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是国企吗B转H 是孤独者的游戏还是B股突围出口

“B转H”助中集逆袭 _ 东方财富网
“B转H”助中集逆袭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在挂牌H股之前,曾经向中小股东提供了现金选择权。不过,由于溢价太低,超过九成的B股股东放弃了小幅溢价套现的权利。  12月19日,中集集团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并挂牌交易。对于而言,首家“B转H”的顺利实施,在开创由“A+B”转“A+H”的先河的同时,也为身处窘境的B股群体提供一条可行的复活路径。  “B转H”方案出炉历程  B股市场真的没落了。  自1992年首只B股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以来,B股市场已发展了20多年。时至今日,B股已被边缘化,一方面,境内企业可以通过香港交易所吸引外国投资者;另一方面,境外投资者可通过QFII机制投资A股。根据统计,B股成交额占AB股总成交额比重已从2002年的2%左右下滑至2012年的不足0.3%,交投冷淡趋势非常明显,改革势在必行。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加上触发退市的交易指标,濒临退市,B股市场改革被正式提上日程。沪深两市交易所均提出了相关改革建议:符合退市标准的公司坚决退市;支持公司通过大股东增持、回购、缩股等方式维护上市地位;对于自愿退市的B股公司,其中符合A股上市条件的可考虑历史因素优先上市。业内人士还建议,B股公司退市后也可选择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不过,伴随闽灿坤B等多家B股公司停牌筹备重大事项,市场对B股退市风险的担忧有所消退,同时B股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  在这样的形势下,日,中集集团抛出了一份“公司B股转换上市地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及挂牌交易的方案”(下称《方案》)。当日复牌,中集集团B股大涨3.31%,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飙升678%!  根据这份“B转H”《方案》,中集集团拟将已发行的14.3048亿股B股转换成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原有B股股东也可选择行使现金选择权将股份出售给公司安排的第三方,行权价为9.83港元/股,较停牌前收盘价溢出5%。  此《方案》是我国首次试水“B转H”,或许为解决B股市场的改革顽疾而提供全新的可行范本。日,《方案》在临时股东大会上获得超过98%的高票通过。11月20日,中集集团收到证监会对其“B转H”申请的核准批复。  接下来“B转H”要获得香港联交所批准,将永久停牌,进入现金选择权实施阶段。最后,中集B将在深交所退市并变身为H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及挂牌交易。  根据香港交易所的规则,介绍上市不发行新股,即不涉及融资。其主要分三种情况,一是寻求上市的证券已在另一交易所上市,二是“分拆上市”,三是换股上市。2010年8月,通过换股私有化骏威,以介绍方式在香港主板上市。  根据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介绍”是已发行证券申请上市所采用的方式,该方式无须作任何销售安排,因为寻求上市的证券已有相当数量,且被广泛持有,故可推断其在上市后会有足够市场流通量。上述规则意味着,转换完成后,中集集团可以直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  不过,采取此模式上市的公司必须符合多项条件,例如证券预期市值至少为2亿港元,预期证券上市时由公众人士持有的股份的市值须至少为5000万港元等。  中集集团方面对外表示,公司符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中对财务、市值、换手率、股东分布等内容的要求,符合向香港联交所申请以介绍方式上市的全部条件。  首家“B转H”顺利实施  日,中集集团H股如愿以偿地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并挂牌交易。中集集团H股首次亮相的一瞬间,12.6港元的开盘价让人为之惊叹。出人意料的价格,自然引来了蜂拥而至的卖盘。仅仅5分钟左右,中集集团H股的价格已经跌至11.5港元,跌幅逼近9%,并在略微调整后继续下挫。截至收盘时报收于11.22港元,下跌10.95%。需要指出的是,在中集B此前停牌之时股价为9.70港元,若按照当日开盘价12.6港元来计算,涨幅已经逼近30%,即使投资者在收盘前没有卖出,11.22港元的收盘价较停牌前涨幅也在15%以上。  “之前大家对于中集H股上市比较乐观,基本认为开盘价格会在9.83港元的行权价格之上”。一位私募人士如是表示。而之所以这样认为,是由于中集B股股东大多放弃了9.83港元的现金选择权。  在挂牌H股之前,考虑到中集B股股东的利益及基于自愿原则,中集集团为《方案》提供了现金选择权。同时,中集B股股东招商局国际、COSCO及其关联企业Long Honour承诺放弃行使现金选择权。这意味着,仍有5.77亿股的中集集团B股持有人有权选择变现离场。  不过,除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外,中集的B股主要为外资所持有,境内机构与散户持有数量不多。截至日,前十大股东中,仅有新华人寿及易方达深证100基金是境内机构,合计持股只有中集全部B股的3.12%。  对于小股东,中集集团还是提供了现金选择权。据了解,在日到11日的中集集团B股现金选择权申报期内,共计1.37亿份中集B现金选择权进行了有效行权申报,约占B股总股本的9.6%,超过九成的B股股东放弃了小幅溢价套现的权利。  “这是因为溢价只有5%,溢价太低,行权与转H股也是&侏儒里面挑高个&,所以较多的投资者要么选择抛售,要么选择转入H股。”一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在整个中集B转H股过程中,保荐机构努力说服中小投资者持货,在低溢价、券商游说等多因素作用下,不少投资者还是选择了B转H股方案。  另外,去年11月30日中集B停牌之后,上证指数上涨近10%,恒生指数上涨逾2.6%,中集集团A股涨幅更逼近18%,这些因素都为中集H股“首秀”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助力了中集H股“首秀”业绩。  可以这样说,对于中集集团H股的首日表现,大部分参与B转H股的投资者还是相当满意的。  中集模式将被复制?  不可否认,“中集模式”的成功运行无疑为解决B股历史遗留问题开了一个好头。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集集团成功实现“B转H”,将为低流动性和低价值所困的投资者找到希望,并开创B股改革的全新模式。而也有人表示目前论及中集集团开拓B股新模式还为时尚早。其他纯B股公司是否能复制中集集团的模式还存在太多疑问。不管怎么样,中集集团的案例都意义深远,也让B转H的呼声在B股投资者中高涨起来。  记得在缩股、重组等方案陆续出炉之后,中集集团提出“B转H”的创新方案立刻收到不少专业人士关注,但很多B股投资者却表现得比较冷淡。  然而,面对中集H股上市首日表现,“B转H”这一方案突然受到其他B股投资者热捧,一些B股投资者发帖呼吁,希望相关公司效仿中集B转赴H股市场上市。  实际上,不少B股也有效仿中集的意愿。“B转H”第一单的保荐人国泰君安内部人士透露,根据其对沪深两市100多家B股公司进行了排查,发现约有30到40家B股企业符合香港主板上市要求,有潜在转板可能。该名人士还表示,目前已有部分有意向从B转H的已经主动与国泰君安联系,并咨询有关市场转板的操作事宜。  上海一位资深B股研究人士表示,并不是所有B股公司都满足转入H股条件,“首先是业绩前提,净利润负增长的公司想转H股可能不具备优势,H股市场比较青睐有一定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另外,还需要考虑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在会计准则、风控系统、投资风格不一样。相对于内地市场而言,H股股票没有涨跌幅限制,并且是T+0交易,投资香港市场的投资者风控能力较强,相对内地市场来说比较理智。”按照该人士的说法,由于游戏规则不同,B股投资者在选择转入H股的时候要谨慎考虑。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集集团B转H股只是个案,不适用所有B股公司。港交所不是收垃圾公司的市场,B转H股要求达到H股上市条件,这不是所有B股公司能达到的。  未来如何解决B股问题呢?日前,一家纯B股公司董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纯B股,可以通过A股,然后用所募集的资金来回购B股,B股的投资者自然转为A股的投资者,这里面可能涉及到资本项目的问题,但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还是可以解决的。另外,可以通过股份回购的方式来注销B股股份,回购后的公司可以到重新上市。  “中集模式对深圳B股中业绩优良的个股无疑提供了借鉴,而对于部分手里握有充裕现金的公司,还可以通过回购B股然后注销B股股份逐步解决B股问题,当然这只对少数公司有效,如鲁泰、长安等,而且要彻底解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宏观策略分析师杨军如是表示:“此外,深交所前期表示,自愿退市纯B股公司重新上市将给予适当的政策安排,即B股转A股,这也不失为一条方案。”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未来解决B股历史遗留问题很可能是多种模式并存,每个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方案,再逐步推进,目前看大致也就是回购、转A股、转H股等模式。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中集集团B转H今日网络投票 A股股价10天跌逾21%_上市公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集集团B转H今日网络投票 A股股价10天跌逾21%
  公司证券部人士表示,B股转H股如同在香港申请上市一样,走正常上市程序,总体没有区别
  ■本报记者 矫 月
  自从提出“B转H”方案之后,市场为之喧嚣起来。中集集团虽然是第一家试水“B转H”的上市公司,但是,公司并不为此担心。
  “只要符合在香港上市的条件就可以,不会因为是B股而受影响。”中集集团证券部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说道。
  据最新公告,公司从今日下午3点开始至30日下午3点期间任意时间,中集集团的B股股东可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联网投票系统投票。
  能够脱离B股转而投身H股对中集集团来说算是一桩喜事,公司的B股也是涨势喜人,但是,公司的A股却遭到机构的抛弃,不但在公告“B转H”方案当日跌停,而且之后股价也是接连下跌。
  截至昨日收盘,中集集团A股股价报收10.29元/股,比15日公告当天的开盘价13.1元/股,在这10个交易日中,公司股价下跌逾21%。
  B转H损害投资者?
  投票在即,中集集团的投资者又会如何选择呢?
  “对于B股投资者只有两种选择。”上述证券部门人士如此说道。据中集集团称,原持有B股股份的投资者可选择行使现金选择权而向公司安排的第三方提出收购其股份的要求,也可选择继续持有,但股票上市地变更为香港联交所,股票性质由境内上市外资股变更为境外上市外资股。
  此外,对于不活跃账户、未参与申报现金选择权的股投资者,其所持的中集B股将会在本方案通过所有审批程序并开始实施后转换上市地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挂牌交易。
  对于这次中集集团的“B转H”方案,有投资者提出反对意见,“B转H”其实主要是对B股股东损害严重。一是,交易变得更困难,且再难以获得A股那样的高估值。二是,分红变得比A股少,严重损害希望长期持有获取长期投资回报的投资者,而B股股东中长期投资者较多。三是,彻底失去与A股并轨的高回报希望。
  根据相关规定,境内居民不得直接购买境外股票,因此在中集集团“B转H”方案实施后,境内居民除持有或出售其因公司股票变更上市地而合法持有的公司H股外,不能认购包括公司及其他H股或其他境外股票,其出售本公司H股后的资金需及时被汇回境内。
  对此,有券商分析,执行现金选择权的投资者还不明朗,中集B转H股对股本影响目前还难以判断。
  中集A股遭5机构抛售
  事实上,第一时间对中集集团“B转H”方案采取行动的是大量持股的5家机构。
  在中集集团8月15日“B转H”方案披露后,公司A股当日放出巨量并跌停收盘。据当日龙虎榜数据显示,卖出前五名均为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金额为1.55亿元。
  有分析人士认为,机构卖出主因或是公司基本面前景堪忧。公司7月14日公布的上半年业绩预报显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降55%~75%。公司表示,2011年上半年主营集装箱业务订单饱满,量价齐升,盈利创历史新高。而2012年一季度集装箱需求处于淡季且比正常年份水平偏弱,二季度虽进入相对旺季,但由于上年基数偏高,导致业绩同比仍有大幅下降。
  但也有业界人士指出,公司A股当日跌停反映了公司A股股东对“B转H”方案的态度。“中集集团完成B股转H股之后,未来可能更侧重香港的融资平台,以更好地进行国际资本运作,A股股东可能担心受到影响。”
  此外,也不排除在中集集团A、H股价格逐步对接的预期之下,意味着B股价格应向A股靠拢。要知道,A股与H股之间一直存在价差问题,但两者比较差异不会太大。
  对于上述说法,中集集团证券部门人士向记者解释称,A股股价下跌与“B转H”没有关系。
  B转H需走上市程序
  中集集团方面表示,B股转换为H股之后,股票流动性与未来运行空间将大大增强。
  近期,市场对于B股的评价多为不看好,相比于A股的活跃度,B股可以说是一潭死水。“从市场的评价就能知道,B股的问题很多。”中集集团证券部门人士如此说道。当记者问道,B转H股之后,对公司的影响如何时,此人表示,还无法预测。
  据中集集团证券部门人士介绍,由于目前还没有涉及到香港相关事宜,因此现今公司与香港方面的联系不多。不过,此人表示,公司“B转H”方案在通过股东大会和证监会之后,将会走正常的香港上市程序,并按相关规定和要求提交文件。万科“B转H”搁浅 - 政策 -盘锦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万科“B转H”搁浅(1)
来源:和讯网
  “B转H”计划疑似搁浅
  日晚间万科公布B转H方案,拟申请将已发行的B股转换上市地进入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挂牌交易。
  去年12月底,中集集团B转H股成功转板上市,国内B股改革“破冰”。中集集团H股挂牌后,H、A股均表现不错,股价一路高企。有了中集集团的成功案例在前,万科的B转H方案公布之初即被业内一致看好。1月18日晚间万科公布B转H方案,1月21日受大盘补涨、B转H股等利好
  因素,万科A、B股的股价一度涨停,股价创下近年来新高。多家券商也纷纷看好,包括申银万国、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中信建投等在内的多家机构纷纷调高了万科A股的买入等级。当时的业内分析认为,转板方案与中集基本类似,方案可行性高,B转H有利于A股和B股的投资者,获取通过的概率较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万科“B转H”并非一片坦途。
  4月初,证券机构传来消息,万科“B转H”计划将暂时搁置,什么时候继续启动并不知晓。记者致电万科品牌部询问
  “B转H”计划是否已经搁置,其工作人员称万科所有有关“B转H”计划的进展与消息都以万科发布的公告为准。而万科“B转H”方案财务顾问中信证券投行部人士承认确实该计划暂缓了,“万科B股份额比例以及现金选择权上出现了点问题,香港联交所可能不太愿意”。
  万科最近一次关于“B转H”的公告发于2月18日。公告称,万科已经于日正式取得了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接受公司“B转H”申请材料,认为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
  此外,公司于日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关于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转换上市地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及挂牌交易A1申请表,并于2月15日正式取得香港联交所下发的受理函。
  至此,万科“B转H”之路已经走了将近4个月。官方程序基本全部完毕,接下来等待的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的批复意见。
  而此前中集集团在实施“B转H”过程中,于日收到证监会的申请受理通知书,10月30日收到香港联交所下发的受理函,11月20日收到证监会核准批复,11月28日收到联交所的批准文件,其间证监会方面从申请受理到核准约26天,香港联交所方面从申请受理到核准约29天。相对而言,万科“B转H”所费时间稍显漫长,令人不能不怀疑其中有变。
  事发现金选择权?
  对于万科“B转H”方案搁置一事的原因,万科“B转H”方案财务顾问中信证券投行部人士称,大概是因为万科B股本身占股本份额就少,如果实施现金选择权的股东过多的话,市值达不到要求,港交所可能不愿意接受。“正在想办法补救,应该可以继续做,因为其他文件都很顺利。”
  据万科公布的B转H股方案公告显示,万科已发行B股总数约13.14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1.96%,B股市值达164亿港元,超过95%由境外投资者持有。按照相关规定,以上方案需经过三分之二股东表决通过后,还需要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的同意和批准,才能赴港上市。
  万科董秘谭华杰表示,根据联交所规定,如果申报实施现金选择权的股份数超B股总数三分之一,方案不会实施。华润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属于关联人士,最多也只能收购不超过公司总股3.96%的B股股份。
  此前中信证券在为万科“B转H”方案做的财务报告中也提到:“若出现申报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份数超过B股总股份数的三分之一,即申报股份数若超过股,本次方案将不予实施,万科B股将继续于深圳证券交易所B股市场交易。”
  据了解,万科曾计划向香港联交所申请公众持股量不低于8%的豁免。若香港联交所能够给予公司公众持股量为8%的豁免,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及(或)其下属子公司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最多只能收购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96%的B股股份,接近B股总数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以
  万科B股11.96%的占比量,需要一定数量普通股东继续持股的支撑,才能完成“B转H”计划。然而,此时曝出现金选择权出现问题,似乎有所矛盾,因为早在2月初,万科就曾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会上以超过99%的高票通过了“B转H”方案。
  2月4日,万科召开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以介绍方式将已发行的B股转换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挂牌交易的相关事宜,全部相关议案均以超过99%的高票通过。无论是A股还是B股股东,对于此次方案均给予了积极支持。最终,全部议案均获通过,对于方案本身,投票的具体结果为:A股股东99.3246%赞成,0.6744%弃权,0.001%反对;B股股东99.9916%赞成,0.0084%弃权,0%反对。
  惨遭池鱼之殃?
  如果说万科“B转H”计划的搁浅并非因为现金选择权的话,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道障碍了――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的同意和批准。
  “万科此次‘B转H’的搁浅或许只是遭受池鱼之殃。”华高莱斯国际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衍奎表示,
  受短期内全球量化宽松的影响,中国管理层或许出于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考虑,会采取资本管制手段。在此背景下,国内B股改制问题必然受到影响,万科的“B转H”计划受挫搁浅就不足为怪了。
  据报道,日本央行4月4日宽松金融政策火力全开孤注一掷,祭出全球最强势的货币刺激举措,再加上4月中旬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鸽派”观点,暗示美联储可能不会在近期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内境外量化宽松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中国稳中见升的经济基本面和跨境利差诱因,将使人民币成为跨境资本的避风港。
  市场人士大致勾勒出中国今年资金流向的情景为,资金流向存在双向流动的可能性。受主要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影响,短期内资金将延续去年底今年初的流入状态;但下半年国内外复苏对比情况可能生变,或使得资金转而撤出。
  外管局在2012年国际收支报告中分析称,今年国内外经济和金融运行企稳,将有利于稳定中国的外部需求,吸引长期资本流入。“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境内外正利差将刺激套利资本流入我国。”然而另一方面,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 将加剧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甚至不排除引发阶段性的资本集中流出。
  “现在正是境外热钱向国内涌进的时候,融资成本相对而言更低,万科转股计划此时搁浅虽是必然,却也可惜。”公衍奎说,“当然,即使转股计划搁浅,万科亦可以通过发债形式在海外融资,只是不如股市方便。”
  3月27日,万科公告披露,万科地产(香港)有限公司通过旗下子公司发行8亿美元五年期定息债券,首次境外发债的票面利率仅2.625%。
  不仅是万科,国内众多房企都搭上了此番全球量化宽松的“快车”。截至3月中旬,今年已有21家内地房企在境外发债,融资额高达570亿元人民币,去年全年这一数字是600亿元。近期又有旭辉集团、万科香港、绿城中国、融创中国、华南城、首
  创置业等房企发行了不同规模的债券。至此,内地房企今年以来的境外发债总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国内房地产的融资环境与状况受国际金融环境影响非常大,房企在今年一季度享受境外便宜又充足的资金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下半年可能出现的热钱流出带来的风险。”公衍奎说,“而万科的转股计划或许到下半年就能重新启动了。”
“国五条”对盘锦房价会有怎样的影响? &&&&&&&&&&&&&&
&&&&&&& ――新浪下午茶第四期网络调查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新国五条”,一时间引起了房地产行业的热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进行了深入解读,杨红旭的这些观点是否正确?您觉得哪些观点会变成现实呢?
  新浪下午茶第四期开播在即,盘锦新浪乐居诚邀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调查。
上一页1下一页本文导航
热日 09:21
热日 09:20
热日 09:07
热日 09:06
热日 09:20
热日 09:17
热日 09:13
热日 09:12
热日 09:15
热日 09:13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与盛行,旅客户一直是住宿业的重要客源,这次,在线短租把目光瞄准了这一市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集B转H暂时只是孤独者的游戏
03:42:00 作者: 来源:
中集集团(000039)15日发布公告称,拟将已发行的B股转换上市地,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挂牌交易,为除招商局国际(行情,资讯,评论) 、COSCO及其关联企业Long Honour之外的全体B股股东提供了高出B股现价5%的现金选择权:B股投资者可选择中集B(200039)股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前行使现金选择权,也可选择转化成H股。有很多人认为,中集集团如果成功实现B转H,长期困扰市场的B股改革的新模式有望由此展开,不仅是对解决B股历史问题的有益尝试,也是在对投资者利益充分保护的前提下,为该类上市公司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可能。
但笔者认为,中集由B转H股,有极大的个体意义,而对其他已发行B股的上市公司而言,则没有太多的板块示范效应,B股板块长期的历史遗留问题,仍将困扰资本市场,未来还需要多方探索解决途径。香港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尤其是监管非常严格,这已经将大部分B股挡于门外。中集集团是一家非常有竞争力的公司,管理非常优秀,自然满足香港上市的条件;况且在香港上市也有利于其打通国际资本通道,为其在海外的业务拓展和资本运作带来便利。中集集团给B股投资者提供了现金选择权,如果B股投资者全部选择现金方案,那么第三方将需要至少支付几十亿的资金,第三方为什么愿意掏出几十亿资金?是因为看中了中集集团的雄厚实力,否则不敢为现金选择权背书;而B股上市公司中绝大部分公司不具备如此雄厚的现金实力,或不具备寻找资金雄厚的第三方的实力。这决定了由B转H股是少数案例,而不具备大范围的示范效应。中集集团选择在H股上市,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同类公司在H股市场估值比B股高,在H股上市有利于提高公司市值。但对于其他行业,我们可以看到H股的估值大多低于B股,有的甚至是大幅度低于B股,如果其他行业的公司选择B转H股,股价恐怕还要继续大幅度下跌。这也注定了其他公司不会仿效中集集团,不会步其转战H股的后尘。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中集集团提供的现金选择权方案,现金选择价格仅比市场价高5%,这对B股投资者来说吸引力不足,所以建议中集集团提高现金选择价格。从另一方面讲,也许中集集团并不希望过多投资者选择现金选择权,不希望消耗太多的资金,而希望投资者转战H股,但这对不熟悉国际市场交易规则的国内投资者来说,难免会有所顾虑。因而,中集集团和投资者之间还会有一段博弈、妥协的过程。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中集集团B转H股的案例,不具备广泛的示范效用,B股的历史遗留问题仍将是困扰市场的大问题,需要各方献计献策、努力探索解决之道。不管是B股回购注销,还是大股东私有化的方式,都需要上市公司、大股东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或者公司背后由金融机构或投资机构提供巨额资金,但这条件很难满足,有能力实施回购、私有化、寻求外部机构巨额资金支持的B股上市公司毕竟是少数。因此,这也很难成为主流方式,只能是少数个例。尽管交易所表态,对于主动退市的B股上市公司选择A股上市,将会简化审核,一路绿灯,但在证监会没有明文的政策出台之前,B股公司也不敢轻易尝试转A股。一是如果股价跌到1元面值以下,会给上市公司市值和投资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证监会的政策只要没有明确出台,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用下跌低于面值20个交易日去赌不确定性,确实也非理性。B股未来何去何从,中集集团开始了一个新的探索,但注定这是少数孤独者的游戏,B股市场未来是继续边缘化,还是病树逢春,还有待于各方进行更积极的探索。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经济年会今日于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本次……
新闻直通车
01020304050607080910
证券之星十大名博,全天候大盘、指导股市操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集集团待遇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