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快三十岁了,一直去网吧玩游戏内存不足,怎么才能让他断了网瘾

高二的学生原来已经有上网的很多坏习惯,如何引导他来学习?
答: 大人网盲导致孩子网瘾成灾
说现在的孩子们网瘾成灾,一点也不过分。不是吗?孩子们爱上网,而且许多孩子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他们不知道控制时间,不知道控制网费,不知道选择内容,不知道慎重交网友。有些孩子甚至该回家的时间不回家,该上课的时间在逃学,家长和老师都叫苦连天。
绝大多数有网瘾的孩子在网上只干两件事:打游戏和聊天。游戏的内容多为暴力凶杀,聊天的对象多为异性。
造成孩子们网瘾成灾的原因有很多,可家长和老师们也应该从自身找找原因。 你家里有电脑吗?孩子第一次上网是在家里还是在网吧?是跟谁一起学的?接触的是什么内容?平日里你又对孩子学电脑、上网进行过哪些辅导?
你们学校有电脑吗?有多少学生第一次上网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学的是什么内容?一星期能接触学校的电脑几次?多少人一台电脑?他们是否尽兴?有学生在课内课外与你探讨电脑和网络吗?你在上文化课时或者在课外活动时有没有对学生上网进行过有益的引导?引导过是不是也就几句干巴巴的批判网络、批判网吧的说教?
问题问到这里,是不是有些家长和老师傻眼了?作为家长,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从自身找原因。现在是信息时代,发达的网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驾驭电脑的技巧和网络上的内容几乎都是无穷大的,有益的东西何止万千,有趣的东西何止千万,可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唯独迷恋上了游戏和聊天。原因何在,你想过吗?
也许你的工作或生意忙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课余时间;也许你的教育教学任务太繁重,没有机会和学生探讨网络。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你的电脑知识真的很过硬的话,不一定要抽出许多时间去辅导孩子或学生,在平日的交流对话中同样也可以对他们进行引导和辅导。
问题在于现在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的电脑和网络知识都太贫乏了,不能对孩子或学生开展引导和辅导,不足以对孩子或学生施加有益的影响。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孩子们还不会电脑操作,就开始了网络冲浪,就好像孩子还不会爬就要走步一样,这时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和辅导,不出问题才怪。
可是,现在的家长和老师,除少数年轻人外,绝大多数在读书求学时没接触过电脑和网络;参加工作后,可能又因生存、生活的压力太大而没有接触或是很少深入接触电脑和网络;加之由于经济原因,我国家庭和学校的电脑普及率都还不是很高,使许多家长和老师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电脑和网络,造成了电脑和网络知识的贫乏,想引导和辅导孩子正确上网却力不从心。应该承认,现在的家长和老师在电脑和网络知识方面,普遍还不如自己的孩子和学生。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为了下一代,我们就应该去着手克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去补课,去学习,去充实自己的电脑和网络知识
人的自制力没有想象的高,所以想通过自制力控制其实很痛苦。人做一件事不外乎是因为:(1)有成就感。(2)有满足感。(3)幸福感如果可能的话,你下次做这件事时尽量将上面的三感减弱,但难度可能较大。另外坏习惯是需要土壤滋生的,如果可能的话将你那个坏习惯所需的土壤一一移除,那就好办了。
答:中国戒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给孩子有网瘾的父母一句忠告:
先反省自己,再帮孩子戒网瘾
陶宏开教授感叹:“如果一对一解决问题,我毕生的精力都用完,那也忙不过来。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关键是家长要调整心态、掌握方法,预防孩子上网成瘾更是重中之重。”。
网瘾男孩,都曾被父亲痛打多次
新密的马女士烦恼万分地告诉陶教授,她儿子都读到高三了,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却因为沉迷网络游戏,终日呆在网吧里,最终自己申请退学了。这让孩子的爸爸十分恼火,从此对儿子放弃不理,父子俩如今形同陌路,这让马女士感到压抑和无助。
来自周口的李女士打来热线反映,她那17岁的儿子已经上高中了,由于经常到网吧玩网络游戏魔兽世界,成绩特别糟糕,今年五一不得不辍学回家。现在,整日闲在家里的儿子天天缠着她,要求家里配个电脑,好让他玩游戏。李女士苦恼极了,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
郑州西郊的韩先生也打进电话,他的痛苦也很有代表性。他那上高二的儿子经常去网吧,把父母给他的饭钱省下来去上网玩游戏,还三天两头玩“失踪”。他两口子轮班看着孩子,但效果不佳,为此他还动手打过孩子,闹得如今家里气氛很是紧张。
通过分析昨日打进电话的幸运市民诉说的情况,记者发现一个规律:容易上网成瘾的多半是男孩,有不少是正上高中的学生。为了制止孩子上网,这些孩子的父亲不止一次动过手,家长和孩子缺乏沟通,家庭关系都很紧张。
对此,陶教授分析,之所以在高中这个“路口”的孩子容易误入网络歧途,是因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比较困难,压力也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在思想上开始独立。此时,家长要学会为孩子“减压”,不要一味要求他在每一次考试中都上一个台阶,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等。压力太大的孩子会自己到网吧寻求快乐来放松自己,这样学习就会受到影响,家长就会看的更严、逼得更紧,孩子也就愈加反感,往网吧去的也就越勤,家庭关系就会越恶化,形成恶性循环。相对来说,家长一般对女孩约束较多,加上男孩顽皮的天性,故而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在网络中迷失方向。
迷恋网络,21岁小伙患上“自闭症”
来自驻马店的张女士告诉陶教授,她的儿子今年21岁了,“网龄”有七八年了,初中、高中阶段就因为天天泡网吧经常旷课,成绩之差就不用说了,最终高中没毕业就回了家。“现在他呆在家里都两年了,整天上网玩游戏,不愿出去、不愿和家人说话,自我封闭非常厉害,简直失去了生活的动力。这两年里,家人帮他介绍过很多工作,可每次他都是干了两三天就跑回家。他忘不了网络,不愿意和外人打交道。”张女士很担心,以后孩子怎么办?难道要让父母养一辈子?
荥阳的高先生也向陶教授讨教如何解救自己那迷恋网络的儿子。高先生的儿子在初中阶段迷上网络武侠小说,继而对网络魔幻小说着了迷,不仅学习成绩下降,孩子的性格也变了,以前爱说爱动的孩子现在整天沉默寡言,见了熟人都懒得搭理。儿子今年上高一了,终日沉浸在那个虚幻世界里“自娱自乐”,让父母很是焦心。
对此,陶教授指出,首先是家长给孩子制造了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终日沉迷虚幻世界的自我封闭空间。家长要让孩子学会面对现实,让孩子在经济上独立,逼着他们走出虚幻世界。
奖励孩子,别把电脑当玩具搬进家里
郑州的常先生打进电话一说起自己的孩子更是痛心,为了奖励成绩原本不错的孩子,他在家里配了一台电脑,目的是为了鼓励孩子更上一层楼,想让儿子放松一下,另外他觉得让孩子接触电脑应该不是什么坏事,谁知孩子迷上了网络,成绩直线下降。如今孩子已经上高二了,还是经常玩电脑游戏,这让常先生非常担忧。
陶教授批评了常先生,“家里配电脑没有错,但你不应该把电脑当作一个大玩具奖励给孩子。其实让孩子放松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踢球、听音乐、画画。孩子的识别能力有限,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把电脑当学习用具,这样才能让孩子不会过度沉迷网络。
陶教授介绍,现实中有不少家长还把允许孩子上网吧玩一会儿作为一种奖励手段,“只要你这次考出好成绩,爸爸就带你到网吧玩一会。”这样一来,网吧在孩子头脑中无形中就形成了“娱乐场所”的概念,这和当初政府允许开网吧的初衷相背离。网吧其实应该是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工具为人们学习和交流提供方便,但由于利益的驱使,现在的网吧成了不折不扣的娱乐场所。在网吧里,多数人除了聊天,就是打游戏,看电影电视剧。政府应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改变这种状况才行。
陶教授认为,青少年上网成瘾有三种原因:家庭教育存在误区、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学校正确引导的缺失。在这三种原因里,父母的溺爱、高压、打骂等家教误区是导致孩子迷恋网络的最根本原因。
戒除网瘾,家长首先要做自我反省
陶教授告诫每一个打进电话的家长,当孩子有了网瘾,作为家长首先要自我反省,努力反思自己的行为。同时要放松心态,有了理性的态度才是正确引导孩子戒除网瘾的开始。不能一味对孩子指责或盲目表扬,父母之间也不要相互抱怨,应该让孩子全面感受真实人生,要和孩子进行朋友式的心灵对话。不能对孩子施加压力,追堵打骂只能使问题更糟。做父母的还要懂得自爱、自重,赢得孩子的尊重。
陶教授告诉记者,他发现有很多家长不具备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的能力。在他接触的网瘾青少年中,有将近1/5的网瘾青少年第一次玩电脑是从父母那儿学来或看来的,约有1/2的孩子是小时候父母主动让其去玩游戏机或电脑游戏,目的是怕孩子缠着大人影响工作,却没想到让孩子玩一些益智游戏。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从儿童时期就难以获得良好的早期素质教育,从而“输在起跑线上”。
由此看来,家庭教育的成败是与其父母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改进早期教育的核心症结就是父母们要真正学会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多与孩子进行理性的心灵沟通,引导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只要所有的家长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注重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自己先学会正确对待电脑、网络,使自己的孩子懂得科学上网,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上网成瘾的社会难题。
可能您会感兴趣
答:中国戒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给孩子有网瘾的父母一句... 以前爱说爱动的孩子现在整天沉默寡言,见了熟人都懒得搭理。儿子今年上高一了,终日...的孩子之前也是这问题,开始愁死我和我爱人了,打骂奖罚都不行,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的孩子,每个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那为什么会有那么一批厌学网瘾的孩子让家长和老...小孩子暑假刚刚送到了武汉一家叫"纽特思特的家庭教育支持机构",是因网瘾送进去了,回... 花钱也值得。
听说纽特思特的教育模式很独特,我朋友去上了好几天的课,说是家长都要...让他身心感受到这路的危险,他自然就会换过一条路了...
希望我的话对你有帮助,希望你的儿女能明白自己父母的用心良苦...早人回到父母身边``您好!孩子现在有自身的问题,也有我们父母教育的问题,上网玩游戏只是孩子逃避的一种方式,我们家庭当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规则,以至于当孩子冲破我们的底线时我们家长也是束...主任医师&&
出诊医院:
3,509人浏览
怎样让孩子戒掉网瘾?
发布时间:
&&&编辑:周云飞
&&& 浏览量:764
  56岁的蔡女士在深圳做保姆,让她伤心的是她23岁的儿子阿海沉迷上网不能自拔,她不知骂过他多少次、苦口婆心劝过多少次、甚至打过他,但他像上了瘾,一次次沉迷网吧,工作和亲情都敌不过网络对他的吸引力。  上个月,因为与姐夫发生口角,阿海离家不归、并关掉手机。他的手里还有四五千元,是他一年打工的积蓄,蔡女士知道,这些钱不被花完阿海是不会回来的。但是,骂也骂了,打也打过,这一次她还能怎么办?她觉得自己早已黔驴技穷。  1、无心工作沉迷上网  每当蔡女士被阿海沉迷上网而生气的时候,亲友就都说她对孩子太娇惯。但蔡女士告诉记者:“我也没有特别宠他,不过,当他13岁没了父亲的时候,我想这孩子太可怜了,这么小就没有了爸,以后一定要给他双倍的疼爱。”  阿海出生的时候,哥哥已经14岁、姐姐也6岁了,对这个最小的孩子,父母自然比较宠爱,加上那时家境还好,所以基本上是有求必应,阿海也聪明,5岁就开始上学。初中时父亲生意失败而家道败落,房子也没了。父亲染病身亡后,阿海对母亲提出不再上学,家里条件不好,他想去打工挣钱。蔡女士同意了,母子俩一起到亲戚家帮手。  2000年初,16岁的阿海来深圳,先后在钟表厂和工地上打工,每个月挣五六百元。年底蔡女士也来深圳当保姆,母子俩每周一次在侄女家见面、吃晚饭,有说有笑。因为年纪还小,阿海把工资都交给母亲管理,再从她手里领取生活费和零花钱。也就是在工地这段时间,阿海开始去网吧玩游戏。  然后,阿海进理发店打工,见理发师的工资比小工多多了,也想学理发,蔡女士替他交了学费。在老家学了几个月的技术后回到深圳,一边在一家理发店干着,一边准备找工作,蔡女士也帮他在市内各家理发店找机会,也许是对自己手艺不够自信,面试时阿海不太敢上手剪发,所以那些机会也都失去了。不过他不太愿意在理发店当一般的小工,转而想自己开个理发店。蔡女士不同意:“把手艺学好就对了,开什么店。”但阿海不听,买来很多东西,看上去真的准备要开店了。然而就在这时,他工作的理发店把他开除了,因为有两个晚上他没去店里上班、也找不到人影。后来蔡女士才知道,阿海是去网吧玩游戏了。  对于阿海去上网,蔡女士一开始并没太在意:不就是玩心重嘛,以后大了就好了。她没有想到,网络会让阿海上瘾,让她的孩子越来越不像原来的阿海了。  事实上,阿海在湖南老家学理发时,已经常去网吧,一去就玩上两个小时,后来手里一有钱就去,生活费零花钱也被他挪用不少。见阿海老是去网吧,蔡女士开始劝说儿子不要去,太浪费钱。逐渐地,这种劝说开始越来越频繁。  2、深陷网瘾不能自拔  理发店没开成,阿海去关外姐姐家帮手做生意,蔡女士也逐渐由他自己管钱。2005年国庆放假,蔡女士也去了女儿家,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但就在3号晚上,蔡女士生平第一次痛打儿子。  那天晚上6点多,一家人早早就吃完晚饭,阿海出去了,可是一直不见他回来,女儿女婿都说,他八成是去上网了,有好几次半夜两点才回来,在外面叫门,把熟睡的人都吵醒了。  蔡女士听了,心中的火直往上蹿,要知道,她跟阿海说过多少次,不要老去上网,挣来的钱不容易,还要回家盖房子、以后好说个媳妇,但辛苦挣来的钱都给阿海“送”给了网吧,白辛苦不说,花这钱还不如买件衣服穿在身上啊,那还能看得到。嘴皮子都磨破了,还是不听。  同住的蔡女士的妹妹也说她:“阿海这个样子,就是你没有教好他,你苦死了也没有用,今后别管他了。”蔡女士听了,越发觉得这个儿子真是不争气,怒火在心里直冲上头,就要出去把人找回来,女儿、女婿、妹妹都说找不到的,女婿还说,有一次在网吧里找到阿海,叫他回家他根本不听,还生气要打姐夫。蔡女士听了,更恼火地坚持要出去找人,她想,找到阿海后,也可趁机教训他一下。  大家劝不住,虽然已经10点了,也只好陪她找。找了十多个网吧,根本没有看到阿海的影子,也走累了,12点回到家后,蔡女士坐在厅里,决定不睡觉等阿海回来:“看他什么时候能回来!看他回来我不打断他的腿!”谁劝都不行,只好睡去,留下蔡女士一个人固执地坐在厅里,哭了一整夜,想到这么辛苦的人生、这么不听话的儿子,他这样下去,怎么能成家?自己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他,你怎么这么不同情我呢?  她在厅里坐了一夜,也哭了一夜,身心俱疲。第二天早上,女婿的哥哥告诉她:伯母,阿海回来了。整整一夜啊!真是恨铁不成钢,蔡女士操起一把扫帚,到楼下朝阿海腿上使劲打,阿海不说话、也不躲,腿上很快暴起好几条又粗又长的血印。扫帚被人夺走了,蔡女士还不解恨,握紧拳头,拼老命似的朝阿海后背捶了好几下,一边打一边哭一边骂:“看你是想要网吧还是想要这个家,今天我要教训你这个不听话的儿子。”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打阿海,而且使出了全身的力气。阿海哭了:“我自己也知道这不好,但我也没办法!我就像吸毒一样上了瘾,戒不掉呀!”  这次风波过后,阿海平静了几天,蔡女士虽很心疼,但并不后悔,如果这一次的痛打能让阿海记得、有个教训、并改邪归正,那也很值。但几天以后,她伤心地发现,阿海又故态复萌。  3、故态复萌母亲心焦  生活总是要继续,蔡女士计划阿海能在2006年跑业务多点收入,就叫他2005年底回老家办身份证,因为他的身份证在一次上网时丢了。她买好票,将阿海送上火车,递给他1000元钱,交代他别忘了把其中的200元钱捎给爷爷,剩下的钱用来办证件和回程路费。  阿海答应着,但一回到老家,他连家门都没有进,直接先去了网吧。没有了家人的管束,更是天天上网,还打电话给母亲要求寄800块钱,说是钱掉了、只能住在朋友家。蔡女士不相信,托老家人去找,后来果然是被他的叔叔揪着耳朵从网吧里揪出来的,他不仅没有把200元给爷爷、证件也没有办,同时还欠了网吧100元。  在老家过完春节后,阿海回到深圳,已经是2006年的春天,蔡女士问他有什么打算?他想了想说,去姐夫那里帮忙。但他干活也不认真,还是天天上网。去年8月,姐夫叫他去东莞下材料,他到了东莞,下好材料后,叫姐夫从龙岗开车去接他,姐夫说:东莞那么多车到深圳,你可以自己坐车回来。阿海不高兴了,丢下手里的材料走了,去了南山的大哥家住。他平时就觉得姐夫对他不好,姐夫对别人介绍他说“他是我的小弟”,阿海很不高兴,他觉得“小弟”是指佣人,他觉得姐夫是把他当佣人看,让姐夫啼笑皆非。  蔡女士也没办法,只能催他赶紧找工,阿海答应要去厂里上班,但干了三天就不去了,说那个工作老要蹲在地上去拧螺丝,让他不舒服。在大哥家住了两三个月,天天上网,把手里的1000多元都花完了,蔡女士苦劝也没用。  为了把儿子的心从网吧里拽回来,蔡女士心想:干脆带阿海回老家种田,反正他在这里不成材,在外面打工都是白干了,不如回去种田,这样他手里就没有钱,也就不会去上网了。  她把这想法告诉阿海,阿海听了说:“那还是去姐夫那里吧。”蔡女士只好叮嘱:“这次你可要好好干了,不要让姐姐夹在中间为难。”阿海满口答应。  阿海在姐夫那里干活,工资多了点,每月被母亲强制存着一部分,有时间还是去上网。蔡女士以为儿子这回该好好打工了,毕竟人大了,然而11月13号这天,女儿给她打来电话,说弟弟又跑了。因为他与姐夫又吵架了,他一个单没有填好,姐夫说了他,他不高兴地顶嘴,说还不想干呢,姐夫也生气了:你不想干就不干。于是阿海就这样跑了。  这孩子!怎么还这样。蔡女士也很生气,拨打阿海的手机,几遍铃声后电话被挂断,然后就是关机。晚上再打,还是同样的情况。蔡女士既生气又不放心,半夜三点半再打,还是关机。至今阿海的手机也没有接通过。  蔡女士有点着急。她倒不是太担心阿海的安全,毕竟他已经是个成年人,但这一次,他手里有四五千元,是他这一年好不容易攒下来的,蔡女士很心疼这些钱:他肯定把这些钱都挥霍光了才会回来。她让女儿去查银行卡,发现才几天就被阿海提出800元:看来这一年的收入,又要被他白白花掉了。  打工不容易,怎么才能阻止阿海乱花这笔钱?蔡女士想去报案,就说儿子偷了她的钱,这样公安部门就能去银行冻结阿海的账户,但了解后得知,不能这样瞎报警,因为这是诬告。  “这一次要下决心,看到他,是把他杀死还是他把我杀死。”蔡女士白天干活,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边哭边胡思乱想。  4、爱子心切盼儿悔改  所有亲戚都说蔡女士:“就是你太娇惯他了。”怪她以前没有控制给他用钱。但蔡女士告诉记者:“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开小店的父亲把17岁的儿子用链条锁住脖子锁在家里,那孩子也是上网成瘾,家里不给他钱,他就偷拿家里的钱出去上网。我看到新闻就想到阿海,看到天桥下坐着的那些乞丐就会心疼,想到阿海没有钱上网会怎么办?真怕他在外面偷、抢、学坏或者受罪,所以他一没有钱、一跟我要钱,我就给他。”  她叹了一口气:“唉,从小就不叫他做事的,基本上他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做事马虎,说话也是娇声娇气,毛巾上的水也拧不干。比较内向、懒惰。”  “我经常劝他,不要上网,现在家里连个房子都没有,我们来深圳这么多年了,我没买过这里的鞋子,头发也是自己剪的,我说这些是想感动他的,但他却觉得我很傻,说你手里又不是没有钱,干吗要这样呢!”蔡女士扎着一个短短的“一把抓”。  蔡女士曾经问过阿海:哥哥姐姐都不上网,你为什么要上网?阿海反问:“你以为他们不上网就很好啊?上网就是不好啊?上网犯了什么错?”蔡女士劝道:家里条件不好,还没有房子,你这么大了,以后要讨媳妇的。阿海嗤之以鼻:“急什么。”学理发时他谈过一次恋爱,很快分手了,他好像也无所谓。  蔡女士觉得很失败,对这个孩子,她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怎样才能让他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更让她想不通的是,三个人都是自己带大的,这一个怎么会这样?花在长子女儿身上的心思,是他的一半都没有,在他身上花这么多钱,却受这么多气、流这么多泪。  最让她伤心的是,阿海好像对谁都没感情。毛巾牙刷杯子衣服,全部是她买好给他,但说几句话他就烦。除了一起打游戏的那几个人,他也没有什么朋友,与家里人也没话说。“见到人家儿子跟妈妈一起走,我好羡慕人家!我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她眼圈又红了。  5、网瘾往往表明内心有需要  短期目标是戒除网瘾  心理学博士告诉记者,阿海是典型的网络成瘾,这是近年较多出现的心理疾患,就像抽烟、喝酒一样,上网对阿海产生了“负强化”的作用,他在上网时得到了一种快乐,不上网时要面对现实中的一些烦恼,而一上网,这些烦恼就没有了,这些负强化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会把上网与摆脱烦恼、获得快乐相连。  “这是在生活中慢慢形成的,要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最好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蔡女士目前最想知道,该如何让阿海摆脱网瘾,对此周博士指出,戒除网瘾一般分两个阶段,短期目标是戒掉它,长期目标则是预防复发。  一般来说,行为治疗可在短期内戒除网瘾,如“厌恶治疗”,如果一上网就产生不愉快的心理或生理反应、而且每次上网都这样,出于人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大脑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对上网产生厌恶情绪、进而停止上网行为。当然,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一定要远远大于上网带来的快乐感,才有效果。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成瘾,可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电按摩器”,给成瘾者产生一些痛苦的刺激,当然它是没有危害的、安全的,而且这种疼痛是可以控制的,在有上网的欲望、以及刚一上网时,给他这个刺激,一不想上网时就马上停止,这样可以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慢慢地,上网的欲望就会消失。如果条件不具备,可以做“想像性的厌恶治疗”,想上网时,通过自己的想像产生一种厌恶的刺激,如想像上网的严重后果,包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流落街头等。这比较安全,但效果比电按摩要逊色。  除了“厌恶治疗”,还可以使用“阳性强化法”。不上网时,给他一点愉快的感觉,如给他奖励、鼓励,以强化不上网行为。如使用“代币券”,一天不上网,就发一张代币券,并且它可以兑换成现实的奖励。“阿海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没办法,说明他对网瘾的后果的严重性是清楚的,但为何戒不掉?这是因为一上网就立刻能够出现快乐感觉、而成瘾的后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现。所以一天不上网就要马上奖励,以强化这种行为。”  此外,阿海要学会自我控制。“阿海知道网瘾是不好的,说明他的人格发育没有问题,他也想摆脱网瘾,这时他可以制订一个计划,首先控制刺激来源,家里的电脑要拿走、或者进一家管理严格的一般不让出厂门的工厂,尽量不接触电脑。其次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把目前大部分投放在网络上的精力得到转移,更有利于自我控制。”  6、家人要与他共同面对现实  对网瘾者一般“厌恶治疗”一二十次就会慢慢变好,不过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依赖,一段时间的好转后有可能会复发,要想获得长期效果,就需要找出成瘾的根源。  “网瘾为何会产生呢?一般来说,对什么上瘾,往往说明内心需要什么。如迷恋上网聊天的人,通常现实中有一定的社交障碍,在网上不用面对他人,就可以放开内心的害怕与紧张;如果是沉迷网络游戏,多半是感觉自己在现实中是一个失败的人、比较自卑,通过游戏获得一种自我成就的满足感。阿海想开店却受挫,他就是在这时开始迷恋上网打游戏的,它的好处是带来愉快感,可以回避内心冲突,使自己脱离现实中的一些烦恼,获得暂时的快乐。”  这就需要帮助成瘾者在现实生活中解决这些问题,如扩大与人接触、在交流中获得自信;对内心想获得成就感的人,家人要帮他一把,鼓励他、给他自信,他就会逐步把精力面对现实而不是回避。  阿海的逃避现实,当然与从小的教养方式有关,母亲对他过于溺爱、过度保护,会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性格,抗挫折的能力差,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弱,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产生烦恼,只想上网逃避现实、什么都不用想。所以要实现不复发的远期目标,就需要母亲、家人的帮助,与他共同面对现实,打与骂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擅长: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的诊断治疗,尤其擅长于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治疗、森田治疗及家庭治疗
擅长:神经症、睡眠障碍、心理治疗
擅长:各种情绪障碍的治疗、婚恋心理分析与指导、亲子关系的分析与指导、个性分析、心理测验
副主任医师
擅长:心理障碍,神经症的诊治
擅长:神经症、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失眠症、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的咨询与治疗、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培训
副主任医师
擅长:神经官能症、情感障碍等治疗以及亲子沟通辅导
擅长:酒药依赖,成瘾行为的系统心理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药物及心理治疗;强迫症及躯体形式障碍的药物及心理治疗。
擅长:集体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使用,对惊恐障碍等神经症的治疗及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有专长
副主任医师
擅长:心理创伤、危机干预、焦虑抑郁障碍及个人成长过程中心理困扰的咨询和治疗;擅长EMDR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等
擅长: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和早泄的治疗;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和女子“性冷淡”、性高潮障碍的心理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发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以及其它各种性心理障碍(如易性症、同性恋、恋物癖等)的咨询与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儿子玩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