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条巨龙之魂副本入口飞腾升华,像一朵彩虹横跨欧亚

彩虹,在路桥人手中高高托起
来源:原创& 作者:子新& 发布时间: 16:03:26&
彩虹,在路桥人手中高高托起
来源:&冯晓白文学书画网&&发表日期:&&14:45:42&阅读次数:&457&&查看权限:&普通文章
作者:子新
不久前,陕西省一位领导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其大意是:交通是个大题目,也是一个难题目。从某种意义上讲,陕西人对交通的理解要深刻些。这是因为,千百年来,三秦大地的进与退,成与败,兴与衰,说到底都是与路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陕西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决定了陕西的发展要走一段很长很艰难的路。陕西要缩短和东部地区的差距,首要的问题是打开思路,打开出路。三秦兴衰系于交通。
围绕这一主题拼搏奋斗。几十年来,陕西路桥人,以坚实有力的步伐仗量着三秦大地的山山水水,走过了不同凡响的历程,使陕西的公路建设跨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改变了千百年来阡陌纵横,牛马车道遍布的落后状况。一条条新的公路,一座座彩虹般的桥梁,凝结着路桥人的心血。
陕西人需要公路,多少年来关于路的企盼都是在梦乡中实现。回溯已去的年月,千百年来,这个享誉华夏的三秦之地,虽是阡陌纵横,牛马车道遍布,但无一条称得上等次的公路,而仅有的车马大道,无非是清朝名将左宗棠曾率领三军西征时,金戈铁马所踩踏出来的隐隐可现的荒芜之路。不知何年何月修筑的西安到潼关的公路,可算最初惹人注目的道路。就是这样称得上公路的路,也只能以牛马车行驶占主体的尘埃翻卷的荒凉之路。
试看一下国民党逃跑时给陕西留下的公路,真令人感到凄冷。从最初的西安至潼关公路算起,到解放时的那个难忘的西安至潼关公路算起,到解放时的那个难忘的一九四九年,陕西这个内陆省,共有公路4328公里。除了西潼公路外,还有西安至兰州、西安至汉中、咸阳至榆林、绥德至宋家川、长安至宝鸡益门镇、三原至庆阳、渭南至宜川、汉中至白河等12条干线。这些公路大都是马车道改建而成,砾石盈路,坑槽遍布,尘埃涌动。晴天,尘土飞扬,满天弥漫;雨天,泥泞遍地、飞溅似残秋落花。全省当时仅有的977辆民用汽车,像飘泊坠落的蜗牛,吃力地行驶着,这就是陕西贫穷落后的写照!
路是困扰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陕西人明白,没有路,陕西就难以发展。没有上好的高质量的路,陕西更难以展翅腾飞!事实,给了陕西人以深刻的教训。
七十年代,笔者作为一名记者,遍踏陕南陕北和关中,所见所闻,深感公路的重要,看到人们企盼公路的迫切心情。
在秦巴山区的安康县叶坪区,这里修了一条以砾石为材料的简易公路,当第一辆汽车驶进大山中时,沿路的山民听到轰隆隆汽车声音,都非常惊异,尾随着颠簸的汽车,跑一段路程。气力不接了,方停息下来,痴呆呆地眼望着这奇怪之物,奥丧地无可奈何地任汽车长驱而去;在一个村落,汽车停下了,山民纷纷围拢上,抚摸着汽车,有的亲吻汽车,这样奇怪的事物从何而降,吃不吃草,他们拿草给汽车头里的散热网里塞,以为是和牲口一样食草食料。更有可笑者,汽车奔驰,发出嘟嘟的响声,山民以为是汽车拉屎拉尿,追着拣拾粪便作肥料用,结果空跑一趟,不免叹气,怨自己瞎跑了一程。
在大巴山脉,一个生产队买了台手扶拖拉机,因为没有公路,无法开回,山上的羊肠小道又难以运输,他们就派了十多个精壮小伙子,把机器拆开,分解成零部件往回扛。大件的东西,他们抬着沿羊肠小道行进。有的山里群众,给县上食品站交售生猪,因为是山间小道,常常联合起来,绑扎成担架,抬着百斤重的膘子猪送到食品收购站;给国家交售公购粮也是肩挑人背,长长的运输队,走在空旷山谷间,虽然有点浪漫色彩,但,那躬身负重,汗流夹背的情景,却使人们增添了几分酸苦的滋味。在沟豁纵横的陕北,滚滚黄沙铺天盖地,真有点茫茫沙州孤雁鸣,长城古道音尘绝。在靖边县城席麻湾供销社沙漠上踩出的那条隐约可见的路上,说是能骑自行车,但一踩上脚踏板,整个车子的轮胎全陷进沙里,一寸路也难行进。六七十里路,从早晨七点走起,直到晚七点才到达目的地,一路上,九里不见村,十里不见店,饿得人饥肠漉漉。要是有公路,开上汽车,个把小时就能到达。在漠漠平沙上也是行路难于上青天啊!
陕西最紧迫的事就是要有公路,有了路,一切都会活起来!在解放初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虽然历史的河流出现波浪和漩涡,但任何冲击力也难以阻拦它不受约束的性格而长驱而去。虽然,这段历史是在前进与回流中交替潜行,但社会进步总是以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显示出它的足迹。陕西的公路建设,在曲折的历史洪流中,以独特的方式登上舞台。在这样的三秦大舞台上,活跃着一支三秦人企待而且寄于厚望的英武之师__陕西的路桥建设者们,他们导演着一出又一出、一代又一代可泣可赞的活报剧。
陕西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全省土地面积20万6千平方公里。黄土山与秦岭山脉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这里沟壑纵横,千里黄沙茫茫;南部是秦巴山区,以汉江冲刷的平原汉中坝子,安康峡谷为中界,左右矗立着巍巍峨峨的大巴山脉和秦岭山脉,千山万崖,险峰峻岭,重重叠叠,危哉险呼!中部是关中平原,以古长安为轴心,东有潼关,一夫挡关,万夫莫开;西有大散关,扼险境而居要地,&雄关漫道真如铁&;北有萧关、南有武关。四大关隘紧紧锁住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富庶的大平原。阡陌纵横,村落鳞次茨比,庄田万倾,鸡羊成群。
广袤的三秦之地,路桥人纵横驰骋,含辛茹苦,在崇山峻岭、在茫茫大漠几代人风餐露宿、战严寒、斗酷暑、披荆斩棘前赴后继,流血流汗,把一座座山岭劈开,把一条条河流截断,为三秦人建造出一条条宽阔的公路,架起一座座彩虹。秦巴大山,谁持银链当空舞,是他们,路桥健儿。在黄土高原上,座座彩虹映朝霞,从此羊皮筏子成为传说,缠绵悱恻的信天游一改它凄楚悲伤的情调,是他们,路桥健儿。在关中大地上,条条巨龙舞翩跹,改变了牛车人为车充斥千年阡陌小道的景况,是他们,路桥健儿。
最初,在近乎一张空白的三秦大地上修路要付出何等艰辛的代价。担负着陕西公路建设的路桥人,虽然当初人数不多,但大家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精神,承受极大的艰难困苦为三秦修筑出了一条一条新的公路,架起了一座一座桥梁。
秦岭巴山可以用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句来描述:&千山鸟飞艳,万径人迹灭&。这是对经过战争洗礼后的,千百年封闭的大山的真实描绘。广袤巍峨的大山,稀稀拉拉地百里无村,十里无人,狼虫虎豹出没山间。路桥人踏着野兽的足迹,居住在山崖斜洞,或草木搭成的工棚里,开始干起惊天动地的修路架桥事业。
商县到山阳公路,要经过流岭。流岭非常险要,当地人这样形容它:&秦岭高,秦岭高,秦岭只到流岭腰&。可见它的高险程度,连秦岭主峰都难以比拟。显然这是夸张之词,但对秦岭山脉来说,由于它的高峻挺拔,无处没有险境,路桥人在这里显示了威风。他们攀悬崖,涉险壁,终于打开了这条关口,使商山公路顺利通车。山里人听说,流岭关打开了,公路修通了,一传十,十传百,满山沟岔的人都知道了,举行通车典礼的那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流岭。封闭了百年的山里人谁见过公路是什么样儿,他们背着干粮跑几十里,甚至百里山路来看公路,看从未见过的汽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跪在汽车前,抚摸着、亲吻着、哭一阵、笑一阵,他真想象不出,世上还有这样的奇物。
陕南茶镇到石泉县城公路是七十年代初开工建设的,路桥人沿着汉水巴山住进这个即将开辟的处女地。当时正面临雨季,汉江水位上涨,下游是石泉小电站,水库蓄洪。把江边一条解放初修的简易公路淹没了。这条便道,是修茶石之路运送物资的主干道,要及时抢修石茶路,要按期竣工,不能等待水退了后再干。于是,路桥人迎难而上,想办法,抢时间。他们通过渡船把水泥、沙石工具运行到临时修的码头,然后,肩扛身背,攀援着五十度左右的陡坡,匍匐着身子,艰难地爬行到工地上。
虽然当时修路主要靠人工,无机械设备可言,即是有也十分简陋,而且电力极缺,动力不济,也难以施行。当时,茶石公路建设工地上的路桥人为了赶进度,硬是肩扛手拉,顶烈日,冒酷暑,跨江翻山,用了六、七天时间,架起6公里1万伏高压线。当通电了,大家在庆贺胜利中,才发现从领导干部到工人,个个被太阳强烈的紫外线黎黑了皮肤,脱去了一层皮,每个人身上的皮像干裂的土地卷了起来,白蜡蜡一片。尽管这样,他们一个个乐哈哈的,从心里享受着一种劳动果实的美感,这一点,锁在深闺或住在高楼深院的秀女或美人是无法理会的,这正是路桥人的高尚所在呀!
紫阳县是巴山深处汉江岸畔一个小县。它以茶闻名,以歌名世,以人美誉满三秦。紫阳县城右临汉江,左依秦岭。从汉江岸畔拾阶而上,须登三百六十多个台阶,这些台阶都是石板铺成。有诗曰:&上完三百六十阶,才是斗大一块城&。可见紫阳除人美,还有那行路难之咎。路难,在这里修一座桥就更难。其所以难,就难在修路材料的运送上。八十年代初,要建一座紫阳汉江大桥,桥高69米,据说当时在全国也算是最高的桥梁。建这座桥的材料、工具、机械设备生活用品都从西安运到汉江岸边。然后由工人肩扛人抬,送下200多个台阶,装上停在江边的驳船上。驳船驶过滔滔汉江,再由工人人抬肩扛,上80个台阶送到预制厂,十多公里长的桥需要多少沙石、需要多少水泥,更需要多少钢材啊!这些全靠人的力量送到工地上的。一个两手空空的行人要爬几百个台阶尚且气喘吁吁;何况扛着百斤重的物品,爬山下沟那种艰苦辛勤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路桥人的精神是:让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攻不克艰难困苦不罢休。他们凭着这种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豪壮之气,把架桥所需的上百吨钢材,几百吨水泥,和那些铁圪瘩设备运送到桥梁工地上。陕西公路局当时一位领导来到紫阳汉江大桥上,沿着工人们作业时走过的路,重新走了一遍。他望着三百个台阶和茫茫水域,被路桥人的坚毅劲所感动。他流着眼泪感叹地说:&汉江大桥巍巍入云端,它雄伟高大是建设在路桥人的肩膀上!&。
北出潼关,沿着那营垒般起伏山包,跨越一道又一道沟壑小坝子,穿行在逶迤的延铜公路上一派雄阔壮美的古老黄土高原扑面而来,使人们的情感被那苍茫浑朴的历史画卷所触动,感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壮阔之美。当车儿驶进了桥山之野,种敬拜人文始祖的情怀油然而生,感慨万千。桥山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寝之地,是海内外华裔族人瞩目的圣地。冷落多年的地方,在中央的关怀和重视下已开始进行整修。当每年清明节海内外同胞游子回国祭祖时,在人们捧着鲜花抬着祭品沿着那宽阔整齐的石板台阶拾级而上,回眸眺望身后那条黑色美丽的柏油马路时,谁也想象不出路桥人是怎样用血与汗凝结成的。可是当陕西路桥人回忆起那段艰辛的修建日月,那辛酸的泪与喜悦的泪在深邃的眼眶内交相辉映。正是这条路映现着陕西路桥人为三秦道路建设走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从而宣告,那种在清贫土地上修筑简易公路,以至四、五级公路的历史从此结束,并进入修筑高难度公路,技术含量高的桥梁的新阶段。
轩辕黄帝陵前的柏油路动工修建正值隆冬季节,天气干冷干冷的,陕北高原的凌厉寒冷,风嗖嗖的刮着,象刀子一样利,刺得人钻心疼。就是在这样的时节,省上决定要赶在第二年清明节把路修好,因为要在这里兴起行盛大的国际轩辕黄帝活动。任务紧迫,必须选拔精兵强将。省公路局党组织经研究决定让第五工程队承担这项工程。这时,第五工程队党支部书记张耀文正在武功老家,探望照料重病在身住院治疗的妻子。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要他火速赶回工程队,组织队伍北上黄陵。张耀文接到通知,象战士接到上前线的命令一样,放下手中的活计,安排了一下家里事情,就连夜起程赶回单位。组织起30多人的突击队奔赴桥山脚下。
恰巧,天公不作美,他们一落脚,一场罕见的50多年未曾遇到的大雪把桥山镇裹起来,严严实实地铺盖着山山岭岭。摄氏零下20多度的寒气紧紧威逼着他们,试图把他们围困在那几个窑洞里。这真是一场与大自然浴血奋战的战斗。张耀文同他的几位得力助手,郭俊儒、侯发财、赵君理、冯登轩一商量,决定突破风雪寒气的重围,把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拿下来。
&孟良固,狼牙山战斗的胜利是解放军战士用生命、用鲜血换取的,今天的困难算个啥?&
&风雪歪,我们也不能示弱,向困难低头,哪能是我们路桥人的性格吗?&
&管它熊风雪使狂呢,咱们只要不怕,它的狂劲也会驯服的!&
大家的情绪高涨,一个个像是挥戈请缨的士兵,意气风发,真有斗天战地的胆略,如箭在弦,一触即发。
张耀文激动了,他第一个走出窑洞钻到风雪弥漫的旷野里,30多个人,齐刷刷的跟上了,人和雪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狂风暴雪战犹酣的水墨画图。推土机在前面推雪开路,路桥工挥动洋镐铁锹,开挖基石。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张耀文废寝忘食督战在工地上。铺设阶梯用的水泥预制板是铺路的关键,如果不能及时供给,就要影响工程进度,于是他们抽调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操作加紧生产,天气冷到摄氏零下20度,怕把预制板冻裂,或者影响预制的凝结度,他们就搭起帐蓬,在里面生火作业。台阶踏步所需要的石头要求质量高,他们几十号人,顶风冒雪,扒开尺把深的积雪在桥山上找,一块一块的用钢钎撬。方圆几十平方里的桥山路了个遍。一个个把两只手冻成青红色。短短几天时间,30多个人变了样儿,脸被强风刺得发青,眼睑皮浮肿,有的手指冻裂,但谁也没有怨言。
春节快到了。
中国的习俗,人们要过团圆年,全家的人都得一起渡过生命的一个年轮。张耀文是一个温厚而善解人意的领导,他了解自己的弟兄们。他不说话,谁也不会丢开工地去回家过年的。这也是路桥人良好素质的体现。但他不能不让弟兄们全家老小过团员年呀!大家辛苦了一年,该回过个团员年。可眼下,施工也进入攻坚阶段。过了春节,眨眼就是四月五日的清明节,那时,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要寻根,他们将要踏着台阶去祭奠自己的始祖。中央的领导,全国各地的群众要向自己的始祖举行祭祀典礼,工期可不能耽误呀!但他毕竟还是公开了让大家回家过年的决定。言即一出难以收回。大家稍许沉默,突然情绪暴涨起来。&我不回家,工期这么紧,谁有心思回家&。&我也不回家&&我也不回家&&&,你看一个个都站起来表态。这第一个站起来的是郭俊儒,个头中等,清瘦的面颊,锐利的目光,有几分英气。虽然年龄四十出头,但那深深刻在额头的几道深纹,纪录着他艰辛的历程。
&好!大家的精神可佳,今年春节,咱们都不回家&,30颗心紧紧拴在一起,为了祖人民的事业奋斗吧!&
&那嫂子怎么办,她还病着!&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一种酸楚的情感从张耀文的面容掠过。
他笑了笑说,这,我都安排好了,不用操心。可是谁知,他的病妻是死是活,尚且无音信,黄陵与武功几百里之遥,他的心只有拴在陵前路阶上。
春节到了,队上没一个人回家。大家一天24小时,三班轮着施工。为了向职工家属表示春节慰问,队上统一给每一个职工家属写了慰问信,寄到亲人手中。黄陵县的干部群众被感动了,他们像当年支援前线一样,抬上烧酒t和大肉上山慰问。
一九八四年四月一日,工程按期圆满完成&&-。保证了全国首次大规模祭陵活动的举行政府为了嘉奖他们,特意把一个陪祭的名额&奖励&给张耀文。
随着陕西公路建设的步步前进,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公路质量一年一个台阶。这支&土八路&的技术素质,现代化施工意识逐年提高和增强。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她现代化技术水平的高低,一个企业,一个事业的发展速度同样取决于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从解放初到陕西第一条高速公路&&西临高速公路的开通,使陕西路桥建设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
一九七九年,笔者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安康火石岩斜拉桥工地上,实地看到了这种高水平的施工技术,它可以说是三秦路桥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
当时正值隆冬季节。一天早上,浓雾把秦岭巴山夹峙下的汉江遮蔽得什么都看不清,但是只能听到工人们欢快的劳动声。不一会儿,冉冉升起的红日射出万道金缕,把乳白色的晨雾轻轻拂去。这时赫色的山峰,碧波荡漾的汉江,高耸的桥墩,以及架桥工人矫捷的身影,全都清晰地在人们眼前展现出来,余雾散尽之际,一道光彩绚丽的彩虹横空出现,飞跨汉江两岸,把个千年古渡装点得分外妖娆。
工地上,工人们正在起吊桥梁。天气虽然寒冷,他们却象燃烧的一团团火,忙碌而紧张地战斗着。两只机动驳轮,冲破急流险浪,溅起朵朵浪花,从下游十里之外的预制场把五十多吨重的巨型桥梁运到工地上。船刚停稳,几个工人就七手八脚地把起吊钢索绳紧紧地套在桥梁上,工程总指挥一声号令,卷场机轰鸣起来,两组悬索的吊装滑轮徐徐旋转,只不过十多分钟,就把巨大的桥梁起吊到桥位上,整个工地上忙而不乱,紧张而有秩序。
这是当时由陕西省公路局工程三处承担的正在建设的斜拉式大跨度桥梁,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式桥型。其特点是结构简单,跨越能力强,节省材料,成本低。当时是我省第一坐斜拉式大桥,也是当时全国斜拉式桥梁中较大的一座。从这座桥的架设可以看出陕西省路桥工艺水平已出现了一个高峰。
汉江斜拉桥是由两对园柱形桥墩,三个桥跨,一对门式塔架构成的。中间的主跨长一百二十米,飞跃在汉江激流上;两边的边跨各三十八米,紧衔秦岭巴山的山峰。桥宽十二米,除两边各一米长的人行道外,可以并列行驶两辆大卡车,桥墩高四十米,墩顶骑立着一个承受拉索的桥塔,高三十四米,从地面到塔顶高达七十四米;远远望去,桥塔似巨人巍然屹立,从塔顶斜穿下来的一束一束的高强钢索绳,像巨人的手臂,把巨大的桥梁悬空提起。
这座新式桥梁结构虽然简单,但施工工艺复杂而又要求技术水平高,浇注桥墩和桥塔,采用的是液压滑模新工艺和激光竖直仪导向等现代化技术搞成的,门式塔架是斜拉桥上一个重要部位,整个桥上的受力钢索,都张拉在两个塔架上。每个塔架由两根四方形塔柱和两根横系梁构成的。塔柱以十比一的斜度骑立在桥墩上。要在这样一个结构特殊的塔架上采用液压滑模新工艺,难度确实大。但由于工人们敢想敢干,创造了液压滑模不仅能在圆形桥墩上使用,而且在方形桥索塔架上成功使用的奇迹。同时,还在混凝土浇注高度、时间上有了新突破,解决了桥塔塔面龟裂等难题。从这座高难度桥梁的成功架设,可以看出我省路桥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飞速发展。一支技术素质高,能打硬仗,能攻克高难度碉堡的路桥建设队伍在形成。
陕西公路里程,在路桥人辛勤劳作中一步一步向前延伸,而每延伸一步,都浸染着路桥人的汗水和鲜血。都是路桥人艰辛的历程碑石;是陕西公路建设水平前进的阶梯;是路桥人架桥修路技术进步的标尺。五、六十年代,他们用的工具是大锤钢钎,铁锨、洋镐。平原地区,黄泥巴覆盖厚实的黄土地上,镢头、铁铣,就能铲出一条宽广、厚实的路基。遇到坚硬的岩石,或高山峻岭,就要打眼放炮,炸山开路。
打炮眼。路桥工人,手扶钢钎抡起大锤,掌握着角度;大锤在空中舞动,击打着钢钎,铛铛响彻云天。人们的坚韧性格在清脆的锤击声中磨练出来,磨就了他们登山崖。履深沟,不畏艰险勇于吃苦的精神。在那个时代,路桥人饮露餐风宿荒野成了家常便饭。因为,国家初创,经济尚待复苏发展,困难重重,贫穷落后,需要艰苦创业的人们。所以,从贫穷落后粗放生活的农村转到艰苦的公路建设上的人们,都以国事为重,无人计较那样的生活环境。&修马路,没人笑,三十六行行行难比路桥工人风格高,冬天一双棉手套,夏天一顶烂草帽;顶烈日,沐风雪,斩关夺隘修造金光道&。当时流传于社会上的顺口溜,是路桥人的真实写照!
随着祖国建设的蓬勃兴起,随着经济的恢复,春天的气息在路桥人身上逐渐泛着光辉。不仅劳动条件在改善,而且,他们发挥着聪明才智,想出了很多劳动技巧。打眼放炮,炸下的石头不再是人背、推搡,而是,用铁链,绳索捆绑起来,用杠子抬走;碎石细土,他们装在用藤条编的筐子里,放在用木杠并排组合成的&轨道&上,滑动着木杠拉走。有了架子车,他们珍爱得不得了,生怕损坏,就想出一个奖励性的办法,只要劳动,思想表现好,就有资格使用架子车,这样,鼓动起了大家积极性。
路桥人像松树,贫瘠的地,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严冬寒霜,它能顶得住,坚挺又骨直。它的要求少,而付出的多。在二十年代,一公里路的投资仅几万元,资金十分短缺,要盖象样的工棚确实十分困难。路桥人却不计较这些。在陕北,他们以放羊人挖的土窑为栖身之处。漫漫长夜,狼的嗥叫声常伴随在他们的身边。虽然凄怆恐怖,但他们置之度外。在陕南,气候温和,但阴雨绵绵,潮湿阴郁,他们用树枝,包谷杆扎成围墙,顶部盖上油毛毡,就成了吃住的场所。遇上暴风雨,外面大雨滂沱,里面小雨淋漓。干了几十年,一个个都染上了风湿病。夏天,骄阳当空,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象蒸笼,灼然无比,工人们酷暑难耐,只好钻到阴湿的床下乘凉。这时,陕南也正是蚊虫猖獗之季,骚扰得人难以立站,叮得人们抓心难受。在这样的境况下,路桥人不怨忧,却默默地奉献在建设工地上,修出一条条合格的公路。
条件极差,在荒岭野谷搞建设,有时一连多天粮食供应不足,他们就在山里挖野菜、野果充饥。当时,粮食都是人工从几十里、百里、甚至几百里外往工地上背。遇到刮风下雨,或风雪弥漫的时候,常常粮食断档。即使弄来粮食,都是包谷、黑豆、豌豆等原粮,大家都把原粮用石头砸碎,在开水里煮熟吃。只要吃饱,谁也不计较好坏。
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路桥人在艰难困苦的年月,以祖国建设为重,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拼搏,使国家的公路建设日新月异。虽然,随着祖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强大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兴起,但,路桥人仍然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高昂的激情,战斗在公路建设的工地上。现在的路越修越好,但他们还得住工棚含辛茹苦,舍生忘死的修路架桥。他们要求的极少,而付出的极大,路桥人的高尚风格在不断地发扬光大,用他们的血与汗,苦与累筑就了一条条金光大道。
陕西路桥人在瘠薄的土地上艰难地成长。
公路增多了,路桥队伍也壮大起来,成为陕西公路建设史上一支能打硬仗、苦仗的主力军。从秦岭南北、汉江两岸到渭北高原、毛乌素沙漠,成为路桥人驰骋战斗的&战场&。哪里有召唤,哪里就有路桥人的身影,有路桥人的英姿。
一九八三年十月,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云无留迹。莽莽关中平原,一条逶迤奔腾的河流西出宝鸡峡谷,滔滔东去。它就是被历史学家和军事家誉之为渭水的渭河。它以千百前年川流不息的精神穿越著称于世的黄土高原,冲刷出了富饶美丽的关中平原,荫福这里的子孙后代。它是一条母亲河!
就是这条河,即造福关中人民,又阻隔了河两岸的交通。因而,将在这条河上架桥的历史重任落在了路桥人的肩上。解放后他们在渭河上已造了几座桥,使渭河天堑变成了通途。今天,他们又接受三秦父老的重托,要修一座高等级公路大桥。一天,肩负重任的八百多名路桥汉子,浩浩荡荡开进渭河西安市草滩段安营扎寨。
几百号人住进渭河滩荒漠中。
帐蓬、床铺、锅灶、粮草、工具、机械、车辆一应生产设施和生活用品都运到了工地上。
他们在渭河滩上搭起了工棚,开始新的战斗。
草滩渭河大桥是西安到三原高等级公路上的一座重要桥梁。桥长一千二百三十五米,宽二十七米,地下要建桥桩一百九十八根。是一座质量要求高,施工复杂,技术性强的现代化桥梁。也是陕西省建设的第二条高等级公路在技术上能否取得新进展的一个关键性桥梁。它的成败关系到西三公路的成败,意义十分重大。
担负渭河大桥施工的是由陕西省公路局一处的第一工程队、第二工程队和机运队组成的建设大军。由于是重大桥梁工程,陕西省公路局领导、陕西省交通厅领导常常到第一线视临指挥。
开工的那一天,几百号路桥工人站在渭河滩上,背靠茫茫河水,举行盛大的开工典礼。队长马万兴站在队伍前面,强有力地挥动着手臂,用高亢的声调说:&同志们,我们这几百号人,肩上挑着一个十分重大而艰巨的担子,就是如期高质量地拿下这座三秦人民瞩目的大桥。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寄托,我们要扭成一股劲,克服困难,为党和人民交个圆满的答卷。&
他在激昂的演讲着,大家在静静地听着。稍停,他扫视一下队伍里的情绪,目光所到之处,似乎看出几百号人很激动,心都在嘣嘣地跳动。好象一个个暗下决心要打好这场硬仗,为三秦父老争光。
&同志们,任务艰巨而光荣,因为架这样大跨度,宽桥面的桥梁对我们来说还是第一次。首先我们遇到的是技术上的难度。我想,只要我们发挥聪明才智,群策群力,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夺取大桥建设的成功。&
施工开始了。工地上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往来,热闹非凡。可是这时正好进入秋雨季节。阴雨连绵,云蒸雾锁,多日不开,好象老天故意与路桥人作对似的。
可是,阴雨怎能难住这些久经考验的英雄呢?
雨,没有阻隔住他们。
他们冒雨在泥泞中施工。河面上溅起千滴万朵水花,凉风初透,冷气侵人肌肤。然而,他们仍然顽强地坚持水里作业。
草滩渭河地段地层结构是粉沙层,土质松散绵软,无粘结性,给使用现代化机械造成很大困难。冲抓锥挖下,提起来,刚挖的坑槽就被泥沙填满了。施工进度缓慢。为了解决这一施工难题,他们想出了采用土洋结合的办法,一边用机械挖,一边人工掏:时,组织运输队的车辆从三十里外的灞桥运来黄土,和成泥浆,堵粘桩坑壁面,防止细沙不塌堵塞桩坑。
大桥桥桩挖坑要深三十五米,加上在水里作业,难度十分大。可是路桥人没有被困难难住。为了加快进度,他们三班轮流作业,昼夜不停,198根桥墩,从挖基础、浇筑混凝土到架梁铺面在很短时间全面完成,为陕西省大型桥梁建设开创了好局面,取得了经验,特别是为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使用现代施工机械摸索出了一套方法和技术。
因为是陕西省桥梁建设史上一次承前启后的工程。八百条路桥汉子也显示出舍生忘死,苦干实干的精神和公而忘私的胸襟。他们把个人的生死苦难抛到脑后,一心扑在桥梁建设上。副队长梁俊海八个月没有休息一天假,他整天吃住滚爬在工地上,哪里有解不开的难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木工班长宋绪斌,家在农村,秋收夏收两个季节正值桥梁建设进入紧张炽热阶段,他丢下家里的事,坚守在工地上,把一块块木板做成模具,给浇筑桥墩桥梁创造了好的条件。受到工地上的嘉奖。钢筋班班长张彦民,五十岁开外,他不顾体弱和安危,同工人一起下到河水里编织钢筋,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草滩渭河大桥的建设成功,显示了我省路桥工人能打硬仗、大仗和高难仗的实力水平。尽管桥是新桥,机械是现代化机械,施工难度大,困难多,但路桥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精神,却为陕西高等级路桥建设开拓了一个崭新局面。
随着陕西经济的发展,一个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公路建设热潮兴起。一九八五年,陕西省决定在原公路局所辖的三个路桥工程处的基础上成立陕西省路桥工程总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筹备,十月一号,标志着陕西公路建设站在一个高起点上的陕西路桥总公司似巨人般矗立在三秦大地上,从此挑起了陕西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重任。
要建设高等级公路,必须把这支队伍建设成技术装备先进,职工素质高,技术力量雄厚的现代化施工队伍。为了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省上一九八五年一次拿出四千万元,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装备路桥总公司。其中有英国的拌合楼,美国装载机,平地机,苏联的推土机。一九八九年又拿出一千万元,购买了一台苏联拌合楼,使路桥公司固定资产达到九千万元。同时,还引进大批技术人才。先后从大专院校、工程单位招兵买马,使一批批具有高素质技术人才充实到路桥公司。现在全公司有专业技术人员近四百名,其中技师、高级工二百四十多名。
陕西路桥总公司的建立,技术装备的提高,改变了过去施工人海战术的局面。现在搞路基,从挖土、运土、倒摊土全部机械化作业。工效、质量大大提高。
就在陕西省路桥总公司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八六年十二月,西三高等级公路建设在鞭炮锣鼓声中宣告开工。。这是陕西公路跨入一个新的纪元的转折点。公路全长34.46公里,是210国道和211国道的共用线。它南起西安市北郊张家堡,北到三原县新庄。对开发陕西丰富的煤炭,建材、旅游资源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它的兴建将给陕西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世界银行敢把资金投向西三公路,就是独具慧眼的国外投资者看准了这条路的经济意义和历史意义。
然而,在西三公路建设刚一动工,就遇到了许多麻烦。首先,遇到的是沿途一些村庄借修路之机提出种种理由敲国家的&竹杠&他们把这条耗资巨大的工程看作自己发财的机缘。如果说,国民党统治时期,一些人利用国家连年处于战争旋涡中,大发国难之财的话,现在是一些人利用国家的振兴时期,想从国家的汤锅捞一勺油水,以填满自己的私囊。在国家不能满足他们这种利欲之心时,就向国家耍泼,随意阻挡施工,严重地干扰着施工的进行。
针对这种情况,陕西省政府采取了紧急有力的措施,刹住这股歪风。那时整个工地上呈现出一股热流,就是抢时间、争速度,全力以赴确保西三公路在建国四十周年前实现油路全线贯通。
承担公路施工任务的路桥总公司的干部职工掐指一算,离全线贯通只有180天。这一百八十天对路桥健儿来说是一场人的精神的考验。是毅力与素质的锤炼。
烈日炎炎,烤得大地生火。路桥人顶着烈日,承受着热浪灼人的苦痛进行作业。铁汉子李俊峰浑身让汗水浸透了,脸被太阳炙得灼痛,肌肤红里透黑,像烧焦了似的。作为班长,他想到的是公路的如期通车,个人的辛苦算得了什么,他在指挥全班人马战高温,搞好施工的同时,独自驾驶着装载机拼搏。人们说他是铁人。他确实是个铁人,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不知疲倦,不叫苦。在紧要关头,他昼夜连轴转,有时一干就是30个小时。
班长这样拼命干,大家谁甘愿落后呢?整整半年时间,全班人谁也没有休过星期天,谁认不清那一天是节假日。工人们风趣乐观地说:&我们的节假日只有老天恩准了&。
有一位姓钟的筑路工人,他默默奉献在工地上。他说&我不图名不图利,只图国家兴旺发达,祖国的公路事业蓬勃发展。&记者要采访他,他从不透露自己的半点成绩。记者了解到,他子女年幼,妻子患有眼疾。三夏大忙季节正是西三公路施工的关键时期。家中三次发电报催他回去收麦,可是他不动声色,不让队上领导知道,悄悄地给妻子写信,让家里雇请人收割麦子。而他仍然坚守在工地上。在西三公路建设工地上近千名干部工人家居农村,他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谁家都有困难,然而,为了西三公路建设,他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个人的利益,扑在公路上。有许多青年人把自己的婚期一推再推,直到公路修通,方才办个人的事。他们迎来的是人生的&双喜临门&。
当时任机械站站长的李养民,白天穿梭于三十多公里长的施工现场指挥,下班以后还要操心职工的生活,他身患多种疾病,从不当回事,仍然坚持工作。
正是有这些顽强不屈的路桥人,西三公路建设才能提前一个月顺利完成;正是有这些公而忘私的路桥人,西三公路建设创造了陕西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正是有这些智慧的路桥人,才使天方夜谭变成现实:一百八十天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陕西路桥人用自己的血汗为公路建设史册添上了新的一页,谱写了一曲豪壮的英雄之歌。
西三公路建设的成功,为陕西公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训了一支顽强不屈,技术素质高的建筑队伍,从而使陕西公路建设开创了一个历史新纪元。
路桥总公司成立后,迎来的第二个战斗就是三铜公路建设的开工。在这条全长六十四公里长的高等级公路上,他们担负着六座桥涵的架设任务,其中耀县高架桥,赵氏河大桥是最大的桥梁。
三铜公路耀县段高架桥是这条路上最长的桥,也是西北地区上前最长最宏伟的公路桥。这座投资三千五百万元的大桥,路桥人只干了一年半时间就提前竣工了,这在陕西架桥史上也是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桥,赢得了各方面的好评。
每当人们提起这座桥的建设,那一幕幕动人心弦的情景就闪现在眼前。
添水河弯曲奔流的身姿绕过耀县城而南,好象天公特意在这里刷写了一个巨大的&之&字,高架桥横穿跃过添水河,构成一幅优美的雄鹰展翅图,令人悦目。
这座高架桥,浸润着路桥人多少血与汗啊,路桥人用酸竦苦甜的滋味谱写出一支雄壮歌曲!
那是一九九一年三月,陕西路桥总公司抽调一队、二队、七队、八队、九队和机械站八个施工单位集结耀县县城,依塬傍水安营扎寨,打响了攻战添水河架设高架桥的战斗。全部现代化设备武装的施工队伍,迎着早春的策料峭寒风,挖基础、铺便道、运材料、安装设备。紧张热烈的施工工地,一派春气。
这座桥从添水河的&之&字上跨过,跨度大,桥身高,桥上蛛网似的七条11千伏高压电线交织穿过,再加上水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十分艰巨。就不说别的,单说一年来的施工就遇到了添水河三次大洪水,每来一次洪水,就使工地受到一次洗劫,器材、工具、材料被卷走,工人居住的工棚刮倒。仅冲走的道轨、卷扬机、枕木等材料设备价值二十多万元。为了减少损失,路桥人在洪峰过后,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国家财产。那种艰苦条件下施工就可想而知了。
当初,设计部门设计桥墩是按照砂粒石地质条件设计的,可施工时,地质情况发生了变化,风化石给施工造成障碍。工人们手握黄河钻只听见机械发出强烈的吼叫声,钻头嘣嘣乱跳,却分寸未进。
面对这种情况,路桥人没有皱眉,他们改变方法先用冲击锤往下砸,再用冲击抓抓,砸一锤,抓一次碎石,就这样蚂蚁啃骨头,一寸一寸,一尺一尺地挖出了墩坑。40米深的墩坑共有二百一十个。奋战了三个月,就全部开挖出来。
浇筑桥墩是桥梁建设的关键,如果不能按设计要求施工,混凝土标号、强度达不到要求,就会影响桥梁的质量。做到按质量要求施工,对路桥人并不难,而难的是在这样深的桥墩基础下施工,一旦不慎就会出现井壁坍塌,废掉桥孔,酿成施工事故,造成损失。为了保证不出现事故,路桥人象走独木桥那样小心,他们细心认真,一丝不苟,滑模一节一节交替上升,进度一寸寸升高,桥墩一个一个矗立。可是就在浇筑第87号桥墩时,突然拌合机出了故障,中断了供料。
人们都知道,混凝土浇筑中,突然中断供料,而且间隔时间较长,再续时,就会出现明显的接茬,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出于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任总指挥的路桥总公司副总经理李文德果断地做出决定,炸掉原来的混凝土,重新浇筑。他一方面组织人力抢修拌合机,一方面组织人力打掉已浇筑的混凝土,取出钢筋。
要从炸掉的混凝土中取出钢筋,难度很大,一是必须派人下到30米深的井下用电焊机割断钢筋。井下施工,井壁狭窄不便于作业,操作机械难度也大,二是因地质结构松散,井壁承受时有坍塌的危险。三是井深缺氧,没有强健的体魄难以耐得住缺氧的强压。情势紧迫,李文德和干部在一起开了一个简短的小会,分析了井下的地质条件,决定派一名技术上过得硬、身体强壮的工人下到井下割取钢筋。
正在人选未定之际,素有技术能手之称的电焊工张荣斌突然站出来说:&让我下去!&大家一见是他,个个喜出望外,一束束敬佩和目光投射过去。
张荣斌,三十出头,虎气生生,稚嫩的脸颊透出一股英气。他默默地向大家点头。好象在说:&请放心,我一定要完成任务,保证施工迅速进行!&他穿系绳索,沿着井壁踩窝,一步一步地向下走去。一米、两米、十米、二十米,虽然是骄阳似火的初夏,但每下一米,凉气透肤。初是凉爽,进而变得冷浸,当下到井底时,他一阵寒战,冷气袭人。
然而这种感觉很快消失。电焊机喷出的炽热弧光把冷气逼走,他渐渐感到暖和。他手把电焊机,一根一根地烧着,直径18的钢筋,在他手里象拔大葱一样拔了下来。十根钢筋他只用了20分钟,就全部割断。可是就在他烧割最后一根钢筋时,他已累得汗流浃背,加上井下空气稀少,他觉得自己浑身无力,焊枪都抓不住了。信心和毅力在他身上生出一股耐力,他忍着呛得难受的氧化味和缺氧引起的浑身酸困,喘着粗气,顽强地把最后一根钢筋割断。
当大家把他从井下吊上来时,他已晕倒了。
钢筋割断了,又一名工人下到井下,一把一把地把混凝土挖出,清理了孔井,给重新浇筑桥墩创造了条件。
耀县高架桥就是在路桥人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勇敢行为中如期完成了。工期提前了半年。
继耀县高架桥的建设成功,路桥人连续作战,奋力拼搏,所担负的六座桥都园满完成。世界银行代表在考察三铜公路桥梁建设时,看了那姿态神异,质优俊美的大桥,个个神彩飞扬。法国哈斯咨询公司吉&哈特先生评价说:&B-Ⅱ合同段尽管工程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承包人仍尽力对工程进行精心管理,使计划提前了四、五个月。工程质量优良,令人满意,达到了国际质量标准。
三铜公路上大桥的成功,把陕西路桥总公司的技术素质象电影上特写镜头一样,真切地推在经济市场的大屏幕上,使社会认识了路桥总公司,肯定了他们的业绩和水平,从而使路桥人扬眉吐气了。公路工程建设的组织者、投资者,都纷纷把目光投向路桥工程总公司,使路桥人以新的姿态走在改革大潮的风头浪尖上。此后,他们修建了西安到临潼的高速公司。西安到宝鸡高速公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线,临潼到渭南的高等级公路和现在正在施工的谓南到潼关高等级公路。充分展示了路桥人的风彩。
西宝高速公路的建设升华了路桥人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了时代的风范。
一九九五年七月,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似乎要把大地熔化了。燥热的气浪,让人窒息烦闷不安。西安至宝鸡的高速公路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路基填筑作业工地,热浪腾空,尘土飞扬,机器轰鸣,车水马龙好似一场兵戎相见的战斗,烽火连天。
兴平到扶风柔谷段40公里承担施工任务的陕西路桥总公司干部工人,个个浑汗如雨,抢时间,争速度,加紧施工。
由于干旱无雨,江河断流,致使水电机组不能正常运转,供电艰难,朝不保夕。城楼起火,殃及池鱼。电力不足,给西宝路施工造成困难。在这个节骨眼上,路段上的绛帐立交桥浇筑桥墩,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因缺电而常常中断施工。电的问题不解决,就要影响工程进度。电,成了燃眉之急。
机械科长马保祥焦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宁。他专门负责工地上机械的调配工作,责任重大呀!现在因供电不足,机械不能正常运转,他怎能不着急呢!他明白,电是上前影响工程进度的重要障碍,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位在路桥建设中日日夜夜奔波,干练利洒、经验颇丰的科长,懂得后勤保障的重要时间的宝贵,耽误一天,将会影响全线如期通车。
他冷静地思考着解决的办法,如果购买发电机,不仅要花六十多万元,而且时间也拖不起。况且经费分文没有,等凑集好不知要等多长时间呢?正当为难之际,突然,他眼前一亮,主意有了:&对!从全公司的施工队里调发电机。&他主管全公司的机械,哪个分公司有什么机械,哪个队的发电机功率大,他一清二楚。当下他向在广州、渭南等地施工的工程队打电话,要求把功率在150千瓦的电机统统调到西宝线上。
当然,他也明白,眼前每个施工工地任务都很重,大家都是紧迫的,谁能撇下自己的工程而顾他呢?可是,事实并非想象的那样棘手。其实当他把电话打到需要调电机的工程队,阐明这里的紧迫情况时,那些队的领导都十分理解西宝线的处境,表示愿意顾全大局,不因陕西路桥人延误工期而拖了西宝公路全线通车的后腿。他们放下马科长求援的电话,立即动手把发电机运送到西宝公路工地上。
广州分公司八队队长张安勤接到马科长的电话,听说要调160千瓦电机,当下愣住了。广州的施工正紧着呢,把发电机调走,这意味着这里随时有停工的可能,工程进度将受到影响,但他心理也明白,同广州方面签的合同如果不能认真履行就要承担损失。但眼前又摆着另一个现实问题,承担西宝公路施工的工队也将因电力供应不上而停工。张勤安简短地分析了情势,果断地把握着送话器处的手松开,对马科长说:&老马,我们马上组织人力装车,立即把发电机送回&。短短三天,电机就从广州送到了西宝线上。
就在广州分公司八队送电机的当晚。在渭南施工的九队队长屈乃祥接到马科长的告急电话。放下电话机,二话没说,就把正在使用的电机停下来,擦洗保养好,等候西宝工地上来车拉走。其实,屈乃祥的九队施工正紧呢,他们承担的临渭公路跨沟桥正拼架子上大梁,也离不开电啊!可他却想到的是支援重点工程,自己能缓的则缓,困难由自己来克服。
陕西路桥人,善打硬仗,能打攻坚战,其内在的力点,就是凝聚着一股强劲的心之力,大局之心,整体之心,协作之心,忘我之心。正是有这样凝聚的心力,才夺得一个又一个工程的胜利!
一九九五年九月,紧张坦铺黑色路面的热烈气氛笼罩着西宝公路,虽是秋季,但火暴的骄阳烘烤在大地上灼人肌肤,一斗斗滚烫的沥清掀起一阵阵热浪在坦平的路上散开,烘烤的人皮肉灼疼。陕西路桥人赤着臂膀,坦着腹露着背、汗涔涔地在阳光下泛着光彩。巨人般的混凝土抖合楼不停地运转。黑色金子光艳闪烁的沥清在拌锅里旋转。工人们干劲十足,情绪高昂,加紧施工,要提前完成任务,为全线按期通车做出贡献。
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进口意大利拌合楼上的空气开关烧坏了,上下料的控制机制顿时消失,迫使供料中断。拌合楼象一头窒息了的大象,僵硬的身躯再也不能动弹了。
空气开关是拌合楼上的关键部件,它一出毛病,拌合楼就不能正常运转。在此之前,拌合楼上的提升卷扬机马达轴断了,中断工作几天;今天空气开关坏了,不知要耽误多少日子哩,真是祸不单行啊!
由于是进口设备,零部件需要原进口意大利买。意大利购买路途遥远,往返还得用十几天时间,即浪费财力,又拖延时间,会给工程造成影响,以至造成延误工期。经专家论证,认为去意大利是一个下策,最好的办法是就近购买零部件,即保证工程工期,又节省了人力财力,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国产零部件不乏质量高的产品。
我们不如大胆尝试一下,为使用进口设备寻找一个出路,根据专家的意思,他们决定购买国产零部件。
路桥人有一种性格,只要挑起了重担,就要坚持走到头,决不半途而废。建设西宝高速公路,省上要求年底峻工,他们就时麝香记在心上,千方百计去按要求达到目标。责任心,事业心,把他们的情感凝聚起来,汇成巨大的精神合力。记得在修建耀县添水河高架桥时,就显示出路桥人这种特有的精神合力。
三铜高等级公路耀县添水河上的高架桥施工进入桥梁铺设阶段,连日来,在路桥人的辛勤奋战下进行得十分顺利。当合拢开始时,却出现了难度。三十米的桥跨上要架四根厢梁,每块梁60吨重,要用龙门吊吊到五十米的桥位上,作业难度特别大,而且还十分危险。承担上梁任务的是第二队的两个班。由于作业场地狭小,操作施展不开;两个班100多人轮番进行。龙门吊在指挥员的指挥下,缓缓移动。六十吨的预制桥梁被轻轻送到部位:工人在高空复位焊接。电弧光划在深沉寂寥的夜色里,闪现出一道一道火光。劳累,危险,他们全然不放在心上,只是想着尽快完成桥梁架设任务。本来需一星期完成的工作量,他们只一个晚上就完成了。
正因为路桥人有这种顽强的意志和以匹夫之责从事国家的公路建设,才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空气开关买回来了,可忙坏了拌合场场长裴万兴,这位老工人,为三秦的公路建设洒下了滴滴汗水,建立了卓著的功劳。可以说,他把自己的身心交给了陕西的公路事业,交给了三千多万三秦父老。为了尽快修复好拌合楼,他星夜工作,彻夜不眠,用他娴熟的技术,两天两夜未合一眼,安装好了空气开关。这时,他心里只有公路建设,忘记了躺在病床上的老伴。他这种顾国不顾家的精神受到公路干部职工的敬重和赞扬。
空气开关问题解决了,西宝路上的生机又重新出现,然而这并没有使路桥总公司的领导安心,这时,他们仍然考虑的是能否按照省上12月底全线贯通的要求完成任务。
他们掐指一算,距十二月只有一百天了。
进入十一月中旬就是寒冬天气,施工难度就更大了。为了保证冬季正常施工,路桥总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冬季施工。他们从长远着眼,组织人力做好冬季施工所无需沙石、沥青的准备工作。
承担路面坦铺任务的第一公司,由经理侯春明挂帅,十五个人分头到长安、耀县、富平、华阴、兰田等地石料场采购碎石。紧接着他们又组织20辆油罐车从宝鸡、咸阳等地调运沥清,整个西宝线上,穿梭往来的油罐车络绎不绝,使工地上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路面坦匍沥清车紧张地进行。
夜间作业,对路桥一公司来说不算啥大难题,长期的艰苦奋斗使他们练就了钢骨铁筋,吃苦不在话下。这时他们置个人之苦于度外,更多考虑的是路面的质量问题。按规定,铺设沥清一般不允许夜间作业的,为了抢工期,加快施工步伐,他们不得不夜间作业。正因为这样,他们更加重视质量问题。经理侯春明调来四台小型发电机发电,四座灯塔照得工地上掉根锈花针也能找见,为夜间作业创造了条件。
坦铺路面,沥清的温度十分重要,稍微一低就会影响路面质量。而太高,就会使沥清老化。必须保证温度在160度左右。为确保施工质量,细心的侯春明夜夜跟班,技术人员承受时探测温度。在作业方法上,他们做到坦铺平整,缩短坦铺距离,增加坦铺转换次数。在一个桩一个桩转换时,采用细料衔好接茬,不留痕迹。
一百个日日夜夜过去了,路桥人含辛茹苦,精心施工,按期完成了承担的西宝高速公路50公里的路基路面坦铺任务。由于工程创出佳绩,干部工人拼搏奋斗显示了高超的素养,得到省上领导的赞扬,嘉奖了路桥公司。
腊月白天最短,因而日子也过得最快。吃罢腊八,那节日的气氛一日比一日浓。家家户户都操持办年货,迎接新年的到来。
陕西关中农村一接近年关,家家户户都要清扫积聚在房间墙壁上的灰尘,蛛网、垃圾。家家都要买米磨面,买油买菜,请门神送灶爷。人人脸上都泛着红扑扑的光泽。传统的农历新年把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人文风采集中体现出来。在这个年关即到的时刻,等候新任务的路桥三公司七队的干部工人真是等得有点不耐烦了。
他们在工棚里等了好几个月,没事干急得慌,一天一天过去了西临高速公路上的氵产河大桥施工任务还是迟迟难以下达。他们真有点憋不住了,队上看工人们焦急的样子,干脆放假让大家回家过年。放假的决定一做出,工人们象走气的球似的,蔫了下去。个个闷悠悠的回了家。
偏不偏,巧不巧,就在工人们回家过春节的当儿,上头下达了施工命令。怎么办?公司领导很是难为情。大家都欢欢乐乐准备过春节呢,让其归队怎么行呢?但考虑到工程重要,工期短,眼下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紧迫情况,就决定立即开工,召回工人。
一封封电报撒向三秦大地和远在外省的职工家中。没多日,奇迹发生了,几百名工人齐刷刷地回来了,他们放弃了举家团聚欢渡春节的美好生活,那悦耳的鞭炮声,把他们送出了温馨的家门。他们没有因离开幸福的家而愁绪盈面。虽是隆冬季节,但春的气息在他们身上散发着幽香。
大年初一,黎明寂静的夜空,清新爽朗,炮竹声声,给大地带来春的生机时,西临高速公路上的氵产河大桥动土兴建了,他们以特殊的方式迎来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工典礼!
可以用没黑没白来形容,来概括路桥人的辛勤苦酸,但也难以概括出他们的那种奉献精神所蕴含的能量。路,他们一条一条地用汗水凝固出来了,然而,他们却迈着疲惫的沉重的脚步,步着地球的尺寸,被飞奔的车辆抛在遥远的身后。试想乘坐汽车奔驰在平坦的公路的人难以计数,但当他同亲人共度天伦之乐时,会不会想起这些筑路人付出的艰辛呢?然而他们高尚的人格只是体现在默默地奉献中。
一九八七年,西三高等级公路进入紧张的路基建设中。三四月间,关中低温多雨,多少天来都是阴霾密布,淫雨霏霏,泥泞的毛坯路基无法施工,影响着工程进展。看到这情况,路桥人非常着急,只要天气稍有好转,就投入施工中。到六月份,天气完全进入正常,路桥人顶着强烈的阳光挖基础,回填夯实,一丝不苟。他们没有因为天气耽误了施工工期而粗制滥造,回填土里既是混进一根柴草杂物都要拣出来,每一层回填土规定20公分厚,他们不偷工减料做到分毫不差。
认真负责是路桥人的立身之本,他们说,对党和人民的负责,保质保量修好公路,是路桥人的天职。我们的言行,就是让党和人民满意。正因为有这种思想,他们才不讲条件。有条件,要把路修好;无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把路修好。
正在建设的泾河大桥因一场大雨把运土的便桥冲垮了,要修好便桥需花好多天功夫,这样就会使大桥竣工的日期推迟。承担泾河大桥建设的三公司一队为了不影响施工,就在桥另一边修个便道,人工运土,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西宝高速公路西线试运行快一年了,经验收,一切合格。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由于九三年秋雨连绵,路基出现局部塌陷,第二年春季他们在铺设路面时,发现了问题。为了对党对人民对国家负责,路桥人没有敷衍塞责。他们立即组织人力,用了十多天时间重新修复了路基。
临渭公路上一座跨沟桥的桥墩,象巨人一样矗立在深沟里,美观而威风,它把美展现在大自然面前。可是当有关部门组织的公路质量检查团检查时,发现一根桥墩顶部稍有偏差。本来这点误差不算什么大事情。可是承担施工的路桥四公司八队的干部职工对微小纰漏都不放过,事业心,责任心不允许他们得过且过。他们一商量,决定推倒重修,宁叫自己苦千般万遍,不让工程质量不合格,国家受损失。说干就干,三下五除二,大家齐心协力,推倒了桥墩上的柱子。
他们的行为,感动了检查团!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路桥人也冲破已往的思维模式,勇敢地走向市场,在市场海洋里寻找自己的出路和落脚点。走出关中,踏波踩浪,探寻出一条宽广路子,已成为他们追逐的目标。
时席进入公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天,在香港滑模公司应聘的路桥老职工桂炳贤深知陕西路桥总公司的实力。当他得知这家公司承建广州到深圳高速公路的信息后,一种恋旧思乡之情油然涌上心头。人常说灰离火近。他要为家乡出点微薄之力。当即向香港滑模公司推荐陕西路桥公司。这家公司接受了桂先生的举荐,决定赴陕考察。
香港滑模公司是一个行事比较严谨的公司,他们不轻信只言片语的推荐,要亲眼看看实际水平。
来陕考察的这家公司一行四人,乘坐飞机穿越大半个中国上空,在云雾缭绕的天空想象着西安的变化。据说来陕考察的四人中,其负责人毕业于西北大学。多少年没有到过西安,那古老狭窄的街道,那檐牙高啄的古老式房舍,这时映现在他的脑海里。他疑虑重重,能有好轿车来机场接吗?一路上他锁着眉头。他还想,被誉为偏僻荒凉冷凄贫穷落后的西北能有一条象样的公路吗?他心头划起一个又一个问号!
可是当他一下飞机,一个崭新的西安展现在他的面前,明光闪亮黑油油能照出人影的高等级公路,多姿多态的立交桥,色彩斑斓的大轿车小轿车飞奔在宽敞的公路上;那一座座摘星楼似的高展豪华宾馆矗立大街上,鳞次次比的高大建筑,使古城西安现代化气息显得十分浓郁。看到这一切,他感到内疚,更为陕西的发展高兴。
在耀县赵氏河桥梁建设工地,他实地考察了路桥公司的施工现场。
赵氏河桥梁建设工地正在紧张施工。
工人们井然有序地进行作业。
这座桥的桥墩浇筑,完全采取滑模施工技术。标准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稍有不慎,桥墩就会出现麻面,蜂巢等质量问题。香港滑模公司考察的目标正好是滑模工艺。因此也特别看得仔细,他们左看右看,不时还拍照索留资料。随着时光推移,考察人员的神态由最初的怀疑担忧,渐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临离开西安时,香港公司的考察人员春风满面,脸颊上呈现出满意的喜悦之色。负责人当场对路桥公司的领导说:&你们的工艺不赖,这件事今天就定了。我代表我们公司宣布,把B2D高架桥的施工任务交给你们。&
当他踏上飞机舷梯时对路桥人提出要求:&二十天内,你们的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半个月时光,路桥人就在广州布好施工现场。
广深高速公路B2D高架桥施工权的取得,只是陕西路桥人走出黄土高坡的第一步。跨出了这一步,不等于就是赢得了成功,还须付出极大地努力,才能使他们在市场大潮中站稳脚根。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这是决定他们今后前程的一个重要性战役,手中的份量不轻呀!
当然,能取得这座两公司高架桥施工任务只仅仅证明他们有这个实力,能否成功还须他们在施工上下功夫,要有黄土地那种浑厚豁达的气韵。眼下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工程质量搞上去,把信誉搞上去,把脚跟稳当当地站在广州街头。
在广州比不得在关中的黄土高坡上,冷风尽它吹,他们也能撑住。尽管这里整天刮热风,他们也感到冷气袭人,因为他们知道工程技术不过关,就会被市场经济的强劲风力刮倒。为此,他们以十分谨慎而高度负责精神使工程达标,赢得香港滑模公司的信赖。
滑模施工技术,路桥人在赵氏河高架桥上磨练出来了,那些日日夜夜,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但最难的关口还是桥桩施工。不同于其它桥梁的是赵氏大桥桥桩是群桩,一个桥墩下设8个墩桩,每个桩基坑深52米,宽4米,长7米。每个桩都是空心的。要在这样一个空心桩上使用滑模工艺浇注混凝土路桥人还是第一次。对此,路桥人没有畏惧,在他们眼里从不因难而退却。再难的事情,只要认真去做,难也就不难了。模板,他们自己设计,激光竖直仪,选技术水平高的人掌握,经过努力,终于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现在,他们要在广深路上采用滑模技术,并不是难事。然而,路桥人却以十分慎重的态度使用这种工艺。他们知道,滑模工艺在南方应用得早,大家都是里手,没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不做出一两件让人家刮目相看的工程,就难以站稳脚跟。因此三百多名陕西路桥总公司广州分公司的干部工人树立必胜的信心。他们在战略上胆大心细,树痒痒夺取成功的决心;在战术上,他们根据工程的特点,采取退一进二的战略,首先加强施工队伍素质的建设。他们自行设计制造了两副门式吊塔,购买了四台电葫芦,解决了纵向横向起吊大梁的难题;在队伍内展开了技术练兵,让大家要娴熟地掌握自己所需的技术,做到得心应手。紧接着他们大胆改革内部机制,建立层层承包责任制;奖优罚劣,责任自负。充分的思想物质准备为取得B2D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广深高速公路B2D桥从一九九三年元月一号动工,到一九九四年四月峻工,仅仅一年多时间就以高标准高质量取得了成功。广州人刮目相看了。&陕西人真了不起,他们是这条路上的佼佼者&。
这一举,陕西人的威风和气度升华到淋漓尽致,广东人为之震惊,不被人瞧在眼里的老陕却在广州出了风头!此后,路桥人走在广州街头雄纠纠,气昂昂,还真惹人喜欢。
路桥人一炮打响,地位一下升高了,成了广深路承建者心目中的座上宾。紧接着他们又把60公里路面坦铺工程交给了陕西路桥总公司。路桥人在施工中,仅以诚信为本,以技术取胜,很快按期高质量交工,再次让广州人刮目相看了&&
陕西路桥人,在广州连战连捷,惊动了广东省政府,广东省计委主任在一次工程会议讲话高度评价了陕西路桥人的施工水平,他说:&高速公路施工的单位近200个,陕西人干的实在,工程质量高,技术过得硬,是一支强队。&他以极为欣喜的情感道出了对陕西人的评价。
陕西路桥人在广州奏出了一曲胜利的赞歌,展示了陕西人的风采,使南方人十分敬佩。
三秦大地上的公路纵横交错,像编织得精粹美丽的图案,光彩斑烂,使来陕西旅游的人眼目一新,羡慕不已。
可是谁能知道,这竟是路桥人的杰作,是他们用智慧的心灵,粗大的双手,甘美的汗水,精巧编织的呀。正是他们,才使古老落后的三秦大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路桥人创造了大自然的美,也创造了他们美的心灵,涌现了众多的典型人物,其中李文德、边海正、梁俊海、史少立、候春明、郭俊仪、宋绪斌是路桥人中的佼佼者,是路桥人的精英!眨眼功夫,半个世纪就过去了。经过风风雨雨磨练的路桥人由一支&土八路&成长为在人才、管理、施工技术方面堪称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筑路大军。
他们的副总经理边海政就是三秦人心目中的一颗闪亮明星。一九九三年八九月份正是秋高气爽的大好季节,历史上驰名的岭南富饶之地,已是一派丰收的秋色,承担广深高速公路CS标段施工的陕西省路桥总公司广州分公司的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他们要给广东省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负责广深高速公路施工的副总经理边海正,沿公路施工现场上下奔波。在他看来广深高速公路是一条重要的公路,是海内外众多行人关注的公路。它的质量好坏,能否按期修成,也显示着陕西路桥人的素质和水平。因此,他把修好这条公路CS标段看作陕西路桥人能否立足广州的关键一个战役。对他来说,白天要亲临前线指挥,不让出现纰漏;夜晚,要睁着眼睛睡觉,来不得半点松懈。
紧张的施工使他感到疲惫。但一种高度责任感消除了他的疲劳。就在这紧张的施工中,一天,香港滑模公司向他们提出,在国庆节之前,太平至石鼓段路面要&见黑&的要求。他掐指一算,离国庆只有二十多天,要完成这段路铺沥青的任务,是多么的艰巨呀!
岭南的九月虽然有秋的气息。但骄阳仍肆虐无羁。气温高达三十八度,烧煎的沥青温度在150度,远远超过人体能承受的温度,酷热难耐。为了陕西的光荣,为了能在广州站稳脚跟他们只有拼一死仗。边海正带领广深线参战人员日夜坚守工地,冒着烈日,顶着酷暑,黑天白天连轴转。20多天过去了,他们人晒黑了,熬瘦了,硬是高质量按期完成任务,博得港方的称赞。港方有感于他们的精神,竟决定将广深路的其它任务交给他们。
边海正带着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完全有赖于他这个带头人具备的果敢,不怕苦,能打硬仗的英雄本色。近年来,边海正所到过的地方,所从事的工作,所承担的任务都是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社会的关注和赞扬。
边海正曾担任过陕西路桥总公司机械站站长。机械站是路桥公司的一支主力军。正是这支主力,在紧要关头,总是冲锋陷阵,夺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西临高速公路通车前夕,上边追加了新的任务,为了选出一个能打硬仗,有一定实力的施工单位。省交通厅领导对全省的路桥建设单位进行了挨个的分析对比,选中了路桥公司机械站。当边海正接受了任务后,他对全站几百号人说:&省上领导相信我们,把重担交给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挑,我们可不能丢咱机械站的脸,要拿出我们敢打硬仗的精神,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为了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边海正身先士卒,拼杀在第一线。他象一个铁铸的人,黑天白天都坚守在工地上,困了,打个盹,继续干。在他带领下,全站的职工团结奋战,按照全路指挥部的要求,如期完成了坦铺任务,保证了通车如期进行。就在这段时间,边海正有十四天未曾好好睡觉。他那种顽强,坚韧不折的精神,被群众誉为&铁人&。
忘我的精神在边海正身上,就化作无私无畏的行动。1992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腊月28日,他们接到上级通知,广深高速公路公开招标,要他速去广州参加投标。眼看和家人团聚欢度春节的美好时刻来了,可他偏偏接到了这样一个通知,是去还是不去?他想,现在是关键时刻,投标是公司的头等大事,不能因小失大。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回家,果断地选择了南下广州。1993年又是阴历腊月28日,他也准备回家过年,这时偏偏又来了新任务。让他再去广州联系新的工程项目,他接到指示后,二话没说,就直奔广州。再次放弃了和家人共度春节的机会。
机械施工站是一九八六年组建的一支现代化公路施工队伍。组建的当初,由于多种原因,经济效益一直处在低水平。自从边海正上任当上机械站站长后,一年一个台阶,四年跨了四大步,由一个年产值1700万元连年亏损的企业,发展成为拥有500多名职工,产值达1.4亿元,实现利润一千三百万元的现代化施工企业,创造了陕西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边海正取得一个个成果,充分显示出人的一种高贵的操守和精神力量,记录着他艰辛的足迹,浸染着他苦心经营的心血和汗水。
西铜公路耀县段的漆水河上正在架设一座高吊桥,望着那高高竖起的桥柱让人眩目。工地一片繁忙。就在这繁忙的工地上,一位瘦瘦的面容憔悴的年龄约摸五十多岁的干部上下奔忙,他就是副总经理李文德。
李文德虽然消瘦些,但充满着活力,象一匹劲健的骏马驰骋飞腾。狂风暴雨随时在袭击工地,洪水巨浪任性肆虐,当地群众时时设置障碍。他,作为总指挥,不得不全身心地投入到战斗中去,迎接那不测风云和人为的困扰。几十年来他就是在这复杂多变中经受着风雨的回报。
李文德在公路建设中奉献了他的青春,奉献了生命的最精彩的时光,现在在步入夕阳之时,仍然不知疲倦地奉献着光与热。他从十六七岁走上公路建设队伍,就决心把这条路走下去。青海荒漠中有他的身影足迹,陕北的荒沙峁梁上,陕南高峻陡峭的山崖上,撒下了他那滚热的汗珠。他十多年历尽千辛万苦修筑的公路上,那粒粒沙石都凝结着生命的光华。
娶亲嫁女是人生的大事。有一年冬季,西三公路建设刚刚铺开摊子,一切都还没走上正规。这时大儿子要结婚。作为父亲,李文德想给儿子好好办办事,但是公路建设任务很紧,一时脱不开身子,于是他和孩子商量好,把婚礼放在工作单位举行。孩子结婚以后,路桥公司的人知道了,都怨他,嫌他不给大家打招呼,他只好难堪地给大家解释道歉:&不是我怕花钱,舍不得让大家去吃喜酒,而是不能助长请客送礼之风气啊!。再说国家公路建设正在火候上,我怎么因私而废公,影响公路建设呢!&
李文德长期以来养成一种作风,从不因私废公,在关键时刻他都能处理好家庭,个人与国家,人民事业的关系。一九八九年,对李文德来说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难忘年份。父亲的病一日重似一日,长期在外的他也知道该回家看看老人,可是当时正是西三公路建设进入关键时刻。耀县的高家桥工地上他正忙碌地指挥施工。正当这节骨眼上,父亲病危的消息传到工地上。大家催他回家看一看老人。可他以工程紧迫为由一推再推。忽一日家里发来告急电报,他请了五天假,回去看望过父亲。他人在家里的心却早在工地上了,特别是工地上那火热的施工场面撩拨得他心神不安。在家里只呆了两天,他就告别病重的父亲回到工地上。谁知他这一走再也没有见上父亲。
党和人民的事业重于一切,这就是李文德内心独白。
几十年他转战的工地难以计数,只要组织有命令,有号召,他都积极响应。他到过青海省修过西(宁)湟(源县)路,在陕北宜君修过天桥路,在华阴县当过养路工,在凤县修过双十铺路、红光路,参加过安康汉江大桥建设&&凡到一处,他都是以能吃苦,有创见被人们誉为&老黄牛&。改革开放以来,三秦大地再次掀起公路建设的热潮,高等级公路建设成了公路建设的主旋律。他,一个老公路建设者兴致更高,他将以自己能参加这有历史意义的高等级公路建设而荣幸。西三公路活跃着他的身影,西潼公路挥洒着他的汗水,西宝公路映现着他风尘仆仆的雄姿。野外的奔波劳累,生活的不规律,饮食的饥比饱多,使他充满生机活力的身躯染上了疾病。面容憔悴了,身体瘦削了,但他从来没有叫过苦,而是默默地,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公路建设中去。干部职工看着这位在风雨沧桑中苦熬出来的硬汉子,大家辛酸了,落泪了,更敬重他了。在路桥总公司,他被职工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而这美名常常挂在职工的咀上,溶化在血液中。他,用自己高尚的人格谱写着人生的赞歌!
看上去梁俊海眉宇间都透出一种灵气。他精明干练,给人一种极强的诱惑力。他的身上蕴含一种文气和一种强悍的豪气。他出身农家,自幼刻苦钻研。高中毕业后就到澄城县水利工程指挥部工作。他做技术员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由于工作干得出色,县上领导看中了他,就把他推荐到西安公路学院上学。时置一九七二年,正时兴推荐,只要有些文化基础,就可以到高等学府深造。经过三年大学生活他以优异成绩圆满毕业。其实县上推荐他上大学,是想为本县培养一个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县上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可是,梁俊海一毕业,就被省公路部门要去了,在公路上一干就是二十多个年头。
梁俊海一进省公路局,就分到施工11队工作,他一到这个队就嗅出里边的清香浓郁的美好气息。11队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先进队,公路上很多厅局处的领导干部都从这个队里走出去。一九七三年夏天,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延安视察,所坐的小汽车不慎陷入淤泥里边,就是这个队的工人把车从泥潭里抬出来。唐山大地震那一年,一个好端端的美丽城市被夷为平地,在恢复建设中,这支强劲的施工队伍,以高超的技术,一鼓作气,帮助唐山建起了三座桥梁,为新唐山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梁俊海在这良好的氛围熏陶下,成长为一位技术上过得硬,能力比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由于在技术上屡屡立功,他很快成为这个队的领导。并先后攻克了技术难度大的草滩渭河大桥、赵氏河大桥、泾河大桥等一批有影响的桥梁。
草滩渭河大桥建设是陕西路桥人使用现代化设备施工的探索,梁俊海作为副队长,担负起了探索现代化施工的担子。这座桥长一千二百三十米,宽二十三米,桥墩之间三十米跨度全部采用预应力箱梁。技术性能强工艺要求高,而且要自己设计,为了使探索取得成功,创出一条路桥建设的新路。梁俊海黑天白天蹲在工地上,须臾不敢松懈。
打桥墩基困难十分大。渭河河床全是泥沙,松散的沙子被流水冲刷得平展展的,可是一用冲击锤,砸进沙里一个深坑,锤体一拔出,沙又涌进坑里,把坑填了一半。这样施工十分缓慢。于是,他梁俊海就大胆改进设备,用十万元买了一台黄河钻机。用黄河钻机开始很难掌握,又是他梁俊海亲自操作,摸索使用规律。短短的三天时间过去了,他就掌握了黄河钻机的性能。黄河钻机在渭河滩上的使用成功,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梁俊海对新技术,新工艺的追逐如饥似渴。他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建设步步深入,默守陈规,将要被淘汰的。所以他对新的东西十分敏感,追求的热度似夏天的烈炎。赵氏河大桥施工,难度就在桥桩上。一个桩孔深52米,而且是群体,一个桥墩下要做8个桩。这些桩浇筑混凝土,全部使用液压滑模施工,质量好,速度快。但这种新工艺对他梁俊海来说是平生第一次,他明知难度大,偏要去攻克这障碍。他要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心情迫切呀!
浇筑混凝土的模板,他亲自设计,一次不行,再搞第二次,第三次;垂线难掌握,为了保证质量,尽快掌握摸索出规律,他亲自使用激光竖直仪,终于使允许偏差9公分的桥桩实现了偏差2公分的高水平。滑模技术使用的成功为陕西路桥建设开创了新局面,也博得省内外桥梁行业专家的好评。广深高速公路项目部经理马先生参观了赵氏河大桥,竖起大拇指夸赞梁俊海,当场决定,把广深路上的B2D高架桥建设给陕西省路桥总公司。
朗朗的笑声,侃侃而谈的生动语言时不时从那页窗口里飘出。熟悉他的人,闻声就有一种火一样的炙热感,都要回过头去望一望那充满生机的窗户。
西潼公路建设如火如荼,那孔窗户却静悄悄的。他,窗户里的主人,却每日忙碌在工地上,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他,就是陕西省路桥总公司第一分公司经理候春明。
候春明身材魁梧,气宇轩昂,谈话声似洪钟,铿锵浑厚,性情豁达豪爽,有大家风范。路桥人说,候春明身怀文韬武略,他到哪里,哪里的工作就出现新局面,新气象,呈现生机勃勃。一九九二年,他率领五十名路桥健儿东出潼关,远征齐鲁,投身济(南)青(岛)高速公路建设,以卓越的指挥才干,斩将夺关,屡建功绩,获得淄博市人民政府的通令嘉奖。一九九三年,他又奉命挥师南下,进军广深高速公路。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拿下20公里的黑色路面坦铺任务,大展陕西路桥人的风采。在全路一百多家施工企业中坐上了夺标的头把交椅,受到香港滑模公司的高度赞扬。一九九四年底,西宝高速公路拉开了决战的序幕,工程告急,他又回师北上,投入到西宝高速公路的决战中。
当初,省委、省政府提出,西宝高速公路要在一九九五年十一月通车。掐指计算,离这个日子只有十个月了。那时,西宝高速公路工程量还相当大,任务相当艰巨。承担大部分施工任务的陕西路桥总公司为了实现按期通车的设想,立即决定,调回第一分公司,加强西宝高速路建设的力度。候春明率领的路桥一公司职工接到命令,迅速整装回师。在总经理李养民的办公室里,候春明汇报了广深高速公路建设的情况和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李养民听了,对候春明的工作十分满意,紧接着就向候春明交待了西宝高速公路任务迫在眉睫和如何组织人马完成任务,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通车日期。&调你们公司回来,就是要把关键性的任务交给你们,你有没有把握完成任务&。
&请放心,我们公司有信心有决心完成任务,大家的热情十分高涨&。
&对你们来说,任务是艰巨的,时间是紧迫的,一定要做好思想工作,让大家认清形势,同心同力完成任务&。
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他回到工地指挥部,先召开了干部会,研究了施工方案,并订出实施计划。干部会结束后,他又召集全体职工开会进行动员。他向职工讲请了形势和任务,他说:&同志们啦,我可是向总经理做了保证,一定要如期完成任务,只要大家树立为三秦经济建设做贡献的全局思想,谁都不要装熊,拿出陕西冷娃的脾气,我相信,我们的任务一定能如期拿下来&。
是的,西宝高速公路建设是陕西&八五&期间的重点工程。一九九五年,陕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年内要实现通车的目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承担主任务的路桥总公司更感到肩上的担子重呀,总公司给候春明分公司的任务是:九个月时间完成23公里底基层,20公里基层,63.5公里沥青路面联结层,93.5公里沥青路面面层。超过了路桥一公司生产能力二倍,占全线九五年通车里程三分之二以上的任务。
任务确实不轻!
候春明掂出这付担子的份量,他深感责任重大!当然,他其所以敢夸海口,在总经理面前拍胸膛,有把握完成任务,就是他心里有着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这杆秤。几年来,他们走南闯北,仗打得漂亮,完全赖于有个虎气生生的职工队伍。这是他押宝的王牌!
三月份进入工地,候春明几乎从不沾家。离家百十里地,一展脚就可天天回家,可是他还是吃住在工地上,同职工一起战酷暑、斗高温,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日日夜夜不停歇。当然,候春明蕴含在内心的是他周密部署和高超的指挥术。他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机械人力等不同因素,合理调配,把握轻重缓急。三百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候春明领导的陕西路桥总公司第一分公司,迎来了胜利的署光。
西宝公路如期通车了,红旗飘扬,鼓乐喧天,车辆如梭。候春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省上的嘉奖。一公司被省交通厅、人事厅评为西宝高速公路建设先进集体;候春明被评为西宝高速公路建设标兵。
候春明,受到人们的尊敬,名字更响了!
西安市北郊草滩的一座大院里,硕大而冷清,简单单调的几座砖木结构的平房,给院里增加了几份生存的气息。这就是陕西路桥总公司第二公司的营地,是他们的大本营。二公司的几百号职工,正在西潼公路挥汗奋战哩!
要找经理郭俊儒,到这里来,准落空,到他家里找,那也没有门。因为,他那有工夫坐在办公室,坐在家里休闲呢!
下雨天,他满身泥泞;晴朗天,灰尘飞扬,他面敷尘色,黄土裹身;太阳落窝,他被抛在暮色中;曙光破晓,他的身躯如云霞下的剪影,映现在工地上。
自一九九四年他走马上任二公司,就没有和家人过一个完整的团圆日子。风尘仆仆,风风火火,劳累疲倦在他那憔悴的面容上时时显露出来。四十六、七岁的人,被人称作老大爷,或老头。他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变化,苍老了多少,但他感到自己还是象个小伙子。因为,三秦飞速发展的公路建设事业,焕发着他的青春,他不愿让苍老降临在他身上,他充满着信心,要为三秦经济腾飞发光发热。
路桥二公司是在原第二机械站基础上成立起来的,是个亏损单位。职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薄弱,效益不景气。这些象一座沉重的盘石压在干部职工身上,让人喘不过气来。沉重的精神锁链束缚着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大家都盼着艳阳天的到来,去沐浴美好的阳光。
总公司决定让郭俊儒到二公司去!
这消息传到家里,老伴说话了:&人家几任领导都没弄出个名堂,你能有多大本事收拾那个烂摊子,算了,咱图个安宁,还是在一站(一公司的前身)安安稳稳图个轻快吧!&好心的同志也来劝了,到了这一把年龄,就不要再折腾了,一站效益好,拿几个现成工资算啦,不要费那心思,劳那神了。
大家都是好心,郭俊儒心里掂量着大家的话,但他心里有个谱。虽然二站不景气,它是国家的一个建筑施工单位啊,我们不能眼看着他垮了。自己是个共产党员,受党的教育培养,应为党分忧,为国解愁。正因为是个烂摊子,有困难,组织才让他去的呀!他默默感谢同志们的好意,毅然走马上任,担负起二公司经理的担子。
要改变二公司的面貌困难十分大,企业债台高筑,欠外债300万元。职工队伍思想不稳定,基础薄弱,对这样的局面郭俊儒非常清楚。但他想,共产党员担子要拣重的挑,正因困难重重,摊子烂,组织上才考虑让自己去干这个差使,如果都是先进单位,那谁又不能去干呢?理解信任增强了他的信心,他更加坚定了去二公司的决心。上任后,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年改变面貌,二年扭亏为盈,三年上新台阶。
郭俊儒第一天踏进路桥二公司空旷寂静的大院,好似一股寒流袭击着自己,他打了个寒颤,稍稍镇定,似乎意识到自己走上了一个新的岗位上。为什么冷清得让人不知所措呢?原来是整个公司的任务不足,大家无事可做,清闲得无聊。郭俊儒看到这情形,心里十分着急,一放下行李,就召开了干部会研究措施。
找米下锅成了企业眼下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郭俊儒同二公司的职工干部人人想办法分头去联系任务。他骑上自行车,出入一些工程建设单位领导者的家门,象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四处游说,千方百计说服人家给自己些工程,哪怕量不大,不是挑主角,都可以承接。从四月份走进二公司的大门,到八月份,郭俊儒马不停蹄,总算揽到了一些活,满足了公司的工作量,使基层单位任务衔接不上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解除了职工的忧虑,稳定了人心。全公司一改原来沉寂的局面,从而呈现出喜笑颜开、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一年,郭俊儒使二公司渡过了难关,扭转了企业效益下滑的局面。第二年,他再次把二公司的生产经营掀向高潮。这一年由于各方努力,他们争取到了一批工程,全公司任务充足,干部职工情绪高涨,全公司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西宝公路工程建设任务。经济效益大增,实现了扭亏增盈的目标。他走马上任三年,二公司连跨三大步,赢得了干部群众和总公司的表扬。
群众说,我们公司能改变面貌,是因为我们有个好经理,他把自己的事不当回事,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他呀!
风雨寒暑中的磨炼,特别从一九九三年以来,进入市场经济大海中游泳,使陕西省路桥总公司由一支不足挂齿的&土八路&,很快成长为一支在人才、技术、管理、施工能力等方面堪称目前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筑路大军。他们先后参与建成省内西三、西临、西宝高速公路,草滩渭河大桥,赵氏河大桥、耀县高架桥等十几条公路和有规模的桥梁。他们还承建了济青、广深珠等外地多座大桥、特大桥和隧道,里程达三百多公里,合格率达到100%。
陕西省路桥总公司为陕西的公路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三秦人的敬慕的眼光关注着他们,祝愿他们为陕西的经济腾飞再立新功!
写于一九九七年三月二十日
上一篇:&&
您可以在下面发布对本文的评论
& 输入您注册时的用户名
& 输入您登录本站的密码
为了净化网络环境,杜绝不良信息发布;您的评论需要审核后才能显示!
本站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发布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内容!
不得发布危害国家及攻击他人,迷信等信息;
冯晓白文学书画网站 版权所有& 站长:冯晓白(子新)&联系邮箱:
网站设计制作: & & 备案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真的巨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