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高俅中豹子头林冲为什么没有杀高俅

豹子头林冲为什么没有杀高俅?
林冲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外号豹子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妻子是张氏贞娘,岳父也是禁军教头,操刀鬼曹正是他的徒弟。因其妻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被陷害,最后走投无路,只 ...
林冲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外号豹子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妻子是张氏贞娘,岳父也是禁军教头,操刀鬼曹正是他的徒弟。因其妻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被陷害,最后走投无路,只能在柴进的推荐下,上了梁山落草。但梁山寨主王伦不能容他,林冲心中郁闷。直至晁盖等人上梁山,在吴用的诱使下,林冲火并王伦,并尊晁盖为寨主。上山后,林冲惯使丈八蛇矛;梁山泊排座次时,为山寨马军五虎将中排名第二,镇守正西旱寨。林冲为梁山打了许多胜仗,立功很多;受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征方腊时,在杭州染了风瘫,留在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载后病故,追封忠武郎。
林冲是被高俅整得最惨的一个,也是严格意义上唯一一个被逼上梁山的人物。先是丢了官,成了犯人,接着要害他性命,再后来家破人亡一无所有,走投无路之下,被逼上梁山。三败高太尉时,高俅那厮被宋江哥哥当作贵宾大宴三天,为了招安,宋江哥哥要求兄弟们轮番跪拜,满怀深仇大恨的林冲,眼看仇人就在眼前,大仇即将得报,然而,却要强压怒火,强忍悲愤,对仇人顶礼膜拜。每阅至此,我都如哽在喉,心想,林冲为何不拿出豪杰的英雄气概,像“火并王伦”那样一扑刀结果高俅那厮呢?转而又想,那不是林冲的性格,若换作“黑旋风”,一准抡起板斧如砍瓜切菜般,就是十个高俅,也早就人头落地了。林冲之所以没能杀掉高俅,是他的性格决定的。 林冲是最具深仇大恨的人,书中交代,林冲的父亲是东京军中的提辖,岳父也是一名教头,可以说是行伍的军人出身。做了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走上了他人生最为辉煌的顶峰,朝九晚五的作息,稳中有升的俸禄,八小时之外开课授徒的“灰色收入”,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可以说事业有成,家道中兴。沉浸在“每日六街三市的游玩吃酒”当中,林冲得到了满足,这也是他安于现状勤于工作的原动力。然而,高俅为了“儿子”的一时快活,竟一次次地对林冲加以陷害。误闯白虎节堂、刺配沧州、火烧草料场、落魄梁山,从军队的“高级军官”变成了阶下囚,变成了“死心塌地”的草寇,这哪一步不是在高俅的设计之下? 林冲是最没权力欲的人,梁山泊能有后来的成就,林冲当数第一功臣,没有林冲的“火并王伦”,晁盖、吴用也不会在梁山做出一番事业,没有林冲的谦让,晁盖也不会坐上头把交椅,正是林冲的侠义气概,才被吴用加以了利用。 王伦被杀后,林冲成了过度“政府”首脑,他没经过选举就自己做主,将晁盖、吴用、公孙胜分别安排在了第一、第二、第三把交椅上,若不是晁盖、吴用坚持,他还不愿坐第四把。如果,他权力欲极强,此时,自己坐第一把交椅,也是没人敢反对的。 忠义堂受天书时,林冲排第六位,真正排座次时,却被推到了第九位。林冲的位置一退再退,而他却从无怨言,依旧服从宋江哥哥的安排“替天行道”。 林冲是最能容忍的人,且不说初上梁山,遭王伦戏弄、刁难,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时代,媳妇被人调戏,他举起的拳头“先自手软了”,解差三番五次要害他性命,他也能宽容对待,即便被刺配沧州,言及高俅,仍称之为高太尉。呆在“如何过得一冬”的破草房内,若不是陆虞候要他性命,他如何显现出“豹子头”的秉性,又如何上得梁山?林冲上梁山用了一个“逼”字,是对他性格的最好注脚。 在他的容忍,他的逆来顺受之中还搀杂着几分怯懦。三败高俅是他报仇的绝好机会。“蜂目蛇形”的高俅,打了败仗做了俘虏,在梁山上,酒后还不忘吹牛,他说:“我自小学得一身相朴,天下无对。”这在好汉云集的梁山无疑是一种挑衅,也是对林冲、杨志等的蔑视,林冲完全可以借此机会与之相朴,即使杀不了他,也能痛快地很打几下,以解心头之恨。然而,林冲却再一次容忍了,正是他的容忍和委曲求全,使得他的人格更具艺术魅力!正是他的内向、孤僻和怯懦,才使林冲的人生更加悲壮!呜呼“豹子头”!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以及快意恩仇的水浒寨里,你别抒怀抱,独奏了一曲怨郁而又慷慨的悲壮之音。
放肆吧&搞笑图片、内涵图片、笑话、文章每天更新。喜欢就加入收藏推荐给你的朋友们吧。o(〃'▽'〃)o
替富人提供逸乐为目的的艺术,简直比娼妓还不如。——托尔斯泰
放肆吧&( 沪ICP备号 )解读水浒英雄之窝囊的豹子头林冲
我的图书馆
解读水浒英雄之窝囊的豹子头林冲
豹子头林冲,妻子连遭调戏,他为何能忍住不发?持刀擅闯白虎堂,林冲真的是被陷害的吗?被发配充军之前,林冲为什么要休妻?野猪林险遭丢了性命,林冲为何转身就出卖了朋友?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其实是个小官,手上没有实权,他追高不具备军事指挥权,但是林冲时刻对自己的官保持着希望,能往上走一步,而且自己的上次是高俅,准备着得到高俅的赏识,高俅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媳妇,当林冲看到了之后,举拳要打,但是拳头没落下去,但是这破坏了高衙内的好事,林冲是忍了,但是高衙内没忍,高衙内那是暴脾气,此时林冲心里最怕的就是怕此时牵连到自己,林冲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他也想有所作为,他想找个机会和高俅解释一下。有一天林冲在街上买了一把刀,林冲砍价砍到了一半,一千贯钱买下来,他买刀干什么,他就是要把刀送给高俅。来化解一下这其中的误会,但是他没想到高俅听了自己干儿子的话已经想陷害林冲了,林冲误闯白虎节堂是个传闻,是个误会。他知道这是白虎堂,他没想到高俅要置他于死地。以为高俅要和他关系近一步呢。这时候林冲还抱有幻想,他想有朝一日回来接着能当官,林冲被发配走了干了一件缺德事,休妻。有人说林冲这多仗义啊,好汉子。你琢磨琢磨林冲在这高衙内都调戏他媳妇,这他一走高衙内还能放过他媳妇吗。他这休妻了就等于告诉高衙内了,她不是我媳妇了啊,高衙内你愿意怎么办怎么办。和我没关系了啊。他老丈人哪想到自己姑爷心里这么盘算着,他就是在那保留着希望,向领导示好。林冲出卖朋友,鲁智深为了保护林冲一路上历尽坎坷,因为高俅不会放过林冲的,已经给董超薛霸交代好了,半路上杀了林冲,这一路上给林冲折磨坏了,开水洗脚,穿新草鞋。多亏了鲁智深来相救,董超薛霸知道回去没法交代,连这和尚是谁都不知道啊。就问鲁智深你在哪出家啊,鲁智深笑了,你想套出来我在哪啊?想报复我是不是?他俩打听用意很明显,这等鲁智深走了之后,问林冲这人是谁啊,林冲说,你们俩连大相国寺倒拔垂杨柳的你都不知道?这一下子就把鲁智深彻底的老底给揭出来了。有人说就是林冲不说,高俅也会知道的。但是高俅自己查出来,或者鲁智深怕报复自己走那是另外一回事,这句话从你林冲的嘴里说出来这就是不仗义,比如你被官差抓走了,路上我来救你。结果你把我住哪都说出来了,我还能有好果子吃吗?所以从这点上不要为林冲洗白。后来在梁山再次相遇的时候。鲁智深不叫林冲为兄弟了,只叫他林教头。这称呼上就看得出来了鲁智深和林冲生分了。转回头再说高衙内逼死了林冲的老婆,又得知林冲没死,就打法陆谦来杀林冲。草料场大火没烧死林冲。林冲看到草料场被烧,又听到外面三个人来害他,他一怒之下枪挑了董超薛霸和陆谦,林冲前面不杀他们呢,因为林冲这时候已经彻底绝望了。之前做的休妻和出卖鲁智深都没起到效果。书里面写着林冲写了一首诗,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声誉,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篷。说自己根都没了,希望都没了,念念不忘功名二字,所以后来他上了梁山念念不忘杀高俅。林冲根本就不是个血性汉子,也不是正直善良的人,在腐败的官场中没有得志,即使被陷害了之后还配合着作奸犯科。林冲上梁山有句成语是逼上梁山。这个逼字用的好!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馆藏&40048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为啥《水浒传》里108英雄赢童贯,高俅,征辽都毫发无损,征方腊却损兵折将???
50回复/1亮 4051浏览
如题&为啥《水浒传》里108英雄赢童贯,高俅,征辽都毫发无损,征方腊确损兵折将???
粗略算了算,打完方腊,108基本上精锐全没了
这些回帖亮了
方腊是明教教主。。
主场优势啊,打客场肯定状态受影响
作者说了算,不然较真起来,公孙四爷的法术才是bug发自手机虎扑
方腊战斗力强 手下猛将多
方腊是皇帝。发自手机虎扑
方腊是明教教主。。
因为只有方腊和宋江一样,是土皇帝。。
善恶终有报,天道本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发自手机虎扑
小说而已。。看看就行,怎么写都是看作者心情。。发自手机虎扑
因为方腊会乾坤大挪移,手下还有四大法王,光明左右使,五闪人,比后来张无忌时候的明教强多了,可惜没有倚天剑屠龙刀,还有梁山的反贼不务正业卖队友,所以才失败了
好像是因为,除了征方腊都是后人添的内容发自手机虎扑
故事桥段的需要,不要把名著当武侠小说看了。
正本水浒传不过就是在说一个逼上梁山的“逼”字
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方腊其实和梁山那群人差不多,都是江湖上的草莽英雄,战斗力强,又占尽地理优势朝廷没办法,于是就诏安梁山忽悠他们去打方腊,属于坐山观虎斗,最后两败俱伤都被朝廷收拾不攻自破发自手机虎扑
作者要结尾了
@ 大神说的 征方腊死的太多是因为内奸的出卖
梁山不是正规军,士兵军事素养没那么高,以前主要靠武将的实力碾压对手,现在这点优势不明显了,而且方腊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也不排除朝廷内有人故意通风报信,坐山观虎斗。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7楼 @ 发表的:
梁山不是正规军,士兵军事素养没那么高,以前主要靠武将的实力碾压对手,现在这点优势不明显了,而且方腊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也不排除朝廷内有人故意通风报信,坐山观虎斗。
的确是有内奸通风报信
征方腊一开始打的还是顺风顺水 就死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小地煞
内奸开始发挥作用后 梁山就开始成批的死将领了
引用18楼 @ 发表的:
的确是有内奸通风报信
征方腊一开始打的还是顺风顺水 就死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小地煞
内奸开始发挥作用后 梁山就开始成批的死将领了
内奸都是谁啊?说说看
引用19楼 @ 发表的:
内奸都是谁啊?说说看
燕青啊 先是卖了卢俊义 在卢俊义第一次上山的时候 不作为的放水让李固轻易的黑掉卢俊义家财
然后卢俊义发配途中干掉两个押运员断了卢俊义作良民的后路
接着在梁山招安的过程中 利用李师师的关系给自己讨来一封赦书 是留着以后当官用的(不然跟着梁山招安也得到赦免了单独要分赦书不是脱裤子放屁么) 还是死皮赖脸向皇帝要的
找宿太尉投书的时候把戴宗推开 自己去拉关系 想走高俅的路子 跟着梁山招安混军功 和柴进一起去卧底 名义上柴进是队长 实际上被燕青架空 还透露给方腊柯引是柴家帝胄 让方腊封柴进当驸马想利用柴氏的政治力量
柴进当了驸马后什么都无法作为了
然后燕青尽情的送情报
梁山是想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干掉方腊 好有更多的政治话语权
宋政府是想在剿灭方腊的前提下 让梁山和方腊两败俱伤
燕青此时深入卧底就发挥了操盘手的作用 两边送情报 梁山一开始打方腊顺风顺水
中后期就开始频繁的中埋伏 你看看原著里阮小二 阮小五 解珍 解宝 史进 石秀 的死 其中的诡异就明白了
最后打完仗了还撬了两担子方腊的财宝 还是让亲随担着走的 我就想什么样的亲随不黑掉这两担子财宝跑路 只能说燕青许诺了更多其他的好处比如升官啊之类的
而且这亲随肯定是宋政府军的人员
柴进都没有亲随 那两担子财宝是送给征讨方腊大军里的宋军监军官员打点用的 好记军功去当官
最后给卢俊义说隐居就是装逼 弃主而去到今天都是违背道德为人不齿的事情 你隐居要财宝还能说的过去 可你要赦书干什么 过去又没有照片
过了二十年谁还认得你是燕青 那时你再拿赦书有屁用 肯定是当官用的 还是赦免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罪过 这种BUG级别的赦书肯定会让人不舒服
总之 燕青是死在宋江手里 还是死在卢俊义手里 还是死在高俅手里 还是死在皇帝手里 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一个夜晚燕青向卢俊义辞别后 第二天早上燕青就不见了 然后有人捡到一张书信递呈给宋江 上面写到‘辱弟燕青百般叩首’
...................[ 此帖被走马扬鞭翻山过河在 08:38修改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1238人参加识货团购699.00元454人参加识货团购718.00元46人参加识货团购166.00元209人参加识货团购688.00元113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元302人参加识货团购145.00元266人参加识货团购149.00元477人参加识货团购138.00元160人参加识货团购369.00元50人参加识货团购155.00元521人参加识货团购795.00元1478人参加识货团购518.00元水浒众生相
——《水浒传》主要人物分析
价格:¥32.50 &&
1761人阅读
1458人阅读
第1章 头把交椅:宋江
1.宋江之性格及其人物评述
宋江性格的核心是忠、孝、仁、义。未上梁山之前的宋江,其理想就是成为忠孝双全之人。上梁山之后,宋江忠、孝、仁、义的性格,更被其张扬到了极致。然而,宋江最终在忠君与仁义的选择中,彻底地迷失了自我,成为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人物。&&&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年第01期
作者:任雅芝
2.《水浒传》之宋江人物形象研究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也是褒贬不一、争议较多的人物形象。本文选择对宋江这一形象进行研究,首先,对宋江的生平进行概述;其次,对宋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宋江这一人物性格矛盾性的评价。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宋江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
2015年第03期
作者:薛文秀
3.浅谈《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名著,述说了以宋江为首的各路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小说以忠君爱国,除暴安良为主题思想,勾勒出一群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宋江作为其中的重要人物,一直以忠孝、仁义的形象被人们津津乐道。然而,通读全篇,我们会发现作者塑造的宋江其实性格极其复杂,在建立...&&&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08期
作者:王星策
4.《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矛盾性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一个人物形象。作品以宋江为核心,以忠义为主线,把宋江塑造成一个&忠&和&义&的矛盾统一体。但作品对宋江的褒扬却又缺少典型生动的细节支持,致使主人公成为某种抽象的道德观念的化身,形象空洞苍白,造成宋江形象脱节。&&&
来源:《学术探索》
2012年第01期
作者:张香竹
5.宋江的“忠孝仁义”
刘军华;刘利华
宋江杰出的军事才能和组织才能造就了梁山的辉煌,但也由于宋江坚持招安使梁山队伍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对宋江的重要性研究者有共识,但关于宋江这个人物的性格历来多争议,从&忠孝仁义&的角度来看,宋江的孝、仁、义都只停留在表面,忠才是宋江思想里的坚持,这也是他一生悲剧的根源。&&&
来源:《科技信息》
2013年第19期
作者:刘军华;刘利华
第2章 足智多谋:吴用
1.論《水浒》中吳用的形象
&正& 《水浒》究竟是一部歌颂农民革命的教科书,还是一部反对农民革命、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只有真正弄清这个问题,才可能对作品中每个人物及其相互关系作出正确的评论。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之间关系的处理,既然是构成与展示作品主题思想的主要手段,当然也是作家的社会理想...&&&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04期
作者:武世珍
2.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略论《水浒传》中的吴用
&正& 智多星吴用,是《水浒传》中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一。 梁山农民革命军之所以能由小到大,蓬勃发展,能够攻城夺县,闯京破府,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直使北宋道君皇帝“梦着也怕”,这赫赫勋业,既不能只归功晁盖、宋江的路线和领导,也不能只看作是李逵、林冲等英雄好汉的勇猛拚杀。其间,知识分子出身...&&&
来源:《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05期
作者:王世声
3.论梁山义军中的智多星吴用
&正&在梁山泊农民起义军中,吴用是人们熟悉的一位英雄。虽然他没有如同武松、鲁达那样充满传奇色彩的斗争历史,但他却是发动起义并追随晁盖投奔梁山,开拓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批造反者;&&&
来源:《水浒争鸣(第三辑)》
1984年第期
作者:孙永都
4.如何评价吴用这个人物
&正& 梁山泊的军师吴用,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这个人物,有着思想和性格的内在矛盾。正确地评价吴用,对于我们理解梁山农民军内的两条路线斗争,对于总结反投降主义的历史教训,是有好处的。怎样来评价吴用呢?我们觉得,这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先看吴用的阶级出身。他是个乡村教书先生,贫苦...&&&
来源:《天津师院学报》
1975年第06期
作者:李仓柱
5.吴用者,无用也——吴用形象塑造意蕴探析
吴用是一个有才能而屈压下层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吴用者,无用也。吴用形象是一曲知识分子人生追求的哀歌,它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有才能而屈压下层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作者对知识分子人生的思考。吴用形象又是一曲梁山悲剧结局的哀歌,它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梁山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作者...&&&
来源:《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04期
作者:黄文超
第3章 委曲求全:林冲
1.林冲的忠义精神评析
景笑凡;孙鸣雁
长篇小说《水浒传》中塑造的林冲形象是一位具有忠义精神的英雄形象。林冲的忠义精神特质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林冲的忠义精神内涵是:忠,即忠君爱国爱民三位一体;义,即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第二个层面:林冲的忠义精神体现在用尽毕生精力打击恶势力。林冲被逼上梁山后,与梁山众...&&&
来源:《名作欣赏》
2012年第26期
作者:景笑凡;孙鸣雁
2.林冲形象再解读——从林冲缘何不杀高俅说起
高俅是林冲不共戴天的仇人,但当复仇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林冲却选择了放弃,这与梁山好汉的行事特征不符。施耐庵的这种安排,一方面是因为他笔下的林冲,骨子里有着浓厚的&招安&思想;另一方面,由于施耐庵存在着反女性的价值观,他很难安排林冲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梁山&招安&大业;同时,为了照顾大局...&&&
来源:《菏泽学院学报》
2016年第01期
作者:杨大忠
3.论林冲的“忍”
作为《水浒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林冲能忍的个性是造就他曲折而悲情人生的重要因素。在梁山之外,林冲&忍&做宋家忠臣;心定梁山后,林冲更是万&忍&不得自由。《水浒传》中林冲能忍的个性及其生命历程比较真实地反映着赵宋时代的文化气象和民族个性,在某种意义上也与宋朝&忍辱负重&的历史内...&&&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
2010年第04期
作者:肖红兵
4.论林冲的悲剧——兼及《水浒传》接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
《水浒传》&逼上梁山&之前的林冲故事,着力塑造了一个平民化的林冲形象。经过&风雪山神庙&,林冲才完成了从平民到英雄的人生捩变。从平民悲剧到英雄悲剧,林冲是一百零八人中唯一有性格发展史的英雄。林冲平民化性格的成因,在于宋元社会平民社会之性质,《水浒传》乃宋元市民文艺之成果。而平民...&&&
来源:《东方论坛》
2013年第06期
作者:王海燕
5.悲剧英雄——林冲的形象特点
豹子头林冲是施耐庵根据民间传说创造出来的典型人物形象。林冲有患得患失、忍气吞声的性格缺陷。但林冲是一个英雄,并且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悲剧英雄。&&&
来源:《临沧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04期
作者:张林玉
第4章 侠骨禅心:鲁智深
1.从鲁智深形象的塑造看《水浒传》的深层思想蕴涵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出场最早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侠义英雄之一,作者对他的形象塑造呈现出矛盾的二重性:一方面赞扬鲁智深仗义助人、豪侠勇武的美德,褒奖他所建立的不朽功勋,称赞他的&无欲&,表现出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浓墨重彩地描述他对佛门清规戒律的践踏,对其毫不留情地进行暴露与...&&&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9年第01期
作者:陈庆纪
2.侠骨义胆
我行我素——《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性格剖析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个重要的人物,他“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他的性格粗豪勇猛,而又有几分精明的特点。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的锄强扶弱、舍己为人的侠义行为而表现出来的,他在《水浒传》中的侠义品格显得最为突出。正由于他的好行侠义,所以他才成为了人们所喜爱的...&&&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04期
作者:于光荣
3.酒添英雄胆
佛驻禅客心——浅析《水浒传》中鲁智深诗词
《水浒传》描写鲁智深的诗词有二十多首。其中描写酒和佛的两类诗,体现了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独特的身份定位。鲁智深体现了侠士和禅客的融合,连接侠士与禅客的是他的&善心&。&&&
来源:《名作欣赏》
2014年第24期
作者:武海敬
4.试论鲁智深缘何成佛作祖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著名人物,他身为和尚却并不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而最终修成正果,似乎不可思议。其实鲁智深的成佛,既有佛教的理论依据,又是由其本身的佛性所决定的。佛教的理论依据如佛家的&禅非坐卧&、&呵佛骂祖&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等思想。而他的&率性而为,不拘小节&、&无性&大...&&&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
2009年第03期
作者:范正群
5.《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人物形象浅探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之一,原名鲁达,人送绰号&花和尚&。在《水浒传》中鲁智深是一个脾性暴躁、嫉恶如仇且有勇有谋的人。他在梁山108名好汉中位列第十三位,是三十六天罡星之一,星号天孤星。基于此,主要针对《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期能进一步促进读者对...&&&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
作者:薛文秀
第5章 打虎英雄:武松
1.天人乎,凡人乎?——浅析《水浒传》中的武松形象
《水浒传》善于人物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武松等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书中刚强勇猛、忠义有情、恩怨分明、胸襟坦荡,以致金圣叹推崇武松为&天人&,但武松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其形象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可以说既是一位平民中的英雄,也是英雄中的平民。&&&
来源:《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2年第01期
作者:胡文俊
2.追寻、失落与皈依——试析武松的精神历程
关于武松这一人物,人们更多地探讨他的行为方式,英气中透着痞气的形象。而本文着重剖析武松的精神层面:武松在经历亲情、&爱情&、友情风风雨雨的同时,也在精神上经历着追寻、失落和皈依的过程。&&&
来源:《沧桑》
2008年第05期
作者:刘锦翠
3.浅论《水浒传》中武松的性格特征
《水浒传》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奇书之一、五才子书之一,其文学价值自是不言自明。《水浒传》塑造了一百零八个好汉,梁山好汉皆是英雄,各自身怀绝技,多是性格粗犷之人而又各有各的特点。其中的武松更是被很多人尊为《水浒传》中独一无二的男一号。在金圣叹眼中,武松是一个完美的天...&&&
来源:《戏剧之家》
2015年第03期
作者:刘明明
4.论《水浒传》中武松的叙事伦理
在《水浒传》中表现武松的侠义、道义、情义等令人敬仰的伦理道德的时候,正是叙事时间的设置凸显的英雄伦理、情节结构的安排展示的复仇伦理、交游线索的剪辑表现的侠义伦理,将一个传奇式的英雄在道德形象和审美形象之间的矛盾裂隙融合得天衣无缝。其中包蕴的相互矛盾或者相关的性格的评价都展...&&&
来源:《菏泽学院学报》
2015年第04期
作者:曹金合
5.武松人物形象再解
&打虎英雄&这一品牌形象与武松如影随形,这一巨大而光辉的业绩足够照耀武松的一生,也足以耀花许多读者和后人的眼睛。武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动辄出手的&豪气&更是让许多青少年学习和效仿。那么,武松身上的一切都是英雄行为么?当今的青少年到底应该学习他什么?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来源:《考试周刊》
2011年第85期
作者:龙雪梅
第6章 粗猛憨直:李逵
1.论《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
李逵,《水浒传》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古往今来学者对其评价很高。本文旨在从李逵的&真性情&、李逵性格中的喜剧性以及李逵命运的悲剧性三个方面来阐述《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让我们看到施耐庵笔下多面的传奇人物。&&&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年第09期
作者:卢明思
2.粗猛憨直
妙趣横生——论《水浒传》中李逵的性格
李逵是《水浒传》中一个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他具有粗鲁、勇猛、憨直、蛮横和急躁的主要个性特征。李逵也是一个具有喜剧色彩的人物,他在书中所造成的喜剧效果是通过一些奇怪的想法、反常的行为、过分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轻信人言的误会而表现出来的。李逵并不像明末小说评点家叶昼所说的是一尊“...&&&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08期
作者:于光荣
3.李逵的人物形象及其价值
李逵作为《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具有鲜明的独特的性格。&莽李逵&的形象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早已深深扎根,但是李逵其实并不纯粹是一个草莽英雄,他是一个莽撞、粗鲁、智慧、忠心的梁山好汉。&&&
来源:《西部皮革》
2016年第02期
作者:贾君潞
4.论水浒戏中的喜剧李逵和《水浒传》中的悲剧李逵
元杂剧水浒戏和小说《水浒传》中的李逵都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在水浒戏中,李逵是个喜剧角色;而在小说《水浒传》中,李逵这一形象虽然也有着一定的喜剧因素,但是总体来看,他是一个悲剧人物。水浒戏和《水浒传》产生的时代背景的不同、创作主题的不同和故事流变等原因使得&两个&李逵的形象...&&&
来源:《菏泽学院学报》
2010年第01期
作者:李秋晨
5.从李逵的被鸩杀看《水浒传》作者的矛盾心理
李逵是《水浒传》中一个颇为受人瞩目的人物形象,小说作者在他的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而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种种言行,让人感觉到其非同寻常的人生之路中似乎又蕴涵着一种难为人察觉的异样信息。论文试从文化的角度,通过对李逵形象的剖析,由此探讨《水浒传》作者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儒家传统文...&&&
来源:《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
2015年第期
作者:许卫全
第7章 梁山真王:晁盖
1.浅析《水浒传》中宋江和晁盖人物形象
宋江和晁盖都是梁山座第一把交椅的人物,但细比较起来,却相差甚远。小说通过二人的出身、上梁山的原因、性格文化修养、领导才能等等的不同描写,成功刻画了这两个人物的生动形象,在个性化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宋江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29期
作者:阿地力
2.论晁盖死因
金圣叹认为梁山好汉晁盖是被宋江害死的,一些学者也同意这个观点。其实晁盖之死是自己造成的,与宋江完全无关。&&&
来源:《菏泽学院学报》
2007年第06期
作者:李萍
3.说说晁盖这个人
&正&晁盖在《水浒传》中是个重要人物,尽管他不是108将中的成员,但是他曾在梁山当过多年的一把手。晁盖当上梁山一把手有着很大的偶然性,因为他本身的素质并不具备当领袖的能力与水平。晁盖是在《水浒传》中的第13回出场的。书中对晁盖的出场是这样描写的:&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上是本...&&&
来源:《娘子关》
2015年第01期
作者:张水江
4.《水浒》作者射向晁盖的一支毒箭
&正&《水浒》第六十回是作者出于宣扬投降主义的需要,煞费苦心写下的重要一笔。在这一回里,作者虚构了“晁天王曾头市中箭”的情节,对晁盖和梁山农民起义军进行恶毒的污蔑。其实,与其说是史文恭射死了晁盖,倒不如说是作者别有用心地施放了一支毒箭,使晁盖“归天及早”,叫宋江”把寨为头...&&&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975年第06期
5.爱“呼群保义”
恨“托胆称王”——谈《水浒》为什么屏...
&正& 《水浒》这部歌颂投降主义路线的书,竭力颂扬叛徒宋江,贬低梁山农民起义革命事业的奠基人晁盖,把晁盖排除在一百零八人之外。这是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七十一回“单道梁山泊的好处”那篇“言语”最后有所交代: “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唯宋江呼群保义,把寨为头。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
来源:《山东师院(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05期
第8章 奸人当道:高俅
1.无赖的官僚 官僚的无赖——《水浒》高俅形象赏析
&正& 无赖流氓,地位卑微,处于社会底层。达官贵人,声势赫奕,踞于庙堂之上。这本该是两类相距甚远,品性迥异的人。可是,《水浒》的作者,却把这两者在高俅身上统一起来了。我们要赏析高俅形象,就不妨顺着作者的笔意,看他是怎样塑造这种无赖式的官僚与官僚式的无赖。&&&
来源:《丽水师专学报》
1984年第01期
作者:马成生
2.历史上的高俅
&正&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俅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所赏识。在端王登基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冲,手段之毒辣,心计之精巧,让开卷不久的读者&&&
来源:《国学》
2012年第06期
作者:张祖涛
3.高俅是怎么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
&正&世人皆以为,高俅是靠&球技&一招发迹,这倒也是小看了他。高俅在结识端王赵佶(后来的宋徽宗)之前,的确是个社会闲散人员。但他的一步登天,绝非踢几下足球(蹴鞠)那么简单。在高俅没有出现之前,赵佶的球友已为数众多、不胜枚举,但在这个球友群里,只有后来出现的高俅一步登天。可见,高俅绝不仅...&&&
来源:《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2年第Z2期
作者:程万军
4.历史上的高俅及其子弟
历史上的高俅及其子弟李裕民提起高俅和高衙内,几乎无人不知他们是无恶不作的坏典型,其坏的知名度在宋人中大约就仅次于秦桧了。历史上的高俅真是《水浒传》中描绘的那样子吗?宋徽宗时期,著名的奸臣有“六贼”,即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里面没有高俅...&&&
来源:《晋阳学刊》
1998年第03期
作者:李裕民
5.高俅没想到
&正&高俅死后下了地狱,各种刑法都上了一遍,阎王让他直说,高俅跪着说:&我感觉我没错,我所做的事情,民众们都会原谅我。&阎王为了让高俅服气,就说:&好吧,我让你回到人间,我把你的罪行说了,如果民众们能放过你,我&&&
来源:《喜剧世界(上半月)》
2012年第02期
作者:任万杰
第9章 水浒之殇:潘金莲
1.论《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形象
&正&《水浒传》是古代与《红楼梦》齐名的几部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之所以历经六百多年而读者兴趣不减,关键在于它在曲折生动的情节中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即使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也塑造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如小说中的潘金莲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艺术形象。由此可见小说作者...&&&
来源:《《水浒争鸣》第十五辑《孙权...》
2014年第期
作者:洪淳生
2.浅析《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剧形象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人生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剧的阴云,她与人通奸、谋杀亲夫,想要争取生活的幸福。潘金莲的悲剧人生有种种因素和社会推动力。我们对潘金莲口诛笔伐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封建礼教对女性权力的扼杀。&&&
来源:《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2年第04期
作者:张兆雪
3.无奈与反抗——论《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剧命运
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形象多是扁平性格的,而且过分夸张,在《水浒传》中,潘金莲的符号就是&淫妇&,而站在社会的历史的角度来看,潘金莲其实是一个悲剧的角色,那么,潘金莲的悲剧命运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造成她命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从容姿美好,出身低贱;反抗大户,被嫁武大;钟情武松,无情被拒;偶遇...&&&
来源:《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11年第04期
作者:丁丽
4.中国古代女性的悲剧——以《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为例
&正&本篇论文着重讲《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形象,她是《水浒传》中的反面人物,被历史永久地定在了耻辱柱上,她的命运值得人们同情,她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但不能武断地定其为淫妇、荡妇。她的命运、婚姻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当时男权统治下的等级制度、伦理道德分不开的。在《水浒传》中,潘金...&&&
来源:《山海经》
2016年第08期
作者:王文斌
5.始为芳草
终为萧艾——析《水浒》潘金莲形象
&正& 屈原《离骚》中有这样两句诗:“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这两句诗,就是比喻那些原先是好人而后来变坏的人的。《水浒》中的潘金莲,似乎就是属于这一类。一开头,是那么简单的几笔: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
来源:《温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02期
作者:马成生
第10章 乱世烟花:李师师
1.李师师与《水浒传》及其文学意义
《水浒传》中梁山众好汉由于各种原因落草为寇,迫于宋江等主要领导的意愿最后接受朝廷招安,其被招安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在与奸臣斗智斗勇,一直到与皇帝取得联系,实情为皇帝所知的过程中,李师师这一角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李师师为招安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文学意义不容忽视。在前代诸多...&&&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5年第03期
作者:迟鲁宁
2.论水浒故事中李师师形象的演变
李师师作为一代名妓,在《水浒传》中并不是主要人物,但对促成招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浒故事流传中的李师师是性格迥异、各有侧重的。从《宣和遗事》中攀附权贵的红颜祸水,到《水浒传》中有勇有谋的情义女子,再到《水浒后传》中那个安身立命的风尘歌妓,李师师形象的演变一方面能够反映出...&&&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10期
作者:周雪琦
3.幽姿逸韵的李师师——《水浒》中的女性
&正&即使身处东京闹市,两边高挂着“歌舞神仙女,风流花月魁”的金字招牌,李师师家的门前还是人迹罕至,一片冷清。&&&
来源:《文学港》
2007年第02期
作者:蔡康
4.李师师形象的塑造与《水浒传》的创作思想
&正& 在《水浒传》中,李师师并不是主要人物,有关她的描写还不足两回。然而,她却是影响人们评价《水浒传》的重要人物。在1975年“评《水浒》运动”中,宋江打通李师师枕头上关节之事成了证明宋江人格卑下、投降可耻的典型材料。粉碎“四人帮”以来,人们理应对《水浒传》予以重新评价,有的论者...&&&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1984年第05期
作者:王齐洲
5.歌舞神仙女
风流花月魁——试论《水浒传》中李师师的侠...
在中国,&青楼&一直被视为&下九流之地&,而青楼女子更是堕落、淫贱的代名词。她们寄居在社会的最底层,丧失了个体的人身自由,因而,更加倾向于从精神上寻求人格独立。本文通过对《水浒传》中李师师形象的分析,来剖析她性格中的侠骨柔情。&&&
来源:《名作欣赏》
2015年第09期
作者:梅云慧
价格:¥32.50
请输入您的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将由主编筛选后显示,对所有人可见。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
名称:水浒众生相
价格:¥32.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浒传高俅发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