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引入现在完成时的情境引入画面中的一种物品,要知道这个物品有多重,怎么办的呢

当前位置: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克、千克的认识|西师大版2014秋
更新于 19:07:00
适用省份:
来源:不详
资源简介: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克、千克的认识|西师大版2014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呈现超 市购物称重量的对话情境,同学们,画面中的对话说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 由对话中用到的克、千克、吨切入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
二、新知探索
1.认识工具称。
呈现引入情境画面中的一种物品,要知道这个物品有多重,怎么办的呢?(用秤称)
同学们说得对,要想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我们要用到计量物品质量的工具——秤。我 们先来认识一下常见的几种秤,你们认识这些不同的称吗?谁来 介绍一下,结合实物称或图片做简要介绍。
资料预览图:
内含22份资料
内含22份资料
1位老师已下载
1位老师已下载
0位老师已下载
12位老师已下载
19位老师已下载
探索发现更多资料和专题: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o子罕》
Copyright (C)200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ICP证080135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北京总公司 | 客服部:010-/7 传真:010- | 编辑部:010- | 商务合作:010-
中关村分部 | 电话:010- 传真:010-
江苏分公司 | 电话:9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汤海涛律师 北京北环律师事务所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沟通畅聊客户端
资源下载 轻松上传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克、千克的认识|西师大版2014秋克、千克、吨 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认识单位克、千克。
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3.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4.认识常见的秤,知道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5.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难点: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知道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天平电子称、1角硬币、糖。 学生:一袋500克的盐、梨、1角硬币、大米、大豆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呈现超市购物称重量的对话情境。 教师:同学们,画面中的对话说了什么? (学生交流,说出称量物品的工具及质量单位) 由对话中用到的克、千克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 二、新知探索 1.认识工具――称。 呈现引入情境画面中的一种物品。 教师:要知道这个物品有多重,怎么办的呢? 单元知识清单 1. 2. 3. 4. 克的认识。 千克的认识。 吨的认识。 不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单元重点难点 1. 克、千克、吨的认识。 2. 克、千克、吨之间的单位换算。 单元结构图解
学生:可以用秤称,可以...... 教师:同学们说得对,要想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我们要用到称量物品质量的工具――秤。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常见的几种秤。(展示准备的秤) 你们认识这些不同的秤吗?谁来介绍一下? 结合实物称或图片与学生交流,并做简要介绍。 2.认识克。 第1课时
克、千克的 认识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在体验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恰当选择克或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 3.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 1 (1)称一称。 教师:我们认识了各种秤,你们想用秤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吗?下面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从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糖中分别称出1克、2克、3克、4克糖,看哪个小组操作有序,动作快。 学生操作称糖,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大家观察称出的1克、2克、3克、4克糖,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感受1克糖看上去很少,感觉很轻) (2)掂一掂。 教师: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都很轻,比如这枚硬币(呈现1角硬币),大约重1克,大家放在手掌心内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 学生掂一掂一角硬币,感受一下有多重。 (3)说一说。 教师:通过刚才的掂一掂、称一称,你们对1克或几克有什么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板书:克――g) (4)议一议。 教师:生活中计量哪些物品的轻重可以用克作单位? 学生自由回答。(学生可能会说到牙齿、粉笔头、树叶等物品,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估计误差太大的予以纠正) 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用克作单位的实物图片介绍。
2 教师:你见到的哪些物品包装上用到了“克”? 学生小组内讨论,说说生活中见到的用“克”作单位的物体。 (5)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页“填一填”,完成后汇报。 教师:你是怎样确定读数和单位的? 小结:秤上的标注是g,读数就以克作单位,指针指着多少就是多少克。 3.认识千克。 (1)称一称。 教师:一袋盐重多少?两袋盐呢? 学生观察后知道1袋盐重500克,两袋盐是500克+500克=1000克 。 教师:请大家把2袋盐放在盘秤上称一称,告诉老师两袋盐多重,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观察后发现指针指着1,两袋盐重1千克。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1千克和1000克都同样表示两袋盐的轻重,因此1千克和1000克一样重,1千克等于1000克。 (板书:1000克=1千克) (2)掂一掂 。 教师:现在大家把重1kg的盐放在手里掂一掂,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操作并交流感受。 教师:再掂一掂1枚一角的硬币,有什么感受?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千克作单位? 学生感受,并进行讨论。 小结: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千克用
四、课堂小结 “kg”表示。 (板书:千克――kg) (3)估一估 教师:你能估一估多少个梨重1千克吗? 引导学生用手先掂一掂一个梨有多重,再想1kg重的物品在手里是怎样的感受,然后估计几个梨重1千克,组内先交流,然后让学生用盘秤验证估算结果(4个梨重约1千克)。 教师:你能估一估多少个鸡蛋重 1千克吗? 用盘秤称出1千克鸡蛋验证学生的估算结果(18个鸡蛋约重1千克)。 (4)称一称 ①小组合作用盘秤称出1千克大豆。 让学生先将大豆放入袋中,先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后再称出1千克大豆。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 ②小组合作用盘称称出2千克大米。 教师巡视,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 ③让学生先掂一掂,估一估,各小组再分别称出8个苹果和3个萝卜有多重。 (5)填一填。 5000g=(
)g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帮助学生分析填写错误的原因。 三、练习应用 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比一比看谁抓得准? 学生分组完成后相互交流。
3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克和千克都是计量物品质量的单位,计量很轻的物品有多重用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千克作单位,以及1千克=1000克。
五、板书设计
克 、千克的认识 质量单位: 克
千克 克――g
千克――kg 1000克=1千克
六、课外作业
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1到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体验、观察和推算活动认识吨,初步建立吨的单位概念,感受吨的实际意义。 2.在推算中理解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吨的单位概念。 难点: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计量物品轻重。 教学准备 教师:与吨相关的图片课件 学生:称出自己的体重,了解大象、牛等大型动物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神舟十号宇宙飞船的图片(下方附文字:自重约8000kg)。
教师:同学们知道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吗?谁来说说对它的了解?它有多重?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火车车箱、鲸、航母辽宁舰图片(图片下方附对应文字:载重60000kg, 一头鲸重195000kg ,
满载时重约kg)。 教师:这些都是用什么单位来表示物品有多重的?你看后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物品很重,都是用千克作单位,数字很大,读写起来不方便,容易出错) 教师:听了你们的感受,知道你们还不会读这些数,老师也很着急,现在老师想当一次魔术师,变变戏法,它们有多重你们就会读啦!可要看仔细哟! 课件对应8000kg、60000kg、(板书:质量单位: 吨
克) 引导学生总结: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2.认识吨与千克的进率。 (1)课件出示1袋玉米100千克的图片。 教师:100千克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能抱(背)得动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出100千克比较重,就算很用力也是抱不动,背不起的。 教师:10袋玉米多重呢?(课件出示10袋玉米的图片) 学生观察到10袋玉米也就是10个100千克,10个100千克也就是1000千克。 揭示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2)借助学生体质,体验、推想1吨有多重。
195000kg、kg出示:8吨、60吨、195吨、 67500吨
教师:你发现了它们的变化了吗? 学生观察后发现数字变小了,把kg换成了吨。 教师:吨的作用大吧?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认识吨。 (板书:吨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吨。 课件集中呈现上一环节引入情境中的飞船8吨、一节火车厢60吨、一头鲸鱼195吨、 辽宁舰满载67500吨的图片。 教师:你对图中物品轻重有什么感觉?“吨”用来表示什么? 教师描述吨和千克、克一样,用来表示物体的轻重,也是质量单位。
4 教师: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班上多数同学的体重在25千克左右) 让学生相互抱一抱、背一背,体会约25千克有多重,再说说感受。 教师:全班40个同学合在一起约重多少? 学生计算得出40个同学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约重1吨。 教师:你能谈谈对1吨的感受吗?
学生交流。 (3)说一说。 教师:根据自己的调查,说说哪些物品约重1吨? 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要及时鼓励,回答有误的及时引导,予以纠正。 教师:在生活中,计量哪些物品有多重时用到了吨?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说出汽车载重量、家里的用水量、城市污水处理量等都会用吨作单位。 (4)填一填 。
)kg 教师巡视,对完成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因为1000kg=1吨,2000kg里面有2个1000kg,也就是2吨,所以2000kg=2吨。第二种:因为1吨=1000kg,4吨里面有4个1吨,也就是4个1000kg,也就是4000kg,因此4吨=4000kg。 教师: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有怎样的规律?质量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指名学生说出: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师:相邻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板书:克×10003.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教师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① 还剩多少吨小麦?② 还剩多少千克小麦? 教师:那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后发现5吨和2000千克单位不同。 教师:你有解决办法吗?独立解决试试。 教师巡视学生独立完成情况。 与教材解答对比,展示: ①2000kg=2吨
5-2=3(吨) 答:还剩3吨小麦。 ②5吨=5000kg 00(kg) 3000kg=3吨
答:还剩3吨小麦。 在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单位不同时要把单位化相同才能计算。 三、练习应用 1.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2题:对口令。 小组内由两名同学互对口令,并相互说说换算的思考过程与方法,另两位同学当小裁判,然后互换角色。 四、课堂小结 → 千克×1000→吨)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忆吨是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时用到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
五、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质量单位:
1吨=1000kg 5 教师:我们已学了三个质量单位,吨、千克、克各在什么情况下用来表示物品的轻重? 学生总结: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学年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学年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总评分3.2|
浏览量382081
用知识赚钱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情境领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