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岸行者本名叫什么不能取胜,观音又推举谁降服了大圣?他跟天帝什么关系

&p&补充:多位知友指出,在可负债的情形下,财富分布更接近正态分布;接近幂律分布的情形仅在不可负债的情景下成立。我经过测试后,发现现象上确实如此,但未经过严格数学证明(没错,就是数学烂……在此抛砖引玉,请各位大神不吝赐教)。&/p&&p&----------&/p&&p&&br&&/p&&p&这个问题很有趣,许多知友用不同的方法给出了回答。&/p&&p&但我还是要来凑个热闹。我采用的方法是程序模拟(没办法,数学烂啊)。&/p&&p&以下为正文。&/p&&p&-----------&/p&&p&我们不妨把这场游戏视作社会财富分配的简化模型,从而模拟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我们假设:每个人在18岁带着100元的初始资金开始玩游戏,每天玩一次,一直玩到65岁退休。“每天拿出一元钱”可理解为基本的日常消费,“获得财富的概率随机”是为了……嗯……简化模型。以此计算,人一生要玩17000次游戏,即获得17000次财富分配的机会。&/p&&p&&br&&/p&&p&下面,我们就来回答一下。&/p&&p&&br&&/p&&p&在上述规则下,游戏运行17000次的结果如下图所示:&/p&&img src=&/v2-4b3aaea3a14e364d40b94ac462b780b4_b.jpg& data-rawwidth=&743&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3& data-original=&/v2-4b3aaea3a14e364d40b94ac462b780b4_r.jpg&&&p&(说明:1.上图中横轴标签代表一个玩家的编号,柱子的高低变动反映该玩家财富值的变化。2. 当某人的财富值降到0元时,他在该轮无需拿出1元钱给别人,但仍然有机会得到别人给出的钱。)&/p&&p&&br&&/p&&p&可以看到,每个玩家财富值的变动是极为剧烈的。为了方便描述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状况,我们又按照财富值的排序做了下图:&/p&&img src=&/v2-f1abeacfbb9becc08825fb_b.jpg& data-rawwidth=&743&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3& data-original=&/v2-f1abeacfbb9becc08825fb_r.jpg&&&p&(说明:上图中横轴标签代表玩家排序(非编号),排序越高的财富越多。初始时所有人的财富值相等,随着游戏的进行,财富值差距越来越大。)&/p&&p&&br&&/p&&p&没错,财富的分配接近于幂律分布(结论只是程序模拟,而非数学精确求解)。最后,社会将有很少的富人和很多的穷人:&/p&&ul&&li&最富有的人的财富值约为初始财富的3.5倍;&/li&&li&top1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30%的财富,top2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50%的财富;60%的人的财富将缩水到100元以下。&/li&&/ul&&p&&br&&/p&&p&就这样,大部分人的钱跑进了少部分人的口袋里。即使在最公平的规则下,世界依然展现出了残酷的一面。以上结果与大多数知友的答案一致。&/p&&p&&br&&/p&&p&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设计了更多的情景,同样用程序进行了模拟。&/p&&p&&br&&/p&&h2&&b&允许借债会让世界变得好一点吗?&/b&&/h2&&p&&br&&/p&&p&在现实社会中,情境会更复杂一些。比如说,当我们没钱了,还可以找亲友、找银行、找投资人借债,说不定哪天就东山再起了呢。在允许借债的情况下,游戏结果如下图所示(排序后结果):&/p&&img src=&/v2-b5df141b574b672f80b006f3fd37765a_b.jpg& data-rawwidth=&1739& data-rawheight=&11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39& data-original=&/v2-b5df141b574b672f80b006f3fd37765a_r.jpg&&&p&结果表明: &/p&&ul&&li&游戏结束时,最富有的人的财富值约为初始财富的4倍;&/li&&li&top1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33%的财富,top2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56%的财富;大约25%的人背负着债务,最高负债约为200元。&/li&&/ul&&p&&br&&/p&&p&没错。借债虽然能让我们在走投无路时多一些周转余地,但最终会让穷人变得更穷。&/p&&p&&br&&/p&&h2&&b&屌丝真能逆袭吗?&/b&&/h2&&p&&br&&/p&&p&我们以所有玩家财富值的标准差来衡量社会贫富分化程度,按时间序列做出图来长这样:&/p&&img src=&/v2-a928d6418a67cadb705aee8_b.jpg& data-rawwidth=&1076& data-rawheight=&7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6& data-original=&/v2-a928d6418a67cadb705aee8_r.jpg&&&p&(说明:横轴表示游戏轮数,纵轴表示社会财富的标准差)&/p&&p&&br&&/p&&p&可以看到,游戏早期的标准差变动最为激烈,而在轮游戏后,标准差的变化趋于平缓,也就是社会财富分布的总体形态趋于稳定了。按照我们设定的游戏与人生的对应规则,这时玩家年龄为35岁。&/p&&p&&br&&/p&&p&这个结果告诉我们,35岁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已经完全拉开了。&/p&&p&&br&&/p&&p&进一步看,如果一个人在35岁时破产,还有没有可能逆袭呢?&/p&&p&&br&&/p&&p&本次模拟结果中,有15个人在35岁的最后一天时处于破产(负债)状态,而他们在此后的财富值及排名如下图所示:&/p&&img src=&/v2-eeda20fb140c30d2b2d407_b.jpg& data-rawwidth=&743&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3& data-original=&/v2-eeda20fb140c30d2b2d407_r.jpg&&&p&(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在35岁时破产的玩家,绿色柱子为其他玩家。红色柱子在纵轴上的高度变化表示其财富值变化,在横轴上的位置变化表示其排名变化。)&/p&&p&&br&&/p&&p&可以看到,当这15个人在65岁退休时,有7人仍然处于破产状态;有8人还清债务并有了财富积累,但离富豪仍有相当差距。&/p&&p&&br&&/p&&p&看来,以35岁为界,虽然破产以后,仍有一半概率回复到普通人的生活,但想要逆袭暴富,却是相当困难的。&/p&&p&&br&&/p&&p&所以,发财要趁早,大龄屌丝逆袭更像是一个传说。&/p&&p&&br&&/p&&h2&富二代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h2&&p&&br&&/p&&p&在真实社会中,每个人的起点其实并不相同。总有一些富二代、富三代,在财富游戏的开始就占尽了便宜。这一点也应该被考虑到我们的模型中。&/p&&p&&br&&/p&&p&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假设只有两类玩家:90个普通玩家(设定同上)+10个富二代玩家。富二代玩家的初始财富是500元,他们在每轮游戏中需要拿出2倍的钱,同时获得财富的几率也是普通人的2倍。游戏结果如下图所示(排序后结果):&/p&&img src=&/v2-21f08e9baed1d024d92f3a84badada5d_b.jpg& data-rawwidth=&1731& data-rawheight=&10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31& data-original=&/v2-21f08e9baed1d024d92f3a84badada5d_r.jpg&&&p&(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富二代玩家,绿色柱子为普通玩家。)&/p&&p&&br&&/p&&p&虽然这个分布形态与全是普通玩家的结果基本一致:top10和top20的富人掌握的社会财富比例和负债的人数比例都差不多,但是仔细来看,top5富人中的全部,以及top10富人中的7位都是富二代玩家。&/p&&p&&br&&/p&&p&我们在富二代玩家(红色线条)和普通玩家(绿色线条)中各选5位,绘制出他们的财富值变化图:&/p&&img src=&/v2-30b4ebc9fa6efff7b7691742_b.jpg& data-rawwidth=&743&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3& data-original=&/v2-30b4ebc9fa6efff7b7691742_r.jpg&&&p&&br&&/p&&p&可以看到,富二代玩家中虽然也有“败家子”,但他们仍有很大概率将财富值维持在较高水平。富二代们和普通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偶有交集而已。&/p&&p&&br&&/p&&p&没错,普通人要有极好的运气,才能到达与败家富二代相同的高度。&/p&&p&&br&&/p&&h2&对富人征税会改变财富分布吗?&/h2&&p&&br&&/p&&p&为了缓和贫富分化带来的诸多矛盾,在真实社会中有许多转移支付的手段,税收就是其中一种。&/p&&p&&br&&/p&&p&本轮游戏中,玩家的初始财富同为100元,每轮游戏中玩家获得1元钱的概率相等。但若被选中的玩家在该轮游戏时的财富值高于200元,则他只能获得60%的收益;而另外40%的收益将平分给财富值低于0元的所有玩家(相当于破产者的低保)。模拟结果如下图所示:&/p&&img src=&/v2-ac4af38ecdf15dbebec5c7e_b.jpg& data-rawwidth=&1739& data-rawheight=&10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39& data-original=&/v2-ac4af38ecdf15dbebec5c7e_r.jpg&&&p&&br&&/p&&p&可以看到,在“税收+低保”的游戏规则下,社会财富分布仍然是高度极化的,区别只是基本消灭了破产者,同时富有的人没那么富了而已。&/p&&p&&br&&/p&&p&收税可以平缓世界的分化,但是并不容易改变世界的残酷本质(除非大大加强转移支付的力度)。&/p&&p&&br&&/p&&h2&努力的人生会更好吗?&/h2&&p&&br&&/p&&p&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一飞冲天的发财运气,也没有腰缠万贯的爹,更不甘于吃低保。想要改变命运,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更努力,去争取更好的生活。&/p&&p&&br&&/p&&p&我们假设每个玩家的初始财富仍然为100元,但有10人比别人加倍努力,从而获得了1%的竞争优势,即赢得收益的概率比别人高出1%,模拟结果如何呢?&/p&&p&&br&&/p&&img src=&/v2-cdf5a087b14_b.jpg& data-rawwidth=&743&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3& data-original=&/v2-cdf5a087b14_r.jpg&&&p&(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更努力的玩家,绿色柱子为普通玩家。)&/p&&p&&br&&/p&&p&可以看到,社会财富的总体分布形态没有什么变化。但是,10位努力玩家中的9位都进入了富人top20!&/p&&p&&br&&/p&&p&是的,尽管最成功的玩家不一定是最努力的那个,但是努力的人大都混的还不错。感谢这个残酷世界还给我们留下一条生路。&/p&&p&&br&&/p&&p&看到这里,相信各位读者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p&&p&&br&&/p&&p&该如何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p&&p&&br&&/p&&p&那就是&/p&&p&&br&&/p&&p&努力&/p&&p&并坚持下去&/p&&p&&br&&/p&&p&注:&/p&&p&1. 本文中的结果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得到,而非数学精确求解。尽管文中做了多种假设,但实际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仍比模型中复杂许多。模型给出的结果与真实社会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异。&/p&&p&2. 欢迎加入数据团学社(团学社qq5群:),或在网易云课堂搜索“城市数据团”,参加我们的数据能力培训课程。“数据达人培养计划”限时打包8折优惠,教授大家从数据获取、分析到可视化的一整套工作流程。如果本篇文章在7月31日前不被删除,我们将抽取从即日(7月21日)到7月31日之前购买课程的三名学员,送出签名版数据团新书《数据不说谎:大数据之下的世界》一书。&/p&
补充:多位知友指出,在可负债的情形下,财富分布更接近正态分布;接近幂律分布的情形仅在不可负债的情景下成立。我经过测试后,发现现象上确实如此,但未经过严格数学证明(没错,就是数学烂……在此抛砖引玉,请各位大神不吝赐教)。---------- 这个问题…
医药学相关工作,查阅英文文献找到了一些很实用的方法,已亲测,分享之。&br&&br&&b&饮食原则:&/b&&br&1.少食多餐,过饥或过饱都会诱发恶心/呕吐。&br&2.零食推荐苏打饼干、吐司、坚果、水果(含糖量低的),这类零食健康且能耐受。&br&3.碳酸饮料或酸味饮料能缓解恶心/呕吐,推荐苏打水(姜味更佳)、柠檬水或薄荷水(不加糖)。&br&4.避免油腻食物,此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胃部不适导致恶心/呕吐。&br&&br&&b&生活中的注意事项:&/b&&br&1.避免环境中的触发源,如密闭空间、特殊气味(香水、化学气味、烟味)、吵闹环境。&br&2.餐后注意休息,移动幅度过大可能造成胃部不适进而引起恶心/呕吐。&br&&br&以上为干货,下面说点亲身经历。&br&1.孕吐最常发生在晨起或晚餐前,因此时胃处于排空饥饿状态。现在我的解决办法是吃1-2片苏打饼干,小口喝温水,等到不适感缓解后再起床或移动,基本就没有再吐过。&br&2.不要误解碳酸饮料,对孕吐帮助真的非常大,选择健康的含气苏打水就好,我自己喝的姜味苏打水,效果很好,因为姜也有缓解孕吐的作用。&br&3.妊娠反应让胃口很不好,发现吃面食和土豆效果不错,这只是个人经验,可以试试,但不一定有效。&br&4.最后再强调一次,一定要少吃多餐,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医药学相关工作,查阅英文文献找到了一些很实用的方法,已亲测,分享之。 饮食原则: 1.少食多餐,过饥或过饱都会诱发恶心/呕吐。 2.零食推荐苏打饼干、吐司、坚果、水果(含糖量低的),这类零食健康且能耐受。 3.碳酸饮料或酸味饮料能缓解恶心/呕吐,推荐苏…
&img src=&/v2-864c49afbf3db8e85f82b35e18b56344_b.pn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6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864c49afbf3db8e85f82b35e18b56344_r.png&&受赵思家同学邀请,为万圣节献上“天文”彩蛋一枚,更多万圣节特辑内容,请点击&a href=&/p/& class=&internal&&我是特辑链接&/a&&p&1909年万圣节期间,一个幽灵在日落后显现于西方夜空的双鱼座中,哺乳类们回忆起了6500万年前地球支配者恐龙灭绝时的恐惧。&/p&&br&&img src=&/v2-515e0fb482be68cdeae74_b.png& data-rawwidth=&1619& data-rawheight=&8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19& data-original=&/v2-515e0fb482be68cdeae74_r.png&&&blockquote&Comet (by Struve).&br&&/blockquote&&br&&p&这是一颗彗星,形如一把扫帚,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历史上,这种天体就被作为坏运气的代名词。想当年,纣王本来兴土木,建鹿台,修酒池肉林,赢取美人妲己,运势正好,谁知彗星一出,就迎来败灭的牧野之战。在中国的马王堆中出图的彗星图中国可以看到,古中国占星家已经对于彗星形态的有详尽的记录。而不同的彗星所对应的卜辞,几乎全是兵凶战危【1】。&/p&&img src=&/v2-47f0cf4304dccbc521ad35b_b.png&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v2-47f0cf4304dccbc521ad35b_r.png&&&blockquote&马王堆出图的彗星分类图,来自网络&a href=&/?target=http%3A//a1./05/56/09454.jp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1./05/56&/span&&span class=&invisible&&/09454.jp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br&&p&在西方,彗星的出现同样预示着坏运气。比如,16世纪,著名的医生帕雷详细的在著作《天空怪物》中记录了著名的1577第谷彗星的凶状:&/p&&blockquote&“它的尾巴异常之长,颜色像红的一样,在这颗彗星的头上我们看出一只弯曲的臂,手里持着一柄长剑,好像要往下砍,在剑端有三百颗星.....其中还混杂有许多可憎恶的,须毛竦竦。”学者们通过这颗彗星预示了三十年后斯图亚特王朝的灭亡【1】。&/blockquote&&p&1909年万圣节出现在天际的个彗星,在带来坏运气方面声名尤其卓著。在历史上,这颗彗星先后出现了29次,带来了包括:秦始皇奶奶去世,诺曼人入侵英格兰,五世达赖喇嘛逝世,吴三桂孙子自尽等一系列恐怖事实。马克.吐温和英国国王爱德华的死被很多人认为是&a href=&tel:&&&/a&年的这次彗星回归造成,有人甚至认为后者的死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br&&/p&&br&&p&现代自然科学之父,最后的炼金术士,郇山隐修会大师牛顿爵士为了人类的未来,一生的大半时间都在破解彗星的奥秘。最后,赫尔墨斯翠玉录终于带给了他启发。翠玉录记载在一块祖母绿石板上,相传是埃及法老,炼金术始祖“赫尔墨斯”传下的炼金术概要,一共只有十三句话,涵盖了一切物质转换的奥秘,其中包括了点石成金术和哲人石(也被称为长生不老之石,贤者之石,魔法石)的制造方法。然而牛顿爵士发现其中的数句明显是在讨论某类天体对地球的威胁:&/p&&blockquote&太阳为父,月亮为母,从风孕育,从地养护。&br&The Sun is its father, the moon its mother, the wind hath carried it in its belly, the earth its nourse.&br&&p&从地升天,又从天而降,获得其上、其下之能力&br&&/p&&p&It ascends from ye earth to ye heaven & again it desends to ye earth and receives ye force of things superior & inferior.&br&&/p&&p&此为万力之力,摧坚拔韧。&br&&/p&&p&Its force is above all force, for it vanquishes every subtile thing & penetrates every solid thing.&br&&/p&&/blockquote&&p&并且暗示,翠玉录中暗藏着解决这些问题的道理。这些道理一共有三条:&br&&/p&&blockquote&我被称为三重伟大的赫尔墨斯,因我拥有世界三部分的智慧。&br&Hence I am called Hermes Trismegist, having the three parts of ye philosophy of ye whole world&/blockquote&&img src=&/v2-cbace2b316e2d5fa836ab5_b.pn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cbace2b316e2d5fa836ab5_r.png&&&blockquote&手绘翠玉录,十七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其中藏有炼制哲人石的奥秘&/blockquote&&p&牛顿重新发觉了这三条智慧,它们分别是&/p&&p&“惯性定律:物体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直到外力来临”;&/p&&p&“加速度定律:物体受力等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加速度的乘积”;&/p&&p&以及,&/p&&p&“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物体受力的同时也对施力物体施加等大且方向相反作用力”。&/p&&p&今天,我们不再以赫尔墨斯的名字为它们命名,而称之以“牛顿三定律”。而牛顿也显然理解了“万力之力”的含义,虽然他并没有能够理解翠玉录里“万力之力”和时空的联系,但他已然给出了定量的公式来计算每一颗死亡彗星和太阳之间的“万力之力”,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作“万有引力定律”的方程。这个方程指出,每一颗彗星运动速度改变,一定是反比于其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平方。&br&&/p&&p&读者无需细究理论的些细节。只需要记住另一个伟大的名字“哈雷”。哈雷是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第二任台长,他是牛顿的死忠铁粉。牛顿爵士在没有管理造币厂之前,正是哈雷先生自费为他出版了不朽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归功于牛顿的定律,哈雷发现了历史上不同时代轰动一时的彗星记录,其实是同一颗彗星周期性的回归。哈雷指出这颗彗星的周期是76年,但他自己没有能够等到彗星在1758年的回归就去世了。为了纪念哈雷对人类的贡献,他的后继者们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p&&p&哈雷彗星直径11公里,和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差不多大,但不管怎么说,牛顿和哈雷的工作使得人们可以知道何时哈雷彗星会对地球造成威胁,并提前写好遗言。&/p&&p&然而,末日天启似乎降临的比人类预想的还要早,1909年显现的哈雷彗星似乎就能带来直接的威胁。这次哈雷彗星虽然不会直接撞击地球,但它长长的慧尾却会在1910年的五月扫过地球。彗星从组成上来说说有点像是个脏雪球,当它靠近太阳时,太阳的光热会使得雪球上的冰挥发,而太阳风会迫使挥发物在彗星背对太阳的方向生成长长的尾巴。&/p&&p&彗星尾巴里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吗?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们用光谱学方法给出了答案——他们在彗尾中发现了氰的吸收谱线,这是一种由碳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化合物。人类只要稍微舔一点氰化物就会死亡,“咽喉紧缩、强烈恐惧、胸内抑闷、眩晕、呕吐、眼睛凸出,肌肉痉挛、脉搏快而弱,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前后不过20分钟左右”。 &/p&&p&法国天文学家和科幻作家Camille Flammarion告诉纽约时报,彗星中带有的氰化物会穿透地球的大气层,可能会杀死所有地球上的人。当然,他的观点被天文学同行们打压,其中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主任竟然说彗星的尾巴里的物质非常稀薄,整个彗尾可以被打包到一个皮箱里,完全不会对地球造成影响。这种公知观点当然被更有常识的普通民众唾弃。&/p&&blockquote&&p&&img src=&/v2-c595aa95f3ad507c42e2ad529e7b0419_b.png& data-rawwidth=&1060& data-rawheight=&8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0& data-original=&/v2-c595aa95f3ad507c42e2ad529e7b0419_r.png&&1910 年纽约时报特别报道&br&&a href=&/?target=http%3A///mem/archive-free/pdf%3Fres%3D30E233A9CC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em/a&/span&&span class=&invisible&&rchive-free/pdf?res=30E233A9CC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lockquote&&br&&p&好在一些有良知的公司开始出售“防彗星药丸”,一美元一颗,还有的公司制作了“防彗星雨伞”。人们为药效是否管用而惴惴不安,但仍然大批购买以防不测。5月19日那天,地球用了6个小时穿过哈雷彗星的尾部。此前,纽约时报已经连续一周报道彗星的相关情况。早有防备的人们开始服下药丸,打开雨伞。教堂安排人手彻夜祈祷。一些城市的小学停课让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待在一起。&br&&/p&&p&5月20号,太阳照常升起,地球终于离开了哈雷彗星的恐怖彗尾。每个服下药丸的人都活了下来,&/p&&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p&当然,那些没有服药丸的人也都活下来了。&/p&&br&&br&&br&&br&&br&&p&参考文献:&/p&&p&【1】12宫与28宿,江晓原,辽宁教育出版社&/p&&p&【2】文本关于牛顿,翠玉录,哈雷彗星的描写大量参考以“百度百科”,“龙族”,“达芬奇密码”,“哈利波特”为代表的众多&u&&b&专业学术著作&/b&&/u&&/p&&br&&p&以下为硬广:&/p&&p&本文关于占星术部分为一本正经的扯淡,热爱正经天文学的朋友欢迎关注: &a href=&/p/& class=&internal&&狐狸先生的 Live —— 宇宙的结构 - 狐狸先生的文章 - 知乎专栏&/a&&/p&
受赵思家同学邀请,为万圣节献上“天文”彩蛋一枚,更多万圣节特辑内容,请点击1909年万圣节期间,一个幽灵在日落后显现于西方夜空的双鱼座中,哺乳类们回忆起了6500万年前地球支配者恐龙灭绝时的恐惧。 Comet (by Struve). 这是一颗彗星,形如…
先做一个对营改增利弊归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后面的展开:&br&&b&利处:&/b&1、减少营业税的重复征税,对大部分企业来说税负下降;2、由于发票可以抵扣,增加了企业的议价能力;3、营改增一旦完成,全行业会形成抵扣链。&br&&b&弊端:&/b&没有办法核算进项的企业,或者科技企业等以人力为成本的企业将实际上吃亏。&br&&br&&b&1、什么是营改增?营改增进程是怎么样的?&/b&&br&
营改增,全称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也就国家打算在“十二五”期间,将营业税这一税种基本取消,本来在营业税征收范围的行业,全都转为增值税。我们都知道税务局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种,国税局主要征收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税局主要征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因此,营业税取消后,地税局也可能会被取消,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原营业税的行业,主要包括建筑、房产、金融、餐饮、交通等,简单地说就是“衣食住行”,而传统行业比如制造业等一直是增值税范畴。&br&
先说一下大背景,征收增值税的国税局,顾名思义就是为国家征税,先交给中央再分配给地方;地税局,顾名思义就是为地方征税,先交给地方再交给中央(我这么归纳国地税的关系是方便大家理解,但其实严格意义上有出入)。因此营业税改增值税,一个大背景是中央要把税权上收,是一种加强集权的举措(有没有想起1994年)。&br&
营改增是2012年开始试点的,最早只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方试点,后来推广到全国。最早纳入营改增的是交通运输业、有形动产租赁业和现代服务业(比如软件开发等),后来又纳入了邮政业、物流业等。到了2014年,剩下还没有纳入营改增的只有餐饮、房地产、金融、建筑等硬骨头了。而营改增工程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也就是2017年就要完成,现在是2015年了,时间只有2年。原本我们接到消息说1月1号就要纳入的,后来说是7月1日,现在说年底,但反正是快了。&br&&br&&b&2、营业税和增值税有什么区别?营改增的好处是什么?&/b&&br&
营业税,是一种根据营业额征收的税,一般税率是5%。比如你营业额100万,那么就要交5万的税,优点是非常方便简单,是个人都会算(所以很多营业税户连会计都不请,法人自己报税)。但是营业税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流通过程中要重复征税,因为他只看营业全额不看增值。打个比方,我从别人那花100万买了A产品,这个100万里包括了95万的营业额和5万的营业税,如果此时我120万把A产品卖出去,我还要根据120万的营业全额再交6万的税(120万*5%)。也就是说,&b&一个产品流转过程越多,要重复缴纳的营业税也就越多&/b&。一个产品如果流转十次才到消费者手里,消费者实际上负担了十次营业税。&br&
增值税,看名字就知道,它是“增值部分交税”。比如我100元买进B产品,120万卖出去,税率是17%,我只需要交3万4的税金(120万*17%-100万*17%=3.4万),远少于营业税。所以很多税务小白不懂,一看营业税税率是5%,增值税税率是17%,就觉得增值税要交更多,其实不是,增值税税率高恰恰是因为增值税交的比较少,这里暂不讨论价内价外的问题。&b&对于大部分的行业来说,增值税所带来的税负,远低于营业税&/b&。更何况90%的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只有3%,还可以代开发票,比起营业税来说真是优势不小。&br&
不考虑留抵的情况的话,一般的增值税的算法就是“销项税金-进项税金”。销项税金,就是指销售额乘以税率,比如上面一段的“120万*17%=20万4”;进项税金这个概念则是这个辩题的关键,所谓进项税金,是指“我企业买进来的产品已经给国家交过的税”,比如上面一段的案例中,B产品在卖给我的时候已经给国家交了“100万*17%=17万”的税金,所以我实际要交的税金,就只有“20万4-17万=3万4”了。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是和生产经营有关的进项税金都可以用来抵扣销项税金,抵扣不完的还可以留下来以后慢慢抵扣。比如我今天买了100万元设备,这100万元设备形成了17万进项税金,但是我只销售了50万产品,此时我的进项税金是17万,销项税金只有8万5,应交税金是-8万5,当然国家不可能倒贴你钱,此时你的应交税金就是0,下次你再销售的时候还可以继续抵扣8万5。&br& 那得回到营业税,我刚说了营业税会带来重复征税,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行业以前只能征收营业税?&br&
原因很简单:&b&许多行业无法确认进项!&/b&我如果是一个生产厂商,我花100万买一套设备来生产产品,这100万设备的17万税金都是我的进项,我在之后销售的时候,这17万税金我可以用来抵扣。但如果我是一家软件行业,我主要依靠的是高智商的那些码农,而不是机器设备等产品。我在聘用码农的时候,并没有交过增值税(个税是另一回事),所以我根本没法抵扣。也就是说,我如果花了100万请人给我设计了一套软件,这100万成本得全部由我自己承担,而不可能像买一套机器一样,可以扣除个17万。所以第一批营改增期间,抵制力量最大的就是这些依靠人力而不是机器的新兴行业。当然国家也没太狠,广告业等新兴行业,增值税税率是6%。&br&&br&&b&3、营改增的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b&&br&
除了刚才说的,其实交增值税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比较合算外,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主要好处还包括两个方面:1、营业税期间,无论买什么东西都不能抵扣,比如一家餐馆买的电脑、桌椅都是不能抵扣的,现在可以把电脑、桌椅的增值税金用来抵扣了;2、在销售的时候,由于对方也可以抵扣了,所以你可以和他们重新谈判价格,比如可以说“哥们,你看现在你可以抵扣十七万的进项税金了,你要不再给我价格抬高一点,抬高个十万怎么样?”;3、从大环境来说,以后营业税会取消,各行业都是增值税,人家都交增值税可以抵扣就你交营业税不能抵扣,多亏啊。&br&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增值税明显能比营业税实现更好的监管,能更有效打击偷税漏税。&br&
但是,营改增也有局限和弊端。&br&
最大的弊端,还是进项无法核算,比如建筑企业从农民那里买到了水泥等,农民是不可能开发票给他的。而在中国,不能开发票,国家就不承认这些水泥交过税(实际上很多农民确实从不交税),既然不承认交过税,也不可能承认买进来的这些原材料所产生的进项税金可以抵扣。这导致了,原本这些企业只要交3%的税,现在变成11%了,但实际上又没有抵扣,税负就大幅度增加了。所以也有专家说,虽然表面上改成增值税,但是可能还是按照原税率简易征收(增值税简易征收不可以进项抵扣,但是税率较低,和营业税一模一样)。&br&
其他的弊端也有很多,比如现在营改增如果必须两年内到位的话,两个税种的过渡势必出现问题,很多大型企业的财务要把账重头到尾重做一遍。还有更深层次的,中央地方税制改革问题,地方吃不饱一定会出现问题。可以看这两篇资料&a href=&///?target=http%3A///news/lz-/590095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争议建筑和房地产业营改增&i class=&icon-external&&&/i&&/a& 和 &a href=&///?target=http%3A///news/hy/tax/64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产建筑业营改增又升温 专家预测税率或将为11%_东奥会计在线&i class=&icon-external&&&/i&&/a&。
先做一个对营改增利弊归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后面的展开: 利处:1、减少营业税的重复征税,对大部分企业来说税负下降;2、由于发票可以抵扣,增加了企业的议价能力;3、营改增一旦完成,全行业会形成抵扣链。 弊端:没有办法核算进项的企业,或者科技企…
其实对于《西游记》这个东西,如果说隐藏剧情,可以说整个这本书本来就是一个个“副本”攒起来的,这么一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BUG是非常正常的,所以说自己奇思妙想解读不可怕,但是要是光用一本西游记小说去解读,那就有点局限了。&br&&br&如果问一个人《西游记》是谁写的,肯定很多人不假思索的说是吴承恩,其实就和明清很多小说一样,这些作者实际上更多是以一种改编者的身份就书写的,整个《西游记》的大框架都不是吴承恩的原创,而要是说起这部书的前世今生,还是有点意思的。&br&&br&&ul&&li&首先我也说个题外话,有个答案里那个把狮驼国说成新疆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然后顺便把穆斯林批判一番的那个说法,最早好像来自一个网文。关毛已经指出了其中诸多谬误,我觉得反对什么宗教是个人自由,但是知识点别乱写,这样的话吃相不好,我在这里也以这个为出发点说一下。&br&&/li&&/ul&&br&就像那里面写的,我们翻开西游记,去找一下最后一回——“径归东土,五圣成真”。里面唐僧给李世民看通关文牒的时候——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牒文上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b&狮驼国印&/b&,比丘国印,灭法国印;又有凤仙郡印,玉华州印,金平府印」。太宗览毕,收了”。&br&&br&其实这些国家的名字,如果往源头追溯的话,都能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里面找到影子,且不说后人猜测的宝象国就是龟兹,但是乌鸡国可能是焉耆(读音燕齐,又叫阿耆尼、乌耆)、车迟国可能是车师还是非常有可能的,就算是女儿国的说法,也确确实实是玄奘在印度听到的传说,不过我们会发现西游记的体系里面以讹传讹,为了说给平头百姓,是很爱把这些国家搞成动物名字的,所以出现狮驼国也是很正常的。而贞观能搞出27年来,就说明吴承恩是不太考据的,所以成天用西游记的无关紧要细节开脑洞,其实没意义的。&br&&br&&ul&&li&不过我们确实会发现个很神奇的问题,“狮驼国”确实早在500年前就被大鹏金翅鸟给杀的一干二净,成了一个孙悟空看了都吓了一跳的恐怖魔城,所以能出现“狮驼国印”,确实是很蹊跷的,而另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也确实在乌鸡国(也就是推国王下井那个)和狮驼岭都出现了一次,关于这是一只狮子还是两只狮子都有过争论,总之从狮驼岭这个章节来看,西游记有的故事很可能原来就并不是一个体系里的,我们现在所看到最常见权威的版本,是明代的&b&《&/b&&b&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b&,这本书经过考证本来就是好几个版本拼起来的,而且最早还是在日本发现的,不得不说还是有点悲哀。&br&&/li&&/ul&&br&其实西游记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还远不是这么简单,刚才说的那个,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吴承恩《西游记》,其实吴承恩已经是明后叶的人物了,那个时代的社会也确实越来越黑暗,所以西游记经过吴承恩的改编,就已经能看出来很强的政治色彩了,而在吴承恩版本之前,还有一个被称作《西游记平话》的版本。&br&&br&这个《西游记平话》成书年代一直都有讨论,因为这书早就散失了,不过这本书在朱棣的《永乐大典》里收入了一个《玉帝差魏征斩龙》的故事,所以能看出这书最起码不晚于明初,尤其是根据里面出现的&b&“唐僧于花果山石缝中救了孙行者,与沙和尚及黑猪精朱八戒偕往”&/b&西天取经,这一点,基本也可以看出时间下限,因为在明代的时候为了避讳皇帝姓氏,“朱”这个字是绝对不能乱用的,所以后来才把“朱八戒”改成了“猪八戒”,而这个时代离吴承恩出生还早着呢,虽然西游记平话早就没了,但就像我们在日本发现《西游记》最全本一样,这个《西游记平话》的很多痕迹竟然也在朝鲜那边,根据朝鲜《朴通事谚解》对西游记平话的记载——&br&&blockquote&(玄奘取经)&b&初到师陀国界遇猛虎毒蛇之害&/b&,次遇黑熊精,黄风怪,地涌夫人,蜘蛛精,狮子怪,多目怪,红孩儿怪,几死仅免。又过棘钓洞,火焰山,薄屎洞,女人国,及诸恶山险水怪害,患苦不知其几,此所谓刁蹶也。——《朴通事谚解》&/blockquote&&br&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师陀国”在西游记平话里面,完全不是那个“狮驼国”,而是很早就遇到的,基本就可以推翻那个没文化的网文谣言了。而故事当然也不是后来的那样,但剩下的黑熊精、黄风怪等等,就连顺序都很类似,尤其是在朝鲜的记载中,还详细的写了,车迟国有“伯眼大仙”,蛊惑国王兴道灭佛,与孙行者进行猜物、下油锅等赌赛,最后被孙行者除灭这样的故事,一般认为也就是后来车迟国3个大国师的前身了,所以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游记,最起码在元末明初,就有了非常完善的框架了。&br&&br&&ul&&li&但是西游记的上限还远远不止这个,尤其是我们发现个很神奇的问题,这个《西游记平话》里,唐僧咋是在花果山救的孙行者,而且注解里还出现“西域花果山洞有老猴精,号齐天大圣,神变无测,闹乱天宫”。蛤?不是说好的东胜神州么,咋到这里就成了西域花果山了。所以我们就再往元代去推。&br&&/li&&/ul&&br&我们都知道元代是个蒙古贵族专权南人汉人地位很低的时代,而下层汉人因为社会的不平衡,中央一个中书省管理混乱而地方行中书省腐败的问题,也就催生郁郁不得志的下层汉民中传唱的元曲、元杂剧这种文学形式,而这些剧作家写的东西自然也是民间传播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也就像我前面说的,这些内容写的都辣眼睛,最熟知的也就是老嫖客关汉卿的铜豌豆了,不过污归污,批判性倒是非常强。&br&&br&&ul&&li&其实《陈光蕊江流和尚》、《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杂剧就已经在元代非常流行了,基本都是西游记的分支故事,但是这里面最典型的还是这个《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我们一般认为二郎神的信仰来源于对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的崇拜,而一般很少叫李冰的儿子二郎“二郎神”而是叫“清源妙道真君”,但是这些和西游记有关的杂剧中却借用了元代“李冰为圣德英惠王,其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佑王”这样的说法,才有了所谓“二郎神”。&br&&/li&&/ul&&br&但是在这个杂剧里面,猴子明显怂的厉害,整个杂剧的重点完全不在猴子而在二郎神,而齐天大圣几乎是直接完败,尤其是对于“齐天大圣”的身世,和后来的吴承恩版本就更不一样了——&br&&blockquote&[齐天大圣上][云] 广大神通变化,腾云驾雾飞霞,九天神鬼尽皆夸,显耀千般恶咤。.....................吾神乃齐天大圣是也,我与天地同生,日月并长,神通广大,变化多般.....................................天下神鬼尽归降,盖世邪魔闻吾怕。吾神三人,姊妹五个:&b&大哥哥通天大圣,吾神乃齐天大圣,姐姐是龟山水母&/b&&b&,妹子铁色猕猴,兄弟是耍耍三郎。&/b&...................我听知的太上老君,炼九转金丹,食之者延年益寿。吾神想来,我摇身一变,化做一个看药炉的仙童,扳倒药炉,先偷去金丹数颗,后去天厨御酒局中,再盗了仙酒数十馀瓶,回到於花果山水帘洞中.......&/blockquote&所以我们发现,这里面的孙行者还有个哥哥“通天大圣”,然后还有姐姐妹妹,而在后来的战斗中也有这几位的帮忙,其实我们接着说下去就会发现,这种设定才是孙悟空的原始设定,而到了后来的战斗过程,大圣就更可怜了——&br&&blockquote&[通天大圣云] 天兵势大,神力威严,俺神通浅短,独力难加。敌不住神兵,可怎了也! [齐天大圣云] 看了二郎真君法力威猛,吾神近不的他,走走走! &br&[巨灵神同众神拏住齐天大圣、通天大圣、耍耍三郎科] &/blockquote&而这里面的大圣也完全没啥骨气,我们看一下最后——&br&&blockquote&[齐天大圣云] 上圣可怜见,小圣误犯天条,望上圣宽恕小圣这一遭者!&br&&/blockquote&我滴妈,你对得起你这名字么,其实话说回来,他确实还真的不叫齐天大圣,我们来看一下元代杂剧里真正的西游记鼻祖,嗯,名字其实就叫《西游记》,一般我们叫这个“元杂剧西游记”。&br&&br&而在这个版本里面,唐僧本来从一开始就是被菩萨差遣各路大神保护的,其中的主力就是二郎神,而孙悟空也没压上五百年,而是因为抢了金鼎国的公主,被观音菩萨给压到了花果山的下面,然后就被唐僧给救出来了。&br&&blockquote&(孙行者上,云)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嗔,六合乾坤混扰,七冥北斗难分,八方世界有谁尊,九天难捕我,十万总魔君。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妹巫枝祗圣母,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br&&/blockquote&所以我们发现,这里面孙悟空完全就不是齐天大圣,而是他哥哥齐天大圣的弟弟通天大圣。&br&&br&而且我们看到这里面孙行者抢人家金鼎国公主,公主思念国王的桥段,也能找到后来吴承恩西游记里面宝象国的故事的雏形,同时我们也能看出来,这个孙悟空和后来那个定住天女摘桃子的形象完全不一样,是个充满七情六欲的物种,和猪八戒完全是一个性格,就比如这样的桥段就出现了三次。&br&&blockquote&自我介绍的时候,他就说——“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鍮石(一种铜矿石)屁眼,摆锡鸡巴”。&br&&br&(唐僧引孙、猪、沙、马上,云)自离了黑风山,来到女人国。孙行者,女人国里何好?(行者云)师父,弟子铜筋铁骨,火眼金睛,鍮石屁眼,摆锡鸡巴。&/blockquote&当然还有孙悟空调戏铁扇公主,铁扇公主想阉了孙悟空,人家就又来了一句——&br&&blockquote&我是紫云罗洞主,通天大圣。我盗了老子金丹,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鍮石屁眼,摆锡鸡巴。我怕甚刚刀剁下我鸟来?&br&&/blockquote&哎呀大圣你要“摆锡xx”我不反对,但是你总提鍮石屁眼是什么情况。&br&尤其是整个文章都充满没羞没臊的对话,尤其是唐僧在女人国几乎就把持不住了,而细节的描写也是三句不离下三路——&br&&blockquote&不想头上金箍儿紧将起来,浑身上下骨节疼痛,疼出几般儿蔬菜名来:头疼得发蓬如韭菜,面色青似蓼牙,汗珠一似酱透的茄子,鸡巴一似腌软的黄瓜。&br&&/blockquote&而且在这本西游记的元杂剧里面,充满着对于佛教人物的人性化,其实这个对于曾经脱胎于宣传佛教的唐僧故事来说是个很大的超越,尤其可以看出这个作者骨子里就有着反社会倾向,而猪八戒本来是天上的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因为偷了金铃下届自称“黑风大王”,而铁扇公主本来是风部的祖师,也是体制内人物,并且根本就没老公,因为和王母娘娘不和跑到下面反了。&br&&br&&ul&&li&我们看到了各种这样似是而非的东西,或许都成了后来吴承恩改编的源泉,尤其是后来吴承恩也把大战二郎神那一段和这个攒了起来,不过吴承恩想塑造的孙悟空又是个弄潮儿的形象,所以不希望他和二郎神输的太惨,这才编了一个太上老君用金刚镯暗算的故事。&br&&/li&&/ul&&br&而这个西游记杂剧的作者&b&杨景贤&/b&,也是个经常混迹于青楼的人物,其实整个元代的文人风气都有些这样,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假借孙行者故事来调侃社会现状,抒发人欲的文学作品,也是塑造后来不朽名著的核心,而这个杂剧里不同于之前版本的最大一个区别就是,所以以孙行者为代表的反叛固有秩序者,也是被观音菩萨一个金箍控制住才保护唐僧取经的,而在这之前的孙行者又是个什么形象呢。&br&&br&我们终于走到了有体系记载西游记故事的最早版本,大约南宋时期成型的——&b&《大唐三藏取经诗话》&/b&,而这个古籍也没得到合理的保护,很多地方都已经缺失了,大致的目录是这样的。&br&&blockquote&囗囗囗囗囗囗囗第一;行程遇&b&猴行者&/b&处第二;入大梵王天宫第三;入香林寺第四;过狮子林及树人国第五;过长坑大蛇岭处第六;入九龙池处第七;囗囗囗囗囗第八;入鬼子母国处第九;经过女人国处第十;入王母池之处第十一;入沉香国处第十二;入波罗国处第十三;入优体罗国处第十四;入竺国度海处第十五;转至香林寺受心经本第十六;到陕西王长者妻杀儿处第十七。&/blockquote&我知道很多人都盯着最后一章的长者,不过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版本除了女人国依然存在,其他的就都不是多熟的了,而按理说这宋代版本应该是最可能出现喀喇汗王朝的,你的狮驼国呢?&br&&br&不过这个版本的重大意义在于,曾经的唐僧作为主角的取经故事,终于变成了这个“猴行者”,这个当然还是多亏了志怪小说的风靡,也就成就了后来的叛逆性故事,但是这里面的孙行者,简直就是个三好少年,完全不是之后的样子——&br&&blockquote&法师语曰:“今往西天,程途百万,各人谨慎。”小师应诺。&br&&br&行经一国已来,偶于一日午时,见一&b&白衣秀才&/b&从正东而来,便揖和尚:“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莫不是再往西天取经否?”法师合掌曰:“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秀才曰:“和尚生前两廻去取经,中路遭难,此廻若去,于死万死。”法师云:“你如何得知?”秀才曰:&b&“我不是别人,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我今来助和尚取经。此去百万程途,经过三十六国,多有祸难之处。”&/b&法师应曰:“果得如此,三世有缘。东土众生,获大利益。”当便改呼为猴行者。&/blockquote&到了这里,我们就更清楚西游记故事的历史进程了,而这个版本貌似总和蛇过不去,所以我们在这里也能找到更早的“九头虫”版本,当然,看的我满眼都是神奇的字。&br&&blockquote&前行百里,猴行者曰:“我师前去地名虵子国。”且见大虵小虵,变杂无数,攘乱纷纷。大虵头高丈六,小虵头高八尺,怒眼如灯,张牙如剑,气吐火光。法师一见,退步惊惶。猴行者曰:“我师不用惊惶。国名虵子,有此众虵,虽大小差殊,且缘皆有佛性,逢人不伤,见物不害。”法师曰:“若然如此,皆赖小师威力。”进步前行。&/blockquote&——行过虵乡数十里,清朝寂莫号香山。&br&&br&总之这古籍不爱用蛇而爱用虵,所以才能保存这么久吧。&br&&p&再往前,对玄奘有一些奇怪描写的,就包括《独异志》这样的志怪小读物了,就比如&/p&&blockquote&唐初,僧玄奘至西域取经,入维摩诘方丈室。及归,将书年月于壁,染翰欲书,约行数千百步,终不及墙。&br&&/blockquote&同样描述的还有《太平广记》等——&br&&blockquote&...僧口授《多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山川平易,道路开辟,虎豹藏形,魔鬼潜迹。遂至佛国,取经六百余部而归。其《多心经》至今诵之。&/blockquote&&p&特意拿出来这一段说的原因就是,吴承恩版本的西游记,总是出现唐僧和孙悟空等讨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桥段,实际历史上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玄奘翻译版本,甚至可以说是对《大品般若》的再创造,而就像我即将以后要写的鸠摩罗什一样,他们虽然是佛学家,更是伟大的翻译家,而在这里不得不夸一下张纪中版的西游记,在论《心经》上较好的还原了这一点,其实说到这里大家也能看出来了,吴承恩西游记之所以不朽的原因之一,或许是他确实是一个集大成者。&/p&&br&&p&当然了,也就是这个文化碰撞的时代,印度《罗摩衍那》里的神猴哈努曼和《太平广记》里长得像猴子的怪物“无支祁”的结合,一般认为很可能是猴行者的原型。&/p&&br&&ul&&li&再往前推,就推到离玄奘不远的时代了,玄奘弟子根据玄奘见闻以及《大唐西域记》所撰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虽然这个基本写实,但是比起大唐西域记,也出现了很多玄奘游历听闻的传说和经历,就比如灭法国、山镇压魔等,都成了后来小说的源头。&br&&/li&&/ul&&br&&p&而我们反过来再看吴承恩版本的西游记,或许现在早就不存在完全是吴承恩书写的西游记了,但是吴承恩确实可以说是赋予西游记故事最终灵魂的人物,虽说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孙悟空在吴这里能力达到了顶峰,从一个不存在的人物变为“白衣秀才”,随后又变成带着金箍的行者豪侠,等到吴承恩这里,他的形象变得更纯粹但是又更丰满,他虽然褪去了俗人的色欲,但是却有了一个“心”,其实在杂剧版本里,孙悟空曾说过这么一句——&/p&&blockquote&贫婆云:心乃性之体,性乃心之用。或有亦或无,只看动不动。你答来我问:你有心也无?行者云:原有心来,屁眼宽阿掉了也。(真是辣眼睛。)&br&&/blockquote&或许是受到了这句的启发,吴承恩让孙悟空一开始是一个“无性无心”的状态——&br&&blockquote&(菩提老祖问)他说:“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赔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blockquote&而菩提老祖的出现可以说也是吴承恩最成功的改编之一,孙悟空有了和常人一样的成长轨迹,而不是一出生就天生神力的奇才,也正是他遇见了菩提老祖的时候,他因为自己无性而成为最聪慧的学生,但也因为悟道而从一个石猴多了心性,所有的贪嗔痴也都萌发出来了,菩提老祖的&b&“斜月三星洞”&/b&,其实就是一个“心”字的形状(竖弯钩和3个点),而在整个西游记中,孙悟空在章节里的名字也多是“心猿”,而在西游记里各个角色的名称也受到道教很深影响,比如在章节里,悟空叫“金公”、八戒叫“木母”,所以看原著有时候会很奇怪,这应该都是电视剧没交代的,也算是隐藏剧情了吧。&br&&br&所以按照过去版本的演变,我们就更能推测出整个故事和作者们的真正意图,西游记本身政治色彩浓厚就是不可否认的,秩序挑战者和秩序维护者的矛盾也是贯穿在整个作品里,我们也能看到这个也不是吴承恩首创的,但是与其去分析西游记小说什么蟠桃、狮驼的虚无缥缈,我们不如分析下一个很有意思的隐藏脉络。&br&&br&&ul&&li&孙悟空被压500年,这可是吴承恩特有的,而这50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能都是我们不太想的一个问题。&br&&/li&&/ul&&br&吴承恩版本里最一开始就有了特有的“招安”环节,对于孙悟空这样的存在,秩序的维护者们与其镇压引起更激烈的多米诺效应,还是更希望这路家伙成为体制控制的,这样的好戏估计也不是第一次上演,多少神仙的坐骑当年可都是厉害的魔王,就算佛祖对待孔雀的态度也是最终选择封为大明王菩萨。&br&但是天庭一开始明显低估了这个家伙的能力,最终导致他偷吃了蟠桃和仙丹百毒不侵,菩提老祖传授的躲天灾能力让孙悟空变得天雷、阴火、赑风都不怕,杀都杀不死,但是就算这样,整个仙界想收拾孙悟空还是完全可以的,就仅仅太上老君那几个宝贝也能弄孙悟空几个来回了。但是作为更高存在的道家(老君)和佛家(如来)却非常想利用这个打乱秩序洗牌的人物,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天庭也是自己秩序的一部分。所以太上老君其实等于放水很多次,不过就算放水,烧孙悟空的时候还是把他眼睛熏坏了,所以实际上那个也并不是火眼金睛。而后来孙悟空打黄风怪也好红孩儿也好,并不是多怕那个风火,而是他那个眼睛本身就有病,风吹烟熏都受不了,所以这一点也是电视剧的误导,可以说整个西行路上,孙悟空真正的敌人也不多。&br&&br&而玉皇大帝为首的秩序保护者,也并不是恐惧孙悟空真的可以推翻天庭,原著中孙悟空也没真正打到玉皇大帝那里去,但是玉皇大帝最恐惧的是一旦这个先例开启,整个三界混全部混乱,甚至可能导致天地都要重开,所以张纪中那个版本有一句加的还是有点意思的,玉皇和佛祖说:“小小的一个猢狲算不了什么,可是一旦天地重开,你还是佛祖么?我还是玉帝么?”&br&&br&&ul&&li&不过最后佛祖解决孙悟空的办法,仍然来自于孙悟空自己,他就算可以打破玉皇这些人的制度,但是却跳不出佛的“制度”,佛陀(buddha)或者说“菩提”(buddhi),本来就是正觉的意思,不在三界内和六道五行之中,所以孙悟空在整个“心”已经几乎长全的情况下,是跳不出“佛”的手,或者说无法跳出固有的宇宙的,所以最终佛家道家做出的最后处理办法,就是把他暂时控制住,成为五行山下的猴子,这个说法也不知道比原来的花果山高到哪里去了。&br&&/li&&/ul&&br&可是佛家道家也知道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整个孙悟空被压的这五百年里,中国从吴承恩自认为的王莽摄政的混乱时代走向了盛唐(实际上是600年),但这个过程正是原有的秩序在破坏重组中构建的,而相反这个时候的西方可是并不太平,而在原著里,这500年发生了大鹏建立狮驼妖国,金蝉子转世,红孩儿等妖魔霸占一方,犀牛精这样的妖怪冒充佛菩萨受人供养等等,似乎妖魔鬼怪在这个阶段产生了爆发性的增长。我们甚至也可以开个脑洞,谁也不知道这次孙悟空的作乱给这些妖魔带来了什么影响,换句话说只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抗争着没有进入体制里,就很有可能造成前面所说的不堪设想的结果。&br&&br&所以这么一来,整个佛道按照计划,等所有魔道蠢蠢欲动的时候,让不听话的转世金蝉子,带着这个不听话的孙悟空,进行一场狗咬狗的征途,彻底让曾经乱掉的秩序归位,也就更顺理应当了,其实从杂剧版本的西游记开始,结局就是一个悲剧,那里面佛祖并没有让孙、猪、沙回东土,而是强行让他们“圆寂”,只让唐僧一人回去复命,这想一想也是细思恐极,但是吴承恩何尝也不是给了我们一个看似美满但是仍然换汤不换药的结局呢。&br&&br&而显然吴承恩也继承了杂剧版本对于佛教一定的批判思想,当年佛祖在差遣取经人的时候说个这么一段著名的话——&br&&blockquote&“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州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瞻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br&&/blockquote&看起来哪个州都不错,唯独中国所在的南瞻部洲是最差的,但是实际上后来91回唐僧到天竺金平府的时候——&br&&blockquote&&p&四众遇到一个和尚,对唐僧作礼道:“老师何来?”唐僧道:“弟子中华唐朝来者。”那和尚倒身下拜,慌得唐僧搀起道:“院主何为行此大礼?”&/p&&p& 那和尚合掌道:“我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才见老师丰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当下拜。”&/p&&/blockquote&这简直就是个精神中国人啊,你西牛贺洲这么棒,怎么人人都希望到中华地托生呢,而实际上整个西去取经路上,救孙悟空的时候就到了两界山了,可以说几乎全程的妖怪魔王都是西牛贺洲土地上的,还有诸如灭法国、比丘国这样完全泯灭人性的地方,也都是西牛贺洲地界,这个和佛祖说的不一样啊,再加上后来“收大鹏”、“给人事”等等事件,已经对吴承恩塑造的佛祖形象更可见一斑了。&br&&br&所以我们在这里甚至也能看到,西游记表面还是佛教核心的小说,却在汉文人对佛教产生诸多质疑的元末发展起来,但是因为前世作品的积淀,骨子里已经隐藏了很多对宗教虚伪性的质疑,对自由的向往,甚至还有些民族成分在里面。&br&&br&&ul&&li&所以之前说的这个也是对于孙悟空后来为啥变弱鸡的一种解释,实际上对于孙悟空本人的能力,在吴的西游记里面还是非常抬高的,一路上其实大多数妖怪听到孙悟空的名号还是吓得要死的,有时候往往是过了几招才开始不怕孙悟空,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孙悟空这个坏典型宣传的力量。另一方面真正让孙悟空特别狼狈的,无非也就是青牛、大鹏这两位了,而巧合的是,这两位都是道家佛家的重要代表,一个是著名的迦楼罗鸟,一个是老子出函谷关的青牛,这个在道教的故事里可是老子早年降服的魔物,而就算这样吴承恩还让太上老君说了一句:&我那金刚琢,乃是我过函关化胡之器。”o(╯□╰)o(一种宣扬佛祖是老子化的胡人的学说,有这些成分很可能也和后来全真派道士做注甚至改编有关,毕竟《西游记》太不纯了。)&br&&/li&&/ul&&br&&ul&&li&总之说到这里,西游记很多隐藏的东西和细节就大致抛砖引玉一下了,西游记本来是以玄奘西行作为原型的志怪小说作为源头,却兴起于社会大变革高峰的元朝,而又被明末的吴承恩改编成富含多种批判性的著作,在中国的各种固有秩序已经逐渐僵化、固定的时候,往往就会涌现出《西游记》、《红楼梦》这样的不朽作品,但是在这里更想说的是,如果真的想去看一个作品的背后和隐藏的东西,不妨去追根溯源一个作品的源头,并且研究研究那个时代的历史大背景,或许比咬文嚼字,或者人云亦云、或带着主观念想强行开脑洞要好得多。&br&&/li&&/ul&&br&以上。&br&&br&顺便说下,有些人批判一个东西,强行X黑,也是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的,我不知道狮驼国是不是反穆斯林,我只知道狮驼国的小钻风是妖怪届流行乐坛的领导者。&br&这次写这些主要是因为“祖先”更新到五胡十六国,查鸠摩罗什的时候就温习了下《西游记》,果然还是有意思啊。&br&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其实对于《西游记》这个东西,如果说隐藏剧情,可以说整个这本书本来就是一个个“副本”攒起来的,这么一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BUG是非常正常的,所以说自己奇思妙想解读不可怕,但是要是光用一本西游记小说去解读,那就有点局限了。 如果问一个人《西游记》是…
刚写完论有来有去的文章:西游小妖有来有去的生死谜局&p&有来有去,看过西游记电视剧朱紫国故事的应该都有印象,他是妖王赛太岁手下的心腹小校,生性和气、善良、慈悲,实乃妖界潺潺流淌的一股清流,淤泥中灿烂绽放的一朵白莲。可惜在原著中,孙悟空下手过急,一棒子将他敲死,让无数人抱屈喊冤。&/p&&img data-rawheight=&474& data-rawwidth=&622& src=&/a10b749bebb8e6e1f12eda03e537070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2& data-original=&/a10b749bebb8e6e1f12eda03e5370705_r.jpg&&&p&有来有去的性格和一般妖怪不一样,名字也没有遵循惯例。在西游记里,和孙悟空发生过交集的小妖,很多都是成双成对出现,比如:&/p&&p&刁钻古怪,古怪刁钻;&/p&&p&奔波儿灞、灞波儿奔;&/p&&p&精细鬼、伶俐虫;&/p&&p&巴山虎、倚海龙;&/p&&p&急如火、快如风;&/p&&p&……&/p&&p&这些小妖的名字都两两相对,同时字面意思往往和现实相反,比如刁钻古怪不刁钻,精细鬼伶俐虫是蠢货,巴山虎倚海龙毫无龙虎之力等等,显示出非常强的游戏性。&/p&&br&&p&按照这样的惯例,有来有去似乎应该有一个“有去有来”、“有来无去”之类的搭档才合适,但作者并没有给他安排,其中有什么原因吗?&/p&&p&西游记中还有一个类似的单身小妖,他就是狮驼国的小钻风。&/p&&p&(斑衣鳜婆、铁背苍狼精等等是根据妖怪特征而来的称呼,严格意义上不算名字,不在本文讨论之列)&/p&&p&有来有去和小钻风的相似之处很明显,都是在外面跑腿的,都在半路上遇到了孙悟空,还都被孙悟空冒名顶替。而进一步仔细研究的话,不难发现他们身上还有更多的呼应之处。&/p&&img data-rawheight=&404& data-rawwidth=&533& src=&/cefeb6b58d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cefeb6b58d0_r.jpg&&&p&比如这两位小妖一开始都被孙悟空误认为快递员——铺兵。&/p&&p&遇到有来有去时,书里这么写的:&/p&&blockquote&&p&又看时,只听得丁丁东东的一个铜锣声响,却道:“我走错了路也!这里不是妖精住处。锣声似铺兵之锣,想是通国的大路,有铺兵去下文书。且等老孙去问他一问。”&/p&&/blockquote&&p&在小钻风处是这样的:&/p&&blockquote&&p&只听得山背后,叮叮当当、辟辟剥剥梆铃之声。急回头看处,原来是个小妖儿,掮着一杆“令”字旗,腰间悬着铃子,手里敲着梆子,从北向南而走。仔细看他,有一丈二尺的身子。行者暗笑道:“他必是个铺兵,想是送公文下报帖的。且等我去听他一听,看他说些甚话。”&/p&&/blockquote&&br&&p&请注意,“铺兵”正是孙悟空一开始在菩提老祖那里学艺时,师兄弟给他指定的“职业规划“。&/p&&p&当时悟空刚学会筋斗云,大众听说,一个个嘻嘻笑道:&/p&&blockquote&&p&“悟空造化!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那里都寻了饭吃。”&/p&&/blockquote&&p&铺兵,是古代跑腿送快件的,整天在外行走,在这个意义上说,正是一位“行者”。&/p&&img data-rawheight=&336& data-rawwidth=&490& src=&/a2ca8d22dd4295fee3bce908ec5489a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a2ca8d22dd4295fee3bce908ec5489ad_r.jpg&&&p&由此来看,孙悟空和这两位小妖见面时的文字就特别耐人寻味了。初见有来有去时,他变作一位道童,书里写的是:&/p&&blockquote&&p&那妖物就象认得他的一般,住了锣槌,笑嘻嘻的还礼。&/p&&/blockquote&&p&变作小妖找小钻风时,悟空说的又是:&/p&&blockquote&&p&“好人呀!一家人也不认得!”&/p&&/blockquote&&p&有来有去看悟空,就像宝玉第一次见黛玉:“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悟空会小钻风,宛若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文字之间,似乎在暗示着,这三位“快递员”之间应该有着某种亲密的关系。&/p&&img data-rawheight=&291& data-rawwidth=&464& src=&/bf08a09d36d3b4cf3ca9a418df00ce4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4& data-original=&/bf08a09d36d3b4cf3ca9a418df00ce44_r.jpg&&&p&对于小钻风,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阐明在狮驼岭一节,有着诸多“钻“的意象,比如孙悟空钻老大青狮精的肚子,用金箍棒钻老二象精的鼻子,用救命毫毛钻漏老三大鹏的瓶子……整个故事就是一个花样钻法大全,这有可能正是隐喻古代修道的“钻字诀“、”钻杳冥”等理论。不信请看第七十五回的标题《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虽然很黄很基很暴力,但一股修真气息仍然扑面而来。&/p&&br&&p&那么在有来有去身上,也有类似的内涵么?来看看第七十回的描写吧:&/p&&blockquote&&p&好大圣,摇身一变,变做个猛虫儿,轻轻的飞在他书包之上,只听得那妖精敲着锣,绪绪聒聒的自念自诵道:“我家大王忒也心毒,三年前到朱紫国强夺了金圣皇后,一向无缘,未得沾身,只苦了要来的宫女顶缸。两个来弄杀了,四个来也弄杀了。前年要了,去年又要;今年又要;今年还要,却撞个对头来了。那个要宫女的先锋被个什么孙行者打败了,不发宫女。我大王因此发怒,要与他国争持,教我去下什么战书。这一去,那国王不战则可,战必不利。我大王使烟火飞沙,那国王君臣百姓等,莫想一个得活。那时我等占了他的城池,大王称帝,我等称臣,虽然也有个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难容也!”行者听了,暗喜道:“妖精也有存心好的,似他后边这两句话说天理难容,却不是个好的?”&/p&&/blockquote&&p&我就请问,你看到这段话时对有来有去什么印象?&/p&&p&善良、慈悲、仁爱对不对?他身为一个妖怪,却浑身上下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不由让人想起了《大话西游》中唐僧的著名台词:&/p&&p&做妖就像做人一样,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p&&img data-rawheight=&576& data-rawwidth=&512& src=&/dd6d9915edcdbcc9b5a88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dd6d9915edcdbcc9b5a88f_r.jpg&&&p&也许正是因为有来有去的形象太正面,86版的西游记电视剧才让孙悟空只把它定住,没有像小说里所写的,一棒子敲死。&/p&&p&西游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正面形象的小妖,为什么又要让孙悟空把他打死呢?&/p&&p&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做过诸多解读,其实只要翻开原著就会发现,这位小妖的来历早有呼应。&/p&&br&&p&在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观音变为老僧来到水陆大会上点化玄奘,当时说的是:&/p&&blockquote&“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b&无来无去&/b&。”&/blockquote&&p&有来有去——无来无去,岂不正是一对搭档的名字?&/p&&br&&p&那么无来无去有什么涵义呢?这个词是佛的特征。像《金刚经》所说:&/p&&blockquote&如来者,&b&无所从来,亦无所去&/b&,故名如来。&/blockquote&&p&所以现在你能理解,书里为什么要把有来有去写的这么仁慈了吧?&/p&&p&所以他没有妖怪搭档,他的搭档应该是佛。&/p&&img data-rawheight=&346& data-rawwidth=&553& src=&/bbcdc507be33f2dd6b011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bbcdc507be33f2dd6b0117_r.jpg&&&p&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根本不存在这种联系,有来有去的名字只是随便起的。我个人认为,以西游作者对佛教理论的熟悉,尤其在已经写过无来无去这一如来特征后,随便瞎写一个有来有去的可能是比较低的。&/p&&br&&p&在发现这一联系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有来有去的寓意既然如此正面,为什么又要被孙悟空打死呢?&/p&&p&对此我参考过一些文献,也想过一些解释;&/p&&p&比如说打死有来有去,他才会变成无来无去,登上成佛之路;&/p&&p&比如作为吃着体制骂体制的妖中公知,有来有去作为异类迟早倒霉,必须早死早超生,这样才能进入轮回,凭今生的善念在来生转世成人。&/p&&br&&p&然而在后来再一次翻阅原著朱紫国部分时,我又注意到了六十九回结尾的两句诗,似乎有点古怪:&/p&&blockquote&&p&安邦先却君王病,守道须除爱恶心。&/p&&/blockquote&&p&第二句的意思应该是,对于修道之人来说,不仅“恶”心要去除,“爱”心也是要拿掉的。&/p&&br&&p&当时孙悟空刚给朱紫国王治好病,恰逢赛太岁的先锋来要宫女,悟空便上前迎战,原文如下:&/p&&blockquote&&p&行者笑道:“好呆子!倒也有些论头!既如此说,你两个护持在此,等老孙去问他个名号,好与国王救取金圣宫来朝。”八戒道:“你去自去,切莫供出我们来。”行者昂然不答,急纵祥光,跳将上去。咦!正是:安邦先却君王病,守道须除爱恶心。毕竟不知此去,到于空中,胜败如何,怎么擒得妖怪,救得金圣宫,且听下回分解。&/p&&/blockquote&&p&作为回末的诗句,这两句诗承前启后的作用很明显,那就是在治好国王的病后,就要解决爱恶心的问题了。&/p&&p&如果说接下来孙悟空打败的妖怪先锋代表”恶“,那么再下一步遇到的有来有去,应该就是代表“爱”了。&/p&&p&守道须除爱恶心,有来有去这样的“爱”心也是要去除的。所以孙悟空打死有来有去,也许并不是后人一厢情愿想象出的拯救,就是实实在在的清除。&/p&&img data-rawheight=&479& data-rawwidth=&631& src=&/df0b8cb7b3dec94ac17b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1& data-original=&/df0b8cb7b3dec94ac17ba_r.jpg&&&p&打开清代悟一子陈士斌的《西游真诠》,我也找到了他对这两句诗的解释,颇有道理:&/p&&p&妖王赛太岁的地盘是麒麟山獬豸洞。麒麟,是古代神话中的仁兽,“性惟爱物”;獬豸,是古代神话中的神羊,善于用角顶翻恶人,“智能恶奸”。所以麒麟代表爱,獬豸代表恶,这里的地名正是对前面“守道须除爱恶心”的呼应。&/p&&p&爱恶之心会引发忧疑,这是修行中的障碍,所以在朱紫国故事结尾,出现了这样两句诗:&/p&&blockquote&&p&有缘洗尽忧疑病,绝念无思心自宁。 &img data-rawheight=&384& data-rawwidth=&450& src=&/ce95cfab1aa2a8e610b945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ce95cfab1aa2a8e610b945a_r.jpg&&&/p&&/blockquote&&br&&p&所以朱紫国的除妖经过,正可以看做对修行的过程的隐喻。&/p&&p&喜怒哀惧爱恶欲,这是修行过程中必须摒除的七情,有来有去虽然惹人喜爱,但这种“爱“的欲望,会动摇人的定力,所以无论如何,有来有去都必须死。&/p&&br&&p&前面提到的那段金刚经,完整的文字其实是这样的:&/p&&blockquote&&p&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p&&/blockquote&&p&如果将“若来若去”理解为“有来去之相”,和小说的关联就更加明显了。&/p&&br&&p&来与去,这是佛教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字。&/p&&p&因为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p&&p&一部西游记,不外乎“从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取经而去”。&/p&&p&然而说到底,这来来去去的一切其实都是空。所以灵山上第一次给唐僧的,会是一部无字真经。&/p&&p&所以在小说第一百回,唐僧师徒终于获得正果后,有诗为证,其中两句会是这样的:&/p&&blockquote&&p&五行论色空还寂,百怪虚名总莫论。&/p&&/blockquote&&br&&p&由此,不难理解朱紫国故事最后一回开篇的《西江月》:&/p&&blockquote&&p&色即空兮自古,空言是色如然。人能悟彻色空禅,何用丹砂炮炼。&/p&&/blockquote&&p&朱紫国故事和有来有去等角色的命运,正是在表达去除爱恶之心,认识色即是空的修行目标。&/p&&br&&p&当然了,淫者见淫智者见智,以上这一切,也都有可能只是我捕风捉影的一派空言吧。&/p&&br&&p&延伸阅读:&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A4MDQ4Njg1OQ%3D%3D%26mid%3Didx%3D1%26sn%3D7e7eeef36d6d2cdrd&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孙悟空和小钻风不得不说的事&i class=&icon-external&&&/i&&/a&&/p&
刚写完论有来有去的文章:西游小妖有来有去的生死谜局有来有去,看过西游记电视剧朱紫国故事的应该都有印象,他是妖王赛太岁手下的心腹小校,生性和气、善良、慈悲,实乃妖界潺潺流淌的一股清流,淤泥中灿烂绽放的一朵白莲。可惜在原著中,孙悟空下手过急,…
去年圣诞节写的:&br&&br&&br&
话说自至高上帝耶和华创造世界,天清气爽,阴阳交合,天上人间,太平无事。&br&&br&
忽一年,有堕落天使路西法作乱,先远走埃及孟菲斯,拜外道神菩塔祖师为师,习得无穷本领;再入大西洋,夺得海神波塞冬定海神针;后潜入伊甸园,图谋不轨。&br&&br&
那伊甸园中本遍栽苹果树,前面的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吃了心眼明亮,分辨是非,是为善恶树;后面的九千年一开花,九千年一结果,吃了却病延年,长生不老,是为生命树。路西法入得园中,蛊惑掌园仙女夏娃,将前后树上苹果吃了一个干净,复打伤守园天使基路伯,下界扯起反旗,纠结妖魔鬼怪,自封齐天大圣,欲取上帝以代之。&br&&br&
一时天堂震动,大天使米迦勒率十万天使大军讨之。那路西法率魔军与天军相持。米迦勒化作三头六翼,手持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与魔王大战三百回合,反被杀败,回报耶和华神。&br&&img data-rawheight=&532& data-rawwidth=&632& src=&/64bcf9eff43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64bcf9eff431_r.jpg&&&br&
时大天使乌列尔正为主骊热酒一杯,上帝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即御风暴闪电临凡,只一掌,便将路西法打落尘埃,化为猿猴,镇压于五行山下。回转天堂,其酒尚温。&br&&br&
众天神为贺镇压路西法,发起安天大会,正行乐间,忽听来报:“那路西法伸出头来了。”上帝道:“不妨,不妨。”袖中只取出一张帖子,上有四个金字“哈利路亚”,贴在五行山顶上,那山即生根合缝,路西法仅可运用呼吸之气,手儿伸出,摇挣摇挣而已,再也不能翻身。&br&&img data-rawheight=&681& data-rawwidth=&899& src=&/5f8ee6c3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9& data-original=&/5f8ee6c37_r.jpg&&&br&
路西法虽已被囚,然上帝神恩浩荡,望堕落天使改邪归正,重返天堂,又为路西法赐名曰:“愿你悟出仇恨之空虚,养出谦逊之德行,故为你起一名曰悟空·逊。冀你改过自新,故英文名作NEO。望你在山下慢慢醒悟,待未来有缘人救之。”&br&&br&
为磨练悟空心性,又命两界山土地变作当地惫懒小儿,频以石子戏掷其头面,口中道:“嗨,孙贼!你若是那力敌万军的参孙,我便是击杀巨人的大卫!”久而久之,以讹传讹,人皆误逊为孙,路西法转成孙悟空矣。&br&&br&
此后不知多少岁月,正值东土大唐贞观年间。一日,上帝聚众天使道:“自伏路西法安天之后,我圣教已流布天下,叵耐东土众生愚蠢,不识我法门之旨要,奉聂斯脱利派为大秦景教,此派虽亦传我教法,然未窥门径,不得精要。我待将真经送上东土,又不欲东土众生将此事看得轻了,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取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万水,来西方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br&&br&
只见座下走出一人,礼神三匝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诸众抬头观看,只见:&br&&br&
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亚麻裙。度群生,大慈悯,万福万应,千圣千灵——圣母玛利亚是也。&br&&br&
上帝大喜,仔细叮嘱一番,又以法宝赠之,便命玛利亚速速启程。圣母法力无边,不一日,已至东土大唐长安城中。 &br&&br&
时大秦景教流行中国,朝野上下多信奉之,新晋大主教陈玄奘正启讲道大会,太宗及文武国戚皇亲,俱与会听讲。圣母化作一年老修士,亦至座前,慧眼静观,一时尽览玄奘前生后世——此子竟是圣子耶稣转世!&br&&br&
原来,圣子见凡人罪孽深重,万世沉沦,发心为世人赎罪,自贬下界,化为凡人,生生世世,遍历凡间一切苦难。至大唐年间,托生状元陈光蕊家,是为玄奘。&br&&br&
那玄奘初生不及满月,父亲便为水贼所害,母亲将其抛入江中,飘至金山修道院,为法明牧师所养,以江流儿名之,又因先知摩西初出襁褓时亦有江流之难,故又有小名曰“摩西”。&br&&br&
十八年后,玄奘长大成人,报得父仇,潜心圣教,学理超群,名扬天下,年二十便晋主教,所到之处人潮涌动,百姓皆高呼“摩西摩西”。有倭国遣唐使见之,以为此乃招呼对方之敬语,传回日本,遂有もしもし(么西么西)传统,此乃后话。&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800& src=&/d417dfe420c7c1f8545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417dfe420c7c1f8545e_r.jpg&&&u&自古江流有摩西&/u&&br&&br&
且说圣母玛利亚在玄奘讲道会中,看他讲一会创世,谈一番十诫,说罢亚当夏娃,又及诺亚约伯,真个是舌灿莲花,大众如痴如醉。&br&&br&
这玛利亚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修士,你只会讲旧约,可知道还有一部新约么?”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圣母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盖弟子授业以来只得见旧约,却不知新约教法如何?”&br&&br&
圣母道:“你这旧约,乃上帝与犹太人所立约法,度不得东土人超生,只可混俗和光;我有新约全书,乃上帝与全天下所立之约,能超亡者升天,能度世人脱苦,无量功德,善本现藏梵蒂冈教廷,距此地二十一万六千里,汝敢去取经否?”&br&&br&
玄奘大喜,道:“愿去,愿去!”圣母闻言心生喜悦,飞上高台,现出原身,祥云笼罩,圣光耀眼,喜得唐王朝天礼拜,群臣跪地焚香。那圣母在云端之中,说破唐僧出身,简介新约高妙,言罢升天,引得个唐王心愈诚,玄奘志更坚。&br&&br&
玄奘取经之心急切,三日后便启程取经,唐太宗送至灞桥,与玄奘结为兄弟,又将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曰:“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八两金!”&br&&br&
言罢又道:“御弟集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藏于一身,朕又赐你姓唐,从此以后,弟便以唐三藏为号,英文名曰Trinity,如何?”玄奘闻言,顶礼谢恩,由此人称唐三藏。&br&&img data-rawheight=&309& data-rawwidth=&542& src=&/831fd01a18ade0cf214dfd0973daed9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2& data-original=&/831fd01a18ade0cf214dfd0973daed9b_r.jpg&&&u&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八两金&/u&&br&&br&
三藏离得大唐,一路风餐露宿,艰难困苦,随从被妖魔掳掠殆尽,至两界山下,得镇山骑士刘伯钦指引,寻得齐天大圣孙悟空处,拨开泥土野草,正见一颗猴头。那大圣,以为又有小儿相戏,口中叫道:&br&&br&
“我已经沉睡了一万年,又被逐出了自己的故乡,你竟然敢来到我的领地,你这是自寻死路!”&br&&img data-rawheight=&305& data-rawwidth=&496& src=&/d379d2ee7058ece756c537dfda16a95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d379d2ee7058ece756c537dfda16a95a_r.jpg&&&br&
那三藏,不慌不忙,说明圣母西来意,点破大道一片天,喜得个齐天大圣心花怒放,情愿做三藏徒弟,保他西天取经。三藏便登上山顶,连拜三拜,口诵“哈利路亚”,将压帖儿轻轻揭下,只闻得空中叫道:“吾乃监押天使也,今大圣难满,吾等回见我主,缴此封皮去也。”那山下石匣果然松动,悟空终能出山。三藏亲手施洗,大圣再皈圣教。&br&&br&
三藏收得大圣后,一路赖他降妖伏魔,无奈心高气傲,不服管束,圣母玛利亚乃化为老母,赐三藏七宝十字架一串,悟空见而爱之,然戴上后却化为金项链,一旦不听师命便锁喉收紧,令悟空从此死心塌地,一路再不敢生邪念矣。&br&&br&
后过蛇盘山鹰愁涧,有七头十角巨龙镇压在此,大圣降之,命其变化为白马以助脚力。过高老庄、流沙河,又收服堕落天使猪悟能、沙悟净。那猪悟能,好吃懒做,贪财好色,无奈惯会卖萌,每犯错后悟空方要责打,便嘟嘴作撒娇状:“不是说好了要做彼此的天使么?”故悟空始终不忍痛下狠手。&br&&img data-rawheight=&387& data-rawwidth=&580& src=&/2f98a2d799c6b3ac06f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2f98a2d799c6b3ac06fc_r.jpg&&&br&
取经团启程日久,三藏身世渐遍传西方道路,途中多有人家以人子耶稣之礼待之,三藏每每力辞:“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渐成口头禅。&br&&br&
后有西天流窜妖怪,携得新约《约翰福音》残篇,其中有云:&br&&br&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br&&br&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br&&br&
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br&&br&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br&&br&
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br&&br&
群妖见之,恍然大悟:原来三藏血肉大有神力,食之可致永生。于是众妖踊跃,群怪争先,都以吃唐僧肉为要务,取经之路顿时难度升级:&br&&br&
过幼发拉底河时有水灾之厄,经亚马逊女人国时又有逼婚之难。甫离女人国,三藏又为巴比伦大淫妇所掳,幸把持得定,经三徒力战脱身。&br&&br&
行经耶路撒冷时,昔日圣城已为穆罕默德教派所据,摈斥圣教,号为灭法国,三藏悟空登临锡安圣山,即后世称为郇山者,觅得散落修士,悟空大现神通护卫,由此创立郇山隐修会,千载之后仍有余韵。&br&&br&
又过狮驼岭,有墨菲斯托、巴尔、迪亚波罗外道三魔神,号三体兄弟。那迪亚波罗有一法宝,名曰阴阳二气瓶,对悟空叫道:“孙悟空,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么?”悟能于旁连声提醒:“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无奈悟空心高气傲不听劝阻,果被吸入瓶中。三藏见事紧急,向天哀呼:“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果有上帝耶和华亲自出手,平安脱难。&br&&br&
后泛舟出海,于克里特岛迷宫大战牛魔王,登奥林匹斯山会地仙之祖宙斯,力敌雅典娜,鏖战阿波罗,道不尽千辛万苦,说不完艰难险阻,终于九九数完,三三行满。&br&&img data-rawheight=&768& data-rawwidth=&1366& src=&/48f1f3ad41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48f1f3ad419_r.jpg&&&br&
三藏师徒来至梵蒂冈圣城,求取圣经,大天使加百列却以无字经付之,三藏归途中发觉,又回梵蒂冈理论,上帝却道:“此乃无字真经,汝等肉眼愚迷,不识正道,吾且付你《新约全书》,汝可看书中所言者何?”&br&&br&
三藏启经看时,只见众福音书传耶稣生平圣迹,使徒行传述弟子传道经历。上帝道:“此经中所传,即你自己前生之事,今生工夫到处,亦可证此果,何必执念?汝等但诚心修持,早晚证得大道,便可演一部三藏福音、悟空行传。无奈汝等不识无字真经,这新约便再三研读透彻,也不过一个反求诸己而已。”&br&&br&
那三藏慧根深远,闻得上帝此语,瞬间大彻大悟,证得无上圣果。悟能、悟净、白马等闻之,亦道心发现,沐浴圣光,口诵“哈利路亚”。一边却恼了齐天大圣,心想如此说来,这岂不白跑一路,逗你玩也? &br&&br&
那悟空虽皈依圣教,无奈劣根已久,昔日堕天使恶性发作,大叫一声:“我去你大爷的!”奋起铁棒,一路打出梵蒂冈,又竖齐天大圣反旗,再启路西法名号,重做人间一邪神。千余年后,又大战萨姆·温彻斯特与迪恩·温彻斯特兄弟,其事传于《Supernatural》。&br&&img data-rawheight=&385& data-rawwidth=&566& src=&/e17af4cb8cfaa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6& data-original=&/e17af4cb8cfaaf_r.jpg&&&br&
诸位看官,这一部《西游记》,讲得便是修道门径。你看那唐三藏诚心求道,反求诸已,便可成神成圣;那孙悟空心高气傲,师心自用,即便劳苦功高,一闪念间,便已堕落魔道,沉沦无限。修道之人,可不慎哉?这正是:&br&&br&
神在经中莫远求,&br&&br&
圣经只在汝心头。&br&&br&
人人有个圣三藏,&br&&br&
好向三一堂下修。 &br&&br&
阿门&br&&br&【个人订阅号一本神经(ybsj_maoshiqi),目前已进行诸多三俗西游探讨,欢迎关注】
去年圣诞节写的: 话说自至高上帝耶和华创造世界,天清气爽,阴阳交合,天上人间,太平无事。 忽一年,有堕落天使路西法作乱,先远走埃及孟菲斯,拜外道神菩塔祖师为师,习得无穷本领;再入大西洋,夺得海神波塞冬定海神针;后潜入伊甸园,图谋不轨。 那伊…
发现很多朋友都有一个误会,认为风流倜傥外加才华出众的皇帝一定是不爱江山,厌倦政事的昏君。事实上不管是宋徽宗还是他在文艺昏君界的大前辈李煜,都是对政事非常热衷的。只是因为水平比较差,或者和时代水土不服,所以最后才导致了越勤政也就乱政越多危害越大。而历史上大部分的皇帝基本都是文艺爱好者,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还有一颗想要表现个人价值的雄心。&br&&br&下面说个宋徽宗在权谋方面的事情。我们知道徽宗之所以能够继位,靠的是神宗皇后,当时的向太后也就是向萌萌的支持。向太后在徽宗继位后只垂帘听政了半年,然后就还政于徽宗。所以后世对她的评价普遍很好,认为她是一个不贪恋权势的好萌萌。&br&&br&但经过近年学界的研究,发现其实历史上的向太后也不是完全的甘于平淡。事实上在撤出垂帘听政后,她任凭自己的意志影响了朝政有一段时间。而后来之所以会把权力完全还给徽宗,乃是在于徽宗本人在之后的政治博弈中取得了胜利。&br&&br&我们知道徽宗继位之初,在主张调和新旧党政策的同时在人事上是支持旧党的。而当时的宰执班底一致认为要将蔡京外放。但蔡京却被向太后在没有咨询过徽宗意见的情况下强行留任。曾布等大臣为此数次与向太后当面争辩,无果。&br&&br&皇帝和宰执班底联手发出的命令被太后无视驳回,这是一件很打皇帝脸的事。&br&&br&但徽宗在这个阶段却表现出了过人的城府,一个字,忍。因为当时距离向太后撤帘的约定只剩两个多月,徽宗认为只要向太后还政了,到头来还是他说了算。可惜,撤完了帘,向太后还是抓着权力不放,仍然抓着蔡京不放手。&br&&br&徽宗之后仍然表现出非常孝顺的样子。虽然被打脸最厉害的是他,但却一个劲的调和宰执大臣与向太后间的矛盾。&br&&br&然后一个叫陈瓘的言官看不下去了,于是他写了封言辞很犀利的弹劾奏章,指责向太后通过亲属和宦官干预朝政。向太后看到奏章后受到很大触动,甚至到了“哭泣不食”的地步。而徽宗怎么做的呢?在受到向太后的情绪“影响”后,决议重罚陈瓘,将其外贬为扬州粮料院。&br&&br&此举造成了什么结果?激怒了整个台谏。之后真正的爆发开始,大量的言官开始深挖向氏家族的黑材料,日以继夜的弹劾向太后的亲属,指责向太后的揽权。而在这猛烈的攻势中,“孝子”徽宗又出现了,他召见了这轮弹劾中表现最踊跃的御史中丞丰樱和殿中侍御史陈师锡。然后说“此碍东朝,卿当熟虑”。&br&&br&东朝指的是向太后,这句话深刻地表明了徽宗的真实意图。他不再通过装无辜和好孩子来激怒台谏,而开始真正的推动最后一轮攻势。于是终于,在之后的舆论压力,和言官们的人肉挖黑材料指责下,向太后终于扛不住了。她同意外放了蔡京,也彻底的还了政。而徽宗也见好就收,亲政后一如既往的善待向太后和向氏一族。在她死后,也对她做出了“退抑谦逊之盛德,可为万世法”这样的评价。&br&&br&如果说徽宗是向太后养成的,那向萌萌则应该说是徽宗养成的。&br&&br&当然以上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徽宗也是个有一定政治手腕的皇帝,但仅仅这些仍然不足以成为明君。而事实上他人性中的很多缺点也终于使他在掌握权力后对整个国家造成了更大的损伤。朝令夕改,吏治不修,穷兵黩武,君臣失格,最后终于酿成了中华历史上少有的耻辱。在整个国家体制仍然运行正常,仍然拥有大量有战斗力的军队的情况下,被人占领了首都。致使国家蒙难,金瓯难全。留下了被称为“靖康耻”的惨痛历史。&br&&br&&br&&br&&br&嗯,本来下面才是正文。&br&&br&&br&&br&————————————————————&br&&br&&br&&br&有着无与伦比的个人修养,论等级可以说强悍到银河系外。。。按今天的标准就是才华卓越(书画)运动全能(马球,蹴鞠,步骑双绝有木有)品味出众(艮岳)沉淀有内涵(大观茶论,圣济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惠岸行者本名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