器并未出现在英特尔或苹果的网站上。优势:更小、更安静、更高效得益于14nm工艺制程,4.5W的超低功耗可以说是Core M系列处理器最大的优势之一,与之相比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功率都在10W以上,可见Core M处理器的能耗效率明显要高不少。除了更低的功耗以外,14nm工艺制程也意味着Core M可以实现更小的封装体积,相信这也是苹果能将新款MacBook的主板做到只有MacBook Air主板三分之一大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更小的主板也让新款MacBook拥有了极致轻薄的机身。4.5W的功率也意味着Core M处理器会释放出更少的热量,从而降低了对散热系统的要求。苹果在新款MacBook上首次采用了无风扇式设计,这不仅为降低机身重量和厚度创造了条件,而且也削减了大部分噪音来源。劣势:性能不强、续航无明显提升性能和轻薄从来就是一对矛盾体,这在Core M上也不例外。4.5W的功率大大限制了Core M处理器的性能,即便是尚未发布的顶级1.3GHz Core M处理器在性能上仍然不及目前低配MacBook Air使用的1.6GHz双核Core i5处理器。此外,超频后MacBook配备的Core M处理器的主频仍然只有2.4GHz至2.6GHz,而MacBook Air使用的Core i5处理器最低超频主频也有2.7GHz。而且MacBook Air还可以选配默认主频2.2GHz超频主频3.2GHz的Core i7处理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acBook Air使用的处理器搭配的全都是性能更强的HD Graphics 6000集成显卡,因此图形处理性能将会更强。如果说新款MacBook在性能上还可以与MacBook Air相比较的话,那么MacBook与主打性能的MacBook Pro几乎没有可比性,毕竟低配MacBook Pro就已经配备了2.7GHz双核Core i5处理器以及Iris Graphics 6100集成显卡。由于新款MacBook目前尚未开售,因此相关性能测试还未进行,不过Yoga 3 Pro和新款MacBook搭载的都是Core M处理器,因此性能预计也基本相仿。从Digital Trends对的测试来看,联想Yoga 3 Pro的单核及多核跑分数据仅分别为2453分和4267分,低于低配版MacBook Air的2565分和5042分。续航一直是MacBook Air的优势所在,不过可能是因为更换Retina高清屏幕的缘故,新款MacBook在浏览网页和iTunes播放电影时的续航时间分别只有9小时和10小时,而MacBook Air则有12个小时,续航表现更佳。让人又爱又恨的Retina屏幕MacBook配备了一块分辨率高达的LED背光IPS屏幕,而这也是新款MacBook最大的亮点之一。虽然苹果没有透露很多关于这块Retina屏幕的技术细节,但是如此高的分辨率必定会导致续航时间的减少。事实上苹果给出的MacBook的功耗是5W而不是4.5W,其中的缘由可能就与这块Retina屏幕有关。从Yoga 3 Pro的跑分数据来看,Retina屏幕将会给新款MacBook的性能带来不小的负担,使其性能在运行Photoshop、3D游戏或者视频编辑时显得捉襟见肘。不过由于Yoga 3 Pro的分辨率为,比MacBook还要更高一些,再加上OS X的软件系统优化,因此MacBook在处理重度任务时的运行效果可能会比Yoga 3 Pro稍好一些。不难看出新款MacBook是一款有些偏执的产品,极佳的便携性在同类产品中无出其右,但较低的性能却并不适合游戏玩家和多媒体用户。与起步价仅为899美元的MacBook Air相比,轻薄的机身和出色的Retina屏幕究竟是否让MacBook对得起1299美元的售价,恐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与此同时,1299美元的售价也足以购买一台MacBook Pro了,而对于大多数对便携性没有极致需求的消费者来说,一台稍重稍厚但更全面的MacBook Pro可能会更适合日常使用。来源: 查报价,看新品,尽在腾讯数码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数码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数码”或“qqdigi”,获取更多数码资讯。
[责任编辑:oliverli]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Kaby Lake新增低功耗神器:4核+GT2核显最低只要15W TDP
Kaby Lake新增低功耗神器:4核+GT2核显最低只要15W TDP
10:01&&|&&作者:
&&|&&关键字:,,,
虽然kaby Lake处理器的制程工艺还是14nm,不过Kaby Lake在性能及功耗上会做进一步优化。在日前泄漏的一张路线图上,移动版Kaby Lake处理器中的H、U系列分别新增搭配GT2核显的4核型号,TDP分别是18W、15W。
本文约516字,需1分钟阅读
作为Intel第七代智能处理器,Kaby Lake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就会陆续接替现有处理器,虽然它的制程工艺还是14nm,不过Kaby
Lake在性能及功耗上会做进一步优化。在日前泄漏的一张路线图上,移动版Kaby Lake处理器中的H、U系列分别新增搭配GT2的4核型号,分别是18W、15W。Kaby Lake移动版中H高性能系列新增18W TDP的四核处理器按照Intel的惯例,Kaby Lake也会针对不同市场推出不同型号,其中桌面版的是Kbay Lake-S系列,移动版会有H、U、Y系列之分,其中H是偏向高性能,最多4核8线程,TDP最高45W,U是低压版,大都是2核心,,TDP为15/28W,Y是入门级的,功耗最低。如今网站曝光了一张Intel
Kaby Lake处理器的路线图,其中Kaby Lake-S系列TDP有三档-95W、65W及低功耗的35W,配备4核心及GT2核显,这个跟目前的Skylake-S相比没有变化。入门级的Y系列是2核+GT2核显,TDP为6W,也没有什么变化。有变化的主要是U和H系列,其中U系列中2核+GT2核显的还是15W TDP,2核+GT3e核显的是15/28W TDP,但会新增4核+GT2核显型号,TDP依然是15W。U系列中之前有35W TDP的2+2、45W TDP的4+2组合,但还会多出低功耗的4核+GT2核显组合,TDP只有18W。总的来说就是,U和H系列会新增4+2组合,TDP为15W、18W,跟它门规格差不多的核心数没它们多,规格相近的TDP功耗又比他们高得多,这意味着H系列面向的高性能笔记本中也可以搭配出18W
TDP的四核型号,而U系列面向的平板产品中也不是只有双核型号了,也可以有四核平板。这两款新系列处理器要等到2017年下半年才能上市。
本文读者还喜欢
望星喵&教授&:游客:额。。。我们讨论的不是15w的cpu么,这cpu要风扇的啊。要是主动散热还压不住15w的发热,那笔记本厂商可以关门了。
我举core m的例子,只是表示4.5w下,双核能耗比比15w的u,翻了一倍。你一直坚持core m被动散热下,性能受功耗温度的限制。这个观点在新u有风扇下不是问题。功耗每个核比core m分的多,单线程(持续)表现也会比core m好很多。
Core i7-4712HQ
Turbo 7/7/9/10
Core i7-4610M
单线程性能,一般看双核睿频。这两一个3.2g,一个3.5g。频率的平方和功耗成正比,如果15w,这个差距能会更少(4.5w都能冲到3.1g/2.9g)。40%的多线程性能提升更不用说了。
Core i7-6700T
Turbo 6/6/7/8
Core i3-6300T
这组的i3,商业行为太极端。本来可以有睿频却没有(根据4610M:Turbo 2/4),不予讨论,只作参考。35w下,3.4g是肯定不够4核满载的,这个频率是给双线程或者半载用的。
好吧,15w的四核怎么设计呢,一下是我的看法。
Core i7-6660U
Turbo 9/10
15 W/22.5w(8s)
Core i7-xxxxQU
Turbo 10/11/13/14
15 W/22.5w(8s)
15w单线程跑3.1g问题不大。(.3g base TDP 65w)。问题是多线程,长期满载2.8g是肯定不行的,2.8g是给半载的,比如cpu视频解码/游戏的情况。双核u反而面临性能不够。
多线程的情况,4c满载,能运行的频率又和软件有关。
比如满负载x264编码、cinebench渲染,可能持续2.1g-2.2g;(g-2.9g)
linx那种,1.8可能还超过15w一点;(g也许也不够)
打开chrome,瞬时占用7线程,2.8g妥妥的22.5w以内。
我认为 望星喵 教授 是对的。
U系列4核真是MBP13/SBook这个品类的福音!期待性能实测
望星喵&教授&:然后就一核爆炸,三核围观……intel又没有黑科技,双核平白分成四个还tdp不变,要么主频低要么降频,选哪个都是惨
游客:你不知道睿频很厉害么。Core m7 6Y75,主频1.2 GHz,单核最高睿频3.1 GHz,tdp 4.5w。
到时候15w的tdp,完全可以交给两个核,频率2.5g+。
4核满载就少点睿频,性能也能比双核提升40%左右。
望星喵&教授&:
你一定是在逗我……还真以为coreM上4.5wtdp就可以跑3.1?想单核短时上3.1至少要10-15wtdp,都不用啥高精尖软件,跑aida64里打开一看你就会发现,coreM和其他一大票笔记本处理器的tdp现在基本都是oem厂商设定的……
就像联想小新搞出来了个7.5wtdp的低压corei7,latitude 7370的tdp拉到了5.5w,EliteBook Y75功耗一直拉到了15W-10.5W,哪里有功耗又低性能又比同代处理器强的道理,没有的
而且现在对于intel的这种coreM或者是低电压处理器来说tdp已经不是一堵功耗墙了,是很多堵……你的机身温度和电池温度,屏幕温度等都可能成为限制频率的因素
还有核心睿频现在没有那么只能,不是手机,你说分两个核就两个核的,大部分情况是要睿频四个一起起来
另外我不知道你的“4核满载就少点睿频,性能也能比双核提升40%左右”的数据是哪里来的,而且这句话有两个问题,第一少了多少睿频?第二对于家用环境和个人使用最多的单线程应用下这个损失有多少?
游客:/show/9117/analyzing-intel-core-m-performance/4
/show/9117/analyzing-intel-core-m-performance/5
broadwell core m,双核满载 1.8g。
40%是我根据xeon数据和gpu的性能,分析出来的。核心数翻倍,频率只要降到71%,就能维持功耗。
/48922.html
/reviews/nvidia-geforce-gtx-1060-pascal,4679-7.html
Xeon D D-1540 Base 2 GHz Turbo 2.6 GHz 45 W
Core i7 5700HQ Base 2.7 GHz Turbo 3.5 GHz 47 W
望星喵&教授&:如果我说的不够明白的话,那我说短一点
coreM这个东西能跑到多少性能取决于厂家给了这玩意多少tdp和机身各处的温度状况,也就是说coreM的实际性能是一个和好几个参数有关的变量,而且tdp在这里同样也是一个变量,单看一个设备的评测?真的,这个1.8很难说明问题,不同设备很有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成绩,即使是一个机子在不同状态下烤机也可能得到不同的成绩
http://www.notebookcheck.net/HP-EliteBook-1030-G1-Subnotebook-Review..html
这是nbc的6y75的1030g1评测,人家跑了四次一路从2.7-2.9掉到2.0,往下看看数据比较你还能发现一个被m3-6y30吊起来打的m5-6y54
然后要是真按照阁下的理论……同tdp核心翻倍频率减少29%……按照现在的15w双核低压i7-6500U的规格,四核低压i7最大睿频将会是2.17?…………我认为这是一个无法保证长期流畅使用的值……
那大概普通双核低电压处理器以后频率可以飙过正常电压的了?
游客:额。。。我们讨论的不是15w的cpu么,这cpu要风扇的啊。要是主动散热还压不住15w的发热,那笔记本厂商可以关门了。
我举core m的例子,只是表示4.5w下,双核能耗比比15w的u,翻了一倍。你一直坚持core m被动散热下,性能受功耗温度的限制。这个观点在新u有风扇下不是问题。功耗每个核比core m分的多,单线程(持续)表现也会比core m好很多。
Core i7-4712HQ
Turbo 7/7/9/10
Core i7-4610M
单线程性能,一般看双核睿频。这两一个3.2g,一个3.5g。频率的平方和功耗成正比,如果15w,这个差距能会更少(4.5w都能冲到3.1g/2.9g)。40%的多线程性能提升更不用说了。
Core i7-6700T
Turbo 6/6/7/8
Core i3-6300T
这组的i3,商业行为太极端。本来可以有睿频却没有(根据4610M:Turbo 2/4),不予讨论,只作参考。35w下,3.4g是肯定不够4核满载的,这个频率是给双线程或者半载用的。
好吧,15w的四核怎么设计呢,一下是我的看法。
Core i7-6660U
Turbo 9/10
15 W/22.5w(8s)
Core i7-xxxxQU
Turbo 10/11/13/14
15 W/22.5w(8s)
15w单线程跑3.1g问题不大。(.3g base TDP 65w)。问题是多线程,长期满载2.8g是肯定不行的,2.8g是给半载的,比如cpu视频解码/游戏的情况。双核u反而面临性能不够。
多线程的情况,4c满载,能运行的频率又和软件有关。
比如满负载x264编码、cinebench渲染,可能持续2.1g-2.2g;(g-2.9g)
linx那种,1.8可能还超过15w一点;(g也许也不够)
打开chrome,瞬时占用7线程,2.8g妥妥的22.5w以内。
我认为 望星喵 教授 是对的。
望星喵&教授&:望星喵&教授&:如果我说的不够明白的话,那我说短一点
coreM这个东西能跑到多少性能取决于厂家给了这玩意多少tdp和机身各处的温度状况,也就是说coreM的实际性能是一个和好几个参数有关的变量,而且tdp在这里同样也是一个变量,单看一个设备的评测?真的,这个1.8很难说明问题,不同设备很有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成绩,即使是一个机子在不同状态下烤机也可能得到不同的成绩
http://www.notebookcheck.net/HP-EliteBook-1030-G1-Subnotebook-Review..html
这是nbc的6y75的1030g1评测,人家跑了四次一路从2.7-2.9掉到2.0,往下看看数据比较你还能发现一个被m3-6y30吊起来打的m5-6y54
然后要是真按照阁下的理论……同tdp核心翻倍频率减少29%……按照现在的15w双核低压i7-6500U的规格,四核低压i7最大睿频将会是2.17?…………我认为这是一个无法保证长期流畅使用的值……
那大概普通双核低电压处理器以后频率可以飙过正常电压的了?
额。。。我们讨论的不是15w的cpu么,这cpu要风扇的啊。要是主动散热还压不住15w的发热,那笔记本厂商可以关门了。
我举core m的例子,只是表示4.5w下,双核能耗比比15w的u,翻了一倍。你一直坚持core m被动散热下,性能受功耗温度的限制。这个观点在新u有风扇下不是问题。功耗每个核比core m分的多,单线程(持续)表现也会比core m好很多。
Core i7-4712HQ
Turbo 7/7/9/10
Core i7-4610M
单线程性能,一般看双核睿频。这两一个3.2g,一个3.5g。频率的平方和功耗成正比,如果15w,这个差距能会更少(4.5w都能冲到3.1g/2.9g)。40%的多线程性能提升更不用说了。
Core i7-6700T
Turbo 6/6/7/8
Core i3-6300T
这组的i3,商业行为太极端。本来可以有睿频却没有(根据4610M:Turbo 2/4),不予讨论,只作参考。35w下,3.4g是肯定不够4核满载的,这个频率是给双线程或者半载用的。
好吧,15w的四核怎么设计呢,一下是我的看法。
Core i7-6660U
Turbo 9/10
15 W/22.5w(8s)
Core i7-xxxxQU
Turbo 10/11/13/14
15 W/22.5w(8s)
15w单线程跑3.1g问题不大。(.3g base TDP 65w)。问题是多线程,长期满载2.8g是肯定不行的,2.8g是给半载的,比如cpu视频解码/游戏的情况。双核u反而面临性能不够。
多线程的情况,4c满载,能运行的频率又和软件有关。
比如满负载x264编码、cinebench渲染,可能持续2.1g-2.2g;(g-2.9g)
linx那种,1.8可能还超过15w一点;(g也许也不够)
打开chrome,瞬时占用7线程,2.8g妥妥的22.5w以内。
U系列4核真是MBP13/SBook这个品类的福音!期待性能实测
望星喵&教授&:然后就一核爆炸,三核围观……intel又没有黑科技,双核平白分成四个还tdp不变,要么主频低要么降频,选哪个都是惨
游客:你不知道睿频很厉害么。Core m7 6Y75,主频1.2 GHz,单核最高睿频3.1 GHz,tdp 4.5w。
到时候15w的tdp,完全可以交给两个核,频率2.5g+。
4核满载就少点睿频,性能也能比双核提升40%左右。
望星喵&教授&:
你一定是在逗我……还真以为coreM上4.5wtdp就可以跑3.1?想单核短时上3.1至少要10-15wtdp,都不用啥高精尖软件,跑aida64里打开一看你就会发现,coreM和其他一大票笔记本处理器的tdp现在基本都是oem厂商设定的……
就像联想小新搞出来了个7.5wtdp的低压corei7,latitude 7370的tdp拉到了5.5w,EliteBook Y75功耗一直拉到了15W-10.5W,哪里有功耗又低性能又比同代处理器强的道理,没有的
而且现在对于intel的这种coreM或者是低电压处理器来说tdp已经不是一堵功耗墙了,是很多堵……你的机身温度和电池温度,屏幕温度等都可能成为限制频率的因素
还有核心睿频现在没有那么只能,不是手机,你说分两个核就两个核的,大部分情况是要睿频四个一起起来
另外我不知道你的“4核满载就少点睿频,性能也能比双核提升40%左右”的数据是哪里来的,而且这句话有两个问题,第一少了多少睿频?第二对于家用环境和个人使用最多的单线程应用下这个损失有多少?
游客:/show/9117/analyzing-intel-core-m-performance/4
/show/9117/analyzing-intel-core-m-performance/5
broadwell core m,双核满载 1.8g。
40%是我根据xeon数据和gpu的性能,分析出来的。核心数翻倍,频率只要降到71%,就能维持功耗。
/48922.html
/reviews/nvidia-geforce-gtx-1060-pascal,4679-7.html
Xeon D D-1540 Base 2 GHz Turbo 2.6 GHz 45 W
Core i7 5700HQ Base 2.7 GHz Turbo 3.5 GHz 47 W
望星喵&教授&:如果我说的不够明白的话,那我说短一点
coreM这个东西能跑到多少性能取决于厂家给了这玩意多少tdp和机身各处的温度状况,也就是说coreM的实际性能是一个和好几个参数有关的变量,而且tdp在这里同样也是一个变量,单看一个设备的评测?真的,这个1.8很难说明问题,不同设备很有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成绩,即使是一个机子在不同状态下烤机也可能得到不同的成绩
http://www.notebookcheck.net/HP-EliteBook-1030-G1-Subnotebook-Review..html
这是nbc的6y75的1030g1评测,人家跑了四次一路从2.7-2.9掉到2.0,往下看看数据比较你还能发现一个被m3-6y30吊起来打的m5-6y54
然后要是真按照阁下的理论……同tdp核心翻倍频率减少29%……按照现在的15w双核低压i7-6500U的规格,四核低压i7最大睿频将会是2.17?…………我认为这是一个无法保证长期流畅使用的值……
那大概普通双核低电压处理器以后频率可以飙过正常电压的了?
额。。。我们讨论的不是15w的cpu么,这cpu要风扇的啊。要是主动散热还压不住15w的发热,那笔记本厂商可以关门了。
我举core m的例子,只是表示4.5w下,双核能耗比比15w的u,翻了一倍。你一直坚持core m被动散热下,性能受功耗温度的限制。这个观点在新u有风扇下不是问题。功耗每个核比core m分的多,单线程(持续)表现也会比core m好很多。
Core i7-4712HQ
Turbo 7/7/9/10
Core i7-4610M
单线程性能,一般看双核睿频。这两一个3.2g,一个3.5g。频率的平方和功耗成正比,如果15w,这个差距能会更少(4.5w都能冲到3.1g/2.9g)。40%的多线程性能提升更不用说了。
Core i7-6700T
Turbo 6/6/7/8
Core i3-6300T
这组的i3,商业行为太极端。本来可以有睿频却没有(根据4610M:Turbo 2/4),不予讨论,只作参考。35w下,3.4g是肯定不够4核满载的,这个频率是给双线程或者半载用的。
好吧,15w的四核怎么设计呢,一下是我的看法。
Core i7-6660U
Turbo 9/10
15 W/22.5w(8s)
Core i7-xxxxQU
Turbo 10/11/13/14
15 W/22.5w(8s)
15w单线程跑3.1g问题不大。(.3g base TDP 65w)。问题是多线程,长期满载2.8g是肯定不行的,2.8g是给半载的,比如cpu视频解码/游戏的情况。双核u反而面临性能不够。
多线程的情况,4c满载,能运行的频率又和软件有关。
比如满负载x264编码、cinebench渲染,可能持续2.1g-2.2g;(g-2.9g)
linx那种,1.8可能还超过15w一点;(g也许也不够)
打开chrome,瞬时占用7线程,2.8g妥妥的22.5w以内。
望星喵&教授&:然后就一核爆炸,三核围观……intel又没有黑科技,双核平白分成四个还tdp不变,要么主频低要么降频,选哪个都是惨
游客:你不知道有个东西叫DVFS?
望星喵&教授&:动态电压和因为核变多了导致整体功耗被卡住而降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苏菲或者华硕那种官方调压……
多核低频本来就是很经典的保证性能的低功耗手段。。。核心数是linear factor,电压是quadratic factor,何来一样惨
望星喵&教授&:游客:/show/9117/analyzing-intel-core-m-performance/4
/show/9117/analyzing-intel-core-m-performance/5
broadwell core m,双核满载 1.8g。
40%是我根据xeon数据和gpu的性能,分析出来的。核心数翻倍,频率只要降到71%,就能维持功耗。
/48922.html
/reviews/nvidia-geforce-gtx-1060-pascal,4679-7.html
Xeon D D-1540 Base 2 GHz Turbo 2.6 GHz 45 W
Core i7 5700HQ Base 2.7 GHz Turbo 3.5 GHz 47 W
如果我说的不够明白的话,那我说短一点
coreM这个东西能跑到多少性能取决于厂家给了这玩意多少tdp和机身各处的温度状况,也就是说coreM的实际性能是一个和好几个参数有关的变量,而且tdp在这里同样也是一个变量,单看一个设备的评测?真的,这个1.8很难说明问题,不同设备很有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成绩,即使是一个机子在不同状态下烤机也可能得到不同的成绩
http://www.notebookcheck.net/HP-EliteBook-1030-G1-Subnotebook-Review..html
这是nbc的6y75的1030g1评测,人家跑了四次一路从2.7-2.9掉到2.0,往下看看数据比较你还能发现一个被m3-6y30吊起来打的m5-6y54
然后要是真按照阁下的理论……同tdp核心翻倍频率减少29%……按照现在的15w双核低压i7-6500U的规格,四核低压i7最大睿频将会是2.17?…………我认为这是一个无法保证长期流畅使用的值……
那大概普通双核低电压处理器以后频率可以飙过正常电压的了?
U系列4核真是MBP13/SBook这个品类的福音!期待性能实测
望星喵&教授&:然后就一核爆炸,三核围观……intel又没有黑科技,双核平白分成四个还tdp不变,要么主频低要么降频,选哪个都是惨
游客:你不知道睿频很厉害么。Core m7 6Y75,主频1.2 GHz,单核最高睿频3.1 GHz,tdp 4.5w。
到时候15w的tdp,完全可以交给两个核,频率2.5g+。
4核满载就少点睿频,性能也能比双核提升40%左右。
望星喵&教授&:
你一定是在逗我……还真以为coreM上4.5wtdp就可以跑3.1?想单核短时上3.1至少要10-15wtdp,都不用啥高精尖软件,跑aida64里打开一看你就会发现,coreM和其他一大票笔记本处理器的tdp现在基本都是oem厂商设定的……
就像联想小新搞出来了个7.5wtdp的低压corei7,latitude 7370的tdp拉到了5.5w,EliteBook Y75功耗一直拉到了15W-10.5W,哪里有功耗又低性能又比同代处理器强的道理,没有的
而且现在对于intel的这种coreM或者是低电压处理器来说tdp已经不是一堵功耗墙了,是很多堵……你的机身温度和电池温度,屏幕温度等都可能成为限制频率的因素
还有核心睿频现在没有那么只能,不是手机,你说分两个核就两个核的,大部分情况是要睿频四个一起起来
另外我不知道你的“4核满载就少点睿频,性能也能比双核提升40%左右”的数据是哪里来的,而且这句话有两个问题,第一少了多少睿频?第二对于家用环境和个人使用最多的单线程应用下这个损失有多少?
游客:/show/9117/analyzing-intel-core-m-performance/4
/show/9117/analyzing-intel-core-m-performance/5
broadwell core m,双核满载 1.8g。
40%是我根据xeon数据和gpu的性能,分析出来的。核心数翻倍,频率只要降到71%,就能维持功耗。
/48922.html
/reviews/nvidia-geforce-gtx-1060-pascal,4679-7.html
Xeon D D-1540 Base 2 GHz Turbo 2.6 GHz 45 W
Core i7 5700HQ Base 2.7 GHz Turbo 3.5 GHz 47 W
如果我说的不够明白的话,那我说短一点
coreM这个东西能跑到多少性能取决于厂家给了这玩意多少tdp和机身各处的温度状况,也就是说coreM的实际性能是一个和好几个参数有关的变量,而且tdp在这里同样也是一个变量,单看一个设备的评测?真的,这个1.8很难说明问题,不同设备很有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成绩,即使是一个机子在不同状态下烤机也可能得到不同的成绩
http://www.notebookcheck.net/HP-EliteBook-1030-G1-Subnotebook-Review..html
这是nbc的6y75的1030g1评测,人家跑了四次一路从2.7-2.9掉到2.0,往下看看数据比较你还能发现一个被m3-6y30吊起来打的m5-6y54
然后要是真按照阁下的理论……同tdp核心翻倍频率减少29%……按照现在的15w双核低压i7-6500U的规格,四核低压i7最大睿频将会是2.17?…………我认为这是一个无法保证长期流畅使用的值……
那大概普通双核低电压处理器以后频率可以飙过正常电压的了?
望星喵&教授&:然后就一核爆炸,三核围观……intel又没有黑科技,双核平白分成四个还tdp不变,要么主频低要么降频,选哪个都是惨
游客:你不知道睿频很厉害么。Core m7 6Y75,主频1.2 GHz,单核最高睿频3.1 GHz,tdp 4.5w。
到时候15w的tdp,完全可以交给两个核,频率2.5g+。
4核满载就少点睿频,性能也能比双核提升40%左右。
望星喵&教授&:
你一定是在逗我……还真以为coreM上4.5wtdp就可以跑3.1?想单核短时上3.1至少要10-15wtdp,都不用啥高精尖软件,跑aida64里打开一看你就会发现,coreM和其他一大票笔记本处理器的tdp现在基本都是oem厂商设定的……
就像联想小新搞出来了个7.5wtdp的低压corei7,latitude 7370的tdp拉到了5.5w,EliteBook Y75功耗一直拉到了15W-10.5W,哪里有功耗又低性能又比同代处理器强的道理,没有的
而且现在对于intel的这种coreM或者是低电压处理器来说tdp已经不是一堵功耗墙了,是很多堵……你的机身温度和电池温度,屏幕温度等都可能成为限制频率的因素
还有核心睿频现在没有那么只能,不是手机,你说分两个核就两个核的,大部分情况是要睿频四个一起起来
另外我不知道你的“4核满载就少点睿频,性能也能比双核提升40%左右”的数据是哪里来的,而且这句话有两个问题,第一少了多少睿频?第二对于家用环境和个人使用最多的单线程应用下这个损失有多少?
/show/9117/analyzing-intel-core-m-performance/4
/show/9117/analyzing-intel-core-m-performance/5
broadwell core m,双核满载 1.8g。
40%是我根据xeon数据和gpu的性能,分析出来的。核心数翻倍,频率只要降到71%,就能维持功耗。
/48922.html
/reviews/nvidia-geforce-gtx-1060-pascal,4679-7.html
Xeon D D-1540 Base 2 GHz Turbo 2.6 GHz 45 W
Core i7 5700HQ Base 2.7 GHz Turbo 3.5 GHz 47 W
望星喵&教授&:然后就一核爆炸,三核围观……intel又没有黑科技,双核平白分成四个还tdp不变,要么主频低要么降频,选哪个都是惨
游客:你不知道有个东西叫DVFS?
动态电压和因为核变多了导致整体功耗被卡住而降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苏菲或者华硕那种官方调压……
望星喵&教授&:然后就一核爆炸,三核围观……intel又没有黑科技,双核平白分成四个还tdp不变,要么主频低要么降频,选哪个都是惨
游客:你不知道睿频很厉害么。Core m7 6Y75,主频1.2 GHz,单核最高睿频3.1 GHz,tdp 4.5w。
到时候15w的tdp,完全可以交给两个核,频率2.5g+。
4核满载就少点睿频,性能也能比双核提升40%左右。
你一定是在逗我……还真以为coreM上4.5wtdp就可以跑3.1?想单核短时上3.1至少要10-15wtdp,都不用啥高精尖软件,跑aida64里打开一看你就会发现,coreM和其他一大票笔记本处理器的tdp现在基本都是oem厂商设定的……
就像联想小新搞出来了个7.5wtdp的低压corei7,latitude 7370的tdp拉到了5.5w,EliteBook Y75功耗一直拉到了15W-10.5W,哪里有功耗又低性能又比同代处理器强的道理,没有的
而且现在对于intel的这种coreM或者是低电压处理器来说tdp已经不是一堵功耗墙了,是很多堵……你的机身温度和电池温度,屏幕温度等都可能成为限制频率的因素
还有核心睿频现在没有那么只能,不是手机,你说分两个核就两个核的,大部分情况是要睿频四个一起起来
另外我不知道你的“4核满载就少点睿频,性能也能比双核提升40%左右”的数据是哪里来的,而且这句话有两个问题,第一少了多少睿频?第二对于家用环境和个人使用最多的单线程应用下这个损失有多少?
望星喵&教授&:然后就一核爆炸,三核围观……intel又没有黑科技,双核平白分成四个还tdp不变,要么主频低要么降频,选哪个都是惨
你不知道睿频很厉害么。Core m7 6Y75,主频1.2 GHz,单核最高睿频3.1 GHz,tdp 4.5w。
到时候15w的tdp,完全可以交给两个核,频率2.5g+。
4核满载就少点睿频,性能也能比双核提升40%左右。
望星喵&教授&:然后就一核爆炸,三核围观……intel又没有黑科技,双核平白分成四个还tdp不变,要么主频低要么降频,选哪个都是惨
你不知道有个东西叫DVFS?
然后就一核爆炸,三核围观……intel又没有黑科技,双核平白分成四个还tdp不变,要么主频低要么降频,选哪个都是惨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读书是为了心平气和地跟某些人讲道理,健身是为了让某些人心平气和地跟你讲道理,可惜我读书少,脾气也不小。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直击双十一低价,买!
NVIDIA Max-Q笔记本导购
开学装机少不了,高性价比SSD导购
长续航、性能也够强的手机导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系统散热方式主动被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