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撒依靠什么手段建立罗马帝国建立者的?

前言 投胎是个技术活  你确定你准备好了吗?你要去的可是两千年前的罗马。  当然,你落地的地方,也不一定就是罗马城。你可能身在意大利的其他地方,或者在法国、荷兰、德国、西班牙、匈牙利、罗马尼亚……或者根本就不在欧洲大陆,而是在非洲的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在亚洲的叙利亚、土耳其、 黎巴嫩、巴勒斯坦……  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广袤的帝国,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最强盛的时候面积有590万平方公里。  你可能会说,590万平方公里,好像也不是多大的地方。查查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土面积排名,这个数据只能挤掉印度,排在澳大利亚的后面,位居世界第七位,大概相当于印度和阿根廷加起来那么大——这不能算太大吧?  可是,你要知道,这可是在两千年前!那个时候,人类文明的曙光统共就照耀了地球上没多大的地方,而这些地方的大部分,除了实在太远的中国和印度,以及中亚、西亚广袤的腹地之外,基本上都被这个叫做罗马帝国的庞然大物关在了它的边界之内。  这还不叫大?  在这么一个大家伙面前,你是不是感觉有点眩晕?你最好先休息一下,因为两千年的时差的确得适应一阵子。  更重要的是,你应该坐下来好好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对这个两千年前的世界,都知道些什么?  最有可能让你跟罗马联系起来的,可能就是凯撒这个名字,说不定你还会崇拜他,更说不定你会按照穿越小说的烂俗套路,想要迫不及待地找机会接近他、结交他,甚至取代他。  你怎么会对自己这么乐观?  你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凯撒!  这倒并不是因为凯撒深居简出,护卫森严,根本无法接近。正相反,咱们通常说的那个“征服者”凯撒,也就是那个来自朱里乌斯氏族,姓凯撒,实际上叫盖乌斯的名人,其实非常亲民,经常跟罗马公民打成一片。如果你幸运地跟他生在同一时代,那么你倒还真有可能碰到他。  可惜,你跟他并不在同一时代。  谁让你生在是帝国时代的罗马呢?  这位最有名的“凯撒大帝”,其实根本称不上什么“帝”,也没赶上罗马帝国。如果按照我们现在对古罗马历史的划分来说,生于公元前100年,死于公元前44年的凯撒,实际上是属于罗马共和国晚期的人。  他的确是位英雄,不但把高卢和埃及等广大区域纳入罗马领土,还打败国内保守势力,为养子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凯撒是罗马帝国的奠基人。但他本人却实在不能算是罗马帝国的人。  凯撒生前没想也没敢给自己加上法老、天皇、皇帝、沙皇、素丹之类听起来就很专制霸道的名号,他充其量只能算是罗马国家在危难时刻为了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才会推选出来的“独裁官”,即便如此还引来很多共和派民主人士的不满,结果惨遭刺杀丢了性命。可是他的名字本身,却给后世的专制君主们提供了一个显示自己至尊地位的头衔。以后两千年的历史中,从罗马帝国的皇帝开始,无论是后来的东罗马,西罗马,还是神圣罗马,无论是俄罗斯、德意志,甚至保加利亚,这些曾经的帝国的君主们,无不以自称“凯撒”为荣。  所以,罗马人其实不只有一个凯撒,而是有一大群“凯撒”。这些大大小小的“凯撒”之于罗马帝国,就像夜空中闪耀的群星。所以,你穿越到罗马帝国时代,就等于是到了凯撒们的星空下。在那个没有光污染的年代,那一片星空,一定是璀璨异常,光耀夺目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6张 | 更多
  顶!楼主继续!
  别光顾着陶醉呀!你是不是差不多该开始在罗马帝国的生活了?  那么,从哪里开始呢?  你是不是早就期待着悠闲地穿过罗马城中纵横交错的街道,兴奋地跟过路的大爷大妈、兄弟姐妹们打着招呼,一路打听着直奔帕拉丁山上的君主宅邸,去见见货真价实的“凯撒”们,跟他们共进晚餐,然后滔滔不绝地用你熟知的现代知识把他们侃晕,让他们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然后信任你、提拔你、重用你……甚至最后禅位于你?于是你施施然,飘飘然,从此过着“凯撒”的幸福生活?  醒醒吧!  你难道忘了,这是一个59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鬼知道你会降生到哪个角落!你未必就生在罗马城,甚至可能连意大利的边你都摸不着。你也有可能根本就不是出生在城市里,也许是森林里、也许是海岛上、也许是沙漠中、也许是高山下……  而且,你的出身也有可能很可疑——想要当凯撒,总得生在跟凯撒沾点边的地方吧?  幻想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想想吧,据不完全统计,幅员辽阔的罗马帝国在极盛时期的公元2世纪2、30年代时大约有人口六、七千万,如此算来,帝国风云五百年,差不多生活过好几十亿人。但做过“凯撒”的人数是可以掰着指头数出来的,从开国元首屋大维到末代君主罗慕路斯,满打满算也就80几位,这还是把那些做过“共治凯撒”,也就是并列君主的都算在内的结果。那么,可怜的你可以自己算一下,你当上凯撒的概率能有多少?  你凭什么认为自己就那么幸运?  你也许有些焦躁了。那么,做不成君主倒也无所谓,跻身上层社会总不算过分的要求吧?  上层社会?你指的是贵族和骑士吗?开什么玩笑?那是得有硬指标的!  贵族,顾名思义,就是有高贵血统的家族,并且享受很多特权。他们通常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王政时代。据说当年罗马国王为了找到政治助手而从人民当中选出300个最富有、最优秀、最顺眼的人组成了“纯事业单位”——元老院,垄断了祭祀、军事、行政、司法等只消费不生产的活动,同时规定只有他们的亲戚和后人才能进入元老院,代代相替,绝不外传。这就是根正苗红的300家传统贵族。你能保证有这个血统么?  此外,国王还挑选比较有钱的人在发生战争时组成骑兵部队。这些人同样也采取世袭制,但很多子孙除了当兵打仗、参与政治外,还做生意、开矿山,这就是罗马骑士阶层的由来。假如你遇到一个胖嘟嘟的商人或矿老板,千万别鄙视人家,说不定他就是位正宗骑士,别看人家既不穿铠甲也不玩浪漫。你能保证你就正好是个富N代么?  传统贵族这个特权阶层风风雨雨几百年,有的日益兴旺,有的家道中衰。到共和国晚期,几次强烈的政治地震对他们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例如,公元前1世纪80年代,马略和苏拉两大政治集团争权夺利,互相对敌手的拥护者实行血腥清洗,造成大批传统贵族家破人亡,能够留存到帝国时代的传统贵族,似乎比珍稀动物和活化石都难。  旧的死了,新的就该补上,毕竟元老院的座位总不能老空着。很多对国家有突出贡献或者靠努力发财致富的骑士和平民在帝国时期也是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新贵族的。所以你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你唯一需要的东西就是——钱。  帝国对新贵族和骑士级的身份认证是有明确的财产限定的:  元老,100万塞斯退斯  骑士,40万塞斯退斯  塞斯退斯是罗马帝国的一种青铜货币单位,100塞斯退斯等于1块罗马金币(单位是奥雷),1块标准的奥雷金币重约5.4克。2011年9月份中国黄金价格大约是1克卖360元人民币。你粗略换算一下吧:  元老,元(人民币)  骑士,7776000元(人民币)  你来罗马帝国之前数一数有多少存款,就大概知道自己能属于哪个阶层了。如果你在月入1万元的公司上60年班,貌似还有机会当个骑士。至于元老阶层……如果你不是富N代,恐怕要继续努力啦!  其实,要想在罗马帝国好好过下去,也不一定就要成为君主或者显赫人物,何况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未必比普通老百姓活得舒服自在,甚至没有草民的生存方式灵活多变、丰富多彩。对你这个穿越到罗马帝国的体验者而言, 脚踏实地做一个普通公民,就已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你别以为当个公民就那么容易,这个概率也不是那么高的,决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帝国的公民身份自古以来就让许多人羡慕不已,因为这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公民权,相当于古代版的美国绿卡!  如果你连公民都当不上,那么你可就真的得自求多福了。占帝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其实是奴隶、蛮族、外乡人,如果单从概率上来讲,这才是你最有可能获得的身份。  当然,即使是你只能在帝国凯撒们的星空下做一个底层劳动人民,你也会有跟你现在所熟悉的生活迥然不同的境遇。那可能是有趣的、新鲜的,也可能是残酷的、悲惨的。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看见了吧,投胎可实在是个技术活呢!
  第一章 帝国凡夫的幸福生活  来到罗马帝国,你自然就应该是个罗马人。且慢,你敢说你是个货真价实的“罗马人”吗?这意味着,你首先得是个公民。  第一节 “户口”是个大问题  公民权有啥用?  在罗马帝国,公民权是看不见摸不着却非常重要的东西。  它代表的是身份和权利。  只有获得公民权,你才算被罗马帝国接收为正式成员。只有获得公民权,你才可以享受基本的政治和生活权利,你才可以同奴隶、外邦人或者野蛮人区分开来,你才可以真真正正体验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的“户口”大致分为两种:罗马公民权和拉丁公民权。
  罗马公民权基本上归罗马城和意大利土生土长的自由居民享有。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外族有势力的上层人物或给罗马服过兵役的普通人也有可能具备这个身份。还有就是一些虽然住在意大利之外,却享有“意大利权”的老兵殖民地居民。他们居住的定居点算作意大利的飞地,他们自然享受和意大利本土居民同样的权利。  罗马公民权是最牛的,只有拥有它,你才可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听上去挺现代的吧?如果你拥有罗马公民权,那么即使你是一介草民,穷得叮当响,国家也不会忽略你的存在。你可以投票选择自己欣赏的人物担当政府管理者。同时,你也可能像中彩票一样被推举为保民官、执政官、大法官、监察官等国家高级公务员,加入到所谓的新兴贵族行列。  如果你在从政方面不是天才,也没有做过特别突出的贡献,那就别指望着以平民身份当上高官了。但你同样有很多机会体验低级管理者的乐趣。  比如奥古斯都时期(公元前29年—公元14年),一些欠债人故意在罗马城纵火制造自己受到财产损失的假象,企图以此为由免除债务。这事儿搁到现代社会,就相当于“骗保”案啊。他们的诡计没有得逞,但政府为了防止有人再打这种“骗保”的鬼主意,特别设置了“街道主任”一职,完全从普通公民中选举产生,负责给毙命的奴隶收尸并给本街道的建筑物灭火。这个官儿虽不大,待遇却不低。假设你被选为“街道主任”,就可以在某些节日穿上官服并由两名侍从跟随,大摇大摆,耀武扬威一番,好不威风。  除了能当个小官儿,你还有相对宽松的言论自由。  这事儿听着有些不可思议,但按照帝国从古传下来的规矩,只要你是个罗马公民,你就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权利。  公民大会有什么用?比如,奥古斯都当年曾经构想出若干法律,为了进行修改,就把其中一些放到公民大会上讨论。他鼓励与会者随便提出意见,想夸就夸,想骂就骂,只要符合逻辑、合情合理就行。如果你恰好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倒真是有你施展的地方。  再比如,元首提比略统治时期(公元14年—37年),驻潘诺尼亚(今匈牙利一带)和日耳曼尼亚(今德国莱茵河西岸地区)的军团发生哗变,提比略反应很迟缓,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对此,罗马人民深感不满,就在公民大会上说:提比略这家伙平时总爱愚弄元老院和老百姓,士兵叛乱的时候却缩着头不出来。人家奥古斯都54岁时候还多次巡视日耳曼尼亚边境,为什么你提比略年纪轻轻的却这么窝囊?元首难道不应该亲自到事发现场处理问题吗?  实际上,“年纪轻轻”的提比略这个时候已经是56岁高龄了。他不愿去和叛军直接接触,是因为准备派儿子当谈判代表,以便当叛军提出非分要求时让儿子先答应下来,过后再借口自己不知道具体情况而毁约。  提比略的考虑是很明智的,老百姓的大脑是很鲁莽的。他们只顾嘴巴痛快,喜欢在舆论上给元首施加压力,有点儿起哄凑热闹的嫌疑。但就算你的意见再不靠谱,只要你拥有罗马公民权,你就可以评论政治、批评“国家领导人”,不用担心因为话多而被抓进监狱。  那时候没有录音机,你到底说了什么过分的内容也不会留下证据,国家才懒得追究你。但是千万要记住,别把骂领导的话落实在笔头上,譬如写诗讽刺某位元首不检点的私生活,如果你这样做了并遭到追究可是要倒大霉的。起码,你将按大逆不道罪论处,情节严重的会掉脑袋。  以上是你的政治权利,在生活方面,你也有不错的待遇。具体如下:  你可以和任何一位你喜欢的姑娘恋爱并结婚。  你的财产受到法律保护。  你可以跟别人签订合同。  你可以继承财产。  你可以把财产留给子孙。  你还可以在权利遭到侵害时向法官提出诉讼。  ……  真的很不错!如果拥有罗马公民权,你似乎就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尽管你是默默无闻的草民,但你并不属于弱势群体,因为没有人敢草菅你的性命,没有人能随意抢走你的财产,没有人能以暴力手段拆掉你的房屋,更没有人会毫无道理地干涉你的婚姻。你的幸福生活将充分得到强大军事力量和严格法律制度的保障。帝国因你而存在,你因帝国而骄傲。
  拉丁公民权稍逊于罗马公民权。之所以叫“拉丁”公民权,是因为这种身份地位最初属于那些不住在罗马城里的拉丁族人。他们和罗马人同族、同语、同文化,因此除了不能在罗马城里做官,其他各方面和罗马人享有的权利几乎相同。  但拉丁人仍旧不知足。  他们希望得到完完整整的罗马公民权。  因为拉丁人跟罗马人是同盟者,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地帮罗马人打了无数次仗,占了无数块地,结果还落个分赃不均。有时候他们竟然受到罗马人的欺负。据说一位罗马高官的老婆异想天开想到一座拉丁城市的男浴室去洗澡,但该市的长官没有及时赶走正在洗澡的人,更没有好好打扫浴室卫生,结果被罗马高官抓起来捆在柱子上鞭打……  多么荒谬的事情啊!罗马人欠拉丁人太多了。  可罗马人依旧爽快地拒绝了拉丁人的合理要求。  苦可以同当,福却不能同享。  拉丁人终于忍无可忍。  一场大战就此爆发,史称“拉丁同盟战争”(公元前91年—公元前88年)。  军事上的胜利者是罗马人。  实际上的胜利者却是拉丁人。  因为罗马人采用分化瓦解的办法打败了敌人,而瓦解敌人的有效武器就是罗马公民权。谁得到了这个身份,谁就卸下盔甲不再拼命了。  到最后,所有意大利人都获得了罗马公民权,他们达到了斗争目的。  真正的拉丁公民消失了,但这个身份名称却保留下来,被渐渐戴到了罗马行省中那些根本不属于拉丁族的自由居民头上,同时打了很多折扣。  如果你拥有拉丁公民权,那么权利限定如下:  你不能选举帝国高官。  你不能被选举为帝国高官。  你不能和拥有罗马公民权的姑娘恋爱并结婚。(多么明显的歧视啊)  你的财产受到法律保护。  你可以跟别人签订合同。  你可以继承财产,但不能继承罗马公民的财产。  你可以把财产留给子孙。  你还可以在权利遭到侵害时向法官提出诉讼。  ……  其实也还不错!帝国高官当不当无所谓,反正就算拥有罗马公民权也没什么机会当。唯一令你不爽的就是恋爱要受限制。追求女孩子务必先问好人家出身,否则,受伤害的总是你。  以上就是罗马帝国普通公民的身份类别和权利范围,你有个基本了解就知道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了。然而,对于你这个远道而来的异乡人来说,无论罗马公民权还是拉丁公民权,都不那么容易获得,就好比今天的美国绿卡不好拿一样。在被罗马帝国吸纳为大众成员之前,你尚且需要付出一些努力,加油干吧!
  公民权获取指南  如果你缺少奋斗精神,懒得为获取帝国公民身份付出什么,那么请前往公元212年之后的罗马帝国。在那一年,元首卡拉卡拉把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民。也就是说,在那一年之后,只要你是个安分守己的自由人,就会被默认为帝国国民。  但是,便宜没好货啊!什么东西一泛滥,就贬值了。想像一下:你身边满大街都是罗马公民,你这个公民哪里还有什么优越性?又有谁会羡慕你?那多没意思啊!  何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元首卡拉卡拉像清仓大甩卖一样普及公民权,你以为他那么好心?他缺钱花了,多一个人头多一份税!  想想帝国到处都是跟你一样的罗马公民,每个人都得时不常交上一笔重税,用来修补日益破损倾斜的帝国大厦。可是,任你怎么修修补补,却根本看不到这座大厦本有重现生机的希望,回赠给你的除了混乱、灾荒就是萧条、厄运,你的日子该怎么过下去?  而且,随着罗马君主权力的不断变大,你本应享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失去了效力。国家人事工作改由君主一手掌控,谁能当官不再是老百姓说了算的了,你就只能是帝国治下的一个小草民……  与其这样,你还不如没有罗马帝国的户口,落草为寇或者投奔蛮族也比这么窝囊地活着强。  要不,咱们还是到公民权吃香的时代混吧?
  在帝国前期的繁荣岁月里,普通公民过着安逸、自在、奢靡、平稳的日子。  如果你运气足够好,可以生来就是罗马公民或拉丁公民。  但这需要满足几个前提。  首先,你不能是在娘胎里还没待够六个月就爬出来的早产儿。  其次,你生下来不能是畸形儿,更不能是智障。  再者,你的身份取决于父母的婚姻状况和固有身份。如果你的父母是合法夫妻,那么父亲必须是罗马公民或拉丁公民;如果你的父母没有结婚就生下了你,那么你的母亲必须是罗马公民或者拉丁公民。因为根据罗马法规定,婚生子女户口随爸,非婚生子女户口随妈。  罗马帝国初期,大约只有10%的人口天然拥有公民权。  如果你的运气比较差,属于剩下的那90%,也不要灰心丧气,你还可以通过如下几条途径获取那令人向往的户口:
  A 君恩浩荡  B 花钱购买  C 揭发腐败  D 参加辅军  E 假充奴隶  怎么样,也算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吧?
  途径A是很没谱的。  帝国公民权是可以被拿来做人情的,君主可以借赏赐公民权这个手段,来笼络地方势力,扩大帝国统治根基。平时做足人情,真出事儿的时候,君主就能不见外地振臂一呼:弟兄们都给我顶住,咱可都是自己人呢!  这条途径貌似比较便捷,坐等着馅饼从天上掉下来就行了。但你要想被馅饼砸中就必须抱着顽强的守株待兔精神。  不管在哪里,混得好的人总是比普通人机会多。假如你是某个异族部落的酋长或者一呼百应的“精神领袖”,馅饼砸到你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真要这样,估计你都不用傻等着被砸,罗马的凯撒们可能正拿着肉馅饼瞄着你呢——他知道,只需把你一个人变成罗马公民,就等于控制了一大群人。  但是,你怎么就肯定能当上优秀的部落首领呢?我不知道你长什么样子,但习惯了现代舒适生活的你,即使你再雄伟,估计在那些“野蛮人”看来,也多半是一副文质彬彬、弱不禁风的样子,你又怎么能震慑成百上千杀人不眨眼的部落成员呢?  而且,你怎么就知道元首就对你们这个部落青睐有加呢?元首喜欢哪里的人还能由你说了算?  况且,就算你得到这块馅饼,一掰开也可能会发现是素馅的,因为也许你只能得到拉丁公民权,即二等公民身份。  此外,元首们并不是没心少肺、漫无目的地向外人散发公民权,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慎重得很,唯恐引起心胸狭隘的罗马公民的不满。奥古斯都临死也没忘了嘱咐后人限量发行公民权,以保证其特殊价值和高贵品味。元首克劳狄(公元41年—公元54年)则认为只有那些已经全盘接受罗马文化,被“和平演变”的外人才有资格得到公民身份。除非碰上元首卡拉卡拉那样的幸运大派送,送的也都是贬值了的公民权。  可见,这条路并不是看起来那么平坦。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漫画:罗马帝国的家庭
  途径B是很烧钱的。  这一点无须用太多笔墨解释,反正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你舍得投入巨资(注意是巨资),弄到帝国户口不成问题。这种方法有点像今天的投资移民,对富人来说容易,普通人却只能望洋兴叹了。  途径C是很滑稽的。  罗马帝国为了打击贪污腐败,竟然鼓励人们揭发检举不良官吏。如果你是外人,有本事搜罗到确凿证据使某个罗马贪官落马,就能获得梦寐以求的公民权作为奖赏。  途径D是很艰苦的。  所谓辅军是罗马帝国的非正规军,只招收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人入伍,协助军团士兵镇守边疆或进攻敌人。编制内的军团数量有限,所以帝国的安全防卫工作离不开这些辅军的协助。辅军日常待遇比较低,但在那里混够25年后,你将能得到罗马公民权。结局是令人憧憬的,不过很难相信在如此漫长而艰辛的兵役中,你不会拼死在战场上或病倒在军营里。  途径E是很无耻的。  这基本上属于歪招了:你可以花钱买通一位具有罗马公民权的人,让他假装收你做奴隶,过一段时间再以正式程序释放,因为罗马帝国法律规定,被释放的奴隶能够马上拥有公民身份。不过这样获得公民权的人,只能是比正常拉丁公民还不如的三等公民。    凯撒的胸像
  无论如何,费尽万千周折,你终于如愿以偿加入罗马帝国国籍,取得了该国公民身份。你努力换来的不是空头支票,而是硬邦邦的凭证。  罗马帝国对其成员实行负责任的登记工作,既是为了有效保护其公民,也是为了防止偷税漏税、逃避兵役和谎报财产的事情发生。  如果你生下来就可以拥有公民身份,你的父母务必须在30天内到有关部门给你上户口,并给你领取一张记录着7个证人的名字与证词的双联木板,作为国家公民户口登记册的副本。那块双联木板就相当于今天的户口卡。  如果你被君主授予公民身份,你将得到一张证书,证明你的名字已被户口档案库登记在册。  如果你通过参加辅军获得公民身份,你将在退役后获颁一块尺寸不大的双联青铜板,上面刻着你被授予公民权的证词,还刻着你的名字和所在部队的名字。  
  对了,说到名字,突然想起来你还没有罗马名字,这样会给你带来诸多不便。既然你已经成为公民了,那现在就取一个吧。  罗马人的姓名通常分三部分:名字+氏族名称+家族名称。  例如,盖乌斯?朱里乌斯?凯撒。  所以我前面说过,凯撒其实叫盖乌斯。  盖乌斯是个特别常用的名字,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张三李四。  “盖乌斯”一词本身有“欢乐”、“欢喜”的含义,所以咱们也不妨称呼凯撒为“乐乐”。凯撒听你这么叫他肯定很高兴。  罗马人名基本上都有含义,这里不一一解释了,只是随手告诉你几个以数字为基础的名字,可以用来表示你在家中的排行。  如果你是老大,可以叫普利穆斯(Primus);是老二就叫塞孔都斯(Secundus);老三叫特提乌斯(Tertius)……老七叫塞普提米乌斯(Septimius),老八叫屋大维(Octavius)——看吧,咱们伟大的元首,响当当的“奥古斯都”,他的本名其实一点都不神秘,就叫“老八”!  武松(武二郎)在罗马帝国大概叫塞孔都斯?沃鲁苏斯(Secundus Volusus,拉丁文里没有字母W,用V代替)。  你成了有名有姓的罗马人,赶紧拿着国家颁发的户口证书回家偷着乐去吧。  这么重要的东西可得好好保管,千万别让人家拿走咯!  
  很新鲜的历史视角,好文章,期待继续!
  楼主贴的图片不错,赞!
  楼主继续呀!
  世上没有铁饭碗  什么?你问了,公民权这玩意儿,还能被谁拿走吗?  是啊!君主有能力赐予你公民权,也就有能力剥夺它,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理由,唯一的理由就是你命该倒霉。想想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到它,一不小心却会瞬间失去它,或者导致部分权利失效,你亏不亏啊!  奥古斯都就办过这样招人骂的事。他在处理高卢、日耳曼尼亚和西班牙诸行省事务的过程中,对某些群体授予公民权的同时又莫名其妙从其他一些群体拿走公民权。听上去元首像是在搞平衡,保证享有公民权的总人数基本不变,但被莫名其妙剥夺公民权的人可也够冤的。好在遇到这种事,你周围的人都陪着你失去公民权,大家有难同当,兴许对你还是个安慰。但有时候,你恐怕真的要自认倒霉了。  下面是发生在公元9年的一起连环不幸事件,仍然与奥古斯都有关。  不幸的事情始于莱茵河东岸日耳曼人活动地区。罗马军队在此遭到致命打击,整整3个军团近两万官兵葬身于黑森林中,史称“条托堡森林事件”。  
  当噩耗传到罗马城后,引起一片恐慌。  奥古斯都肯定是慌了,他撕裂衣服、嚎啕大哭、捶胸顿足……他倒不一定是为了那些死去的将士流泪,而是担心日耳曼人乘胜南下,穿过已无重兵把守的高卢地区,直捣罗马城。于是他下达了征兵令。  平时养尊处优的公民们更慌了,他们果断地拒绝了奥古斯都发出的征兵号召,大有宁当亡国奴不作战死鬼的劲头。  这种劲头是要付出代价的。  于是寒心的奥古斯都继续制造着不幸,他让人们集合起来按顺序报数……  结果,35岁以下公民每第5个人被剥夺了财产和公民权;35岁以上公民每第十个人遭到此种命运。你要是正好被数着,那就别提多倒霉了。  在这种类似轮盘赌的残酷心理折磨下,居然还有很多人拒绝当兵,逼得奥古斯都凭借独裁官大权处死了一部分公民,以儆效尤。  
  你别轻视“无耻罪”,它会给你带来很大麻烦,严重的话能毁了你一辈子。  生活在罗马帝国,许多人生大事要经过别人作证才可生效。所以,如果你因“无耻”而失去被作证权,你将不能订婚、不能结婚、不能买房子、不能卖房子,也不能贷款……  这样的人生味同嚼蜡,活着还有意义么?
  更可怕的是,一旦你戴上“无耻”的帽子,就算你老婆跟人通奸被当场擒获,你也无权殴打、杀死或起诉奸夫。这顶帽子注定是绿色的。  所以说,要是你在现代社会习惯了不讲信用,习惯了坑蒙拐骗,习惯了为富不仁,穿越到罗马帝国之后一定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否则会落得个生不如死。  做人难,做古人难,做罗马人难上加难!
  第二节 读书认字文化人儿  获得公民权只是你迈出的第一步,如果想在罗马帝国混下去,你接下来还要面临更大的困难。  首当其冲的就是先要解决语言障碍。  怎么?你嫌麻烦?就算在当今世界,你想移个民,都少不了要报个“新东方”啥的,你以为到了罗马帝国就没这事儿了?你穿越小说看多了吧,真以为你到了哪里就自然会说哪儿的话,或者人家本地人都跟着你说你的语言?  来吧,老老实实上课吧!    石碑上的拉丁铭文
  做人难,做古人难,做罗马人难上加难! 呵呵。
  做个记号
  顶一下,加油
  欲哭无泪语言关  在罗马帝国,你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语言,比如凯尔特语、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北非迦太基语等,但是官方语言只有两种——拉丁语和希腊语。  如果你在帝国西部生活,最常用的是拉丁语。  如果你在帝国东部生活,最常用的则是希腊语。  
  拉丁语本是罗马人自己的语言,随着罗马人的对外扩张传播到许多地方。这就跟18、19世纪大英帝国在疯狂的海外殖民过程中让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道理差不多。一个强大的民族必然会使自己的文化成为时尚。文化的直接载体恰恰是语言。  在不列颠、西班牙(包括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高卢(包括今天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德国莱茵河西岸地区和意大利北部地区)、阿尔卑斯山区和北非中西部这样的蛮荒之地,拉丁文大有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之势。被征服者因为发自骨髓地崇拜罗马的一切,所以乐此不疲地学习这门语言,或许还要恨自己的祖先为什么不早点儿把它变成母语。
  好贴,马克~
  但拉丁语不是万人迷。它在更牛的“老师级”文化面前碰了钉子。  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人控制下的东欧、巴尔干半岛和中东地区,将它们划成由总督管辖的几个行省。可是那边的居民仅仅在政治上屈服于罗马人,平常说话写字还是满怀自豪地使用希腊语,根本没有兴趣也没有必要去学拉丁语。就算当时罗马人在那儿开办个什么“新东方”拉丁语辅导学校,配上既能忽悠又能煽动的老师授课也未必能让人家买账。  你明白为什么罗马帝国使用两种官方语言了吧?  这纯粹是无奈之举。
  帝国至少有一半人口甚至更多的人在用希腊语,他们不喜欢拉丁语,难道还刨个坑儿把他们统统活埋了不成?  双语制度给帝国统治带来了极大的变通,却给你的穿越活动树立了高高的障碍。这意味着你得学会两种特别深奥的西方文言文。  它们都极难学。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说过:“如果罗马人先去学拉丁文的话,恐怕剩不了太多时间来征服世界了。”  司汤达小说《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因为擅长拉丁语而受到女人崇拜,可见这是技术含量多么高的语言。  尽管拉丁语难,但相比于希腊语还是较容易些,你能学会拉丁语就不错了。作为罗马公民,学好拉丁文也正是你的本分。
  其实乍一看到拉丁文写成的东西,你不会特别感到陌生,因为你看到的不就是26个英文字母么?可是实在地说,世界上其实从未存过在什么英文字母,从ABCDEFG一直到Z其实都是彻头彻尾的拉丁字母。  事情是这样的:罗马人讲拉丁语,拉丁语的民间土话逐渐变成罗曼语,罗曼语的方言又分别转化成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加泰罗尼亚语、罗马尼亚语……
  中世纪的法兰西诺曼人曾靠武力征服的手段到不列颠当国王,就顺便把法语带去了不列颠,融入到当地的蛮族语言中……注意,是蛮族的语言中。  英语就这样形成了!拉丁字母也被借用到它身上去。  所以,如果你操着一口地道的伦敦腔调在罗马帝国转悠,人家不但听不懂还没准会嘲笑你:这是哪儿来的土老帽儿啊!
  好文!楼主继续!!
  @生机薄博
18:03:58  中世纪的法兰西诺曼人曾靠武力征服的手段到不列颠当国王,就顺便把法语带去了不列颠,融入到当地的蛮族语言中……注意,是蛮族的语言中。  英语就这样形成了!拉丁字母也被借用到它身上去。  所以,如果你操着一口地道的伦敦腔调在罗马帝国转悠,人家不但听不懂还没准会嘲笑你:这是哪儿来的土老帽儿啊!  -----------------------------  呵呵,语言的形成是复杂的
  言归正传,拉丁语最大难点在于它的语法变化多端,需要你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和判断力。  你要学习拉丁文只能先耐着性子弄清语法规则,除此之外根本没有捷径可循。  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拉丁语的名词或代词有六个格:主格、属格、宾格、与格、夺格、呼格。英语的名词或代词才三个格,即主格、属格、宾格。  如人称代词“我”,在英文中只有I和me这两种形式出现。  而拉丁文会以ego(主格),mei(属格),me(宾格),mihi(与格),me(夺格),mi(呼格)这几个形式出现。  我想你看到这里已经头大了。
  还没完呢。  这仅仅是名词、代词。动词和形容词也都有让你无奈且绝望的变化形式。  看你已经表示出了不耐烦,我就不再啰嗦下去了。好不容易获得公民权了,还是硬着头皮把拉丁语学会吧。  就算你资质有限最终没有成功,你也能通过学习拉丁语得到很多收获,至少你探求了现代西方语言的根源,以后想学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什么的就轻松多了。  最实惠的是,你再背英语GRE单词的时候突然会觉得有如神助,因为生僻的自然科学词汇基本上都是活生生的拉丁文。
  比如你经常挂在嘴边的星座。  白羊座Aries,金牛座Taurus,双子座Gemini,巨蟹座Cancer,狮子座Leo,处女座Virgo,天枰座Libra,天蝎座Scorpio,射手座Sagittarius,摩羯座Capricorn,水瓶座Aquarius,双鱼座Pisces。这些统统都是拉丁文词汇。  
  除了这些离你十万八千里的美丽传说,拉丁文也潜移默化渗透到你的日常生活中。  你知道英语中的一月为什么叫Janurary么?因为古罗马传说中有个双面神叫Janus。  你知道七月为什么叫July么?因为这是为了纪念朱里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  你知道八月为什么叫August么?因为这是为了纪念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奥古斯都(Augustus),即屋大维。  你知道新浪网地址为什么叫Sina么?因为Sina在拉丁文中指的是中国。  你知道为什么一款瑞典名车叫沃尔沃么?因为Volvo在拉丁文中有“转动”的意思。  你知道为什么英文中“上午”和“下午”的缩写分别是a. m.和p. m.么?因为这两个词在拉丁文中的全部写法是ante meridiem和post meridiem。
  学习了
  学拉丁语需要耐心和勤奋,当然还有大量的时间,为了不耽误在罗马帝国的穿越行程,你干脆来个常用语速成吧。有时候,你要善于举一反三。  那个凯撒曾经说过一句什么名言来着?哦,是Veni, Vidi, Vici(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不过神经病才会整天生搬硬套他的原话,还是换成实际点儿的吧。比如:  Veni, Vidi, Vagii.(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哭了。)  Veni, Vidi, Verti.(我来了,我看见了,我逃跑了。)  Veni, Vidi, Voravi.(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全吃了。)
  再来几句更有用的:  Te refer e via mea. Civis Romanus sum.(快点让路,我是罗马公民。)  Di immortals!(他妈的!)  Quot nummi pro bove cupis?(这头牛多少钱?)  Roma in una die non aedificata est.(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Te amo!(我爱你!)  Sum tam fessus olere.(我讨厌吃白菜。)  O, ova! Deliciae meae!(哦,鸡蛋!我的最爱!)  R clamosissimus est.(快把这孩子弄走;太吵了。)  Puto gladiatores femineas optimas esse.(我最喜欢看女角斗士表演。)  ……
  在罗马帝国,你还会经常看到拉丁铭文。它们都采用大写字母,所以显得非常工整优美。直到现代社会,西方国家还喜欢在重要建筑物上面刻写拉丁铭文,在他们眼中,拉丁铭文是神圣而永恒的。  铭文比正常的书面语还难认,因为它们往往采用缩写形式,需要根据语境辨别真正意思。  有的墓碑上仅仅刻着R. I. P.三个字母,这可能是Requiescat in pace.的缩写,意为“愿他(她)平安地休息。”   有的墓碑铭文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如TV FVI EGO ERIS,意为“我曾是你,你将是我。”
  总之,拉丁文是蕴藏了人类精神宝藏的语言,记得有人说过:“掌握了拉丁文,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  拉丁语还是古典味道十足、稳重大方优雅的语言。请认真欣赏一下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一段美文吧,作为你努力研究拉丁文的良好开端。  Dum eram vobiscum, animum meum non videbatis sed ex meis factis intellegebatis eum esse in hoc corpore. Itaque credite animum esse eundem post mortem.   “当我还与你们在一起时,你们并没有看见我的心灵,但从我的行动中理解到,它就是在这个身体当中的。因此,你们应该相信,心灵在死后还是一样的。”
  你的“文房五宝”  很高兴你掌握了拉丁文的基本知识。  你不仅要会说这门语言,而且还要会写。  拿什么来写?  笔、墨、纸、砚、木头板儿——罗马特色的“文房五宝”。
  首先说笔,有两种:蘸墨笔和硬尖笔。  蘸墨笔是用芦苇杆或青铜做成的,虽然也是蘸墨写字,但不同于中国的毛笔,因为它不是在笔尖部位塞上一小把动物毫毛,而是把笔杆一端削尖再在中间劈个裂缝。你用蘸墨笔写字的时候把它插到墨水瓶里,靠笔尖的裂缝吸出一滴墨水,用没了之后再去蘸。  这种笔大概是古埃及人发明的,后被罗马人所借鉴,但中世纪以来一度被欧洲人废弃。到19世纪初,英国人重新捡起它,并在笔杆里加上贮水器,以便省去蘸墨汁的麻烦,保持写作的连续性。此项专利便是大家熟知的钢笔。  硬尖笔是用铁、青铜或骨头制做的,一头儿尖如针,一头儿扁如豆,看起来有点儿怪,而且不是靠蘸墨水写字,关于它的用途我后面再告诉你。
  墨水倒并不复杂,是由水、胶和炭黑混合而成的。  再说说纸。  你是不是突然有个疑问:纸不是中国东汉时期由宦官蔡伦发明的吗?罗马帝国怎么也会有这么先进的东西呢?到底谁更早发明了纸?  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因为此纸非彼纸。  蔡伦的纸叫植物纤维纸,是把树皮、破布、旧渔网等随处可得的废品掺在一起生产出来的,坚韧且廉价。因为廉价所以才能普及,才会具有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划时代意义。  罗马人的纸就不同了,与其说它是纸还不如说它是草,因为其学名叫纸莎草,拉丁文称作papyrus。这种草的产地主要在尼罗河两岸,罗马人使用该物资基本上都是靠埃及提供。
  古埃及人很久以前就知道把纸莎草割下来,顺着茎的纤维脉络纵切成一片一片很薄的样子,先是竖着并列排放形成一层,然后再在上面横着并列排放形成第二层,接着用锤子捶打,利用植物的天然胶质把两层严密粘合为一体。经过晾晒和抛光后,纸莎草就可以用来写字或画画了。  一般而言,加工出来的纸张大约40厘米长,23厘米宽。不过埃及人习惯上把好几张纸拼接在一起,制成长达10米的卷轴售卖。购买者使用时似乎也懒得再把它裁成小幅纸张,而是慢慢摊开,边写边卷。  
  生机又薄又博
  @生机薄博
10:43:53  你别轻视“无耻罪”,它会给你带来很大麻烦,严重的话能毁了你一辈子。  生活在罗马帝国,许多人生大事要经过别人作证才可生效。所以,如果你因“无耻”而失去被作证权,你将不能订婚、不能结婚、不能买房子、不能卖房子,也不能贷款……  这样的人生味同嚼蜡,活着还有意义么?  -----------------------------  如果今天无耻也是罪的话,多少人都该被抓起来了呀。。。
  @yuncx
17:48:18  好贴,马克~  -----------------------------  谢谢捧场
  @生机薄博
21:56:11  言归正传,拉丁语最大难点在于它的语法变化多端,需要你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和判断力。  你要学习拉丁文只能先耐着性子弄清语法规则,除此之外根本没有捷径可循。  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拉丁语的名词或代词有六个格:主格、属格、宾格、与格、夺格、呼格。英语的名词或代词才三个格,即主格、属格、宾格。  如人称代词“我”,在英文中只有I和me这两种形式出现。  而拉丁文会以ego(主格),mei(属格),...........  -----------------------------  看着都头晕。。。
  @且停亭123
19:56:06  @生机薄博
10:43:53  你别轻视“无耻罪”,它会给你带来很大麻烦,严重的话能毁了你一辈子。  生活在罗马帝国,许多人生大事要经过别人作证才可生效。所以,如果你因“无耻”而失去被作证权,你将不能订婚、不能结婚、不能买房子、不能卖房子,也不能贷款……  这样的人生味同嚼蜡,活着还有意义么?  -----------------------------......  -----------------------------  咱们现在就是对“无耻”现象太纵容了。
  @且停亭123
20:00:13  @生机薄博
21:56:11  言归正传,拉丁语最大难点在于它的语法变化多端,需要你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和判断力。  你要学习拉丁文只能先耐着性子弄清语法规则,除此之外根本没有捷径可循。  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拉丁语的名词或代词有六个格:主格、属格、宾格、与格、夺格、呼格。英语的名词或代词才三个格,即主格、属格、宾格。  如人称代词“我”,在英文中只有I和me这两种形式...........  -----------------------------  所以说,“穿越”不是那么享受的事儿,一切都得硬着头皮学,呵呵。
  顶楼主,真牛逼啊,我也超喜欢罗马
  @sherman-10 20:49:54  顶楼主,真牛逼啊,我也超喜欢罗马  -----------------------------  谢谢,喜欢就好,握手!
  一般而言,加工出来的纸张大约40厘米长,23厘米宽。不过埃及人习惯上把好几张纸拼接在一起,制成长达10米的卷轴售卖。购买者使用时似乎也懒得再把它裁成小幅纸张,而是慢慢摊开,边写边卷。  为了保存纸莎草文件,这种卷轴卷起来后会存放在格子形状的书架上。  纸莎草产地有限,造价昂贵,质地脆弱,所以你用它写字最好养成节约的习惯,有正式文书或信件要写的时候再用,若是平时为了记拉丁语单词而随手乱涂乱画就别糟蹋它了。    纸莎草
  到后来,蔡伦那种便宜纸的制造技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以绝对优势把纸莎草赶下历史舞台。欧洲人对纸莎草恋恋不忘,仍然用papyrus称呼真正意义上的纸,结果这个词在英国“土老帽儿”那里被歪曲成了paper。当然,这是后话了。  除了纸莎草,你还可以用牛皮或羊皮写字,听起来很酷啊,仿佛羊皮书动不动都是用来画藏宝图或武功秘籍之类的。但毫无疑问,你若是使用这种高级材料,花的钱可要更多了。  罗马人写字也使用砚。但你们的砚台是陶质或青铜制品,并且嵌在桌子里,兼做墨水瓶。    纸莎草
  @生机薄博
22:02:38  除了这些离你十万八千里的美丽传说,拉丁文也潜移默化渗透到你的日常生活中。  你知道英语中的一月为什么叫Janurary么?因为古罗马传说中有个双面神叫Janus。  你知道七月为什么叫July么?因为这是为了纪念朱里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  你知道八月为什么叫August么?因为这是为了纪念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奥古斯都(Augustus),即屋大维。  你知道新浪网地址...........  -----------------------------  恩,学习了!原来除了那些复杂的动植物名字和药品名字,现在我们还在使用这么多的拉丁词呀~~
    好贴,楼主继续,
  @阿Q的太公
22:15:30  好贴,楼主继续,  -----------------------------  谢谢夸奖,我会继续
  @生机薄博
20:57:30  一般而言,加工出来的纸张大约40厘米长,23厘米宽。不过埃及人习惯上把好几张纸拼接在一起,制成长达10米的卷轴售卖。购买者使用时似乎也懒得再把它裁成小幅纸张,而是慢慢摊开,边写边卷。  为了保存纸莎草文件,这种卷轴卷起来后会存放在格子形状的书架上。  纸莎草产地有限,造价昂贵,质地脆弱,所以你用它写字最好养成节约的习惯,有正式文书或信件要写的时候再用,若是平时为了记拉丁语单词而随手乱涂乱画...........  -----------------------------  原来长成这个样子
  “文房五宝”之第五宝是木头板儿。不过你别把木头板儿拿来当镇纸,它们也是用来写字的。  你可以用细绳把几片薄薄的木板顺着一边穿在一起,制成木板书,然后拿蘸墨笔在上面写字。相对于纸莎草来说,这种东西造价较低,但通常也就是帝国北方行省的居民在用它。  还有一种木板书,制作起来比较费事,因为除了封面和封底,工匠要在页面主体部分切出一个微微凹进去的空间,里面涂上蜂蜡,用来记录法律事务这样比较重要的内容。  你当然不能用蘸墨笔在蜡页上写字,这时就该使用前面提到的硬尖笔了。就像以前老师刻蜡版来油印考试卷一样,你拿着硬尖笔“沙沙沙”地在蜡页上流畅划动,留下的是纤细清秀的文字印痕。如果哪里写错的了,只需拿硬尖笔另一端的扁头在蜡页上擦一擦即可修正。  你会发现罗马人使用的文具都比较简朴,除了有些硬尖笔略带装饰外,其他文具仅仅保留实用功能,不像中国明清学人那样在文房四宝上下了惊人的功夫,动了千万个心思,竟然使之超越基本功用、可以把玩的艺术品。  从这一点来看,罗马人不愧是更注重理性和实用的民族。  
    1850年绘制的罗马帝国全图
  3  
  图书馆里学文化  你平时常去图书馆么?  无论与否,你是不是都觉得“图书馆”这个词具有强烈的现代味道?  假如某部中国古装片儿里突然有角色说要去图书馆查查资料,你肯定被雷得里焦外嫩,然后痛斥导演没水平、无常识。  因为在习惯意识中,图书馆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  然而,你这种认识存在一个大大的误区。  即便在古代中国,也曾经存在广义层面的图书馆。只不过大多都是由官家创办,而且从不对外开放,像藏书楼、皇史宬什么的就是典型例子。你若是一介平民,永远别指望到皇家档案馆借几份圣旨或者皇帝私生活记录来研究研究。  但在西方历史上,图书馆绝不是个稀罕名词,老百姓去图书馆借几本书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十中抽一法
  很好看,请楼主继续:)
  @porkepyn
20:14:51  十中抽一法  -----------------------------  对,古罗马的十一抽杀律相当刺激,挑战心理承受极限
  @QJHQHQM
21:02:25  好文  -----------------------------  谢谢鼓励
  几天没看已经这么多了啊~~  继续顶!
  好贴,长知识了
  LZ莫太监。被释奴隶并不是公民,所以最后的方法似乎不可行  
  @porkepyn
12:54:30  LZ莫太监。被释奴隶并不是公民,所以最后的方法似乎不可行  -----------------------------  您好,个人认为罗马奴隶被释放以后能够获得不完整的公民权,尽管有些被释奴仍然在名义上从属于原来的主人,但已经算是帝国公民了。资料表明,很多被释奴跃入上流社会,担任了帝国政府的官职。谢谢您的质疑,如果有兴趣咱们接着讨论。
  就拿罗马帝国来说,那里不乏令你惊叹的伟大图书馆,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在很多大城市,身为平民的你可以偶尔去图书馆读书,有的人干脆整日泡到里面不出来。  建造图书馆本来是希腊人喜欢干的项目,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即出自他们之手。公元前4世纪,著名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在希腊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落成,据说藏书达数十万册,在当时堪称奇迹。  很遗憾,该图书馆为人类文明贡献了300多年后被焚毁于罗马入侵者之手。
  入侵者的头目就是那个凯撒。  罗马人虽然烧了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但开始认识到图书馆这个玩意儿不错。很多有钱且有闲的贵族把从希腊世界抢来的书籍存放在自己修建的藏书楼中,用附庸风雅的办法掩饰暴发户没文化的尴尬。这事儿常有,不是么?  但他们是自私吝啬的,宁肯藏着书不看当摆设,也不舍得把它们借给人民。直到罗马帝国建立后,一个叫波里奥的开明人士才在罗马城出资修建了帝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接着奥古斯都也下令在战神广场和帕拉丁山分别修建一座公共图书馆,以满足广大罗马书虫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热情。公元2世纪,元首图拉真(公元98年—117年)又在罗马城建造了一座名为“乌尔皮亚”的大型图书馆,可见帝国统治者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
  除了首都,地方很多大城市也拥有图书馆,有许多甚至是罗马帝国统治者作为褒奖或拉拢而进行的馈赠。送礼就送图书馆,真是到了一定水平。  雅典图书馆便是这种礼物。不过与其说是礼物还不如说是赔偿,因为人家雅典早就有个“阿卡德米”图书馆,还是柏拉图造的,但在公元前1世纪时候被罗马将军苏拉给烧了。帝国建立后,罗马政府支持建造雅典图书馆,也算是对视文化如生命的希腊人的一种安慰。  小亚细亚的以弗所貌似也得到过这种礼物。不过当地最牛的塞尔苏斯图书馆并非罗马政府馈赠,而是亚细亚行省总督安奎拉?塞尔苏斯为纪念亡父而在老塞尔苏斯坟墓上修造的奇迹,曾经拥有由奴隶抄写而成的藏书1万2千多册。其遗迹保存至今,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如果你去土耳其旅游,一定别忘了到伊兹密尔附近的古代以弗所城市遗址看看,这座二层楼高的图书馆仍旧屹立在那里。    土耳其以弗所的塞尔苏斯图书馆
  @生机薄博
13:43:31  除了首都,地方很多大城市也拥有图书馆,有许多甚至是罗马帝国统治者作为褒奖或拉拢而进行的馈赠。送礼就送图书馆,真是到了一定水平。  雅典图书馆便是这种礼物。不过与其说是礼物还不如说是赔偿,因为人家雅典早就有个“阿卡德米”图书馆,还是柏拉图造的,但在公元前1世纪时候被罗马将军苏拉给烧了。帝国建立后,罗马政府支持建造雅典图书馆,也算是对视文化如生命的希腊人的一种安慰。  小亚细亚的以弗所貌似也得...........  -----------------------------  这个地方我去过
  面对如此众多而精致的公共图书馆,你应该感到欣慰,因为其中很多藏书后来已经片纸无存。你若是肯埋头苦读,充分利用资源,该会看到多少彻底失传的古代典籍!  对你来说,阅读不但是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捷径,也是增长见闻的手段。帝国图书馆里的藏书足够你大开眼界:阅读亚里士多德,你可以了解哲学;阅读普鲁塔克,你可以获知历史;阅读斯特拉波,你可以探索地理;阅读老普林尼,你可以洞悉自然;阅读维吉尔,你可以欣赏诗歌;阅读维特鲁威,你可以懂得建筑;阅读维格提乌斯,你可以掌握军事……
  希腊和罗马就像一对酷爱文化创作的姊妹,上百年来问世的书籍浩如烟海,毕生难以尽览。你不必也不可能读完所有人的书,但一定别漏掉西塞罗的著作。  西塞罗乃何方牛人?  其实他不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公民,而是与凯撒同属罗马共和国末季的风云人物,并且是令凯撒无比头疼却又内心尊重的政敌,因为他提倡共和,反对独裁,才华横溢,能言善辩。    西塞罗半身像
  楼主加油啊~~!
  如果你在现代社会不知道他,纯属正常。  如果你在罗马帝国不知道他,贻笑大方。  因为西塞罗曾被誉为“祖国之父”,在罗马人心目中是把拉丁语用得出神入化、酣畅淋漓、天下无敌、独孤求败的政治家、文学家、演说家兼思想家。拉丁语已经成了他的投枪,随时抛向持不同政见的家伙,直奔要害,所向披靡!
  有个叫喀提林的贵族便是被他口水淹死的倒霉鬼。  在风云激荡的罗马共和国末期,野心家层出不穷,纷纷蠢蠢欲动,妄图推翻共和政体,自立为大独裁者。喀提林算作其中一个,此人品质恶劣、胆大包天、心狠手辣,却又智商颇高,在以参加竞选等合法手段夺取统治权的行动失败后,开始大量网罗流氓、罪犯、赌徒、二流子、无业青年等社会垃圾,积极策划暗杀、纵火、武力夺权等反动阴谋。    西塞罗在元老院抨击喀提林
    上个世纪,一位执教于法兰西学院的杰出法国学者在德军攻占巴黎之后对班上的学生说:  “先生们,正如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一个文学的国家,一个没有疆界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没有法国人也没有德国人,没有任何偏见个狭隘,我们只珍视一样东西,那就是各种形式的真理。今年,我提议我们一起来学习伟大的诗人和思想者——歌德的作品。”  多么高贵,又多么令人感到平静。永恒的视觉打开了,明澈而安宁。狭隘、仇恨——又是多么荒谬、多么渺小。
  当时身为执政官兼元老院议员的西塞罗当然不能容忍喀提林的胡作非为,于是连续四次在元老院和人民大会上发表长篇演说,声色俱厉地揭露批判喀提林的不轨举动,号召大家为共和而战。  西塞罗的措辞极为强烈,富有深度感染力。  比如他在第一篇演说中就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怒吼着炮轰喀提林:  “你到底还要把我们的耐性滥用到什么时候?你的丧心病狂的行为还要把我们玩弄到多久?你的肆无忌惮的作风将要嚣张到什么程度?……”  “你不知道你的计划已经暴露?……前天夜里你干了什么,你在什么地方,你集合了哪些人,你制定了什么计划?这是什么时代!什么风尚!”
  在西塞罗咄咄逼人的质问中,喀提林灰溜溜逃出罗马城,准备召集人马和政府决一死战。不料,西塞罗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煽动起罗马人民对他的愤恨之情,不费吹灰之力就以一场胜仗把他的阴谋彻底粉碎,并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甚至当凯撒建议元老院对被捕的喀提林党人网开一面的时候,西塞罗也以很好很强大的理由驳倒凯撒,最终将囚犯处以极刑、斩草除根。  现在你知道了吧?西塞罗是个不折不扣的牛人,他一辈子写了很多书,比如《论国家》、《论法律》、《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论演说家》等,把自己在从政或演讲过程中的想法与经验都记录下来,将智慧留给包括你在内的后人。如果读懂了西塞罗,你将受益无穷。牛人的牛著作就放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当然要好好拜读咯。  怎么样?想不想成为像西塞罗一样的文化牛人?那你就在图书馆好好用功吧!
  @阿Q的太公
12:39:33  上个世纪,一位执教于法兰西学院的杰出法国学者在德军攻占巴黎之后对班上的学生说:  “先生们,正如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一个文学的国家,一个没有疆界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没有法国人也没有德国人,没有任何偏见个狭隘,我们只珍视一样东西,那就是各种形式的真理。今年,我提议我们一起来学习伟大的诗人和思想者——歌德的作品。”  多么高贵,又多么令人感到平静。永恒的视觉打开.....  -----------------------------  这才叫境界
  @阿Q的太公
12:39:33  上个世纪,一位执教于法兰西学院的杰出法国学者在德军攻占巴黎之后对班上的学生说:  “先生们,正如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一个文学的国家,一个没有疆界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没有法国人也没有德国人,没有任何偏见个狭隘,我们只珍视一样东西,那就是各种形式的真理。今年,我提议我们一起来学习伟大的诗人和思想者——歌德的作品。”  多么高贵,又多么令人感到平静。永恒的视觉打开.....  -----------------------------  @生机薄博
12:45:27  这才叫境界  -----------------------------  这反话儿说得。。。。
  @阿Q的太公
12:39:33  上个世纪,一位执教于法兰西学院的杰出法国学者在德军攻占巴黎之后对班上的学生说:  “先生们,正如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国家,  -----------------------------  @生机薄博
12:45:27  这才叫境界  -----------------------------  这反话儿说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者说的话是发自内心的话。学者是从艺术和思想的角度来理解歌德和教授学生,而不是从政治的立场出发,内心世界的高度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观念。  西方文明主要由希腊、罗马、希伯来、基督教汇流发展而来。希腊、罗马代表此岸理性,希伯来、基督教代表信仰。比如基督教,其精义是爱、平等。爱就是大爱,爱世人,爱凡眼所见。做了伤害的事,就要忏悔,请求救赎。平等是基于上帝的旨意,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在政权面前人人平等,是天生的权利而不是某人或某政权给予的权利。这种观念不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变化,具有普世意义。同样,歌德是一个卓越的人,他的诗歌和思想是人类文明的灿烂之花,所散发的光芒并不因歌德的德国国籍而消失。  了解西方文明的渊源,才会了解西方社会的成因及西方人的言行。
  @阿Q的太公,您说得很深刻,赞!
  @生机薄博
12:39:17  有个叫喀提林的贵族便是被他口水淹死的倒霉鬼。  在风云激荡的罗马共和国末期,野心家层出不穷,纷纷蠢蠢欲动,妄图推翻共和政体,自立为大独裁者。喀提林算作其中一个,此人品质恶劣、胆大包天、心狠手辣,却又智商颇高,在以参加竞选等合法手段夺取统治权的行动失败后,开始大量网罗流氓、罪犯、赌徒、二流子、无业青年等社会垃圾,积极策划暗杀、纵火、武力夺权等反动阴谋。    .....  -----------------------------  这图挺有意思!话说,看当今社会,有谁敢像西塞罗一样指着官员鼻子骂啊!
  西塞罗本人就是高官啊
  路过啊,忍不住笑了一下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马帝国是谁建立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