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13个集团军分布在哪些西部战区陆军76集团军

【图片】组建13个集团军后,战区陆军的变化?【西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7,121贴子:
组建13个集团军后,战区陆军的变化?收藏
陆军集团军组成猜想  去年军区改战区时,提法是“撤消七个军区、组建五个战区”。估计今年的集团军改革也会沿用这一思路,“撤消18支集团军、组建13支集团军”,也就是说所有集团军的军部都是新组建的(编号如下表)。    据报道驻陕21集团军的军部已离开了驻防48年的宝鸡,向西移防至青海西宁。21集团军部虽在宝鸡,下属部队基本都在甘肃和宁夏,军部西迁有利于管理。13集团军的军部搬到川中,下辖的2个主力师(37S、149S)也在拆分。  下图是军改后西部战区陆军组成猜想:  47集团军部裁撤后,下属部队预计将转隶21和13集团军。其中的139机步旅划归13集团军。55、56两个摩步旅裁撤或合并为1个山地旅; 装9旅的59坦克换装新轻坦、改成机步旅转隶21集团军,炮兵旅和防空旅分拆充实13和21集团军。    21集团军的摩步61师分拆为机步旅和轻型步兵旅。13集团军的摩步37师分拆成37机步旅和109轻型步兵旅(猛士);149摩步师分拆为149机步旅和445山地旅(下表)。师拆旅之后,13和21两个集团军均为1 +5 +1 +3 +2 = 12个旅。    正如五大战区的机关设置与过去的军区大不一样,新的集团军军部架构也不会是照搬原军部的组织架构。所以不是谁留谁撤的问题,为什么?  因为根据“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集团军军部是指挥机关,不负责各旅的日常管理,只负责军令,如平时的战力考核、对抗演习、战时的作战指挥。政令归战区的陆军司令部,负责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日常训练管理。    集团军是基本战役军团,集团军下面没有师,旅是战术兵团。旅级机关是政令和军令统一。  这就好比各种作战旅是高中生,既要学习又要参加各种模拟考试和高考;战区陆军司令部是学校的老师,负责管理和教学;集团军军部是高考的老师,负责出卷子、监考、评卷。这样就不存在既教学又评分的弊端。  新组建的军部机关会瘦身,战区内的军部机关人员竞岗,能者上庸者退。虽然近期官媒都不再提“XX集团军某旅”,而是改称“XX战区某旅”。有两种可能:  (1)因为新军部的组建和部队转隶工作还未完成,这只是过度期的提法。笔者更倾向于这种可能,集团军有固定的下属旅。  (2)如果这样的新提法一直保留,那就说明集团军没有固定的下属作战部队,战区陆军司令部管理“部队池”(都是同一战区的部队),战时由军委根据作战需要,将部队(旅)划给某个集团军指挥。这也是将集团军直属分队合编为旅的原因之一。    三、师改旅应该称为“师拆旅”  我们军改的师改旅,更准确地应该称为“师拆旅”。之前的装甲师是拆成装甲旅 +机步旅,摩步师拆成机步旅 +摩步旅,现有的机步师和摩步师也会拆成两旅。1个师改成2个旅,作战单元的总数没减少(下文细述)。师改旅之后,一个师的作战任务可以由两个旅来完成,不存在“削弱战斗力”,同时还省去一个师机关。况且师的编制过大,不利于机动作战。  如果现有的六个摩步师各拆出1个摩步旅,加上此前的就有三十几个,即便扣除13个特战旅,摩步旅还是太多,所以军改有可能会裁撤一些摩步旅,但陆军总额减少与“师改旅”本身无关,是新装备换装与合成化,提高各单元的作战效能,并与空军和火箭军联合作战,使得我军可以减少陆军的总员额。    我军经过几年探索,已经有近十个机步旅是下辖四个合成营。可见我军的“师改旅”,既借鉴了美俄旅级编制的优点,又有自己的特色,而且经过多年实践,已探索出不同类型旅的编成,相信未来会在全部的作战旅逐步推行合成化。  过去坦克师下面的坦克团里没有装步营,1998年将装步团的三个营分别编入坦克团,所以改称“装甲师”。前些年又将8个装甲师拆分成装甲旅 +机步旅。    38集团军的装甲6师是目前唯一师级编制的装甲部队,二月份军报有一篇文章提及“38集团军某装甲旅....。”,显然装6师已经拆旅。  下图是装6师的主要编成,根据过去装甲师拆分的方法我们来看看,装6师拆分后作战单元是否减少。装6共有坦克9个营(27连)、装步3个营(9连),装甲旅是12坦克连 + 4装步连,机步旅是8坦克连 + 12装步连。拆分前后都是36个连,只是有7个坦克连需要换装、改成装步连。    那么拆成2个旅,炮兵够不够分呢?因为三个装甲团各有一个122mm榴弹炮营(18门),合计54门分给装甲旅;师炮兵团有152和122mm各一个营(36门)榴弹炮 ,加上1个营火箭炮(18辆)分给机步旅,比俄军重型机步旅的炮兵还多6辆火箭炮,是美军机步旅火炮的两倍。装6师有6个高炮连和1个HN-6连,相当于2个防空营。  综上所述,师改旅的作战单元都得到保留,而且旅级的编成规模与俄军相当,比美军的多。美俄两军的侦察力量更强,这是我军下一步要加强的方向之一。春节期间军报一篇文章提及39集团军某师春节后将拆分,39集团军唯一的师级编制是116重型机步师(下图)。    该师虽是老旧的59B坦克和89式装甲运输车,但火炮和防空超强,一分为二也比现有的机步旅强。116师装备1个营155mm炮、5个营122mm炮、1个营火箭炮;防空除了9个高炮连、1个单兵导弹连(36支HN-6)之外,还有六辆HQ-17防空导弹车。  116师有5个坦克营(15连)、7个装步营(21连),一个机步旅是8坦克连 + 12装步连。拆成2个机步旅之后,缺编1个坦克连和3个装步连,可以将裁撤的摩步旅留四个坦克连编入,下一步再换装30辆步战车。换言之,2个机步旅的作战单元和重装备数量,均多于原来的1个师。155炮和HQ-17将分别转隶军属的炮兵旅和防空旅。    54集团军的127铁军师,是我军历史上最悠久的部队,也是对外展示部队。它是一支坦克与轮式步战车混编的机步师,主要编成见下图。    与116师相比,装甲团的编成相同,3个96A坦克营(93辆) 、以及86步战的装步营(31辆) 、 炮兵营(18门)和高炮连(6辆)。由于装步团是装备92型轮式步战车,所以2个装步团都没有坦克,但每个营各有一个炮兵连(6辆迫击击炮车)。    127师将分成2个旅(下图),其中前身是秋收起义独立团的380团,与装甲团一起组成127机步旅,前身是叶挺独立团的379团升级为379机步旅。拆分之后,多出13辆96A坦克,缺编31辆步战车和12辆迫击炮。师属炮兵团和防空团与其他师相同,一分为二也能满足旅炮营和防空营的编成。    下面用61师为例讨论,因为两者都是1个装甲团+ 3个摩步团。61师只有3个坦克营(9连)、1个装步营(3连),一个合成机步旅需要8坦克连 + 12装步连。所以只能拆成1个机步旅 +1个轻型步兵旅。多了1个坦克连、缺编9个装步连。炮兵和防空一分为二能满足2个旅的编成。    前面分析了装甲6师、重型116机步师、混合型127机步师、3+1团制的摩步师改旅的不同情况,可以得出两个特点:  (1)无论是作战营(连)、还是火炮、防空单元均没有裁减。  (2)由于合成营的装步连比例增加,才出现装步连缺编。    这四个例子拆旅之后都不同程度缺编步战车,这不是“师改旅”造成的,是我军过去机械化的欠账。与此同时,我军将裁撤一部分摩步旅,可以将其中的坦克营换装,改编为3个装步连编入合成营。十三五期间要生产二千辆坦克,相信也会生产大量的装甲车。  原创:刀口谈兵 编辑:华山穹剑 转载请注明
买熔融石英,找徐州赛诺石英
错误信息,75集团军不是驻昆明?
一个集团军能硬抗美军一个重装师吗
这次军改,陕西从军区的角度讲已经和西北兄弟省份分离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新组建13个集团军隶属关系全确定,各战区陆军部队相对均衡
新组建13个集团军隶属关系全确定,各战区陆军部队相对均衡
万花筒孔生
中央军委决定以陆军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之后,新组建集团军与各战区陆军的隶属关系陆续通过官方媒体的报道对外披露。调整后分别辖2至3个集团军的各战区陆军部队相对均衡。2017年6月上旬,第71集团军保障部副部长王世乐、第72集团军保障部副部长徐连生分别在安徽阜阳、马鞍山、铜陵、安庆等地勘察防汛工作。在安徽当地官方媒体的报道中,徐连生的职务分别出现了“东部战区某集团军保障部副部长徐连生”“72集团军保障部副部长”等称呼。这些不同来源的官方媒体报道从侧面交叉证实,新组建的第72集团军隶属东部战区陆军。类似的,在军委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之后,第72集团军之外的其他12个集团军也通过官方媒体的报道,确定了与各战区陆军之间的隶属关系。譬如,在央视军事农业频道今年5月播出的《军旅人生》节目中,北部战区陆军原第26集团军某特战旅政委武仲良同时以“北部战区某特种作战旅政委”“陆军第80集团军某特种作战旅政委”两个身份亮相。另外的案例比如,《解放军报》等军方媒体的报道提到,今年5月初,北部战区陆军某部召开组建大会,该部涌现出了维和英雄申亮亮等英模,而申亮亮生前所在部队是第78集团军某工化旅。在本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陆军领导机构、战区成立后,根据“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之前隶属原七大军区的18个集团军重新划归各战区陆军领导。其中,原南京军区第1、12、31集团军隶属东部战区陆军,原成都军区第14集团军和原广州军区第41、42集团军隶属南部战区陆军,原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和原兰州军区第21、47集团军隶属西部战区陆军,原沈阳军区第16、39、40集团军和原济南军区第26集团军隶属北部战区陆军,原济南军区第20、54集团军和原北京军区第27、38、65集团军隶属中部战区陆军。在“脖子以上”阶段调整隶属关系之后,五大战区陆军各辖3至5个集团军,最多的是下辖5个集团军的中部战区陆军。进入“脖子以下”改革阶段之后,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日宣布:中央军委决定以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这13个集团军的番号依次为陆军第71集团军至第83集团军。此次调整改革之后,处于“主战”和“主建”的交汇点的各战区陆军部队相对均衡,各辖2至3个新组建集团军。从军方权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确定的13个新组建集团军与各战区陆军之间的隶属关系是:第71、72、73集团军隶属东部战区陆军,第74、75集团军隶属南部战区陆军,第76、77集团军隶属西部战区陆军,第78、79、80集团军隶属北部战区陆军,第81、82、83集团军隶属中部战区陆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万花筒孔生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小孔看科技,通过一小孔,看世界百花争放!
作者最新文章当前位置: &
&&浏览帖子
&&社区主版
陆军集团军由18个调整为13个 番号公布
解放军陆军集团军由18个调整为13个 番号公布日 15:19:21来源:军报记者739人参与 173评论原标题:以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记者:有消息称,陆军集团军将会启用新的番号。请介绍集团军调整改革的相关情况。杨宇军:中央军委决定,以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番号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团军。调整组建新的集团军,是对陆军机动作战部队的整体性重塑,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迈出的关键一步,对于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原18集团军资料2013年,中国政府发表首部专题型国防白皮书介绍:我军18个集团军分别隶属于7个军区。沈阳军区下辖第16、39、40集团军,北京军区下辖第27、38、65集团军,兰州军区下辖第21、47集团军,济南军区下辖第20、26、54集团军,南京军区下辖第1、12、31集团军,广州军区下辖第41、42集团军,成都军区下辖第13、14集团军。相关报道陆军18个集团军的“前世今生”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也是我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启动以来关键之年。作为本轮军改的重点,对陆军基本战役军团也就是集团军的调整改革已经启动。因此,在这个历史节点上驻足回望,尤其是对其历史进行梳理与总结,会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这支从南昌城头走来的人民军队,是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史征程中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解放战争初期野战兵团的出现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以及鄂豫皖等较大苏区的红军部队中就设有纵队以及军的番号,只是由于装备简陋且又各自为战,所颁番号不仅重复繁杂,而且大多名不副实。后来,随着红军力量不断壮大,中共中央军委从1930年开始陆续统一颁发各地红军番号。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由红军主力改编的八路军(后更名为“第十八集团军”),以及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放手发动并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战斗,自身力量也得到空前壮大。到抗战胜利时,我军虽然仍然沿用八路军、新四军番号,但是内部统帅体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军队总人数也从抗战初期的5万余人,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20万正规军、260万民兵的武装力量。内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的称谓逐渐停用。日,朱德第一次以“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名义与毛泽东主席共同签署了组成陕甘宁野战集团军的命令。各地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民主联军也陆续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并着手扩建野战纵队。其中除华东和东北野战军的纵队下辖师级编制的部队,其余都是下辖旅级编制。解放战争后期全军展开正规化建设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全国形势开始发生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总兵力也由内战初期的127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正规军(野战军)149万人,与国民党军比例进一步缩小为1:1.31。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于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亦称“九月会议”)。根据毛泽东主席在会议上提出的“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五百万,歼敌正规军五百个旅,五年左右时间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总目标,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由中央军委副主席、代理总参谋长周恩来起草的《解放战争第三年年军事计划》,提出:“以建军500万为目标,用三年时间‘将现有51个步兵纵队、168个旅’发展至‘步兵纵队70个,步兵师或旅210个’的指示。”在这种情况下,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开始将野战军以地名划分为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并在全军范围内实施统一的体制编制,将军(纵队)的番号由当时的55个增加到70个,其中的空额留待将来建立。其具体顺序为:西北建制军的番号为第1至第7军;中原建制军的番号为第10至第17军;华东建制军的番号为第20至35军;东北建制军的番号为第38至56军;华北建制军的番号为第60至70军。就在此项工作进行的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在东北、中原以及华北广大地区展开的战略决战相继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鉴于全国战场的急速变化,1949年1月中央军委又将全军野战部队以番号顺序整编为4个野战军、16个兵团、51个军,兵团以下各级一般按“三三制”编组。每个军下辖三个步兵师9个步兵团以及数量不等的炮兵、工兵和通讯兵。西北野战军于日更名为第一野战军,下辖2个兵团7个军:原第1、2、3、4、6、7、8纵队更名为第1、2、3、4、6、7、8军。中原野战军于日更名为第二野战军。下辖3个兵团9个军:第10、11、12、13、14、15、16、17、18军。华东野战军于日更名为第三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15个军:第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3、34、35军。东北野战军于日更名为第四野战军,下辖2个兵团12个军:第38、39、40、41、42、43、44、45、46、47、48、49军。华北军区下辖3个兵团9个军:第60、61、62、63、64、65、66、67、68军。除此之外,第32、50、58、69、70军虽然后续都被授予军的番号,但大都不在野战军的编制序列中且除第50军外存在时间不长。由于整编过程中第一野战军所辖第8军奉命改编为绥远军区而撤编,因此本轮整编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实有兵力为16个兵团、51个军、218万人。1949年3月,隶属华北军区的第69军撤编。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撤编的第一个军。伴随着第8、58、70军也先后撤销番号,而同时成立的第19、51军成立并划归野战军序列。在由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的西北军区独立第1、2军划归西北军区的编制序列后,截止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出现步兵军番号61个,实有部队57个军。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实行精简整编新中国成立之初,解放战争尚未结束,朝鲜战争也随后爆发。我军根据实际情况先后组建第11、49、54、55、69军共5个军,其中第11、49、69军为撤编后重建单位。而同时期新疆民族军和国民党起义部队也相继改编为第5、9、36、37、52、53和西北军区独立第3军。截至1952年年底,在我军原计划组建的70个军的番号中,除第56、57、59军番号没有正式授予外,其余番号已经全部出现。如果算上西北军区独立第1、2、3军,则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已经出现了70个军的番号。全国解放战争基本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也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职能、任务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为了建设一支诸军兵种合成、高度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在军委总部机关以及军兵种领导机构和部队建立的同时,全军也开始大规模精简整编,压缩军队尤其是陆军规模,提高战斗力成为此次整编的重点。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国防军陆军部队军暂行编制表》,明确“国防军以军为指挥单位,实行“三三制”编制”;每个军辖三个步兵师,1个直属营、5个直属连、1个教导大队共36440人(不包含作战时配属的野榴弹炮团),其中干部5353人,士兵中战斗人员24576人,非战斗人员6511人。在本阶段的精简整编中,第2、3、4、5、6、7、9、10、11、17、18、19、25、29、30、32、33、34、35、36、37、44、45、48、49、51、52、53、61、62军以及西北军区独立第1、2、3军共35个军被撤消了番号(其中第11、49军被撤销两次),兵团番号也随之撤销。人员要么集体转隶海、空、公安部队以及改为军区,要么集体转业为建设兵团,到地方从事经济建设。截至1955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含志愿军)陆军共有12个大军区(1956年7月增加为13个)3个兵团(志愿军第19、20兵团,沈阳军区第3兵团),34个军。其中志愿军5个、北京军区5个、沈阳军区6个、南京军区7个、广州军区5个、济南军区3个、昆明军区2个、武汉军区1个。全军总人数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50万人减少为333万余人。从1957年开始,中央军委着手在便于机动作战地区抽调第1、12、15、21、47、63军组建战略预备队,这6个军平时归各军区领导,战时则由统帅部统一指挥。1958年4月,南京军区第22军与守备第14旅组建舟嵊要塞区,原编制撤销。同年10月,志愿军第1、16、21、23、54军分三批从朝鲜撤回国内,重返我军的战斗序列。1961年6月,武汉军区陆军第15军划归空军,改编为空降兵第15军。同年8月,陆军第43军撤销,部队转隶海南军区。我军陆军军的数量缩小到31个。动荡时期的我军编制体制调整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面对周边敌对势力南北战略夹击的军事威胁,党中央提出了“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人民解放军在加大战备建设力度的同时调整组织体制,开始扩建和新建部队。其中,除对原有13个大军区进行调整以及将公安军纳入陆军的战斗序列,同时也开始对部分野战军进行调防。从1967年至1975年,全军先后有15个军进行了调防,主要是加强“三北”地区防御力量。1968年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陆军第43军和陆军第17军。珍宝岛事件爆发后,中央军委为了进一步加强“三北”地区的作战力量,不仅将战略预备队的数量增加到13个军,还先后组建第11军、第19军、第29军三个军的军部并组(改)建30个陆军师。截至1969年年底,全军在编人员631万人,陆军36个军,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人数最多的时期。除了军队数量发生变化,为了提高部队机动作战能力,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北京军区第38军改编为摩托化军。这是我军第一个摩托化军。改编后的38军下辖3个摩托化师和1个炮兵团、1个火箭炮团、1个高炮团,以及工兵营、通讯营、侦察连、防化连等保障分队。全军编制4.6万人,坦克240辆,汽车3600辆。1971年8月,陆军第27军也改编为摩托化军。在改编这两个军的同时,全军还在军一级部队陆续增建火箭炮营、坦克团,并将原有的高炮营扩编为团,换装并增加了陆军师的装备。这些措施都增强了当时陆军部队的火力打击能力,尤其是反坦克和防空能力,使陆军部队的合成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1973年2月,武汉军区第17军撤编。到上世纪70年代末,解放军陆军军的数量保持在35个。改革开放初期精简整编与集团军试点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军建设指导思想随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重新确立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方针和任务。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世纪80年代,我军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调整与改革。1980年7月,中央军委通过《中央军委关于军队精简整编的方案》,明确提出精简机关、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加大特种兵比例。重点是精简编制员额,给部队“消肿”。在本轮改革中,陆军原有的35个军得到了充实,防空和反坦克以及部队的机动性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随着国家外部环境的改善以及国民经济的复苏,1982年2月,中央军委成立体制改革、精简整编领导小组,确立了以“精兵、合成、平战结合、提高效能”作为改革的主要原则。根据军委下发的《军队体制改革精简编制方案》,开始在北京军区第38军和沈阳军区第39军各抽调一个主力师组建机械化步兵师,并将原属兵种建制的坦克师和大部分炮兵师划归陆军的军,武汉军区第43军也担负起合成集团军的编组试点任务。日~6月6日,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会议通过了《军队体制改革、精简编制方案》,作出了裁减员额100万的决定。在这次精简整编过程中,11个大军区合并为7个,撤销31个军级单位,三总部机关编制人员精简了47%。根据“去老留新”的基本原则,原有的35个陆军军中,第11、19、29、43、46、50、55、60、66、68、69共11个军被撤销番号。剩下的24个军中除两个机械化军,其余的22个军统一整编为集团军,并将装甲兵部队的全部、炮兵、高炮部队的大部分及部分野战工兵部队编入陆军集团军序列。在此轮改革中,陆军全面淘汰了骡马,实现了摩托化和半机械化,集团军中专业兵种人数首次超过了步兵,装甲兵开始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到了1990年,全军员额减少到319.9万人。世纪之交的编制调整优化1993年年初,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要求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上,加速人民军队的质量建设,提高应急作战能力。为了贯彻这一方针,中央军委提出在军队建设上,要由原来的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将在今后3年内裁减军队员额50万。陆军第28、64、67集团军被撤销番号和编制,全军集团军数量也减少至21个。在此次调整过程中,部分集团军开始实行“军-旅-营”编制。2003年9月,为了进一步压缩规模,优化总部领导指挥体制,改善官兵比例,加强信息化建设步伐。中央军委决定裁减员额20万。陆军第23、24、63集团军在此轮裁军中被撤销番号,部队也转隶其它集团军。这两次精简整编不仅裁减了6个驻地在长江以北的集团军番号,也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集团军数量“南多北少”的格局,在平衡7大军区集团军数量的同时,也使我军向“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几轮调整改革过后,人民解放军总员额降到230万人,人民解放军集团军数量降至18个,即:沈阳军区第16、39、40集团军;北京军区第27、38、65集团军;兰州军区第21、47集团军;济南军区第20、26、54集团军;南京军区第1、12、31集团军;广州军区第41、42集团军;成都军区第13、41集团军。党的十八大后陆军迎来新一轮调整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日,新的陆军领导机构成立,从而结束了我军陆军人数最多却没有司令部的历史。2月1日,战区成立大会也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根据此前提出的“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原有的18个集团军,重新划归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陆军领导。其中第1、12、31集团军驻扎在东部战区,第14、41、42集团军驻扎在南部战区,第13、21、47集团军驻扎在西部战区,第16、26、39、40集团军驻扎在北部战区,第20、27、38、54、65集团军驻扎在中部战区。与此同时,全军也迎来了新一轮调整。这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标志性举措,也是我军编制体制以及联合各作战体系的历史性进展。我们相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在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只要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坚持用强军目标审视、引领、推进改革,我们这支已经走过90年光辉历程的人民军队必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接新的荣光。(作者:张磊 作者单位:解放军后勤学院)
<font color="#6/<font color="#ff
--/--09-22 00:15
--/--09-20 20:57
--/--09-20 10:15
友情链接&&&&
中华站内短信
(中华网社区)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中华站内短信
对&&添加关注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大战区13个集团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