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被遗忘的帝国民族分析加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哪个游戏里的

[原创]抗日游击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
导读:从另一个角度回答楼主的提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领导的抗日游击战是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针对第二个问题做祥答。
四个方面说明;
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是人民战争的一部份,毛主席一直倡导战争的‘伟力在于人民’,游击战的精髓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形成虽然分散,但范围广阔的基层抗战局面。
二;共产党在开展游击战的过程中一直把创建,建设,巩固的农村基层政权放在首位,这是共产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拥有稳固的基层政权,才是坚持长期抗战的基础和保证。把
从另一个角度回答楼主的提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是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先说第二个问题。五个方面说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性和意义;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是人民战争的一部份,毛主席一直倡导战争的‘伟力在于人民’,游击战的精髓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形成虽然分散,但范围广阔的基层抗战局面。二;共产党在开展游击战的过程中一直把创建,建设,巩固的农村基层政权放在首位,这是共产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拥有稳固的基层政权,才是坚持长期抗战的基础和保证。把坚持游击战和建设根据地互相融合,相辅相成,齐头并进,互相依靠。形成一股打不烂的基层力量。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不是某种单纯,片面的战术,而是一个战略,把游击战提升到战略高度,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首创。四;共产党把一块块割裂。分散的游击区最后扩大成为一个个独立,稳固的解放区,抗战后期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大反攻,最后取得全面抗战的胜利。解放区的建立客观上也为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根基和实力。仅仅3年时间共产党就夺得天下,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这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国历史发展到那个阶段的必然。共产党领导抗日游击战和国民党正面战场共同并肩作战,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揭示了人类社会一个颠仆不破的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五;游击战略是我军在弱小的时候,为了打击敌人,有效保存自己。中央面向全军发出的总体最高作战战略,当然,在此作战原则基础上,并没有排斥其它有效的作战手段。根据战场的实际状况确定战术原则。比如游击战,运动战,破熄战,伏击战,战术选择在于灵活运用。能歼灭敌人的战术就是最好的战术。有条件实行运动战的,就打运动战。没有条件的就打游击战。一切以打击敌人,有效保存自己,取得胜利为标准。正确的理解游击战的含义,远远超越了普通的战术级原则,上升到游击战略高度。毛泽东为此专门发表过(论抗日战争的游击战略问题)一文指导全军作战。民心所向,最后一定众望所归。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成了全民族的抗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团结在一起,把全国的民心懝聚起来,这是抗战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和决定性因素。正如老蒋所言,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抗日战争的现实揭示出;偌大的中国为什么会被侵略,抗战为什么打的艰难异常。因为鸦片战争后一直到抗战爆发前,中国人一直缺少团结和抗争的精神,并且在不断的内战,内耗,把国力和民力都耗空掉了,是抗战唤醒了中国人的团结和抗争精神。只有团结,强大和抗争,中华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内容于
2:09:03 被汉之风编辑
43楼中共台北支部委员同样是游击战争,国民党军就学不来,玩不转。而在共军手里,却玩出了花样,玩出了艺术,把游击战争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样是中国人,台湾的国民党遗少们,至今不理解中共是如何在日伪敌后发展的,以至于在抗战胜利后,共军已经发展到不可忽视的规模,可与国府讨价还价的地步。最后只好一言以蔽之曰:游而不击。17楼41楼说出了无可辩驳的事实!!!很鄙视那些妄想把历史搅浑的国粉脑残!如果不是中共竭力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一切爱国人士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使中国抗日力量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大拳头,是中共的委曲求全,才成就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粉碎了日本的疯狂计划,打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新局面,中国人民的苦难还不知要啥时候是个头!!!直到现在还认为如果那时是中共在领导全中国抗日,那人民会少受几年鬼子的残害,英勇的抗日将士们也会少流血牺牲!!!现在有些是真正想要搅浑历史的家伙,有些确是没文化没见识却又想哗众取宠出风头的家伙,听到几句歪理学说就如获至宝,献世出来耍宝。如果它们稍稍有点历史常识,稍稍睁眼看看现实,稍稍懂得珍惜现今大好的生活,那它们就不会信口雌黄!!!&P ALIGN=&JUSTIFY&&下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P& &P ALIGN=&RIGHT&&[ ]&/P& &P ALIGN=&JUSTIFY&&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P& &P ALIGN=&quot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B.这是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C.工农红军被国民党收编
D.正式建立于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初中中国历史课外练习第四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并吞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这是目前时局的基本的特点。
  ……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
----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议
  材料2:中央对外交所抱的最低限度,就是保持领土主权的完整……我们绝对不订立任何侵害我们领土主权的协定。
----蒋介石1936年7月的讲话
  材料3:
  (一)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
  (二)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193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问题的指示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从1935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在策略上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卢沟桥事变前形势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日本已经把东北占领B.日本在进一步扩大战备,准备进攻华北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成立D.日军势力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平汉铁路成为唯一通往南方的通道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B.这是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C.工农红军被国民党收编D.正式建立于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论述,正确的有①一场具有爱国主义的兵变②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③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④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新探
下载积分:999
内容提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新探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6|
上传日期: 20:12:4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999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新探
官方公共微信第1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教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教案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教案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第1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教案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华北事变、瓦窑堡会议与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等主要史实。通过华北事变及日本对华北地区侵略的,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整理和归纳日本对华北地区侵略的事实,明确由于日本得寸进尺加紧侵华步伐,使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运用矛盾分析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学习并掌握毛泽东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在问题的引导下,在分析、归纳中掌握一二•九运动的基本史实;通过设问、探究、答疑等活动,强化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本对华北地区侵略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实质──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通过一二•九运动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人生观的教育,激发学生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相联系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过程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团结抗日已成为当时全民族的呼声,中国共产党善于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及时制定出符合民族利益的正确决策,顾全大局,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党,也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生从教科书、课外读物、互联网中搜集自己最感兴趣的西安事变中的重要人物的材料。教师根据学生搜集的材料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整理。教师精心选择一些文献材料和《毕业歌》、“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影视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是如何扩大对华侵略的,然后指出随着日本侵略的扩大,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播放《毕业歌》)导入新课。一、华北事变教师: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阴谋由来已久。日本为实现其侵华野心,制定了什么方针?采取了什么措施和行动?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按照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设想,“灭亡满蒙”只是日本“征服中国”的第一步。为了继续实现其侵略中国的野心,日本把侵略的下一个目标放在了华北。提问:华北为什么成为日本侵华的下一个目标?投影显示:材料一:全国煤产量不过2800万吨,而(华北)五省每年所有产量约在1300万吨左右;河北棉花和山东小麦的产量,均为当时全国之冠;全国国有铁路实有长度13 017公里,……五省境内实有4 631公里,占实有总长度的35%;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等地,为五省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进出港口;在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中,五省关、盐、统三大税收合计,每年有13 200万元。──《中国现代史大事纪事本末》(上)第688-689页材料二: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在给关东军的秘密情报中说:“1931年九一八,发动满洲事变而占据之,一时帝国市场与原料,得稍缓和。……现在,满洲市场亦臻饱和,短期内亦难再行扩大,即不能与帝国生产率之增进相调和。”“帝国原料与市场问题的解决是不能不注意易于进攻的。……中国华北。”“华北,诚我帝国之最好新殖民地。”──《中国现代史大事纪事本末》(上)第688―689页学生研读材料,讨论后回答。教师:正由于华北在全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交通优越,日本为了满足其扩张的需要,自然把新的侵略目标放在华北。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看到的材料,思考一下,日本侵略华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为了达到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的目的,1935年,日本在华北先后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3页有关《何梅协定》的背景和内容,思考为什么说《何梅协定》的签订,使华北危机日益严重?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日本通过《何梅协定》,实际控制了河北省。日本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又积极策划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华北五省是指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面对日本对华北地区的分裂活动,国民政府不允许华北脱离中央政府的管辖而“自治”,但又慑于日本的武力威胁,于是采取了适应日本“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的方针,成立了一个名义上隶属于国民政府,实际上又有很大独立性的委员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6页多田峻的声明,并结合华北事变的史实,想想看,日本是如何侵略华北的?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进行归纳。教师进而提出问题:华北事变的影响又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影响有两点:一是使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日趋殖民地化,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二是日本在华北经济势力的扩张,损害了美英帝国主义在华北的经济利益,引起英美对日本的不满。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这正是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历史背景,也是中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客观条件。二、瓦窑堡会议教师: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在政策上作出了重大调整。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4―25页有关瓦窑堡会议的内容,找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政策调整的主要表现。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教师:第一是发表“八一宣言”。投影显示:无论各党派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和利害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应该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八一宣言”请同学们阅读投影片所示材料,思考两个问题:(1)材料中的三个“无论”,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有什么变化?(2)中国共产党向全中国人民发出什么号召?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学生研读材料、思考并回答。教师:“八一宣言”的发表,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在大敌当前之时,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反映了全国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第二是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到来之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土地革命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党必须及时制定出适合新情况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1935年底,结束万里征战的中央红军刚刚在陕北站稳脚跟,中共中央即在瓦窑堡召开会议,制定了正确策略。投影显示:党的策略路线在于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党在发动、团结与组织中国人民的力量以反对全中国人民的公敌时,应当坚决不动摇地同反日统一战线内部一切动摇、妥协、投降与叛变的倾向作斗争。一切破坏中国人民反日运动者……应该起而攻之。共产党应该以自己彻底的、正确的反日反汉奸卖国贼的言论与行动,去取得自己在反日战线中的领导权。也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反日运动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瓦窑堡会议《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投影所示材料,想想看,党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怎样的抗日方针?学生研读材料,思考后回答。教师:必须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在这个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第三是瓦窑堡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在一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投影显示:材料一:由于当时政治形势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这就使一切不愿当汉奸亡国奴的中国人起来参加抗日民族战争,党就要“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55页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中国的工人农民都是要求反抗的,小资产阶级也是要反抗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在今天的时局下有变化的可能性。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发生破裂的。……他们中的英美派,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英美的督促下,是有可能参加抗战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36页学生研读材料思考:毛泽东的这两段话阐明了怎样的观点?教师:在这两段话里,毛泽东阐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毛泽东的这个报告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教师:毛泽东的这个报告,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入手,分析了当时中国政治形势的特点,论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就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建立统一战线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说明中国共产党这一方针是在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教师:关于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同学们已有了明确答案,这里也请同学思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学生讨论,代表回答,然后教师归纳。中国共产党是广大工农利益的代表者,具有最彻底的革命性,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党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党,领导着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红军,又是统一战线的发起人。因此,共产党理应成为而且能够成为统一战线的领导者。教师: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运用具体史实说明。三、一二•九运动投影显示:亲爱的全国同胞:华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现在,眼见华北的主权,也要继东三省热河之后而断送了!……安心读书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亲爱的全国同胞,中华民族的危机,已到最后五分钟。我们,窒息在古文化城里上着最后一课的青年,实已切身感受到难堪的亡国惨痛。……──《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日请同学们阅读投影所示材料,思考后回答:一二•九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教师:华北事变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华北存亡危在旦夕。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号召下,在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大学生成立了联合会,并于12月9日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一二•九运动爆发。一二•九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2月9日这一天的示威游行。第二阶段12月16日是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的日子,这天,北平学联又组织了浩大的游行。播放录像“一二•九运动”,了解游行的概况。教师:了解了一二•九运动发生的背景和经过之后,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一二•九运动发生在当时有什么意义和影响?它与五四运动有何根本区别?二是作为现代青年,我们应该向当时的青年学习什么?第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最后一自然段,归纳概括出四点。至于一二•九运动的深远现实意义,则是在运动之后才逐渐显现出来的,那就是使学生走上了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都是在国难当头爆发的爱国运动,但五四运动是学生自发掀起的,一二•九运动自始至终都是在中共领导之下。第二个问题,先由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概括。教师:作为现代青年,应该发扬一二•九运动的爱国主义传统,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时刻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应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现在,在千百万张平静的书桌都能放下的时候,国家和民族需要什么?我们又应怎样去做呢?四、西安事变同学们对西安事变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都比较熟悉,下面我们先看一下“西安事变”的相关片断,然后采取边设问、边探究、边答疑的方式,来重温这段历史,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段历史。教师:西安事变为什么会发生?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8页西安事变一目的第一段正文和小字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提示从当时中国的形势、中共、张学良和杨虎城、蒋介石四方面思考西安事变为什么会发生?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教师: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张、杨二将军的爱国热情,蒋介石坚持反共政策是导致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教师:西安事变发生,举世震惊。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当时形势的认识以及所掌握的有关西安事变的史实,从国际、国内两方面讨论各种力量对西安事变持何种态度?原因何在?投影显示:国际方面:日本、美、英国内方面:南京政府方面:何应钦、宋氏兄妹、东北军、西北军将士张学良、杨虎城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当时因事变而出现的复杂局面,是张、杨二将军始料不及的,也是难以驾驭的,因此他们通知了中共中央,希望中共协助解决。由不同的主张,引发了不同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面对复杂的局面,做了冷静的分析。投影显示:西安事变发展的两个前途及其拥护者:(一)或者由于这一发动,使内战爆发,使南京中派(民族改良派)一部或大部主观上与客观上走向亲日,削弱全国抗日力量,推迟全国抗战的发动,以致造成日寇侵略的顺利条件。这一前途是日德意国际侵略阵线,特别是日本及中国亲日派所欢迎的。(二)或者由于这一发动,结束了“剿共”的内战,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而得到了早日的实现,使全国抗日救亡的统一战线反而更迅速的实际建立起来。这一前途,是国际和平阵线,全国人民,全国一切愿意抗日救国的各党各派各军所竭诚拥护并要使之实现的。──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节选)请同学们阅读投影所示材料,思考:西安事变后存在着哪两种前途?各对谁有利?学生研读材料,思考并回答。教师: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了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和平解决事变,反对新的内战,推动蒋介石政府走向抗日,争取光明的前途。中共中央派周恩来为全权代表赴西安参加谈判,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终于达成停止剿共、联合抗日等六项和平协议。最后,周恩来会见蒋介石,指出目前形势是“非抗日无以图存,非团结无以报国”,只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才是惟一出路。蒋介石被迫同意达成的协议,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教师: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最后一自然段思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为什么说是扭转时局的关键?学生阅读、思考、回答,教师概括。投影显示:1.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2.迫使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使中共的“逼蒋抗日”方针得以实现。3.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教师: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概括:启示一: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不计前嫌,愿意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作出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表明中共进一步成熟起来;启示二:中华民族各阶层人民,痛恨日本的侵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抵抗。以张、杨为代表的国民党大多数人,也是赞同抗日的,在大敌当前之时,还是能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本课小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将侵略目标转向中国的华北,制造了华北事变。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策略。在华北事变后,突出反映全国人民抗日要求的历史事件,一是1935年底的一二•九运动,二是1936年底的西安事变。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本节课文又是本章的结束课,所以应对全章内容作一概括:年中国历史阶段特征1.国共政权对峙1927.4建立的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1931.11建立的中华苏维埃政权代表工农利益2.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创立由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城市,最后取得全国范围胜利的道路。3.“围剿”与“反围剿”国民政府年,先后五次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前四次以失败告终,第五次中共失利,被迫长征。4.中日民族矛盾与国内阶级矛盾交叉年以国内阶级矛盾为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1935年华北事变后,以民族矛盾为主。国共两党关系()&注: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西安事变》。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没有相关教案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本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取 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回顾六十年前的八年抗战, 我们认识到,只有坚持统一战线,才是胜利之本。 一、高举民族独立解放的大旗,号召全国人民以 一切力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仍然采取不抵 抗政策,还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在蒋介石眼 里,外患不足虑,而共产党是他的心头大患,于是,他 命令东北军二十多万军队开赴到西北地区去“剿 共”,致使日本帝国主义长驱直人侵占了东三省。当 时工农红军虽然到了陕北,有了延安这样一个根据 地,但是,经过长征之后,能参加战斗的只有一万多 人,而且在政治上共产党还未有合法的地位,被称之 谓“共匪”。当时,蒋介石对红军采取的方针是:“一 围、二困、三消灭”,并在红军南面部署了西北军,西 面部署马家军,东面阎锡山的晋绥军。加上陕北“地 痔人贫”,连部队的冬衣都无法解决,以至毛主席亲 自写借条向陕北红军徐海东借了五千大洋以度难 关。在这极端...&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领导者和促进者,其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倡导建立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的“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不断激化,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武装抗日的主张,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抗日战争的根本政策[”1],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共产党就发表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宣言。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宣布了《对日战争宣言》。1933年1月,共产党准备同国民党部队订立共同抗日的协定。1935年8...&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 ) { { { ) } ) ) } l } l { i { : { } } l l l l l } l 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 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 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 帝国主义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 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 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 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 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抗 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 方面,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正如毛泽 东同志指出的,“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基 本条件”。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 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形 成了全国一致对外、共同抗战 的局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 前,中国一直处于内战之中。 1927年,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反 革命政变后,血腥镇压中国共 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面对国 民党的屠刀,中国共产党不得 不拿起武器,开辟农村革命根 据地,开展了长达十...&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为纪念中lR1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由中共中臾统战 部、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共重庆市委主办,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委统战 部、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重庆市社科联承办的“抗口民族统一战线与杭日战争胜 利学术研讨会”于8月28日至29日在重庆隆覃召开。全国20个省区市的抗战史研 究专家和学者共1父多人参加了研讨会。通过深人研讨.与会人士对“中国共产党 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低柱”这一历史结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 有承上启下的特殊重要地位。承上.在于它总结了民主联合阵线、工农民主统一战 线的经验教训;启一「,在于它的理 论成果重要经...&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三三制”政权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一种抗日民主政权。它是适应当时抗战和民主政治建设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政权形式,“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政权”[1]。作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为全国的政治民主化作出了表率,是当时“敌后抗战最好的政权形式”[2],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实践。“三三制”政权的性质是什么?它对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它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和启示?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一、“三三”制政权因抗日和民主政治建设而生,具有联盟性日,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性质、人员配置、组织形式、施政方针及共产党对政权的领导方式等,标志着“三三制”思想的形成。“三三制”作为一个政权形态,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不是来自于某个共产党高明人士的主观臆想,而是受全国民主运动的影响,并结合根据地自身实际,根植于抗日战争...&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从1937年到1945年是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面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角度出发,为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1931年至1937年间,随着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深刻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经历了由最初的“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历程。为统一战线的最终确立、形成全民族如火如荼的抗日斗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第一阶段: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宣言》发表前,是中国共产党在“反蒋抗日”的政策下主要进行下层统一战线工作阶段。“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为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共中央于日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严...&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帝国时代2征服者民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