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真金仙在都市是最高仙吗?修真金仙在都市是先天尊神吗?具体什么情况?道教或仙家问题

&&...&&&&&&&&& ...&&&
已被14人收藏
&道教常识----非常基础--仅供参考!
来自:保密
发帖:205+3983
人之饥者以食为力,贫者以财为力,办世间事以福为力,独天上天下、千生万劫、冥冥之中,以德行为力。
——《太极祭炼内法》
-------------------------------------------------------------------------------------------
舅妈 我在呢...
...950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3984
记一次值殿中和游客的对话
前些年还没有出家时,也曾到过几所道教宫观参观游览。当走进殿堂、见到那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神像、威严庄重、道气凛然的值殿道士,便油然产生一种既好奇又神秘的感觉,好似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而现在,我也成了一名终日出入庙观的道士。在专修班学习时期,到白云观殿堂值殿,每次都要接待很多香客、游客以及港澳同胞和外宾,慢慢地懂得了值殿是道教宫观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是搞好宫观开放的重要环节,从这里可以反映出中国道教的面貌。因此,要求值殿道教徒不但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道教知识,随时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自己的仪表言谈。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道教,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往往带着一种好奇和不理解的心情,提出各种问题。
记得那是去年盛夏的一个星期天,我正在殿堂值殿,外面走进七八个青年游客。从他们衣着行动上,很有些青年知识分子的气派。其中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青年问我:“你是工作人员吧?”
“出家人”。我回答道。
“你怎么想到要出家,”他有点惊奇。
“人各有志”。我对他很和气。
可是他们听后却欲发笑,看样子他们似乎觉得一个“避世离俗”的出家人怎么还谈得上“志”。所以另一个青年又问:
“你认为有没有神仙”?
“信则有”,不信则无”,我直接亮明了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信仰,不是哪个人强迫的,党制订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你真的看破了红尘?或者有什么人生挫折,就甘愿抛弃人间的天伦之乐,终生与这冷冰冰的神像为伍”?
我心中有些不高兴。但要想改变他们的观点,必须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清楚。因而我回答说:“所谓‘看破红尘’之说,那只是在旧中国。那时豺狼当道,民不聊生,很多人为了逃避腐败的政治和逃脱某种灾难,被迫出家遁入山野,以求苟且偷生。而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还有什么‘看破红尘’而言?所谓人生挫折,那是任何人也难免的,不会对我们的事业有什么影响。至于‘天伦之乐’,我们固然放弃了你们心目中的‘天伦之乐’,但是你们并不知道出家人有出家的乐趣……”
“每天烧香念经,这就是乐趣”?“你们不觉得这样生活太单调了吗”?“听说你们都懂得看相,算命,你会不会?”不等我把话说完,他们便抢过话头,其中一个看着我:“你认为这是唯物还是唯心?”
这些人看上去象是些很有学问的人,怎么对道教竟然这样无知?但又想到这并不奇怪,由于“左”的思想影响,特别是那场“史无前例”的风暴,致使在人们心目中认为道教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除了封建迷信以外,再无其他内容。为了改变他们这种观点,我向他们解释说:
“你们认为道教只是烧香念经,看相算命,这完全是一种偏见和歪曲。神仙信仰是道教的基本信仰,但是给别人算命看相只是那些不务正业,招摇撞骗者所为,不属道教内容。道教是我国固有的宗教,从它产生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就一部《道藏》来说,就有经典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其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涉及到夭文、数学,生态、化学、哲学、医学、历史、文学、养生等很多知识领域,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这时,他们的眼睛里逐渐出现了赞叹的目光。其实,我出家时间短,对道教知识了解甚微,凭这点微不足道的知识,远远不能作详细的解答,只不过比那些从未接触过道教的人们多了解一点而已。然而他们似乎感到了一点兴趣,那个戴金丝眼镜的青年有礼貌地问我:
“请你具体地给我讲一讲好吗?”
“我目前对道教理论知识掌握的还很不够,不过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接着我便从老庄哲学在国内外的影响谈起,一直谈到道教炼丹术和现代化学的关系,谈到道教医学在我们医学史上的地位,谈到道教音乐的发展,谈到阴阳五行学说的研究价值……。这时,他们好象有点出神,一个个脸上露出了少年般的天真的稚气。最后,我又谈到了道教的养生:
“道教养生功夫更是独具一格,奥妙无穷……”
说到这里,突然有人插话道:
“这话一点不错”!
这时我才注意到我的周围又聚集了不少的游客,并且都聚精会神地听着。那插言的是一位长者,只见他红光满面,衣着整洁,很有精神,手里还提着一个黑提包。他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道教的内丹炼养。原来,他是白云观的常客,经常来这里向一些老道长们求教养生学问。他从前一直多病在身,经过几年的炼养,身体竟奇迹般地康复了。他又顺手从提包里拿出一本老版的《周易参同契》,向那些青年们介绍:
“这是道教的丹经,是东汉道士魏伯阳所撰著。在那个时代道教就确立了炼丹理论,了不起呀!你不亲身去体验,当然就认为玄玄乎乎。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长寿之道啊!”
他的一席话,使在场的游客惊叹不已,那几个青年也变得恭敬起来,其中一个青年非常诚恳地问我:
“听人们说道教讲‘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和养生长寿不是矛盾吗?”
“道教自古就不讲天命论”。我不加思索地回答:“《西升经》中说:‘我命由我不由天’,‘父母生我者,尚不能决定吾之命,天不岂远乎?’道教还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仙道贵生’,‘重生恶死’,‘迫求长生久视’,相信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长生久视的。故而形成了一门养生理论。”
“这是不是人们常说的道教讲‘清静无为’?‘无为’是不是什么也不去做,只讲长生?”他们又你一言我一语地问道。
我说“那就错了,完整地讲是‘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就是不妄为,抛却邪念和贪欲,以致俱足正念,而达到‘无不为’的境界,即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这时他们又议论起来:
“看来道教完全不象所想象的那样,的确是一笔文化遗产。”
我说:我们这一代道教徒有责任将这宝贵文化遗产继承下来,并且去研究,去发展。”
我又调转话头:“我们不但不觉得生活单调,反而感到其乐无穷。”
“原来对你们出家总是不太理解,现在才懂得了你们的乐趣和志向。”看样子他们很受触动,并且又作了自我介绍。原来,他们是天津一所大专院校的学生,这次是利用暑假来京旅游的。最后他们说:
“我们今天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以后有机会一定还来打搅。”便彬彬有礼地告别。那位长者也告别而去。
-------------------------------------------------------------------------------------------
舅妈 我在呢...
...951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3985
讲座奇门遁甲第一讲定局概说
  奇门遁甲是易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影响较大的占测门类。它大约产生于汉魏以后。
  奇门遁甲以后天八卦,洛书,二十四节气时,空。数相配以构成基本格局和构架。这个格局和构架是多维的。占测时把具体时日置于这个格局之中,判断以某一点为中心,宇宙中具体时间具体方位万物的流变规律并构成的吉凶环境,从而给人们提供抉择行为的动向和时间的依据。
  这个占测门类为什么叫“奇门遁甲”?“奇门遁甲”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由“奇”,“门”,“遁甲”三个概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遁”是隐藏的意思,“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遁甲”是在十干中最为尊贵,它藏而不现,隐遁于六仪之下。“六仪”就是戍,已,庚,辛,壬,癸。隐遁原则是甲子同六戊,甲戍同六已,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还配合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九星。奇门遁的占测主要分为天,门,地三盘,象征三才。天盘的九宫有九星,中盘的八宫(中宫寄二宫)布八门,地盘的八宫代表八个方位,静止不动,同时天盘地盘上,每宫都分配着特定的奇(乙,丙,丁)仪(戊,已,庚,辛,壬,癸六仪)。这样,根据具体时日,以六仪,三奇,八门,九星排局,以占测事物关系,性状,动向,迭择吉时吉方,就构成了中国神秘文化中一个特有的门类----奇门遁甲。
  第一讲定局概说
  我国古代把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酉、辛、亥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时家奇门是一个时辰一个格局,按奇门历法,每年冬至上元到第二年冬至上元为一个循环,总共是360日。每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一个格局,全年的局数是12*360
=4320,为四千三百二十局。但在这4320局中,实际上每一局是重复了四次的。拿阳遁一局来说,冬至上元、惊蛰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都完全一样,皆属于阳遁一局。这四个元共二十天,但落实到时家奇门排局,其格局类型以每个时辰一个格局计算,并不是12*20=240,而是12*20/4=60
(因每一局重复了四次)。即六十个格局,正好占据了从甲子到癸亥这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六十种结合。阳遁一局是如此,其它各局也无不如此,即都重复了四次。所以全年360日,4320个时辰,因为就格局讲都重得了四次,全年时辰的格局类型则为80(局)。这就是传说的黄帝命风后创立的一千零八十局。又据说传到姜太公吕望时,将这一千零八十局简化为七十二局。这七十二局不难理解,因按二十四节气论算,每个节气为十五天,一节又分上、中、下三元,每元为五天。一节三元,全年二十四节气的元数则是3*24=72。
  全年1080个局,但并不是每一局都要用一个盘去演示,如果用活盘演示,每个活盘可演示从甲子到癸亥60个时辰的格局,,用十八个活盘就可以演示整个年所有时辰的格局。一共十八局,就是阳遁九局、阴遁九局。
  虽说是时家奇门,却不能不顾日,不同日干的日,会产生不同时干的时,如甲、己日和乙、庚日的子时并不相同。甲、己日子时为甲子;乙、庚日的子时为丙子。所以每个时辰定为几局,是受节气和日干的制约的,即看这个时辰所在的这一天属于哪一个节气,是这个节气的哪一元,上元、中元还是下元。
  从大的方面说,从冬至开始到芒种结束为阳遁;从夏至开始到大雪绳带为阴遁,局的序数与节气的关系是:
  阳遁:
  冬至、惊蛰一七四,小寒二八五,
  大寒、春分三九六,雨水九六三,
  清明、立夏四一七,立春八五二,
  谷雨、小满五二八,芒种六三九。
  阴遁: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
  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
  寒露、立冬六九三,处暑一四七,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
  即冬至、惊蛰的上元为阳遁一局,中元为阳遁七局,下元为阳遁四局;其它以此类推。
  这是把后天八卦、洛书、二十四节气相配,来确定每个节气中不同日的局数。二十四节气中的二至、二分、四立分别居于八宫正中,也就洛书中的八个数。冬至居坎卦数一,立春居艮卦数八,春分居震卦数三,立夏居离卦数九,立秋居坤卦数二,秋分居兑卦数七,立冬居乾卦数六。这八个节气上元的局数,就是它所居的洛书数,即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立春上元为阳遁四局,夏至上元为阴遁九局,其它以此类推。
  至于这八个节气中每个节气后面所接的两个节气的上元局数,都可据八个节气的上元局数按阳顺阴逆的规律依次推出。如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接着冬至后面的两个节气是小寒、大寒,那么依次排列,小寒上元为阳遁二局、大寒上元为阳遁三局。其余以此类推。
  在奇门排局时,五天为一局。为什么五天为一局呢?因为每天十二个时辰,都是从子时到亥时,这是说的时辰的地支;至于这五天之内这一天和那一天同一地支的时辰,天干却是不相同的。如昨天夜半为甲子,今天夜半为丙子,后天夜半成了戌子。这样每天十二个时辰,五天就是六十个时辰,正好把从甲子到癸亥
60个花甲子用完。到第六天,夜半的时辰又从甲子开始,这就是五天为一局的道理
-------------------------------------------------------------------------------------------
舅妈 我在呢...
...952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3990
罗盘奇针八法
罗盘,它是风水师堪天舆地的重要工具,不同于指南针,其周围配上八卦、阴阳、五行后 ,对气场的感应比指南针更加灵敏,按照罗盘天池内的指针异常动作,来推断气场可能发 生的告知行为,即奇针八法:
一、搪针:
指针摆动不定,不归中线。断为此地有怪石深潭,居之有祸,若针在巽巳丙位泛动,则九尺之下有古板古器等,居之出酒色女子,巫师、孤寡贫困之人。
二、兑针:
针头上突,又称浮针,说明有阴气介入,但此为善阴,不是自家已故先人,就是福神护法 。
三、沉针:
针头下沉。说明有阴气介入,此阴非恶阴,但为冤死或非正常死亡者,会使常人感到不适。
四、转针:
指针转而不止。恶阴介入,怨恨之气徘徊不停,居住必有伤害。
五、投针:
指针半浮半沉,或上浮不达顶,下沉不达底。地下有坟墓,居之必多哭,且需防官司口舌。
六、逆针:
针归中线不顺,或针头斜飞。此地出忤逆之人,并人财两败,无风水可言。
七、侧针:
针已静止,但不归中线。此地为神坛古刹,住家不可。
八、正针:
无异样且不偏不斜,此地为正常之地,可以考虑其他方面而斟酌用之。
奇针八法,即罗盘告知行为,不得不知也!!
现代社会,在实际风水操作上是容易遇上罗盘指针异常。
除去灵异之说,房屋中的钢筋,会引起测量的准确性。
引起指针不停震动,一般是电线电路或电器引起的(手机也会,所以测量时一定要关机),这种现象不足为奇。
-------------------------------------------------------------------------------------------
舅妈 我在呢...
...953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3991
有些道经,为了夸张道教历史之久远,借用老子之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概念,编造宗教神话,把道教说成是亘古即有、神圣无比的宗教,同时也把道经的出现提前到了创世纪之初。如(太上老君开天经)说,宇宙生成经历了\\\"洪元\\\"、\\\"混元\\\"、\\\"太初,等阶段,\\\"洪元一治至于万劫,洪元既判,而有混元,混元一治万劫,至于百成,百成亦八十一万年,而有太初。\\\"并言:太初之时,太上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48万卷,一卷有48万字,一字辟方100里,以教太初,\\\"从此始有天地\\\"。这里不仅把道教的历史提前到宇宙之前,而且把道经的出现也说成在天地之先,由太上老君口中吐出。我们今天讲述道经的历史,不能以宗教神话作为标准,而是根据客观的历史事实采写。因此,就从道教出现的第一部经 (太平经)的出现说起。
1。太平道与《太平经》
(太平经)是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道教经典,这部经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西汉成帝时期(前32—前7)。成帝好神仙方术,幻想借天威以维护其统治。当时汉末混乱动荡的政治局面,给下层民众带来深重苦难,加上灾异频仍,社会危机加深,儒学已经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于是各种宗教神学与世俗迷信充斥社会生活,朝身上下弥漫着神鬼崇拜的神秘气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齐国方士甘忠可便将黄老道的学说与儒家文件谶纬神学的具体内容相结合,造作了(天官历包元太平经)12卷。(前汉书•李寻传)记载:
初,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以言汉寒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造。
所谓“赤精子”,即神仙家所传说的仙人宁封子,所谓赤精子“下教”之道,即甘忠可所鼓吹的可以使国家致太平之道。甘忠可以此道传授重平夏贺良、容丘丁广世、东郡郭昌等人,追随他的群众也很多,在社会上造成一定影响。后因中垒校尉刘向弹劾甘忠可“语涉朝政”、“假鬼神罔上惑众”,而使甘忠可被诛。(包元太平经)从此成为禁书,不许流传,但是在其弟子夏贺良等人手中,仍然秘密传授。汉哀帝即位后(前6一前1),注意到该书的影响,接受书中所述“太平之道”,夏贺良等人七度受宠。据(前汉书•李寻传)记载,汉哀帝曾经下诏,自号“太平皇帝”:
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日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后来汉哀帝觉得夏贺良等人“其言亡验”,是“执左道,乱朝政,倾覆国家,诬罔主上,不道”,将夏贺良诛杀,其同党李寻及解光被“徙敦煌郡”。(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今已不存,从(汉书•李寻传)等史料记载看,此书与东汉后期出现的(太平青领书)内容相似。
据(后汉书•襄楷传)记载:
初,顺帝时,琅耶官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
于吉又作干吉、干室、干君等,东汉末方士,琅哪(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北)人,宫崇之师。但是汉顺帝\\\"不行\\\"。而 (前汉书•李寻传)。后于桓帝之世,囊楷复上此书,仍不受重视。根据上述记载,我们大致可以断定,(太平青领书)出自于吉、宫崇等道士之手,共有17O卷。其书后传入“太平道”首领张角之手,张角成为于吉“太平青领道”的继承人。
张角领导的太平道,掘起于汉灵帝时期(168一189)。(后汉书•皇甫嵩传)说:
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蓄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连接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充、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书京城专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
《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亦曰: “光和中(179一184),东方有张角,……角为太平道。”由上可知,张角太平道乃由黄老道转化而来,他领导的太平道发展势力很大。张角自称“黄天”,表现出黄老崇拜的特色。张角利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一带有宗教和谶语色彩的革命口号,发动了动摇汉朝统治的“黄巾起义”,因遭镇压而最终失败。
唐人撰述(太平经复文序))说:“后圣太平真君……垂谟作典,预令下教,故作(太平复文)。先传上相青童君,传上宰西城王君,王君传弟子帛和,帛和传弟子干君。”据此可知, (太平经)即系于吉(干君)所传之(太平清领书》。
现存(道藏)中的(太平经)有残本57卷,但标明总卷数为170卷,其卷数与内容皆与(后汉书)所述(太平青领书)相合。可知(道藏)中(太平经),即系(太平青领书)之残卷。(汉书•囊楷传)唐章怀太子李贤注云:“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也,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此证唐初即已称为《太平经》。
在成帝、哀帝时候,甘忠可之“道”的信奉者,在朝显贵便颇多,声势也不小,在帝王至尊的封建时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其在野信徒必然更多。因此夏贺良、李寻被诛杀、流放,并不等于此道绝灭。其实,(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仍在民间秘密流传。甘忠可为齐人,于吉为琅琊人,二人为相邻地区,于吉之(太平青领书)当系(天官历包元太平经)演变而来。史载(天官历包元太平经)12卷,而(太平青领书)和(太平经)均为170卷,当系后来信徒不断增补扩充而成。由甘忠可,至于吉,至张角,皆系太平道一线而来。(太平经)的行世,当即“太平道”的完成与行世。而(太平经)的出现与传布,即标志着道教的形成,道教的第一部经典就这样诞生了。
-------------------------------------------------------------------------------------------
舅妈 我在呢...
...954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3992
五斗米道及其道经
在于吉等人布道的同时,巴蜀一带兴起了张道陵①开创的五斗米道。考二者源流,太平道与五斗米道皆出自黄老道,且以神仙崇拜及方术为教义特征。不过五斗米道出现于巫觋盛行的区域,与巫道有所融合,因而巫术祭礼色彩更浓一些,即更偏重于宗教仪礼。而且由于太平道的领导的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不能在社会上公开传播,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不断发展壮大,遂成为道教正统。后世论及道教的创立,一般都认为是从张道陵开始。
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是在东汉顺帝年间(126一144)。《三国志•张鲁传》和《后汉书•刘焉传》中说:顺帝时,张陵在四川鹤(鹄)鸣山中学道,“造作符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称为“五斗米道”。一说张陵自称“天师”,故后世道教徒又称五斗米道为“天师道”。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及其孙张鲁继续传教。
五斗米道的壮大和发展,是在张鲁时期。《后汉书•刘焉传》说,益州牧刘焉“任鲁以为督义司马”,张鲁因此掌握了兵权,于是他杀了汉中太守,既得汉中,在刘焉死后又袭取了巴郡,遂雄居巴汉之地,一直到建安二十年(215)投降曹操为止,前后28年。这一时期他在统治区内,大行五斗米道,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在他降曹之后,曹操对他“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邑万户,将还中国,待以客礼,封鲁王子皆为列侯。”张鲁的女儿还嫁给了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亦名彭祖)。所以五斗米道并不因张鲁失势而中掇,并且随着张鲁东迁,更广泛流传在江东一带地方。
五斗米道信奉的经典,在历史上有一些记载,如《魏书•释老志》:
张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宫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其书多有不秘,非其徒也,不得辄观。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
《法苑珠琳》六十九《妄传邪教》条:
后汉时张陵造(灵宝经)及章醮等道书二十四卷(《太平广记》引《神仙传》作“篇”)。
《云笈七签》卷六:
汉末,有天师张道陵精思西山,太上亲降,汉安元年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
师\",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其年七月七日又授\"正一盟威妙经\"、\"三业六通诀\",重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
孟安排《道教义枢•七部义》及《云笈七签》卷六均言:
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此经并盛明治道、证果、修因、禁忌、众术也。…汉安元年,太上亲授天师(张陵),流传兹日。
经学者考证,此处《太平洞极经》与今本、《太平经》内容基本一致,说明《太平洞极经》与《太平青领书》有一定关系。同时张衡、张鲁传教的一些措施,如教人有病思过、置义舍、禁酒等等,都与《太平经》经义相符。《典略》也说“衡法略同张角”,因此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两者当同出一源。《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说烹平中《173一177》,张衡(据《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说,原文张衡误作“张修”)在汉中传道:
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
可知五斗米道曾以《老子五千文》作为他们信奉的主要经典,所谓《老子五千文》,是经张鲁(或谓为张陵)所定本为五千字。近代又在敦煌发现了六朝人所写的《老子想尔注》残卷,基本是《道经》部分的注本。系当时五斗米教祭酒宣讲《老子五千文》的注解本。近人饶宗颐(敦煌六朝写本张天师道陵(老子想尔注)校笺)认为,张氏(老子想尔注)多处演说\"太平\"、\"守一\",实乃提倡其太平思想,以《太平经》之意旨解释《老子》。可知《老子想尔注》与《太平洞极经》确为五斗米道的重要经典。上面引文有言,五斗米道“其书多有隐秘,非其徒也,不得辄观。”《老子想尔注》《太平洞极经》应当属于这样的秘典之一。
另外,据《道藏•洞真黄书》称:《黄书》于东汉汉穿元年老子授张道陵,本有8卷。北周甄鸾《笑道论》亦提及五斗米道之\"黄书合气\"。其道为男女合炼之本,五斗米道不敢公开宣讲,故《黄书》亦为五斗米秘典之一(其书符文以黄色书写之,故名)。
综上,五斗米道的主要经典应有《天宫章本》、(灵宝经八《正一盟威妙经》)、《太平洞极经》、《老子五千文》(或称《老子想尔注》)、《黄书》及章醮等道书。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指出,《正一经》中,最主要者为《正一盟威录》,所以劝召鬼神。又指出,此录盖出张陵,依托太上。《道藏》收《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录》1卷和《太上正一盟威法录》1卷,内容相类,皆为张陵的《正一盟威录》。
《老子想尔注》2卷,本己亡佚,后在敦煌遗书中被发现。可惜残阙过半,即《道经》部分缺开首部分(第一、二章),《德经》部分全佚。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认为,《道藏》所收《赤松子章历》卷三至卷六所录章表,尚是三张古科。但其百分八、九十已经亡佚。已是残卷,并经后人整理。根据此书内容,证明五斗米道已具初步的宗教科仪。
《黄书》8卷今已不传,但是《道藏》之中有《洞真黄书》、《上清黄书过度仪》、《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等卷。《洞真黄书》现仅存一卷,或为《黄书》之节本。《上清黄书过度仪》讲说行道仪法,《太上洞渊神咒经》谓“人以《黄书》受来经久不得过度,日日有考,令人多病,田蚕虚耗,宅中不利,不终年寿,中道而天。”可见《上清黄书过度仪》是与《黄书》并行的过度仪法。《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百景金阳素经》卷末按语说:“《太微黄书》本有8卷,真人昔于赤城山中,以大篆交带真文授许远游明君所有者是也。君所以未飞腾上清,掺驾云龙,正由不睹《石景八素》之篇第,……今以《石景金阳文》相付行,令尽睹八卷之首也。”其书讲说服符升仙之道,乃配合《黄书》而行之道法。
黄老道其他道经
东汉晚期,政治昏庸、社会动荡,黄老道发生分化,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两大道教集团相继创立;同时,还有一部分黄老道和方仙道的方士,仍然保持独立活动,他们隐居山林或尘世,继续从事修道、养生、炼丹等方术,并有一些著述传世。这一时期,出现了以外丹为主的金丹派道经。从(后汉书•方士列传)等正史和(列仙传)等传志中,可以看出确实有不少方士在活动,他们反映了后汉时期道教思想的另外一个方面。只是由于他旧势单力薄,得不到统治阶级重视,故其著述留传很少,有些传志作者不明,经过考证才能确定。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先是魏伯阳,他留下了道教史上第一部炼丹著作——《周易参同契》。
魏伯阳其人,在正史上没有记载。宁代曾 《道枢》卷三十四称:魏伯阳为字,名魏翱,自号云牙子。汉代人,游于长白山而遇真人,告以铅汞之理,龙虎之机。古籍之中最早谈及魏伯阳及其著作《参同契》的是葛洪《神仙传》,其中记载:魏伯阳为高门之子,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地人不知其所从来。据此可知魏伯阳是一位不求名利而潜心修道的隐士。他的著作《周易参同契》,被后代道士奉为“万古丹经王”(见张紫阳《悟真篇》)。以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为主要经黄的金丹道,自东汉以后绵绵相传,发展成为道教的丹鼎派。
《列仙传》2卷,收于《道藏》和《说郛》。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卷十九指出,原题汉刘向所撰,系托名;此书盛世行于东汉,盖明帝以后顺帝以前之人所作。《道藏》本《列仙传达室》收和三皇五帝时代至汉代神仙70位,简述每位神仙事迹,并有赞语。此书所载事迹皆与长生与神仙等方术有关,反映出两汉时期神仙方士的活跃情况。其中不少故事为后世道教徒和文人墨客、老百性等传诵和引用、铺陈,为道教神仙故事的重要来源之一。
《老子变化经》,明《道藏》未能收入,敦煌遗书之中发现该经。卷后题曰:‘老子变化
经’,并题曰:“大业八年(612)八月十四日经生王俦写,用纸四张,玄都玄坛道士复校,装汉人,秘书省写。”现存本经共用纸4张,首部残缺,估计残缺不多。尚存正文95行,每行17宇。两汉时期,为定了适应神化老子的宗教需要,关于老子变化的神话逐渐流传。(老子变化经)就是反映这种神话的经典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汉桓帝时陈相边留所撰(老子铭)、孙吴时葛玄著(老子道德经序诀)及(道藏)本(老君变化无极经)、(太上老君金书内序)等经,均反映了神化老子的内容。
《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收入(黄帝九鼎神丹经诀)20卷,据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中国外丹黄白法经诀出世朝代考)指出,其第一卷即(黄帝九鼎神丹经),卷二以下乃唐人所撰集。(黄帝九鼎神丹经)于西汉末东汉初出世;其后东汉末道士左慈、张陵皆得之。又陈国符根据(道藏)本(太清金液神丹经)的歌诀用韵情况,指出卷上及卷中第一至第四页为古经,在西汉末东汉初出世。自“郑君曰…”以后,乃后人搀入之本。
(三十六水法),无名氏著,陈国符认为此书是汉代古籍,叙述烧炼外丹的36种“水法”。这些与魏伯阳基本同时的金丹派经典,证明当时从事外丹修炼的方士不在少数。
另外,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基出土的(黄帝四经),包括(经法)、(十大经)、(称)、(道原)等4部帛书,填补了西汉黄老之学中“黄学”的空白。
东汉河上公注本(老子),亦当为黄老道尊崇的著作之一。(四库全书)本(老子注)2卷,题河上公撰。《道藏》本(道德其经注)4卷,题河上公章句。其余版本尚多。其书注文中神仙家的思想明显增多,反映出东汉后期道家与神仙家结合的倾向加剧。
-------------------------------------------------------------------------------------------
舅妈 我在呢...
...955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3993
魏晋时期道教的传播
曹魏时期(220一265),道教在受制约的情况之下,部分道士为门阀贵族所罗致,转向门阀贵族之中传播五斗米教,另一部分五斗米教的祭酒徒众,则仍分散于民间传教。道教开始分化成为贵族道教和民间道教两种形式。
魏时,太平道随着黄巾起义被镇压而衰微,五斗米道随着张鲁归顺曹操与移民北迁,造成组织分散,其势大减。在经历黄中起义的风暴之后,魏统治者认为对方士门的活动不可忽视,因而采取了制约政策。
这时的曹操,一方面对神仙之术颇感兴趣,企图借之以长寿。他招引了许多方士聚集门下,“庐江左慈、谯郡华陀、甘陵甘始、阳城郡俭无不毕至”。以至在曹操所作乐府(气出唱)、(精烈)等作品中;均表现了神仙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控制这些方士,唯恐他们“惑民”。(三国志•华陀传)引曹植(辩道论)说:“诚恐斯人之徒,接奸宄以欺众,行妖慝以惑民。”黄初三年(222)又颁布敕令,称老子为“贤人”,不许当作神灵“妄往祷祝”。正由于曹操采取了招引方士并加以制约的政策,使得方士们得以亲近门阀贵族。到魏明帝曹睿之时(227一239),对道教态度有明显改变,据(三国志•吴主传第二)记载:
魏明帝太和四年(230),\"…沼立都讲祭酒,以教学诸子。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 洲。 州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
可见曹睿已经解松了对五斗米道的限制,而且派人去海上求神山仙药。这时张鲁之婿燕王曹宇曾一度为大将军,这对天师道(即五斗米道)的传播无疑是有利的。此时达官贵人喜好神仙方术者不在少数,如议郎李覃学辟谷,军谋祭酒弘农董芬之习吐纳等。又有一些著名文人如稚康、何晏、王弼等既好老庄之书,亦好养生之术,并为之著书立论,如嵇康撰(养生篇),宣扬“若安期、彭祖之论,可以善求而得。”这便导向神仙方术直接为门阀贵族服务,从而使民间道教急速向贵族道教转化。
同时,曹操平汉中后,拔汉中之民数万户以充实长安及三辅,五斗米道之徒民被迫北迁魏地,因而五斗米道原来的组织体系便被打破,祭酒徒众分散各地。张鲁的后继者曾试图重新统一五斗米道,发布了(大道家戒令),但是无济于事。由此,五斗米道在北方民间传播开来,并且一直传到江南。江南五斗米道信徒中重要人物有门阀贵族郗 、王羲之、王献之、杜子恭等。
这时的民间道教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宗教形式,而是形成一些互不隶属的区域性宗教集团。期间不断掀起群众起义的风暴,其中不少都带有宗教色彩,尤其以披上五斗米道的外衣最为突出。较为著名者有陈瑞,传道于键为郡(郡治在今四川彭山江口场),自称天师,信徒众多,数以千计。有李流、李雄领导的农民起义,成员多为五斗米道信徒,后与天师道首领范长生联合,称雄蜀地。有孙恩、卢循领导的规模较大的群众起义,一度使东晋朝廷震俱。这些民间道教的起义活动,引起了封建统治者的严密关注,对于道教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也说明了五斗米道如果按照旧有的形式发展下去,已经难以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这时,上层道教的人物也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出发,开始从道教内部进行清整改造。从东晋十六国后期至南北朝时代,中国南北方都出现了由门阀贵族道教徒发起的道教改革活动。道教面临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葛洪《抱朴子》及其著录道经目录
葛洪(283一343)是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药家。他著有(抱朴子)一书,分为(内
篇)和•(外篇)。(抱朴子•自序)说:《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攘邪却祸,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抱朴子)的出现,确立了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新的道教思想体系。他将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化,理论化,反复论证神仙之存在,阐述了各种神仙方术,宣扬道教徒要以儒家的忠孝仁信为本,否则虽勤于修习也不能成仙。他还对民间道教和某些“流俗道士”的活动猛烈抨击,使道教思想符合统治者的需要。这对道教从原始的民间宗教走向成熟的贵族宗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保存了早期道教的许多史料。其中(遇览)一篇所录道教书名,实际是
道教历史上最早的道经目录,他在这部目录之中介绍并著录了其师郑隐所藏道书。郑隐本为西晋大学者,少为儒生,明五经,晚而好道,犹以(礼记)、(尚书)教授不绝,兼综九宫、三奇、推步、天文、地理、阿洛、诚记,解音82律,善鼓琴。师事葛洪从祖父葛玄,受(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八 (太清丹经))等,收藏道书甚丰。葛洪将其分为道经和诸符两大类。陈国符先生考其书目,认为分为道经、纪、符和图。关于(遐览篇)著录道经的总数和卷数,各种论著说法不一,今人杨福程先后反复统计得出数字为260种,1298卷。(遇览)提出,郑隐在允许葛洪披阅秘笼之前,“先以道家训教戒书不要者近百卷”稍稍示葛洪,此近百卷道家训教戒书不见于葛洪所疏书名中。其次,在所疏诸符名后,葛洪补充说:“此篇大符也,其余小小,不可具记。”即诸小符之客略而未记如果加上近百卷道家训教戒书和诸小符,郑隐藏书至少也在1400卷以上。尽管其所著录郑隐藏书缺少斋醮科仪之书,而且原始道教经典也遗漏很多,但是由于郑隐藏书之丰富和葛洪著录的经目,后人认为此素道经总集(道藏)编纂之始。
另外,(抱朴子)中(对俗)等篇也著录了不少道书,这些道书大部分已亡佚,唯赖其著录使后人可窥魏晋以前古本道经之梗概。(金丹)等篇记载了许多现已失传的炼丹著作,提到许多炼丹药物的品种,详细记录了炼制金丹的方法,集东晋之前炼丹术之大成。葛洪在道教丹学方面的非凡成就,使丹鼎派道教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很成熟。但是因其只重视个人的实际修炼,难以在群众之中广为普及。不易发挥作为一种官方道教的社会职能,因此事实上不能够完全以仙道学说代替民间道教的发展方向。道教的清整改革以致完全朝向官方化发展,还需要其他上层道教人士的出现。
-------------------------------------------------------------------------------------------
舅妈 我在呢...
...956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3994
上清、灵宝、三皇经系的出现
东晋哀帝年间(362一365),江东天师道盛行,造作了大量道书,出现了以造作道书、传授经法为首务的道教经录派。这是在葛洪建立以金丹道为中心的神仙理论体系之后,以符录为主的天师道向义理化深入的一次重大发展。其具体表现,便是上清、灵宝、三皇经法之出现。
上清经系,以魏华存为第一代真人。实际上清经系是由魏华存创始,而大部分乃是杨羲、许谧、许翔等所共同作。他们在京都建邺《今南京》和句容茅山中的雷平山(长史许谧的家宅与别墅》设立了乩坛,许谧为坛主,杨羲是乩手,又是记录。他们以扶乱为手法,假托“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岳魏夫人”下降,授以经法,实际上是杨羲所造作。杨许用扶乩的手法,假托“众真降授”,造作大量经书,形成了以《上清大洞真经》为主的上清经系。
他们所传授和造作的道经大抵为三部分:一为《真诰叙录》之中所说的《上清经》、《黄庭经》、《七元星图》、《灵宝五符》、《西岳公禁山符》、《中黄制虎豹符》;二为《云笈七七签•上清经述》中所说《太上宝文》、《太素隐书》、《灵书紫文》、《紫度炎光》、《石精玉马》、《神虎真文》、《高仙羽玄》等;三为《茅山志》中所说《太上三天正法经》及《上清经述》中所说正一真人别授的《治精制鬼法》。南朝陶弘景曾有纂集之上清经目,已亡佚。晋代王灵期也造作边上清经书。故杨羲、许谧所造作上清经书的具体经目、卷数,现在难以考定。北周武帝天和年间(566一569),甄鸾上《笑道论》谓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云:“上清经一百八十六卷一百二十七卷已行。”大既那时行世的共有127卷。
上清经系的代表性经典为《上清大洞真经》,此经是《黄庭经》内炼身神思想的发展,重“存养神肖”及“吟咏宝章”,辅以服气、咽津、念咒、佩符,宣称这是飞升成仙之道。上清经系的出现,表明以符篆为主的天师道,正在转向炼养,有与丹鼎派相融合的趋向。这既是受葛洪神仙理论的影响,同时也是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旧的在逐渐摆脱易为群众**所利用的低俗的符水咒术等宗教形式,提高道教的宗教品位。
后来南朝齐、梁出现了卓越的道教学者陶弘景,发展了上清派的经义与方术。使道教经录派更为系统。陶弘景曾从陆修静的弟子孙游岳学道教符图经法,为陆修静再传弟子,继承了杨许所传之上清经录,并且尊奉魏华存及“一杨二许”为前因代宗师,开创了茅山宗。他留下的道经主要有《真灵位业图》、《真诰》、《登真隐诀》、《养性延命录》、《太清诸丹集要》等。他主张儒、道、释三教合流,《真灵位业图》中,把封建社会的官阶等级制度反映到道教的神仙信仰之中,在《真诰》中把生死轮回之说引入道教。使道教向义理化发展迈进了一大步。
道教经录派的另一支系为灵宝经系。《云笈七签》卷三《灵宝略记》中说,吴王阖闾入一石城,门开,于室内玉几上有素书一卷,文字非常,乃《灵宝玉符》真文,至三国时,葛玄《宇孝先》人天台山学道,太上遣三圣真人下降,以《灵宝经》授之,“凡所受经二十三卷并语真请问十卷合三十三卷。孝先传郑思远,又传兄太子少傅海安君宇孝爱,孝爱付子护军梯,梯即抱朴子《葛洪》之父。抱朴子从郑君盟,郑君授抱朴,《抱朴子》于罗浮山去世,以付兄子海安君,至从孙巢甫,以隆安之末,传道士任延庆、徐灵期等,世世录传。”
《灵宝经》分为古《灵宝经》与今《灵宝经》,古《灵宝经》即指《灵宝五符经》,今《灵宝经》指葛洪从孙葛巢甫等道徒所造作的《灵宝度人经》。南朝刘宋陆修静《灵宝经目序》《见《云笈七签》卷四》谓“顷者以来,经文纷互,似非相乱,或是旧日所载,或篇章所见,新旧五十五卷。”陆修静《太上灵宝授度仪表》又说:“然即今见出《元始》旧经,并《仙公》所禀②,臣据信者三十五卷。”概括而言,灵宝经系包括《灵宝五符经》1卷,《元始无量度人经》及《仙公请问经》合35卷,与《上清经》相杂揉,总为55卷。后陆修静在35卷的基础之上增修科仪,立为仪轨,灵宝之教方才大行于世。
灵宝经系的核心篇章为《元始无量度人经》,主要内容是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尊崇元始天尊为至高无上之神,又敷衍十方有度人不死之神,还有三界、五帝、三十二天帝、地府、部都等神鬼系统,宣称诸飞天大神在监察人的行为,故人们皆当齐心修斋,六时行香,诵念道经,以求降福消灾,并能登仙。
道教经录派的另一支系为三皇经系。《云笈七签》卷四《三皇经说》,谓为天皇、地皇、人皇治世之时,各授经文3卷,名为《三皇经》,显属荒诞无稽的宗教神话。《三皇经说》又云,晋武帝时,南海太守鲍靓翻以晋元康二年(292)二月二日登篙山,于百室见《三皇文》,后传葛稚川《即葛洪》。《道学传•鲍翻》说鲍翻于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在龙山遇阴长生受道诀,《道教义枢•三洞义》说鲍靓是在晋惠帝永康年中(300一301)入篙山石室得《三皇文》,《云笈七签•鲍真人传》说鲍翻师事左元放受《三皇》、《五岳》劝召之要,依据上述资料知《三皇文》实为鲍翻所造作,后传葛洪。另一说,《三皇文》为帛和所传,郑隐授之葛洪。实际社会上早已流行“劝召鬼神”的巫道,他们造作有《三皇文》,江南帛家道“世事俗祷”,也造作有《三皇文》,鲍靓是巫道与帛家道的信仰者,他将两者汇为一流,再将神奇鬼怪之说与神仙信仰相结合,造作了《三皇内文》三卷。先行世者称《小有经》,后行世者称《大有经》。初传孙游岳,后传陶弘景。后人以此经为主,增加斋仪,编成《洞神经》14卷。《三皇经》的主要内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图及存思神仙“真形”之本。明《正统道藏》收存有《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太极神章三皇内秘文》3卷、《三皇内文遗秘》1卷,这两种虽非古本,但仍保留有“劾召鬼神”之术。
三皇经系、灵宝经系、上清经系之出现虽有先后,至南朝刘宋时,均由陆修静汇归一流,梁陶弘景加以发挥,形成道教经录派。至唐代便成为道教丹鼎派与符录派之外的以经法授受为主的一大宗派,为道教向义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舅妈 我在呢...
...957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3995
楼观派道经
陕西周至县楼观台,是魏晋南北朝我国西北地区道教活动中心。传说为周代函谷关令尹喜结草为楼、观星望气之地,故名楼观。又传说老子李耳在此授与尹喜《道德经》。《混元圣纪》与《楼观本起传》皆谓秦始皇与汉武帝曾在此建词庙以把老子。其实楼观见于记载,始于《楼观传》:
魏元帝咸熙初(264),道士梁谌事郑法师于楼观。
证明此时已有道士活动,并已形成道观。梁谌托言太和真人尹轨降于楼观,授以《日月黄华上经》、《水石丹法》并授《楼观先生本起内传》一卷。自是北朝高道,多上楼观,为当时道学重地。是以楼观道派之开创,虽传为尹喜,实为魏末之梁谌。
楼观道派出现的著名人物,有的对道经编纂作出重大贡献。如楼观道士王延,字子元,扶风人,师事楼观贞懿先生陈宝炽与华山焦旷。北周武帝宇文邕(560一578在位)时沙汰道释,然王延独为周武帝所钦仰,召至问道,命校雠三洞经法、科仪戒律、符录凡八千余卷,又撰经目《三洞珠囊》7卷《北周王延《三洞珠囊》7卷己株,唐王悬河另有《三洞珠囊》10卷》。《云笼七签》卷八十五《王延传》载:
周武以沙门邪滥,大革其讹。玄教之中,亦令澄汰。而素重于延,仰其道德。又召至京,探其道要。乃诏云台观精选道士大人,与延共弘玄旨。又敕旨通道观,令延校三洞经图,绒茂于观内。延作《珠囊》七卷。凡经传疏论八千三十巷,奏贮于通道观,由是玄教光兴。\"
又《道藏尊经历代纲目》载:
后周法师王延《珠囊经目》藏经八千三十巷。
王延编篡的8030卷道经目录,即为当时编纂的《道藏》目录。
道教素重炼形之本,楼观道士固然也重服饵、炼气及劾召鬼神之本,但他们素重老子,宣传老子之道。《西升经》的出现,当与楼观派有关。《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著录《老子西升经》2卷;《神仙传》引《西升经》;晋释道安《二教论》引《西升经》,又引《西升玄经》;《文献通考》著录梁道士章处元《章注酉升经》3卷;《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九《韦节传》说,韦节于北魏孝明帝时卜居华山之阳,注《西升经》。
据《后汉书•囊楷传》,汉魏已有“老子入夷狄化为浮屠”之说。梁僧祜谓西晋祭酒王浮撰《老子化胡经》 (见《出三藏记集》十五《法祖法师传》)。《西升经》的出现与《老子化胡经》递相互应,但又有不同。《西升经》的重点不在于化胡,而在于修炼。并且特别重视清静守一,提倡“真道养神”。运用老子之道讲说炼形之本,从学术高度来演说长生之道,由开始只讲炼形而转向义理化探讨,从而发展了道教教义。正如宋陈景元所述“其微言妙旨,出入五千言之间。”《西升经》是魏晋出现的道教义理化色彩较浓的经书,标志着道教在教义方面的一大发展,也说明楼观派道在道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寇谦之清整道教
南北朝时道教最明显的变化是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365一448)改革五斗水道。
北魏统一华北之后,由于自己是鲜卑族拓跋部,为了消除汉人存在的民族隔阂,自称拓跋部本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裔。《北史•魏本纪》云:“魏之先出自黄帝,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子受封北国,其处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在对待宗教方面,以五斗米道系汉人宗教,因而也表示信奉道教,对待佛教则采取了抑制政策。另一方面,就道教本身来说,东晋末年,五斗米道也面临了十分明显的危机:一是由于孙恩等人聚众作乱,使五斗米道无法得到上层社会的支持,发动暴乱在民间也不得人心,均使五斗米道难以传播。二是佛教逐渐在中国扎根、兴盛,佛、道竞争日益加剧,道教要想站住脚,维护其在社会上的地位,就非对原有五斗米道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不可。就在这种政治背景和宗教形势之下,出现了寇谦之改革道教。
据《魏书》记载:寇谦之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后遇仙人成公兴,带领谦之先后到华山、蒿山修道,隐居石室,采药服食。神瑞二年(415),太上老君亲降蒿山,授与天师之位,赐与《云中音诵新科之诫》20卷,令寇谦之“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历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岂有斯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炼。”泰常八年(423),又有牧土上师李谱文来临蒿山,自称老君玄孙,赐与《天中三真太文录》,使其能够劾召百神,以教授弟子。又授《录图真经》60余卷,讲述坛位礼拜、衣冠仪式。并命其转佐“北方太平真君”。始光初年(424),寇谦之将经书献给魏太武帝。太武帝十分欣赏,遂起天师道场于京城之东南,重坛五层,遵其所献《录图真经》之制。并遵寇谦之奏请,于公元440年改为太平真君元年。太平真君三年(442),魏太武帝更亲至道坛,受道教符录,备法驾旗帜皆青,以从道家之色。自后诸帝即位,皆如此,使道教变成国教。在王权的支持之下,寇谦之实现了对道教的“清整”。他改革的内容包括:①取消天师道原有的24治,不再用“宅治”之号;②取消“天师”、“祭酒”之值的世袭制度,废除租米钱税;③除去男女合气之术;④专以礼仪求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炼;⑤改道教诵经“直诵”为“音诵”等等。寇谦之“清楚”之后的五斗米道,后人称为“北天师道”。经他改革之后,新天师道与王权相结合,获得了前所末有的殊誉。终于从原始民间宗教上升到官方正统道教的地位,显盛于北朝。
今本《道藏》收有《老君音诵诫经》1卷,即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诫》残卷。
陆修静总括三洞
稍后于寇谦之的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406一477)对道教进行了整饬与改革。主要表现在提倡科仪和“总括三洞”。
陆修静奉敕广集道书,从句容茅山文季真处取得杨羲许谧之“上清经法”,于句容葛集处得“灵宝经法”,又得“三皇经法”。他对这些魏晋以来的新出道书,作了一番“刊正真伪”的工作,鉴定其中经诫、方药、符录等1228卷。他将道教经书分为“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洞真部以《上清经》为中心,洞玄部以《灵宝经》为中心,洞神部以《三皇经》为中心,这就是所谓“总括三洞”。这样就便众多的道教经书系统化,开创了道书的三洞分类法;奠定了后世编纂《道藏》的基础。泰始七年(471)陆修静撰《三洞经书目录》,乃为最古的《道藏》目录。
广集道书、总括三洞之外,还撰有道书三十多种,据《茅山志》载,所著斋戒仪范便有百余卷。仅就现在可以查知的便有:《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1卷《今存《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1卷(即《三元斋仪灵宝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今存《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灵宝道士自修盟真斋立成仪》(已佚)、《金录斋仪》(已佚)、《玉录斋仪》(已佚)、《九幽斋仪》(已佚)、《解考斋仪》(已佚)、《涂炭斋仪》(己佚)、《古法宿启建斋仪》(尚存,见《无上黄篆大斋立威仪》卷十六,后人有改订)、《燃灯礼祝威仪》(已佚)等。
陆修静除编著道教科仪等书百余卷,扩充道教之仪典,他还订立道教服饰,有月帔、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等,以增加宗教仪式之庄严。为了开创一种适应封建统治者政治需要的宗教,他一方面吸取儒家的礼法思想,一方面吸取佛教“三业清静”的教义,提倡“斋直为修道之本”,努力使道教科仪规范化。经他改革之后的天师道,史称“南天师道”。
-------------------------------------------------------------------------------------------
舅妈 我在呢...
...958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3996
六朝新出道经在道教历史上的意义
从东晋十六国后期至南北朝时代,中国南北方都出现了由士族阶层的道教人物发起的道教改革活动,促使道教从原始的民间宗教向成熟的官方正统宗教发展。这一时期道经文化最根本的四大体系,均有发展,葛洪《抱朴子》(主要是《抱朴子内篇》)的出现发展了道教的仙学体系,上清、灵宝、三皇经系和楼观派的出现发展了道经的道学体系,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的出现发展了道教的神学体系,寇谦之、陆修静创立的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发展了道教的教学体系。当然这些并不绝对,葛洪《抱朴子内篇》也有“神”学及“道”学成分,三人经系及陶弘景的思想也有“仙”学成分,寇谦之和陆修静也有“神”学思想,等等。四种分法只是就其侧重面而言。这样,以重视经典科教和神仙养生为主要宗旨的新的道派繁衍开来,成为道教发展的主流。而民间原始的道教集团和分散的神仙方士经过改造,终于消融在南北朝新的道教形式之中。在此基础之上,道教在隋唐时期逐渐进入兴盛,终于成为与儒、释并立的三大宗教之一。
隋朝因为统治时间较短(581一618),而且实行崇佛抑道的政策,佛教势力得到扶植,道教没有太大发展。但是由于南北朝之后道教成为成熟的官方宗教,故尔封建皇室和道士关系密切。隋杨帝杨广幻想长生不死,在洛阳西苑挖湖修造三座假山以充蓬莱、方丈、溉洲。隋帝还曾诏请擅长辟谷的道士徐则入宫;并崇敬宋玉泉、孔道茂等道士,还曾要求篙山道士潘诞给他烧炼金丹。隋场帝曾向茅山道士王远知执弟子礼,置玉清玄坛以处之,王远知见到隋场帝荒淫奢侈,遂疏于场帝而倒向晋王季渊(即后来的唐高祖)。
道教在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内丹”之说开始兴起。据(罗浮山志)记载:
元朗(苏玄朗)不知何许人也。尝学道于句曲(江苏茅山),得司命(三茅真君)真秘,\"……隋开皇中来居罗浮,…居青霞谷,修炼大丹,自号青霞子。作(太清石壁记)及所授(茅君歌),又发明太易、丹道为《宝藏论》。弟子从游者闻朱真人服芝得仙,竞论灵芝春青夏赤秋白冬黑,惟黄芝独产于嵩高,远不可得。元朗笑曰 \"灵芝在汝八景中,盖向黄房求诸?谚云:天地之先,无根灵草,一意制度,产成至宝。此之谓也。\"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内丹矣。又以《古文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秘诀》三书文繁义隐,乃纂为《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归神舟于心炼。
《罗浮山志》还记载了苏玄朗的内丹理论,其中将炉鼎、神室、华池、铅、汞、中央戊己、黄芽等外丹名词,全部以体内的身、心、津、坎、离、意、脾土等解释之。陈国符《道藏源流考》附录6《说周易参同契与内丹外丹》一文认为,自隋代苏玄朗始有内丹之称。有趣的是,在南朝梁陈就曾出现过“内丹”概念,佛教天台宗第三祖慧思曾学道教神仙方术,他在《誓愿文》中说:“籍外丹为修内丹”。说明内丹在汉魏时期就有所显现。
在史籍有关隋代道教的记载之中,《隋书•经籍志》记有隋代所存道教经书:“经戒三百一部,九百八卷;服饵四十六部,一百六十七卷;房中十三部,三十八卷;符篆十七部,一百三卷。”隋代道教所注重的经书是“首以《老子》为本,次讲《庄子》及《灵宝》、《升玄》之属。”
唐代尊崇道经
唐代皇帝为了利用神权维护其统治地位,自称老子后裔,将道教的地位排在三教之先,道教在这时成为皇族宗教。唐玄宗于乾封元年(666)亲赴毫州参拜老君庙,追加老君尊号曰“太上玄元皇帝”,修创词堂,其庙置令丞各一员,改谷阳县为真源县。
上元二年(675)天后(武则天)上意见12条,请王公百僚皆习《老子》,并作为考选官员的科目之一。仪凤三年(678)命道士隶属管理皇族的宗正寺,位在诸王之次。诏令自此以后,《道德经》为科举内容,贡举人必须兼通。武则天称帝时,为了利用佛教反对崇道的舆论力量,也为了压制人们利用老子反对其篡权的目的,曾一度尊佛抑道,取消“太上老君”、“玄元皇帝”的尊号,罢贡举人习《老子》。尽管如此,《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记载,光宅元年(684)她曾“追尊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又《混元圣纪》卷八说,万岁通天元年敕旨肯定老子化胡“是真非谬”。基本上还是保持调和态度,当然这也是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及至唐中宗即位,恢复高宗旧制,老君仍然为“玄元皇帝”,令贡举人仍习《老子》。
唐代道教真正兴盛,是在唐玄宗时期。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开元十九年(731)令五岳各置老君庙;开元廿一年(733)令士庶家藏《老子》,置于诸经之首,每年贡举人量减《尚书》、《论语》两条策,加《老子》策;开元廿五年(737),规定老疾不堪厘务者与致仕道士女冠,皆隶宗正寺;开元甘九年(741)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帝庙,画玄元皇帝像,而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像陪祀,设崇玄学(后改称崇玄馆),置生徒令习《老子》、《庄子》、《文中子〉、《列子》 、《庚桑子》,考试合格者按贡举及第对待,称为道举,授予官职;天宝元年(742年),追号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虚真人”,《庄子》称为《南华真经》、《文子》称为《通玄真经》 《列子》称为《冲虚真经》、《庚桑子》称为《洞虚真经》。天宝二年(743)追尊老子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后又册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历玄元天皇大帝”。天宝十三年(754年)颁布他亲自所注《老子》并义疏于天下。据《旧唐书•司马承祯传》记载,开元九年(721),玄宗曾遣使诏迎司马承祯入京,亲受道教法录,玄宗便成了正式的道士皇帝。唐玄宗对道经的搜集整理和编纂等工作极为重视。唐高宗、玄宗等还亲自作青词、表章,供道士祭献和祈祷时用,一些大臣、文人亦竞相仿效,提高了道经科书的文学水平。
唐玄宗在《老子》注疏中一再指出:“太君以道德清静龙教”、“以无为不言为教”,强调了以清静无为之道治理天下的思想。他认为“淳朴”即是道,“朴,道也。”因此在治国方面,他治订了一系列简政宽刑、节欲禁奢的政策。他先后下《禁州县严醋诏》、《戒州县扰民敷》、《简京官为都督刺史沼》等,又下《禁珠玉锦绣敷》、《禁断奢侈敕》、《禁女乐效》等。这些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对实现“开元之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帝王的亲自倡导之下,尊奉《道德真经》、《南华真经》、《通玄真经》、《冲虚真经》、《洞虚真经》等在全国成为风气,并有大量发挥道教教义的注疏出现。据晚唐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序》所举,唐代道士注疏笺解《老子》者近30家,《庄子》、《列子》、《文子》、《庚桑子》等四子真经也各有道士注解流行。老庄之学作为道经极为盛行,其他受老庄思想影晌的理论著作也很多,如通玄先生的《道体论》,司马承祯的《坐忘论》等等。所有这些都推动了道教向义理化深入发展。唐代佛教禅宗的形成和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老庄思想盛行的影响。隋唐道教“重玄派”异军突起,即同唐代崇奉老庄思想大有关系。
隋唐出现重玄派道经
“重玄”之说,由来已久。在南北朝之时,就曾出现以“重玄”为宗的道士。自后沿续不已,隋唐逐渐成为一大学派,“重玄”诸家虽无师承沿传关系,但被后代学者视为“重玄派”。
所谓重玄,是从(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句而来。重玄派以“玄之又玄”之义解老,认为此为老学要义。他们认为老子之道不滞于“有”和“无”,故名为“玄”,以遣有无;但又不可滞于“玄”,故名“又玄”,以遣前“玄”。使“玄”亦不存,归于虚无大道。据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五所说,注老以“重玄”为宗,始于魏隐士孙登,此后梁道士孟智周、臧玄静,陈朝道士诸柔,隋朝道士刘进喜,唐朝道士成玄英、蔡子晃、黄玄颐、李荣、车玄粥、张惠超、黎元兴,皆明重玄之道。并将\"重玄\"思想贯穿于道教教义的诸多方面。(玄门大义)今秩,初唐高宗、武后朝道士孟安排摘录(玄门大义),编成(道教义枢)10卷,其中(七部义)说:
洞真变化无方,神力自在,故须太玄明空,道成此行。重玄之心既朗,可变之遣斯威。
隋道士刘进喜、李播皆注疏(老子),刘进喜作疏6卷,李播注上下2卷。刘进喜(老子)第七十章疏云:“至言虽广,宗吝者重玄。”又刘进喜造、李仲卿续(太玄真一本际妙经)10卷,认为“正道真性,不生不灭,非有非无,名中正道。”即以“重玄”之义为学者大正观之要。
唐太宗朝道士成玄英撰(道德经义疏),释(老子)“玄之又玄”句云:
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人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造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释“玄之又玄”云:
意因不生则同乎玄妙,犹恐滞玄为滞,不至兼忘,故寄以又玄以造玄,示明无欲于无欲。
隋唐“重玄”学派的道经还有佚名著(无上内秘真藏义》4卷,张惠超《道德真经玄疏》4卷,王玄览《玄珠录》2卷,通玄先生撰(道体论),司马承祯(坐忘论),佚名撰,(三论元旨),黎兴、方长著(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10卷。唐代流传,大略出于唐代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老君内观经)、(太上老君了心经)、(洞玄灵宝定观经)等,均以“重玄”为宗。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也采纳“重玄”之义。
-------------------------------------------------------------------------------------------
舅妈 我在呢...
...959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3997
茅山派道经
前文己言,陶弘景开创茅山宗。茅山宗在隋唐出现了元朗、司马承祯、吴筠等道教大师,他们撰作了一些重要的茅山派道经。
据唐礼部侍朗权德舆撰(宗玄先生文集序)说:吴筠,字贞节,华阴人,“初梁陶弘景以其道授升玄王君,王君授体玄潘君,潘君授冯君。自陶君至于先生,凡五代矣。” 吴筠著述甚多,有(玄纲论)及(神仙可学论)及 (形神可固论)、(心目论)等,均以老子之道为宗,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在(玄纲论•化时俗章第八)之中,他把“道德”与帝王联系起来:
遣德者天地之先,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
这是典型的皇族宗教教义。而在(玄纲论•长生可贵章)之中,他将老庄之道与神仙学说密切相联:
或问曰,“道之大旨,莫先乎老庄,老庄之言不尚仙道,而先生独贵乎仙者何也?”愚应之曰:“何谓其不尚乎?……老子曰:‘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又曰:‘谷神不死\'。庄子曰:‘千载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又曰:‘故我修身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又曰:‘乘云气,驭飞龙,以游四海之外。\'又曰:‘人皆尽死,而我独存。\'又曰:‘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斯则老庄之言长生不死神仙明矣,曷谓无乎。”
类似吴筠这样用神仙学说阐发老庄之道的思想,作为道教的基本教义,在唐代颇为盛行,对后世的道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旧唐书•司马承祯传)记载,司马承祯,字子微,自号白云子,河内(南)温县人。少而好学,薄于为吏,遂为道士。师事潘师正,传其符录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本。师正特赏异之,谓曰:“我自晦隐居传正一之法,至妆四叶矣。”故司马承祯亦为茅山宗重要人物。武则天、唐容宗、唐玄宗皆礼敬之。司马承祯工于词章,与陈子昂、卢戎用、宋之间、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等为仙宗10友。卒后赐银青光禄大夫,号贞一先生。司马承祯撰有(天隐子)、(坐忘论)、(修真秘旨)、(修身养气诀)、(道体论)、(服气精义论)、(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上清天宫地府图经)、(太上升玄经)等10余种道教著作,其中对后世道教影响较大的是(坐忘论)和(天隐子)两种。
(坐忘论)中,论述“道”与“生”之关系,认为生道合一,乃为长生之根本。他说:“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人之有道,如鱼之有水。”又说:“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可相离,然后乃长久。”
(天隐子)中,讲述道教修炼经过的“五渐”之门,将“坐忘”列为与斋戒、安处、存思、神解并提的五渐之一。
(天隐子)论“坐忘”曰:
坐忘者,因存想而得也,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非坐之义乎?有见而不行其见,非忘之义乎?何谓不行?日心不动故。何谓不见?日形都氓。故天隐子瞑而不视,或者悟道,乃退曰:道果在我矣,我果何人哉?天隐子果何人哉?于是彼我两忘,了无所照。
这种坐忘合道的修持理论,成为后世道教修炼的准则。唐末五代出现的钟吕金丹道,其修持理论同司马承祯的坐忘学说有一定渊源关系。
隋唐其他茅山宗大师也有不少道经著述。
杜光庭集科仪之大成
杜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原习经史,工于词章。唐懿宗时入天台(今浙江天台县境内)为道士,唐僖宗时召充鳞德殿文章应制。后随僖宗避难至蜀,遂留成都。王建据蜀,赐号“广成先生”。杜光庭曾师天台山的茅山派道士应夷节,为陶弘景第八代第子,故杜光庭也算是茅山宗道士。
他又受过龙虎山天师的法录。尝谓道法科教,自汉天师及陆修静撰集以来,岁月绵邈,几将废坠,于是他考订真伪,条例始末,将道教斋醮科仪分门别类,集其大成,整理为(道门科范大全集)87卷。一方面将道教主要道派不同的斋醮科仪统一规制,一方面将科仪中的表奏、词章、疏启、颂赞、咒诀、愿念等内容加以文饰,并对各项仪式敷衍以艺术的内容。他所制订的道门科仪,至今仍为道教沿用。
杜光庭留下的道经著作较多,(正统道藏)内收有他的著作15种:(道德真经广圣义)50卷,(常清静经注)1卷,(录异记)4卷,(神仙感遇记)5卷,(道教灵验记)15卷,(天坛王屋山圣迹记)1卷,(洞天福地岳滨名山记)1卷,(塘城集仙录)6卷,(广成集)17卷,(道门科范大全集)87卷,(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录醮仪)1卷,(太上正一阅篆仪)1卷,(洞神三皇七十二君斋方忏仪)1卷,(太上洞神太元河图三元仰谢仪)1卷,(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录拜表仪)1卷,共计190余卷。杜光庭之前,唐玄宗时道士张万福,亦对整理道教科仪作出了努力。他曾参与编修(一切道经音义),其科仪著作留传至今者近10种,有(传授三洞经戒法录略说)2卷、(无上黄录大斋立成仪)57卷、(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诫法录择日历)1卷等等。
经过杜光庭等人的努力,唐代道教斋醮科仪基本完备。
-------------------------------------------------------------------------------------------
舅妈 我在呢...
...960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3999
隋唐五代道经向义理发展的内容,以上只是举其大略,其他尚有许多道教(或与道教有关)人物,也留下了不少重要的道经著作。如唐玄宗著有(佃学传记)、(周易义略》(老庄学记)等书,阎丘方远拴释(太平经),尹文操修(玄元皇帝圣纪),张果著(阴符经玄解)、(气诀)、(神仙得道灵药经)、(丹砂诀)等,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枕中方)、(福禄论)、(保生铭)、(存神炼气铭》等,李淳风注原陶弘景集(太上赤文洞神三篆)、并作《乙巳占),梁丘子(白履忠)、胡 (见素子)阐发(黄庭经),张志和(玄真子)阐发(易)理,吴筠阐发(西升经),李签阐发(阴符经),彭晓阐发(参同契),等等。
唐代编纂《道藏》
据(道藏尊经历代纲目):唐尹文操(玉纬经目)藏经7300卷。(古楼观紫云衍庆集)卷上唐开元五年员半千(大唐宗圣观主银青光禄大夫天水尹尊师碑)记载:尹文操字景先,陇西天水人。高宗以之为吴天观主,兼知宗圣观,武后垂拱四年(688)卒。可知唐高宗时道士尹文操编纂过(道藏),当时称为\"玉纬\",\"玉纬\"是道教徒称呼道教经集的专用名词。
唐玄宗曾命令诸观大德(即学识高深的道士)和两宫(昭文馆、崇玄馆)学士一起讨论义理,搜集道经。当时太清观主史崇玄领衔,编写了(一切道经音义)、(一切道经目)和旧经目录。唐玄宗亲自为(一切道经音义)作序,称其凡有140卷。史崇玄序称(一切道经音义)为京中两千多卷道书作了音训。又云经仪传论疏记等文不在两千余卷之数,可见京中所藏道经总数还要更多。
唐玄宗开元年间曾校刊道经,并著经目。杜光庭删(太上黄录斋仪)卷五二曰:
至开元之岁,经诀方兴。玄宗著(琼纲经目),九七千三百卷。复有(玉纬别目)记传疏论相兼九千余卷。
(混元圣纪)卷九载天宝七年(748)唐玄宗下沼,说曾派使者厂为搜访道经,亲加校阅。并且命令崇玄馆缮写道经,分送诸道采访使,再命管内诸道转写,分发各地。
(琼纲经目)又称(三洞琼纲),为唐玄宗积极谋划编纂的(道藏)。其书卷数说法不一,(太上黄录斋仪)称《三洞琼纲)有7300卷,(文献通考)卷二二四引(宋三朝国史志)称(三洞琼纲)有3744卷,(道藏尊经历代纲目》称(三洞琼纲)有5700卷。即使从最少的一种记载即3744卷来看,也多于(一切道经》,显然应当算是唐玄宗命令在全国搜访道书的结果。除此之外,尚有(玉纬别目)记传疏论部分,据(太上黄篆斋仪)记载推断当为两干卷左右。《三洞琼纲)和(玉纬别目),合称(开元道藏)。可借不久便遭安史之乱,(开元道藏)多遭焚毁。
“安史之乱”尚水平息,就有人为重建(道藏)做出努力,\"安史之乱\"之后仍有人为此努力,终于重新恢复了一部分(道藏)。(太上黄录斋仪)卷五二日:
上元年中(760-761)所收经篆六千余卷,至 大历年(766-779)申甫先生海内搜扬,京师缮写,又及七千卷。长庆(821一824)之后,咸通(860一873)之间,两街所余才五千三百卷。
(道藏尊经历代纲目)曰: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太清宫使奏陈,止见五千三百定数。
可见此时尚有5300卷为(开元道藏)余存之定本。后逢黄巢起义,藩镇割据,战火不断,道经的遭遇可想而知。(道藏尊经历代纲目)曰:
黄巢之乱,灵文秘轴焚荡之余,散无统纪。幸有神隐子收合余烬,拾遗补阙,复为(三洞
神隐子未详何人,(三洞经)卷数不知。
除了神隐子,还有杜光庭。他随唐僖宗避难入蜀,留居青城山白云溪。历尽艰难,收集道经3000卷。他在(太上黄录斋仪)卷正二之末自述:
近属巨寇凌犯,大驾南巡,两都烟煤,六合榛棘。真宫道宇所在凋零,云笈琅函十无三二。余属兹艰会,漂寓成都,扈跸还京,淹留未几,再为搜捃。备涉艰难,新旧经诰仅三千卷,未获编次。又属省方所得之经,寻亦亡坠。重游三蜀,更欲搜扬。累阻兵锋,未就前志。时大顺二年(891)辛亥八月三日庚辰,成都玉局化阅省科教聊记云耳。
杜光庭在大顺之后,仍旧不坠重整(道藏)之志。他虚心求访,受天师翟乾佑所传(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3卷。最后终于编成了(三洞藏),(三洞藏)卷数不明,据其记载,当不下于3000卷。
(道藏尊经历代纲目)曰:\"再经五代乱离,篇章杂糅。\"五代后期战火频仍,(道藏)历受摧残。当时位于偏僻海隅的吴越国,这一时期进行了(道藏)的编修。吴越王钱椒支持道士朱霄外重整(道藏)。(天台山志)收有大中祥符三年(1010)夏疏《重建道藏经记)曰:
唐景云(710一711)中,天子为司马承祯置观桐柏琼台三井之下。五代相竞,中原多事。吴越忠懿王得为道士朱霄外祈之。遂筑室于上清阁西北,藏金录字经二百函,勤其事也。
(嘉定赤城志)卷三0曰:
梁开平中(907一910)改观为宫,有钱忠王懿所赐金银字经二百函及铜三清像。周广顺二年
(952)朱霄外建藏殿。
宋金龙中编(七清灵宝大法)批评钱椒于天台桐柏崇道观所修(道藏)质量不高,并指出与钱氏偏处一隅、四方割据有关。不过无论如何,毕竟保存下来不少道书。
五代道士之中有几位道经收藏家,如大涤山精思院道士暨齐物\"积书数千卷”,晋梁文矩\"聚道书数千卷\",长安高平县西女学洞藏随经数万卷\"。①
-------------------------------------------------------------------------------------------
舅妈 我在呢...
...961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4001
全真派道经
北宋陈抟之后,出现了著名的道教人物张伯端(紫阳),他所留下的内丹著作(悟真篇),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了内丹炼养的理论与方法。
在明(正统道藏)之中,题名张伯端所撰的道书有(悟真篇)(洞真部玉诀类)、(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洞真部方法类)、(金丹四百字)(太玄部)。
张紫阳之下,嗣承有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等4位传人,由其活跃于南方,道教尊为“南王祖”。他们均留有丹书传世:石泰作(还源篇),薛道光作(复命篇)、(丹髓歌),陈楠作(翠虚妙语全集)、(罗浮翠虚吟),白玉蟾作(海琼问道集)、(海琼传道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上清集》、 (王隆集》 (武夷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等。
张紫阳一系“南五祖”,道教称为丹法“南宗”,又称“南派”。南宗丹法,主张先命后性,与王重阳北宗丹法有所不同。
金代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并收马丹阳、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等七人作弟子,道教称为“北七真”。由于丘处机受到成吉思汗的召见,使全真教走向兴盛,与正一派并列成为道教两大教派之一。全真派王重阳和北七真著有大量道经,主要偏重于内丹炼养方面。
王重阳的著作有(重阳全真集)13卷、(重阳教化集)3卷、(重阳分梨十化集)2卷、(三篇问卷)内收有(金关玉锁诀)和(授丹阳二十四诀)(以上见(正统道藏)太平部)、(重阳立教十五论)(见(正统道藏)正一部)、(五篇灵文)、(重阳祖师心传)(见(道藏辑要)胃集)、(重阳祖师十论)(见(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等。
北七真的著作主要有:灵隐子王颐集(马丹阳真人语录》马丹阳作(洞玄金玉集)和(神光璨);谭处端作(水云集);刘处玄作(仙乐集)和(至真语录),又注道德八演(阴符)、述(黄庭);王处一作(云光集)、(****集);郝大通作(太古集);孙不二有(孙不二女丹诗)和(丹道秘书)及(孙不二元君法语);丘处机作(溪集)、(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与后人集(长春真人语录)等。
王重阳与北七真一派,道教称为丹法“北宗”,又称“北派”。北宗丹法,主张先性后命。由于全真派势力的鼎盛,后来张紫阳开创的南宗一系,均归入北宗全真派之中,全真派由此成为道教丹鼎派的巍然大宗。
正一派道经
龙虎山天师道在宋代受到重视,宋徽宗授予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虚靖先生”之号。张继先著有(虚靖真君词)1卷、(明真破妄章颂)、(大道歌)、(心说)等。明张宇初编其诗文集为(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7卷。张继先为历代天师之中学问卓著者之一,对天师派的教义发展做出了贡献,影响较大。他在继承传统天师派符录斋醮的基础上,积极倡导修性和内丹,将度人与度世相结合。
北宋末出现了神霄派,该派将内丹与符咒相结合,以传行神霄雷法为主,受到宋徽宗支持。该派为王文卿所创。王文卿和后来的林灵素,均以雷法受到宋徽宗宠幸。神宫派道经为(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侍宸王先生即王文卿,该书当为其弟子所辑。
宋时灵宝派道经迭出不穷,如南宋金龙中编(上清灵宝大法)44卷、王契真纂(上清灵宝大法)66卷、邓有功撰(上清天心正法)7卷、佚名辑(灵宝玉鉴)44卷等。反映了在封建帝王的积极扶植之下,宋代道教斋醮活动的兴盛局面。
宋元之际清微派走向兴盛,这时出现黄舜申撰(清微仙谱)等书。清微派以古上清派理论和神霄派符录为主,宣称清微是元始天尊治所的一位天尊,其所奉祖师以魏华存为第一,另有庄旭、张道陵、许逊等。并且清微派还将雷法与内丹相结合。清微派道经有(清微神烈秘法)2卷,讲述元代冲元雷使张守清、紫元散吏张守一所传雷法。(道藏)之中论述清微雷法的著作,还有数部。
宋元时期出现的另一新教派是净明道,又称“净明忠孝道”。其教义强调首先必须忠君孝亲,然后才是符录炼养诸术。据(净明忠孝全书)谓,净明道渊源于东晋的许逊。许逊之传说自隋唐以来流传在民间,宋徽宗曾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宋元年间净明道一直大兴。(正统道藏)中有关许逊传说的道书很多。净明道的道经主要有(许真君受炼形神上清华道法要市文)、(天枢院都司须知令)、(天枢院都司须知格)、(灵宝净明天枢都司法院须知法文)、(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书)、(高上月宫太阴元君孝道仙王灵宝净明黄素书)、(灵宝净明黄素书释义秘诀)、(太上灵宝净明入道品)、(灵宝净明院真师密话)、(太上灵宝净明法印式)、(灵宝净明大法万道玉章秘诀)、(太上灵宝净明秘法)、(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释例)、(太上净明院补奏职局泰玄都省须知)(以上见(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上下卷、(净明枢真经)、(净明正印经)、(净明御瘟经》、 (净明鉴经)、(太上灵宝净明九仙水经)、(太上灵宝净明中黄八柱经)、(净明忠孝全书)(以上见(正统道藏)太平部)。
元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授予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录”。此后天师道改称“正一道”,与全真派并列为道教两大道派。而宋元出现的神霄派、灵宝派、清微派、净明道诸派,均归大正一道之中。
《玄都道藏》与“至元毁藏”
据(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披云真人传)谓:宋德方(丘处机弟子)曾与丘处机“语及道经抿灭,宜为兴复之事。”丘处机嘱咐他说:“藏经大事,我则不暇,他日汝其任之。”宋德方遵师遗命,于元太宗九年(1237\')倡刊(道藏)。元元好问(遗山文集)卷三一(通真子墓志铭)谓:元初宋德方云金末“丧乱之后,图籍散落无几,独管州者仅存。”管州即今山西静乐县,那里存在的应当是(大金玄都宝藏)的印刷经本。宋德方曾与门下讲师通真子秦志安等计(元史•成宗本纪)。议此事,秦志安等人表示愿意承担。丞相胡天禄听到很高兴,立即捐献白金千两以为创始之资。宋德方交与通真子,命他在平阳玄都观主持此事。(甘水仙源录)记载:
乃立局二十有毛,役工五百有余、通真子校书平阳玄都观以总之。其于三洞四辅万大千余篇,补完订正,出于其手者为多。仍增入《金莲正宗记》、《烟霞录》、《绦仙》等传附焉。起丁酉(1237),尽甲辰(1244)。中间曾被朝旨,借为贵近,牵合补缀,百方并进。
这次编修(道藏),将全真派之道书编收进去,便全真派与正一派合为一流。历时7年,编成7800余卷,亦称(玄都宝藏)。
由于元代统治者更崇尚佛说,佛僧抓住(老子化胡经)这一敏感问题打击道教,企图报复宋徽宗改佛归道之旧怨,获得元帝支持,从而导致(玄都宝藏)遭到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人为性破坏。元宪宗八年(1258),僧道辩论(化胡经)真伪,宪宗颁旨焚毁道经45部经文印板,两年后又烧了一批。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令佛道二家辩论,裁决权在皇帝手中,终判道家为输,以此为借口,下诏除(道德经)之外所有的道藏经文印板全部焚毁,这就是历史上发生的“至元毁藏”事件。元沙门祥迈(辩伪录)记载,论毕时曾有一道士不胜愤怒,元世祖召问说:“当初宋上皇时,僧有何过使戴冠耶?”暴露出其真实目的在于报复宋徽宗兴道抑佛之举,最后元世祖凶残地将这一道士喂了豹子。但世祖不久觉察到在佛道二教的政策方面太过偏斜,立即对道教进行安抚。尽管如此,宪宗、世祖两次焚毁道经,特别是”至元毁藏“事件,对道教文献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原来7800余卷的(玄都宝藏),到明代两次编纂道藏(即(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只搜集到5485卷,相差两千余卷之多。现存明(正统道藏)中的(道藏缺经目录),大多是在“至元毁藏”之后而遭亡缺。
-------------------------------------------------------------------------------------------
舅妈 我在呢...
...962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4002
宋代出现了道教善书(太上感应篇),此书(宋史•艺文志)“子部•道家类”曾予著录。
宋元仍有道士从事外丹活动,且有著作传世,如北宋时期的(丹方奥论),南宋时期的(丹房须知),元明时期的(庚道集)等。
宋代统治者新造或加封一些神灵,以神化自己的统治。这些神灵成为道教神团体系的一部分,从而也出现了一些与新神有关的道经。如宋真宗时大臣王钦若撰(翊圣保德传)3卷,收于(道藏),翊圣保德真君即为北宋皇帝树立的神灵。
宋代还出现了道乐曲谱典籍(五音法事),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该书分为上、中、下3卷,卷上、卷中载道词及其曲谱,卷下载斋醮法事及道词。其中道词曲谱形式,字旁不注工尺,以曲线记谱,今人无法破译。内有宋真宗、宋徽宗之作品。此书保存了宋代及宋前大量的曲调和乐词、乐谱,是道教音乐的珍贵史料。
宋元年间出现了道教人物李道纯,是江南人中最早的全真教徒。其人原出白玉蟾弟子王金蟾门下,其内丹学说系南宗源流。他的著作皆撰于元初,且自称其宗为全真,证明他已合流于全真道。其著作有(三天易髓)、 (太上大通经注)、(太上升玄消灭护命经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德会元)、(全真集玄秘要)、(无上苏文洞古真经注)。其门人集其著论编成(中和集)、(莹蟾子语录)。上述道书,均存于(正统道藏)。李道纯卒后,浙江武康开元观道士杜道坚()应其弟子之请,为(中和集)作序。杜道坚撰有(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文子缵义)等。杜氏思想与李道纯如出一辙,皆合乎当时道教教义南北宗合一的思潮。
元时全真道士陈致虚,亦为冶南北宗为一炉的重要道教人物。陈氏于天历二年(1329)40岁时从北宗赵友钦学道,又遇青城老师授以南宗大元丹法,遂通二家之秘奥。其著述甚丰,主要有(金丹大要)16卷、(金丹大要图)1卷、(金丹大要列仙志)1卷、(度人上品妙经注)3卷及(周易参同契注)、(悟真篇注)等。这些著作深入而全面地论述了性命双修的内炼之道,提出了系统而完整的丹道学说体系。
元末江南全真道士王道渊,提出了性命混融的丹道学说。王道渊系南昌修江(江西修水)人,明张宇初序(还真集)称其“以故性博学,学通至大得秘授,犹勤于论著。”其著作有(还真集)3卷、(通玄集)1卷、(崔公入药镜注解)1卷、(黄帝阴行经夹颂解说)3卷、(黄帝阴行经注)1卷、(青天歌注释)、(消灭护命妙经注)、(常清静经注)等。
明正一道经
明朝诸位皇帝皆对道教相当崇奉。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命第42代天师张正常入朝,去其天师封号,改授正乙嗣教真人,使其成为全国道教的统领和代表人物。朱元璋对正一派斋醮祀典相当推崇,而对全真派修身养性颇为鄙视。洪武七年(1374)(御制玄教主成斋醮仪文序)中云:
朕观释道之教,各有二徒,僧有禅有教,道有正一有全真。禅与全真务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教与正一专以超脱,特为孝子慈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哉!
朱元璋的这种态度,使得明代正一道在官方相当受宠,而全真道则被冷落一边。
同时,朱元璋对道教采取了一系列制约措施,如立道录司以检束天下道士,府、州、县亦各设立相应机构;凡各府、州、县寺观只许留一所“宽大可容众者”,不许私创寺观,规定3年发一次度牒,禁止男40以下,女50以下者出家,只许府40人、州30人、县30人出家,等等。在明太祖所制订的对道教既利用又检束的政策之下,道教思想被严格禁锯了,道教的衰落,也从这里埋下了种子。
朱元璋认为僧道广设科仪,使官民糜费家资,因之“敕礼部会僧道定拟释道科仪格式,遍行诸处”。令其“去繁就简,立成定规。”于是道士宋元真等人奉旨编订(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1卷,较宋元以来诸家科仪大为简化。朱元漳又认为(道德经)“诸家之注,各有异见,肤因注之,以发其义。”作(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后编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其注凡67章,谓(道德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非金丹之本也。”再次表现出对内丹之道的轻视。(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评此注有云:“文理不通,词句费解。”
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洪武十一年(1378)受明太祖召见,授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后降重建大上清宫。明成祖登基,宠遇益隆,赐钱修葺大上清宫。永乐元年(1403),陪祀天坛。后命宇初编修道教书以进,命其祷雨、建醮、寻访高道张三丰。张宇初著有(岘泉集)20卷,曾主持编修(道藏),删订(汉天师世家),增修(龙虎山志),撰(道门十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编(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校正(华盖山浮丘王郭三君事实)等。
元未明初五一道士赵宜真,著有(原阳子法语)、(灵宝归空诀)。(岘泉集)卷四.(赵原阳传)说他“凡道门旨奥,皆缀辑成书。”明辑道法全书(道法会元)268卷,搜集清微、神霄、正一等诸家符录道法数百种,其中清微雷法有赵宜真所撰序跋数篇,此书盖即赵宜真所辑。张宇初、赵宜真二人学说,基本上代表了明初五一派教义。此后正一派学说日趋衰退,再不见有人从义理方面撰述发挥。
-------------------------------------------------------------------------------------------
舅妈 我在呢...
...963楼...
来自:保密
发帖:205+4003
武当派道经
武当道教,因兴起于湖北丹江口首武当山(又称太和山)而得名。武当道在明代最为兴盛。这时出现了著名道人张三丰,创立“武当派”,更为武当道教增添了光彩。
元末战火曾使武当山道观大多被毁,自明成祖朱棣开始在武当山大规模营造宫观,其原因众说不一。一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之时,整个行动屡得曾在武当山修炼的“真武大帝”显灵相助。朱棣称帝之后;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云中显现,道士们绘制(太和山祥瑞图)献给成祖,于是成祖加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且大规模修缮武当山道观,在天柱峰顶建“金殿”,奉祖真武大帝。又说成祖为笼络河南、湖北的民心,顺应民间信仰而崇把真武大帝。又说武当山有著名道人张三丰,朱元璋在位时就曾遣使访觅,不得。朱棣即位后又遣给事中胡偕内侍朱祥赍玺书香币往访,遍历荒徼,积数年不遇。为取悦召揽道士张三丰,成祖故而大修武当道观。又说朱棣访张三丰是假,为寻觅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是真,(万历野获编)谓:“以文皇帝遣胡托访张三丰为名,实疑其匿他方起事。无论传说如何,张三丰与武当山的关系不可忽视。明成祖动用民工30余万,费时7年,建成八宫二观及金殿、紫禁城等,规模宏大。道士张三丰因而更为出名,这时他在武当山开创了“武当派”。
(道藏辑要)收有明汪锡龄初编、清李西月重编的(张三丰全集)8卷,但其中有不少内容为他人托名或“扶乩降笔,明末清初的有关文献,曾提到一些张三丰的著述。如嘉靖年间成书的(天水冰山录),录有(张三丰金丹诀)1部,手抄本;万历四年(1576)朱睦楔著(万卷堂书),录有张三丰著作3部,即(金丹小成)1卷、(金丹直指)1卷和(修养保身秘法)1卷;陕西宝鸡金合观万历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话神仙金仙6换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