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极大楼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的街道是什么,就是生化危机2开头的第一个镜头!!急急急急!!!

2015旅行家和玩法年度评选!邀你来蚂蜂窝总部参观!
玩儿是一种信仰, 玩儿是一种态度, 玩儿是一种天性;
我们寻找最会“玩儿”的人, 到蚂蜂窝总部,共睹2015全球自由行发布会!
这里—— 没有律法、没有宪法、没有教法、没有宗法…… 这里只相信——玩法!
参与方式 1、回复旅行家编号+姓名,选出你心中最会玩儿的2015蚂蜂窝年度旅行家(下面十位备选) 2、说说你自己经历的最酷2015旅行玩法~比如说:在夏威夷高空跳伞、在新西兰凯库拉海钓、攀登珠穆朗玛峰...等等。
回复举例 最喜欢的旅行家:7号海盗王基德 我经历的最酷玩法:在新西兰瓦纳卡sky dive,60秒自由落体,在天空中大概就是连害怕的时间都没有,真的超级刺激,只顾着各种爽了。跳出机舱的时候感觉超级冷,在4500米的天空上气温可能都要零下了吧,再加上急速下降,脸和腿脚被吹的都麻木了....
参与有奖 1、参观蚂蜂窝总部:我们将从回复的蜂蜂中抽取30名,受邀参观蚂蜂窝总部并“自由行玩法”主题年会发布会。【时间:日下午,坐标:北京酒仙桥】
2、【蚂蜂窝“你好世界”系列行李牌-经典黄】30枚:从回复的蜂蜂中抽取30位送出。
活动时间 日——12月20日 (获奖名单将在12月22日公布)
候选人No.1:爱拉
从最初与爱人的亲密旅行,到现在带着贝壳儿大手牵小手的亲子行,爱拉以她擅长的画笔,用手绘的形式记录着自己的旅行经历。西藏的高原自驾,迪拜的奢华之旅,甚至肯尼亚的草原风光,在爱拉的笔触下,都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 2015年,身为母亲的爱拉继续着她的亲子旅行——这一年,她带着女儿贝壳儿一次次闯进世界的风景。她希望年老后,能翻看着美丽的旅行照片,给女儿幸福地讲起这一年的故事。
候选人No.2:韦苡珊CCPP
2015年的韦苡珊继续着她的唯美自拍旅行——用相机记录自己与世界的相遇。她曾登上海拔5244的山口拍下珠穆朗玛闪现的一瞬,也曾下潜至海底20米拍下自己与鱼儿共潜水底。她为看到东极的日出,只身行走在寒冷的北方边境;为一张完美的自拍,所有长枪短炮的重量均可忽略不计。在旅行和自拍的路上,根本没人能拦住这位身着红裙的鸡血菇凉。
候选人No.3:BToxin
2015年,剑桥博士BToxin用细腻的文笔记录下了纳米比亚的生命笔记——徘徊于生死之后,她让我们思考如何重新人生和旅行的意义。2015年,她和身为摄影师的先生,仍在寻找小众的美景和美景背后的动人故事。
候选人No.4:十三疯
迹于紫禁城的自由摄影师十三疯,继续着他玩世不恭的“老男孩儿”。他不喜欢被预知的拍摄——2015年,旅行是他摄影生活中获取新鲜故事的手段,在他眼中,每一幅照片都可以是一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而相机是他的工具,经由它,他给予了周围的所有事物一个理由。他爱他所拍摄的人们,他把他们当作朋友。自驾旅行和摄影是条不归路,前者是一种崇尚自由的生活方式,后者是一门简约的艺术。十三恰恰徘徊于自由与艺术之间,他是一个自由、简单、玩艺术、不羁的疯子。
候选人No.5:白宇
星辰下的仰望者;野生摄影师;擅长拍好看的女生,无论是小萝莉还是在路上的姑娘;最热爱的旅行方式是徒步和骑行,用燃烧身体的方式在这个美丽星球表面行走,好好看这个世界是只此一生、优先级最高的事情。
2015,是持续580天Gap Year的第二个年头,从EBC的冰川到卡帕多奇亚的雪,路过佩特拉以及巴勒贝克的星空,然后在锡瓦绿洲的撒哈拉沙漠腹地等待日落,接着在波斯庭院里度过除夕,又不小心遇见亚美尼亚人迹罕至之处的修道院,回到国内重装徒步穿越贡嘎雪山和雅拉雪山,骑行川藏线当成重走一回青春,习惯了高原的冷空气,再去热带的岛屿潜水,冒险在龙目岛及爪哇岛的火山口之中,感受地球之盐,斯里兰卡坐坐小火车,马尔代夫享受一下水清沙白,最后沿着滇藏线到达拉萨,完成一次“傻逼才骑阿里北线”的荒野之旅。 PS:实际上回到北京结束Gap Year之后不到10天又窜到贝加尔湖去看西伯利亚的秋色无边
最难忘阿里北线骑行,1425公里的荒野,其中1000多公里的搓板路,95%的时间都在忍耐和煎熬,5%的时间震撼于一错再错的阿里风光,还有世界上最清澈的晴空,用杨柳松的话来描述,那是“水波星空”,星辰点缀在片片光芒中,如水波荡漾,只有在极高海拔荒原才能见到。星辰之下,用身体的力量(骑单车)在这个世界划过痕迹,才是我最喜欢的旅行方式。
候选人No.6:安安
从“生而自由”的法国尼斯裸体海滩,到广袤无垠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2015年的夏日,安安用两个月的时间游走欧亚大陆,以“沙发冲浪”的深度旅行,感受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
候选人No.7:海盗王基德
环球探险旅行家,畅销书作者,星野摄影师,英国皇家RPS摄影师,尼康NPS摄影师,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国家地理极致摄影大赛特别大奖得主。
他渴望探险。曾历时81天共28000公里,拍摄最美星空。曾徘徊北极圈拉普兰地区跟随极光的轨迹。曾希望解开猎塔湖水怪之谜,蹲守拍摄15天之久。曾在菲律宾经历史上最大的台风。曾在南非德班,拍摄沙丁鱼群大迁徙。基德的探险之旅不会停下来,让我们期待他的下一个目的地!
候选人No.8:张海律
挑食的新现实主义旅行者,四年半间耍了六十多国。相较博物馆、教堂和历史名胜,更喜欢异域当地人充满悲喜苦甜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冲突过去十年后的地方,总充满可供怜悯心消费的当代故事。此刻,正在日本艰难前行,因为不吃海带紫菜鸡蛋香菇和鱼。
2015旅行经历:
这一年,我“被包养运”结束,旅行时间锐减至半年不到。年初,亚航老板为发布会上一句“一定补偿我丢失的托运行李”的承诺,而将我送去伦敦,参加他那支英超俱乐部QPR的活动,看了一场球后,这支队却降级了,而我抓着机会,在英国和爱尔兰深玩了一个半月,尤其认真做了一系列英伦海港的历史和现实故事。
年中在马来西亚登嘉楼州,总算提高了之前几乎白学了的潜水技能。接着做足准备功课,去语言不通的外高加索三国及处于割据状态的事实独立小国绕了一个多月,对苏联解体后战争冲突故事的了解,满足了自己唯恐天下不乱的躁动心理。
之后飞到意大利,这个我最熟悉的国度,从南到北又走了一圈,就此,全意20个大区,仅剩鞋尖的卡拉布里亚没去过了。
初秋时,第一次带父母出境,在以西班牙为主的地中海西部转了一个月,并首次来了一趟邮轮之旅。三人出行就是比独行有着高得多的性价比,对Airbnb邀请奖励和长途顺风车Blablacar的愈发熟练运用,让三人一个月的旅行,人均消费刚过15000(包括机票、国内到机场交通、签证费甚至材料复印费)。
入冬后是我的滑雪季,在即将承办冬奥的崇礼恢复性训练两次后,此时正前往北海道。
候选人No.9:净源
净源,现居西雅图,自由撰稿人,曾以项目融资经理身份被企业外派常驻非洲/拉美/东欧多国。在尼日利亚收获最初的成长,学会快乐的意义;在肯尼亚见识过草原的广袤,动物世界的狂野;在卢旺达触摸人性的伤痕,在巴拿马和古巴收获宝贵的友情;在捷克为璀璨的中世纪文明倾倒,在波兰拾起儿时的钢琴梦向肖邦致敬,在希腊的古老文明中初为人母孕育小生命。十年旅居之于我,不是风景的转瞬即逝,而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长与转折。
2015旅行事迹:
2015,旅居西雅图第五年。这一年,暂且忘掉远方,专注此时此地。十年异域旅居,又一个远方变成故乡,越熟悉,越深爱。带稚子幼女走遍华盛顿州每一座雪山,云似烟,山如黛,冰川蓝,野花开,湖中影,风之彩,鹿鸣呦呦,白雪皑皑。你不知我有多羡慕你无牵无挂天涯羁旅,可就算拖儿携女,依然要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感谢曾经拥抱过的说走就走的远方,今天才会在每一个此时此地寻到诗意。
候选人No.10:叫我小缪
在2012年,叫我小缪就用他唯美的照片和独特的游记格式瞬间征服了蚂蜂窝,“小缪体”随之被广大的用户默认为蚂蜂窝游记的标准格式,叫我小缪也一下跻身为蚂蜂窝蜂首大神的一员。 2015年,身为独立设计师与自由摄影师的他,抛开了设计的眼光看世界,而更加享受载路上的感觉。“若你不能远行,没关系,我把远方的故事带回给你。”
【获奖名单公布】 【参观蚂蜂窝总部】: OUSHIN
Ronnie蔷薇 大队长桃子 Happyの航 alen_gey Eric.Xie 芭比公主女王 山峰 坦克~楠 小多JIA Muer xujiaweii 年 喜糖and梳子 ASH Void_Li 小小崔 浅浅快跑 颜肉肉和张色色 边钢镚儿 小东 清浅Olivia 郑洋_NT 南山nanthen 猹哥儿_ 图有其表 大侠魔王 天秤座的心仪 兔子speed ☆1+1=2√☆
【蚂蜂窝“你好世界”系列行李牌-经典黄】30枚:
玥光之陈 张小盆 ZZZ 行者-PS り゛Macchiato sundio C.rong Ren_言言 vicky小宝宝 布格子蘑菇 Memory Trave记忆旅行 xi-xi 陈小K iriny 小小雪精灵 luckly 娜娜959 木子水灵 小西瓜的夏天 Christbaumkugel 苏yisu﹏。 天籁 焦半糖 馨轩蔷薇 初静的碎碎念 印象。 阿蛮 肖还是箫 B忠于自己M 小禾上
获得积分: 发表文章 +10 &&文章被回复 +3
<span class="num" id="topvote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起底韩氏商业圈:韩寒和他的商人朋友们_新浪教育_新浪网
起底韩氏商业圈:韩寒和他的商人朋友们
  韩寒最洒脱,所有关于金钱的问题,他一概回复“去问老方、去问金波吧!这些我都不管。”维系他们关系的不仅仅是金钱。
  1951年,美国作家埃里克。霍弗写了本名为《狂热分子》的书。里面描述了一种知名人士,他们名声在外,赞誉等身,受人追捧的同时又饱受伪善和狡诈的指责。在书里,霍弗提供了一种辨别狂热分子的方法:看其身边最亲近的人如何评价这个人――人无法在朋友面前伪装。这次,我们从商业角度抵近采访韩寒身边的商人朋友,还原这个新晋导演的商业价值和人性点滴。
  作家韩寒曾吃过不懂商业的亏。2007年,因合同争议他曾被某出版社告上法庭,那份合同中暗含了几条“陷阱”,但“一分钟就签完”的韩寒没有注意这些,以至于在后续的官司中显得很被动。随后韩寒发表声明,以后和他签合同全部不要纸笔,只需口头协议就好。
  现在,导演韩寒将这种“不够职业”的做法保留了下来――《后会无期》杀青后,韩寒才和制片人签订了完整的合作协议。如果不是因为“财务流程”的需要,他或许就将这事儿给忘了。
  这种“不商业”的做法带来的结果是,所有和韩寒长期合作的商人,都必须是他信赖的朋友。相比起商业契约,他似乎更信赖朋友间的承诺。
  在《后会无期》拍摄中,和韩寒合作的商人有三个:整部影片的制作投资来自路金波和方励,前者是韩寒合作12年的出版商,后者是业内著名制片人。在影片拍摄到四分之三时,他们又引入了最后一位出品人,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其中,韩寒身兼剧本、编剧和导演,路金波掌管影片的外联和商务;方励负责制片;于冬负责影片的宣发。
  这是一种建立在熟人关系上的商业合作,于冬对《财经天下》周刊说,大家都是很熟的朋友,韩寒拍片子需要一个制作人,那就是方励;需要一个发行人,那就是我“于老板”。
  方励则在电话里和路金波讨论韩寒预算超支的问题,“看他(韩寒)能走到哪儿?我们让他玩儿!”
  韩寒最洒脱,所有关于金钱的问题,他一概回复“去问老方、去问金波吧!这些我都不管。”
  维系他们关系的不仅仅是金钱。
  新导演和“地下电影教父”
  7月4日,15:30,韩寒出现在北京东北角的一个创意园中,这里位处东五环,距离天安门广场有一个半小时车程,周边是低矮的民房和石棉瓦房搭建的棚户,一幅城乡接合部的画面。园区门口的石碑上刻着“七棵树创意园”几个字。
  韩寒进门就开始笑着向我们打招呼,抱歉说自己迟到了。他要求先去洗把脸,让自己清醒一下。据他的导演助理于梦说,由于正值《后会无期》后期制作的关键时刻,韩寒已经连续一周每天只睡两小时。
  距离采访当日再有20天,韩寒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后会无期》将在全国公映。采访当日,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电影成片就在距离采访点几百米外的工作室里进行紧张的后期制作。韩寒用了两间连在一起的工作棚,一间用来做画面,另一间用来做录音。这是他的制片人,也是投资人之一的方励特意帮他选定的地方,“两个棚连在一起,才能最高效地完成后期制作。”
  采访中,剪辑师隔一会就会抱着电脑跑过来朝韩寒喊:“导演,你看看这一段该怎么弄?”
  “不要让这支烟抽完了,镜头定在这儿没意思。”
  得了指令,剪辑师转身回去。
  对“导演”这个新称谓,韩寒有点不好意思,“我尚无作品,就这么喊我……不习惯。”
  其实一开始没人喊他“导演”,个个都直呼他的姓名。“是方励每次开会时,称呼我为导演。”韩寒说。制片人的改口带动所有人的变化,帮助他树立了威信。
  “私底下?私下我叫他老方,他叫我韩寒。”韩寒说。在剧组中,“老方”是一个出名的“老顽童”,心直口快,豁达豪爽,一个著名的段子是,他自称是一个从不生气的人,“都是直接发火了事。”
  采访过半,天色擦黑的时候,61岁的“老方”穿着POLO衫、牛仔裤和大头皮鞋出现在我们视线中。这几天,他和韩寒一样在七棵树创意园盯着影片的后期制作。
  不修边幅,是方励给人的第一印象,深蓝色的POLO衫边角处已经洗得泛白,胸前还有块黑黢黢的污渍。有人提醒他,他低头看看,用手指在油渍处徒劳地刮擦两下,眼见无法清理,便哈哈一笑了之。
  作为《后会无期》的出品人之一,方励的劳雷影业为《后会无期》投资了2500万元,占整个影片制作费用的一半。
  如果没有看过他的简历,大部分人很难将眼前这个老头儿和亿万富翁这个身份联系在一起。
  1982年9月,方励从华东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毕业。他用手机向我们展示当年的照片,这是一张黑白照,年轻的他颇符合当年的审美。
  “像韩寒吗?”他问。
  没等记者回答,他自己先笑了。“韩寒和年轻的我很像,都很闷骚。”他理解的闷骚是“外表靠谱,内心贪玩”。而实际上他大学毕业那年韩寒才刚出生。
  1991年,方励创办劳雷工业,做高科技仪器系统,其公司官网上介绍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地球物理仪器开发与销售为一体的地球物理仪器公司。”这份事业让方励成为成功的商人。但因为对电影的狂热爱好,最近十几年这个精明的商人已经在这个新领域亏损了数千万元投资。
  2000年,方励成立北京劳雷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出任总裁,他偏爱出品文艺电影,为人熟知的作品有李玉导演的《苹果》、《观音山》、《二次曝光》。在此之前,他投资的包括《安阳婴儿》、《颐和园》在内的多部电影未能在国内公映,亏损达到数千万元,他也被媒体称为“地下电影教父”。
  对于为何投资那些赔钱电影,他有多种解释。如“最初傻逼,不懂得拍电影还需要许可证”或是“导演违约骗了我”。此外还有一条“喜欢有个性的怪人,如果说谁谁谁是疯子,我就肯定喜欢”。
  和韩寒合作,因为韩寒符合了他的最后一个标准――有个性的怪人。“这孩子太他妈可爱了。”他这样称赞韩寒,“有时候也真拿他没办法,生气都生不起来。”
  方励和韩寒相识源于一首歌,2010年,由李玉导演,范冰冰主演,方励担当制片的《观音山》获得上映资格,心情激动的方励想请一个文艺青年来写歌词,有人推荐了韩寒,加之李玉希望拍摄韩寒的小说《光荣日》,于是方励带着影片DVD飞赴上海去见韩寒。
  在路上他就已经盘算好了,先向韩寒提请求,韩寒愿意填词,那最好不过,如果韩寒觉得片子烂不愿意写歌,那他就厚着脸皮扛着,不能让李玉和范冰冰“两个女孩子”受委屈。
  两人第一次见面地点在上海静安寺旁的璞丽酒店,这是韩寒最喜欢的酒店之一。韩寒穿着黑色皮夹克,戴了墨镜,直长发遮住眼角,酷劲儿十足,符合方励对赛车手的想象。甫一接触方励就感到“这孩子很害羞”,再深聊,他嗅到了韩寒身上那股熟悉的感觉。“像我,年轻时爱玩儿得不得了,我们臭味相投。”
  这次见面后,韩寒不但答应了方励填写歌词的要求,还谢绝了方励高额的佣金报酬。
  三年后,这种相投的意气成为《后会无期》团队合作的基础。2013年5月后,方励接到路金波对韩寒拍电影的邀请电话,“老方,这次韩寒认真了。你来吧!咱俩搭档把他给办了。”
  很快,在上海松江,韩寒家附近的五星级酒店里,50后的方励、70后的路金波和80后的韩寒三代男人畅聊到凌晨3点,制定了基础的电影拍摄分工计划:韩寒负责电影剧本创作并任编剧和导演,方励负责制片,路金波负责商务和外联。
  制作电影的资金由路金波和方励投资,二人五五均摊,韩寒不出钱,但也不收取任何的酬劳。收益人排名中,路金波和方励自然是靠前的,等他们成本回收后,后续收益再由三人按比例分配。“除去成本后的利润,韩寒会多拿点儿,毕竟他没有收导演费和编剧费,我们不能太亏待他。”方励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最初的剧本讲述几个年轻人从中国东部的某个小岛出发,西行游历大陆的过程。这些方励和路金波都不陌生,此前几年中韩寒和他们多次讨论过类似的故事情节。之所以将主人公选择在小岛上,是因为韩寒觉得“岛上的年轻人就和这个时代有滞后感,和大陆青年的视角不同,更容易制造冲突”。
  原本他们想让主角走向大陆西南方的西藏地区,但方励认为这可能会在审批上产生麻烦,于是笼统地改成向西行进。多年“地下电影教父”的经验让方励对这些问题敏感无比。在一场炸房子的戏份中,方励会立刻提醒韩寒,“不能用炸药啊!最多煤气瓶。”
  方励享受这种参与感,这也是他进入电影行业的初衷。他强调花钱都是小事儿,“我付出一年的时间和心血,哪是一两千万买得来的?”
  于冬给了“保底价”
  今年1月,《后会无期》剧组正式成立,全组有200人、60辆车。第一个镜头在上海奉贤的海边开拍,一个月后他们转场到四川西昌,那里有他们需要的四种不同特征的地貌,随后内蒙古―上海―舟山―东极岛,5月底影片杀青,120分钟的剪辑版几乎同时诞生――在现场,导演安排了三个剪辑组,要求趁着记忆清晰的档口剪辑。一个星期后成片调整到100分钟,阴差阳错,第一个开拍镜头剪成影片最后一个收尾镜头。40天内做完后期,韩寒对这个效率感到满意。
  转场线路和影片故事中所述线路几乎是相向的。在上海他们主要拍摄了棚内戏份,不涉及天气。3月份转入西昌,利用丰富的地貌资源,剧组将“合适的户外镜头”全部拍完。进入4月,他们再次转场至内蒙古。最后回到故事的起始地东极岛,那里是二十几度的海边,正符合剧中人出发的时间。
  三个多月的拍摄期并不算长,但足以引得各方关注,消息放出的同时,各路合作者找上门来――有投资人,也有发行方,但成功者只有于冬。
  作为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经营着一家以擅长影片发行而著称的电影公司,该公司于2010年在美国上市。“宣传发行是博纳自己花钱,所以他们也算是一个出品人。”方励向《财经天下》周刊解释说。
  也就是说,博纳影业以发行费用和资源来作为投资的成本,意味着博纳将自己的利益和《后会无期》的最终票房关联在一起。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争取更大的收益,博纳一定会卖力地争取影片在院线的曝光度和排片量。
  引入于冬,是韩寒、路金波和方励三人的共同决定,不仅因为上述的优势,更是由于于冬给出了高额的“保底票房”――3.5亿元人民币的承诺。
  “保底票房”一般出现在强势影片发行中,大多伴随着竞争一起出现,3.5亿元的保底价格意味着,即便《后会无期》的票房最终不到3.5亿元,博纳也需要按照这个数字给韩寒方面进行票房分成,超过3.5亿元则双方再按照相应的比例另算收益。去年上映的《西游降魔篇》和《小时代》两部影片的发行方都采用了“保底发行”方式。前者据接近项目的核心人士透露,保底金额为5亿元左右,后者为2.3亿元。
  对文艺片而言,3.5亿元保底价是一个不小的数字。采访中的韩寒对此只字未提,他在忙着发微信和打电话,手机关了静音,但嗡嗡的震动声几乎每隔一分钟都会响起。和所有忙碌的商业精英一样,他现在也一刻不停地攥着手机和充电器。
  和于冬联系《后会无期》合作事宜的是路金波,但真正吸引于冬入股的是韩寒。七年前的一个晚上,在北京的一次私人聚会上,于冬第一次见到韩寒,“第一印象非常好”。这个北京籍娱乐圈老板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随后于冬和身边很多朋友都讨论过韩寒,其中包括香港导演关锦鹏。2009年,关锦鹏看中了韩寒的小说《他的国》,动过拍电影的念头。于冬热烈响应,但该计划终因“审查未通过”而告吹。这次,于冬不愿意再错过韩寒。
  《后会无期》在东极岛拍摄时于冬曾去探班,在东海边,一南一北,两个相差11岁的男人尽兴地聊了一天,话题集中在兴趣和个人爱好上。对于这个身兼作家、博客写手、赛车手和导演多重身份的人,于冬说,“他只谈他能给我的,他想干的事儿。”
  一见面韩寒就直截了当地告诉于冬,“这个事情是可能会砸的,没有什么是确保能够赚的。”
  然后韩寒又给于冬看了他们前期剪辑的一个5分钟片花,看完后于冬决定拍板合作。
  当然,对比方励的豁达,于冬显得更加谨慎。愿意花这样的资金来参股《后会无期》和博纳当前的处境有关。
  于冬说从2013年底开始,他就和韩寒团队接触希望能获得影片的出品权,但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2014年是博纳的重要年份。在此前的两年内,国产电影连创佳绩,《泰濉匪⑿缕狈浚段餮磐肌贰吨虑啻骸贰逗匣锶恕飞踔痢缎∈贝范既〉昧瞬淮淼钠狈砍杉ǎ庑┦栈穸己筒┠晌薰亍W魑谖ㄒ辉诿拦伤勾锟松鲜械挠耙倒荆┠晒チ侥昀锵缘糜行┞淠恕短医恪芬恢Χ佬阒猓渌钊纭洞笊虾!贰逗佣ê2》等影片都未能引得市场太多关注。
  今年,《后会无期》的出现恰如其分。
  精明的商人必须会看市场走向:2013年《小时代》的后一年,但于冬说他看好韩寒。他认为韩寒是“80后这一代人的偶像”。他向我们举例说,在韩寒转场去内蒙古时路过北京,并到他公司小坐,等他送韩寒出办公室时,突然发现年轻的助理和秘书们都已经不再工作,所有的员工围在他办公室门口等着让韩寒签名合影。这一刻让于冬感到――“韩寒就是80后的代言人”。
  这种“某人代言某个时代”的感觉于冬并不常有,在韩寒之前,让他有这种感觉的人是姜文。在90年代看完《阳光灿烂的日子》后,于冬大为感慨,称自己“给惊着了”。他觉得姜文用《阳光灿烂的日子》给观众展现了“文革”期间的青春岁月,能引得深深的共鸣,今天他同样认为韩寒能用《后会无期》告诉观众80后一代人的青春故事,“就像当年的《阳光》一样,会给现在的年轻人带来惊喜和兴奋。”
  和路金波、方励不同,后期入股的于冬毫不掩饰对于《后会无期》票房上的渴望。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他面对着诸多媒体喊出了“《后会无期》票房8亿”的豪言,并说不和《小时代3》同天上映是“免得别人说我们欺负它”。
  事实上,《后会无期》从来不缺少投资者,尤其是在《致青春》、《小时代》等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后,来找韩寒拍电影的人很多。路金波替韩寒挡掉过很多“送钱人”,其中包含“娱乐宝”这样的网络金主。
  在上海电影节上,负责娱乐宝业务开拓的李瑞被堵在墙角接受采访,他一直在感慨投资《后会无期》的困难。“韩寒这部电影,4月份我们就和路金波接触,聊过两次,我们也分析过他的博客、微博,觉得符合我们的投资标准,甚至对电影本身的内容、上映档期都做了了解。”
  娱乐宝选择电影的标准带有明显的网络公司特征,他们用BI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工具分析影片,然后对该片子打分,权重包括艺术指数、用户指数、热度等等,随后再形成综合排名。依照排名顺序来选择影片投资。除此之外,他们还会搜罗微博上的词频热度,用来考量这部电影是否有票房。
  按照以上原则,《后会无期》是他们最早选中的影片之一,但最终还是未能达成合作。李瑞说,“他们(韩寒方面)觉得和我们调性不合,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观影人群更成熟。”
  路金波否定了这个原因,让他拒绝各类投资人,选择于冬的原因还在于对待《后会无期》的态度――他们要做一个烙满韩寒印记的片子,不允许任何人插手他的创作自由。“我和别的电影公司也接触过一点,想法特别多。我觉得博纳最简单,就是卖电影的。我们的合作方不要太强。不要太强就是说不要给我们提太多的意见。博纳是发行公司,对自己的定位比较清楚。能给我们最大的自由做擅长的事情。”
  “我们当时就抱着一点儿共识,前期我们谁都不要引进更多投资。”方励说。他们决心要让韩寒做一部“独立思考、独立制作的独立电影”,而不是一个按照常规商业运作体系做出来的商品。
  商业启蒙者
  第一个知道韩寒想要拍电影的人是路金波。他也是和韩寒交往最久的商业伙伴――相识12年,付给韩寒超过4000万元的稿酬。
  在路金波看来,韩寒准备拍电影的标志是“他停止在博客上写影评了。” 路金波向《财经天下》周刊回忆说,三年前韩寒曾玩笑似的说过,我不能再写影评骂中国电影了,我以后也要拍电影,要从现在攒人品,不能把同行都得罪光。
  此前韩寒曾尝试着拍一部MV来“练手”。2008年,路金波想帮饶雪漫《离歌》拍一个MV,起初路备了10万人民币的预算,“找个佳能5Dmax凑合下就行了”。没想到韩寒自告奋勇不拿片酬来做导演,搭建了一个60来人、20辆车的剧组。最终韩寒将这个10万预算的MV成功超支到30万,并且自己贴钱拍摄。这让路金波有点儿震惊,“现在看来,他是有预谋的。”
  拍摄《后会无期》时路金波已经不再怀疑韩寒的导演能力,“只是将60个人、20辆车增加到200个人、60辆车而已。”开机一个礼拜后,路金波去探班,收获了剧组对韩寒的评价――“一个非常成熟的导演”。
  韩寒确实认真学习过导演知识,因为“不学不能服众”。路金波专门研究过韩寒的学习方式,他拿自己和韩寒做对比:他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阅读、学习、模仿,而韩寒则更多的是实践、体验、感受。在面对一群经验丰富的电影人时,韩寒不允许自己有不懂的知识点或者看起来很外行的表现,他认为“那样很傻”。
  “我现在其实,甚至有点迷信韩寒。”路金波说。
  假如时光倒退11年,路金波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感叹。那时,他是韩寒的伯乐,是让韩寒逐渐商业化的关键人物。
  2003年1月的冬夜,在北京奥体中心北门,路金波堵住韩寒,他兜里揣了5000块钱来购买韩寒《像少年啦飞驰》的互联网漫画改编权。当时韩寒恰逢人生低谷期,高中肄业,驾车北漂。文学圈里称他为“用旧了的钥匙”。他想用作品反驳,但打开电脑却一个字也敲不出来。他那点儿生活阅历已经在《三重门》中消耗殆尽,“像一个孤独的马桶搋子”,韩寒在博客中自喻。
  路金波的事业也刚刚起步。当这个嗅觉灵敏的出版商发现了韩寒时,他觉得他找到了一个可造之材。
  两年半后,路金波以200万元人民币买断了韩寒《一座城池》的出版权。这让韩寒有了转圜的空间。再两年,路金波的万榕书业连续出版了韩寒的《他的国》、《光荣日》。随着韩寒在博客上的知名度高涨,万榕也迎来了黄金增长期。
  至今路金波共出版了韩寒18本书,付给韩寒超过4000万的版税。“出版利润对开,韩寒一半,我们公司一半。”
  路金波成为了让韩寒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人物。并且此后一直以韩寒“经纪人”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路金波从韩寒的第一个代言凡客开始替韩寒谈各类合作,原则是代言费不能低于一千万。“凡客没有一千万,从雀巢开始,骆驼,大众,都是一线明星的(代言)价格。平均一年一个,价格都非常高。不想让他代言太多,能出得起这个价钱的肯定都是大公司,五百强。”路金波说。
  在《后会无期》整个拍摄过程中,书商仍然延续他“商业经纪人”的身份――“我不比他们轻松,我管的事儿也挺多,只不过他们是手工活,我管的是外联。我管商务部分,包括引入博纳合作伙伴,另外就是所有的植入,上海大众,58同城是我们的赞助商。优酷、新浪这些算是我们的联席出品方,都是我在管。给我们什么资源,什么好处,宣传类的都是我在统筹。”路金波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目前在《后会无期》中总共植入了三个品牌,其中包括韩寒代言的大众汽车。而三家,也将是韩寒以后电影中植入品牌的上限。
  路金波觉得自己对电影本身的贡献很小,大部分精力还是花在商业上,“我们这个三人团队,他们偏成品,我偏商务。”
  私底下,他和韩寒走得很近,“我们以前老踢球,碰得多。今年见得非常频繁,在剧组,开会。一星期可能有两三回。”
  路金波说,“说我是韩寒的经纪人,那是看低我;说我是他的人生导师,那是看高我。我们互为良师益友。”他说现在很多大电影公司都想找韩寒合作电影,“尤其在郭敬明成功之后,但韩寒永远是朋友优先的人。选择就是我和方总。他特别怕跟新的人打交道,朋友优先。”
  韩寒的另一个商业伯乐是大众333车队老板夏青,也是韩寒私下交流最多的商人之一。韩寒在场地赛中始终效力于上海大众333车队,并在该车队获得了数个全国年度冠军车手称号。
  夏青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有了女儿韩小野以后韩寒变得“想赚钱了”,“在此之前是玩比赚钱重要,现在赚钱比玩更重要。”
  2004年,去马来西亚游玩的夏青第一次看到韩寒。当时韩寒正在马来参加宝马方程式奖学金资格赛,当看到赛场上有中国车手,夏青就顺道打了招呼。当时上海大众333车队已经是赛车界的王牌,有“赛车界黄埔军校”这样的美誉。
  夏青对韩寒的第一印象是“黑瘦、土气的农村孩子”。但当时夏青急需一个上海车手――上海车队怎么能没有一个上海籍车手?
  韩寒很快加盟333车队,并在进入车队一年后夺得两个分站冠军。夏青说韩寒是比赛型选手,在赛场上总能爆发出惊人实力。“一个用脑开车的运动员”。夏青说。
  他和方励一样,将韩寒看作是一个爱玩的大孩子。夏青拍过一张照片,里面的三个主角是王睿、韩寒和他自己的儿子。那是2006年他们一起去珠海参加比赛,七八月份的珠海溽热难当,比赛间隙,三个人在一台备用车里睡着了,没有空调,三人睡得汗流满面却又憨态可掬。“三人都属狗,韩寒比王睿小一轮,我儿子比韩寒小一轮。”夏青就将这张照片取名为“三条狗”。
  “现在,三条狗都长大!毕那嘈ψ乓⊥贰U饬侥辏秃奶斓哪谌菀丫辉偈侨岛兔琅蚱笠倒芾怼⑸桃的J健⒐煞莘殖伞
  2004年至今,夏青带给韩寒的,除了赛场上的好成绩,还有飙升的车手身价――初入上海大众333车队时韩寒年薪为8万元人民币,外加上各类的奖金补贴总收入有20万元上下。而当他转会斯巴鲁赛车队的时候,他在博客上公布自己在赛车方面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七位数”。
  十年赛车,改变韩寒车技的同时也改变了他的处世方法,他从自由叛逆者变成了“懂得如何更好与人相处的人”。在外地比赛的时候,韩寒会在车队的安排下出席当地政府举办的活动,十分配合。这些经验最终转换为韩寒结交更多商人朋友的优势。夏青最后总结韩寒说,“他情商很高,懂得相处之道,现在赚得比我多。”
  主角还是配角
  曾有人给韩寒的商人身份下定义,认为他是被身边团队推着走的“老爷车”,是吉祥物而非主角。方励第一个反对这种说法,他说韩寒一点都“不听话”,“我说一句,他有十句等着。”
  采访当天,造型师过来帮方励换衣服,脱去带油渍的T恤,套上一件亮黄色风雨衣,穿门而出的时候,韩寒叫住他问:“老方,你怎么穿得跟个香蕉似的?”方励笑说,不怨他们,主要是我太胖了。
  很快,他们的话题又转到电影的后期制作上。《后会无期》的杀青时间和上映时间间隔不到两个月,这让他们的后期制作变得争分夺秒。方励抱怨过韩寒完全是用非常规操作来制作电影。最近,抱怨几乎成了他们的沟通方式之一,在电影拍摄期间,方励不止一次抱怨韩寒“不听话”。
  最近的一次争执出现在采访当天中午,韩寒在微博上发出电影slogan宣传语,“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是方励极为反对的一句话。
  不仅是方励,包括路金波、魏君子都不赞成用这么“灰暗”的句子来作为电影的口号。魏是影评人和电影研究者,在去年7月份被方励拉入韩寒剧组负责剧本策划和后期宣传。
  “我们认为宣传语应该多用肯定句。”路金波在电话那头向《财经天下》周刊回忆说,他们都劝说韩寒放弃这么“灰暗悲观”的句子。
  路金波甚至在办公室里对着韩寒大声喊:“这里不仅只有你一个文青!我们也都是文青!”
  韩寒没听。
  下午14:17,韩寒在微博上发布slogan:“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半小时后“依然体”横空出世――段子手们蜂拥而上,用“依然”造句,内容涵盖笑话、恋爱、哲思、旅游等。该微博24小时转发量达到16万,点赞12万,评论达到3万。
  这下,方励不说话了,路金波也沉默了,魏君子呵呵一笑。“没办法呀,只能相信韩寒会创造奇迹。”
  坐在摄影棚阁楼的沙发上,韩寒也回忆起这个片段,他认为像“做自己”这样煽情、强调个性和理想主义的宣传语已经“被玩儿烂了”,“喜感的东西能击中三成人,但伤感的东西能击中所有人。”
  类似的争执还出现在影片的拍摄当中,这部电影韩寒转场6次,尤其在拍摄东极岛的外景时,韩寒多次打乱制片计划,让方励叫苦不迭。这其中有演员档期问题,也有登岛的海况影响。方励大叫韩寒不是个省钱的家伙,前期准备的酒店订金、群众演员等等都只能作罢。
  “所有的钱都废了。”恼火的方励电话路金波,“你就等着增加预算吧,超支了可别赖我!”
  最终《后会无期》的投资达到了5000万元人民币,比原计划整整多出2000万元。
  韩寒不以为然,他坐在导演凳上,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一定不会亏的”,他掰着指头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有的时候电影大致有一个可以计算的方式,当然不是能算出来票房和口碑,但你只要有些地方控制得好,你亏与不亏,是基本上能知道的。”
  即使是《后会无期》这个名字,其诞生过程也充满韩寒和其合作者的争执。在北京亮马桥路的四季酒店、劳雷影视的办公室,甚至是韩寒上海的住宅中,主创人员来回讨论剧本,韩寒自拟多个电影名字让大家投票,多方权衡后他再一个个亲手毙掉。最终定下一个不甚“喜庆”的名字――《后会无期》。
  路金波对此十分不满,“为什么要这么阴暗?”为了让韩寒改掉影片名字,书商还引用了书本上的观点,“按传统习惯商业宣传、广告语只使用肯定句,最好不要用否定句,不要用负能量的,最好用欢欢喜喜过大年,送礼只送脑白金这一类。”
  “相信我,绝对没有问题,年轻人就是喜欢这个。”韩寒回答。
  坐在一旁的魏君子心里开始嘀咕,是不是我们真的老了……
  路金波说:“我觉得韩寒是听不进别人建议的那一类人。他是很有主见,很固执的人,你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假装认真听,但实际上他听不进。如果你说得对,过一段时间他才能回过劲儿来主动和你聊这个。”
  魏君子也有同感,在定了《后会无期》这个片名后,他一直建议韩寒中和下这种悲凉灰暗的感觉,后来韩寒接纳了他的建议在海报上添加了一句“相聚有时”。
  在英文片名上,韩寒又和方励杠上了,方励觉得影片的英文名称“Continent”不能更好地反映影片内涵。“掰扯了一个月”后他还是选择尊重韩寒,因为“这是他的电影”。最终,韩寒在Continent前面加上一个定冠词The,这让方励高兴了好一阵子。
  路金波说,在电影拍摄前,他们就有一个原则,十件事如果有四个观点不一样,他们会妥协两三个,可能会有一个坚持争取下,跟他据理力争。但大体上还是听从导演的意见。
  魏君子也时常为韩寒“超出常规”的想法感到惊叹。韩寒说他要拍公路片,魏君子就和他聊《中央车站》、《末路狂花》、《逍遥骑士》这类电影。每次都聊得“好桥段频出”,但过一天后韩寒就亲手推翻原来的想法。
  这让魏君子很不习惯,此前他曾和刘德华、徐克、程小东有过合作。一般都是他们这些策划人建议导演按照市场需求来更改桥段。但韩寒则完全不同,他不需要策划人帮助增添或删除桥段,他完全是自己来,每次讨论时他最积极地想桥段,但第二天又最积极地删桥段。
  在经历了多次的重复后,魏君子终于明白,韩寒就是要一种和别人不一样的影片。“他和你聊这个,并不是他要模仿,而恰恰是他要回避。”另一方面,韩寒也会照顾到朋友的感受,在策划剧本时他不会直接否定魏君子的桥段,而是用更好的桥段来替代,在获得魏君子的佩服后,他再转口说,“这个还是不够好,不是我想要的。”
  就连预告片的发布韩寒也一意孤行。行业惯例预告片是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然后交由媒体扩散,随后再自己放到微博上推广。但韩寒偏要改一改规矩,下午2点的发布会,他坚持上午9点在自己微博上率先发布预告片。
  “那发布会还有什么意义?” 魏君子质疑。
  下午2点发布会召开,5个小时内《后会无期》预告片在微博上的转发量已经超过了19万。此前最高的转发纪录由郭敬明的《小时代3》保持,24小时转发了26万次。而同等时长下《后会无期》的最终转发量达到了34万次。
  “大获全胜。”魏君子说。
  参加完这次策划后,魏君子将在《后会无期》的同名电影书中撰写一篇随笔。“名字已经想好了,叫《做过几部电影,依然搞不懂后会无期》。”
  同样感觉“搞不懂”韩寒的还有方励,这个商人说他领教了韩寒的交友合作之道。
  2013年9月,韩寒迎来了电影的第一个演员――冯绍峰。冯是方励介绍来的,他们曾在李玉执导的《二次曝光》中有过合作。不过二十分钟,韩寒和冯就聊上了赛车。旁若无人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另一个主演――陈柏霖,进组没几天也成了韩寒的好朋友,韩寒很快就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都是美剧《绝命毒师》的死忠粉。
  方励说,韩寒是聪明的,聊到最后演员都成了他的哥们儿,感情上比我这个介绍人都亲密。“演员对导演信任的时候,就将全身心交给你,任你指导拍摄,相信你做出来的东西不会差。而当演员对你有戒备,只是纯工作关系的时候,演员就是吝啬的。这样下来出来的电影质量也会受影响。一旦信任以后就成一群朋友了,真正的合作伙伴。”
  方励告诉我们,《后会无期》能邀请日本著名音乐人小林武史加盟也因为韩寒这种特殊的交际能力,第一次来中国的小林武史在饭桌上认识了韩寒,没聊两句就“很快拉近了距离”答应担当《后会无期》的音乐制作人。
  “韩寒想和某人合作首先要和这个人变成朋友,其实成了朋友之后他会掠夺得更多,榨取得更多。”方励笑说。
  走进里间换衣服的韩寒听到这个说法,马上走出来,很认真地说:“朋友,那就更不能辜负了啊!”
  【访谈】
  EW:《后会无期》的标签是“公路、喜剧、爱情”,什么时候定下这个调子的?
  韩寒:这些我觉得是他们宣传发行,他们看了片以后会想一些元素。你如果要上到网站上,你后面会有几个选,你的电影类型,比如说剧情、喜剧、爱情什么的,你不选空着也不行,你必须得选。与其要选,我们就先把大致符合的元素说好,不然你随便一勾,勾成了惊悚、儿童之类的,就不恰当了。这些不是我考虑的部分。我觉得真正优秀的电影,是可以跨元素,跨类型的。它不用考虑到那么多。
  EW:拍电影想过粉丝效应吗?
  韩寒: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粉丝,在国内,哪怕你再火的明星,死忠粉可能最多几十万个。几十万粉丝折合下来的票房,可能就一两千万?两三千万?这是你的粉丝能够带给你的所有的票房。所以,做所有的事情,都不能依赖着你这些死忠的粉丝,你必须去把事情做好,做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想着粉丝的话,你肯定走不远。
  EW:为什么不拍自己已经出版的小说?
  韩寒:我不想重复自己以前的作品,完成了就是完成了。对我而言结果无非两种,小说写得比电影好,电影拍得比小说好。每个其实都是自我否定。以后我的电影几乎不可能是自己的小说改编,我的电影拍完了以后也不会写成小说。
  EW:这次拍电影也是一个商业化的过程,你怎么考虑商业化?
  韩寒:所有的艺术行为,都是必须商业的,这是没有办法的。就像你出版一样,我没有办法自己在那里印书,我也没有办法靠自己的钱拿个几百万拍一部电影,后期都做不好,然后就自己去弄个拷贝去电影院里面去找发行了。说到底,你贡献出来的东西是优秀的或者说是劣质的,这是最重要的。只要贡献出来的是优秀的,那么所有的商业化流程,只能使它更加的优秀。改变这个社会的,除了我们每个公民的努力跟每个文人的努力以外,另外两点,我觉得更加重要的,第一就是科技,第二就是商业,商业跟科技其实也都是绑定在一起的。商业是一个非常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词汇,完全没有必要去避讳它。
  EW:你觉得你是一个早熟的人吗?在乎别人评价吗?
  韩寒:算是。要不然也不会从学校退学……我觉得我学到的最多东西,就是说不要去理会这些。所有的赞美,所有的诋毁,所有的什么,你如果在生活中被这些所左右的话,那你做的事情,其实都毫无意义,会变得完全的不像你自己,你喜欢什么样子,你就去做什么样子的。不管我像谁,我不像谁,只要我喜欢就可以了。我喜欢我可以像一切人,而且我可以用这些人的方式打败所有人。
  EW:你对钱怎么看?
  韩寒:我对钱不那么在乎跟斤斤计较,但是,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比如说在车队工作,我可以要很低的薪水,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我可以拿最好的成绩。但是如果你请来了一个车手,可能成绩比我差,但是薪水比我高的话,那我会马上就跳槽。因为这是彼此之间的尊重。
  来自:财经天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过了人来人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