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戏花了谷朵花洒一千多贵吗怎么教育他呀?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熊孩子玩游戏花父母上万元,谁来担责?这几日,儿童通过父母手机私自为游戏账号充值上万元的新闻频见报端。手机的普及与智能化让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有了接触手机游戏的机会。为游戏账号充值、购买点卡装备、对账号实体进行处分……作为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他们的这些行为具有怎样的法律效力?由此造成的财产损失应当由谁承担?如何才能有效规避此类问题再次发生?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及有关专家。儿童私自为游戏充值并非当然无效记者查阅发现,自2015年起,先后有《7岁孩子玩手游20天花3万元家长退款要求遭拒》《3天充值过万小孩子玩手机游戏惹的祸》《熊孩子玩游戏3天花掉上万元》《熊孩子“败家”防不住玩手游6天充值5万多元》等多篇报道见诸媒体。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儿童作为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相关责任应该由他们的监护人承担。“儿童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且经济不独立,而且又是通过父母的手机转钱,他们本身是没有办法承担这个责任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在接受采访时则认为,儿童通过父母手机为游戏充值并非当然无效,具体要以民法中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相关规定进行确认。目前,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不满10周岁的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而将于日施行的民法总则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可以订立某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合同外,对其他的合同,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订立。“现在我们还是以民法通则中10周岁的规定来确定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但在民法总则正式实施以后,民事行为能力界定的年龄降低至8岁。如果一款游戏的内容适合未成年人,而且又无需付费,未成年人注册账号后就等于跟游戏服务商建立了合同关系,这种合同一般属于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合同,法律上是有效的。但如果需要付费,或未成年人充值金额较高,10月1日以后,如果该儿童已满8周岁,则需要其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如果未满8周岁,充值行为本身就无效。”赵占领说。无法判断使用者,谁来担责存在疑问
上一页&1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小学生为玩游戏花900 家长要求商家正确引导|充值卡|小学生|游戏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小学生为玩游戏花900 家长要求商家正确引导
游戏充值卡。南都记者 莫晓东 摄
  南都讯 记者莫晓东 “买游戏充值卡,一个月就花掉900多块钱!”最近一段时间,陈女士为正在虎门北栅小学读三年级的儿子操碎了心,皆因儿子迷上网络游戏,频频到学校门口对 面的文具店里买游戏充值卡。南都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小学生到文具店内购买游戏充值卡并非孤例。家长们则建议,商家开门营业正规做生意无可厚非,但也有责任 引导学生正确消费,不能一味只想着赚钱。
  投诉:
  三年级学生为玩游戏 一月花了900多元
  陈女士的儿子小明(化名)过年期间共收到3000多元压岁钱,2000块钱交由陈女士保管,1000多块钱给小明用作零花钱。最近一个月,陈女士发现儿子放学后的行为有点怪异,回来后首先打开电脑玩游戏,周六周日就躲在家里打游戏。
  经过耐心询问,陈女士终于知道,小明偷偷买游戏充值卡有一段时间了,每次买10元,家长也没有留意。一个月前,自从家里给了1000元的压岁钱给他自由支配后,他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陈女士说,经过了解,儿子都是到虎门北栅小学门口对面的两家文具店买游戏充值卡,面值从10、20、30、50和100元不等,“一个月就花了 900多块钱!”陈女士把儿子剩余的100多元没收了。没钱买充值卡后,小明倒是安分了一些,但精神总无法集中,老师反馈,他的学习成绩已大幅下滑。
  走访:
  文具店销售游戏充值卡
  陈女士跟儿子班上的其他家长一了解,发现已经有不少学生在门口的文具店购买这种游戏充值卡。昨日上午,南都记者前往虎门北栅小学对面右斜边的两家文具店走访发现,店内确实有游戏充值卡出售。
  “你要什么样的游戏充值卡?”店员以为记者是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热情地拉开收银台里面的抽屉,抽屉里放着上百张面额不等的充值卡。店员介绍说,学生 们买得最多的是一款名为“4399一卡通”的充值卡,一、二年级的学生都会接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就完全会玩了,游戏在孩子们当中很流行,“还会有不少初 中、高中学生坐校车经过这里时,都跑来买游戏卡”。
  昨日临近中午12点,北栅小学放学后,一大波孩子背着书包涌向两家文具店。南都记者手持游戏充值卡接连询问了多名三年级及以上的小学生,他们大多表示“自己玩过,或看同学们玩过”。
  家长呼吁:
  商家不能为了赚钱助长不正之风
  陈女士接连到学校及当地工商部门投诉,未能得到满意的答复。陈女士认为,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本来就不强,店家不应该只为了赚钱,让孩子们在沉迷游戏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北栅小学多位受访的家长也表示了类似的担忧。他们表示,孩子沉迷游戏,回到家里茶不思饭不想。文具店不应该为了赚钱而助长这股不正之风。据了解,家长们陆续将此情况向校方进行反映,希望能引起学校方面的重视。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3653人已测试
714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监控孩子玩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