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荒废殖民地解锁人物的人反对圣公会的人来

欢迎光临中国图书网&请|
关注中图网
关注中图网
微信公众号
进入中图网
手机触屏版
>>>>>>>>&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原书增订版)
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原书增订版)
作&&&&者:
出 版 社:
条&形&码:
8 ; 978-7-
I&S&B&N :
出版时间:
开&&&&本:
页&&&&数:
定&&&&价:
一星价:27.3 元(70折)
二星价:27.3 元(70折)
三星价:27.3 元(70折)
8.24-9.6开学大促,满29元免运费
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原书增订版)
特色及评论
&美国法律文库&是&中美元首法治计划&(Presidentia1
&Rule of law InitiatiVe)项目之一,该项目计划翻译百余种
图书,全面介绍美国高水平的法学著作,是迄今中国*大的法
律图书引进项目。& &美国法律文库&著作将陆续推出,以飨读
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原书增订版)
&&& 《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The Ideological 0reiins 0厂American Revolution)
是一本精深的著作,是真正的大师级作品,是所有研究美国革命史、政治哲学以
及法律思想史的学者的必读书籍。
&&& 尽管该书是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推出的,但是它对人们该如何理解美国革
命具有革命性的影响。40年过去了,但该书所产生的影响一直没有随着时间的
流逝而渐渐萎缩。可以说,从本书首次推出一直到现在,伯纳德&贝林(Ber.
nard Bailyn)的学识及其在书中所展示的阐释技巧长久以来都令人兴奋不已。因
为,他通过该书全面地改变了我们的看法,让我们意识到是广大的民众创造了这
&&& 该书一推出就获得1968年美国历史学*高奖&&班克罗夫特奖(the Ban.
croft Prize)【1】以及同年度的普利策历史图书奖(the Pulitzer Prize for History)。
本书初版于1967年,一出版就在史学界引发了经久不息的关注,影响巨大。有
心的读者可以在Amazon.com中键入本书英文书名,就会发现:近40年过去了
普通读者的热情评价还是那么的多,并且总是充满了溢美之词。如果您有兴趣,
还可以在其他的英文学术网站上进行检索,就该书所发表的书评也是蔚为可观。
这本书虽然是一本研究美国革命思想历史的专著,但是其中的研究进路,对史料
的挖掘、处理,对其他国家的历史研究、法律思想研究、宪政学说研究以及未来
的政治制度设计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普遍参考价值。
&&& 从互联网上查询到的信息来看,国内除了美国史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剑鸣先生[z]对伯纳德&贝林教授的著作进行过较多研究外,其他人对伯纳
德.贝林教授的研究及具体生平了解甚少,有鉴于此,以下将就本书作者贝林教
授个人经历以及学术道路,各界对贝林教授的评价,本书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以及
评价逐一简要说明。
&&& 一、伯纳德&贝林其人其事
&&& 伯纳德-贝林1922年出生于康涅狄格的哈特福德(Hartford,Connecticut)。
&二战&期间曾在军队信号军团(Army Signal Corps)以及军队安全机构(Army
Security Agency)服过役。1945年在威廉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BA),1947
年、1953年在哈佛大学分别获得文学硕士学位(MA)、哲学博士学位(Ph.
D.),从此就与该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研究生导师为哈佛著名学者Perry
Miller.Samuel Eliot Mofison以及Oscar Handlin。其学术经历大致如下:
&&& 1953年开始执教哈佛大学;
&&& 1961年成为哈佛大学全职教授;
&&& 1966年~1981年任温斯罗普历史学讲座教授(Winthrop Professor of Histo。
&&& 1967年,获得第一届伊曼纽尔学院罗伯特&H&罗德奖(Robert H.Lord A。
ward of Emmanuel College);
&&& 1962年~1970年任《约翰&哈佛文库》(the John Harvard Library)总编;
&&& 1967年~1977年,1984年~1986年,曾两度出任PerspectivesinAmerican
&History刊物的副主编;
&&& 1971年任剑桥大学Trevelyan讲师,1986年一1987年任剑桥大学皮特美国史教授
(Pitt Professor 0f American History),在剑桥他被授予基督学院荣誉研究人员(Honor-
ary Fellow of Christ's CoHege)头衔;
&&& 1981年成为第一任亚当斯大学教授(Adams University Professor);同年,出
任美国历史研究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主席;
&&& 1983年一1994年,出任查尔斯&沃伦美国史研究中心主任(the Chades
&Warren Center for Studies in American History);
&&& 1989年一1994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受托人(Trustee of the Institute 0f
&Advanced Study);
&&& 1993年任哈佛大学名誉教授(professor emeritus);同年,他还获得了托马
斯&杰斐逊勋章(Thomas Jefferson Medal):
&&& 1994年获得美国哲学学会亨利&艾伦&莫奖(Henry Allen Moe Prize 0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 1995年,澳大利亚拉卓比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Australia)曾以他的名
字开设了北美历史讲座系列课程;
&&& 1998年,美国人文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任命他
为杰斐逊讲师(Jefferson Lecturer);同年,因为他为大西洋世界历史国际研究会
(International Seminar 0n the History 0f the Atlantic World)作出的杰出贡献而还获
得对外政策协会(the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奖章;
&&& 2000年,应克林顿总统及其夫人的邀请在白宫发表了新千年演讲;同年,
获得美国历史学家协会颁发的布鲁斯&凯通终身成就奖(Bruce Catton Prize ofthe
&Society 0f American Historians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 2001年,获得哈佛艺术和科学研究生院百年奖章(Centennial Medal of th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0f Arts and Sciences);
&&& 2004年,获得马萨诸塞历史学会肯尼迪奖章(the Kennedy Medal 0f the Mas.
sachusetts Historical Society)。
&&& 伯纳德。贝林教授现任哈佛大学亚当斯大学讲座教授以及詹姆斯&菲利普早
期美国史荣誉教授(James Duncan Phillips Professor of Early American History.e&
meritus)。同时还兼任学者协会(the Society 0f Fellows)资深学者(Senior Fei&
low)以及大西洋世界史国际研究会主任(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0n the History
ofthe Atlantic World),他还是美国文艺与科学研究院(the American Academy 0f
Arts and Sciences)成员、美国哲学学会(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会
员以及国家教育研究院院士(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英国研究院通
讯院士(Corresponding Fellow 0f the British Academy),皇家历史学会(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会员,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Foreign Member 0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以及墨西哥历史和
地理研究院(the Mexican Academy 0f History and Geography)院士。世界很多著
名大学[3]还给他授予了古典文学博士学位(L H.D.),多所大学[4]授予他文学
博士学位(Litt.D.)。
&&& 伯纳德&贝林教授的研究领域为早期美国史、美国革命以及美英工业革命前
期的历史。他一生创作力旺盛,著述颇丰,当然相比较其他史学大师如艾伦.内
文斯(Allan Nevins)以及菲利普&S&方纳(Philip S.Foner),贝林教授的作品
产量还算不上什么,但当时贝林教授的著作质量上乘、影响巨大。通过下述清单
及注释读者就可以有所了解:
&&& The New England Merchant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1955年);
&&& Massachusetts Shipping,[1959年,与洛特&贝林(Lotte Bailyn)
& Education in the Forming Q厂American Society(1960年);
&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1967年,即本书);
&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Politics(1 968年);
& The Ordeal 0厂Thomas Hutchinson(1974年,本书获得1975年国家图书奖);
& The Great Republic(1977年,合著);
& The Peopling o厂British North America:An Introduction(1986年);
& Voyagers to the West[1986年,本书获得普利策历史图书奖、移民史学会萨鲁
陀斯奖(the Saloutos Award 0f the Immigration History Society),殖民战争协会
(the Society 0f Colonial Wars)以及辛辛那提(the Society of the Cincinnati)学会
杰出图书奖];
& Faces of Revolution(1990年);
& On the Teaching and Writing of History(1994年);
& To Begin the Wodd Anew(2003年);
& Atlantic History:Concept and Contours(2005年)。
& 他还曾主编、编辑过以下图书:
& Pamphlets 0厂the American Revolution[1965年已出版第一辑,当年该书就获得
哈佛大学出版社教授奖(Faculty Prize 0f th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TheAp ologia妒Robert Keayne(1965年);
&&& The Intellectual Migration,Europe and America,(1969年);
& Law m American History(1972年);
&&& The Press and the American Revolution(1 980年);
&&& Strangers within the Realm:Cultural Margins Q厂the First British Empire(1991
&&& Debate on the Constitution(1993年,两卷本);
&&& 贝林教授一生育人无数,在哈佛大学他就指导了60余名博士研究生,并且
大多成就卓著,他培养的学生数量在他同辈历史学家中绝无仅有。其培养的博士
生中成就卓著者主要包括普利策奖得主杰克&N&拉克夫(Jack N.Rakove)⑸
戈登&S。伍德(Gordon s.Wood)[&,还有普利策奖*后入围者玛丽&贝思.
诺顿(Mary Beth Norton);班克罗夫特奖得主罗伯特&格罗斯(Robert Gross).
爱德华。康特里曼(Edward Countryman)以及理查德&L&布什曼(Richard L
Bushman)。贝林教授培养的其他著名学者还有加里&B&纳什(Gary B.Nash).
著有The Urban Crucible;迈克尔&朱克曼(Michael Zuckerman),著有Peaceable
Kingdoms;波林。迈尔(Pauline Maier),著有AmericanScripture;詹姆斯-亨利
塔(James Henretta),著有Families and.向1TtlA:MentaliteinPre-Industrial America:
迈克尔.坎曼(Michael Kammen),著有The Mystic Chords妒Memory;以及多产
的法律史学家彼德&查尔斯-霍弗(Peter Charles Hoffer),著有Law and People
inColonial America;等等。他培养的每一位历史学者都在美国的一些精英大学
(如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
等)的历史系工作,不断培养出新一代北美殖民时期方面的历史学家。
&&& 二、业界对贝林教授及其研究的评价7]
&&& 伯纳德.贝林教授以细节研究以及对传统观点做出具有颠覆性的解释而闻名
学术界,特别是他对美国革命的起因和影响方面的研究更是让入耳目一新。尤其
值得一提的是,他指出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是美国人民奋斗的核心价值所
在;他通过大不列颠这个更为广泛的政治架构,指出了美国革命的思想渊源所
在,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就可以发现,英国辉格派人士在市民德性(civic virtue)、
腐败、古代人的权利、当代人的权利以及对独裁统治的恐惧等方面的观点是如何
在北美殖民地转化为共和主义思想意识的。贝林教授近些年来对大西洋世界历史
的研究也是贡献卓著。1995年以后,他还在哈佛组织举办了一个每年一度的国
际论坛,主要是推广大西洋世界历史方面的学术研究。
&&& 在过去50年里,伯纳德&贝林当属殖民时期美国史方面*为卓越的专家。
用宾夕法尼亚大学理查德&比曼(Richard Beeman)教授的话说就是,贝林对于
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美国历史的意旨和文化动力方面是过去50年里其他历史学者
所无法比拟的。实际上,20世纪极少有像贝林教授这样在专业领域或者知识分
子中影响如此巨大者。他没有去讨好更广大的观众,其工作纯粹是学术性的,对
周期性地充斥于美国学术界中的一些思想跟风者他一直都是嗤之以鼻,对宁愿被
人视为思想型的历史学者,而不愿做行动型的历史学者的那些历史学者(those
historians who would prefer to be viewed as intellectuals rather than working historians、
不断批评。
&&& 作为一名杰出的知识传授者,他开设的长达一年的美国殖民历史课程非常受
学生欢迎,学生们通常都是一直鼓掌到*后一堂课。像这样有感召力的学者,在
现今的美国史学界着实少见。贝林的学生们一谈起老师主持的殖民历史研讨课都
充满感激之情,因为他教诲学生们要力争做一名行动型的历史学者,对待研究项
目要严肃认真。贝林的课堂有些与众不同,他上课一再强调真正的历史学者不要
太关注于过去的历史是什么样子,而应该关注为什么过去的某一部分内容后来被
另一部分内容所取代。例如,有关教会与政治国家之间关系(church.state rela&
tions)的激进的新设想是否曾经在北美诸殖民地出现过?为什么不列颠的土地所
有之惯常做法,包括长子继承权和限定继承权(primogeniture and entail)却没有
能够移植到北美殖民地呢?为什么美国革命会发生在那些于当时世界来说是*为
自由、人口*发达的北美殖民地呢?为什么美利坚人对宪法本质的认识与不列颠
人的认识存在根本上的分歧呢?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 然而,贝林的主要影响不是来自于课堂,而是他献给人们的著作。他的高足
戈登&伍德10年前曾说过,&在当代几乎没有一位美国历史学者能够像贝林那
样在过去30年内一直在美国早期史这个特定研究领域中占有主宰地位。&&通过
他的独特研究视角,他给我们重新绘制了一张详尽反映美国早期史的历史知识地
图,并且极大地拓展和加深了我们对美国殖民过去的理解。&这一溢美之词是他
在美国革命研究领域成绩的真实反映。牛津大学杰出的历史学者J&R-波尔
(J.R.Pole)这样评价贝林教授:&跟同时代的其他历史学家相比,他更多地影
响了我们对美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的思考方式。&贝林教授学术生涯*让
人觉得惊奇不已的方面是他宽阔的研究视野。但是,贝林不能够被列入思想史学
者行列。他的第一本著作是《17世纪的新英格兰商人》& (1955年)& (The New
England Merchant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该书对新英格兰商业精英阶层在当
时的经济与社会角色做了具有想象力的考察。接下来的一本书是《1697年
1717年的马萨诸塞航运业:一种统计学的研究》(Massachusetts Shipping,1697~
1717:丑Statistical Study),该书展现了贝林教授对后来被人们所认识的计量历史
学(cliometrics)【。]的熟知。他的《美国社会形成中的教育:需求与机遇》(Ed-
ucationin the Forming qfAmerican Society:Needs and Opportunities)(1 960年)对殖
民时期北美的教育研究具有革命性意义。1968年,贝林教授推出了《美国政治
的起源》(The Originsof American Politics),该书对殖民时期政治的社会起源进行
了卓越的研究,这本书奠定了他美国无可争辩的、首屈一指的社会历史学家的地
位。1974年,贝林教授出版了《托马斯&哈钦森的苦难历程》& (The Ordeal 0厂
Thomas Hutchinson),该书是对美国革命时期亲英分子描述*为成功的一本传记
作品,也是过去30年中*为成功的美国传记作品之一。12年后,贝林教授因为
《渡海西行的人:革命前夕美利坚人口定居中的一次迁徙》(Voyagers to the West:
A Passagein the Peopling妒America 0n the Eve妒the Revolution)一书获得了他一生
中的第二个普利策历史奖,这本北美移民方面的历史巨著与《英属北美殖民地
的人口定居》(The Peopling妒British North America),都是任何对18世纪殖民地
人口迁徙运动感兴趣者的起点读物。在写作这两本著作时,他还对殖民时期的一
些突出人物进行了系列传记描述,其中的若干传记性作品还收录到了他1990年
推出的选集《革命的多面性:美国独立斗争中的人物和主题》(Faces 0厂Revolu.
tion:Personalities and Themesinthe Strugglefor American Independence)。
&&& 贝林教授除了在美国殖民历史方面推出了许多著作和文章外,他还发表了许
多阐述历史学者历史使命方面的评论和小品文。其中*为重要的是他在1985年
推出的小册子《历史与创造性想象》(History and the Creative Imagination),该书
分析了对四位杰出历史学者罗纳德&赛姆(Ronald Syme)爵士,佩里&米勒
(Perry Miller),查尔斯-麦克林&安德鲁斯(Charles McLean Andrews)以及刘
易斯&纳米尔(Lewis Namier)爵士的创造性历史想象进行了分析。有人给贝林
教授封了各种头衔,说他是一名经济史学家,社会史学家,计量经济史学家,思
想史学家,传记作家,评论家,以及史料编撰学者等不一而足,但是有一点可以
肯定,贝林教授是当代美国*求新求异而且*富有想象力的历史学家。尽管贝林
教授已至耄耋之年,但是他仍旧是壮心不已,2003年他还推出了《开辟一个新
世界:美国建国者们的天才与矛盾》& (ToBegin the Wodd Anew:The Genius and
Arabiguities Q厂the American Founders)⑼。2005年贝林教授还推出了《大西洋历
史:概念与轮廓》(Atlantic History:Concept and Contours)[10]一书。这两本专著
已经在历史学界引起广泛热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Amazon.com以及其他电子
媒体资源上看看读者以及专家们的评论。
&&& 三、对本书的简要评述
&&& 因为《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一书,贝林教授获得了他一生之中的第一
个普利策奖和班克罗夫特奖。之所以获得如此褒奖,肯定有其独到之处。以往有关
美国革命的书籍大多是描述当时发生了些什么,这些事件是如何发生的,但是很少
讲述这些事件发生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尽管有那么一些著作对此分析,但是都
显得过于乐观,或者失之于肤浅,因为要讲述革命发生的背后原因是一种挑战,而
本书恰恰讲述了革命背后的&思想&斗争。本书在过去50年里是美国革命研究方
面当之无愧的*重要著作,并且毫无争辩是20世纪美国思想史方面*有影响的著
作。贝林教授的高足杰克&雷克夫(Jack Rakove)曾写道:&自从查尔斯&A&比
尔德(Charles A.Beard)1913年推出了《宪法的经济解释》(Economic Interpreta&
tion o厂the Constitution)[11]以后,已经没有一本书能够使有关美国历史方面的著作
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了。但是比尔德的解释性冲击却掩盖不了其研究的匆忙、草率,
使得瑕疵毕露,而贝林的《美国革命思想意识渊源》一书却拥有诸多有分量的原
始资料,从而使得该书在新的世纪里仍旧能够保持其权威性。&[12]
&&& 对于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本质上该如何解释在过去存在很多不同看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学者发表了不同意见,例如,&和谐派&史学
家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Boorstin)在《美国人》(The Americans)中提出过
一种保守观点,即美国革命只是殖民地人士为了保卫革命前就已经存在的自由社
会秩序,整个美国革命自始至终都没有思想动因的说法;耶鲁大学的著名学者埃
德蒙&摩根(Edmund Morgan)曾经指出:从1763年起,大英帝国着手遏制北
美诸殖民地,而殖民地人士在捍卫其权利方面表现出了极强的原则性和一贯性。
但是贝林教授通过思想意识概念的利用为这一观点增加了一个崭新的、有力的元
素。其实早在1965年,贝林教授就编辑出版了《美国革命的小册子,1750~
1776》(Pamphlets 0厂the American Revolution:),该书通过对独立革命
前夕在诸殖民地广泛流行的大量革命小册子展开研究,使得贝林教授坚定了他长
久以来的一个观点,即美国独立革命不是在社会各集团之间所展开的政治和经济
斗争,而是一场激进的思想意识上的斗争。正如贝林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所提到的
那样,他对英国女历史学家卡罗琳&罗宾斯(Carolina Robbins)的研究成果进行
了一些借鉴,将殖民地思想意识的根源进一步追溯到17至18世纪英国激进辉格
派思想家阿尔杰农&西德尼(Algernon Sidney)、亨利&内维尔(Henry Neville)、
托马斯&戈登(Thomas Gordon)等人的&辉格派思想&以及各种古典范例、欧
洲启蒙运动、洛克的自然权利哲学、英国普通法原则、清教主义和圣约神学理论
所构成的思想理论体系。[133另外,贝林教授也认为,从北美殖民地人士对英国
政策的回应来看,他们同时也从植根于17世纪英国共和时期强大的思想和政治
异议中吸收了很多其他东西,例如对政治抱着一种固执和怀疑的态度,从而强调
手握权力者(集中的权力)通常会对民众的权利进行威胁。[14]因此,殖民地人
士没有把英国首创的一些东西视为诚实的错误(honest mistake)或者估算错误
(miscalculation),他们预先就倾向于把英国人错误解释成正在筹划一种系统阴
谋,这个阴谋旨在把善良的美利坚人民变成英国人的政治奴隶。对此,贝林教授
*后总结指出:美国独立不是因为美利坚人民在坚守其原则,而是因为他们有自
己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虽然经常处于接近执着中的妄想状态,但是它却推
动殖民地人民不断走向革命。
&&& 为了讲述这个思想意识的来龙去脉,该书用*后两个结论性章节、将近半本
书的篇幅来描述这一过程。在这两个章节中,贝林教授对美国革命中的激进主义
进行了更为复杂的解释。[15]他指出,这种激进主义更深层次的重要性植根于它
对那个时代已接受政治智慧的一种根本性挑战。在《印花税法》颁布后10年间
所发生的&激荡争辩&引导殖民地人士对代表、主权、权利以及宪法的本质等
类似概念进行重新定位并赋予新的内涵。在演绎殖民地人士这些立场的时候,作
者向人们暗示,美国人民要逐渐认识到他们所要竭力模仿的母国文化与他们现在
所处的社会是多么的不一样。如今,站在本国的立场上来看,美国人民会认识到
其先辈们早就已经通过大胆而又渐进的方式脱离了欧洲旧世界的条条框框了。有
一些人可能开始意识到他们的新共和国家应该走得更远,继续发挥革命推动力的
作用对权力的其他的渊源&&已得到确认的宗教、奴役制度、社会等级制度等那
些在1765年还没有成为争议的问题发起挑战。
&&& 本书*后一章&实现(Times New Romans)&是贝林教授在修订本书时
新增加的内容,集中探讨了制宪会议以及联邦主义者(Federalist)【16】与反
联邦主义者(Anti-federalist)之间所发生的争论;为了证明他的结论,他明
智地选择了革命人士及其反对者所发表的一些思想独特的意见和看法。在该
章结尾处,贝林教授让美国革命中那些亲英派反对者说了*后一席责难之
词。在这些亲英派反对者看来,革命人士对其权利的大声疾呼赤裸裸地隐藏
了他们必须奋起抗议的无政府主义结果。有鉴于此,这些亲英分子*后警告
道,任何形式的权威,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固定的,从此以后都不会让人感到
安全。但是,贝林在该书感人至深的结尾处开诚布公地指出,未来理所应当
由革命人士来决定。至此,聪明的读者应该不会怀疑贝林对革命人士以及他
们&拒绝向任何独裁的权力屈从&的行为是满怀深情的。
&&& 涂永前
&&& 于蓟门桥陋室
&&& 这部著作脱胎于数年前所开展的一项研究,时任《约翰&哈佛文库》(John
Harvard Library)主编的霍华德&蒙福德&琼斯(Howard Mumford Jones)邀请我
从众多美国革命小册子中,为文库系列编辑一本选集用于出版。像所有研究美国
史的学者一样,我清楚地知道在那些*为著名的革命小册子中,大概有6本是显
然有再版价值的,而且我也知道在其他一些小册子中,大约还有6本也值得考
虑。这个项目对我很有吸引力,尽管它看起来似乎并不是特别艰难,除此之外,
这个小册子也同我当时正在准备的关于18世纪政治学的著作有关,因此我欣然
同意接手这一工作。
&&& 工作一开始就是要为小册子编撰一个完整的文献目录。独此一项工作就证明
这个项目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就在我收集这个目录的时候,我发现了我所从事的
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从我编辑的小册子的完整目录可知,在1776年全年,在北
美殖民地发行的、涉及美英斗争的小册子远远不止12种,而是超过400种;*
后,我下结论认为全部文献中至少有72种应该再版。不过,单纯的数量还不足
以衡量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小册子包括所有形式的作品&&有政治理论方面的论
文、历史随笔、政论、训诫、书信、诗歌&&它们展现了所有形式的文学表现手
段。但是,尽管它们具有花样繁多的特征,但这些小册子拥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特
色,即它们都不同寻常地具有解释性。这些小册子不仅展示了作者所采取的立
场,而且说明了采此立场的理由;这些小册子显示了作者妁动机和理解,他们通
过各种假设、信仰以及观念清楚地表达了他们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是隐藏在当
时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的背后的。当我通读完这些文献后,我发觉自己不只是简
单地在对一项独特的出版媒介进行研究,我发现我所研究的完全是美国革命的思
想意识起源问题。此时,这些思想起源真是让我惊讶不已,无论是从&内在的&
角度来考察,还是从小册子的各种有利见解来看,这些思想意识的起源均有别于
我的预期。因此,这项任务让我越来越激动,因为大多数美国革命史的研究已经
讨论了过去那些重大事件突然降临时的情形。正如特雷弗一罗珀(Trevor&Ro.
per)教授在某一相关研究中所写的那样,他当时想当然地认为:&通过我们的说
明、解释、假设,我们逐渐地使美国革命的发生看起来好像是自发的、自然的、
不可避免的;我们对美国革命没有了惊奇感,没有了不可预见性。因此,我们应
重新审视这场革命。&这样,对小册子的研究好像又回到了美国革命不可预测的
现实之中,并且产生了各种各样需要解释的新问题。对我来说,在准备这一套文
选编撰工作之时,似乎需要做得更多,而不只是准确地复制并为所挑选的一组文
章作出注解。
&&& 对小册子的研究进一步印证了我早先的陈旧观点,即美国革命*为重要的一
点是:它是一场在思想意识、宪法以及政治领域所展开的斗争,并且基本上不是
一场社会团体之间就是否要强行改变社会或者经济组织而展开的争论。这一点也
同时坚定了我的信念,即在独立战争发生的前20年,知识阶层的发展壮大导致
了先前一个半世纪的美国经验被过于理想化和概念化,而且我还认为这一点同
18世纪的美国革命思想以及当时的生活境况紧密相关,这种关系赋予革命以特
殊力量,并且使得革命成为如此深刻的社会转型事1甲川。但是,假使这些小册
子确证了这种信念,那么它们将为这种信念提供大量无法预料到的各种细节,并
且赋予其新的含义。这些细节将清楚地展示这些革命思想的诸多渊源及其特征所
在。*常见的观点是,革命思想只是自然权利哲学的一种表现:社会契约观、不
可让渡的权利、自然法以及政府的契约基础。但是有些人指责这种解释是&愚
蠢的世俗主义(obsecure secularisms:)&,并且说,只要你带着尖锐的敏感性来阅
读当时的布道文,你就会认为那只是对世界观的一种尊重,而这种世界观使得那
些美国奠基者们把他们的情况置于&理性世纪的限制性语言(in the restricted
language of the rational century)&当中,并且认为只有因循原罪中的持续信仰
(the continuing belief in original sin)与恩典之需(the need for grace),革命运动
的成功才容易被理解。然而,有一些人把那个时代的布道描述成:由一群观念叛
逆的、有&黑色团体(black regiment)&成员之称的牧师们通过精心策划把那些
革命观念进行伪装,进而蒙蔽了没有疑心的广大民众的宣传活动。还有一些人既
否认启蒙思想的影响,也否认神学的影响,他们认为这场革命根本不算什么革
命,而是一场由普通法的法律执业者酝酿,并致力于维护该传统法律制度而发起
的一场保守运动,而根植于其中的古老的自由理念则毫发无损。
&&& 这些小册子的确显示了启蒙思想的影响,它们也的确显示了某种宗教观念、
普通法以及古典文学的影响力;但*为重要的是,这些小册子以一种让人惊讶的
(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设计方式整合了这些要素,说这种设计让人吃惊是因为
其中的突出之处展示的却是另外一种传统,并且和我们更为熟悉的那些思想线索
交织在一起,但是又明显与那些思想脉络有别。大多数时候这种特有的影响是通
过一群生活在18世纪早期的激进政评作家以及英格兰反对派政治家们直接传入
到殖民地人士那里的,这些反对派政治家将其理念带到18世纪,并且将其应用
到沃尔浦尔时代(the age of Walpole)②的政治斗争中。他们的这些理念孕育于英
国内战动荡时期产生的反专制主义(anti-authoritarianism),对当时社会的统治者
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压力。这种在英伦诸岛得到发展的传统,曾经是卡罗琳&罗
宾斯(Caroline Robbins)所广泛研究的课题之一部分,并成为其著作《18世纪
的共和派人士》(Eighteenth&Century Commonwealthman)中的主旨;另外,它还
是*近研究这个时期英国史其他方面问题的学者的主题,这些研究主题包括:阿
奇博尔德&s&佛尔德(Archibald S.Foord)就18世纪英国政治反对派历史所展
开的研究;艾伦&D&麦吉尔洛普(Alan D.McKillop)、博纳米&多布希
(Bonamy Dobrre)以及路易斯&L&博拉德沃尔德(Louis I.Bredvold)对18世
纪初期文学的社会与政治背景的论述;J&G&A-波科克(J.G.A.Pocock)、
J&W&高夫(J.W.Gough)、彼得&拉斯赖特(Peter Laslett)以及科琳&韦斯
顿(Corinne Weston)对17至18世纪的政治思想的研究;伊恩&克里斯蒂(1an
Christie)、乔治&胡德(George Rud6)、露西&萨瑟兰(Lucy Sutherland)以及
s&麦考比(s.Maccoby)对18世纪激进主义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这些著作
中的很多观点极少能够用于美国革命起源之中。由于深信这种影响之重大,我认
为确定和分析小册子中发现的全部参考文献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在文本的注释以
及论文中出现的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对美国革命思想意识渊源与特征的解释。
这篇论述各种观念起源和形态的论文成为编撰这些小册子时所写的&导论&部
分的核心内容,到后来,这部分内容被纳入到了本书的第二章以及第三章。
&&& 正是在这种语境下,在这两章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渊源以及模式使得我看到
了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新意,像大多数历史学家那样,我已经很快不再把那些诸如
&奴隶制度&、&腐败&、&阴谋&等语汇仅仅视为煽动性的表述与宣传言论了。
这些煽动性语言被那些小册子作者们非常着力地运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场合、政
治立场以及宗教信仰当中。这些语汇在逻辑上非常贴近当时社会中的激进与反叛
思想;这些语汇清晰地反映了一个君主专制盛行年代的社会生活现实,那个时
候,英格兰&混合&宪法的稳定性与自由特征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新的而且非
常引人注目的成就,并且当时惧怕有人阴谋颠覆立宪政府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到
政治生活当中,这一点使我开始有些怀疑那些语汇对于小册子作者以及他们的读
者可能意味着某种真实:在这些语汇背后存在着真实的恐惧、真实的忧虑以及一
种真实的危险意识,并且他们不仅仅只想通过这些煽动性的表述和宣传言论来影
响那些思想消极而又缺乏活力的民众。对我来讲,我阅读得越深入,越发觉将现
在意义上的宣传的全部思想套用到这些美国革命时期的著述上越来越没有用
处&&这种观点我以后会在某个另外一个场合进行详细阐述。*后,我深信在整
个英语世界中,对完整地用阴谋手段推翻自由的恐惧一直是革命运动的中心话
题,在当时,这种阴谋被认为是孕育于腐败之中,并且(在这种阴谋当中)人
们已经感知到:在美国,压迫是其惟一*直接可以看到的部分。对于这一点,我
也觉得值得去大书特书。相关论述后来列入到为编辑这些小册子而作的&导论&
当中,关于这一点我还在&对阴谋的注解&一节中有所发挥。把这部分内容进
行一些扩充后,我将其列为本书的第四章,并且在该章之后附上了前述注解。
&&& 然而,除了上面所谈到的观点以外,在小册子中我还发现了在18世纪60年
代初期被诸殖民地所继受的政治和社会思想突然发生转变的证据。那些殖民地的
领袖们绝非有意,并且可以说是懵懵懂懂地对当时客观情形的逻辑而非对客观情
形的预期做出了回应。在独立战争发生之前的岁月里,他们就对18世纪政治理
论中的主要概念与假设进行了一些强行性的改变或者提出了质疑。后来,也就是
在1776年之前,在有关帝国关系问题的争论中,他们触及了许多新的思想领域,
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可以构建第一批州宪法和联邦宪法的指导性结构。对我来
讲,这一点也值得深入探讨;其结果就体现在第五章。*后,有证据表明这种思
想的转变非常强烈地得到广泛传播,可以这么说,这种思想的转变与美国的生活
现实非常明显地保持了一致。它影响的领域间接地牵涉到英美之间的争议,这些
争议的领域中重要一点的有财产奴隶/奴役制度(the slavery 0f chattel slavery),
微妙一点的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假设。我也曾尝试分析一下这种&溢出
(spill-over)&效应,其结果就是体现在本书第六章当中。
&&& 对前面已经讨论过的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之间的细微差别,此处我不想多做
描述。确实,就讨论各种问题的观点而论,我没有打算描述所有讨论观点的细微
差别。从一开始,我就决定描述主导性的或者占支配地位的观念。当然,对于这
场革命也存在一些明确表达不同意见以及直言不讳的反对者,有时我也会提到这
些反对者的思想;但是,未来却不取决于他们,而是取决于那些革命运动中的领
袖们。我试图描述的正是他们在不断发展中的每个反叛阶段中所倡导的思想,为
了简便起见,我在文中常常使用&殖民地人士(the colonists)&这个简略术语来
指称美国革命运动中的领袖们及其在美国革命中所倡导的理念。
&&& 通过这种方式,这些小册子以一个论题接一个论题的方式展开了论述,如我
设计的那样,有关这些论题的章节首先出现在《美国革命小册子》(Pamphlets妒
theAmerican Revolution,以下简称《小册子》)(哈佛大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
一卷的&导论&部分。有两种考虑让我试图超出原先的创作,并将原书中的
&导论&部分发展成目前这本书。首先,我发现把&导论&单独结集出版很有必
要,因为《小册子》第一卷必然的高定价对于学生来说会存在特殊困难。其次,
同&导论&中所表达的内容相比,我自己随后对18世纪早期政治与政治思想展
开的研究让我接触到了更深刻、更广泛地记载这段历史的各种文献;同时,这些
文献让我看到了那段历史所带来的深刻启示,这些启示是我以前从来都没有看到
过的。在对18世纪早期政治与政治理论所进行的单独研究中[以《美国政治的
起源》(The Origins Q厂American Politics)为名出版],我发现我在&导论&中所
描述的、有关美国革命思想意识的观念与态度之构成,同可以追溯到早至18世
纪30年代那些能够发现的、完整的革命意识相比,具有一致性;有些观念形态
甚至能够追溯到更远,直至17世纪初期。
&&& 政治反对派的著述从英格兰传播到美国,这些著述为革命思想意识提供了支
撑,在18世纪早期,其传播速度之快几乎可以用同步来概括;并且,由于各种
原因,这些著述已经深入到了早期美利坚政治的中心;在各殖民地,这些观念在
政治上具有重要性和相关性,但是这些观念当时没有&&并且后来也没有&&在
英格兰本土政治中获得过如此高的重要地位。在平静的革命前期和18世纪六七
十年代的动荡时期之间其实没有截然中断。在革命年代,这些小册子、书信、报
纸以及国家文件当中充斥着各种争论、主张与反主张、恐惧和担忧;事实上,他
们的这些呼声在那整个世纪都能听到。对我来讲,问题不在于为何会发生一场革
命,而是在于这种政治和思想意识爆发性混合物(an explosive amalgam)*初是
如何融合在一起的,它们在那个表面上看起来平静的年代为什么会显得如此强有
力,以及它们为何*终还是在那个时代进发出来。
&&& 我已经尝试通过修改和拓展原版书中的&导论&部分,把这些新的材料以
及新的认识纳入其中;为此,我还尝试尽量不打乱原书各章节的结构。但是,这
样做产生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原书中的注释部分被大大扩充。因为,当文本内容
被扩展的时候,特别是在第二章到第四章之间,并且在一些地方,我对某些措辞
进行了精雕细琢以尽量表达出这些材料的丰富性以及论点的深刻性,鉴于不大动
原书中主体部分之考虑,我将那些新资料放到了注释当中。此处值得特别指出的
是,我所搜集到的资料可以追溯到18世纪早期&&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话,有些
甚至可以追溯到其欧洲渊源&&当时的那些特定观点、概念以及系统的陈述,甚
至有的时候还包括那些确切的措辞在内,它们合在一起构成了美国革命的思想
&&& 在为这部著作的初版做准备时,很多人通过各种途径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
我已经在《小册子》第一卷的&前言&部分向他们表示了谢意。他们当中很多
人在这个增订版中一如既往地给了我帮助。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简&N-加勒特
(Jane N.Garrett),她在18世纪早期革命思想意识渊源的研究方面给了我很多帮
助;我还要感谢卡罗尔&S&索恩(Carol S.Thorne),她通过哈佛图书馆系统神
秘的卷绕分类法(winding)检索到了那些极为难寻的书籍,并准确地打印了繁
杂的手稿,她为我所做的一切给了我无尽的鼓舞。
&&& 伯纳德-贝林
&&& 1967年
&&& 反叛的逻辑
&&& 御前大臣卡姆登勋爵(Lord Chancellor Camden)&&宣称&&好长
&&& 一段时间以来,他就注意到了政府部门所执行的武断专制措施,对此他
&&& 是义愤填膺却X.不敢高声语;&&然而,他再也不要这样默默忍受了,
&&& 他要公开地并且大胆地表明他的观点&&总之,他要对政府部门的所
&&& 作所为进行谴责&&因为它们已经达成共谋来反对他们国家的自由。
&&& &&在贵族院的发言报告,1770年
&&& 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提供了充分的理由让人相信经过秘
&&& 密策划,孤注一掷的帝国专制计划已经出炉,而且为了取缔所有的公民
&&& 自由,该计划已经部分地实施了&&再次摧毁了威严而又曾经令人崇
&&& 敬的英国自由堡垒&&所有世代*令人景仰的作品&&大不列颠宪法
&&& 好像很快就要摇摇欲坠,跌入万丈深渊,从此万劫不复了。这场可怕而
&&& 又令人震惊的灾难预示着将要发生的旷世浩劫,它对所有危险发出郑
&&& 重警告,在这些遥远的寰宇狭小之地,如果碰巧的话,我们或许可以防
&&& 止被彻底击败,并且可以避免被埋葬在诸多已确立的权利废墟之下。
&&& &&波士顿城议会告其议会代表书,1770年
&&& 正是在1763年后,通过隐藏在殖民地居民反叛背后的这种无种族界限
团体(the integrated group)所持的各种意见和观念透露了诸多事件的意义。
在这些观念背景中,议会在北美诸殖民地管辖权&&这个核心争议问题获
得了对于团体来说具有崭新而又势不可挡的重大意义。殖民地人士认为从
《印花税法》颁布后的10年时间内所发生的诸多混乱事件中,他们才看到这
一方式表现出的内涵是确凿无误的。从英国政府所采取的诸多措施以及各
殖民地官员们的相应行为当中,殖民地人士看到了他们特殊的思想传统是
很早就为他们准备好了的,考虑到已知的历史趋势以及目前的英国现实国
情来看,殖民地人士长期以来已经认识到的某些事情具有可能性。对英国
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和殖民地官员的行为,殖民地人士看得越来越清楚,那些
政策不仅是错误的,或者说甚至是邪恶的,因为它们违反了自由所依赖的诸
项原则,并且种种迹象表明不管是英国还是北美殖民地那些反对自由的阴
谋家们所要开展的活动不亚于一场经过深思熟虑的袭击,但由于心虚他们
只好鬼鬼祟祟地进行。对于北美殖民地所面临的危险,可以这样认为,其实
只需窥一斑而知全豹,由细微处可见大趋势,其终极形式就是要将英国的宪
法彻底摧毁,把规定在宪法中的全部权利和特权全部埋葬。
&&& 这种信念转变了殖民地人士斗争的意义,而对反抗运动来讲,则相当于
为运动增加了一个内在的加速器。因为,曾经作过这种假设,它不可能很轻
易地被抹掉:只有确信了以后才能拒绝,因为阴谋家们所宣称的东西不是他
们所信奉的东西;表面上公开的不是真实的情形;而真实的情形则是经过深
思熟虑的恶毒。
&&& 正如他们所看到的,正是这&&无法抵赖的证据&&他们面临着反对自
由的阴谋家们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实现他们在口头上所极力掩饰的真正意
图&&这个意图在1763年后就已向殖民地人士发出过,正是由于这种极为
重要的东西,*后把殖民地人士推向了革命。
&&& 那种经常存在的、潜伏着的危险&&用积极的权力阴谋来遏制自由&&
对此所持的猜疑在大英帝国内部变得逐渐明显,这种猜疑还假定了具体的
形式并且与情况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在同英国进行的任何著名政治斗争事
件发生之前,北美诸殖民地人口中的大多数人士对于这种猜疑已经提高了
警觉。18世纪,不信奉圣公会(nonconformist church)的教会或教派的那些
信徒没有一个摆脱了英国圣公会(the Church 0f England)的嫌疑,圣公会是
英国国教的一个分支,它正在积极地将王国所有的子民吸纳入教会团体;其
时,宽容是官方立场,而不信奉国教者在英国政治中产生的影响是令人敬畏
的,为了善良目的,不信奉圣公会的教会想方设法利用不合宜的手段掩盖其
努力,偷偷摸摸从事活动。特别要提到的是域外《福音书》宣教团(the Soci
ety fbr the Propagation of the Gospel in Foreign Pans)这个组织,该组织是圣公
教会的分支机构,创立于1701年,他们曾帮助把福音书带给属于非基督教
徒的印第安人,据说迄至1763年,该组织&长期以来已形成正式计划要根除
长老会制度(Presbyterianism),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主教统辖制度和主
教职位。&(1)
&&&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淤积在诸殖民地新英格兰人以及非信奉国教者
心中的疑虑,反反复复地进发出火焰,但是从未像1763年燃起的那场大火
这般猛烈,因为当年在梅休与阿普索普之间爆发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把多
年累积起来的忧虑推到了顶点,这个不断增长的忧虑就是建立北美主教统
辖制度的计划已在秘密策划形成之中。对于梅休来说,正如对整个殖民地
的长老会教友和会众的领导人一样,毋庸置疑这种危险是真实的。许多事
实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那些牵涉到在伦敦和北美诸殖民地之间的主教调
动。纽约和新泽西的圣公会教徒领导人几乎是公开地就北美诸殖民地的主
教统辖制度问题聚集开会向英国方面请愿,而几乎毫无疑问的是在这次秘
密活动中,福音书传播团也在其中扮演了一定角色。因为,假使福音书传播
团的表面目的是向不信仰基督教的印第安人和黑人传播福音,那么传播团
的真正目的是昭然若揭,特别当他们在如马萨诸塞的坎布里奇(Cambridge)
之类的地方建立教区时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些地方从17世纪以来一直都没
有印第安人定居,但是却配备了&坚持正统信念的&传教士。对于这些教
区,梅休曾写道,&从各个方面看,它们都有可能为以后团体之间的不和埋下
祸根&&它们是在继续坚持圣战,或者是在对我们的教会进行精神围攻,并
希望将来有一天他们皈依于主教的统治。&在给坎特伯雷大主教(the Arch.
bishop of Canterbury)的答复中,梅休还不厌其烦地写道,主教&在构建对人
们的肉体与精神实行专制&的专断统治中,通常演变成了一种工具,而北美
诸殖民地主教地位的确立将标志着马萨诸塞及其他地方自由的终结。到
1765年时,在这次小册子论战中,有关*后一次交锋的材料得以出版,这在
新英格兰和其他地方普遍地理解为&这是对我们殖民地[的]打压和向我们
殖民地派出主教,这是&&同一权力计划中惟一与众不同的部分。&[2]
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原书增订版)&&&&&&&&
本类畅销排行
本类五星图书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上下册)
&134.2&258
&12.7&19.5
金融调控权研究
斑马线上的中国-法治十年观察
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增订本)
B陈刚-国际原子能法
中国律师文书制作及范本指引
不可不知的1000个法律常识-增订升级版
神秘血手印-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NO.5
重返犯罪现场-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NO.4
犯罪密码-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NO.6
血液吐真言-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NO.2
完美谋杀-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NO.7
&38.9&59.8
您最近浏览过的商品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公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