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本网游之幸运圣人其他人都是皇帝圣人的孩子,普天同庆,大赦天下啥的,他是一个农民的孩子,结果农民的身份是锦

[历史] 《宋词一阕话古今》-清华大学出版社上市
-& 正文阅读
[历史]《宋词一阕话古今》-清华大学出版社上市[第1页]
作者:路加&&更新时间: 23:39:29
&&&&作为中国历史上武功强盛、文化繁荣、心态自信的伟大朝代,唐朝常常令人悠然神往。&&&&将近三百年间,在优越的环境中养育出的天才诗人们如同群星璀璨,让我们在仰望中目眩神迷。&&&&拙作《唐诗为镜照汗青》用一根绳子从初唐一直串到晚唐,连起了他们之间有趣的故事。&&&&然而正如《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所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的规律不因人的伤感而改变,前朝败亡的旧事最终在唐朝照样重演。&&&&朱温篡唐之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大半个世纪的分裂乱世,直等到赵匡胤建立宋朝,中国才进入新的统一时代,明亮耀眼的耿耿星河再现于文化的天空中。&&&&大宋,以其无与伦比的优雅和宽容,与大唐相比别具一格,创造出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辉煌的一页。&&&&
&&&&宋词与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并峙的巍峨双峰,而宋朝那些大名鼎鼎的诗词作者彼此之间有着更为密集有趣的关联和故事。&&&&现在就让我们沿着晚唐到五代的历史文化脉络,漫步走入宋朝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朋友圈吧。&&&&
&&&&第一章 今宵好向郎边去
&&&&小楼吹彻玉笙寒
&&&&第二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
&&&&人生长恨水长东
&&&&第三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
&&&&别时容易见时难
&&&&第四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当时明月彩云飞
&&&&第五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长圆
&&&&第六章 罗带同心结未成
&&&&暗香浮动月黄昏
&&&&第七章 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树梨花压海棠
&&&&第八章 庭院深深深几许
&&&&水晶双枕堕钗横
&&&&第九章 今年花胜去年红
&&&&明年花好与谁同
&&&&第十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
&&&&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十一章 春风又绿江南岸
&&&&他年夜雨独伤神
&&&&第十二章 欲把西湖比西子
&&&&故乡无此好湖山
&&&&第十三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
&&&&老夫聊发少年狂
&&&&第十四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被聪明误一生
&&&&第十五章 唯有朝云能识我
&&&&始信东坡眼目长
&&&&第十六章 万里归来年愈少
&&&&笑时犹带岭梅香
&&&&第十七章 自在飞花轻似梦
&&&&金风玉露一相逢
&&&&第十八章 日日思君不见君
&&&&锦瑟华年谁与度
&&&&第十九章 家山回首三千里
&&&&一曲当时动帝王
&&&&第二十章 东篱把酒黄昏后
&&&&自是花中第一流
&&&&第二十一章 花自飘零水自流
&&&&江山留与后人愁
&&&&第二十二章 怒发冲冠凭栏处
&&&&瑶琴弦断有谁听
&&&&第二十三章 提兵百万西湖上
&&&&几曾着眼看侯王
&&&&第二十四章 红酥手送黄滕酒
&&&&千载名与汉江流
&&&&第二十五章 塞上长城空自许
&&&&细雨骑驴入剑门
&&&&第二十六章 小楼一夜听春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二十七章 亘古男儿一放翁
&&&&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二十八章 提携汉节同生死
&&&&几时真有六军来
&&&&第二十九章 花开花落自有时
&&&&万紫千红总是春
&&&&第三十章 西风不见季鹰归
&&&&红巾翠袖英雄泪
&&&&第三十一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
&&&&天涯芳草无归路
&&&&第三十二章 男儿到死心如铁
&&&&别有人间行路难
&&&&第三十三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
&&&&将军百战声名裂
&&&&第三十四章 二十四桥波心荡
&&&&小红低唱我吹箫
&&&&第三十五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
&&&&不指南方誓不休
&&&&第三十六章 宁可枝头抱香死
&&&&正气凛烈万古存
&&&&第一章 今宵好向郎边去&&&&小楼吹彻玉笙寒&&&&唐朝灭亡以后,中原地区有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依次更替,被称为“五代”。&&&&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欺负孤儿寡母篡了后周建立宋朝。&&&&而从唐末跨越五代直到宋初,在中原政权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的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被统称为“十国”。&&&&这个历史阶段,就叫做“五代十国”,也可以简称为“五代”。&&&&比如唐末诗人韦庄,也有人将其归为五代的。&&&&&&&&五代是一个词人迭出的时代。&&&&其中在诗词史上,最重要的角色是定都金陵占据江淮地区的南唐。&&&&南唐第一位著名的词人,则是冯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他的出生比温庭筠晚一百多年,比南唐后主李煜早三十多年,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晚清著名词评家陈廷焯评论:“正中词为五代之冠,高处入飞卿之室,却不相沿袭,时或过之。&&&&”虽然冯延巳与温庭筠并非同时代之人,但后人却经常将他们两人联系在一起来评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张惠言先生认为温飞卿之词有“深美闳约”的意境,但我觉得这四个字只有冯正中才足以当得起。&&&&我们来看看冯延巳的名篇《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春日一派好风景,但是没有正确的人陪着,就更容易发愁,相信大家对这一点都感同身受。&&&&当然你即使有此感受也不敢对正陪着你的人承认,我相信你对这一点也会内心暗自同意。&&&&赏花愁,对镜也愁;家里愁,出门还愁;白天愁,夜里继续愁。&&&&只好每天借酒浇愁,“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虽然我不大欣赏这个调调,但不能不承认这个“病”字算是把颓废美写到了极致。&&&&能在艺术的任何一个方面做到极致的人,都令人佩服。&&&&&&&&冯延巳的才华一流,但人品却令人不敢恭维。&&&&和他并列宰相之位的孙晟就很瞧不上他,讥诮他“善柔其色”去巴结君王。&&&&冯延巳的作品里名气最大的,应该是这首《长命女》,正好可以作为例证:&&&&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这首词中的“君”字有双关之意,借女子为郎君祝寿之口,实则是在为君王山呼万岁,希望自己得到长期的赏识重用,不要离开政治权力中心,所以有人说冯延巳词有明显的“臣妾心态”。&&&&对皇帝已经心死若灰的甄职荽亲鞅鹗保死』实鄣男娜米约河谐蝗漳芑氐焦校阈榍榧僖獾啬盍舜舜剩碧ù什谎宰悦鳌&&&&&&&&如果说冯延巳的“臣妾心态”在《长命女》中还若隐若现的话,在另一首《谒金门》里就一览无余:&&&&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岛煨尤铩&&&&&&&&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此词不但“皱”字有双关之意,明着是说水波被风吹皱了,暗着是说心情被漫长的等待拖皱了;而且同《长命女》一样是用“君”字双关,明着写女子在春日里思念郎君而百无聊赖,心中颇有抱怨之意;暗着抒发冯延巳盼望君王眷顾宠信的心情。&&&&如果这只是一首闺怨词,毫无疑问是第一流的佳作;但如果考虑到这也是一首抒怀词,我们在其中就不大看得出士大夫的独立人格,只看得到一位姿态很低的臣妾。&&&&有人觉得冯延巳只是写闺怨,不见得有什么深意,那真是低估他了。&&&&&&&&冯延巳的君王,这首词的实际被献与者南唐中主李Z可是看得懂冯延巳想表达什么。&&&&有天李Z闲来无事,就问冯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意思是说,就算东风吹皱了一池春水郎君没来,但人家郎君爱去哪里就去哪里,又关你什么鸟事呢?李Z和冯延巳的关系很不错,在李Z十几岁还是太子未当上皇帝时,二十几岁的冯延巳就开始陪伴他一起愉快地玩耍了,这个关系有点像康熙和韦小宝的总角之交。&&&&李Z这句话虽然是在开玩笑,但多少也有敲打冯延巳的深意在里面:虽然你是寡人宠信的大臣,可也没资格抱怨寡人同时还宠信别人吧?别犯这种小心眼的错误。&&&&&&&&冯延巳一看,自己写词抒怀邀宠本来想拍个马屁,结果拍到了马蹄上,这个质问很难直接回答,干脆就不回答了,恭声道:“微臣这句,实在远远比不上陛下那句‘小楼吹彻玉笙寒’啊。&&&&”看起来答非所问,却是直接给君主戴了一顶大大的高帽子。&&&&李Z闻言,抬头捻须,龙颜大悦。&&&&从这个故事一方面可以看出冯延巳的机敏,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他善于逢迎的品性。&&&&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可谓洞悉人性。&&&&&&&&李Z,字伯玉,是南唐开国皇帝烈祖李c(biàn)(原名徐知诰)的长子。&&&&他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本来是皇帝的称号,但在中原越来越强大的后周威胁之下,不得不削去与之平等的皇帝尊号,改称矮人一头的“国主”,所以史称“南唐中主”。&&&&李Z也是一位著名词人,最负盛名的作品就是被冯延巳大力吹捧的这首《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摊破浣溪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词牌《浣溪沙》的变调,在原调的上下阙最后各增加了三个字,把韵脚移到了结尾而已。&&&&菡萏,如今的人不大熟悉,其实就是荷花的别名。&&&&《西游记》里观音菩萨莲花池里养大的一尾金鱼,把一枝未开花的菡萏炼成九瓣铜锤,武功高强,后来逃到通天河里成了妖精,和齐天大圣的武力值不相上下。&&&&李Z此词描写了一位女子的悲秋之情,思念远在万里之外鸡塞戍边的夫君。&&&&冯延巳奉承李Z的悲秋之句远超自己的思春之句,本意固然是吹捧君主,选了这句词也算是很有前瞻性的眼力。&&&&“小楼吹彻玉笙寒”后来果然成为千古流芳的名句,后人如苏东坡、王国维等人都对之赞赏不已。&&&&有次王安石和黄庭坚在一起谈论南唐的词,王荆公就说最好的便是这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了。&&&&&&&&但是对于王安石的这个评价,估计今天的大多数人不会认可。&&&&纵然“小楼吹彻玉笙寒”确实上佳,问题在于南唐绝对还有远远超出这句的好词,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不止是南唐最好的词,而是可以排入整个中国历史中最好的十首词之一。&&&&这首词的作者就是李Z的儿子,南唐后主李煜,比他父亲的名气要响亮得多。&&&&
&&&&李煜是李Z的第六子,原名李从嘉,按道理看本来君位怎么也轮不到他。&&&&因为李Z的法定继承人是皇太弟李景遂,而李从嘉的上面还有一位非常有胆略和军事才能的长兄李弘冀。&&&&李弘冀一心想继承父亲的位置,一面在父皇面前挣表现排挤李景遂,另一面对这个聪敏的六弟很猜忌。&&&&李从嘉为了避祸,经常不做正事跑去江边垂钓,一混就是一整天,还写了两首著名的《渔父》故意流传出去,以宣扬自己的遁世之心,其一是:&&&&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其二是:&&&&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清代王士桢那首签入了九个“一”字的《题秋江独钓图》,很明显是从《渔父.其二》中演化出来的:&&&&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李弘冀一看这个六弟醉心于隐士诗人的生活,无意争夺储君,就不再以他为潜在敌人,转头去专心对付叔叔李景遂。&&&&在通过建立战功逼迫李景遂辞去皇太弟头衔后,李弘冀如愿升为太子。&&&&他为了斩草除根,又私自派人毒死李景遂。&&&&李Z查出实情,大怒之下废了李弘冀还没有坐热的太子之位。&&&&次年李弘冀病逝,李Z立李从嘉为太子。&&&&这真是不争不抢,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正好砸中李从嘉的脑袋,虽然这个馅饼可能并非他真心想要。&&&&&&&&李Z病逝后,李从嘉即位南唐国主,改名李煜,字重光。&&&&新皇帝登基时经常给自己改一个比较生僻的名字,这样一来是和兄弟辈变得明显不同而拉开距离,二来是让天下臣民避讳起来比较方便。&&&&皇帝的名字如果太常见,会带来无数的改动工作,比如唐太宗的名里有个“民”字,从汉朝起就开始设置的“民部”便不得不改为“户部”。&&&&“煜”字是明亮的意思,加上“重光”,总之就是很光华明亮了。&&&&把自己改成这样的名和字,大概是希望前途一片光明。&&&&李煜在二十五岁风华正茂之时继位,此刻他的天空其实是一片阴霾,因为亡国的危险从他即位之初就如达摩克利斯之剑般悬在头顶。&&&&之前他父亲在北方后周的强大压力之下已经去掉了皇帝的尊号,现在李煜面对的是篡夺了后周更加强盛有一统天下之志的宋朝,自然也更岌岌可危。&&&&李煜对自己所处的困局无力回天,干脆纵情声色来麻醉放松自己。&&&&他前期的词作主要是描写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其中最有名的是这首《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i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十八岁还在做太子时娶了一位妃子名叫周娥皇,常常“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小日子过得很快乐,即位南唐国主时即册封其为国后,史称“大周后”。&&&&李煜和大周后都沉迷于音律,夫妻俩琴瑟和谐,很有共同语言。&&&&两人婚后第十年,大周后病重,李煜每天早晚都来陪她吃饭,汤药也要自己先尝一下才给她喝下,有时候陪夜几个晚上都衣不解带,作为一国之君实属难得。&&&&可惜这个“娥皇”的名字起得不好,我们知道帝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是二女共侍一夫,都嫁给了帝舜,父亲敢给女儿起名叫“娥皇”就要做好将来两姐妹有类似命运的准备。&&&&&&&&有天大周后突然发现美貌的亲妹妹出现在宫中,不禁吃了一惊:“你是哪天进宫来的?”妹妹年纪尚小,不知道姐姐担心哪方面的事情,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进宫已经有几天了。&&&&”大周后一听大怒,妹妹进宫几日了自己居然都不知道,那八成和李煜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立刻翻身向里睡去,一直到病逝再也没有把脸露出来过。&&&&这段故事可不是稗官野史,而是采自陆游所撰的史书《南唐书》。&&&&大家都知道陆游是位诗人,可能还不知道他同时是位史学家。&&&&&&&&大周后死后三年,她的这位妹妹被继立为南唐国后,史称“小周后”。&&&&史书有言,小周后自姐姐逝世后就常在宫禁之中,所以后主才有“i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这样的艳词流传于外。&&&&可能李煜要等到为大周后的三年服丧期满,再正式妹妹立为后,这是上车后的补票而已。&&&&那么这首词所描写的,就是在此之前李煜与小周后一次无票乘车的经历。&&&&&&&&虽然李煜在治国上的才能很平凡,但并不是昏君,更不是暴君。&&&&他心地仁慈,刑罚宽松,曾经多次亲自到大理寺审案,释放了很多冤枉或者罪轻之人。&&&&遇到不得不判死刑的案子,他还忍不住为之流泪。&&&&中书舍人韩熙载为此上书李煜说,审案这种事情嘛自有专业的司法部门掌管,君主亲自驾临那种地方是不合适的,您这是同情心泛滥好心办坏事啊,应该从您的内库私房钱中罚款三百万,以资国用。&&&&李煜没有听从韩熙载的建议,但也没因为受到批评和罚款的威胁而对他打击报复,反而觉得他忠心耿耿有见识,打算重用他。&&&&&&&&韩熙载出身于北方的名门望族,曾经在唐朝末年得中进士,从家世到才学在乱世中都是凤毛麟角。&&&&他不但擅长诗、文、书、画,精通音律,而且很有政治才能。&&&&李煜对于在南唐做官的北方人都心存防范,生怕他们故土情深、里通宋朝。&&&&某天有人密报李煜,今晚有多位朝中官员要去韩熙载家中聚会,对外宣称是吃饭宴乐,具体要谈些什么可就没人知道啦。&&&&李煜心中疑虑,便派宫中的最顶尖的待诏画师顾闳中和周文矩想办法夜入韩府,将他们的眼目所见都画下来给自己汇报。&&&&古代没有针孔摄像机这种间谍设备,李煜想出的已经算是走在时代最前列、最可靠的方法了。&&&&&&&&顾闳中和周文矩两人深夜进了韩府之中,只见灯火辉煌高朋满座,来宾中有当年的新科状元、主管礼仪的太常博士、教坊(宫廷乐队)的团长,都是一群文艺中老年,再加上正当红的歌女舞女娱乐圈明星演艺助兴,气氛high到不行。&&&&宾主觥筹交错,欢歌达旦,一醉方休。&&&&顾闳中凭借惊人的细节观察力,把韩熙载家中的整个夜宴过程看在眼中,记在心中,一回到宫里即刻靠着记忆挥笔作画,完成了一幅《韩熙载夜宴图》,一共画下五个不同的场景,每个场景的主角都是韩熙载,将他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详细描绘了出来,包括他兴起时亲自挽起袖子下场击鼓。&&&&李煜看了画,原来韩熙载只是喜欢醇酒音乐妇人,并没有背着寡人在和大臣们促膝谈心嘛,戒心一下子就减少了。&&&&之后韩熙载在南唐累官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一直是被李煜信任的近臣,并且得到善终。&&&&&&&&画师周文矩同样也绘制了一幅上交给李煜,所以其实当初《韩熙载夜宴图》一共有两幅。&&&&但周文矩所作的那幅已经失传了,今天我们能见到的只剩下顾闳中的作品。&&&&这是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现在被完整无缺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990年还为它出过一套五张的邮票。&&&&有人说每幅画中的韩熙载都没有笑容,说明他心事重重、韬光养晦,内心世界矛盾复杂,这种评论在我看来很不靠谱。&&&&精明的韩熙载不会没有注意到来宾中多了两位不请自来的宫廷画师,大智若愚的他若想故意表现得沉湎声色没有出格的政治野心,一定会以愉快的精神面貌展现出对领导的满意和忠诚,而不是以苦哈哈的脸庞表现出对生活的苦大仇深。&&&&大家对比看看新闻联播就明白了,中国的老百姓都在笑,越是偏僻穷苦农村的笑得越欢,越衷心地感谢领导,这才是正能量。&&&&其实如果你去仔细看,画中每个人物脸上都没有笑容,所以我猜画的人物不笑是大部分中国古代画师的普遍习惯而已。&&&&&&&&无论是韩熙载还是李煜本人,都没有扶大厦之将倾的本领。&&&&宋太祖攻灭南汉之后,李煜慑于宋朝的威势,“唐国主”也不敢叫了,进一步去除了“唐”的国号,改称“江南国主”。&&&&三年之后,宋太祖遣使至南唐,诏李煜入京“祭天”。&&&&李煜当然深知此行凶险,对宋朝使者推辞说:寡人体弱多病,受不了舟车劳顿,只怕会在路上挂掉。&&&&我之所以愿意屈节侍奉上朝,只希望得以保全祖先的宗庙,想不到事情竟然发展到这样,那也唯剩一死了。&&&&
&&&&第二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人生长恨水长东&&&&做完了这一轮外交试探,宋太祖心知对李煜不来硬的不行,便派大将曹彬统兵十万进攻南唐。&&&&江南群臣一看宋军来势凶猛,很多人劝李煜不如投降。&&&&李煜大怒道:“你等可知宋国灭蜀时,花蕊夫人所作之诗?”原来后蜀主孟昶有一位特别宠爱的费贵妃,因其美貌而号为“花蕊夫人”。&&&&十年前赵匡胤发兵数万入蜀,孟昶坐拥十四万大军,而且背靠坚城雄关,居然不战而降。&&&&孟昶和嫔妃一行俘虏被送到汴京,赵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绝色倾国而且善于作诗之名,立即将她纳入自己的后宫,且命她作诗一首,想看看是否名实相副。&&&&花蕊夫人当堂做了一首七绝,即《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众臣听了李煜说到花蕊夫人此诗,都闭口不敢再劝。&&&&李煜决计不降之后,便高筑城墙,收聚粮草,坚壁清野以备战。&&&&此时长江下游的邻居吴越王钱m在宋太祖的要求下出兵进攻南唐的常州、润州,以策应宋军的攻势。&&&&李煜急得修书一封送与钱m:“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一旦明天子易地赏功,王亦大梁一布衣耳。&&&&”所谓“异地赏功”,就是将来宋廷必以升赏钱m为名召他入京,行软禁之实,这是以“唇亡齿寒”之说晓以利害。&&&&钱m哪会不懂得这些粗浅道理?不过是眼看宋朝兵强马壮、君臣同心,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再苦撑也是无益,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取其轻罢了,早已拿定主意归顺宋朝,所以并不答复李煜,只是将来信转呈宋廷。&&&&&&&&南唐在两面夹攻之下节节败退,曹彬兵至金陵城下,将城池四面团团包围,水泄不通。&&&&退敌无计的李煜赶紧派遣以能言善辩著称的大臣徐铉出使宋朝,进贡大批钱物,谢罪道:“我们江南事奉大宋的礼节一直甚为恭谨,只是因为国主身体有恙,一时无法胜任来朝贺的义务,并不是敢于拒绝。&&&&”恳求宋朝缓兵,以保全江南一方百姓的性命,言辞十分恳切。&&&&宋太祖赵匡胤说不过他,懒得再用外交辞令绕来绕去,干脆拔剑而起,直截了当地说:“这个不须多言。&&&&江南又有何罪呢?但是天下一家,朕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自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个最长的成语就面世了。&&&&徐铉听明白了,不敢再说一句话。&&&&&&&&南唐百姓的幸运是,敌军主帅曹彬是以仁恕闻名的宋朝开国名将。&&&&在长期的围城中,曹彬常常有意放缓攻势,希望李煜能主动放弃抵抗,并且派人入城劝说李煜:“天下大势已经如此,你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城破是早晚的事情。&&&&纵然你誓死不降,只可惜了这一城的百姓都要为你殉葬。&&&&如果你现在能及早归降,才是上策啊!”李煜答应了投降,却又迟迟不行动,显示出了极低的决断能力。&&&&&&&&眼看金陵城中箭尽粮绝,即将被攻克之时,宋军主帅营帐中突然传出消息,曹彬病重不能处理事务。&&&&诸将赶快都来探望主帅的病情,躺在床上的曹彬见手下大将们都聚齐了,便硬撑起身体,气喘吁吁地说:“我的这个病嘛……咳咳……乃是心病,可不是草药针灸能治得好的。&&&&只要诸公诚心立誓,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我的病嘛……咳咳…...就自会动痊愈啦。&&&&”诸将见曹彬如此拼演技,只能面面相觑。&&&&这些将领已经死伤手下无数士卒,在城外熬了一年,本来只等着破城后大大纵容士卒烧杀掳掠一番的,现在也不得不答应曹彬,一起焚香立下重誓。&&&&第二天,曹彬便宣告自己的病情在众将的关怀下迅速好转。&&&&第三天,宋军攻陷金陵城,时年三十九岁的李煜与大臣数十人一起被俘。&&&&&&&&李煜按照亡国之君的历史惯例,率领几十位大臣脱光上衣跪在曹彬的军营外,这种羞辱叫作“肉袒出降”。&&&&完成这个必须的仪式后,曹彬改以贵宾之礼相待,温言安慰,并请李煜返宫换回正常的衣装,只派了几个骑兵等在宫门外。&&&&曹彬的部下暗地劝说他:“大人您辛苦围城一年,好不容易捉住一个活的李煜,这是天大的功劳啊!就应该对他严加看管,赶紧送回京师献捷。&&&&现在放李煜回宫,万一他想不开自杀了,那可怎么办?”曹彬微笑答道:“李煜为人一向懦弱,遇事不能果断。&&&&他若想要自杀,城破时早就玉石俱焚了,何必等到今日?如今既然他已经投降,就一定不会再自杀。&&&&”
&&&&不出曹彬所料,李煜匆匆换好衣装、拜辞宗庙后,依约赶回曹彬军营,随后便踏上了北上汴京的俘虏之路。&&&&他在不久之后写下的名篇《破阵子》,就是对这段不堪回首往事的记忆:&&&&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南朝史学家沈约晚年时身体状况不佳,形容自己消瘦得每过几个月就要把腰带移一个孔,后人就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放在今天,沈约将是很好的瘦身产品代言人。&&&&读到这里,说不定你正在会心一笑,因为自己每隔几年腰带也会移一个孔,不过是方向相反而已。&&&&西晋文学家潘岳说自己刚过而立之年就出现了白发,后人就用“潘鬓”指代中年白发。&&&&李煜描绘了自己做俘虏后的生活,像沈约一样迅速消瘦得使腰带常常要移孔,像潘岳一样中年就出现了鬓边的白发,都是因为心境低沉的缘故。&&&&&&&&说到这位潘岳,字安仁,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那位大帅哥潘安。&&&&他年轻时手拿弹弓走在京城洛阳的大街上耍酷,年轻女孩子们会一哄而上,拉着手组成天罡北斗大阵,坚决不让他闯过去,大家好多欣赏一会儿高颜值。&&&&潘安后来就坐车出行,心想这下你们拦不住了吧。&&&&那些大姐、大妈们碰不到他,就把手中的水果都往他车上丢,让水果代替自己和潘安来一个亲密接触,搞得潘安每次坐车回家都是满载而归,家中从来不需要花钱买水果,只要想吃了就驾车出去兜风,这个典故叫做“掷果盈车”。&&&&评话小说里面常形容一个年轻男子“才如宋玉、貌比潘安”,那是中国古人对男性最高的评价啦。&&&&&&&&当时有位还没有成名的才子,名叫左思,他看潘安这么受欢迎,没事做的时候就也学着潘少在洛阳大街上巡游,结果那些大姐大妈一看,长得这么丑不是你的错,还出来出来游街吓人就是你的错,只听得数声娇叱,然后无数的水果,哦不对是无数的石块和口水呼啸着破空而至,左思只能狼狈地逃回家去闭门不出。&&&&左思痛定思痛,拼不过颜值,就只能拼文才了,于是苦思冥想,花十年时间写了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金陵均写入赋中。&&&&著名文学家陆机正巧也打算写一篇《三都赋》,听说左思已经先动笔了,很是不以为然,在写给弟弟陆云的信中说:“洛阳城里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居然和我抢着写《三都赋》,我估计他写成的纸稿只配拿来给我盖酒坛子。&&&&”没想到左思写出的作品大受好评,风靡京城文化界,大家纷纷买纸传抄,把文具店囤积的纸张库存都一扫而空,供少求多导致纸价飞涨,这个典故就叫做“洛阳纸贵”。&&&&&&&&陆机看左思一炮而红,也不得不派佣人去买纸抄了一份《三都赋》回来仔细阅读一番。&&&&他一边读一边连声叹道:“此人文章竟能如此!实在令人意想不到。&&&&”他评估了一下,如果自己再写一篇《三都赋》,决无可能超越左思,便搁笔不写了。&&&&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来自于女人的挫折,常常是一个男人能成大器的催化剂。&&&&所以,正在看本文的失恋中男青年们,恭喜各位了。&&&&别人可能是颜良而文丑,左思是颜丑而文良,他靠着这篇名动天下的《三都赋》,与潘安一起混进了著名高富帅石崇的圈子。&&&&一共有二十四位文艺青年经常在石崇的金谷园中混在一起,日日纵酒,吟诗作赋,人称“金谷二十四友”。&&&&这个圈子里除了斗富小霸王石崇、美少年潘安、丑才子左思、名门之后陆机之外,还有两位不可不提的人物。&&&&&&&&第一位要提的是陆机的弟弟陆云,和哥哥同为著名文学家。&&&&后世若有兄弟在文学上齐名的,常被拿来和陆机陆云相比,直到被后来更拽的一对兄弟苏轼苏辙所超越。&&&&他们的父亲是东吴名将陆抗,当年晋朝统一天下的奠基人羊祜曾说,咱们得等到陆抗逝世,发动灭吴之战的时机才会来到。&&&&他们的祖父,是更加大名鼎鼎的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以倾国之兵前来为关羽张飞报仇的蜀帝刘备。&&&&陆云的必杀技是劝恶棍回头向善。&&&&在那个著名的“周处除三害”故事里,周处知道乡里特别厌恶自己之后,便去拜访陆机、陆云求教。&&&&当时陆机不在家,周处见到陆云,以实情相告之后问道:“我现在对年轻时的轻浮很后悔,想修养操行,但是现在年纪已大,恐怕来不及了。&&&&”陆云摇头指出周处的错误:“古代的人早上听懂道理,晚上就改变过失。&&&&你应该担心的是没有志向;现在既然有了志向,又何必忧虑美名不能彰显呢?”受到陆云激励的周处回去便发愤好学磨砺意志,很快就既有文才,又仁义刚烈,终于成为一代忠臣名将,而且是无数后人的励志楷模。&&&&后来陆云坐船出行,在湖上被一伙盗贼围困,远远看见对面船中的强盗头子器宇轩昂,便朗声道:“如今四方扰乱,正是大丈夫沙场杀敌、建立功名的时候。&&&&我看你气度不凡,奈何在此为盗呢?”对方幡然醒悟,解围而去,后来果然投军报国,累功至镇守一方的大将。&&&&&&&&第二位要提的是刘琨。&&&&刘琨年轻时与祖逖一起担任司州主簿,是做文字工作的同事。&&&&两人都是理想远大的有志青年,友情深厚,经常同床而卧,慷慨激昂地谈论国家大事,以在乱世中报国救民为己任。&&&&有一天半夜,祖逖睡得迷迷糊糊时听到雄鸡鸣叫,就叫醒刘琨:“哎,你听,半夜鸡叫哦。&&&&”刘琨皱眉道:“大家都说,听到半夜鸡叫不吉利。&&&&”祖逖摇头:“有什么不吉利的?这是叫醒我们起床练武,准备报效国家啊!”便拉着刘琨起床练剑。&&&&后来每天夜里只要听到鸡鸣之声,两人就早早起来舞剑练习,寒来暑往,从不间断,终于练得一身钢筋铁骨、文武全才。&&&&这个典故就叫作“闻鸡起舞”。&&&&两人后来各奔前程,依然互为激励。&&&&刘琨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现在这种国家危难的时刻,我经常枕着兵器睡觉来等待天明,立志击败敌寇,就担心祖逖比我先挥鞭催马啊!”这便是成语“枕戈待旦”和“先吾着鞭”的出处。&&&&刘琨后来一直做到司空的高位,都督并、冀、幽三州的军事,在沦陷的中原以晋阳为据点坚守十年,为东晋成功抵御了刘渊建立的前赵。&&&&&&&&而祖逖被授为豫州刺史,率部北伐。&&&&当他北渡长江,船至中流之时,望着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想到国家山河破碎、百姓生灵涂炭的惨状,忍不住热血沸腾,敲着船楫(短桨)朗声发誓:“今日大江作证,我祖逖若不能扫清中原、恢复失地,决不重回江东!”这个豪气干云的典故,便叫作“中流击楫”。&&&&祖逖的部队纪律严明,各地人民望风响应,数年间就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使得后赵石勒不敢南侵。&&&&祖逖进封镇西将军,类似于大军区司令员。&&&&文天祥的《正气歌》有一句“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即是指的祖逖这个故事。&&&&在五胡乱华这样的千年大乱世中,刘琨与祖逖两人都成为了东晋的柱石之臣。&&&&&&&&金谷二十四友中的很多人都在“八王之乱”中死于非命。&&&&小人得志的孙秀向石崇索要宠妾绿珠未果,怀恨在心,诬陷石崇为乱党,夷灭其三族,这个故事我在《唐诗为镜照汗青》中讲过。&&&&作为好友的潘安也与石崇死在一起。&&&&三年后,陆机陆云兄弟被小人陷害而死。&&&&乱世之中,无论你拥有的是美女还是高才,都可能成为取祸之阶。&&&&&&&&从潘安回到李煜。&&&&李煜君臣和金陵全城的百姓,最终在曹彬的仁心之下赖以保全生命。&&&&宋军众将士自出兵到班师都很畏服统帅曹彬,不敢滥杀江南一人,这在自古以来的征服战争中是非常罕见的。&&&&曹彬奏凯回朝,入宫觐见天子时,名帖上写的不是“赖陛下天威攻灭盘踞江南四十年之南唐凯旋班师”之类的词语,而是平平淡淡地写着“奉令到江南办事回来(奉敕江南勾当公事回)”,就是这么谦恭。&&&&因为李煜是被围城一年,城破被俘之后才投降,比起主动献土归宋的吴越王钱m来说太没眼色,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虽然爵位名称带有侮辱性,赵匡胤毕竟算仁厚之君,并没有打算从肉体上消灭李煜的意思。&&&&&&&&但李煜才过了不到一年好死不如赖活的平静日子,宋朝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墨莲轩-11-25 10:16:28&&&&读诗赏文温故历史!几天不见更加,还以为似某文要转发要收费阅读呢。&&&&&&&&已将先生书名从第一章起至三十六章题诗全部抄录。&&&&心底大致有个轮廓。&&&&当然,或许揣度失误。&&&&失敬了,望谅。&&&&问好!&&&&-----------------------------&&&&天涯这边会一直免费阅读的。&&&&&&&&只是因为宋词的实体书大概明年三月份才能出,出于保护的目的,在实体书面世之前不能将内容全部发出来,所以只好放慢更新速度。&&&&望谅哈。&&&&
&&&&但李煜才过了不到一年好死不如赖活的平静日子,宋朝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宋太祖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饮宴谈心至夜半,所有太监宫女都被屏退,两人共宿宫中,再无第三者在场。&&&&据说当晚有人在窗外看见烛影摇曳,听见斧声破空。&&&&隔日清晨,一向身体健康的赵匡胤突然被宣布“暴病驾崩”。&&&&第三天,晋王赵光义即位(庙号太宗)。&&&&这就是宋朝第一谜案--“烛影斧声”。&&&&关于这件疑案的前前后后,有各种不同版本的记载,仔细分析起来的话足可以写一本厚书。&&&&不过多数的历史学者认为,赵光义并未弑兄。&&&&&&&&宋太祖死得太突然,没有来得及留下遗诏,为什么传位给他的弟弟赵光义,而不是按皇位父子相传的惯例传给他自己的儿子赵德昭或者赵德芳呢?(这位赵德芳,就是演义小说《三侠五义》、《杨家将》中鼎鼎大名的八贤王。&&&&)拖了多年之后,官媒终于对此作出了解释,据著名宰相赵普说,事情是这样的:&&&&赵匡胤、赵光义的母亲杜太后临终之际,召太祖赵匡胤、宰相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杜太后问太祖:“你自问何以能得到天下?”太祖回答:“自然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这是一个帝王应该给出的标准答案。&&&&太后摇头道:“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又怎能取得天下?你当吸取教训,百年之后帝位先传弟弟光义,光义再传弟弟廷美,廷美传回于你的儿子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大孝子赵匡胤流泪拜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号称“金匮之盟”。&&&&宣布这件事情是在宋太宗即位五年之后,而不是宋太祖身前,公信力到底有多少,大家都是在类似环境中成长而富有经验的人,可以自己判断一下。&&&&而且当赵匡胤逝世时,赵德昭已经26岁,赵德芳17岁,都不算幼主了。&&&&最关键的是,赵廷美、赵德昭、赵德芳三人均在宋太宗一朝中以二三十岁的英年早逝,实在太巧了。&&&&既然“金匮之盟”的继承者都挂掉了,赵光义自然也就大大方方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大家都认为宋太宗做得很厚黑很不地道,包括他的子孙也这么想。&&&&到了金兵大举南侵的“靖康之耻”,北宋灭亡,政权南迁之时,宋高宗赵构的儿子在“苗刘之变”中夭折,赵构本人也在金兵的追击中收到过度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继嗣无人,传说中这个时候太祖给他托梦讲了“烛影斧声”的故事。&&&&内心非常不安的赵构收养了太祖之子赵德芳的两位后裔为养子,三十年后从中选定了赵伯琮立为太子,改名为赵s(shèn),即后来的宋孝宗。&&&&孝宗为抗金名将岳飞平反,整顿吏治,百姓生活安康,是南宋一朝最有作为的皇帝。&&&&至此,皇位才终于又回到太祖一系的手中。&&&&&&&&宋太宗即位后,改封李煜为陇西公。&&&&看起来是从侯爵升到了公爵,但李煜的日子却更加不好过了。&&&&赵匡胤为人宽厚,比如陈桥兵变后,赐给被夺皇位的柴家“丹书铁券”,即使柴家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水浒传》里的小旋风柴进就一直以此自傲;“杯酒释兵权”,不杀功臣;据说还在太庙中为后世子孙立下祖训密誓:不得杀士大夫。&&&&但赵光义为人则猜忌得多,从他对待弟弟和侄子的态度就能够看得出来,对李煜这种降君还能好到哪里去?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中,李煜反而迸发出巨大的创作才华。&&&&他的两首《相见欢》名篇就是写在这个时期。&&&&其一如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无言”并非无言可诉,而是无人可听。&&&&清冷的秋月、孤独的树影、无人的院落,一派寂寞寥落。&&&&萦绕在心间的离愁,让人“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只能放弃努力,“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如今这已经成了在抒发离愁时引用频率非常高的句子。&&&&邓丽君唱过一首歌,名为《独上西楼》,就是直接用这首词作为歌词,大家可以找来听一听。&&&&李煜没有明说这“离愁”是离开什么的愁,我们可以作为离开爱人的愁来引用,但他心中真正想表达的,无疑是离开家国的愁。&&&&另一首《相见欢》,也是隐晦地表达了同样的离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收尾的“人生长恨水长东”乃是名句。&&&&这个词牌的正名叫作《相见欢》,有个别名叫作《乌夜啼》。&&&&还有另外一个词牌,正名就叫作《乌夜啼》,李煜写了一篇更悲凉、更深刻的:&&&&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这句是一些中年男性的大爱,放在微信的签名档里面,看起来好像已经对人生大彻大悟了一样。&&&&“醉乡”反而“路稳”,“此外不堪行”,那就是说清醒后的现实世界之路,他已经没有走下去的力气了。&&&&
&&&&@墨莲轩-12-01 20:33:02&&&&据传:写"啼笑姻缘"的作者就是受上首相见欢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影响而改名的。&&&&先生博学,为博一笑。&&&&问好!&&&&-----------------------------&&&&我也听说是这样,握手&&&&
&&&&第三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别时容易见时难&&&&亡国之君要想全身保命,最好的教材就是“乐不思蜀”的后主刘禅。&&&&蜀汉被魏国灭亡以后,刘禅归降,被封为“安乐公”。&&&&有一天晋王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让乐队演奏蜀地的乐曲,并以歌舞助兴。&&&&陪同刘禅在座的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低头掩面流泪。&&&&唯独刘禅跟着音乐的节奏打起拍子,一派怡然自得,毫无悲伤之意。&&&&司马昭便问道:“安乐公听到这些音乐,是否思念蜀地啊?”刘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旁边的蜀汉旧臣S正听了,心想这种没心没肺的回答将来必定会成为史书上的笑柄,我们要跟着一起丢人的,便趁着刘禅上厕所的时候劝他:“对于刚才晋王的问话,陛下的回答很不得体。&&&&如果下次晋王再问同样的问题,您应该先抬头闭眼沉思片刻,然后张开双眼,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的。&&&&’这样才合适啊。&&&&”刘禅听后,牢牢记在心中。&&&&回到席上,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问道:“安乐公想念蜀地吗?”刘禅赶紧抬头看着房顶,仿佛在努力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然后把S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司马昭听了便问:“咦,这话怎么像是S正的口气呢?”刘禅大感惊奇:“正是S正教我的。&&&&晋王您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和左右大臣哄堂大笑。&&&&见刘禅如此老实,司马昭从此再也不怀疑他了。&&&&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恰如他的封号。&&&&通过这个故事,不能不让我们佩服刘禅的大智若愚,S正在政治上反而不太成熟。&&&&相比之下,李煜的表现就更加幼稚了。&&&&&&&&被宋太祖教导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徐铉随李煜归降宋朝后,累官至散骑常侍。&&&&宋太宗即位后的第三年,派徐铉拜见李煜,想借此了解一下李煜的思想状态。&&&&对亡国一直耿耿于怀的李煜见到昔日臣子,两人相对流泪,静坐不发一言。&&&&徐铉回去复命,宋太宗问他:“你这次去见陇西公,聊了些什么啊?”徐铉不敢不据实回答。&&&&宋太宗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转头问左右:“陇西公最近可有什么词作?”一直受命监视李煜的侍从便呈上一首抄录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是李煜回想昔日君主的尊贵地位,对比今日阶下囚的悲凉遭遇,就象天上和人间的差距般遥不可及,而只有在梦里才可能找到一点欢乐。&&&&宋太宗一看到这句“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眉头立刻紧皱起来。&&&&哟,分明是在怀念失去的江山嘛!就算你李煜不怀念,我还担心你那些怀念故国的前部下用你当大旗造反呢,何况你自己还告诉人家你在怀念。&&&&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不像刘禅那样夹起尾巴装傻做人,还敢公然写出这样的怀旧作品,政治素质不是一般地差,绝对是不稳定因素。&&&&为了维护大宋朝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赵光义认为有必要让李煜彻底消失。&&&&&&&&过了几天便是七夕节,一贯冷清安静的陇西公府上居然张灯结彩,大家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喜色,因为今天正巧还是李煜的42岁生日。&&&&虽然再没有什么节日能让亡国之君有普天同庆的喜悦,李煜自己也不觉得长命百岁是一种值得庆祝的幸福,但这好歹也是一个让大家苦中作乐的由头。&&&&正当一家人觥筹交错之时,突然收到了一份意料之外的寿礼。&&&&宋太宗派弟弟赵廷美给李煜送来了一壶御赐美酒,为陇西公祝寿。&&&&李煜立刻明白自己的大限已至,一言不发,回到房内提笔挥毫写下一篇词作,递给小周后:“你来咏唱这首新词吧。&&&&”小周后默然接过,轻抚琵琶,婉转低回地唱出了这首名传千古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看着眼前春花秋月的美景,不禁思念故国往事,这只是第一层解读。&&&&如果仅仅是思念故国之情,这首词绝对达不到现在的高度。&&&&“春花秋月何时了”,更有叹息时间看起来漫长无尽的意味,那么对比起人生的短暂无常,又有谁能逃得出这种悲哀呢?怪不得俞平伯先生评论李煜这首词的头两句是“奇语劈空而下”。&&&&在前几首词中,李煜频频使用无法挽留的“流水”来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落花、夜风也被他信手拈来。&&&&如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将“人生长恨水长东”扩展到“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篇《虞美人》可谓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李煜一面听小周后曼声吟唱自己刚刚所作的这首绝命词,一面斟满了一杯御酒。&&&&小周后的“流”字声音一停,李煜长叹一声,仰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不到片刻,酒中牵机药的毒性发作,李煜腹痛难忍、浑身抽搐收缩,以至于头碰到自己的脚尖,很快便气绝身亡。&&&&刘禅靠着匪夷所思的情商骗过了司马昭、骗过了所有人,甚至骗过了自己,所以能在亡国后依然活了很久。&&&&李煜在活命的本事上远不如刘禅,但他的理想也不是活得更长。&&&&既然他根本就不想如刘禅那样窝窝囊囊地活着,现在也算求仁得仁。&&&&对他来说,死亡未始不是一种解脱。&&&&李煜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那些如烟花般绚烂的词句,而刘禅除了一句“扶不起的阿斗”之外,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其他深刻的印象。&&&&李煜生在七夕,死在七夕,连生死的日子,都选得这么浪漫,这就是一个浪漫入骨以至于不适合做君王的人。&&&&正所谓“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李煜死后不到一年,了无生趣的小周后也随之辞世而去。&&&&李煜之死还让中国历史上一种著名的体貌特征绝了迹。&&&&在他之前,有造字的仓颉、盛德的虞舜、晋文公重耳和西楚霸王项羽等人都是“重瞳”,就是每个眼睛中有两个瞳孔,李煜是最后一位有此奇异特征之人,之后中国再没有出过重瞳的名人了。&&&&
&&&&尼采曾经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王国维接着这句话评论道:“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虞美人》就是最有代表性的绝命血书,李煜一生的精气神,仿佛都在这一篇血书中喷薄而出。&&&&顺便提一句,尼采最为人所知的名言是“上帝死了”。&&&&上帝有没有死,人不能证明。&&&&但尼采自己后来确实是疯了,为“神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这句古希腊名言做了一个注脚。&&&&&&&&李煜死后,面临着官方的盖棺论定。&&&&宋太宗问南唐旧臣潘慎修:“依你看,你的旧主李煜是暗弱无能之辈吗?”潘慎修恭恭敬敬地答道:“假如他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在太祖之世尚能偏安守国十余年呢?”徐铉则在后主的墓志铭中写到,李煜有“恻隐之性”,“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惟恐其闻,以至法不胜奸,威不克爱”,所以在“当用武之世”的大环境中,不免“终于亡国”。&&&&纵然如此,“道有所在,复何愧欤?”对于一位亡国之君,这是相当高的评价了。&&&&一般灭人国者,都把对方说成桀纣再世,这样方能显得自己义正辞严形象高大,兴兵打仗才师出有名,比如驱逐鞑虏、消灭独裁蒋匪之类的。&&&&南唐旧臣们能够公然给予李煜这样中正的评价,一方面说明李煜的为人品性是众所周知,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宋朝的言论气氛相当宽松,具有了“文明”、“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来这些大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也并非完全不可救药。&&&&&&&&时间过去一百多年,宋太宗的玄孙宋神宗赵顼生出了一个宝贝儿子赵佶,长大后成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施耐庵的《水浒传》中说赵佶是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所不会,连足球都是能入选国家队的水准。&&&&我一说中国足球队很多人都笑了,但事实是当时的中国足球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与你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所以请大家不要小看。&&&&在这方面唯一能让赵佶佩服的人就是高俅,此人可谓人如其名,技术精湛能得金球奖,正因为这个投皇上所好的才能,他一直升到太尉的高官,当然他的书法和武艺也是很不错的,算得上文武双全。&&&&赵佶的花鸟画独步当世,书法更是能开宗立派,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是不世出的艺术全才。&&&&宋哲宗赵煦英年早逝没有留下子嗣,弟弟赵佶即位当上皇帝(庙号徽宗)。&&&&赵佶统治期间,大肆任用蔡京、童贯等一大批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著名奸臣,以“花石纲”等名目搜刮民脂民膏,逼得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后在“靖康之耻”中被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人亡国。&&&&金兵将京城里的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加上整个宋太宗一系的所有皇子、皇孙、公主们来了个一锅端(只有康王赵构这一条漏网之鱼),全部押到北方苦寒之地去做了一辈子羞辱的俘虏,自己动手种田洗衣,直到老死。&&&&徽宗投降后,被金国封为“昏德公”,这个爵位我倒觉得不算羞辱他,而是实至名归。&&&&后世之人评价他:“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赵佶就是中国历史上男人入错行的最凄惨代表。&&&&这时候有人联想到,赵佶的艺术天分之高与李煜在一个水平线上,不会做国君比之李煜则更上层楼,很像是李煜转世的。&&&&许多人怜惜天才而无罪的李煜被宋太宗害死,就为他想出了这个隔代报仇来葬送赵光义子孙的方法。&&&&&&&&几乎所有了解李煜的人,都认同对于他的一生最精辟的一句形容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句诗的出处,是清人赵翼缅怀那位前文提到过的元好问(号遗山)的《题遗山诗》:&&&&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只要诗歌中融入了对国家不幸的沧桑感情,诗句自然就工整、细腻、深刻、丰富了。&&&&顺便说一句,赵翼最有名的诗句还不是这首“国家不幸诗家幸”,而是下面这首《论诗五首.其二》:&&&&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就在李煜被毒死的同一年,吴越王钱m奉旨入汴梁朝见宋太宗,被扣留软禁不让归国,不得不顺应天下大势彻底献土归宋。&&&&第二年,宋太宗率领大军亲征太原,消灭北汉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国重归统一,虽然领土比起唐朝时少了重要的燕云十六州,那是被后晋的“儿皇帝”石敬瑭出卖给契丹的。&&&&本来宋太宗消灭北汉之后,是想顺手把燕云十六州一起打回来,可惜被辽国人打得单骑而逃。&&&&钱m归宋十年后的六十大寿时,宋太宗遣使赐御酒祝贺,当夜钱m暴病身亡。&&&&这样看起来,赵光义很喜欢一种行为艺术,就是让别人在生日时去死。&&&&&&&&无论如何,中国在宋太祖、太宗兄弟两人的手中再一次进入了大一统的盛世。&&&&为了防止五代十国中风起云涌的大将篡位改朝换代的戏码继续上演在自己身上,宋朝扬文抑武,文官地位在九天,武将地位在九地,这样彻底解决了武将篡位的风险,但也极大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与此同时,北方的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相继崛起,并且建立了强大的辽、西夏、金、元等国家,使得宋朝始终生存在一种强敌环伺的状态之下。&&&&宋朝对内政治开明温和、经济商业发达、文化艺术繁荣、人民幸福宽松,对外则军力弱小被动防御,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宋词,其风格注定与唐诗截然不同。&&&&
&&&&@大军冯毅
08:07:36&&&&记号。&&&&&&&&-----------------------------&&&&欢迎版主光临
&&&&无论如何,中国在宋太祖、太宗兄弟两人的手中再一次进入了大一统的盛世。&&&&为了防止五代十国中风起云涌的大将篡位改朝换代的戏码继续上演在自己身上,宋朝扬文抑武,文官地位在九天,武将地位在九地,这样彻底解决了武将篡位的风险,但也极大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与此同时,北方的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相继崛起,并且建立了强大的辽、西夏、金、元等国家,使得宋朝始终生存在一种强敌环伺的状态之下。&&&&宋朝对内政治开明温和、经济商业发达、文化艺术繁荣、人民幸福宽松,对外则军力弱小被动防御,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宋词,其风格注定与唐诗截然不同。&&&&&&&&在李煜之前,词的题材很狭窄,基本就是以花间派为代表的闺阁恋爱、离情别绪、宫廷饮宴,比之“诗言志”的立意高远,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正是李煜把词这种文学形式发扬光大,将国仇家恨、社会生活的内容写入其中,使得词从“艳科”中解放出来。&&&&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宋词在李煜之后,才真正开始走向了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宏伟征程。&&&&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其中最有趣也是最有名的一段话,是描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层境界,均用著名词人的著名词句来描绘。&&&&第一层境界是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层境界是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境界是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今天的社会潮流来打比方,就是大家先放眼浮华世界,为自己的人生苦苦寻找出一个世人公认算是成功的目标;然后辛苦奔忙蝇营狗苟地追求这个目标,务必要累得半死;最后发现先前都在瞎忙,自己真正想要的原本就在身边。&&&&如果你不幸先知先觉不走弯路直接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年轻过。&&&&&&&&晏殊的《蝶恋花》全词如下:&&&&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特别推崇晏殊这首词。&&&&他认为《诗经》中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最得风人深致”的一篇,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意味和它颇为接近,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洒脱而后者悲壮。&&&&晏殊一生高官厚禄富贵优游,也不知道和“悲壮”是怎么扯上关系的。&&&&纵然是王国维先生说的话,我也不能不唱个反调,认为此句“悲”则有之,“壮”则未见。&&&&另外我们通过比较前文冯延巳的《鹊踏枝》和这首《蝶恋花》,会发现它们是同一个词牌。&&&&&&&&晏殊,字同叔,江西临川人,是宋朝第一位出名的神童,号称七岁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他从小喜欢词,特别是冯延巳的作品。&&&&十四岁时在皇宫大殿之上与千余名叔叔伯伯爷爷辈的进士候选人一起考试,淡定的晏殊表示毫无压力,很快完成答卷。&&&&当时还有另一位神童是来自河北大名府的姜盖,只有十二岁,才名与晏殊不相上下。&&&&宋真宗赵恒特意给他俩加菜,让晏殊写诗、赋各一首,让姜盖写诗六篇。&&&&结果晏殊的诗、赋都写得文采飞扬,明显胜过姜盖一头,真宗非常欣赏。&&&&宰相寇准在侧,赶快上奏:“晏殊是南方人,并非中原人氏,不可重用。&&&&不如用姜盖。&&&&”真宗摇头道:“朝廷取士,惟才是求,四海一家,岂限远近?如前代的张九龄,不但是南方人,而且是比江西还偏僻得多的岭南人,不照样是一代贤相么?何尝以他的出生之地僻陋而弃置不用呢?”于是晏殊高中进士,位次在姜盖之上。&&&&&&&&寇准,字平仲,比晏殊大三十岁,本人幼时也是神童一枚。&&&&他七岁爬西岳华山时,就能作《咏华山》诗一首:&&&&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由此诗看来,小寇准睥睨天下、心气十足,果然十九岁便少年得志,进士及第。&&&&在决定大宋国家命运的“檀渊之战”前,朝廷中一派逃跑主义论调,唯有寇准力主抵抗,劝得宋真宗御驾亲征,最终和契丹签订大体平等的合约,以很小的经济代价维持两国间的和平一百余年,算得上是民族英雄,但他的见识和性格中确实有些缺陷。&&&&张咏与寇准是同年进士,曾背后夸赞寇准:“面折廷争,素有风采,无如寇公。&&&&”但听说寇准拜相时,便对幕僚说:“寇公天下奇材,可惜学术不足。&&&&”有次寇准送别张咏,问道:“张公有什么可以教导提醒我的事情么?”张咏想了想,回答:“《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当时寇准不明白张咏什么意思,回家赶快取了书来读,一直读到班固评价霍光“不学无术”,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这就是张公对我的提醒啦。&&&&”还好真宗在提拨晏殊这件事情上,没有听从寇准这种地域歧视的言论。&&&&
&&&&第四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当时明月彩云飞&&&&后来学霸晏殊继续参加各类诗、赋、论的考试,全方面大显身手。&&&&有一次拿到发下来的考题,晏殊先是迅速把卷子做好,然后起身上奏:“臣在家自己做模拟试题时曾经练习过这个题目,请再出一道吧。&&&&”换了题目以后,晏殊的答卷依然是远超同侪。&&&&真宗一看这个年轻人诚实不欺、德才兼备,从此对他更是另眼相待。&&&&此后晏殊官运亨通,一路做到宰相。&&&&虽然他一生中没有特别突出的政绩,但是慧眼识人、奖掖后进,后来的名相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王安石,还有“红杏尚书”宋祁、那位汉书下酒的苏舜钦等人都是出自他的门下,其中富弼还是他的乘龙快婿。&&&&所以有人为他写了一副对联:“堂上葭莩推富范,门前桃李重欧苏。&&&&”&&&&晏殊仕途得意,世称“富贵闲人”,这个绰号后来被贾宝玉继承。&&&&他很瞧不上别人在诗文中堆金砌玉地显摆富贵,曾经嘲笑说:“有人写‘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富贵哪里是这种写法?这分明是乞丐对富贵人家的想象而已。&&&&白乐天的‘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就要好得多。&&&&真正的富贵不要去实写什么金玉锦绣,唯要虚描那种气象,比如老夫的‘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或者‘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穷人家能有这种景致吗?”说完,还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出来。&&&&原来他有一首颇为得意的《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有一天狂风骤雨过后,晏殊看到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情景,突然灵感一闪,吟出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觉得真是情景交融浑然天成,非常佩服自己。&&&&接着用心想下句,却怎么也对不出能够匹敌的,这一思索就是几年。&&&&此后晏殊只要逢人谈论诗文,一定会告诉人家自己有个极品上联“无可奈何花落去”,看有没有人能够帮他接出下联。&&&&然而这上句实在过于完美,众人都无处下手,就像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样成了“奇绝无对”。&&&&不过既然有石曼卿为“天若有情天亦老”对出了“月如无恨月长圆”,晏殊的这个上句就一定会有人来为他解决。&&&&&&&&几年以后晏殊出差路过扬州,在大明寺内休息。&&&&只见墙壁上涂鸦着许多诗句,当然其中大部分都入不了晏大人的法眼,所以他连看都懒得看,干脆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让书僮将墙上的诗句逐首念给他听。&&&&接连听了好几首,都是寡淡如水之作,晏殊刚听了开头就没法忍受,立刻说:“下一首。&&&&”直到书僮念出一首《扬州怀古》:&&&&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仪凤终陈迹,鸣蛙底沸声。&&&&&&&&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这次晏殊不但没有中途打断而是安静地听完,还吩咐书僮:“把这首再念一遍。&&&&”听了第二遍之后,晏殊忍不住以扇击掌:“好一句‘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此诗作者是何人?”书僮答道:“落款是江都主簿,成都人王琪。&&&&”晏殊大喜,立刻派人去请。&&&&王琪来到大明寺见过晏殊,两人饮酒论诗,颇有倾盖如故之感。&&&&待到酒酣耳热之际,晏殊又开口相问:“前些年老夫偶得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人人称善,无奈下句难得。&&&&贤侄可对得出?”王琪略略沉吟,脱口道:“可对以‘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一听,拍案哈哈大笑:“妙极,妙极!”即席赋得一阕《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是晏殊一生的代表作品。&&&&“无可奈何花落去”描绘了自然界的常见现象,蕴含其中的对于离别徒呼奈何之意才是亮点。&&&&“似曾相识燕归来”也有“燕在人不在”的离情别绪,与上句相呼相应,而且王琪还借此巧妙地表达了对于晏殊那种一见如故、似曾相识的亲近感。&&&&晏大人对这首词相当满意,当即邀请王琪当自己的幕僚,后来又推荐他入京为官,一直做到礼部侍郎,相当于文化部加外交部的副部长。&&&&
&&&&晏殊四十七岁时生了第七个也是最小的一个儿子,取名几道。&&&&他对这个幼子爱逾珍宝,从小就悉心栽培。&&&&几道五岁时,有一天晏殊在家中宴请宾客好友,想让小儿子当众露一手,就叫他出来给大人们唱首诗词。&&&&今天我们有小孩子的父母也经常这样做,人同此心。&&&&只不过当年的诗词都是唱的,我们现在只能背诵,因为曲谱都失传了。&&&&小几道站在一堆和蔼可亲的伯伯叔叔们中间,毫不怯场,拍着小手就奶声奶气地唱了起来:“酒力渐浓啊…春思荡,鸳鸯绣被啊…翻红浪…”道貌岸然的宾客们一听,这不是柳永的艳词《凤栖梧》嘛,个个拼命保持淡定的表情。&&&&晏殊的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厉声呵斥道:“还不住口!小孩子哪里学来的东西在这儿胡说乱唱!”小几道被父亲当众一骂,委屈地放声大哭:“平时你们都在唱的,我觉得好听就学会了嘛……”宾客们终于忍不住哄堂大笑。&&&&晏殊只好仰天长叹:“孺子不可教也!来来来,大家还是多喝酒、多吃菜。&&&&”用酒菜把你们的嘴堵住,省得出了门乱说晏宰相家父子的品位如何。&&&&&&&&从这个故事可见,晏几道从小耳濡目染,家学渊源,长大后果然也成为了著名词人。&&&&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父子俩被称为“大晏”和“小晏”,时人都将他们与南唐中主李Z、后主李煜父子相比。&&&&前文提到晏殊的代表作《蝶恋花》中有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几道给他曾经交好的歌女小苹写了一封情书《临江仙》,将父亲的得意之句发扬光大:&&&&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怀旧词句的绝唱之一,虽然这一联最早见于五代人翁宏的诗中,但全诗水平一般,小晏在这里用得真正是点铁成金。&&&&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中有“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形容美女在歌舞散场后如同天上的彩云随风而去。&&&&晏几道沿用这个以彩云形容美女的比喻,当年曾经照着小苹归去的明月仍悬在夜空之中,小苹却已不见了。&&&&古代很少有真实女性的名字能够靠着诗歌流传下来,刘兰芝、花木兰、罗敷都是虚构的艺术形象,而这位歌女小苹的名字和她的时尚衣着“两重心字罗衣”却有幸随着晏几道的作品一起流传千古。&&&&&&&&晏几道另外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鹧鸪天》同样是怀旧词,词中没有提及名字,很可能也是写给小苹姑娘的,或者是写给小苹姑娘的同行:&&&&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G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要是有美人彩袖捧着玉杯殷勤劝酒,估计换了谁都会“拚却醉颜红”吧。&&&&“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真是写不尽的富贵风流。&&&&“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情深至何等地步才能入梦?又要至何等地步才能两人同梦?“今宵剩把银G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情思如泣如诉,委婉缠绵。&&&&整首词不但音韵铿锵,而且被“彩袖”“玉钟”“颜红”“桃花扇”“银G”描绘得色彩斑斓却不显堆砌,如梦似幻,美不胜收。&&&&&&&&虽然我把这首《鹧鸪天》分析得头头是道,但估计晏几道完全不屑。&&&&在他的眼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不足与谈的。&&&&让我们来看看他的《长相思》:&&&&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若把相思说与谁?浅情人不知。&&&&&&&&依小晏看,周围的人都是“浅情人”,和你们谈“情”之一字简直是隔靴搔痒鸡同鸭讲,纯属白费力气。&&&&一股孤单寂寞冷跃然纸上。&&&&&&&&小晏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之骄子,但在他十七岁时父亲晏殊过世,之后家道中落。&&&&王安石变法期间,小晏的朋友郑侠(字介夫)画了一幅《流民图》进献给宋神宗,通过描绘民间疾苦,指责王安石的变法搞得民不聊生,结果被新党攻击治罪。&&&&当时新、旧两党已经陷入激烈的党争,只要抓住对方一个人的把柄,恨不得拔出萝卜带出泥地打击一大片。&&&&政敌们从郑侠的家中搜出了晏几道的一首《与郑介夫》:&&&&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这是在讥刺因推行新政而成为新贵的新党,看你们借着春风能繁华到几时呢?新党立刻上纲上线,以“反对圣上的新政”为名,将晏几道逮捕下狱,最后案件上报到了皇帝手中。&&&&宋朝各位皇帝的文学素养都不低,宋神宗读罢这首作为罪证的诗,只是微微一笑:“晏小山的文采果然不俗。&&&&此诗小有调侃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皇帝定性此诗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当天小晏就拍拍衣服施施然出狱回家。&&&&“筑球场”好似新旧两党角力争胜的朝堂,而“场外独支颐”就是小晏的性格。&&&&他性情耿介,厌恶逢迎,平生不肯去“一傍贵人之门”,就算这次经历了牢狱之灾,依然为人倨傲。&&&&
&&&&苏轼的弟子黄庭坚是小晏的好朋友,小晏的作品集《小山词》就是请黄庭坚做的序。&&&&苏轼久闻小晏的名气,托黄庭坚转达期望结识之意。&&&&此时苏轼早已名满天下,无数文坛前辈都在为他让路,隐隐然将成为一代文宗。&&&&按常人来看,他想主动拜访已经凋零的晏家那是很给面子的俯就了,不料小晏回答黄庭坚说:“如今政事堂中坐着的(意指宰相们)一半是我家旧客,我连他们也没空接见呢。&&&&”这话听起来有点酸酸的味道,颇像阿Q常说的“老子家里当年也阔过”的意思,也有可能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苏轼吃了小晏这个闭门羹,大概是从来没有过的冷遇,不过也就是一笑置之,并不去追问小晏谁也没空接见那么一天到晚都在忙些啥。&&&&东坡的心态之豁达,远在小晏之上。&&&&&&&&小晏的傲气,不只是对于文倾天下的苏轼,对于权倾天下的奸相蔡京也一视同仁。&&&&当时很多文人写谄媚之词去巴结蔡太师,就为了谋个一官半职。&&&&有一年重阳节,蔡京派门客携带重金去求小晏写首词,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个求之不得的好机会,巴结好了蔡京,那是财、官双收。&&&&但我们从小晏给苏轼的待遇上可以看出,他不是一般人。&&&&黄庭坚说小晏是那种挥霍千百万,搞得家人饥寒交迫,却依然能面露傲慢之色的家伙。&&&&小晏既然手头很不宽裕,就收下礼金,三下五除二写好一首《鹧鸪天》,交给来人带回,内容就是歌咏太平盛世,居然没有一个字提及蔡京。&&&&蔡太师还不死心,过了几天到冬至节,又派人带着礼金去晏家求词。&&&&小晏依然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依然信笔写了一首平淡无聊的《鹧鸪天》完成任务。&&&&蔡京大为恼火,以后就再也不搭理小晏了。&&&&这两笔白送的礼金,也够小晏过了一个丰收年。&&&&晏几道的性格就是这么孤傲有腔调,无意于去官场上蝇营狗苟,终其一生做过最高的职位也就是通判这种小官,但留给后世的《小山词》有二百多首。&&&&许多人认为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造诣更在其父亲晏殊之上。&&&&&&&&晏殊的一生引荐提拨了很多名人,其中公认品德最好的是范仲淹。&&&&范仲淹的身世很坎坷,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就病逝了,母亲只好带着他改嫁,并跟着继父朱文翰姓,起名为朱说,从小生活贫苦。&&&&朱说十几岁时寄住在寺庙里读书,就像“惭愧^黎饭后钟”的王播一样,但没去蹭和尚的饭吃,所以也没被赶走。&&&&他每天早上起来自己煮一锅薄薄的稀粥,生怕太饿一口气把它喝完了吃了上顿没下顿,要等粥凝结成冻之后用刀划成四块,只能吃两块当早餐,剩下的两块是晚饭。&&&&下饭就用腌韭菜,还要省着点儿吃,每次不能太奢侈地吃一整根,只能切半根来下早饭,剩下半根留着下晚饭。&&&&这个典故就叫做“划粥断齑”。&&&&同学中有个高官子弟,看见朱说每天只吃点稀粥咸菜,还能埋头学习自得其乐,觉得难以理解,回家当作稀奇事讲给父亲听。&&&&他父亲听了以后说:“你这个同学不是平常人,将来必定有大出息。&&&&你带一些食物送给他吃吧。&&&&”当同学按父亲的吩咐带了一盒美食送给朱说时,朱说却再三推辞,争执了半天才勉强收下。&&&&可是过了几天之后,官二代却发现送给朱说的食物并没有被吃掉,而是已经放坏了。&&&&他当然很是生气,责问朱说:“家父听说你生活清苦,特地让我送来的这些饭菜,你却不肯享用,这是为何?”朱说解释道:“在下非常感激令尊的厚爱。&&&&只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若吃了这美味佳肴,恐怕将来就不愿意吃苦了。&&&&”后来寺院的住持被朱说这种刻苦的精神所感动,每天都送几个饼给他充饥。&&&&&&&&朱说二十多岁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十分伤感,很想恢复范姓,但考虑到母亲一直在朱家生活,便不提此事。&&&&他27岁时以朱说之名进士及第。&&&&为母亲过世服丧结束后,朱说回到吴县老家要求复姓。&&&&范氏族人怕他回来分财产,不肯接纳,就像一窝土鸡在草丛里面抢虫子,很担心天上的鹰隼来和它们争食。&&&&朱说表示唯一的目的只要认祖归宗,完全放弃财产方面的任何要求,族人方才答应。&&&&这帮势利的家伙差点就错过了一位同宗大名人。&&&&因为有功名的人想改姓名的话需要得到朝廷的批准,朱说上书宰相寇准,并引用了两个典故:“志在投秦,入境遂称于张禄;名非霸越,乘舟偶效于陶朱。&&&&”前一位是范雎不容于魏国,改名为张禄逃入秦国,后来为相,确立“远交近攻”的基本国策,帮助秦国不断蚕食山东六国,奠定统一天下的根基。&&&&后一位是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以后,在勾践鸟尽弓藏动手杀功臣之前改名为陶朱公,脱身泛舟太湖去也。&&&&这两位改名的高人恰好都是范氏的先祖,表达的意思是我也会无愧于先祖,有利于国家,用典非常巧妙。&&&&寇准览信,兴奋地说:“大宋有幸,后继有人!”朱说改名的请求获得朝廷批准,他恢复姓范,取名仲淹,字希文。&&&&&&&&晏殊对范仲淹有知遇之恩,听起来好像晏殊是长辈,但事实上范仲淹比晏殊还大两岁。&&&&没办法,谁让晏殊是神童呢?出道实在太早了。&&&&范仲淹中进士以后,常年在地方基层做官,后来为母亲守丧时住在应天府。&&&&当时晏殊正掌管应天,聘请范仲淹主持府学,这是对他的第一次提携。&&&&晏殊回朝当枢密副使(军委副主席)以后,当面向宋仁宗举荐范仲淹担任秘阁校理,就是在皇家图书馆里整理宫廷藏书,官位不是很高,但经常可以见到皇帝,是一条飞黄腾达的快车道,从此希文就接近了朝廷中枢,自然非常感激晏殊。&&&&但没过几年,范仲淹就差点帮晏殊捅了个大篓子。&&&&
&&&&第五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但凡看过《三侠五义》、《包青天》之类的人,应该都知道“狸猫换太子”的著名故事。&&&&宋真宗赵恒死得早,儿子赵祯(就是故事中用狸猫换来的那位太子)十二岁即位(庙号仁宗),章献太后刘娥垂帘听政。&&&&刘太后并非仁宗的亲身母亲,而仁宗本人一直被蒙在鼓里。&&&&到仁宗十九岁已经成年,刘太后依然在主持朝政。&&&&这一年的冬至节,礼官为了奉承太后,计划让仁宗率领文武百官向太后跪拜献寿。&&&&范仲淹立刻上奏反对,说天子如果在家里为太后拜寿,按家人母子之礼跪拜是可以的;但如果在朝堂上和百官一起北面向太后跪拜,就很不妥当,有损君威。&&&&&&&&看起来是一件礼仪小事的争论,背后的真实原因却大不寻常。&&&&垂帘听政的太后在皇帝成年之后还不肯归政,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殷鉴不远的武则天篡唐。&&&&这一方面是谄媚之人的机会,另一方面势必引起忠直大臣的警惕。&&&&范仲淹看到了这种情况给国家带来的潜在危险,不但反对仁宗当众和百官一起跪拜刘太后,更是以卑微的官职直接奏请太后应该还政于仁宗,让已经成年的皇帝亲政治理国家。&&&&&&&&范仲淹的奏章一递交上去,立即在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说出了许多大臣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刘太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晏殊十分惊慌,立刻把希文招来一通责骂:“难道只有你知道为国事担忧吗?你这是乱出风头!会连累举荐你的人!”晏殊的害怕并非杞人忧天,在这种残酷的权力斗争中,一片人头落地是历史常见现象,武则天时代就是前车之鉴。&&&&范仲淹坦荡地回答说:“在下正因为受到大人的举荐之恩,才一定要坚持按理直言,以免别人说您举荐的人不称其职,并没想到这样做得罪了您。&&&&”但盛怒之下的晏殊完全听不进任何解释。&&&&范仲淹告退回家以后,给晏殊写了一封长信,解释自己向朝廷上书的理由,并且在信末表示:如果您认为我还值得指教,希望您没有后悔当初举荐我;如果您认为我朽木不可雕,就请向朝廷声明,这样朝廷可以豁免您举荐失当之罪。&&&&但我绝不会因为您这次的斥责,而忘记您平生对我的知遇之恩。&&&&&&&&晏殊览信之后,内心十分惭愧。&&&&其实让仁宗率百官北面跪拜太后这件事,包括晏殊自己在内的许多大臣都认为不妥,却没有人敢站出来公开反对,只是怕得罪太后。&&&&晏殊斥责范仲淹,不是认为他说错了,而是怕连累自己。&&&&但范仲淹的性格耿直中正,与晏殊颇为不同。&&&&还好刘太后不是武则天,宋朝的开明氛围保证士大夫不管说了什么基本上都没有性命之忧。&&&&范仲淹在这次上书之后被贬出京城,到河中府去做一个小小通判。&&&&同僚们去郊外为他送行,都举杯祝酒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没过几年刘太后驾崩,宋仁宗亲政,很快召回范仲淹入京拜为右司谏,专门负责规谏朝廷的过失,小事上奏折,大事可当面廷争,可谓知人善任。&&&&此时仁宗刚刚知道自己不是刘太后亲生,而此事一直被刘太后故意隐瞒,以致自己错失了孝敬生母李宸妃的机会,心中对刘太后颇有恨意。&&&&群臣揣摩上意,多有议论刘太后垂帘听政时的各种过失。&&&&范仲淹却上奏道,刘太后垂帘多年确有不妥处,但更有养护仁宗长大成人之功,建议朝廷掩饰她的过失,成全她的美德。&&&&仁宗沉思数日,予以采纳。&&&&希文并不因为当年被刘太后贬出京城而如今报复,而是秉公持正、隐恶扬善,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晏殊当年虽然差点被范仲淹拖累,内心却始终对他十分推重,为自己女儿择婿的大事也请他拿主意。&&&&而希文所推荐的,正是后来的名相富弼。&&&&&&&&范仲淹累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时,西夏元昊屡次入侵宋朝边境。&&&&宋朝由于真宗和寇准与辽国订立的澶渊之盟,已经和平数十年无战事,武备不修,战斗力极差,所以被西夏破城杀将,屡战屡败。&&&&希文领命到陕西御边,深沟高垒,号令严明,西夏人试了几次都铩羽而归。&&&&当时有民谣唱:“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军队从此不敢进犯他的防区,只能绕路而行。&&&&范仲淹的名作《渔家傲.秋思》,就是写于这个时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读了第一句有没有让你想起,前文提到王勃的《滕王阁序》中那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文学作品中的大雁为什么总和衡阳有关系呢?原来汉代张衡在《西京赋》中说大雁是“南翔衡阳,北栖雁门”,给它们划定了迁徙的边界。&&&&八百里南岳七十二峰的第一峰,传说中北雁南来到此过冬,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再飞回北方,故名“回雁峰”,有诗云“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东汉时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今天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命班固刻石记功而还,这一轮战争结束了北方匈奴游牧民族三百年来对中原的威胁。&&&&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正是因为北匈奴残部在大漠不能立足不得不向西迁移,所到之处导致原来在那些地方居住的蛮族也不得不向西迁移,这样的多米诺骨牌一路向西,最后侵入了罗马的领土,曾经强盛一时的罗马帝国终于灭亡在他们手中。&&&&窦宪这次勒石燕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格局。&&&&范仲淹说“燕然未勒”,就是指还没有平定来自西夏的边患,班师回中原遥遥无期。&&&&此时他已经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保家卫国的壮志和对战争的厌恶、对故乡的思念,构成了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此词意境悲壮苍凉,气势雄浑刚健,可称是大宋第一首边塞词,为宋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之后苏东坡、辛弃疾领军的豪放派铺下了道路。&&&&
&&&&范仲淹的另外一首代表作《苏幕遮》,同样也是完成于这段西北戍边时期,同样也是寄托乡愁:&&&&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登上高楼眺望,在目力所达的尽头是远山映着斜阳,而故乡的芳草比那里还要遥不可及。&&&&本想借酒浇愁,但酒刚一入愁肠,就都化作了相思之泪,反而更增苦楚。&&&&这个比喻深刻而新奇,更是前人从未曾想到的。&&&&后人评价“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追旅思”中的“思”念起来不是很顺口,因为词牌中那个位置原本是仄声,与上阙中的黄叶“地”字相同,古人其实是读成去声(就是四声)的。&&&&在有的版本中,这句为“追旅意”,音韵就比较协调。&&&&&&&&范仲淹不但自己品格高尚,而且在家教上很成功,尤其是他的次子范纯仁将父亲的忠恕之道发扬光大。&&&&有一次范仲淹让范纯仁到苏州去运一船麦子回睢阳,范纯仁返回时在丹阳巧遇正在港口望着长江水发呆的石延年,便问道:“曼卿(石延年的字)为何停留在此呢?”原来石延年的亲人过世,他无钱运灵柩回家乡安葬。&&&&此时还很年轻的范纯仁便自作主张,将一船麦子全部送给了石延年,让他变卖以后作为扶柩回乡的费用。&&&&范纯仁两手空空地回到家中,在父亲身旁站了半天,也不敢提起此事。&&&&范仲淹问他:“你这次到苏州,有没有遇到什么朋友啊?”范纯仁答道:“我回程中遇到石曼卿,他因为亲人逝世没有钱运灵柩回乡,到处求告无门,只能耽搁在丹阳。&&&&”范仲淹眉头一皱:“你为什么不把那船麦子送给他救急呢?”范纯仁一听此言,心里担心父亲责怪的大石头顿时放下,立刻回答:“我已经连麦带船都送给他了。&&&&”范仲淹朗声大笑,连连夸奖儿子做得好。&&&&&&&&石延年出名,是因为一幅绝对。&&&&唐朝李贺最好的一句诗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意思是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长新,假若它和人一样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文人雅士们常以此为上联,看谁对得出绝妙下联。&&&&但无论各人如何殚精竭虑,对出的下联都达不到上联的意境高度,慢慢地大家就判定它“奇绝无对”。&&&&时光荏苒,到了两百年后的宋朝,有一次诗人们聚会欢饮,大家又聊起了这个题目,座中石延年开声缓缓对出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一语既出,众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也没人继续想别的下联了。&&&&善于砸缸又乐于评人的大文学家司马光说:“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人以为劲敌。&&&&”后来有人更进一步,用李白、李贺、苏轼、石延年的一人一句,拼成了一副对仗工整、意境悠远的绝妙对联:&&&&把酒问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举杯邀明月,月如无恨月长圆。&&&&&&&&石延年这么大才的人,自然是很喜欢喝酒的。&&&&他在中书省任职,办公地点在皇宫大内,旁边就是大庆殿。&&&&盛夏的一天,曼卿喝得酩酊大醉之后,贪凉躺在大庆殿的台阶上,居然呼呼睡着了。&&&&正巧宋仁宗的御驾经过,前面开路的卫士打算把这个大胆的盲流揪起来。&&&&仁宗问道:“那睡觉的是谁?”有认识的小内侍回禀:“是石延年石学士。&&&&”仁宗笑道:“让他接着睡吧,咱们绕过去。&&&&”堂堂天子在自己家里为了个醉汉带着一群人绕道而行,完全不在乎皇帝的威严,这件事情让我们看到“仁宗”的庙号可不是浪得虚名。&&&&怪不得当时的人评论说,仁宗百事不会,就是会当皇帝,这一点和后来的宋徽宗正好相反。&&&&好的领导不一定要自己很有本事,但一定要有容得下人的胸怀。&&&&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读书人在宋朝所受到尊重的程度。&&&&蒙古人灭宋之后,再到明、清,包括读书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越来越成为皇权的奴才,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是无需存在的事物了。&&&&&&&&范纯仁二十二岁就中了进士,但他看父亲年老多病,就待在家里尽孝,这是《论语》里说的“父母在,不远游”。&&&&等到范仲淹去世以后,范纯仁才出来做官。&&&&他在甘肃做知州时遭遇饥荒,一边上奏朝廷请求打开应急的常平仓赈济灾民,一边自行决定提前开仓放粮。&&&&下属官员劝他先等到朝廷的批复再说,范纯仁回答:“到京师路程遥远,若等到批复回来再开仓,灾民们都已经饿死了。&&&&先行开仓的责任,我会独自承担。&&&&”有人诽谤他上报的放粮后救活灾民的数字与实际不符,宋神宗派钦差大臣来调查。&&&&费力做事情的人总是遭嫉妒,这是人类的悠久传统之一。&&&&正好遇上秋季大丰收,百姓们高兴地说:“这次确实是大人救活了我们,我们怎么忍心连累大人呢?”于是大家昼夜不停地争着送粮归还到常平仓。&&&&等使者到来核查时,常平仓的粮食已经全部还上了,范纯仁安然过关。&&&&后来范纯仁升任宰相,凡举荐人才一定是因为天下公众的好评,而不是因为私人关系,连这些人自己都不知道是被范纯仁所举荐的。&&&&有人对他说:“您担任宰相的要职,怎么能不网罗天下的人才,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出于您的门下,好对您感激在心?”范纯仁回答:“只要朝廷没有遗漏正直的人才,何必一定要让他知道是我所推荐的呢?”有其父必有其子,父子俩的高风亮节,古今少有。&&&&可见范仲淹不但言传,更重于身教。&&&&&&&&年过半百的范仲淹因为参与“庆历新政”失败,外放到邓州做地方官。&&&&庆历六年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巴陵郡的信,来信者是他的好友滕宗谅。&&&&滕宗谅,字子京,比范仲淹小两岁,与他是同年进士,两人政治观点接近,人品上也互相推重,是一生的挚友。&&&&滕宗谅被人检举在镇守边关泾州时滥用了招待费用十六万贯钱,其实他只花了其中的三千贯来犒劳下属和少数民族首领,其他的都用来补充军费的不足了。&&&&朝廷派人下来调查,滕宗谅恐怕对招待费的调查会株连到无辜者,就将记录了被宴请者姓名职务的材料一把火烧光,独自承担责任,最后因此事被贬官到巴陵郡。&&&&滕宗谅在巴陵任上,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天下知名。&&&&他喜欢馈赠,又喜欢建学,花钱很有一手,总是身无余财。&&&&不过他搞钱同样也很有一手,之前调用招待费来补军费的做法就能看出他用钱不拘一格。&&&&&&&&现在滕宗谅打算重修治下的岳阳楼,但是州里的库银根本没法支持这么大的工程,如果从民间搜刮,肯定又会被弹劾劳民伤财,结果他想了一个很另类的方法,根本不去动用一分库银。&&&&滕大人命人在郡里四处张贴告示,凡是民间有那种陈年老账收不上来的,债主可以把债据交给官府,官府去帮你收,不过收上来以后要从中抽取一个大头作为执行费。&&&&这些债主本来早已对收回债务绝望了,而且对这些“老赖”欠钱者恨得牙根发痒,现在有机会通过官府来收拾这些欠钱者,还能收回一部分钱财,真是天下掉下来的好事情,在睡梦里都能笑出声来。&&&&于是民间的广大债主们踊跃地上交债据,欠钱者哪敢对抗官府,还钱也很积极迅速。&&&&这样滕宗谅收上来很大一笔钱,也不放入公共财政,而是自己搞了个小金库来修岳阳楼,连账本都不做。&&&&岳阳楼修成以后,极其雄伟壮丽,固然是花了很大一笔钱,同时大家猜想滕大人自己私下也收入不少。&&&&但州民都不认为滕大人做得不对,反而称赞他能干,因为一没有动用财政拨款,二没有乱搞集资摊派,除了赖账者之外无人表示不满,还增加了就业机会。&&&&&&&&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所修的阅兵台。&&&&唐朝开元年间,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起了岳阳楼,至此时已经很陈旧。&&&&滕宗谅重修好岳阳楼之后,登临远眺心胸舒畅,觉得自己作为进士必须要写点儿什么抒发一下情怀,于是搞了首《临江仙》出来:&&&&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芝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如果你看过《唐诗为镜照汗青》,会发现滕宗谅明显是左脚踩着孟浩然的肩膀,右脚踩着钱起的肩膀,立足点是很高了,毕竟晃晃悠悠站不稳。&&&&他颇有自知之明,也有知人之明,立刻巴巴地写信给好友范仲淹说,好山好水如果没有楼台登高览胜就难以名传四海,高楼雄台如果没有文字记述颂扬就难以名传百代,所以特请兄台写篇《岳阳楼记》,共襄盛举。&&&&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滕宗谅还很有先见之明。&&&&自知、知人、先见这三个难得的“之明”他都具备了,想不名垂青史也难。&&&&滕宗谅知道范仲淹之前还没有机会来过洞庭湖和岳阳楼,光凭想象实在难为无米之炊,便随信送来了一幅《洞庭晚秋图》,以供范仲淹在写作细节时参考。&&&&&&&&对于好朋友的请求,范仲淹当然不会拒绝。&&&&他备好笔墨,将《洞庭晚秋图》展开挂起,开始端详起来,准备认真完成这篇看图作文。&&&&结果他这么仔细一看,不由得一拍大腿,叫声:“不好!”原来整幅图居然只画了洞庭湖,却连岳阳楼的一片瓦也没有画出来。&&&&现在自己不但没登临过岳阳楼,甚至连它的图形也没见到,这篇《岳阳楼记》可让人怎么写呢?
&&&&第六章 罗带同心结未成&&&&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问题,难得住别人,可难不住范仲淹。&&&&既然不知道岳阳楼本身是什么形象,干脆就只写在岳阳楼上向外看到的湖景吧,即放弃岳阳楼,聚焦洞庭湖。&&&&对于一代文豪范仲淹来说,有滕子京的来信和眼前这幅画就足够了。&&&&他默默酝酿,成竹在胸,开始奋笔疾书:&&&&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第一段说明作此记的缘由,特别表扬了滕子京的政绩,指出他是忙好了正事之后用余兴修的岳阳楼,免得又有人去攻击他在不务正业地大兴土木。&&&&滕子京正是借着文章的这个开篇名留后世。&&&&短短五十字的简练开头,创造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两个成语(“具”通“俱”)。&&&&大家不要以为这算高产,不过是牛刀小试的前奏而已,范仲淹这篇雄文将是批量制造成语的机器。&&&&接下来进入宏观的景物描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游之幸运圣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