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当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和德军厉害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真相揭秘:1939年的波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来源:搜狐军事
作者:知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通过“闪击战”在4周内就占领了波兰。有关这场战役的描述大多是德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波军则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波兰空军的飞机来不及升空就悉数被德军摧毁。波兰骑兵不计后果地用战刀去砍德军坦克。然而,这是历史的真相吗?本文将为读者呈现别样的波兰战役画面。文章编译如下:
  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很多“神话”,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起的“闪击战”(Blitzkrieg)。通过贯彻“革命性的”战争理论,德国在4周之内就占领了波兰。装备陈旧不堪的波兰空军还没有驾机升空就被德军消灭在了地面上,波兰骑兵则不计后果地向德国大规模机械化部队发起了冲击,以求挽回些许脸面。
  这个版本的战役描述在二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就在深入人心了。从那时起,很少有人对这样的描述提出异议。然而,有关此次战役的大部分原始记录都是由那些有着既得利益的作者书写的――古德里安(Guderian)和梅伦廷(Mellenthin)等德国将军想方设法讨好获胜的同盟国;英国军事理论家巴兹尔•利德尔•哈特(Basil Liddell Hart)这些闪击战理论开创者急切地想向世人说明他们心爱的理论被实践证明是多么的有效。
  在1939年9月的这场战争中,事实情况是,尽管波兰陆军战斗力明显不足,但他们还是在防无可防的情况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给在兵力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据优势的对手造成了巨大伤亡。西方观察家的评论鄙视硬着头皮作战的波兰人无能,却不看看1940年春英法军队在占据战场优势的情况下表现有多么糟糕。
  两次世界大战间期的波兰
  尽管在1920年就获得了独立,但波兰共和国这个弃儿却发现自己的外交处境岌岌可危。1935年,波兰独裁统治者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离开了人世。此后,在约瑟夫•贝克(Józef Beck)上校的领导下,波兰试图奉行一种不在两个强大邻国之间选边站队的外交政策。
  1932年,波兰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1934年,又与德国签订了一份为期十年的协定。对于苏德这两个“庞然大物”,波兰的政策前后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在德国与波兰关系出现少有的融洽的那一小段时期,波兰国内到处弥漫着与纳粹德国结盟对抗苏联的声音。而在绥靖政策受到西方领导人青睐的那段时间,波兰则建议对希特勒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
  波兰的政策反映出这个国家无论从地理位置上说还是从地缘政治上说都是岌岌可危的。波兰在东部边界和西部边界都无险可守(波兰大陆在一个大平原上,这个大平原从德国北部一直延伸到俄罗斯草原),而且东方和西方的两个邻国是历史性敌人,这两个国家对波兰的国家完整构成了明显的现实威胁。不幸的是,在欧洲的政治主张中幻想盛行,而波兰的外交政策注定是永远摆脱不了这种幻想的左右了。
  绥靖政策
  法国和英国向莫斯科伸出了和平触须,提出建立一个共同阵线,联手对抗希特勒。不过,斯大林对盟国的决心表示怀疑,认为他们的提议只不过是想把苏联拖入与德国作战的漩涡中。
  而且,如果发生战争,苏联军队必须要穿过波兰领土才能为西方盟友提供帮助。波兰会反对苏联这么做,他们认为苏联军队一旦占领了波兰领土就不可能撤离了。波兰的想法是正确的,1945年发生的事件(指二战结束后苏、美、英三国划定波兰边界,部分波兰领土被划归苏联,译者注)足可以证明这一点。
  心怀鄙视的西方自由派指控波兰与纳粹勾结,而波兰则对那些在1920年波苏战争中袖手旁观的西方国家做出的保证失去了信任。
  1938年签订的《慕尼黑协定》(Munich Agreement)抛弃了捷克斯洛伐克,这暴露出法国和英国的战争决心是多么脆弱。不过,在日,法国和英国政府向波兰做出了保证,如果波兰边境遭到入侵,那么两国将军事上支持波兰。然而,这只不过是为英法两国为阻止希特勒发动战争所做出的迟来的努力罢了,而且这也说明英法两国承认他们奉行的绥靖政策走到了尽头。在这种情况下,盟国已经几乎没有什么能够帮助波兰的了。
  日,苏联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MolotovCRibbentrop Pact),其中的一项秘密协议提出由苏联和德国分割波兰,这标志着波兰共和国的丧钟已经敲响。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希特勒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吞并自由城市但泽(Danzig)上,而将但泽与德国分隔开的正是“波兰走廊”(Polish Corridor)。随着德国宣传机器大肆渲染德国公民在波兰遭受了所谓的虐待,两国都在为战争做着准备。
  波兰的骑兵
  发生战争时,波兰的防御原则是依靠强大盟友(也就是法国)的干预。波兰军队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战胜纳粹德国或苏联的,不过倒是有可能把入侵者拖住,直到外援到来。
  1939年夏天的时候,波兰陆军装备不够精良,配置也不够合理,但批评它过于依赖骑兵就言过其实了。骑兵只占波兰陆军总数量的10%。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部战线以及后来的俄国内战和俄波战争中,很多战斗都需要在几乎没有道路的大开阔地进行快速机动,骑兵在这些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骑兵部队也能在中欧和西欧广阔但通常难以前行的地域纵横驰骋,不断骚扰敌方的薄弱部位。波兰骑兵采取的战术与国外观察人员的大肆指责相去甚远,波兰骑兵实际上是“骑马的步兵”,在下马与敌人交火前,他们会骑马快速机动。
  波兰的装甲兵
  波兰的现代装备很缺乏,这是毋庸置疑的。波兰曾做过一些亡羊补牢式的努力来弥补缺陷,但为时已晚。除此之外,波兰军队在机械化方面几乎毫无建树,他们的火炮大多是用马匹牵引的。
  波兰的装甲部队数量非常有限。虽然波兰有四个骑兵师都曾将机械化提上日程,但到战争爆发时,波兰只有一个坦克旅可供使用。尽管拥有数量众多的轻型小坦克和性能优异的37mm“博福斯”(Bofors)反坦克炮,但由于财力有限,波兰陆军没有进一步采取任何现代化措施。1939年时,波兰能够派上战场的人员有近250万,其中包括后备役人员和国民军志愿者,然而这样一支大军的组织形式却与1914年时没有什么区别。
  波兰实施“Z计划”(Plan Z)的依据是西方同盟国(尤其是法国)保证会在波兰被打垮之前向其提供帮助。波兰边界几乎无可防守,因此这一脆弱不堪的计划变得更加没有把握。波兰地处平原,便于坦克部队实施进攻,德国占领斯洛伐克之后,就可以从三个方向向波兰发动攻击了,波兰边界地区的防御形势每况愈下。尽管贯穿波兰境内的一些河流能够提供一些天然障碍来阻挡德军,但依托这些河流进行防御就意味着要放弃一些重要的经济资产。
  波兰统帅部决定让部队向后方撤退,希望部队在向国家心脏撤退的过程中会越来越集中。这一计划太过于乐观了,而且事实将会证明该计划完全无法应对德军最高统帅部策划的积极进攻。
  这些战略谋划上的不足反应出波兰陆军未能从现代战争的发展演变中获得经验,尤其是在快速进攻性机动中运用装甲部队方面的经验。
  德国的作战理论
  与此同时,德国陆军的发展道路在现代主义者的主张和传统主义者的主张之间摇摆不定。受希特勒青睐的现代主义者努力加强了德国国防军的机械化部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的现实教训连同近期从西班牙内战中获得经验与富有创造性的军事理论家(如富勒和利德尔•哈特)提出的理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后来被称为“闪击战”的理论。
  不过,闪击战只是一种战术上的创新,而不是一种革命性的战争形式。利用突破口打击敌方最薄弱的部位,而后从侧翼包抄或包围敌人,这一作战思想的历史和战争本身一样悠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考虑更加周密的军事人员在发动进攻时都贯彻了这一思想。他们先用火炮集中射击敌方前沿一线的一些固定点,而后派出训练有素的冲锋队员向这些固定点渗透,目的绕过敌方的据点向前推进,渗透到敌方纵深。这些进攻行动不需要进行代价高昂的正面进攻(以前战争中经常采用),但却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闪击战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坦克、飞机和摩托化步兵一起行动,以求用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战果。将俯冲轰炸机作为战术支援武器以及大批量使用坦克则是创新之举。
  不过,与流行的观点正相反,在进攻波兰之前,德国陆军的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只有7%的陆军实现了机械化,其余部队仍然在使用马匹。的确,希特勒对机械化情有独钟,而且很在意消耗战对国民士气的影响,因此想要避免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闪击战的进攻性质意味着机械化部队很容易与为其提供支援的步兵脱离,而且他们的进攻正面太窄,因此容易遭到对方反击。德国的军事家一直在担心这些问题。不过,波兰是没有条件来利用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了。实际上,驻扎位置过于接近边界的波兰军队已经是希特勒的囊中之物了。
  德国的计划
  德国的进攻计划要实现的目标是:在波兰军队撤退到河流障碍之前将其消灭。一旦波兰军队退守河对岸,那么德军一开始发起的进攻就可能会在大部队到来之前停顿下来。
  德国的进攻力量分为了两大集团军群,即北方集团军群(Army Group North)和南方集团军群(Army Group South)。北方集团军群包括两个集团军(63000人),分别由冯•屈希勒尔(von Küchler)和冯•克鲁格(von Kluge)率领,他们的目标是跨过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之间的波兰走廊,挥师向南直取华沙。南方集团军群包括三个集团军(882000人),在冯•伦德施泰特(von Rundstedt)率领下向北进攻,目标也是波兰首都华沙。这样一来,至少从理论上说,德国的两个集团军群会像一把钳子那样将波兰军队夹得粉身碎骨。
  1939年整个夏天,希特勒一直在要求收回自由城市但泽,为紧张局势火上浇油,但没有正式对外宣战。尽管原定的入侵日期(日)被推迟了,但德国的特种部队还是实施了夺占喀尔巴阡山(Carpathian Mountains)地下一段铁路隧道的行动,结果此次行动没有成功。在其他地方,德国的游击部队开始加紧实施破坏活动,同时德国的媒体也在极力渲染波兰对德国少数族裔的“暴行”。
  波兰的动员速度很慢,尽管他们已经完全了解了德军的动向。根据法国的建议,波兰故意放慢了动员的速度,希望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
  日,德国在上西里西亚(Upper Silesia)格利维采(Gliwice)炮制了一起事件,一伙秘密警察“袭击”了一家德国电台,并在现场留下了几具集中营关押犯的尸体,尸体上还穿有波兰军服。
  德国的进攻
  日凌晨4点,德国战列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Schleswig-Holstein)悄悄驶离位于但泽的停泊区,开始炮击韦斯特普拉特(Westerplatte)半岛上的波兰军队营地。与此同时,纳粹党卫军采取行动,试图控制当地的邮政局。
  邮政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殊死抵抗,直到德国人往地下室里灌入汽油,他们才被迫停止反抗。随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被枪杀了。韦斯特普拉特半岛上的驻军守卫“波兰凡尔登”(the Polish Verdun)长达一周之后才被迫投降。德国第四集团军以压倒性力量对驻守波美拉尼亚走廊(Pomeranian Corridor)的波兰军队进行了打击,波兰军队一边打一边向南方撤退。在这场殊死搏斗中,波兰骑兵旅在一处开阔地拦截了一个德国步兵营,并把这个营的大部分兵力消灭了。不幸的是,德国的装甲部队赶到了,身处困境的德国步兵得到了支援。波兰骑兵多人战死,其余被迫撤退。战场上的意大利记者很快就将波兰骑兵不计后果地与德国坦克搏斗的事迹传扬了出去。
  就在德国第四集团军越过波美拉尼亚走廊的时候,德国第三集团军正在从东普鲁士向华沙进军,尽管姆瓦瓦(Mława)防线暂时阻挡了他们的进攻。与此同时,由德国大部分兵力组成的南方集团军群正努力在攻打华沙之前对波兰的克拉科夫集团军群和罗兹集团军群形成包围之势。在莫克拉(Mokra),装备有反坦克炮的波兰骑兵在一辆装甲列车的支援下沉重打击了向前推进的德国装甲部队,而后才被迫撤退。德国的装甲突击被认为“协同能力差”,而且德国部队看起来也有些“惊慌失措”。尽管如此,德国还是成功地在波兰军队中间钉入了楔子,这样一来,波军的抵抗就越来越少了。
  在其他地方,从斯洛伐克出兵的德国军队与波兰边防部队展开了对杜纳耶茨河(Dunajec River)的争夺,天然障碍加上波军的顽强抵抗阻挡住了德军的前进步伐。
  与流行的观点正相反,波兰空军并不是在战争开始的头几天被德军消灭在地面上的。波兰人聪明地将飞机分散部署在了全国各地的偏远机场,德军击毁的飞机大多是假飞机。从技术性能上说,波兰空军的飞机(大多是老旧的PZL.11s飞机)比不上德国空军的飞机(Me109s飞机),无法阻挡德军获得制空权。尽管如此,波兰空军仍然表现出色,经常出动这些伤痕累累的飞机升空执行任务。在波兰空军中,表现最出色的是“追击旅”(Pursuit Brigade),在防卫华沙的战斗中,该旅击落了很多德国战机。
  直到8月30日(德国入侵的前一天),波兰政府才进行总动员,时间已经太迟了,这对波兰做出反应造成了障碍。波兰统帅部被德国的凶猛进攻打的措手不及,只能仓促应战。然而,蹩脚的动员加上德国空军对交通线的不断破坏,导致波兰军队很难集中。随着波兰军队向华沙退却,雷兹―希米格维(Rydz-′Smigły)将军下令将军队撤退到维斯瓦河(Vistula)东岸。将统帅部从首都华沙搬到布列斯特―里托夫斯科(Brest-Litovsk)的决定是一个重大错误,此举导致波兰的将军们越来越难以与他们的部队建立联系。
  德军统帅部同样也存在问题:他们担心部队向东开进的太远会导致部队与补给站和兵站车站的距离越来越大;他们还过于担心法国在德军暴露的西线实施反击。
  这种担心被证明是没有依据的:12月7日,法军在萨尔(Saar)畏首畏尾地进行了几次试探性攻击后就止步不前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尽管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法军竟然在几天后就撤军了。
  波兰在布楚拉河(River Bzura)一线发起了决定性反击,打了德军一个措手不及,从而使波军能够更有序地向华沙撤退。不过,波军的进展逐步陷入了停滞,在德军的猛烈轰炸下,波军发现自己有被包围的危险。布楚拉河攻势的失败导致波军几乎不可能再发起有组织的反击了。
  尽管波兰政府于9月4日撤出了华沙,但波兰还是决定要死守华沙。华沙城内的少量驻军和平民志愿者构筑了简易防御工事,成功阻挡住了德国人的两次进攻。波军在布楚拉河发起的反击为华沙赢得了一些喘息之机。然而,德国空军随后对华沙进行了猛烈轰炸。华沙外围的防御崩溃后,德国用13个师的兵力(接近德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对华沙实施了合围。德军的围攻从9月8日一直持续到26日,造成近40000平民死亡。德国空军用大规模空袭为地面进攻开道,德国地面部队经过激烈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缺乏饮用水、弹药和医疗用品的波兰人于9月28日正式宣布投降。
  苏联的进攻
  9月17日,苏联依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从东部入侵波兰,波兰陷入了绝望境地。波兰将所有可用部队从东部边界抽调了出去,因此苏军在该地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尽管有些波兰部队与苏军在加利西亚(Galicia)发生了冲突。雷兹―希米格维将军别无选择,只好命令所有残存的波兰部队退入罗马尼亚。不管怎样,波兰战役结束了。
  胜利者沿着桑河(San)布格河(Bug)划定了分界线。在战争中死亡近60000人,受伤140000人的波兰就这样被两个残暴政权瓜分了。自私自利的盟国袖手旁观,使波兰吃下了单打独斗的苦果。正是国家天真的外交政策才导致了波兰对外国势力的好意的依赖。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波兰人才能心平气和一些。事实上,由于波兰缺乏人员和装备,加之边界无可防守,因此他们是不可能赢取战争胜利的。不过,在被占领期间,波兰组建了欧洲规模最大的地下军团。
  对闪击战的宣传
  尽管德国的新闻片对闪击战进行了大肆宣扬,但事实上,波兰战役的胜利是建立在集中兵力和动员这些传统作战方法之上的。在19世纪德国统一战争中的“闪电战”和波兰战役中的坦克战中,这些传统作战方法发挥了同等重要的作用。的确,装甲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赫普纳(Hoepner)的第十六军在不到7天的时间里向华沙推进了140英里;古德里安率领部队在12小时内向维斯瓦河推进了50英里。
  不过,他们的这些成就应该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看。在北部的开阔地带,尤其是在波兰战役的后期阶段,德国装甲部队没有遇到什么有效抵抗。然而,在波兰战役的大多数战斗中,德国装甲部队却要服从于步兵的需要。德国统帅部不愿意让装甲部队脱离束缚,一直将他们作为一个矛尖,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兵种。
  在波兰战役中,德军死亡人员大约为10572人,受伤人员大约为30322人。德军在波兰以及后来的法国实施的闪击战使希特勒以相对较少的伤亡和资源消耗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胜利,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形成了鲜明对比。宣传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当时德国的新闻片对闪击战进行了生动描述,这种描述至今仍然具有很大的权威性。
  在波兰和法国取得了惊人胜利后,希特勒于1941年发起了“巴巴罗萨行动”(Operation Barbarossa)。在俄罗斯的辽阔大地上,闪击战的缺点很快就暴露得很明显了。在俄罗斯被击败后,德国国防军不得不重新走上了静态防御作战的老路,而闪击战正是为了避免静态防御作战而设计的。 知远/刘雷
(责任编辑:黄添翼)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p&谢谢邀请...&/p&&p&&br&&/p&&p&那好几个答案号称「我没看纪录片但是我先来说两句」的... 这什么情况?你连聊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来尬聊,是不是有点儿... &/p&&p&我正好刚写了个专栏,就改改发这边吧,内容是NHK纪录片的全篇解读。&/p&&p&===================&/p&&p&731部队,其对外的公开名字是「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本部」。这支部队于1936年编成,随即在第二年的1937年,日军便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战争。&/p&&p&在全面侵华开始之后,731部队便逐渐显露出了它的「恶魔」本性。但是在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当时资料遭到破坏,日本军部势力自我保护等等的原因,这一部队在中国所进行的毫无人性的犯罪,并没有得到大量的揭露。而今天的内容,全部来自于由日本NHK电视台编辑,并在8月13日于日本全国放映的纪录片《731部队的真实》。&/p&&p&&br&&/p&&img src=&/v2-61f05d6b25c5651956dfeb85ff183978_b.png& data-rawwidth=&822&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2& data-original=&/v2-61f05d6b25c5651956dfeb85ff183978_r.png&&&p&&br&&/p&&p&------------------------&/p&&p&&br&&/p&&img src=&/v2-4fa573346_b.png& data-rawwidth=&1127& data-rawheight=&5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7& data-original=&/v2-4fa573346_r.png&&&p&&br&&/p&&p&当时涉及731部队的大量资料,除了被日军在投降前自毁之外,其余资料大部分在美军占领期间被美军收押并列为机密。所幸的是,在苏联进入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关东军开战之后,大批曾经参加731部队的军官和士兵被苏联军队所俘虏,并且在日,于中俄交界处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对这些俘虏中涉及战争犯罪的人员,进行了「哈巴罗夫斯克审判」。&/p&&p&NHK电视台的记者,通过走访俄罗斯国立档案馆,才找到了前苏联时期保留下来的哈巴罗夫斯克审判录音。该录音时长24小时,记录了审判的全部过程。&/p&&p&&br&&/p&&img src=&/v2-b360d11dfa20d905a65666_b.png& data-rawwidth=&1142&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2& data-original=&/v2-b360d11dfa20d905a65666_r.png&&&p&&br&&/p&&img src=&/v2-e2d42e794edd47a362a0cc5fb6faf940_b.png& data-rawwidth=&1132& data-rawheight=&5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2& data-original=&/v2-e2d42e794edd47a362a0cc5fb6faf940_r.png&&&p&&br&&/p&&p&在这部录音中,通过对当时的关东军731部队的军官们的审判和证人们的证词提供,731部队当时用活人进行人体试验等等罪行,才再一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p&&p&&br&&/p&&img src=&/v2-0cff83d4db55d5abd554707_b.png& data-rawwidth=&1131& data-rawheight=&6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1& data-original=&/v2-0cff83d4db55d5abd554707_r.png&&&p&&br&&/p&&p&731部队,其驻扎地位于哈尔滨以南24公里的「平房镇」。1936年,在关东军参谋长&b&板垣征四郎&/b&的提案下,由当时军衔为陆军军医中校的石井四郎担任部队长,成立了「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最初配置的人手,包括军属在内仅为170人。&/p&&p&&br&&/p&&img src=&/v2-139cce8d2dd6_b.png& data-rawwidth=&976&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6& data-original=&/v2-139cce8d2dd6_r.png&&&p&&br&&/p&&p&在这段时间里,731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部队士兵和军马的防疫工作。&/p&&p&&br&&/p&&img src=&/v2-a353c8a72dffff4bd5bdbf_b.png& data-rawwidth=&1110&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0& data-original=&/v2-a353c8a72dffff4bd5bdbf_r.png&&&p&&br&&/p&&p&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关东军大举入侵中国。1939,年,在中苏边境上受到了来自日本军队的威胁后,苏联和当时宣布独立的外蒙古,与日本关东军在诺门罕展开了激战,史称「诺门罕战役」。&/p&&p&在诺门罕战役中,731部队作为军队的给水支援单位参加了后勤工作。尽管诺门罕战役以关东军的战败告终,但由于这支部队在支援工作中的优秀表现,731部队和石井四郎本人都获得了嘉奖,并且获准将部队规模扩大。&/p&&p&而这,就是731部队显露出恶魔本性的开始。&/p&&p&---------------------&/p&&p&1940年,位于平房镇的731部队驻屯地建设完毕,731部队也同样扩容至3000人的规模。&/p&&p&这是根据当时航拍照片制作的复原图。图片中「田」字形的建筑物就是731部队的驻屯地,而田字中间的一竖,就是用来关押「囚犯」的位置。&/p&&img src=&/v2-cdf5f1aa54e_b.png& data-rawwidth=&1111& data-rawheight=&5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1& data-original=&/v2-cdf5f1aa54e_r.png&&&p&&br&&/p&&p&在日本战败前夕的1945年8月初,为了隐藏犯罪事实,731部队在杀害了残存的所有囚犯之后,对试验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爆破。&/p&&img src=&/v2-bd19f55fc6f2b00e563cdc8_b.png& data-rawwidth=&1074&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4& data-original=&/v2-bd19f55fc6f2b00e563cdc8_r.png&&&p&&br&&/p&&p&说到731部队,就不得不从它的「活人试验」说起。&/p&&p&731部队用来进行人体试验的囚犯,全部来自于日本关东军的俘虏。这些俘虏中,其中大部分为在东北各地对日本侵略进行抵抗的中国人(包括伪满洲国人),其中有来自东北抗联的战士,也有一部分不愿屈服日军统治的土匪,还有一些被日军认为是苏联间谍的普通平民。除中国人以外,这里也关押了一些苏联人和朝鲜人。&/p&&p&&br&&/p&&img src=&/v2-856ce3b12fdf2c921b35f8b00b087f8e_b.png& data-rawwidth=&1124&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4& data-original=&/v2-856ce3b12fdf2c921b35f8b00b087f8e_r.png&&&p&&br&&/p&&p&在俘虏中,还有一些妇女和儿童,但她们没有得到任何的优待,同样被用来进行人体试验。&/p&&p&&br&&/p&&img src=&/v2-eed8cff140b678c92e34ad_b.png& data-rawwidth=&1132& data-rawheight=&6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2& data-original=&/v2-eed8cff140b678c92e34ad_r.png&&&p&&br&&/p&&p&所有在这里被关押的囚犯,都被称为「马路他」。这个词在日语中的原意是「原木」,而731部队对囚犯冠以的这个称呼,可见他们并不把囚犯当做人来看待。所有的马路他都被强制剃光头发,据说这是为了卫生考虑,让囚犯们不至于因为卫生问题而得病死亡 —— 以便留着用来进行人体试验,让他们在细菌感染、冻伤饥饿中痛苦地死去。&/p&&p&&br&&/p&&img src=&/v2-4efba735263a_b.png& data-rawwidth=&1110&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0& data-original=&/v2-4efba735263a_r.png&&&p&&br&&/p&&p&在1940年,731部队收容囚犯人数最多的时候,有两个俘虏收容所,总人数曾经超过3000人。&/p&&p&&br&&/p&&img src=&/v2-2d05a89de0cc2844a74f_b.png& data-rawwidth=&1122& data-rawheight=&6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2& data-original=&/v2-2d05a89de0cc2844a74f_r.png&&&p&&br&&/p&&img src=&/v2-dbaac913c759_b.png&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6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v2-dbaac913c759_r.png&&&p&&br&&/p&&p&而731部队之所以可以如此堂而皇之地获得如此之多的俘虏,事实上是来自于军队和媒体的配合。&/p&&p&从日本侵略东北开始,日本的各种报纸上,就一直在渲染着「东北地区匪患严重」「土匪袭击日本平民」等等的消息。在这样的舆论诱导下,日本民众开始普遍支持关东军对中国东北进行「剿匪」。&/p&&img src=&/v2-c94bf979e_b.png& data-rawwidth=&1132& data-rawheight=&6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2& data-original=&/v2-c94bf979e_r.png&&&p&&br&&/p&&img src=&/v2-5f9a300cb49c56fb28cbfe1_b.pn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5f9a300cb49c56fb28cbfe1_r.png&&&p&&br&&/p&&img src=&/v2-99a3af8ee_b.png& data-rawwidth=&1106& data-rawheight=&6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6& data-original=&/v2-99a3af8ee_r.png&&&p&而军部在这样的舆论支持下,也就顺理成章地对抗日武装进行了各种清缴,并且逮捕了一批被怀疑进行间谍工作的老百姓。为了「合理利用」这些俘虏,731部队便在关东军的许可下,将他们列为了「试验材料」。&/p&&img src=&/v2-584c50ce46a78ebdc463_b.png& data-rawwidth=&1126& data-rawheight=&6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6& data-original=&/v2-584c50ce46a78ebdc463_r.png&&&p&-------------------------&/p&&p&731部队对于这些囚犯,进行的实验是令人发指的。&/p&&p&&br&&/p&&img src=&/v2-844cb58eee864d58dff3_b.png& data-rawwidth=&959& data-rawheight=&6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9& data-original=&/v2-844cb58eee864d58dff3_r.png&&&p&&br&&/p&&img src=&/v2-8ae88a767b68f92ac1d33b627e7ee6ef_b.png& data-rawwidth=&1015& data-rawheight=&6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5& data-original=&/v2-8ae88a767b68f92ac1d33b627e7ee6ef_r.png&&&p&&br&&/p&&img src=&/v2-e0f6ecad493fe7f7b5b9_b.png& data-rawwidth=&1030& data-rawheight=&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0& data-original=&/v2-e0f6ecad493fe7f7b5b9_r.png&&&p&&br&&/p&&img src=&/v2-ad582baee052_b.png& data-rawwidth=&1002& data-rawheight=&1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2& data-original=&/v2-ad582baee052_r.png&&&p&根据当时731部队的一名士兵作证说,他们在研究员的指导下,将伤寒病菌混入糖水中,强制50多名囚犯喝下这些糖水,让他们感染伤寒,并观察病情的发展。最终有12-13名囚犯因伤寒丧生。&/p&&p&&br&&/p&&img src=&/v2-df100a348f3377577bed959c67b452cc_b.png& data-rawwidth=&1108&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8& data-original=&/v2-df100a348f3377577bed959c67b452cc_r.png&&&p&为了研究鼠疫的传染及发病,731部队向房间里投放大量沾染了鼠疫的跳蚤,并将囚犯们关进这间房间里。最终导致所有被关进房间的囚犯都患上了鼠疫死亡。&/p&&p&而为了研究冻伤在人体上的发展,731部队设置了「冻伤研究室」。在这里进行的研究分为两种:室外冻伤和室内冻伤。&/p&&p&在室外冻伤的研究中,731部队命令俘虏们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零下20度的天气里站立于室外,观察他们昏迷和冻死的进度:&/p&&p&&br&&/p&&img src=&/v2-a30bcdc1def6c026c277ad21c7a39595_b.png& data-rawwidth=&1092& data-rawheight=&6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2& data-original=&/v2-a30bcdc1def6c026c277ad21c7a39595_r.png&&&p&在室内冻伤的研究中,他们设置了一间没有任何供暖和保暖的房间,称作「冻伤实验室」。&/p&&img src=&/v2-bc46beab552bcc53bac9_b.png& data-rawwidth=&1107& data-rawheight=&6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7& data-original=&/v2-bc46beab552bcc53bac9_r.png&&&p&他们将5名中国囚犯关入这间屋子里,将他们固定在长椅上。&/p&&img src=&/v2-af1b77340fe75aabb620cf_b.png& data-rawwidth=&1094& data-rawheight=&6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4& data-original=&/v2-af1b77340fe75aabb620cf_r.png&&&p&用小棍子敲打犯人们的手指来看看冻伤的程度,要等到囚犯的手指冻得像木棍一样才停止。之后,他们会检查囚犯们的手指是否能够从严重的冻伤中恢复。&/p&&p&&br&&/p&&img src=&/v2-2fe1d01fd76d1d78c7f356_b.png& data-rawwidth=&946& data-rawheight=&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6& data-original=&/v2-2fe1d01fd76d1d78c7f356_r.png&&&p&&br&&/p&&img src=&/v2-f7fb5c0d3e_b.png& data-rawwidth=&1125& data-rawheight=&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5& data-original=&/v2-f7fb5c0d3e_r.png&&&p&&br&&/p&&img src=&/v2-03b5cb112d_b.png& data-rawwidth=&1063& data-rawheight=&1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3& data-original=&/v2-03b5cb112d_r.png&&&p&&br&&/p&&img src=&/v2-08cb453cf12_b.png& data-rawwidth=&1068& data-rawheight=&1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8& data-original=&/v2-08cb453cf12_r.png&&&p&最后这5个人,有三个人的手指完全变黑脱落,另外两个人的手指变黑,但只剩下了骨头。&/p&&p&根据这个结果,在731部队中负责研究冻伤的吉村寿人教授,发表了关于冻伤的详细论文:&/p&&p&&br&&/p&&img src=&/v2-de39eb1eee107ab47dac2f_b.png& data-rawwidth=&1105& data-rawheight=&6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5& data-original=&/v2-de39eb1eee107ab47dac2f_r.png&&&p&&br&&/p&&img src=&/v2-b172a7cd492f18f0f090d5_b.png& data-rawwidth=&1082& data-rawheight=&5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2& data-original=&/v2-b172a7cd492f18f0f090d5_r.png&&&p&&br&&/p&&p&而在「极限试验」中,731部队也对囚犯进行了诸如「绝食」「不让睡觉」的非人道测试。&/p&&img src=&/v2-7c05eebae566cd1658b60_b.png& data-rawwidth=&1115&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5& data-original=&/v2-7c05eebae566cd1658b60_r.png&&&p&&br&&/p&&p&为了将试验结果军事化,731部队开始制作「细菌武器」。&/p&&p&&br&&/p&&img src=&/v2-bc8cc6a33ad120baada4ef_b.png& data-rawwidth=&1132& data-rawheight=&6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2& data-original=&/v2-bc8cc6a33ad120baada4ef_r.png&&&p&被用来制作细菌武器的材料,有鼠疫菌、霍乱菌、伤寒菌三种。&/p&&p&&br&&/p&&img src=&/v2-79bb8bacc750ae54be4895_b.png& data-rawwidth=&1029&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9& data-original=&/v2-79bb8bacc750ae54be4895_r.png&&&p&&br&&/p&&img src=&/v2-fd5fea3d8c9ce82cdc91c04_b.png& data-rawwidth=&1077& data-rawheight=&1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7& data-original=&/v2-fd5fea3d8c9ce82cdc91c04_r.png&&&p&&br&&/p&&img src=&/v2-4c83ff619aa69e1542e57f_b.png& data-rawwidth=&1121& data-rawheight=&6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1& data-original=&/v2-4c83ff619aa69e1542e57f_r.png&&&p&&br&&/p&&img src=&/v2-5c6f877ae5f6e69bd00dd66c96188e13_b.png& data-rawwidth=&1088& data-rawheight=&1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8& data-original=&/v2-5c6f877ae5f6e69bd00dd66c96188e13_r.png&&&p&&br&&/p&&img src=&/v2-99b87e0d24cadd7cdf536_b.png& data-rawwidth=&1034& data-rawheight=&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4& data-original=&/v2-99b87e0d24cadd7cdf536_r.png&&&p&&br&&/p&&img src=&/v2-699d7a9aa34a2f238125ecb_b.png& data-rawwidth=&1073& data-rawheight=&1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3& data-original=&/v2-699d7a9aa34a2f238125ecb_r.png&&&p&&br&&/p&&img src=&/v2-e0cd2dc1fb1a81bcd763fd_b.png& data-rawwidth=&1039& data-rawheight=&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9& data-original=&/v2-e0cd2dc1fb1a81bcd763fd_r.png&&&p&试验分为两种。&/p&&p&第一种是直接暴露试验。731部队将用来进行细菌武器试验的病菌装入陶瓷外壳之内,然后在试验区域内打入木桩,将中国囚犯捆在木桩上。飞机从空中投下细菌弹,并在这些囚犯的上空爆炸,让囚犯们直接暴露在病菌环境之内。&/p&&img src=&/v2-fa263cf81d4fd7b99577a5_b.png& data-rawwidth=&1126&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6& data-original=&/v2-fa263cf81d4fd7b99577a5_r.png&&&p&&br&&/p&&p&第二种是沾染试验。飞机将细菌弹对着空地投下并引爆,之后再命令囚犯们走过这片空地,以观察沾染后感染情况。&/p&&img src=&/v2-2fd991bbce_b.png& data-rawwidth=&1099& data-rawheight=&6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9& data-original=&/v2-2fd991bbce_r.png&&&p&实验结果是,大部分经历了这样试验的囚犯都感染发病,其中有4-5人因此丧生。&/p&&p&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军方就开始积极地将细菌武器投入使用。根据731部队的士兵回忆,他们对中国的各个城市至少使用过三次细菌作战。&/p&&p&&br&&/p&&img src=&/v2-6d6f76c651713aad3c41a7afc9dd419a_b.png& data-rawwidth=&1118&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8& data-original=&/v2-6d6f76c651713aad3c41a7afc9dd419a_r.png&&&p&&br&&/p&&img src=&/v2-d3811d8afccf3e403d613a34d9200e50_b.png& data-rawwidth=&1071& data-rawheight=&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1& data-original=&/v2-d3811d8afccf3e403d613a34d9200e50_r.png&&&p&&br&&/p&&img src=&/v2-2ad5ea13d19aa5f202e70f6ae17f8e75_b.png& data-rawwidth=&1032& data-rawheight=&1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2& data-original=&/v2-2ad5ea13d19aa5f202e70f6ae17f8e75_r.png&&&p&&br&&/p&&img src=&/v2-b14ae651be37e9e45fa9c_b.png& data-rawwidth=&1078& data-rawheight=&1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8& data-original=&/v2-b14ae651be37e9e45fa9c_r.png&&&p&&br&&/p&&p&他们将感染了鼠疫的跳蚤释放到城市中,并且对水井、贮水池等水源进行投毒,以达到扩散瘟疫的作用。&/p&&p&&br&&/p&&img src=&/v2-d3746f1eec29f3af129bd616635def4d_b.png& data-rawwidth=&920& data-rawheight=&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0& data-original=&/v2-d3746f1eec29f3af129bd616635def4d_r.png&&&p&&br&&/p&&img src=&/v2-74eaec72a07b2dc_b.png& data-rawwidth=&1048& data-rawheight=&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8& data-original=&/v2-74eaec72a07b2dc_r.png&&&p&&br&&/p&&img src=&/v2-8c5b4fc8a0eb366f0d9ad4_b.png& data-rawwidth=&1074& data-rawheight=&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4& data-original=&/v2-8c5b4fc8a0eb366f0d9ad4_r.png&&&p&&br&&/p&&img src=&/v2-03a0ff24b7bed3a78eac699_b.png& data-rawwidth=&1105& data-rawheight=&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5& data-original=&/v2-03a0ff24b7bed3a78eac699_r.png&&&p&&br&&/p&&img src=&/v2-bf4b14dc6ac6aa58e66bab_b.pn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1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bf4b14dc6ac6aa58e66bab_r.png&&&p&731部队在提供给中国军队战俘的馒头中,用注射器注入含有伤寒菌的液体,再给这些俘虏吃下,之后就原地释放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大量扩散伤寒的发病。&/p&&p&-----------------------------&/p&&p&而731部队对于那些在试验中幸存下来的人们,也没有任何的怜悯。&/p&&img src=&/v2-0b9ae5d61b92e7c39bc086f6ff77c025_b.png& data-rawwidth=&982& data-rawheight=&5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2& data-original=&/v2-0b9ae5d61b92e7c39bc086f6ff77c025_r.png&&&p&&br&&/p&&p&在试验结束后,731部队的军医们会对尚未死亡的囚犯们进行救治。而目的,却是为了将他们投入到其他的试验中去。&/p&&img src=&/v2-0c35af7fbed6abab0d6ff8823fcac758_b.png& data-rawwidth=&1077& data-rawheight=&6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7& data-original=&/v2-0c35af7fbed6abab0d6ff8823fcac758_r.png&&&p&&br&&/p&&img src=&/v2-854c9aab7596c5aae83b3bb_b.png& data-rawwidth=&1142& data-rawheight=&6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2& data-original=&/v2-854c9aab7596c5aae83b3bb_r.png&&&p&在731部队准备销毁全部证据,逃回日本之前,在监狱中关押的囚犯,从3000多人已经锐减到了40-50人。为了防止这些囚犯在逃走后泄露731部队的罪行,军官们命令使用毒气对这些残存的囚犯进行处决。&/p&&p&最终,在充满了血腥罪恶的731部队的牢笼中,没有任何一名俘虏幸存。&/p&&p&=======================&/p&&p&这些内容,其实在很多关于731部队的出版物中都得到了揭露。&/p&&p&但是,在NHK的这次调查之下,一个令日本高等教育界难堪的事实,被挖掘了出来。那便是:731部队进行的这些非人试验和研究,其实是&b&各大学与日本军方勾结&/b&的结果。&/p&&img src=&/v2-f48b0bea3bbe72e4257f1_b.png& data-rawwidth=&1115&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5& data-original=&/v2-f48b0bea3bbe72e4257f1_r.png&&&p&&br&&/p&&p&从1936年开始到1940年,以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庆应大学为首的日本高等学府们,都纷纷与军队签订了秘密的合作协议。协议的内容是由日本这些大学向731部队输送研究员,牵头负责军方提出的研究项目,同时由军方向各个大学支付巨额的研究经费。&/p&&p&&br&&/p&&img src=&/v2-d45f475ee2363055cec92cfca4fbb0f5_b.png& data-rawwidth=&1110& data-rawheight=&6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0& data-original=&/v2-d45f475ee2363055cec92cfca4fbb0f5_r.png&&&p&时任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院长的&b&户田正三&/b&,与石井四郎私交甚厚。在他的领导下,京都大学在6年时间里,将派遣到中国东北的研究员人数从36人增加至75人,其中绝大部分都在731部队工作。&/p&&p&仅1940年一年,京都大学从日本军部获得的经费便达到了2亿5000万日元。&/p&&p&&br&&/p&&img src=&/v2-4c97b4f3c2fa3fc9556a2_b.png& data-rawwidth=&1128&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8& data-original=&/v2-4c97b4f3c2fa3fc9556a2_r.png&&&p&&br&&/p&&img src=&/v2-cbb0c6d4324fbcc0f3dc1_b.png& data-rawwidth=&1099& data-rawheight=&2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9& data-original=&/v2-cbb0c6d4324fbcc0f3dc1_r.png&&&p&&br&&/p&&p&尽管户田正三本人否认了自己与731部队或是军方的研究有任何关系,但在他逝世后的一本他人追忆录中,清清楚楚地写明了他曾经与多名高级军官一起,气氛和谐地推动着军队中进行着的研究工作。&/p&&p&&br&&/p&&img src=&/v2-ddc_b.png& data-rawwidth=&1130& data-rawheight=&6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0& data-original=&/v2-ddc_r.png&&&p&&br&&/p&&img src=&/v2-4b8ce8f1bcd4bb9e8bab2_b.png& data-rawwidth=&1066&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6& data-original=&/v2-4b8ce8f1bcd4bb9e8bab2_r.png&&&p&东京大学也否认了曾经以东大的名义,主动派遣教授参加731部队,但NHK的记者从东京大学校长&b&长与又郎&/b&的记录中发现,他曾经长期通过文部省(相当于中国的教育部)与日本关东军的高层保持着联系,并且从中协调各种研究试验人员的派遣工作。&/p&&p&&br&&/p&&img src=&/v2-1b41d017acf54a2973cd_b.png& data-rawwidth=&1115& data-rawheight=&6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5& data-original=&/v2-1b41d017acf54a2973cd_r.png&&&p&在以石井四郎为中心的这张合影中,汇集了日本大部分医科、理工科的高校首脑。这是日本高校界直接参与了731部队的构建和试验的铁证。&/p&&p&&br&&/p&&img src=&/v2-31a4bf80a92f9da64e5e3fb357b00aa9_b.png& data-rawwidth=&1139& data-rawheight=&6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9& data-original=&/v2-31a4bf80a92f9da64e5e3fb357b00aa9_r.png&&&p&在一名曾经配属于731部队的老兵,须永鬼久太所保留的资料中,NHK的记者找到了全部供职于731部队的医学研究者名单,其中大部分来自 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庆应大学。&/p&&p&&br&&/p&&img src=&/v2-f1bb7a3d9df3f4d296b60d75c3780dac_b.png& data-rawwidth=&1094& data-rawheight=&6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4& data-original=&/v2-f1bb7a3d9df3f4d296b60d75c3780dac_r.png&&&p&&br&&/p&&p&之前谈到的,在731部队中负责冻伤试验的吉村寿人,就来自京都大学医学部,而且是学院院长户田正三的学生。在他的回忆录中,曾经写到:&/p&&p&「听说了要在人体上进行那些试验,我直接提出拒绝参加。但是在户田院长的劝说下,他劝我不要放弃已经进行了很久的研究,而且,如果我胆敢拒绝军部的命令,那么就直接将我逐出师门。」&/p&&p&&br&&/p&&img src=&/v2-c5df967caf0_b.png& data-rawwidth=&1139&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9& data-original=&/v2-c5df967caf0_r.png&&&p&&br&&/p&&p&在731部队多达3000多人的组织中,这些来自全国各大著名高校的研究者们,并不是像他们中一些人所辩解的「自己被军队逼着工作」,而恰恰相仿,他们在这个恶魔的组织中所具有的地位非常高:&/p&&p&&br&&/p&&img src=&/v2-50a9b84bd247e532ace83_b.png& data-rawwidth=&1066& data-rawheight=&6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6& data-original=&/v2-50a9b84bd247e532ace83_r.png&&&p&这些研究者被称为「技师」,在组织中处于顶点的地位。根据大量卫生兵和少年兵的回忆,很多非人性的试验,其实都是这些研究者们直接下令进行的。&/p&&p&&br&&/p&&img src=&/v2-ae5b70bba2e7dd85eed6_b.png& data-rawwidth=&1118&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8& data-original=&/v2-ae5b70bba2e7dd85eed6_r.png&&&p&在731部队本部的研究者中,来自日本(及日本占领区)各地的学者共40名,绝大部分具有博士称号。&/p&&p&可以说,没有这些来自各大高校的学者们的积极参加,731部队是无法实现那些耸人听闻的活体实验的。&/p&&p&--------------------------&/p&&p&而另一名曾经配属于731部队,当年仅有14岁的「少年兵」三角武,是在日本揭露731部队罪行的最活跃的一位老先生。据他的回忆,自己当时的心境是这样的:&/p&&p&&br&&/p&&img src=&/v2-fea61a312ec1af85cf91_b.png& data-rawwidth=&1125&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5& data-original=&/v2-fea61a312ec1af85cf91_r.png&&&p&「在那样的时代里,我所认为的是,如果我们不这么做的话,那么就会被打败。」&/p&&img src=&/v2-e010ed280d5_b.png& data-rawwidth=&1123& data-rawheight=&6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3& data-original=&/v2-e010ed280d5_r.png&&&p&「尽管觉得这些俘虏非常可怜,但是也不能说出口。」&/p&&img src=&/v2-032b44bfede_b.png& data-rawwidth=&1124& data-rawheight=&6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4& data-original=&/v2-032b44bfede_r.png&&&p&「如果说了同情俘虏之类的话,就会马上被认为不是日本人,是「非国民」。当时就是这种气氛。」&/p&&p&作为少年兵,他们被委派的任务往往是焚烧尸体,掩埋骨灰之类的脏活。三角武先生回忆说:「我们被命令去烧掉那些尸体,往尸体上浇上汽油点燃,然后再把稍晚的骨头捡出来埋掉。我当时的想法是:这难道就是战争吗。」&/p&&p&说完这些,三角武先生长久地陷入了沉默。&/p&&p&---------------------&/p&&p&而关于731部队中有大量学者参与其中的事实,日本的学术界也对「科学家与军方的关系」展开了讨论。&/p&&p&&br&&/p&&img src=&/v2-4c6cfacd_b.png& data-rawwidth=&1110& data-rawheight=&6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0& data-original=&/v2-4c6cfacd_r.png&&&p&主流的意见是:军事研究并不等同于兵器研究,所以科学家参与军方的研究,在伦理上并不构成「科学家参与了杀人」。&/p&&p&&br&&/p&&img src=&/v2-f4a5cfdf6e8d4cca90d483_b.png& data-rawwidth=&1102& data-rawheight=&6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2& data-original=&/v2-f4a5cfdf6e8d4cca90d483_r.png&&&p&用做举例的,有参与设计了原子弹的奥本海默,和731部队的石井四郎。&/p&&p&确实,这也是大多数国家所支持的「国防科研」。&/p&&p&但对此,反对的意见也存在着:&/p&&p&&br&&/p&&img src=&/v2-bd_b.png& data-rawwidth=&1129&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9& data-original=&/v2-bd_r.png&&&p&&br&&/p&&img src=&/v2-183e7d0a6d20c9c2f764e74_b.png& data-rawwidth=&1104& data-rawheight=&1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4& data-original=&/v2-183e7d0a6d20c9c2f764e74_r.png&&&p&&br&&/p&&img src=&/v2-8dfef3ca2088f_b.png& data-rawwidth=&1105& data-rawheight=&1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5& data-original=&/v2-8dfef3ca2088f_r.png&&&p&「并非是科学家受到残酷战争的影响,而变得如此残忍。从历史上来看,科学家的参与,恰恰使战争变得越来越残酷。」&/p&&p&&br&&/p&&p&----------------------------&/p&&p&作为一名研究者参与了731部队的人,对此会怎么想呢?&/p&&p&柄泽十三夫,在731部队中担任第四部细菌制造课课长,在哈巴罗夫斯克审判中受到了审判。在被告席上,柄泽说出自己的心声:&/p&&p&&br&&/p&&img src=&/v2-118a7cc9a4abe6c1dc90c_b.png& data-rawwidth=&1095& data-rawheight=&6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5& data-original=&/v2-118a7cc9a4abe6c1dc90c_r.png&&&p&&br&&/p&&img src=&/v2-0d7bd94ccabaca3862e6b_b.png& data-rawwidth=&1075& data-rawheight=&6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5& data-original=&/v2-0d7bd94ccabaca3862e6b_r.png&&&p&&br&&/p&&img src=&/v2-96efc6ebe94f0bd90bbe_b.png& data-rawwidth=&1028& data-rawheight=&1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8& data-original=&/v2-96efc6ebe94f0bd90bbe_r.png&&&p&&br&&/p&&img src=&/v2-36cd434f98a_b.png& data-rawwidth=&1072&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2& data-original=&/v2-36cd434f98a_r.png&&&p&&br&&/p&&img src=&/v2-041bd0b5b43afcef173e80_b.png& data-rawwidth=&687& data-rawheight=&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7& data-original=&/v2-041bd0b5b43afcef173e80_r.png&&&p&&br&&/p&&img src=&/v2-97179bfeca601ffbc5eb2b_b.png& data-rawwidth=&962& data-rawheight=&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2& data-original=&/v2-97179bfeca601ffbc5eb2b_r.png&&&p&&br&&/p&&img src=&/v2-1bdc72cc6d1a6c7fc492a2_b.png& data-rawwidth=&1018& data-rawheight=&1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8& data-original=&/v2-1bdc72cc6d1a6c7fc492a2_r.png&&&p&&br&&/p&&img src=&/v2-3b23db9ce5e6e3d751437aaf568d9d1c_b.pn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1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3b23db9ce5e6e3d751437aaf568d9d1c_r.png&&&p&&br&&/p&&img src=&/v2-6caeca971c8520adada4_b.png& data-rawwidth=&866& data-rawheight=&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v2-6caeca971c8520adada4_r.png&&&p&&br&&/p&&img src=&/v2-9fba6abb517d2_b.png& data-rawwidth=&877& data-rawheight=&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7& data-original=&/v2-9fba6abb517d2_r.png&&&p&&br&&/p&&img src=&/v2-5262afc64beadc18ec0af8_b.png& data-rawwidth=&1007& data-rawheight=&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7& data-original=&/v2-5262afc64beadc18ec0af8_r.png&&&p&&br&&/p&&img src=&/v2-5c183d41a6dcb7da3cf142_b.png& data-rawwidth=&1122& data-rawheight=&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2& data-original=&/v2-5c183d41a6dcb7da3cf142_r.png&&&p&「如今我已经不是军人,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我想对我做的事情说几句话。&/p&&p&我的妈妈在日本,现在已经82岁了。我还有个妻子,和两个孩子。我知道,我所做的事情是罪大恶极的。如果有来生的话,或者我此生还有余生的话,我会记着自己做下的这些恶行,用自己的新的人生,为了全人类而竭力奉献。」&/p&&p&最终,他被判处20年劳动改造。日,日本和苏联恢复邦交后,所有在哈巴罗夫斯克审判中被判刑劳改的731部队军官们都被宣布释放,允许他们返回日本。&/p&&p&然而柄泽在得到释放之后,于第二天的日,在哈巴罗夫斯克看守所的洗衣房里,悬梁自尽。&/p&&img src=&/v2-f9adc7afe150_b.png& data-rawwidth=&1089& data-rawheight=&1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9& data-original=&/v2-f9adc7afe150_r.png&&&p&&br&&/p&&p&==============================&/p&&p&&b&之后的故事:&/b&&/p&&p&哈巴罗夫斯克审判中,作为细菌武器研究和生产的直接参与者而受审的被告,共有12名:&/p&&p&&br&&/p&&img src=&/v2-afa7c7d48ebc7d32a9f1_b.png& data-rawwidth=&1233& data-rawheight=&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3& data-original=&/v2-afa7c7d48ebc7d32a9f1_r.png&&&p&&br&&/p&&blockquote&山田乙三,关东军司令官,大将,劳改25年。&br&梶塚隆二,关东军军医部长,军医中将,劳改25年。&br&高桥隆笃,关东军兽医部长,兽医中将,劳改25年。&br&佐藤俊二,关东军第五军军医部长,军医少将,劳改20年。&br&川岛清,关东军第四部细菌制造部部长,劳改25年。&br&柄泽十三夫,关东军第四部细菌制造课课长,劳改20年。&br&西俊英,教育部长兼孙吴支部长,劳改18年。&br&尾上正男,731部队海林支部长,劳改12年。&br&平樱全作,100部队研究员,劳改10年。&br&三友一男,100部队队员,劳改15年。&br&菊地则光,731部队海林支部卫生兵,劳改2年。&br&久留岛祐司,731部队林口支部卫生兵试验员,劳改3年。&/blockquote&&p&除劳改刑满得到释放的菊地则光、久留岛祐司之外,高桥隆笃于1952年脑溢血死于劳改中,柄泽十三夫于释放之后自杀,其他人都在1956年年底回到了日本。&/p&&p&石井四郎,731部队的创始人,之后历任第一军医部长,731部队指挥官。在苏联进攻关东军之前,于1945年8月从哈尔滨逃回日本。之后与美军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达成协议,以提供731部队全部研究资料为条件,使自己免于战犯审判。战后被开除公职,在东京新宿区经营一家小诊所,于1959年因喉癌死去。&/p&&p&板垣征四郎,关东军总参谋长,731部队设立发起者。1946年2月被联合国占领军逮捕,作为A级战犯在远东军事法庭上被判处死刑,1948年12月绞刑。&/p&&p&户田正三,战前京都大学医学院院长,战后成为了金泽大学第一任校长,并连任四届校长职务。1961年死去。&/p&&p&田部井和,731部队伤寒研究负责人,来自京都大学。战后担任京都大学医学院院长。1977年死去。&/p&&p&吉村寿人,731部队冻伤研究负责人,来自京都大学。战后担任京都府立医科大学校长。1990年死去。&/p&&p&长与又郎,战前东京大学校长,1941年设立日本癌症学会,担任学会会长,世界级癌症研究权威。1941年死去。&/p&&p&&br&&/p&&img src=&/v2-abac34fa144_b.png& data-rawwidth=&1125& data-rawheight=&6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5& data-original=&/v2-abac34fa144_r.png&&&p&&br&&/p&&p&-------------------------&/p&&p&最后再介绍一下 NHK电视台。&/p&&p&&br&&/p&&p&NHK电视台成立于1950年,全名是「日本放送协会」,受日本总务省管辖,算是日本的「中央电视台」。&/p&&p&&br&&/p&&p&因为作为日本政府的自然灾害紧急联络媒体,NHK的节目在全国各地都可收听。同时,NHK也是报道天皇讲话、参议院选举等等政府重大事件的唯一平台。&/p&&p&&br&&/p&&p&然而,为了保持报道中立性,NHK被禁止报道与南京大屠杀、慰安妇事件和日本-韩国、日本-中国之间的领土争议问题。但是在日本战败纪念日的8月15日前夕,NHK肯下功夫选择了「731部队」这个同样会触痛日本极右翼分子的话题,制作了这期纪录片节目,可以说相当良心。&/p&&p&&br&&/p&&p&(但是在日本的我们仍然会说「わたしは日本語たべません」来拒绝缴纳NHK电视费的。)&/p&&p&&br&&/p&&p&=======================&/p&&p&我想,看完这部纪录片,作为战争受害者的中国人,心情会是非常复杂的:&/p&&p&&br&&/p&&p&作为平民百姓,在媒体的舆论诱导下,就可以如此轻易地相信被片面报道甚至是歪曲的时事消息,转为支持军队进行如此血腥恐怖的行为。&/p&&p&&br&&/p&&p&作为被迫参战的一名小兵,尽管对遭受非人虐待的俘虏们心存怜悯,却迫于压力无法表达出来。&/p&&p&&br&&/p&&p&作为一名科学家,为了研究工作的成功,获得更多的研究经费,或是个人未来的发展前途,就可以下命令进行如此冷血邪恶的活体实验。&/p&&p&&br&&/p&&p&战争真的会夺去人心中的一切善良吗?还是说,人本质上就是盲目、懦弱且自私的呢?&/p&&p&&br&&/p&&p&===============&/p&&p&评论区出现强行黑!&/p&&p&&br&&/p&&img src=&/v2-a72b11c3108bcba5d4ba983f0ccd8003_b.png& data-rawwidth=&648& data-rawheight=&1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8& data-original=&/v2-a72b11c3108bcba5d4ba983f0ccd8003_r.png&&&p&然而:&/p&&p&&br&&/p&&img src=&/v2-9d82e1bc6a39effe5a8add9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9d82e1bc6a39effe5a8add9_r.png&&&p&8月13日 21:00 - 21:49,NHK综合台(即NHK主台,可以理解为CCTV1),一般来说,我们管这个时间段叫「深夜档」吗?&/p&&p&另外,这个片子的版权在NHK,属于「NHK Special」系列。这个系列从1989年4月起,就固定在每周日的晚21点播出。&/p&&p&&br&&/p&&img src=&/v2-db822b46185cadcd834c_b.png& data-rawwidth=&696&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6& data-original=&/v2-db822b46185cadcd834c_r.png&&&p&&br&&/p&&p&同样,所有的NHK特别纪录片,都会放在深夜-凌晨档进行重播,这不是有所偏向,而是为了「想要用录像机定时功能录下来看」的人准备的:&/p&&p&&br&&/p&&img src=&/v2-5b2d7ed10b7af3a91ef987be799356dc_b.png& data-rawwidth=&501&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1& data-original=&/v2-5b2d7ed10b7af3a91ef987be799356dc_r.png&&&p&&br&&/p&&p&说「只有NHK一家敢放」,那Youtube上的恐怕是幻象了?&/p&&p&&a href=&///?target=https%3A///watch%3Fv%3DQfy5TMbueS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Qfy5TMbueS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img src=&/v2-c4c4802c6_b.png& data-rawwidth=&845& data-rawheight=&1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5& data-original=&/v2-c4c4802c6_r.png&&&p&&br&&/p&&p&日本右翼不正视历史非常无耻,而中国部分网民不正视现实,又怎么说呢?&/p&
谢谢邀请... 那好几个答案号称「我没看纪录片但是我先来说两句」的... 这什么情况?你连聊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来尬聊,是不是有点儿... 我正好刚写了个专栏,就改改发这边吧,内容是NHK纪录片的全篇解读。===================731部队,其对外的公开名字是…
高票答案难不成是穿越了么?这是活在上世纪30年代的低调俱乐部文人吧?&br&&b&抗日战争打不下去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正是因为在中国战场不断失血导致的经济崩溃,日本才不得入侵越南抢粮度荒,并进一步引发美国对日制裁,对日制裁则引发日本偷袭珍珠港。&/b&&br&&br&侵华战争打不下去了去入侵越南,入侵越南被制裁就去偷袭珍珠港。这才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逻辑线。&br&&br&日本学者纐缬厚在其《何谓中日战争?》一书中说:&br&&blockquote&可以说,当时的处境是,面临注定的战败,虽然想要撤军,但已深深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最终陷入了持续损兵折将、加剧国力消耗的困境。“中日十五年战争”自以柳条沟事件为起因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开始,经卢沟桥事件而发展为全面战争,耗尽了日本的主要战力,国力亦疲惫不堪。在战争之初,中国不堪一击以及压制论弥漫了日本政府和军部,舆论界和媒体也大肆宣扬对中国的战争必胜。在这样的国内舆论形势下发动了侵华战争,陷入了如同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一样的泥沼。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当时采取了对东南亚地区武力进攻的对策,并由此引发了对英美的战争。总之,对英美的战争,可以说是作为中日战争的延伸而启动的。&/blockquote&&img src=&/daa_b.png& data-rawwidth=&152&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2&&&br&&br&那么,日本究竟面临怎么样的困境呢?&br&&br&&blockquote&企划院对经济国力的判断就极为悲观。我国国力于1938年度达到最高水平,1939年开始下降,在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处于严重状态。 不管陆、海军的武器装备生产如何增长,基础国力还在不断下降,国家计划没到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开始破产。&/blockquote&——《大东亚补给战》&br&&br&作为工业生产核心的钢:&br&&br&&blockquote&钢铁工业由于矿石、生铁和废钢铁不足,10-30%的炼钢、轧钢设备停工待料。钢材尤为不足,减产30%。&/blockquote&——《大东亚补给战》&br&&br&而最要命的粮食,情况最为凄惨:&br&&br&&blockquote&日本为突然表面化的国力穷困状态而苦恼着。寄以极大希望的扩充生产力计划已正式开始执行,而实际完成情况仅仅为计划数的80%。电力不足、严重的米荒一齐袭来。&br&&br&在东京各警察署管区内,许多人家的米谷保存量降到平常需要保存量的一半以下。警察署长亲自和粮商一同为买米而奔走,并采取了每次出售限制在二升以下的办法。&br&&br&39年在东京和大阪等城市,粮荒表现的尤为严重,市民每次的购买量被限制在二升以下。粮食问题造成民心极度不安,发展成为阿部内阁倒台的最大因素,接着组阁的米内内阁任然为此问题而苦恼,直到1940年5月,每次内阁的阁议仍“总是议论米的问题”。&/blockquote&&br&——《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br&&br&为什么这么惨?一方面是为了应付战争需求输入大米(从台湾、东北和朝鲜)大幅度降低。1938年为225万吨,1939年为145万吨,1940年只剩下48万吨。一方面日本本土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破坏。年间,农村劳力减少了207万人,农业用地减少了237774町。1940年稻米较前5年的平均产量减少了431.5万石;而1941年的产量又较1940年减少了578.6万石。&br&&br&1941年日本实施的配给制规定,成人每日口粮定量330克。配套颁发的“白米禁止令”,即要求糙米和精米混吃。这个配给量甚至已经低于中国灾荒年时代的标准。很多人宣称日本是为了石油才去打太平洋战争。实际上相对于石油,饥饿才是日本最为迫切的危险。为了解决口粮问题1940年日本花了2亿日元外汇从越南进口大米。&br&&br&2亿日元外汇对于当时的日本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的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在回忆录《使日十年》中说,在1941年10月:&br&&blockquote&可以利用的外汇,总数约为2万德国马克,需要付外汇的契约到期时,日本政府势必拖欠。&/blockquote&你没看错,2万,不是2亿!&br&&br&&b&因此,对于日本来说,1941年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美国的禁运,而是即使美国不禁运,日本也根本没钱去购买米和油了。这也是日本冒险入侵越南的根本原因。&/b&&br&&br&何况日本要买的仅仅是米和油吗?铁矿、矾土、橡胶、铅、稀有金属乃至硫酸,日本每样都主要或完全依赖进口。而在1941年10月,日本总共只有2万德国马克的外汇用来购买这些。&br&&br&什么是绝境?这就是绝境。不然你以为鬼子真不知道老美惹不起么?&br&&br&&b&要继续侵华战争,日本唯一的出路是美国把日本列入租借法案。&/b&&br&&br&好吧,你干脆说东条英机是罗斯福他爹好了。&br&&br&所以日本选择了一条非常有日本特色,符合日本思维的道路:用一个更大的危机来掩盖现在的危机。&br&&br&美国历史学家彼得·利伯曼(Peter Liberman)有一本著作叫《征服合算吗?》。书中指出,一个国家征服另一个国家能增加物质资源,进一步增强其经济基础。对占领者来说,这些新增资源的多少是变化不定的,它依赖于被占领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占领者严加管制的意愿。战争期间只能维持生存的农业国是没有什么资源可被占领者榨取的。被占领国要具备相当程度的现代经济成分——特别是工业化、有效的运输和信息等基础设施,这样占领者才有利可图,否则,剩余产品太少,汲取费用太高。入侵时的战争破坏程度也影响占领者的获利前景,因为恢复现代工业所需的时间取决于损失的大小,因此也影响着占领者的汲取能力。至于占领者,利伯曼发现,其限制条件是是否打算积极无情地捞回征服成本。“占领政府”的经济汲取率不可避免地低于本国政府控制时期。如果占领国不愿意强迫被占领国服从,那么汲取率将降到零。占领者必须试图通过严厉的镇压迫使被占领国屈服,尤其是被占领国民族主义情绪特别强烈的时候。&br&&br&利伯曼研究得出,年日本占领中国,维持占领的费用庞大,而从这些支离破碎的占领地区汲取财富和资源的前景暗淡,且贯穿战争之始终。中国当时现代经济部门极其不发达,以至于不能快速产生回报;其通信设施落后,以至于不能执行高压政治;民族主义力量又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日本占领者不支付巨额镇压费用就无法进行经济剥削。而这巨大的消耗仅仅3年时间就压垮了日本经济,迫使日本不得不寻求更加极端的军事冒险。&br&&br&&i&&blockquote&&b&从历史事实来看,日本是在对亚洲的战争中,尤其是在对中国的战争中战败了。&/b&也就是说,日本战败,根本上是由持续不断的所谓“中日十五年战争”(1931年9月---1945年8月)的长期战争所决定的。&/blockquote&&/i&&br&——《何谓中日战争?》&br&&br&最后,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论持久战》。虽然我怀疑知乎有多少人看过《论持久战》。&br&&blockquote&从社会行程说来,日本已不是兴旺的国家,战争不能达到日本统治阶级所期求的兴旺,而将达到它所期求的反面——日本帝国主义的死亡。&b&这就是所谓日本战争的退步性。&/b&&br&&br&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日本统治者想从战争中解决这个困难问题,但同样,将达到其所期求的反面,这就是说,它为解决这个困难问题而发动战争,结果将因战争而增加困难,战争将连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br&&br&它是快要死亡的帝国主义,它已处于退步时代,不但和英灭印度时期英国还处于资本主义的进步&br&时代不相同,就是和二十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也不相同。此次战争发动于世界帝国主义首先是法西斯国家大崩溃的前夜,敌人也正是为了这一点才举行这个带最后挣扎性的冒险战争。所以,战争的结果,灭亡的不会是中国而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集团,这是无可逃避的必然性。&br&&br&日本在中国的掠夺虽然不能说它绝对不能有所成就,但是日本资本缺乏,又困于游击战争,急遽的大量的成就是不可能的。&br&&br&日本威胁南洋和威胁西伯利亚,将较之过去更加严重,甚至爆发新的战争。&br&&br&今日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强,但在中国自己比较起来,却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及 其领导下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中国今天的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种进步的基础上得到了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可能性。中国是如日方升的国家,这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没落状态恰是相反的对照。&b&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b&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br&&br&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战争就是这些特点的比赛。这些特点在战争过程中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一切东西就都从这里发生出来。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是贯彻于双方一切大小问题和一切作战阶段之中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观察中日战争如果忘记了这些特点,那就必然要弄错。&/blockquote&
高票答案难不成是穿越了么?这是活在上世纪30年代的低调俱乐部文人吧? 抗日战争打不下去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正是因为在中国战场不断失血导致的经济崩溃,日本才不得入侵越南抢粮度荒,并进一步引发美国对日制裁,对日制裁则引发日本偷袭珍珠港。 侵华战争…
我理解很多时候说实话是不中听的,但我的确认为大多数答案完全偏题了。题目问的是张纯如女士的自杀,&b&100个答案里面,竟然没有一个提到张纯如女士本人留下的三张自杀遗言字条,大多数却大谈特谈她自杀七年前出版的一本书。&/b&&br&&br&事实上,张纯如女士的自杀和她撰写的那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i&The Rape of NanKing,&/i&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直接。有三个证据:&br&&br&1. 这本书出版于1997年,而张纯如女士第一次被诊断出精神崩溃是2004年8月的事情,中间已经相隔7年之久。&br&&br&2. 事实上张纯如女士在2003年出版了另一本书,&i&The Chinese in America,&/i&讲述的是中国人在美国生活中持续受到的边缘化对待。倘若说张纯如女士的状态的确受到了写作的影响,那也应该是受到这本书的影响更大&i&。&/i&首先是她的精神崩溃发生在这本书出版不久,其次是她在这本书里非常情绪化甚至可以说非常直接地写道:&br&&br&『scratch the surface of every American celebrity of Chinese heritage and you will find that, no matter how stellar their achievements, no matter how great their contribution to U.S. society, virtually all of them have had their identities questioned at one point or another.』&br&&br&『刮开每个在美国成名的,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美裔华人的外表,你会发现无论他们获得的成就多么杰出,无论他们为美国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事实上他们所有人的身份都曾经受到过各式各样的质疑。』&br&&br&3. 最直接的证据,是张纯如女士在她的遗言中承认,&b&她作为畅销书作家的那段时光是她人生最美好的时光。&/b&在第二张遗言纸条中,她提到:&br&&br&&b&『 It is far better that you remember me as I was—in my heyday as a best-selling author—than the wild-eyed wreck who returned from Louisville.』&/b&&br&&br&&b&『你们最好记住那个曾经的我——那个作为畅销书作家如日中天的我——而非那个从路易斯维尔市回来后变得失魂落魄的我。』&/b&&br&&br&那么张纯如女士写的三张自杀遗言字条的内容是什么呢?她提到的路易斯维尔市的经历又是什么呢?&br&&br&张纯如女士自2004年8月被诊断为精神崩溃,医生和她的家人和朋友认为这部分源于睡眠剥夺,一些草药补品,以及一些处方药物严重的心理副作用的影响。在她准备第四本书的材料(一本讲述巴丹死亡行军的书,是日军对美菲联军的暴行)时,在路易斯维尔市爆发了应激性精神病,几乎无法走出旅馆的房间,后被送往医院。这个事件对她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使她产生了严重的迫害妄想。日,她在自己的车中用左轮手枪射入口中导致死亡。事实上,她直到临死前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调查证明她在自杀前服用了利培酮和丙戊酸来稳定情绪,可惜这些药物并没有起到作用。&br&&br&张纯如女士留下了三张自杀遗言纸条,最早的一张是11月8日,第二张是第三张的草稿。&br&&br&第一张:&br&&br&『I promise to get up and get out of the house every morning. I will stop by to visit my parents then go for a long walk. I will follow the doctor's orders for medications. I promise not to hurt myself. I promise not to visit Web sites that talk about suicide.』&br&&br&『我承诺我会在早晨起床并走出房子。我将进行一段长长的散步,并顺路拜访我的父母。我将遵照医生的医嘱服药。我承诺不会伤害我自己。我承诺不会访问那些讨论自杀的网站。』&br&&br&第二张(是第三张的草稿):&br&&br&『When you believe you have a future, you think in terms of generations and years. When you do not, you live not just by the day — but by the minute. It is far better that you remember me as I was—in my heyday as a best-selling author—than the wild-eyed wreck who returned from Louisville. ... Each breath is becoming difficult for me to take—the anxiety can be compared to drowning in an open sea. I know that my actions will transfer some of this pain to others, indeed those who love me the most. Please forgive me.』&br&&br&『当你相信你拥有未来时,你的设想是基于代际或者年。当你不相信你拥有未来时,你的设想并不是基于天——而是基于分钟。你们最好记住那个曾经的我——那个作为畅销书作家如日中天的我——而非那个从路易斯维尔市回来后变得失魂落魄的我……我的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困难——这种焦虑堪比淹死在开阔的海洋中。我知道我的行为将会把一些这样的痛苦传递给别人,那些最爱我的人。请原谅我。』&br&&br&第三张:&br&&br&『There are aspects of my experience in Louisville that I will never understand. Deep down I suspect that you may have more answers about this than I do. I can never shake my belief that I was being recruited, and later persecuted, by forces more powerful than I could have imagined. Whether it was the CIA or some other organization I will never know. As long as I am alive, these forces will never stop hounding me.』&br&&br&『Days before I left for Louisville I had a deep foreboding about my safety. I sensed suddenly threats to my own life: an eerie feeling that I was being followed in the streets, the white van parked outside my house, damaged mail arriving at my P.O. Box. I believe my detention at Norton Hospital was the government's attempt to discredit me.』&br&&br&『我在路易斯维尔市的经历有一些我将永远无法理解的地方。实际上我猜测对这个问题也许你们比我了解的更多。我实在无法动摇一个信念,即我被某些比我想象中更强大的力量雇佣并迫害。这个力量也许是 CIA,也许是其他组织,我永远不知道。只要我还活着,这些力量将永远不会停止对我的追捕。』&br&&br&『在我动身去路易斯维尔市之前的几天,我就产生了一种对自身安全的深深的不幸预感。我感觉到了对我生命种种突然的威胁:这是一种恐怖的感觉,比如我在街上被人跟踪,停靠在我家门口的白色厢式货车,和我信箱里被损坏的邮件。我相信我在诺顿医院之所以被扣押是因为政府想败坏我的名声。』(她在路易斯维尔市发病后被送往诺顿医院)&br&&br&最后,谈谈我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张纯如女士的悲剧和很多名人自杀的悲剧(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哥哥,张国荣)类似,直接原因是长期抑郁,次要原因是严重的药物副作用。从她的三张字条可以看出,她实际上一直在尽力求生。她的第一张字条反映出她强烈想要暗示自己去遵从特定的生活习惯,使用的词都是 I will,I promise,但仅仅一天之后,她在第二张字条中已经无法承受那种焦虑的折磨,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而在不久之后的第三张字条中,她已经失去了理智,产生了严重的迫害妄想症。&br&&br&&i&The Rape of Nanking&/i&对于她的死亡是否有影响?答案也许是 Yes。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那么直接和显著。从她著作的选题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情绪非常敏感,视角非常独特的作家。这样的性格令的确能够帮助她深入到黑暗中挖掘素材,但却无助于她走出历史的黑暗,回归到生活的阳光下。&br&&br&另一个因素是骤然成名对年轻的她的影响和压力。她作品的成功可能甚至超出了她自己的想象。而之后她并没有学会如何很好的应对这样的名气和随之而来的压力。其实这在作家群体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川端康成,太宰治,海明威,等等例子都说明了某种意义上作家真的是抑郁症的高危群体。&br&&br&最后一个我理解可能被很多人忽略的因素是,她的这种抑郁很有可能是积累性质的。换言之就是,一本书的写作也许并不会导致很严重的问题,但是两本书,三本书,就不同了。她的第一本书《Thread of the Silkworm》讲述的是钱学森的故事,但从第二本书的南京大屠杀,到第三本书的美国华裔的边缘化对待,到第四本书的主题巴丹死亡行军,可以看出她已经明显形成了一套写作选题的风格。而对于单一作家来说,这一系列沉重和黑暗的题材的写作实际上积累了非常大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同时,其他答案和有些评论也指出了她家庭的原因(这方面我不了解,并不评价),但有一个细节让我比较留意,张纯如女士的第一张字条里说『我将进行一段长长的散步,并顺路拜访我的父母』,说明当时她并没有和父母住在一起。但从常理上看,一个已经被诊断为应激性精神病的患者周围不应时刻有人照看吗?更进一步,张纯如女士是如何得到枪支的?为什么在她发病后枪支没有被管理起来?她离家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发觉?&br&&br&这些问题,可能很难找到答案了,但也许能给活着的人们提供照一些借鉴。&br&&br&进一步,我经常有一种感受,那就是网络世界对于一些看似成功的人士(尤其是演员和作家群体)是刻薄的——他们的名气和财富似乎就可以 justify他们的心理上的折磨。演员的自杀可以被影视公司翻出来再次炒作,作家的自杀可以让书商借此大卖一笔,他们连死都无法逃脱被商业化和被舆论消费的命运。如今讨论张纯如女士的自杀也是如此,我们还是在围绕她的一本成名作,却甚少真正关心她的心理历程和抑郁的经历。&br&&br&&b&斯人已去,于是很多人就说,我们应该关心她留下的东西。但我却理解,真正值得我们关心的,不应仅仅是她留下的东西,还应包括她是为什么离去的,以及,如何才能避免更多人用同样的方式离去。&/b&&br&&br&参考资料:&br&&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Iris_Cha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ris Chang - Wikipedia&i class=&icon-external&&&/i&&/a&
我理解很多时候说实话是不中听的,但我的确认为大多数答案完全偏题了。题目问的是张纯如女士的自杀,100个答案里面,竟然没有一个提到张纯如女士本人留下的三张自杀遗言字条,大多数却大谈特谈她自杀七年前出版的一本书。 事实上,张纯如女士的自杀和她撰写…
姥爷今年88岁。&br&参加了解放战争。&br&参加了朝鲜战争。&br&立功无数。&br&可我们从没见过什么勋章。&br&甚至一张军装照都没见过。&br&问姥爷,姥爷说:扔了。&br&说得很淡定。&br&一次战斗冲锋,一个连上去,两个人回来换来的勋章,就这么扔了。&br&搞侦查伤了一根指头换来的勋章,就这么扔了。&br&俘虏了数名美国黑人换来的勋章,就这么扔了。&br&……&br&回国后,姥爷被调驻北京。&br&&b&可是,想起在家的姥姥,想起还在襁褓的我的大舅,自己居然从北京跑回来了&/b&!&br&47年入党的党籍也不要了。&br&回到家里默默地做一个林场会计直到退休……&br&……&br&&b&老子打仗是为了军功章吗?不!为的是我身后的家人!身后的国!&/b&&br&&br&&img data-rawheight=&860& data-rawwidth=&1180& src=&/135ffa11ff61b6e428422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0& data-original=&/135ffa11ff61b6e428422c_r.jpg&&此匾一直藏在姥姥家的阁楼上,直到搬家时才取出来。&br&问姥爷:为什么单单保存了这个匾?&br&姥爷回答:这是家乡人给我发的……&br&&br&&br&&br&+++++++++++++++++++++++++++++++++++++++++++++++++++++++++++++++++++++++++&br&接到知乎管理员私信,说我泄露他人隐私。为保护本答案,特删除此前本人有关知乎用户 &a data-title=&@咖啡&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32cca3022ad6bee66c6b2c6fa0fd5a85& data-hash=&32cca3022ad6bee66c6b2c6fa0fd5a85& data-tip=&p$b$32cca3022ad6bee66c6b2c6fa0fd5a85& data-hovercard=&p$b$32cca3022ad6bee66c6b2c6fa0fd5a85&&@咖啡&/a& 的人肉搜索内容。(此用户在本答案评论里几次侮辱我家人我姥爷,按知乎管理员要求,他的侮辱言论的截图也须一并删除。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3d198aa83efb9f4a4c027e& data-hash=&3d198aa83efb9f4a4c027e& data-tip=&p$b$3d198aa83efb9f4a4c027e& data-hovercard=&p$b$3d198aa83efb9f4a4c027e&&@知乎小管家&/a& )&br&&b&最后,谢谢大家的支持,让我看到了知乎正义和温情的一面!&/b&
姥爷今年88岁。 参加了解放战争。 参加了朝鲜战争。 立功无数。 可我们从没见过什么勋章。 甚至一张军装照都没见过。 问姥爷,姥爷说:扔了。 说得很淡定。 一次战斗冲锋,一个连上去,两个人回来换来的勋章,就这么扔了。 搞侦查伤了一根指头换来的勋章,…
在日本一家银行等候时,随手拿过一本杂志,上面有刊载一个日本老兵在中国时候的回忆,跟一般见到的战争回忆不太一样,非常生活细腻,写在中国见到的山水风景,文化风俗,看得出作者虽然当兵,但是个比较文艺的军人。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和感受。&br&可惜当时没留心,可以把杂志带走的(免费),现在就找不到原文了,我只能大致回忆一下内容。&br&&br&作者在战争后期被派到杭州,不是前线,工作多以文书为主,不甚危险。&br&他本人很喜欢中国文化,杭州很对他的胃口。闲暇时,就穿上一般服饰去杭州到处观光。&br&有一次,他在茶馆看到两个中国人在围棋对弈,他本人从小就跟父亲学围棋,看得入迷,对其中一位中年男人的棋艺佩服非常,很想坐下来跟他下一局,但又害怕自己的身份暴露引起不愉快,只有默默在一旁看着。&br&&br&就这样,每逢有空他就会去那个茶馆,如果碰到那个中年男人在下棋就旁观,从来不说一句话。&br&有一天,下着雨,茶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军为什么那么厉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