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游戏之后 认真工作 反而烦恼比谋事不认真的表现工作时更多了

汇众教育深圳动漫游戏校区
当前位置: & 正文
游戏培训后让找工作不再烦恼
汇众教育深圳游戏动漫培训学校
游戏培训学院小编
动漫游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休闲娱乐最为流行的一个部分,高科技的运用,使产业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互动娱乐体验,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被誉为永不过时的朝阳产业。
从我国市场需求看,国产动漫游戏产业商机无限。据调查,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迅速,国内人才缺口已高达60万人,其中2D动画师、3D动画师特别是maya动画师等中高级人才更是虚位以待,极为紧缺,真正技术熟练者到了一将难求的地步,而造成游戏动漫人才缺失的重要原因在于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
目前,这类人才的收入大大高于其他IT行业,其中企业为游戏软动漫件开发工程师、游戏频道编辑、师、游戏客服等职位开出的月薪高达8000元以上,对一些有经验的动漫游戏人才甚至开出年薪50万元的高薪。难怪媒体爆出从事动漫游戏工作者一个月报酬是几千元甚至数万元,年收入10万元只能算是中等水平……这样惊人的数据。
游戏动漫产业要快速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才危机。为了缓解人才紧缺的压力,国内很多大型企业成立了自己的培训机构,支持中国游戏美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植政策,大力支持其发展,为游戏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增砖添瓦。而作为全国品牌,一直以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优秀的教育质量为业内人士熟知。同时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在课堂上培养职业竞争力,以就业为中心,以项目实战为主导,分层次教学。是业内少见的学习方法和就业指导并重的职业培训机构。
深圳汇众教育游戏培训学校长期以来面向社会招收游戏动漫开发、动漫设计、游戏美术设计与制作学员。中国数字娱乐职业教育第一品牌为你打造动漫游戏行业高薪白领新通道。“技能+学历”助你高薪就业!欢迎热爱,有志于动漫游戏行业的人士前来咨询报名!
招生对象:初中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年满17周岁。有志于从事游戏动漫行业的中等学历以上学生。
报名电话:4&& 400-618-5681
报名方式:持本人身份证、学历证、1寸照片2 张(蓝底)、2寸照片3张(蓝底),直接来我校报名或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包括:游戏设计师、3D建模师、动漫设计师、游戏动漫特效制作师、网络游戏开发员等等。
更多精彩资讯:汇众教育游戏动漫培训学校
深圳汇众教育官网:
学校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华能大厦中区13楼(电子大厦对面)
推荐阅读Recommended Reading
开班信息Class Information
就业指导Employment
学校详细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华能大厦中区13楼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京ICP备号北京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温都水城宏福大厦10层 电话:010-[摘要]: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有所成就的人,毫无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历尽艰辛,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成就伟大功绩的同时,他们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努力工作,拼命生活,这一点很重要。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说并不过分。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为什么而工作?  工作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很多人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为了吃饭获取报酬,就是劳动的价值,就是工作首要的意义。  诚然,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是工作的重要理由之一,这没有错。然而,我们拼命工作,难道仅仅为了吃饭这一个目的吗?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这是我的观点。  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僧人经历长期严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够做到。但是,在工作中却隐藏着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巨大力量。  工作的意义正在于此。  日复一日勤奋地工作,可以起到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了不起的作用。  我曾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听过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的话,很受感动。他说: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  这种动人心魄的语言,只有终身努力、埋头工作的人才说得出来。  木匠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用工具修筑漂亮的房屋,不仅在于提高木工技能,更在于磨炼人的心志,塑造人的灵魂。我在这位师傅的肺腑之言中听出了这样的意蕴。  他已70多岁,只有小学毕业,职业生涯一直就是修建神社。几十年间只从事这一项工作,又苦又累,不胜厌烦,有时也想辞职不干,但他还是承受和克服了这种种劳苦,勤奋工作,潜心钻研。在这样的过程中孕育了他厚重的人格,所以才能说出如此语重心长的人生体验。  像这位木工师傅一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最有魅力,也最能打动我的心弦。  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每次与这样的人接触,就能引起我的重新思索,思索工作这一行为的神圣性。  同时我衷心希望,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你们承担着对未来的责任,在工作中不可好逸恶劳,不要逃避困难。希望你们秉持一颗纯朴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时你们或许会感到疑惑:“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每当此时,希望你们记住下面这句话:  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工作造就人格  想好好活,就得好好干,这一点很重要。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说并不过分。  大约在十年前,我和一位德国领事对谈时,听到这样的话:  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炼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就是说,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工作造就人格”,就是要通过每一天认真踏实的工作,逐步铸成自己独立的、优秀的人格。这样的事例,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不胜枚举。只要翻开伟人们的传记,随处可见。  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无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历尽艰辛,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成就伟大功绩的同时,他们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值得玩味:  在南太平洋新不列颠岛上,有一个未开化部落的村庄,那里的人们都认同“劳动是美德”这一观点。在他们的生活中渗透着一种纯朴的劳动观:“认真劳动能塑造美丽心灵”,“美好的工作产生于美好的心灵”。  在这个村落里,主要的劳动内容是烧荒式的农业,作物是甘薯。  在那里,根本不存在“工作是苦役”这样的观念。村民们通过工作追求的目标是:“工作得到的美的成果”和“人格的陶冶”,就是要把工作做得完美,并由此磨炼自己的人格。  村民们互相评论各自田地的整修情况、作物的长势以及泥土的气味,气味好闻的被夸为“丰登”,气味难闻的则被贬为“不毛”。  经过这样一番评价,田地耕作得精细的人就会被称为“人格高尚的人”,会受到全村人的尊敬。  也就是说,这个村子里的村民是通过劳动的成果――田地是否整齐,作物是否丰收,来判断一个人的人格的。田头工作出色、工作成果显著的人,就被认为是优秀的人。  对他们来说,劳动是获取生活食粮的手段,但同时又是磨炼心志、修炼人格的手段。“出色的工作唯有出色的人才能完成”,这种简朴却切中肯綮的劳动观在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  而在给人类带来近代文明的西方社会里,从基督教思想起源,“劳动乃是苦役”这个观点相当普及。这一点在《圣经》一开头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中就表达得十分清楚。  他们是人类的祖先,因为偷吃了上帝禁食的果实,被赶出伊甸乐园。原来在乐园里他们不需要劳动,但遭放逐后,为了得到食物,他们不得不怀着痛苦的心情开始劳作。  在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里,人们是为了抵赎自己的“原罪”,才不得不接受“劳动”这种惩罚。于是劳动在人们的意识里成了一种负面的、否定的形象。  也就是说,对于欧美人而言,劳动本是一种充满痛苦、让人厌恶的行为,因而产生了近代的劳动观:工作时间应该尽量缩短,工作报酬应该尽量增加。  然而在日本原本不存在这样的劳动观。不仅如此,过去的日本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总是从早到晚辛勤地劳动。他们认为劳动虽然艰辛,但却能带来喜悦感、自豪感,并能让人明白生活的意义,劳动是高贵的行为。  有许多优秀的工匠,只要专心磨炼技能,制造出赏心悦目的产品,他们就会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和充实。因为他们认为劳动是既能磨炼技能,又能磨炼心志的修行,他们把劳动看作自我实现、完善人格的“精进”的道场。可以说,多数日本人都曾经抱有这种有深度的、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观。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逐步西方化,日本人的劳动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本章开头所提到的,劳动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劳动是“必要之恶”。因而许多日本人把劳动看作一项单纯的苦差事,甚至厌恶劳动,厌恶工作。  “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话虽这么说,但我原本也不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而且我曾经认为,在劳动中要遭受苦难的考验简直是不能接受的事。  孩童时代,父母常用鹿儿岛方言教导我:“年轻时的苦难,出钱也该买。”  我总是反驳说:“苦难?能卖了最好。”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出言不逊的孩子。  通过艰苦的劳动可以磨炼自己的人格,可以修身养性,这样的道德说教,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也曾不屑一顾。  但是,大学毕业的我,在京都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松风工业就职以后,年轻人的这种浅薄的想法就被现实彻底地粉碎了。  松风工业是一家制造绝缘瓷瓶的企业,原是在日本行业内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企业之一。但在我入社时早已面目全非,迟发工资是家常便饭,公司已经走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业主家族内讧不断,劳资争议不绝。我去附近商店购物时,店主用同情的口吻对我说:“你怎么到这儿来了,待在那样的破企业,老婆也找不到啊!”  因此,我们同期入社的人,一进公司就觉得“这样的公司令人生厌,我们应该有更好的去处”。大家聚到一块儿时就牢骚不断。  当时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我也是靠恩师介绍才好不容易进了这家公司,本应心怀感激,情理上就更不该说公司的坏话了。然而,当时的我年少气盛,早把介绍人的恩义抛在一边,尽管自己对公司还没做出任何贡献,但牢骚怪话却比别人还多。  入公司还不到一年,同期加入公司的大学生就相继辞职了,最后留在这家破公司的除了我之外,只剩一位九州天草出身的京都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我俩商量后,决定报考自卫队干部候补生学校。结果我俩都考上了。  但入学需要户口簿的复印件,我写信给在鹿儿岛老家的哥哥,请他寄来,等了好久毫无音讯。结果是那位同事一个人进了干部候补生学校。  后来我才知道,老家不肯寄户口簿复印件给我,是因为我哥哥当时很恼火:“家里节衣缩食把你送进大学,多亏老师介绍才进了京都的公司,结果你不到半年就忍不住要辞职。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他气愤之余拒不寄送复印件。  最后,只剩我一个人留在了这家破败的公司。  只剩我一个人了,我非常苦恼。  我那时候想,辞职转行到新的岗位也未必一定成功。有的人辞职后或许人生变得更顺畅了,但也有的人人生却变得更加悲惨了。有的人留在公司,努力奋斗,取得了成功,人生很美好;也有的人虽然留任了,而且也努力工作,但人生还是很不如意。所以情况因人而异吧。  究竟离开公司正确,还是留在公司正确呢?烦恼过后我下了一个决断。  正是这个决断迎来了我“人生的转机”。  只剩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这个衰败的企业了,被逼到这一步,我反而清醒了。“要辞职离开公司,总得有一个义正词严的理由吧,只是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那么今后的人生也未必就会一帆风顺吧。”当时,我还找不到一个必须辞职的充分理由,所以我决定:先埋头工作。  不再发牢骚,不再说怪话,我把心思都集中到自己当前的本职工作中来,聚精会神,全力以赴。这时候我才开始发自内心并用格斗的气魄,以积极的态度认真面对自己的工作。  从此以后,我工作的认真程度,真的可以用“极度”二字来形容。  在这家公司里,我的任务是研究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我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睡在那里,昼夜不分,连一日三餐也顾不上吃,全身心地投入了研究工作。  这种“极度认真”的工作状态,从旁人看来,真有一种悲壮的色彩。  当然,因为是最尖端的研究,像拉马车的马匹一样,光用死劲是不够的。我订购了刊载有关新型陶瓷最新论文的美国专业杂志,一边翻辞典一边阅读,还到图书馆借阅专业书籍。我往往都是在下班后的夜间或休息日抓紧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  在这样拼命努力的过程中,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大学时我的专业是有机化学,我只在毕业前为了求职,突击学了一点无机化学。可是当时,在我还是一个不到25岁的毛头小伙子的时候,我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这全都得益于我专心投入工作这个重要的决定。  与此同时,进公司后要辞职的念头以及“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之类的迷惑和烦恼,都奇迹般地消失了。不仅如此,我甚至产生了“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简直不知如何形容才好”这样的感觉。这时候,辛苦不再被当作辛苦,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周围人们对我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在这之前,我的人生可以说是连续的苦难和挫折。而从此以后,不知不觉中,我的人生步入了良性循环。  不久,我人生的第一次“大成功”就降临了。  京瓷上市时,我所持有的原始股还一股未抛,而发行新股所获的利润全部归公司所有。当时我还不到40岁,但我思考的是趁上市的机会“从今以后得更加努力地工作”。  上市后,我不仅要继续为员工及其家属谋福利,还要为普通投资者的幸福做更多事。不仅不能休闲放松,我负的责任还将更大、更重。  我认为,上市并不是终点,只是新的起点,企业从此以后必须更好地发展。所以在上市时,“回归创业的初衷,哪怕汗流浃背,哪怕沾满尘土,让我们同心协力加油干!”我一边鼓励员工,一边也在自己心中重新下定了决心。当初的这些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作者:稻盛和夫  转自:华章管理(ID:hzbook_gl)  摘自稻盛和夫《干法》,华文出版社,已获授权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关注微信公众号
码上扫一扫$('body').on('click', function(event) {
var $target = $(event.target);
if (!$target.hasClass("topic-share")) {
$share.popover('hide');
导语:我想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今年E3上微软演示hololens版的Minecraft。现在我们也已经知道,去年微软到底是为了什么花25亿美元买下Mojang。
做独立游戏最童话般的结局是什么?也许Mojang的经历算是一个典型。从一小群人的特立独行开始,到最后的名利双收,绝对是一个可以拍成励志电影的剧本。世界上有几家工作室能有这样的好运呢?
但是身在其中的人们未必这样想。
以下是美国《连线》杂志上个月发布的一篇文章,记者写下了去年这笔轰动业界的收购案的另一个侧面——Mojang的员工在收购中究竟经历了什么?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谈论一个25亿美元的收购是奢侈的(毕竟我们没有坐在创业大街的咖啡店里聊天)。但下面这个故事不同于通常的科技媒体对明星团队的报道,它或许能让你感觉熟悉和切近。我们会发现,在很多共同的问题上,独立工作室和商业公司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常人的烦恼和欲望、商业化的冲突和矛盾…一样存在于他们的每一个日常。[indent]The Unlikely Story of Microsoft’s Surprise Minecraft Buyout
作者:Daniel Goldberg and Linus Larsson原文链接:[/indent]
去年9月,微软花25亿美元收购了Minecraft的开发商Mojang,成为游戏历史上最大的一起收购之一,让无数游戏玩家大吃一惊。这对Mojang的员工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纵然这个惊喜并非全然快乐。Daniel Goldberg和Linus Larsson,the definitive history of the game的作者,更新了他们的书卷,写下了Mojang独立时代最后的日子,以下采访的摘录记录了Mojang的员工在收购中经历的事。
对于Jens Bergensten来说,未来的生活有种令人愉快的熟悉感。虽然Markus相比起初识之时已经改变了许多,但Jens看起来并未因此感到十分担忧。他现在正在负责一个全世界最流行的游戏项目,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玩家沉浸在这个游戏世界中。当然,Mojang的盛名也多少波及到他的生活,他会经常受邀到世界各地的大会演讲;有时,人们在街上认出他、和他聊天或索要他的签名。但他日常的举止态度仍然一如往昔,他话不多、心思缜密、有着微妙的幽默感,常常需要人转转脑子才能明白他的笑点。
2014年的夏天已经接近尾声,Jens感到十分欣慰,因为生活中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然而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散殆尽。一天,Mojang的CEO Carl Manneh把他叫住,与他一同进到会议室,让他坐下,并告诉他:三位创始人经过几周的认真考虑,决定要把Mojang卖给微软。这个消息对Jens Bergensten来说,简直是世界上最重磅的炸弹,他起初觉得不真实,当时他能听到Carl同他说话,但他感到无法理解这语言的含义。在他心中,Mojang是独立游戏界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公司的创始人曾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赚钱不是他们的重点。Mojang做游戏是因为做游戏是一件有趣的事,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行事方式。当然,他们有大笔的收入,但这也是为了不去做那些无聊的工作而存在的,不是吗?为微软工作显然就属于Jens一直想极力避免的无聊之事。
他与Carl一起坐在会议室里,他只能静静听着。他还记得自己为了极力抛开心中的纠结,尽量避免去想今后的大计划,而是去考虑一些具体的小事:微软会怎么看自己和公司对开源代码的依赖?要如何去和同行介绍自己略显诡异的编程风格?他甚至坚持与Markus私下聊天,他需要确认这次他的朋友是认真的,这不是一个老板为员工精心准备的玩笑。
Jens还记得他与Markus之后的那次谈话,他们关着门,在一个办公室的玻璃隔间中,沉着而冷静。他们谈到在出售公司的消息公布后,Minecraft的玩家会有何反应:有人会愤怒,有人会觉得遭到了抛弃。Markus会被打上卖掉公司的标签,会成为别人眼中为巨额财富而放弃理想的家伙。他告诉Jens他想远离网络一段时间,或许他只是暂时性地彻底失联,为躲开那些一旦消息公开、一定会找上他的辱骂。
即将到来的公司出售事件,意味着Jens的工作时间将会被许多突然降临的任务占据。Carl立即就布置给他几项在收购完成前必须做完的任务。他需要回答微软的一些技术问题,并交出自己的代码以便微软检查。后一项是一个软件公司被出售时的标准程序,就像是二手车在被新车主使用前必须经过机械检查。微软需要确保在千万行使Minecraft正常运行的代码中,没有藏着令人不愉快的意外,比如偷偷摸摸的小把戏、或是对未来发展不利的workarounds之类。这意味着微软要检查第三方的一切,以保证他们是可信的。在合同签署、收购款到账之前,Mojang在微软面前将不会保留任何秘密。
Jens还被严厉地警告过要保守秘密。Carl, Markus,以及 Mojang的第三位联合创始人Jakob Porser必须确保这次的交易不会因为走漏消息而搞砸。对于Jens来说,最痛苦的一点莫过于,他要坐在这间坐满着同事和朋友的办公室里工作,其他人对于这个重磅消息一无所知,而自己却无法告诉他们。他取得了创始人的信任,因而知晓了一个不太愉快的秘密,他非常想把这个秘密与他的朋友们分享,即使他的老板们告诉他务必保密。然而,他还是没有开口说出这个重磅新闻。Jens认为Carl首先告知他这个消息,是因为他需要Jens马上开始代码审查的工作,不然的话,在新闻公布之前,他们很可能也不会告诉他。
微软深知,自己十有八九是很难留住Mojang员工的信任与忠诚。确保人们保守秘密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微软和Mojang都需要保证此事不会影响员工们专注于工作、或是使他们在收购宣布时离职。解决办法就是用大笔的钱来摆平——每位在微软收购Mojang后留在公司、并至少工作六个月以上的员工,将得到两百万克朗的奖金,大约相当于30万美金(税后)。换句话说,小笔财富是献给收购案的平安祭。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这还是难以阻止他们的离去。
钱这个东西,和世上的所有事一样,是相对的。Jens并不是Mojang公司中唯一对薪水不满意的员工。实际上,许多人都觉得自己没能从Minecraft的巨大成功中分享应得的好处。当然,Mojang员工的福利已经比大多数人好了。Mojang为大多数员工安排的旅行足以让大多数人嫉妒。比如,在2013年3月份,Minecraft在PC平台和移动平台的销量都超过了一千万,这是两座重要的里程碑。为了庆祝,Markus带着所有的员工坐私人飞机去了摩纳哥。他们在那里开跑车、乘坐直升机、品尝香槟、在豪华游艇上开Party…所有的费用都由公司承担。
然而,还是有人觉得,他们辛勤工作取得的好处,主要还是由Markus, Jakob和Carl分享了。三位创始人甚至没有和任何其他人分享公司股份,即使是那些从一开始就在Mojang工作的员工。这意味着Minecraft取得的巨大收益还是直接进了他们的口袋,即使Markus已经有两年没有做任何与Minecraft相关的实际工作了。所有员工都领正常工资,再加上Markus在慷慨时发给他们的津贴或是奖金。
在任何其他公司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然而Mojang是不同的——或者至少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印象。这家公司在人们眼中是由一群团结而随和的朋友组成的,他们很有凝聚力且十分有趣,公司文化真诚而开放,没有谁特别关心谁管理谁的问题。在最初的几年,这些都是真的。但随着公司的成长,公司的气氛也变了,Mojang理想中的美好印象与现实如今分歧不少。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距离变远了。许多人不再将Markus,Carl,和Jakob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团队中的一员,而是将他们看作是管理人员。Mojang正在渐渐变成一个纯粹的上班场所。
“管理层很擅长压工资。然而,他们告诉我们Mojang是一个好公司,我们能够免费去参加GDC、所有人都能收到圣诞节奖金”,一名Mojang员工在2014年夏天时对我们说。
即使如此,人们还是留了下来,几乎没有例外。
公司出售的新闻改变了Mojang。有人觉得遭到了Markus的背叛,公司士气倍受打击。“感觉像是到了世界末日”,一个在Mojang工作了很久的员工在新闻公布后告诉我们。
Daniel Rosenfeld,更广为人知的是他的艺名C418,他是为Minecraft制作音乐的作曲家,他是第一个分享对Mojang出售一事看法的Minecraft相关人员。“宣布公司要出售的那天,我觉得我被Markus背叛了”,他在2014年秋天卫报的采访中说,他还补充说他如今能够理解Markus这么做的原因:“Markus只是想一个人做一些没人关心的小游戏。这倒是令我很受用。”
官方通告只是公布了大家已知的消息,然而有一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我们注意:Markus, Jakob和Carl三人,在收购完成后全都离职了。没有任何人来告知任何关于Mojang的未来规划或者承诺公司未来将如何发展。
像Mojang这样的大型收购案,通常的情况下,都会有一些保障性的措施。这可能意味着创始人在收购后的公司董事会里占有席位,他们同意继续担当“顾问”的角色,或是简单地在所有权过渡期继续管理公司。这是为了避免在此期间有太多突然的改变,管理层中熟悉的面孔可以避免短期内员工、用户、合作伙伴中产生过多变数,而导致业务突然崩塌,这保证公司得以走远。然而微软和Mojang之间就像是几乎没有此类协议一样,三位创始人的来去显得高度自由。按常理,微软不太可能对Markus的突然离去不置一词。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之间究竟如何商量,但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Markus从一开始就强烈要求,自己要在收购完成时就切断与Mojang的所有联系。
对Markus来说,将公司交予别人并不像是出售后的缺点,反而像是他的全部目的。
即使把公司卖掉、甩手不管是Markus期盼已久的宣泄,可他淡出众人视线的速度也未免太令人惊讶了。当微软派出代表团来到斯德哥尔摩访问Mojang时,Markus就不在。虽然几乎没人知道确切情况,但仍有一些传言说他前几天才刚刚和Jakob一起从拉斯维加斯回来。无论如何,他要么是疲于见人,要么是没兴趣现于人前。在新主人面前代表Mojang的任务落到了Carl身上。
上午九点刚过,微软游戏工作室的总经理Matt Booty来到了位于斯德哥尔摩的Mojang总部。他带来了七个代表团成员,他们自我介绍后,Matt就开始讲解他的计划。每个代表Mojang的员工都专注地听着,尽管这个计划中有许多事他们也是初次听闻。
为什么微软要收购Mojang呢?很简单,因为创始人想把Mojang卖掉。Mojang旗下的卡牌对战游戏《卷轴》(Scrolls)命运将会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如此模糊的回答在外人看来似乎争议不大。但实际上,Jakob制作的这款集换式卡牌游戏在此前已经被讨论了很久。它已经拥有一个由几千名玩家组成的粉丝团,这对于一个独立开发的视频游戏来说,是个不错的成绩,但比起出于同门的Minecraft,它交出的却依然是一张失败的成绩单。
据出席会议的人说,Matt Booty在讨论Mojang的未来时曾几次失言。他数次用Minecraft来代表Mojang整个公司,但很快他就纠正了这个错误。然而对于会议室中的其他人来说,这是尴尬的。他们当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直接负责Minecraft的相关工作。每一次这位来自微软的人将公司名字与他们旗下著名游戏的名字弄混时,他都在无意中强调一个众人故意避而不谈、却又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的,微软收购了整个Mojang公司,但他们只对Minecraft有兴趣。
即使如此,Mojang的每位员工还是得到了相当慷慨的对待。此外,微软还向他们保证,今后两年都会按时足量地发放月薪,即使微软今后决定关闭斯德哥尔摩的工作室、将Minecraft的开发业务搬到雷蒙德总部,这一点也不会改变。然而,至少有一位员工拒绝了这份邀请。
Mojang所有权正式移交的准备手续花了几个星期才完成。当签完所有协议、审查完所有代码,正式移交的日期也就确定了。从日起,Mojang再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司。
所有权移交的前一天,正是Markus在Mojang工作的最后一天。几个同事正在办公,他起身离开。他犹豫了一会儿,不知该如何说再见。于是,他决定不说再见。在他的员工在座位上工作时,他起身走过外面的办公桌、走过放着许多奖杯和荣誉的展示架。他左转出了门、走下一小段楼梯、走出了这栋大楼。大楼的门在他身后关上,十一月寒冷的空气刺痛了他的脸颊。
后才能发帖哦~
确认删除这条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认真自我剖析材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