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子弹》百度云,皮卡剧伸手党骗物

&img src=&/v2-d58fbc771eae9ae44b94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d58fbc771eae9ae44b94c_r.jpg&&&p&作者:neo anderson&/p&&p&链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中国能拥有远超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治安水平? - neo anderson 的回答 - 知乎&/a&&/p&&p&来源:知乎&/p&&p&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p&&p&&br&&/p&&p&说到底,中外社会结构不同。&/p&&p&&br&&/p&&p&(上)&/p&&p&&br&&/p&&p&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让大家对美国的命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p&&p&&br&&/p&&img src=&/v2-30c7f5da_b.jpg&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4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p&&br&&/p&&p&&br&&/p&&img src=&/v2-fb398cad3ce329fe0b95f_b.jp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p&&br&&/p&&p&书中的法医比尔巴斯是世界上第一家人体农场的创办者和管理者。人体农产是模仿凶杀现场,研究人类尸体在自然环境中分解过程的法医学实验室。&/p&&p&&br&&/p&&p&书中提到的美国的命案,有叔叔奸杀侄女,室友杀害另一位室友,男友杀害女友,老婆杀害老公,老公杀害老婆,野兽男连环杀害站街女,性虐男连环拘禁杀害被虐女性奴。相比这些案件,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是小巫见大巫,如果不是辛普森是名人的话,根本不会受到关注。&/p&&p&&br&&/p&&p&&u&&b&这些命案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多。第二是许多案件无疾而终,即使疑点重重,也未必立案。第三是即使破案,也很难通过陪审团,即使通过陪审团也很难判处死刑,即使判处死刑也很难执行。&/b&&/u&&/p&&p&&br&&/p&&p&命案多是相对于人口和警力而言。毫无疑问,无疾而终和难以执行死刑,进一步刺激案件数量上升。此外,还有大量的案件,虽然找到了尸骨,最终并没有破案,成了无头案。&/p&&p&&br&&/p&&p&在所有提到的案件中,没有一个杀人凶手被执行死刑——即使个别被判处死刑,也迟迟不会被执行。在那位连环杀害三位性奴的性虐男入狱后,还曾经有大量青少年打电话写信给他,表示崇拜。对此,作者的说法是:“我对人骨有广博的认识,然而还有很多事情是我想不通的,我永远看不透人心的阴暗深处。”&/p&&p&&br&&/p&&p&言归正传。&/p&&p&&br&&/p&&p&&u&&b&治安问题取决于三个因素,政权对犯罪的态度如何,政权拥有技术手段和财政资源如何,民间对犯罪的认可度如何。&/b&&/u&&/p&&p&&br&&/p&&p&其中,第一个因素是决定因素。&/p&&p&&br&&/p&&p&第二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第一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犯罪行为采取宽容忍度的国家会不遗余力地投入巨资,打击犯罪。何况,即使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足够的经费,也未必有效打击犯罪。反过来,一个经济条件较差的国家,如果对犯罪采取低容忍度,则完全可以采用全民动员的方式打击犯罪。&/p&&p&&br&&/p&&p&第三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第一和第二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有轻罪重罚、重罪弃市传统的国家,一个大案必破、枪案必破、命案必破的国家,一个在政权不遗余力推动下“打人犯法、杀人偿命”的思维已经深入人心的国家,民间自然对犯罪有戒惧心。&/p&&p&&br&&/p&&p&反之,一个杀人未必偿命,死刑未必执行,大案未必破案,未破枪案、命案堆积如山,只要律师拼命矫情,犯罪嫌疑人就有极大概率逍遥法外或者逃避应有的惩罚的国家,民众自然不忌惮犯罪,甚至会试图效仿某些罪犯。&/p&&p&&br&&/p&&p&杀人犯逍遥法外或者杀人不偿命,无疑会起到恶劣的示范效应。对此,比尔巴斯在自己的书中写道:“把鲁本斯坦处死,被害人还是活不过来。但是这或许可以保护其他人,不至于遭受同样的命运。”&/p&&p&&br&&/p&&p&许多人看过《12怒汉》。男孩的父亲被人用匕首刺死了,男孩是第一嫌疑人。陪审团迟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最终,男孩被宣布无罪。&/p&&p&&br&&/p&&img src=&/2b1efe3df9e91fa8b9e1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b1efe3df9e91fa8b9e1f_r.jpg&&&p&&br&&/p&&p&这部电影潜移默化传播的思想是,只要存在合理的疑点,就不能随便认定有罪,并据此判刑。作为宣传“疑罪从无”的影片,这部电影是很成功的。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宣布一个被瑕疵证据指控的人有罪,是极大的恶行”的观点。这部电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谁也没法反驳。&/p&&p&&br&&/p&&p&但是,这部电影并没有说,究竟是谁杀了男孩的父亲。也没有说,不为一个无辜者伸冤,也是极大的恶行,并会产生恶劣的示范效应。&/p&&p&&br&&/p&&p&硬币一般有两面,硬币的另一面,这部电影中看不到,要到《教父》中看。&/p&&p&&br&&/p&&img src=&/77ebddbcd35c9c4c109b7b0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77ebddbcd35c9c4c109b7b0_r.jpg&&&p&&br&&/p&&p&《教父》中,索洛佐的刺客杀伤了反对毒品交易的教父考利昂。索洛佐和警长要求与教父的儿子迈克谈判。迈克趁机想出计划杀掉索洛佐和警长。在一家小餐馆内,迈克用事先藏在厕所内的手枪击毙了索洛佐和警长。&/p&&p&&br&&/p&&p&杀人之前,考利昂家族给迈克准备了没有登记、不会留下指纹的黑枪。家族的军师、律师汤姆黑根教给迈克,如何在杀人之后,低头平稳不吸引注意力走出餐馆。只要做到这两点,在律师的拼命辩护下,陪审团就很容易产生合理的存疑,法律便拿迈克没办法。&/p&&p&&br&&/p&&p&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律师指导自己为之辩护的当事人如何“合法”地犯罪,不被追究,成为一门重要的生意。当然,这些当事人只要不太蠢笨的话,经过几次法律程序,基本也能无师自通,懂得如何规避法律。&/p&&p&&br&&/p&&p&从教父的发家史上看,教父本人也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从杀死原有街区的流氓头子法努齐开始,不断杀人越货,生意越做越大,血债越来越多,却一直难以被追究。&/p&&p&&br&&/p&&p&&u&&b&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深入人心的不是中国人信仰的“杀人偿命”,而是只要“技术巧妙,毁灭证据,律师矫情,杀人就未必偿命”。&/b&&/u&不仅如此,统治阶级也在通过各种手段不遗余力地宣传“不能因为可疑的证据冤枉任何一个好人”,哪怕他血债累累,恶贯满盈也不能处死。&/p&&p&&br&&/p&&img src=&/v2-dd9ea5f362230acf0623fad68f265286_b.jpg& data-rawwidth=&269&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9&&&p&&br&&/p&&p&比如这位挪威杀人狂,杀害77人,不仅没有被处死,还反咬挪威政府一口。&/p&&p&&br&&/p&&img src=&/v2-aedc018b7c6_b.png& data-rawwidth=&934&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4& data-original=&/v2-aedc018b7c6_r.png&&&p&&br&&/p&&p&可以想象,&u&&b&大多数犯罪嫌疑人的选择,自然是把坏事进行到底,想尽一切办法销毁证据。其中,受害人往往是最关键的证据。杀害受害人,往往比留着受害人在陪审图面前指证自己更有利——受害者,最重要的证人不存在了,其他证据,自然难以有效指证他们。&/b&&/u&再说,受害人不死,往往还可能提出天价的民事赔偿。&/p&&p&&br&&/p&&p&换句话说,因为他们的行为越恶劣,越不容易被追究。&b&&u&犯罪成本,在这样的国家往往是随着犯罪罪行的上升,而下降的。这在无形之中,自然鼓励犯罪分子采取极端手段——比如,小偷&/u&入户&u&盗窃的时候,撞到主人在家,一枪崩了主人最有利。因为主人是最重要的证人。主人见上帝了,他就很容易疑罪从无了。&/u&&/b&&/p&&p&&br&&/p&&p&这与当年侵华日本士兵强奸中国妇女之后,往往杀害受害人如出一辙。按照日本军纪,如果受到强奸受害人的指控,施暴日本士兵要受到军纪处分。反过来,如果受害人死亡,没有人指控,自然也就无所谓军纪处分了。当然,日本军队的高层不是不知道制订这样的军纪的后果,他们这样制订军纪,其实是有意鼓励日本士兵杀人灭口,销毁证据。&/p&&p&&br&&/p&&p&杀人尚且如此,强奸和抢劫就不会太重。否则,犯罪分子就会直接选择先奸后杀,先杀后抢或者抢后杀人。&/p&&p&&br&&/p&&p&许多情况下,检察官不得不与嫌疑人进行辩诉交易——嫌疑人主动承认轻罪,检察官不以重罪起诉嫌疑人。&/p&&p&&br&&/p&&img src=&/v2-edc6c3bd7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dc6c3bd77_r.jpg&&&p&&br&&/p&&p&许多律师为了扬名立万,也愿意接一些影响力大的棘手的恶性案件。他们很清楚,能让恶贯满盈的犯罪嫌疑人逃脱法律的制裁,必然能让自己名利双收。&/p&&p&&br&&/p&&p&对时时刻刻与犯罪分子打交道的处于风口浪尖的警察来说,这样的法律体系下,他们很难给犯罪嫌疑人定罪,不仅如此,对方还很容易使用法律手段反咬一口。作为警察来说,理性的选择,往往是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直接击毙——这既可以先下手为强,让自己在受到涉嫌滥用武力的调查时处于有利地位,也可以免留后患。这一点与犯罪嫌疑人的选择其实很类似。美国警察为什么动辄开枪?除了本国枪支泛滥,美国的现有法律体系也鼓励他们开枪。&/p&&p&&br&&/p&&p&&u&&b&在刑事案件破案率低、起诉率低、定罪率低、死刑率低、执行死刑率也低,尤其是有钱的犯罪嫌疑人这几类程序最终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的比率更低的地区,法律自然没有足够的震慑力,发案率必然高。&/b&&/u&&/p&&p&&br&&/p&&p&如果上帝不能随便降天火, 发瘟疫,打雷劈杀,《十诫》自然是一纸空文。在国家暴力处处受到局限,刑法处于跛鸭状态的地方,大家自然不把犯罪当回事。&/p&&p&&br&&/p&&p&重罪轻罚,证据存疑就不罚的地区,治安能好吗?&/p&&p&&br&&/p&&p&不过,如果这个问题到此为止,那么最终的结论似乎就是&u&&b&西方政权对犯罪的容忍度比较高,在“冤枉一个好人,与放走一个坏人”的两难选择之间,倾向选择“不冤枉一个好人”,所以导致类似经济条件下,治安相对恶化。&/b&&/u&&/p&&p&&br&&/p&&p&不过,那样一来,问题的答案就停留在唯心主义的角度。好奇的人显然会再问一问,为什么西方政权喜欢对犯罪采取高容忍度,而不像东方政权一样,选择对犯罪低容忍度呢?难道这真的仅仅是心理和文化的不同吗?&/p&&p&&br&&/p&&p&(中)&/p&&p&&br&&/p&&p&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社会结构和历史说起。&/p&&p&&br&&/p&&p&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这是维持社会正常基本秩序的基本原则。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要容忍这么高犯罪率呢?&/p&&p&&br&&/p&&p&&u&&b&西方国家政体,起源于希腊、罗马,本质上是一种贵族或骑士家族的联盟,这种联盟统治,必然要求较高的犯罪容忍率。&/b&&/u&&/p&&p&&br&&/p&&p&&u&&b&大多数社会,我们都可以默认为存在四种人:政权(官僚、军阀、僭主、君王)集团、贵族(骑士、豪强)集团、民众中的恶棍和民众中的良民。&/b&&/u&&/p&&p&&br&&/p&&p&放到罗马看,第一类人比如苏拉、凯撒、后三巨头。第二类人比如元老、骑士和贵族。第三类和第四类人属于平民。其中,第三类心存恶念,第四类则相对老实本分、规规矩矩。&/p&&p&&br&&/p&&p&前三类人都是社会成员中的少数,甚至极少数。第四类人则是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教父》之中,那个在考利昂女儿婚礼上向教父求助的殡仪馆老板,就是他们的典型。他们没有太多的欲望,也不惹事生非,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当然,可能的话,最好能晋升为第一类或者第二类人,是他们的梦想。不过,他们自己也清楚实现这种梦想的概率并不大。&/p&&p&&br&&/p&&p&&u&&b&第二类人或者说贵族们有足够的资源和大量的财产,有些还有强大私人武装,但是并没有直接进入政权,或者处于元老院、议会等政权中与暴力机器相对间接的部门,因此往往并不能直接指挥军队、警察、特务、法院、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b&&/u&&/p&&p&&br&&/p&&p&历史上,第一类人经常血洗第二类人,原因很多,大家自己体会。第二类人也经常因为第一类人不能满足自己的政治要求,出钱资助反对第一类人的活动。&/p&&p&&br&&/p&&img src=&/v2-8c3d0ebfdab02dd487804a_b.png& data-rawwidth=&707& data-rawheight=&7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7& data-original=&/v2-8c3d0ebfdab02dd487804a_r.png&&&p&&br&&/p&&p&两类人都属于统治阶级,彼此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类人中的野心家往往趁乱招兵买马晋升为第一类人,比如董卓。当然,有些第一类中的相对次要的角色,也往往趁乱篡权晋升为帝王或者僭主,比如王莽、曹丕、司马懿。由于存在这种彼可取而代之的关系,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两类人之间存在潜在的尖锐的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经常出现流血冲突。&/p&&p&&br&&/p&&img src=&/v2-daeccce8d7a2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8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daeccce8d7a2_r.jpg&&&p&&br&&/p&&p&&br&&/p&&p&比如,公元前82年苏拉逼迫元老院同意他成为终身独裁官。权力稳固后,他就展开恐怖统治,捕杀所有马略和背叛他的前执政官秦纳的余党,贵族中被杀的有1500人。&/p&&p&&br&&/p&&img src=&/v2-868ac7b6ea00ae2b057e27b_b.jpg& data-rawwidth=&191&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1&&&p&&br&&/p&&p&&br&&/p&&p&比如,前43年10月,渥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在博洛尼亚公开结成政治同盟,史称后三头同盟。三巨头的军事能力迫使元老院承认了他们的实力地位,并赋予他们统治罗马5年的合法权力。三巨头很快开始以“公敌宣告”的方式来清除他们的政敌;在这场政治风暴中,有300位元老和3000名骑士被杀。&/p&&p&&br&&/p&&p&再比如,中国历史上知名的豪强郭解被灭族的例子。官吏向皇上报告,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的家族。 当汉武帝感觉到郭解这类人的存在,威胁自己对政权的如臂使指的控制的时候,郭解就死定了。汉武帝必然用郭解的血警告所有试图效仿的人。&/p&&p&&br&&/p&&p&在第一类人拥有足够权威的国家,只要某个第二类人有足够的实力,可能威胁到政权的存在,就总有一款罪名适合他。在罗马时代的罪名是人民公敌,在东方的罪名是谋反。&/p&&p&&br&&/p&&p&对第一类人来说,为了维护政权稳定,有必要经常主动打击第二类人。反过来,对第二类人来说,为了避免被莫名其妙地血洗,有必要严厉抑制第一类人的权力。防止他们使用国家的名义,血洗自己。&/p&&p&&br&&/p&&p&从《大宪章》时代开始,经过反复、激烈的斗争,尤其是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类人取得了胜利。于是,第一、第二类人君臣关系调整,彼此位置互换——第一类人成为第二类人的代理人,第一类人不能随便使用国家暴力机器处置第二类人。&/p&&p&&br&&/p&&blockquote&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blockquote&&p&&br&&/p&&p&《大宪章》中的这一条如果不是最早,也是宪法性文件中较早涉及程序正义的条款。规定这样的条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让贵族们规避来自国王(政府)的法律诉讼的打击。后来的法律实践也将证明程序正义确实有这样的功能。&/p&&p&&br&&/p&&p&再比如,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处处制约国王,同时保证议会的权力。国王在立法、征税、征兵等方面,失去了曾经拥有的绝对权力。很明显,这是第二类人使用法律手段限制第一类人。&/p&&p&&br&&/p&&blockquote&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0、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blockquote&&p&&br&&/p&&p&美国的《权利法案》在这些方面更明显。&/p&&p&&br&&/p&&blockquote&第一条:言论、宗教、和平集会自由;
第二条:持有与佩戴武器的权利;
第三条:免于民房被军队征用;
第四条: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
第五条:正当程序、一罪不能两判、禁止逼供、禁止剥夺私人财产;
第六条:未经陪审团不可定罪以及被控告方的其他权利;
第七条:民事案件中要求陪审团的权利;
第八条:禁止过度罚金与酷刑;
第九条:未被列入的其他权利同样可以受到保护;
第十条:人民保留未经立法的权利;&/blockquote&&p&&br&&/p&&p&&u&&b&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类人控制了国家的实权。他们必然通过这类宪法条文,如此才能确保他们控制的实权不会被第一类人逐步侵蚀,他们不会被第一类人血洗。因为有这样的宪法条文,第一类人被严重束缚,只能老老实实做他们的代理人。如此,第二类人,才能像董事会一样,牢牢控制政权,成为真正掌握国家实际权力的幕后势力。&/b&&/u&&/p&&p&&br&&/p&&p&&br&&/p&&p&&b&&u&这类宪法条文相当于第二类人的免罪金牌。《利维坦》中曾经分析过,最高统治者(或者统治阶级)是不受法律约束的,必然有免罪的技术后门。事实上也是如此。&/u&&/b&&/p&&p&&br&&/p&&p&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u&&b&通过了这类宪法条文,刑法正常运转,打击犯罪的难度急剧增加。&/b&&/u&&/p&&p&&br&&/p&&p&为了实现目的与不择手段的犯罪嫌疑人相比,国家暴力机关在获得线索,抓捕嫌疑人,取得相应证据,提起公诉,进行审批的过程中,必须中规中矩,处处受限,处于跛鸭状态。其中,获得线索、抓捕嫌疑人和取证环节是激烈博弈的环节,这些环节受限,必然严重影响打击犯罪的效果。&/p&&p&&br&&/p&&p&只要人类科技没有达到能够制造时间机器的地步,各种案件就必然难以百分之百还原犯罪过程,就必然存在“冤枉好人”与“放纵坏人”之间的两难选择,就必然存在值得律师争辩的疑点。结合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禁止逼供”这些限制可能存在程序瑕疵的取证的手段,这些疑点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必然难以取得关键性证据,或者即使取得也难以成立。因此,在律师的奋力争辩下,不了解背景的陪审团的裁决,往往倾向于“放纵坏人”。&/p&&p&&br&&/p&&p&此外,强调程序正义,也必然导致律师可以通过程序瑕疵,拖延案件审理,死刑执行,甚至推翻原有的法律裁决。最终,司法过程很容易陷入程序僵局,出现程序正义,事实不正义的情况。&/p&&p&&br&&/p&&p&&u&&b&这种使用层层手段设置苛刻的法律程序,限制刑事诉讼成功率和死刑执行率,默许金钱在诉讼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或者说,强调“绝不冤枉一个好人”的法律思想,必然导致刑事案件办案效率低、破案率低、起诉率低、定罪率低、死刑率低、执行死刑率也低。&/b&&/u&&/p&&p&&br&&/p&&p&&u&&b&限制政府使用国家暴力,这显然对第二类人或者说贵族(骑士、豪强)有利。&/b&&/u&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政治问题,刑事案件解决。再说,许多第二类人,比如教父,本身也不是什么善类。&/p&&p&&br&&/p&&img src=&/0a6aaee00a6bf768a5fdebaa79c4b305_b.jpg& data-rawwidth=&277& data-rawheight=&3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7&&&p&&br&&/p&&p&&u&&b&这时,政府必然同时容忍较高的犯罪率。&/b&&/u&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分析过,来自国家的绝对暴力让大家收起刀剑,心平气和地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一旦国家的绝对暴力缺失,或者受到严重制约的领域,私人暴力必然膨胀。&/p&&p&&br&&/p&&p&&u&&b&统治集团内讧,限制了政权,于是一些作奸犯科的平民,趁机得到了为非作歹的机会。&/b&&/u&&/p&&p&&br&&/p&&img src=&/v2-b07dadaabca58d2fecf1_b.jpg& data-rawwidth=&375&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p&&br&&/p&&p&不过,这些作奸犯科的平民恶棍最初并没有资格享有这种特权。那些与英王签订《大宪章》的人,显然是领主,至少是贵族,不是平民。平民相当于罗马奴隶或贫民,制订法律根本不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免罪金牌是给贵族预备的,不是给平民预备的。对第二类人来说,平民不是贵族,不姓赵,也配杀人不偿命,也配逍遥法外?所以,这种限制国家暴力的立法思想,最终体现到平民身上,让作奸犯科的平民免于受到法律制裁,或者说,贵族(骑士)们为自己留下的技术性后门被平民中的恶棍利用,还需要一个平等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普选权普及的民主进程。&/p&&p&&br&&/p&&p&在普选权普及以前,对社会顶层的统治阶级来说,完全可以考虑设立两种平行的法律制定,不同阶级的人适用不同的法律,做出同样的行为对应不同的条款,受到不同的惩罚。在工业化以前,这是很常见的。&/p&&p&&br&&/p&&img src=&/v2-c93bf8c9b738beb99eee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c93bf8c9b738beb99eee8_r.jpg&&&p&&br&&/p&&p&《双城记》玛奈特医生的遭遇,让我们很清楚在法国大革命之前,贵族和第三等级适用两套不同的法律系统——底层严刑峻法,上层则是法不上大夫(贵族)。&/p&&p&&br&&/p&&p&这种状态直到《悲惨世界》之中冉阿让的时代仍然存在,冉阿让25岁时为了抚养姐姐的7个孩子而偷窃面包,被判苦役19年。沙威警官,这位冉阿让的追捕者,自从假释时见过了主角冉阿让后,便对其穷追不舍,并发誓永不放弃追捕。&/p&&p&&br&&/p&&img src=&/v2-b0de1523c6cbd86ff4c5eb559a42d3a2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b0de1523c6cbd86ff4c5eb559a42d3a2_r.jpg&&&p&&br&&/p&&p&工业化发展,导致全民皆兵,最终彻底结束了实行义务兵役制国家中,一国公民在法律面前有两套标准的做法,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p&&p&&br&&/p&&p&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全球大兵变的一部分。当时除了沙俄,德、法、奥匈、土耳其、日本、意大利都发生了兵变。谁握剑,谁立法。谁有资格参军,谁所在的阶级,就有资格参与法律制定的过程,这是罗马时代就被人认识到的基本规律——否则,一旦国家陷入长期战乱、灾荒等时期,士兵权力增长,必然出现兵变。&u&&b&全民义务兵的时代(比如罗马共和国时期),必然有与之对应的理论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至少在表面上如此。&/b&&/u&&/p&&p&&br&&/p&&img src=&/a4836aadfead4a952e169ba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6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a4836aadfead4a952e169ba_r.jpg&&&p&&br&&/p&&p&&u&&b&于是,平民中的作奸犯科者,也享受到了难以被法律追究的好处。与之对应,第四类人,即平民中老实本分的大多数人,则不得不接受刑事案件(甚至恶性刑事案件)增加,治安下降的结果。&/b&&/u&&/p&&p&&br&&/p&&p&对第一、第二类人来说,民间刑事案件增加并不见得是什么坏事。&/p&&p&&br&&/p&&p&一方面,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完全可以通过雇佣保镖,增加安保投资,住在相对偏远、封闭的社区等方式,消除潜在的威胁。比如,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在自己的住宅周围修墙。比如,希拉里在持枪保镖环绕之中谈禁枪。&/p&&p&&br&&/p&&img src=&/v2-dd74c912af_b.png& data-rawwidth=&715& data-rawheight=&7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5& data-original=&/v2-dd74c912af_r.png&&&p&&br&&/p&&p&&br&&/p&&p&另一方面,平民陷于黄、赌、毒、激烈刑事案件和与之对应的内部矛盾之中,也有利于彼此分化,难于团结起来,产生革命的压力。&/p&&p&&br&&/p&&p&对这些贵族(骑士、豪强)来说,重重束缚政府权力,导致政府对刑事犯罪容忍度高,法律威慑力差,犯罪率高,关他们屁事——只要别伤害到自己就行。相比之下,强调程序正义,保持较低的破案率、起诉率、定罪率、死刑率、死刑执行率,显然对他们更有利。&/p&&p&&br&&/p&&p&&u&&b&限制政府权力,强调程序正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结果,犯罪率上升则是这个结果的必然的负面的外部性。&/b&&/u&当然,定义这个外部性是负面的,是站在第四类人,即老实本分的平民的角度看,而不是站在前三类人的角度看。&/p&&p&&br&&/p&&p&当然,&u&&b&统治的最高艺术之一,是把小团体的利益宣传成全民的利益,并不断给被统治者洗脑。因此,“疑罪从无”、“程序正义”这类显然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观点才会充斥媒体,占领学校,成为社会主流观点。最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产生幻觉,担心自己成为被国家暴力机关构陷的犯罪嫌疑人,忘记自己更大的可能是成来自民间的恶棍盗窃、抢劫、强奸和谋杀的受害人。&/b&&/u&&/p&&p&&br&&/p&&p&说点题外话。&/p&&p&&br&&/p&&p&在政府权力被牢牢束缚的领域,民间权力自然会扩张。&/p&&p&&br&&/p&&p&贵族(豪强)曾经在一个时期承担维护本地治安的任务。这些人维护治安绝不是为了公益,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p&&p&&br&&/p&&p&教父是意大利移民区事实上的领主。他杀人越货,但是他一旦统治街区,就有必要维护街区的安宁。教父的利润来自橄榄油、私酒和赌博。维护橄榄油、私酒和赌博生意兴隆,需要良好的社会治安。这就如同开实体店,不能允许有人来撒泼、耍混、砸场子一样。&/p&&p&&br&&/p&&p&对教父来说,这并不难,他不追求程序正义,只追求事实正义。谁敢在教父的底盘上胡来,教父的打手们就教他学做人。对那些不能从正常法律渠道获得正义的人(比如那个女儿被流氓毁容的殡仪馆老板)来说,教父是他们值得信赖的靠山。&/p&&p&&br&&/p&&p&所以,作为黑手党的首领,教父既干违法的构当,又是许多弱小意大利平民的保护神,深得这些平民的爱戴。&u&&b&他与当地平民之间的关系,与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颇有类似之处。&/b&&/u&&/p&&p&&br&&/p&&img src=&/v2-b0aa5b78dad_b.jpg& data-rawwidth=&516&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6& data-original=&/v2-b0aa5b78dad_r.jpg&&&p&&br&&/p&&p&不过,这种状态在今天发生了变化。金融资本加虚拟经济日益成为资本之王。现代金融骑士和IT贵族统治经济,他们从金融和虚拟经济中获得利润对治安的要求,显然不如教父从橄榄油、私酒和赌博生意中获得利润对治安的要求那样高。&/p&&p&&br&&/p&&p&相比教父,他们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接触更少,他们需要面对的是金融欺诈、赖账、黑客攻击和盗版,而不是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刑事犯罪。&/p&&p&&br&&/p&&p&所以,这些人不必像教父那样主动承担起维护所在街区的治安的责任,成为民间的领主。&/p&&p&&br&&/p&&p&因此,随着经济虚拟化,老一辈教父的隐退,社会治安的普遍下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p&&p&&br&&/p&&p&(下)&/p&&p&&br&&/p&&p&与西方国家相比,从秦汉开始,由于存在强大的中央集权,中国的第二类人(贵族、骑士、豪强)一直不成气候。&/p&&img src=&/v2-7b4df6c511ab27ec7ff85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7b4df6c511ab27ec7ff851_r.jpg&&&p&&br&&/p&&p&中央政府很清楚这些人的存在,必然削弱自己的权威,并形成对现政权的威胁。所以,这类人的势力稍有抬头,中央政府就会全力铲除。反过来,这些贵族(豪强)一旦有机会成为第一类人,也必然反手镇压其他可能的竞争者。这一点,与西方国家贵族(骑士、元老)结成同盟,形成联盟统治完全不同。&/p&&p&&br&&/p&&p&&u&&b&把政府权力束缚到最高,大量的事情民间自己摆平,这显然有利于民间有钱有势的人,不利于中央权威。对中央来说,最大的利益,是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具体说来,是奖励耕战,严禁私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鼓励生产,严打各类犯罪。&/b&&/u&&/p&&p&&br&&/p&&p&中央政权很清楚,一旦基层被贵族掏空,中央政权就会土崩。对中央政府来说,默许民间乡贤存在,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统治基础的一部分,并不是主动放弃伸向民间的管理,而是迫于受落后的劳动生产率严重制约的通讯、交通、财政和武力投射条件,不得不如此而已。对中央政权来说,周期性地使用武力手段或者推恩令之类的非武力手段铲灭、削弱贵族(豪强),是必须做的功课。&/p&&p&&br&&/p&&p&为了维护大一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持对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中央政府必然一面全力削弱贵族(豪强),一面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和各种危害基本社会规则的恶性犯罪。&/p&&p&&br&&/p&&p&因为没有贵族(骑士、豪强)联盟掣肘,所以从秦朝开始,大一统政权可以放开手脚,毫不留情地对待各类犯罪。这并不难,因为总有一款罪行适合潜在的社会秩序破坏者!&/p&&p&&br&&/p&&p&与之对应,其内在政治哲学就是法家思想,轻罪重罚,重罚轻赏,严厉震慑各种犯罪。汉代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过是给法家思想披上儒家的外衣,为铁拳带上天鹅绒的手套,实现外圣内王。&/p&&p&&br&&/p&&p&只要有“不放过一个坏人”的指导思想,办法总比困难多。&/p&&p&&br&&/p&&p&比如,在技术手段落后的时代,中国最早出现了连坐、保甲、户籍制度,实现了网格化管理,限制流动人口。&/p&&p&&br&&/p&&p&比如,地方政府维护治安,守土有责,对命案、大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案督办模式古已有之,各级政府对大案、命案和督办的案件,必须有一个结果,决不能轻易不了了之。破不了案,拿捕快是问。&/p&&p&比如,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时候,抓大放小,集中力量突击大案、要案、枪案、命案,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底限。&/p&&p&&br&&/p&&p&比如,有了维持社会秩序,而不是保护贵族(骑士、豪强)的安全为第一要务的法律思想,执法过程往往向事实正义而不是程序正义倾斜。捕快破案的手段,受到的限制也比较少。&/p&&p&&br&&/p&&p&再比如,周期性的整顿社会治安运动。运动时期,各种犯罪嫌疑人被从重、从快、公开打击。打击往往结合公开警示教育震慑潜在犯罪者,比如在公开场所或者人员密集区将罪犯斩首、弃市,比如使用站笼处死罪犯。&/p&&p&&br&&/p&&p&《水浒传》之中,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成了大案。济州三都缉捕使臣何涛、何清兄弟,因为迟迟不能破案,被县官打板子。后来,他们得到线报抓捕白胜,白胜熬不过苦刑,供出了晁盖等人。一桩大案就此告破。这样的情节,在现代西方司法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即使警方使用了这样的手段破案,犯罪嫌疑人白胜、晁盖等人,也会因为警方取证过程有问题,而被宣布无罪。警方采取的手段,必然被认定为“黑打”。&/p&&p&&br&&/p&&p&与之类似,新选组破获池田屋事件的过程中,也对抓获的嫌疑人俞屋喜右卫门使用了刑讯逼供,并获得重大线索,挫败了尊王攘夷派试图在京都纵火引起骚乱进而挟持天皇的计划,并对尊王攘夷派实施了毁灭性的打击。&/p&&p&&br&&/p&&p&从意识形态上,中国人的信念中,被深深地打上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恶终有一报”的烙印,对犯罪往往心存忌惮。&/p&&p&&br&&/p&&p&在封建时代,这种不遗余力打击犯罪维护大一统之下社会稳定的思想,受到当时落后的生产率的限制。一些民间势力或者犯罪团伙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啸聚山林,占山为王,一些重案犯可以远走高飞隐姓埋名。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这种犯罪分子对抗、逃匿的情况难以实现。&/p&&p&&br&&/p&&p&改革开放前,中国有严密的户口、介绍信制度,各级基层组织深入民间,随时掌握动态,及时获得情报。公检法系统经常使用公审等手段,震慑潜在的犯罪分子。&/p&&p&&br&&/p&&p&现在,有了天网工程,有了全国联网的身份证系统。这些技术手段,与注重实质正义敢下重手,动辄严打的法律思想相结合。犯罪嫌疑人在中国大陆一旦成为被督办的大案、要案,想逃脱法网的制裁是极其困难。&/p&&p&&br&&/p&&p&&b&&u&为什么同等和类似国家中,中国的治安状况要远远好于其他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u&&/b&这与社会结构有关,与法律思想有关。&b&&u&归根结底,因为中国并不存在强调程序正义的贵族(骑士、豪强)统治集团掣肘,所以政府可以放手打击犯罪,在不冤枉一个好人与不放过一个坏人之间,倾向选择后者。&/u&&/b&&/p&&p&&br&&/p&&p&当然,这样做并不是没有副作用的。可以想象,这些维护社会治安的行动中的有些做法,倾向于“不放走一个坏人”,而不是“不冤枉一个好人”,很难否符合西方资本主义革命以后大规模洗脑的人权思想,也未必符合程序正义。与之对应,难免出现一定比率的冤假错案。&/p&&p&&br&&/p&&p&世事无两全,关键在权衡。&/p&&p&&br&&/p&&p&对社会中下层的第四类人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低犯罪率的社会环境,安定的生活。这就是《教父》中的殡仪馆老板求助于教父的原因。因为他很清楚,教父能够给他,美国的民主和法制不能给他的正义和公道,与其信仰美国的法治,不如信仰教父的权威。&/p&&p&&br&&/p&&p&&u&&b&所以,当我们知道中国的法律系统和西方国家存在差异的时候,也应该清楚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自己在这样的法律系统及其规范的社会环境下,获得了什么,对自己是否有利,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b&&/u&&/p&&p&&b&**********************************************************&/b&&/p&&p&补充:&/p&&p&国内国外,一个地区治安最好的标志,第一是房价,第二是房价,第三还是房价。&/p&&p&高房价可以撵走很多流动性大、犯罪机会成本低的社会中下层。&/p&&p&远离市区富人区也可以限制很多没有良好交通工具的潜在犯罪嫌疑人骚扰,这就类似扎克伯格修墙。&/p&&p&以目前的科技,什么样的墙也挡不住决心要翻越的人。但是多了一道高墙,会对作案者增加很多困难,让他们觉得与其翻墙进去,不如找一点更容易得手的目标。
&/p&&p&在法律追究不利的国家,富人深宅大院住在远离市区的郊区的国家,兔子更爱吃窝边草。毕竟,富人区太远,没车去不了;地形不熟,翻墙困难;安防设备技术含量高,不好摆平;富人家里没多少现金,偷东西也不好销赃。
&/p&&p&许多杀人案,都是侵财犯罪或者性侵犯罪的延续。对富人来说,这两项都没有必要。他们不缺钱,也不缺性。穷人不易到达的富人区治安较好,是很容易理解的。
&/p&&p&从美国犯罪率高、犯罪分布高度不均的角度看,既然有安宁和谐的富人区,就必然有犯罪率惊人的穷人区。
&/p&&p&由于掌握实际权力的精英集团住在高档富人区,所以他们对严厉打击犯罪并不太感冒,相比之下,他们更担心政府血洗他们,就像罗马时代军阀血洗贵族那样。
&/p&&p&所以,在立法过程中,他们更愿意不遗余力地限制政府权力——哪怕这样会导致整体犯罪率上升,穷人区犯罪率爆棚。&/p&&p&&br&&/p&&p&————————————————————————————————————&/p&&p&补充:&/p&&p&&br&&/p&&p&日本统治阶级控制的是人,不是钱,采用的是极度的保甲制度,只是有西方制度的一张皮而已。&/p&&p&&br&&/p&&p&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贵族很清楚,如果学习西方贵族控制钱而不是控制人,他们是控制不住社会的——因为他们的财力比西方差远了,西方很容易把手伸进来。&/p&&p&&br&&/p&&p&这种控制,在大正时代尤其强化。&/p&&p&&br&&/p&&p&什么叫终生雇佣制?一辈子在一家企业工作。有一点劣迹,一辈子翻不了身。换企业,必须从头小兵再来。大家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很明显,没有劣迹决不会无缘无故从原先的企业辞职,重新从待遇低下的小兵干起。&/p&&p&&br&&/p&&p&工作基本不变,住在一个地方,很难搬家。家门口要有门牌,表明姓氏,大家都是熟人。有点什么劣迹,所有街坊四邻都知道。全家抬不起头。&/p&&p&&br&&/p&&p&有时,个人惹祸,甚至家里人劝他自杀。他死了,家里人能抬起头来。&/p&&p&&br&&/p&&p&为什么日本军队能发动板载冲锋?因为都是熟人,不冲锋,回去也找不到工作,抬不起头来做人,只能当个半流浪汉,说不定还要被家里人逼着自杀。&/p&&p&&br&&/p&&p&这和美国的人财物高度流通的社会制度是一回事吗?&/p&&p&&br&&/p&&p&不要只看表象,要看到本质。&/p&
作者:neo anderson链接: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说到底,中外社会结构不同。 (上)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让大家对…
谢邀好感动。&br&&br&感觉题主的意思是想了解一些考据、台词类的失误而不是「看啊!后面有一辆汽车!」一类的东西,我就找一些前者吧。&br&&br&当然了想看后者请点这里: &a href=&///?target=http%3A//v./p/%3Fsee_lz%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老版《三国演义》穿帮镜头回顾&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目前进度:&br&&b&1.答教十条&/b& (第55集《立嗣之争》)&br&&b&2.周易摘抄 &/b&(第30集《舌战群儒》)&br&&b&3.歌以咏志 &/b&(第23集 《大破袁绍》)
「特别篇·老曹啊你行不行」 &br&&b&4.称帝刻玺&/b& (第6集 《连环计》)
「特别篇·老曹啊你行不行」&br&&b&5.玉米&/b& (第21集《官渡之战(上)》)&br&&b&6.晋武帝 &/b&(第84集《三分归晋》)&br&&br&慢慢填坑吧。&br&&br&&b&1.答教十条&/b& (第55集《立嗣之争》)&br&&img src=&/5b8f3a0be91a32fad67b610f40e0332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b8f3a0be91a32fad67b610f40e0332c_r.jpg&&&br&曹植:诗文词赋都不消说!只是父王近日,又要考问时政军务,我平日不留心此事,到时恐难以应答。&br&杨修:三公子,&b&据此应答,料无差错,时政军务,&/b&&b&可照此应答&/b&。公子,你看怎样?&br&曹植:人言知君莫如臣,&b&知我父王者,&/b&&b&莫过于德祖也&/b&!&br&&br&纸上写的啥?&br&&br&&blockquote&&b&《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b&丞相李斯曰:……丞相臣斯昧死言:&b&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b&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b&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b&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blockquote&&br&这哪是答教十条,这是&b&焚书坑儒的冲锋号啊&/b&!除了“儿啊,给爹背个课文”以外,曹操问什么问题曹植才能答这个?&br&&br&&b&2.周易摘抄
&/b&(第30集《舌战群儒》)&br&&img src=&/0f06d3f2c08ba12cbd94ff52429ecbd0_b.jpg& data-rawwidth=&832& data-rawheight=&6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2& data-original=&/0f06d3f2c08ba12cbd94ff52429ecbd0_r.jpg&&&br&既然题主刚看完舌战群儒,就补充个这一集的小错吧。&br&&br&省略&b&诸葛亮虐程秉&/b&balabala……只看最后致命一击。&br&诸葛亮:亮知德枢兄乃汝南大儒,也拜读过兄长&b&《周易摘抄》之大作。&/b&但愿兄能做君子大儒,&br&忠君爱国,切莫效仿杨雄等小人之儒,留下千秋万代之骂名啊!&br&&br&问题就出在&b&《周易摘抄》&/b&上,演义里面没有提到,但《三国志》中确有记载:&br&&blockquote&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人也……著&b&周易摘&/b&、尚书駮、论语弼,凡三万馀言。&/blockquote&&br&呃,其实就是写错书名了。总觉得其实编剧知道怎么回事,但用&b&周易摘&/b&三个字不如四个字语气连贯,就改动了一下。不过能把三国志里面的这种细节考虑进去,编剧着实可怕。&br&&br&&b&还没完,再补充个小彩蛋&/b&,背景屏风上的文字是:&br&&blockquote&及反国,郤、吕畏逼,将焚公宫而杀之。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汝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汝为惠公来,求杀余,命汝三宿,汝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惟力是视。——《左传·寺人披见文公》&/blockquote&你猜这一段的前面几句是什么?&blockquote&赵子曰:夫云雷世屯,瞻乌未定,当此时也,&b&在君为君,委质事人,各为其主用,职耳&/b&。&/blockquote&译文大概是:在风雷激荡,天下未定之时,&b&在哪位帝王属下,就为哪位帝王服务,用自己的生命作抵押,各为自己的君主服务效力,这乃是作臣子的职责、本分&/b&。&br&&br&这个典故用在&b&舌战群儒&/b&的背景下,真是讽刺。编剧大人,细思恐极呀。&br&&br&&b&&u&原以为屏风上的文字是唐朝《长短经》的内容,便看做了穿帮,在 @暗香 (对不起我定位不到你)的提醒下,应为《左传》的内容,现已更正为彩蛋,表示感谢!&/u&&/b&&br&&br&&b&3.歌以咏志 &/b&(第23集 《大破袁绍》)&br&&img src=&/e4cb8cd5dacb0_b.jpg& data-rawwidth=&795& data-rawheight=&6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5& data-original=&/e4cb8cd5dacb0_r.jpg&&&br&这次更新个小点,顺便科普个小知识吧,老曹啊你行不行。&br&&br&故事讲的是袁家三子均亡,郭嘉新丧,曹操坐稳中原,慷慨激昂,踌躇满志。在这之后,又加了一段原创情节,即曹操在山上吟诵《观沧海》。这都没什么问题,而且也是很棒的原创剧情,问题就在最后一句:&b&幸甚至哉,歌以颂之&/b&。&br&&br&首先要说,编剧小失误了一下,应该是&b&歌以咏志&/b&,但问题不只是这样,因为&b&「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八个字不应该出现在原诗中&/b&。&br&&blockquote&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八个字常见于乐府四言诗形式性的结尾,原作并不包含这八个字,是应配乐的需要所加上去的(乐府诗是用来唱的),与诗意并无必然关联。——&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FqmHeFThaeNRj8jUZRHjbBqTakTmpwqfiuwX4FIEA-cLxqrIzM0dqwU4Vhlcidlb3D6TCWWoWWg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幸甚至哉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是和乐时加的, 是诗的附文, 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曹操. 观沧海 [A][D]. , 1982.&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CJFDTotal-HYCS.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观沧海--《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年级)》2012年12期&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br&&b&4.&/b&&b&称帝刻玺&/b& (第6集 《连环计》)&br&&img src=&/a500dd601a3_b.jpg& data-rawwidth=&811&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1& data-original=&/a500dd601a3_r.jpg&&&br&这么说吧,老曹一吟诗就出事。现已加入「特别篇·老曹啊你行不行」。&br&&br&这次简要说一下,董卓移都长安,孙坚拾玉玺,十八路诸侯不思进取,曹操追击董卓战败,愤而退盟,退出时吟了一首《蒿里行》,其中有这么一句&b&「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b&(字幕打错了,剧里面无错别字)。可是前一句说袁术称帝,后一句说袁绍刻玺,&b&但这都还没发生呢啊&/b&(详见&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tpsOiDHPGu1KXWJJWIcIuCSDVMDoXheDNIjr6PBP-vLbJp52CMi0bZiC3UgNSuwI_WqL5vGx1Fa2Q3A6Rxo_u_&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蒿里行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真是有些失误呀。&br&&br&&b&5.玉米&/b& (第21集《官渡之战(上)》)&br&&img src=&/e9be5da41aff27d3c908d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9be5da41aff27d3c908d1_r.jpg&&&br&这次更新个老梗哈,曹营中的穿越者吃货少年拿起玉米就吃,可&b&玉米是元明时期传到中国的&/b&。当然了,袁军箭塔士兵不希望曹营中有穿越者的加入,便一箭把他射死了。&br&&br&既然说到了玉米,那就再讲一个幕后小花絮。电视剧拍摄时期,孙彦军、陆树铭、李靖飞三位老师曾一起去景区偷玉米解馋,有趣的是可能由于「武力值」,孙彦军老师被当地农民抓住,陆、李两位老师成功脱逃,还害的大哥交了罚款。还好农民军没有箭塔呀。&br&&br&&b&6.晋武帝 &/b&(第84集《三分归晋》)&br&&img src=&/19d78ef8abc3e97b401f_b.jpg& data-rawwidth=&805& data-rawheight=&5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5& data-original=&/19d78ef8abc3e97b401f_r.jpg&&&br&小失误,死前就有谥号的晋武帝,这就是生不如死吧。&br&&br&&br&对了,在这里顺便推荐个好文章,我很多的引例也是参考于这篇,即 &b&DionGlover 在虎扑原创发表的《&/b&&b&如椽巨笔走惊雷,浪卷英雄又复回——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杂谈》&/b&。这位才是行家,写的多具体我就不夸了,诸位自己看看吧,涨知识。&br&&br&&a href=&///?target=http%3A///562704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椽巨笔走惊雷,浪卷英雄又复回(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杂谈第一部群雄逐鹿)&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5627707.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椽巨笔走惊雷,浪卷英雄又复回(94三国演义电视剧杂谈第二部赤壁鏖战)&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564192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椽巨笔走惊雷,浪卷英雄又复回(94三国演义电视剧杂谈第三部三足鼎立)&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569697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椽巨笔走惊雷,浪卷英雄又复回(94三国演义电视剧杂谈第四部南征北战)&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571374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椽巨笔走惊雷,浪卷英雄又复回(94三国演义电视剧杂谈第五部三分归一)&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571718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椽巨笔走惊雷,浪卷英雄又复回(94三国演义电视剧杂谈后记)&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在此对 &b&DionGlover&/b& 先生表示感谢。&br&&br&&br&&br&待续,抱歉。
谢邀好感动。 感觉题主的意思是想了解一些考据、台词类的失误而不是「看啊!后面有一辆汽车!」一类的东西,我就找一些前者吧。 当然了想看后者请点这里:
目前进度: 1.答教十条 (第55集《立嗣之争》) 2.周易摘抄 (第30集…
鼠疫的危害性大家都答得差不多了,我偏个题,来说说关于鼠疫的一个人&br&&br&&br&&b&国士无双&/b&&br&&br&&b&零、前言&/b&&br&&br&鼠疫在历史上有着三次大爆发&br&&br&第一次,起源于公元542年&br&爆发于查士丁尼大帝统治下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对,就是搞了《国法大全》的那位。&br&&blockquote&在瘟疫传播的高峰期,每天有5000人到10000人染病死亡,总死亡人数在20万人以上,几乎摧毁了君士坦丁堡,并从那里传播到西欧,此后又在地中海地区飘掠肆虐两个世纪之久。人们把这次起源于公元542年的鼠疫称为“查士丁尼鼠疫”(Plague of Justinian),它的流行使欧洲南部1/5的人口丧命,它以后五、六十年间里又有几起流行,估计总死亡人数达1亿人。&br&&/blockquote&(引用部分来自百度,下同)&br&&br&第二次,起源于中世纪,延绵数百年。也正是这一次的恐怖,奠定了鼠疫“黑死病”的恐怖名头。&br&&blockquote&年在欧洲迅速蔓延,患者3~5天内即死,3年内丧生人数达6200万(有的说是3000万),欧洲人口减少近1/4,其中威尼斯减70%,英国减58%,法国减3/4。从年间的欧洲人寿命从30岁缩短到仅仅20岁。直到16世纪末,欧洲每10年就发生一次鼠疫流行高峰。整个16、17世纪,鼠疫仍是威胁欧洲人生命的头号元凶,至少有2500万人死亡。&/blockquote&1664年到1665年,伦敦再次发生鼠疫大流行,鼠疫就是在这次流行中被命名为“黑死病”(Black death)&br&&br&第三次,则来到了我们中国。&br&&blockquote&1894年,香港地区爆发鼠疫,20世纪30年代达到最高峰,波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逾千万人。其中,印度最严重,20年内死亡102万多人。此次疫情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blockquote&&br&&br&&br&&br&&b&一、乱起&/b&&br&&br&1910年,末代大清,&br&鼠疫从西伯利亚肆虐而至,很快蔓延到女真龙兴之地,日俄争霸之锋,中国东北。&br&10月26日,第一例病例报告出现在满洲里&br&10月27日,哈尔滨被鼠疫攻克&br&10月30日,长春告急&br&11月02日,沈阳沦陷&br&11月15日,疫情最严重的哈尔滨,数万中国人聚居的傅家甸因感染死亡人数过多被隔离&br&&br&大清朝野震惊。&br&日俄均以防疫为由,准备抢夺东北控制权,各国外交使团频频施加压力。&br&时任外务部右丞,年仅33岁,因为冷静果断处理1908年伊藤博文案而声名鹊起的政治新星施肇基挺身而出,请求担任防疫大臣。&br&&img src=&/0a568b8d68a4b893adf2d76fcd0a359b_b.jpg& data-rawwidth=&531&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1& data-original=&/0a568b8d68a4b893adf2d76fcd0a359b_r.jpg&&施肇基先生是中国的外交先驱,中国历史上首位美国康奈尔大学学生,先后获得本科、文学硕士以及PHD。作为一位外交家,防治鼠疫只是他的一次友情客串而已。除了之前提到的伊藤博文案,之后他三度担任中国驻美公使(大清一次,民国二次,其中1935年升级为大使后成为中国首位驻美大使),一次担任驻英公使(民国),二战后担任中国联合国代表团高级顾问。&br&而对于中国教育洗礼的同学们来说,他代表参加的最出名的一次会议,是1919年的巴黎和会。参加者除了时任驻英公使的他之外,还有外交总长陆征祥、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驻比公使魏宸组,以及,另一位广为人知的杰出外交官,巴黎和会中国全权代表,时任驻美公使,顾维钧。&br&&br&但是很遗憾,今天,我们的主角不是年少得志的施肇基。&br&施肇基在当上了防疫大臣后,遍邀名医去东北主持防疫工作。&br&但是均遭到了婉拒。&br&行医而已,谁也不希望把自己搭进去。&br&直到他找到了那个比他还年轻2岁的医生。&br&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年仅31岁的他带着自己的助手兼学生林家瑞以及简单的医学仪器,&br&两个人迎着汹涌的逃难人潮,向东北出发。&br&日,平安夜,到达哈尔滨,一座已经被鼠疫统治的死城。&br&&br&鼠疫可以肆虐多久?&br&第一次爆发是2个世纪&br&第二次爆发是4个世纪&br&而这一次在哈尔滨,这位医生到来之后,仅用67天,就将鼠疫扼杀。&br&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br&国士无双,伍连德。&br&&img src=&/abf7b2faab9ecd5fd5f8f_b.jpg& data-rawwidth=&362&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2&&&br&&br&&blockquote&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blockquote&&br&&br&&b&二、缘生&/b&&br&&br&施肇基作为中国近代史首批学霸,手握康奈尔三个学位外加首位康奈尔中国毕业生的名头,自然可以藐视众生的。&br&但是正所谓人间自有妖孽在,学霸之外有学神。&br&第一个进入剑桥的华人,24岁就拿到剑桥大学5个学位(医学学士、文学学士、外科学硕士、文学硕士、医学博士)的伍连德呵呵一笑。&br&很遗憾,严格来说,他不是中国人,只是华人。&br&伍连德,字星联 ,187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当时为英属),祖籍广东新宁。&br&1896年,17岁的伍连德获得维多利亚女皇奖学金,赴剑桥大学学习。&br&1903年,7年时间拿下5个学位,师从诺贝尔奖得主Elie Metchnikoff教授与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教授。&br&1905年,伍连德与施肇基相识。谁都没想到,5年后他们会再一次站在一起。&br&1907年,28岁的伍连德受袁世凯邀请,归国担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br&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将和大多数首批留学生一样,&br&在此后数十年的历史巨变中,如无根之萍,随波沉浮,&br&最终化成一声悲叹,飘散在图书馆厚厚的典籍杂文中。&br&但是,1910年底,在离日,20世纪中国历史剧变的开始仅仅不到一年,&br&他出现在了哈尔滨。&br&这一刻,命运选择了他,&br&或者说,他选择了命运。&br&&br&&blockquote&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br&——《孟子·公孙丑上》&/blockquote&&br&&br&&b&三、狂澜&/b&&br&&br&2003年,非典爆发。&br&历时四个月,内地13亿人口中,共确诊5327例,死亡349人。&br&帝都全城恐慌,人心惶惶,不可终日。&br&口罩、白醋、板蓝根飙至天价,千金难求。&br&军队出动,仅仅数日,小汤山医院拔地而起,京城各大医院专家入驻。&br&全国各地组织顶尖医疗团队赴京增援。&br&全球实验室马力全开,以求找出病源。&br&举国之力,抗击非典&br&&br&1910年,东北鼠疫。&br&东北1400万人口,最终死亡6万余人,感染者不计其数,仅傅家甸死亡就超过总人数1/4。&br&东北地区甚至没有像样的西医医院,医生数量将将达到两位数。&br&横尸遍野,疫水横行。&br&口罩手套很少人使用,对于文盲率接近100%的中国人来说,“传染”“隔离”实在是很难理解。&br&千里之外,英国一个叫弗莱明的年轻医生刚刚取得了自己的外科资格证书,并决定留在母校跟随老师,从事痤疮和梅毒的免疫研究。&br&直到19年后,他才在因缘际会之下,发现了抗生素。&br&当时的东北,药品储备基本是个笑话。&br&而伍连德手上,只有自己的学生,和之前在东北的两位连“接触患者时自我保护”都不知道的医生。&br&时值年末,除夕很快到来,大批闯关东的汉子们要带着他们一年的收成,带着他们的老婆孩子,以及带着他们身上的鼠疫杆菌和因为鼠疫死亡的亲人的尸体,回到关内。&br&全国大爆发近在眼前。&br&&br&伍连德到达后立刻用英文电报向施肇基报告了现状:&br&(1)医无素养之困难;&br&(2)药品无储备之困难;&br&(3)财政应付不及之困难;&br&(4)病院隔离筹备不及之困难;&br&(5)断绝交通之困难;&br&(6)焚毁尸体、物品隔离之困难。&br&&br&无人、无药、无钱、无地、无权、无力。&br&&br&&blockquote&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br&——《孙子兵法》&/blockquote&&br&&br&对面是肆虐人间上千年的妖魔,&br&这边,只有一己之力。&br&&br&&blockquote&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深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br&——《亮剑》&/blockquote&&br&&br&浮云生死,此身何惧!&br&战斗,开始了。&br&&br&&br&&b&四、谋定&/b&&br&&br&北里柴三郎,日本细菌学家。&br&履历无比炫目:师从发现了结核杆菌的德国科赫教授,世界首位分离出破伤风杆菌(1889),将免血清免疫的方法应用于白喉和破伤风的治疗,开启了血清学领域。回国后自建细菌研究所,指导志贺发现了志贺杆菌(1898),后在如今日本的首相摇篮,庆应义塾,创办了医学部。自己也加授男爵。&br&而在他履历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来自于1894年,第三次鼠疫爆发之后,分离出了鼠疫的致病原——鼠疫杆菌。&br&&br&在当时的医学界,在对鼠疫杆菌进行了初步研究后,以北里柴三郎为首的科学家们普遍认知是鼠疫是由鼠传染给人的,而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br&因此,对抗鼠疫的方法也非常简单:灭鼠!&br&&br&伍连德到了哈尔滨,很快发现了问题。&br&哈尔滨的冬天动辄零下数十度,老鼠怎么会大规模活动?&br&就算天地有异变老鼠乱跑,跑一次也应消停了,怎么疫情还在不断加重?&br&&br&他仔细调查了爆发最严重的傅家甸,发现发生在这一区域瘟疫之疫源,来自满洲里的一个俄国人和当地人捉土拨鼠的窝棚。&br&土拨鼠,亦称旱獭,属啮齿类,主要生存在蒙古、俄国贝加尔湖和中国东北地区,是一种穴居于干燥寒冷地带的小动物。要注意的是,学名是旱獭,和老鼠并不是同一个物种。&br&&img src=&/0f8dd61c50dfae37ceabca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当时的东北,尽管俄军新败于日本,仍有大量俄国人在此。俄国人钟爱紫貂皮毛制作的各类服饰用于御寒。可人多貂少,一皮难求。而中国自古以来悠久的山寨传统,自然有许多精明之士想到了皮毛肤色相近的土拨鼠来代替紫貂。到了1910年,市场上的假紫貂皮已经到达了令人瞠目结舌的250万件。&br&伍连德立刻让助手想办法找来土拨鼠进行研究。&br&&br&12月27日,一位旅店的店主患鼠疫而死。&br&伍连德赶到后,立刻问小厮:之前是否有皮毛商人入住?&br&小厮说:有,一周前刚走。&br&&br&传染链渐渐浮出了水面,接下来只需要在死者和土拨鼠体内找到鼠疫杆菌,就能明确病魔所在!&br&但是当时清政府禁止尸体解剖,同行的两位医生极力劝阻,伍连德不为所动,毅然不顾风险,和助手二人就地解剖尸体,获取了重要的脏器和血液标本。&br&回到实验室,在显微镜下很快在器官,尤其是心、肺和血液中发现了大量的鼠疫杆菌!&br&经过培养,三天后出现了大量鼠疫菌团。&br&而与此同时,在土拨鼠体内,也发现了大量鼠疫杆菌团!&br&&br&伍连德确定这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和唾液的传染,而并非鼠传染给人。&br&立刻给施肇基发电报,要求想办法让政府予以配合进行隔离。&br&在他的心中,征服鼠疫,指日可待。&br&&br&&blockquot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br&——《史记·高祖本纪》&/blockquote&&br&&br&&b&五、惊变&/b&&br&&br&在施肇基的支持下,伍连德开始对哈尔滨进行全面布控,尤其是傅家甸所有的公共设施,旅馆、饭店、商店,均全面消毒,对病人和家属实行严格的隔离,对有可能接触病人者,必须呆在家里自行隔离。&br&然而很遗憾,当时在东北的话事人,并不是中国人。&br&而是把东北当成了殖民地的各国友人们,尤其是日本及俄国。&br&想要控制疫情,必须争取到他们的支持。&br&&br&伍连德首先拜访了俄国时任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将军。俄国当时已经派了医学专家依沙恩斯基过来。所以拜访时,二人并不相信一个来自中国的医生会有什么样正确的看法。&br&但是伍连德张口就是流利的英语,让二人震惊不已,收起了藐视之心。伍连德告诉他们,他已经通过尸体解剖、样品观察以及细菌培养,得出了此地流行鼠疫的结论,并阐述了该病菌是通过呼吸和唾液传播方式。霍尔瓦特出于保护俄侨的考虑,很快就将1300节火车车皮(内置取暖火炉)批给了伍连德医生,使医生有了一个较宽裕的临时疫病隔离所。伍连德说服那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并陆续将他们安置到这里。病人则送到防疫医院。相关家属和一般接触则在家里自行监测。&br&&br&接下来是日本。哈尔滨瘟疫刚刚爆发之际,日本同样也派了一名医生来调查。这位医生,恰好就是北里柴三郎教授的学生。同样,出身名门大派的他看不起来自中国的赤脚医生们。&br&直到伍连德的助手林瑞生告诉他,伍连德医生是剑桥大学毕业的博士。&br&但是,他仍然坚持着师门的“鼠疫源于鼠传染人”的思想,在之前已经解剖了数百只老鼠,并请伍连德观看他解剖老鼠的样本,坚持认为自己没有从一只老鼠身上发现鼠疫杆菌。因此,哈尔滨流行的并不是鼠疫。&br&对方毕竟是鼠疫杆菌鼻祖的得意门生,伍连德深感难以说服对方,只得做罢。&br&&br&日,政府第一批增援赶到。&br&仅有一人。&br&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法国人梅斯尼。时年45岁,比伍连德大13岁。&br&与日本人一样,傲慢的法国人并不相信伍连德的“人人传染”的说法,坚定地认为灭鼠才是唯一可行的防疫方法。在谈话中,他控制不住自己,面对伍连德挥舞双手,瞪大眼睛喊叫:“你这个中国佬竟敢蔑视我,目无你的尊长。”甚至还要与伍连德抢夺防疫控制权。&br&&br&无人信,无人服,隔离工作举步维艰,鼠疫发病和死亡人数每日飙涨,人人自危,户户惊恐。&br&伍连德陷入了绝境,向施肇基求救。&br&施肇基上报清廷。然而,在那个西方医学远盛于东方的年代,无数西方专家的反对下,一个仅仅初出茅庐的伍连德的说法,又如何能够让清廷大人们相信呢?&br&&br&历史在此时展现出了它黑色幽默的一面。&br&当时已经有很多人逃回了关内,鼠疫的恐慌开始在全国弥漫。&br&东三省与北京近在咫尺,清廷也开始了恐慌,担心有朝一日,这个恶魔狞笑着扑向紫禁城。&br&而伍连德所提出的隔离患者,全城戒严的方法让清廷大喜过望,&br&对施肇基的奏章,毫不犹豫地批准,直接任命任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并且免去梅斯尼职务。&br&&br&但是仅仅有朝廷的支持是不够的。&br&阎王好见,小鬼难缠。&br&想要真正掌握话语权,还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br&&br&而历史再一次垂青了伍连德,用另一个人的生命,为他扫清了所有障碍。&br&这个悲剧人物,就是梅斯尼。&br&被清廷停止职务后,不甘束手的梅斯尼去了俄方医院,现场查看病人。为防止感染鼠疫,他戴上了白袍、白帽、胶皮手套来隔绝一切可能的与老鼠接触的部位。&br&但是很遗憾,他仍然没有相信,那个比他小13岁的年轻中国医官所说的,鼠疫会通过呼吸和唾液传染。&br&所以,他没有戴口罩。&br&&br&1月5日,梅斯尼被停职后立刻去看病人,之后从医院回到住处,一切正常。&br&1月8日,梅斯尼开始出现低热,头痛,发烧。夜里烦躁不安。&br&1月9日,凌晨开始出现咳嗽伴有咳痰。立刻被送至俄方医院抢救。&br&1月10日,注射免疫血清,连续治疗24小时后病情仍在加重,开始大量咯血,很快失去意识。血中检测出鼠疫杆菌。&br&1月11日,梅斯尼死于鼠疫。距离他来到哈尔滨,仅仅9天。&br&&br&梅斯尼之死震惊了所有在哈尔滨的各国使馆,以及当地政府。&br&如果连中国医学最高学府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都不能幸免,那么没有人是安全的。&br&在死亡的恐慌下,关内来的医生们得到了无比的优待,政府高官们甚至腾出自己的官邸,请他们和自己同吃同住。&br&而伍连德,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信任。&br&&br&尽管在大人们的眼中,这些关外匪民的生死远不及自己身家性命紧要。&br&但无论如何,在清廷、当地政府和霍尔瓦特的强力支持下,防疫控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br&&br&&blockquote&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br&——《留侯论》&/blockquote&&b&&br&&br&六、烟横&/b&&br&&br&为了控制疫情,伍连德将傅家甸划分为四个区域,隔离监控。&br&开始训练大量医务人员取代警察进行疫情监测。&br&同时,调动了数百名军队及警察封锁隔离区,尤其严禁毛皮商人进入。&br&最重要的是,有了人事大权之后,果断撤职了一些无能的医官和隔离区官员。&br&&br&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杀伐决断之下,渐渐稳住了人心。&br&但是面对鼠疫,仅仅有雷霆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千金妙方。&br&&br&尽管已经隔离,但是城中死尸无数,卫生状况极差,处处危险,步步惊心。&br&&br&伍连德在梅斯尼的死上汲取了足够的教训,开始设计了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br&这种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他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确保口罩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市民。&br&这种口罩,后世被称作“伍氏口罩”&br&&img src=&/e0ed58032ebb997b19a57c05c284621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0ed58032ebb997b19a57c05c284621e_r.jpg&&(图片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史学教研室副研究员马学博)&br&&br&学过生物的同学都知道,&br&传染的三大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r&&br&易感人群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不是外星人,都是鼠疫的易感人群。&br&口罩解决了传播途径问题,那么最后,就到了解决传染源的时候了。&br&其时土拨鼠已不多,真正威胁最大的传染源,是那些死尸。&br&由于死亡人数过多,且冬天木材紧缺,大量死者无法下葬,随意抛在街道中。&br&伍连德当机立断,上书请求准许火葬。&br&&br&&br&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国土葬改革拉开大幕。&br&其时中国刚刚经过建国后近三十年动乱,尤其是十年浩劫已将旧社会的礼义廉耻冲击地七零八落。&br&就在这种情况下,火葬推进的过程中,仍然产生了无数阻力,在基层,火葬和计生成为了官民对抗的焦点,全国各地每天都爆发着流血事件,延绵十余年。&br&&br&而在1911年的清朝,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更是最根本的伦常道德。&br&伍连德的提议掀起了轩然大波。&br&幸运的是,他的身后,始终站着那位比他大两岁的友人,施肇基。&br&靠着自己精纯的政治手段和圆滑的外交技巧,加上鼠疫巨大的恐慌,施肇基成功说服了清廷,同意将弃尸予以火葬。&br&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br&&br&日,大年初一。破旧岁,迎禧福。&br&傅家甸却全无过节氛围。&br&24000名中国人里,已经有超过1/4死于鼠疫。&br&两千多具疫尸曝于荒野。&br&防疫人员将尸体堆成22堆,每堆100具。&br&伍连德要求文武官员全数到场,同时还有大量百姓围观。&br&倒上煤油,开始了中国历史上首次集体火化。&br&&br&同时,大量发放传单,鼓励百姓在新年里多放鞭炮。&br&不仅仅在心理上让百姓们有了消灾辟邪的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利用鞭炮散发出的硫磺味道灭菌,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尤其是在全城燃放鞭炮,对弥漫在空中的病菌是一次极好的驱赶和灭杀。&br&&br&2月6日,俄医务总监马里诺夫斯基医生扺哈,经过认真考察,他立即在俄侨聚居地效仿伍连德的做法,开始焚烧病尸。俄国人共焚烧了1416具疫尸,其中1002具是从坟墓中挖掘出来后,再进行焚烧。&br&同时,也对疫情严重地区患者接触过的家具、生活用品等一并焚烧。&br&&img src=&/1e7f415be2d7c7c803d767c3a2404109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2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1e7f415be2d7c7c803d767c3a2404109_r.jpg&&(图片来自《中国医史》,王吉民,伍连德著,1932年出版于上海)&br&&br&&blockquote&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br&——《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blockquote&&br&&br&&b&七、辟易&/b&&br&&br&焚烧过后,全城死亡人数急速下降,感染者也越来越少。&br&日,距离伍连德到达哈尔滨67天。&br&深夜,所有防疫人员聚集在总部内,就像《环太平洋》的基地一样,仰头观看时钟。&br&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爆发出热烈的欢呼。&br&24小时内,哈尔滨无一例死亡,无一例感染。&br&之后数日,均无感染及死亡。&br&&br&伍连德宣布,解除对傅家甸的隔离。&br&并亲率防疫人员走进居民区看望市民。&br&百姓走上街头欢庆,喜极而泣。&br&劫后余生,恍若隔世。&br&&br&此次东北的鼠疫流行,共吞噬6万余条生命,其中傅家甸为7200余人。&br&在此次防疫行动中,参与工作人员2943名,297人殉职,其中包括梅斯尼医生。&br&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住了鼠疫,用自己的生命为后来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研究资料。&br&让我们对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br&&img src=&/d3b651bb42c26cc7c7f28_b.jpg& data-rawwidth=&478&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8& data-original=&/d3b651bb42c26cc7c7f28_r.jpg&&(图片来自《中国医史》,王吉民,伍连德著,1932年出版于上海)&br&&br&鼠疫结束了,但是伍连德的工作还没有结束。&br&根据在这次鼠疫中得出的成果,他提出了一项改变了鼠疫研究史的学说:肺鼠疫。&br&从这项理论开始,鼠疫在后世的研究中逐渐分成了腺鼠疫(鼠传染人),肺鼠疫(人人之间可传染),败血症鼠疫等等。&br&&br&日,他邀请11国专家,于沈阳召开了“万国鼠疫大会”&br&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召开国际学术会议。&br&年仅32岁的伍连德被推选为大会主席,而担任副主席的,正是鼠疫鼻祖,北里柴三郎。&br&会议上,伍连德主持,与各国专家共同完成了500页的《1911年国际鼠疫研究会会议报告书》&br&&img src=&/b42d9e690b1e9d4c01d350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b42d9e690b1e9d4c01d350_r.jpg&&&br&&img src=&/bcda13a1afcd2f630d7edd6b0c90d8d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cda13a1afcd2f630d7edd6b0c90d8d9_r.jpg&&(图片来自《中国医史》,王吉民,伍连德著,1932年出版于上海)&br&&br&&img src=&/6ec0be109bff74e6479cf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ec0be109bff74e6479cfa_r.jpg&&&br&(大会会议录,图片来自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程光胜)&br&&br&&br&1913年,他整理的相关文章发布在了医学顶级杂志柳叶刀《Lancet》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位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人。&br&&img src=&/5a55ba7e4bdf281f6c13f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5a55ba7e4bdf281f6c13f_r.jpg&&&br&&br&&br&&br&&br&&br&1926年,他将自己的疾病资料整理出版:《A Treatise on Pneumonic Plague》(Geneva: League of Nations, Health Organization, 1926,肺鼠疫论述)。这部480页的鼠疫理论专著,正式创立了“肺鼠疫”学说,被誉为“鼠疫研究的里程碑”&br&&br&&blockquote&“威德遐被,四方宾服” “成功骏烈,卓乎盛矣!”&br&——《成祖本纪》&/blockquote&&br&&b&八、百战&/b&&br&&br&1918年,乱世开端。&br&刚刚当上山西王不久的阎锡山,之前在段祺瑞和孙中山护法军的战争中站在了段祺瑞一方,最终导致手下精锐第一混成旅全军覆没。只得老老实实在山西休养生息。&br&然而,命运却没有给他修养的机会。&br&日,北洋政府接到急电,山西鼠疫爆发。&br&但是好在,命运给他关上了门的同时,还给他开了一扇窗。&br&这扇窗的名字,叫做伍连德。&br&&br&北洋政府委派伍连德全权负责。&br&在伍连德的指导下,&br&1月5日,山西军政当局下令“遮断交通,严密检查,则南下行旅不可复返”。&br&之后,阎锡山调动所有部队,围绕疫情最严重的临县组织起三条防线。&br&时近年末,无数商旅企盼归家。&br&但是在军队的强力弹压下,疫情没有过度蔓延。&br&虽然蔓延28县,导致2667人死亡(多为疫情中心的临县及兴县),&br&但是,疫情在蔓延74天后,即被扑灭。&br&&br&1920年10月,东北鼠疫再起,仍然是从满洲里传至哈尔滨。&br&驻守东北多年的伍连德早有准备,尽管在乱世,手中无权无钱无人,仍然成功将死亡人数控制在5000人以内。&br&&br&1911年万国大会后,他被皇帝亲自加封医学进士。&br&国际医学联盟授予“鼠疫斗士”称号。&br&晚年梁启超评:“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br&&img src=&/75ac226a1f3_b.jpg& data-rawwidth=&991&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1& data-original=&/75ac226a1f3_r.jpg&&梁启超手书&br&&br&&br&&br&鼠疫的战争结束了。&br&但是仍然有许多战场等着他去开拓。&br&&br&他先后两次杜绝了哈尔滨霍乱的大流行,杜绝了上海爆发的中国最大的霍乱的流行。&br&他负责成立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陆续接收了各沿海、沿江口岸的检疫机构。&br&&br&他一生致力于禁毒事业,无奈在那个鸦片泛滥,甚至民间流传着鸦片能预防鼠疫的年代,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br&&br&他专注于中国医学的发展,担任中华医学会会长,&br&亲手创建了北京中央医院,即今日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担任首任院长。&br&作为中方代表,陪同并说服洛克菲勒基金会考察人员,建立了协和医学院和协和医院。&br&&img src=&/ce36ea478fef489ff9712a_b.jpg& data-rawwidth=&365&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5&&伍连德博士与洛克菲勒基金会Welch 医生和 Victor G. Heiser 博士在PUMC。(礼露 供图)&br&&br&&blockquote&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r&——《从军行》&/blockquote&&br&&b&&br&九、衣锦&/b&&br&&br&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br&在上海主持防疫工作的伍连德,被日军飞机炸毁了他在上海的寓所,妻子黄淑琼去世。&br&他被迫离开了中国,回到了故乡,马来西亚的槟城。成为了一位普通的医生。&br&终其一生,再也没有回到过他为之付出了青春与热血的东北。&br&&br&1959年,剑桥大学出版了他的英文自传:《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鼠疫斗士:一个中国医生的自传)&br&尽管今日,很多人认为他只是华侨,&br&但是在他心中,自己就是一位中国人。&br&&br&而写作这部传记的提议,来自一个更加为我们所熟知的名字,伍连德的剑桥师弟,李约瑟。&br&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一个问题,&br&后来,这个问题在当代的中国大学考场上折磨过无数大学生:&br&“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br&没有人能够回答。&br&但是,曾经有一个人,用他伟大的努力,证明了中国人,也可以在科学领域做到世界顶尖。&br&只是当时,这个人已经无法再回答了。&br&日,槟榔屿邹新庆律卅九号,一位伟大而平凡的医生因心脏病逝世。&br&1月27日,《泰晤士报》写道:伍连德是“流行病的英勇斗士”,“伍连德的逝世使医学界失去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毕生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无以回报,我们将永远感激他。”&br&&br&&br&&img src=&/ffee178ea52_b.jpg& data-rawwidth=&109& data-rawheight=&1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9&&&br&&blockquote&“The Old China, to which the author had devoted the best part of his life, from the later days of the Manchu Dynasty through the formative years of the Chinese Republic until the collapse of the Kuomintang regime, is still fresh in the minds of many, and it is hoped that the ascendency of the new Chines People’s Government may result in the continued happiness and prospersity of that great country, which in the course of its
years of history has seen so many triumphs and vicissitudes before achieving its present status in this everchanging world.”&br&  Wu Lien-Teh&/blockquote&
我曾经将我的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那一切在许多人的脑海里记忆犹新,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文明古国,历经世世代代的兴衰荣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的希望她能更加繁荣昌盛。&br&
伍连德&br&&br&&br&&blockquote&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首万里,故人长绝。&br&——《贺新郎》&/blockquote&&br&&b&&br&十、沧桑&/b&&br&&br&诺贝尔奖规定,获得提名但未获奖的科学家只有在颁奖50年后才能解密。&br&在2007年,诺贝尔官方公布了年的所有获得提名的科学家。&br&在生理和医学奖中,50年来,只有一位中国人的名字出现在这份名单中。&br&他获得提名的理由是“Work on Pneumonic Plague and especially the discovery of the role played by the Tarbagan in its transmission”&br&193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提名:伍连德。&br&&br&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r&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br&后经多次修订,覆盖了所有常见传染病。&br&无数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如艾滋、甲流、非典、梅毒、血吸虫病、炭疽、结核、伤寒、猩红热、狂犬病、乙肝、疟疾等等,都排在了乙类传染病。&br&危害最大的甲类,始终只有两种,&br&鼠疫,霍乱。&br&鼠疫,又名:一号病。&br&&br&在21世纪初的一个无所事事的日子里,&br&我坐在图书馆民国史书架旁,看着军阀们在纸卷油墨中纵横驰骋。&br&直到,翻到了一本《国士无双伍连德》。&br&“这货是谁?国士无双?打仗像韩信一样厉害?我怎么没听说过?”&br&我自言自语,打开了这本书,走进了百年前一位前辈的世界。&br&&br&民国,不仅仅有北洋军阀,文学大师&br&也有着举世闻名的科学家。&br&然而今日,我们熟知鲁迅巴胡适的轶事,了解中正百川的趣闻,&br&却没有人曾经记住那位拯救了无数人民的医生。&br&&br&杀戮者长享纪念,作文者永垂不朽。&br&救人者,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br&&br&&blockquote&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br&——《临江仙-渔樵问答》&/blockquote&&br&完。&br&&br&&br&&b&参考文献&/b&&br&1、《国士无双伍连德》王哲著,2007年出版&br&2、《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伍连德著,程光胜等译,2011年出版&br&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本土发表最高国际顶级期刊的人是谁?》科学网秦逸人博客&br&4、《铭记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科学网秦逸人博客&br&5、《伍连德医生——纪念伍连德医生扑灭东北鼠疫100周年》阿成,光明日报,日12版&br&6、《国家与地方的公共卫生——以1918年山西肺鼠疫流行为中心》曹树基,《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br&7、《伍连德博士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礼露,中新网日&br&&br&&b&谨以此文致敬伍连德先生&/b&&br&&b&未经授权,严禁转载!&/b&
鼠疫的危害性大家都答得差不多了,我偏个题,来说说关于鼠疫的一个人 国士无双 零、前言 鼠疫在历史上有着三次大爆发 第一次,起源于公元542年 爆发于查士丁尼大帝统治下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对,就是搞了《国法大全》的那位。 在瘟疫传播的高峰期,每天有5…
&p&先上一张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水系图。&/p&&br&&img src=&/v2-6baea0e5ae83c0df24d73e_b.jpg& data-rawwidth=&5000& data-rawheight=&36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0& data-original=&/v2-6baea0e5ae83c0df24d73e_r.jpg&&&br&&img src=&/v2-bf1d5be708ca26fd61f033_b.jpg& data-rawwidth=&3880& data-rawheight=&2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80& data-original=&/v2-bf1d5be708ca26fd61f033_r.jpg&&&p&有一张更高清的水系图,由于太大,上传不了。&/p&&p&需要的可以去下载&a href=&///?target=http%3A//www./col/col745/index.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ol/col745/&/span&&span class=&invisible&&index.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还有各省均有测绘与地理信息局,进去找“标准地图服务”有的省会提供水系图地形图等(没有版权才是最主要的)。&/p&&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发现中国 - 历史人文地图制作分享 &i class=&icon-external&&&/i&&/a&。 有兴趣自己可以去创建地图,历史上的战争等都可以。&/p&&p&&a href=&///?target=http%3A//worldmap.harvard.edu/chinam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inaMap&i class=&icon-external&&&/i&&/a& 一个查城市经济相关内容的时候常用的地图工具。&/p&&p&先从华东地区开始说起(江浙沪皖)&/p&&p&朱元璋刚建立明朝的时候,定都南京。为了拱卫京城,打造了一个南直隶(江南省),主体是今天的苏沪皖。&/p&&img src=&/v2-ec004fc61f43d247c6ce50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4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p&南直隶核心区是&b&太湖平原&/b&。至今还是中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p&&p&本来杭嘉湖地区也是江南省的,后来浙江太小了,就把杭嘉湖地区给了浙江。(注,此处有误,江南省曾经包括过湖州和嘉兴,并没有包括过杭州,杭州一直是浙江的。谢谢&a href=&/people/xie-yi-hui-82& class=&internal&&心力交瘁的指出&/a&)&/p&&br&&p&请注意此时黄河的走向,经过&b&徐州。&/b&&/p&&p&作为中国自古以来的经济核心区,首都所在地,江南省设立之初就有个重要目标就是保卫大明帝国的核心区域之一,太湖平原和京杭运河南段。&/p&&br&&p&江南省的北部以&b&徐州&/b&为界,西部以&b&安庆&/b&为界。&/p&&p&为什么是这两个地方?&/p&&br&&p&先来看看安庆。&/p&&br&&img src=&/v2-70ddcd2248c9eb_b.png& data-rawwidth=&1592& data-rawheight=&12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92& data-original=&/v2-70ddcd2248c9eb_r.png&&&p&地图一眼看出,如果敌人从西方进攻,安庆是必经之路。&/p&&br&&img src=&/v2-51c40e3cbf_b.png& data-r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皮卡剧伸手党骗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