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中国象棋2017闯关攻略第260关怎么过

&b&针对问题的回答:&/b&&br&&br&OS: 浙江大学李善平 &a href=&///?target=http%3A///coursestatic/course_680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操作系统 - 浙江大学&i class=&icon-external&&&/i&&/a&&br&Compiler: 中科大华保健 &a href=&///?target=http%3A//mooc./course/USTC-%3Ftid%3D%23/inf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编译原理 - 网易云课堂&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个人建议:&/b&&br&OS最好看视频。每天看一点。 由于时间原因,已经坚持每天看一个OS视频将近40天。 积少成多。理解的也更深刻。&br&编译原理最好也是从视频或者小项目入手,然后再去看书 。不要上来就看龙书虎书。 推荐阅读顺序:&br&&br&1. 很多大神都推荐过的,实践性强,超级适合小白。 &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270908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mpiler Construction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
不看视频直接上这本书也可以的。&br&2. 比较全面《Engineering a Compiler, 2nd Edition》 &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编译器设计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3. 加强前端: &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429190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arsing Techniques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如果你对FP感兴趣,可以从PLT开始 例如这门 华盛顿大学的神课。&a href=&///?target=http%3A//courses.cs.washington.edu/courses/cse341/13s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W CSE341, Spring 2013&i class=&icon-external&&&/i&&/a&, 或者先去看&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163297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Little Schemer&i class=&icon-external&&&/i&&/a& (神器的小书)入门lisp之后去看 scheme三剑客《SICP》《EOPL》...........不过多建议了。感兴趣翻翻姚大的高质量回答&a data-hash=&57c4d6bdb21a726ef6d53a& href=&///people/57c4d6bdb21a726ef6d53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姚培森& data-hovercard=&p$b$57c4d6bdb21a726ef6d53a&&@姚培森&/a&&br&&br&&b&其他相关资源推荐:(没怎么整理,随手发的)&/b&&br&&b&Compiler:&/b&&br&文章,项目类:&br&&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earn C o Build Your Own Lisp&i class=&icon-external&&&/i&&/a&
C语言写个Lisp解释器,代码量不大。适合有一定C语言基础。&br&&a href=&///?target=http%3A//gnuu.org//writing-your-own-toy-compiler/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riting Your Own Toy Compiler Using Flex, Bison and LLVM (gnuu.org)&i class=&icon-external&&&/i&&/a& 如链接题目。&br&&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195413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EMON语法分析生成器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 编译器前端&br&&a href=&///?target=http%3A///vczh/archive//5076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构造正则表达式引擎》新鲜出炉啦!&i class=&icon-external&&&/i&&/a& 轮子哥的博客有C++或没C++基础都可以去瞅瞅。&br&&br&&br&OS: &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30天自制操作系统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r&修正:图中书籍PLT和Compiler两类混在一起了。&br&题外话:可以看中视频入门,可以看中文书入门。但是最好在多看一遍原版,巩固一下。体会一下原版的魅力。&br&&br&知乎上的大神绝大多数都是上原版的。因为国内的烂书毒害大而且高质量的东西都是英文。随便贴几个或许可以刺激一下题主,让你下定决心: &br&&br&&a href=&///?target=http%3A//blog.csdn.net/g9yuayon/article/category/2297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阅读流水帐 - 负暄琐话&i class=&icon-external&&&/i&&/a& 传说中的&a href=&///?target=http%3A//my.csdn.net/g9yuay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9yuayon&i class=&icon-external&&&/i&&/a& 大神: 轮子哥曾说过g9大神10年写的东西他都看不懂。每次看他blog我都觉得自己白活了一场,人家10年前才大二的时候写的东西。我10年后都大三了还99%理解不能啊。&br&&br&姚大的专栏:PLT的好书都是英文的。&br&&a href=&/forallplt/& class=&internal&&编程语言相关的好书 - Continuation - 知乎专栏&/a&&br&&br&&br&----------------------------------------------------------------------------------------&br&很多人问中科大 华保健老师的课看不了。 &br&&img src=&/1d84d0cbcc9cb453cfaebb6_b.png& data-rawwidth=&355& data-rawheight=&33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5&&&br&附图一张。我当时看的就是第一次课,细小的信息也很重要哦。
针对问题的回答: OS: 浙江大学李善平
Compiler: 中科大华保健
个人建议: OS最好看视频。每天看一点。 由于时间原因,已经坚持每天看一个OS视频将近40天。 积少成多。理解的也更深刻。 编译原理最好也是从视频…
恩,对定制西服面料的认知不同,仅提一些自己的看法。&br&&br&首先个人对好面料的认识是,耐看,耐穿,耐用。&br&&br&耐看是指颜色的选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西装是百年来很少变化的东西,百年前的一些经典颜色至今依旧在使用,在商务等正式场合,只有这些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颜色让人觉得传统的可贵。&br&&br&耐穿、耐用是遵循与绅士的法则的,一个传统的绅士不会选择一块很容易穿坏穿破的面料。通常一个传统的英国绅士会好好保养他的定制西服,穿上几年,而不是为了一时的时尚去做一件西服。那么这块面料必然是耐穿的。多少经得起折腾的。从这点来说,所有的高支轻薄面料要被pass了。&br&&br&&b&常见的意大利面料,VBC,Carlo Babera,Loro Piana,zegna。&/b&&br&&br&个人不喜欢意大利的面料,意大利的面料通常是追时尚,但不耐看,不耐穿。虽然国家领导人的西服都经常是VBC什么的面料,但意大利的面本在国内高定店都是属于低端面料,无论定价,还是定位。&br&&br&&b&常见的英国面料scabal、Holland&Sherry。&/b&&br&&br&scabal的问题在于生产线已经挪到印度了,不过品质的稳定性还是高于其他面料的。而且scabal见长的是各类实验面料,对传统面料一块,远不及H.lesser、Smith Woollens、Harrisons of Edinburgh等面料。而且scabal的面料在国内真的不算贵,不过是进入国内市场较早,稳定度较高,很多客户会用一家定制店是否有scabal的料版册来判断这家店是否专业而已,无形中炒高了它的价格。&br&&br&Holland&Sherry的优势是整个产品线比较全,可以满足各类时尚的要求,经常可以在国内各种影视剧里见到用holland&sherry做的西服,相对好辨认。销售上也应为产品线相对较全,比较好销售。但品质没那么稳定,而且在传统这块上不够稳重,难以挑选适合商务使用的西装面料。面对亚洲市场,也开发了不少高支数面料,问题是英国传统绅士永远不会选择高支数的面料。传统绅士也会偏向于选择大克重的面料,显现服装的力量感。&br&&br&如果你的一件西装准备穿上三五年,你会去买一件高支数轻薄的面料吗?&br&&br&顺便说一下,所谓的高支数羊毛面料的制作方法,特别是目前可见的部分200s及以上的面料,是通过对羊饥饿喂养,形成较细的羊毛后捻丝而成,高支数羊毛料本身就是反自然的存在,却因为国内富人阶层对西服面料“飘逸”等要求以外的火了起来,个人是非常反感这些实验性质高支数面料的。&br&&br&然后说苏格兰的Harrison's。&br&&br&泰晤士报曾为伦敦萨维尔街拍摄了一张巨幅照片,顶级的12名裁缝的合照。&br&&img src=&/cc64ee73fe0a61b37b8b4_b.jpg& data-rawwidth=&964&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4& data-original=&/cc64ee73fe0a61b37b8b4_r.jpg&&注意中间的裁缝手持的料版册,红色的harrison's的料版册,我想但这张图就够明白harrison's在定制界的位置了,而不是顶楼所说的“有点吹牛,有点贵,以纯羊绒见长。”&br&&br&Harrisons最为著名的是其苏格兰开司米。查尔斯亲王、安德鲁王子、布莱尔首相、戈登布朗首相、萨科奇总统、里根总统、西班牙国王、贝卢斯科尼总理、摩纳哥国王都是其客户。&br&&br&男装时尚论坛伦敦酒廊上,超级版主法国金融家Alden对此有精辟评价:“用Harrisons和Smith,偶尔加上点Scabal天鹅绒做吸烟夹克,就足以满足你全部服装定做梦想了”。&br&&br&以上的Smith说的是Smith Wollen,国内并不常见。还有H Lesser也非常棒,国内少见,这里不去展开谈了。&br&&br& Dormeuil是英国人开创后被法国人买去的面料,目前运营都是法国人负责, Dormeuil优秀的继承了法国人的气质,不靠谱。Dormeuil的优势是面料设计上活泼张扬,如去年爱马仕就买断了几块Dormeuil的料子去做大货。&br&&br&花呢料子的话,全球最好的是W.Bill,这点可以去几个国外坛子看相关讨论。&br&老外买去也主要是作传统猎装,亚洲人因为肤色问题,不大适合穿花呢,花呢整体在国内的销售也不行。&br&&br&伦敦萨维尔街第一名店Anderson & Sheppard的网站,透露过他们最常用的8个面料品牌。&br&&img src=&/b03dc82e86c2c8d810765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03dc82e86c2c8d810765e_r.jpg&&分别是英国:W.Bill,Smith Woollens,Scabal,Harrisons of Edinburgh,H Lesser,Holland & Sherry&br&&br&法国:Dormeuil(放了三册)&br&&br&意大利:Loro Piana(放了四册)&br&&br&既然诸位对萨维尔街这么推崇,就该认真看看顶级的裁缝店选用的面料册子。&br&&br&如果还是对高级定制面料有疑问,建议看看Style Forum、Ask Andy、伦敦酒廊这几个讨论高定的坛子。
恩,对定制西服面料的认知不同,仅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个人对好面料的认识是,耐看,耐穿,耐用。 耐看是指颜色的选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西装是百年来很少变化的东西,百年前的一些经典颜色至今依旧在使用,在商务等正式场合,只有这些耐得住寂寞经得起…
这个问题的活生生例子必须是在国内看来充满了神秘主义的玛雅文明啊!&br&回答这个问题就顺便回答“在玛雅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种早晚会出现的问题&br&&br&============该点却没点技能的分割线=============&br&1.冶金术&br&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玛雅文明其实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级别的文明。说好听点叫玉石文明,实际上就是玩石头玩到了高级状态的意思。如果你有幸(或者说不幸)穿越到了玛雅的古典时期(全盛时期,公元4世纪到公元9世纪以前,差不多是中国东晋时期到唐朝中后期这段),你会惊讶地发现,当地人民全用的是石器、骨器、木器之类的,青铜的仅有一点外来货,铁更是稀缺到只能成为贵族的首饰。因为玛雅文明远离任何一个铁矿、铜矿,最近的都在墨西哥高原,所以玛雅文明一直凑合着石器用,一直停留在新石器时代,而大洋彼岸的中国,这个阶段大概是良渚文化时期,早在三皇五帝之前。所以说,你会发现当地农民的生产是很艰辛的:要松土没有犁,要耕田没有锄头,要什么没什么,所以玛雅农民怎么种田呢?很简单:任性。既然工具技能不够努力用手刨不现实,那干脆就刀耕火种吧!所以尽管是种植文明,但以种植业为生的玛雅人种田方式可谓简单粗暴,和主攻游牧的日耳曼人一个揍行:烧出一片地,种子随便一撒,齐活儿。玉米们你们看着随便长长就行。但是玛雅偏偏又是世所罕见的热带文明。热带雨林嘛,万物疯长,养分充分利用,所以土地贫瘠,一块地不休耕个三五年绝对种不出像样的粮食出来,刀耕火种看天吃饭,而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农业生产能力可想而知。&br&&br&2.畜牧业和农业&br&玛雅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明显的就是没有大型牲口。大家耳熟能详的十二生肖,中国只缺了龙,但玛雅除了狗和鸡基本都指望不上,连猫都没有。有人会说哎不是还有草泥马吗?那玩意儿据说也挺好吃的?醒醒,那是印加的地盘好么,玛雅和印加的关系就跟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一样——基本没联系。因为没有各种人类的好朋友,玛雅人一直过得很孤独。这就导致他们什么都得自己来——自己抬轿子,自己翻地,自己奔跑……本来工具已经不发达了,再在出力气方面没有很好的辅助,就导致玛雅人的农业一直很不景气。当然,玛雅的农业其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不能武断地说属于科技树点偏了,但主要是配套系统的不完善导致了农业产量的惨淡。如果你看玛雅人的菜谱,那绝对是今天的标准健康食谱:玉米为主食、各种热带水果和蔬菜(鳄梨、南瓜、辣椒、西红柿等等)、偶尔一点鱼肉鸡肉甚至是蜥蜴肉,条件好点的还有用蜂蜜调味的甜玉米酒。高纤维、低热量、低脂肪,碳水也够,就是蛋白少点。但是这对于玛雅人而言并不是那么地美好。因为在玛雅,虽然副食种类丰富,但主食基本只有玉米(可能也有木薯),所以玛雅人主要是就着玉米棒和玉米饼来吃各种菜。然而,玛雅人的玉米饼和今天大家食堂里吃的玉米饼几乎是两个概念,少油无糖不说,口感真的是粗糙到难以下咽。因为没有畜力、风力的帮助,玉米要磨成面只能靠手磨,效率极其低下也就算了,杂质更是种类丰富,如果不是反复地舂、磨、筛,那做出来的粗玉米面和今天的精玉米面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但加工过程人力成本是如此之高,因此往往最后如果想吃口不那么硌喉咙的玉米面,那价格往往跟同重量的肉类价格差不多——如前所言,玛雅人的肉类来源单一又稀少,特别是在玛雅全盛时期,人口超过1400万,土地大量开垦,雨林并不丰富,热带天气炎热又不容易保存,靠渔猎补充的肉类量可想而知,那么自然肉价就是,very的high。&br&&img src=&/6bbca1a47fa9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6bbca1a47fa9_r.jpg&&&br&所以,穷逼只能啃棒子,富人才能吃到多次加工的玉米饼。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玛雅人独有,在古代农业产量低、加工成本高是普遍现象,以水稻为主食的日本人也只有武士阶级以上的人才能吃得到加工过的精米,普通人只能吃舂过一两次的糙米,以至于日本农民将加工过的精米称为“银舍利子”,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有贵客来访时才舍得拿出来吃一点。两者的口感差别有多大呢?这么说吧,举个我们的邻居的例子。近代日本在建立了成体系的后勤补给制度之后,所有部队一律配发精米不再吃糙米,从此之后日军几乎从来没有像当今的美国这样愁招不到兵,尽管日军当时的新兵训练以严苛到近乎灭绝人性出名,但仍然挡不住农村青年踊跃报名,对这些新兵而言,吃大米饭几乎成了唯一的乐趣,以至于当日军后勤部门发现日军因为只吃精米导致脚气病想要换回糙米时,日军全军上下居然前所未有地高度一致群起抗议,差点酿成兵变。&br&&br&当然,比起高纬度的日本来说,万物生的热带提供了各种补充,有各种昆虫蜗牛可以拿来补充蛋白质,各种可可等热带植物拿来当饮料,当然,还是由于没有加糖,玛雅人的巧克力的口感和今天的白色恋人差若天渊,和减肥时吃的黑巧克力以及美军二战时候配发的土豆味的巧克力能量棒有得一拼,与其说是带来快感的暖心饮料,不如说是提神的功能饮料。因此,虽然玛雅人农业生产能力低下,但仗着热带雨林的丰富物产以及热带炎热天气带来的低消耗,普通玛雅人倒不至于路有冻死骨。&br&&br&然而,如前所言,玛雅人的饮食结构对今天饱受冠心病高血压困扰的人来说算得上健康,但对当地人却是另一种烦恼:玉米的单位热量比起大米白面来说实在是太低了。同重量的玉米提供的热量只有大米的一半,所以就算古人食量小、热量耗散少,玛雅人消耗的主食量估计也比同时代的中国人多。而前面已经说过,普通人的主食是很粗糙的,因此结果就是牙齿磨损和营养不良的问题格外严重。更不要说各种粗糙的主食对于肠胃的负担,也增加了玛雅人罹患消化系统疾病的几率。&br&&br&3.武器系统&br&石器时代的环境一旦确定,就几乎奠定了玛雅人的军事能力。但是,就算是作为石器时代的军队,玛雅人的军事技能也是非常的令人捉急——玛雅人的唯一远程攻击武器是标枪(投枪),连【弓箭】都没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通通没有,长矛的战斗部是磨尖的石头(当然还是挺锋利的,就是比较脆);【铠甲】是什么东西我们连铁都没有这么热真的懒得穿;要什么【战旗】啊热带雨林里你把手挥断了别人也看不见啊纹身就是识别码;除了在【匕首】这个小武器上技能点满了之外,其他大型战斗武器科技点基本没点。&br&在防御科技方面,玛雅连基本的【城墙】科技都没有,尽管他们有与埃及媲美的石头金字塔,但是却和帝国时代里的哥特民族一样没有石头城墙,这可能和当地茂密的丛林所起到的屏障作用有关系。只有在玛雅文明的最后阶段,才有几个少数的城邦点了【城墙建造术】,比如卡拉科姆鲁的北面就是有城墙的,还有城垛等现代城墙的特征,比较高级。当然可能城墙的防御作用并不是那么突出,所以玛雅文明并没有像中国那样狂点城墙技能,升级出【马面墙】、【超高墙】、【水长城】、【烽火台】等逆天的工程学科技。&br&&br&战术方面资料不是很多所以了解甚少,但玛雅人的军事能力在全盛时期也算是比较强悍。从出土的文物来看,玛雅士兵的战斗指挥系统看起来也很落后,日本好歹背后还插个旗呢,而对玛雅人来说,战术协同、诸兵种协同作战的概念几乎不存在。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辅助基本靠狗。可以推测如果在平原摆开打阵地战,玛雅人的部队战斗力和同时代的中国军队肯定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当然,人家主攻丛林作战,擅长近战偷袭战。因此,当面对鲜衣怒马的一小撮西班牙殖民者时,“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仪为干橹”精神文明高度发达(这点后文会讲)的玛雅战士和阿兹特克战士在人数占了优势的情况下终于还是毫无悬念妥妥的跪了。(当然,当时玛雅文明已经近乎衰亡)&br&&img src=&/625fd52f0e01bcda3b5f4b_b.jp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625fd52f0e01bcda3b5f4b_r.jpg&&上一张玛雅人的战刀,当然这么浮夸的配色不一定是实战的,可能表演性质更多点。&br&&br&4.交通系统&br&玛雅人在交通系统上最匪夷所思的科技树发展观就是没点【轮子】科技,是的,他们发明了带轮子的玩具,知道用滚木搬动大石头,然而,他们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轮子,完全没有【车】这个概念,甚至车马炮象的概念都没有,只有相士将帅兵卒,所以自然玛雅人也没有点出【中国象棋】技能,嗯o(*≧▽≦)ツ┏━┓&br&嗯,据说是因为他们没有驮拉车的大型动物,所以就再一次破罐子破摔,干脆连车都懒得发明了。&br&(这点我又去查了一下资料,主要原因是因为,额,玛雅文明是石器文明,缺乏锋利坚固的金属工具,要将木头加工成木条,再烤热变弯、组装、加上辐条、固定…一系列工序折腾下来连固定的钉子都生产不出来的玛雅人要想造个轮子造价堪称天价,自然广大劳动人民是用不起的。&br&&br&当然我觉得这可能还和玛雅地区的交通状况有关系,由于万物生(又是环境原因)的热带,永久性的道路不仅修筑费时费力,维护更是成本高昂,再加上玛雅的邦联性质大家普遍小国寡民,修筑道路不仅好处有限(比如方便对方揍自己)而且心有余力不足,因此基本上石板路这种高贵的永久性道路只有城市中有,城邦之间是基本靠走的泥泞小道,到处都是树根没有标志物没有沿途4S店的情况下,发展出车辆几乎没有意义,与其费劲儿在泥汤水里推车,不如走着快呢。但就算条件再恶劣,也不至于连个手推车都发明不出来吧?但是人家就是不点【手推车】技能,高冷如此。&br&(感谢评论区中 &a data-hash=&aeec0b91007ddb7a87e73355& href=&///people/aeec0b91007ddb7a87e7335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看看& data-hovercard=&p$b$aeec0b91007ddb7a87e73355&&@看看&/a& 提出的玛雅人没发明轮子是因为没有金属作为各种结构支撑的观点,没有冶金术玛雅的人生真是如此的艰难)&br&&br&=============不该点却玩命点的技能===============&br&1.宗教主义——技能全TM点在宗教上了&br&作为“美洲的希腊”,玛雅文明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邦联性质的松散城邦文明,当然,说寺庙邦文明可能跟贴切。因为城市中占据黄金地段最耗费国家财力物力的建筑——不是给人住的。或者在玛雅人奇怪的世界观中,城市一开始就是神和半神(祭司、国王、贵族和武士)们居住的地方。只有他们和服侍他们的侍从才能够居住在城市中。而普通农民则基本只有在国家召唤他们修金字塔(寺庙)等国家工程的时候才会进入城里,带动城市商圈发展。&br&&br&迷信在古代是普遍的现象,但玛雅人似乎把这种迷信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大家攒够了钱去旅游,会发现玛雅遗址中很多城市都很空旷,没有中国古代“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高密度民居,也没有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天际如线污水横流的肮脏拥挤,而像是一个专门为开展旅游业的大公园一样,各种高大建筑尽收眼底。因为城市人口实在是少得可怜。&br&&br&在全民信教的玛雅,会出现很多奇奇怪怪的现象,宗教几乎是一切活动的中心。比如玛雅人就狂点“血祭”技能,基本放眼全世界除了其他两大美洲文明其他文明真心在这方面难以望玛雅项背。这是因为玛雅人民普遍有被迫害妄想症情节,总觉得太阳随时可能挂掉。(作为太阳能转换效率最高的作物之一,种这么多玉米霸占太阳能玛雅人可能多少有点心虚吧)&b&那怎么办啊,当然是放血啊!&/b&唉,他们就是这么想的,逻辑什么的不重要,开心就好……所以玛雅人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用任何的理由戳破自己向红太阳表忠心。现在大家开车进城难免要遭遇收费站收点费,但如果你穿越回玛雅的某个城邦,在你要进城的时候你不用交钱(可可豆),而是要献血……啊,尊敬的外乡人,当你来到我们的城市,向诸神献出你的贡品吧!然后啵,一把小匕首或者鱼刺就戳在你身上了,你把血滴在神庙石阶上了之后才可以进城。进了城之后,你会发现诸如一排人跪在地上一边高唱赞美主一边互相戳大腿蛋蛋丁丁屁股等部位搞得血流一地,比如会有人嚼着各种带棱角带刺的东西把血染在各种东西上然后虔诚的献给神明……&br&&img src=&/fbedd2e0_b.jpg& data-rawwidth=&461&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1& data-original=&/fbedd2e0_r.jpg&&这么一说,玛雅人的【SM】技能也很突出,当然这貌似不属于科技树…所以虽然玛雅人还是比较爱好和平的,但就算你今天去玛雅看看他们的遗址,除了绿草如茵圣洁高大的寺庙之外,你也会发现神像上有各种厚厚的一层血渍,状如魔窟,煞是恐怖。当然,由于玛雅人国小力弱,因此也搞不出阿兹特克这种把【屠俘虏】技能点满的文明一次性向神献祭几万战俘的这种大新闻,但在血祭方面,玛雅人也是格外卖力,如果要说他们在工具上有所建树的话,那在折腾自己或者放血工具这一项科技上,他们可是深有造诣。&br&&br&特别诡异又符合常理的是,玛雅人因为血祭经验实在是太丰富,进而升级了【解剖术】技能。在早期,玛雅祭祀们献祭的时候也只是草率地把俘虏大卸八块,然后把血涂在神像上把剩下的踢下祭坛了事(想想祭祀用的金字塔那么高滚下来都要好久),发展到了后期,活人祭品会被开膛剖肚挖出心脏示众,然后剥皮供奉在庙宇里,或者干脆任其腐烂。这个场景在哆啦A梦里面都有描绘。&br&&img src=&/9370edb185dcfe6e00be_b.jp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2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9370edb185dcfe6e00be_r.jpg&&&br&对于活体解剖,条件好的城邦可能会用点迷药(这个在毒品这章会讲),条件不好的就直接活体解剖哦不献祭了!当然,貌似在那个设定比较特殊的年代,大家对这点也习以为常,包括要被献祭的俘虏,大家都情(手)绪(舞)稳(足)定(蹈),一片欢乐祥和。甚至还有俘虏听说自己要被献祭的也很高兴的……额,逻辑什么的不重要,你们开心就好。&br&&img src=&/270a5b03f3adf77837dd4cd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270a5b03f3adf77837dd4cd_r.jpg&&网上随便找了张类似的图大家凑合着看&br&&br&正因为高度迷信,所以玛雅人点偏了一系列的科技树,这点我们接下来慢慢絮叨。&br&写了那么多有空再更&br&今天就到这里吧……&br&&br&==============6.13更新=========&br&既然有点赞的我就继续啦,有人在留言区说想要看整容术的我就先更整容术&br&2.整容术&br&经常有人说玛雅人是外星人的后裔,这个当然是跟玛雅奇怪的科技树结构和玛雅文明迥异的画风有关,但也与玛雅人的审美观有关系。&br&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唐朝以胖为美,极端穆斯林以看不见为美,当代以蛇精脸为美,但玛雅的画风就比较鬼畜了——他们的漂亮标准是斗鸡眼、扁额头和畸形颅骨。&br&&br&如大家所料,孩子要长成这样靠先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后天非常努力才行。这就催生了一大波旁支科技——【整容术】。&br&比如要斗鸡眼,那靠天生的概率太小了,所以玛雅妇女们排除万难,发明了【斗鸡眼矫正术】,就是在孩子小时候,就在眉中的头发上挂一个小球或者其他的能吸引注意力的物件,这样经常在两眼之间晃荡,小孩子就会不自觉地去瞅啊,时间一长就变成斗鸡眼了……&br&&br&至于说畸形颅骨,这个就比较残暴了,在小孩刚出生的时候,颅骨尚未完全硬化,因此玛雅贵族们就会用各种夹板挤压,有挤压成玉米状的,有挤压成美洲豹(尼安德特人或者北京人的样子)状的,有挤压成三角形的,大头孩子的等等……总之就是完全无视小孩的苦恼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小孩输在起跑线上怎么闪耀怎么抓眼球怎么来。和以前中国的裹小脚概念差不多。&br&&img src=&/a8cb349a60ae2ccfaffec_b.jpg& data-rawwidth=&376&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6&&这张画的是玛雅贵族,因为画风的原因所以这些贵族看起来尚且正常,实际上可能更夸张&br&&br&为什么玛雅人会有这么畸形的审美观呢?因为宗教。在贵族的眼中,他们是半神,和服侍自己的下民不是一个级别的生物。因此天赋异禀自然要从外观抓起,费劲儿折腾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将自己和普通大众区别开来,当然,总要付出点代价嘛,开心就好……&br&&br&在整容术这个技能分支上,玛雅人继续在古代世界一马当先,尽管凭借着在起跑线上的努力甩出了其他文明一大截子,但仍然居安思危,为了保持自己的折腾之神地位不被撼动与东南亚、太平洋和黑非洲原住民进行着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比如玛雅人就领先欧洲数百年点亮了【磨牙术】和【镶牙术】,将牙齿挫成锯齿状丝毫不顾及牙神经的感受,或者干脆直接在牙齿里镶嵌各种玉石,玉石文明嘛。甚至还早垄断整容行业的宇宙第一大国上千年发明出了【垫鼻术】,在鼻子里垫各种东西。对于穿环这种在全世界各地都普及的领域,玛雅人也是拼上了民族荣誉,发展出了胸部、生殖器的各种环,并且在数量上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普通玛雅人,身上不带十几个洞出去都不好意思打招呼,玛雅贵族在这方面就更是国民表率。&br&&br&除此之外,为了使自己的外表更加具有迷惑性,玛雅人还将【刺青纹身】技能点到了最高级。几乎玛雅人全民纹身,花臂花背都是大路货,玛雅贵妇们将各种新潮的复杂花纹从额头一路纹到脚背,甚至丧心病狂到连舌头都不放过,对于脸那更是任性到怎么复杂怎么来,而且这些刺青很多都是永久性的,所以,如果你在丛林中发现远处有一块快速移动的调色板,估计可能就是个玛雅贵族。&br&&br&那有人会问,这样大动干戈,热带那么热,不会发炎灌脓吗?答案是:当然会啦!&br&在当时不知道消毒是何物的情况下,玛雅人民不畏艰难不惧死亡毅然决然折腾到底,这其中感染致残很正常,皮肤大面积溃烂是常态,甚至稍不注意就可能出人命。但是玛雅人民依然乐此不疲,哪怕风险极高,也要把自己“整的美美的”(吗)。话说回来,就算整容失败,估计也没人察觉到,说不定还以为是出的新款呢。唉,人生如梦。&br&&br&感谢大家回复,我要去做菜了,等明儿有空再更咯&br&&br&=========6.14 更新===========&br&一早起来两千赞吓尿了,赶紧在出门前解锁天文学&br&3.天文学&br&玛雅之所以能够享誉全世界并且在灭亡之后500年还能吓死一大波生存狂,基本就是靠科技树的【天文学】分支集赞。玛雅在这个分支上,将跑偏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丧心病狂地照着【天文学】一路疯点,解锁了高贵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三历法】、逆天工程学的【天文台】还顺带解锁了【高等算术】、【二十进制】、【十八进制】,并且将【肉眼观测术】点到了最高点。&br&&br&先说说【三历法】吧,顺便旧事重提说说2012对玛雅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玛雅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玛雅在年年的成长。尽管在玛雅很多城邦光负责天文的祭司就多达4个,但世界上对天文感兴趣的并不是玛雅一家,比如吴哥窟和吉萨三金字塔就严格对应了天上星星的位置,希腊人、阿拉伯人都独立制作出了星表,印度和中国都有自己的历法等等,然而,玛雅几乎做到了以上的一切,并且领先世界点出了【三历法】科技。也就是说,中国人即使在今天也只是阴阳历混用,但玛雅人在一千多年前就解锁了三历法混用的技能。三个历法中,第一个是【太阳历】,包含了季节更替节气变换等信息,主要指导农业,可以说是三个历法中最有现实意义的一个。甚至每个月的名称都或多或少的跟农业有关,比如种植之月、浇灌之月等等,当然也有跑偏的,比如蝙蝠之月、乌龟之月什么的就不太知道这个月的主要任务是啥(大雾)。这个历法规定一年是365天,但月份设置和今天的格里高利历(阳历)略有不同,玛雅人将一年划分为18月,每个月20天,加起来360天,那还有5天呢?玛雅祭司觉得这5天多出来的,&b&嗯,不吉利,要藏起来&/b&。所以过这5天的时候并不宣布,就当这5天没过过。并且这几天有很多禁忌,不能洗澡洗头什么的,用心良苦自欺欺人这么多年,唉,还是那句话,辛不辛苦无所谓,你们开心就好。第二种历法叫【圣历】,这个就和普通大众没什么关系了,主要用来指导祭祀。之前说过了,玛雅人几乎任何活动都或多或少和宗教有关系,所以编个类似黄历的东西指导一下工作也算是有必要,但这种历法的周期和前一种不太一样,只有260天,一年只有13个月,每个月还是20天。为什么是260天呢?因为玛雅人钟情于13,什么东西挨着13都会很高兴,和西方恐13综合征形成鲜明对比。这两种历法还算比较正常(吗),但这两种历法有个缺陷,就是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两种历法都只说几月几日,但不说今年是多少年。在中国这种情况一般会根据皇帝制定的年号来判定,比如康熙58年道光2年什么的,但玛雅人坚持折腾不动摇,搞出了第三套叫做【长计历】的历法专门负责计年。第一年第二年这么算下去,年年天天无穷匮也。但是和其他民族不同,玛雅人觉得10进制太没有逼格了,所以在长计历中连点【二十进制】和【十八进制】两个异端。这里科普一下进制换算,这个当年在考银行的时候钻研过,就是每一位拆开相加,比如二十进制的3.2.3,就是第三位(百位)的3乘以20的平方,加上第二位(十位)2乘以20加上第一位(个位)的3,就是=1243,也就是十进制的一千二百四十三。如果不熟悉的人还是挺麻烦的,但玛雅人不怕麻烦呀!所以在计算长计历的时候在第二位是按照十八进制来的,换算的画风又为之一变,一不小心就会算错。为啥这么折腾?因为这样修改有个好处:1.0.0所代表的数字就变成了360(18×20),这与一个太阳年(约365天)是比较接近的。现在的考古表明,玛雅人的历法起点换算成今天的历法应该是BC日,这个起点不仅远超过玛雅本身的历史,甚至也早于玛雅文明的母文明奥尔梅克文明(Olmec)的历史,为啥起点那么早现在学界也不知道(大雾)。&br&&br&说完历法我们插播一段说说2012和玛雅人的预言是什么关系吧。&br&&img src=&/a96aa096f13b_b.jpg& data-rawwidth=&283&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3&&当然情况不是上面那个,不过玛雅人并没有预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类比今天,玛雅人心中的2012年和我们历法中的千禧年差不多,只是一个历法周期的终结,是个找借口表白、结婚、大肆庆祝或者靠吓人赚黑心钱的好日子。&br&&br&前两套历法因为周期不同,所以自然就会出现错位和重合,这个重合的周期大概是52年一次,所以每过52年玛雅人就会普天同庆啊,世界又过了一轮!赶紧盖一层金字塔纪念一下啊!和我们现在60年一个甲子的感觉差不多。而考虑到第三套历法,这个重合点就更远了,远到了在公元日,这个历法的计算显示的是13.0.0.0.0。玛雅祭司觉得,卧槽,这个数字好吉利啊!好,世界大轮回就它了!到时候我们再大肆庆祝一下!到时候要更任性,金字塔盖两层拆一层!然而,不幸的是玛雅人并没有撑到这一天。&br&&br&当然,没有撑到这一天并不妨碍这个提法的意义。因为研究表明,当时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某个玛雅国王去了盟友那里,安慰刚刚被击败的盟友。为了振奋人心,拿出了这个计算的概念,说,你看我们的友谊山高水长,统治千秋万代,本轮周期剩余时间还很充足,大有可为!对于周期后是否会有大灾难玛雅人想都没想过。丝毫不顾忌这么一说会吓死一波玻璃心的现代人。&br&&br&【天文台】天文台其实很多文明都修过,但玛雅的天文台修出了水平修出了风格,和其他同时代的民族相比,玛雅的天文台怒甩其他民族十多条大街,最有代表性的是奇琴伊察(就是有羽蛇神的那个城邦,玛雅文明的代言人)的天文台。这个天文台被称为卡拉克尔,翻译过来就是蜗牛,和今天我们管央视大楼叫大裤衩一样,都是结合自身粗浅的人生经验得出的粗暴描述。上个图&br&&img src=&/178d4afeb7f91cac07a2d7_b.jpg&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4& data-original=&/178d4afeb7f91cac07a2d7_r.jpg&&中间那个蜗牛壳里有螺旋式的阶梯连接各层,上部有观测室,形状已经十分接近今天的天文台。这些窗户开在哪儿都经过了精密计算,能从各个方向上观察到整个天体并且还能测算天体的角度,极大地控制观测误差,使得实际误差仅仅在0.005左右,最大也就是2。精密的天文观测助推了数学的发展,使得玛雅人领先世界其他民族解锁了【亿】和【0】这个概念,想一想中世纪很多意大利贵族都不知道比3更大的数就知道这种解锁实在是太超前了,当然,超前是好听的说法,不太好听的说法就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对于玛雅人来说,【亿】这个概念除了拿来数收获的玉米粒实在是没啥用处。&br&&br&此外,玛雅还解锁了【石表】和【日晷】,在天文工具方面完爆其他民族,和其他民族在其他方面完爆玛雅形成了鲜明对比。&br&&br&当然需要特殊指出的是,由于玛雅的历法没有点【置闰】技能,所以玛雅人尽管在太阳年长度上(365.242203天)做到了精确度略高于通行的格里高利历(365.2425天)更接近于实际值(365.242189天),但是实际上,玛雅的历法没有闰年这种设定,是会每年发生偏转的,日积月累,玛雅农民可能需要在种植之月收割,在蝙蝠之月播种……为此,玛雅人在历法上经过紧密计算提出了替代解决方案:每过1508年则减去一年。也就是说,每1508年就会有一年历法与实际情况是完全吻合的!但效果嘛……唉,还是那句话,你们开心就好。&br&&br&当然,解锁天文学的各种高级技能也是有好处的。比如振奋人心树立权威,这一点很有代表性的就是因为天文学成就突出使得玛雅人顺利解锁的【光影特效】技能,我们来打个例子举个比方,比如在每年春分和秋分的时候奇琴伊察的一座金字塔上就会因为阳光照射产生的阴影的关系而产生“巨蛇游动”的效果,在当时人看来就像他们的羽蛇神下凡了一样,那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即使到今天也是当地旅游业的一大卖点。&br&&br&贴个视频大家感受一下&br&&a href=&///?target=http%3A//baidu./watch/.html%3Fpage%3DvideoMultiNee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aidu./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html?page=videoMultiNee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当然,这个技术还是比较原始,和当今的3D光影技术效果差距甚远,但在古代那绝对也是牛得一逼的科技了。&br&&br&4.毒品&br&物产丰富的美洲为当今世界贡献了无数的高价值原生作物,像玉米、土豆、红薯这种高产作物,也包括花生、番茄、辣椒、可可这种经济作物,当然也有烟草、古柯这种“提神醒脑”的经济…额…作物。&br&&br&美洲的毒品历史几乎和美洲文明历史一样悠久,即使到今天美洲的毒品问题也依然领先世界,早有几乎把持国家政府的南美麦德林毒枭集团,近有创记录靠伏击全灭联邦特警的墨西哥海湾贩毒集团,再加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大麻合法化,毒品在美洲不说群众基础良好,至少大家对这玩意儿并不陌生。&br&&br&既然烟草是玛雅人的本土特产,那自然人生如梦的玛雅人不会放过这种片刻的欢愉,刚开始玛雅人是将烟草和其他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药草混在一起嚼着吃,提前现代文明几个世纪点了【嚼烟】科技,从此之后玛雅人再也没回过头,很快就水到渠成地解锁了【雪茄】、【鼻烟】和【烟斗】科技,最终,踏上了【致幻剂】的不归路。&br&&br&和主攻各种伞菇的北亚萨满和沉醉在曼陀罗中不能自拔的南亚巫师不同,玛雅人走迷幻路线主要靠的是蟾蜍身上的毒脓液,或者直接将鼻烟粉末溶入在配置的液体中。除此之外,他们的毒品成分还包括可可粉,各种天然香料,毒蘑菇和蜂蜜。甚至为了装毒品他们还制作了专门盛装的细口陶瓶,而且这种毒品和现在不一样,是可以公开贩卖的!当然,看过前面的知友就知道,这么复杂的合成品制作工艺复杂,原料难得,自然价格不菲。连玉米饼都吃不起的普通人看看也就好了。果然经济戒断才是最有效率的禁毒措施啊。&br&&br&当然,就像玛雅人不知道自己会被后来人叫做玛雅人(他们觉得是玉米养活了自己,所以非常自豪地自称“玉米人”)一样,在玛雅时代这东西不叫毒品,而是唤作【灌肠液】。当然这不是为了暗渡陈仓取个好听的名字躲避市场监管,而是它的使用方式实在是让现代人哪怕是全身针眼的瘾君子也难以接受——这种毒品是用肛门来吸收的。在灌(吸)肠(毒)的时候,玛雅人需要小心地把肛门戳破,然后通过将毒品倒入直肠来反向吸收,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起效神速,当然难度和姿势嘛……唉,都写了那么多了,估计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变态路线大家也习惯了吧……&br&&br&和现代人飞叶子图个乐不同,玛雅人在吸毒方面具有更多的宗教使命感。毒品是祭司和国王的重要工具,主要作用是“同神明和先人交流”。玛雅人在【血祭】上面技术水平突出,国王和贵族的表率作用功不可没,这一点在祭祀这种大事上自然不例外。当需要国王和上天通感指引前进道路的时候,国王或者祭司就会拿着技能点点满的小刀猛戳自己放血,而且刀刀都是丁丁蛋蛋这种过经过脉的地方,豪气得简直就像是在放别人的血一样。这种行为有两个目的,表达自己敬神效古的思想感情,以及迅速失血以便出现幻觉,这个时候再加点毒品,效果就更好了。当然,这种醉生梦死是否真的能够得到来自上天的指示,我们就不得而知了。&br&&br&PS:两天就突破5000赞了,真心感谢大家的支持,答主也会尽力更新以飨知友,不骗赞只填坑&br&明天应该能顺利解锁最后一部分,如果有空并且资料充足也会补充一些大家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彩蛋。谢谢大家耐心等待,对于一些答案中不太明确或者不准确的地方,也感谢大家指出,答主一定争做纠错小标兵,填坑小能手!&br&&br&今天就到这里吧 o(* ̄︶ ̄*)o&br&&br&========6.15更新=======&br&很多同学说想要看玛雅的两兄弟阿兹特克和印加,这两个我不太了解,就补充点科普性质的知识吧,这样大家有个直观的印象。更新完文字就算是正文更新完啦,感谢大家费心费电地看到现在~&br&&br&5.文字&br&或许是前面揭露了太多的真相,大家对玛雅的神秘感消解了不少,但实际上玛雅文明在美洲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的,不仅完爆了结绳记事的印加,也一直是阿兹特克的老师,对于北边那些一直处于游牧状态的北美原始印第安人就更有优越感了。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玛雅人是美洲地区仅有的几个解锁【文字】技能的地区。当然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萨波特克文明(zapotec),墨西特克(mixtec),阿兹特克(Azetec)和前文所说的玛雅母文明奥尔梅克文明都有过文字,但无疑这些地方都集中在墨西哥中部和东部地区。&br&&br&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文明的文字都是象形的,笔画复杂写作费力,还特别考验眼力。因此不仅不利于掌握,更不利于传播。对比中国,远在秦代曾经冒着举国暴动的风险作死点了【文字统一】和【文字简化】技能,实际效果格外显著。随后中国又点了【造纸术】科技,整个文明程度陡然提高几个台阶,但玛雅在这方面则止步于繁琐的象形文字,记载也停留在雕刻以及极为少量的鹿皮纸(这玩意儿比欧洲的羊皮纸还费时费工,造价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br&&img src=&/85d76cbd29ed78a907d6e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5d76cbd29ed78a907d6e9_r.jpg&&这种饼干一样的字体就是玛雅文字。右上角那几个可能是美洲地区最早的颜文字&br&&br&因为玛雅文字实在太复杂,甚至笔画线条繁复程度超过了很多原始人的绘画,每次写完就像画完一幅画一样,所以玛雅人干脆解锁了【绘画】的高级技能,真是书画不分家啊。如此折腾的文字直接后果就是写起来费时费工,关于繁体字的问题我曾经说过一个笑话,大家感受一下&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一些人反对复兴繁体字? - 向日葵人生的回答&/a&&br&如果让玛雅人用他们的字体抄写“忧郁的小乌龟”,恐怕是会暴动的吧……&br&&br&如前所述,玛雅人圆润的文字并不是用来抄写的,而是用来雕刻的…这个难度就又上了一个台阶。&br&比如玛雅的文字是这样&br&&img src=&/3bc24bbcb8_b.jpg& data-rawwidth=&272&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2&&以及这样&br&&img src=&/09fedbb308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09fedbb308_r.jpg&&&br&对比一下“别人家的文字”之西夏文字&br&&img src=&/b5f57c02ea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b5f57c02ea_r.jpg&&如果你是一个雕刻工,对比一下两种你的感受是……?&br&&br&由于文字太复杂,所以玛雅人只能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记录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上。毫不意外的是,玛雅人对于“重大”的定义和我们今天的理解貌似不太一样,额,所以他们有限的文字记录的事儿一般是:宗教之各种神的名字,天文历法之各种和地球隔得老远的星宿,神话传说之我们也不认识的各种人名等等,当然随着考古不断发现,玛雅文字中也有对于军事、历史、外交这种打粮食的记载。但是因为文字记载内容简略,并且玛雅文字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文字没有被破译,因此玛雅的历史仍然笼罩着各种大雾……对比起文字解读,关于玛雅人生活的推断和解析至今仍然主要依靠考古学、人类学等来进行,也感谢发达的考古学及其各种分支,我们能够了解更多关于玛雅文化的细节内容。&br&(全剧冬)&br&&br&&br&为了方便大家穿越安利一下我最新关于中国的相关回答:&br&&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423488& class=&internal&&各行业的精英穿越回封建社会能脱颖而出吗? - 向日葵人生的回答&/a&&br&&br&&br&==========&b&关于与大家互动的分割线&/b&=========&br&因为大家评论太热情,所以答主无法一一回复,感谢大家的积极提问和各种赞扬,对于大家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我在这里统一回答&br&&br&1.催更类问题&br&今天正文部分已经全部更新完毕,感谢大家的耐心等待与支持~&br&&br&2.拓展阅读推荐类问题&br&有知友在评论区威胁“发文不留种,XXXXX”。所以赶紧写推荐书目,因为本答案涉及内容方面很多,可能大家兴趣点方向不一定一致,如果要推荐的话我分门别类的推荐:&br&1)玛雅历史:许海山主编:《古玛雅简史》&br&景振国:《古代美洲的玛雅文化》&br&蒋祖棣:《玛雅与古代中国 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br&(美) 西尔瓦纳斯·G·莫莱著 文静, 刘平平译:《全景玛雅》&br&(美) 林恩·V. 福斯特著 王春侠等译:《探寻玛雅文明》 &br&以及很多人在评论区提到的马亲王的:《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大家看着开心就好)&br&2)文化类:&br&(英)弗雷泽:《金枝》&br&(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br&(澳) 沃伦·沃坦 (阿格勒斯), (澳) 瓦苏米著 龙思宇译:《玛雅四维时间书》 &br&(法)马塞尔·莫斯:《巫术的一般理论 献祭的性质与功能》&br&3)古代社会生活类:&br&(法)勒华拉杜里:《蒙塔尤》&br&(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br&(法)罗贝尔·福西耶:《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br&4)网络科普类:&br&如果快速了解以上内容有高度脱水版&br&&a href=&///?target=http%3A///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古代玛雅人的日常生活&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以及重点推荐的【果壳网】的相关文章&br&5.战争类&br&茅海建:《天朝的崩溃》&br&&br&其他相关论文太多就不推上来了&br&&br&3.美洲文明三兄弟的关系问题&br&这个在最后彩蛋部分会更新,请下拉&br&&br&4.为什么1.0.0换算成10进制是360?&br&A:我数学不好凑合着解释一下,1.0.0=360可以正推也可以倒推,正推的话,百位的1是因为十位数字满了所以进了一位,而十位是十八进制,所以1.0.0=0.18.0,而十位的18是由于个位数字满了18次,个位是二十进制,所以0.18.0=0.0.20*18,也就是360。倒推的话其实更容易理解,如果个位满了20进1,也就是说1.0=0.20,这样两边同时乘以18,就变成了18.0=0.360,而十位是十八进制满18进1,所以18.0=1.0.0,这样的话1.0.0=0.0.360,也就是十进制里的360,就是360天咯。因为一个数字中用了两套进制,所以我在正文中的解释方式就不太适用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上文中说玛雅人这么折腾特别容易算错的原因。&br&&br&5.“前两套历法因为周期不同,所以自然就会出现错位和重合,这个重合的周期大概是52年一次,所以每过52年玛雅人就会普天同庆啊” 兄弟,这个【52年】是指太阳历年还是圣历年还是格利高历啊?我咋算都不对啊?&br&A:两者的重合周期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365和260的最小公倍数是18980天,除以太阳历的365就是52。绝大多数玛雅人都用的太阳历,只有神职人员会对卓尔金历(圣历)比较熟悉,所以这个52是参照的这个。29个历法循环构成一个三历法的大循环,也就是大概1508个哈布年(太阳年)&br&&br&&br&6.卓金星,又名卓尔金星、玛雅星。在研究玛雅人留下的历法时,人们发现玛雅人的历法中有三种计年法,即卓尔金年、地球年、金星年,它们分别是:卓尔金年260天,地球年365天,金星年584天。”(引自百科词条)确有其事吗?卓金星是不是一个未解之谜?&br&A:卓尔金年只是我的回答中圣历(260天那个)的音译,同理,你问的地球年,和我文中的太阳年(如果音译的话叫哈布年),其实是一个东西。金星年恐怕只是因为玛雅人把【肉眼观测术】点得太高发现了金星、火星这些目测可见的行星周期而已,至于说拿来作为历法貌似没啥用,我也没见过说玛雅人还用金星年作为历法之一的……&br&&br&7.答主 为什么美军要发土豆味的巧克力棒啊?&br&A:因为怕偷吃。巧克力能量棒体积小、吸收快、能量值高,是在紧急时候快速补充能量用的,但美军二战的军粮在军中反响实在不怎么样,所以配发的军粮中巧克力棒往往是最受欢迎的,很多人把它当零食吃而且经常一发下来就吃了。为此美军专门研发了土豆味的巧克力棒,才消解了美国少年们拿能量棒当糖吃的冲动。(PS:这种巧克力还是抗热的哟,即使在热带贴身携带也不会化,口感嘛……你懂的)&br&&br&8.很多人笑印加人被不到200西班牙人灭了,和我们在鸦片战争的时候不也是兵力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打败了么?那有什么资格笑他们?&br&A:这个还真不一样,西班牙人俘虏印加王的时候就在首都边,当时城内驻军有5万人之多,就算现在的军界大牛米国200人齐装满员地传送到那个时候也不过两个连的兵力,按每个人配弹400发也才8万多颗子弹,要挡住5万人潮水一般的进攻基本也是很悬的,当时射速慢备弹少的西班牙人就更别说了。所以印加可以说输得莫名其妙(主要是国王和贵族太怂)。而鸦片战争就不一样了,虽然中国号称80万常备军,但其实在每一个战场上,英军的数量都是多于甚至远多于清军的。为什么,因为中国80万军队分布在全国,而且农业国落后的输送和后勤系统无法保证军队大规模调动,军队只能从各地抽调,并且一小波一小波的从出发地赶往战场,否则人多了沿途供给不起饭都吃不上。那这一小波的数量大概是多少呢?100~200人左右,这么一波称为“起”,现在我们说的“大家一起”“一起走”就是这么来的。从四川赶往浙江需要三四个月,等走到了战争都已经结束了。清朝根本无法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布防(补给太散也养不起)而英军都是在船上,灵活机动不说每一次都能全军投入,哪怕人不多,但在实际战斗中,英军反而能占据人数优势。再加上装备和战术上的优势,鸦片战争想不败都难。&br&&br&9.是的,我读书读得多是因为帅得不明显,不用再问了&br&&br&===========关于玛雅文明消亡的知识彩蛋==========&br&玛雅文明分为前古典期、古典期和后古典期。其中3~9世纪的古典期被认为是玛雅文明的全盛时期。然而,当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来到尤卡坦半岛(著名的坎昆所在地)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了散布于莽莽绿林之中的玛雅遗迹,但玛雅人已经不再住在这些城市中了。玛雅文明在西班牙到来之前已经基本断绝,而对于玛雅文明灭绝的原因,学界尚有争论。&br&&br&答主自己比较认可的是环境问题导致的玛雅文明退化,按照气象考古学的说法,玛雅地区在9世纪时曾经遭遇了持续近两百年的大旱灾,本来生产能力低下的农业自然经不住这种天灾,玛雅人口大量消亡,国家分崩离析,并且陷入持续的内战,玛雅文明元气大伤。并最终在11 ~12世纪被南下的阿兹特克人灭亡。&br&&br&阿兹特克灭亡玛雅的历史类似于中国历史中元代灭宋的历史,如果说【崖山以后无中国】是一个吸引眼球的伪命题的话,那【玛雅以后无文明】则可能是一个令人难过的事实。阿兹特克对于玛雅的文明有一定继承,甚至也有一些自己的创造,但是整体而言阿兹特克是一种消耗性的文明,玛雅人的科技树在阿兹特克人手上发展基本停滞甚至倒退。如果说比较突出的话,那就是阿兹特克在【血祭】上空前绝后的造诣,为了获得充足的战俘供应,他们甚至与邻近的部落缔约定期开战,和今天的军事演习不同,这种战争是真刀真枪的战斗,因此在祭祀的活祭规模上,阿兹特克在玛雅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如果说玛雅人嗜血是为了团结社会、保持活力尚情有可原的话,那阿兹特克对于大规模屠杀的痴迷就只能说是无谓的迷信了。但在古代,人口是一种很稀有的资源,阿兹特克人任性地挥霍除了迟滞文明的发展自己耗损自己的元气外可谓毫无卵用。最后,阿兹特克人因为【宗教】技能点得太高,过于信任自己的【预言】能力,在面对西班牙入侵者时竟然将对方认为是预言中灭亡世界的天神下凡而放弃抵抗,直到最后终于明白开始抗争时已经为时已晚。中美洲地区最终因为自己点偏了科技树而自己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br&&br&至于说印加,则和上述两个文明没有太大的关系,和你们这些玩石头的穷逼不一样,印加可是有各种黄金和金属制品的。不仅如此,印加还点开了【中央集权】、【金属冶炼】、【主干道】、【纺织术】、【水渠】、【梯田】等一系列科技。但是承平日久天真善良的印加人居然被一支不到200人的西班牙人征服,这也是世所罕见。当然除了先进的武器、恬不知耻的战术外,西班牙人得以征服印加的最重要原因还是:传染病。由于常年与世隔绝,西欧人习惯了的各种天花流感对美洲人而言完全没有免疫能力,因此批发式地染病死亡,这才是断送美洲文明的主因。&br&这么一想天朝现在狂点【食品安全】科技,是不是一盘很大的棋呢?&br&&br&========最后的话========&br&写到这里就全部写完啦,最后还是要不厌其烦的感谢各位看官&br&当然,本答案中不是所有内容都有确定的史料支持的,有的是答主自己根据其他文明的情况作出的推论,然而,玛雅并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文明,所以推论难免有不严谨之处,也有很多结论没有给出出处等等。所有图片均源自百度图片,侵权立删。&br&&br&不过相信大多数人并不关注这些吧?嗯,你们开心就好
这个问题的活生生例子必须是在国内看来充满了神秘主义的玛雅文明啊! 回答这个问题就顺便回答“在玛雅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种早晚会出现的问题 ============该点却没点技能的分割线============= 1.冶金术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玛雅文明其实是一个新石…
谢谢邀请,题主提问非常全面,我的回答仅仅从实业角度里验证。以下回答同时发表在我的专栏里面。&br&&p&随着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深化,欧洲的没落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近期多个行业的巨头公司都不约而同的启动全球收缩计划,就是最有力的证据。&/p&&br&&b&一、飞利浦公司向中国公司出售其核心照明业务
&/b&&br&&p&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诞生于19世纪末,飞利浦曾经用无数震惊世人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1950年,飞利浦发明了电动剃须刀;1963年飞利浦发发明了盒式磁带;1974年飞利浦建立了可视电话网络;1998年飞利浦研发了蓝光技术。国人对于飞利浦也并不陌生,“让我们做的更好”这句广告语也曾在中国家喻户晓,其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p&&p&可是在不知不觉中,这个曾经的明星企业已经悄然衰落。可是近些年,飞利浦似乎已经完全失去了创新的能力,再也没有一项重大发明问世。&/p&&p&在世界500强排名中,1998年飞利浦排在55位,2000年初现严重下滑,跌落至96位。此后的十多年间,排名在逐年递减,2013年时排名已跌至347位。&/p&&p&迫于无奈之下,飞利浦开始逐步出售其旗下的公司,先后出售了手机、电视等业务。2013年1月底,飞利浦宣布和船井电机株式会社签署协议,向后者转让其影音及配件业务(音频、视频、多媒体及配件)。&/p&&p&日,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宣布,已经以28亿美元(约合174亿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出售旗下LED组件以及汽车照明业务部门——Lumileds的多数股权。收购方为中资财团Go Scale Capital,将获得该部门80.1%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合约,本次交易完成后,飞利浦公司将转移600余项有关 LED 生产与汽车照明专利至Lumileds公司,这也意味着,未来将有600余项专利将随着股权转移至中国。&/p&&p&飞利浦是全球最大的灯具和灯泡制造商,这几乎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照明业务是其三大业务之一,自1891年成立以来,照明业务就一直是其核心业务。&/p&&p&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14年10月,飞利浦刚刚完成Lumileds LED与汽车照明的合并,原本是准备通过自身努力化解危机的,可短短几个月后,就将其核心业务出售给了中国公司,说明飞利浦公司化解危机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侧面证明飞利浦公司已经无力脱困,举步维艰。&/p&&br&&b&二、瑞士厉峰集团瘦身,将旗下非核心的奢侈品牌出卖
&/b&&br&&p&一直以来,奢侈品品牌都是欧洲的绝对优势行业,由欧洲人控制,一方面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欧洲人日常打扮也都一丝不苟品位极高,为奢侈品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爱马仕、香奈尔、百达菲丽、劳力士等世界著名奢侈品品牌无一不是欧洲拥有的。而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团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LVMH),历峰(Richemont),开云(Kering)更是被欧洲人视为骄傲。&/p&&p&其中,历峰(Richemont)集团拥有灿若星辰的品牌组合:卡地亚(Cartier S.A.,珠宝、手表等)、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钟表)、积家(Jaeger-LeCoultre,钟表)、朗格(A.Lange&Sohne,钟表)、 万国(International Watch Co,手表)、 伯爵(Piaget,珠宝、手表等)、兰姿(Lancel,皮具)、登喜路(Alfred Dunhill时装、皮具)、梵克雅宝(Van Cleef&Arpels,珠宝、手表)等众多奢侈品品牌,是奢侈品行业中绝对的巨无霸。&/p&&p&可是作为奢侈品巨无霸之一的历峰集团近期宣布将出售其旗下品牌,例如法国著名皮具品牌兰姿(Lancel)以及Chloé等非核心的奢侈品牌,这将是历峰集团因利润下滑,而迫不得已而为之的“瘦身计划”的一部分。&/p&&p&而目前对欧洲奢侈品的品牌感兴趣,又出得起这些钱的企业,恐怕又只能是包括港、澳、台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了。而兰姿这一曾经被法国人视为国包的品牌,其业绩差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历峰集团忽视了这一品牌在中国的推广。相对于路易·威登集团为其品牌LV在中国推广所做的付出,兰姿在中国市场上可以说毫无建树,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p&&p&也许相对于中资企业对欧洲电子、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的收购行动,此次历峰集团出售旗下品牌的行为从金额上来看太小了,甚至不值一提。但奢侈品产业一直被欧洲人视为其绝对私有领地。几百年来的欧洲的贵族制度以及欧洲人特有的贵族情节为奢侈品在欧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欧洲奢侈品品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奢侈品是欧洲在全世界最后一项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产业,俗话来说是他们真正“压箱底的宝贝”。&/p&&p&伴随着欧洲整体经济的下滑,奢侈品企业也开始出现了危机。我们常说欧洲现在是“没落的贵族”,而贵族色彩浓重的奢侈品企业的业绩下滑,恐怕更能映射出欧洲衰退溃败的影子。&/p&&br&&b&三、欧洲银行正在从世界全面撤退
&/b&&br&&p&由于自顾不暇,西欧国家的主要大银行集团,从几年前就开始将资本大举撤出东欧。一些西欧经济体对东欧进行了巨额放贷,如奥地利银行向东欧地区的放贷量相当于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0%;瑞士的银行向东欧高风险国家借出900亿美元,相当于瑞士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5。&/p&&p&而东欧国家银行业被西欧银行高度控制,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瑞典、瑞士等国家都深度介入东欧银行市场,东欧国家一些小国家的银行系统几乎100%由外国银行控制。西欧银行资本的撤出,也对这些东欧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p&&p&进入2015年,西欧银行业经营情况恶化,不只是东欧,银行业正在从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撤退:&/p&&p&西班牙对外银行(西班牙语简称:BBVA)卖掉了中信股份有限公司(CNCB)4.9%的股份,借此退出中国市场,这些股份价值131.36亿港币,相当于14.6亿欧元。&/p&&p&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拟宣布大规模重组方案,退出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将其在全球有业务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减至13个。&/p&&p&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之一,巴克莱银行表示将退出大部分大宗商品业务。目前正在从全球100多个市场中撤出。&/p&&p&瑞信集团(Credit Suisse)发表公告称,为了维持利润,它将从全球约50个市场中撤出。&/p&&p&凌晨英国渣打银行正式通知成千上万的阿联酋中小企业客户将关闭他们的银行账户,正式退出阿联酋市场。&/p&&p&以上的例子,仅仅是欧洲银行业在全世界全面撤出的大量案例中的几个而已,但也足以反映出欧洲银行业面临的困境。整体经济的萧条,使得欧洲银行业面临严重的市场形势,本土化经营情况告急,连累全球业务的开展。&/p&&p&众所周知,世界上最早的银行、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央行、世界上最早的私人股份银行全都诞生于欧洲,或者我们可以直接说,银行业诞生于欧洲。但现在,当中国各大银行的分行正在高举“国际化”大旗,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的时候,世界银行业的鼻祖们却正从全世界范围内全面撤退。&/p&&p&因香港主权回归中国而在1990年将总部迁往伦敦的汇丰银行,正在准备将全球总部迁回香港。而渣打银行目前也正在准备迁往新加坡。亚洲地区的银行业务始终是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的主要盈利地区,欧洲地区的业务反而侵蚀了两家银行的报表,反映了亚洲和欧洲实力的此消彼长。&/p&&br&&b&四、欧洲巨头大溃败的真实原因
&/b&&br&&p&欧洲各行业的巨头公司不约而同的处于大规模收缩的态势,衰退和溃败的态势已经不可避免。曾经引领世界500年的欧洲,已经风光不再。&/p&&br&
是什么原因导致欧洲——这个曾经的贵族没落的如此迅速呢?&p&&strong&首先,&/strong&&strong&欧洲国家高福利和高物质生活方式&/strong&,使得人民的工作意愿降低,全民失去了进取心。动员能力日渐衰弱的欧洲政治领袖更多时候被早已习惯了“金融化生存”和“高福利享受”的选民情绪所绑架,不敢祭出有效、但会触及民众既有福利水平的紧缩经济政策。希腊主张废弃“紧缩政策”的左翼联盟上台就是最有力的证据。&/p&&p&&strong&其次,欧债危机让欧洲企业实力严重受损&/strong&,前期积累的财富消耗殆尽。尽管德国、英国、法国目前依然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对于整个欧洲来说,欧债危机迟迟无法走出,为曾经的强大欧洲经济前景,蒙上了沉重的阴影。&/p&&p&欧债危机不同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转嫁了大部分危机给其他国家,而欧洲已经没有能力向他人转嫁危机,所有苦难就只能自己扛了。&/p&&p&&strong&最后,欧洲&/strong&&strong&产业发展升级方面严重落后。&/strong&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欧洲死守传统行业,缺少创新,在新兴行业,例如移动通讯、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方面进展不大。美国有微软、google、苹果等世界巨头,甚至中国也诞生了阿里巴巴等世界巨头,反观欧洲在新经济方面因循守旧,乏善可陈。&/p&&p&第一代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即GSM技术,诞生于欧洲,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展——MWC(巴塞罗那移动通讯展)也每年定期在欧洲举办,可在如今MWC大会上,我们已经听不到任何来自欧洲的声音。曾经的诺基亚、阿尔卡特等都退出了手机行业,中国的华为、中兴在MWC大会上风光无限。&/p&&p&欧债危机的发生,是欧洲长年以来保守守旧积重难返的结果,欧洲企业巨头在全球进行一场大撤退,已经不可避免的发生了。&/p&&b&&br&五、对中国企业的启示&/b&&p&“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欧洲企业的衰落,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p&&p&目前,欧洲进入夏令时时间,时差相差六个小时。每一天,当欧洲进入深夜的时候,中国已经开始迎接曙光的来临。当欧洲无奈的敲响晚钟的时候,中国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p&&p&“危机”者,有“危”,也有“机”,有为者“化危为机”。&/p&&p&首先,详细分析欧债危机对于欧洲企业——我们中国企业曾经的老师的经营情况和全球撤退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布局,积极进攻市场的空白领域,欧洲巨头公司大撤退的时机和地区,就是我们大举进攻的时机和地区。&/p&&p&其次,加大对欧洲企业的并购力度,也是中国企业走向欧洲并走向世界的最好方法。根据统计,2014年中国企业对于欧洲并购金额达到18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近2倍。&/p&&p&目前中国收购欧洲企业的大单迭出,复星集团花费10亿欧元收购葡萄牙国家保险公司、中化工集团花费71亿欧元收购意大利轮胎巨头倍耐力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轰动效应。&/p&&p&同时,我们也应该继续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吸取欧洲企业衰落的教训,使我们的企业更加适应当前的世界经济模式。当然,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p&&br&&p&---------------------------------------------------&/p&&p&2016年5月补充:不只是欧洲在衰落,美国也在衰落,只是不那么明显,或者说美国在相对衰落。&/p&&p&与之对应,是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的不断进步,GDP占世界的比重缓慢的,但是坚定的提高。&/p&&p&美国提出重返亚洲,有针对中国的战略考量,但是并不是只是为了针对中国。&/p&&p&2025年,亚洲的经济将要占到世界经济的50%。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中心。&/p&&p&美国一定要占据亚洲的经济和政治、军事的主动权,这是确保美国继续成为世界霸主、第一强国的第一战略。&/p&
谢谢邀请,题主提问非常全面,我的回答仅仅从实业角度里验证。以下回答同时发表在我的专栏里面。 随着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深化,欧洲的没落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近期多个行业的巨头公司都不约而同的启动全球收缩计划,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一、飞利浦公司向中…
一个摸索前进的系统运作久了就会出现Bug,现在昂格鲁撒克逊人是哥特,条顿,诺曼底人的bug解决专家。有时候,大陆文明的优势是不是也会成为它相较于海洋文明的劣势?
一个摸索前进的系统运作久了就会出现Bug,现在昂格鲁撒克逊人是哥特,条顿,诺曼底人的bug解决专家。有时候,大陆文明的优势是不是也会成为它相较于海洋文明的劣势?
正确的说法是李四光预测了很多地震。&br&更准确的说法是李四光做了很多地震的&b&中长期预测(这是关键词)&/b&&br&&blockquote&李四光先生在 1966 年邢台 7.2 级地震后的一次会议上提出:邢台地震之后要密切注意
河北河间、沧州一带地震危险性。1967 年河北河间大城发生了 6.3 级地震&br&&br&1966 年组建地震地质大队,1967 年他就派地震地质大队的华北三队到唐山、滦县一带
开展地震地质工作。1976 年唐山 7.8 级、
滦县 7.1 级、宁河 6.9 级强震群&br&&br&1969 年,李四光指出云南通海地震的危险性, 1970 年 1 月 5 日通海 7.7 级地震。&br&&br&1970 年,他指示地震地质大队根据活动构造体系、活动性断裂带结合历史地震活动编
制全国地震危险区分布图。·········他问了一些地方:道孚在哪?彝良在哪?武都在哪?武威在
哪?门源在哪?峨山在哪?
1973 年 2 月 6 日四川炉霍发生 7.3 级地震,炉霍位于道孚西北 60 公里,处于同一活动
性断裂·········1974 年 5 月 11 日云南大关北发生 7.1 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我们分析预报室得知西南
地区发生 7 级地震,但震中还未定出,我们全室人员都在分析震中在哪里?当时我提出在
彝良。当地震目录报来时,震中离彝良很近,相距 100 公里。&/blockquote&以上内容引自《李四光论地震地质与他的中长期地震预测_黄相宁》&br&黄, 相, 宁. 李四光论地震地质与他的中长期地震预测[J].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2006, (2):19-20.&br&&br&这里就预测了一大堆的地方了,四个地点的预测可能属于以讹传讹或者谣言。&br&&br&地震目前为止真的不可以&b&准确的短期预测(精确到发生在哪一天以及经纬度,这是关键词)&/b&,那就可以叫做&b&『地震预报』(注意和预测区分)&/b&,当然也许未来就可以了。&b&中长期预测(这是关键词)&/b&一直在做啊,不然做抗震设计时候设防烈度这个指标怎么来的?这个指标就是对当地地震发生概率和强度的一个&b&预测&/b&。&br&&br&&ul&&li&&b&中国每个地方都预测过了,你可以这么理解『预测』这个问题&/b&&br&&/li&&/ul&所以想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地震危险性如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b&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b&》,这是当地长期可能受&b&地震影响的烈度&/b&,请一定要区分&b&震级&/b&和&b&烈度&/b&,烈度才是更要紧的问题。相对于精确的预报地震何时何地发生,研究『&b&怎么不被地震破坏&/b&』是当前更有价值的问题,假设唐山、汶川地震我们知道了时间地点,人员完成了疏散,但是倒塌的房屋在那一刻还是会倒塌,因为我们无法避免地震发生,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更加合理的工程设计来抵御地震。&br&&img src=&/84559adc10e78c3ed18b9a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4559adc10e78c3ed18b9a5_r.jpg&&&ul&&li&注1:本地震烈度区划图上所标示的地震烈度值,系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该烈度值称为地震基本烈度。 感谢校友&a data-hash=&71de4ce21f4adac0e3d220& href=&///people/71de4ce21f4adac0e3d22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无菌环境& data-hovercard=&p$b$71de4ce21f4adac0e3d220&&@无菌环境&/a&的提醒,补充准确的含义。 &br&&/li&&li&注2:这是较早的版本的图,所以才能免费获得,最新的2015版的已经在6.1生效,大体是不变的,但是利用近25年数据更新调整了诸如四川等地的数值。&/li&&/ul&&br&当然题主想要的可能是精确到经纬度,精确到天的&b&准确预测&/b&,很抱歉,目前做不到。你要问我为什么不可以&b&准确预测&/b&,我会告诉你连地壳里面详细情况都无法观察我怎么预测这么复杂的一个问题?&br&&br&你又要问为什么天气可以准确预测,而且能有&b&『天气预报』&/b&明天下不下雨,而且还是很准的,天气不也是很复杂么?我要告诉你,人类可以观察大气观察的非常仔细,气象站、气象雷达、观测气球、气象卫星,观测系统非常完备。在观测完备的基础上,有着非常优秀的理论总结和模型预测,加上不断完善的计算设备,我们对气象的预报能力远远超过地震。&br&&br&差别有多大呢?&br&1944年12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哈尔西将军的旗舰新泽西号装备了雷达,他们遭遇了台风袭击,事后他们发现其实他们的雷达已经发现了台风。&br&&img src=&/4ffa9863a52efc216addd8e_b.jpg& data-rawwidth=&396&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6&&来源——&a href=&///?target=http%3A///newsDetail_forward_130133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被台风改变的世界:加勒比海由盛转衰,巴基斯坦东西分裂&i class=&icon-external&&&/i&&/a&&br&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E8%259C%%E8%2588%25AA%25E7%25A9%25BA%25E6%25AF%258D%25E8%_%2528CV-18%252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胡蜂號航空母艦 (CV-18)&i class=&icon-external&&&/i&&/a&&br&1940's 人类对地震的认识到了什么地步呢?(还不说地壳的认识,就说地震)&br&&br&日,位于加州南部的埃尔森特罗的一台强震仪,记录下了El Centro地震时地面加速度记录,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自然强震的地面运动的记录。&br&&img src=&/ed2b0ab7caca_b.jpg& data-rawwidth=&535&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5& data-original=&/ed2b0ab7caca_r.jpg&&&br&来源——&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1940_El_Centro_earthquak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940 El Centro earthquake&i class=&icon-external&&&/i&&/a&,数据可以从网上找到,百度El-centro地震就能找到数据&br&&br&&b&获得一个点的地面运动记录&/b&和&b&能观察台风全貌&/b&,这就是1940年代气象和地震观测的差距。虽然地震、台风两者有很大差别,但是如果一定要类比的话&br&&b&获得一个点的地面运动记录&/b&大概相当于气象里面获得&b&一个气象观测点的温湿度风力等等数据,&/b&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差别。&br&&br&到了今天,差距并没有缩小,而是变大了&br&&blockquote& 日,美国首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试验气象卫星,截止到1990年底,在30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共发射了116颗气象卫星,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气象卫星网,消灭了全球4/5地方的气象观测空白区,使人们能准确地获得连续的、全球范围内的大气运动规律,做出精确的气象预报,大大减少灾害性损失。&br&&/blockquote&以上内容引自百度百科&br&&br&气象卫星让我们获得总揽全局的能力,对于大气系统的观察更加全面,加上众多的气象站、气象雷达、各种飞行测量设备,从多个层面、多个尺度上对气象进行着观测,有着翔实的数据基础,有着这样的支撑我们才能有着精准的预测。&br&&br&地震呢?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我还没有听说过专门为地震服务的卫星,虽然GPS监测地表变形等手段已经运用,虽然我们有其他类型的卫星能带给我们地质数据,但是这些对于精确到天的&b&『地震预报』&/b&远远不够。其实不要说卫星了,连能够观测地壳里面发生了什么,我们的手段也很有限,地震本身都是我们依赖的观测地球内部的重要手段,听着似乎有点可笑~比如岩石应力,都没有办法能够&b&『实时、精确、大规模』&/b&的测量,就像我们对大气的检测那样的程度。&br&&br&事实上,对于我们脚下厚厚的地壳,我们&b&直接&/b&的了解实在是在太少,更多的是各种物探手段的得到的结果。&br&&br&12262m,这是我们人类曾经打过最深的井,纯科研目的,已经接近地壳底部,感谢我们战斗不息的战斗民族&br&Wikipedia——&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Kola_Superdeep_Borehol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ola Superdeep Borehole&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还有黑科技一直不断出产的美帝也干过&br&Wikipedia——&b&&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Bertha_Roger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ertha Rogers&i class=&icon-external&&&/i&&/a&&/b&&br&然后感谢石油的力量&br&在2008年在卡塔尔的阿肖辛油井(12,289米)&br&在2011年俄罗斯在库页岛的Odoptu OP-11油井(12,345米)&br&终于又挺进一步&br&&br&地壳多厚呢?高中地理教过,我就不查证直接随口说了,平均厚度17km,高原山地大约60km,大陆约30km,海底薄些最薄约2km。即使如此,我们挑好了钻的井,暂时也连莫霍面(地壳地幔分界面)都没达到,更别谈探究地震的源头——地幔。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应该快要突破了&br&&a href=&///?target=http%3A///6959-hole-drilled-bottom-earth-crust-breakthrough-mantle-loom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le Drilled to Bottom of Earth's Crust, Breakthrough to Mantle Loom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我们印象以为的地幔和地壳是什么样子,先好好想10s。&br&也许&a href=&///?target=http%3A//hub.hku.hk/cris/rp/rp00209/publication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KU Scholars Hub: Researcher Page&i class=&icon-external&&&/i&&/a&&br&Dr Yue, Quentin Zhong Qi 岳中琦 HKU&br&这位教授的研究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看法,简单的说——地壳和地幔之间还有一层甲烷&br&&br&连地球下面到底是什么我们都搞不清楚更何况精准 的预报明天哪里要地震呢?&br&&br&虽然我们做不到预报,但是可以做到『&b&地震预警&/b&』,知乎有过详细报道&br&&a href=&/story/3907656& class=&internal&&汶川地震过了 6 年,中国地震预警网络正在成形&/a&&br&如果题主对于地震有担心,可以更多的关注一下这个,主动找当地地震局了解一下当地地震预警系统建设情况。同时更关心一下和自己直接相关的各种基建设施抗震能力以及震后救灾知识。&br&&br&&br&&b&如果我们的城市能够很好的抵御地震,那么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不过就是种自然现象&/b&
正确的说法是李四光预测了很多地震。 更准确的说法是李四光做了很多地震的中长期预测(这是关键词) 李四光先生在 1966 年邢台 7.2 级地震后的一次会议上提出:邢台地震之后要密切注意
河北河间、沧州一带地震危险性。1967 年河北河间大城发生了 6.3 级地震…
列举几个人,想起来再补充&br&&br&再加几个&br&&br&Adam D’Angelo ,2004年WF银牌,加州理工4.0的绩点毕业,曾经担任facebook的CTO和VP,后来去创办Quora,现在是CTO和联合创始人&br&谢家华(Tony Hsieh),哈佛大学,1993年WF冠军。目前是美国最大的鞋类电商Zappos的CEO&br&Percy Liang,MIT,2002年WF亚军,现在Stanford担任Assistant Professor,NLP领域的大神&br&Nikolai Durov,年两次WF冠军,SPbSU,读了计算机和数学两个PhD,wiki上介绍的头衔为数学家(&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Nikolai_Duro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ikolai Durov&i class=&icon-external&&&/i&&/a&),曾经是VK的lead developer,后来创建了Telegram。&br&&br&=================================&br&&br&王小川,清华大学,区域赛金奖,入围总决赛(成绩不详),目前是搜狗CEO&br&刘汝佳,SRbGa,清华大学硕士毕业,WF 银牌,现在尔宜居,&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李益明,lympanda,清华大学,WF银牌,现在上海Google&br&黄亮,黑书合作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学,现在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做AP&br&李浩源,WF铜奖,北京大学,是著名分布式内存计算框架Spark的开发者和维护者。&br&陈丹琦,清华大学,WF银牌,现在Stanford读PhD&br&楼天城,两次WF亚军,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现在Google MTV&br&金斌,WF冠军、亚军各一次,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毕业,现在Google德国&br&Petr,WF亚军两次,现在Google&br&戴文渊,WF冠军,上海交通大学,前百度科学家,目前加入了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br&唐文斌,WF银牌,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现在创业,face++,主要做人脸识别方面的技术&br&朱泽园,WF亚军,清华大学,现在在MIT读博,论文围观:&a href=&///?target=http%3A///citations%3Fuser%3DMoJFIiQAAAAJ&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Zeyuan Allen-Zhu&i class=&icon-external&&&/i&&/a&&br&周源,WF亚军,清华大学,现在MIT(&a href=&/people/sevenkplus& class=&internal&&顾昱洲&/a&注:周源现在头衔是Instructor,相当于博士后),简历围观:&a href=&///?target=http%3A//math.mit.edu/%7Eyuanzhou/Yuan%2520Zhou.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ath.mit.edu/~yuanzhou/&/span&&span class=&invisible&&Yuan%20Zhou.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杜仲轩,WF入围,POJ前管理员和开发者,北京大学,现在创业,hihocoder&br&陈鸿,WF入围,福州大学,现在Google MTV&br&胡浩,WF入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在Google上海&br&尹庆,WF入围,华东理工大学,现在在创业,触龙公司,游戏,著名的有《捕鱼达人》、《幻想精灵》&br&王前闯,WF入围,四川大学,锤子科技最早的一批技术开发人员。&br&傅立超,区域赛铜奖,东华大学,版刷选手,现在在Google上海。&br&李翔昊,区域赛金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担任北航ACM教练,人人公司,大街网,现在在创业。&br&唐巧,区域赛金奖,北京师范大学,现在在粉笔科技,从事猿题库的开发,是国内知名的iOS技术达人。&br&刘兰峥,区域赛冠军,国防科大 ,WF36名,北京某总部 苦逼写代码&br&杜睿,区域赛冠军,国防科大 ,WF36名,现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br&任雪亮,WF入围,moonlight131,东北师范大学,目前在某中学 or 小学 or 幼儿园当老师。&br&戴振阳,WF入围,北京邮电大学,现在MTV找工作中。&br&陈立杰,WF铜牌,清华大学,现在挂大雾
列举几个人,想起来再补充 再加几个 Adam D’Angelo ,2004年WF银牌,加州理工4.0的绩点毕业,曾经担任facebook的CTO和VP,后来去创办Quora,现在是CTO和联合创始人 谢家华(Tony Hsieh),哈佛大学,1993年WF冠军。目前是美国最大的鞋类电商Zappos的CEO Perc…
&img src=&/ad091e40e_b.jp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2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ad091e40e_r.jpg&&&br&&i&&Fear of the dark is usually not fear of darkness itself, but fear of possible or imagined dangers concealed by darkness.&
&/i&&br&&i&
From Wikipedia&/i&&br&&br&
看了知友们的各种回答,全是拍脑袋想当然的答案,什么荣格啊、进化啊、马斯洛啊巴拉巴拉一大堆,拜托你们能用心查点资料再来答吗??&br&&i&【接下来我试着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把问题限定在可操作的范围内。即,所谓的“怕黑”(fear of the dark),这里被认为等同于nighttime fear,是指在一般情境下(关灯后入睡前)的体验。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说你大半夜在森林里走路,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人在空旷而陌生的古堡里,这时你产生的恐惧体验不属于我们这里讨论的范畴。】&/i&&br&
其实,围绕着儿童对黑暗的恐惧体验,也就是所谓的nighttime fear,国外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早已做了大量研究,甚至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领域。&br&&b&“怕黑”,普遍现象?&/b&&br&
有研究者(Muris et al, 2001)采用访谈的方式对176位年龄在4-12周岁儿童报告nighttime fear的比例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4到12周岁的儿童,报告有nightime fear的比例高达73.3%。2007年,Gordan等人又调查了257位8-12周岁儿童,发现他们报告nighttime fear的比例为79.4%,这一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象棋2017 15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