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次”是如何实现的

浙江:“最多跑一次”是如何实现的
浙江:“最多跑一次”是如何实现的
[导读]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只要跑一次。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今年2月作出的公开承诺。
  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只要跑一次。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今年2月作出的公开承诺。
  时间过去半年,8月初,浙江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超过八成事项已经实现&最多跑一次&。经过3批梳理,省级层面目前已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889项,设区市本级平均845项,县(市、区)平均732项,都达到政府办事事项的80%以上。根据2016年办件量测算,省、市、县三级已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的办件量也已占全部办件量的80%以上。
  理念之变: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浙江是最早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省份之一。1999年,全国第一家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绍兴诞生,首开集中审批服务的先河。近20年间,浙江历经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省省级行政许可事项从1000多项减少到283项,省级部门行政权力从1.23万项精简到423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
  2013年开始,围绕&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改革目标,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主线,浙江省政府自身的改革再次提速。今年初,在&四张清单一张网&的基础上,浙江省自我加压,更进一步提出刚性目标: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告诉记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先感受到的不是简政放权了多少项目,而是看能不能一次办成、办得方不方便。如果办一件事要来回跑好几次、跑好几个部门,就是不方便、不满意。
  车俊认为,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央有要求、群众有呼声、浙江有基础。浙江要高质量完成中央赋予的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就要努力在提供最优制度供给上胜人一筹,在营造最佳营商环境上先人一拍,在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上快人一步。
  如果说在过去几轮简政放权改革中,将服务窗口进行物理集中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推出&四张清单一张网&,都是从规范政府自身行为的问题导向出发,那么&最多跑一次&则是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改革的切入口是民意焦点,改革的评判权也在群众手中,以群众反馈、群众感受为评价标准,是不是&跑一次&,最终都由群众来界定。
  正因如此,&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仅仅是减少群众到政府办事的次数,而是执政理念的根本转变,是&八八战略&的传承和发展,倒逼各级政府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节约制度成本,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需求导向:什么事难办,就办什么事
  &最多跑一次&,从哪里&跑&起?
  &首先要从群众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改起,什么事难办,就办什么事。&浙江省委、省政府有言在先:要以需求为导向,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突出重点系统、重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比如不动产统一登记。此前,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铁雄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到杭州市民中心,体验了一次不动产登记办理流程。
  &办一本不动产证,有15个环节,群众还要多次取号排队。&换位体验后,陈铁雄要求国土资源部门主动加强与住建、地税部门的沟通对接,立即整改。
  如今,15个办事环节被整合为3个环节,房屋交易、税收、不动产登记实行联合窗口并联办理,实现&一次取号、一窗受理&。办事群众提交资料后,3个部门同时对资料进行把关,符合受理条件的统一出具受理单,实现房屋交易、税收和不动产登记全流程&60分钟领证&。
  浙江省编办主任鞠建林认为,现有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点的政府部门,其实很多内部事项互相关联,完全可以把它做成一站式服务,让老百姓办事更加方便。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现在已成为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有效途径。
  &一窗受理&,是行政服务中心分领域设置若干综合窗口。群众来办事,无需到多部门或多窗口分头跑,只需将材料提交给综合窗口,由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全流程协调,按责转办。
  &集成服务&是各部门协同作战,开展并联审批、模拟审批、容缺预审、全程代办等,为群众和企业提供高效集成的政务服务。
  鞠建林说,&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受理与审批分离、审批与监督评价分离,改变当前部门自我受理、自我审批、自我评价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了政府行政效能。像企业关注的投资项目审批、外贸企业办证业务,都已实行&一窗受理,全程代办&,审批材料缩减一半,跑腿次数从10多次减少到只需跑1次。
  流程再造: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
  &一窗&的背后是&一张网&。这些重点领域的突破,关键是基于浙江政务服务网推进流程再造,实现了部门间规章制度对接、流程整合和信息共享。
  承担浙江政务服务网软件开发的项目经理介绍,浙江各级政府部门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共享部门数据、开发新应用,都是基于这个平台。
  今年2月,浙江出台&公共数据与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分两批制定了《省级公共数据共享清单》,共开放57个省级单位3600项数据共享权限。省级超过70%、市级超过60%、县级超过50%的办事项目已开通网上申请服务。
  与此同时,浙江依托政务服务网开发&综合受理&专用平台、电子证照库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电子监察平台,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率先试点的衢州市是最早的获益者,已经实现了前期突破。记者在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看到,工作人员一窗受理、录入办件材料之后,立即发起在线&联办&,系统会自动判断办件的后置部门,相关证照文件在线调取,并在部门权限范围内实现电子签章。
  衢州市市长徐文光告诉记者,大数据打破了&信息孤岛&,政务数据共建共享、电子材料在线流转,真正实现了行政效能质的改变,变&群众窗口间来回跑&为&数据部门间网上走&。
  目前,浙江正以电子化归档为突破口,推广电子签章,全面开启&无证明时代&,让数据真正&跑&起来,让老百姓少奔波,形成&最多跑一次&事项在线归档、保存、移交、利用的长效机制。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说,电子化归档是浙江打通&最多跑一次&后台的重要一环,既有利于将权力装进可追溯的数据笼子里,又倒逼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受理材料电子化和申报在线化,推动流程再造、信息共享。
  这意味着,未来的浙江,不仅能让群众办事少跑腿,&跑一次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还能通过全链路数据跑腿,让更多办理事项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不用跑一次&。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编辑:张柳婷
100/100字符
全部评论(0)
千家智客APP
千家智客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智能行业!“最多跑一次”怎么实现?_五版_金华晚报_金华新闻网
关注我们:
“最多跑一次”怎么实现?
相关实施方案印发
提示: 记者昨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全面推进我市政务服务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服务环境,最大程度地满足办事群众便利化需求,结合我市推行的“淘宝式政务模式”改革实践,市政府第14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记者昨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全面推进我市政务服务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服务环境,最大程度地满足办事群众便利化需求,结合我市推行的&淘宝式政务模式&改革实践,市政府第14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年内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
据了解,我市将按照技术创新与流程再造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优化政务服务要素,综合运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快递收发、网上支付等互联网工具,率先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推行&淘宝式政务模式&应用,原则上在2017年年底前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
其中,对于已经能做到和马上能做到&跑一次&或&零上门&的事项,于2017年2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对于目前尚未实现&最多跑一次&,但近期能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流程、精简环节、推进网上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事项,于3月底前向社会公布;三季度前再公布若干批&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年内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总体目标。
据介绍,纳入改革的政务服务事项范围: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征收、行政奖励以及年检、备案、其他审批权等依申请类权力事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的依申请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结合清理工作同步纳入改革实施范围。纳入重点突破的改革领域:商事登记、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不动产交易登记、公积金管理、政府非税收入征缴、公安在线、社会保障等七大类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紧密的领域。
行政事业收费事项纳入相关平台
根据《方案》,我市将按照适用于互联网技术和满足用户体验的要求,对政务服务事项前置条件、材料、流程进行清理、规范和优化。同时,深化政务服务网金华分厅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综合运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快递送达、网上支付等互联网手段,探索建立政务服务事项淘宝式零现场办理机制并推广运用,试点推进电子签名对接应用。出台《金华市电子证照应用管理暂行办法》,在完成省政府试点事项的基础上推广电子证照的免纸质提交引用,实现跨部门证照类信息共享引用;对不适合纳入电子证照库管理的跨部门共享数据,采用点对点协议对接的方式,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最大程度减少申请人重复提交纸质材料,增强互联网应用体验。
另外,推广办理材料快递提交送达服务机制,逐步推广政府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应用。在完成道路交通违法罚款、公办中小学学费线上缴纳的基础上,逐步将与百姓密切相关的行政事业收费事项纳入政务服务网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拓展网页缴费、APP缴费、支付宝缴费、二维码扫描缴费、银行网点柜面及自助设备缴费等方式。
常用证明类事项纳入APP网上申报
根据《方案》,我市将选择一批相对适合在移动端办理的个人业务或简易事项,在实现电脑端淘宝式业务办理模式的基础上,优化办理流程和要素,将业务整合接入浙江省政务服务网移动APP金华分厅。
其中,结合新行政服务中心实体大厅建设,同步开发政务服务网金华分厅移动端APP排队叫号系统,整合对接国地税、出入境、市场监管、不动产登记等功能区域独立叫号系统,实现网上叫号、预约、咨询评价和投诉功能,节约办事人时间成本。在完成证明类事项清理的基础上,将一些常用的证明类事项纳入政务服务网金华分厅移动端APP网上申报,通过快递送达的方式,实现异地&零现场&办理。同时,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逐步将适用于个人应用的商事登记、机动车、出入境、治安、住房保障、社会保障、不动产登记、公积金业务、犬只登记等事项整合接入政务服务网金华分厅移动端APP应用。
据介绍,我市将对接房产登记数据,试点推进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以全省市场主体数据资源大集中为支撑,加快与政务服务网金华分厅的本地化对接,进一步简化优化企业登记流程,全面推行&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身份认证、电子签章、电子归档&的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同时,结合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按业务关联性和无缝对接原则,整合不动产交易、征税、登记办事窗口,建成市区&房管交易审核、地税征税开票、国土登记控管&的不动产交易登记服务功能区。重点加快实施公安在线、社会保障、不动产登记、房产交易、公积金管理、住房保障、交通运输、公共资源交易、车牌竞买、民政救助等自建系统的政务服务网一体化改造,其中涉及乡镇(街道)、村(社区)的,要将系统延伸至基层办理。
本报记者 胡哲南
来源: 作者: 胡哲南 责任编辑:  温岭是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纪第一缕曙光首照地,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的南翼,三面临海,东濒东海,南连玉环,西邻乐清及乐清湾,北接台州市区。全市陆域面积92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79平方公里,大小岛屿170个,海岸线长317公里,滩涂面积155平方公里。 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沿海高速公路、104国道穿境而...
您现在的位置:&>&&>&&>&
【最多跑一次 温岭加速度】1928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  昨天(08.29),我市举行“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座谈会,来自省委党校、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市发改局、民政局、人力社保局、国土资源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的综合窗口负责人参加。    当天上午,一行人先实地调研了市行政服务中心,了解各窗口的相关情况。下午,各位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及学术专长,就我市“最多跑一次”改革问题“把脉问诊”,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出谋划策。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以赴抓好改革各项工作,基本实现“一份清单、一窗受理、一件事情、一套标准、一网通办”,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市、镇两级2091项办事事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1928项,覆盖率达92.2%。但我市“最多跑一次”改革距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深化改革需进一步推进、基层基础需进一步夯实、习惯养成需进一步引导等问题。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纷纷为温岭市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点赞。他们认为温岭样本为简政放权浙江模式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浙江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理论上看,温岭样本的经验和贡献还有很大的提炼空间。同时,专家、学者还结合上午的参观情况,深入剖析了我市“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了许多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建议我市要注意改革过程中因没有充分的法律保障而引发的相关法律纠纷,在利用网络技术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少数非网民(老人、文盲、残疾人等)的特殊情况,安排专门人员为其提供帮助。&
主办:温岭市人民政府 承办:温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浙ICP备号 中文域名:温岭市人民政府.政务“最多跑一次”清单形式能否实现目的?_凤凰资讯
“最多跑一次”清单形式能否实现目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民众或企业到政府机构办事,本身并无绝对的“跑几次”的量化标准。只要能够尽量减少“人”的不便,排除人为的刁难,做到能够通过信息流通解决的,就不要求“人”去跑,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让信息多跑,让人少跑”,就值得肯定。而要实现这一点,有没有“最多跑一次”的硬性标准,其实并不重要,关键还是在于办事者是否切实感受到了公共服务的人性化与便利。
原标题:“最多跑一次”清单形式能否实现目的?◎朱昌俊浙江近日晒出首批40961项“最多跑一次”项目清单。今后,清单内的事项,只要材料齐全,群众和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这份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布的“最多跑一次”项目清单,包括省直单位516项,中央直属部门在浙单位234项;设区市本级平均674项,县(市、区)平均364项。(中国青年报)“最多跑一次”,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能够通过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平台解决的事,就不要求民众再跑了;而即便网上暂时办不了的事,民众跑一趟也就能够全部解决了,也就是说,以往同时牵涉到不同部门的手续,现在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就能得到一站式解决,而不需要再分别去跑多个部门。这样的要求,显然地方是对简政放权的最好回应。可在现实角度,“最多跑一次”与其说是板上钉钉的制度要求,不若说只能是无限逼近的理想状态。比如说,“最多跑一次”不仅是对政府单位的简政放权有要求,对于办事民众和企业同样有要求,最起码的是要在“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前提下。但要备齐申请材料,可能本身又牵涉到奔波。一是,各种各样的申请材料若繁多的话,办事者恐怕很难“跑一次”就能完成;二是,办什么事要对应什么材料,若缺乏有效、明确的告知,甚至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要求,“跑一次”显然就成了奢望。“最多跑一次”的要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近年来不少地方推出的“马上就办办公室”。从后者执行中的反馈看,大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干脆就是“有名无实”,变成了一个噱头。尽管两者在性质上有较大差别,但在一定程度上,都表现出一种模糊化的理想要求,初衷当然是好的,可正因为太过理想,忽视了客观条件和有效的考核标准,而导致执行中更容易被扭曲和钻空子。就此来说,提出“最多跑一次”固然展示了地方政府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上的决心与愿望,但在执行上,依然需要做好足够的应对准备,并加以及时的修正。民众或企业到政府机构办事,本身并无绝对的“跑几次”的量化标准。只要能够尽量减少“人”的不便,排除人为的刁难,做到能够通过信息流通解决的,就不要求“人”去跑,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让信息多跑,让人少跑”,就值得肯定。而要实现这一点,有没有“最多跑一次”的硬性标准,其实并不重要,关键还是在于办事者是否切实感受到了公共服务的人性化与便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3884
播放数:1867756
播放数:497032
播放数:5808920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如何实现的?-中国网浪潮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多跑一次存在的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