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弩一起发射,黑曼巴c弩威力有多大大,专门克制骑兵

风靡校园:“牙签弩“杀伤力到底多大,你知道让你孩子玩的后果么?
风靡校园:“牙签弩“杀伤力到底多大,你知道让你孩子玩的后果么?
跟我一起看军事
弩是古代的一种冷兵器,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骑兵的一种武器。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是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此物俗称‘牙签弩’,是最近中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玩具,竟能射入石膏板。让我们管好自己的孩子,建议禁止生产销售牙签弩。希望相关监督部门能够予以足够重视……”这样一则带有图片的信息在朋友圈内被广大家长们广泛传播,一时间,“牙签弩”成了微信朋友圈中的热门话题。什么是“牙签弩”,这种玩具弩的形状跟正常的弩类似,但体积只有手掌大小,能够射击牙签、棉签等物品。网络上有各式各样的牙签弩在售卖,其价格在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生产厂家更是遍布全国各地。一款售价在14.5元到30.5元之间的牙签弩(款式不同,售价不同),月销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152笔,甚至多种类型的牙签弩已经卖断货了,在这款牙签弩的宣传画上记者看到,这家店出售的牙签弩共分为五个种类,分为单弓片和多个弓片,最多为5弓片,而弓片不同,射程也有所不同,单弓片牙签弩射程为10米,5弓片牙签弩则达到了25米的射程。根据一段金属弩的试验视频:经测速仪测量,当牙签弩射击钢针时,射出时速可达144公里/小时;用牙签弩射击钢针,近距离内针头没入猪肉约4厘米。挑选软硬程度不同的西红柿、茄子、土豆三种蔬菜,距离20厘米左右,牙签均射入1-3厘米;选择肉类,距离二三十厘米,仍能刺进两三厘米;把牙签换乘绣花针,距离20厘米,射出的绣花针能将4厘米厚的五花肉射穿。想想,射击到脸上身上该怎么办?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第三十二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牙签弩依然是弩,其虽小作为玩具,如果具有一定的威力,也可能被认定管制器具,一旦被认定为管制器具“弩”可能面临拘留。所以,请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出了事就后悔。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跟我一起看军事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跟大家一起纵观天下实时军事查看: 1798|回复: 26
试论弩在唐宋间的军事地位变迁(上)(陈乐保 原载于《史学月刊》)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星夜遗航 于
15:11 编辑
一直以来,追求远射是武器发展的自身规律,因此弩是古代军队的重要武器装备之一。在古代中国,弩的使用情况可以元朝统一为分水岭,元朝以前弩在战争中广泛使用,之后则趋于没落,并逐渐从军队中淘汰。有学者认为,弩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了顶峰,这点固然无可非议,但未免失之笼统。稍阅史籍就会发现,弩在唐朝只是一种普通兵器,若以性能与地位而论,其与前代尚恐不逮,更遑论与宋朝比拟。目前,学术界的一些著作或论文已涉及到弩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情况,但没有将两朝进行纵向比较,且忽略了立体的战略战术阐释。本文即以唐宋为例,具体分析一下弩在唐宋之间的变化,并尝试从战争形势与战略文化的演变等角度来解释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一 唐弩的性能与使用情况
唐弩的种类并不多,《唐六典》卷十六载,开元时期京城禁军“弩之制有七:一曰擘张弩,二曰角弓弩,三曰木单弩,四曰大木单弩,五曰竹竿弩,六曰大竹竿弩,七曰伏远弩”。其中擘张弩与角弓弩是单兵弩,擘张弩为“步兵所用;角弓弩,骑兵所用”。又《通典》卷一五二载:“木弩,以黄连桑柘为之,弓长一丈二尺,径七寸,两弰三寸,绞车张之,大矢自副,一发,声如雷吼。”这种“木弩”是否就是《唐六典》中提到的“木单弩”尚不能完全确定。《唐六典》卷十六中又言,“木单、竹竿、伏远等弩,其力益大,所及渐远”,很可能这几种弩都类似于木弩,属于大型重弩。禁军之外,唐朝的边兵还使用过摧山弩、静塞弩、绞车弩、两弓弩、车弩等,摧山、静塞是单兵弩,其余三种为重弩。就射程而论,“绞车弩,中七百步,攻城拔垒用之。擘张弩中三百步……马弩中二百步”,即重弩的最大射程约为今1000米,步兵弩的最大射程约为今440米,马弩的最大射程约为今300米。《大唐卫公李靖兵法》又说,“弩手去贼一百五十步即发箭”,也就是说唐单兵弩(尤指步兵)的有效射程当在220米左右。弩自身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射速慢,一分钟内至多发射六七次,几乎十秒一箭。而重骑兵冲过二百米的距离需要四十秒左右,训练有素的轻骑兵则只需要二十秒④。因此唐人抱怨说,弩“临敌不过一二发”即已短兵相接,许多唐朝将领也认为“战阵不便于弩”。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军事理念,在唐朝(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前)弩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唐弩基本上沿袭前代旧制,种类不多,今天我们所能了解的只有十多种。箭之制在唐朝有四:“一曰竹箭,二曰木箭,三曰兵箭,四曰弩箭……弩箭皮羽而短,用之陷坚也。”可见,唐朝弩箭的类型比较单一。就性能而言,战国时人苏秦夸耀韩弩的精良,说“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谿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这个数字绝对令人咋舌,但苏秦是有名的说客,他的话不可全部当真。汉弩的射程有比较精准的记载,我们可以作为参考。汉朝军队装备最多的是六石蹶张弩,有效射程为一百八十步,也就是说汉弩的拉力约合今180.4公斤,有效射程约为207米。前文已提到,唐朝步兵弩的有效射程在220米左右,比汉弩稍强。第二,弩兵在唐朝军队中所占比例较低,一般在10%~20%。《大唐卫公李靖兵法》称:  诸大将出征,且约授兵二万人,即分为七军。如或少,临时更定。大率十分之中,以三分为奇兵。中军四千人,内取战兵二千八百人,五十人为一队,计五十六队。战兵内:弩手四百人,弓手四百人,马军千人,跳荡五百人,奇兵五百人。左、右虞候各一军,每军各二千八百人,内各取战兵一千九百人,共计七十六队。战兵内:每军弩手三百人,弓手三百人,马军五百人,跳荡四百人,奇兵四百人。左、右厢各二军,军各有二千六百人,各取战兵一千八百五十人,共计一百四十八队。战兵内,每军弩手二百五十人,弓手三百人,马军五百人,跳荡四百人,奇兵四百人。
在李靖的设想中,2万人的大军中取“战兵”1.4万人,共280队。“战兵”中各兵种的比例依次为:马军80队,计4000人;跳荡58队,计2900人;奇兵58队,计2900人;弓手44队,计2200人;弩手40队,计2000人。不难看出,弩手在“战兵”中的比例是最低的,仅占到百分之十四多一点。具体到每一军,弩兵的比例甚至要更低一些,如中军4000 人内弩兵只有400 人,只占10%。当然,《大唐卫公李靖兵法》所反映的是唐初的情况,但我们依据这些数字可以大致了解唐军的兵种构成与比例。初唐以后,行军编制员额已逐渐扩大。到中唐时期已由原来的两三千人增至五千多人瑏瑠,但行军组织仍保持了原来的比例。李筌在所著《太白阴经》中说,“弩,二分。弦,三分……二千五百张弩,七千五百条弦,二十五万只箭”瑏瑡。李筌主要活动于唐玄宗时期,他主张弩兵占全军的百分之二十,仍基本延续了《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中的军事理念。
第三,唐朝的弩兵通常不是一个独立的兵种,一般情况下是弓弩手“将刀棒自随”,待敌人骑兵冲至二十步时“即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唐军最喜欢使用的近身格斗武器是“陌刀”,这是一种双刃长刀,通常可达一丈,专门用来克制骑兵。陌刀的杀伤力极大,熟练的陌刀手可将对方骑兵连人带马一削为二,常常令对方“气慑”,故而颇受唐朝将兵的青睐瑏瑣。唐朝弩兵大都善使陌刀,这种情况在战场上也有所体现,如裴行俭征讨突厥时为了保护粮道,“诈为粮车三百乘,车伏壮士五辈,赍陌刀、劲弩,以羸兵挽进,又伏精兵踵其后……贼驱就水草,解鞍牧马。方取粮车中,而壮士突出,伏兵至,杀获几尽”。《旧唐书》卷九九《萧嵩传》记,开元十五年(727年)“八月,嵩又遣副将杜宾客率弩手四千人,与吐蕃战于祁连城下,散而复合,自晨至暮,贼徒大溃”。在这两次战役中,唐军都是采取了《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中的战术,令步兵持弩、陌刀,远则以弩射之,近则持陌刀“齐入奋击”。尤其是祁连城之战,唐军“散而复合”,当是持弩、刀反复冲杀。这种弩、刀并用的士兵严格来说很难称为弩手。同样的战术安排在《太白阴经》中也可以看到,李筌认为,一军中枪手应占“十分,一万二千五百条”,也就是说全军都应配备长枪。可见盛唐时期依然延续了唐初的军事理念,弩手一直是弩、刀(枪)并习。从以上分析也不难看出,唐朝军事家往往把获胜的希望寄托于短兵决战,而对以远射武器来克制骑兵奔突的打法似乎并不抱太大的希望。第四,唐朝的将领一般以骑战闻名,很少擅长弩战。唐太宗李世民就非常善于利用轻骑兵迂回袭击对方侧背,配合正面形成夹攻。虎牢之役,李世民亲率精骑突出窦军阵后,“张唐旗帜,建德将士顾见之,大溃”。唐初名将李靖也非常重视骑兵,这点在其所著《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中就有很好的反映。阴山之战,李靖以一万精骑俘虏颉利可汗,消灭东突厥,可谓是他军事生涯中的巅峰之作。尉迟敬德“善解避矛,每单骑入贼阵,贼矛攒刺,终不能伤”,其马术之精令人佩服。苏定方征突骑施也是利用骑兵获胜,及战,“令步卒据原,攒矛外向,亲领汉骑阵于北原。贼先击步军,三冲不入,定方乘势击之,贼遂大溃,追奔三十里,杀人马数万”。薛仁贵更是以弓马娴熟著称,“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盛唐时期的高仙芝、封常清、仆固怀恩等都是擅长马战的将领。与之相比,唐朝擅长弩战的将领可谓寥寥无几。像前面提到的裴行俭、萧嵩等将领虽然也曾用弩兵取得过胜利,但这在唐朝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当然,我们说唐之不重视弩兵只是相对于宋朝而言的。从地域范围来讲,唐朝弩兵之受重视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总的来说,南方山丘连绵,河网密布,骑兵的活动受到很大限制,故而弩战的色彩重于北方,唐朝的岭南、剑南、江西等地区都屯驻着大量弩兵。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南诏大举进攻四川,围唐军主力于大渡河北岸,唐将“(苗)全绪乃夜入蛮军,万弩乱发,蛮众大骇,全绪等保军而还”。是役,唐军“万弩乱发”,足见剑南道弩兵之多。唐朝南方地区最出名的是江淮宣润弩手。唐德宗时李希烈谋反,率兵五万围攻宁陵(今河南宁陵)。当时城中仅有守军数千人,在这紧要关头,五百宣润弩手偷渡入城。第二日清晨,叛军攻城,宣润弩手发弩射之,“皆贯人毙其后”,有的弩箭甚至直接射到李希烈大营。于是李希烈惊呼“宣润弩手至矣”,解围而去。古代围城一般要在弓弩的射程范围之外扎营,而宣润弩手可射及李希烈大帐,其射程远远超过了普通弩的水平。二 宋弩的革新与军事地位的提升
安史之乱以后,弩在战争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五代时期,大规模的弩战频频出现,遂成为战争的常态。后唐大将李嗣源率步骑7万援救幽州(今北京),“万弩射之,流矢蔽日”瑏瑡,大败契丹30万骑兵。开运元年(944年)二月,后晋与契丹大战于澶州(今河南濮阳),契丹骑兵“左右略阵,晋军不动,万弩齐发,飞矢蔽地”,同样打退了契丹的进攻。后周攻寿春(今安徽寿县),赵匡胤“乘皮船入城濠,城上车弩遽发,矢大如椽,(张)琼亟以身蔽太祖,矢中琼股,死而复苏。镞着髀骨,坚不可拔,琼索杯酒满饮,破骨出之,血流数升,神色自若”。宋朝建立之后,对弩的重视大大超过了前代,几乎达到了无弩不战的程度。与唐朝相比,宋弩的发展与使用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新型弩大量涌现。与前代弩相比,宋弩的种类、性能、工艺水平均有大幅度提升,各式各样的新型弩层出不穷,仅《玉海》中就记载了四五十种。单兵弩最出名的有神臂弓、克敌弓、神劲弓、马皇弩等,神臂弓是宋神宗时期由布衣李宏研制的一种良弩,“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宋一步为五宋尺,按每宋尺约为0.31米计,神臂弓的有效射程约为372米。神臂弓发明以后,“施于军事,实有奇功”,迅速成为宋军的主战兵器。金人对神臂弓也十分畏惧,兀术曾说,“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重斧,外无所畏”。南宋初年,大将韩世忠“自出新意”制成克敌弓,“一人挽之,而射可及三百六十步”,约合今520米。克敌弓的威力比神臂弓更大,“每射铁马,一发应弦而倒”。但是克敌弓的缺点在于踏开困难,发射速度慢,南宋大将杨存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出了马皇弩,不但威力不减,而且便于发射,“人服其精”。宋孝宗淳熙年间又出现了神劲弓,“工力精致”,威力远在神臂弓之上。但同克敌弓一样,神劲弓的发射速度慢,“每神臂三矢而神劲方能一发”。此外,宋朝还有朱漆弩、黑漆弩、凤凰弓、跳蹬弩、短装弩、破胡弓、短强弩、无敌流星弩、野战拒马刀弩等,都有各自的长处,并且威力强大。总的来说,宋朝的单兵弩以神臂弓最为出名,使用时间最长。不过这种情况并不绝对,例如南宋时期川陕宋军就喜欢用神劲弓,认为“神臂不及也”。两淮民兵则喜欢用成本较低的短装弩,效果远比神劲、克敌弓好。重弩在宋朝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宋太祖“尝令试床子弩于近郊外,又令别造千步弩试之,矢及三里”。宋神宗时期出现了一种更大的重弩,称为“三弓八牛床子弩”,需要七十多个人发射。该弩用于发射的箭叫做“一枪三剑箭”,射程可达三百步,约相当于今天的465米。北宋时期还有一种重弩可一次发射数十支箭,就像乌鸦散飞一样,因此名为“寒鸦箭”。南宋时期弩的研制侧重于单兵武器,在重弩方面没有多少创新。宋孝宗曾有意在各地制造“划车弩”,结果遭到曾三聘的反对,“乃不果造”。第二,弩兵数量与质量的提高。与唐朝相比,宋朝弩兵在全军中的比例是很高的。宋太宗时期河北“近边州府只用步兵,多屯弩手,大者万卒,小者千人”瑏瑧。宋仁宗时期禁军步军一般都有“刀手八人,枪手十六人,其余七十余人并系弩手”。弩手居然占据七成以上。南宋时期荆湖地区“枪手已不及四分,弓、弩手各及三分以上”。宋孝宗时期,诸路禁军“以十分为率,二分习弓,六分习弩,余二分习枪、牌”瑐瑠。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宋军中弩兵的比例在半数左右。弩的射击标准有两个:一是“弓弩斗力”,即射击距离;二是“射亲”,即精准度。要做到这两个标准的协调并不容易,宋朝许多大臣都反对片面地追求射击距离,认为距离越大精准度越小,往往十不中一二。但是片面追求精准度又会限制射程,宋孝宗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若止习射亲,则斗力不进”。事实上,在战场上高密度的射击覆盖恰可弥补精准度不高的缺陷,因此宋朝的弩兵基本上遵循了远射标准,像神臂弓、克敌弓、神劲弓等强弩的有效射程都在三四百米以上,比唐弩增加了三分之一还多。北宋单兵弩的标准拉力一般在二石五斗至二石八斗,南宋时期又提高到三石以上。北宋蹶张弩的最高纪录为九宋石,“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宋一石合九十二点半宋斤,一宋斤约为今一点二市斤,也就是说九宋石约合今1000斤。南宋川陕战区又有军士可开千斤弩,约合今1200斤,“而命中者十八九”。从以上记载来看,两宋单兵弩的最高纪录是前代的好几倍,可以说达到了单兵弩的极致。第三,以弩兵为核心的战术打法。与唐朝骑兵、陌刀手为军队中坚不同,宋朝军事家特别强调弩手的作用。《武经总要》就说,“五尺之外尚需发也”,这与《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中所言“二十步”即挥刀棒“齐入奋击”形成了鲜明对比。宋朝的用弩战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将弩兵按照“斗力”强弱依次排列,一般是强弩在前,轻弩在后;或轻弩在前,强弩在后。如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五路进攻西夏,宋军的战斗序列大致是“牌手当前,神臂弓次之,弩又次之,选锋马在后”。这种战术安排是优先考虑了强弩的远射优势。南宋名将吴璘又创制了“迭阵法”,正好将北宋的阵列顺序颠倒过来,其法“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约贼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这种阵法不是以强弩为主,而是兼顾各种弓弩的优点。最初“迭阵法”遭到吴璘部下的怀疑,但在剡家湾之战中,吴璘以此阵大败金军,临阵收降万余人。另一种战术是把弩手分为数队,轮番迭射。其实这种战术在唐朝就已出现,只是没有普遍运用到军事中来。如常山之战,李光弼就将麾下“弩手千人分为四队,使其矢发发相继,贼不能当,敛军道北”。两宋时期轮番迭射的战术已经开始普及,《武经总要》就谈到“张弩人”、“进弩人”、“发弩人”,并附有图例。与唐不同,宋朝的迭射战术一般是将弩兵分为三队。南宋初年的著名将领吴玠尤擅长轮番迭射,他多次使用这种战术打败金军精锐。和尚原之战,吴玠选“劲弓强弩,分番迭射,号‘驻队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瑏瑡。激战三天,终于大破金兵。轮番迭射大大缩短了弩的发射间歇期,可以达到“弩声不绝”、“发发相继”的效果,与前面所提到的“迭阵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第四,宋朝君臣对弩的重视远远超过前代。两宋一直都面临着来自北方游牧政权的军事威胁,因此十分重视武器的生产与革新,其中对弩的重视最为突出。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京师所造兵器,十日一进,谓之旬课。上亲阅之,制作精绝,尤为犀利”。在“旬课”中,弩是最重要的检查对象。宋太宗经常检阅禁军弩手的操练情况,当时有禁军“挽强弩至一石五斗连二十发而有余力”瑏瑣,深得宋太宗的赏识。宋英宗十分重视弩兵的素质,他曾令“诸道选军士能引弓二石、强弩四石五斗送京师阅试”。能挽“四石五斗”强弩的士兵绝对是膂力超群。宋神宗非常重视武器的改进,最为出名的神臂弓就是在神宗朝出现并大量装备军队的。南宋初年,出于军事斗争的需要,新型弩的研制达到了一个高峰,前文中提到的克敌弓、神劲弓、马皇弩等都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宋高宗认为韩世忠的克敌弓“犹未尽善”,亲自加以改良,“遂增二石之力,而减数斤之重”。宋高宗得意地认为,他所改良的克敌弓已是尽善尽美,“无以加矣”。名将岳飞虽然没有参与弩的革新,但他能“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已与唐朝将领只擅长弓马有了很大的区别。淳熙年间又出现了一种无羽弩箭,宋孝宗称道,“箭不用羽,可谓精巧”,下令藏于府库中。宋理宗时期,寿春制造了一种木弩,其“箭置筒内甚稳,尤便夜间施发”。总之,有宋一朝一直致力于新型弩的研发,上至皇帝,次及高级武将,下及普通百姓都参与到了弩的改良与革新活动中来,其对弩之重视是以前历代无法比拟的。第五,宋朝弩兵的专职化倾向愈来愈明显。中国古代一直是弓弩并称,二者没有严格的界限。两宋一直重视弩的革新,弩手职业化倾向也日渐凸显,开始逐渐摆脱弓的羁绊。当然,宋朝的许多名弩都冠以弓的称号,不过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更多是在名称层面,而不是实际的混同。王明清所著《挥麈录》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熙宁中裕陵后苑射弓,而殿帅林广云不能。上询其故,云:‘臣本出弩手’。阖坐大笑。”在宋神宗等人看来弓、弩本是同类兵器,而在“本出弩手”的武人林广心中弓、弩之间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军队中弓、弩手之间出现隔膜,这应是两宋长期重视弩兵发展的自然结果。同时,随着远射战术普遍受到重视,宋朝弩兵也渐趋专门从事射击训练,开始摆脱弩、刀并用的时代。这种情况在北宋中期就表现得很明显,仁宗朝尹洙批评弩手“更不学枪刀,虽各带剑一口,即元不系教习”,一旦短兵相接,只能“束手就害”。宋朝君臣也曾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宋孝宗时就命令弩手“每人各教用短枪”。但重视远射的趋势终究不能改变,如南宋川陕宋军向来采用“纯队”,即以队为单位,或纯用弓弩,或纯用短兵。淳熙十一年(1184年),宋孝宗下令让川陕宋军改用“花装”,即将弓弩手与其他士兵混合编制。朝廷的这一命令遭到了川陕宋军的普遍反对,兴州都统吴挺就上书说:“行军用师,惟尚严肃。其花装未战先已错杂。”不久,宋孝宗便取消了“花装”的命令。吴挺继承了吴玠、吴璘的军事思想,特别倚重强弩的远射威力,因此他并不主张弩手兼习刀枪,甚至不希望将弩手与其他兵种混合编队。反观宋孝宗等人的“花装”队列,似乎仍有让弩手并用弩、枪的意思。
第纳尔 +10
感谢您对骑砍中文站的支持!
鲜花鸡蛋&&在 03:29&&砸了鸡蛋&&并说:感谢您对骑砍中文站的支持!
在线时间 小时
文章还是不错,不过说真的,我不认为弓弩威力要考虑射程,武器射程这个东西和杀伤力无关,往往是根据实战需要来的。
在线时间 小时
弩,中国古代好像没有手里拿着,有的是很大的那种,两三个人一起用的!
在线时间 小时
火帝军魂 发表于
弩,中国古代好像没有手里拿着,有的是很大的那种,两三个人一起用的!
中国是有单兵用的弩的。
在线时间 小时
同时期欧洲的弩反而蒸蒸日上啊,这会不会和社会情况也有关?
在线时间 小时
但愿海波平 发表于
同时期欧洲的弩反而蒸蒸日上啊,这会不会和社会情况也有关?
会不会与十字军东征有关,以前教皇不是认为上帝厌恶十字弓么。貌似东征时禁令被取消了
鲜花鸡蛋&&在 11:29&&砸了鸡蛋&&并说:狗大户?火鸡?星夜遗航 ?
在线时间 小时
下呢??怎麽有上無下??
在线时间 小时
但愿海波平 发表于
同时期欧洲的弩反而蒸蒸日上啊,这会不会和社会情况也有关?
似乎欧洲的气候不适合复合弓吧。。。:time:
在线时间 小时
青樓白日不給錢 发表于
下呢??怎麽有上無下??
写完论文再发哈,下篇主要是宋代用弩的战法、弩在宋代兴盛的原因
在线时间 小时
Ginn 发表于
似乎欧洲的气候不适合复合弓吧。。。:time:
弩也是复合材质的,钢弩要到后期才有
弩的制作和弓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用弓还是用弩主要还是看社会结构吧
在线时间 小时
法国人一般用木弩,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一般用的是筋角木复合弩。
在线时间 小时
星夜遗航 发表于
会不会与十字军东征有关,以前教皇不是认为上帝厌恶十字弓么。貌似东征时禁令被取消了
我的发言惹到穆斯林同学了……我声明一下:十字军东征是毁灭文明的不义行为,就跟塔利班炸毁巴米扬大佛一样,都是要被顶在人类文明史的耻辱柱上的
鲜花鸡蛋&&在 17:43&&砸了鸡蛋&&并说:狗大户?火鸡?
在线时间 小时
星夜遗航 发表于
我的发言惹到穆斯林同学了……我声明一下:十字军东征是毁灭文明的不义行为,就跟塔利班炸毁巴米扬大佛一 ...
惹到哪个穆斯林了?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天山白菜 于
12:22 编辑
写了这么多,看来弩守城,山地,丛林 好用。这是它的特点,用多用少在于作战的对象和将领的喜好吧
在线时间 小时
脆皮坦克 发表于
惹到哪个穆斯林了?
你没看见我已经7个鸡蛋了么……是我自己的原因,毕竟是我先朝他投的……由于个人经历,对比较张扬的穆斯林比较不爽,嘿嘿嘿
在线时间 小时
话说远程兵越专业战斗力反而越差吗,毕竟白刃战才是正道吗。。。:time:
在线时间 小时
Ginn 发表于
话说远程兵越专业战斗力反而越差吗,毕竟白刃战才是正道吗。。。:time:
就是到了近代战斗打到最后还是要靠刺刀米~
在线时间 小时
脆皮坦克 发表于
就是到了近代战斗打到最后还是要靠刺刀米~
近代和古代毕竟概念不同了吗不再靠力量取胜了吗。。。:time:
在线时间 小时
Ginn 发表于
近代和古代毕竟概念不同了吗不再靠力量取胜了吗。。。:time:
至少在拿战时代,白刃战依然很重要,二鸦时期,八里桥之战清军最终溃败也是受到英法军队的白刃冲击。
日俄时期 毛子白刃也还吊打霓虹金来着...&
在线时间 小时
Ginn 发表于
近代和古代毕竟概念不同了吗不再靠力量取胜了吗。。。:time:
力量和智慧一直以來都不可以少,衹是分量的輕重
在线时间 小时
脆皮坦克 发表于
至少在拿战时代,白刃战依然很重要,二鸦时期,八里桥之战清军最终溃败也是受到英法军队的白刃冲击。
英军在阿富汗的刺刀冲锋算么?
在线时间 小时
但愿海波平 发表于
英军在阿富汗的刺刀冲锋算么?
是不是当时英国人的步枪又故障了。
在线时间 小时
清风1081 发表于
是不是当时英国人的步枪又故障了。
据说是子弹打完了。
在线时间 小时
脆皮坦克 发表于
据说是子弹打完了。
英国人那声名狼藉的步枪居然能打到没子弹还真是可喜可贺。
在线时间 小时
六石蹶张弩,有效射程为一百八十步,这个不对,记载是汉军检查库存的六石弩,发现长时间存放后,拉力只剩下四石(汉代一石约30kg,四石就是120kg,汉弩计算拉力的方式与宋弩不同,而且宋代弓弩拉力一石约60kg),仍然能平射185步(约280m),普及的六石弩平射估计在400m以上,神臂弩都是在北宋减弱弩力前能平射340步,或者按沈括与两小童辩弓弩里记载的那样是1700尺(宋代一尺0.312米),约510~530m.
在线时间 小时
清风1081 发表于
英国人那声名狼藉的步枪居然能打到没子弹还真是可喜可贺。
西方人习惯了火力制胜。
在线时间 小时
脆皮坦克 发表于
西方人习惯了火力制胜。
怎么能减少伤亡就怎么来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虎豹骑弩骑兵和弓骑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