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爷的剑手游这真的火爆

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知道二维码
《三少爷的剑》剧照。(电影剧照/图)
古龙武侠小说《三少爷的剑》热映,小说喜欢写刀客的古龙,这次罕见以剑客为主角。为什么剑客与刀客留给人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以至在汉语中,有&剑侠&而无&剑匪&、有&刀匪&而无&刀侠&之说。
&知道&(nz_zhidao)带你走进紧张刺激的刀客与剑客的江湖。
刚刚上演的武侠大片《三少爷的剑》改编自古龙同名武侠小说,也是古龙小说中不多见的一部分以剑客为主角的作品。古龙显然更喜欢写刀客,《多情剑客无情剑》虽然书名带有&剑客&二字,但主人公李寻欢使的却是飞刀;《陆小凤》系列中的剑神西门吹雪只是一名配角。
剑客与刀客,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大不一样的。说起&剑客&,我们想到的人物形象,往往是潇洒、飘逸的侠客,所以剑客又称&剑侠&;而说起&刀客&,我们更容易想到剽悍的江湖汉子,甚至匪徒。事实上,清代的刀客确实由一些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者组成,清政府的文书也将他们称为&刀匪&。为什么剑客与刀客留给人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以至在汉语中,有&剑侠&而无&剑匪&、有&刀匪&而无&刀侠&之说。
是因为剑比刀更厉害吗?是因为剑比刀更高级吗?
剑的杀伤力远不如刀
我们都知道,在金庸构建的武侠体系中,剑法代表了最厉害的技击术。练成邪气的&辟邪剑法&,那必是天下无敌、东西方都不败;练成正义的&独孤九剑&,也是纵横于世、难遇对手,只好孤独地&求败&。而金庸笔下最厉害的刀法,应该是《雪山飞狐》中的胡家祖传刀法吧?但胡斐的刀法也不过跟苗人凤的剑法不相上下而已,要是碰到令狐冲的&独孤九剑&,恐怕只会被秒成渣。看起来,剑法确实比刀法高明啊。
然而,这仅仅是武侠小说家想象出来的武术世界而已。在现实世界的实战中,剑的杀伤力、攻击力其实远远不如刀。
剑纵横天下的时代只是在先秦,先秦的国王、贵族、武士、刺客、战场上的士兵,都使用剑。这个时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铸剑师,比如欧冶子、干将、莫邪、徐夫人、烛庸子;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宝剑,比如太阿、纯钩、鱼肠、巨阙、龙泉。1965年,湖北江陵楚墓出土了一把越王勾践使用过的青铜剑,千年不锈,如今已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先秦的人当然也使用刀,只不过在青铜时代,刀的质地较脆、软,难以发挥劈砍的威力,因而在实战中的应用不如剑之广。秦汉之后,随着铁器的普及,刀的时代才宣告全面来临,剑逐渐退出江湖,被铁制的环首刀取代,战场上基本已经不使用剑了。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著名的宝剑都诞生于先秦,而汉后却少有名剑问世的原因所在。
据陶弘景《刀剑录》,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以黄武五年,采武昌铜铁,作十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铸造的剑才&十口&,当然不可能分配给士兵使用。差不多同一时期,蜀主刘备命令工匠蒲元&造刀五千口&,司马炎&造刀八千口&,可见士兵上阵杀敌所用的武器是刀,而不是剑。
唐代士兵最厉害的武器也是刀&&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臂力过人的战士,运用一柄陌刀,可以斩下敌人的战马,是步兵克制骑兵的利器。这个攻击力,是剑不可能具有的。
宋人著《武经总要》,收录了当时战场上的各类兵器,其中常用的格斗兵器也是刀与枪,刀有八种:手刀、掉刀、屈刀、掩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枪有九种: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鸦颈枪、锥枪、梭枪、槌枪、大宁笔枪。而剑只有两种,而且都是&厚脊短身&之剑,可以像刀那样砍杀。
在成书于元明时期的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所使用的武器,也以刀、枪为主。大刀关胜、美髯公朱仝、行者武松、青面兽杨志、赤发鬼刘唐、立地太岁阮小二、拚命三郎石秀、病关索杨雄等好汉(名单可以列得很长),都使刀;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小旋风柴进、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金枪手徐宁等(名单也可以列得很长),则是使枪的高手;此外,使斧头的,使棍棒的,使鞭的,都大有人在。
惟独使剑的很少见,只有寥寥数人:面孔目裴宣用双剑,镇三山黄信有一口丧门剑,公孙胜有一口松纹古定剑,宋江也有一口锟铻剑。但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格斗功夫都比较差劲。黄信上战场还得使用刀,宋江行走江湖时也带着一把朴刀,而公孙胜的宝剑却是用来施展法术的,严格来说,是法器,并不是武器。
明代的抗倭名将俞大猷著有一本《剑经》,其自序说:&猷学荆楚长剑,颇得其要法。&看起来俞将军还是一名用剑高手,可是他的这本《剑经》,却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里面介绍的技击术,跟剑法毫无关系,而是&&棍法。一些想学剑的朋友,看到《剑经》喜出望外,翻开一看,扔了。哼,不带这么骗人的。其实并不是俞大猷想骗你,在战场上,一口长剑的攻击力,真的不如一根长棍。
《小李飞刀》剧照。(影视剧照/图)
剑:从兵器到礼器
不过,剑虽然退出江湖实战,却没有消失,而是往另一个方向发展:象征化、符号化、礼器化,最终演变成文质彬彬的装饰物,其典型者为玉具剑与班剑。玉具剑就是饰玉的剑,剑要以玉装饰,当然不可能拿它当杀人利器,而是想显示剑的尊贵;至于班剑,实际上就是木剑,所谓&班剑无刀,假作剑形,画之以文,故曰也&。木剑更是完全失去了作为武器的功能。
但是,剑在失去武器功能的同时,却获得了礼器的功能,被赋予特别的文化内涵,成为尊贵身份的象征、符号,只有那些地位高贵的人才具有佩剑的资格。前面说过的孙权命人铸造&十口剑&与&万口刀&,那一万口刀显然是发给普通士兵当武器,而十口剑则应该赏赐给将军级别的人物,作为军事统帅的信符。
剑的这一功能转化,有点像胶卷相机在大众市场被数码相机取代之后,并没有被市场完全淘汰,而是演变成奢侈品,成为摄影发烧友炫耀品位与情怀的装备。你要说胶卷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品质比数码相机的高得多,我还真有点不相信。只不过是胶卷冲印让人觉得好有格调、好有情怀,而数码成像却不具这样的文化功能罢了。
我们知道,宋朝以前,贵族与高官有佩剑的待遇,《晋书&舆服志》记载说,&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剑,晋世始代以木剑。贵者犹用玉首,贱者亦用蚌、金银、玳瑁为雕饰。&可知晋代以降,贵族与高官佩带的剑是玉具剑与班剑。他们佩剑,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尚勇&、武功高强,而是要显示自己的血统、地位、身份高贵,用佩剑的礼仪,将自己与一般平民区别开来。
而且,什么级别的贵族与高官应该佩带什么规格的剑,礼法上都有严格规定,按《隋书&礼仪志》,&一品,玉具剑;二品,金装剑;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这里的&象剑&,即木剑,是班剑的另一种叫法。
有些人说,唐朝之后,士大夫不再佩剑,说明了中国人尚勇精神的流失。这是扯蛋。佩带一把木剑就能表示你多么尚勇?谁信呢?你要成天佩一把刀我还有点相信。佩剑礼仪的消失,其实是&唐宋变革&背景下,建立在血统与身份基础上的社会&政治结构逐渐解体的结果。
由于剑具有象征高贵身份的符号意义,而刀没有这一功能,因此,刀虽然名列十八般兵器之首,实用性远大于剑,但与剑相比,身份却低了一等,以至有所谓&剑是君子所佩,刀乃侠盗所使&的说法。为什么剑客与刀客留给人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原因即在这里。
在兵器市场上,剑与刀的价格也相差很大。剑有如奢侈品,数量稀少,但价格昂贵;刀是普通日用品,数量巨大,价格便宜。出土的《居延新简》与《敦煌汉简》记录有汉代西北边地的一部分兵器价目,其中,&剑一,直六百五十&,&贳卖剑一,直七百&,&贳卖剑一,直八百&,也就是说,一口剑的价格大约是650&800钱。那么刀的价钱呢?&尺二寸刀一,直卅&,&出钱十八买刀&,一口刀才18&30钱。换言之,在汉代,剑的价格是刀的二三十倍。
这是因为铸造一口剑的工艺比刀更复杂吗?还是因为铸剑需要比刀更多的材料?我觉得都不是。核心的原因在于剑具有奢侈品的属性与功能,而刀没有。佩一把剑可以使自己显得身份特高贵,而佩一把刀只会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士卒、盗贼。在这样的符号功能区隔之下,刀怎么贵得起来呢?只有极少数告别了屌丝身份、被附加了特别内涵的宝刀,才卖得出好价钱。市场是残酷的,&实用&从来不是获得昂贵价位的保障,&格调&才是。
关于剑与刀的这一符号功能区隔,另一位武侠小说家古龙在《飞刀&又见飞刀》序文中有精彩评论:
&刀不仅是一种武器,而且在俗传的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可是在某一方面来说,刀是比不上剑的,它没有剑那种高雅神秘浪漫的气质,也没有剑的尊贵。剑有时候是一种华丽的装饰,有时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刀不是。剑是优雅的,是属于贵族的,刀却是普遍化的,平民化的。有关于剑的联想,往往是在宫廷里,在深山里,在白云间。刀却是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出世以后,从剪断他脐带的剪刀开始,就和刀脱不开关系,切菜、裁衣、剪布、理发、修鬓、整甲、分肉、剖鱼、切烟、示警、扬威、正法,这些事没有一件可以少得了刀。人类的生活里,不能没有刀,就好像人类的生活里,不能没有米和水一样。奇怪的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刀远比剑更残酷更惨烈更凶悍更野蛮更刚猛。&
大概也是想替刀鸣不平吧,古龙在他构建的武侠体系中,打造了几柄令人印象深刻的传世名刀,如萧十一郞的割鹿刀,魔教的圆月弯刀。也塑造了几位远比&剑客&有魅力的&刀客&:李寻欢,小李飞刀,例无虚发;傅红雪,苍白的手,漆黑的刀,孤独而高贵。
号外号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诞生,这是南方周末面对数字化转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体产品。
深度!绝对原创,后台解密
有料!严肃知识,八卦内幕
定制!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报题吗?扫二维码,马上下载&南周知道&客户端。
知道安卓版二维码-豌豆荚
知道ios版本
上一页1下一页
在现行体制下,新闻发言人都是兼职的,往往都是办公厅(副)主任、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兼任。一...
侯孝贤喜欢胡金铨的电影,但无法像胡氏那么拍。看来,胡金铨电影里的书生似成绝响。
《刺客聂隐娘》是侯孝贤的第一部武侠片。2015年5月,侯孝贤凭借《刺客聂隐娘》获得第68...
武侠文学学会里的研究家,开始忙着办“武林大会”,因为武侠小说可研究的好像越来越少了。武侠小...拒绝访问 | www.anhui365.net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anhui365.net)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5b66cc63f3439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新版《三少爷的剑》是否真有邵氏遗韵? - 知乎2被浏览147分享邀请回答还没有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少爷的剑电视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