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科学究竟是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电影还是缪斯女神的馈赠

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基因武器:不能打开的潘多拉魔盒
随着生物学和人体基因工程的飞速发展,以基因武器为代表的生物武器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一百年来关于生物武器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变为了更精确更可控的基因武器也不例外。谁也不知道基因武器的打击会在什么时候降临,也无法确定是否真的遭受了基因武器的攻击,基因武器成了最隐秘最危险的杀手。
基因武器是运用遗传工程技术,按人们的需要通过基因重组,在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或者在一些本来不会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接入致病基因而制造的生物武器。它能利用不同人种的基因差异,通过改变非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参数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菌,对特定人种产生杀伤作用,而对其他人种、其他部位完全无害,从而有选择的进行精确的打击。目前的基因武器大致分三类:
微生物基因武器生物武器库中的常见家族,包括:利用微生物基因修饰生产新的生物战剂、改造构建已知生物战剂、利用基因重组方法制备新的病毒战剂;把自然界中致病力强的基因转移,制造出致病力更强的新战剂;把耐药性基因转移,制造出耐药性更强的新战剂。
毒素基因武器天然毒素是自然生物产生的,通过生物技术可增强其毒性,还能制成自然界所没有的毒性更强的混种族基因武器是当前基因武器库中最具诱惑力的新成员,也是最具威力的一种。如今尚无成功报道,但其现实威胁已迫在眉睫。
种族基因武器,也称“人种炸弹”,是针对某一特定民族或种族群体的基因武器。即只对某特定人种的特定基因、特定部位有效,故对其他人种完全无害,是新式的超级制导武器。
转基因利用基因技术对食物进行处理,制成强化或弱化基因,诱发特定或多种疾病,降低对方的战斗力;研制转基因药物,通过药物诱导或其他控制手段既可削弱对方的战斗力,也可增强己方士兵的作战能力,培育未来的“超级士兵”。
2000年,美国科学家就培育出了第一批转基因蚊子。
尽管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明基因武器的存在,但是基因武器的种种优势使其在战争中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基因武器的使用方法简单多样,可以用人工、飞机、导弹或火炮把经过遗传工程发行过的细菌、细菌昆虫和带有致病基因的微生物,投入它国的主要河流、城市或交通要道,让病毒自然扩散、繁殖,使人、畜在短时间内患上一种无法治疗的疾病,使其在无形战场上静悄悄地丧失战斗力。由于这种武器不易发现且难防难治,一些科学家对它的忧虑远远超过了当年一些核物理学家对原子弹的忧虑。
乔治·切奇实验室的研究生哈里斯·王制造出的第一台“基因进化机器”。
关注基因武器在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中,已经发现人种之间确实存在基因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被种族主义者和恐怖主义分子所利用。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种族基因组多样性特点,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设计,研制出针对某一种族的基因武器,从而对某一种族或国家的安全造成潜在的和巨大的威胁。
一、基因武器将使作战方式发生明显变化。使用者只需要在临战前将经过基因工程培养的病菌投入他国,或利用飞机、导弹等将带有致病基因的微生物投入他国交通要道或城市,让病毒自然扩散、繁殖,使敌方人畜在短时间患一种无法治疗的疾病,从而丧失战斗能力。此外,基因武器可根据需要任意重组基因,可在一些生物中移入损伤人类智力的基因。当某一特定族群的人们沾染上这种带有损伤智力基因的病菌时,就会丧失正常智力。
二、基因武器不易被发现,将使对方防不胜防。因为经过改造的病毒和细菌基因,只有制造者才知道它的遗传“密码”,其他人很难破译和控制。同时,基因武器的杀伤作用过程是在秘密之中进行的,人们一般不能提前发现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一旦感受到伤害,为时已晚,在此之前早已遭到基因病毒的侵袭,很难治疗。
三、基因武器具有较强的心理威慑作用。现在世界局势总体是和平发展的,国家之家的竞争主要也是经济上的竞争,大国之间很难再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基因武器成本低、持续时间长、使用方法简单、施放手段多样、不破坏敌方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等特点,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能爆发更大的伤害,能直指敌方要害进行打击,并且造成大范围的恐慌,极大的影响受打击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如今至少美国、俄罗斯和以色列都有研制基因武器的计划。美国已经研制出一些具有实战价值的基因武器.他们在普通酿酒菌中接入一种在非洲和中东引起可怕的裂各热细菌的基因,从而使酿酒菌可以传播裂各热病。另外,美国已完成了把具有抗四环素作用的大肠杆菌遗传基因与具有抗青霉素作用的金色葡萄球菌的基因拼接,再把拼接的分子引入大肠杆菌中,培养出具有抗上述两种杀菌素的新大肠杆菌.俄罗斯已利用遗传工程学方法,研究了一种属于炭疽变素的新型毒素,可以对任何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如今找不到任何解毒剂.以色列正在研制一种仅能杀伤阿拉伯人而对犹太人没有危害的基因武器。以前还曾传说苏联将眼镜蛇毒与流感病毒结合,使患者同时出现流感和蛇毒症状,除了这个,苏联还研究出了一种毒素,20毫克可以杀死50亿人。
随着基因大争夺时代的到来, 除了基因能否被专利化这个问题被广泛探讨外, 还有不少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甚至是传统伦理道德造成极大威胁。基因武器作为一种具有极大杀伤力、针对性和不可预测性的武器,实际上是用人类自身来攻击人类自己,这是对神圣生命的极大侵犯。一旦问世,不但对道德伦理造成严重的 冲击,由于涉及到军事进而牵涉到政治,将成为人类的终极杀手。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邮箱: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基因科学究竟是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还是缪斯女神的馈赠
于是到2014年的时候,这个方法真正进入临床了,有一家公司它在2014年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做法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一项,就是把艾滋病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拿出来,用基因编辑的方法破坏掉他们这些细胞里的CCR5这个基因,然后再重新输回艾滋病人的体内,他们希望用这个方法看看能不能阻止艾滋病毒侵袭免疫细胞,治疗这些人的艾滋病。结果用一张图来展示这个事情,那我们知道在艾滋病人体内因为艾滋病毒的存在,所以免疫细胞都被杀死的七七八八,免疫细胞的数量是非常低的,用这个绿线来表示,大家看到在接受了刚才这个基因编辑的治疗之后,这些病人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是有一个非常明显上升的,用这条红线来表示。当然了我必须得强调一点,就是这个治疗方法在2014年正式报道的时候,仅仅是二期临床试验,还并没有正式上市,目前更多病人的更精细的临床研究还在进行中,所以我们还在拭目以待基因编辑的这第一次试水是不是能取得很好的成功。但至少这个例子能够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用基因编辑的方法来治疗疾病确实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可能性了,我们已经在现实中开始动用这个技术,来实实在在地探索治疗疾病的可能性。基因编辑在预防疾病方面的应用一旦从迫在眉睫的治疗延展到未来可能需要用到预防。那么接下来这个变化就会变得更明显,那就是从预防进一步过渡到改善。看到这么一个数字就是智商几乎是由遗传决定的,我们会不会马上就有一个冲动就是,利用基因编辑这个技术去修改自己孩子的决定智商相关的基因,让他变得更聪明呢。解说:几个月前美国国家科学院出台的报告,被认为是给人类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开了绿灯,报告中提到,应该允许科学家修改人类胚胎,以消除镰刀型贫血症等毁灭性遗传疾病,而一旦基因编辑技术重返应用于人类,应同步设定适当的限制条件。究竟基因编辑技术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未来,王立铭教授继续大开脑洞。您的位置: &
“辉夜姬”打开潘多拉魔盒
优质期刊推荐&img src=&/v2-bbef9e910c1cf6c5ad1475_b.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v2-bbef9e910c1cf6c5ad1475_r.png&&&p&&br&&/p&&img src=&/v2-0a899dd126f2a1a3059813_b.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v2-0a899dd126f2a1a3059813_r.png&&&p&&br&&/p&&img src=&/v2-9c1a9bba3adcb490bb777e70de47a4bb_b.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v2-9c1a9bba3adcb490bb777e70de47a4bb_r.png&&&p&&br&&/p&&img src=&/v2-14bc1a8d85f2ff6b4cafc5ccca1d1366_b.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v2-14bc1a8d85f2ff6b4cafc5ccca1d1366_r.png&&&p&&br&&/p&&p&异色瞳,学名叫虹膜异色症&/p&&blockquote&虹膜异色症,另称异色瞳(英语:Heterochromia iridum),是一种身体异常状况,指两眼的虹膜呈现不同颜色的性状。眼睛的颜色,特别是虹膜的颜色,是由虹膜组织的色素沉淀及分布决定的;因此,在形成过程中,任何因素影响以上的色素分布,就会造成眼睛颜色的不同。有此状况的人或动物,会可能有以下其中一种情况出现:&br&两只眼睛的虹膜有着不同的颜色。&br&眼睛会在同一片虹膜出现多于一种颜色。&/blockquote&&p&成因&/p&&blockquote&虹膜异色症的出现,可以分成先天和后天两方面。&br&先天方面,主要是两眼虹膜颜色不同的情况,有可能于遗传有关。由于眼睛虹膜的颜色受遗传影响,假若后代的父母其中一位有蓝眼睛,而另一位则有灰色眼睛的话,那两位的后代有可能有一对蓝色的眼睛、或一对灰色的眼睛,但亦有可能一边眼的虹膜是蓝色,而另一边却是灰色的。这可能与瓦登伯革氏症候群(Waardenburg Syndrome)或Piebald Syndrome相关。&br&后天的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患上Horner Syndrome或虹膜毛样体炎,使虹膜造成损伤而萎缩。&/blockquote&&p&&br&&/p&&p&至于虹膜异色症的概率,百度百科跟维基百科都没有说明,也少有资料或文献提及到确切的发病概率,都只是说到跟遗传有关然后就没下文。查了谷歌,还有Quora相似的问题(&a href=&///?target=https%3A///What-percent-of-the-population-have-two-different-colored-ey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at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have two different colored eyes ?&i class=&icon-external&&&/i&&/a&),该症状的发病率基本都是在百分之零点几至百分之一。&/p&&p&&br&&/p&&p&贴Quora的一位答主&a href=&///?target=https%3A///profile/Aaron-Elli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aron Ellis&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回答&/p&&blockquote&I've been searching for accurate statistics on this subject for years (my grandfather has heterochromia iridum, so it's always fascinated me). All I can say is that you'll have a tough time finding any consistency. Different studies turn up different numbers. &br&The most credible stats I've encountered came from the researchers at the Office of Rare Diseases, who revealed this year that 47 out of 7,000 children surveyed had heterochromia. &a href=&///?target=http%3A//.nih.gov/GARD/Condition/8590/QnA/31771/Heterochromia_iridis.aspx/Prin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ih...&i class=&icon-external&&&/i&&/a& This
translates to &b&.67% of the population&/b&. &br&There was a Viennese study conducted over thirty years ago that found &b&.25% of the population&/b& (65 out of roughly 25,000 adults) had heterochromia. &a href=&///?target=http%3A//www.ncbi.nlm.nih.gov/pubmed/Fdopt%3DAbstra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www.ncbi.nlm.nih.gov/pubm...&i class=&icon-external&&&/i&&/a&&br&This writer claims that &b&1.1 percent of Americans&/b& have heterochromia, but it's not backed with any citations or hard numbers. &a href=&///?target=http%3A///why-do-some-people-have-differently-colored-eyes-126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www.lifeslittlemysterie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Interestingly enough, if you take the average of these three studies, &b&the number you'll get is .673,&/b& almost the exact same result as ORD's study. So I would say .67% of the population might be a decent estimate.&/blockquote&&p&&br&&/p&&p&&br&&/p&&p&参考:&/p&&p&&a href=&///?target=https%3A///item/%25E8%%25E8%E5%25BC%%%25E7%5771%3Ffr%3Daladd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虹膜异色症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s%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E8%E7%%25E8%%25E7%&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zh.wikipedia.org/wiki/%&/span&&span class=&invisible&&E8%99%B9%E8%86%9C%E7%95%B0%E8%89%B2%E7%97%87&/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s%3A///What-percent-of-the-population-have-two-different-colored-eyes%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at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have two different colored eyes ?&i class=&icon-external&&&/i&&/a&&/p&
异色瞳,学名叫虹膜异色症虹膜异色症,另称异色瞳(英语:Heterochromia iridum),是一种身体异常状况,指两眼的虹膜呈现不同颜色的性状。眼睛的颜色,特别是虹膜的颜色,是由虹膜组织的色素沉淀及分布决定的;因此,在形成过程中,任何因素影响以上的色素…
94年时我还是愤青喷子,基本上跟中国沾边就都是一团黑。&br&我和他在电视前看着美国世界杯各国运动员们如野兽一样从头到尾不知疲倦地奔跑,我又愤愤地吐槽,这种对抗性强的运动还是老外擅长,中国人体能不行,只能玩技巧。&br&他看了我一眼,说,那也不一定,在朝鲜拼刺刀时我看大家也差不多,半斤八两。&br&当时,我就被这种拉风的逼格所折服,二十多年过去,久久不能忘怀。
94年时我还是愤青喷子,基本上跟中国沾边就都是一团黑。 我和他在电视前看着美国世界杯各国运动员们如野兽一样从头到尾不知疲倦地奔跑,我又愤愤地吐槽,这种对抗性强的运动还是老外擅长,中国人体能不行,只能玩技巧。 他看了我一眼,说,那也不一定,在朝…
&p&这个问题科学界吵了近百年。在国内,饶毅和方舟子都为孟德尔辩诬过。但关于其中的细节,感觉还有补充的必要。&/p&&p&为何孟德尔会受到怀疑?因为他的工作实在太过出色。那篇以详实周密的数据和简洁优雅的解释著称的《植物杂交实验》,被公认为超出时代的精彩之作,甚至比40年后再发现时期科学家所做的实验更精确。放在今天来看,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充满了动人例子,而没有精确的机制,可能都谈不上学术专著。但孟德尔的论文依旧堪称学术写作的标杆。&/p&&p&但过于完美的数据也的确令人疑惑。最早提出疑问的是生物统计学之父费舍尔(著名科普读物《女士品茶》的主角),他注意到孟德尔在检验显性性状的F2代是纯合子(AA)还是杂合子(Aa)时,采用的是通过自交观察F3代的方法。如果F3代均为显性则F2代为纯合子,如果有隐形则为杂合子。但由于对每株F2代只检查10株F3代,所以这里应该有0.056(0.75的10次方)的概率把杂合子误认为纯合子。也就是说对于实验中的600株显性F2代中,应该识别出222.5(200+400×0.0.056)株纯合子,但孟德尔的结果却是近于完美的201株。进一步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孟德尔的数据后,费舍尔得出数据与预期偏差的概率为0.99993。“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实验数据有假,以便和孟德尔的预计相符。”费舍尔说道。&/p&&img src=&/v2-f633c50fe18_b.jpg& data-rawwidth=&678& data-rawheight=&5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8& data-original=&/v2-f633c50fe18_r.jpg&&&p&&i&这组显性F2代纯合子杂合子比例数据是费舍尔怀疑的重点&/i&&/p&&p&这一批评引发了持续多年的争议,直到2007年Franklin Allan,A.W.F. Edwards,Daniel Hartl和Daniel Fairbanks在《遗传学》上发表论文并随即出版专著《孟德尔-费舍尔争论的终结》方告一段落。针对费舍尔的主要指控,他们认为,600株F2代不能一概而论,其中200株涉及的性状在F3代幼年即可识别,也就是能够获得超过10株的数据,不适用费舍尔的假设;而对剩余400株而言,孟德尔的结果是137(纯合子)∶263(杂合子),费舍尔的预期为148.4∶251.6,并没有显著差别。特别是其中的100株孟德尔曾得到40∶60的数据,并认为不可靠而再次实验得到35∶65,也就是说200株的结果应为75∶125,和费舍尔的预期74.2∶125.8几乎完全一致!对于费舍尔所认为“太好了以致不可能是真的”的数据,他们也做出了解释。最终得出结论:费舍尔对孟德尔的批评不能成立。&/p&&img src=&/v2-2da0e5d4c_b.jpg& data-rawwidth=&946& data-rawheight=&5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6& data-original=&/v2-2da0e5d4c_r.jpg&&&p&&i&孟德尔的F2代性状分离数据是惊人的好,但与他人的结果相比,这又有多可疑呢?&/i&&/p&&p&此外,再发现时期的科学家很快就意识到,遗传因子除了自由组合外,也经常发生连锁。今天我们知道这是由于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的缘故。孟德尔观察了7组性状,而豌豆正好有7对染色体。难不成这7组性状恰好处在7条染色体上,才让孟德尔与连锁的发现失之交臂?事实却并非如此:7组性状中控制茎的长度和豆荚形状,以及种子形状和未成熟豆荚颜色的基因分别位于同1条染色体,理应观察得到连锁遗传。不过,孟德尔所论述的多性状杂交试验选用的性状是子叶颜色、种子形状和花的颜色,控制这3组性状的基因恰好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有人猜测,孟德尔或许舍弃了不符合其理论的数据。但更为合理的解释是,孟德尔更关注豆粒本身的性状,而非植株和豆荚的性状,才忽视了连锁现象。考虑到多性状杂交实验中随着性状数增加,难度迅速上升,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p&&i&&img src=&/v2-bbda06a03e2_b.jpg& data-rawwidth=&1431&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31& data-original=&/v2-bbda06a03e2_r.jpg&&&/i&&p&&i&孟德尔实验中性状的基因研究,能发现这些单基因控制的性状是何等的幸运与天才(何风华等,2013)&/i&&/p&&p&在孟德尔生前,他的理论从未得到认可。在争取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内格里的支持时,孟德尔曾寄给他140包种子希望对方重复。此外还尝试使用内格里所擅长的山柳菊开展遗传实验。但当时所不知道的是,山柳菊时常会无性繁殖,不适合开展杂交实验。在发现山柳菊的遗传与豌豆显著不同后,大为沮丧的孟德尔依然将结果回复给内格里,并在随后发表了相关论文,这也是孟德尔第二篇也是最后一篇植物学论文。一位坦然公开不利于自己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学者,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不应被污以造假或是挑选数据的嫌疑。&/p&&p&撰文/孙天任&/p&&p&本文为撰写“孟德尔:我的时代终将到来”(《科学世界》2017年7期)搜集资料时的杂感。需要补充的是,费舍尔虽然攻击孟德尔的数据,但他对孟德尔的方法和结论都及其赞赏。他曾说道:“从他们的结果来看实验性研究确凿无疑,在表达上毫无缺陷,并且对不止对一个、而是对当前感兴趣的许多问题的理解至关重要。”此外还需要指出,孟德尔是在没有任何统计工具的时代开展研究的,他对于何时停止收集数据、何时重复实验更多是依赖直觉,但这和造假无涉。&/p&&img src=&/v2-97b4fc68fbf8366082aab3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97b4fc68fbf8366082aab3_r.jpg&&
这个问题科学界吵了近百年。在国内,饶毅和方舟子都为孟德尔辩诬过。但关于其中的细节,感觉还有补充的必要。为何孟德尔会受到怀疑?因为他的工作实在太过出色。那篇以详实周密的数据和简洁优雅的解释著称的《植物杂交实验》,被公认为超出时代的精彩之作,…
反对&a class=&internal& href=&/people/shore3&&Hydra Isaac&/a&的回答 外行吃瓜群众还必须介入。&b&当然每个人都希望韩没有造假。&/b&但是,倘若韩真的造假了,这个事情如果没有网络舆论介入,&b&一定是韩春雨就算造假了也是平稳过关&/b&, 顶多以后不再重用, 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会有,甚至韩还可以混个一官半职,以后就做领导搞行政了。&br&这种例子前面有上交汉芯和西交李连生。这两个例子里,造假者都被一路实名举报若干年,但是没有用,造假者一路过关斩将基本上差院士只有临门一脚了,最后基本都是被网络舆论扳倒。因为他们已经用所谓的成果给领导带来了政绩,给单位带来了经费,给自己评上了长江学者。一旦被坐实了造假,那么请问&a class=&internal& href=&/people/shore3&&Hydra Isaac&/a&,领导怎么给上级汇报?几千万上亿元的经费退不退?&br&还是复习西交李长生李连生的例子,来看看官僚机构是怎么想的&br&&blockquote&2008年1月,老教授们向校方提交了针对李连生所报奖项的书面意见。意见提交后不久,学校有关方面的领导与他们交换意见,&b&意思是学校地处西北,学校科技排名比较靠前来之不易,希望大家慎重对待,同时希望不要激化矛盾&/b&。&br&&blockquote&日,陈永江等6人向校方提交了评议意见,重点举报李连生在2007年申报并被教育部评定批准、正在公示期的往复式压缩机项目的造假行为。&br&“造假那么明显,证据也很充分,本以为,这份意见书一上交,校领导肯定会拍案而起,立即查处。可我们很快意识到,事情没这么简单。”陈永江回忆说,直到意见书递交54天后,他们才等来一个电话:分管科研的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科研处副处长邀他们到南洋大酒店吃饭。“54天都不搭理我们,现在突然请我们去那么高级的地方吃饭,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临出门,我在兜里装了个录音机。”&br&饭桌上,这台录音机录下了这样的内容:&b&“现在高校学术腐败成风,你们不要大惊小怪。”“要不要李连生把一等奖的利益分给你们一些?”&/b&“这50多天,你们把校领导搞得日夜不安,你们是始作俑者。如果现在声明退出,还为时未晚。”&br&陈永江当场拍案:“谁是始作俑者?你们不去抓小偷,还拉我们去分赃,以为我们也是无耻之徒?!”&/blockquote&&/blockquote&从这个例子里你可以看到,官僚高校简直是无耻之尤。你指望这样的&b&官僚把持的学术共同体&/b&起到什么净化作用简直是痴人说梦。&br&而从现在的例子来看,&b&在争议很大的情况下,官方已经火速提拔韩春雨了&/b&,河北科技大学已推荐韩为长江学者候选人。最近据说已经当选了河北科协副主席。凭借韩的成果,河北科技大学也申请到了生物技术学科的双一流,大把大把的科研经费就要到账了。&br&当然,我们还是希望韩没有造假。但是国内这么多年来的怪现状,怎么能不让懂得其中掌故的人心惊呢?现在我们的声音不是太大,而是太小了,&b&对于这么一个有重大造假嫌疑(注意我说嫌疑)&/b&的人,其主管单位应该主动要求他避嫌参加任何的评奖和申请经费的活动。但是抱歉,我没有看到有关部门审慎的作风。何况,&b&被杂志社以造假嫌疑发起调查,这本身就是&/b&&b&一个&/b&&b&对于科学家极大的耻辱。&/b&韩如果有一点荣誉感,那么起码他不应该在给自己洗脱嫌疑之前还参加什么科协副主席的选举。
反对的回答 外行吃瓜群众还必须介入。当然每个人都希望韩没有造假。但是,倘若韩真的造假了,这个事情如果没有网络舆论介入,一定是韩春雨就算造假了也是平稳过关, 顶多以后不再重用, 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会有,甚至韩还可以混个一官半职,以后…
【本文禁止转载】&br&&br&关于&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7d19ef732e9524eaa75b& href=&///people/7d19ef732e9524eaa75b&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周不润& data-hovercard=&p$b$7d19ef732e9524eaa75b&&@周不润&/a& 最后一段提到的Pubmed搜索“Telegony”的结果,我小扒了一下,是这样的,层主最好提炼补充一下以免有人以为真的有新近的直接研究证据: &br&&br&这三篇都是由一位叫刘用生的大陆学者发表,根据网上资料应该是属于河南科技学院园艺研究所的教授,于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做过访问学者,主研植物嫁接杂交。杂志都是影响因子1~2的SCI杂志没问题。我泛泛地阅读了下摘要和全文,简述下这三篇说的是什么,如果理解有误,欢迎指正。&br&&br&第一篇(2009):Liu YS, Zhou XM, Zhi MX, et al. Darwin's contributions to genetics. J Appl Genet, ):177-84. &a href=&///?target=http%3A//www.ncbi.nlm.nih.gov/pubme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cbi.nlm.nih.gov/pubmed&/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这是一篇综述,不是Research,主要提出了一个假设,即近代的一些研究结果可能支持达尔文后期提出的“泛生论”(自行百度),其中文中有提到Telegony这个词(作为支持达尔文泛生论的历史观点之一),没有展开讨论,不算是“先父遗传”的相关论文。&br&&br&第二篇(2011):Liu YS. Telegony, the sire effect and non-mendelian inheritance mediated by spermatozoa: a historical overview and modern mechanistic speculations. Reprod Domest Anim, ):338-43. &a href=&///?target=http%3A//www.ncbi.nlm.nih.gov/pubme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cbi.nlm.nih.gov/pubmed&/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瞧,只有一个署名作者,因为,又是综述,作者一个人写的,引述前人观点,没有新的Research。文中提出了符合“先父遗传”特征的四种可能的机制(注意,该文用的最多的类似it is possible that/ we may suppose that的表达):&br&&br&1、精子穿透进女性生殖道粘膜,包括子宫、宫颈、输卵管。但是没有提到能存活多久,能否定植,引用的最近一篇研究表明在体内可能存在精子进入体细胞形成嵌合体的现象。但是,没有任何研究观察到这些精子能影响到后来的怀孕。&br&&br&2、外源性DNA进入体细胞。这一条和“先父遗传”扯上关系是非常牵强的。作者的论据是,精子有被母体降解吸收的现象;实验发现凋亡细胞的DNA被巨噬细胞吞噬并整合;然后最近有发现将精子显微注射进体细胞可以用于转基因技术;所以性交后大量精子与母体的接触可能会产生外源基因整合进母体体细胞的现象。但是,这每条论据之间的gap实在是太太太太大了,距离非授精精子的DNA能整合进卵子里也差得太太太太远了,需要极大的想象力。连作者自己都说,即便这种现象存在,效率也是非常低的,发生率也是极小的。&br&&br&3、胎儿细胞和胎儿DNA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这在妇产科学中其实早就被揭示了,研究比较多用孕妇外周血检测胎儿的一些生物标记。但是,后面关于这些DNA与体细胞的整合、甚至转染到生殖细胞和后续的胎儿,就纯粹是作者的假设,毫无研究依据了。&br&&br&4、精子RNA介导的非孟德尔遗传。主要论据:近年发现,精子不仅向卵子贡献了基因组,还可能带入了自己的RNA并在受精卵中被表达;同样是第2条提到的那个精子显微注射,精子RNA可以被逆转录并整合到受体细胞(具体过程、逆转录酶怎么来的我没看明白);然后结合第1条。跟第2条类似,要推导出先父遗传,也是非常遥远的。&br&&br&第三篇(2013):Liu Y. Fetal genes in mother's blood: a novel mechanism for telegony? Gene, ):414-6. &a href=&///?target=http%3A//www.ncbi.nlm.nih.gov/pubme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cbi.nlm.nih.gov/pubmed&/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又只有一个署名作者,因为这是一篇Letter-to-Editor,同样,不是Research。信中的论点和第二篇文章类似,不再赘述。&br&&br&————&br&总而言之,“先父遗传”(Telegony)的确是一个可以追溯到达尔文时代,早就被抛弃的一个假说,Pubmed的数据库中100年来只有7篇文献提到过Telegony,更不用说进行研究。从刘用生教授写的三篇文章也仅仅是指出了一种可能性,他很谨慎地表示,孟德尔等人的一些观点几十年长期被无视,后来因为新的证据才被重新提起并证明正确,对于一些历史观点我们不应该武断地忽视,并综述了一百多年来的少量相关研究,表明这些现象还是为“先父遗传”提供了可能的依据。但从上面列出的也可以看出,目前我们既没有确认这个现象,也没有发现有力的或直接的证据。我认为,必须发现受精卵中带有了“先父”的遗传物质,才能算是直接证据。这些间接证据,也都太过牵强。所以,这是数百年前的假说,至今只是历史名词而已。&br&&br&不了解刘教授写这些文章的出发点,但佩服他的文献阅读能力和知识储备。另外,很显然,其发表的文章被人曲解利用了:&br&&img src=&/0de10e345cfe8ca35c04135d_b.jpg& data-rawwidth=&682&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2& data-original=&/0de10e345cfe8ca35c04135d_r.jpg&&&br&&br&这些review和letter真心无关先父遗传的复兴。我浏览了下还有人引述到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过“先父遗传”的研究,我看了下,一篇就是上面提到过的外周血中胎儿DNA的文章,一篇其实是医学史,讲历史上的这个名词而已。&br&&br&个人理解,专业水平有限,如果有误欢迎指出。纯粹疑问请勿留言,懒得讨论。
【本文禁止转载】 关于 最后一段提到的Pubmed搜索“Telegony”的结果,我小扒了一下,是这样的,层主最好提炼补充一下以免有人以为真的有新近的直接研究证据: 这三篇都是由一位叫刘用生的大陆学者发表,根据网上资料应该是属于河南科技学院园艺研究…
&p&《自私的基因》这本书盛名在外,但是实不相瞒,这本书的阅读是我的阅读史里最为痛苦的经历,对学术论文颇有好感的我竟然在这么一本科普读物上产生强烈的抗拒情绪,屡次产生放弃的冲动,需要调动自己的毅力才能勉强看完。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像跑到最后一米的运动员,筋疲力尽,感到卸下了千斤的包袱。&br&&/p&&br&&p&看完这本书我泪流满面,不知道该为自己江河日下的阅读能力哀悼还是该为道金斯教授感到惋惜,不过我还是要为金教授献上我的膝盖,这本书的思想性不可否认,颠覆了我某些方面的认识,让我意识到有些时候常识恰恰是错误的。虽然他已经尽力把书写的通俗,但对于我等不入流的读者来说还是稍显艰深了,能把书写到如此程度他也不容易。&/p&&br&&p&说是科普,但说实话以教授这种写作手法这本书真的难以普及啊。虽然教授是学界大牛,著作等身实力超强,我也得实话实说,这本书我只能打个四颗星。思想性则得四颗星,一颗星丢在写作手法的不通俗上。&/p&&br&&p&言归正传,下面我还是客观的评价一下这本书。&/p&&br&&p&&b&一、这本书说了什么&/b&&/p&&br&&p&书名是自私的基因,你就知道书的内容离不开基因,所以这本书围绕生命体的基因来讲述生物学上的自私与利他行为的关系。道金斯教授是达尔文主义的热情支持者,他这篇著作虽然写的是基因,但是全书却是在讲述进化的稳定性策略(ess)。&/p&&br&&p&教授的观点是这样的: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受基因操纵的生存机器,出于自我保存的目的,基因总是无意识的操纵生命个体做出种种行为,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基因,甚至不惜赴汤蹈火。在一个种群中,某个突变基因为了保存自己而做出越轨的行为,会对种群的稳定性造成伤害,所以自然选择会对破坏种群稳定性的个体做出惩罚,以使种群再次达到稳定。&/p&&br&&p&这样说来,好像基因是有意识的操纵着生命体,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在序言里,道金斯教授啰里啰嗦费耗费不少笔墨解释“自私”这个词。自私在这里只是拟人的用法,并无道德上的含义,基因并不是有主观意识的,而只是出于自我保存的强烈的目的性。&/p&&br&&p&动物界内有很多动物表现出舍己为人的利他行为,很多科学家认为生命体并不是天生自私,他们会为了种群的利益而采取利他行为,这几乎成为学界认可的常识。但是道金斯教授则澄清了这个误区,他说生命体的利他行为其实并不是为了种群的利益,而只是基因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现有利益而做出的利他行为,其目的仍是自私的。就比如亲代个体控制生育并不是为了种群的利益,减少对食物等资源的竞争,而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现有的子女成活。因为子女越多,所能享用的食物越来越少,亲代不能保证所有子女都成活,所以控制生育的行为表现为利他,但目的确实是自私的。&/p&&br&&p&&b&二、精彩之处在哪里,颠覆了哪些常识&/b&&/p&&br&&p&虽然这本书在我看来并不通俗,但有几章还是非常引人入胜的。进犯行为,计划生育,两性战争,代际之战这几章都非常的精彩,算是稍微深入浅出的,阅读起来不是那么困难。这几章对于普及基因生来自私这一观点很有说服力,而且用很多例子说明了常识也有出错的时候。&/p&&br&&p&&b&进犯行为说明每个动物都是赌徒,为了获得最大的好处,他们倾向于坐等良机而不是穷凶极恶&/b&&/p&&p&同种群的两个动物为了争夺食物、领地、配偶等资源势必要进行一场搏斗。常识认为这场搏斗越激烈越好,因为狭路相逢勇者胜,战胜者才会赢得资源让自己的基因存活下去。但是从自私的基因这一观点来看,那种破釜沉舟的好斗精神不会带来好处,也会造成损失,而且不仅是时间和精力的损失,因为其他的竞争对手也会抢夺胜利成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穷凶极恶并不可取。只有暂时克制自己,坐等良机到来,等到对手虚弱的时候再趁机行事,自己方能安全生存,这才是明智之举。看吧,常识往往会使人误入歧途啊。&/p&&br&&p&&b&计划生育这章主要说的是动物的控制生育的行为并不高尚,同样是为了自私的目的&/b&&/p&&p&常识上认为一个个体控制生育是为了种群的利益,为了减少资源的竞争,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个体之所以调节生育的子女数,绝非出自利他性动机,而只是出于自我保存的目的。如果对生育不加控制,生育的子女过多,超过种群可以承受的能力,食物短缺加上亲代精力有限无法照顾好每一个幼儿,导致能存活的子女数少于控制生育所能存活的子女数,这样得不偿失。繁殖是代价昂贵的事情,为了最大限度保证现有子女的存活数,将自身基因延续下去,它们不得不对生育进行控制。&/p&&br&&p&&b&两性战争澄清的误区则是不止雄性容易出轨,雌性也是半斤八两&/b&&/p&&p&为了最大限度的使自己的基因存活下去,两性都偏向于减少对于幼儿的投资从而设法同其他配偶生更多的子女。但是,雄性在进化上有更多的优势,因为雄性的精子产生更加容易,而且孕育这件事主要靠雌性,时间和精力耗费不少,已经大伤元气,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寻找更多的配偶。所以,雄性更偏向于抛弃雌性与子女,而雌性受到剥削。&/p&&p&为了减少被抛弃造成的损失,雌性可能采取的方针有四个,一个就是欺骗另一个雄性,或者将胎儿流产并尽快找到新配偶,坚持到底自己抚养子女或者不等雄性抛弃她,她先抛弃雄性。谁先抛弃对方,谁就占便宜,这是个很令人不愉快的事实。为了欺骗对方付出更多的资源在幼儿身上从而和其他配偶生育更多子女,雌性也会做出抛弃行为。所以忠诚才是两性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品质。&/p&&p&我觉得这样的理论也可以用于关照人类社会,为什么出轨的多是男性,因为这是基因决定的。同样的,女性出轨也更加值得关注。&/p&&br&&p&&b&代际战争也很精彩,围绕亲代投资这个概念,说明了基因的自私属性&/b&&/p&&p&做母亲的该不该有宠儿,她对待子女该不该一视同仁?从自私的基因角度来看,母亲对每个孩子都投入食物,时间,照料等资源是不明智的,应该选择更能使她的基因生存下去的孩子进行投资。&/p&&p&这一章引入了亲代投资概念,意思是说亲代对子女个体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投资,从而增加了该子女生存的机会,但是却减少了了其他子女生存的机会。这种投资在动物界很广泛,那些身体羸弱的幼儿,和强壮的兄弟姐妹相比,耗费食物而且存活下去的机会也更加渺茫,他从母亲处获得的基因就不能延续下去,所以母亲为了延续基因的目的会对长得强壮或者更加吸引他们注意的孩子投以更多的资源,对那些羸弱的幼儿不加照顾,任其自生自灭或者纵容兄弟姐妹把它吃掉。&/p&&p&布谷鸟为了获得更多食物,或大声尖叫以引起养父母注意,为了不招来捕猎者,养父母会把食物喂给叫声最大的布谷鸟;布谷鸟出于自私的目的,还会杀死它的兄弟姐妹,这不是骇人听闻,而是经过动物学家证实的。因为大声尖叫和杀死兄弟姐妹的基因能够保证布谷鸟得到食物从而存活下来,所以这些基因会扩散开来,从而达到进化上的稳定。&/p&&p&那些认为母亲会对每个子女一视同仁的观点,看到这样的例子估计也会大跌眼镜。&/p&&p&所以,道金斯教授说我们必须把利他主义的美德灌输到子女的头脑中去,因为我们不能指望他们的本性里有利他主义的成分。&/p&&br&&p&&b&好人会有好报这章则说明博弈中背叛并不总是奏效&/b&&/p&&p&常识上都认为,在囚徒困境博弈里,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背叛策略总是最为划算的。但是道金斯教授又介绍了更加复杂的重复性博弈论,用数学加计算机的方式得出结论,只有在一次性的简单博弈中,背叛才是理性的策略,而在重复性博弈里,善良策略总是奏效的,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因此,即使我们都是由自私的基因掌舵,好人终将有好报。&/p&&br&&p&&b&三、有哪些可行的建议&/b&&/p&&br&&p&&b&对数字不敏感的读者慎读&/b&&/p&&p&生命个体会做出利他行为拯救其他生命体,而这两个生命体之间的亲缘关系经过复杂的计算,证明亲缘指数很高。这些生命体直觉上就能知道要帮助的人与其有多深厚的亲缘关系。&/p&&p&虽然生命体不会对此进行计算,但是作为读者,为了读懂这部分内容要学会亲缘指数的计算。父母与子女的亲缘指数为1/2,兄弟姐妹之间的亲缘指数为1/4,第一代堂兄弟姐妹,第二代,第三代堂兄弟姐妹之间亲缘指数又是多少,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亲缘指数又是多少,要从这代向上数,找到共同祖先之后再向下数几代,有几个共同祖先就乘几。&/p&&p&不要小看这简单的计算,虽然只是简单地加法和乘法,可是反应不灵敏的话真的会晕头转向,算不正确。建议那些数学成绩不怎么好的同学慎读这本书,如果想挑战的话,建议备好纸笔,迎接头脑风暴吧。&/p&&br&&p&&b&可以适当跳读或略读&/b&&/p&&p&我读书向来都是从头读到尾,即使内容再无趣我也会忍,生怕错过精彩的部分。读这本书的经历让我有了不同的看法,读书不一定要这么死磕,不重要的内容或者无趣的内容可以选择跳着读或者略读,知道大概意思就可以。而那些精彩的内容则务必要理解透彻,需要慢慢看。&/p&&p&曾国藩也说过读书和看书的区别,看书是攻城略地,开疆拓土,多多益善,不一定要深入。而读书则是守土,读过的东西要细细品味,理解才是重头戏。&/p&&p&这本书开头两章枯燥无比,术语出没,虽然也有不少日常用词,不是多么复杂,但是那些凑在一起就是不明白说的是什么。阅读的时候,我被原始汤这个概念耗的一点耐心都没有了,都怀疑起自己的理解能力。后来果断学着跳过,直接从给第三章开始看,觉得也不是那么不可理解,加上内容也很精彩,阅读才渐入佳境。&/p&&br&&p&&b&逻辑推理能力不是太好的读者也要做好心理准备&/b&&/p&&p&好人有好报这章篇幅不小,教授的论证也是严谨而细致,耗费不少笔墨在博弈论上,如果简单的博弈论尚且理解困难,那么重复博弈论则会更加吃力。每种策略都有什么利弊,分析起来容易混淆,如果反应能力没有那么灵敏耐心也不是那么好,阅读这本书将是一大挑战。&/p&&br&&p&道金斯教授是牛津大学知名教授,每本著作都是广受学界赞誉,这本书是他学术生涯里的第一本著作,他说这本书有着不成熟的地方,但是没有想到他会如此热销。&/p&&p&在我看来,这本书之所以如此畅销是因为它的思想性。学术界对于达尔文主义尚存在分歧,对于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单位层次是个体还是种群意见不一,道金斯教授则将进化的单位定义为个体的基因,秉承达尔文主义,用自私的基因这一理论解释进化论,澄清了很多常识上的误区。他并没有背叛进化论,只是选择了用达尔文没有选择的方式,这是一种观察的新视角。&/p&&p&这本书辅一出现就被冠以极端的称号,但是极端的名号逐渐升级的同时,它本身的内容则显得越来越不极端,越来越接近常识。常识是什么,常识不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正确无误的知识,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也可能是不靠谱的。常识是遵循真理的知识,即使备受争议,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正确性也逐渐浮出水面。&/p&
《自私的基因》这本书盛名在外,但是实不相瞒,这本书的阅读是我的阅读史里最为痛苦的经历,对学术论文颇有好感的我竟然在这么一本科普读物上产生强烈的抗拒情绪,屡次产生放弃的冲动,需要调动自己的毅力才能勉强看完。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像跑到最后一米…
有两个人邀请,我不回答也不仗义了。&br&我扯淡,你们随便看&br&&br&题主最大的问题在于搞混了一个内容&b&“猿”&/b&,是的, 我们是从猿进化过来,但是,那个猿和你现在看到的猿,完全是两码事。&b&最多是名字一样而已&/b&。&br&&br&我们说人从猿进化过来,这里的猿是指&b&古猿&/b&,就是千万年前的一个&b&物种&/b&,长相也跟现在的猿不一样(因为我们脸盲,很多人觉得猴子猩猩猿都长得差不多,其实古猿应该是人、猩猩和猿长相的一个混合)。&br&而你现在看到的猿,是一个&b&进化上跟人类分道扬镳的近亲&/b&,他跟我们一直在&b&平行进化&/b&,只不过最终长成了现在的模样,被我们命名为“猿”&br&&br&现代的猿,&b&没有任何进化成为人的可能性(&u&这是很多外行人最容易搞错的地方,&/u&在他们眼里,世界是不变的,猿可以进化成人…&/b&&b&)&/b&&b&殊不知,早就分化了几百万年,彼此独立的走向,怎么可能进化成人&/b&,最多,&b&会进化出一个高智商的新物种&/b&,也许,命名为&b&凯撒&/b&。&br&然后,那个时候,凯撒们会好奇的问?我们都是从&b&猿进化出来的&/b&,为什么动物园里关的那个“人”没有进化成为我们凯撒啊?&br&&img src=&/1cb1bec126d1a151d822c_b.png& data-rawwidth=&454& data-rawheight=&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4& data-original=&/1cb1bec126d1a151d822c_r.png&&&br&那些年,我们都是从古猿开始出发,然后大家一路跑吃着火锅唱着歌,烧杀抢夺,然后有的娶了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有的穷空潦倒靠挖煤为生。&br&&br&于是乎,那个最牛逼的人,觉得自己碉堡了,不能庸俗的跟其他老家人一个名字,就像秦始皇给自己创造了个皇帝一样,我们给自己一个独特的名字,人,Homo sapiens,而把那些穷亲戚,命名为猿或者猩猩。&br&这就是故事的全部。&br&&br&说穿了,我们其实都是近亲而已,&br&打个比方,类似于家驴和野驴的关系,但是,你们很少有人问过,为什么野驴不进化为家驴或者家驴不进化为野驴?因为你不是驴,你所以不会站在驴的角度考虑。&br&但是你是人,所以,你会觉得自己独一无二,自己的近亲就应该怎么样怎么样。&br&好了,越说越复杂了,不说了&br&&br&至于基因证据,比一下就知道了。&br&&br&想了解跟多信息的,给你们一张图&br&&img src=&/df8524fdf2beb203c5de2a8_b.png& data-rawwidth=&362& data-rawheight=&6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2&&&br&&br&对于想看详细人类起源的,简单的一篇中文小文章&br&人类起源的研究进展 李晓晨, cnki搜索就可以了&br&&br&——————————补充——————————&br&某些人说我们翻书本,其实本文大部分结论是来自于研究论文而非书本,尤其是走出非洲理论1987年才提出的。&br&某些人说人类缺乏化石证据,事实上,这群人连百度都懒得去看一下,真以为那么多人名字是我们凭空想象的?每个命名后面都有一大堆化石。&br&如果你非要说找一条完全完整的证据,那我类比都可以证明你不是你祖先生的,不信的话你找出你祖宗十八代的骨头来。&br&&br&对于某些逻辑不清晰的人物,我一般是不理的,那些总想违背基本逻辑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伪科学。&br&&br&&b&正常逻辑:&/b&&br&----我有一个球!&br&----证明给我看。&br&----喏~&br&----哦,真的呀!&br&&b&伪科学逻辑:&/b&&br&----我有一个球!&br&----证明给我看。&br&----你证明不了我没有!!!!!!&br&----WTF..........&br&&br&套用这种伪科学逻辑,你可以提出人类起源于潘多拉星球,你可以提出人类会变成巴拉巴拉小魔仙之类的,反正,你开心就好。
有两个人邀请,我不回答也不仗义了。 我扯淡,你们随便看 题主最大的问题在于搞混了一个内容“猿”,是的, 我们是从猿进化过来,但是,那个猿和你现在看到的猿,完全是两码事。最多是名字一样而已。 我们说人从猿进化过来,这里的猿是指古猿,就是千万年前…
&img src=&/c7f830f812deb06d89dfcce8f3982753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89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c7f830f812deb06d89dfcce8f3982753_r.jpg&&
对于生物学技术,要针对科研和应用需求,深入了解细节再进行判断,不能人云亦云。同意 &a data-hash=&308d7a3f3e& href=&///people/308d7a3f3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Yang Liu& data-hovercard=&p$b$308d7a3f3e&&@Yang Liu&/a& 的谨慎态度,部分同意 &a data-hash=&d75e3cc0c84c322ae56d2e010e4d8e9e& href=&///people/d75e3cc0c84c322ae56d2e010e4d8e9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孟浩巍& data-hovercard=&p$b$d75e3cc0c84c322ae56d2e010e4d8e9e&&@孟浩巍&/a& 的乐观分析。&br&&br&NgAgo的缺点其实是很明显的:只能切割具有负超螺旋构象的DNA(SC DNA,比如质粒),对于线性化双链DNA和ssDNA是没有切割活性的。这说明:一,NgAgo无法用于dsDNA和ssDNA在体外温和环境下的编辑处理,因此很难用于开发相关的体外分子生物学工具,这比起Cas9是一大劣势;二,在分裂生长不迅速的细胞中,基因组DNA的SC DNA比例不高,因此NgAgo很有可能也无法进行有效编辑。此外,在生物医疗应用中,向人类细胞中导入外源DNA是很忌讳的,CRISPR-Cas9-sgRNA complex导入人体细胞后不会在细胞中长期存在,而NgAgo的gDNA导入细胞后可能会被整合到基因组上,进而带来ethic issue,这一点也是不能忽略的。&br&&br&至于为什么NgAgo及其之前发现的homolog只能切割ssDNA和SC DNA,原因很可能正是NgAgo没有PAM序列依赖性。从前些时候发表的CRISPR-Cas9的单分子观测可以知道,PAM对于Cas9的作用可不单是位点识别,更重要的是gRNA与DNA的结合起始处;也就是说,PAM处先打开一小段,让gRNA的seed sequence做strand invasion,然后整条gRNA才能达成对于target sequence中DNA双链的打开和替换,整个过程相当于通过PAM实现了一个动力学上进行快速target binding的路径;换言之,PAM的依赖性是Cas9在editing feasibility和target binding kinetics之间进行妥协平衡的结果。NgAgo没有PAM依赖性,而文章Supplementary Fig. 3也表明NgAgo确实无法切割线性化的DNA,但对于双螺旋结构不稳定的SC DNA和没有双螺旋结构的ssDNA,NgAgo却具有正常切割活性,这些结果强烈地暗示,没有PAM的代价就是NgAgo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正常dsDNA的双链结构。&br&&br&我们再看看能够切割DNA的bacterial argonaute的来源,都是极端嗜热古生菌和极端嗜盐古生菌。嗜热古生菌的生存温度通常在60摄氏度以上,这种温度下DNA双链结构本身就不稳定(类似于我们做PCR的环境)。NgAgo来源于极端嗜盐古生菌,我将其蛋白质序列用于NCBI non-redundant protein database的检索,得到BLAST结果的前十都是极端嗜盐古生菌,其基因组的GC含量均在60%以上。以前的生化知识告诉我们,当DNA的GC含量较高,且位于高盐浓度环境中时,DNA的负超螺旋比例会显著提高;因此这些基因组GC含量高的极端嗜盐古生菌的基因组DNA很可能存在着大比例的负超螺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DNA-editing bacterial argonaute的来源不是极端嗜热古生菌就是嗜盐古生菌——只有在这两种菌的生存条件下,bacterial argonaute才能有效执行DNA editing的功能。&br&&br&我们回过头来看NgAgo的优点,有三点。第一,NgAgo和gDNA转染哺乳动物细胞的实验方法,特别是在multiplexed editing方面,应该会比CRISPR-Cas9简化很多,毕竟gDNA只需要合成拿到手里就可以转染,不必再像CRISPR-Cas9一样需要特殊的载体或者牺牲转染效率. 第二,NgAgo毕竟摆脱了PAM的限制,对于一些DNA特殊序列的editing应该会特别有用,比如AT-rich的基因组复制起始位点。第三,前人的实验表明CRISPR-Cas9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很容易被内源RNA干扰,而NgAgo由于只能结合ssDNA,所以内源RNA的干扰是可以忽略的,这也暗示了NgAgo对于负超螺旋程度不高的细胞基因组DNA切割能力应该不如Cas9但体现出来的效率却与后者相差无几的原因。&br&&br&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创新性极强,应用前景尚且不明朗的工作;NgAgo的优劣势在行内人看来是很明显的,如何根据具体的生物工程和科研场景来使用好这个新的合成生物学工具,是未来生物科研界的一个值得追踪的有趣问题。&br&&br&——————————————————&br&最后结尾多说两句。NgAgo作为合成生物学的新工具,其发掘过程所依赖的bioinformatics技术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仅仅是生物科研日常使用的NCBI数据库;但其所依赖的思路非常可贵。TtAgo可以切割DNA,但必须需要高温→寻找带有TtAgo homolog但生存温度温和的细菌→挖掘出NgAgo,这一思路正印证了可能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生物进化与遗传学家Theodosius Dobzhansky曾说过的话,&&b&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b&&b&Light of Evolution&/b&&。在我看来,生物实验室里大多数搬砖的人以及监督别人搬砖的人,早已沉溺在搬砖的细节而忘记了这句话的含义。&br&&br&我的导师欧阳颀院士曾说,需要复杂统计方法才能得到的相关性就不是相关性。这句话对应到合成生物学的元件发掘过程就可以表述为,合成生物学的元件发掘不需要太高深的bioinformatics,关键还是指导发掘的思想。每次看到国内外有人用自己的bioinformatic algorithm多高深多复杂来证明自己的元件好,合成生物学做得好,我的内心都是平静的。&br&——————————————————&br&真心希望越来越多工作在北清浙复交之外高校的年轻老师们做出这样创新性极强的工作。我们的高校科学资金目前还绝大部分集中在北清浙复交这几所学校里;韩春雨能在艰难的科研环境和窘迫的资金支持下做出这样的工作,实为难能可贵。这也提醒科技部领导们,科研资源不能仅仅集中在北清浙复交这几所学校,我们这个国家里,有科研追求的年轻一辈,还多得很呐。&br&——————————————————&br&多谢&a href=&///people/20fdc5a036b65e77c6f0ba5& data-hash=&20fdc5a036b65e77c6f0ba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20fdc5a036b65e77c6f0ba5&&@夏小迪&/a&指正我关于NgAgo是否能够切割ssDNA方面的错误;我之前误以为是能切的。&br&——————————————————&br&上述一切讨论的前提是数据真实、结论可信。从目前自然杂志出版集团、河北科大与国内科研界三方面的沟通来看,韩春雨在此论文中学术不端的可能性极大。希望大家阅读此文的时候注意这一点。学术界进行论文评阅时采用的是同行评审制度,即在预设论文没有学术不端的前提下邀请同行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这种疑罪从无的预设也是现代工业和消费社会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就像我们在饭馆吃饭时不会预设老板投毒,在过马路时不会预设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因此,我们对于学术不端要采取零容忍态度,维护社会信任。&br&&br&另外,即使韩春雨涉嫌了学术不端,我仍然还是坚持“国内科研终归还是需要靠年轻人”的观点,因为这不是靠某个孤例支撑的论断,而是在当前被反复验证的事实。
对于生物学技术,要针对科研和应用需求,深入了解细节再进行判断,不能人云亦云。同意
的谨慎态度,部分同意
的乐观分析。 NgAgo的缺点其实是很明显的:只能切割具有负超螺旋构象的DNA(SC DNA,比如质粒),对于线性化双链DNA和ssDNA是…
我实验上进度有些拖慢。但是我可以明确的表示实验已经被重复出来了,正在跟相关机构洽谈合作,一方面发表专利,一方面发表新的论文,准备挑战目前不停的打压和挤兑我的CRISPR阵营,一些数据需要保密,为了保护相关科学家,重复出来的人也不方便透露,反正是重复出来就是了。那13个科学家都有境外势力的背景,基因编辑市场这么大的蛋糕谁最着急啊?而且很多人嫉妒我拿的科研经费多,你想想,有限的经费,我多拿几个亿他们就少拿些,我的项目上了,他的项目就上不了,那些人能不着急吗?我一天收到上百条恐吓短信和上千个骚扰电话,你们自己想想是因为什么。&br&什么?20天?请大家不要过度解读我说的话,人说错话很正常。况且科学是不确定的,我说20天不代表20后真的有什么结果,我们目前要做的是如何让Ago的效率提高。&br&希望大家耐心点,不能重复的原因很多,找到污染源需要一些时间。希望大家不要一味的质疑,科研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科学的进步。欢迎不能重复的科学家来我们实验室交流,你们做不出来,又不肯承认自己实验技术不行,那我有什么办法?&br&什么?造假?你觉得我要是造假会这么心安理得吗?会这么平静的跟你讲话吗?我告诉你,我不仅睡的好,吃的也好,你看我都胖了,我像是造假的人吗?说我造假你有什么证据吗?&br&什么?要我在摄像机下做一边?你当我小白鼠吗?你说做就做,我有病吗?&br&好了,采访就到这里了。其他的事情,校领导会跟你讲的。&br&————————————————————————&br&&br&我感觉我还能写很多。。。&br&&br&总结起来可能是几个方面:&br&第一,继续和稀泥,拿阴谋和大家的排挤来说事。&br&第二,继续拒绝当众重复实验,你们监视我做实验,那我成什么了?&br&第三,继续找别人不能重复的原因,找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你想找多久都可以。&br&第四,不可抗因素,实验室停电,停水,维修。&br&第五,需要继续发表论文,数据不方便透露,反正有一个很大的论文在路上,马上就可以吊打老外,你们现在干扰我就都是汉奸。&br&第六,直接装哑巴。
我实验上进度有些拖慢。但是我可以明确的表示实验已经被重复出来了,正在跟相关机构洽谈合作,一方面发表专利,一方面发表新的论文,准备挑战目前不停的打压和挤兑我的CRISPR阵营,一些数据需要保密,为了保护相关科学家,重复出来的人也不方便透露,反正是…
看了这里的争论,觉得很想来说说我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虽然我不一定会一一答复)。&br&&br&首先,正如大家所知的,物理学界的民科会比生物界更多,但对于「自私的基因」这样的理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新颖比正确更重要」。这话不是民科说的,而是 MIT 的文小刚教授说的(我把文小刚教授本人对这一理念的阐述放在这个回答的最后,供大家参考)。我们当然可以在道金斯的理论(尤其是他的早期作品)中发现了各类错误,但在我看来,《自私的基因》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在于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仍然能从他的书中发现正确的、符合最新分子生物学发现的内容。想想看其他科学家的一些「开脑洞」式的著作(甚至学术论文),数十年后我们记得的只是里面很微小的闪光的思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尊普朗克 、玻尔为量子论的开创者;我们仍然承认薛定谔和伽莫夫等物理学家对基因的一些猜想的伟大意义——但不管是普朗克还是薛定谔,今天的物理学家或者生物学家难道还会源源不断从他们的著作中找到可证实的结论吗?恐怕不会吧,但《自私的基因》却能做到这一点,这是我最服气的一点。&br&&br&「自私的基因」不是因为某种「目的」而产生的,但用「自私的基因」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目的论」式的(teleological)解释。这种解释本身通常是「不科学」的,但正因为如此,这更反映出道金斯的功力。他「借用了」某种表面上看起来极不科学的「目的论」的语言,将纷繁复杂的遗传现象进行了很准确的总结,这种准确性和概括能力是非常让人吃惊的。我曾经跟我的一个合作者讨论过有关的问题,他的回答非常具有启发性:&br&&blockquote&(在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结构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他们是一系列(给定了边界条件和初值的)微分方程的解的要求。我们,作为观测者,常常愚蠢地认为实现这些结构一定有某种『目的』或者『益处』。一个愚蠢的例子:烧开水时出现的气泡让沸腾的水可以跟大气充分接触,从而对于散热是是有『益处』的。&/blockquote&的确,我们分析各种问题很容易就可以找出很多不恰当的目的论的解释,这些理论不但从逻辑上是错误的,而且没法定量分析,甚至一个很差的「目的论」甚至并不能简化任何问题。然而,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再来看《自私的基因》,我们会发现它的强大的概括能力。这些不同的遗传现象在「自私的基因」的概念提出以前我们会觉得很难理解,我们会觉得每个现象都有一个独立的解释。一个可能不恰当的类比是物理学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这一原理也有「目的论」的气质。从「科学」的角度,我们研究粒子的运动,描述水滴的形状、研究光的折射、甚至量子力学中的路径积分……这些内容都是不同的领域,但用「最小作用量」一个简单的原则,所有的这些内容都被统一了起来,这样做是合适的吗?关于这种「表观目的论」的讨论,可以参考&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Principle_of_least_action%23Disputes_about_possible_teleological_aspect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维基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中对最小作用量的有关探讨。在我看来,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目的论解释可能将一万个正确的理论抽象成一类优化问题,而这样的抽象比一万个无比正确的具体结论都要更重要。正因为如此,如果能找到一个好的「目的论」描述,那么会帮我们极大地简化问题,并且符合我们(新培养)的直观,而「自私的基因」就是这样一个很难想到的概括性的描述,所以它特别重要。如果将「自私的基因」理论用很多非目的论的方式来描述,可能比这样的描述方法更准确,但是我们将需要很多个不同的理论。&br&&br&最后,我觉得我们在争论问题时要找到好的问题。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不是去反驳亚里士多德意义下「导致运动」的「力」是不是存在,而是验证铁球落地的时间和外推看不受力的物体到底能不能运动。「事实」是很容易证明和证伪的,而「理论」却不是轻易能证明或者证伪的,因为理论可以有无数种不同的面相。讨论问题时,我们要找到与「理论」想伴随的「事实」,试想,如果在争论力学问题时,不断去争论「力」是否是客观存在,那一个用牛顿力学的人将永远跟用分析力学等人将永远争论下去。正如 Wilczek 在讨论关于「力」的文章(&a href=&///?target=http%3A//surface./sf03/articles/whence%2520the%2520force-chinese.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地址&i class=&icon-external&&&/i&&/a&)中所说的那样:&br&&blockquote&力的概念在很多基本定律的高级表达方式中是不存在的。它不出现在薛定谔方程中,也不出现在量子场论的任何合理的公式中,广义相对论的建立也不需要用到它。&br&……&br&同现代基础物理相比,“力的文化”定义很模糊,视野有限,而且是近似的。不过,由于一个决定性的优势,它在这场竞赛中生存了下来,而且持续繁荣,那就是它&b&容易操作&/b&。&br&……&br&某些近似,即对物质的动力学行为的截断式描述,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因为它更易应用而且有针对性。&/blockquote&「力」的概念让我常常想起「自私的基因」,「自私的基因」概念对于分子生物学是必须的吗?恐怕未必,而且这一描述同样「很模糊,视野有限,而且是近似」,但「自私的基因」是一个「容易操作」的概念,而且更有针对性,甚至在某些问题中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定量分析,这才是这一概念的重要意义。在描述文化现象时,书中提到的「迷因」会是存在的吗?思考这一问题时,不妨类似地思考想想人与人之间「吸引力」会是真实存在的吗?「吸引力」满足牛顿三定律吗?……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都是否定的,但「吸引力」这一概念给我们一个清晰而直观的形象,当然,「吸引力」的运作规律如何,怎样定量描述,在何种情况下不适用「吸引力」的概念……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但如果为了这些细节,彻底放弃「吸引力」的概念,我想是很得不偿失的。&br&&br&&br&&blockquote&&p&&b&《赛先生》:你曾在专著里提出过“新颖比正确更重要”,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b&&/p&&br&&p&文小刚:这里我想强调的就是要猜。当一个未知的事物出现的时候,我们怎么去了解它,甚至连描写它的语言都没有的时候,我们该怎么思考呢?一个做物理的人怎么能想到这些全新的东西?这就要敢想敢猜。我经常说,要有非逻辑的思考,要有天马行空般的联想。多猜一猜,也许慢慢就能拼凑出来,是怎么一回事儿了。&/p&&p&很多中国学生由于高考的原因,受到的科学训练非常严格,但严格都严格在计算上,就是题已经出好了,你给我算出来。学校教育就是告诉你一大堆知识,你把它吸收掉。学生都是在吸收知识、消费知识,做计算,然后掌握知识,学校不太注意让大家去胡思乱想,去猜。但是做研究,猜是特别特别的重要。如果仅凭推导演算的话,那就完蛋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推导演算什么问题,你总得有个数学框架,有个什么东西供你去推导演算,这些都是老东西,都是在以前的框架里头琢磨,所以光推导演算的话就跳不出那个框子来,得不到新的东西。&/p&&p&像我前面提到的几次物理革命,都是全新的东西,理论提出以前,连名词、语言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你怎么去想,怎么推导演算,这是一个基本问题。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想,我经常也做得不是太好。但我觉得,就算什么都没有,也能想。这是非逻辑的、片断的、互相矛盾的思考猜测。但吭哧吭哧这么搞,最后也许就能拼凑点什么出来。做物理创新,需要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还能够去做工作。&/p&&p&强调新颖比正确更重要,是强调大胆猜想,对不对以后再说。如果你光寻求正确的话,不容易跳出原来的框框。如果你想新东西,哪怕它不正确,哪怕自相矛盾,说不定以后修修补补能把这矛盾解决掉,也许还能有个全新的东西跑出来。而且一般来说,就算你想错了,事后大家查一查,发现哪里错了,也容易修正。但如果你连个想法都没有,那就什么都没有了,也就无所谓修正不修正了。&/p&&/blockquote&
看了这里的争论,觉得很想来说说我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虽然我不一定会一一答复)。 首先,正如大家所知的,物理学界的民科会比生物界更多,但对于「自私的基因」这样的理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新颖比正确更重要」。这话不是民科说的,而是 MIT …
“&b&不要滥用遗传学!!!&/b&”&br&遗传到基因到突变之间,大概有1024个李雷的距离,道理是什么,我在本文下半部分做了解释。&br&&br&&b&龙生龙凤生凤,这叫遗传,虎父犬子这也是遗传。&/b&&br&&b&你能够长胳膊腿,是你的DNA负责,这叫基因。&/b&&br&&b&朱莉容易的乳腺癌,这是基因中的一个位点变化,这叫突变。&/b&&br&&br&很多人分不清相关性和因果关系,更不了解从基因到性状再到行为之间的巨大鸿沟,横跨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大门类,就直接一句遗传,真是搞笑了……&br&&br&现在你从一个杀人犯跳到他有杀人基因,这是什么鬼?&br&&br&前几天我在一个帖子里反驳了“战争基因”的问题,&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非洲国家到底还有没有发展成发达国家的可能? - 李雷的回答&/a&,类似的问题一样。&br&&br&记住,我们给某个基因取个形象的名字,仅仅是为了方便公众理解,绝对不代表这个基因只有这个意义,就像简单的抑癌基因和致癌基因啥的,都是如此,这些基因本身是机体内的核心基因,比如调控细胞周期和复制等,只是突变了容易导致癌症。&br&&br&更何况,基因全人类都有,差异的往往是突变而已,比如乳腺癌基因BRCA2,这个基因全人类都有,只不过有些突变特别容易致癌。&br&&br&回到本题上,哪个基因导致他变态杀人??这不是扯淡嘛,基因虽然决定性状,但是无法决定行为啊。&br&就像给你一双黑色的眼睛你却用来翻白眼,这谁管得着。&br&&br&最后,别动不动啥都往基因上靠,基因不背这锅。&br&&b&&br&—————关于基因的误解————&/b&&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非洲国家到底还有没有发展成发达国家的可能? - 李雷的回答&/a&&br&这里以著名的MAOA一个广为流传被称作战争基因或者勇士基因的基因。&br&&br&&b&——————首先你说的基因是什么?——————&/b&&br&&br&Operon(操纵子)、Transcription Unit(转录单元)、CDS(编码序列)、ORF(开放读码框 )、Transcriptional Domain(转录区)&br&我的一位同行,港大生物博士&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科学家如何计算基因的数量? - 夜神K2 的回答&/a&在这里就指出过这个问题。&br&————其次,退一步,即便是你是说通俗理解的基因,&b&可是这是全人类的共有啊————&/b&&br&可是,除了特殊的个体比如染色体缺失这种很罕见的情况,目前的话,人类一共有2-3万个基因,全人类都有,包括MAOA,亚洲人,欧洲人,非洲人都有!&br&你如何论证非洲就比亚洲特殊了?&br&&br&&b&————再次,再退一步,你已经掌握这些,开始谈突变了。————&/b&&br&我们突变常见的分析是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大体就是说,我们知道碱基有四种ATGC,某一个位置,你是A,别人是G,而且这种分布达到一定比例(一般是1%以上,别小看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br&那么,MAOA这个基因有多大?&br&&img src=&/47bf40f3ce6f96e59a521ed1cd9471a9_b.pn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1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47bf40f3ce6f96e59a521ed1cd9471a9_r.png&&这个基因位于X号染色体上(chrX:43,514,155-43,606,071 )参考基因长度是 91,917 bp(来自UCSC),这个长度,基本属于基因里面的大块头了,如果谈突变可能性,那是个巨量。&br&我给大家简单的贴一下他上面的常见突变。&br&下图里的红框里,就像条形码似的,都是突变,粗细代表了数量,基本上粗略估计的话,在几千个以上。&br&&img src=&/92d19bcbe9b716b3b6e15bbe2633251a_b.png& data-rawwidth=&779& data-rawheight=&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9& data-original=&/92d19bcbe9b716b3b6e15bbe2633251a_r.png&&&br&或者像这种的(ensembl),图中每个颜色都代表突变&img src=&/7fe91ea7e472f032ba77bc_b.png& data-rawwidth=&636& data-rawheight=&2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7fe91ea7e472f032ba77bc_r.png&&&br&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这个基因上的一个突变&br&&b&rs&/b&,这是一个被命名的SNP,位于X: 这个位置,它导致了G/T的变化。那么,他在群体里的变化呢?&br&&b&AFR是非洲,AMR是美洲,EAS是东亚,EUR是欧洲,SAS是南亚&/b&&br&&img src=&/f4d95d25c8fdf680ccb4162afd26b0c1_b.pn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f4d95d25c8fdf680ccb4162afd26b0c1_r.png&&非洲和美洲的具体情况呢?&br&&img src=&/6e8cbee9fdcb1d303cb7_b.png& data-rawwidth=&827& data-rawheight=&2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7& data-original=&/6e8cbee9fdcb1d303cb7_r.png&&加勒比人(ACB)和尼日利亚人(ESN)是1%,冈比亚(GWD)和塞拉利昂(MSL)分别是2%和3%,而美洲的哥伦比亚是1%,&br&&br&那么,再换一个呢?&br&&b&rs&/b&,位于X: 这个位置,它导致了G/A的变化。那么,他在群体里的变化呢?&br&这会跑到了南亚了&br&&img src=&/5d333dee3afd3d5b5cb9609bee3f61f0_b.pn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1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5d333dee3afd3d5b5cb9609bee3f61f0_r.png&&再具体一点呢,在南亚的孟加拉国(BEB),其他区域没有&br&&img src=&/f17e3c7a23fca5fa9107_b.png& data-rawwidth=&587& data-rawheight=&1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7& data-original=&/f17e3c7a23fca5fa9107_r.png&&&br&所以,这就是&b&我随手挑的俩SNP&/b&,&b&分布差异就这么大,&/b&放在几千个SNP里,你&b&指望得出非洲和亚洲差异?&/b&&br&分分钟被种群差异搞疯!&br&&br&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代分子生物学会&b&否决人种论(黑白黄)&/b&,因为黑白黄的差异远低于这个国家族群内部的差异。&br&&br&更别提,像线粒体这种,&b& L &/b&中,非洲以外的人都可以归到&b& L3 支系,&/b&而非洲本身却不仅有更多的多样性,就像下图颜色所示,M亚洲、南美,N美洲,R欧洲,而非洲除了这些还有更多……&br&&img src=&/0d1c6ad9282cfc8f42f42fa3dd565e6c_b.png& data-rawwidth=&724&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4& data-original=&/0d1c6ad9282cfc8f42f42fa3dd565e6c_r.png&&&br&类似的,很火的基因检测问题&br&&a href=&/p/& class=&internal&&【正经】以自然选择为名,聊聊各种基因检测靠谱不靠谱 - K·吐 - 知乎专栏&/a&
“不要滥用遗传学!!!” 遗传到基因到突变之间,大概有1024个李雷的距离,道理是什么,我在本文下半部分做了解释。 龙生龙凤生凤,这叫遗传,虎父犬子这也是遗传。 你能够长胳膊腿,是你的DNA负责,这叫基因。 朱莉容易的乳腺癌,这是基因中的一个位点变…
因为这几天事件有了新的进展,而且也看到了几条有意思的评论和回答,所以更新下进展。&br&还是老样子,一点一点说明会说得比较清楚,不喜欢序号的朋友请海涵:&br&&br&1. 因为我在原回答里有维护作者的立场,所以被人怀疑是作者自问自答(谢谢提问的姑娘帮我澄清)。其实我倒希望我是,可惜真正的作者现在应该没时间跑到知乎科普,接受采访恐怕都来不及。&br&&br&2. 我之所以维护作者的原因在于:&b&我认为对于这样象征意义大于科研意义,通过擦边球的方法倒逼业界前进的文章,其成功发表并引起关注就是一件好事,打压的话弊大于利。&/b&&br&
事实上,这一阵国际科学界(干细胞研究领域)的进展让我肯定了我的观点。年期间,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业界没有对于人体胚胎基因改造(生殖细胞系改造)提出准则和规范,然后结果有不少研究组都开始偷偷做了,nature前两天的报道也说了,中国就有四个组在做,美国也有(美国的据说做的很早,估计他们没有打好擦边球,直接发不出来了)。然后今年1月份,应该是在中山大学这篇文章投稿后,立刻就捅了马蜂窝,业界大牛们马上就重视起来,开会讨论,然后在science和nature都发表了评论文章。以下为链接:&br&Science的: &a href=&///?target=http%3A//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8/6230/36.summa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 prudent path forward for genomic engineering and germline gene modifica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Nature的:&a href=&///?target=http%3A///news/don-t-edit-the-human-germ-line-1.1711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n’t edit the human germ line : Nature News & Comment&i class=&icon-external&&&/i&&/a&&br&简单概括一下文章:Science一般更能代表科学界,Baltimore等大牛认为临床治疗肯定不行,太不成熟,但相关研究在谨慎的情况下可以开展。Nature这边主要代表工业界的意见,Edward lanphier(锌指核酸酶合成相关的sangamo公司的CEO,算有利益冲突,这次也是他反对)认为无论如何不能编辑人类生殖系细胞。所以,科学界本身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形成共识,但无论如何,大家开始讨论和重视这个问题了。&br&
接下来,前两天这篇文章发表了,虽然是国内的小杂志,但是影响一点都不小,Nature和Science马上都发了评论文章(提问里有链接了)。&b&这次,干细胞界最有分量的几个大牛,George Daley和George Church 都表示了支持,比如,里程碑这个词就是George Daley说的。&/b&然后,昨天Rudolf Jaenisch(国际干细胞协会主席,可以说是领域最牛的科学家,之前持反对意见。)也发话了:&b&禁止临床应用和实验,但是可以在谨慎且有监督的情况下开展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b&(链接:&a href=&///?target=http%3A//www.isscr.org/home/about-us/news-press-releases//23/release-on-human-germline-genome-modificat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tem Cell Research Has Responded to the
Publication of Gene Editing Research in Human Embryos&i class=&icon-external&&&/i&&/a&)这下子,科学界算是有共识了,也算是这篇文章促进了业界共识和社会关注,促进了科研界对于开展这类科学研究的许可以及临床实验的规范。所以这篇文章引起社会和人们思考的价值是不应该否认的,这也是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所在。当然,这篇文章的完成度挺值得吐槽的,不过如果他们真做了正常胚胎,且做的很全了,肯定就发不出来了,加上现在也只发了《蛋白质和细胞》,也算是急功近利的惩罚了。&br&&br&接下来是几个评论里有些意思的问题,翻上来方便大家看。&br&3. 这位品承兄的评论:&br&&这个实验的伦理问题关键就在于是对人类的早期受精卵进行基因改动,而这一改变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的。而且虽说中国科学家是为了治理疾病而进行此次实验,但大家不可能预测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也许亲手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而不自知。谷歌一下就知道gene therapy会导致leukemia(白血病)....所以说人类还是别把自己当成上帝。而且国际上早有公约明确规定不对人类生殖细胞系进行基因修改。&&br&&b&回答如下&/b&:“我在上面也写到了,这是我们应该谨慎的最简单的理由。但是,很明显这次选择的三原核胚胎没有这个伦理问题,因为它不能正常发育成人,很难把它算作生殖细胞系。这其实就是这篇文章的关键之一,使用比较巧妙的方法验证了一些问题,但是没有触犯伦理。而且其实国际上是没有这个公约的。&br&另外,gene therapy会治疗白血病才是主要情况,现在可以治疗以前无药可救的急性白血病儿童的CAR-T疗法就是体外用gene therapy改造T细胞来治疗白血病的。你可以搜搜CAR-T,已经有很多被放弃治疗的孩子被这个技术拯救了。以前的gene therapy使用病毒,所以会导致突变,现在CRISPR就是可能避免这一点所以特别重要啊。诺华正在尝试使用CRISPR系统制造CAR-T细胞(技术难度不是很大),此外很多公司也在研究更安全的CAR-T疗法,不光是血癌,也包括实体瘤,gene thrapy以后肯定会帮助到很多人,甚至可能成为肿瘤的常规疗法。&br&真的,科学家是非常清楚自己离上帝有多远的人,我们只是在想自己能做到些什么。”&br&&br&4. 还有就是有朋友问我“想问一下是怎么得出5-10年技术风险就可以降低到可忽略的?”,以及有答案说对CRISPR的进步表示悲观的。&br&&b&回答如下&/b&:“第一点有3个理由:1. 我是个乐观的人,科技发展在加速,这是篇科普回答,所以我乐观的做出了猜测。2. 现在生物和IT领域发展互相影响,很多方向发展是加速的,结构生物学这两年也是各种突破不得了,高通量筛选也是,这俩个结合是可能找到合适方法改造Cas9的。3. 原文中说的“基因编辑技术”并不限于CRISPR,我觉得也很可能找到更好的新技术。”&br&&br&&br&————————————————————————————————————————&br&某方面算是相关方,所以匿了。----不是作者,只是同领域。&br&这篇文章的意义我就不再多说了,毕竟是人类第一次对胚胎基因组进行基因编辑,算是对自身的第一次定向定点改造,技术上虽然没什么突破,但是这件事本身就是里程碑式的。&br&
首先,想说下我对这项有争议研究的观点:&b&就这篇文章来说,它的工作没有犯什么错误;但就整个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说,谨慎一些也是正确的。&/b&&br&
为什么我说这篇文章没有做错什么呢?主要是基于以下4点理由:&br&
1. &b&他们使用的不是正常的胚胎。&/b&&br&
这篇文章的研究组进行基因编辑时使用的是三原核的胚胎,是不能正常发育为人类的“问题胚胎”,平时生殖医院中&b&这些胚胎是不能回植入子宫,而是直接废弃的&/b&,而且他们也获得了&b&监管机构的伦理授权&/b&,所以在伦理这一点上,不存在大的问题。当然,如果你一定要遵照天主教的道德观,说改动人类胚胎基因组是渎神的,那我也没办法。不过事实上大家知道,从植物到动物,我们改造神的作物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自然界事实上也有着各种机制来天然改动基因组,我们使用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本身也是来自自然界的细菌,所以个人觉得这些道德观实在是自己遵守即可,不用强加于人。&br& 2. &b&该研究组并没有在胚胎内进行过分的改动。&/b&&br&
这篇文章改动的是地中海贫血的缺陷基因位点,而地中海贫血是最常见的单基因突变造成的疾病。他们所做的事只是把有地中海贫血缺陷的三原核问题胚胎中导致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修复而已。算是为以后治疗某些遗传疾病做的尝试,没有说改动某些寿命或者智力相关的基因这么敏感。&br&3. &b&该研究组的结论是谨慎和偏负面的,且对科研有一定贡献。&/b&&br&&b&研究组根据实验结果,以很谨慎的观点认为基因编辑技术仍有较多问题,&/b&&b&技术尚不成熟并不支持立刻将该技术用于人类胚胎的实际改造。&/b&他们只是证明了CRISPR系统在人类胚胎中同样有效(基本是不言自明的,但总要有人去证明),且发现了人类胚胎中使用CRISPR系统的某些特征和问题,而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技术的发展和改进。所以他们是谨慎且有贡献的。&br&4. &b&任何领域的突破都需要一步步积累而成,有些步骤会很有争议,但在科研和技术的发展上不应因噎废食,所以总要有人去走出这一步,去看看有什么问题。&/b&&br&
(这一点比较复杂,所以会介绍一些背景知识。)&br&
因为对人类胚胎DNA的编辑,在2012年CRISPR技术诞生之后,技术上就已经没有什么门槛了。这次对于人类胚胎的编辑就是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的。&br&
我想在这简要介绍下CRISPR这个从2012年开始就被称为“神器”的基因编辑工具。事实上,生命科学领域这五年来发展最快的要数两个领域,一个是因为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导致的生物信息学领域飞速发展(精准医学的基础),另一个就要数因为CRISPR技术发明导致的基因编辑领域突破。以前,我们是没有办法在细胞内简单的进行特定位置的基因编辑的,病毒会导致随机的插入并破坏基因组,而重组工具的效率太低,且一定要有干细胞系才能进行。而有了CRISPR后,我们几乎可以在基因组的任意位置(有NGG序列即可)进行切割,切割后的重组效率会成千上万倍的提升。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可以很轻易的对细胞基因组进行精确定点的改动,这对于生命科学的发展有着难以想象的作用。我们可以更简单准确的研究每个基因的功能,基因编辑动物(如猪或者牛)的制作难度和成本下降了上万倍(所以猪的器官的异种驯化变得可能,就是以后可能直接把猪的器官移植给人类)等等。&br&
然后,就是我们现在说的,CRISPR技术使得直接精确编辑人类的胚胎,也变得可能了,而&b&技术上可能做到的,有着潜在巨大利益的事,就一定会有人去做。人对自身的掌控又进了一步,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必经且重要的一步。&/b&所以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一味谴责对人类胚胎的基因改造,然后封杀它,并阻碍技术的进步,直到某一天发现朝鲜或者哪个私人组织已经私下通过这个技术得到了很多可怕的成果。对技术总是堵不如疏,更何况胚胎基因编辑技术远比克隆技术有潜力,又不像克隆技术那么违反人伦,实在没有必要封杀。&b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潘多拉魔盒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