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xbox one功耗的功耗是多少瓦的

我终于感受到了XBOX ONE X的「真抛瓦」
作者 叉小包&&
编辑 氢离子&&
微软 XBOX E3 2017 Media Showcase,我终于摸到了叉一叉,还收获了意外惊喜!
  大家好,我是 @叉小包,一个资深软饭逛 E3 第二弹,为你带来微软 XBOX E3 2017 Media Showcase 只有获邀的媒体和粉丝才能进入的神秘闭门演示会。我终于摸到了叉一叉,还收获了意外惊喜!软硬兼施:今年微软有点硬  洛杉矶当地时间6月12日,还没从昨天下午 XBOX ONE X 发布的震撼里缓过神来,第二天,从酒店去盖伦中心的路上,顺便到洛杉矶会展中心取个 E3 媒体证吊牌。整个会展中心已被浓浓的「E3味儿」包围,充满了仪式感。「It All Starts Here」(所有游戏从这里开始)的宣传标语让会展中心成了全球游戏玩家心中的大教堂——我们不是来看展的,而是来朝圣的。  今年 E3 微软是唯一发布新硬件的厂商。因此微软特地分成三个阶段,由浅入深地介绍 XBOX ONE X 主机和游戏:  ● 11日展前发布会:公布最终外形、命名、发售时间、价格以及性能亮点和游戏阵容,吹响「史上性能最强游戏机」的号角。  ● 12日闭门演示会:只有获邀的媒体和核心粉丝可以进入,独家提前体验 XBOX ONE X 主机和第一方、第三方游戏。  ● 13日E3展台:周二 E3开展后,微软将在展台上让更多人了解 XBOX ONE X 的魅力,不过人多排队就无法避免了。  所以闭门演示会更像是一场「软饭的家庭聚会」。除了摸真机,玩游戏,感受真「抛瓦」外,还能与XBOX团队的成员和整个软饭社群交流。  再次回到盖伦中心,果然人比昨天少多了,大概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安检也宽松了很多,保安大哥拿个手电扫一扫包就可以进了。不过还是被微软盖了「检疫合格」章,大概是「只吃软饭长大的放心肉」的意思吧……噗。只吃软饭长大的放心肉  一进门就听到轰鸣的引擎声,是 FANTEC 出品的《极限竞速7》拟真框体试驾!这套「4D」 系统可以真实模拟人在驾驶座中360度旋转震动的感受,方向盘完全拟真保时捷 GT2 比赛用车。早上看到 @XBOX军情局 发朋友圈说「我玩过真框体了,我要死了」——我估计这个「死」是双关:既是指他被无比炫酷的4K UHD 曲面屏视觉效果震撼到,也是指这个框体晃得他晕头转向。围观了一阵,试驾者手抖小王子的驾驶技巧频频撞上护栏,空气中充满了嘲讽的欢乐气氛……刚吃完午饭的我决定还是先不试了,看看别的再说。  门口一字排开几个展柜,展示了微软第一方游戏的周边产品。每个都好想要!尤其是《光环战争2》限定手柄、光环的新手办系列……  擦了擦流淌不止的口水,被告知先去「楼上的小黑屋」去看 XBOX ONE X 真身和演示。于是赶紧登记,和友站的小伙伴一起组成「E3 2017 中国观光团」跟着工作人员往二楼走。楼上的小黑屋:与叉一叉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终于见到了本尊真身——  XBOX ONE X 就在眼前。比旁边的 XBOX ONE S 薄了5mm,而且「黑色显瘦」。然而「史上最小」的身材绝不缺斤短两,X1X 的重量达到了8.4 磅(3.8公斤),而 X1S 只有6.4磅(2.9公斤)。塞了什么这么沉?当然是 499 美刀换来的真金白银,一会儿下文有开膛破肚拆解图。  先让我们屏息静气欣赏一下 X1X 迷人的黑酷外观细节吧:  X1X 把所有散热孔都安排在了机身两侧和后面,两层之间的缝隙也有一些隐蔽的孔,机身正上就成了一块完整无孔的表面。这样既方面上下堆叠摆放,也给限定版主机留下了完美的创作空间。目前还没有看到官方的竖放说明,不过方方正正的设计,弄一个给散热孔通风空间的支架,竖置是不难的。& 颜值太高真是想让人立刻就抬!回!家! &  近距离亲密接触X1X,我还发现了三个看官方资料图时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  第一个细节:机身左侧刻有一行小字「Hello from Seattle——Xbox One X」(来自西雅图的问候)。  第二个细节就是机身后面的标识铭牌,上面写的是「Xbox One □」。可见造工程样机的时候,还没有确定叫「X」,干脆留白。网上流传的「最后一刻才决定名字」的传闻这么看来有几分可信度。但这似乎又跟前面「Hello from Seattle——Xbox One X」的机身刻字互相矛盾,来得及在最后一刻制造外壳?……总之,「改名办」依然是微软最为神秘、黑暗、权力无边的组织。  第三个细节是在光纤输出和网线口下方,预留了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认证等电子产品认证的标志空间,并打了两条横杠,这意味着这台工程样机还未正式通过 FCC认证,一般来说美国本土产品从提交到通过认证的时间大概是1-2周左右。这从侧面说明我们目前看到的 XBOX ONE X 的确是火热出炉。  在 XBOX ONE X 机身展示台边,还有一个惊喜:你可以用一台 Surface 平板提交自己的姓名和 Xbox 玩家代号,获得一枚激光刻字的芯片胸针纪念品。两位师傅现场制作,所以时间比较长。刚提交完名字之后,我就被赶进真正的「小黑屋」听 XBOX 团队成员做游戏展示了。小黑屋中的小黑屋:进入这个「家庭影院」,观看官方团队的介绍小黑屋展示使用的设备  为了让人真切体验「4K UHD、HDR、杜比全景声、广色域……」这些标签到底能给人的听觉、视觉带来怎样耳目一新的感受,小黑屋展示使用的设备是:两台 XBOX ONE X 开发机(XDK),一台日本安桥(ONKYO)数字功放机和一套加拿大 PSB 音响组成的杜比全景声环绕音响系统,以及一台85寸三星量子点(QLED)平板电视。这里大家也可以看到,通过 HDMI 输出视频、音频给电视只是「基础玩法」。4K 玩家如果想体验极致的音影震撼,除了一台好电视,一套好音响也必不可少。当然,这又是一笔投入。  我想澄清一下为何用开发机做展示。一方面是因为如上面我们看到的,X1X 目前还只有工程样机,在现场展示的甚至可能只是全尺寸模型(并不允许参观者触摸或抬起来);另一方面在本届 E3之前微软就曝光过的 X1X 开发机已经送到开发商手中,做游戏调试、演示更为方便(厂商最新更新的版本可以在开发机上直接跑);开发机的画面是完全可以代表零售版画面水准的。  这部分演示不允许任何拍照、录像,只能录音开发者的讲话。这里做一个总结:  ● 我们先体验了杜比全景声演示,在一个20平米左右的仿真客厅里,音乐、语音、音效会从任何方位向听者袭来。通俗理解,过去「环绕声」意味着5.1声道、7.1声道,而「全景声」意味着「N.1声道」,在听者头上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穹顶」,环绕感更为逼真细腻。如果你去过已经用上「杜比全景声」的电影院看电影,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  ● 展示的三款游戏《我的世界》、《战争机器4》和《极限竞速7》,均为微软第一方经过 4K 优化的作品,均为实机可操作演示。4K 高清化对于《我的世界》有意义么?有。  ● 《我的世界》宣布支持 4K 高清化的确会让不少人疑惑「看超清马赛克吗?」。制作团队负责渲染的工程师告诉我们:他们主要强化了整个游戏的光影系统,不论是自然光照,还是火焰(等离子)效果,都更为逼真自然;水面效果彻底重写。当然物件本身的马赛克方块感不会改变,所以当演示中「马赛克物体的马赛克阴影」对比画面变成「马赛克物体的柔和阴影,但还是看得出马赛克轮廓」时,现场的人都会心一笑。《战争机器4》  ● 《战争机器4》展示了第三章的一个关卡,玩家操作巨型机甲步步深入敌阵。给我留下强烈印象的是头顶盘旋的直升机,可以明确分辨一直在我脑袋后面绕来绕去,临场空间感极强。机枪如密集鼓点般的低音也拳拳到肉;画面上爆炸效果是体现 HDR 效果最明显的例子。瞬态高亮让爆炸效果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逼真。几毫秒的强光虽然不至于让你想抬手遮住眼睛,但一下子就会夺取你的视觉注意力,成为屏幕中最亮的光团。这在非 HDR 画面中是完全感受不到的。《极限竞速7》  ● 《极限竞速7》的实机演示,车体的流畅造型和反射效果、天气效果、赛道环境、引擎轰鸣声都让人立刻感受到这不愧是展示 X1X 机能最具代表性的游戏。 Turn10制作人表示目前在 X1X 上运行4K、60帧的《极限竞速7》时,GPU 尚有 30% 的性能富余。除了 FORZA 车库中的700辆车全部4K UHD 化,本作还引入了「真人驾驶员」系统,玩家所扮演的赛车手在赛道之外也可见,玩家可以自定义性别、车手服、头盔等——没错,不只有老司机,还有女司机。微软 E3发布会上演示《极限竞速7》的也是两位职业女试驾赛车手。  ● 现场问答环节,有记者问到「X1X 是否支持 VR?」现场负责人的回答是:目前微软的 VR 战略以 Windows 平台为主,微软此前发布的「混合现实」(MR,Mixed Reality)还将继续和相关厂商和开发者一起推进。随后斯宾塞在回答 CNET 的采访时也表示:Xbox One X 仍全面支持 VR / MR,只是 Windows 平台可能是更合适的平台。  ● & 另一个问题则是:《极限竞速7》既然是 XPA 游戏,也有Windows 10版,那么如此惊艳的画面效果 PC 玩家是否也能体验到?负责人的回答是:这就要看玩家自己的 PC 配置了。  从小黑屋出来后,激光刻字的名牌做好了一大批。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打开手电功能,像寻宝一样找刻有自己 ID 的纪念品。找到自己名字的芯片之后,我立刻体会到了《指环王》里 Gollum 喊出「My precious!!!」的心情。迷你XBOX乐园:胡吃、海聊、爽玩  从二楼小黑屋下来,昨天还是摆满座椅的体育馆中心,变成了一个「XBOX迷你主题乐园」。  中央舞台大屏幕轮播着 XBOX ONE X 的宣传片和游戏预告片。舞台两侧分别是 Xbox Design Labs 手柄定制展台和 XBOX ONE X 硬件拆解展示。会场两侧挂了四面巨幅宣传画,分别是《极限竞速7》、《除暴战警3》、《刺客信条:起源》和《盗贼之海》,海报下就是各款游戏的试玩。会场中心是酒水吧和餐饮区,供大家吃吃喝喝——有酒、有游戏、有朋友,夫复何求?  这块区域的几个亮点是:XBOX ONE X 内部拆机,让人感叹微软的工艺成就又上了一层楼,499到底值在哪里,一目了然;实机试玩玩到了《刺客信条:起源》和《除暴战警3》;我还在现场定制了两个限定版 Xbox Design Labs 手柄。XBOX ONE X 拆机内部展示  微软最近很爱向外界炫耀其「巨硬」的硬件设备设计和制造工艺。今年5月上海
Surface 发布会上也有第五代 Surface Pro 的内部拆机结构展示,甚至把那支比 Apple Pencil 还敏感的 4096级压感笔 Microsoft Pen 也解剖了。  XBOX ONE X 自然也未能逃过「毒手」。图中从前到后:机身上层塑料壳、上层金属框架、4K UHD 蓝光光驱、风扇散热模块、电源模块、黄铜液冷模块(真空腔均热板)、主板(所有芯片)、1TB 硬盘、下层金属支架、塑料机身底盖。  风扇模块,微软也从零开始重新设计了静音散热风扇,合体之后会紧贴液冷模块,对准散热鳍片狂吹,带走热量。  液冷模块特写:黄铜色像一块苏打饼干的薄片,就是传说中的「真空腔均热板」。和大多数人看到「水冷」第一印象就是盘根交错的大水管不用,这个模块非常薄、非常薄、非常薄!499的售价,很大一部分成本也来自这块工艺难度高、造价贵的小玩意儿。整个真空腔均热板液冷模块面积很大,完整覆盖了 GPU/CPU 核心和内存芯片这些发热最集中的区域。  尽管微软强调这是史上首款采用「液冷」技术的游戏机,但 X1X 的散热系统是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真空腔均热版+巨大的散热鳍片+高速静音风扇+机身风道和散热开孔,才能迅速把热量排出体外,让性能怪兽咆哮的同时保持「冷、静」。  而密集排布了显示核心、内存、CPU的电路板本身也排线紧密美观,一字排开的接口赏心悦目。不禁让人 YY,如果未来有半透明的限定主机该有多美!玩到了《刺客信条:起源》和《除暴战警3》  《刺客信条:起源》在 X1X 开发机上跑,试玩的 Alpha Demo 本身展示了上天下海各种场景,画面惊艳,尤其在冷兵器格斗、角色 RPG 元素上的进步,让可玩性显著提升(这个 Demo 允许录像,网上已有不少细腻的试玩报告,我这里就不啰嗦了)。从 Demo 的品质看,应该能打消不少人「缩水狗」 的疑虑。不过某些场景下能感到掉帧现象,远景也会迷之模糊。事后确认《起源》支持原生 4K 分辨率输出,不过目前使用了动态分辨率,某些高负荷场景下分辨率会自动降低。就看育碧在发售前能否再努把力,尽量把画质提升到一个更稳定的水平。  《除暴战警3》(Crackdown 3)的试玩是我现场最喜欢的体验。依然是系列熟悉的卡通渲染,Terry 大叔代言的主角更富喜感。全新的打斗动作和火爆的场面让我对本作充满期待,尤其是多人联机打战役。提升到 4K UHD 之后,这种沙盘类游戏的流畅度有明显提升,玩家的视角、动作的范围,对环境的判断和掌控力都变得更强。XBOX Design Labs 独家定制手柄  微软「手柄大厂」美名传,在这次 E3上也特地更新了自己的手柄自定义服务Xbox Design Lab。新增了多种可选配色、金属涂层、握把材质。可惜的是,这项自定义服务目前仅限美、加、英、德、法五国。  在现场展台上,这些更新的选项已经开放。观众可以在现场的一台 Surface Studio 电脑上定制自己的专属手柄。  现场还有一款以纯白为基础的 E3限定手柄,印有「MADE AT E3 2017」字样,限量1000只,E3结束后两周发货。被站台的小哥撩得饥渴难耐的我,联系美国的朋友用他的收货地址定制了两个,信用卡愉快地腹泻两次,算是此行 E3 的最佳纪念品。  微软 E3 2017 闭门展示会结束了,而 E3 才刚开始。接下来 E3 大展上微软的展台又会表现如何,等我的后续报道吧。  接下来几天 @叉小包 还会在 E3上进一步体验XBOX ONE X的软硬件,敬请期待后续报道。游戏时光洛杉矶报导
特约撰稿人
评论(299)有谁知道i5 3470满载功耗大约多少W?
77W~80W這樣啦
其他答案(共16个回答)
有无加独立显卡的?我没有3470的,只有的可以给你参考一下(数据来自太平洋电脑的测试,具体网址忘了):
在没有用独立显卡情况下整合平台功耗:
I5 3450+HD2500
(普通上网)约为62W;(普通游戏)约为 76W
(满载)约为 108W
i5 3570k+HD4000
(普通上网)约为66W;(普通游戏)约为 87W
(满载)约为
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请设为有用哈
(满载)约为
121W 如果我的答案对你有用麻烦点击“好评”,谢谢!
这两款差别就比较大了,连构架都不一样,后者是全新构架,节能性突出,还有差别比较大的就是后者的核心显卡是HD4600的,前者是HD4000的,性能上有很大提升!但...
肯定不正常,CPU本来就是低功耗显卡温度这么高肯定散热不好,换散热器吧
自动关机的原因多了去了。
比如手机没电了,
或者开启了定时开关机如果是动不动就关机,那需要去检测了- -!
答: 福冈博多运河城离最近的CPB、CDG在什么地方
答: 因此CPU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又一个瓶颈,在摩尔定律的战鼓声中持续已久的“频率大战”也快偃旗息鼓了
答: CPU作为一台电脑中最为重要的核心部件,其硬件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人电脑整机的性能定位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你的电脑多少瓦? 最全面的CPU功耗测试
你的电脑多少瓦? 最全面的CPU功耗测试pconline
功耗问题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
&&& 前言:微在PC业界中从来都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PC动力核心的,其发展情况对于PC平台而言是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每一次CPU架构的重大更新都会引发新一轮平台的变更。对于绝双多数消费者用户来说,CPU与GPU的发展基本上就是近几年来PC发展的两大主旋律。
  对于CPU,多年来一直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高速发展着。然而随着频率论英雄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双核处理器接过了摩尔定律这面大旗后,频率与摩尔定律一起失去了往日的光环。随之而来更为用户关注的关键词变成了“功耗”。今天的文章就围绕着功耗来进行讨论,并测试一系列经典的双核以及最新的四核的功耗以考察其实际功耗情况。其实我们一直强调,无论是CPU还是GPU,在获取高性能的同时,都不应该以高功耗作为代价,那并不是技术进步的表现。就算民用产品与工控产品在功耗上可以差上好几个数量级,但并非就等同于民用产品的功耗问题就可以完全视而不见。在这一点上,业界Intel与AMD两大巨头做得都不尽如人意,抛开性能不说的话,他们甚至还比不起VIA,起码在环保人士眼中VIA的低功耗产品策略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高功耗CPU造就了巨型的辉煌时代
  如果要说高功耗处理器时代下谁得益的话,那无疑就是那些散热厂商了,市面上多少造型夸张、N条热管设计的巨型散热器都是拜高功耗处理器所赐,当然这个大功臣当数Intel莫属了。事实上AMD已经较早就淡出了追逐频率的游戏,提出效能才是CPU的更重要的指标,频率的绝对值只能起到相对作用。
NetBurst架构产品把功耗推至顶峰
  当然这里并不能因为此前Intel桌面处理器的高功耗就否定其技术力量,实际上Intel是最先提出功耗性能比的,不过这个概念仅是在移动领域作宣传。桌面领域在NetBurst架构统治权了六年的时间里是不可能出现功耗性能比这个矛盾体的。
  不过并不顽固的Intel最终还是回归正道,把移动平台的核心组件Pentium M切入到台式领域,这种做法的好处我们在2005年就可以得到答案:桌面领域微处理器将会被重新洗牌。
测试平台及测试说明
&&& 带着Pentium M内核身影的台式其代号叫Conroe,也就是近期炙手可热的“扣肉”了。关于扣肉的常规测试,我们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详尽测试文章。
  而最近被曝光的四核的功耗情况也是众多用户所关注的,此前我们也推出了四核产品的一些测试报告。
  今天的测试报告里我们会考察四核产品的功耗情况,同时我们也提供一些经典的双核产品的功耗情况作为对比。
Asus P5W DH Deluxe
II 800 1G×2(4-4-4-12)
金钻 250G 8M SATA
XFX讯景 7900GT高频版
Core 2 Quadro Kentsfield(LGA 775/2.4G/4M L2*2)Conroe X6800(LGA775、2.93G、4096K SmartCache L2) Conroe E6600(LGA 775 / 266Mhz * 9 = 2.4G) Pentium 955XE(LGA775、3.46G、2048K x 2 L2)Pentium D 915(LGA 775/2.8G/2048KB L2*2) Pentium EE 840(Smithfield Dual Core)(LGA 775 / 200Mhz * 16 = 3.2G)Pentium D 820(Smithfield Dual Core)(LGA 775 / 200Mhz * 14 = 2.8G)Pentium 4 670 (单核/LGA 775/3.8G/2048KB L2)
WindowsXP Professional SP2 英文版+DirectX 9.0C
主板:nForce 590 SLI 9.35   Intel 8.1.1.1001显卡: Forceware 92.47 WHQL
理论测试项目3DMark20063DMark2005 Pro1.2.0 3DMark2003 Build 360 3Dmark2001SE游戏测试项目F.E.A.R Quake 4Serious Sam IINeed for Speed Most Wanted Far Cry Training Halflife2Doom3
众CPU接受功耗大检阅
  测试说明:要想直接测试CPU的真实功耗,以目前的仪器设备来说要实现对某配件的精准功耗测试比较困难,即使是Intel的评测部门目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在终端平台上准确地测出CPU配件的实际功耗情况。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测试系统的整体功耗,间接地完成众CPU的功耗对比。我们利用一些提供的系统功耗检测功能,可以分别测试系统在待机、全速时的系统总功耗(我们所说的系统整体功耗,并不包括功耗),通过功耗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各CPU的功耗差距。
  特别声明:由于参与测试的CPU有些为其程样品,其功耗与零售版本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我们采用的此种功耗测试方案并不十分严谨,因此所得出来的结论并非绝对准确度,只是提供有限度的参考价值。
提供了功耗监测功能的康舒 iPlus
(带独立的系统监控LCD面板)
参评产品规格回顾
&&& Core 2 Quadro Kentsfield(LGA 775/2.4G/4M L2*2)
   Core 2 Quadro Kentsfield四核的主频为2.4G,FSB为1066MHz;为物理四核心设计,不支持超线程技术,核心独立拥有4MB总计拥有8M二级缓存,采用六十五纳米工艺制程。这种模式类似于上一代Pentium D的设计,所以我们推测这样的四核“含金量”并不是特别高;核心为Kentsfield,2×4M L2 Cache,1066FSB,支持MMX,SSE,SSE2,SSE3,SSE4,EM64T等指令集。
  Conroe X6800(LGA775、2.93G、4096K SmartCache L2)
  至尊版Conroe X6800的产品型号全称为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普通版Conro则属Intel Core 2 Duo系列。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采用全新的65nm工艺制造、双核心设计,LGA775接口,主频为2.93GHz;外频为266MHz,而非传闻的333MHz,倍频为11x;一级数据缓存为32KBytes,二级缓存为4096KBytes(由于处理器共享二级缓存,因此没有Pentium D系列的每核独占多少二级缓存的说法);1066MHz前端总线,支持MMX、SSE、SSE2、SSE3、SSE4(暂定)多媒体指令集,值得一提的是,Conroe X6800处理器同样具备EM64T 64位运算指令集以及Virtualization(虚拟化)技术。
  Conroe E6600(LGA 775 / 266Mhz * 9 = 2.4G)
  Conroe E6600是属于Intel新一代的Intel Core 2 Duo系列中的一员,也是4M L2系列中的最低端的型号。与上述我们介绍的Core 2 Quadro Kentsfield四核处理器应该是采用了同样的核心,也就是说Core 2 Quadro Kentsfield四核处理器可以看作是两颗Conroe E6600组成的。所以功耗对比测试中,我们可以从这两者的功耗情况考察四核在增多一个Conroe核心后功耗增长情况。
左为Intel Core 2 Quadro Kentsfield,右为Conroe X6600
  Intel Conroe E6600,采用65nm工艺制造、双核心设计,核心代号为Conroe,继续沿用LGA775接口,主频为2.4GHz;外频为266MHz,倍频为9x;一级数据缓存为32KBytes,二级缓存为4096KBytes;1066MHz前端总线,同样支持MMX、SSE、SSE2、SSE3、SSE4(暂定)多媒体指令集。
  Intel Pentium 955XE(LGA775、3.46G、2048K x 2 L2)
  Pentium 955XE处理器,沿用LGA775接口,处理器核心晶体管数量从 Pentium 840XE的2亿3千万,暴增到目前的3亿7千6百万!得益于65nm核心工艺制程, 多出的1亿多晶体管,非但没有令Pentium 955XE的处理核心面积增大。相反的,由从前的206平方毫米缩减到现在的162平方毫米。其核心代号为Plesler(90纳米制程的双核为SmithField),LGA 775 接口,主频为3.46GHz;外频为266MHz,倍频为13x;一级缓存为28KB,二级缓存为每个核2M(共4兆),1066MHz前端总线,支持MMX、SSE、SSE2、SSE3多媒体指令集和EM64T运算指令集。
功耗全面大检阅
Pentium D 915(LGA 775/2.8G/2048KB L2*2)
  相对于Pentium D 8XX系列,Pentium D 915还是有不错的规格提升的:增大一倍的L2(2048*2 K)缓存,基于Presler核心,65nm制程。同样是属于Netburst架构的一员,其FSB为800MHz,外频为200MHz,倍频为14,L2比起上一代Presler核心的双核增大了一倍,为2048KB×2。
  Pentium EE 840(Smithfield Dual Core)(LGA 775 / 200Mhz * 16 = 3.2G)
  作为第一代双核的最高端型号,Pentium EE 840以物理及逻辑共4核芯使其成为了当时多任务处理的王者。当时发布的第一代Pentium双核8XX产品包括了Pentium D以及Pentium Extreme Edition,Pentium D系列共有3个型号,分别是Pentium D 820(2.8GHz)、Pentium D 830(3.0GHz)和Pentium D 840(3.2GHz)。Pentium D与Pentium Extreme Edition最大的区别是,Pentium D并不支持超线程技术,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则支持,也就是说,Pentium D在中仍然像支持超线程的P4一样显示两个,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则会识别为多达4个的CPU。
  Pentium D 820(Smithfield Dual Core)(LGA 775 / 200Mhz * 14 = 2.8G)
   Pentium D 820是Intel最新发布的首批双核处理器,在2005年年中就已经发布,当时引起了众多用户的高度关注。基于SmithField核心,90nm制程。同样是属于Netburst架构的一员,其FSB为800MHz,外频为200MHz,倍频为14,L2为1024KB×2。
  Pentium 4 670 (单核/LGA 775/3.8G/2048KB L2)
  Pentium 4 670是Intel发布的频率最高的处理器,也是单核产品中最后一名高频产品。拥有2M的大L2缓存,支持iSSE3和EM64T,核心为Precott。90nm制程。同样是属于Netburst架构的一员,其FSB为800MHz,外频为200MHz,倍频为19,主频高达3.8G。
功耗全面大检阅
1、BIOS待机功耗测试
  测试中我们都采用默认电压,Conroe核心的电压一般为1.25-1.35V的范围,其它设备均在默认的状态下运行,没有超频及加压的情况。
  上图为各在BIOS待机中的功耗表现情况,功耗数值并非绝对稳定,我们采用的是较长时间内的典型值。首先我们来看看Core 2 Quadro Kentsfield与Conroe 6600的功耗对比情况。可以看到,在BIOS待机下,四核的Kentsfield只是比Conroe 6600高出24瓦,看来四核在非全速运行时其功耗情况还是不错的。
  其它处理器的功耗情况在上图已经清楚地列出的,其中最大的电老虎是Pentium 955XE,达到了371瓦,3亿7千6百万的晶体管(Pentium 840XE仅为2亿3千万)使其功耗非常惊人。而排在第二位的则是最高频率的单核Pentium 4 670了,如果不是取消了4G频率以上产品的发布的话,那么最高功耗的型号应该是更高频的4G以上的产品了,恐怕这也是取消发布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Pentium D 915与Pentium D 820的功耗对比,两者的主频是一样的,Pentium D 915的二级缓存增大了一倍,但是功耗却降低了很多。所以在选购双核产品时,如果用户对功耗问题比较重视的话,那么Pentium D 9XX系列是要比Pentium D 8XX系列要好的。
  所有的处理器中,Conroe的功耗无疑是最低的,即使是Conroe 6600的4M二级缓存产品,其功耗也比其它产品要低上很多,最高端的Conroe X6800其功耗也并不高,看来Conroe的功耗确是做得相当出色。由于功耗是整机的数值,所以其基数比较大,我们无法得出其具体的功耗绝对值,所以间的功耗比例幅度也因此难以对比出来。
  2、WindowsXP待机功耗测试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在WindowsXP下待机的功耗情况。
  一般来说,在WindowsXP下其待机功耗会比BIOS小,因为WindowsXP采用了节能机制,CPU会处于空闲的状态,此项是考察CPU空闲状态下的功耗情况。从上图可以看到,在空闲情况下,所有CPU的功耗相比在BIOS中都有一定幅度的降低。Conroe核心的甚至已经降至一样的水平,而4核Kentsfield的功耗也并不惊人,其实除了Pentium 955XE还是维持在较高水平外,其它处理器的空闲功耗都还是比较理想的。 3、CPU 100%满载情况下的功耗测试
  CPU在100%满载情况下,其功耗都会有大幅度的上升的,此时真正在电老虎又是谁呢?
  结果与预期并不一致,电大的电老虎并不是Pentium 955XE,而是Pentium EE 840。不过由于两者均为其程样板,所以我们认为他们满载时应该是处于同一个级别的。看来Pentium 8XX双核系列的功耗情况确是不怎么理想。另一个耗电大户同是最高频率的单核产品Pentium 4 670。令到我们感到意外的是4核Kentsfield的满载功耗并不是相像中的那么高,比起非Conroe核心的CPU,它的功耗反而是最低的。所有CPU中,满载功耗最低的还是Conroe 6600,而Conroe X6800的功耗也比较理想,是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功耗小结:在以上粗略的整机功耗中,虽然没法单独地测量出的实际功耗,但是从差值上我们还是能从侧面了解到参评的各CPU型号的相对功耗情况。综合去看,功耗较高的是Pentium 8XX双核系列,应该说这系列的CPU是排在功耗第一梯队的;接下来的是单核高频率型号,我们估计Pentium 4单核系列产品中,3.2G以上的型号其功耗都不是十分理想,是功耗发热中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则是65nm的Pentium 9XX系列,由于用了新的制程和新的节能技术,所以其功耗相对Pentium 8XX双核产品有了不错的改善。最理想的第四梯队当然是Conroe系列了,与上述几个梯队都不在同一个功耗级别,是属于功耗最低的系列产品。
  导购观点:由于上述的功耗测试并非绝对精准,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只能是将测试结果作为一个参考,不能作为功耗对比的绝对依据。如果仅从功耗观点去考虑的话,Conroe系列产品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由于目前Conroe系列的还是处于虚高状态,所以双核产品的主力军还是Pentium D系列。从上述的功耗结果去看,Pentium D 9XX系列要比Pentium D 8XX系列的功耗情况更加理想,当然Pentium D 9XX系列比起Pentium D 8XX系列的价格要高一些;最后对于单核高频率Pentium 4,其功耗比较高,在多任务环境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我们建议普通用户选择一颗双核处理器更为明智。
&相关阅读:
·微星Intel 8系列主板全面支持下一代CPU
&&·全面更新 Intel计划停产31款65nm CPU
&&·Radeon HD 4870 X2游戏性能全面测试
&&·CPU vs PPU vs GPU物理加速实战测试
&&·Geforce 9800GTX+功耗及性能详细测试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频道热词:&&&&&&
DIY攒机选购指南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DIY组装电脑排行榜
商家报价:
3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19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8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功耗多少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