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将地狱等天宫一号将烧毁是什么意思

以上皈依的因,皈依的境以及如何皈依的内容已经宣说完毕...._豆搜网
以上皈依的因,皈依的境以及如何皈依的内容已经宣说完毕....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以上皈依的因、皈依的境以及如何皈依的内容已经宣说完毕.皈依之后,为使皈依心不退失并辗转增长,下面进一步宣说皈依后的学处. 丑四、既皈依已所学次第分三:一、《摄分》中出 二、教授中出 三、遣除不清净 【第四,既归依已,所学次第分二:一、《摄分》中出;二、教授中出.】 总的来说,本论按《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宣说八种学处,按《涅经》宣说三种应遮的学处,按阿^黎布玛莫札的《皈依六支论》宣说三种应学的学处,按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自释》宣说六种共同学处,总共宣说二十种学处.皈依学处可分为应遮与应学两类,须知修学这些学处的目的有二:一、为了遮止皈依心生起之后退失;二、为使皈依心辗转增上. 寅一、《摄分》中出分二:一、初四聚 二、次四聚 【今初 初中有二四聚.】 《摄抉择分》中的皈依学处有两个四聚. 卯一、初四聚 第一四聚,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初四聚中:亲近善士者,谓如前说善知识者,乃是一切功德依处,观见是已而正亲近.】 第一个四聚中:亲近善士,就是如同前文所说,善知识是一切功德的依处,观察现见这一点后,真正去亲近善知识.这是第一个学处. 皈依佛之后,必须亲近善士的理由如下: 【由归依佛即是归依示道大师,随顺此之正行,即是亲近示道师故.】 因为皈依佛就是皈依开示正道的大师,而随顺皈依佛的正行即是亲近开示正道的善知识,所以皈依佛后必须亲近善士. 【听闻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随其所应,谓当听闻若佛所说、若佛弟子所说法教诸契经等,及若作意何种所缘能息烦恼,即应作意.】 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若依次解释:"听闻正法",就是应当听闻佛陀所说或佛弟子所说的法教诸契经等."如理作意",就是由作意何种所缘能止息烦恼,就应作意此种所缘,换句话说,心缘哪种法能使烦恼止息,就应缘这个法实际去作意. 皈依法之后,必须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的理由如下: 【由归依法,于教证法应当现证,此即是彼随顺行故.】 因为皈依法之后,即应现前证悟教法与证法,而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就是它的随顺行,所以皈依法后必须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 【法随法行者,谓应随顺般涅法而修正行.】 "法随"即随顺涅果法,"法行"即修行道法. 法随法行,即应随顺涅果法而修持正行,也就是应当勤修戒定慧或精勤闻思修. 皈依僧之后,必须法随法行的理由如下: 【由归依僧,于趣涅补特伽罗应执为伴,其随顺行,谓应与诸趣解脱者共同学故.】 因为皈依僧之后,应将趣向涅的补特伽罗执为助伴,而它的随顺行就是应和趣向解脱的行者共同修学,所以皈依僧后必须法随法行. 以上第一四聚可归纳为三种:"亲近善士"是皈依佛的随顺行,"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是皈依法的随顺行,"法随法行"是皈依僧的随顺行. 卯二、次四聚 第二四聚,是诸根不掉、受学学处、悲愍有情、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第二四聚中:诸根不掉者,谓根于境放散之后,意亦随逐,于境掉动,深见过患,令意厌舍.】 第二个四聚中:诸根不掉,就是六根在六境上放逸散乱之后,第六意识也随逐外境,在外境上掉动散乱,自己深深见到散乱的过失后,令心厌离舍弃,使诸根不掉. 【受学学处者,谓随力受学佛制学处.】 受学学处,即随自己的能力受学佛所制定的学处. 【悲愍有情者,谓佛圣教由悲差别,故归依此,于诸有情亦应悲愍,断除损害.】 悲愍有情,即佛陀圣教由于大悲而有差别,所以皈依圣教之后,对一切有情也应当悲愍,断除损害有情的意乐与行为. 【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者,谓应日日供养三宝.】 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即应每天不间断地供养三宝. 供养的分类有很多种,以下按照《大乘庄严经论》宣说其中一种分类:供养可分为利养供养、恭敬供养、修法供养三种.利养供养,即对皈依境三宝供养法衣、饮食、敷具等,比如许多道友每天都在皈依境前供水、供香、供灯,此即日日以利养供养三宝.恭敬供养,即对三宝顶礼、合掌、赞颂等.修法供养,即以闻思修正法供养三宝.三种供养中,利养供养与恭敬供养是少供或粗供,修法供养是大供或微妙供. "应日日"是要求供养的心念与行为必须相续不断,尽形寿乃至尽未来际都要勤修供养,这样才是三宝弟子的行为.譬如《竹窗二笔》中记载:明代有位袁居士,母亲张氏从小就恭敬皈依观音大士,在出嫁时,也是奉大士之像一起嫁到袁家.怀孕十月期间,张氏无一日懈怠延缓礼敬.此即对皈依境日日勤修供养,皈依心非常坚固. 第二四聚中,前三者――诸根不掉、受学学处、悲愍有情,是随法的学处;第四,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是对三宝的学处. 寅二、教授中出分二:一、别学 二、共学 【第二,教授中出分二:一、别学;二、共学.】 "教授"就是窍诀."别学"就是对三宝别别不共的学处,比如,有关佛宝的学处不同于有关法宝的学处等."共学"就是对三宝共同的学处. 卯一、别学分二:一、遮止应学 二、修行应学 【初中分二:一、遮止应学;二、修行应学. 今初】 别别的学处又分遮止应学与修行应学,下面先讲遮止应学. 辰一、遮止应学 【如《涅经》云:"若归依三宝,是谓正近事,终不应归依,诸余天神等;归依正法者,应离杀害心;归依于僧伽,不共外道住."此说有三,谓不归余天,于诸有情舍离损害,与诸外道不应共住.】 按照《涅经》所说:"如果皈依佛法僧三宝,就是真实的三皈居士,始终不应皈依其他天神等;皈依正法之后,应当远离杀害众生的心;皈依僧伽之后,不应和外道共住."经中所说的学处有三:一、不皈依余天;二、对一切有情舍离损害;三、不应与外道共住. 以下具体阐述所应遮止的学处: 【其中初者,谓于世间,若大自在、遍入天等,尚不执为毕竟归处,况诸鬼趣、山神、龙等,此是不可不信三宝,归心彼等.若于彼等请其助伴,现前如法所作事业,则无不可,如求施主为活命伴,依诸医师为治病伴.】 遮止应学中的第一条学处"不皈余天",是指在世间,对于大自在天或遍入天等诸天,尚且不能执为究竟的皈依处,何况是对更为低劣的鬼趣、山神、龙等,这是说不可不信三宝而归心于其余诸天鬼神等.如果是请诸天鬼神帮助成办暂时如法的事业,那就没有不可以的,比如:请求施主作为自己存活的助伴,或依靠医师作为治病的助伴等,都不是此处所遮止的.但如果以他们为究竟皈依处,则会舍弃三宝,或者将使皈依心退失,所以必须遮止. "不皈余天",是指不应将其他诸天神鬼等执为究竟的皈依处,但可将他们作为暂时的助伴.此处应当辨别究竟归处与助伴的差别:以余天等作为究竟皈依处,和决定不以其作为暂时助伴,都是错谬."毕竟"与"现前"就是"究竟"与"暂时",分清究竟与暂时是此处的关键. 理证:皈依佛者(有法),不皈余天(所立),因为至心皈依佛之后,又对余者皈依,则不能一心皈依佛的缘故(能立). 【第二,谓于人及畜等,若打若缚,若禁穿鼻,实不能负强令负等,意乐加行损害有情,悉应远离.】 此句是举例说明应当舍离损害有情. 第二条应遮学处――舍离损害,就是对人类与畜生等鞭打、捆缚、囚禁、穿鼻或不堪负载重物而强迫其负重等,一切损害有情的意乐和加行,都应当远离. 佛教是平等慈悲一切有情的圣教,因此而有别于外教,如果皈依佛陀的教法之后,仍有损害有情的意乐与加行,则从根本上违背佛教的教义.因此皈依圣教法之后,应当舍离损害有情的意乐与加行,进而必须发起利益有情的意乐与加行.此处尚须简别:若以菩提心、大悲心摄持,为了利益有情而示现威猛行为,则是以大慈悲饶益有情,不是损害有情. 理证: 一、皈依法之后,损害有情不合理,因为正法是极为寂静的自性,而损害不是寂静状态的缘故. 二、皈依法之后,损害有情不合理,因为正法是以慈悲所安立的缘故. 【第三,谓与不信三宝为可归宿而毁谤者,不应共住.】 第三条应遮学处――不应与外道共住,不应共住的对象是"不信三宝为可归宿而毁谤者",就是不相信三宝能作为皈依处而毁谤三宝的恶友.如果与其共住,极易退失对三宝的信心,而且容易引生邪见,乃至与他们共同行持邪行. 不应共住的对象并不是单指外道,佛陀宣说《涅经》时,针对印度当时的情况而特别提及外道,实际上,无论外道或非外道,凡是不信三宝而毁谤者,自己又无能力度化他,就不能与他共住.从小乘戒律乃至金刚乘之间,都是如此宣说. 理证: 皈依僧后,不能与外道及毁谤三宝者共住,因为他们将皈依三宝者视为怨敌或下劣迷信者的缘故. 辰二、修行应学分二:一、对佛法僧所依应学之相 二、恭敬三宝之利益 巳一、对佛法僧所依应学之相分四:一、恭敬佛像之学处 二、恭敬经书之学处 三、恭敬僧相之学处 四、摄义 午一、恭敬佛像之学处分三:一、真实义 二、以公案说明不敬佛像之果报 三、应学恭敬 未一、真实义 【三种修行应学者.谓于佛像若塑若画,随好随丑,不应讥毁、置尘险处及押当等,不敬轻毁,皆当断除,应当执为是可敬田,犹如大师.】 《皈依六支论》所说三种应当修行的学处,分别是应学恭敬佛像、应学恭敬经书、应学恭敬僧相.其中第一种应学,就是对于佛菩萨的塑像或画像,不论形相美观或不美观,一律不应讥毁,不应将佛像放在有尘土、不干净或不安稳的地方,也不能以佛像作为抵押、典当等,一切不恭敬、轻视讥毁的意乐与身语行为都应当断除.应将一切佛像都执为可恭敬的福田,如同对待大师的真身一般. 朴穹瓦尊者说:"我有一种对佛像的看法,我是心想这是我的无上皈依处来看待的."如同尊者这样对待佛像,非常重要. 【《亲友书》云:"随工巧拙木造等,智者应供善逝像."】 《亲友书》说:佛像不论做工精巧或拙劣,是泥塑或木造等,智者都应当以恭敬心平等供养. 《观佛三昧经》说:佛在世时,优阗王因为思念世尊而造了一尊黄金佛像,他听说世尊将要从宝阶下来,就用大象乘载金像前去迎接世尊.当时金像从大象背上下来,犹如真佛一般,又在虚空中行走,足下雨花,放射光明迎接世尊,而且合掌叉手顶礼佛陀.佛陀也向金像长跪合掌,虚空之中有千百尊化佛也都同时向佛像合掌长跪.当时世尊对佛像说:"你于来世,将大作佛事,我灭度之后,我的弟子们都付嘱给你."空中化佛异口同声说:"若有众生在佛灭度后,造立佛的形像,持用供养,此人来世必定获得念佛清净三昧." 此公案中,释迦佛与百千化佛同时对金像长跪合掌,示现恭敬佛像的行为,而且世尊亲自将后世弟子付嘱给佛像,可见佛像是后世众生的所依.我们处在佛已灭度的末法时代,佛陀色身不再住持世间,佛身的代表就是佛像,身为佛弟子应将佛像执为可敬田,如敬大师般地恭敬佛像.连释迦佛都对佛像合掌长跪,何况是我们下劣凡夫,更应恭敬佛像. 以上所说,就是对待佛像应如对待真佛一般,执为可恭敬的福田,断除轻毁不敬.换句话说,我们是以何种态度、行为对待真佛,对待佛像也应如此.我们不可能让佛陀坐在肮脏、不舒适的地方,不可能讥毁佛陀,也不可能以佛陀作为抵押、作为商品出卖,那么对待佛像也不能如此.总之,敬佛像如敬真佛,这是第一条学处. 未二、以公案说明不敬佛像之果报 【《分辨阿笈摩》说:劫毗罗摩纳婆由于学、无学僧众,说十八种异类恶语,谓云:"汝等象头,岂能了知是法、非法."等,感有十八异类头形摩羯陀鱼,自迦叶大师时乃至释迦法王,住旁生中.】 《律经》中说:有一位劫毗罗摩纳婆因为对有学、无学僧众,讥说了十八种不同类的恶语,比如说:"你们这些象头怎能了知法与非法."等诸如此类的恶语,后来以此讥毁的恶业所感,转生为长有十八个不同种类头形的摩羯陀鱼,从迦叶佛时代开始,一直到释迦法王期间,都感生在旁生中而不得解脱. 此公案与《贤愚经》所载稍有不同,《贤愚经》中记载: 有一次,世尊与比丘们从摩竭国的竹园中出发,前往毗舍离,到了梨越河时,河边有五百位牧牛人与五百位捕鱼人.当时渔夫网得一条大鱼,但五百人竭尽全力也不能将大鱼拉出水面,于是又叫来牧牛人相助,合千人之力才拉出大鱼.此鱼身上长有一百个不同种类的头,有驴头、马头、骆驼头、虎头、狼头、猪头、狗头、猿猴头、狐狸头等.人们深感怪异,都争相观看.这时,世尊问阿难:"那边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人们围聚一处,你去看看."阿难受教之后前去观察,见到一条身上长有百头的大鱼,于是回来告诉佛陀,世尊便与比丘们一起前去观看. 世尊问大鱼:"你是迦毗梨吗?"大鱼回答:"是!"世尊连问三次,大鱼都回答是.世尊又问:"你现在何处?"它回答:"堕在阿鼻地狱中."当时阿难与大众都不知大鱼是以何种因缘而感召这种果报,便请问世尊:"世尊,您为何叫百头鱼为迦毗梨?愿您哀愍,为我们开示."佛说:"好好谛听,我来为你们说.往昔迦叶佛时代,有位婆罗门生下一个男孩,名叫迦毗梨,他聪明博学,通达许多世间学问,在他们的种姓之中,可以说是多闻第一,但唯独比不上沙门.迦毗梨的父亲临终前,殷重教诫他说:'你千万别和迦叶佛的沙门辩论,沙门的智慧很深,你肯定比不过.' 父亲死后,母亲问他:'你一向高人一等,现在是否还有人能胜过你?'迦毗梨回答:'沙门能胜过我.'母亲又问:'为什么沙门超胜?'他说:'我有疑问之处若去请问沙门,所得到的答案能令人心开意解;但沙门问我,我却无法回答,所以我自知不如沙门.'母亲又说:'你为什么不去学习沙门的法?'他回答:'学他们的法就要做沙门,而我是白衣,怎么能学呢?'母亲说:'你可以佯装沙门,通达所学之后再回家.' 迦毗梨依照母亲所说的方法,佯装成沙门,不久便能读诵三藏,审达义理.母亲问他:'现在你已经胜过其他沙门了吗?'迦毗梨说:'若论学问,我最殊胜,但还不如坐禅者高明.因为我问坐禅者,他们都能分别,而坐禅者问我,我却不能了知,所以我不如他们.'母亲又说:'以后谈论时,你如果比不上,就辱骂他们.'迦毗梨说:'出家沙门没有过失,怎能辱骂他们?'母亲说:'你尽管骂,就能得胜.'迦毗梨不忍心违逆母亲,后来在谈论当中,一旦理上短屈,他就出口辱骂:'你们这么无知,比旁生还愚痴,你们这些马头懂得什么?'就像这样,辱骂时百兽的头都被用来比喻,而且不止一次地数数讥毁,以此讥毁恶业所感,迦毗梨现在感受鱼身,而且身上长了一百个头." 听到这里,阿难问佛:"他何时才能解脱鱼身?"佛告诉阿难:"在此贤劫千佛次第出世之后,他仍然不能解脱鱼身."阿难与众人听后,都怅然不乐地说:"身口意行为不可不谨慎!" 上述公案是说明对有学、无学僧伽讥毁的果报,为何在讲述"不恭敬佛像之果报"时宣说此公案呢?此处引用这个公案的目的,是要教诫学人以此类比推知讥毁佛像的果报:讥毁僧伽是牛头、马头等,将感得生有多头而受苦的身相,贤劫千佛出世都无法救度,业报极其严重.同样,若对严厉对境的佛陀身像,以不恭敬心轻易讥毁等,果报亦极为严重. 【《杂事》中说:"拘留孙大师般涅后,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曾经二次作是讥云:'今令树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后善成已,深生忧悔,将其工价造一金铃,挂于塔上,其后感生容颜丑恶、身形倭小、声音和美,名曰善和."】 《律经杂事》中说:拘留孙佛涅以后,有一位端妙大王命令工匠建造佛陀遗塔,当时有一位工人曾经两次讥毁说:"现在让我们建造这么大的佛塔,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完工?"后来佛塔建成之后,这位工人心中深生忧悔,就用工钱打造了一个金铃,挂在佛塔顶上,因此后世感生容貌丑陋、身体矮小,但声音非常和美,名叫善和. 对此公案,《贤愚经》中记载: 有一次,波斯匿王带兵亲自讨伐指N,路经o洹精舍时,有一位比丘正在精舍中放声高唱梵呗,声音非常和雅流畅,士兵们都侧耳倾听,连象马都停下脚步,竖起双耳,不肯前进.波斯匿王就问马夫:"这是怎么回事?"马夫回答:"因为听到梵呗声,象马都停下脚步倾听."国王说:"连畜生都爱乐听闻法音,我们人类为何不闻?"于是就与众人来到o洹精舍,波斯匿王下了大象之后,直接进去见佛,这时比丘的梵呗声已停.国王首先说道:"刚才我听见梵呗声清妙和畅,心生愉悦,非常钦慕,所以想见识这位比丘,供养他十万钱."佛说:"你先作供养,然后才可以见面,若先见面,你将连供养一文钱的心都不会有."供养之后,波斯匿王见到比丘身材矮小、相貌丑陋,简直令人不忍目睹,于是心中再无供养一文钱的念头.国王就问佛说:"这位比丘的身相极为矮小丑陋,而音声却如此深远透彻,他过去生中究竟造下何业而感得这种果报?" 佛说:"过去,迦叶佛圆寂后,有位大王收集了佛陀舍利,想建造一座佛塔.当时,四大龙王化为人形前来拜见国王,他们问国王:'您想用宝物或是用土来建造佛塔?'大王回答:'我想建造大塔,计划此塔规模是方圆五里、高二十五里,高大壮观;但因宝物不多,所以想用土来建造.'龙王说:'我们不是人类,而是龙王,因为听说大王要建佛塔,就特意前来询问.如果您要用宝物,我们可以相助.'大王欢喜地说:'倘若如此,我十分高兴.'龙王又说:'在四个城门外有四大泉水.将城东的泉水取来作堑,可以变成绀琉璃;将城南的泉水取来作堑,可以变成黄金;将城西与城北的泉水取来作堑,分别会变成白银与白玉.' 大王听了更加欢喜踊跃,立刻任命四位监工各自负责一处.其中三位监工的工程即将完成,而另外一位监工却懈怠迟缓,无法完成任务.大王视察之后责备他说:'你太不用心了,应当惩罚.'这位监工心中有怨气,就对大王说:'这么大的佛塔,何时才能完工?'后来,他叫工人日夜不停地建塔,工程终于完成.这位监工目睹佛塔高大壮观,众多宝物光彩照耀,心中非常欢喜,于是忏悔以往讥毁佛塔的过失,而且将一金铃挂于塔顶,并发愿:'愿我来世声音美妙,一切众生都喜爱听闻.将来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愿我见佛,度脱生死.' 当时做工迟缓而且抱怨佛塔太大的监工,就是这位比丘的前世.因为他抱怨佛塔太大,而导致五百世中受身矮小丑陋;又因他后来以欢喜心供养金铃,愿求妙音以及发愿见我,所以五百世中声音和美,今日又见到我而获得解脱." 此公案中的监工因为延缓造塔工程,而且抱怨形量高广、材质殊胜的佛塔,导致五百世中矮小丑陋;同理,若讥毁或遮止形量广大、质地善妙的佛像,也会有类似的果报.相反,监工因为供养佛塔金铃,而且在佛塔前发愿,因对境殊胜的缘故,导致五百世中感得和美音声;同样,若以香花等供养佛像,或对佛像礼拜、赞叹,也将获得相好、妙音等善果. 【故于佛像不应说言:此如此类.于他所造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广大,不应讥毁及遮止等.】 因此,对佛像不应妄加评论:这个像什么,那个像什么.对于他人所造的佛像等,如果原料很好或形量广大,都不应当讥毁与遮止等."等"字包括其它不恭敬佛像的行为. 以下再引公案说明: 康熙初年,檀香特别昂贵,苏郡有一家制香的香铺,早年以三金请了一尊檀香的观音菩萨像,香铺家的人私下商量说:"如果将这尊观音像制成檀条出售,可得十六金."于是要毁坏佛像,趁着檀香涨价赚一笔钱,但佣人害怕造罪,就劝阻他们.当时,香铺家的女婿准备接妻子回家而住在岳父家中,他对佣人说:"你是佣人,此事与你无关,你只要依言行事就可以了."当晚,香铺家的女儿因为肚子不适,不能返回夫家,就在娘家逗留了三天,但是仍未好转. 第二天,街上有个六岁小孩忽然指着香铺问父亲:"那家的房屋为什么用红条封住呢?"父亲以为小孩看错了,就叫他不要乱说.这天晚上,香铺确实发生了火灾,香铺全家都葬身火海,大火却未烧及邻家.当时香铺家的女婿想从楼上房屋的孔中钻出,但是被一物拦住而死于大火之中.那位劝阻的佣人,当天早上被另外一家香铺强拉去做两天工,所以只有他逃脱这场灾难. 由此公案可知,佛像是非常严厉的对境,因此香铺家以佛像作为营利的商品,很快就遭到了报应.香铺家的女婿与佣人因为发心迥异,所以果报适反:女婿本要返家,却死于大火之中;佣人不想去他处,却被人强行雇佣而幸免此难.所以,将无上尊贵的佛陀身像作为营利商品,果报极其严重.因果丝毫不会错乱,对此应谨慎取舍. 未三、应学恭敬 【大瑜伽师奉曼殊像于觉沃前,请观视云:"此善丑何似?若善妙者,可将绒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钱金授予购取."觉沃答云:"至尊妙音之身无所不善,师工中等."说已置顶,于一切像悉如是行.】 一次,大瑜伽师请阿底峡尊者鉴赏一尊文殊菩萨像,他说:"这尊像的形相胜劣如何?如果形相殊妙,我可以用绒巴迦格瓦供养的四钱金子来购买."尊者回答:"至尊文殊菩萨的身像没有不善妙的,若论做工,应属中等."说完之后,尊者就将佛像放在头顶上,祈求加持.尊者对所有佛像都是这样恭敬顶戴. 午二、恭敬经书之学处分三:一、真实义 二、以公案说明不敬经书之过患 三、以古德传记与语录说明 未一、真实义 【虽于正法四句以上应离不敬,又应断除一切不敬,谓抵押经卷,贸为货物,置秃土地灰尘险处,鞋袜并持及跨越等.应起恭敬,等如法宝.】 对于正法,即使是四句以上的句义,都应当远离不恭敬,而且对于正法的所依――经书,应当断除一切不恭敬的行为,譬如:以经书作抵押、作为商品出卖,将经书放在地上或有灰尘、不安稳的地方,将经书与鞋袜一起持拿以及跨越经书等.应对正法的句义与经书发起恭敬,如同恭敬法宝一般. "等如法宝":以教法而言,听闻佛经的句义、读诵经典等,必须如同世尊现前为我们说法一般,极为恭敬.从证法来说,当我们耳闻、目睹文字所组成的教法时,应当要像对待教法所诠示的道谛与灭谛的圣境界一般,内心极为恭敬. 大恩上师宣讲《心性休息大车疏》时,着重强调恭敬经书.佛在世时,可以由佛亲自开示取舍及解脱之道.佛涅后,色身隐没,只有佛像与经书留存在世间,所以在末世,唯有依靠记录佛语的经书来为我们开示取舍、解脱之道.若无经书,我们就如盲人一样,不可能认识寂静的利益、断惑的方法. 具体来说,依靠佛经,我们才知道生命不只是现前一世,还有无始的过去、无终的未来,而且生死流转唯一是以业力推动,以善业将获得安乐,以恶业将感得痛苦,只有行持十善,才能获得后世增上生的安乐.若无佛经开示业果与三世,我们凡愚的眼光极为短浅,仅知今生而不知尚有无量生世,那么此生就会如同旁生一般,只是为追求现世八法而虚度人生,造集无量罪业,完全是无意义的人生,所以佛经对我们恩德极大. 通过佛经,我们才能明了四谛、十二缘起、世间与出世间的因果规律,由此方能发起出离心,如理取舍世出世间的因果,进而遮止生死之因――我执,断除生死轮回.否则,若无佛经指导,我们决定将系缚在轮回中,或以天道为究竟,或者虽想出离,却不知从何处断除生死的根源,而仍然在我执当中,无法解脱. 又因见闻大乘经典,我们才知道要发菩提心、行持六度四摄,由闻思串习空性的教法而解脱我执与法执.若无大乘经典引导,凡夫的心量极为狭小,完全是以自私自利为主,不可能发起为利有情而誓愿成佛的大菩提心,不可能趣入六度四摄的菩萨行,更不可能远离三轮二取的执著,所以大乘经典对我们恩德极大,远远胜过世间父母师长之恩德.而且,大乘了义经典开示法界如来藏,使我们了知:衣里明珠本来具足,只是被客尘所遮蔽;人天六道本来不是自家,唯有法界才是归宿.若无佛语指示,我们虽然本具如来藏也不会认识,仍会无端地枉受轮回诸苦. 因此,如来之教典是真正出离苦海的慈航,照破黑暗的明灯,养育婴儿的乳母.《金刚经》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又说:"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佛也曾说:在末法时代,我将化作文字相来救度众生.所以,佛经是三世如来的法身舍利,恭敬佛经应当如同恭敬佛陀一般.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佛法很难得以听闻.佛在无量劫以前,为了寻求乃至一句一偈的佛法而舍弃身命、王位妻儿,历尽百般苦行.所以佛经中的字字句句,都饱含了世尊无量劫来求法苦行所付出的心血,因此我们如果对经书轻慢、不恭敬,就会造下深重罪业. 或者从比喻上来说,我们都会很恭敬地对待世间具有功德的人,会请他坐在高处、坐在舒适干净的地方,不可能让他坐在低处或不安稳之处,而且不可能从他的身上跨越,也不会以不洁净之物擦拭他的身体,更不会将他作为商品出卖.如今的经书正是佛陀化现的文字相,是如来的法身舍利,极为尊贵,所以若以经书作抵押、买卖,或者将它放在不干净、不安稳的地方,或者跨越等,决定不合情理,而且会因此造下轻慢法宝的弥天重罪.因此皈依法之后,想要获得佛法的实益,首先须从恭敬法宝做起,否则在法上不可能得到任何实益. 未二、以公案说明不敬经书之过患 武功县西边有一座寺庙,寺中有毁坏废弃的大藏经.康对山年少时,曾经和五位同学在寺内读书,当时正值隆冬天寒,四人用废经烧火取暖,一人用以烧洗脸水,康对山心中虽然责怪他们不敬经书的行为,但却不敢说出来.当天晚上,康对山梦见三位官员开堂,怒斥烧书之人,判烧经取暖的四人全家灭尽,判烧水洗脸的人考试不中,又指责康对山说:"你为何不劝阻他们?"康说:"我心知他们做法不对,但我年幼不敢说."官员说:"一句话劝解,可免去五人的罪孽,现在姑且不追究你的过失."康对山醒后,就将此事记在书本后面.不到几年,烧经取暖的四人全家得瘟疫而死,用经书烧水洗脸的书生多次考试不中,最后以教童生而告终. 佛经远远胜过世间一切书籍,能给予众生福德智慧,佛经中的一字一句,都具有极大的功德利益.一切离苦得乐的方便、轮涅万法的实相、修因证果的次第,都明文记载于佛经当中.公案中的人不但未对佛经恭敬顶戴,反而用佛经来烧火取暖、烧水洗脸,如此将会导致永世堕落地狱,在无量时中受苦.全家灭尽、穷困潦倒只不过是现世的果报,后世还须感受极为漫长痛苦的异熟果. 《感应篇注疏》中记载: 颖上的高天佑与两位考生一同前往江宁应考,因为听说鸡鸣山的守源禅师极富修持,他们就一起前去拜访.禅师说:"二位能考中,只有高君因为以《楞严经》做枕头而考不中."高天佑听了很惊讶,良久才想起自己的行装中有《楞严经》,睡觉时没有取出而垫做枕头.发榜时,高天佑果然没有考中. 佛经是如来的大法,一切天龙八部都要领受奉行,与普通书籍根本不同,就如皇帝的敕命与普通文牒不同.所以对经书亵渎不敬,就会迅速消耗福报,后果极为严重,高天佑就是因为枕经折福而失去了名位. 未三、以古德传记与语录说明 【传说[哦瓦善知识,凡见有持经典来者,合掌起立,后不能起,殷勤合掌.】 传说善知识金厄瓦,凡是见到有人手持经典过来,都要合掌起立;后来尊者年迈不能起身的时候,就恭敬殷勤地合掌. 在金厄瓦尊者心中,经典并不是白纸黑字的普通书本,而是如来的化现,是开启智慧的导师、养育慧命的母亲,所以尊者见到有持经典来的人,就自然恭敬合掌. 【又说觉沃至哦日时,有一咒师不从闻法.大依怙尊见一记录,以齿污秽沾其经书,深生不忍,说云:"可愍,不可不可."咒师生信,遂从闻法.】 又传说阿底峡尊者到阿里时,有一位咒师不依从尊者闻法.有一次,阿底峡尊者看见一位记录员用牙齿的污秽沾染经书,尊者于心不忍,就赶紧对他说:"可怜可怜,不可以!不可以!"咒师因此对尊者生起了信心,而依止尊者闻法. 【霞惹兑嘣:"我等于法任何玩耍,无所不作,然不敬法及法师者,是坏慧因,现在愚蒙如此已足,莫更作集愚痴之因,若愚过此,更有何能?"】 霞惹瓦尊者也说:我们对法的戏耍真是无所不作,但是不恭敬法与法师,正是毁坏智慧的原因.现在我们这样愚痴蒙昧已经足够,不要再造集愚痴的业因了,如果再增上愚痴,那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午三、恭敬僧相之学处分三:一、真实义 二、以公案说明不敬僧人与僧相之果报 三、以古德传记说明 未一、真实义 【若于僧伽或出家众持沙门相,及于其相不骂不毁,又一切种不应分党、视如怨敌,云:"汝等,我等."应当敬重,犹如僧宝.】 对僧伽或是持沙门相的出家人以及对沙门相等,都不能轻毁、辱骂,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分别党派,不应彼此互相仇视,如同对待怨敌一样地说:"你们,我们."而应当敬重僧众,如同对待僧宝一样. 此段说明皈依三宝者必须远离毁骂与分党,敬重僧众犹如僧宝.所应远离毁骂的对象有两种,即僧人以及他们所现的僧相.僧人就是僧伽或是持沙门相的出家人,沙门相并不是特指汉传或者藏传佛教僧人的沙门相,凡是当时当地人们所承认的僧相,都是沙门相,一概不能毁骂.噶当派有一种传统说法,即四位出家人中必定有一位菩萨,所以对一切僧众都应平等观想清净,因为凡夫以分别心无法了知僧人之中谁是菩萨,倘若不慎辱骂讥毁菩萨,就会造下严重罪业. "一切种不应分党、视如怨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分别党派,若将十方僧众分成很多派别,认为这一方是我应当供养的僧伽,另一方是应当舍弃的僧伽,这样偏执自他二方,就连皈依戒都不能获得.我们皈依僧,是平等皈依十方一切僧众,凡是释迦佛教法下的僧伽,不论是哪一种宗派、修学何种法门,我们均应平等持为修行的助伴.如果只是皈依藏传佛教的喇嘛、觉母,而不想皈依汉传、南传佛教的僧伽,或只皈依汉传佛教的僧伽,而舍弃其他传承的僧伽,都将失坏皈依戒.因此,对一切佛教的僧众,不论是藏传、汉传或南传的僧伽,都应当持为道友而平等皈依.全世界佛教徒都是菩提道上的兄弟姐妹,理当互助、和合共处,必须以这样的心作皈依,才是具相的三宝弟子. 或许有些居士疑问:为何必须恭敬不持戒修行的僧人? 以下引一段精辟的对话来解除疑惑: 有一次,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大师开示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应如同见佛一般." 以下,再引经论佛语说明不能轻毁出家僧众与沙门相: 佛曾经说:任何众生如果对身披袈裟的比丘产生恶心,因为是对三世诸佛、缘觉阿罗汉、三世圣者产生恶心的缘故,将会成熟无量恶业果报.经中说:"纵有持戒破戒,若长若幼,皆须深敬,不得轻慢,若违斯旨,必获重罪."(纵然有持戒而破戒的出家人,不论他是年长还是年幼,都必须对他恭敬,不能轻慢,否则必定会造下严重的罪业.) 《地藏十轮经》说:"当观如是过去罗刹,虽受无暇饿鬼趣身,吸人精气,饮血啖肉,恶心炽盛,无有慈悲,而见无戒剃除须发,以片袈裟挂于其颈者,即便右绕尊重顶礼,恭敬赞颂,无损害心.(罗刹虽然曾受生过无暇的饿鬼身,吸人的精气,以血肉为食,恶心炽盛,没有慈愍,但是他们见到没有戒律、剃除须发、以一片袈裟挂在颈上的人,就会右绕、尊重顶礼、恭敬赞颂,而没有损害之心.)然未来世,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心怀毒恶,无有慈愍,造罪过于药叉罗刹,愚疑傲慢,断灭善根.于皈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剃除须发、披服袈裟诸弟子所,不生恭敬,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若闭牢狱,乃至断命.(但是末法时代的宰官、居士等人,心中怀有毒恶,没有慈悲,造罪比药叉、罗刹鬼还要深重,他们愚痴、怀疑、傲慢、断灭善根,对皈依我的教法而出家之僧人,或者是法器、或是非法器,剃除须发、身穿袈裟的出家弟子,他们不产生恭敬,反而恼乱、呵斥、辱骂,或者以鞭杖等抽打,或者将僧人关闭在牢狱当中,乃至使他们断绝命根.)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决定当生无间地狱.(这样毁辱僧众,是对三世诸佛犯极大罪业,断灭自己的善根,焚烧自相续,为一切智者所远离,决定将会转生无间地狱.)" 未二、以公案说明不敬僧人与僧相之果报 迦叶佛时代,有一位施主的女儿相貌庄严,长大后她对佛陀生起极大信心,就在佛陀教法下出家,而且精通三学,具足梵行,清净戒律,成为传法上师,得到许多衣食等供养.比丘尼心想:"我一个人受用这么多的供养,没有多大意义,应当发心供养僧众."于是,她每次都将所得财物供养僧众,以维持僧众的生活. 有一次,比丘尼遇到急事,请求僧众帮助,但僧众都说:"我们现在忙着诵经,不能中断善法."比丘尼因此生起了很大的嗔恨心,就辱骂僧众说:"我平时供养你们财物,事事关照你们,现在我有急事,你们却不肯相助,没有一点良心,就像母狗一样."她因为辱骂僧众是母狗,而造下严重的恶业.僧众问她说:"你是什么人?我们是什么人?"比丘尼说:"你们是出家人,我也是出家人."僧众告诉她说:"你我虽然都是出家人,但是我们当中有证果的圣者,而你毕竟只是凡夫,这样辱骂僧众已经造下严重罪业,将会使你在轮回中饱受痛苦,所以你应猛利忏悔."比丘尼觉得僧众言之有理,就在后半生中精进持戒,常求忏悔,临终时发愿:愿我恶口辱骂僧众的业果不要成熟.比丘尼虽然这样发愿,但是以恶业力所感,她还是在五百世中转生为母狗. 《百业经》中记载了以下两则公案: 在见义如来出世时,有一位僧团的管家到处化缘,僧众劝阻时,他恶口辱骂说:"你们这些出家人,每天就像哥玛达鸟一样,只会叽叽喳喳地说废话,什么事都不考虑,哪里像比丘?"后来这位管家虽然作了忏悔,但以辱骂僧众的恶业,从见义如来出世一直到释迦佛的时代,都堕在旁生界中. 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位大居士广闻多学,十分了不起,人们对他恭敬供养,就像对待上师一般.迦叶佛到鹿野苑传法时,大居士率领许多信众在佛前闻法,后来迦叶佛前往其它地方转法轮,大居士仍然为众人传法,而且将信众供养他的五百嘎夏巴,全数拿到寺院供僧.当大居士再度来到这座寺院时,恰逢僧众诵戒,因为佛制居士不能听出家人诵戒,管家就将大居士与其他在家人都赶出经堂.有在家人对大居士说:"我们今天被赶出经堂也不要紧,但您是这座寺院的大功德主,却也被人赶出来,实在不合理!"于是大居士就嗔骂僧众说:"你们像跛子一样坐在法座上,我经常供养你们,而你们今天竟然将我赶出经堂……."僧众知道他以恶口骂僧造了重罪,就劝他忏悔,虽然他已励力忏悔,但还是以恶业力在五百世中受生为跛子. 以下一则公案出自《法苑珠林》: 唐朝贞观五年,梁州有一名妇女,家境很贫穷,她的儿子依止安养寺的慧光法师出家.有一次,妇女因为缺少内衣,就将儿子的旧袈裟取来做衣服,衣服刚穿到身上,忽然觉得脚下很热,渐渐热至腰间.过了一会儿,空中有炸雷震响,将站在一旁的邻家妇女震出百步之外,尘土塞住两耳,昏迷了一天.而亵渎袈裟的妇女竟然已被震死,身体被雷火烧焦卷缩,而且在她的背上题有一行字:"用法衣不如法!"儿子将她收葬之后,尸体又再次被雷震出,尸骨暴露在林下,任之销散. 袈裟叫做解脱服,又叫福田衣,即使是梵天、帝释也不敢接受披袈裟者的礼拜.龙王救护群龙时,若得到一缕袈裟,金翅鸟王就不能危害;猕猴在游戏时披袈裟,失足而亡之后,立即转生天道,可见袈裟的利益无穷.佛制规定,已亡故的比丘所遗留的袈裟应当挂在树上高处,一切有情遇到它,均能灭罪生福;相反,亵渎袈裟的罪过也极为严重,如公案中的妇女,因不敬袈裟的罪业而立即感召现报. 未三、以古德传记说明 【《劝发增上意乐会》云:"希乐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不应起心作是念:我是超胜、我第一."】 《劝发增上意乐会》说:希求上上功德而安住在山林中的比丘,不应观察别人的过失,不应生起这样的念头:我是超胜,我最为第一. 【"此骄是诸放逸本,永不应轻劣刍,一劫不能得解脱,此是此教正次第."】 为什么不应缘我而高举呢?因为这个骄慢是三门放逸的根本,功德殊胜的比丘永远不应轻视功德下劣的比丘,轻视劣比丘的果报,是在一劫中不能获得解脱.劣比丘并非决定不得解脱,劣比丘若按次第实修菩提道,最终也必定能获证菩提,这是内道佛教真实的次第. 因此在僧团中,功德稍胜之比丘不能轻视劣比丘,因为劣比丘只要精进修学,最终亦决定证果,比如周利特等,最后也证得了圣果. 【敦巴仁波卿与大瑜伽师见碎黄布在行路中,皆不轻越,抖置净处,如是行持,应随修学.】 敦巴仁波切与大瑜伽师若看见路上有破碎的黄布,都不会轻易地跨越,而是将它抖过之后,放在洁净的地方.像这样的行持,我们每一位后学者都应当随学. 午四、摄义 华智仁波切说:"皈依佛后,对佛宝的身像,乃至零碎的片段以上也应当恭敬供养,以头顶戴,放置于净地,对它生起真实佛宝之想,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皈依法后,对只言片语乃至一字的佛经也应生起恭敬心,顶戴供养,生起真实法宝之想;皈依僧后,对僧宝所依乃至(僧衣上的)红黄补丁以上也应生起真实僧宝之想,恭敬供养顶戴,置于净处,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 巳二、恭敬三宝之利益 【自能如何恭敬三宝,则诸众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如《三摩地王经》云:"作集如何业,当得如是果."】 此句宣说恭敬三宝能获得他人恭敬的利益. 因为自己能如何地恭敬三宝,众生也就能这样恭敬自己,所以对三宝应当随学恭敬的行为,如《三摩地王经》说:造集何种业,将会获得这种同类的果报. 比如,见到高僧大德恭敬三宝,我们自然也会对他们生起极大的信心与恭敬心.同理,自己想要获得众生的恭敬,就必须至诚恭敬具有无上功德与恩德的三宝,自己恭敬供养三宝,就会受到人天的顶戴,此即因果无欺的规律. 卯二、共学分六:一、以随念三宝的差别与功德而皈依 二、以随念大恩而恒勤供养 三、以大悲将众生安置于皈依 四、舍弃其余世间方便 五、由了知胜利而昼三夜三勤修皈依 六、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 辰一、以随念三宝的差别与功德而皈依 【共学分六:初者,随念三宝功德、差别,数数归依者,谓数思惟如前所说,内外差别,及三宝中互相差别,并其功德.】 《道炬论自释》所说的共同学处有六种:第一,随念三宝的差别与功德而数数皈依,就是数数思惟前文所说内外道的差别、三宝相互之间的差别以及三宝各自的功德. "内外差别",即前文所说内道与外道在大师、教法以及僧伽等方面的胜劣差别."互相差别",即前文所说三宝在相、业、信解、修行、随念、生福等方面的差别."其功德"即前文所说佛法僧三宝的种种功德. 理证: 必须恒时随念三宝的功德与差别而皈依,因为若不恒时随念功德、差别而皈依,皈依心就不会增长的缘故. 辰二、以随念大恩而恒勤供养分十一:一、《菩萨地》中出 二、时间差别 三、稍用功力即可圆满资粮 四、不清净之供养相 五、于最胜福田当殷重供养之理 六、舍弃低劣而精进供养 七、依靠殊胜福田增长慧力之窍诀 八、供养大小等观待发心差别之理 九、随学古德次第修习供养 十、于供养不应喜足 十一、其余供养之相 【第二,随念大恩恒勤供养,嚼n之先亦当供养者,如《三摩地王经》云:"由佛福德获饮食,愚夫不知报佛恩."此是以获饮食为喻,随自所有一切乐善,悉应了知是三宝恩,由报恩德意乐供养.】 第二条共同学处――随念大恩而恒时精进供养,乃至饮食之前也应供养,即如同《三摩地王经》所说:"我们由于佛陀的福德力而获得饮食,但是愚痴之人却不知道要报答佛陀的恩德."这是以获得饮食作为例喻,实际上对于自己所有一切的安乐与善根,都应当了知是三宝的恩德所赐,而以回报恩德之意乐精勤供养三宝. 《宝性论》说:"总之宣说尽世间,天及地住安乐因,此等无余皆依靠,普世遍现佛圆音."在整个世间中,不论是四禅、四无色定或欲界的安乐,都是依靠佛陀宣说正法而得,所以一切安乐之源泉就是三宝,我们应当感恩戴德,以报恩之心精勤供养三宝.《普贤上师言教》说:"如果幸福快乐,也知道这是三宝的悲悯所致,如佛在经中所说:此世间的安乐与善事,乃至于烈日炎炎时的习习微风吹到脸上,都是佛陀的悲悯与加持.同样自心生起一刹那的善分别念也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带来的." 以下宣说一则公案: 明末四大师之一的紫柏大师,平日吃饭之前必先礼佛.一日,有客人来访,大师很欢喜,无意中先吃了一口,他发觉后就对知事说:"今天有犯戒的人,我让你痛责他三十棒,如果责打轻微,就须加倍."知事听后大惊,不知道是谁.片刻,大师将木杖交给他,自己匍伏在佛像前,受了三十棒,大腿被打成了黑色.大师说:"众生无始以来的习气深厚,如油入面,牢不可破,若折情不痛,就不易调伏啊!" 大师饭前必先礼佛,此即不忘佛陀恩德,他严以律己,认为一念忘失念恩,就是犯戒,所以严厉责罚自己,以对治习气.我们应以大师为榜样,恒时以忆念佛恩的意乐精勤供养三宝. 巳一、《菩萨地》中出分二:一、供养事 二、供养意乐 【此中复二,谓供养事及供养意乐.】 "以随念大恩而恒勤供养"又分二:一、供养事;二、供养意乐. 午一、供养事分二:一、分说十种供养 二、摄义 未一、分说十种供养 【初中有十:供养身者,谓亲供养真佛色身.】 第一,供养事有十种,即供养身、供养塔、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教他供养、财敬供养、广大供养、非染污供养、正行供养.其中,第一,供养身,就是佛在世时,亲自供养真实的诸佛色身. 【供养塔者,谓供为佛所建塔等.】 第二,供养塔,就是为佛而供养所建造的佛塔等. "为佛"是指动机,可从三个方面来解释,即为敬佛而供养,为学佛而供养,为成佛而供养. 【现前供养者,谓前二事,现自根前而设供养.】 第三,现前供养,就是前述的佛身与佛塔,显现在自己的眼根前面而陈设供养.这是唯供现前的佛身与佛塔. 【不现前供养者,谓佛、佛塔非现在前,普为一切佛、佛塔故而设供养.又若于佛般涅后,为供佛故造像及塔,若一数等,亦非现供.】 第四,不现前供养,就是佛身与佛塔不现在眼根前,而自己对此不现前的一切诸佛与佛塔作如来想,普遍为三世一切诸佛与十方一切佛塔而施设供养.这是唯供不现前的佛与佛塔.如果在佛陀涅后,为了供养佛陀的缘故而造立佛像与佛塔,数量是一种或是众多,也属于非现前供养. 【若供此二随一之时,作如是念而供养者,谓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现前供养此二,亦即供养其余三世一切诸佛,及供十方无边佛塔,此是俱供现、不现前.】 此段宣说"俱供现、不现前": 如果在供养现前的佛身或佛塔时,这样作意而供养,也就是心中思惟:一法的法性,就是一切法的法性,一佛的法性,就是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诸佛的法性,因此供养现前的佛身,就是供养其余三世一切诸佛;一座佛塔的法性,就是十方无边一切世界所有佛塔的法性,因此供养现前的佛塔,就是供养十方无边一切世界的佛塔.这是"俱供现、不现前". 因为在供养现前的佛身或佛塔时,心中作意法性无二无别,则不现前的诸佛或佛塔,也都含摄在内而普遍作了供养,所以是"俱供现、不现前". 以下宣说上述三种供养所获福果的差别: 【论说初者获广大福,第二较前获大大福,第三较前获最大福.故于一佛或佛像等修供养时,应忆法性无所差别,先当遣意供养一切,极为切要.】 《瑜伽师地论》说:初者"现前供养"获得广大福果;第二者"不现前供养"与前者现前供养相比,获大大福果;第三者"俱供现不现前"与前者相比,获最大福果.所以,对一尊佛或者佛像等修习供养时,应当忆念诸法的法性没有差别,首先以意识观想供养一切,这是非常重要的.《普贤行愿品》说:"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自作供养者,谓非由于懈怠、懒惰、放逸增上而令他作,惟自手作.】 第五,自作供养,就是菩萨想供养佛陀或佛塔时,不是因为懈怠、懒惰、放逸而让亲友、佣人等去作,唯一是自己亲自去作. 【教他供养者,谓念自己略有少物,然诸有情贫苦薄福无力供养,若教此供,当获安乐.由悲愍心,惟教他供.】 第六,教他供养,就是菩萨心想:"我现在略有少许可以供养的财物,但是贫苦少福的有情却没有财力可作供养,如果我布施财物给他,并且教导他以此财物供养佛与佛塔,将来他会多受安乐."菩萨像这样以悲愍心教导他人供养,而自己没有所供的财物,这是菩萨唯一教他施设供养. 【又亦劝他共供养者,谓自他俱共同供养.】 亦劝他共供养,就是自他共同供养,即在劝导他人供养之后,自己和他一起共同作供养.具体来说,菩萨想对佛陀或佛塔施设供养,但不仅是自己作,同时也劝导父母妻儿、亲友仆从,或国王王子、大臣长者、居士,或多财的商主,下至一切男女老少、贫乏痛苦之人,以及一切内道同梵行者、外道等众,随分随力供养佛陀或佛塔,此即"自他俱共同供养". 【此三福果,大小如前.】 唯一"自作供养"获得广大福果,唯一"教他供养"能获大大福果,"自他俱共同供养"获得最大福果.为何这三种供养的果报会有这样胜劣的差别呢?因为:"自作供养"只是为了自己获得安乐而供养;"教他供养"则纯粹是以悲愍心想使众生获得安乐,自己舍弃资财而教他人供养,因大悲利他的缘故,福德超过自作供养;"自他俱共同供养"不仅仅是教导他人供养,而且菩萨以身作则,为了饶益有情而亲自以爱语、同事等摄受法,带动有情趣入供养的修行,所以福德最大.由以上比较可知,以大悲心完全投入利他,才能获得最大福德. 【财敬供养者,谓供种种衣服、饮食、卧具、坐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薰香、末香、涂香、华N、伎乐及诸灯烛,敬问礼拜,奉迎合掌,唱种种赞,五支遍礼,右旋围绕.】 第七,财敬供养,即财物供养与恭敬供养. 财物供养,就是供养种种衣服、饮食、卧具、坐具、治病的医药等资身的日常用品,或供养薰香、末香、涂香、花N、伎乐与灯烛等. 恭敬供养,就是恭敬陈白、礼拜、迎请、合掌、唱各种赞、五支遍礼、右旋围绕等.譬如汉地丛林早晚功课中,皆须礼佛、赞佛、念佛、绕佛、合掌,这就是对佛陀作恭敬供养.《入行论》中说:"我以海潮音,赞佛功德海,愿妙赞歌云,飘临彼等前.化身微尘数,匍伏我顶礼,三世一切佛,正法最胜僧."这也是对三宝作恭敬供养. 【又供田等无尽奉施,又供摩尼、耳环、臂钏诸庄严具,下至供养诸小鸣铃,散诸珍奇,缠宝缕线,供养诸佛或佛塔庙.】 此段也是"财物供养",就是供养田地等无尽的奉施,或供养摩尼宝、耳环、臂钏等庄严饰具,下至供养各种小的鸣铃,或散各种金银、钱币等奇珍,在宝物上缠绕彩线,用来供养诸佛或诸佛的塔庙. 【广大供养者,谓以如是利养、恭敬常时供养.此复有七,谓所供物众多、微妙、现非现前、自作教他、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为供养,复将此善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第八,广大供养,就是在佛像、佛塔等供养境前,以上述的利养、恭敬等,常时施设供养."常时",指时间上的广大,并不是在短期供养之后就停止供养,而是每日坚持不断,积小成大,所以说是广大. 广大供养不是前面各种供养之外的另一种供养,而是以上财敬供养等达到广大的供养相,也就是在时间、供物、供养境、供养方式、供养心、供养回向等方面,达到广大的供养相,包括七种广大: 一、供物众多:供物的数量并非微小或少许,而是如前所说那样,以众多供具供养. 二、供物微妙:供物并非下劣、残缺、腐坏、粗糙以及不可受用的物品,而是颜色、形状、香味圆满、贵重优质之物. 三、供养境现前. 四、供养境不现前. 五、自作供养. 六、教他供养. 七、以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作供养.并且将供养所种的善根,唯一回向一切有情获证无上菩提,而不回向人天安乐与小乘菩提,此即"回向广大";或者以回向无上菩提,使供养的点滴善根增长无尽而成广大. 七种广大中:前面两种是从供养物而说广大,即"众多"是数量广大,"微妙"是品质殊胜,以如是财物供养三宝就成为广大供养.第三、第四是从供养境而言广大,供养现前的无量诸佛等,或以意识缘取不现前的无量诸佛等而供养,以所缘境广大而成为广大供养.第五,自作广大,即自己亲自供养,而且在供养物、供养时、供养境、供养心、供养回向等方面并非狭小,而是极为广大.第六,教他广大,即以大悲心教导众生供养,而且所作的供养方面极为广大.第七,从恭敬供养来说,因供养时具足至心欢喜、猛利胜解,所以即便是供养一文钱,也会成为广大供养,对此可以一则公案来说明: 《杂宝藏经》记载: 往昔有位恶生王,在园堂看见一只金色猫从东北角钻入西南角,就派人挖掘,结果掘得一个铜盆.铜盆的容量有三斛,盆内盛满了金钱,再继续往深处挖掘时,又得到一个铜盆,这样次第掘得了三盆金钱.恶生王又叫人往旁边挖掘,结果连续五里路,每一步都挖到盛满金钱的铜盆. 恶生王虽然获得了众多金钱,却因惧怕而不敢使用,于是就去请问迦旃延尊者.尊者说:"这是你的宿业所感召的福报,你尽管用,没有妨碍."恶生王就询问宿世因缘,尊者告诉他说:"过去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佛涅后,在佛的遗法中,有一位比丘在十字街头,将钵置于路边,教化人们说:'谁能将财物投入这个坚牢藏中,一切国王、盗贼、水火都不能夺走.' 当时,有一个穷人见到比丘教化,心生欢喜,就将卖柴所得三文钱放入钵中,发愿后离去.在回家的五里路上,他步步心生欢喜,临入家门时,他又遥向比丘至心顶礼,发愿后才入家门.当时的穷人就是大王你的前身.因为往昔你以三文钱欢喜供僧,所以生生世世身分尊贵,常常获得如是盛满金钱的三重铜盆.因五里之中步步欢喜,而感得五里金钱之报." 公案中的穷人所供物只有三文钱,本非广大,但是因为供养心淳净,以至心欢喜与猛利的胜解摄持,而使三文钱的供养成为广大供养.穷人听到比丘的教言后,信受欢喜,将仅有的三文钱全都作了供养,而且供养之后,在五里路上步步发欢喜心,临入家门之前,还恭恭敬敬地向比丘顶礼、发愿.以此种对供养的至心欢喜,极能滋润相续中的善根,使它辗转增上广大,由此成熟的果报亦极为广大――生生世世受身尊贵,常获五里金钱的福报. 因此,对三宝作任何一种供养时,皆应至心欢喜,施前、施时、施后三时都欢喜,以自作随喜的滋润,善根就会广大.我们应将这种殊胜窍诀融入自己的修行,比如自己今天供养僧众,在供养之前,应当善加思惟供养的利益,引发欢喜,供养时也应至心欢喜,供养之后,还应对自己所作的善根自作随喜,并且猛利发愿:愿供养的正行日日增上等.若能如此行持,则任作何种供养,都将成为广大供养. 【非染污供养者,谓不由轻蔑、放逸、懈怠而教他供,自手供养,殷重供养,不散漫心而设供养,不以贪等杂染供养,不于信佛国王等所为得利敬而为供养,以随顺物而设供养.】 第九,非染污供养,就是远离染污的供养,这也不是前述财敬供养等之外的另一种供养,而只是从财敬等供养远离种种染污的角度,安立为非染污的供养相. 非染污供养,包括以下六种情况: 一、不是因为轻蔑、放逸、懈怠而令他人供养,而是自己亲手供养. 二、殷重供养. 三、以不散漫心而陈设供养. 四、不是杂染贪爱等烦恼而供养. 五、不是在信佛的国王等处,为了获得利养恭敬而作供养. 六、以随顺物而陈设供养. 前五种是从供养心远离染污的角度来说,第六种是从供养物远离染污来说. 非染污供养的反面,即六种染污供养: 一、因为轻蔑、放逸、懈怠而令他人供养,不是自己亲手供养,即供养三宝的心不恭敬,理应亲自去作,却因心怀轻慢等而叫他人代作,自己未能尽心,此即具有染污的供养. 二、不殷重供养:不按照取舍之处如实地行持. 三、以散漫心供养:供养时行为随便. 四、有杂染供养:供养时自相续杂染贪、嗔、嫉妒等烦恼,心不清净. 五、为获利养恭敬而供养:动机不纯正,在信佛的达官贵人面前,为了获得利养、恭敬而虚伪地施设供养,实际上是谄诳供养. 六、以不净物供养:"不净物"在下文有具体解释. 总之,在供养时远离上述种种染污的心态、行为、动机、供物,就是非染污供养. 以下解释"随顺物": 【随顺物者,谓诸净物,远离不净,雌黄所涂、酥所灌洗、局罗薰、遏迦花等及诸所余非清净物.】 "随顺物",就是远离不清净的各种清净物.对于不清净,论中例举了以下几种情况: 一、雌黄所涂:雌黄是一种药用矿石,味道苦辛,用雌黄涂佛的身体等,就是不清净. 二、酥所灌洗:以酥油灌洗佛像也是不清净,应当用净水浴佛,不能用酥油. 三、局罗薰:局罗就是黑香,又叫安息香,是一种药物,以局罗作薰香也是不清净. 四、遏迦花:白艾花,这种花带有毒刺,不能用来供佛. "所余非清净物":除了以上四种之外的其余不清净物品. 总之,佛陀是无上尊贵、具有大恩德之对境,所以供养时应当用清净的随顺物,若以不清净、不合适、有毒等物品供佛,即成为染污供养. 下文宣说在没有财物可作广大无染的财供养时,应当勤修两种供养,即广大随喜与无主所摄供养,首先说"广大随喜供养": 【又若如是财物供养,自无所集,无从他求,应于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来诸供养具,以欢喜俱及于广大胜解俱心,周遍思惟一切随喜.少用功力而修无量广大供养,摄集菩提广大资粮,恒常于此以真善心起欢喜心,当勤修学.】 如果自己没有所聚集的财物可作上述的财物供养,又无法从他处求得财物时,应对一切世界之中所有供养如来的资具,以具足欢喜以及对于广大供养具足胜解的心,周遍思惟而随喜一切供养.这样稍微用一点功力修习无量广大的供养,就能摄集成就菩提的广大资粮.菩萨应当恒常对广大随喜供养,以真实的善心发起欢喜心而精勤修学. "自无所集,无从他求",指应当勤修随喜的时机,是自己无财,又无法求得财物时,就应着重勤修随喜. "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来诸供养具",指随喜的对境,是所有南赡部洲、四大部洲、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无边诸世界中,供养如来的一切下中上品供具. "欢喜俱及于广大胜解俱心",指随喜的心态,是具足欢喜以及对于广大供养具足胜解的心. "周遍思惟",是以自心普遍缘想一切供养具,比如:以自心普遍缘想四川省一切美好的资具而没有缺漏,不仅仅是缘想一部分,此即周遍思惟. "少用功力而修无量广大供养",周遍思惟一切供养具后,从内心深处随喜一切供养并且以此供养三宝.这是赞叹随喜的善巧之相:因为不必费力寻求财物,只需以心缘想,所以是"少用功力";又因心中所缘的是一切世界的所有供养具,以所缘境无量广大的缘故,而成为"修习无量广大供养". "摄集菩提广大资粮",指随喜的作用,是以广大随喜的意乐,就能摄集成就菩提的广大资粮. "恒常于此以真善心起欢喜心,当勤修学",是劝导我们应当勤修广大随喜供养,因为这种供养极为善巧、利益宏大,所以应对此广大随喜的法门,恒常不断以真实的善心发起欢喜心而精勤修学.《因果经》说:"若有贫穷人,无财可布施,见他修施时,而生随喜心,随喜之福报,与施等无异." 下文宣说"无主所摄供养": 【又如《宝云经》及《建立三三昧耶经》所说:无主摄持诸华果树及珍宝等,亦当供养.】 又如《宝云经》、《建立三三昧耶经》所说:没有主人摄持的鲜花、果树、珍宝等,也应当用来供养三宝. 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说:"遇到悦意的外境也应供养三宝,如美丽的花园、清澈的河流、美妙的宫殿、悦意的树林、广大的财产、富饶的受用、佩带装饰品的俊男美女等等.无论看见任何自己喜爱或贪执的事物,都要诚心意念供养三宝." 我们应将此处所说的供养方法,随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供养殊胜福田的三宝而积累广大福德.譬如,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若见到美丽的都市夜景,雄伟壮观的高层建筑,四通八达的立交桥、高速公路、地铁、隧道,或见到幽静的园林、豪华的住宅、各种便利的科技产品,都可以心缘取来供养三宝.由此推广开来,就如寂天菩萨所说:"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意缘敬奉献,牟尼诸佛子,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 第十,正行供养,就是平常所说的"法供养",是最殊胜的供养,所以放在最后. 【正行供养者,谓于下至]牛乳顷,精勤修习四无量心、四种法集、随念三宝、波罗蜜多,及能胜解甚深空性无分别住,于净尸罗起防护心,于菩提分、六度四摄精勤修学.】 正行供养,就是下至在挤牛奶的短暂时间中,精勤修习慈等四无量心、四法印,随念佛法僧三宝,修习布施等波罗蜜多,以及能够胜解甚深空性而无分别安住,对清净的戒律生起防护之心,对三十七菩提分、六度四摄等法类精勤修学,此即菩萨正行供养.即便是在如挤牛奶的短暂时间中如理修行,就已经属于正行供养,何况长期修持正法,更是极为殊胜的供养. "]牛乳顷"是指时间的下限,《瑜伽师地论》说:"少时少时,须臾须臾,下至如]牛乳顷.""修习四无量心",是普遍对一切有情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习四种法集",即修习"四法印",也就是修习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寂静."能胜解甚深空性",就是能够信解远离言诠的法性真如."无分别住",即发起无分别无相心住."于净尸罗起防护心",即对自己所受的尸罗律仪发起守护之心. 一切供养之中,以正行供养最为第一,《瑜伽师地论》赞叹说:"如是供养,为最第一,最上最胜,最妙无上.如是供养,过前所说具一切种财敬供养,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沙昙倍."(如是正行供养最为第一,是最上等、最殊胜、最微妙无上的供养.这样的供养和具足一切种类的财敬供养相比,超胜一百倍、一千倍乃至邬波尼沙昙倍.)《普贤行愿品》说:"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广大财物供养的无量功德,和仅仅一念法供养的功德相比,一百分不及一分,一千分不及一分,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金刚经》说:"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又有经中说:"某人在相当于天界一千年的时间当中,恒时供养三宝所需的一切资具,另外有人仅仅在一弹指顷,用心观察忆念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后者超过前者无数倍."《宝性论》也说:何人信解佛陀的不可思议境界,对于四金刚处生起欢喜的善根,就已经映蔽了一切没有与彼相应的其余财物供养等所有福德聚. 以上教证皆充分说明:唯有正行供养是无上供养,远远胜过其它供养.为何正行供养最为殊胜呢?《普贤行愿品》说:"以诸如来供养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因为三世如来都供养法的缘故,因为如法修行出生诸佛的缘故,如果菩萨作法供养,就能成就供养如来,因为这样修行是真实供养的缘故. 通过以上所说正行供养之相与校量功德,我们就能了知正行供养是最上等、最根本、最主要的供养.皈依三宝后,主要是须按照佛陀的教法如理修行,若能如理修行,就是对三宝作最大、最微妙的供养.当今时代,虽然人们生活日益繁忙,但每天仍应抽出一定的时间致力于修行.比如,每天用二十分钟修习四无量心、思惟空性、随念三宝功德或观修四法印等,如在上班等车、坐车等零星时间中观修,也能成就殊胜的上品供养.如前所说,即便是在挤牛奶的片刻当中令心与正法相应,就已属于正行供养.如果身处红尘俗世之中,就应以尘劳作佛事,将自己的生活环境作为修行道场.若能在家庭、工作单位中,以大悲心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受苦、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这就是不离现实生活而作正行供养. 未二、摄义 【若能由此十种供养供养三宝,应知是名圆满供养.】 如果能够以上述这十种供养来供养三宝,应当知道这就叫做"圆满供养". 如理辨别十种供养事,究竟有何作用呢? 通过如理辨别供养之事,就能通达种种供养的方法与差别,而生起了知世俗谛种种差别的广大智慧.具体来说:了知各种供养的方法就能开拓见识,不会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而能灵活善巧地运用,比如在没有财物的情况下,就可以善巧变通作随喜供养、意幻供养、正行供养等.如理辨别供养的胜劣差别、染净差别与大小差别等,就可以如理取舍:舍弃下劣供养,趣入殊胜供养;舍弃染污供养,趣入无染污供养;舍弃狭小供养,趣入广大供养.这些都是如理辨别供养之事所能生起的作用. 午二、供养意乐 【由如是等兴供养时,有六意乐,能于三宝随一之所少分思惟,而生无量广大果利.】 以这十种供养事作供养时,有六种增上意乐,若能以这六种意乐对三宝任何一处作少分思惟而供养,就能产生无量广大的福果利益. 以任何一种供养事供养时,都应当缘三宝而发起六种增上意乐.为何特别强调增上意乐呢?佛陀曾说:"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意乐是决定果报大小的根本因素,以增上意乐对三宝作少分思惟而供养,就能获得无量广大的功德果报.若能多分深入地思惟,力用就更巨大了.所以,应当在供养时,缘三宝而发起六种意乐. 【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一切有情中尊,四者犹如邬昙妙华极难值遇,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作是思惟而设供养.】 此段宣说以六种意乐供养三宝.所谓意乐,窥基大师在《略纂》中解释说:"意乐者,以信欲胜解为体."此处学人必须掌握窍诀:意乐也是缘起法,不是凭空现前的,发起意乐的方法,就是按照以下这六个方面善加思惟.人心不可能像磐石一样不动,当我们逐步思惟时,自心就会转变,随着信欲和胜解的生起,内心就会现前真正的意乐.这确实是培就善心的要诀,希望学人深入体会,通晓如何善用佛法、如何以法转心. 六种意乐为: 一、"无上大功德田"增上意乐:因为对三宝发起随念行,就能出生无上广大功德,所以三宝是无上大功德田.通过思惟如来是无上大功德田而发起的增上意乐,就是无上大功德田增上意乐.对于以下五种增上意乐也应如此类推而了知. 二、"无上有大恩德"增上意乐:因为三宝为我们开示三乘正道,使我们获得一切义利,所以是无上有大恩德. 三、"一切有情中尊"增上意乐:如来是一切无足、二足、多足等有情中最殊胜的. 四、"犹如邬昙妙花极难值遇"增上意乐:三宝犹如稀有殊胜的邬昙妙华,很难遭遇.《涅经》说:昙花不是随处出生,只有在无热恼海的北方山上有昙花园;昙花也不是随时出生,只有佛陀出世时,昙花才出生.佛转法轮时,昙花才盛开;佛示现涅时,昙花就会枯萎凋谢.《毗卢现觉续》说:"诸佛于世间,犹如优昙花,偶尔时一现,非为再再生."《法华经?寿量品》说:"比丘当中,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福德浅薄的人,在经过无量百千万亿劫后,才有见佛的机缘,或者仍不能见佛,所以佛陀极难值遇. 五、"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增上意乐:在同一三千大千世界中,不可能同时出现别别相续的两尊佛.诸佛化身虽有无量,但在同一教期,不会有两尊示现八相成道的殊胜化身. 六、"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增上意乐:三宝是产生一切世间与出世间圆满功德的所依,出世间三种菩提及世间人天的圆满,都是从三宝产生;所以三宝是出生一切圆满的根本,就像如意树的根茎枝叶是由种子所产生,佛之圆满功德也是由菩提心与供养三宝所生,对其它圆满也应当这样理解. "作是思惟而设供养":供养三宝时,首先必须依照这六种意乐作正思惟,然后再施设供养.因为供养的意乐更为紧要,所以供养前决定须先"作是思惟",而不应仅以身语作供养. 《阿^世王受决经》中说: 有一次,阿^世王请佛应供,饭后佛陀返回o洹精舍,阿^世王就与耆婆商议说:"佛陀已经享用了饮食,我应当再作何种供养?"耆婆说:"应当点灯供养佛陀,作广大灯供."于是阿^世王就下令准备一百斛麻油膏,从宫门一直点到o洹精舍. 当时有一位贫穷的老妇人,见到阿^世王作此功德,深有感触,就用乞讨所得的两文钱去油家买油膏. 店主问:"老人家你如此贫穷,为何不将讨来的两文钱用来买米粮,以维持生活,买此油膏有何用呢?" 老妇说:"我听说佛陀出世万劫难逢,今生我竟然如此幸运能够值遇佛陀,但却不曾做过任何供养.今天我见阿^世王作如此广大的功德,心生羡慕,我虽然贫穷,但却很想点一盏油灯供养佛陀,作为后世安乐的资粮." 店主赞赏她的诚心,又特地赠送她三盒油膏. 老妇人亲自将所得的五盒油膏供于佛前燃灯,当时她心想:"以这少许的油膏点灯,不到半夜就会熄灭."于是发誓:"若我后世成道如同佛陀,油灯应当通宵光明不灭."然后顶礼而去. 阿^世王所供的油灯或灭或尽,而老妇人所供的油灯却格外明亮,超胜余灯,且灯光通霄不灭,油膏也不穷尽.次日清晨,佛陀告诉目犍连:"天亮了,你可以去熄灯."目犍连遵照佛的吩咐,次第熄灯.其它油灯都熄灭了,唯独老妇人所供的油灯,连熄三次都不灭.目犍连就举起袈裟来扇油灯,但是灯光反而更加明亮,于是他又用神通引来随岚风吹油灯,但灯光反而愈发炽盛,光明向上彻照梵天,旁照三千大千世界,处处可见此灯的光明.佛告诉目犍连:"停住!这是未来佛的光明功德,不是以你的神力所能熄灭的.这位老妇过去世曾供养一百八十亿位佛陀,已从过去佛那里得到了授记,但是因为她专门致力于经法,没有时间修习布施,所以感得今生贫穷.往后三十劫时,她将成佛,佛号是须弥灯光如来,佛刹中没有日月,人民身中皆具大光明,光明相照,如忉利天."老妇听了十分欢喜,顶礼佛后离去. 阿^世王问耆婆:"这位老妇人只是供养了一盏灯,就得到佛的授记,而我作了如此广大的功德,为何佛陀却不为我授记呢?"耆婆说:"大王所作的供养虽多,但是用心不专一,不像老妇人一心专注于佛."阿^世王听受了耆婆的开示,后来也以至诚心供佛而得到授记. 公案中的老妇人虽然只是供养了一盏灯,但她所得到的功德却已远远胜过阿^世王所作广大灯供的功德.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老妇人供养时具有增上意乐:老妇思惟值遇佛陀出世,极为难得,万劫难遇一次,这样以稀有想所引发的意乐,就是"犹如昙花极难值遇之增上意乐";老妇思惟佛是无上大功德田,阿^世王能对无上的佛陀福田作大功德,实在是令人羡慕,自己虽然贫穷,但一定要珍惜机缘,种大福报,以此思惟所引生的意乐,就是"无上大功德田之增上意乐";老妇又想,依靠供佛所种下的善根,决定能成为后世安乐的资粮,如此思惟所引发的意乐,就是"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之增上意乐".因为老妇是由思惟之后发起增上意乐而供养,所以感得油灯长明,福德超胜阿^世王. 如果想要如同老妇一样获得殊胜功德,就必须按照此处所说的六种意乐反复思惟.学习一则公案时,必须以公案中的人事策励自己,而不应像听故事一样听完便罢.随学的方法,就是缘着六个方面而思惟,比如供养饮食的时候,就应思惟:大千世界中独一无二、极难值遇的无上功德田――佛陀,我现在能够值遇,又能至心敬供一碗饭,是如何地稀有难得,而且如此供养将获得无尽安乐的果报,又是何等地殊胜.若能像这样发起增上意乐,恭敬行持,才是真正修学佛法. 以下标出上述供养事与供养意乐的出处: 【此等是如《菩萨地》说而正摘录.】 这些都是按照《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所说的内容而摘录撰写. 巳二、时间差别 【恒常时中,于如是等随应而行,若遇佳节及大时会,当随力能修妙供养.】 一切时中,应当相应上述的十种供养事与供养意乐而行持.如果逢遇佳节或盛大法会,应随自己的能力修持微妙供养. "佳节"即诸佛菩萨诞生、成道、涅、转法轮等吉祥时日,譬如:神变月、萨迦月、转法轮日、天降日或观音菩萨圣诞、阿弥陀佛圣诞等.在法会佳节期间广修供养,功德将成倍增长,而且这样行持能使自心愉悦,又能成办事业,所以应当励力修持. 巳三、稍用功力即可圆满资粮 【复次恒须受饮食故,尔时若能首先供养无间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故随受用净水以上,应以先首至心供养.】 另外,因为我们恒时需要受用饮食,所以每次进餐时,如果能首先供养三宝而不间断,那么只要稍微用一些功力,就能圆满许多资粮,因此任随受用净水以上的饮食,都应首先以至诚心供养三宝. 比如,汉地丛林历来有良好的规矩,即早斋、午斋之前,都要先念诵仪轨供养三宝.供斋仪轨中,最初为供养赞,大众念诵:"供养清净法身陈谀欠,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是普遍供养十方三世所摄的法报化三身佛宝,供养境极为广大.继而念诵:"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这是普遍供养以具足智悲行愿四德之四大菩萨为代表的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僧宝.又念:"摩诃般若波罗蜜",至心供养法宝――大般若波罗蜜多.接着献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再发愿:"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最后出食、结斋回向.这些仪轨十分殊胜,能体现出古德的智慧,若能按此仪轨每天如法观修供养不间断,则以三宝大悲加持,饭食之间便能积聚广大福德,稍用功力就能圆满众多资粮. 往昔佛化家庭都有良好的佛教行为,每饭必定不忘报答佛恩,进餐之前必先燃香供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供养三次,一年就能积累一千多次的供养.如果一生供养五十年,就有五万多次,确实是"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暇满人身在饭食之间即已摄取实义. 理证:因为三宝大悲加持恒时不断的缘故,恒时供养决定能圆满众多资粮. 巳四、不清净之供养相 【此复非以糕之瘀处、菜叶黄处,是须择其妙者而供;又供茶时,现一切人,如洒扬尘,惟弹少许,不成供养,是霞惹瓦语录中出.】 此外,不应用糕饼的霉烂处、菜叶的发黄处供养三宝,必须选择新鲜、精妙的食物来供养;而且现在的人们在供茶时,就像洒水压尘一样,仅以手指沾一点茶水后弹向空中,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表示而已,不能成为真实的供养.此段教言出自霞惹瓦的语录. 对供养三宝的要求,若以四字来概括,即"尽心尽力",如果能这样行持,就能远离以上的过失. 巳五、于最胜福田当殷重供养之理 对于此理,下面以比喻结合意义来说明,先说比喻,再说意义: 【譬如有一极肥沃田,至下种时而不下种,任其荒芜,如是废止,实生不忍.】 比如:有一块极为肥沃的良田,到了播种的时节却不播种,任由它荒废,这样浪费而不耕作确实令人心生不忍. 【如是能生若现若后一切善乐最胜福田,于其四季一切时中,常恒无间堪种一切善乐种子,复应于此如经说云:"当以信犁,耕耘福田."若未能作,至极堪惜.】 同理,能出生今生、后世一切安乐的最殊胜福田,在一年四季的所有时间中,恒常堪能种植一切善乐的种子而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对此最胜福田,应当按照经中所说:"当以信心之犁来耕耘福田."如果不能这样行持,则极其可惜. 【故如《赞应赞》云:"如尊之福田,三世间非有,施处尊第一,是净令座净.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于尊为利害,异熟无尽际."】 因此就如《赞应赞》所说:像世尊这样的大福田,三世间绝无仅有,一切供养处当中,以世尊最为第一,因为首座世尊是清净的缘故,而使所有在座的弟子也得以清净.如同虚空界纵横没有边际一般,对世尊作利益或损害的异熟果也没有穷尽、没有边际. "是净令座净":应供时,世尊坐在首席,以世尊之大福德力,能使其余在座的弟子们都获得清净,不会染上受用信财的罪障. "于尊为利害,异熟无边际":因为佛陀是最深重的对境,故对其稍作供养,所获福报便无有边际;相反,若稍作毁谤,所获罪业也是无有边际.比如《贤愚经》记载:有位穷人以两文钱供养佛陀与僧众,因此感得九十一劫财宝随意而得;又有金天夫妇以一枚金钱、一瓶水、一面明镜供养僧众,而感得九十一劫中世世相貌端正,身体金色,美妙无比.因此,对三宝稍作供养,将获无边无际、难以衡量的善妙异熟果报;相反,比如善星比丘、提婆达多等轻毁佛陀,导致堕落恶趣,感受无边苦果.这种异熟果没有限量、没有尽头,所以被比喻为"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十诵律》说:"若人不敬佛,及佛弟子众,现世人呵骂,后世堕恶趣.若人知敬佛,及佛弟子众,现世人赞叹,后世生天上." 巳六、舍弃低劣而精进供养 【于最胜田,尚不见如庸俗之田,此是我等无贤善相,故一切时,当勤精进供养三宝.】 对于最殊胜的福田,我们尚且没有看作像庸俗的田地那样而精进耕耘,这是我们没有贤善之相,所以在一切时候,都应精进供养三宝. 以下比较庸俗之田与最胜三宝福田: 庸俗田地只能种植少数种类的庄稼,比如一块田地若播种小麦,就只能种小麦种子;而三宝福田,则堪能种植一切世出世间无量善乐的种子,所以最为殊胜.庸俗田地只有在春秋两季的少许时间中,才堪能播种;而三宝福田在一切时中,都堪能种植善乐种子,任何时间皆可种植,所以最为殊胜.耕耘庸俗田地仅能获得少许衣食等受用,利益极小;而耕耘三宝福田却能出生一切现前与当来的无量利乐,所以最为殊胜. "庸俗之田"代表一切世间谋生、求财、致富的所依,比如自己的公司、行业、职业等等.世人日夜辛勤耕耘庸俗之田,而将最殊胜的三宝福田抛到万里之外,不问不顾,毫不留意,此即无贤善之相,也就是没有善根、没有智慧,终其一生亦不了知唯有三宝才是最殊胜的福田;相反,有智慧的人一定会舍弃庸俗之田,而以信心之犁日夜耕耘最殊胜的三宝福田,因为智者见大而弃小,见胜而弃劣,见真而弃伪,由此能获广大功德,以三宝大威神力的加被,暇满人身能实现无量广大义利.我们身在佛家,三宝田中福好种,一想到自己竟有如此大的福报,能够日夜耕耘三宝福田,确实是百千万劫稀有难逢的妙事,所以应当欢喜、精进. 巳七、依靠殊胜福田增长慧力之窍诀 【若如是行,由于胜田种善根力,于诸道次慧力增长.故于听闻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义、修习相续不生,慧力至极微劣之时,依福田力,是要教授.】 如果能这样精进地供养三宝,通过对殊胜福田种植善根的势力,将使对菩提道次第闻思修的智慧力日益增长.所以,在听闻而不能忆持文句、思惟却不能理解法义、虽然修习而心相续不生功德等智慧力极其微弱下劣的时候,依止福田的力量是极为关键的窍诀. 以下引吉祥敬母的教言来证明: 【如是亦如吉祥敬母云:"作诗大善根,我慧依尊故,如夏季江河,虽小极增长."】 这也如同吉祥敬母所说:我有作诗的大善缘,我的智慧因为依仗世尊加持的缘故,如同夏季的江河之水一般,虽然浅小,但在一夜暴雨之后,便迅速增长广大. 以下引公案说明"依福田力增长智慧力"的道理: 《杂譬喻经》记载:往昔舍卫城郊外有一妇女具足戒行,佛亲自来到她家门前乞食,妇女将饭盛入钵中,后退顶礼. 佛说:"种一生十,种十生百,种百生千,种千生万,种万生亿,而能现见真谛之道." 妇女的丈夫悄悄在后面听佛咒愿,他心中不信,就说:"布施一钵饭就能获得这样大的福德,而且还能现见真谛之道,瞿昙沙门所说岂不夸张!" 佛说:"你从何处来?" 他回答:"从城里来." 佛说:"你看城里的尼拘陀树有多高?" 他说:"高达四五里左右,每年结下数万斛的果实." 佛又问:"树的种子有多大?" 他回答:"只有芥子许大." 佛说:"你所说的太夸张,哪有一粒如芥子许大的种子,能够长成高达四五里的大树,每年结数十万果子?" 他答:"确实如此,这是人们现量所见." 佛说:"地是无情法,成熟果报的力量尚且如此巨大,何况人是有情,若能以欢喜心供养佛陀一钵饭,福报将不可称量." 夫妇二人听后,都心开意解,当时即证初果. 依止无情大地之力,尚且能由一生万,何况佛陀福田,远非大地可比,故以福田力决定能成就巨大福德.通过供养三宝,能使福德日益深厚,福至心灵,自然开慧而现见真谛之道.《宝性论》说:"如是众生诸善根,依止佛地得生起,佛陀无有分别心,亦令增固及成就."又说:"有情烦恼果皮内,具有正觉之胚芽,如是彼彼善缘力,见法次第渐增长."按照了义如来藏的观点,在有情的烦恼果皮中,本来具足圆满正等觉的胚芽,只需借助福慧资粮的善缘力,便能显露智慧而现见法界.这样就能成立:我们缘殊胜三宝福田而种植善根,将使智慧力渐次增长.所以智慧微劣时,首先应着重在三宝福田中培植福德,以福田力作为消业障、增智慧的助缘,这是极为重要的窍诀. 因此,我们平日即须重视积累福德,在得到新的衣食资具或悦意的物品等时,应于受用之前,在一日当中供养三宝.比如,添置新衣时,应先将新衣供养三宝,一日之后心里观想,三宝将此衣恩赐给我,我受用此衣后,必定用来增上戒定慧三学,或更精进地利益众生;或者置办了上好的饮食,首先须供养三宝,然后观想三宝将饮食赐予我,我受用后,将此饮食的能量转为利生的无尽能量.若能如此,便是一种在心里种植善根的方便. 汉地丛林历来有一良好的规矩,即最初出家的三年中,必须为僧众作务以培植福报.在毗尼中,佛要求修行人以修持戒定慧三学为主.若因业障重而不堪能,就应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以培植福德;若因不能理解经义而不堪能,则须供事僧众,作僧执事以培福德.比如佛在世时,周利特的智慧低劣,佛就叫他为僧众扫地,此后周利特的福德渐深而开智慧.这个开智慧的窍诀,就是依靠福田之力. 古代有位名叫辩才的僧人,依止法师学习《华严经》,许久都未开悟,因此他发起大勇猛心,住在净室中受持《华严经》.三年后的一晚,他梦见普贤菩萨现身指点,醒来后通达所学,心中了然如照明镜一般.此即依仗法宝之力,力极功深而开发智慧. 我们本具的如来藏是自性住种性,所以若能以三宝作为清净障垢的助缘,依靠对殊胜福田种植善根之力,决定能令智慧渐次增长. 巳八、供养大小等观待发心差别之理 【又如说云:"供养亦复不赖其物,是在自信."若有信心,用曼陀罗及诸净水,并无主摄诸供具等,皆可供养,无余财物,应如是行.如现实有而不能舍,作是念云:"我无福德极贫穷,诸余供财我悉无."等同博朵瓦云:"于一秽螺杯中,略掷少许香草,念云:'旃檀、冰片、妙香水.'是诸生盲欺明眼者."】 又比如有一种说法:"供养也不是依赖供养物,而是在于自己的信心."如果有信心,用曼陀罗(供养曼扎)、净水以及无主人摄持的各种供养具等,都可以供养.在没有其余财物时,应当这样行持.但如果自己现在实有财物却不能施舍,反而引用《入行论》的语句说:"我无福德极贫穷,诸余供财我悉无."这就如同博朵瓦尊者所说:"在一个肮脏的螺碗中,稍微放入一点香草,口中却说:'钐础⒈⒚钕闼.'此即生盲欺骗明眼人,过患极大."十方常住三宝能无障碍地照见众生内心,如果自己明明有财物,但因悭吝而不能施舍,口中说没有供财,这就是欺骗三宝,犹如生盲欺骗明眼人一般. 以下引公案说明"供养大小观待发心"之理: 昔日有位女居士到寺院供养时,将仅有的两文钱捐给寺院,当时方丈亲自出来为她忏悔.后来这位女施主被选入宫中,成为皇帝的妃子.一次,她携带数千两黄金前来供养寺院,方丈只让徒弟为她回向.女居士便问:"以前我供养两文钱,师父亲自出来为我忏悔,现在供养数千两黄金,师父却不来为我回向,这是什么缘故?"方丈告诉她:"以前供物虽然微薄,但你的供养心十分真诚,若非老僧亲自为你忏悔,则不足以报答.现在供物虽然厚重,但供养心不如以前,所以叫人代为忏悔就已足够." 由此公案可知,供养的大小不是随外在的形相,而是随供养心的差别,所以本论说:"供养亦复不赖其物,是在自信.若有信心,用曼陀罗及诸净水,并无主摄诸供具等,皆可供养."阿底峡尊者曾经教导弟子,西藏的水清净甘美,举世无比,哪怕只是用水供养三宝,也能积累巨大资粮.《贤愚经?宝天因缘品》记载:毗婆尸佛时,有位穷人在没有钱财的情况下,以少许如珍珠一般的白石供养僧众,因为具足信心与恭敬心,而感得九十一劫中享受无量福报.因此,只要具有信心与恭敬心,则以曼陀罗、净水、无主物等都可以供养;但是如果自己的资财具足,则应以众多、精美的供品供养三宝,才是如法.否则,仅仅希求自己的受用广大善妙,而以微少、下劣之物供养大恩三宝,则尚且不如世间人请客送礼大方,这是内在无贤善之相,并非真诚的供养. 《大智度论》中有一则公案: 昔日大月氏弗迦罗城有位画师,前往东方多刹施罗国,他客居外国以作画谋生,十二年中挣得三十两黄金,当他携带酬金返回故乡弗迦罗城时,听到击鼓作大会的声音,便前去观看. 当他见到僧众时,生起了清净的信心,就问维那:"需要多少钱才能为僧众供斋?" 维那说:"三十两金子就足够了." 画家便将仅有的三十两金子交给维那说:"帮我供斋一日,我明天再来."于是空手回家. 妻子问他:"你出门十二年,有多少收入?" 他说:"我挣得三十两黄金." 妻又问:"黄金现在何处?" 画师答:"全都变成了福田的种子." 妻问:"什么福田?" 他答:"是僧宝福田,我将黄金全都供养了僧众." 妻子气愤而捆缚丈夫,将他送往官府治罪. 断事的官员问:"你有何事?" 妻说:"我丈夫失心狂乱,不怜惜妻儿,将十二年作画所得三十两黄金全部送人.我按照法律将他绑来,请求处理." 大官问画家:"你为何不将酬金供养妻儿,反而送给他人?" 画家说:"我因前世不修功德,导致今生贫穷,感受许多辛苦.今生有幸值遇福田,如果再不种福,来世仍然贫穷,如此贫贫相续,就永远没有解脱贫苦的时候.我想彻底远离贫穷,所以将黄金悉数供僧." 大官本来是位居士,信佛清净,闻言之后赞叹:"真不容易!将辛苦所得少许财物全数供僧,你真是善人."大官说完就将所佩戴的璎珞和所乘的骏马,连同一聚落,都赐给了穷人. 与有钱却不能施舍而欺骗三宝的人相比,公案中的画家深信因果,对僧宝的供养心非常猛利,将十二年的积蓄尽供僧众,这样难舍能舍,获福最多. 巳九、随学古德次第修习供养 【又如朴穹瓦云:"我于最初供养香草,其气辛辣;次有四合长香供养,其气甘美;现在供养,若沉水香、嘟噜迦等,其气香馥."若于微供轻而弗供,则永生中终是惟尔.若纵微少,发起殷重,渐得上妙,应如此师行持修学.传说此师每配一次,须用二十二两金之香.】 又如朴穷瓦所说:"我最初只能供养香草,它的气味辛辣;后来有四种香和合的长香可以供养,它的香气甘美;现在我用沉水香、安春香等供养,香气芬芳浓郁."如果轻视微小的供物而不供养,那么一生中也只是如此;反之,纵然供物微小,但如果发起殷重心而供养,就能逐渐增上福报而得到上妙的供物,应按照朴穷瓦大师的行持来修学.据说大师每次配制香,需使用价值二十二两黄金的上等香. 这一段语录启发我们,凡事皆以积累而成功,积小成大,由近至远,犹如栽培树苗,积年累月,不知不觉便长成参天大树,积功累德也是如此:最初虽以微小的供物作供养,但只要以殷重心虔诚供养,日日耕耘,逐渐增上福报,最终就能成满大福德.相反,若轻视微小供养,不从小处认真做起,没有深厚的基础,永世也只能是一薄福之人. 《譬喻经》说:昔日有两位比丘都证到了初果,其中一位时常教化乞丐,以钱财供养僧众斋饭来作福德,另一位只是坐禅自守,不喜积福.一次,坐禅者对修福者说:"你为何不坐禅,空自勤苦?"修福者回答:"佛常教诫比丘,应当修行布施."后来他们死后都转生在一长者家.修福者转生为长者之子,有奴仆承事供给,衣食自然,非常快乐;坐禅者转生为婢女之子,独自坐在地上,常因饥渴而啼哭.长者子长大后,骑马出外游观,许多奴婢在旁侍奉,后来两人都请求出家,而且都证得阿罗汉果.长者子常常端坐,人们竟相供施衣食给他,而婢女之子在外乞讨,却无人施食,常受饥渴逼迫. 由此公案可知,修道除了持戒、坐禅、念诵之外,还应上供、下施作诸福德,否则若轻视供养,将永生贫困.因果无欺,若不精勤供施,富贵也不可能凭空获得.《贤愚经?华天因缘品》说:往昔毗婆尸佛出世时,有一次,僧人们游行至一聚落,许多富人都纷纷供养僧众.有一穷人目睹僧众之后心生欢喜,憾恨自己没有钱财可以供养,就到野外采集了很多野花,恭恭敬敬地供养僧众,至心顶礼后离去.这位穷人以无主所摄的野花供僧时,因为具足信心和恭敬心,而感得九十一劫中身相端正,饮食、卧具等随意而得,并且缘此福报而自然得道.佛陀宣讲此公案时教诫说:"一切众生不应轻视微小供养,认为以此不能获福,比如华天通过微小供养而自然获福."当初华天如果轻视微小供养,又无财力可作大供养,则永远无法脱贫;但是他安于本位,至心行持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供养,而从穷人变成九十一劫随欲满愿的大福之人.因此,首先应从低处、从小事殷重实行,渐积渐广,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言. 巳十、于供养不应喜足 【若诸已得资具自在大菩萨众,尚化其身为多俱胝,于一一身复各化现百千等手,往一切刹,经无量劫供养诸佛.诸由少许相似功德便生喜足,云我不于此上希菩提者,是于正法极少知解,造次乱言.】 已经获得资具随意自在的登地大菩萨们,尚且要化一身为众多俱胝身,一一身又分别化现百千等手,往赴一切佛刹,经过无量劫数而供养诸佛.有些人却因自己作了少许相似的功德就心生满足,而说我不在供养上希求菩提,这是对正法极度缺乏了解而轻率乱说. 《瑜伽师地论》说:已经获得资具自在的菩萨,化现或一或二或众多的化身,乃至化作百千俱胝等数的一切身,皆在诸佛、佛塔前恭敬礼拜,而且从每一化身中化出多手,或百手或千手,或超过此数,一切手皆持无量超胜诸天的上妙花香、殊胜可爱的种种珍宝,奉献于诸佛、佛塔前.而且,从如是一切化身中化现出无量上妙音声,歌赞如来广大甚深的真实功德;又从如是一切化身中化现无量最上、最妙的环钏璩印、宝庄严具、幢盖蟮频雀髦止┭,供养诸佛、佛塔. 既然登地的大菩萨们都还需要行持这样广大、无量的殊胜供养,我们凡夫稍作一点供养,有了少许相似功德时更不应当满足.若认为供养只是初学者的事,境界高的人不必在这上面希求菩提.那么,请问登地的大菩萨是否下劣?为何他们仍须行持如此殊胜的供养呢?所以,对供养不应有喜足心,应发起无厌足意乐:乃至恒河沙数大劫之中,一刹那也不间断供养,也不生起我现在供养已经足够的想法;虽于一佛二佛、百佛千佛,乃至一切三世诸佛一一供养,我也不生起满足之心;虽以尽虚空界无量七宝诸供养具,乃至无量戒定慧、无量波罗蜜、无量三摩地、陀罗尼、无量总持辩才等供养诸佛,我也永无满足之心.应当具有这样的意乐,才能相应普贤广大无尽的供养愿王.普贤菩萨发愿:"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我们尽未来际都应如此随学广大供养. 巳十一、其余供养之相 【以是应如《宝云经》中所说而行,如云:"应当听闻诸契经中,所有如是广大供养、广大承事,由其最胜真实善心增上意乐,回向诸佛及诸菩萨."】 所以,应当按照《宝云经》所说而行持,比如这部经中说:应当听闻各契经中有关广大供养、广大承事的所有教言,以由衷发起的增上意乐回向诸佛和诸菩萨. 辰三、以大悲将众生安置于皈依 【第三,随念悲故,亦应安立诸众生于是道理者,谓由悲愍,随能安立诸余有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闹天宫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