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塔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塔

剑灵-帮帮问答专区
什么是订阅?当帮帮有新道具更新或者新的精品攻略时候,你会第一时间收到qq系统消息。
登录领取每日帮豆
距离下一等级还差5000声望值
问这又是什么塔??????????
白青山脉禾武帮洞穴上的亭子,向海看
零配件· 39个月前
浏览(140)回答(1)同问(1)
全部回答(1)
灵剑士 45级
水月的武神塔 听说
酒醉、繁华中 认同
点击发表评论
你的经验,将会影响很多人。
目前支持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爱奇艺、搜狐视频等主流视频网站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视频转码中...
广告等垃圾信息
不友善内容
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不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
举报成功!
正在后台审核中,感谢你的举报。
感谢反馈,谢谢
2秒后自动关闭
感谢反馈,谢谢
2秒后自动关闭
登录帮帮官网,帮豆+2
官方QQ群号:
期待你的宝贵建议,共同改善产品
删除内容将-5声望,确定删除?法门寺塔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寺因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法门寺塔原为四层木塔,下有,除藏有之外,还有唐皇室施舍的大量金银珠宝,法器,锦缎衣饰等供品。10月16日上午,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在陕西宝鸡隆重开幕,这是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僧大德、中外嘉宾和佛教四众弟子云集供奉佛指舍利的佛门圣地法门寺,欢庆世界佛教界这一庄严盛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向大会发来贺信。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宣读俞正声贺信。[1]
法门寺塔简介
公元1569年关中大地震,法门寺塔被震塌,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神宗赐银数万两建塔,历时三十年建成。
法门寺真身宝塔
新建的塔为砖砌楼阁式,平面八角十三层,高60余米。
第一层塔身八面,南面塔门,上有“真身宝塔”四字的石匾。
其余四面为八卦:乾、艮、巽、坤等字样,以记方位。
塔身的第一层檐下,用砖刻制出垂爪柱、帐幔和斗拱、椽子等构件。
从第二到第八层,檐下均刻出额枋、斗拱,以叠涩出檐。
八层以上各层仅作叠涩出檐,而无斗拱和其它构件,可能是后代重修过的。
第十三层己残毁,做成了八角形圆盖。塔刹为铜覆钵、宝珠。
塔的第二层至第十二层共有佛像龛88个,每龛置铜佛或菩萨造像1~3尊,共计104尊,大者形同真人,小者只有0.2米左右。
塔上的造像庄重肃穆,铸造技术精湛。这些像组成一座佛教艺术的珍贵宝库。
1654年关中又发生大地震,法门寺塔开始倾斜,虽然多次整修无效。
1976年松藩大地震波及到法门寺塔。
1981年塔身倒塌,重修前发掘了唐代木塔塔基及其地宫,地宫由漫道、平台、隧道及石筑前、中、后室组成,形状略呈“甲”字形,总长21米,地宫中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有造型精美,制作工整的金银器皿121件(组)及法器、佛像、宝函、生活用具、丝绸等,其中四枚被誉为稀世之宝,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这批珍贵文物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科学价值。
2014年,法门寺塔已重修一新,并新建了法门寺博物馆对外开放。
法门寺塔历史沿革
在20世纪中国现代考古发现中,法门寺地宫是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公元1987年4月,2000多件大唐皇室重宝簇拥着举世无双的佛指舍利横空出世,法门寺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周原膴膴,馑荼如饴”,周原,这块歧山南麓、渭水北岸的沃土,是周人的祖庭,也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里,炎黄足迹播下了周族之根,周文化谱写了历史华章,秦文化撰就了时代新篇。其后的法门寺文化得以生发,正有赖于大地母亲的孕育。
其人文之盛,诚如孔子所誉“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丝路西去,佛典东来,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中外文化交流日见扩展。法门寺地处东传佛教必然经途,其后法门寺之勃兴,实已自此开端。
公元前6至5世纪,古印度的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他的遗体火化后结成舍利。公元前3世纪中叶的阿育王时代,佛教传向中亚、西亚,并于公元前1世纪末进入中国。
在佛教传播过程中,佛舍利被分散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养,其中一节佛指舍利就安葬在法门寺。法门寺建于佛教盛行的北魏时期。
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进行大规模扩建,并开创了供奉法门寺的先河。
在不久爆发的北周武帝灭佛运动中法门寺遭到重创。
法门寺因北周之灭佛而沉沦衰落,又因隋文帝之崇佛而东山再起。延及唐代,法门寺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时期。
法门寺的寺名为唐高祖李渊所取,他当时名义上还是隋恭帝杨侑的大丞相。
唐王朝建立后,法门寺成为帝国崇拜、供养佛舍利的中心和皇家内道场,在国家宗教生活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
唐王朝继承隋代供养佛舍利的做法,并形成“三十年一开”的制度,因为皇帝们相信定期迎送供养佛骨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富庶、康泰和和平。
自太宗皇帝开启地宫供养佛骨后,在唐代的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8位皇帝6次将佛骨迎进皇宫供养。唐帝迎送佛骨成为唐代宗教生活的重大盛典。
唐代的法门寺,被诸帝视为皇家奉佛的总道场,备受尊崇。
朝廷不惜巨资,几经扩建,终成瑰琳宫二十四院之宏工巨制,是为古代中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宗派最多、僧人最众的皇家寺院。法门寺的住持则由皇帝亲自任命。
寺内大、小乘并弘,显、密圆融,成为唐代丛林梵刹之典范。如同唐代社会对各种文化所体现出的包容精神一样,唐代法门寺的佛教亦表现出各宗各派、共存共荣的兼容态度,这是其最值得称述的特点之一。
唐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王朝在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用曼荼罗(结坛)之形式,按照佛教仪轨,以地宫中室为中心,四枚舍利为主体,构塑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以此实现“八荒来服,四海无波”的护国佑民理想。
这是中国佛教密宗的最高结集,体现出印度佛教中国化后,融合儒家大同世界观念而再度升华的理想境界。
唐代法门寺兴隆的基础是寺院经济实力雄厚。其经济来源是各方施舍,共成圣事:
一是王室施舍。显庆四年(659)九月,高宗给钱五千,绢50匹,以充供养;同年十月,又敕常侍王君德送绢3000匹,供造阿育王像和补故塔用。
显庆五年(660)三月,龙朔二年(662)二月前,则天皇后舍所寝衣帐、直绢1000匹,并为佛祖真身舍利造九重宝函和金棺银椁。
长安四年(704)冬,施绢3000匹。上元初(760)七月,肃宗诏赐瑟瑟像一铺,事以金银之具,另有金襕袈裟以及檀香数百两之赠。
贞元6年(790)二月迎佛骨时,倾都瞻礼,施财巨万。同时王室还赏赐给法门寺田产、房屋和车马。
二是王公朝士布施,如三迎佛骨时“舍财投宝者耻后”,五迎佛骨时“舍施唯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咸通迎佛骨时,“宰相以下竟施金帛,不可胜纪”。
三是民间施舍,都城长安还为佛骨成立了民间布施机构迎真身舍利,自开元之后,迄于咸通,计其资积无限。
宋代的法门寺虽不可与唐时的繁盛同日而语,但仍承袭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阔气势。法门寺寺藏文物记载,当时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其庞大之规模可想而知。北宋皇帝多崇佛佞道,宋徽宗曾为法门寺题写“皇帝佛国”寺额。
金元之际,法门寺仍是关中名刹。寺藏金碑有法门寺僧人抄写大藏经5000卷及天王院香雪堂僧人颂经、煮茶的记载。金人也刻诗碑盛赞其寺塔,有“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之语,这正是其形象化的真实写照。
明清以后,法门寺逐渐走向衰落,已无昔日繁荣景象,但从寺藏明碑可知当时仍有二十四院之宏伟建制。明万历年间灾荒连年,民间集资修建宝塔刻文,真实反映了当时工程之艰难。明隆庆三年(1569),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法门寺唐代四级木塔倒毁。有僧人为修复宝塔,以铁锁穿透肩筋四处化募,后有西蜀居士刻石以记其事。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当地百姓集资重建法门寺塔,历时30年建成八棱十三级砖塔。清代对法门寺时有修葺,但规模不大。
民国时期,法门寺更见凋敝。民国二十八年(1939),在爱国志士朱子桥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自晚明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朱子桥,著名将军、大慈善家。民国二十八年来陕西赈灾,见法门寺寺宇残破,寺塔倾斜,遂以工代赈,维修寺塔。“文革”期间,寺院住持良卿法师为保护寺院而自焚。
1986年,经国家文化部批准,陕西省政府决定重建寺塔。次年2月底,开始清理。地宫的发掘结束了法门寺一段古老的历史,一页新的历史从此开篇。历史记得这个伟大的时刻——公元日,考古工作者意外地发现了法门寺塔下唐代地宫,“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000多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
如果说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发现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话,那么,法门寺地宫可谓“世界第九大奇迹”!
法门寺塔地宫
法门寺塔总长21.2米,面积31.84平方米,是迄今国内发现规模最大的寺塔地宫。
地宫所发现的4枚,最令人瞩目。第一枚藏在后室的八重宝函内,长40.3毫米,上下俱通,竖置在进银柱上,第2枚藏在中室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形状与第1枚相似。第3枚藏在后室秘龛五重宝函的内,管状,长37毫米,白中泛黄。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塔绘菩萨内,色泽形状与第1、2枚相似。经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副会长周绍良先生坚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其余三枚为影骨,是唐皇帝为保护真骨而命人仿制的。但在佛的眼中,影骨也是圣骨,与有同等的意义。[2]
法门寺塔珍贵的文物
法门寺塔中有44件国宝级文物,99件一级文物,它是陕西88个博物馆中国宝级文物比例最大的一个博物馆。
唐代最珍贵的瓷器——南方越窑出土的,秘色瓷专用于皇家,是青瓷中的一种,工艺复杂难度高,因秘方秘而不宣而得名。秘色瓷盘,好像底部有一层薄薄的水在上面,给人感觉非常的晶莹剔透。秘色瓷在中国已经失传了1000多年,法门寺地宫中属于首次出土,它的制作方法是属于千古之谜。
法门寺塔中唐代的丝织品是相当珍贵的。但由于丝绸不易保存,很多都风化了,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簇金绣,簇就是收缩的意思。就是用金丝盘结成花朵的纹式再固定到丝绸的上面,就把这种织物称为簇金绣。簇金绣的珍贵之处呢,第一就是它保护的完好如新,第二就是它的做工了,它的质地是罗,上面的花纹全都是金丝绣的,这种金丝可不是一般的金丝,它首先用纯金丝在胎线的上面一圈一圈的缠绕上去,如果说
中间的胎线为一米,那么金丝要缠3000转。织物就是用这种复合线来织花纹的,这种簇金绣上所用的最细直径只有6丝,6丝就是0.06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在世界上制作的这种金丝只有20丝在日本,中国只有70丝,在唐代据文物显示当时的拉丝技术已经相当的高,已达到了6丝。(在唐代织金锦工艺精湛令人吃惊。织锦所用的金丝,最细直径仅为0.1毫米,比头发还细。以丝线为芯,以金线一圈圈缠绕,一米长的金丝要绕3000多圈,武则天供奉的绣裙就是这种织品制成的。
法门寺塔佛教文化陈列,这个展柜的文物布置也是按照佛教中的曼荼罗做结集的。其中最珍贵的文物是这件鎏金双拢12环的锡杖,名为锡,其实它并不是做的,而是摇这个锡杖环的时候会发出淅淅的响声,是
以声来命名的。锡杖的级别也是有区别的,我们所看到的属于世界锡杖之王,规格最高的锡杖,这枚锡杖全长为1.96米,重2390克,用了2两金子和58两银子制成的,代表锡杖级别高低的属于杖首轮和鼓的多少,桃子形状的叫鼓,这个锡杖总共有四个鼓,每个鼓上套了3个环,4鼓12环,4鼓12环所代表的就是佛教最高级别的法力——四谛12因缘,所以它的法力是最高的。这种级别的锡杖也只能是佛教的创始人才有资格持的,所以它是世界锡杖之王。
一些供奉佛指舍利的器具,最珍贵的是这件鎏金捧真身菩萨。菩萨身上挂满了珍珠,手上有一个荷叶造型的托盘,盘子上有一块纯金的金匾,金匾上有文字,经考证是一位叫诚一的和尚给唐懿宗李崔送的39岁礼物。说它珍贵是因为这位菩萨还完成一桩重要的历史使命,唐懿宗李崔当时为了迎请法门寺的舍利,曾经说:“生得见舍利,死而无憾”。
法门寺塔建筑设计
法门寺塔保留了旧塔被地震之前的楼阁式结构,完全采用了东汉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计和大小建造。这座塔兼具遗址文物保护罩的功能,法门寺塔通高71.679米,由台基(起到保护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刹三
部分组成,其中塔身高45.8米,塔刹高16.1米,地平线以下的台基为9.8米。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塔身的设计沿袭了法门寺塔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外观是一座八面、五层楼阁式塔,保留了汉塔的惯有风格。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下挂铜风铃,风姿优美,古色古韵。同时二至五层还有外挑平座可供观景。用于装饰的塔刹高16.1米,塔顶采用贴金工艺。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时期江南古建筑的典型风格,远处望去,金碧辉煌。
法门寺塔专门为保护遗址而建的保护罩呈八角形,建筑面积3133平方米,外饰汉白玉栏杆。保护罩分上下两层,将法门寺塔遗址完整地保护起来。法门寺塔建成后,已经消失了七十余年的夕照又将重现。全塔上、下、内、外装饰富丽典雅,陈设精美独到,功能完善齐备,以崭新的风貌和丰厚的内涵在湖名胜古迹中大放异彩。法门寺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纤细俊俏,两座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谐与美丽。打开一道沉沉的古式门,可以走进新塔底层,这里,就是古塔遗址。而在台基二层,可以看到遗址的模样。整个遗址区被玻璃包围着,可以在外观看,以防氧化和人为破坏。而今天,遗址那一块块的塔砖,还被仔细地包裹着。
法门寺塔院内高僧
法门寺塔净一
净一()又名静一。俗名张家训,日生于江苏省宿迁市。9岁读书, 19岁(1940年)慕道出家。
1945年在南京受戒,随住金山寺修习禅观。1948年往广东省乳原县云门寺亲近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三年,略明心地,对禅宗和华严宗最为投心所崇。1951年来陕西省驻锡净业寺。
1955年住江西云居山真如寺。1956年来陕住耀县大香山寺。1957年至1983年住贤山寺。
1984年,人民政府交还法门寺归僧人管理,同澄观法师一道接收寺院,重树法幢,修复古寺。为筹集资金,法师曾去兰州、汕头、上海、广州等地募化20多万元,建成东西厢房及后楼,为本寺恢复奠定基础。1985年与澄观老和尚发起成立宝鸡市、扶风县两级佛教协会并任常务副会长。1987年,佛指舍利再现于世,法门寺一跃而成国际名刹。法师担任法门寺首座、监院,主持本寺重建工程。
1987年修复明代真身宝塔,重建仿唐山门。1988年10月法门寺举行佛指舍利开光大典并对外开放。1992年至1998年相继建成仿唐大雄宝殿、回廊、钟鼓楼、斋堂以及住宿、办学、东西方丈楼、市县佛协办公等修持功能于一体的二十多栋综合楼,并按法门寺唐塔地宫供养仪轨,如法将塔下地宫改造成曼荼罗道场,基本恢复了唐代法门寺塔院的庄严气象。
1993年6月ll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法门寺,对本寺重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1994年10月,应泰国恭请,佛指舍利赴曼谷供奉瞻礼。2002年2月应台湾地区恭请佛指舍利赴台供奉,老法师先后任佛指舍利护送团副团长,亲自恭送佛指舍利赴泰国、台湾供养。老和尚在主持寺务,执掌法席期间,践行佛法,戒行精严,治寺如律如法,深受四众爱戴。老和尚为法门寺的中兴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他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199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接见法师,赋诗赞誉法师为“菩提孙枝”。诗云:“菩提圣树有孙枝,想见如来悟道时。愿住世间常护法,百千万劫以为期”。日(农历)晚9时15分安详示寂。
1984年 任法门寺首座、监院
1985年 任宝鸡市、扶风县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
1993年 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
1998年2月 当选为宝鸡市第八届政协委员、扶风县第八届政协常委
1998年10月 荣任法门寺方丈
1999年 被选举为陕西省政协第八届委员
1999年8月 被选举为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
1999年10月 被选举为宝鸡市、扶风县佛教协会会长
2002年7月 安详示寂
法门寺塔澄观
澄观(),俗名陈元奎,日生于辽宁省丹东市。自幼聪颖好学,宿具善根,1936年出家吉林省弥陀寺,翌年于奉天慈恩寺受具足戒。1938年巡礼名山,广参佛学。先后参学于北京上房山,山西五台山,岭南南华寺及湖广,云贵境内诸名山古刹。精研教理,兼修禅定,誉满丛林,号称罗汉。
1945年来陕驻锡大香山寺,旋复住。1953年应法门寺住持良卿老和尚邀请常住本寺。1964年去永寿闭关,专修禅观,深悟机宜。1967年又回到法门寺。旋因“文革法难”愈演愈烈,被迫离寺。
澄观法师善于中医针炙,于是以岐黄之术在民间治病救人。1978年,应邀到陕西省图书馆整理佛教藏经。1980年重返法门寺,努力争取地方政府落实宗教政策,为本寺回归佛教界作了大量工作。日,寺内真身宝塔崩坍,法师不避危险,冒雨抢救塔上散落文物,精心护理藏经。
1984年,地方政府执行宗教政策,将法门寺交还佛教,法师出面接收,担任住持,重立法幢。1985年,发起创立宝鸡市、扶风县两级佛教协会,亲任会长,并当选为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将关中西部佛教弘法活动引向正规发展的轨道。1987年2月,出席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会议,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同年4月,佛陀真身舍利及上千件唐皇供奉秘宝从塔下被发现,法门寺震惊中外。
法师夙夜匪懈,重修寺宇,于1988年修复明代真身宝塔,重建仿唐山门,使国际性的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瞻礼法会暨法门寺对外开放典礼得以在日 (农历十月初一)圆满举行,法门寺从此走向世界。
1991年,法师应邀访问日本,密切了中日佛教界之间的友好情谊。1992年,法师筹资四百万元重建仿唐大雄宝殿七间,并新塑四十二尊圣像,古刹重辉,四众赞叹。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法门寺,法师率本寺僧众接待,江泽民主席对本寺僧众爱国爱教的优良道风深表赞许。1994年农历十月初一(11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陕西省佛教协会组织中外高僧大德隆重举行法会,迎请法师升座荣任本寺方丈。1998年10月因身体情况退居。日(农历五月廿二日)4时25分圆寂,世寿84,戒腊62夏。法师生前曾任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省政协委员等职。
法门寺塔良卿
(),俗名戚金锐,法名永贯,河南省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月十三日生。七岁时,因连年灾荒奉母命于邻县宜阳铁佛寺出家。拜印川老和尚为师,为临济正宗派第十三代。
民国八年(1919)古历十月在宜阳灵山寺受俱足戒。受戒后一直在灵山寺当家。至民国22年(1933)受洛阳白马寺德浩和尚请住白马寺,任后堂监院十三年。民国三十四年(1945)住江苏镇江金山寺。民国三十六年(1947)住浙江杭州太平桥姚祥寺,与明德法师在一起。1949年又往定海南海普陀山住文昌阁。1950年住宁波观宗寺。1951年移居上海市金陵路l号福缘寺。1952年来陕住长安南五台、西安卧龙寺。1953年古历8月,应扶风佛代表王正平,李秉铎迎请,驻锡法门寺任住持。法师在本寺广结善缘,恢复正法,使寺院兴旺发达。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寺院遭严重冲击。7月12日夜,为阻止打砸抢分子毁坏佛宝,举火自焚。法师焚身数日,弟子张政华居士(绍祥)不避危险收集遗骨送至贤山寺交静一装藏。静一装藏妥当,命白龙村吴七老居士转送至长安终南山上天池寺安葬。1994年,本寺择地中观山建普通塔院及历任高僧灵塔,静一率来正等至上天池寺迎取良卿法师骨灰回寺供奉。1997年农历七月十二日,良卿自焚殉教三十一周年,本寺举办良卿法师灵骨入塔法会,如法供奉良卿法师遗骨人塔,永志纪念。
法门寺塔惠恭
唐代惠恭大师,俗姓韦,山东邹县人,14岁出家,23岁居法门寺。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唐高宗施绢3000匹修营塔庙,敕惠恭主持修造,所以他是建设法门寺的著名法师。
法门寺塔法爽
金代法爽和尚,于金大定21年(公元1181年)瞻礼法门寺真身宝塔,诣塔前身挂干灯以为供养。泰和8年(公元1208年)三月十八,自积余薪,以布蜡为巨烛,在火中自焚涅槃。[3]
法门寺塔法门寺史上高僧涅盘
在法门寺的历史上,人们永远记着三位赫赫有名的大法师:第一位是唐代的惠恭大师,第二位是金代法爽和尚,第三位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的良卿法师。他们都是在法门寺举火自焚圆寂,为法门寺留下了千古绝唱,为弘扬佛法献出了毕生精力。
据有关史料记载:唐代的惠恭大师在佛门已经修行到了最高境界,他自然地要积火自焚,炼出舍利。金代的法爽和尚,在金大定21年,瞻礼法门寺真身宝塔,诣塔前身挂干灯以为供养。尔后,寄锡长安,后复至法门寺修境院披阅藏教。时以香花幡盖灯烛音乐广陈荐献,又时以香水洗塔,自上而下一一周遍,备竭丹诚。法门寺净土院僧主因公重其名德,礼请住持,即为净土院僧。法爽大师常诵《法华药师品》,愿行其法供养。于寺东南四五里择地筑坛场,建宝塔19座,拟于金泰和六年(1206)焚身供养。由于风翔府帅阻止,未能实现。泰和8年(1208),三月十八日,自积余薪,以布蜡选为巨烛,在熊熊烈火中自焚,以身献佛。
良卿法师是在中国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自焚的。
那是一个令国人痛心疾首的日子。“破四旧、立四新”的呼声此起彼伏。倾刻之间,所有的寺庙要拆除,所有的塑像被砸烂。
1966年,一个阴云翻滚的日子。几辆解放牌大卡车载着一批臂戴“红卫兵”袖章的年轻人来到了法门寺,砸佛像,烧佛经,法门寺被搞得狼籍一片。破完了地面的“四旧”,“有文化,有知识”的红卫兵小将们,似乎也从典籍中看到或者听老人们讲到,法门寺塔下有地宫,地宫中藏有释迦牟尼的指骨舍利,不知是处于一种年幼好奇,还是一种“头可断,血可流,誓死扫除一切牛鬼蛇神”的“革命精神”,他们又扛来了镢头,铁锨,要把法门寺挖个底朝天。
此时,身为法门寺住持的良卿法师,面对这一切显出平静与宽容的神态,他双目紧闭,只是默默地诵着佛经,但愿佛祖保佑,使法门寺能够躲过这一场劫难。
良卿法师不紧不慢地拨动着手中的佛珠……
红卫兵小将挥汗如雨地挥舞着手中的镢头……
一个口呼佛号:保佑佛祖平安!
一群高呼口号:“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面对着小将们越来越凶狠的劲头,良卿法师再也忍耐不住了。他慢慢地从蒲团上站起来,穿上他那红底镶金的袈裟,凝望着直刺苍穹的巍巍宝塔……然后,他把身旁所有的被褥、草垫、柴禾堆放在一起,浇上煤油,自己又不慌不忙地坐在其中,用他那饱经风霜的手划着了火柴,点燃了自己……
“破四旧”的小将突然发现了火情,他们跑去一看,个个吓得木瞪口呆,烈火中,只见良卿法师双手合十,巍然端坐……
随着那绛红色袈裟在火苗中渐渐隐去,13级“真身宝塔”也似乎低下了它那高昂的头。
随着良卿法师身躯在烈火中渐渐地吞没,“真身宝塔”那叮当了不知多少个世纪的风铃也停止了叮当。
在熊熊燃烧的烈火面前,“红卫兵”们纷纷扛着镢头,铁锨溜之大吉。
法门寺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法门寺地宫终于免遭了一次劫难。[3]
法门寺塔学术交往
1994年应泰国僧王邀请,佛指舍利在泰国瞻礼供奉。2002年应台湾星云大师等邀请,佛指舍利到台湾瞻礼供奉。2004年应香港佛教领袖觉光长老等邀请,佛指舍利在香港瞻礼供奉。盛况空前、影响极大。法门寺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吴官正、、乔石、李瑞环、钱其琛、李铁映、迟浩田、傅全有、张万年、习仲勋、姜春云、邹家华、田纪云、陈锦华、王光英、赵朴初、班禅大师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驻华大使及诸多佛教团体前来瞻仰礼拜。
日法门寺两序大众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荣膺住持。大和尚住持法门寺以来,不断加强信仰、道风、组织、人才、教制等五项建设,大力创办教育,培育僧才,安居、诵戒,进一步完善了寺院各项管理制度。谱写出住持正法、续佛命脉的新篇章。现常住僧众230余人,法门寺正在展现昔日“皇家寺院”的风采,同时也为世界佛教“朝圣中心”这一宏伟的目标而精进不懈。
法门寺塔合十舍利塔
“合十”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策划设计,呈双手合十状,塔高一百四十八米,相当于五十层楼高,中间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宝塔型建筑,舍利塔前面有一条长达一千五百米的“佛光大道”,两旁用花岗石雕刻巨大的佛像。[4]
法门寺塔陕西“合十舍利塔”落成有感
5月9日,陕西扶风县法门寺规模恢弘的“合十舍利塔”落成启用,相传为释迦牟尼的“佛指舍利”隆重入塔安奉,几万群众冒雨前去瞻仰。盛唐时期“玉棺启见佛指骨,曾使唐皇泪盈目”、“举国上下争迎拜,倾城遍野持香华”的场面似又重现。当地群众喜悦地说,此时此地此景,是“千载一时,一时千载”,承载着“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经典”的历史重任。
  赵朴初有一首感人肺腑的《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出土赞歌》,为佛指舍利隐藏千年后现世反复高唱低吟:“重现庄严争寸阴,护持法物重微尘;心光常注近及远,事业毋忌后视今……”且让我们从这里把眼界放开,由近及远:地,万世人文经典”的重托,乃“秦人自豪,国人骄傲,众人欢喜”。
——三千年前,这里是周朝的发祥地,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源头。中华文明在这里发酵、积淀、聚合、流传;
——两千年前,佛祖释迦牟尼选择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世界上惟一的一枚佛指舍利从印度来到了岐山——今天的宝鸡,在这里扎根久住,与中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 一千年前,经历过大唐盛世数次的供奉,佛指舍利神奇地藏而不露;
——新千年、新世纪到来之际,中华欣逢盛世之时,佛指舍利再现人间,“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凝视莹莹润有光,不同凡质千年藏”。
“佛指舍利”,凝聚着世界上数亿佛教信徒的精神信仰,见证了中华民族盛唐气象、由盛而衰,又重新崛起、民族复兴的沧桑历史。佛指指向的不仅是佛教倡导的慈悲、智慧,也指向着中华文化的和谐、和合精神。佛指安住法门寺。按佛教的意思,不二法门,是摆脱烦恼的解脱之门、内涵丰富的文化之门。
“合十舍利塔”,阐发着“和谐世界,众缘和合”的道理。五个指头各有长短,只有不争短长,屈指抱拳,才能积聚力量;只有相互依靠,“合十”祈福,才能皆大欢喜。
合十,代表着尊重,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需要尊重。“合十舍利塔”的建成,也体现着中国政府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和保护。
合十,代表着欢迎,法门寺、宝鸡市、陕西省、全中国,欢迎四海宾朋。这里将成为海峡两岸沟通的又一个窗口,中国与世界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又一个胜地。
合十,代表着祈愿,愿善缘广结,愿亲缘珍惜,愿法缘殊胜,愿顺缘具足,愿助缘相资,愿良缘即至!
“心光常注近及远,事业毋忌后视今”。当天,我在现场,浮想联翩,恍如梦景。此为何时、何地、何景?
——此时,在中国海峡两岸刚刚圆满举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之后,我们更加感到,时代对中国佛教寄予了殷切希望;
——此地,从佛教上讲,是“荷担如来家业”的宝地;从文物上讲,是珍藏稀世国宝的重地;从政府来讲,是“护持法物重微尘”,联系和团结信教群众的圣地;
——此景,“千载胜缘逢盛世,好将佛事助文治”,中国佛教界会为弘扬传统文化精华,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发大愿力,擂大法鼓,放大光明。
注:文中引文均自赵朴初《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出土赞歌》
(叶小文 国家宗教局局长)[5]
法门寺塔法门寺珍宝馆介绍
法门寺珍宝馆,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东距西安110公里,西宝、法汤高速公路贯通,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法门寺因安置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为华夏王朝所拥戴而成为我国古代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唐代尊
法门寺珍宝馆
奉法门寺为护国真身,曾有八位皇帝每三十年开启一次法门寺,迎舍利于皇宫供养。
日发现法门寺唐代地宫,在地下沉睡1113年的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宝藏――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后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养曼茶罗世界以及数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绝代珍宝得以面世,这批文物包括:四枚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这是世界仅存的佛指舍利;唐皇室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组)金银器;首次发现的唐皇室系列;米至古罗马等地的琉璃器群;上千件荟萃唐代丝织工艺的丝(金)织物,其中包括武则天等唐皇帝后绣裙、服饰等均是稀世珍宝;这些奇珍异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 [6]
这是继半坡、秦兵马俑之后我国又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件幸事2001年博物馆又新建成四大陈列“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法门寺唐密曼茶罗文化陈列”、“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和“法门寺唐代茶文化陈列”。法门寺文化景区已成为陕西西线旅游的龙头单位和世界佛教朝拜中心、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和海内外人士向往的旅游胜地。
法门寺塔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
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简称“世佛联”)大会16日在中国陕西宝鸡隆重开幕,这是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来自中国、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代表、高僧大德、宗门领袖、佛教居士,以及中外嘉宾4000多人云集供奉佛指舍利的佛门圣地法门寺,欢庆世界佛教界这一盛会,并祈愿世界和平。
大会开幕式前,举行了隆重的迎请仪式。合十舍利塔外钟鼓齐鸣,佛乐共奏,数百名高僧大德手持宝盖锦幡,向合十舍利塔缓步前行。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居士站立两侧双手合十,恭迎佛驾。
在各位高僧大德步入合十舍利塔后,全体代表起立合十。佛门至尊圣物——法门寺佛指舍利缓缓升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杰布大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祜巴龙庄勐长老,为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主法。主法高僧在庄严神圣的舍利大殿诵经祈福,祈求世界和平、风调雨顺、人民安乐,祈愿全世界佛教徒共沾法喜、共结善缘。
祈福法会结束后,第27届世佛联大会在合十舍利塔一层大殿举行了开幕式。中国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泰国国王普密蓬· 阿杜德、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世佛联主席潘·瓦纳密提分别向大会发来贺信。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马飚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宣读了俞正声主席的贺信,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出席大会的海内外佛教界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他说,本次大会以“佛教与公益慈善”为主题,充分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与现实关怀,凝聚了各国佛教徒对增进人类福祉的共同关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说:“当今世界,人们期盼美好未来,憧憬和平生活。佛教作为人类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可以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重要启示。希望各国佛教界携手合作,和衷共济,化心愿为动力,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为增进全人类的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在致辞中说,中国文化因对佛教的兼容并蓄而更显深沉厚重、多元丰富;佛教则同中国的儒家、道家文化一起,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宝库增添了瑰宝。致辞结束后,杜青林宣布大会开幕:“现在我宣布,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开幕。”
随后,世佛联秘书长攀洛?泰阿利代表世佛联宣读了世佛联主席潘·瓦纳密提的致辞,称赞中国佛教界对世界佛教事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说:“两千多年前,佛教传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对众多国际佛教会议的支持,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佛教协会是全世界佛教徒的友好伙伴,也显示了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国一直受到保护。”
在开幕式上,来自柬埔寨、越南、缅甸、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高僧大德出席了仪式并发言。他们代表各自国家向中国举办世佛联大会表示祝贺,向中国政府对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们希望借此次大会之机,与各国佛教界开展积极合作,进一步弘扬佛法,践行慈善。
本届大会以“佛教与公益慈善”为主题,体现佛教的慈悲本怀,也体现了“世佛联”致力于弘扬佛教教义、开展人道主义服务的重要宗旨。大会期间将举行“佛教与公益慈善”研讨会,将为加强各国各地区佛教界在公益慈善事业和人道主义服务方面的交流合作提供经验参考和智慧借鉴。[7]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引用日期]
.中国寺庙网.[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新华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引用日期]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是怎么建造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