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小孩子小孩弹钢琴的好处 穿靴子小孩弹钢琴的好处

琴童千人群:
当前位置:
  孩子如何才能坚持弹?只弹十五到二十分钟,如何会弹好琴?这个问题真是让我不知如何回答?想来想去朋友们其实想问如何坚持并弹好?可能写出来有点拢页づ笥衙羌隆
  一、家长辛苦点,想办法减轻孩子的负担,让孩子能坚持下去。
  1、曲子每条、每页都分解到分和秒。弹琴不讲时间,只讲遍数。
  这也是我现在才悟出来的,当时只是想让孩子轻松一点。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分解孩子的曲子,刚开始不懂没关系,只要认字,看得出一条条就行。时间长了,家长是成年人,不懂也跟懂了。孩子弹得对不对,一听就知道,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操作:用个表,看好孩子每条曲&配&多长时间?熟练后&弹&多少秒?时间长了,看好半页弹多少分钟?用个本记下来,写上年月日,为了前后对比。也可做一张学琴时间细分计划表。配曲和熟练后弹琴的速度不一样,弹得时间也不一样,家长一定要掌握好。这样才能知道孩子弹一条、半页、一页曲子用时多少?还有后来的练指用的练习曲,也是时间分配到条,分配到页。前半个星期要慢,配曲的准确率一定要高,后半个星期可以加点速。
  概念:算出时间后,明确的告诉孩子,每天只要弹多少&遍&就行了。一个曲子的每一条和每几条弹多少遍,与每天弹半小时一小时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决然不同的概念。孩子太小,只能记&遍&这个好记,认为时间很短的概念。而模糊的半小时一小时对孩子而言是个很长的时间概念。。。。。。妈妈说:来孩子,只要弹完这曲子第几条四遍就行了,和妈妈说:孩子,努力点一定要弹完半小时或一小时,给孩子传递的信息,让孩子会对弹琴的时间有不同的理解。。。。。弹琴的效果也不会相同。
  目的:分解曲子,是为了让孩子合理的每天用多少时,弹多少&遍&,这和学习是一个概念,只有合理,才是孩子需要。让孩子从学琴开始就明白,用最短的时间,认真弹好她要完成的量,就是多少&遍&。这样孩子弹琴才会有目标,才会认真快点去完成&遍&数。因为接下来就可玩了。在操作时,家长一定要说话算数,孩子就是弹完&遍&,你认为时间不长,也不要给孩子加量,切记。你只要明天重新调一下条数就行了。
  记得有一次冬儿无意说自己每曲,每天弹多少遍,当时周老师吃惊地说:&还没听说过学琴讲弹&遍&数,都是讲时间,最少要弹一个小时。。。。。。&冬儿眼睛看着我,吓得不敢说了。我笑容满面:&冬儿没事啊。周老师说着玩得&。冬儿才平静下来。其实我心里清清楚楚,如果不是让冬儿每天按&遍数&弹,冬儿可能早不弹了。
  学了几年,有了一定的基础,孩子自己都会在十五,二十分钟内给自己定&遍&数,家长看着合理,就不要干涉。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这学琴成了孩子完成每天的任务,这哪是认认真真学琴,会不会学不好琴啊?家长想想就会明白:其实学琴就是为了让孩子完成任务啊!你为什么让孩子学琴?不就是为了开发孩子的大脑?又不是为了他将来走专业,只要孩子能坚持不停下来,六七年后,智力开发了,你让孩子学琴的目的就达到了,任务也就完成了。。。。。。要是孩子习惯了,还是可能是个终生的爱好,何乐而不为啊
  2、开始学琴量一定要少。
  刚开始我就告诉老师,孩子是为了开发智力学琴,所以对孩子没有要求。老师就只给孩子两&条&曲子。三天一条,每天15到20分钟,如果是个聪明的孩子六天会弹的非常好了。冬儿前面和大家说过,学得慢。所以开始每星期就是弹一条也很难。中间想了很多办法。刚开始贺老师帮着教,后来请家教钢琴小何老师,三年级跟老师学试唱练耳,都是为了帮助冬儿能弹好琴,让孩子有自信。而且还不能让她的钢琴周老师知道,真是吃尽了苦头。(前面《上兴趣班要因人而以》(三)中有详述,如果认真看了,而且很细心的家长,一定会理解冬儿如何能坚持到现在?)冬儿长大点了,每次一首曲子,无论多少页,我只让老师给她布置半页,也就四条五条的样子,因为布置多了,孩子没练好,回琴质量不高,同样没有效果。冬儿看我让老师给她少点作业,所以在中午弹琴时间,虽然只有十五二十分种,但弹得很认真。上了高年级,每星期也只弹一整页曲子,长点的曲子,要弹一两个月,直到她小学毕业都是如此。但回琴质量很高,周老师总是表杨。
  如果不为孩子走专业,这是个前提。小时候能认认真真每天弹好十五至二十分钟,(主要是为了开发左右脑)反而比让孩子弹一到二小时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下来。只要是认认真真每天不停,时间长了量的积累必然到质的变化。现在拿十级一点都不难,六年下来,教琴的老师都会有办法让孩子拿到十级。难的是坚持,如何让孩子坚持下来?才是家长要考虑的。
  冬儿只弹这点时间,都有不想弹琴,到处找人想卖掉钢琴的事。更何况那些每次弹一二个小时琴的孩子。冬儿学了那么多爱好,但时常说最后悔的就是(冬儿手小,指短,长不大。到现在弹八度都有点难度,为这吃了很多苦。她说弹琴把手指弹短了,很生弹琴的气。我听了心里好笑,表面不做声)幸亏她每天坚持,养成习惯。虽然每天弹时不长,但现在长大了,正巧用得上,反而天天主动去弹一会。
  我从不让冬儿考级,周老师一定要冬儿考,后来就顺了老师。冬儿原本就知我不在意她考级,所以每次考级都很轻松,全是优等。8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弹琴的确会开发大脑。
  的确学习钢琴和它本身的特殊性,让无数的孩子学了一半就放弃了。。。。。。每个孩子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再来客观的决定孩子学琴的时间和进度。如果有心的家长,很好的辅导和引导,孩子会越来越热爱。当然本来就喜欢这门艺术的孩子除外。
  二、必需定时回琴
  在冬儿开始学钢琴时,有一个原则:无论我有多忙,冬儿弹得好不好,每星期都要到周老师处去回琴。原因有二:
  1、检验孩子每个星期弹琴的质量。
  如果孩子这个星期没弹好,有的家长可能认为去回琴是浪费钱。的确每次回琴钱都不是小数。特别是在大城市,会更贵。所以看到孩子弹得不好,家庭条件相对一般的家长,可能会让下星期回或弹熟练了再回。
  我不是专业人员,但想来一个简单的道理,孩子没有弹对的地方,家长如果不懂,孩子在弹错的地方不停的习惯去弹,时间越长,老师纠正起来越难,技能这种东西,习惯的力量是最强大了。下次回琴弹错地方,孩子小,理解上相对有快有慢,所以有的孩子一定很难一二遍改过来,一节课45分钟,老师不会因为你反复弹不好而给你加时,这样反而浪费了孩子在老师那,多学点其它新知识的机会。再说老师想想两三个星期了,还弹成这样,心里也烦。想家长也不知早点让孩子来回琴,不就是为了钱,原本弹钢琴就是个费钱的事,你家长早做什么去了?
  老师马上会对孩子批评加教训全来了。孩子无论喜欢弹琴与否,都不喜欢被训。就是大人,同样想听好话。再说一星期没有弹好,除了忙,有可能孩子对学琴已有抵触。老师一训,孩子那点弹琴的欲望和原本已不想弹的心理,一下就爆出来了。。。。。。恶性循环,回家更不想弹了,下次回琴可想。。。。。。
  2、老师的问题一定要换。不是每个老师都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孩子要是倒霉,遇上个势利眼,这孩子算是完了,每次回琴都会看老师的眼色。因为老师认为你家长不及时回琴是为了钱,那你家境不会好到哪里去。孩子可能不会被训,但可能会遭遇冷暴力,来个不太理睬。孩子其实大多都很聪明和敏感,几次一来,孩子可能表达不清,但肯定不会想再和这个老师学琴。这时一定赶快给孩子换老师,无论老师水平如何?在他那还有多少钱?还有几次要回?都不要去了,重要的是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不再受伤害,千万不能去要钱。让孩子知道,妈妈不是为了钱,妈妈是为我好,为我想,是爱我的,更是宽容的。孩子心中感激,再下来你给孩子重新找老师学琴,孩子一定会好好去学。当然前提是你让孩子弹琴一定要有量的概念,就是要算好,让孩子每次弹几&遍&。
  3、不让孩子养成拖延时间的习惯。
  其实孩子只这大,非常想玩很正常啊。一大堆作业刚做完,接下来还要弹琴,没有时间玩,累都累死了,心里那个烦啊。。。。。。家长只要一次没让孩子去回琴,孩子个个都聪明,马上想到了偷懒的方法。弹琴时慢慢拖,能拖多长是多长,太明白家长的心了,只要没弹熟练,家长就会不让去回琴。就可以少去,少一次是一次。。。。。。加上没有&量&,也就是上篇说得&遍&的概念,孩子会对弹琴有一种莫名的恐惧。。。。。。琴到了最后一定无法坚持下来,最怕的是还养成做其它事虎头蛇尾的习惯。
  所以每星期回琴非常有必要。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家长既然领孩子走上了这条对大人孩子而且,都是异常艰难的道路。要想走下去并走得长一点,路上一定要定时加油,按时保养修车。这都是家长必然要做得,家长要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要学会帮助你幼小的孩子,让孩子能慢慢和琴一起长大,而不是在半路上就和琴说&再见&。
  刚才看到一个妈妈评论说:这也要看孩子的天份了,爱弹的人孩子肯定坚持。她这句话没错。只是这个&爱&的人是孩子还是家长就不知了。如果是孩子,就有点如中国熊猫了,少之又少。我前篇最后说了,原本爱好的人除外。 爱弹的人如果是大人,那一定是要大人坚持而非孩子。
  三、孩子学琴要慎之又慎
  上一世纪末,中国城市大多的家庭几乎都只有一个孩子,很多家长把培养好唯一的孩子,做为一生追求的目标。小宝宝一生下来,就承载了太多家长的希望和理想,加上国人个个痛恨,人人无奈的应试教育。。。。。教育孩子成了全家生活的重中之重。
  婴儿到三岁,两代四人&宠&。由于两代教育理念不同,很多家庭对如何教育好一个孩子大多很茫然。。。。。。上幼儿园&宠&结束了,开始死命的向小脑袋里装东西。无论装什么?能不能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装着,进行着就好。所以才有中国少年大学生班的孩子出家当了和尚。。。。。。
  兴趣班不知何时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全才的想法因社会的功利,被无原则的宣传和放大。&这个童星&&那个天才&,吸引着无数家长的眼球,浮躁而急功近利的思潮,如瘟疫般到处蔓延,越演越烈。。。。。。全家上阵,带着孩子川流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的是&不输在起跑线上&。真是孩子可怜,大人无奈。
  好在现在小宝宝们的家长,大多八0后,是有思想的一代,也意识到了学习兴趣为了什么?但无论学什么兴趣,琴还是大多家庭的首先。所以想在这和没有学琴的家长说说:一定要认真想想,为什么让孩子学琴?再做决定,跟风是真真要不得。
  因为学琴的特殊性,我已在前面的篇幅中阐述。。。。。太多的难处了。
  几岁的小朋友学原本就是很难的事,加上坐在凳子上,动也不能动,一弹一两个小时,(拉小提琴的孩子也是同样)有的孩子又不会看钟,好多家长可能没想过为什么让孩子学琴?更不可能像上篇所写,会给孩子制定合理的计划,让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弹几遍结束。
  想想看:注意力只有15到20分钟的孩子,弹琴时间一长,心想什么时间是个完啊?加上学五线谱慢一点的孩子,更是不知所措,心都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坐再多的时间,大多是在敷衍了事,回琴质量不高,家长认为孩子不认真。发火、生气全来了,有的甚至打骂孩子。。。。。。学琴是个慢功,孩子学长了,没有玩的机会,心里苦恼的要命,爸爸妈妈不理解,还要被打被骂,太小没法表达,只会恨弹琴,想来再下来也不会弹得好到那里去了。
  小时候家长可以恩威并用,孩子年龄小,既无可奈何,又加深了对的厌烦。。。。。。高年级有了主见,无论家长怎样说,肯定不会弹。(家长难过得要命,伤心的眼泪停不下来:当年你自己要学得,你逼我们家长买琴的,学了这长时间,用了那么多钱,浪费了爸爸妈妈那么多时间来陪你,现在不学了,对的起谁啊?,等等等等。。。。。。)此刻的孩子根本不会再来理会你这些了。。。。。。当年我小不懂事,你大人会不懂啊?不告诉我弹琴有多难,让我吃了这多年的苦,玩没玩到,学又没有用。。。。。。有的孩子甚至恨到一生都不会去摸琴了。我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
  记得冬儿四年级,不想弹琴,想想是自己小时候非要学,所以当时肠子都悔青了。无可奈何,到处找五六岁的孩子,看有谁要弹琴,她好把琴卖了。后来找不到,气得回家找爷爷要他买大斧子,说是要把琴砸了。
  因为我说冬儿只要把琴处理了,就可以不弹的,想学什么和我们说一下,我们会支持。。。。。。冬儿只好接着弹。当然我一直鼓励她。。。。。。。后来冬儿写过一篇作业,叫《我好蠢,为什么没想到网上可以卖钢琴?》。我和冬爸偷看来的,笑得肚子痛。但有句话我看了很心酸,到今天记着:大多学琴的小朋友,学琴前是妈妈的宝贝,学琴后是妈妈的敌人。。。。。。我还算好,弹得少。。。。。。
  想想冬儿每次只弹15---20分钟的孩子,都有疲劳、爆发的时候,可想那弹一二个小时琴的孩子了。
  在这语重心长和家长们说:学习任何乐器都可以开发大脑,只要是手、眼、脑、耳能动起来的都可以。孩子大了,有一门爱好兴趣就行。所以为了你们可爱的宝贝能身心健康的成长,能开开心心的渡过童年和少年时代。学琴前一定要想好,为什么要让孩子学?孩子眼睛好不好?有没有近视?家长有没有时间来陪伴?经济上能不能承受?这是都个客视条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学钢琴的,我在前面有述。
  家长能不能坚持?这里只能讲家长是否能十来年始终鼓励孩子,同时有足够的耐心?是否有能动用自己全部和全家的智慧,在弹琴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时,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这才是孩子能坚持下去的重要保证。所以学钢琴要慎之又慎。其实学习其它兴趣爱好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钢琴更特殊。
相关文章推荐已收藏本页面
教一个小男孩弹钢琴时,感觉他弹得有问题。于是我说:“你先起来,听老师弹一遍。”我弹了一遍,然后让那男孩坐回椅子再弹,问他:“感觉如何?”小男孩说:“感觉椅子比刚才热多了。”
吾夜观天象,次子乃可造之才
说的是实话
楼下怎么看
感觉会火,占个前排
因为我是3楼
二楼,为什么都抢二楼呢?
冬天的小福利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怎样辅导孩子弹钢琴
我的图书馆
怎样辅导孩子弹钢琴
怎样辅导孩子弹钢琴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874 更新:
【字体: 】
&&&&佳美每天做完作业后,都练一会儿钢琴,她弹的乐曲优美动听。这天园园家也买回一架钢琴,她的妈妈带着园园来请教,怎样辅导孩子弹琴。佳美的妈妈说,其实,我也一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只是有些体会。首先,我们家长对孩子学琴不要期望过高,也不一定非让孩子达到几级,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主要是提高孩子的素质,对音乐的理解和爱好,注意循序渐进,启发诱导。我们是否懂得乐理知识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调动孩子学琴的,使孩子不觉得练琴是件苦差事,并能克服困难,坚持下去。你可以这样做:
&&&&(1)每天固定练琴的时间,不宜过长,但练琴时要认真,让她先把作业写完再练琴,为了激发孩子学琴的热情,你还可以给她讲述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增强她的信心。
&&&&(2)要多鼓励孩子,使孩子有成功感。每学会弹一首曲子,就给予鼓励。尽量少批评、少讽刺,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着急,慢慢来,以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切忌因为孩子不好好弹琴就打孩子,体罚孩子,这样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弹琴失去。
&&&&(3)注意劳逸结合,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好动,如果她弹一会儿就坐不住了,也不要责备她,可以因势利导,先满足孩子的愿望,把练琴与游戏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弹琴。
&&&&听了佳美妈妈一番话,园园妈妈很有收获,感慨地说:“要不说佳美琴弹得那样好,都是你的方法得当。谢谢你介绍的经验,我也一定认真对待园园弹琴,并用正确的方法辅导她。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怎样判断孩子适不适合弹钢琴
作者 : 罗兰音乐中心 &&&&来源 :
&&&&时间:
简介 :孩子身体是否健康,有很多技术上的指标可以参考,但孩子在音乐上是否有天赋就很难用数据衡量了。这也是很多家长苦恼的,他们觉得孩子应该学习钢琴陶冶情操,但又怕孩子不是“这块料”,白耽误工夫。
孩子身体是否健康,有很多技术上的指标可以参考,但孩子在音乐上是否有天赋就很难用数据衡量了。这也是很多家长苦恼的,他们觉得孩子应该学习钢琴陶冶情操,但又怕孩子不是“这块料”,白耽误工夫。
所以,今天小兰就要给各位家长支几招判断孩子是否适合学钢琴的小方法,家长们赶紧来测验一下吧。
先说手,弹钢琴无非就是靠我们的一双手。4、5岁的孩子,虽然还没有发育完全,但手形已经基本能看出来。家长要看的是孩子的手指是硬还是软,特别是关节部分,这决定孩子弹琴的力量够不够,太硬不行,太软更不好。最理想的是,小手的骨头要有点硬硬的,但又不僵硬,也不软绵绵的。
还有,各个手指之间离得够不够远。手张的越开以后弹琴越轻松。这项经常被形容为手要松。“松”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是指手指伸张的能力,比如大拇指和食指的伸开度,能张开来,弹琴的时候会很舒服,当然,很多家长都不了解基本的指标,手的长度怎样算好?手指最好不要太短,小指的长度最好能达到无名指的最上面一个关节。
手指的长度不好改变,但手的松紧是可以通过手指操等锻炼手法来改善的。要特别提醒的是:小胖手会有点困难,瘦点的小手更占便宜。不过随着孩子的长大,婴儿肥也会逐渐消掉,所以,倒也不用一看手胖就放弃。而且,最重要的不是优秀的钢琴手形,够不到八度,可能难以成为伟大的钢琴家,但不代表不可以享受钢琴带来的乐趣。
再说耳,其实这个关系的是乐感和节奏感。大人拍掌让小孩子跟着唱歌,可以选择唱儿歌,所有的儿歌都是有节奏的,看他是否跟得上节拍,是否有本能的节奏感。
或者放一个钢琴曲,看看孩子从钢琴曲中能听出什么感觉。比如放一个快的曲子,看看孩子是否能用恰当的形容词来表示,哪怕是很幼稚的形容词。比如,说像放鞭炮,或者说是像爆米花的感觉。孩子也许对固定音高没有概念,但至少他会有一个模仿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的是记忆力,妈妈放一首歌,让孩子学着唱,也许孩子的五度唱的不是很准,但至少要知道调是往上还是往下的。
通常说“五音不全的”孩子,他的调是找不准的,歌曲往上唱,他往下唱,没有基本的音乐上的模仿能力。另一种尝试的方法就是一个曲子放过以后,第二天再放一遍,看孩子记不记得他昨天听过。或者放两个,一个和昨天一样,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看看孩子是否能分辨。
如果以上三要素孩子都具备,那么恭喜你,因为你孩子的音乐潜质至少是在标准线之上的。这时就不要犹豫了,赶紧带着孩子来罗兰数字音乐教育学校,好好的利用一下孩子的音乐天赋吧。
分享到 : &
京城的才艺小达人们怎么都不见了?原来他们齐聚在这里——首届“罗兰杯”祥龙博瑞我要上大集少儿...
视频中马一凡的精彩表演把您震撼了吧?是不是也在问和我一样的问题——为啥这么棒的宝宝都是别人...
【打造全新音乐教育模式——专访罗兰数字音乐教育】强调艺术教育需要长期的培养过程,早期开发有...
2015下半年上海市打击乐协会电爵士鼓考级圆满收官,预祝所有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罗兰之星】10月乌鲁木齐明星学员——曾荷怡
请用微信软件扫描二维码
或搜索微信号roland_music怎样才能让小孩子将弹钢琴进行到底?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弹钢琴的好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