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都有那些听诊器效果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首案编写 周兰芳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帮助学生养成爱观察的习惯。
&&&&&&2.培养学生爱科学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出示实物或图片)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
   3、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4、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带问题自学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意思。
  (2)把课文读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努力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异常思索缓步沿着分析木棍研究效果听诊器肺结核克服形状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仔细听听与老师一起纠错。
  注意:多音字:脏
  诊、棍:前鼻音
  (5)四人小组练读,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再交流。
  3、朗读全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2、指导写好“肺”、“索”、“状”。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二、精读感悟。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看看图片,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
   2、雷奈克发明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1)“心里难过”能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怎样的医生?(尽职)
    (2)出示: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
     “整日思索”什么意思?
     整日思索什么呢?(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为什么要整日思索这个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了解“如果……就……”的用法)
     雷奈克为什么要整日思索?
    (3)指导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3、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第一个听诊器的呢?
    (1)自由朗读第二段,了解发现的经过,用自己的话说说。
    (2)指名说说,其余补充。
    (3)四人小组来演一演事情的经过,想象一下雷奈克当时会说什么,做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表演雷奈克的同学在表演中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表现出来。
    (4)指名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同学们一起做“导演”帮助“演员”说戏。
      A、“缓步”与“整日思索”相照应要表现出来。
      B、雷奈克“被吸引”是因为孩子们的“贴”、“划”要表现出来。
      C、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雷奈克做了猜测:通过木版,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并且亲自做了实验。这里要将想到的和动作表现出来。
      D、“果然”是什么意思?(事实与猜想的一样)
      E、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高兴极了”、“马上”体现雷奈克的迫不及待,应该表现出来。
      F、“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指导表演出来。
        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动的心情。
    (5)四人小组再演一次。
   4、朗读第3小节。
   5、从孩子司空见惯的游戏中,雷奈克能够受到启示,解决医疗难题,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只要做有心人,细致观察生活,肯动脑筋,便会有所发现。)
   6、但是,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足,还在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齐读第四自然段。
    “又发现”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发现”说明什么?
     师总结: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正是雷奈克对医学事业不懈追求的表现。(有关雷奈克医生的动作描写很关键,可以让学生自读自悟。)
  三、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雷奈克医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
   3、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四、指导造句。(如果……就…………果然……)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造句。
  课外:
    复述故事的经过,要求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词句,发挥自己的想象,加入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说得具体、生动。
    收集中外发明家搞创造发明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思索——启示——发现——做成
教后记:这是一篇介绍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发明经过的科学故事,文章写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从生活中的一个偶然发现中受到启发,通过反复试验,最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从而说明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中,我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读中学习和积累语言;二是弄清听诊器发明的过程。重点抓住第二自然段进行指导朗读,感悟,最后进行写字指导,造句练习,说话练习和实践活动。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都能很好地复述课文。
&教学这一课,感觉将全体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主要是教学每一自然段所用的方法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同时设计的练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处于思维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不知道下一步老师会怎么安排学习,充满了期待,自然常常开小差的学生也能较持久地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每种设计紧紧围绕的训练进行,每一步学习都要求让学生动动手,动动脑,动动口。学生想开小差都没时间。可见,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设计十分重要。要变单一的几人对话为全体学生的综合运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语文课文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1816年,法国巴黎流行着可怕的肺结核病。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去,心里十分难过。他想: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
一天,雷奈克缓步从一个花园走过,突然被两个正在玩跷跷板的男孩吸引住了。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板上轻轻地划着。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他把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膛,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就这样,雷奈克每天可以用它仔细听病人内脏的声音,然后分析研究,作出诊断。
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于是,他把空心木管的两端做成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机有听诊器效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