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4399这一步黑方选择走哪步棋完全保证自己还有获胜的可能性?

42被浏览5172分享邀请回答9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7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b&说了谢绝转载,还是不断能看到转载,微博上也不断有人艾特。我诚恳的请大家,在知乎,尊重一下答主好吗?不要把这个回答通过任何方式转出去,让它留在站内。我谢你们了。&/b&&br&&br&&b&————————————&/b&&br&&br&&b&*本答谢绝转载*&/b&&br&&br&题主,你真想知道?&br&&br&哪怕是智力运动或是智力游戏,生活中通常所能见到的上手对下手的碾压,也通常是熟练度的碾压,投入程度和学习资源的碾压等。只有上升到极高的高度后,甚至到了突破普通人极限瓶颈之后的较量里,天赋的碾压才会占据主要地位。&br&不止是智力运动,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同理。&br&&br&所以假如大家在某件事上遭到了碾压,不要灰心,不要丧气,更不要找什么自己是天赋不足的开脱理由。&br&要告诉自己,你不过是投入不足,方式不当,实力不够,还没到拼天赋的程度呢。&br&&br&从我开始学棋,到今天,已经接近20年了。打过的比赛,输过的棋,受到过的碾压,根本记不清有多少。&br&下棋的人,从学棋开始,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输棋中前进的。&br&生活,没有多少时间给你去舔伤口。&br&&br&最近就有这样一盘棋。&br&&br&就在两周前的台湾,第二届世界大学生锦标赛的末尾,和台湾冠军王元均七段下的一对四指导棋,受先。&br&这盘棋意外的留下了大量的照片,恐怕是二十年来我在比赛中留下影像最多的一盘棋。&br&在事后自己像旁观者一样观看自己当时的表情和神态,感觉非常微妙。&br&&br&因为以我的“高龄”,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以学生身份参加比赛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盘棋也可能成为我学生时代的最后一盘棋,所以一开始抽签时,我就意识到了这盘棋不同往常的重要意义。&br&&br&全场下指导棋的职业棋手里,好几位都是老棋手,名气不小,但实力已经严重退化。&br&而王元均,也许在爱好者中声名不著,但他现在的实力其实早已超过了在场的老世界冠军。&br&所以他显然是最佳的对手。&br&&br&当我第一个被抽中为王元均的对手时,心里非常高兴:好!果然是你。&br&&img src=&/7721f10ecf_b.jpg& data-rawwidth=&4208& data-rawheight=&2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08& data-original=&/7721f10ecf_r.jpg&&我还当场拍摄下了这支幸运的签。&br&&br&由于我是第一个被抽中的,也就是是第一个落座的,当时已经等在那里的王元均还和我攀谈了几句,并询问了我的段位。&br&当听到我说5段时,他追问道:“5段?是大陆的5段吗?”&br&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对旁边的工作人员说到,让先吧,只能让先。&br&&br&正合我意。&br&虽然对手很强,但我也不愿意在四对一的情况下还被让两子,那样赢了也没有意义。&br&毕竟,虽然他现在很强,是上手,但也是我的晚辈。&br&&br&王元均出生于1996年,比我小了近10岁;&br&我学棋的时候,他刚出生;&br&我放弃冲击职业的时候,他还没学棋;&br&我上大学后重新捡起围棋的时候,他刚刚成为职业,但以台湾新职业的情况,那时候的他未必就比我强出多少;&br&而现在,他实际上已经成为台湾第一人,而且在世界舞台上颇具竞争力,已经远远不是我能够望其项背的了。&br&&br&本来说是一对六,但抽中的人有人不屑于被一对多指导,最后开始的时候,是一对四。全部让先。&br&在开棋之后,他每次走到我面前时,落下每手棋前,都要停下来想一想,甚至是第一步。&br&从胜负角度来讲,我应该暗暗叫苦,但反过来说,对手重视你,难道不是你所希望的吗?&br&(身旁同时被指导的还有钟承恩和曲绍阳,他俩现在其实都比我强啊,王元均你怎么不问问他们的段位T_T,你跟他俩下棋落子别那么快啊摔)&br&&br&看看自己当时的影像吧。&br&&br&开局之前,我是这样的:&img src=&/e77aee94fb4c23497fef5_b.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e77aee94fb4c23497fef5_r.png&&你可以从我的眼神中看到我要赢的决心。毕竟,他要一对四。&br&&br&开局不久,我很快进入状态,这时候我的神态,是这样的:&img src=&/00ce2d3b42e19f3ba54f3f_b.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00ce2d3b42e19f3ba54f3f_r.png&&我当时的心态,是很沉稳的,就像是在下一盘普通的比赛棋一样。&br&&br&可是因为序战的两步缓手,局面很快的不利了,我越来越投入进棋局,身体开始前倾:&img src=&/6ecaee715c_b.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6ecaee715c_r.png&&我盯住右上的局部,苦苦思索在自身两边都已经不厚的情况下,如何缠绕白棋左右,杀掉白棋右上打入的棋子。&br&但从局面来说,实际已经不可能了。&br&&br&经过一个巨大的转换,拜自己一步大勺所赐,我虽然吃住了白棋右上打入的一块,却葬送了整个左上,外围还没有完整封住。&br&其实这根本称不上转换,白棋盘面已经领先20有余,棋已经结束了。&br&可我不愿投子,还在继续着棋局,调整着情绪。在这样一局棋里留下这样的棋谱,实在非我所愿。&br&&br&一位记者,也是我的朋友,抓拍下了我投子前的瞬间。&br&(以下两张照片,版权属于新浪网体育记者李新舟)&br&&img src=&/73d8c398abb5a809dac57fd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73d8c398abb5a809dac57fd3_r.jpg&&没错,这就是我现在的头像。我静静的看着棋局,在最后的投子之前慢慢享受着无力回天的快感。&br&&br&随后我余光注意到朋友的拍摄,自然的抬眼看了他一眼。&br&他抓下了这个瞬间,而有了下面这张照片。&br&&br&回来两周了,截至现在,我从来没放出过这张照片,因为当我看到自己的眼神的时候,觉得实在太残忍了。&br&&br&可这就是真相。&br&&br&既然你真想知道被碾压的感觉,看看这个眼神,也许就知道了:&br&&img src=&/ffd91cda4e7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ffd91cda4e7c_r.jpg&&你懂了吗?&br&&br&————————————————&br&&br&回来之后没几天,去了杭州,和几位朋友小酌,聊起了国家队资源和天赋的问题。&br&一个朋友(现在国内职业等级分排名40多,围甲主力)说,刚定上职业的那些少年们,如果几年内能进入国家队,等级分会很快的冲到2400,如果没进国家队,基本就到不了2300。&br&我问道:你说国家队训练环境的影响吗?&br&他说道:不是,是天赋。显示出天赋的,才有可能进入国家队,那就能上的去。没那个天赋的,自然也就进不了,慢慢的就落在后面了。&br&&br&你看,到了这个高度,天赋的碾压才真正显的重要。&br&&br&&b&*本答谢绝转载*&/b&&br&&br&&b&————————————————&/b&&br&&br&既然怎么说都没有用,一定有人要坚持不尊重答主的意见,坚持转载,我作为一个弱小的答主,确实做不了什么。&br&&br&只好见一个拉黑一个。&br&不管你是知乎或微博多少万粉的大V。&br&&br&&b&————————————————&/b&&br&&br&你看,就是有这样的人,一钓就钓出来了。&img src=&/abdcc78564df6ebb3542_b.png& data-rawwidth=&541& data-rawheight=&1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1& data-original=&/abdcc78564df6ebb3542_r.png&&不让干什么就偏要干什么,那是青春叛逆期小盆友喜欢干的事情。&br&直接辱骂的,我只想说在知乎上,像我这样温和好脾气的,你都直接往脸上踩,可想而知你在生活中会有多作死。&br&&br&我不愿意这个回答向外流传,并不是版权的问题。&br&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以前写的回答是什么内容和风格的,我以前极少写这样的回答。&br&这个回答和我以前的回答比起来,什么都不是。&br&&br&我愿意写这个回答,仅仅是为了回答题主的问题。&br&我喜欢这个题主,愿意回答他的问题,仅此而已。&br&&br&至于答案版权,我其他的回答,尤其是上过日报的那些,被抄袭过何止几百上千次,我维权都有几十次。&br&看到了,就维一下权;不知道,也还是过日子。&br&你觉得如何如何就能伤害到我?图样了吧。&br&&br&只不过我已经很诚恳的请大家不要外传了,还是有不少人视而不见,里面还包括一个大V,这种行为对人极不尊重。我不知道你是谁就罢了,我知道了,当然就会对你敬而远之,以后避免跟你打交道。&br&至于一些看不出身份的三零用户,都不知道你是谁,你当然也就不重要。&br&我的拉黑,只不过是断绝以后与之交往的可能性而已。&br&&br&无他。&br&&br&还有就是,我头一次往答案里放这些乌七八糟的内容。&br&&br&真的是...&br&&br&&br&&br&好好玩!
说了谢绝转载,还是不断能看到转载,微博上也不断有人艾特。我诚恳的请大家,在知乎,尊重一下答主好吗?不要把这个回答通过任何方式转出去,让它留在站内。我谢你们了。 ———————————— *本答谢绝转载* 题主,你真想知道? 哪怕是智力运动或是智…
&p&谢,因为中国象棋,一般认为就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啊。&/p&&img src=&/v2-935fb1e998af86cfb454_b.jp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2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v2-935fb1e998af86cfb454_r.jpg&&&p&图 三哥不是很服。&/p&&p&其实下过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同学都会发现,这两个东西确实相似程度特别的高,尤其是马和车的走法以及每个棋子的排列位置。&/p&&p&所以不知道好奇宝宝们有没有搜过这两个东西的相关渊源,你会发现国内很多网站以及论坛无一例外的写出来什么是——韩信无聊,“纸上用兵”发明的这玩意(其实韩信那时候还没有纸),至于国际象棋,那必然是中国传过去的中国最早啊。——(然后加上几个民族主义者特爱用的多重叹号。)&/p&&p&所以打开某度百科你会喜闻乐见的发现这一套东西——&/p&&img src=&/v2-3fb05eafeb5c81a170046_b.png& data-rawwidth=&1166&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6& data-original=&/v2-3fb05eafeb5c81a170046_r.png&&&p&图 当年这一类百科还是引用一些古人的推测,现在直接就把李约瑟等洋科学家搬出来了,且不说六博和现代象棋巨大的差距,知乎有不少关于李约瑟的评价,这里也就不多说了。(其实我也不完全否认象棋有起源于中国的可能性,但是至少目前的证据很多都是自说自话。而且这么肯定的语气你某度百科是怎么做到的。)&/p&&p&但是下面还是出现了这玩意,一般看见这类那可信性就比较低了——&/p&&img src=&/v2-0be1ced2ed7b_b.png& data-rawwidth=&1585& data-rawheight=&6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85& data-original=&/v2-0be1ced2ed7b_r.png&&&p&图 总之如果按照这类解释,那可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那就是“象”不过是象征的意思,代表这是一种象形的战争棋类游戏。&/p&&p&但是事实上,中国最早记载的象棋类运动,除了上面那些捕风捉影的玩意,最早见于记载的,和现代象棋有渊源的其实是唐代的“宝应象戏”。&/p&&p&“(棋子)‘悉高数寸’“‘王神貌伟然,雄姿罕俦’ ”“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系四方,辎车直入无回翔,六甲次第不乖行。”( 牛僧孺《玄怪录》)&/p&&p&从这里能看出来,最起码在那个时代,棋子应该所谓“悉高数寸”的立体棋,而上面描述马、车等走法已经和如今的象棋很像了。而按照“八八象棋”的说法,这玩意其实是用的8x8的格子作为棋盘的。&/p&&p&无论你认为象棋是谁发明的,中国真正开始大量记载象棋,并书写棋谱以及“棋诗”的时候,都已经是北宋了,比如有个挺有名的理学家程颢就写过这么一诗——&/p&&blockquote&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楸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blockquote&&p&我们能发现一个很神奇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个诗里面单单没有提到炮这个玩意,尤其是有一句“河外尖斜步卒轻”,说明这里面的卒是可以斜着走的,下过国际象棋的应该知道,这个也是目前国象的规则。但是从这个诗又能看出来,程已经提到了刘项这两位,所以现在一般认为,楚河、汉界应该是这个时候才出现在中国象棋里面的,而并不是什么淮阴侯韩信闲着无聊发明的。&/p&&ul&&li&所以如果从文献和考古来说,中国最早有关“象戏”的记载,也仅仅是北周时期,也就是隋文帝杨坚篡权的那个北朝,然后这种象戏在唐代出现记载,于宋代逐渐发展,演变成了我们现在常见的中国象棋。不过你要非说是中国人民天资聪颖,瞬间就发明这么一个奇妙的点子,思维模式是李约瑟说的阴阳调和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那我也没啥话说。&/li&&/ul&&p&不过我们越过帕米尔高原,会发现印度和波斯都有记载,在公元3世纪开始于印度风靡的棋类游戏——恰图兰卡,也就相当于中国的三国时期。&/p&&p&恰图兰卡最早被记载,是因为6世纪时候三哥带着自己的游戏恰图兰卡去测试波斯国王,所以我们根据萨珊王朝的史书,发现波斯国王也派人带着波斯的游戏“双陆”去了三哥那里。所以再丝绸之路大繁荣的时代,因为波斯和唐几乎接壤,所以本来在唐最流行的是“波斯双陆”。&/p&&p&所以我们能通过这个资料了解到较早的恰图兰卡游戏,这种玩意有四人和二人版本,本来四人的是主流,但是好像波斯叔叔们比较喜欢二人版本,所以这个东西就风靡起来了。&/p&&img src=&/v2-489e5dd68ab_b.png& data-rawwidth=&877& data-rawheight=&9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7& data-original=&/v2-489e5dd68ab_r.png&&&p&图 复原的恰图兰卡二人版本。&/p&&p&在恰图兰卡中,看起来很像一个动物世界,这是一个很富有印度特色的,有大象、有马有车的一种游戏,而且象是行走斜对角,马走L字型,已经和如今的象棋很类似了。&/p&&p&因为三哥把这个东西带到了波斯,所以很快这个东西就在波斯风靡了起来,我们来看一下历史上的波斯象棋——&/p&&br&&img src=&/v2-d81ce1ff1791ccda98fa266_b.png& data-rawwidth=&877& data-rawheight=&9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7& data-original=&/v2-d81ce1ff1791ccda98fa266_r.png&&&p&图 波斯象棋“沙特兰兹”( shatranj )其实就是带着波斯口音翻译的“恰图兰卡”。&/p&&p&无论是恰图兰卡还是波斯象棋,我们会发现最早国王旁边的那个叫做 “仕”(波斯语“farzin”也就是宰相的意思),而这个仕的走法和中国基本一样,就是向着斜对角一次走一步。而波斯象棋和恰图兰卡最大的不同是,一个是两个王在一条线上,一个是两个王错开。&/p&&p&事实上后来确实如此,我们会发现,泰国象棋、高棉象棋、缅甸象棋、马来象棋等恰图兰卡的直属后代,仍然规则和恰图兰卡接近,两个王也是错开的,而现在一般认为中国的宝应象戏和后来传到欧洲的国际象棋,波斯象棋应该是其源头。(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全世界的象棋种类特别多,光波斯象棋的后裔就有拜占庭象棋、本营象棋、帖木儿象棋、信使象棋、土耳其大象棋、蒙古象棋等等,规则也大同小异。)&/p&&p&中国到了后期,虽然有了楚河汉界,棋子按照中国人意象的思维扁平化,包括所谓有人牵强附会的“我们的棋盘都是一个个关系网,而国际象棋都是每个棋子独立的势力范围”等等差别。但是为了区分,我们仍然把一边的“象”留了下来,如果你说象棋的“象”是象形的意思,总不会搞个大象的棋子吧。&/p&&p&波斯象棋经过阿拉伯的扩张在中世纪传入欧洲之后,欧洲和中国一样也开始了对其本土化的改造,最著名的就是王旁边的“士”变成了那个无所不能的“后”,我记得有一本书是专门写这个的,大致总结一下就是——波斯象棋传入欧洲正好是基督教控制最为严重的中世纪,那个时候有很强的圣母崇拜,再加上象棋在当时主要是女性群体的游戏,以及当年出现了不少权倾一时的女性贵族,所以后就取代了“士”成为了一个可以上下左右斜对角无限行走的BUG棋子。而本来站在边上的车,也被欧洲改造成了行走的炮塔,最后成了一个城堡一样的形状,这些也都和中世纪的堡垒战息息相关。&/p&&ul&&li&当然了,我还真见过有人用国际象棋规则来宣扬欧洲古代“女权”的,其实你会发现后再牛逼,王只能被逼死又不能被吃了不是?&/li&&/ul&&p&总之说了这么多,你会发现东方的伟大往往也不在于什么东西都要说自己是祖宗,而是可以把人家的好玩意改造过来,成为一个更容易在本土扎根的东西。文化自信固然重要,关键还得道路自信,其实自古以来的二胡、琵琶、唢呐这些西域波斯传来的玩意,也终究成为了我们的“传统”,而蒸馏酒技术传入中国,也不会让你说中国白酒是个西洋的东西,毕竟有些东西的灵魂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p&&p&其实比起象棋,基本没争议土生土长的围棋,才算是世界上最为精妙的一种棋类。不过就算是围棋,也不免其外文名字变成了日文的go,也无法避免高手败于AI的事实。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对于中国同样如此。&/p&&p&所以与其强行找自信,吹捧一些没边的东西。不如感谢下一带一路吧——&/p&&p&给我们带来多少乐子呢。&/p&&br&&br&&br&&p&(回几个评论,第一是这道题的重点根本不在于中国古代有没有大象,题主同样也没这么问,小朋友都高考了,心疼。&/p&&p&第二我哪句话说中国古代没有过大象了,阅读理解不强不要紧,但是慎重脑补总是个基本的素养吧。&/p&&p&顺便说下,相当长一段时间,狮子和大象最远分布都是不断向非洲中心退却的,包括亚洲狮在19世纪已经剩下十几头了,还都在西南部。而你要非说孟获的云南一带有大象所以中国到三国都有大象兵,那我也无话可说,南蛮流下了激动的泪水。)&/p&
谢,因为中国象棋,一般认为就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啊。图 三哥不是很服。其实下过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同学都会发现,这两个东西确实相似程度特别的高,尤其是马和车的走法以及每个棋子的排列位置。所以不知道好奇宝宝们有没有搜过这两个东西的相关渊源,你会…
我自己先抛砖引玉,说一个五子棋的例子.&br&本来是希望看到有关于国际象棋/跳棋的拆解(特别是残局拆到几个子的了),结果这个抛的砖先上了日报...&br&第一点是原始规则的五子棋早就被证明是先手必胜了,禁手规则,gomokupro规则等等所有不带交换的限黑规则都被证明白棋不能玩.&br&但是人类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有着更加丧心病狂的想法&br&想法1:正常的开局(黑1白2)下,把所有必胜的黑三找出来&br&于是最传统的无禁手规则下,就诞生了下面两张图:&br&&img data-rawheight=&516& data-rawwidth=&515& src=&/a0c8a5c0e7affd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5& data-original=&/a0c8a5c0e7affd_r.png&&&br&&img data-rawheight=&517& data-rawwidth=&516& src=&/c64e228ef97cbe84ea8e0c9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6& data-original=&/c64e228ef97cbe84ea8e0c9_r.png&&以上所有的黑点蓝点,都被证明是黑棋必胜的,基本上只要黑棋随便在1边上丢一个子,脸不是特别黑都能赢,这些点有些是老早就知道很轻松能赢的,但是有些直到最近才被发现,例如第二张图最左边的点是今年的结果,最左下的点是去年的结果,最下方的点是前年我给出的结论.&br&&br&想法2:把所有黑1的情况列举出来.&br&由于一手交换规则的推行,这个工作就有人自发去完成了,因为研究越多实战时赢面就越大嘛,目前的结论是&br&&img data-rawheight=&519& data-rawwidth=&528& src=&/8520dba6f6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8& data-original=&/8520dba6f6f_r.png&&随着A点必胜的解决(过程十分复杂),以上所有靠中心的点都是黑棋必胜的&br&星位还剩下两个分支没有解决,看起来没有希望.&br&而反问题&黑1下到哪里会输?&则更有趣,黑1下在盘边上当然会输,白棋大可以当它不存在,就当自己是黑棋在走.事实上仅次于盘边上的B点白也能赢,不过已经有些勉强(可见黑棋多一个子的威力有多大),到了仅次于B的C点就已经有一个分支白棋无法迅速获胜了,有人为了征集C点那一个分支的必胜特意设置了有奖擂台,然而并没有进一步的拆解传出.&br&&br&想法3:缩小棋盘&br&既然15路限制不住黑棋,那缩小棋盘总可以了吧.&br&结论是惊人的&br&&img data-rawheight=&523& data-rawwidth=&521& src=&/b398bea8c252ff5cf250b6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1& data-original=&/b398bea8c252ff5cf250b6_r.png&&横竖11路,就这么大一点点地方,白棋防不住这个黑1.&br&令人惊奇的是天元开局反而赢不了,白2只要斜着防一个,后面防守正确,黑棋的所有进攻尝试都会以撞到墙壁告终&br&&br&当然人类还有更加丧病的做法,以前的竞技规则叫山口规则,大致的意思是前五步由黑白共通商量决定,5步以后各走各的,然而5步对应的这么多分支,还是正在被人以简单粗暴的&全部穷举一遍&解决,具体来说就是&对于每一个能走的&u&白4&/u&拆出所有能走的黑5&,比如&br&&img data-rawheight=&537& data-rawwidth=&536& src=&/8d2faae6ccb85be3d7a42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8d2faae6ccb85be3d7a42_r.png&&&br&黑棋只有这七个点可以下,除此之外全部必败.&br&&u&更夸张的是,这7个点都是必胜的&br&&/u&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说这个局面彻底不能玩了,所有分支都有了结论.&br&&br&连珠规则一直在改动,就是因为五子棋分支太少,太容易拆出结论了,规则的制定者想方设法地增加开局变化,想让能玩的局面更多点,然并卵,总是能被更加丧心病狂的人解决掉其中一大部分.然后连珠比赛还是拼谁的研究多,谁记得准,临场计算那都是十几二十步以后的事了.&br&&br&题外话,解决开局问题最简单的规则是swap2,欧洲一直玩这个,然而亚洲人并不买账.要是改成那种无法预料的规则,上面拆的这些玩意不都白费了?
我自己先抛砖引玉,说一个五子棋的例子. 本来是希望看到有关于国际象棋/跳棋的拆解(特别是残局拆到几个子的了),结果这个抛的砖先上了日报... 第一点是原始规则的五子棋早就被证明是先手必胜了,禁手规则,gomokupro规则等等所有不带交换的限黑规则都被证明白棋…
&p&我学象棋,是1953年一月至四月(那年21岁)在朝鲜前线 挖牙山坑道 轮班时 点着油灯在坑道里学的。因为坑道外不能去,不时的 敌人的炮弹打过来,就是敌人的飞机 机枪射过来,炸弹落下了,出坑道口就有生命危险。当时学习象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磨时间。&/p&&p&网友要问象棋是哪里来的。51年9月志愿军开始挖猫耳朵洞,深处有石头无法挖,11月从祖国运来了钢钎、八磅大锤、炸药继续挖。“猫耳朵”越挖越深成了坑道。52年就可以在坑道轮换作业,领导知道,士兵不能闲着,闲着是非多,所以就从祖国运来了象棋(那时没有扑克),两个人下棋,其他人看,其中有我,我就这样学会的象棋。&/p&&p&中国的象棋是技能,也是琢磨对方的心理战。最好童年学,我现在的象棋是中等水平。&/p&&p&&/p&
我学象棋,是1953年一月至四月(那年21岁)在朝鲜前线 挖牙山坑道 轮班时 点着油灯在坑道里学的。因为坑道外不能去,不时的 敌人的炮弹打过来,就是敌人的飞机 机枪射过来,炸弹落下了,出坑道口就有生命危险。当时学习象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磨时间。网…
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天我吃饱饭没事干,把家里的国际象棋翻了出来,很粗糙的一个产品。就象这样的棋子。&img src=&/f8f9cf89aeaf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1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br&这副国际象棋可能是我妈妈单位某次活动的奖品,放在我家好多年,从来没人碰过。我闲着无聊,拿着棋到小伙伴家去里玩。打开来一看,里面有张纸,大概二百字,介绍了一下国象的规则。不得不说,国象的规则是三种棋里最麻烦的,反正我始终没搞懂王车易位是怎么回事。不过没事,不用王车易位,一样可以下着玩嘛。&br&&br&等等,这个兵的下法是怎么下的?吃过路兵可以斜吃,这代表兵和象一样是走斜线的?&br&&img src=&/2ca38ccf27dcf77ffd9d5a_b.jpg&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4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2ca38ccf27dcf77ffd9d5a_r.jpg&&&br&&img src=&/fe062a51a2d8f3a1af49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于是,我和小伙伴经过认真研究,开发很多新布局。&br&&br&比如:速出车开局&br&&img src=&/ec1d57a8b056d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比如说,速出象后开局&br&&img src=&/a5ddadb45aa79bb6245b8b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幸亏说明书提醒了一句,国象的马是没有蹩脚的,不然我们还会开发速出马象开局。&br&&img src=&/1c6bdd72eedab72c81426a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这样,我和小伙伴玩的不亦乐乎。&br&&br&很多很多年以后,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我又一次拿起来国象与人对弈。&br&我祭出拿手的速出象后开局。&br&&br&对手:&img src=&/b8c0a22b1936eea9168e_b.jpg& data-rawwidth=&287& data-rawheight=&21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7&&&br&&br&好吧,初中是个欢乐时代,那个时候,我还学会了围棋,围棋的规则是是我学过的棋里面最简单的。哪怕复杂的打劫,我也秒懂了。于是,我又和小伙伴们玩起了围棋。&br&&br&但是,懂规则不代表会下。&br&&br&那个时候我们下的棋,经常是这样的。&br&&img src=&/ff068edb_b.jpg& data-rawwidth=&140& data-rawheight=&23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0&&&br&也会是这样的&br&&img src=&/2adf80b7a1acb_b.jpg& data-rawwidth=&360& data-rawheight=&3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0&&&br&好玩吧,等我们知道围棋不必贴着下,已经一个暑假过去了。&br&&br&最初的时候,我们连死活都不懂。&br&有一次,我碰到这个棋形。&br&&img src=&/0f41a65bc3db28cb9573e_b.jpg& data-rawwidth=&182& data-rawheight=&2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2&&&br&&br&我长考良久,毅然下出这一手。&img src=&/e6ff0abcbcc_b.jpg& data-rawwidth=&182& data-rawheight=&2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2&&&br&小伙伴先是惊讶,然后是激动,抓住我的手说,我们居然下出了&b&双活。&/b&&br&&br&&br&那一刻,我与小伙伴如同两位绝世剑客遇到知己般惺惺相惜。&br&&img src=&/a96c6d8a221cb8873db1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96c6d8a221cb8873db11_r.jpg&&&br&&br&后来,高中我来到一个新的学校,高中的小伙伴都喜欢下象棋。我可是象棋世家出身,我爸爸棋下的和神一样好,我叔叔棋下的和大神一样好,我爷爷棋下的和老神一样好。于是,我日夜磨炼,在学校里横冲直撞,终于有一天,我打败了所有的小伙伴,所有的小伙伴见我望风而逃。那一刻,我感觉到了无敌的寂寞。&br&&img src=&/7f811a6ea6aeb_b.jpg& data-rawwidth=&378& data-rawheight=&2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8&&&br&&br&于是,我来到我家附近的一个公园,大家都知道,公园里经常有很多奇人异士在下棋的。&br&&img src=&/d154db1c09f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d154db1c09f_r.jpg&&&br&征服小伙伴的我,不可一世来公园挑战这些奇人异士。&br&但是,结果:&img src=&/dcaef_b.jpg& data-rawwidth=&627&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7& data-original=&/dcaef_r.jpg&&&br&&br&我被奇人异士十八般吊打,各种我没见过的招出来虐我。&br&&br&好吧,学校里我没对手,外面我谁都不是对手,我不玩象棋了。于是,我又回归到围棋之路。教小伙伴们下围棋吧。按理我已经下了两三年的棋,也算个高手了。但是,有一天,我忽然看到两个字,突然间,豁然开朗,我悟通了围棋的真谛,那一刻,我的棋力暴涨六七八九子,这实在是我生平涨棋最快的一刻。&br&&br&这两个字叫做::“鲸吞”&img src=&/abdc010d41f5b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原来下棋根本不用把敌人的子提干净呀,我以前下了几百盘棋,每一盘棋都必须把敌人的子提的干干净净才心满意足转战他场。&br&&br&从那一刻起,我的围棋才算是真正入了门。&br&&br&自从围棋入了门后,我就再没有碰过国象与中象了。围棋又称木野狐,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这个吸引力远远超过象棋带给人的诱惑。但是,围棋虽然规则最简单,入门却是最难的,没人指点的情况下,可能永远也入不了门。我在没人指点,不看书的情况下下了好几年,好几百盘棋,才刚刚觉的入了门。没入门之前,却又很难体会到围棋的魅力,所以,题主如果选择了围棋,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到你入门,你一定会永远喜欢上围棋的。
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天我吃饱饭没事干,把家里的国际象棋翻了出来,很粗糙的一个产品。就象这样的棋子。 这副国际象棋可能是我妈妈单位某次活动的奖品,放在我家好多年,从来没人碰过。我闲着无聊,拿着棋到小伙伴家去里玩。打开来一看,里面有张纸,大概…
&p&知友好,我是周睿羊。&/p&&p&看到这个问题可以说很有感触。平时比赛非常多,难得这次有时间做 &a href=&/lives/specials/740992& class=&internal&&知乎 Live&/a&,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点我的故事。&/p&&img src=&/v2-bc7f994d09d8fd89bcbbeca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bc7f994d09d8fd89bcbbecac_r.jpg&&&p&(好吧,中间的是我)&/p&&p&关于这次与AlphaGo的相谈棋经历可以参考这里:&a href=&///?target=http%3A///a/01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专访周睿羊:想象不出要怎样才能战胜AlphaGo_&i class=&icon-external&&&/i&&/a&&/p&&p&&br&&/p&&p&【残酷的小目标】&/p&&p&我是一个家庭教育的受益者,我从小就以是在家接受父母教育为主。&/p&&p&说到才能,大家看到讲解的时候常常会发现职业棋手群体点目做得失判断非常快。&/p&&p&昨天准备live的时候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5b67d9a1eb450f8db94b384b173f0917& data-hash=&5b67d9a1eb450f8db94b384b173f0917& data-hovercard=&p$b$5b67d9a1eb450f8db94b384b173f0917&&@云天外&/a& 问我是不是从小数学天分不错,我不得不说小时候确实有一个数学家的梦- (。?`ω??),记得五六岁的时候跟着母亲一路学完小学数学,是一个很顺利的过程。直到我在七岁生日那天开始走进围棋。&/p&&p&围棋对我来说,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p&&p&我学棋的年龄稍晚,七岁入门之后(在深圳),九岁到北京正式学棋。记得从一开始我对围棋兴趣就非常浓厚,儿时偏内向的我一下就找到了自己的天地。&/p&&p&大家都看到棋手在棋盘前端坐,非常专注,但是「专注」这个特质不得不说是由围棋引导出来的。每一个端坐在棋盘前的棋手,围棋之外都有着非常独特的个性。棋盘如战场,一盘盘的胜负让大家共同经历激烈对抗,沉下心来突破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新世界」。&/p&&p&围棋就是有这种让人静下来的魔力。&/p&&p&小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太多顾忌,马上就暗暗把短期目标放在了被称为“围棋高考”的全国定段赛上。&/p&&p&小的时候显露出一定的才能之后,我很快就暗暗把短期目标放在了被称为“围棋高考”的全国定段赛上。&/p&&p&跑马拉松的人会不断地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跑到那个拐角或者先到达那个路灯。然后试着集中精神,不断达成小目标,用小成就感来激励自己。通过各种激励(当然家长的监督也很重要啦(?▽‘ )),我保证了每天非常努力地下棋和复盘。&/p&&p&回顾起来可以说通过定段赛成为职业棋手是一条非常残酷的道路,深圳学棋人口很多,各种棋校学棋的青少年常年保持10万左右。但是看了一下名单,发现我02年定段之后直到2015年,才出现第二位职业棋手。&/p&&p&当时道场里很多同学跟我一样,保持着非常高的热情,也很努力,所以每年的定段赛竞争都特别激烈(一共参加三次)。平时水平很高的棋手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发挥失常的例子也有很多。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次看到平时有机会赢职业棋手的同学在关键一轮紧张得手直抖,最后发挥失常。&/p&&p&好在自己比赛当时心态一直比较放松,正常发挥太重要了。&/p&&p&&br&&/p&&p&【职业是新的出发】&/p&&p&成为职业棋手之后,我也没有感觉到太多的兴奋,只是觉得一切又重新开始了。&/p&&p&在职业棋手的道路上,强大的对手还有很多。&/p&&p&作为职业棋手,常常感觉输棋的痛苦会远远大于赢棋的快乐。如果说这是一种动力的来源,那这也是竞技体育残酷的一面吧。&/p&&img src=&/v2-9e80cdb5c9f6ad218bd5b72df5625042_b.jpg& data-rawwidth=&338&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8&&&p&这是我14岁(2005年)时坐在围甲主将台上的照片。当时胜率不错,成功帮助海淀队保级,可以说跟最强的对手们交锋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带给我持续的激励。&/p&&p&之后在2008年,我首次进入了国内等级分前十(第六名),庆幸这十年来自己一直能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准,希望一直能让自己得到提升。&/p&&p&最近翻看了很多过去的对局,发现当年既有很多“不成熟”的下法,也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ω?。) 。&/p&&p&&br&&br&&/p&&p&坦白讲,当时对顶尖棋手还有差距,这是当时(05年1月)天元战八强对孔杰九段的一局,23位是反复的打劫,最后无奈没有合适的劫财,只好24飞罩,被黑棋右上一提,亏损明显。&/p&&p&最后虽然只输了四分之三子,但是通盘找不到明显的机会。&/p&&p&&br&&/p&&img src=&/v2-f2ebebeaf880fd72bf2c2c69de7821d5_b.png& data-rawwidth=&1253& data-rawheight=&12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3& data-original=&/v2-f2ebebeaf880fd72bf2c2c69de7821d5_r.png&&&p&&br&&/p&&p&&br&&/p&&p&【关于棋风和对手】&/p&&p&按照我自己的看法,我的棋风是稳健均衡型。棋风之间不一定存在相克的关系,但是每个人总会有自己的苦手。&/p&&p&&br&&/p&&p&就不提我一度对古哥,古力九段的十三连败了。&/p&&p&&br&&/p&&p& Σ(????? )&/p&&p&&br&&/p&&p&【舆论与压力】&/p&&p&中国围棋等级分每4个月公布一次。在2010年底,我非常侥幸第一次登上国内棋手等级分榜首,直到2011年底被赫哥,谢赫九段代替。&/p&&p&登上等级分榜首让大家对我有了更高的要求。相比国内的战绩,当时我在国际比赛中的发挥并不尽如人意。记得保持等级分第一的近一年时间里,羊城晚报还专门发了一篇文章批评中国棋院的等级分排名制度,认为错误的等级分制度导致了这样的排名。&/p&&p&当时诸如此类的报道不少。可以说各种声音给那时的我带来了一些压力,不过慢慢地我学会了接受大家的意见。&/p&&p&围棋中不断磨练的“大局观”让我下意识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各种意见出发的目的,这对我保持竞技状态有很重要的作用。&/p&&p&&br&&/p&&p&【落子无悔】&/p&&p&一开始学棋的时候老师一定会讲:落子无悔。这个可能是围棋里最重要的一部分。&/p&&p&围棋一开始就要教你学会面对失败,面对粗心大意等等可预期不可预期的因素带来的结果。说到这个我最近有两盘棋,失误之大让人无地自容,一定要摆出来:&/p&&p&&br&&/p&&p&1. 这是前几天对柯洁的一盘,生死关头,柯洁一路打吃,我选择了粘上,被机敏的走成了缓气劫,损失巨大。&/p&&img src=&/v2-ded8eea570c84493b7ccbc9_b.png& data-rawwidth=&1253& data-rawheight=&12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3& data-original=&/v2-ded8eea570c84493b7ccbc9_r.png&&&p&2.还是前几天,围甲第十三轮我执白对牛雨田,这个只能发图让大家嘲笑一下:&/p&&p&&br&&/p&&img src=&/v2-caab8dfbafd87f7dcad2bc_b.png& data-rawwidth=&1255& data-rawheight=&12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5& data-original=&/v2-caab8dfbafd87f7dcad2bc_r.png&&&p&这一扑被黑棋一爬顿时傻了。&/p&&p&&br&&/p&&img src=&/v2-60ba270bb702effa2aabfed8_b.png& data-rawwidth=&762& data-rawheight=&10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2& data-original=&/v2-60ba270bb702effa2aabfed8_r.png&&&p&&br&&/p&&p&【自我成长】&/p&&p&当提到自我成长时,我总会回想起儿时举家搬到北京学棋的日子。&/p&&p&那个时候几乎每个地方最好的苗子都会这样,在家长的陪同下,租住在道场附近又小又破的公寓房里。在那里很多人房间窄得只能在床上摆棋,每天训练完回家只能倒头就睡。但是那样的环境训练出来的我们,却对围棋有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执着。同期定段成功的柁老,柁嘉熹九段和古灵益等等也依然活跃在棋坛第一线。&/p&&p&&br&&/p&&p&能把环境里的不利因素尽量转化成一种动力,让自己不断地探索围棋,不断地与围棋一同成长,可能是我们骨子里的一种倔劲儿吧。&/p&&p&&br&&/p&&p&如今,我在职业围棋第一线的生涯已经十六年。&/p&&p&今年年初,因为我开始尝试「狗招」,也就是来源于AlphaGo启发的新招法,被称为「人间AlphaGo」。有的人会问是不是AlphaGo促进了棋手们在棋上更快的成长。&/p&&p&&br&&/p&&p&这个答案当然是肯定的。&/p&&p&这次我想把这些成长,棋内其外的,都一起分享给大家。&/p&&p&&br&&/p&&p&【分享围棋智慧·我是认真的】&/p&&p&感谢知乎邀请。这次我准备好给大家来一场认真的分享,你准备好烧脑了么?&/p&&p&&a href=&/lives/specials/740992& class=&internal&&我们的围棋系列 Live - 后AlphaGo时代如何下棋如何思考十二课&/a&&/p&&p&感谢知乎邀请,平时很忙碌,一直想要认真与棋迷进行一次很好的交流,这次我们真的很认真。&/p&&p&围棋十二课,棋内其外,说不定可以让你打开属于自己的「新世界」。&/p&
知友好,我是周睿羊。看到这个问题可以说很有感触。平时比赛非常多,难得这次有时间做 ,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点我的故事。(好吧,中间的是我)关于这次与AlphaGo的相谈棋经历可以参考这里: 【残酷的…
拋开盘外招(找托,讹人等),单从棋上来说,那些张口就说别人是“骗子”的人,是思考能力欠缺的。&br&&br&任何比赛之类的都会有规则。走棋之前自然要将规则说清楚。一般会有红黑任选,和棋红胜这样的规则。有些复杂情况下,可能会走出“油棋”,这时的棋规也要先说清楚。在规则清晰,红黑任选的情况下,对于任何一方都是公平的。&br&&br&江湖棋局一般都有很精彩的骗着。可能是让你把对方的大子吃了之后,发现被对方一个不起眼的兵给弄死了;或者是你送完两个子后,满以为就赢了,却发现你用来将军的那个子不小心处于了兑子状态;还有就是你将军的过程中突然就被反将了,等等。有些人自己棋技不行,输了钱不怪自己棋艺不精,却怨天尤人,骂别人是骗子。&br&&br&把前面骗着躲过去后,后面还可能很复杂,棋力一般又没有研究过的人非常难赢。但是也有把前面骗招躲过去就能赢的。&br&&br&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一些有名的江湖残局大家也知道了。加上电脑手机的发展,用电脑手机拆着后,再去赢摆摊人的钱,这种方法难度已经不高,对摆棋的人越来越不利。&br&&br&而现在摆棋的也向着纯骗子方向发展了,找托,输了不认帐,更恶劣的聚集一伙人直接逼你要钱,等等,楼上还列举了不少。这种越来越多了。以前那种单人纯摆摊的,摆摊的可能真心喜欢棋,赌注可能还不大,我见过的人五块十块的。而纯骗子形式的,据说就动辄上百了。毕竟他们一群人,不怕输。而且骗到的钱要一群人分,当然要一次骗多点了。&br&&br&说了这么多,我想不知道的看完后不会轻易动手想赢钱了吧。&br&&br&------补充一下,正常摆局的靠什么“骗”人-----&br&有人说,这种棋一般是和局,和局是对方胜,摊主靠这个赢。恰恰相反,我遇到的那些摆摊的,直接就把规则写明了,放在地上,一般是“红棋先走,红黑任选,和棋红胜”,甚至“红棋先走,红黑任选,和棋你胜”。首先就让人觉得规则是公平的,才能让人开始下。能下到最后最后并且成和的,难道会对一个规则都不公平的局下手?这是说不通的。规则就都不问清楚,就敢上前走的,就那个思维严密度,也走不到最后和棋那一步。&br&&br&摆江湖局的,红方一般都有连杀手段,有一定棋力的,可以看到这个连杀,(看到这个连杀的过程会让人觉得自己棋力还可以),其中又往往有一招相当隐蔽解杀还杀之着,是个陷阱,又叫“帽子”。这个陷阱往往相当有诱惑力,能让有些棋力的人觉得自己一定能赢。前面几步能走对,不掉入这个陷阱,叫做“脱帽”。先举个例子&br&&img data-rawheight=&296& data-rawwidth=&239& src=&/0ae43ccaa4708b6bdb5c56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9&&看上去,兵五平六吃士后,若将5平4, 则车五进七利用帅的掩护将死,如果将五平6, 则平车利用将不能照面将死。但对方有先主动送马一招,让车前进一步,利用卒子的保护,不能平四将军。&br&一般人就死在脱帽这里了,能脱帽的,也就能看到的面棋局的复杂,不会轻易下手。有些摆棋的,摆的甚至只有一个帽子,脱掉帽子就能赢,我就这样赢过棋。而有些,脱完帽后,还是比较复杂,这样的如果没有先前准备,或者棋力超级好(像胡荣华),往往也容易走错,输掉。&br&有“帽子”往往是江湖残局特征,因为江湖人要靠这个赚钱。而现代人造的排局,往往也会很复杂,但不一定有帽子。太过复杂,让人看不清,会让人退却;而有一定的复杂性,却有更加隐蔽的陷阱,这样的才会有诱惑力。&br&&br&“帽子”也是骗,但这个是在规则公平下的骗,是棋下得巧,是象棋魅力中的重要一部分。&br&说回来,我鄙视两类人。一类是在规则公平的前提下,中了陷阱输了钱,就说别人是骗子,说这个不可能赢的下棋者。这种人既没脑子,又没气量。另一种是输了钱就赖账,跑掉,甚至胁迫的摆棋人。
拋开盘外招(找托,讹人等),单从棋上来说,那些张口就说别人是“骗子”的人,是思考能力欠缺的。 任何比赛之类的都会有规则。走棋之前自然要将规则说清楚。一般会有红黑任选,和棋红胜这样的规则。有些复杂情况下,可能会走出“油棋”,这时的棋规也要先…
说说我的理解吧。&br&&br&马,代表的是术,剑走偏锋或者变通的思维。&br&车,代表的是法,直来直去,大开大合。&br&炮,代表的则是势,在于压制和震慑。&br&&br&分析问题要像车一样,直中关键点。——法,也就是思维模式。&br&&br&处理问题就要像马一样,变通,圆滑。——术,也就是处事手段。&br&&br&建立竞争优势就要像炮一样,把握“势”的力量。&br&&br&炮则在于如何架炮,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如何造势(利用他人的力量)&br&比如,你的下属,你的平台,你的人脉,你的资源,甚至舆论都可以成为炮和敌将间的那颗棋子。&br&&br&势成,上善若水,顺势而为。
说说我的理解吧。 马,代表的是术,剑走偏锋或者变通的思维。 车,代表的是法,直来直去,大开大合。 炮,代表的则是势,在于压制和震慑。 分析问题要像车一样,直中关键点。——法,也就是思维模式。 处理问题就要像马一样,变通,圆滑。——术,也就是处…
这种以小见大,通过某个事物/现象/故事进而反思某国体制/人性/历史/文化的文学体裁我建议可称之为小(处)见人(文)体,这种文体的写作尤其依赖作者的水平,如果水平不行,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基本不能看。&blockquote&最有趣的是兵,中国的兵下到底线基本上没有战斗力,国际象棋的兵下到底之后,可以变成已不在棋盘上的任何一个子,这是否反映西方一种用人的体制呢?&br&&/blockquote&写文章这哥们下过象棋没?过河的卒子顶半车啊!而且可以和炮马车完美配合,等过河的卒子能下到底线往往路上会吃掉或者换掉对面一个棋子,即便到了底线依旧能逼迫老将挪窝,这叫没有战斗力,估计象棋爱好者会直接抄起棋盘拍丫脸上。被过河卒弄死的高手又不是一个两个,1964年全国象棋大赛,胡荣华击败杨官璘,胡为了保自己的过河卒连马都不要了,最后兵进九宫,斩落对方。&br&&a href=&///?target=http%3A///SrcShow.asp%3FSrc_ID%3D392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杨官胡荣华对局述评:灵活善变&i class=&icon-external&&&/i&&/a&&br&双卒过河赛过车什么的就不多说了。至于反应东西方用人体制更是脑洞大开了,象棋发展壮大的时代(一般认为是宋)中国已经有了完善的科举制度,读书人只要越过了科举这条“楚河汉界”,就可以出将入相,实现屌丝逆袭。左宗棠是举人,曾国藩是同进士,最后都权倾朝野,这就是科举版的中国梦,比西方的血统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而且再注意一点,“国际象棋的兵下到底之后,可以变成已不在棋盘上的任何一个子”,这意思是要等贵族腾位置?&br&&blockquote&中国的士和帅是田字格里头出不去的,国际象棋的士和帅,可以到对面去&br&&/blockquote&中国讲究的是决胜千里之外,因为领土真的有几千里,皇帝作为帝国的总指挥机关不可能到处跑,毕竟他处理的不仅仅是战争,还有内政,不然像明朝这种,岂不是要九边挨个跑?万一被人端了,那可就惨了。这里谈不上东西方的优劣,各自的历史传统而已。&br&&br&麻烦作者提高象棋水平
这种以小见大,通过某个事物/现象/故事进而反思某国体制/人性/历史/文化的文学体裁我建议可称之为小(处)见人(文)体,这种文体的写作尤其依赖作者的水平,如果水平不行,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基本不能看。最有趣的是兵,中国的兵下到底线基本上没有战斗力,…
最高票答主算是刚入门,误导性比较大; &a data-title=&@Heng LIN&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7de30dacf78a478a7a81b27f1d2e227a& data-hash=&7de30dacf78a478a7a81b27f1d2e227a& data-hovercard=&p$b$7de30dacf78a478a7a81b27f1d2e227a&&@Heng LIN&/a& 的答案基本靠谱但失之简单,毕竟不是每个爱好者都能找到专业教练并愿意付费的,同时,对&b&已经成年、有一定自学能力的无基础爱好者&/b&来说,一开始就找专业教练,性价比也并不高,一本金盾版《象棋入门》足够自学大半年了。&br&&br&以下针对&b&已经成年、有一定自学能力的无基础爱好者&/b&给出一些初步建议。&br&1、基本学习路径:规则原理——基本杀法——基本残局——老式布局——流行布局——全盘对弈。&br&&b&规则原理:&/b&除了马走日项飞田,胜负和的判定之外,还要掌握记录方式、子力价值,了解什么情况下不变作和、什么情况下一方必须变招否则判负。本阶段需要2学时。&br&&b&基本杀法:&/b&从白脸将、铁门闩、钓鱼马开始,基本的一步杀大约有几十个局型,两步杀大概有百来个局型;进阶可以用《适情雅趣》以及象棋巫师等软件自带的残局训练杀法。对4-5步杀有明显的感觉时,比较适合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b&注意,开始进入下一阶段并不代表完成了本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大量练习,下同。&/b&进入下一阶段需要大约10-30学时,完成本阶段至少需要100学时以上。&br&&b&基本残局:&/b&从马擒单士、炮士胜双士开始(推荐使用金盾版《象棋入门》的残局部分),&b&注意,本阶段开始,你需要从双方角度进行思考,同时学习优势方如何进攻和劣势方如何防守。&/b&能学到马底兵胜单士象、炮高兵士相全胜士象全还没失去兴趣,则可以开始下一阶段,同时可以开展一定数量的实战对弈。进入下一阶段需要大约20-30学时,完成本阶段可以暂不考虑。&b&到此阶段感觉学有余力的同学,恭喜你,你有成为省内名手的潜质&/b&,&b&同时向你推荐贾题韬《象棋残局新论》作为此阶段的进阶教材。&/b&&br&&b&老式布局:&/b&从张强、闫文清合著的布局三件套《布局定式与战理》《布局疑型与攻击》《布局骗招与对策》开始,对这三本书有了全面了解以后,可以视兴趣选择一部分老式布局进行系统研究。答主学习布局是从后手单提马开始学起的,现在认为也可以学先手的中炮单提马(教材是戴荣光的《中炮单提马对屏风马》)。此阶段大概需要50-100学时,其中有一部分可以通过实战对弈来进行。完成此阶段可以暂不考虑。&br&&b&流行布局:&/b&通过打近三五年的象甲联赛、全国个人赛棋谱来学习。与时俱进,不设上限。&br&&b&实战对弈:&/b&通常来说与水平相当或高于自己的棋手对弈才能有效提高水平,但在初学阶段未必如此,&b&对弈过程中认真思考、对弈结束后认真复盘才是提高实战能力的关键。&/b&推荐使用弈天对弈平台,该平台默认的擂台制有利于寻找水平相当的对手,慢棋时限为30-6-1有利于认真思考。&b&很多人推荐复盘使用软件分析,是可行的,但不能因此就在复盘时节省自己的计算量,复盘时的计算量应不小于实战过程中的计算量。&/b&实战可以无穷无尽,切勿沉迷。&b&&br&&br&&br&相关:&/b&答主6岁跟少年宫教练(省队退役)学棋,省少儿赛一次第三一次第六;12岁因学业放弃,大学后重新捡起象棋,但未再进行系统化训练;大学毕业十年后侥幸晋升棋协大师。
最高票答主算是刚入门,误导性比较大;
的答案基本靠谱但失之简单,毕竟不是每个爱好者都能找到专业教练并愿意付费的,同时,对已经成年、有一定自学能力的无基础爱好者来说,一开始就找专业教练,性价比也并不高,一本金盾版《象棋入门》足够自…
一般认为一车换马炮略亏,而一车换双炮或者双马则略赚,因为对方剩下的兵种更有可能是双马或者双炮,一般不如马炮。这个占便宜的概率随着局势的发展一般会略微升高 -- 就是说越接近开局,车的相对价值越大,因此高手一般不愿意过早一车换双子。&br&&br&这里面有几个考虑,开局时双方棋子较多,很多棋子还没有出动,阵型还没有确定,双方战略战术的主题也存在很多变数。而车则出动最为迅速,是双方阵营里可以最快对对方施加压力造成威胁发挥影响的子力,这个时候车的价值显然更大些。而马炮行动相对较为缓慢,而且发挥威力要么需要其它子力配合,比如炮要炮架,要么受到很多限制,马被别腿。所以开局阶段,子力众多,局面相对拥挤,子力出动还不充分的时候,用车换马炮往往比较吃亏。&br&&br&但到了中残局,问题就复杂起来。因为子力通过拼兑相对减少,马的威力增长。而且此时一般说双方子力都已经充分出动占据重要位置发挥威力,这个时候车的相对威力就减弱了。因此,根据局面一车换双得益的概率就增大了。&br&&br&前面一般情况,现在可以看具体例子。&br&&br&首先要看车的特性,车运动迅速适宜直线攻击遥控,但车的威力大也等于其价值大,价值大就说明比较娇贵不能轻易兑换。因此当对方阵型稳固子力之间联系较好,比如士象棋全,马炮轻子位置较好相互配合的时候,车就不易发挥威力。而当对方阵型散乱时,车就可能大发神威,将对方个个击破。总之,车形象的说是那种贵族重武器,一般不适合当炮灰,而是适合在兵卒马炮这些炮灰冲锋陷阵破坏对方阵型之后再杀入对方阵中擒王。&br&&br&还要看双方的防御子力,就是士象情况 -- 这个用国际象棋的概念就是王的安全性,具体到中国象棋和车关系最大的就是士的位置。缺士怕双车,如果对方缺士,则己方保留车甚至双车的利益更大。&br&&br&再次更要看棋盘上剩余子力的配合,比如在后中盘或者残局早期,士象齐整(就是王的安全性较好)的情况下,一方只有双车,另一方有车马炮,当然是兵种齐全一方占优。&br&&br&最后还要看兵卒情况,由于车的特点,在扫除对方兵卒或者保护己方兵卒方面要比马炮容易的多,因此在兵卒相当的情况下,棋盘上的兵卒越多,车的价值越大。&br&&br&我们可以用一些残局定势来检验上面的经验。&br&1)单车难胜士象全而马炮必胜士象全 -- 哪怕一方只剩下士象全,另一方如果只有单车,除非位置特殊,否则只能和棋。而马炮则是必胜 -- 这时可以看出双拳难敌四手。因为马炮虽然弱,但有两只棋子,攻击和威胁点比一个车要多,而车的远距离和速度优势在己方单方面进攻而对方防御完整的时候无法发挥。&br&&br&2)单车保家 -- 同样,一方双车,另一方只有一个车士象全,单车一方守和很轻松。但如果另一方是车马炮则可以轻松获胜。甚至车炮兵或者车马兵除非特殊情况也可以较轻松的战胜一车士象全。这个时候可以看出在残局车的相对价值降低,双车甚至不如车炮兵或马兵,因为单方面进攻时,一个过河兵威力甚至接近一车。&br&&br&3)车兵难胜马炮士象全(其实单炮士象全就可以简单守和车兵),但是马炮兵对单车士象全却有很多取胜机会(又是双拳难敌四手)&br&&br&4)排局中有太多双拳难敌四手,大车被一群小卒玩死的例子,远的比如蚯蚓降龙,近的比如这个知乎问题的排局,我的解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4572&/span&&span class=&invisible&&1570/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以上例子都说明,要看盘面上的具体情况,但一般来说,车随着&br&1) 局面接近残局&br&2) 兵卒的减少&br&3) 士象的齐整&br&4) 剩余配和兵种齐全程度&br&&br&而相对价值减低。车的相对价值越低,则换双得益的可能越大。&br&&br&更深的说,车和马炮在抽象的分值接近时,孰优孰劣,其实就是象棋棋盘上两种价值的权衡问题。先从攻击角度说,&br&&br&一个价值用象棋术语形容就是度数 -- 即你要达成一个目的所需要花费的步数,这里步数的花费其实就是一种投资或曰成本。这方面车显然要比同分值的马炮占优,同样要威胁攻击敌子或者敌将,绝大多数情况下,用车都要比马炮迅速 -- 花费的度数越少 (马炮虽然有两子,但一步棋只能一子的规则下,再多子也只能一次动一个),这个时候车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选择。&br&&br&另一个价值就是子力的位置,马炮虽然缓慢,但那是两个棋子,就是说它们可以同时以或独立或组合的同时具有多种形式多种方位的对对方形成多重威胁。虽然一次只能动一个子,但我多个子同时具有多种威胁,而且下一步兑现何种威胁为攻击的选择权在攻击方,防守方会处于应接不暇的劣势。相反,车虽然移动迅速,但威胁点却比马炮要少。在对方严阵以待移动迅速不那么发挥的时候,马炮威胁点多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同时马炮有两个棋子,因此还多出了用一个子兑换对方的选择,而车没有这个机会。&br&&br&总之是一个威力巨大行动迅速的孤独的车,还是有一对配合默契变化多端的团结的“马炮”组合,这是一个trade off的问题。这也是象棋的魅力所在。
一般认为一车换马炮略亏,而一车换双炮或者双马则略赚,因为对方剩下的兵种更有可能是双马或者双炮,一般不如马炮。这个占便宜的概率随着局势的发展一般会略微升高 -- 就是说越接近开局,车的相对价值越大,因此高手一般不愿意过早一车换双子。 这里面有几…
&b&从一开始就让人觉得毫无机会的碾压,其实并不容易让人记住。&/b&&br&&br&&br&初二(2005年)的时候,我曾代表学校去参加黄浦区的围棋团体比赛。第一轮遇到个对手,听说以前是一个很有名的强 5 段。&br&&br&这个比赛本身也不是特别严肃,比赛的时候教室里也不是很安静,大家都有说有笑的。&br&&br&他似乎也不是很在意这次比赛,整个人一副嘻嘻哈哈的样子。在比赛前,他和我说,自己差不多有 3 年没下棋了,现在就 2 段、3 段的水平,来这个比赛也就是玩玩。&br&&br&我估摸着这是一个烟雾弹,但自己心里想赢强 5 段欲望非常强烈。毕竟赢一个 5 段对我来说还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br&&br&但比赛开始后,我发现完全不是这个样子。&br&毕竟代表学校比赛,我还是蛮严肃的,每步棋都冥思苦想,常常有超过10分钟的长考(对于必须在4 小时内结束的比赛来说这已经很长了),希望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br&但他表情轻松,落子很快,看起来也很随手,基本上都 1 分钟内落子,常常是 10 几秒就拍下了。下完以后也不是盯着棋盘,时而玩玩手机(当时手机还是稀罕玩意儿),时而和周围人聊聊天。&br&&br&可是,不知不觉间,我盘面就落后了很多。而且感觉每个局部我似乎都有机会占优,可总是差在最后的一两步上。&br&&br&我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br&&br&于是开始利用自己的思考时间长的优势,偷偷策划一个杀对方大龙的计划,当然了,表面上,我完全没有在意他的大龙,总是在周围做一些小动作,想突然袭击搞得大新闻。&br&&br&他仿佛也没注意到我的阴谋,每步应对都在我的计划内,表情也还是轻轻松松的。&br&&br&当我最终做完所有准备工作,开始对他的大龙发起总攻时,他眉头皱了一下:“哎呀,这下大意了,要输了”。然后,表情也严肃了起来。&br&&br&可当我正沾沾自喜自己的计划成功时,还没来得及多想,“啪” 的一下,他落下了子,居然拍在了我之前从未想到过的地方(我之前想了十几种变化)。这距离他开始皱眉头还不到 30 秒!&br&&br&“呃……” 我陷入了思考。&br&&br&5 分钟后,在我思考了这种变化后,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br&&br&我的 “屠龙计划” ,在开始总攻的瞬间,就已经失败了。&br&&br&这时,棋盘上还有所变数的地方,所剩无几。&br&于是,心悦诚服地,我只得推枰认输。&br&这时我看了看我们旁边的计时钟,我花了近一个半小时,而他&br&&br&&br&只花了不到 20 分钟。&br&&br&&br&&b&从一开始就让人觉得毫无机会的碾压,其实不太容易让人记住,&/b&&br&&b&因为,从一开始,你就不会抱有希望。你会抱着一种崇敬的态度向对手学习一盘棋。&/b&&br&&b&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碾压,是一直让你抱有希望,却总在关键的时候打压你一下,却又不杀死你,让你觉得自己还有机会。到盘末了,才一下子将你击溃。&br&&/b&&br&&b&下完以后,我复盘一看后发现,其实,&br&&/b&&br&&b&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机会。&/b&
从一开始就让人觉得毫无机会的碾压,其实并不容易让人记住。 初二(2005年)的时候,我曾代表学校去参加黄浦区的围棋团体比赛。第一轮遇到个对手,听说以前是一个很有名的强 5 段。 这个比赛本身也不是特别严肃,比赛的时候教室里也不是很安静,大家都有说…
1以上都或多或少都讲了一些技巧亦大多认同!!!首先我觉得抛开天赋而言,下好棋必须要有好的理论指导,其次为大局观的分析,其次为计算精准度。以下为一些理论指导。理论指导不是我个人总结的,但我认为这个理论指导是写得极好。希望对你们有帮助。&br&一、子力篇: &br&1、一车十子寒
&br&2、车马冷着,车控线,马控点
&br&3、车马炮优于车双炮,车双炮优于车双马 &br&4、双马炮优于双炮马,马炮优于双马,双马优于双炮 &br&5、双士缺象畏炮攻,双象少士怕兵冲
&br&6、中局炮胜马,残棋马胜炮
&br&二、战略篇: &br&1、棋弈思考的基本动作是:
&br&1)思考对方刚走的这一步棋用意何在
&br&2)思考对方下一步棋的最可能方向 &br&3)思考己方的因应之道,予以破坏或将计就计
&br&4)随时要有全局在胸
&br&2、棋奕的思考方向在于: &br&1)寻找己方的最佳可行途径 &br&2)阻扰对方的最佳可行途径 &br&3、子、先、势、杀的次序:子 → 先 → 势 → 杀
(但实战我个人感悟更注重势)&br&4、随时注意下列可能性及可行性: &br&1)弃子取势 &br&2)先弃后取
&br&3)车换马炮 &br&4)弃子渡兵过河 &br&5)叫将反将 &br&5、要注意兑子、得子后的棋型,先手得子失先非上策
&br&6、占有先手时,宜避兑进攻主力
&br&7、临杀勿急,催逼宜紧,勿手软
&br&8、两军相逢勇者胜 &br&9、明显攻着不易得手,切忌一厢情愿,意图侥幸,应注意攻着的暗度及深度 &br&10、 单一功能的“守着”或“攻着”效果有限,应朝“守中带攻”或“攻中带守”方向思考
&br&11、 后手布局应分析对方前一手棋(伺机反扑) &br&1)如为好,好在哪里?如何阻攻?可否守中带攻? &br&2)如为软手,软在哪里?如何见缝插针?可有暗藏机关? &br&12、对方捉子未必要逃,可考虑: &br&1)弃子 &br&2)还捉 &br&3)暗保 &br&4)牵制 &br&13、先自固,加强对敌方的“控制”,放慢进攻节奏,遵守“子先势杀”的节律,战局反而会更有利
&br&14、先要预算,走时再算,切忌连走 &br&15、计算时,不能只注意深度,更要注意宽广度 &br&16、随时注意下列手法之运用: &br&1)七星剑 &br&2)窝心马(回旋,护底相,保马打车,暗捉彼车) &br&3)缩炮(过宫,叠炮,整型,摆脱牵制,反牵制) &br&17、车不立险地 &br&18、死子勿急吃
&br&19、仕勿轻上,兵戒冒进,子忌险弃 &br&20、 有三子靠近九宫时,注意突起发难,弃子成杀 &br&21、看似有“根”,实则无“根”或“根子”负担过重或“根子”不能胜任“移位”会造成双方盲点 &br&22、有“根”而邀兑时,要注意“根子”是否安全可靠,“四车相见”尤然 &br&23、车占兵线时,“收兵”顺序应细算之 &br&24、“禁区”有时存在似险实安的现象,对于一些在常规下不宜轻进的“禁区”往往能以出人意外的着法履险如夷,这点要
注意 &br&三、战术篇 &br&1、卒子过河后应注意:
&br&1)其它后勤子力(车、马、炮)须能配合以利推进
&br&2)占据要点,主导局面,不轻言牺牲
&br&2、马吃对方原位七兵后,可用二路炮塞对手相眼,以便跃马卧槽
&br&3、边卒挺进有三用处:
&br&1)压制对方边马 &br&2)我方能车一进三高出车或保中卒 &br&3)能马三进一再马一进三进河口象位 &br&4、当对手炮打边卒时: &br&1)避其沉底,上象或平炮阻之 &br&2)诱其沉底,车马回师围捕之 ,对方之沉底炮可用己方车马(或车马象)捕捉,无论马是正马或边马。
&br&5、以士角炮突发打掉对方六路士,有时会有出乎意外的奇袭效果 &br&6、七路马被对方车压制时,考虑: &br&1)用一子保之(如高车保马,士角车保马,另一炮保马,退窝心马保马),而用另一炮击之(横线击杀或纵线击均可 &br&2)可否弃马使彼车立暗位?或伸炮过河伺机平七倒挂金钩双击车相或单纯击杀该暗位车 &br&7、我车即将被对方炮击时,考虑: &br&1)移开后是否先手捉子或叫杀
&br&2)伸炮护前挡驾反打彼炮
&br&3)先离险地
&br&8、马前卒疏通性不如对手时应留意: &br&1)避免兑车,以免残棋难下 &br&2)车应伺机巡河兑换三、七兵
&br&9、中象位有马,可防止对方两边卧槽马
&br&10、拐角马救急时可护住一士
&br&11、残棋对方缺双士时,以车马攻之,可以一将一杀(兼吃兵),变少卒为多卒、化危机为转机
&br&12、对于以车塞我相眼时,考虑: &br&1)先退炮驱赶危,再进炮还击
&br&2)设陷阱,再回炮赶之或回马士角趋之
&br&13、以二路车压对方边马,再用二路炮塞象眼可得子 &br&14、对方上士阻挡我方四路马卧槽时,可考虑马四进二,再马二进一,马一退三卧槽 &br&15、彼方用车护马(炮)而用另一炮打我车时,考虑: &br&1)用炮挡于车前护驾反打 &br&2)用我方另一子对捉彼车(炮击、兵觑、或跳无根马作炮架直击)使彼车移开而马(炮)脱根 &br&16、当红马吃原位七路卒后,我方可象五进七配合七路马困彼马
&br&17、单马过河十只九只“孤”,孤炮不成事 &br&18、己牵制对方子力时要注意对方借杀,叫将兑子或弃子遁逃反击 &br&19、车借中炮力而吃象时(险地),宜防卫彼方车吃中炮或突然「偏将」「露帅」 &br&22、残棋炮归家,有炮须留他家士
&br&21、随时留意对方(及我方)士角炮的突袭(炮击柳条穿鱼),阻拦或截断的作用
&br&22、马后藏车、炮后藏车,似拙实巧! &br&23、对付对方讨厌的士角炮(五六炮、反宫马),可考虑:先用横车盯住,再用车后炮(最好是担竿炮型,如中炮双正
马再炮五平四即是),硬兑士角炮「破根」 &br&24、冷僻而灵活的腾挪: &br&1)车:“矮车”、“车一进二”、“车一进三”、“大出车”、“车九平二” &br&2)马:“归心马”、“马三进一再马一进三跃象头” &br&3)炮:进炮(炮八进一、炮八进三),退炮(炮五退一、炮八退一,炮七退一) &br&四、先后手 &br&1、布局反先要点: &br&1)逼使对手走子还原(重复) &br&2)促使对方有效步数减少
&br&3)干扰敌方布阵或造成僵局,使对方无好棋可下 &br&2、子力交换前应研判: &br&1)交换后之棋型 &br&2)不以好子换坏子,不以活子换死子,不以重子换轻子 &br&3、注意「假先手」 &br&五、对局篇 &br&1、巡河炮应对要领: &br&1)上士勿急,以免被瞄象控制
&br&2)跨河车联合小卒围捕之 &br&3)随时注意对方平炮脱根兑子或叫杀之着
&br&2、河口马应对要领: &br&1)高车骑河驱之。若对方有巡河炮保马的棋则考虑先七星剑弃兵拆除炮架,再用车驱之(横线、纵线均可) &br&2)伸炮跨河借彼兵做炮架击之 &br&3)伸炮跨河伏进卒渡河做炮架击之 &br&3、中路无法突破或我方阵型有缺陷时,中炮位置应予调整(移型换位) &br&4、中局十技:「挪、抽、捉、兑、牵、拦、逐、运、弃、杀」及停着顿挫
&br&5、布局原则: &br&1)首要尽快出动大子:车路要通,马路要活、炮勿轻发
&br&2)抑制对方大子出动
&br&3)注意子力的协调性和联络性 &br&6、布局阶段宜注意的问题: &br&1)走子要有效率(目标明确,不要一子走动过多,能抑彼扬己) &br&2)不要多补士象
&br&3)要防止子力拥塞 &br&4)勿贪吃(或贪渡)兵卒 &br&5)勿贪子失先 &br&6)马勿轻进 &br&7)要抢占全局要道与要点 &br&8)要注意弃兵争先 &br&9)要注意地带的问题 &br&10)扩展我方空间,压缩彼方空间…… &br&其实布局简单来说就是把己方的兵力布置在有利的位置上,有利的位置即最能发挥该子力威力的位置。&br& 以上为一些基本的指导理论,(我个人而言觉得水平越提高就越觉得理论指导的重要性)系统的学习,就能事半功倍,单纯的对局是很难提高水平或者提高得很慢,不信看那些老大爷下了半辈子还是那样的棋力。带着理论的指导去进行对局,对局完复盘思考,这样才是进步的王道,当然加上名师还有自己的天赋,再加上汗水。大师都是这样出来的。&br&
我也不是特大大师,所以我讲的理论不是我自己写的,因为我觉得我的理论也是从这里学习到,所以借鉴了别人的,看到有些知友好像很介意,我觉得我是诚心的看见有喜欢棋的朋友问这样的问题我才去回答。我混知乎一直在看,也没提问。就这样吧如果进一步想交流的话,就继续评论吧!
1以上都或多或少都讲了一些技巧亦大多认同!!!首先我觉得抛开天赋而言,下好棋必须要有好的理论指导,其次为大局观的分析,其次为计算精准度。以下为一些理论指导。理论指导不是我个人总结的,但我认为这个理论指导是写得极好。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子…
起手出车的考虑同侧马的心情么?掀棋盘!(╯' - ')╯︵ ┻━┻ &br&&br&反补带来的变化:&br&&ol&&li&马/馬:马前期横出、进出势必都会导致被本方卒子别腿或挡路,可反补后马前期的灵活性大大提高,可以弃卒起马,在河道前后也可以反补保命,&b&马在前期的灵活性提高;&/b&&/li&&li&帅/将:闷宫成为传说,卧槽马、挂角马、炮车抽等威胁系数巨大的将法都有了更多的化解选择,&b&帅的安全系数增加;&/b&&br&&/li&&li&车/車:车本来就强大,在没有队友坑的情况下被杀基本上就不现实了,&b&车可以实现更从容换路的换更加随心的站位;&/b&&br&&/li&&li&炮/砲:可以随时调转枪口的炮会是新规则后的&b&七伤拳奇兵&/b&,自伤后还是原来的炮架子却调转了枪口;&br&&/li&&li&士/仕、相/象:&b&对帅/将的空间制约降低,对己方路线的隔断能力降低,&/b&变向提升了防御能力;&br&&/li&&li&兵/卒:多了N种死法(战略主动反补、不得已反补)后&b&更炮灰了&/b&...&br&&/li&&/ol&反补引发的影响:&br&&ol&&li&前期可以牺牲兵/卒获得更高的机动力和灵活性,开盘变化增加;&br&&/li&&li&大规模杀伤性战术(自戕重子杀、抽杀、传统绝杀)最后的临门一脚极可能被反补士/象化解;&br&&/li&&li&对象棋的防御提升远高于进攻,如果中期不取得绝对优势那么后期和棋的概率大大增加;&br&&/li&&li&新鲜劲儿过去后象棋变得既不好玩也不好看了。&/li&&/ol&&br&&br&&br&&br&&br&&br&最后...逼急了劳资可以自杀哦,不跟你玩咧(╯' - ')╯︵ ┻━┻
起手出车的考虑同侧马的心情么?掀棋盘!(╯' - ')╯︵ ┻━┻ 反补带来的变化: 马/馬:马前期横出、进出势必都会导致被本方卒子别腿或挡路,可反补后马前期的灵活性大大提高,可以弃卒起马,在河道前后也可以反补保命,马在前期的灵活性提高;帅/将:闷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出土的象棋,是不带红黑两色的...&br&所以...&br&&br&好吧...上个图...不扯淡&img src=&/fbf2c11e2be4ffabf49b5b23b0d7f618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出土的象棋,是不带红黑两色的... 所以... 好吧...上个图...不扯淡 嗯 感谢邀请
恰好我对三种棋都比较熟,尝试回答这个问题。&br&中象和国象应该都算入门,围棋差一些,也就业余1级的水平,估计还不到业余1段。&br&(ps:2013年10月-11月的一个多月里,围棋涨棋了,大约弈城3-4d水平,拿了个业余2段证——突然一下就开窍知道围棋应该怎么提升了;另,大学的时候国象大约1级棋士,象棋高中的时候也许是3级棋士吧——补充)&br&&br&&b&一、中象、国象、围棋这三种棋哪一种最好玩?最喜欢哪一种?&/b&&br&个人最喜欢围棋,毫无疑问认为围棋最好玩。&br&其实喜欢一个游戏,除了游戏本身的趣味程度,还和能不能在玩游戏过程中得到正反馈有关。往往是你越擅长某个游戏,你越喜欢玩,并越有动力去钻研。&br&而就我个人而言,围棋水平是最低的,却仍然最喜欢围棋,我觉得是因为围棋在趣味性上远超过中象和国象。为什么认为围棋更有趣呢?&br&1)&b&未知领域更多,使人更有探索的欲望和乐趣&/b&:以前无论是象棋和围棋都有“千古无同局”的说法,来形容棋局的变化之多——也就是之前有人提到的状态空间和决策空间的问题。但事实上中象和国象真正合棋理的下法都没有那么多,如果你把所有主要开具都梳理一遍,你就会发现来来去去就是这些下法,比如中象里面顺炮局几乎被现代棋手研究通透了——这个矿差不多被挖光了。这样导致一个结果:如果那些高手,比如特级大师下慢棋,深入思考,那么会经常下成和棋——手段就这么多;如果下快棋来避免和棋太多的问题,就会导致棋局粗糙,而且往往变成背棋谱。相比之下,围棋的棋局发展变化远远超过象棋。&br&2)&b&手段更丰富,优美&/b&:围棋下棋规则特别简单,但是手筋、招数、妙手极其丰富,相比之下中象国象的战术手段无非是捉双、抽射、闪击、解除防御、拦截、引离、引入、顿挫、腾挪、牵制……&br&3)&b&游戏过程中逻辑计算和理解感觉的成分非常平衡&/b&:下象棋逻辑计算的成分占90%,尽管对棋理的考量也很重要,但是相比计算而言,太微弱了——子力协调性、效率这种虚的成分都可以用计算明明白白搞清楚;而围棋很多地方是算不清楚的,这种算不清楚的地方就需要理解——厚薄、手段是否过分,形状和局面的要点等等,这种对于“理”的掌握在下围棋的实力构成中可能是50%(当然,没有计算作为支撑,所谓对棋理的理解只是花架子)。既有“理”的成分,又有“算”的成分,使得围棋非常生动——与之相反的例子是五子棋、黑白棋,基本上死算的部分占了99%以上,实在是很枯燥。&br&&br&&b&二、哪一种棋最难下好?&/b&&br&·围棋。&br&这里涉及:&br&&b&1、学棋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努力程度&/b&&br&&b&2、获取学习资源的难度&/b&&br&&b&3、什么叫做好?&/b&&br&&br&这里1、2项结合起来其实就是学棋的门槛。&br&&b&1、比较学棋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努力程度和获得学习资源的难度&/b&&br&1)中象:棋子虽然类型较多,但学规则不难,下棋目标和思路很明确,初学阶段就是杀王和吃对方棋子,布局也很简单,随便借鉴街头巷尾的人的布局,按照正常的逻辑进行很容易下得像模像样。而要真正入门也不难,有心的人,看通一本象棋入门,足够在一个镇里成为第一。&br&2)围棋:规则虽简单,但是要下得稍微像点模样——会基本的死活、手筋、定式、收官,没有特别多的俗手,需要学很多的基础知识。在资源上,个人认为除了不世出的天才,学围棋一定要有好师傅——像我这样看书自学的,在实战中学出一大堆的俗手和坏毛病。&br&3)国象:规则复杂程度跟中国象棋差不多,要真正入门也不难,看一本入门书就可以了。但是若不看书,系统学习开局的话,下的棋是很难看的——为什么呢?因为国际象棋共32个棋子,只有64个落子点,棋盘很拥挤(中象32个棋子90个落子点),兵的火力也比较强,所以开局阶段子力犬牙交错,如果没有系统学过开局,随时会出问题——而中象的子力比较舒展,开局不下大臭棋,除非遇到高手,并不容易脆败。学国象的麻烦之处在于,爱好者少,获得学习资源包括对手和老师的难度比象棋大——请个好的家教比围棋还难。&br&&br&&b&2、达到不同好的程度,各自难度如何?&/b&&br&&b&1)入门级:&/b&&br&这里的入门级指&b&中象、国象方面&/b&已经知道整局棋应该怎么下,掌握残局的所有经典杀法、组合杀法、能灵活运用中盘的各种战术,具有比较强的计算力,基本了解开局分类,熟练掌握几种开局,在开局阶段大体不会迅速失利,能够针对对方的棋形弱点拟定比较有利的中盘进攻组合手段。这种程度,下中象的话在一个镇里面差不多可以称王了,在县里面有机会拿一定名次。(国象下的人太少,在名次方面不好比较)&br&在围棋方面,棋力能达到业余1段,可以算入门了。&br&个人认为,达到入门的水平,综合考虑获得学习资源的难度和投入的时间、精力,难度大小是:&b&围棋&国象&中象。&/b&&br&&b&2)&/b&
在一个&b&地级市里面成为前三名&/b&&br&达到这样的程度,个人认为难度大小是:&b&围棋&中象&国象&/b&。&br&为什么在这里中象比国象难呢?因为中象的人口基数大,竞争比较激烈。在镇子这样小地方下棋的人,很多穷其一生都没有入门,而在地级市里面高手就很多了。&br&相比之下,一个地级市里面学国象的人口基数还是很小,所以在地级市这个级别成为业余高手还是相对容易的。&br&&br&&b&三、关于学习资料的推荐&/b&&br&&b&中象:&/b&&br&1、《象棋入门》,金盾出版社——个人认为编排非常好,天赋还可以的话看完这本书足够入门了。&a href=&///?target=http%3A///.html%23ddclick%3Fact%3Dclick%26pos%3D_1_q%26cat%3D%26key%3D%25CF%25F3%25C6%25E5%25C8%25EB%25C3%25C5%26qinfo%3D102_1_48%26pinfo%3D%26minfo%3D%26ninfo%3D%26custid%3D%26permid%3D%26ref%3Dhttp%253A%252F%%252F%253Fkey%253D%5FA%2525BC%2525CA%2525CF%5C6%5C8%2525EB%5C5%26rcount%3D%26type%3D%26t%3D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象棋入门修订版》王国栋 等编著&i class=&icon-external&&&/i&&/a&。我小学4年级的时候买了这本书自学,算是在小学称霸了。&br&2、《橘中秘探秘》,张强大师的视频——打谱不如看教学视频,学习古谱有一个好处是学习组合杀法和找对方的阵形弱点,借鉴进攻的思路。&br&3、关于残局的书——这个搜索一下现代名手系统性讲解基本残局书就好了,比如则一本王嘉良的书据说不错&a href=&///?target=http%3A///.html%23ddclick%3Fact%3Dclick%26pos%3D_2_q%26cat%3D%26key%3D%25CF%25F3%25C6%25E5%25B2%25D0%25BE%25D6%26qinfo%3D61_1_48%26pinfo%3D%26minfo%3D%26ninfo%3D%26custid%3D%26permid%3D%26ref%3Dhttp%253A%252F%%252F%253Fkey%253D%5D0%5FA%2525CF%5C6%5B2%5BE%rcount%3D%26type%3D%26t%3D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象棋残局大全》王嘉良,李中健,王国顺 编著&i class=&icon-external&&&/i&&/a&&br&4、关于中局的书——学习如何对中局破局进行构思,书很多,没有特别有印象了,搜搜就好了。&br&5、关于布局和布局陷阱的书——现代布局理论比古代完善了非常多,有必要系统的学习——如果看了《橘中秘》、《梅花谱》之类没有批判而是囫囵吞枣接受的话,布局容易跑偏,违背棋理,所以要系统学习现代布局理论;而为什么要看布局陷阱的书呢?这个是用来提高成绩的捷径,呵呵呵呵……&br&&br&&b&国象:&/b&&br&1、《国际象棋入门》,谢军和林峰编的,也是金盾出版社的。非常不错,学了以后足够到业余1级棋士的水平。&br&&a href=&///?target=http%3A///.html%23ddclick%3Fact%3Dclick%26pos%3D_1_q%26cat%3D%26key%3D%25B9%25FA%25BC%25CA%25CF%25F3%25C6%25E5%25C8%25EB%25C3%25C5%26qinfo%3D40_1_48%26pinfo%3D%26minfo%3D%26ninfo%3D%26custid%3D%26permid%3D%26ref%3Dhttp%253A%252F%%252F%26rcount%3D%26type%3D%26t%3D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际象棋入门》谢军,林峰
编著&i class=&icon-external&&&/i&&/a&&br&2、战术练习书,这个就不举例了,国外很多,反正战术大体就是抽子、捉双、引入、引离、拦截、牵制、顿挫、闪击……多做练习题就好了&br&3、对于布局和残局我没有太深的研究,只是入门级的,就不推荐。(ps:那些看起来简单的残局其实真的很复杂)&br&&br&&b&围棋:&/b&&br&1、&a href=&///?target=http%3A///.html%23ddclick%3Fact%3Dclick%26pos%3D_1_q%26cat%3D%26key%3D%25CE%25A7%25C6%25E5%25C8%25EB%25C3%25C5%26qinfo%3D140_1_48%26pinfo%3D%26minfo%3D%26ninfo%3D%26custid%3D%26permid%3D%26ref%3Dhttp%253A%252F%%252F%253Fkey%253D%2525CF%5C6%5C8%2525EB%5C5%26rcount%3D%26type%3D%26t%3D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围棋入门(修订版)》&i class=&icon-external&&&/i&&/a&——还是金盾出版社的,学了这本书还达不到业余1段,个人认为学围棋光看书不行,&b&一定得拜师&/b&——围棋需要理解的东西太多,这些道理看书远远没有真正懂的人给你讲来得清楚。&br&2、邱百瑞围棋入门,系列光盘——这个教学视频非常好,还没拜师之前可以看这个视频学习。&br&3、业余低段涨棋有基本书非常值得推荐:1)《围棋的筋和形》《围棋的棋形效率》-林海峰;2)《如何应对无理手》-小林光一;3)《围棋攻防技巧》-加藤正夫;4)《围棋技巧大全》-江铸久。(修改)&br&&br&ps:现在的国象、中象软件都很厉害,都是大师-特大级的,用来复盘相当于请了半个老师,推荐chess master(国象)、象棋巫师(中象)
恰好我对三种棋都比较熟,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中象和国象应该都算入门,围棋差一些,也就业余1级的水平,估计还不到业余1段。 (ps:2013年10月-11月的一个多月里,围棋涨棋了,大约弈城3-4d水平,拿了个业余2段证——突然一下就开窍知道围棋应该怎么提升了…
的确没有最优的第一步棋。我小时候老师这样说过,中炮的确攻击力强,但两个相就不能连环,三线七线就会有潜在的弱点。当然如果要走相三进五连环相,攻击力度就会减缓,所以说是各有利弊。&br&&br&正常的第一步棋,是有炮马兵象四大类。&br&中炮,炮二平五,是最常见的,会下棋最先走的,变化最多的,也就不赘述。&br&过宫炮,炮二平六,应该是炮类布局中第二常见的,最近变化推陈出新,比赛中也常使用。&br&士角炮,炮二平四,有投石问路的意味,可以布成先手反宫马。&br&金钩炮,炮二平七,双炮归边,针对对方的象线进行攻击,但是定型过早,容易被对手因势利导进行反击。&br&炮二平三(这个不知道名字了),也可以走,但是也有定型过早的问题,二路马只能跳边路,马八进七,相七进五,士六进五是正常选择,但仅有一马守中兵,容易显得薄弱。&br&炮二平一,有点浪费效率,没有很好的攻击目标,但是有先走兵九进一的一路边兵开局可以参考,调动双炮归边进行攻击。&br&巡河炮,炮二进二,这个一般是高手欺负低手的走法,巡河十八打,在让子棋中可以有效调动对手,找寻弱点。&br&炮二进四,也是对对方中卒进行攻击,但这个位置有点不佳,可行,不太建议采用。&br&炮二进七,(忘了叫什么了)开局以炮换马,从效率上来讲是败着。但也有古代书籍专门讲这样的变化,应该是经过长期研究被淘汰掉的变化。&br&炮二进三,骑河炮,没有攻击重点,不可取。&br&炮二进一,浪费先手优势,若想再走炮八平二叠炮封车,黑棋可有炮二进五的手段破坏。总之很不可取。&br&炮八退一,这就不多说了,自塞棋路。&br&&br&正马,马八进七,是一种柔性开局,主要是布先手屏风马和先手反宫马两大类,若黑棋架中炮,则有强大的反击力度(红棋凭空多了一先)。&br&边马,马八进九,有投石问路之意,可以变成先手单提马,或者回归中炮五七炮等等变化。&br&&br&仙人指路,兵七进一,也是投石问路之意,双方可以有多种变化,不敢妄言。&br&九尾龟,兵九进一,市面上有一本《边兵韬略》的介绍边兵开局的书,主要是四子归边的强攻边路,保着边兵渡河占取局部优势,但其本身缺点也有好多,中路有很大缺陷。&br&兵五进一,属于不良走法,对方架中炮之后可以直接进行攻击,凭空给了对方一个弱点。&br&&br&相三进五,也是博大精深的布局,属于柔性布局。&br&相三进一,这个属于目的性不明,也是凭空给自己留有缺陷(边相),不宜采用。&br&&br&车一进一,这会直接丢马,肯定是不好的,但有人可能会重视速度,占据一定先手。总之不是好着法。&br&车一进二,这就更不佳了,丢马,陷车。&br&&br&士六进五,封锁了自己起横车的机会,还有过于早的定了一个防守的姿态,容易让对方找到弱点。同时也没有体现先手进攻的优势。&br&&br&帅五进一,这个就纯属让先,有点侮辱人的意思,不好。
的确没有最优的第一步棋。我小时候老师这样说过,中炮的确攻击力强,但两个相就不能连环,三线七线就会有潜在的弱点。当然如果要走相三进五连环相,攻击力度就会减缓,所以说是各有利弊。 正常的第一步棋,是有炮马兵象四大类。 中炮,炮二平五,是最常见的…
&a data-hash=&5720c63bcb43bab33c280& href=&///people/5720c63bcb43bab33c28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象棋4399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