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四渡赤水出奇兵简谱,纵犬狈为奸。猜一三国人物

  新野一带  /photo//6109.jpg
  读通鉴论(节选)
王夫之  译文:关羽是个可用之材呀,而他最终败亡是由于被刘备娇惯的缘故,而这不是应有的将将之道。所以韩信说刘邦:“陛下能将将。”能将将则取天下有余。刘备入蜀时,率领诸葛亮、张飞、赵云前去,而留关羽守江陵,是因为关羽值得信任而勇敢。蜀与吴若即若离,仅以勇敢自矜的人,怎么能让他居于两国之间呢?定下孙刘联合战略的是诸葛亮,要攻击曹操,而不能开罪于东吴。为刘备谋划的话,不如留诸葛亮.率赵云、张飞守江陵,而后北攻襄、樊。取四川的事,刘备自己就可以了,不必劳驾诸葛亮。然而最终用关羽,是因为私人感情,却没想到关羽激怒孙权,使孙权向曹操纳降,而鲁肃的计策不能实施。  刘备难道不能带着关羽吗?是认为诸葛亮不能起作用的缘故。是怀疑诸葛亮与东吴的交情牢固,自己对此不够满意。所以刘邦说自己能用张良,虽然自己是曹参的老朋友。而运筹帷幄只有张良参与。不因其勇敢而娇惯,连韩信、彭越也折服,何况曹参呢?刘备信任诸葛亮的程度不如关羽,这是很明显的事情。诸葛瑾来访时诸葛亮不敢与他私下见面,刘备去世前又有“君自取之”的话,是有诸葛亮却不用,却相信骄傲的关羽,最后断绝了向曹操兴师问罪的希望,过失岂全在关羽?其实也是刘备自己的错误呀。  
  译文:魏延要求从子午谷直捣长安,是正兵。诸葛亮西出祁山、趋秦、陇,是奇兵.刘邦舍栈道出陈仓,以奇兵取三秦,三秦势力溃散,因为拊其后背震惊造成的,但是曹魏不是这样.以堂堂之阵攻坚,即使得到秦、陇,而长安自守有余.曹魏必守的是长安,长安攻不下来,蜀汉是不能把曹魏怎么样的.迂回西方,曹魏以为蜀军有所畏惧不敢向前,那么敌人气势越壮,而我军则疲于屡战了。  对于夏侯楙其实是有机可乘的,曹魏见汉兵数年不出而松懈,猝然来临,救援不及,是会得手的.过十天半月,援军越多,守备越牢固,想攻克长安也不能了,何况整个曹魏呢?所以陈寿认为应变将略非诸葛亮所长,这说法确实是对的。  而诸葛亮谋划数年,一朝奋起,又怎能想不到这些呢?如果真的心有畏惧,哪如不出兵以免劳民呢?诸葛亮胸怀全局,知道曹魏不会旦夕而亡,刘禅不能起于一隅而光复.他出师北伐,攻是为了守,而且不能示意于人,所以不能使魏延服气并导致抱怨。  秦、陇一带不是长安的要地,却是蜀汉的门户.天水、南安、安定,地势险要,如果收回来作为屏障,那么武都、阴平能够在怀抱之中,曹魏不能越剑阁拿下蜀汉北部,也不能绕道阴平捣向蜀汉西部,而蜀汉可巩固下来,再待时而进.诸葛亮的打算就在这里.曹魏后来果然由阴平袭击蜀汉,所以可知诸葛亮的计划是以攻为守。  诸葛亮一开始为刘备谋划说:“天下有变,命将出宛洛,自向秦川”。只有直指长安,则与宛洛之师呼应;如果西出陇右,则与宛洛相距千里之外,首尾相绝而不相知。由此可知祁山之师,不是诸葛亮的本意,主弱而敌强,所以改为保蜀之计。诸葛亮有不得已之处,不能一一对魏延他们讲。  
  译文:曹操推心置腹对待智谋之士,所以长于谋略的人,相继而兴.曹操智有所穷,则荀或、郭嘉、荀攸、高柔等人出主意,所以算无遗策.等到曹丕时代,贾诩、辛毗、刘晔、孙资也能料定千里之外.所以以曹丕、曹叡很一般的能力,也能抗住孙权、诸葛亮这样的智勇之人,保得统治稳固.  诸葛亮北伐屡出无功,都以为是司马懿力拒.其实早定下大计的是孙资.蜀兵刚出,三辅震惊.但是大举发兵迎击于汉中.并非应敌之道.如果真那样做,则曹魏大势去矣.蜀汉刚出兵时全力求战,气势锐利,曹魏关中空虚,如冒险决战,形势危险.如一战而败被蜀汉所乘,长安失守,蜀汉再出关捣向宛洛,就是重复刘邦打败项羽的故事,曹魏怎能不危险呢?孙资审时度势,派兵占据要地.敌方虽盛却不能越过险要.己方坐食秦川之粮.虽然诸葛亮志大谋深,但对曹魏漠然不回应的做法也无可奈何.孙资只言片语定计在前,而拒诸葛、挫姜维,收效于数十年之后,司马懿始终坚持这一谋略。  曹魏有的是智谋之士,昏庸之主采用他们的计策就不会有危险。所以说善于用人者,可以无敌于天下。  
  译文:诸葛亮遗令魏延断后,是为蒋琬、费祎考虑。李福来请示时,他已将蜀汉交于蒋、费二人。而绝对不能治蜀的人,就是魏延。魏延地位仅亚于诸葛亮,但难于驾驭。蒋琬不曾参与军务,威望不高。魏延如果入蜀而挟持孱弱的刘禅,蒋琬固然争不过他。那么蜀汉就在魏延掌中了。只有大军撤退而魏延不孤立于外,杨仪先退而魏延不能入主中枢,虽然愤激之下出了乱子,但一个人就能制住。  魏延之乱,不北上降魏而南下进攻杨仪,评论的人认为他无反叛之心.虽然如此,但谁能保证呢?魏延作为偏将率孤军,主帅死而向曹魏投降,只能成为司马懿的属吏罢了,南辕不北驾,自然不想屈居司马懿之下.假如他掌握全蜀之兵,而想夺取大权任意而为,成则篡汉,不成则拿三巴之地降魏,司马懿不得不重用他.降也好,不降也好,又怎么可以原谅呢?杨仪是福气小的人物,他说“吾若举军就魏,宁当落度如此。”是屈于司马懿之下而不惭愧。让他先回来,姜维与魏延断后,蒋琬谈笑间即可将其废弃,是不能与魏延相比的。所以说诸葛亮的计谋是很周全的。二将内讧而国家无损。不然,将领争斗于内,敌人必然乘虚而入,以司马懿的智力岂不能乘机灭蜀,却为何退兵呢?”    王夫之的这段评论似乎太离谱……  
  夏口一带   /photo//6109.jpg
  魏延死于关系网[zt]  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与东吴修好,并且平定南方之后,就一心一意,出师伐魏,希望兴复汉室,还都中原。在前后七年之中,六出祁山,未能如愿,最后病死在前线。 正如他自己在《出师表》中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读史至此,无不扼腕叹息。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病死的地方是五丈原,后人在这个著名的古战场上修了一座庙来纪念他,现在这里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未登五丈原,先过高店镇,因为当时诸葛亮手下的大将魏延曾经在此扎营,所以此镇又名“魏延城”。   
魏延是蜀汉名将,他的地位仅次于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对蜀汉的开国,立下汗马功劳,深得刘备的信任,屡次委以重位。但是最后竟以“反叛”的罪名被诛,其事令人怀疑。据说其人脑后有“反骨”,故而“久后必反”云云。  “反骨”是个什么东西
• 诸葛亮的遗命真相难明
   • 魏延不反,千秋自有公论
• 真正意图谋反的是杨仪   “反骨”是个什么东西  所谓“反骨”是个什么东西?恐怕没有人能说清楚。如果“反骨”是天生的,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凡生“反骨”之人“久后必反”,则其罪责不在本人,而在父母 直至祖先。如魏延是因脑后生有“反骨”而反叛,则历史上的许多大叛徒如张弘范、吴三桂等人是否也生有“反骨”?这种小说家言,难以置信。   
而且,“反骨”之“反”究竟作何解释,也很难说。有时候,“反”是投敌叛国;有时候,“反”是弃暗投明。需要查明所“反”者是何人,为 何而“反”。不能一概而论,凡“反”必错。对于魏延,应该看他所“反”何事,所“反”何人,而且究竟“反”了没有?本着“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要考查全部 历史”的原则,我们不妨认真探讨一下他的生平事迹。   
魏延是在荆州战事中弃暗投明,投入刘备队伍的。他不大会说话,但是作战勇敢,办事负责,颇得刘备的赞赏。《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中 说:刘备决定建都成都,先委关羽镇守荆州以防东吴,更欲选拔大将镇守汉中以防曹魏。蜀汉上下都认为此任非张飞莫属,张飞亦以此自许,但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 外,刘备竟然破格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独当重任,因此“一军尽惊”。魏延受命之际,刘备问他:如敌人来犯,将如何对付?他慨然回答:“如曹操举 天下(之兵)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响当当的两句话,真是气壮山河。   
魏延并没有吹牛。他治军谨严,善养士卒;作为第一任汉中太守,也善于抚民,善于规划战守。在刚愎自用的关羽大意失荆州,自己也丢了脑袋 的时候,魏延镇守的汉中前线固若金汤,可谓不辱使命。在诸葛亮大举伐魏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因此,在蜀汉的北伐大军之中,他是仅次于诸葛亮 的第二号人物。   
诸葛亮在大举北伐之前,曾在汉中举行军事会议。魏延在会上提出自己的进军方案,希望能率领一支奇兵经过子午谷奇袭长安,采取分进合击的 战略规复故都。可惜这个计划被诸葛亮所否定。从日后诸葛亮的进军过于谨慎,以致师老无功的结局来看,魏延的主张确有可取之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 “魏延请从子午谷直捣长安,正兵也;诸葛亮绕山而西出祁山,趋秦陇,奇兵也。”他认为仅从军事角度来看,魏延的意见是正确的。但是诸葛亮的内心自有苦衷, 因为敌强我弱,暂时只能以攻为守,拖延时间,以待局势的发展变化。“公(指诸葛亮)盖有不得已焉者,特未可一一与魏延辈语也(不便把话说明)”。魏延被蒙 在鼓里,自然会因献计不用而耿耿于怀,偶然会发发牢骚。虽然两人的意见有所不同,但并不影响工作。诸葛亮深知魏延的才干与胆识,每次北伐,多以他为先锋; 魏延也坚决服从军令,忠实完成任务,双方长期相安无事。   
诸葛亮虽是山东琅邪人,但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湖北襄阳度过的。蜀汉建国,不少襄阳人士受到重用,如“马氏五常”的马良、马谡;向氏叔侄 的向朗、向宠;以及董恢、廖化、杨仪等等,这显然与诸葛亮对他们的了解与偏爱有关。杨仪是文官,因为能说会道,被诸葛亮逐步提拔为幕僚长,就不免常以诸葛 亮的名义对诸将发号施令。魏延自恃功高,从来不买他的账,两人之间多次发生冲突,积怨甚深。   魏延自认为是蜀汉的老臣宿将,对于后辈,盛气凌人,丝毫不懂人际关系的重要,谁知这就成了他的致命伤。在魏延身处前线一心抗敌之时,留在诸葛亮身边的杨 仪利用魏延与诸葛亮在战略上的分歧,屡进谗言,说魏延常发牢骚,不外“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之类。诸葛亮虽然常常勉 励双方和衷共济,以大局为重,但是年深日久,也不免逐渐受到谗言的影响,渐渐疏远魏延。杨仪在取得诸葛亮的信任之后,有计划地从朝内到军中都拉了关系,大 组关系网,做好了日后与魏延争权的充分准备。  诸葛亮的遗命真相难明  诸葛亮临终之时,身边只有杨仪、姜维等人接受遗命。这有两种可能:一是病况恶化太快,来不及从前线召回魏延;二是诸葛亮在杨、魏之争中有偏向杨仪的倾向,故意只让杨仪接受遗命。究竟真相如何,后人也只能是揣测而已。据杨仪的传达,当时的遗命只有两条:   
一、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全军由杨仪统率,徐徐向汉中撤退。   
二、命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全军仍然按时行动。   
杨仪派人去向魏延传达遗命,有意激怒魏延,只要魏延抗命,他就可以用“抗命”、“谋反”的大帽子去陷害魏延,以泄私愤。梗直的魏延果然上当,他完全不相信通过杨仪传达的这个遗命,认为这是杨仪伪造的,对于“遗命”,当时就表示了如下的态度:   
一、“丞相虽亡,吾自现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耶!”(《三国志•蜀志•魏延传》)   
二、“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三国志•蜀志•魏延传》)   
魏延抗命,让杨仪抓住了把柄,而且退兵的命令是以诸葛亮的名义发布的(是不是杨仪所伪造,将士们并不知道),魏延既然抗命,就是叛乱。杨 仪一天数次以羽书飞报成都,说是魏延谋反。魏延也派人飞报成都,说是杨仪谋反。双方互相攻击,羽书交驰,使得蜀汉朝内君臣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在不明 真相的情况下,蜀汉君臣只好凭关系,凭印象,采取了保仪(相信杨仪不反)疑延(对魏延有怀疑)的态度。就是这种有所偏袒的态度,被杨仪充分利用,要了魏延 的命。   
魏延忠心耿耿,对国家尽心竭力,问心无愧。他自认为只是不买杨仪的账,并非对蜀汉政府抗命,相信事情总有澄清的一天。于是他命令部下抢 在杨仪之前,先到汉中。当时敌人在北,汉中在南。如果说他谋反投敌,为什么他不向北去,反而南下呢?正因为他内心坦然,根本未做最坏的准备。杨仪则是下了 决心,准备把他整到底。杨仪到处传达“军令”、“政令”,说他谋反,使他军心涣散,最后利用他还很信得过的马岱接近他,乘机袭杀了他。魏延至死都得不到一 次申辩的机会,真是冤沉海底。  魏延不反,千秋自有公论  魏延是不是谋反,《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已经说了公道话。他说“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并非“背叛”。《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更肯定了这一点,指出:“延欲杀仪等,冀时论以己代诸葛亮辅政,故不降魏而南还击仪,实无反意也。”   
魏延是不是“意图谋反”?我们从魏延死后杨仪的表现也可以略窥真相。《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中说:当马岱把魏延的人头交给杨仪之时, “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后代的论者认为杨仪“以私愤杀大将,罪浮于延”,“夷其三族,亦太甚矣”(《三国志集解》)。就算 是魏延真的谋反,杨仪奉命诛延,既诛之后,也应该哀矜不喜。因为这究竟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而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当时大敌当前,诸葛亮刚刚去世,自己 队伍里的自相残杀,不管规模大小,都会使人觉得痛惜。面对魏延的头,杨仪居然兴高采烈,还要踹上几脚,大骂一番,并且诛其三族,表现出小人报仇的快意,实 在是暴露了自己卑劣的真面目。  真正意图谋反的是杨仪  其实,真正“意图谋反”的不是魏延而是杨仪。读者诸君!请看以下的历史事实:当年杨仪领军回到成都,自以为有很大的功劳,应该接替诸葛亮秉政,不料这一位 置竟为蒋琬所得,他大失所望,满腹牢骚,发了不少怨言。估计蜀汉君臣当时已经逐渐了解杨魏之争的真相,对杨仪已有不好的看法,所以对他作了冷处理,只给他 一个有职无权的中军师的虚衔。据《三国志•蜀志•杨仪传》的记载:杨仪认为自己的资格比蒋琬老,才能又过之,用蒋琬不用自己,太不公平,于是“怨愤形于声 色,叹咤之声,发于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别人听到他说了许多太过火的话,不敢答理他)。费?去安慰他,他直率地说:“往者丞相(诸葛亮) 亡殁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冷落)如此耶?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这就充分说明,杨仪当时已经有过率领全军投魏的打算,只是犹豫不决,没 有实行,所以事后追悔不已。   
看到他如此怨气冲天,费?不敢隐瞒,如实表奏朝廷。后主遂废杨仪为庶人,“徙汉嘉郡”,总算坦白从宽,没有杀头。但他到了徙所,“复上 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杨仪害人终害己,死有余辜。只可惜魏延冤死,从此“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令人无限惋惜。   
一代名将魏延,不死于敌人的明枪,却死于自己人的暗箭,而且背上了长期洗不清的罪名,实在令人同情。纵观他的一生,查不出半点谋反的事 实。他为了实现兴复汉室的宏愿,敢于提出与诸葛亮不同的作战方案,这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可贵的。杨仪说他因建议不被采纳而发牢骚,即或确有其事,也不过 是欠缺修养,谈不上有什么“反”意。诸葛亮在世时,他始终服从军令,从无任何越轨行动;诸葛亮去世后,他反对退兵,主张继续伐魏,这不仅符合蜀汉的国策, 也是为了继承诸葛亮的事业,实现诸葛亮的遗志,这又有什么不对!因此而被加上“意图谋反”的罪名,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看来,魏延的所谓“反骨”,不过是孤高自傲的“傲骨”而已。对于国家,他本着一片忠心,敢于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不懂得揣摩长官意志, 进行迎合;对于同事,又不善于搞好人际关系,完全不了解“关系学”、“关系网”的厉害。一旦遭到小人暗算,转眼之间死于非命。可以说,他既非死于自己的罪 责与过错,又非死于蜀汉的军纪与国法,而是死于杨仪的“关系网”。对此,笔者不禁感慨系之。原来,“关系学”这门学问,古已有之。有些小人,深谙人情的作 用,平时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利用各种机会建立人情网,关系网,一朝有事,就可以尽量加以利用,使之对自己有利,让自己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稳操胜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杨仪是个很会拉关系的小人,但是与他有交情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他的党羽,也不一定是小人,只不过是在感情上有些偏向 他,被他充分利用了而已。诸葛亮虽是山东人,他的青年时期是在襄阳度过的,曾经结交过不少襄阳名士。在他投入刘备军中之后,不少襄阳人物也被延揽进来,例 如庞德公、庞统叔侄;马良、马谡兄弟;向朗、向宠叔侄以及廖化、董恢、杨仪等人。蜀汉在成都建国之后,这些襄阳人物大都有了地位,有了实权,这是杨仪“关 系网”的基础。以后杨仪与魏延不睦,更是有意结交并且讨好对魏延不满的人物。如果杨、魏之间只是一般的文武不和,这种“关系网”还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最多 不过能使杨仪稍占上风而已;但在两人发生正面冲突,互相指责对方谋反而又真相不明的时候,朝廷内外有不少人持保杨疑魏的态度,这就对魏延造成了致命伤。影 响所及,使朝廷暂时作出了支持杨仪否定魏延的决定,并且派长史蒋琬“率宿卫军诸营赴难北行”,以防魏延异动(蒋琬出兵的事《三国演义》中没有说,史料中有 此记载)。足见保杨的那些人并非附和杨仪攻击魏延,而是听信了杨仪的话,真的对魏延产生了怀疑,所以作出了必要的防范。这样一来,对魏延极为不利,道路传 闻,都说魏延谋反,朝廷已经出师讨伐,造成魏延军心涣散,不战而败。王平、马岱等人平时远不是魏延的对手,这时乘乱进兵,所以就轻而易举地击斩魏延。大家 不知内幕,听信了杨仪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杨仪是文官,平时能说会道,很会处事待人,谋反的可能性很小;魏延是武将,自恃功高,骄横跋扈,谋反的可 能性很大,两相比较,宁可信仪而疑延。如果在平时,两人有了争端,可以从容查清事实,以定是非;但在事起仓猝、真相不明的情况下,人际关系、舆论导向,能 起很大的作用。杨魏之争,杨仪为了打击魏延,可以说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关系网,不惜造谣、诬陷,大造舆论,发动一切力量攻击魏延,将对方置于死地,为达目 的,不择手段。到了魏延既死,他率军回到成都之后,真相逐渐暴露,他也就被削职闲居,最后因为怨忿、毁谤之罪下狱,畏罪自杀,既害人,又害己。蜀汉国力因 此而蒙受重大损失,已经无可挽回。令人感慨的是,小人利用“关系网”大肆活动,往往得逞于一时,致令君子蒙冤,造成许多冤、错、假案,古往今来,屡见不 鲜。  
当然,在魏延身上,毛病也是不少的,如摆老资格,盛气凌人,军阀作风,言行粗暴等等。《三国志•蜀志•费?传》中说:“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 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你看,在“并坐争论”之时,他竟然拔出佩剑,做出一副恶狠狠地要杀人的样子,这成什么体统!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他胸无城府,任 事忠诚,对人诚恳,确实属于“君子坦荡荡”这样一种类型。在杨仪身上,确也有不少长处,他能说会道。“先主(刘备)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 之”。办事也很周到、敏捷。“亮数出军,仪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他颇有心机,会玩手段。对于得罪过他的人, 他总是耿耿于怀,伺机报复。这就不免属于“小人常戚戚”这样一种类型。   
杨魏之争留给后人的教训是:   
第一,在君子与小人的较量之中,小人每每得逞。因为君子要以主要精力应付事业,对于人事斗争常常疏忽,予小人以可乘之机。君子难免败于小人之手,原因在此。   
第二,君子做事要顾大局,识大体,不为已甚,就是不会做太过分的事情。所以小人虽然多次失败,还能够潜伏以待时机。但是小人一旦得逞,对 于君子就会赶尽杀绝,死不放手,因此而造成天塌地陷,他也不管不顾。结果往往是玉石俱焚,同归于尽。杨魏之争,正是如此,杨仪费尽心机杀了魏延,自毁长 城,转瞬之间,又自取灭亡。影响所及,蜀汉政权,一蹶不振,从此就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苟延残喘而已。   
1988年秋,笔者前往关中参加一次史学会议,有机会一游五丈原古战场及其下之魏延城。当时秋风瑟瑟,一片肃杀气象。同行者北京师范大 学张守常教授诗兴大发,首吟一句,曰:“千古秋风五丈原”。笔者联想魏延蒙冤一事,乃抢接一句:“魏延城下吊魏延”。继而成诗一首,以鸣魏延之冤,并志哀 思。魏将军地下有知,将以我为知己乎!诗曰:   
千古秋风五丈原,   
魏延城下吊魏延。   
英雄何故蒙冤死?   
傲骨铮铮少奴颜。  
  鄱阳湖一带  /photo//6109.jpg
  林彪:他(彭德怀)是我们党从长期看的一个隐患,他个人品质不好,我揭发他,就是组织路线上。想大干一番,成大名,建大业,想功名显赫,死后流芳千古。非常嚣张,总想做一个大英雄。表面看是张飞,其实是魏延。毛主席去年五月说党要分裂,说的就是他,脑后有反骨。他字里行间都是反毛主席的,生活表面朴素其实是迷惑人的。    邓小平:“武候祠塑像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倒有了,魏延的就没有,诸葛亮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用好魏延,塑像的人给诸葛亮打埋伏。”    共和国风云中的毛泽东与周恩来(八十三)  江青一脸气恼,大骂陈伯达:“过去我把他看成是个书呆子,老夫子,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居然长着反骨,是魏延式的人物,到了关键时刻,吃里扒外,胳膊肘向外拐。此仇不报,我感到憋气!”    汪东兴可以说对毛“忠心耿耿”,毛冒出一句:“我看你有点象魏延,我死后你是必反的!”汪扑通长跪。(转载)    想不到这么多人都提到魏延(汗)……  
  罗东进将军谈人民军队  我在很多文件中都看到了,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的时候。也就是日本人还在进行大扫荡的情况下,也就是撵得李云龙到处跑的时候,当时刘少奇同志到山东,毛泽东就跟他说过这样一段话:说我要跟你讲一件事,现在不便跟别人说。你要认识到山东的重要性,就是说如果日本人战败,撤出中国。山东非常重要,向北可以进入东北,向南可以接应江南。我们现在的解放区有七八个,但是都比较小,没有重工业,这些地方都丢了也没关系,只要有了东北,我们就可以取得胜利。和国民党再次合作也有了条件,和他打我们也有了基础。就是说毛泽东同志在那个时候就认识了东北的重要性。  连载:刘伯承的非常之路  1947年夏季,蒋介石把主力集中在陕北、山东两翼,对我进行重点进攻。    刘伯承仅用三言两语指出:“蒋介石凭借黄河天险只以少数兵力实施防御。    这种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其中央部分就成了要害和薄弱部分。”  这里不但点破了敌方的意图,更重要的是使我军指战员懂得自己担负中央突破的战略意义,动员起来为打断这个哑铃“把”而奋战。    再根据朱元璋及清朝夺得天下的过程可以得知:蒋介石当时正确的做法应是:放弃进攻延安,将胡宗南的部队派到山东或东北。  
  转贴  《管宁传》:时钜鹿张臶,字子明,颍川胡昭,字孔明,亦养志不仕。……正始元年,戴鵀之鸟,巢臶门阴。臶告门人曰:“夫戴鵀阳鸟,而巢门阴此凶祥也。”乃援琴歌咏,作诗二篇,旬日而卒,时年一百五岁。  
  DING!!
  看电视剧《井冈山》......  [原创]当代袁绍:朱培德 敬请各位加以详实    文章提交者:冷血手无寸铁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朱 培德。中国国民党军将领。字益之。云南盐兴人。早年毕业于云南讲武堂。与我国第一元帅朱德是同学,当时合称云南讲武学堂“模范二朱”,护法战争中任滇军师 长。1920年,驻粤滇军争权,朱培德助李烈钧抗李根源,失败后,辞职赴沪。1921年,任中央直辖滇军总司令。1922年春,随孙中山北伐,任中路前敌 总指挥。陈炯明叛变,朱培德率部回师讨伐,因失利退至湘边,后入桂,参与东征讨伐。任军长兼大本营参军长并代军政部长。1924年,孙中山二次北伐,朱培 德任中路总指挥。1925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军委会委员及第三军军长,二次东征,任南路总指挥。1926年7月,北伐时任右翼总指挥。次年,任江西省主 席,1928年,历任第一集团军预备队总指挥、前敌总指挥、湘赣“剿匪”总指挥。1929年后,任参谋总长、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兼代训练总监。1934年代 理参谋总长。死于日。     朱培德,以宽厚仁慈,或者妇人之仁著称,有当代袁绍之称。念旧情,待友人宽厚。国民政府北伐期间,任第 三军(滇军)军长,后驻守江西,任江西省主席。当1927年,国民党反共的时候,各省都大肆屠杀共产党,唯有朱培德,是礼送朱德等共产党员出境,但没过多 久,又请朱德回来,就任南昌公安局长和军官教导团团长,进行军队改革,在朱德等人在南昌策划起义期间,朱培德也早有耳闻,但他为避免与朱德等友人兵戎相 见,告病假跑上庐山疗养。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在会剿和围剿中对立。 朱培德的三军,在整个北伐和争地盘扩实力的过程中,几乎没多大发展,跟程潜的六军相似。不像桂军和蒋军发展迅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古人云:仁者多助 仁者无敌。朱培德身处反动的国民政府之中,他的仁反而牵制了他的发展,这点也跟程潜相同。  
  『三国纵横』 历史上周瑜是这么死的         作者: 洗兵雨
提交日期: 19:37:27      现在大家自然都知道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我见过的一般号称符合历史的说法,都是说周瑜在西征途中“箭创复发“而死,我认为这种说法还是受了点演义 的影响,并不符合历史记载,还有人想象周瑜有心脏病或肺痨等慢性病,迟早注定会早死.另外竟还看到被孙权害死(毒死)以及周瑜并没真死的奇思创想。所以有 必要完全从历史记载的角度,分析一下周瑜是怎么死的。  ……  《王芳回忆录》:毛主席爱听京戏周瑜是被孙权气死  记得1959年三四月份,毛主席来往于沪杭之间,并于4月6日至10日在杭州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当时刘庄、汪庄还未改建好,主席办公、休息都住 在南屏游泳池。一次,我陪主席游泳后吃饭时,他因为知道我喜欢京戏,在山东根据地时还演过京戏,在《黄鹤楼》中扮演周瑜。就问我周瑜是怎么死的?我说是被 诸葛亮气死的。他说,不对。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而是被孙权气死的。孙策死后,他的老婆大乔年纪很轻,住在后宫很寂寞,因此大乔经常请小乔去陪她,有 时周瑜也陪小乔去后宫看大乔。他去的次数多了,在后宫留的时间又长,孙权因此对周瑜很有意见。但又不能当面讲,就处处刁难他,给他脸色看。再加上军事上不 断失利,一再败给诸葛亮。孙权对他的看法更大,脸色更难看。周瑜是个十分高傲,器量又小的人,哪里受得起这种屈辱,忧郁成疾,不久就病死了。  
  李敖论祢衡之死     钟
松     李敖有一篇题目叫《人到底该怎么选择?》的文章,其中论及祢衡之死。原文如下:     你写的为我辩冤白谤的文章,和前后一再劝我“勿作祢衡”的信,我很感谢。我一直没有公开或私下答复你,因为老是想好好答复一下。——承你这么用心、这么认真,我不能潦草答复,我一定得好好答复一下。     你万语千言,重点是不愿看到我做祢衡、做现代祢衡。你不愿看到我因做祢衡而牺牲掉,而被国民党干掉。你追记前年你对我说的话,你说:     “我们十八年前初识之时,我曾劝你勿为祢衡。因为那是于人无益于己有害的典型。你答我说:‘你看我象不象载福的寿考之相?’认为做祢衡也没有什么 不好。当时我看你单薄的身躯,弱不禁风的体气,也没有再劝下去。现在事过十九年,你现在已养得白白胖胖,又加上娶一个如花美眷电影明星做老婆,如果明年再 生一个儿子,则‘妻财子禄’全有了,人生如此,尚复何求!因此,我今天是劝你当年的老话,勿做祢衡。”     你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感于你的好意,没有多说什么。今年又承你来信,一再以“勿做祢衡”相劝,说:     当你我初识之时,当前年你我再见之时,我都向你作过“勿为现代祢衡”的谏劝。在你再次系狱之时,我在《文坛》发表的那一篇《‘哀’我的朋友李敖》旧文中,我仍反复表达此一心意。   现在我拜读你的《千秋评论丛书》第十二册,我欣赏你的文章越写越老辣,也惊觉到你越来越像祢衡甚至越来越凌驾祢衡之上,这是作为一个你的朋友的人,所绝对不忍和不愿看到的事,相信你能了解我这一区区心意。     我想,我实在该统一答复你一下了。     我所面临的问题,其实是一个老问题。这个问题是:“人到底该怎么选择?”千百年前,孟轲就提出这种选择的困惑,在鱼与熊掌之间,他做了深入的讨 论。他的结论是:生命虽然是我想保持的,但是如果有比生命更令我追求的,我就会舍生取义;死亡虽然是我想避免的,但是如果“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也”。“患有所不辟”不是一定要死,而是有牺牲的危险也不躲避,——并不因为有牺牲、有危险,就不干了。     孟轲的问题其实也是屈原的问题。屈原见太卜郑詹尹,说:“余有所疑,原因先生决之。”他把“疑”说了一大段,重点只是两句: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     这就是一个选择的当口。最后,屈原做了选择,他不肯“从俗富贵”,不肯“偷生”,走了与世俗相反的路线。     三国有祢衡,也有同样的问题。他也做了选择。他的选择是“宁正言不讳,以危身”的路线。他的路线是对的,至少在曹操、在刘表面前,你不能说他有什么不对。问题是他最后碰到了黄祖,黄祖是没有起码的水准的老粗,结果把祢衡杀了。     我不太觉得祢衡是有意找死,或者“寿星老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他只是“宁正言不讳”而已。至于“正言不讳”以后别人杀不杀他,他无所谓。他 没有兴趣去教育敌人,或揣摩敌人的水准。当然,他这种作风,“上的山多终遇虎”,最后碰到了黄祖型的敌人,他也一死了之,——“患有所不辟也”!     小痴兄,“人活着不仅是为了面包”,对志士仁人说来,尤其不仅如此。你说:“‘妻财子禄’全有了,人生如此,尚复何求!”这话用在凡夫俗子身上, 全没有错;但是用在志士仁人身上,就把他们看得太小了!当然你没有丝毫把老朋友看小的意思,你的动机与下笔,是一片真诚与爱护,你只是“绝对不忍看和不愿 看到”老朋友给牺牲掉而已。但是,小痴兄,难道老朋友以意气风发献身理想起,以妻财子禄屈服现状终,这种局面,是你“忍看”、“愿看”的吗?你的朋友里 面,我的朋友里面,你我共同的朋友里面,这种人还算少吗?又何必多我一个李敖呢?     记得我出世前四百年死的那位英国殉道者汤玛斯•摩尔吗?再远一点,记得我出世前七百六十五年死的那位英国殉道者汤琳斯 •贝凯特吗?他们都有着太好的“尚复何求”的条件,但是最后,最后,最后,最后还是无法弃其所守,还是都死于非命。小痴兄,这些人并 不都是有意送死的人,但他们都是为了真理,“患有所不辟也”的人。结果命中难逃一死,最后除了一死,又“尚复何求”?——谁让他们都碰到黄祖型的统治者 呢?     所以,结论是:小痴兄,你别劝我“勿作祢衡”了,你还是劝他们“勿做黄祖”吧!(当然你是不屑于劝他们的,不是吗?)     曾经有无知乙醚拿李敖同易中天作比较,堪称将天比地。易中天不仅在人格、学问、见识和对历史的影响力上和李敖没得比,甚至在一些具体历史事件的看 法上,李敖都让易中天望尘莫及。以祢衡之死为例:像李敖这样真正一流的知识分子,是不会认为祢衡“有意找死”的。真正一流的知识分子,更不会像易中天那 样,处处为统治者辩护,永远站在胜利者一边。  
   三国人物曾是谁?(zt)  在古典名著&&喻世明言&&里有记,依照果报,阎王判三国时的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是刘邦转世,判韩信转生为曹操。 为汉家打天下的其他两位大功臣彭越、英布则转生成刘备和孙权,因为刘邦怨杀了他们,所以他们三分刘家天下,成三足鼎立之势。   但有主必有仆,有友亦有敌,所以在汉初出场的人物,又根据自己在汉初时的善恶所为,也在三国出场,来了一番果报轮回。   
  彭越仁义,所以转生成刘备,命定为蜀帝,但彭越担心 &三分天下,是大乱之时,西蜀一隅之地,怎能敌得吴,魏?&阎王便给他配了几个助手,将韩信的原军师蒯通配他 &你足智多谋,发你在南阳托生,复姓诸葛,名亮,表字孔明,号为卧龙。为刘备军师,共立江山。& 这蒯通聪慧异常,在韩信手下做军师,早看出刘邦多疑猜忌,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福,屡告韩信,怎奈韩信不听,还怀疑他要谋反,所以只得假装疯魔,逃回田 里。这次转生为刘备军师诸葛亮,尽才尽忠,君臣二人惺惺相惜,不枉来世一场。刘备的另一军师庞统,是给韩信算错命的算命先生许复转生。阎王判他帮刘备取四 川,但三十二岁死于落凤坡下,与韩信同寿,以为算命不准之报。   
  配了军师,还需良将。判樊哙和项羽转生为张飞和关羽。&你俩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与刘备桃园结义,共立基业。樊烩不合纵妻吕须帮助吕后为虐,妻罪坐夫。项 羽不合杀害秦王子婴,火烧咸阳,二人都注定凶死。但樊哙生前忠勇,并无馅媚;项羽不杀太公,不污吕后,不于酒席上暗算人;有此三德,注定来生俱义勇刚直, 死而为神。&赵子龙则是纪信转世,他是&楚汉之争&时保护刘邦有功的著名大将,他冒充刘邦出降,掩护刘邦出逃,被项羽烧死。   
  再配内宫:刘邦宠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这次转生为刘备正宫甘夫人,被吕后用鸠酒毒杀的赵王如意转生为刘禅,小名阿斗,后为刘后主,享四十八年福,以偿前世之苦。   
  至于萧何,因为韩信与萧何的关系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转生为杨修,为曹操主簿,聪明盖世,大俸大禄,以报&成&韩信之恩,不合参破曹操兵机,为操所杀,以报哄韩信入长乐宫,&败&韩信之仇。   
  猜猜&遥想当年,小乔初嫁了,英姿勃发&的周公谨又是谁投胎?是先事项羽,后奉刘邦,又被刘邦所害的丁公。阎王判说 &发你孙权手下为将,被孔明气死,寿止三十五而卒。原你事项羽不了,来生事孙权也不了也!&......   
  真有意思,一群在汉初时中原逐鹿的风云人物,三百五十年汉末又再相遇,但是风水轮流转,人间大戏反过来演了一遍,公公平平,明察秋毫,神目如电。正如书中有诗为证:   
  半日阎罗判断明,   冤冤相报气皆平。   劝人莫作亏心事,   祸福昭然人自迎。   
  魏论上
风萧萧易水寒 译      过去,东汉衰败的时候,英雄们纷纷起兵来争夺天下,人人都拥有其用来争夺天下的资本。袁术和袁绍凭借的是势力,吕布凭借的是勇气,然而曹公凭借的是智 力,刘备和孙权各自拥有巧妙而不完全的智慧和勇气。凭借势力而起兵的人,势力衰微后就会溃散;凭借勇气和敌人战斗的人,勇气用尽了就会被擒获。只有用智慧 来应对,才能经常处于真正强大的处境而去除单凭势力或单凭勇气的弊端。这就是二袁、吕布均失败而曹公收取了他们的资本,刘备、孙权仅仅能在边域之处自保的 原因。      在二袁起兵的时候,凭借他们的世代相传的资本来震撼天下。袁绍发动四州的兵马,向南进军逼近官渡;袁术占据南阳,借此侵扰江淮之地,不久窃取了帝位; 吕布骁勇善战,辗转战斗英勇无前来争夺兖州。在那个时候,天下观察曹公的人,都怀疑他不会再奋起了。人们所争先恐后依附的,是二袁和吕布。唯独曹公在退却 中凭借智慧起兵与其交战,率领万余军队,在北边击败袁绍,平定辽东和河北之地;聚集三县的人马,向东抓获吕布获取了山东之地;使袁术在淮北处于困难境地, 整日惊慌,无处可归,终于因为逃窜而死。但是曹公所谋划的计谋策略,经常处有余地,很少处于困境。哪些所称道的有势力和有勇气的人,一但溃散失败后,就再 也不能与曹公匹敌。在那以后,天下人都开始信服曹公无敌的本领,而且认为二袁、吕布根本不足依靠啊。至于那些凭借着势力和武力以及拥有不完全智力勇气之 人,也都知道曹公唯独因为智慧而强大,不可以轻易对敌,所以常常从内心里害怕以至于一起来逼迫他。唯独曹公凭仗着自己的智慧足够横扫天下,并能使天下人都 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所以常常轻视敌人,认为敌人根本不足担心。在他向东征讨刘备的时候,袁绍打算袭击他的后方;在他在官渡和袁绍相持的时候,孙权打算偷 袭他;在他向北征讨乌桓的时候,刘备想要趁此机会攻击他。三场战争之所以导致敌军打算入侵,是因为这正是那些打算伺机进攻之人起兵的时机啊。然而曹公毫不 顾虑,没有深思后果而重新考虑自己的计划,也实在是太自负智慧而轻视敌人了,因此数次面临危险而侥幸无事。虽然这样,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不起兵的原因,是 刘备必须征讨,袁绍必须抗拒,且他们又近在徐州和官渡。与其让人家来算计我,我仍然需要应对它们,(不如我先起兵,)不会拥有完全失败的危险。至于乌桓这 场战役,是其轻视敌人迅速入侵,勉强免于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在那时确实没有什么危险(,而不是由于智慧的缘故)。      袁绍虽然不是曹操的敌手,也可称得上是一时的豪杰,纵横在黄河以北,拥有四州的领土,向南进军来争夺天下,短时间被彻底击败了,最后终于因为忧虑而 死。他的两个儿子懦弱浅薄,才能低下,且不成器,曹公轻而易举驱逐了他们,向北逃往乌桓,仅仅为了苟且偷生而已,虽然没有被杀死,也能知道他们不会有什么 作为了。在那个时候,中原没有安定,辽东和河北新近依附,而孙权、刘备在其后方窥伺,仅仅是没有得到机会而发动罢了。此时曹操正在穷尽自己的兵力,远征塞 北之地,在辽东三郡和乌桓发动一场并不是急需的战役,希图能幸运的进行一场决战。唉,这真可称得上是最危险的时候了!假如刘表能够稍微看出此时的机遇,使 刘备的谋划得以实现,率领荆州的军队,趁许都空虚之时席兵攻来,那么魏的基业就会被从根拔起。曹公即使回来,黄河以南之地不能再为魏所拥有了。但是曹操数 次这样做而从不顾虑的原因,正是因为自持其智慧足够迎对制服敌人以至于轻视敌人。官渡、徐州的战役,就形式来说不得不应对,即使轻视敌人也是可以的。现在 携带兵马奔袭万里,后方都是敌人和仇家,然而向前攻击强劲的敌人,而且十分轻视敌人毫不顾虑,这也太失策了。刘备之所以不能举兵,正是因为上天在辅助魏国 啊。      可惜啊!人唯独智慧最难得到。假如获得了难得可贵的智慧,并谨慎的处置和使用它,则没有地方不能成功的。如今却依仗智慧而轻视别人,那么和不聪明的人 又有什么区别呢?曹公屡次险些陷入灾祸却侥幸避免的原因,是上天在保全他啊。后人不要去效法曹公,而认为天下可以轻而易举得到啊。  
北宋 何去非
风萧萧易水寒 译    有人说:刘备争夺天下,不依靠中原而选择向西进入巴蜀,没有占据正确的地理位置,这应该就是刘备最终没有获 得成功的原因吧?何博士说:虽然确实有这样的事,但是刘备并非故意舍弃了中原而选择了西入巴蜀,因为刘 备争夺中原没有得到,然后才放弃了中原西入巴蜀.刘备之所以选择向西发展,正是因为他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已经 用尽了,在势不得已之下,才在晚年时这样做.    在汉末豪杰蜂起的时候,刘备已经和他们在中原周旋了:早年得到徐州之地而被吕布夺取了,中年得到了豫州之地而被曹操夺取了,晚年得到了荆州之地而被孙权夺 取了.刘备打算中兴汉室,其实一日都未尝忘记中原.最后中原没有落脚之地,不得已才放弃了然后西入巴蜀,这是和曹操孙权战斗失败的结果.刘备刚失去豫州而 向南依靠刘表的时候,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得到了孔明,而孔明指导他取荆州和益州以为自己的基本,难道孔明会认为中原不足以凭借,而区区的荆州益州这边远之 地足够有所作为吗?同样是因为当时魏国控制了中原,而吴国已经控制了江南地区,天下不是吴国和魏国的地方,只剩下荆州和益州了,假使刘备不攻取这两个地 方,就将没有立足之地了.所以一旦赤壁打败了曹操刘备立刻攻取了荆州,然后驱逐了刘璋取得了荆州,这正是孔明的谋略啊.虽然是这样,孔明对于这两州之地, 能够正确的攻取了,但是没有正确的使用.最后导致失去了荆州,而只能偏劳蜀国人民,功业也因此没有成功,确实有其原因的.    那荆州的土地,在吴国和蜀国之间,是两国必争之地.根据形势来说,从吴国攻取荆州,路近且顺利;从蜀国争夺荆州,路远而且艰难.蜀国不能拥有荆州,和魏国 不能拥有汉中是一个道理.所以刘备早上得到益州,孙权晚上就想得到荆州.孙权求取荆州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刘备得到蜀地而对荆州已经不在乎了,只是因为刘备 从蜀地来和他争夺,不如东吴顺利的缘故啊.所以孙权直接索要荆州,就是为了显示孙权有权利收归己有.然后刘备刚没有理会而孙权已经夺取了荆州三郡,刘备无 法争夺,只好分荆州两分.此时蜀汉的荆州已经成了分裂不全的荆州,还有孙权虎视眈眈的在后面等待机会,若为荆州考虑,只有坐镇荆州才能安全,轻举妄动就会 带来危险.诸葛亮没有察觉到这种情况,凭借着关羽的勇猛,让他率领自己的军队向北攻打魏国的襄阳.导致了孙权袭击关羽后方,杀了关羽获得了全部的荆州.这 正是孔明对荆州使用的失误啊.从此以后,刘备所拥有的,只剩下益州了.虽然益州可以凭险据守,魏国不敢轻易进攻,从而三分天下之势已成.假使刘备不西入巴 蜀,待在中原也没有办法找到立足之地.刘备死后,整个国家归孔明治理,孔明有立功的志向,但是没有成大事的能力,有聚集大众的仁德,但是又不能使他们各尽 其能.所以孔明几次动用大军以求立功,功劳却总是不成而大家已经疲倦了.这就是孔明对西蜀使用的失误啊.    关于蜀国,地方偏僻而险要,并不是图谋天下之人所必须争取的,但是也不可能不担心蜀国趁着天下之势的变化而乘乱出兵。即便是这样,蜀国和魏国的大小和强弱 是看得见的。曹操虽然死了,但是魏国并没有多大变化,又有司马懿来掌兵。孔明在这时,没有能够凭借刘备的死去,向敌人示弱,来使对方怠慢,进一步忽视我 方。训练士兵储藏粮食,一旦天下大势突变,即从黄河渭水的上游出发,一路扩兵掠粮,趁此时机起兵,就没有不遂自己意愿的道理。但是孔明居然凭借着刚刚建立 起来的蜀国,以仁义之师自称,以为天下人思念汉朝,从而向北进攻,寻求吞并魏国来复兴汉室。所以经常背着粮食奔袭千里来求仅仅数日的战斗,不是因为被打败 了退回,就是因为断粮而撤退。其原因就在于孔明急于获功,而不清楚自己的实际力量。善于用兵的人,攻打的地方是其要害而不防之处,从而能够获得胜利,这就 是出奇制胜。孔明连年用兵,但是魏国每次从容的不和其交锋来挫败他的锐气,屡屡使孔明空手而归。考虑到蜀国弱而魏国强,没有不出奇制胜的道理。蜀军每次出 兵,魏延常常要求率领万余士兵走其他道路作为奇兵,但是诸葛亮总是不答应,所以魏延对此非常气愤惋惜。孔明出兵六次,只有一次用过奇兵,就是声张由斜谷进 攻,但是实际上是进攻祁山,以此来出乎魏人的意料,一下子三郡就投降了,整个关中地区都很震恐,最后因为马谡没有听命而导致失败。这就说明了出奇兵对于用 兵来说是不可偏废的,但是孔明却不这样做。因此孔明总是轻率动兵但是没有用兵的才能。    悲哀啊!不是商汤周武那种以多打少的军队而憎恨出奇兵,军队也总是失败,这样的事情可以常做吗?即便是这样,孔明也不能不被称为贤者,因为他的智慧很多, 如果不是司马懿就不是他的对手。越国大夫范蠡对越王勾践说:“用兵的事情,文种不如我;关于治理国家和百姓,我不如文种。”范蠡能够知道自己所擅长的,也 不勉强去做他所不擅长的事情,所以他能够成功。孔明对于蜀国来说,相当于文种的位置。现在孔明把文种和范蠡的事情一个人全做了,这就是他没有两处同时成功 的原因。  
  英雄与时势
梁启超   
或云英雄造时势,或云时势造英雄,此二语皆名言也。为前之说者曰:“英雄者,人间世之造物主也。人间世之大事业,皆英雄心中所蕴蓄而发现者,虽谓世界之历史,即英雄之传记,殆无不可也。故有路得,然后有新教;有哥仑布,然后有新洲;有华盛顿,然后有美国独立;有俾士麦,然后有德国联邦。为后之说者曰:英雄者,乘时者也,非能造时者也。人群之所渐渍、积累、旁薄、蕴蓄,既已持满而将发,于斯时也,自能孕育英雄,以承其乏。故英雄虽有利益及于人群,要不过以其所受于人群之利益而还付之耳。故使路得非生于十六世纪(西人以耶稣纪年一百年为一世纪),而生于第十世纪,或不能成改革宗教之功;使十六世纪即无路得,亦必有他人起而改革之者。其他之实例亦然,虽无歌白尼,地动之说终必行于世;虽无哥仑布,美洲新世界终必出现。  
余谓两说皆是也。英雄固能造时势,时势亦能造英雄,英雄与时势,二者如形影之相随,未尝少离。既有英雄,必有时势;既有时势,必有英雄。呜呼,今日禹域之厄运,亦已极矣!地球之杀气,亦已深矣!孟子不云乎:“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斯乃举天下翘首企足喁喁焉望英雄之时也。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我同志,我少年,其可自菲薄乎?  
意大利当罗马久亡,教皇猖披,奥国干涉,岌岌不可终日之时,而始有嘉富尔;普鲁士当日耳曼列国散漫积弱,见制法人,国体全失之时,而始有俾士麦;美利坚当受英压制,民不聊生之时,而始有华盛顿。然则,人特患不英不雄耳,果为英雄,则时势之艰难危险何有焉?暴雷烈风,群鸟戢翼恐惧,而蛟龙乘之飞行绝迹焉;惊涛骇浪,鯈鱼失所错愕,而鲸鲲御之一徒千里焉。故英雄之能事,以用时势为起点,以造时势为究竟。  英雄与时势,互相为因,互相为果,造因不断,斯结果不断。  
  论三国之势
北宋 李纲  曹操之材智胜权、备,而其臣不及.吴、蜀力适相当,故三国之势鼎峙,而足以相抗.观操奇谲多,数善用兵,因敌制胜,变化如神,每战必克,挟天子而令诸侯,形顺势便.故能亡袁术于淮南,诛吕布于下邳,破袁绍于官渡,进讨乌桓,擒首潭尚,北方悉定,无后顾之忧,乃取荆州以临江汉.降张鲁,走超、遂而关陇平,其规略亦宏矣.而权藉父兄之资,仅足以守江表,屡攻合肥,师卒无成,况能长驭远驾,窥中原哉!备因败亡,奔北之余,假荆州之地,资刘璋暗弱,以取巴蜀崎岖山谷间;虽慨然有兴复汉室之志,师徒屡动,曾无尺寸之功.故曰:操之材智优于刘备. 然而吴有张昭以为骨鲠有周瑜、鲁、吕以为羽翼有甘、凌、程、黄之徒以为爪牙.蜀有孔明以为谋主,羽、飞、云、忠以为将帅.皆万人敌也.而操有一荀文若,后竟杀之.张辽、程昱、徐晃之流,不过数人,余皆碌碌无闻;故每征伐.操必亲履行阵间,此其臣所以不及吴蜀,而力适相当也.不然,以操之雄武其定江表、巴蜀奚难哉!操走赤壁,尝曰:备亦吾俦,但见事少晚.又尝临广陵以望吴军,叹其整肃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英雄所以相服者固自有道耶!   
  论兵机  国之存亡在兵,兵之胜负在机。机者时事适然之会,而安危强弱之本也。得其机则危可安,而弱可强;失其机则安必危,而强必弱。惟明足以见之,而断足以行之者,为能不失机会。而一失机会,则其国遂有至于危弱而不可复振者,势使之然也。 方曹操、袁绍之相拒于官渡也,绍兵强盛,军资有余,操兵少而粮乏,将退师。荀彧曰:&不可,此天下之大机也&操从其言,遂破绍,而定河北。其后既得荆州,败刘备于巴邱矣。使操屯兵江陵,据上游以临吴会,持久经略,则孙权不得不服.而刘备亦将无所容其身。操欲乘胜而取之,率兵数十万,水陆并进,江表震恐。虽张昭之徒,亦劝权以迎操,独周瑜、鲁肃以为不然。会诸葛孔明至,亦曰:操兵远来,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者也。诚能协规同力以破操,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遂合兵以拒操于赤壁,乘风纵火焚其舟楫。一战破之,而三国之势立。然则所谓机者,国之存亡所系,其可失乎?非见微者不可与语机,而机会之来,间不容发,固非众人之所能识也。操方有事于袁绍,备劝刘表使乘虚以袭许昌,表不能用,其后悔之。备曰: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于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若备者,真可与机者哉!   
  论英雄相忌  曹操谓刘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备方食,为之失匕箸.其后操闻孙权以荆州假备,方作书,为之落笔于地。备又尝与权论周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而周瑜亦上疏于权曰:备以枭雄之姿,而有羽、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割土地以资助之,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英雄之相忌如此。备虽宽仁得士心,而屡战多败,然天下皆以英雄评之;操亦谓之人杰。转侧扰攘之间,屡危而脱。操使之邀袁术,权委之牧荆州,皆既谴而后悔,卒能有巴蜀,与操.权抗衡,此殆天命,非独人力使之然也。   
  论天下之势如奕棋   凡定天下者,如弈棋之取势.得势而奄有局中者多胜.失势而求生边隅者多败.善任人者如弈棋之置子,夫置子不定,不足以胜敌,而况于任人乎? 汉楚之相扼于荥阳、成皋之间也,高祖虽屡败,而莫肯先退.其后既割鸿沟,羽引而南,汉军乘之,而楚遂亡.曹操、袁绍之相拒于官渡也,操虽兵少粮乏,而莫肯先退;其后焚绍辎重,绍引而北,操军乘之,而河北遂定,故若高祖、曹操者,可谓能取势者也.高祖用子房、萧何、韩信皆人杰;而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也.曹操用荀彧、张辽之徒,谋无遗策;而袁绍有一田丰,卒憝而杀之.故若高祖、曹操者,可谓能置之者也. 观四方之形势于一枰之上,任人材之智巧于拈棋之间,而天下不难定矣。   
  反经 三国权十九 (节选)
  汉高帝时,淮南王英布反。反书闻,上召诸将,问:“布反,为之奈何?”汝阴侯滕公曰:“臣客故楚令尹薛公,有筹策,可问。”上乃召见,问薛公。薛公对曰:“布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上曰:“何谓上、中、下计?”令尹曰:“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议曰:合从山东为持久之策,上计也。]何谓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议曰:长驱入洛,以决一朝之战,中计也。]何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议曰:自广江表,无窥中原之心,下计也。桓谭《新论》曰:“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及为之,工者遂基疏张置以会围,因而伐之,成多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败狐疑,须计数而定。下者则守边隅、趋作四卦, 以自生于小地。”然亦不如察薛公之言,上计云:“取吴楚、并齐鲁及燕赵者。”此广道地之谓。中计云;“取吴楚、并韩魏,塞成皋、据敖仓。”此趋要争利者也。下计云:“取吴下蔡,据长沙以临越。”此守边隅、趋作四卦者也……    桓谭的理论可称作棋盘论,麦金德的理论也许可称作同心圆论。  
  论主之明暗在赏罚
李纲  主之明暗,国之兴亡,观其赏刑则知之。娄敬脱挽辂,说高祖以都关中,即封以为奉春君.其后欲击匈奴,遣使觇之,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徒见老弱羸畜,使者十辈皆言易击.复使敬往,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往见羸弱,此必欲伏奇以争利,不可击也.高祖以为沮军,械系广武.果有平城之围,七日而后得解.乃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已斩先使十辈言可击者矣!封敬二千户,号建信侯.客有韩生者,亦说项羽以都关中,羽不能用,一言不逊即斩之.赏刑如此,然则汉安得不兴.而羽安得不亡也!曹操征乌桓,群臣谏之不从.引军从卢龙塞,道不通,堑山堙谷五百余里,遂克之.既还,召前谏者,厚赏之曰:孤乘危以侥幸,虽得之不可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也.是以相赏,后勿难言.而袁绍之南攻,田丰说之曰:曹操善用兵,虽少未可轻也.不若以久持之,今决胜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矣.不从,丰恳谏,绍以为沮众,械系之.绍军既败,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诸人闻吾败,当相哀.惟别驾当幸其言之中也.遂杀之.赏刑如此,然则操安得不兴,而绍安得不亡也.苏轼有言:为明主谋而不中,不惟无罪,乃有赏.为庸主谋而中,赏固不可得,而祸随之.吾今乃知孟德.本初所以兴亡者,真知言欤.   
  论非常之功   有非常之人,则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不能与也.昔者鲍叔牙荐管仲于齐公,曰:必欲治国家而伯诸侯,非管仲不可.于是束缚而取之鲁.至则三沐而三熏之.飨于庙而问之政,管仲乃为陈所以治国而寓兵者.行之数年,九合诸侯,而齐公以伯.萧何荐韩信于高祖,曰:信国士无双,如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于是设坛场择日而拜之以为大将.信乃为陈所以还定三秦,以弱项羽之强者.用其策,卒破楚,而高祖遂有天下.太宗之为秦王也,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玄龄曰:去者虽多,不足吝.杜如晦,王佐材也,若终守藩,无所事如晦;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与共功者"因表留幕府,从征伐,常参帷幄之谋,每议事帝所.玄龄善谋,而如晦长于断.二人同心协济,太宗多用其策,卒定祸乱,而身致太平.蜀先主之寓襄阳也,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而徐庶亦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宜枉驾见之."先主三顾之于茅庐之中亮乃劝先主取荆益,结吴为援,以御曹公.先主用其策,卒定巴蜀,而成鼎峙之势.由是观之,方艰难时,非有卓荦不群之材,乌足与论非常之功哉!   
  谢谢UnitedLegend、neah、tk543  论魏文帝献神药   魏文帝在东宫,尝会宾客,下令曰:今有神药一粒,只可以疗一人,而君.父之疾皆危,将孰献?宾客之论纷纭,以问邴原,原勃然曰:父也!文帝不敢复诘.原之对固善,然惜乎不喻之以理也!人生在三事之如一,则君与父疑乎焉分!然孔子曰:"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母之道亲而不尊,君之道尊而不亲,兼尊亲之道,其惟父乎!然则药之献于父也宜矣.  
  谈古寓今,实属不易。比易中天强大哦。
  从战争中走来(节选) zz   我想起小时候,家里炊事员的屋子里贴了张年画,是《三国演义》里的各种人物,骑赤兔马的关羽、环眼虬髯的张飞、银盔白甲的赵云,各个栩栩如生。 炊事员说,你喜欢,就拿去吧。我把画贴在自己的屋里,从那以后,常为三国里谁的本事最高和我哥争论不休。不像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那个时代的人,父亲和孩 子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多。只有在吃饭时,父亲偶尔会参加我们的争论。哥哥说赵云最厉害,我说关羽最厉害,赵云有长坂坡救阿斗,关羽有诛文丑、斩彦良。妈妈 插话说,论武艺,吕布可以说最厉害,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嘛!是啊,关羽和吕布斗了50个回合,不分胜负,张飞上去助战,又斗了30个回合,还是不 分胜负,最后刘备上去,吕布才败下阵来,可见刘关张三个才顶一个吕布;曹操手下六员猛将,许褚、典韦都和关羽、张飞打平手,可他们六个人才打败吕布。我 说,吕布算个什么东西,最他妈坏了!“你这个小子说得对!”父亲开始介入了。他说读三国,看人看三条,忠和义,再加上武功。吕布武艺高强,但不足取,因为 他不忠不义。相比之下,关羽武功之上又有忠义二字,所以他就被尊为神武大将军。    那就是关羽最厉害了?我说。    “不!义 分大义和小义,讲小义而忘大义,个人感情、个人利益至上,不顾大局的人,不足取。孙权要与之联姻,关羽说,虎女焉能嫁犬子,一句话,感情用事嘛,破坏了统 一战线,忘掉了背负的责任,丢掉了荆州这样重要的战略要地,导致了国家的失败。封了五虎上将,他不服气,比功劳、争地位。结果还是诸葛亮聪明,送他了顶高 帽子,说他胡子长得漂亮,他听了沾沾自喜。这种人,有什么出息?我看不上。”    那你喜欢谁?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兵法,讲究的是个“奇”字,出奇制胜。    但一江山岛太小了,小到只有0.7平方公里。在这狭小的地段上,密密麻麻地修建了明、暗 地堡154座,四周的岩石上层层叠叠打凿的尽是机枪发射孔。四周只要是能提供船只停靠的岸滩,早都布满了水雷和轨条砦,加之绵密的交叉火力网,叫你插翅难 飞。剩下的难以攀越的陡崖石壁,也布置了倒打火力控制。怪不得大陈守备司令刘濂一自称是“固若磐石”呢。    是啊,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能登 陆的地段人家都想到了,硬往上冲那是拿鸡蛋碰石头,人是肉长的,人再多,总多不过子弹吧?登陆部队总指挥、20军副军长黄朝天,亲自化妆成渔民,登上一条 打鱼的机帆船,一直驶到离一江山岛岸仅二三千米的海面上侦察。他后来回忆说:“才知道我们将要遇到的困难比设想的还要严重,……乐清礁、黄岩礁、海门礁都 是悬崖陡壁。”(注:国防大学《风驰虎跃一江山》272页)而这三处恰恰是预定的登陆地段。    父亲说:“对设防到这种程度的敌人,就是要在他认为不能登陆的地段登陆,在他认为不能登陆的时间登陆。邓艾伐蜀的故事听过了吧。”     三国后期,司马昭伐蜀,蜀将姜维聚兵坚守剑阁关口,魏军久攻不下。魏将邓艾亲率精兵沿西面的羊肠小道绕过剑阁,迂回蜀国内地。这支部队,逢山开路,遇河 架桥,跋涉700余里,最后,他们来到一条绝路上。面对眼前的陡壁悬崖,高山深谷,带的干粮吃完了,饥饿疲惫,军队的意志开始动摇。身为主将的邓艾,当机 立断,用毡毯裹着身子,率先从悬崖峭壁上滚了下去,将士们一个个也跟着滚了下去。这支军队终于被邓艾带出了绝境,从蜀军的背后江油杀出,一举夺占了蜀国的 都城成都。  ……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了选择突破地段,他亲自研究航拍照片,一张一张的翻来覆去地看,发现拼接部有一小段缺口,也就是航拍时, 一段狭长的海域被遗漏了。是空中侦察方案的问题?不该啊!他马上找来空军情报参谋,一问,断定是飞行员偏离了拍摄航路造成的。为什么?为什么不按规定航线 拍摄?情报参谋推测,很可能下面是敌人的高炮阵地,为了规避,飞机偏离了。父亲说,你把这个飞行员给我找来。他对这个年轻人说,我知道战争是要死人的,我 并不主张去白白送死。这个飞行高度和速度都是经过周密计算的,按守岛敌人现有的地面火器是难以击中的。我,要求你再飞一次。    为搜索敌人的工事、火力点和海域情况,空军共派出飞机17批60架次照相侦察,17批34架次目视侦察,其准确率达80%左右。     父亲回忆说,这个年轻同志的这次拍照非常成功。就在这条缝隙中,有一块距离一江山岛很近的岩礁。这是块很重要的石头。叫什么名字,他已记不清了。我也查 了一下,也没有搞清,可能是叫擂鼓礁,很响亮的名字。重要的是,在它前面还有很多块礁石,依次指向一江山岛。有趣的是,有的照片上有,有的照片上就没有。 不难判断,是暗礁,涨潮时淹没了,退潮时裸露出来。    就是它!把它圈下来。为什么不登上去呢?这是观察敌岛的绝佳位置。    20军第60师侦察科长利用夜暗,三次泅渡登上前面的礁岩,潜伏在石缝中观察,最近处离一江山岛仅300米。涨潮时全身浸泡在海水中,退潮时他们就把雨衣翻过来,在暴烈的阳光下潜伏拍照,拿到了一江山岛岸滩和潮汐线的第一手资料,为最后确定登陆地段立下了大功。     我曾看过台湾方面写的一江山战斗,很血腥,尽管文章描述的守岛蒋军如何的英勇,但对比起共产党的军队来,从战役高级指挥员,到军长,到侦察科长,到飞行 员,在国民党军队中恐怕还找不到像他们这样敬业、这样智慧、这样敢冒险的人。南京军区创作员陆柱国写过本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战火 中的青春》,主角雷震林的原形就是这位侦察科长。    最后确定的方案是,登陆地段就选择在西北角的突出部——黄岩礁和海门礁。这是个与登陆 作战条令不甚相符的地段,怪石嶙峋,像鲨鱼的牙齿般的露出水面,伴随着岩头浪和漩涡。岩头浪,就是那种冲上峭壁后反弹回来的海浪,铺天盖地地压下来,不要 说打仗,就是平时航船通过,也要惊出一身冷汗。但正因为如此,这也是敌人火力配置最弱的地段。这里离一江山的次主峰最近,只要利用满潮时节,不用涉水,就 能出其不意地直接而迅速地登岛上岸,拿下制高点,割裂敌防御体系,各个歼灭。父亲说:“这就是栈道,邓艾偷袭江油的阴平栈道。”他拿起桌上的眼镜盒比做登 陆艇,把另一只手掌立起来,说:“你看,登陆艇就这样直接撞上岩石,但不能停,还要开足马力,顶住,保证登陆兵冲上岸。就这个动作,我们反复演练。”    后来国民党方面的回忆文章说,共产党的部队几乎是从海那边的岩石顶上突然冒出来的,可怕之极!  
  张辽遇到的难题与曹丕臆想出来的难题  论魏文帝献神药  【原创】瞎聊之 现在我们怎样做女人 端娘
06:58:33  
一个年轻的朋友,在食堂吃饭时候告诉我,明年就要结婚了。她说,有一个老问题,俗不可耐,但是她却实在想问问未婚夫。什么问题呢?  
“如果你妈和我掉进水里,你先救谁”?  
我差点把嘴里的茶喷出来。  
还好,她还没有问呢。于是咱们就有了聊天的话题,猜测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首先,如果未婚夫沉默不答,而你已经知道未来的婆婆不是游泳健将,同样你也不是,那么可以确认,这位男士是孝子,而且老实,以至于不肯撒谎骗女友。可以考虑结婚,但是要有准备,他在婆媳发生大大小小的矛盾时,不可能站在你一边。  
其次,如果他笑嘻嘻地说:“当然救你啊小傻瓜。”个人建议考虑推迟婚期。  
如果他不耐烦地说:“干吗问这个,太愚昧了。”同样建议考虑推迟婚期。  
再次,如果他很严肃地看着你说:“这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blablabla…………”要么这个人很会找借口推卸责任,以及逃避矛盾;要 么是个天才,可是不近人情。前者呢,你得使劲拽着他才不会逸出轨道;后者呢,嗯,你先确信你具备伺候天才的能量、技巧、耐力……再来考虑比较好。  
如果他深情地凝视你,一言不发……估计你已经晕了,以至于忘记自己说了什么导致他这样看着你。这个人,要么是实在爱你,不肯说前面列举的任何 话来或多或少伤害你;要么是实在会伪装,你这一辈子都会被他玩得团团转。不管是哪一种,你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在他看来,恐怕你都是个小傻瓜。区别在于爱 你的话你就是可爱的小傻瓜,伪君子的话你就是个蠢女人。  
所以呢,还是不要问的好。不管答案是什么,都可能引发不良后果。   最严重的后果是,你会让他发现一个事实:原来你跟别的傻女人没什么区别!  
从这里说开来,根本上是一个我们现在怎样做女人的问题。  
老年间,女人靠男人养活,不用想就知道怎么做女人,牺牲在前,享受在后是也,婆婆第一没错的;稍近一些的老年间,女人要顶半边天,胳膊上跑得马,男人也要靠边站,那时候做女人跟做男人差不多的标准;最近,才变得比较麻烦。  
你如果凡事要男人拿主意,围着家里那点事团团转,你就是没追求的、被家庭异化到没有自我的、不会享受生活的黄脸婆。  
你要是凡事自己有主意,事业成功、工资高高、吃自己的穿自己的,可是没有时间给男人熨衬衣,没时间盯住每一次孩子家长会——前提是如果你有时间生个孩子的话——那你就是自私的、被工作异化到没有自我的、还是不会享受生活的死硬女人。  
你能做到不那么极端?OK,那你就是完全被别人的需要推着走的、随大流的、没有个性的傻女人。  
能不能用点好词儿?好吧,那么你就是完美无缺的好太太好妈妈好女儿好媳妇好上司好下属好朋友好…………你累不累?不累?看过《疯狂主妇》没有?里面有个完美典型,看看她有多惨。  
哦,有一种可能,你会说:那都是别人的看法,我才不在乎呢,我要工作就工作,要享乐就享乐。那恭喜你,你不是天生的单纯好女人就是个自私透顶的坏女人,或者你并不爱这个你要嫁的人。不管是哪一样,反正你这一辈子倒是不会多痛苦的。    
遐想中的女孩子说,也不是没有可能吧,如果两个人情投意合互相体谅一点矛盾都不发生。  
是啊,有可能啊(有可能才怪……),那你就不要制造矛盾嘛,比如非得把人家阿妈挤到河里去不可。    
这样的事情分析起来永远没个边儿,还是别找不自在了。要记住糊涂是福啊。  怎么做女人么,归根结底一句话,你先学会游泳,能自救就自救吧。    
男人是干什么用的?    
哈!      
谁说男人一定会游泳的?  
  在毛泽东身边的日子
作者:刘万镇
口述:齐吉树  这时我问江青:“江青同志,这次主席去重庆时,除了带换洗的衣服外,还需要带其他什么东西?”她想了想说:“再带点书,挑几本主席最爱看的书带去。”于是她选了几本马列的书和古代散文交给我,她还特别叮嘱我说:“你走时,不要忘记带上陈寿的《三国志》和司马迁的《史记》,这是主席最爱看的书。”  《毛泽东的艰难决策》  这天,他换了装,身着从北平刚送来的蓝布中山服,头戴周恩来给他的巴拿马帽,脚穿托叶剑 英买来 的黑皮鞋,英姿伟岸,气宇轩昂,与江青和孩子一块儿从东山坡上兴致勃勃地走下来,江青把给他准备的《红楼梦》、《三国志》等书和行李放到车上……    警卫员齐吉树陪毛 泽东到软卧,毛泽东就看起带来的《三国志》。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芦荻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皇甫嵩传》)引《孙子兵法》。毛泽东引录之后,又加了解释:“正,原则性,奇,灵活性”)  对于注家,他极称赞李贤和裴松之,而不满意颜师古,在《汉书》上,他写道:    李贤贤于颜师古远甚,确然无疑。裴松之注《三国》有极大的好处,有些近于李贤,而长篇大论,搜集历史资料,使读者感到舒服爱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此之谓与?譬如积薪,后来居上,章太炎说,读三国要读裴松之注,英雄巨眼,不其然乎?  zz
关于这次调动,还有两点要说及的:   一是关于总政治部主任的人选。在12月12日的会议上,毛泽东曾几次提到田维新。他是总政副主任,主任是李德生。李德生准备到沈阳,主席和总理曾考虑让田接任。当时毛泽东问:     “田维新同志,你是哪儿人?”     “山东东阿人。”田维新答。     “曹植埋在什么地方啊?”毛泽东又问。     “鱼山。”田维新一面回答,一面想,主席是有准备的!     毛泽东又问:“左边有个湖,是什么湖?”     田想了一下说:“嗯,要说湖,那离鱼山还远,是东平湖。”     “噢,那就对!”毛泽东考问完毕,话锋一转,说:“总政治部就交你负责了!”     周恩来保健医生回忆录
张佐良  这时,江青忽然又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喊道:“总政的田维新来了吗?”    “到!我在这里。”田维新是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是一位高个子的标准军人。他坐在人群中间,听到江青呼叫他的名字,立即站起来在原地立正,向江青行了军礼回答道。    “田维新!我问你,《共产党宣言》是哪一年发表的?”    “……”田维新一时语塞,回答不上来。如果事先未作准备,恐怕能答得上来的人不多。    “田维新!我问你呢,怎么不回答?!”   “好像是184……”    “你这个总政治部副主任,军队高级干部,连《共产党宣言》都说不清楚!”江青怒斥田维新。    “我,我没有准备……学习得不够……”    “什么学习不够?你还跟我犟嘴?”    田维新并不是犟嘴,他说的是老实话。江青不讲道理,他只好保持沉默。    “来人哪,把他的领章帽徽通通给我摘下来!”江青朝门外大声吆喝道。    立刻进来几个军人,走到田维新跟前动手摘下了作为革命军人荣誉标志的领章与帽徽。田维新昂着头一动不动地直立着,一副“视死如归”的革命军人英雄气概,对此未作任何表示。    看来,今天的事情是江青成心要整人,她事先作了安排,会场门外的解放军战士能招之即来就是证明。  
我国古代的机械大师—马钧
zz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县)人,生活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生卒年代不详。他是我国古代的机械大师。他的不少发明创造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他在传动机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称他为&天下之名巧&.  马钧从小口吃,不善言谈。  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式织绫机的诞生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丝织品最早的国家。可那时所以生产效率还很低。我国劳动人民才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明了简单的织绫机。这种织绫机有一百二十个蹑 (踏具),人们用脚踏蹑管理它,织一匹花绫得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后来,这种织绫机虽经多次简化。可到三国时,仍然是五十根经线的织绫机五十蹑,六十根经 线的织统机六十蹑,非常笨拙。马钧看到工人在这种织绫机上操作,累得满身流汗,生产效率很低,就下决心改良这种织绫机,以减轻工人的劳动。于是,他深入到 生产过程中,对旧式织绫机进行了认真研究,重新设计了一种新式织绫机。新织绫机简化了踏具,改造了桄运动机件(即开口运动机件)。原来的织绫机五十根经线 的五十蹑,六十根经线的六十蹑,马钧统统将其改成十二蹑。经过这样一改进,新织绫机不仅更精致,更简单适用,而且生产效率也比原来的提高了四、五倍,织出的提花绫锦,花纹图案奇特,花型变化多端,受到了广大丝织工人的欢迎。新织绫机的诞生,是马钧一生中最早的贡献,它大大加快了我国古代丝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为我国家庭手工业织布机奠定了某础。  龙骨水车的创造    在没有实现电力提水浇灌农田以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广泛使用着一种龙骨水车。也叫翻车。它应用齿轮的原理使其汲水,很是好用。我国应用水车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东汉时期,翻车就出现了,据古籍记载,东汉末年有个叫毕岚的人曾有翻车的制造,但那时的翻车还比较粗糙,大抵应该说是我国乡村历代通用的 龙骨水车的前身。直到三国时期,机械发明家马钧重新发明创造了一种新式翻车,才使得翻车广泛推广应用,从而形成了从东汉到三国翻车的正式产生。    马钧当时在魏国作一个小官,经常住在京城洛阳,当时在洛阳城里,有一大块坡地非常适合种蔬菜,老百姓很想把这块土地开辟成菜园,可惜因无法引水浇地,一直空闲着。马钧看到后,就下决心要解决灌溉上的困难。于是他又在机械上动脑筋。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终于创造出一种翻车,把河里的水引上了土坡,实现了老百姓的多年愿望、马钧创适的这种翻车,&其巧百倍于常&,用时极其轻便,连小孩也能转动。它不但能提水,而且还能在雨涝的时侯向外排水。可见进步之多,功效之高。这种翻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从那时起,一直被我国乡村历代所沿用,直至实现电动机械提水以前,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指南车的再现    指南车是一种辨别方向的工具。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指南车。据我国古史上传说,4000多年前,黄帝和蚩尤作战,蚩尤为使自己的军队不被打 败,便作雾气,使黄帝的军队迷失了方向。后来,黄帝制造了指南车辨别了方向,终于打败了蚩尤。又传说3000年前,远方的越裳氏(在今越南)派使臣到周 朝,迷失了回去的路线,周公遂制造指南车相赠,以作为指向工具。这些故事,虽然是传说,特别是蚩尤作雾,更是一种神话,但是我国指南车的发明,实在是极为 久远的事情。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就曾利用纯机械的结构,创造了指南车,可惜张衡造指南车的方法失传了。    到三国时期,人们只从传说上了解到指南车,但谁也没见过指南车是啥模样。当时,在魏国作给事中官的马钧对传说中的指南车极有兴趣,决心要把它重造出来。然而,一些思想保守的人知道马钧的决心后,都持怀疑态度,不相信马约能造出指南车。有一天,在魏明帝面前,一些官员就指南车和马钧展开了激烈的争 论。散骑常侍高堂隆说:&古代据说有指南车,但文献不足,不足为凭,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骁骑将军秦朗也随声附和道:&古代传说不大可信,孔夫子对三代 以上的事,也是不大相信的,恐怕不能有什么指南车。&马钧说;&愚见以为,指南车以往很可能是有过的,问题在于后人对它没有认真钻研,就原理方面看,造指 南车还不是什么很了不起的事。&高堂隆听后轻视地冷冷一笑。秦朗则更是摇头不已,他嘲讽马钧说:&你先生名钧,字德衡,钧是器具的模型,衡能决定物品的轻重,如果轻重都没有一定的标准,就可以作模型吗?&马钧道:&空口争论,又有何用?咱们试制一下,自有分晓。&随后,他们一起去见魏明帝(曹叡),明帝遂令马钧制造指南车。马钧在没有资料,没有模型的情况下,苦钻苦研,反复实验,没过多久,终于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事实胜于雄辩,马钧用实际成就,胜利地结束了这一场争论。马钧制成的指南车,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管战车如何的翻动,车上木人的手指始终指南,引起了满朝大臣的敬 佩,从此,“天下服其巧也”。这充分表现了马钧肯刻苦钻研,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  &水转百戏&研制成功    马钧在传动机械方面的研究,造诣是很深的,成绩也是极其卓著的。&水转百戏&的研制成功,足以说明这一点。    一次,有人进献给魏明帝一种木偶百戏,造型相当精美,可那些木偶只能摆在那里,不能动作,明帝觉得很遗憾。明帝问马钧:&你能使这些木偶活动吗?&马钧肯定地回答道:&能!&明帝遂命马钧加以改造。没有多久,马钧则成功地创造了&水转百戏&。他用木头制成原动轮,以水力推动,使其旋转,这样,上层的所有陈设的木人都动起来了。有的击鼓,有的吹萧,有的跳舞,有的耍剑,有的骑马,有的在绳上倒立,还有百官行署,真是变化无穷。并且这些木人出入自由,动作极其复杂,巧妙程度使原来的百戏木偶无法比拟。&水转百戏&的研制成功,在我国古代木偶艺术中,应该说是非常卓越的创造。它虽然是供封建统治者玩乐的东西,但从另一方面看,马钧已能熟练掌握和巧妙利用水利和机械方面传动的原理。   军事上的机械发明    由于马钧掌握了军事原理,因而他在军事上兵器制造方面也有不少发明创造。从历史文献当中可以证明,他在兵器学方面的精深研究,足以和同时代的军事学家诸葛亮相比。    那时候,魏国和蜀国经常打仗。蜀国大军事家诸葛亮在出师北伐时,曾发明了一种可以把箭接连发射出去的连发射远器--连弩。它每次可发数十箭,威力很大。魏军在战场上拣到,颇感惊奇。当时已经年老的马钧看到连弩后,认为这种兵器很好,说:&巧是很巧了,但还有不到的地方,如再改进一下,威力还可增加五倍。&于是,他便将连弩进行了改进,果然效果甚佳。    此外,马约还在原来作战用的发石车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出了一种新式的攻城武器——轮转式发石车。原来的发石车,象个大天平,一头挂着一个斗,斗里装满大小石头,另一头挂着许多根绳子,作战时,兵士们一齐用力拉绳子这头,装石头那头就飞快地翘起来,这样,石头就被抛出去打击敌人。这种发石车缺点很 多,每发射一次,都要花费一些时间,而且效果不大。马钧设计的新式轮转式发石车,则克服了这些缺点。它是利用一个木轮子,把石头挂在木轮上,这样,装上机 械带动轮子飞快地转动,就可以把大石头接连不断地发射出去,使敌方来不及防御。马钧曾用车轮子来做试验,可以连续把几十块砖瓦射出几百步远(一步约合1. 45米),这在当时说来,威力是相当大的。  马钧在手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三国时代最优秀的机械制造家,就是在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也不多见,堪称一代机械大师,当时,有位叫傅玄的文学家曾称赞他说:&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但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腐败没落,马钩的许多发明创造没有得到重视。他的一生,从少年到老年,一直不得志,虽然他曾作过给事中官,但他的工作仍然受到阻挠和蔑视,技巧一直未得到顺利发展的机会。尽管文学家傅玄曾几次在魏国贵族安乡侯曹义、武安侯曹爽那里推荐他,也还是没有受到重视。傅玄对此感慨颇深地说:&马先生的巧,虽古时的公输般(鲁班)、墨翟,以及近代的张衡,也比不过,但公输般和墨翟都能见用于时,张衡和马钧的一生却不能发挥其长,真是最可痛心的事。&傅玄的话道出了在封建社会里多少发明家被埋没了的事实。    马钧对人类的贡献,虽然没有被封建贵族所重视,但他的发明创造却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几千年来,他的功绩和美名一直被劳动人民所传颂。  
  纪晓岚,写过一本《阅微草堂笔记》,将戴梓的这些发明,作为好玩的东西记了下来。我们看看吧——         关于连珠铳,他写道:         “形若琵琶,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铳背,以机轮开闭,相衔如牡牝,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击火出,而铳发矣,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始需重贮。”         纪先生是作为好玩的东西记下来的,不是作为重要的东西记下来的。他记这些东西时,这东西尚没有失传。如果他真的认为是国之利器,那为什么不找人仿造甚至大量制造呢?          纪先生也只是个文人。要知道,那些个只会读四书五经的酸文人,根本是没有什么见识的,只会给帝王家补点诗啊词的,根本不是现在电视剧上的那般能干和明白。 所以,纪先生,也不能幸免,也只是一个没有什么真正见识的酸文人。看看他老人家的这本《阅微草堂笔记》,我们就知道,他老先生记了很多的鬼呀狐狸精啊什么 的。至于新火器的发明和使用对国家对民族有多么重要,他没有想到过。如果他那会儿想到了,晚清被人家痛打时,也许还会有还手之力哦,可惜没有。  作者:daydreamlmj 回复日期: 11:53:58        请楼主回答个历史问题,崇祯在1644年就挂掉了,而戴梓生于1649年,那么他应该不是明末出生的。        刚刚顺便查了一下戴梓的资料,介绍如下:     戴梓 () 中国清代火器制造家。字文开,号耕烟,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通兵法,懂天文算法,擅长诗书绘画。曾制造了“连珠火铳”和“子母炮”。   据《清代人物传稿》中介绍,戴梓,浙江钱塘人。曾侨居扬州,晚年在辽东自号耕烟老人,生于清顺治六年,卒于雍正四年。戴梓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法、河 渠、诗画、史籍等,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他出生在官吏之家,自幼聪颖不凡。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的戴梓喜欢上了机械制造,曾自己制造出多种火器, 其中的一种能击中百步以外的目标。公元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自福建起兵进犯浙江,响应吴三桂叛乱。康熙皇帝派遣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 清军赴闽浙征讨耿精忠。戴梓欣然弃笔从戎,随军出征。由于戴梓对军事形势条分缕析,因此与康亲王深为契合,很受尊敬。戴梓不仅在研制火器方面做出很大的贡 献,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戴梓晚年仍然保持着耿直的性格,他的诗大多基调悲愤,以纪实、感怀为主,曾著《耕烟草堂诗钞》。戴梓还总结前人的治水经 验,写了一本《治河十策》的著作。“磨剑半生虚售世,著书千载枉惊人。”这就是后人对戴梓一生成就的评价。  …….  生产力的变化不是单纯指生产力的外延放大,那仅仅反映量的变化。而是指生产力与生产技术在质的方面的提升,特别是工具技术的创新性突变。  若生产力及技术发生这种质变,则社会的分工组织即经济组织就必会发生相适应的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分工结构和社会结构。这意味着社会经济组织,从所有制及资源配置到社会产品分配形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导致了社会变革的过程。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人所无法自由选择的。是只能依靠经济基础的逐步积累和进步而有规律地发展和积累的。因此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要依靠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去推动。而并非依靠观念的发展或思想的革命。  毛泽东试图以文化革命打破这种虚伪化。但这在中国当时的历史经济基础上,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当时面临的现实问题仍是实现工业革命,是推进“国家资本主义”的混合经济。(转载)  有一次,林彪被邀请在延安党校讲马列课被问及怎么理解和看待共产主义,大家都准备记录下抗日英雄的教导,许多人都准备了纸笔,可是林彪上来后只说了一句 话:“资本主义是少数人发财,共产主义是大家发财,讲完了”,说完走下讲台,众人目瞪口呆【2林彪语录】。与此相对应的是林彪是这个样子去读《 共产党宣 言》。  林彪读书学习的方法是把他看过的认为重要的,让内勤给剪下来贴在一起,其余的扔掉,然后再看,看了之后再让内勤给他剪,剪了再扔再贴。如此几番 之后,最后剪得就剩几句话了。他就是用这种办法看完《 共产党宣言》 之后说,就记住“大工业大机器”就行了【3官伟勋 我所知道的林彪和叶群】。 把这 两点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这么个轮廓,共产主义是一个用大工业大机器(其实就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的人人平等待之共同富裕生活的社会。  
  易成之争    易中天做客对话    主持人:我注意到成君忆先生也一直跃跃欲试。我可以给易先生介绍一下,您的一本书叫《水煮三国》,你们都是三国系的,本该热烈握手,可是现在坐得远了一点。     成君忆:是这样,我认为我们易先生之所以说能够火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大家好糊弄。     易中天:好,好,好,好糊弄。     主持人:你怎么就看出来他是糊弄别人了?      成君忆:他说到一个案例就是说,曹操也就说在少年时代,持刀劫持了一位新娘,但易先生也说,对他的评价有两个意见,第一他认为曹操,这个人调皮捣蛋!第 二点他认为男孩子就应该调皮捣蛋,男孩子不调皮捣蛋,长大了没出息。这样一件事情我觉得很奇怪,也就是说人家新婚大喜的日子,他手持利刃把这个新娘子劫走 了,这件事情可以看得出来,第一,他并不调皮捣蛋;第二,能够手持利刃劫走新娘子,那已经是一个有一定体力的成年人的行为了;第三个,当这个新娘子被劫走 了之后,这个命运可想而知,我不知道易先生的道德感在哪里?      成君忆:我讲一个故事,那个一个学者和一个杀人犯一块到阎王爷那里去报到,阎王爷对那个杀人犯说:“你恶贯满盈,应该打到十八层地狱去。”然后接着跟那 个学者说:“你应该到十九层地狱去。”学者说:“那个恶贯满盈的人他都是十八层地狱,我凭什么到十九层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渡赤水出奇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