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有地主老宅埋宝藏图片宅

日10:41&&史庆友
  我出生在大山深处老家的一座老宅子里,那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听爷爷讲:我家是地主,一百多年前,我们屯子这一片都是我家的地。还都是好地,担旱担涝,打粮。大当家管这片地叫“东粮仓子地”。美中不足就是离家太远,不便莳弄,干活的人也不像现在有各式机动车,一冒烟就到了。那时候不论干嘛都得走着。早上从老家走着去,到地方就小晌午了,干不了多少活就得吃午饭。家里人也不容易,早早就得准备午饭,派人送。好天送饭还行,要是遇到阴天下雨,挑一挑子饭菜、碗筷,还得过河,曾有过因摔跤撒了饭菜使得干活人吃不饱饭的情况。每当出现吃不饱饭的情况,晚上就得早收工,怎么也不能让人饿肚子干活。人们都将时间耽误在道上了。每天都忙够呛,没干出多少活。有时候秋天拾掇晚了,常常被别人收走了。为这大当家的挺着急,那年大当家的想了一招,派我的太爷带家人在我现在的老家这儿盖房子,带几个长工种“东粮仓子地”。有功夫再开点荒,养点猪、牛、羊、鸡、鸭、鹅,开销是大当家的,收入除留足了自用的余下交柜上。
  我太爷是山东人,脾气爆,性子急,干什么都风风火火。大当家一说,一刻也没停,立即带人在我家老宅子那儿搭了个马架子,有了一个容身之地,随之拉土托坯,砍树建房,盖起了第一座房子。几年之后,太爷率家人,一把泥一捧土,起早贪晚不停的搭建,老宅子成型了。
  我家的老宅子位于我们屯正中央,前临小河,后依小山,是真正的依山傍水。老宅子有正房5 间,住着我家老少;东西厢房各五间。西厢房搭的是对面炕,住的是长、短工;东厢房是碾房、磨房及厨房;南屋5间是草屋子、仓库,中间是宽宽的门洞子,黑漆大门,老宅子的院子老大了,长长的院脖,一走进去就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大门外路边是一口水井,水井边放一外径1米多的石头水槽子,水槽子不但可以饮牲口,也是人们舂米的器皿。老宅子冬暖夏凉,纯朴舒适,十分适合居住。建老宅子的材料十分原始,整座房子只用了三种材料:家乡的泥土做墙;随处可见的杨树做梁、檩子、椽子及门窗、炕沿及各种家具;高粱秸秆是老宅子的防寒层。
  老宅子的墙体是用家乡的泥土夯起来的。用家乡的泥土夯实打出的墙非常结实,置于自然状态下任凭风吹雨打也无妨,沙金营子后山一段老墙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现在仍然巍然屹立着。
  用泥土打出宅子的雏形,下一步是扒出门、窗户;墙顶部用柴草和泥做出山墙的拱形,等3天以后干了就可以上梁柁,檩子,檩子上边放椽子,椽子上边铺用家乡的特产,削去外皮的高粱秸秆系的帘子,帘子上边铺50厘米以上的高粱秸秆做防寒层,高粱秸秆上压土,再用搭火炕烧透的土坯和泥抺两遍,一所家乡的老宅就建成了。建一座老宅,不用一块砖,一把水泥。为图好看,好多家庭都用黄土拌细沙和泥将墙里外面抺得光滑平整。老宅不论从什么方向看都是泥土色。
  由于我家建起了老宅子,陆续才有了王氏、孙氏等亲属投奔我家而来,在我家周围各自建起了自己的宅子,老家那儿从此人多了起来。
  老家的泥土生五谷,更养育了我的家人。
  我爷爷是在老宅子娶的我奶奶。奶奶家也是地主,家有数千亩良田,爷爷送的聘礼非常实用:一辆装满高粱的4 套马车,外加一个年轻力壮的长工——车老板。
  奶奶结婚的时候很热闹,全屯人都参加了,也是由于都沾亲带故的缘故,办事那3 天谁家也没动烟火,都在我家吃。奶奶是用一顶16人抬的花轿进的我家门,那可真叫气派,到现在我们屯再也没出现过那情景。
  奶奶小脚,是真正的三寸金莲。走路有风摆柳的感觉。奶奶抽旱烟,用一把一尺多长的大烟袋。爷爷抽大烟,从小就不爱管家务事,奶奶进门爷爷感觉轻松了,更是什么事也不管了。太爷知道奶奶身世,大户人家的女儿,识文断字,奶奶结婚的当天太爷就将钥匙和帐本交给奶奶了,奶奶进门就当家。
  在奶奶的精心照料下,我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奶奶当家不几年,我家就有好地近千亩,长、短工二十几人。养几十头牛,一百多只羊。仓库里的粮食可真是大囤子满,小囤子流。要粮有粮,要钱有钱。周围邻居都十分崇拜奶奶,说奶奶治家有方。在欢快的气氛之中,我父亲、叔叔、姑姑相继出生。老宅子从此笑声不断。
  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叔叔、姑姑相继长大,老宅内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清静,太爷、太奶,爷爷、奶奶,父亲、叔叔、姑姑,老小三辈及部分长、短工,虽然每年都能看到柳树泛青起絮、草长莺飞、燕子归来;看到夏树苍翠,骄阳似火;感受到秋风送爽,瓜果飘香,更能看到漫天风雪,寒风中傲然挺立的腊梅与苍松。房檐下春燕飞来飞往,却没有孩子戏耍、哭闹,老宅显得有些清冷。奶奶托媒,急着为父亲说媳妇。
  妈妈虽然也是地主家庭出身,怎奈家境破落,妈妈结婚可没有奶奶那时候风光,没坐花轿,是用马车迎娶的。
  妈妈结婚后奶奶没交当家的钥匙,却将一家人的厨房交给了妈妈,妈妈从结婚的第二天起就是一家人的炊事员。
  土屋土炕的老宅子养人。虽然妈妈很瘦弱、每天都很疲惫,她从不知道什么是休息,每到节日她会更忙,就在这繁重的家务劳动中,姐姐出生了,本来生男生女妈妈是没有办法左右的,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奶奶很不高兴,一直给妈妈脸子看,妈妈是有冤无处诉。5 年后,我呱呱坠地,接着我又有了3 个弟弟,这时候的奶奶脸才放晴。一家5 个孩子。老宅子因为我们的到来乐翻了天!爷爷的胡子总是那样翘着,奶奶的一双小脚也不得闲,整天跟在我们后边,总怕我们出点什么意外。
  姐姐从小就心灵手巧,早早就学会了一手好的针线活,一块很普通的花布在她手中能做出一只漂亮的蝴蝶花。一条红头绳会系出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姐姐也非常勤快,同多位同龄女孩子一起去山里挖野菜,姐姐的筐最大,按的最实,最先满。伙伴们都嫉妒姐姐的手快。
  我可就没有姐姐那样让大人省心了。我曾领着伙伴下门口的大井掏麻雀,麻雀没掏出多少,可将石缝麻雀筑巢的羽毛弄到井里的水面上好多,污染了水井可是大事,为这我险些挨爸爸的屁股板子,是爷爷将我抢了过去。不然一定挨一顿狠打。
  住在老宅的土屋里,冬暖夏凉,特别是冬天热乎乎的火炕是我永远的思念。不论外边多冷,手脚冻得多严重,回到屋里,将冻疆的手脚放炕稍爷爷的毡子底下,不一会就会暖和过来。放学回到家,奶奶会将她用火盆爆的苞米花给我们拿出来,一人一捧,真不知道老人爆了多久。围着火盆吃着奶奶爆的苞米花,火盆的温暖,苞米花的清香,同老宅的泥土味溶于一体,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老宅的温暖宽畅也为乡亲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每年正月,奶奶都要将厢房火炉烧的热热的,将说书艺人请到我家,免费为全屯人说几天书,在那个没有任何文化娱乐活动的年代的农村,听说书是当时最高雅的艺术享受了。常常我家那个两间房子对面炕的屋子都坐了满满的人,屋里时不时会传出叫好声及掌声。
  这期间,妈妈还要组织屯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婶子大娘在我家练太平鼓,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给全屯人表演。妈妈是有文化的人,乡亲们都十分尊重妈妈,妈妈组织的活动都响应,就是有个别家庭,特别是新结婚的媳妇想参加,婆婆会感觉刚结婚抛头露面不好,想不开,不让参加,妈妈就去做工作,一做一个准,婆婆媳妇都会高兴。每年的正月都是我们屯男女老少最开心的时候。不过那几天我家的炕席可遭殃了,许多人上炕都不脱鞋。迎合了老家的一句:上炕不脱鞋,不是没洗脚,就是袜子破。那个年代穿双袜子都得算计,不穿袜子或袜子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妈妈是全村人公认的大好人,从来不打自己家的小算盘,乡亲们上炕不脱鞋妈妈也不在乎,有的年分正月还没出去,年前铺的新炕席基本就开花了。可话又说回来,那几天却是我们屯里最快乐的日子,更是老宅里最热闹的日子!
  住老宅子由于同大地相通,屋内空气从没有干燥的感觉。特别是冬天睡在用土坯搭的火坑上,能感受到来自大地深处的信息,身上的血脉在流淌、踏实、自在。老宅内始终保持着浓郁的泥土芳香,和着身上的汗腺及淡淡的体香,感觉是那样清新。住土炕不像住楼房,住楼房睡在床上,总有云里雾里的感觉,飘飘然,悠悠然,心神飞越;睡火炕有一股宁静感,心里实在、暖和。
  在老宅子的火炕上我可没少惹事。我睡觉不老实,夜里睡觉不知道从炕上掉到地上多少次,可给妈妈吓够呛,不过,黄土地面,有弹性,不论摔到额头还是脸蛋,怎么摔也没摔坏过。不像现在,地板硬梆梆的。从比炕还矮的床上掉地上也得弄个鼻青脸肿。
  妈妈是过日子的好手,不论是炕上地下,院里院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我最为妈妈会种花种草,为妈妈的勤劳而感动。
  老宅子有一圈一人多高泥土打的院墙,每年妈妈都要在院子四周所有墙边儿种上南瓜等藤萝植物,用树枝将藤萝引到墙头上,在用石头压在墙头上。开花的时节,鲜嫩的黄花鲜艳无比。结果了,一个个黄色、绿色、带花纹的果实,远远望去犹如卧着的小牛,秋后,会摘满一厢房,妈妈会给我们做出如南瓜饼,南瓜焖饭等多种风味美食,那些日子一家人都会感觉明显上膘。
  家乡的老宅土色,房门是敞开的。老宅的大门原始纯朴,大门口两侧分别立两个大条石,俗称“穿连”,穿连中间有三个碗口粗细的孔,天黑了,将三根木杆子(穿连杆子)穿入石孔中,并用楔子挤紧了,这样毛驴,牛、马等大牲畜就进不来了。院里的也出不去。由于老家土地平坦,每家都有一个大院子,从大门到房子都有好长的距离,大门到院里都是大园子,多数家庭冬天用来放柴火,夏天种菜。妈妈种菜的本领特别强,我家菜园各种蔬菜长势特别好,不但能保证一家人长年食用,妈妈还要晒好多干菜留着冬天吃。妈妈晒过干茄子,干豆角,干豆角分长豆角和短豆角,短豆角还分用锅蒸过的嫩绿的保鲜豆角和从中间剪开的干豆角丝。妈妈最拿手的是晒东瓜条。将打了皮的东瓜用一个顶针型的小刮刀从一头开始刮,到最后就是一条东瓜条,好天一个中午就晒干,当蔬菜短缺的季节,将干东瓜条用开水泡一下,炒着吃,别有一番风味。每当端午节、八月节,谁家盖房子搭屋、打井抺房,来人去客,妈妈总都会为缺菜的家庭送去好多园子里菜,有时候妈妈会让我们帮助送,送过一两家我们就会烦了,嘴里说着:起早贪晚种菜都给别人家送去了,这图什么?妈妈会耐心地说:孩子,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我们没有的时候,别人一定会给我们送。从那时候起我就从妈妈身上学到了助人为乐。
  在老宅的靠近正房还有个小院,是用木头做的栅栏,有一个用于出入的小门,小门上的小门是用柳条编的,这个小门里鸡鸭等小动物都不能进来,夏天好多时候一家人会在小院里吃晚饭。每年妈妈都在栅栏边种上豆角,爬山虎等藤本植物,妈妈不断的给作物浇水施肥,不高的栅栏似乎是一个小花墙。
  妈妈上过“国高”,为人厚道,是乡亲们心中真正的文化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会找妈妈帮忙。妈妈有的时候是邻居家庭琐事的调解员,还是我们屯学习“毛著”辅导员。好多家庭都要找妈妈念信、写信。妈妈人缘好,几乎每天都有人来串门,再加之东厢房有石碾子、石磨,总有人用,老宅子的大门我感觉几乎没关过。
  石碾子、石磨当属过年前的那些日子最忙,老家有一习俗,过年前家家要碾出够一年吃的小米,够一个春天用的荞麦面,每家都得做个豆腐,还要将一直到牲畜能吃足青草这段时间所需的料磨出来,碾子、磨从天一冷就排号,没有消停的时候。天不冷谁家也不着急,其实着急也没用,天不冷粮食潮湿,粮食潮湿影响出米率及米的质量。只有天冷了,人们才忙。要过年了,碾子、磨那几天就更忙了,常常是通宵达旦。厢房有人用碾子、磨,我家人就睡不好觉,一是天冷常常有人要到屋里暖和,或者是找个笤帚、笸箩、簸箕、箩什么的,还有的要喝水,甚至饿了想吃点东西,对这些妈妈是有求必应,不厌其烦。妈妈常常半夜三更给邻居做荞麦片汤,自己家做汤从不放油,给邻居做一定要放油呛锅,如今我常常想起妈妈忙碌的身影及做出来的汤的香味。
  老宅里有好多怎么说现在年轻人也想不到的设施。我家的老宅是正房五间中间开门,俗称“钱褡子”房,那时候人们夜里照明用的是煤油灯,为了节约煤油,要在中间屋与东西两屋的墙上各掏出一个一尺高,六寸宽的洞,常常是夜里将灯放在那个洞里,两屋共用一盏灯。这个洞叫灯窝。我家的灯窝两侧镶着玻璃,冬天不至于外屋的冷气钻入里屋。灯窝镶玻璃是好事,但油灯油烟子大,一夜就会将玻璃熏很黑,妈妈每天都要擦,妈妈曾多次告诉我:去谁家不用看别处,只要是摸一下灯窝玻璃,就知道这家的女主人爱不爱干净。过日子人家的灯窝玻璃摸也不会黑手。本来油灯就昏暗,如果不擦玻璃,灯放灯窝里两个屋用效果就更差了,好多时候灯窝里的油灯只是一个摆设,多数时候人们干活,比如洗碗等多是凭感觉。
  老宅还有个小玩样挺有意思。电视剧《水浒传》有一个镜头,潘金莲弄掉了支窗户的支棍,惊动了西门庆,才引出来一段奸情。其实在我的老家老宅窗户也都是那个样子,本来不大的窗户分上下两部分,但开窗户不是用木棍支,是将窗子往屋里拉,用一个铁钩钩在房薄上。那个小钩俗称窗户钩。在窗户框子上还有一个小东西,外形象条鱼的小木头,用铁钉钉在窗户框上,可以转动,俗称“窗户蛤蟆”,关窗户的时候将窗户压上,起到今天的插销作用。
  生活在老宅子有好多趣事:每年的正月二十五全家人都要起早,太阳升起前,爸爸要在院子中央用草木灰画出几个大小不等的灰圈,称谓打囤。囤内放五谷杂粮、硬币;选一大囤在中央放一大碗,内装五谷杂粮并燃上三炷香;在囤的边上还要画副梯子,取意五谷丰登。妈妈这时要把前几天用高粱秸外皮编扎好的大车、犁杖、锹、镐、簸箕等生产工具及马牛羊狗鸡等家畜家禽等放在粮食囤子里边。整个过程为填仓。
  填仓这天不得借给别人家东西,即使有人来家里借东西,妈妈那样有爱心的人都会拒绝。这天要往囤里添粮食,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这是老宅人们的风俗。
  夜晚,爸爸妈妈要点灯以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放盏灯。爸爸边点灯边说 “点遍灯、烧遍香,年年岁岁粮食填满仓”。同时口中还要高呼相应的吉利发财语言,如“仓官老爷送粮来”!“鸡崽鸭崽鹅崽多下蛋”等等。
  中午,一家人要吃 “拌和菜”,即用白菜心、粉条、小小虾米、香菜、胡萝卜丝、蒜泥、醋、香油等拌成凉菜,白的白,绿的绿,红的红,寓意是“家庭和睦,和气生财,生活蒸蒸日上”。 农历二月初二,妈妈一定得给我们 “戴龙尾”,即将细高粱秸截成一厘米左右长短的段,配上剪成铜钱大小圆形的各色彩布,用彩线穿几个高粱秸小段,穿几块彩布,穿一尺多长,挂在帽子上,脖子上。盼望我们幸福茁壮成长,长大后“成龙成凤”。
  在老宅子里长大的我,小的时候曾留过“老毛”,就是从我出生,我脖子后的头发一直没剃。现在想想非常可笑。小朋友常常薅着玩,不过这绺发毛可让舅舅破费了,按老家的习俗,过八岁生日的时候,舅舅送头小公牛才能剪。怎奈当时人们比较困难,舅舅家也不富有,没钱买牛,给我送来一只长角的小公羊,我才让舅舅剪了。现在再也看不到留“老毛”的小孩子了。
  在老家最热闹的是办喜事,一家办喜事,热闹了半条街;东家的狗叫唤,西家的狗也汪汪,老家的人是善良的。我记得老叔结婚那天,新亲来了30人,6家邻居为我家招待客人,忙的不亦乐乎。家家都那样开心,那架势就像是自己家办事,为自己家忙乎。绝对不像现在,同一楼口、同一单元住着都不知道姓啥叫啥。
  老家最开心的是相互间叫乳名,感觉特别亲切,结婚了,大人在媳妇面前才改叫学名,多数老人叫不习惯,也许是真的记不住,不觉不知就叫出乳名,也没有人去计较。邻里之间亲切地呼唤着“石头”“铁蛋”“胖丫”,感觉那才是家的感觉,家的味道。由于工作在外地,已经好多年没人叫我的乳名了,去年中秋节前夕姑姑要杀羊提前给我们哥几个过中秋,在电话里叫过我一次,当时我激动的眼泪汪汪。
  老家的一切都是那样可亲,飘渺的炊烟,清清的河水,劳动人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还有拉车的老牛,调皮的花狗,村口的老榆树,树下乘凉的老人,幸福就在这平淡生活中。
  老宅,在我的记忆里风韵犹存。山水,依然美丽。你就像一个温馨的港湾,远航的船儿会时常回来躲避风雨,一颗颗漂泊的心儿永远眷恋着故乡的山水和那温馨的老宅。
  老宅的故事说不完。如今我早已住进了楼房,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高节奏生活,生活早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清贫。但,还是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老宅,老宅的古朴,老宅的一切……
  一曲萨克斯曲《回家》,带我找回了儿时的心境,让我找到了回家的路,老宅有我的童年时光,那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我家老宅有鬼吗?
我家老宅在一个山坳里,四面环山,屋前有个大水库,风景是极好的,但是现在我每次去都会觉得那里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山坳里就我们一大家人,听说以前住这里的是一户大地主,从我记事起,那里发生了好多件不好的事,我5岁左右曾祖母自杀,我8岁左右奶奶自杀,我12岁左右弟弟不明原因淹死在水库,在我24岁的时候爷爷自杀,全部都是在老宅,现在家人都搬出来了,我妈总是说老宅不干净,以前我们夜晚睡觉,总听到敲门声,去开门又没人。我现在也总是做梦,梦到在老宅玩,奶奶,爷爷,弟弟,都有,最多的是爷爷,有时候知道他们已经去世,有时候不知道,就是平常的玩,和以前一起生活场景一样,有时候也会被吓醒
曾祖母和奶奶的事,我不太清楚,那时候太小,弟弟的事也很糊涂,不知道过程,只是第二天在水库找到的尸体,那时候都上学,妈妈要下地做农活,我上初中,傍晚都回来了,满世界找弟弟没看到,后来全村人都知道了,到处喊也没看到人,最后忘记是谁在水库边看到一双鞋,水库很深,大家夜晚都不敢行动,我妈那晚一直在哭,一直说夜晚水很冷,弟弟很可怜,会不会有鱼咬他,还好亲戚多,拉住她了,不然妈都一直想跳水库了,我也只会哭,那个夜好漫长
只能说你自己心里上对老宅有恐惧感,仅此而已
你们宅子风水有问题,像是被别人下咒了!找了厉害人看下吧!并且把你弟弟好好超度下,说不定现在魂魄还在水库。
@天生傲骨岂可低头
08:29:00你们宅子风水有问题,像是被别人下咒了!找了厉害人看下吧!并且把你弟弟好好超度下,说不定现在魂魄还在水库。-----------------------弟弟出事之后就做了法事,爷爷过世过后那个和尚说这里有个很厉害的男人
你们宅子风水有问题。
再来说说爷爷的过世,这件事我最清楚,但是过程还是很糊涂,我现在都不懂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事,从小爷爷一直都对我很好,离世前那个夜晚我都陪在身边,我现在做梦最多的就是他。
不好意思,我都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大家将就点看,主要就是没地方说,到这里释放一下内心!
交代一下我们家的人物,曾祖母有三个女儿,三个儿子,嫁出去的就不说了,家里的我爷爷老大,二爷爷是个缝纫师傅,那个时候到处做事,后来很早就拖家带口搬出去很远的地方安家了,听爸爸说他们家现在人丁兴旺,过的很好。
还有一个小爷爷,年轻的时候发了财,回来盖了房子后家道中落。 二爷爷现在还不能接受现实,马上快80了还不愿意回家,在外流浪,家里孩子去接了很多次,回来又跑了。
我爷爷也是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爸爸老二,老大生了三个女儿,农村人重男轻女,用最小的女儿在外面换了个儿子,我爸爸一男一女,弟弟也老早就淹死,小叔因为上学出去了,在外地工作安家了,生了个女儿,日子也学过学好了。
自从过世后我们一家就都搬到不远的新房子里住了,慢慢的家里人都从山坳里搬了出来,只有爷爷他说不愿意和我们住,仍旧一个人住在那里,说是清净,以前三奶奶也住那里,后来也搬到儿子家住去了,山坳里就住他一个人了,但是爷爷虽然80岁了,身体还是很好,自己喂鸡,自己砍柴,喜欢喝点米酒,我们给买的还不喝说不如自己酿的,所以他也自己酿酒,人家都说我爷爷身体好,不定能活一百岁
看第一句话还以为是我外婆那边的呢
前面一大水库
写这个,没注意,店里掉了两件羽绒服,是不是不能说呢
@为了删帖而来
08:27:00你们宅子风水有问题。-----------------------你身边有懂的人吗
楼主一家是为什么搬到那里去的?
15:27:00楼主一家是为什么搬到那里去的?-----------------------五六十年代土改,曾祖父手里搬过去的,现在都在乡里街上盖了新房子
15:27:00楼主一家是为什么搬到那里去的?-----------------------五六十年代土改,曾祖父那时候搬过去的,
这么看来肯定是有问题的
这一段是我第三次写了,再没有了就算了。爷爷过世那天是八月十七,我是八月十四见过爷爷。 爸妈在外面打工,我结婚后也在城里住,带了两个孩子,小的身体不太好,容易感冒。想着乡下环境好空气好,所以那段时间我带两个孩子在娘家住老公是八月十四早上回来接我和孩子回婆家过节,家里长辈还是要送节的,我们下午还要去姨妈舅舅家,所以只在爷爷家待了一会就走了。那天爷爷很高兴,我给他买了几种口味的月饼,封了个红包。老公问爷爷身体怎么样,爷爷说他一直挺好的就是腿老风湿变形了,蛮痛,说完还给我们看了一下,老公说过完节去我们那大医院看一下,爷爷直说没事,我这个是老毛病好不了,你大伯说过完节陪我去医院看下拿点止痛药,你们带好孩子就好,我没事呢。那天骑的摩托车,走的时候爷爷送了好远,说带着孩子慢点开,那是我最后一次和爷爷说话,其实我应该多待一会的。从我弟弟出事后,妈妈压力大,一直跟着爸爸在外面,我也一直在学校住宿,周末才回姨妈家,或者回三奶奶家,每次回三奶奶家爷爷就会来和我聊家常,我说学校菜难吃,爷爷就每次给我炒一大罐子好吃的菜,腊鱼腊肉,好吃又莱放。我记得有次从学校回来,拉肚子厉害,在诊所挂水,那是冬天
药水打进去一身冰冷,手也木了,那个时候没有加热器,拉的快脱水了只能挂水那时候爷爷来看我,一摸我手,和医生说水这么冷,打起怕更难好啊,医生说没事,打完多用热水敷下几就好,爷爷转身就走了,一会就一手一个暖水壶一个脸盆来了,那天爷爷帮我一遍一遍敷热毛巾,知道手不再冰凉,还笑话我看你以后还感冒不。
八月十七那天傍晚,我做好饭带孩子在路边乘凉,一个伯伯急急忙忙喊我快去,你爷爷不行了,我还不相信,带着孩子边哭就边跑,老大跟不上,看我又那个样子,吓得哇哇哭,路过的人拉住我让我不要急,人总有那么一回,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吓到孩子,我一手抱一个一手牵一个,眼泪也不停的掉。我到的时候我感觉应该是能说话的,至少我能看到爷爷眼中的不舍绝望与伤心,我一直问他为什么,怎么了,他也只是掉眼泪,我边哭边嚷嚷,快送医院呀快点送医院,家里亲切慢慢的多起来,一直让我带孩子到别的地方不要吓到孩子,我不停的打电话,让我爸妈和老公快回来,爷爷不行了,我好怕,孩子也怕,后来妈妈让舅舅来把我家老大接他家去了,我带着老二一只守在爷爷身边。因为小儿子离不开我,再加上小的跟我姓,爷爷也很喜欢小的,爷爷以前经常在街上来玩,儿子每次看到爷爷就拉住他脚喊曾祖父,爷爷每次都能在口袋里给他几粒糖,我也想让我儿子送送爷爷。我们那里风俗是外面过世的人不能进祠堂,我爷爷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所以后来找来卫生院的医生在家简单洗胃,输氧,等我小叔他们回来送终,我知道那最后几个小时爷爷特别痛苦,心理身理都痛苦,那中间我好想去拨了那氧气管,看着自己的亲人那么痛苦,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小叔和我爸妈到家的时候都已经是后半夜了,爷爷临走时最后一句话是拉着小叔说的,带好崽,我这辈子都记得爷爷说的带好崽。
给处理了下,等楼主反馈
14:34:00给处理了下,等楼主反馈-----------------------???什么意思?
大家好! 我是一位上海人本不信什么因果、报应,之类的,这些在我这行不通也是无神论都是迷信!佛啊!仙啊!感觉就是一种宗教的信仰,人人向善这么简单,今天的主题就来了,其实我错了,这些凡人看不见的都是存在的、 我今年38岁了,财运,事业、还是说得过去,但也不是很理想,论婚姻来说简直是一塌糊涂,一个女人一辈子有何求啊只求有个好男人美满的家庭孩子,其实索求的挺简单的,可是越简单的就越难做到,这个年龄的剩女真是恐怖的事情算是每天都在空虚寂寞的阴影里度过!朋友给我介绍一位东北看香的一位居士他们叫出马弟子,就是顶 出马仙堂的那种,在我们着真的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见过了, 说到着回到正题,朋友让我找她看看说挺厉害很有道行,我是什么人怎么会信这个!朋友劝我说还是看看吧真的不会让你失望的,给我留了个号让我记下,什么时候想看就找她也许能帮上你,好与朋友面子我就加上了!这可能就是缘分吧!一天无聊,不经意看见这个号感觉好熟悉就聊了两句,这才知道是看香的,出于好奇就多聊了几句,聊着聊着感觉大姐还是非常和蔼大方不拘小节的一个人!就感觉这个看看也无妨反正也不会少点什么,就象征性的给了些香火费、结果很让我惊讶,吃惊还有兴奋。 看了40分钟的香让我所有的观念都改变了!此处省去上千字,涉及到本人的隐私就不方便透漏了,她帮我改变了一切告诉我 这是命理所得,就应该得到不该失去,到今天为止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很完美,也很和谐他对我也很好,剩下的就是求子了,呵呵毕竟岁数大了!我当初答应过师傅,会帮她积功德帮他修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愿师傅早日修得正果。 我把她的她的联系方式留给大家,她的企鹅号是; 如果有需要的话就找她吧,大家都叫她 秦姐,也算是我当时许下的诺言还愿吧∞
确实问题很大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主老宅埋宝藏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