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s go里面cs麦克风没声音有问题 别的地方没有

玩CS:GO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关于显示器知识深度科普
内容来源:外设天下
  显示器知识科普篇  随着现在电竞行业的渐渐兴起,大家对于游戏装备的要求也在慢慢的提升,电竞显示器也逐渐的摆上了游戏爱好者的桌面,但是相信很多的玩家都对电竞显示器的概念一知半解。或者仅仅是停留在144hz就是电竞显示器。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的解释一下电竞显示器到底有什么功能。  (Heaton镇楼)  刷新率:  这个概念,相信大家肯定是最熟悉的。传统显示器的刷新率普遍都是60hz,即是1秒内显示器会显示60帧的画面,电竞显示器的刷新率一般都在120hz以上,普遍是在144hz,即是1秒内刷出144帧画面。那144hz的优势就很明显了,我们看见的画面更加的流畅。  之前有一种优势的说法是144hz的显示器会比60hz的显示器更快的看到人,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从墙后走出的时间很短。甚至1秒都不到。144hz的显示器在1秒内会显示出144帧画面,传统的显示器则只有60帧画面。那么在敌人从墙后走出,出现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的时候,144hz比60hz多出的84帧里面如果出现了出现了这个画面,那我们就可以先看见人了。所以显示器的刷新率越高,我们所看见的画面就会更加的流畅。如果有朋友想要了解这方面的效果,可以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看看。我们肉眼是比较难发现这方面的区别的  去年11月份在DreamHack上XL2540亮相。他的刷新率已经达到了240hz。有兴趣的玩家可以了解一下。  响应时间:  通常电竞显示器是1ms,普通TN显示器在5ms左右,普通IPS显示器更高。响应时间是指液晶分子变换颜色所需的时间,通常采用灰阶到灰阶计时。响应时间慢带来的问题就是模糊。以60帧游戏举例,每帧的展现时间是16ms,之后便变换到下一帧,由于响应时间高,上一帧的画面彻底变换完成需要花5MS的时间,相当于前5MS画面上都存在着上一帧的残影,导致画面无法看清。目前IPS的面板还不太能做到1ms。这也是为什么电竞显示器要Tn面板的原因。  DyAc:  去幻存真,所见即所在。很多人都会怀念CRT时代的大背头,即使现在的刷新率越来越高,可还是有很多老CS玩家觉得没有之前的大背头更快。我们看见的画面经常会产生幻影,这是因为显示器当前一帧的显示画面经常会与前一帧画面发生重合,导致了画面的拖影和撕裂。那DyAc带来的优势是尽量使前一帧的显示画面在他的显示时间内结束。而不会拖延到后一帧,这样我们看见的画面他的清晰度也会有比较大的提升,而不是有拖影来干扰你的瞄准。但是DyAc这个显示技术是不会将显卡的输出画面和显示器同步,这样的话我们所见即所在。不会有明明击中了他,却好像打中了影子的憋屈感。  G-sync:  防画面撕裂的技术。显卡的信号输出和显示器的信号输出在实际工作中,是无法完全实现同步的,这就导致了画面的撕裂。G-sync的特点就是防止画面撕裂,他会强制要求显卡和显示器的输出信号保持同步。但是显卡传给显示器的画面与显示器的显示画面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如果将两者强行同步,结果就是显示出的画面并不具备即时性。如果是LOL和DOTA2等MOBA类游戏的话,影响不会很明显。但是如果在CS:GO这种即时反应十分重要的FPS游戏中,G-sync带来的影响就十分可怕了,对方在显示器中明明是在那个位置,实际上却不在这个地方,我们能不能打到对面就只能随缘了。  暗部场景平衡模式:  最先提出这个概念的人是Heaon和Spawn这两位CS界的传奇人物,相信现在还有很多人对他们印象十分深刻。然后由明基的工程师和这两位选手一起将这项功能在第一代电竞显示器XL2410t上完成。暗部场景平衡,他可以带来的优势是在亮处亮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看清暗处的部分,让玩家可以更好的看清暗处的物品和敌人。数值越高,暗部越亮。不同的暗部场景平衡也不近相似。如XL系列,共有20level调节,每个级别的设置都经过HeatoN和SpawN的调校,而不仅是进行硬件规格的操作。  二、选手设备篇  相信很多的玩家桌面上都已经摆放了一台XL系列电竞显示器。但是有的玩家在第一场打开XL系列显示器会觉得显示器有些过亮过白,和之前日常用的显示器差不多还挺大的。但是我们不能指望电竞显示器可以拿回家就马上可以使用,以XL显示器为例,他的开机预设模式是FPS1,这是显示器在开发的阶段时候,Heaton和Spawn两个人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调节出来适合CS的游戏画面,所以我们不能要求适合游戏的画面,还来适合我们日常看电影使用的画面,下面我们先跟大家介绍一下选手们是如何调节他们的游戏画面,后面会再和大家介绍电竞显示器的日常使用画面如果调节  ID:Xyp9x  显示器:XL2420T 简介:144HZ,,16:10,黑边  显示器内置参数  模糊降减:关闭  blackequalizer:7  低蓝光:0  亮度:71  对比:50  锐利度:6  灰度:4  色温:R95,G95,B96  AMA:高级  动态对比:0  Senseye效果预览:关闭  显示模式:全屏幕  显示器:XL2540 简介:240HZ,:3,黑边  显示器内置参数  模糊降减:关闭  blackequalizer:5  色彩饱和度调节:10  低蓝光:0  亮度:85  对比:50  锐利度:7  灰度:5  色温:R90,G90,B95  动态对比:0  Senseye效果预览:关闭  ID:Neo  显示器:XL2430 简介:144HZ,:3,拉伸  显示器内置参数  模糊降减:关闭  blackequalizer:7  低蓝光:0  亮度:85  对比:50  灰度:5  上面介绍了3位职业选手的游戏参数是如何调节的。如果有玩家想要了解其他电竞选手的调节参数,也可以在后面回复我,小编会尽力去帮大家收集的。  有很多玩家对于XL系列电竞显示器的使用都有不同的感受,有的玩家觉得,哇靠,我电影没法看了,这个黑平衡这么高,我看个恐怖片,鬼躲在角落里我看的清清楚楚,这还叫什么恐怖片。  下面告诉大家小编的一些经验,在我们的日常使用中,如何去调节XL系列电竞显示器,能有一个比较不错的显示体验  小编先在这里发一个小编日常使用的参数给大家。然后再跟大家解释为什么要这么调节。  模糊降减:关闭  BlackeQualizer: 0  色彩饱和度:12(XL2430,XL2540支持调节)  低蓝光 :2  亮度:57  对比:47  锐利度:7  灰度:5  色温 R83;G83;B83  AMA:高  动态对比:0  这些参数里面有很多都是电竞游戏类参数,那在我们的日常使用中,这些参数肯定是要关闭的。  1,blackqualizer的功能是让我们在暗处看清敌人,在我们日常使用中肯定要关闭的,不然我们看个电影,阴影里面的鬼怪都一清二楚,恐怖片也没什么意思了。  2,低蓝光是为了防护我们的眼睛,所以还是需要开启的。但是开启的幅度我们要衡量,低蓝光开高的话,屏幕会泛黄  3,亮度与对比度大家应该很清楚了,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就好  最后给大家上个小彩蛋  Navi外设调校调校参数分享给大家  ——来自坛友季汪汪  
[精彩推荐]CS:GO:为什么越来越火? _ 游民星空年终企划
在2015年,V社究竟使用了哪些计策来巩固发展其数字游戏王朝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15,回顾这一年STEAM上发生的那些大事儿。
CS:GO:为什么越来越火?
2015年Steam迎来了海量的游戏作品,其中不乏《GTA5》和《辐射4》这样的3A大作,而当年度游戏销量榜单出炉,当大家都认为销量王的宝座会归于这些最新大作时,半路杀出一匹“老牌黑马”,它就是Valve的《CS:GO》。
除年度销量榜之外,《CS:GO》在每周的销量榜上几乎都占有一席之地。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如平台分流销量和V社自家游戏优势等等。不过实际上这些都只能称为客观元素,若我们仔细思考《CS:GO》和《Dota2》这类V社自家游戏的运营模式,则不难发现,它们所拥有优势实在是为其量身打造的。
CS:GO用户群体
根据SteamSpy的数据显示,2015年度全球《CS:GO》的活跃用户中,前5名分别为美国2100万用户、俄罗斯1300万用户、德国870万用户、巴西730万用户、中国700万用户。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前10名中唯一一个亚洲国家。
竞技FPS王者的继承者
在2015年6月份,SteamSpy进行过一次全面统计,制作出了全球玩家对《CS:GO》与《Dota2》这两款游戏的倾向图。
红色代表更倾向《CS:GO》,蓝色代表更倾向《Dota2》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欧美地区的国家对FPS类型的《CS》更加青睐。深究一下《CS》系列的发展史便不难发现,自《CS》作为《半条命》的一个Mod诞生以来,这个系列便一直根植于欧美作为主战场。在欧美《CS》的职业化最早,赛事最正规,在玩家基础和硬件设施上欧美领先了其他地区一大截,这也为《CS:GO》的版图划分形成了基础。
一款新作推出之时必然会面临来自前作的压力,竞技类的游戏则尤为严重。当《CS1.6》将这个系列品牌发挥到了极致之时,大加革新的后辈《CS:S》不可避免成为了争夺新王座的尴尬对手。虽然并非全部原因,但差别过大的手感和风格确实令《CS:S》难以从《CS1.6》中抢夺忠实的玩家群体。即使是之后有人专门制作出了还原《CS1.6》风格的《CS:职业版》模组,但也为时已晚。
《CS:GO》推出之时不单要面对《CS1.6》,甚至还需要面对也已经拥有忠实用户群体的《CS:S》,所以在发售初期本作并未非常火爆,甚至许多老玩家也对这个“毛头小子”非常不屑。不过所幸V社还是对《CS:GO》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流行的匹配模式、个人化的军衔技巧系统和不断带来的新内容让这款游戏的对比老前辈们的优势更加明显。老玩家接受新作需要过程,而近几年《CS:GO》的表现也着实令人开始承认这个“继承者”。在此之后,《CS:GO》终于迎来了新旧交替的契机,从前作中不断分流玩家加入《CS:GO》,这正是本作近几年逐渐火爆的原因之一。
优秀的游戏素质
之前提到,《CS:GO》近几年能够火爆的原因是因为老CS玩家逐渐开始接受这个新王者,然而,作为一款游戏最主要的硬实力便是其自身的素质。
先天优势:《CS:GO》在开发时采用了最新版的起源引擎,这让它拥有了非常优秀的画面,这种优秀并非指游戏特效有多么炫目,光影有多么真实,而是集中表现在舒服的视觉效果和考究的UI界面上。其次,《CS》系列与多数射击游戏不同,它更加讲究智慧、策略,以及团队配合等因素。而《CS:GO》则完美继承了这一优秀元素,它的先天优势便是拥有足够高度的游戏素质。
后天发力:实际上在刚推出之时《CS:GO》并不火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当然有之前所提到的新老交替的问题,但实际上游戏一开始的素质也并非多么顶级,大多数玩家的评价是类似“继承了CS的玩法不错”“这游戏有点意思”这种。可以看出在初期本作并未收获多么空前的反响。然而贵在坚持,在今后的发展中,《CS:GO》不断完善的游戏机制和新增的优秀内容令其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当玩家面对一款日渐成熟的游戏时,则会更加愿意投入其中。
休闲与竞技共赏
《CS:GO》能够在近几年突然火热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竞技与休闲的完美平衡。如果一名玩家偏爱硬核的竞技,近几年《CS:GO》经过无数次更新但从未影响传统的竞技性,这证明本作是值得硬核玩家投入其中的。
之前也提到,一款游戏最主要的硬实力便是其自身的素质,而《CS:GO》所拥有的竞技性自然不言而喻,匹配系统和技巧值的上线则更是令这款游戏拥有系统化的竞技机制。
而游戏界不仅仅有这些热爱竞技的玩家,同样也有喜欢休闲的一类玩家,而且不占少数,实际上《CS:GO》在近几年能够如此火爆也得多亏这些轻度休闲玩家的加入。那么《CS:GO》是如何吸引他们的呢?首先,《CS:GO》在游戏模式上兼顾了轻度休闲玩家的模式,军备竞赛和死亡竞赛都是轻松快节奏的游戏模式,再加上创意工坊的独特魅力的推动,这令休闲玩家同样可以在这款硬核竞技的游戏中获得热情。
其次不得不提的便是饰品皮肤和同步上线“开箱”系统。炫酷的饰品吸引玩家,通过购买数字密钥开箱得到的饰品还能够在Steam市场进行交易,这种既能玩游戏又能小赚一笔的游戏机制增加了用户粘性,而对于轻度休闲玩家来说,这些炫酷的皮肤装饰和能够交易的机制成为了他们游玩《CS:GO》“不只是竞技”动力。
实际上,市面上的许多网游同样拥有类似的物品交易系统,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将获得物品摆摊进行出售,以获得现实货币兑换的游戏币。而《CS:GO》的不同之处在于物品的掉落机制是随机的,玩家无需像一般网游那样必须通过某个副本才能够获得可出售的物品,只需轻松完成一局游戏,便有几率获得掉落的箱子。而之后仅需拿从市场或个人交易获得的密钥来打开箱子,便能获得可交易的皮肤饰品。
国际大赛的推动
近年来,《CS:GO》在Dreamhack、Eswc、IEM等国际大赛中开始举足轻重起来,这与V社的努力自然离不开关系,但同时这也侧面印证了这款游戏正在逐渐火爆,拥有海量的观众才是举办比赛的核心推动力。而随着在国际大赛中《CS:GO》曝光率的增加,这也反过来帮助游戏获得了更高的人气。不过在此说一些题外话,虽然目前《CS:GO》中国用户正逐渐增加,但目前为在正规比赛上仍属于起步阶段,许多国内《CS:GO》战队都是新建立或由《CS1.6》战队转型而来。以下是2015年度全球20强战队(数据来自)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仍然是欧美战队占据榜单重要位置。
喜闻乐见的“菠菜”
何为“菠菜”,实机上这是“博彩”的谐音,就是比赛后的奖励。随着饰品交易市场的出现,以及《CS:GO》逐渐频繁的赛事,博彩也随之诞生。目前运营《CS:GO》博彩的网站为csgolounge,他们开发了一套完整的饰品博彩系统,玩家在押注某个战队赢得一场比赛后,就能够获得相应的随机饰品。如同现实中的足球比赛一样,饰品博彩能够让观看比赛的过程更加刺激和爽快,而从一定程度上也给《CS:GO》带来了极高的人气和曝光率。
最后,不无遗憾的是,虽然《CS:GO》在国外热火朝天,但在国内这款经典元素的FPS游戏却依然不愠不火。国内玩家缺乏对这款游戏的认识,没有合适的代理商进行推广和运营可能是最大的硬伤。在不久之前,腾讯推出的一项调查表中赫然出现了《CS:GO》的身影,一时间玩家们都纷纷猜测难道腾讯将会代理这款游戏?不过最后腾讯还是对此进行了辟谣。不过在Steam中国用户数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CS:GO》在国内的成长是必然趋势,未来还是充满无限可能的。
此外,同为V社看家作品的《Dota2》在全球也拥有火爆人气。那么两者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首先从SteamSpy的数据上来看,《Dota2》目前拥有5864万的用户总量,而从下图则可以明显观察到各个国家的分布情况。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目前《Dota2》的用户数量排名第三,占据了总量的9.76%。
虽然两款游戏的游戏类型风马牛不相及,但它们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先前所提到的《CS:GO》能够如此火爆的原因,有些甚至可以直接套用在《Dota2》上。例如博彩业,《Dota2》与《CS:GO》如出一辙,同样是依靠赛事来进行饰品博彩,《Dota2》的博彩网站名为dota2lounge。再比如饰品交易,V社所拥有的平台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安全的系统和市场需求令《CS:GO》与《Dota2》的饰品交易火爆异常。
但是,如果想要具体说明《Dota2》火爆的原因,还是要与《CS:GO》分开谈才能更好帮助理解。
首先,与《CS》系列在国际竞技FPS市场一家独大的情况不同,实际上《Dota2》在类型上并未拥有很大优势。如今业界MOBA游戏风行,《英雄联盟》、《风暴英雄》等作品皆为其中的实力大作,想在这片市场分一碗羹谈何容易。但好在《Dota2》有一个强大的前辈,MOBA玩家都熟知的《DOTA》成为了一个撑起《Dota2》的脊梁,已经积累好的品牌效应令《Dota2》未出先火。
然而,与之前提到的《CS:GO》面对《CS1.6》一样,《Dota2》同样也需要面对来自《DOTA》的压力,甚至还有其它MOBA游戏的竞争。所以在一开始它也未能取得空前的反响,所以这时候,单靠惨烈的游戏素质竞争并不能带来太多的优势,V社必须剑走偏锋。
强大的营销策略
关于《Dota2》的赛事,最引人瞩目的恐怕非Ti赛事(The International Dota2 Championships)莫属了。2015年的Ti5赛事,奖金池高达1800万美元,这是赛事反哺游戏最好的一个例子。
虽然Ti赛事可以免费观战,但购买了虚拟门票“小紫本”则能够获得更多的奖励,还可以通过行动支持自己心爱的游戏。而通过门票的出售,这又更加激发了赞助商的赞助热情,使《Dota2》的比赛奖金不断增加,奖金增加则能够吸引更多的职业战队,从而实现玩家、开发商及职业战队三赢的局面。而最终带来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Dota2》变得更加火爆。
通过以上的诸多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结论。游戏火爆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游戏性,当面对市场上诸多同类型竞争对手时,平台优势和营销策略往往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我们也不能将品牌优势完全套用在所有游戏当中,对于竞技游戏而言,品牌所带来的优势是令更多人知道这款游戏,而并不能成为维持游戏火爆的主要原因。《CS:GO》与《Dota2》能够在全球市场如此火爆,首先它们是V社的游戏,拥有平台优势,其次品牌也起到了推广作用。而在之后的运营过程中,竞技性与娱乐性得到平衡,再加之一系列的成功的营销政策,从而最终维持了两款游戏稳定的火爆姿态。经营许可证:皖ICP备号-1 公安机关备案:71 网站合作:1104747打不中的原因是它? 原来Hitbox依旧有问题 锐派CS:GO中文网 csgo.replays.net
打不中的原因是它? 原来Hitbox依旧有问题
近日国外玩家Dinoswarleaf在自己的测试中发现,CS:GO目前的Hitboxes在服务器中依旧存在问题。
近日国外玩家Dinoswarleaf在自己的测试中发现,CS:GO目前的Hitbox在服务器中对战依旧存在问题。 网友通过自己调试相关参数,发现虽然官方已经对Hitbox进行了BUG修复。但事实上,在实际的服务器对战当中。Hitbox依旧存在问题。
在多人对战当中,服务器中显示的Hitbox并不是完全同游戏中的人物模型相贴合。相反,在移动以及跳跃时,Hitbox同人物模型出现了脱节。这种脱节并没有规律可循。有时候Hitbox会“先人一步”,而有的时候,Hitbox则会慢半拍。在移动时这一问题还不是很明显,但在跳跃时这个问题就暴露的淋漓尽致。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有时候你的子弹虽然看起来命中了敌人,但由于Hitbox慢了一些,所以没能造成击杀。而有时候你的Hitbox又先走了一步,造成你“头戴吸铁石”的错觉。
虽然对于普通玩家而言,这个问题看起来并不严重,但在你死我活的职业赛场,这个问题就值得引起V社关注了。尤其是在Major这样的顶级CS:GO赛事当中,些许的变动就会造成不一样的结果。
不过或许我们只能报以苦笑,毕竟Hitbox的问题并没有规律,对于交战双方而言,这个时候才是真正验证己方血统的时候。
在去年9月CS:GO就因hitbox问题被送上了风口浪尖,当时是由职业选手ADREN发布视频将hitbox的问题推上台面。随后V社开始了BUG修复工作。但现在看来,修复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相关测试视频: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麦克风有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