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和超级赛亚人战斗力谁能赢?

挺大一个话题,我慢慢写。&br&&br&大原则:教导0~6岁的儿童,要尊重科学,不要自发的,传统口口相传的。要去思考理解和内化,教育孩子往往不是父母嘴巴说什么,而是平日如何行为。&br&&br&&b&科学的教育&/b&&br&&br&一、尊重生物性:&br&&br&人作为一个生物有其阶段性的各种特性,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我们不会让7个月的孩子走路,14个月的孩子单脚跳跃。但还有很多很多的这样阶段性的特性,很多父母都可能不知道。于是就会会要求我们孩子去做到他们不可能做到和理解的事情。&br&&br&解决方法:选购几本育儿百科,了解一下多种文化和观念下不同的教育理念。多角度的去审视育儿这件事情,你获得的认知就会越客观。&br&&br&推荐书籍:&br&&br&&img src=&/a8fff49c730cd6cd2c4f2dbda3f3a7e8_b.jpg& data-rawwidth=&103& data-rawheight=&1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3&&&br&&br&&img src=&/0dbfb517f4eba9cfb634f0_b.jpg& data-rawwidth=&102& data-rawheight=&1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2&&&br&&img src=&/fa58ac8616_b.jpg& data-rawwidth=&104& data-rawheight=&14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4&&&br&&img src=&/487ec8ed_b.jpg& data-rawwidth=&102& data-rawheight=&1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2&&&br&&br&&img src=&/fa5d3c50bc8b552c0be2dd_b.jpg& data-rawwidth=&144& data-rawheight=&10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4&&这几本都是我看过的,各自都有其特有的侧重点,其中也会有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同的观念。这就需要作为父母来做一定的取舍。&br&&br&推荐视频:&br&DISCOVERY channel《Health the BABY Human》&br&&img src=&/f20a8bddc035c626fdb7_b.jpg& data-rawwidth=&142& data-rawheight=&1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2&&&br&这里面会有大量的实验的录像,说明孩子各阶段的发展特征。看完之后你就会有一种,“哦,原来孩子是这样理解世界的”感觉。&br&&br&尊重孩子的生物性,作为父母就不会在一些事情上变成和孩子的本能和天性较劲的状态。他做不到就非要做,那就是把孩子惹烦,把自己惹恼的状态。其实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br&&br&另外我的几个回答也可以作为例子:&br&&br&&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474304&&如何培养宝宝的运动习惯? - 知乎用户的回答&/a&&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外国人不给宝宝把尿,他们是怎么训练宝宝自主如厕的能力的? - 知乎用户的回答&/a&&br&&br&&br&二、对自己孩子的了解&br&&br&任何的科学资料和数据都是统计来的,都是对于大群体的概括,但不能直接使用于每个独立的人。所以,父母要将书本的知识转化成合适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而不要掉书袋里。最常见的就是,在身高体重上把标准曲线当中及格线。跑出去了就焦虑了,是不是我们孩子吃啥激素长太快了?是吃太少了长太慢了?类似的情况在爬行、走路和出牙等这种明显的阶段性指标上都会出现这种状况。我在之前的一条共享出来的书籍和视频,也许会让更多掉书袋的爸妈会有更多可以焦虑的内容了:)&br&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有个绝对的合格标准。人的多样性是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的。只要不是病理性的,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作为正常状态。有些孩子就是天生会比较内向,有些就是天生比较闹。作为父母就是要接受孩子的状态。不要老想着造一个:“我觉得他能够那样一点就更好。”的人。(这里还是要前提的,不是病理性的;在孩子发展能力范畴之内的;不是违背社会基础文化道德观念的。例: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身心健康,说了个谎,虽然违反了道德基础,但已经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发展范畴之外,就没必要给孩子扣上一个骗子的名头。没必要为这个事情特别焦虑,到处问:我们家孩子爱撒谎怎么办?要做的就是找到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原因。是这个年龄段喜欢夸张夸大获得关注?还是有家里人喜欢用假话逗孩子?还是因为体罚或者责骂他本能的通过撒谎来自我保护?然后对着原因找处理方法,而不要因为对于孩子的错误的判断,再用一个错误的方法去纠正。)&br&在科学的知识作为后备的基础上,正确的了解自己孩子,去正确的应对。&br&&br&&br&三、敏锐的观察和感受。&br&&br&这个会因人而异,就像同样上课教一样的东西,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会不同。但养好孩子的确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的。&br&比如,有些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也对孩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父母如果不那么仔细的话,可能就被带过去了,也可能在过一会爆发出来,这种情况下父母就会觉得孩子莫名其妙。但就我的观察而言,无理取闹的孩子真的不是那么多,不那么用心观察孩子的父母或者养育者却是大有人在。&br&观察和感受也是为了更为准确的运用之前学会的各种知识,有针对性的使用和调整。因为孩子是活的,生搬硬套是无法达到各种教育法所描述的效果的。这一点还是很依赖于父母的努力的。&br&&br&&br&&b&观察,理解和调整&/b&&br&&br&观察:&br&在我的理解之中,养育孩子的第一步是观察。这就像写作文,做报告,开拓市场这些事情一样,先要仔细的审题。你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在养育的过程之中,很首要的事情就是去尽可能客观的准确的去观察和感受孩子。任何的“我们这个孩子就是皮,就是不听话,就是粗心”之类的言语都是主观的判定的代表。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将孩子自己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做一个录音或者录像。然后,换一个时间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会有很多发现,也能够更为客观的去分析自己的状况。如果夫妻两人能够很好的交流的话,互相之间更能指出各自在教育状况中自己察觉不到的问题。当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旁观者”的时候,孩子就会被更好的理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br&&br&理解&br&而理解需要的就是之前提到的科学发展观。否则则会陷入各种奇奇怪怪的解释中去。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害无益的。但这一点也同时是要建立在准确的观察的基础之上的。然后,对于自己孩子的各种特有的心理模式,学习模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而避免以自己的想法或者自己的理解方式给孩子指导,而孩子却难以消化和理解。虽然孩子也会慢慢的向你靠拢,但作为成人往孩子靠拢往往会更快而且更有效。&br&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与成人,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一下:最为常见的例子就是对于地图的理解,我们指路的时候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先去理解他人对于空间的理解方式。有些人喜欢记东南西北的,但有些人则喜欢记参照点,以参照点出发左右左右转几个弯,也有人喜欢记路名,喜欢记路的交叉点的。如果强行按照自己方式来指路,往往对方就很难理解。乃至形成误解。对于孩子更是如此。&br&&br&调整&br&而调整虽然是放在最后一部分。但这一部分的难度我觉得是挺大的,很多时候最好的调整就是不干涉,特别是在0~6岁的大部分时候,是生物学本能的发展。很多父母的调整往往是“多此一举”的调整和干涉。在我的感受之中,调整是需要有各种预见性和远见的。很多调整的内容往往是带有连续性和递进性的。比如我们很多家长会困惑的性教育,生死的生命教育。这些内容往往是需要在合适的阶段有铺垫才能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一步一步走往往会很平和。但如果每次都是解决当下的问题的话,孩子很难将其逻辑串联起来。甚至陷入困惑之中。&br&&br&这里可以检测一下自己的小方法。我感觉很常见。就是亲自教孩子学自行车或者滑冰。大家可以试着录像。看看自己在孩子还没会骑车的时候,整个陪伴过程里面会有多少话。而且可以看看这些话是否会产生前后矛盾,或者带有焦虑情绪。当父母自己作为一个过来人的时候,看着一个新手的学习过程能否做到给予&u&温和的指导而不带有情绪&/u&。并且能否&u&顺应孩子的学习特点的需要而给予指导和帮助&/u&。我见到过各种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学习的时候最终变成各种不自觉的训斥孩子。或者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去学习,而不知道自己孩子特有的学习和理解的方式和循环。&br&因为学自行车和读书不同,本来这就是一件孩子很容易觉得快乐的事情。但当父母不能很好的带领的话,一样也可以把孩子弄得很痛苦。乃至不想学。(我是真有看到孩子学自行车这个事情最后闹得一家三口吵架,孩子最后哭着不想学,爸爸说妈妈把孩子教得太软弱,妈妈说爸爸瞎给孩子各种挫折又没有耐心。但这种三角的心理角色在我们家庭中真的很常见)如果这个事情都会变成一件枯燥痛苦的事情的话,那我们可以想象其它类型的学习孩子会怎样了。&br&&br&然后我也说说我的方法,无论孩子做那件事情,我首先就是尽可能的形成一种不带有任何干涉和指导倾向的观察。孩子在我面前可以很自然的表现自己。然后,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不断的学习她理解事物的逻辑和方法,然后一边在不惊吓到她的状况下给予指导(虽然很难避免,但尽可能的不要给孩子一种:你做错了,你要被纠正的感觉。而是给予一种选择:还可以这样做,因为...。只要不是太涉及到生命安全或者原则性问题的事情,给孩子保留她原来做法的权利)同时观察她的理解。以便以后给予她更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达到更有效的沟通。&br&如果要问我女儿是怎么学自行车的,我首先是等待契机。等她对于幼儿园的同学有学会自行车之后,她表现出羡慕的感觉的时候,我就给她各种暗示:我很羡慕你们这么小就有机会开始学自行车了。我到12岁才开始学,还学了很久。然后,我女儿就开始了和一个虚拟的爸爸的小时候开始竞争。而和这个虚构的角色来说,她可以获得各种鼓励。她常会问我,你骑车的时候摔过么?我说,当然啊,于是她对于摔车这个事情就释怀了。不会因为摔车而觉得沮丧了。因为那个虚拟的爸爸小时候,也摔得很多啊。诸如此类的。久而久之,她自己就投入到学会骑车的本身的乐趣中去了。因为超越那个爸爸小时候已经不够挑战了。现在的是要和现在的爸爸出去游街了。而这个过程就是将孩子的心理动力的雪球有效的滚大的过程。而这个核心始终是发自孩子内心的,而不是父母外压的。&br&&br&&b&行为比语言更重要,情绪比文字更有效&/b&&br&&br&&br&孩子在2岁半时候就已经可以判别出什么是假装做的,什么是正经做的。&br&在我推荐的视频中,情感交流这一集里就有这样一个实验:&br&&br&在一个2岁半的孩子面前有两个盖着毛巾的篮子,孩子看不到篮子里面有什么。两个研究员,分别坐在这两个篮子后面,各自吃篮子里面的东西,一个以一种逗孩子的夸张的方式吃:“嗯~~这个好好吃哦。这个葡萄干好甜,啊嗯啊嗯。我好喜欢吃”另外一个则是一声不吭,就像我们平时吃东西那样,没有夸张的表情。然后让孩子选一个篮子来吃里面的葡萄干,孩子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那个普通吃法吃的研究员的篮子。&br&通过这个实验就可以看出,孩子早已在日常生活中习得了判别什么是正经做事,什么是装样子的能力。而我们大多数时候刻意的教育,往往是处于一种类似“装样子的”状态,而我们平时的生活状态已经很明确的“告诉“了孩子,正经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所以,摆出一副教育的样子是徒劳低效的。要教育好孩子,靠得还是调整作为父母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模式。(这可能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思考各种终极问题的一部分原因吧。激发下一代也是一种责任和本能)&br&&br&我常和女儿说的就是我们交流的首先是情绪,然后才是语言。所以,如果要做什么事情,请让我先感受到你的情绪。然后才是你的语言。&br&如果直观一点说的话,也许法院可以判A给B道歉,A说:”对不起“。于是就算道歉了。但其实作为B他往往更想要的是什么?是A给出一个道歉的情绪。一种:”我真的感到很抱歉“的情绪。这远胜过”对不起“三个字。&br&同样的,我们给予孩子的内容最多的部分,也是情绪,父母打孩子,骂孩子输出的是情绪,爱孩子疼惜孩子输出的也是情绪。而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时候,学得最多的就是情绪输出的形式和内容。而这个是最为不经意的内容。书本上的内容都是文字,而我们则是要将其转换成合适的情绪给孩子。这也是很多说要安抚孩子的书籍,教到了详细到了每个字,但很多父母觉得就是说了没有效果的原因所在了:情绪不对。&br&&br&&br&最近,我在看《 The Last Dance : Encountering Death and Dying 》(中文译本,)&br&&img src=&/e0276796fefd0_b.jpg& data-rawwidth=&101& data-rawheight=&1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1&&这是一本关于死亡学的书,如果大家真的觉得很难以控制自己对于孩子和妻子的情绪的话,可以想一想这件事情:当身边的某个人消失了以后,你的生活会怎样?&b&死亡离我们没有那么远。但我们往往却选择忘记它。适时的去想象一下,我们会变得更为珍惜身边的人。&/b&于是说,有很多事情做起来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计较了。&br&&br&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特别是与人格人性相关的内容往往不能以非此即彼的方式来解决的。比较常见的就是到底是严格的教育孩子好还是给孩子自由好,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等等。这种问题背后最大的漏洞就是将教育搞成了二分法。而我们面对的是复杂的人和社会环境。怎么可能简单的用是非黑白简单二分呢?将教育做成了是非题,那会造就的是孩子的悲哀。&br&我觉得很多邀我的与育儿相关的问题我都无法回答,原因也在于此。大多数提问者都想获得一个标准答案,而且自己往往在提问的时候就将其预设成了是非题或者选择题。那抱着这样的思想方式来进行教育,几乎不可能做到准确应对孩子的成长。&br&我的很多回答背后都很强调家长的自身修养。作为孩子的引导者,如果不是一个有力的学习者和思考者。到头来,可能当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和局限就是父母的思想。所以说,作为父母如果真的想要问心无愧的说:”自己是可以无私的爱孩子的。“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我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付出的关爱如果只是源自自己内心的需要,那是远远没有够到合格的标准,只有做到给予孩子在成长中真正需要的适度的、阶段性的、科学性的非出于父母自身情绪发泄需要的爱,那才是真正无私的关爱。(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一直有给女儿各种心理暗示,让她觉得她天生就数学很好,记忆力很好,思考很有方法。比如:我今天出门前要和她一起去办几件事情,事先,我就在她面前自言自语好几遍,试图记住。然后每次做完一件,再复述一次,有时选择性的忘记一两件想不起来,就像之前那个葡萄干的例子里面那样,不夸张的表现。就是表示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女儿的孩子的天性就会说,她知道,出门前那几件她记住了。我就真实的表现出,哦,一拍大腿,对,就是这个。诸如此类的。不要过度表演,但做适度的刺激。现在女儿就有了一定的类似刻板效应的认知,觉得自己数学天赋不错,记忆力不错等等。慢慢的这个雪球滚大了,这就是她自己的财富了。而不要做那种整天和祥林嫂那样“要不是我当初怎么怎么吃苦,哪有你现在如何如何”的父母心理。)&br&&br&有不少人说我的回答里面往往都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因为我一直觉得,教操作方法换个爸妈或者换个孩子都会让这个方法产生太多的变数,变得不那么有效或者起反作用。我更希望的是爸爸妈妈学思路,慢慢自己在学习中生出合适自己孩子的方法。而且,在我过往推荐过的书籍里面也对于一些具有共性的内容有很科学的方法。通过学习,往往可以举一反三。做到新招层出不穷。只要把握了基本规律。孩子还是不难养好的。&br&&br&教育的理论和思想需要学习,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教育法切忌掉书袋,比如之前很热的虎妈,大家可能看到的是她所展现出来的强势的教育法。&br&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孩子的成就和父母的收入及其学历水平是正相关的。而虎妈的学历水平,我相信很多信奉她的人可能是达不到的,而很多不用虎妈的教学方法,但学历水平差不多的家长未必教不出成就与虎妈的女儿相持平的孩子。&br&&br&在我看来,教育一直就不是一门可以有窍门,有近道可以突飞猛进的学科。需要的就是累积,观察,尝试,调整,再循环。可以说任何人造天才的教育都不现实。我们的人类的教育的确是在进步,人类也是一代比一代聪明。但这些进步都不是突变式的。都是基于营养学的普及,医药科技,互联网科技等等众多学科的发展。从各个细节累积出来的。&br&&br&而我们常见的天才教育,往往也是因为我们对于儿童大脑的发展的了解。利用了一些特定的脑特点搞出来一些“表演”式的用脑方法。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表演式的方法虽然看着很炫很神奇,却绕不开基本的生物和科学法则。最终还是会显现出他们的弊端的。&br&更糟糕的可能就是以个例来普遍化讨论。&br&具体可以参见我的这个回答:&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看待复旦门萨女孩张安琪的母亲出书《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 - 知乎用户的回答&/a&&br&类似这样的造神的例子古来有之,至今不绝。&br&&br&&b&坦诚的面对自己&/b&&br&我发现在80后这一代开始做父母的带来的新一轮教育观念起来之后,有很多妈妈陷入了一种深深的道德上的螺旋之中比较常见的就是:&br&&br&“我对孩子发脾气了,我不应该对孩子发脾气,我觉得我愧对孩子,但下一次,我又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了。我是不是不能做一个温和的妈妈?”&br&“道理我都知道,我就是做不好”&br&有些进而会发展成:&br&“这种理论都是听来好,谁能100%做到?扯!&于是由粉转黑。&br&&br&对于这种状况,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就像之前说的,尊重孩子的生物性一样。作为成人,我们也要尊重自己的生物性。遇到会激怒你的事情,情绪被激荡起来那是必然的,每个人必定有必须有的能力。我们需要去与自己的这样的性质共存。孩子也是需要和不可避免的知道父母的阈值范围。没人可以伪装得了。这就是你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父母的特征,不要因为这个而不停的让愧疚感不停的啃咬自己的心灵。这次做得不满意,多回想改善和调整的办法。少去后悔。&br&&br&而且应该说没有一个教育法可以百分百解决所有问题。不是做100%做到了就能够有100%的出果率。教育这个东西给我的感受多少有些类似书法。有些基本的内容是必须做到的和明了的,但真正好看的书法却是各自有各自的好看。但什么时候遵守,什么时候跨越,这是要有基本功底打底的。胡乱自发的来一套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所谓的练胆,练冻,练游泳。没有科学基础打底,其实很是危险。)&br&&br&&br&&b&搞好夫妻感情&/b&&br&夫妻之间的感情在教育之中的意义之重要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作为丈夫怎么对妻子,和作为妻子怎么对丈夫。其实就是在给孩子演示一个很重要的择偶标准和婚姻模式。这里又回归到我说的,无意识的行为比有意识的语言更重要了。&br&带孩子是一件需要占用大量精力和体力的活,这对于绝大多数生物都是如此。很多雌性生物可能会以生命完成分娩,将自己的身体变成幼崽的食物。可以说,作为妈妈,是非常非常的辛苦的事情。而我的建议是,家人,特别是丈夫能够为妻子打掩护。让她能够有一个调整和休息缓和的时间。要知道,即使我们人类,也会有母亲因为产后精神的压力等,杀死自己幼子的事情。而且,这个比例还不低。我找不到这个文献(有知道的朋友请指正),但我记得第一年发生这个事情的几率特别高。而如果有家人的陪伴和照顾的话,这个事件发生的几率则会大大的降低。&br&而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个作为她身边最直接的样本,是她构成与人相处,择偶,婚姻的重要参照对象。父母喜欢互相挤兑的,他们的孩子的婚姻多数也会同样这样相处,而且可能还是用同样的语句和修辞方法。反之亦然。&br&&b&善待自己的配偶。这可能是最有效的关心孩子未来婚姻幸福的方法。&/b&&br&&br&&br&再来说说打孩子这件事情。&br&我这里的打孩子的定义是,以暴力的方式惩罚孩子。不管是以冷暴力还是肢体上的伤害。对于孩子进行激烈的情绪输出以达到身体的疼痛和伤害,或者精神上的强烈不适和伤害。这是我对于大家笼统意义上的“打孩子”或者“严厉的惩罚”孩子的理解。&br&&br&首先,我是旗帜鲜明的反对心安理得的以打孩子作为教育孩子的理所当然的一种教育法的。我前文也提到过,人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也许有些人容易情绪失控,但不代表情绪失控就是可以不用治甚至是一种健康的表示了。&br&&br&另一方面,我相信很多人认为打孩子会给孩子造成暴力,同样的虐待下一代。关于这一点研究也证明未必如此。原因可以参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厌恶体罚的孩子长大成为父母了依然会体罚孩子? - 知乎用户的回答&/a&数据不支持我们的自发性的判断&br&&br&但我也想说说打孩子会带来的可能的影响:&br&被打或者被精神上被严厉惩罚的孩子遇到事情往往会有更低的愧疚感,因为,暴力性的惩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孩子的愧疚感,于是,带来的是更少时间和程度的自我反省以及这方面能力的发展。&br&&br&同时,父母给予了孩子处理问题的一个模板。于是,他们在与父母相处和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也更容易拿出这套模板来。(很多人对待他人有时候用的语言都是类似的,孩子的时候会更直接,长大以后可能会收敛起来,但被激起的情绪还是类似的。往往是父母给予孩子一直认为这个事情是负面的,所以,这个事情就会给予孩子带来一种负面的情绪。比如父母觉得吃完饭不收桌子是要惩罚孩子的,孩子以后未必会惩罚他人,但有人吃完饭不收碗就会容易激起他的不满情绪。特别是身边的人,比如配偶和孩子。)&br&&br&一般来说,经常会惩罚孩子的父母,他们与孩子的情绪互动往往是两极分化的。往往是要么不管,要么就是严厉的惩罚,柔和的鼓励和温和的批评很少用,而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长期习惯于两端的情绪,对于比较温和的警告和鼓励的感知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弱。于是父母往往最后就不得不频繁的使用各种强烈的情绪才能够和孩子沟通。所以从幼儿期开始,养育孩子的人的情绪控制管理其实是尤其重要的。做好了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的。而如果孩子没能够获得足够的在这方面的发展。到成年后,在情绪管理和情绪感知上就可能会有问题,常见的有:易怒。对于他人的微弱甚至比较明显的不满的感知弱等等。&br&&br&另外,这类型的惩罚还能导致安全感的丧失和强烈的敌意。这两点会带来的问题也往往是无穷无尽的,很多邀请我回答的家庭问题,背后往往就是这两点作祟。想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还是要从父母本身下手。&br&&br&&br&&b&教育不是万能的&/b&&br&这一点是一个很高阶的议题,如果理解不清楚,可能就会有不好的倾向。所以,我也将其放在了比较后面的位置,给能够用心看完的人去仔细的理解和感受。&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看似荒谬,其实很科学的理论? - 知乎用户的回答&/a&这个回答之中其实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一个问题。我们孩子的成就很难保证和父母的教育是百分百关联的。这里一直只是一个概率。但要知道概率的比例倒退到单体身上这种思路本身就是错的。到现在为止,众多的教育法和教育理念在我更多的学习之后,感受到的就是没有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没有办法做到“定制”一个人的性格和个性。大家能做到的只是推测一个比较大的几率,但永远会有例外,而且比例往往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三七开,二八开的情况是家常便饭。所以对于教育,我们要做的是去学习和理解,然后是将孩子放到我们已知的更好的几率中去。就像坐汽车安全座椅一样,他不能百分百避免所有的事情,但,可以增加安全的几率。而选择在父母自己。&br&&b&&br&教育理论需要一些基本的常识&br&&br&正态分布&br&&/b&对于看任何的育儿,教育的书籍的时候,要对分布图有个基本的概念。对于任何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来说,他的适用范围会是一个类似正态分布的形式,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其效用往往是不是百分百的有效。很多时候是需要充分的去了解这个理论背后构成的模式和原理,进而了解其使用的范围特征。别自己正好是范围之外的,却硬要使用一个对自己非常低效的模式。&br&关于正态分布,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br&&a href=&///?target=http%3A///wiki/%25E6%25AD%25A3%25E6%E5%E5%25B8%258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正态分布_互动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很多时候育儿中的各种争论,往往是两个人在不同的分布区间里面,拿着自己的案例去试图证明一个体系的对错。这其实只能说是逻辑能力上的不充分发展的表现。这往往也会作用于自己对于孩子的教育中去。&br&&b&&br& 常见的谬误&/b&&br&在育儿的过程之中,避免被带入错误的理论体系中去很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些基本的逻辑素养,而很建议大家去搜索一下:“常见的24条逻辑谬误”。这几条内容的熟悉其实会很大程度上帮助父母不去陷入一些混淆视听的教育方法的内容中去。&br&&br&未完待续
挺大一个话题,我慢慢写。 大原则:教导0~6岁的儿童,要尊重科学,不要自发的,传统口口相传的。要去思考理解和内化,教育孩子往往不是父母嘴巴说什么,而是平日如何行为。 科学的教育 一、尊重生物性: 人作为一个生物有其阶段性的各种特性,无论生理,还…
&p&本文转自公众号&b&「恶魔奶爸Sam」&/b&,id: lxg-milk
---------------------------------------------------------------------------------------------------------------------&/p&&p&我把以前回答里的内容稍微整理了下,加了一些新东西,不放那么多图和链接了,方便诸位阅读和检索&/p&&p&1,工具和基础
纸质本词典和纸质书是很可能会被淘汰的,至今仍抱着纸质最好,坚决拒绝任何电子产品带来的便利,其实蛮可笑的&/p&&p&手机词典比纸质词典要方便数倍,也更是强上数倍,推荐安装欧路词典或者深蓝词典(ios不可用深蓝,欧路在安卓和ios都可用),然后加载词库——词库地址在这里:&a href=&///?target=http%3A///share/link%3Fshareid%3D%26uk%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深蓝词典词库_免费高速下载&i class=&icon-external&&&/i&&/a&&/p&&p&我按照了母语词典,学习词典,thesaurus,usage,collocation等不同种类分好了,初期使用柯林斯双解+麦克米伦高阶词典即可,后期可以选择麦克米伦高阶+美国传统和新牛津ODE(我懒得打英文,大家可能需要费点力气对照着找到相应的英文词库)&/p&&p&如果觉得操作太复杂,那么用有道也足够,利益相关,我就不多替我东家代盐了&/p&&p&手机词典的好处在于技术进步带来的方便,查词时间可以缩减为原来用纸质的十分之一不到,而且阅读效果与纸质无异,加上发音功能和交叉索引检索thesaurus,collocation,usage等等,同时支持多本大辞典同时检索,真的是远胜纸质。至今还抱着纸质最好拒绝电子产品给学习速度的升级其实是很可笑的想法&/p&&p&阅读工具方面,kindle paperwhite,ipad,平板电脑或者大屏手机都可以,任选一个即可(paperwhite貌似性价比最高),选购时候注意,屏幕最好不要超过小32开纸张大小(初中语文书版式大小)&/p&&p&使用电子产品和电子词典后,你就不会再为生词纠结了,查单词没那么费力,甚至kindle和平板电脑可以即指即译,你手点一下意思就出来了&/p&&p&这比过去吃力的翻看大部头纸质书和笨重的大辞典要方便轻松的多&/p&&p&至于阅读的基础问题:建议最好是有基本语法概念知识和基础4000词基础后再进行原版书阅读,起码从句之类的你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p&&p&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我&b&不建议你直接去背单词或者看语法书,因为基础4000词绝对不应该是阅读中的认知词汇,而应该是听说中的熟词,需要你熟练掌握最好能脱口而出,如果缺乏这个基础,建议最好先耐心吃透一套英文教材,或者通过听力和模仿慢慢积累而得,这个和本文主题无关,不赘述&/b&&/p&&br&&p&基础和工具搞定后,看象限问题&/p&&br&&p&&b&2,英文原版书阅读的几个象限问题&/b&&/p&&br&&p&我简单分成了普适实用向和文学陶冶向,两项都比较重要,但文学陶冶向不是那么的实用,而且众口难调,所以我们放后面说——两项起始对英文基础要求都差不多,通过系统阅读都可以达成比较理想的水平(就是大家想说的想看啥看啥,轻松自如),只是文学陶冶向不如普适实用向那么的,功利化&/p&&p&普适实用向顾名思义,目的就是提高英文水平,提高词汇量,吸收新知识,了解新信息,认识新世界,开阔视野增加除英文外的技能就更好了&/p&&p&尤其是英文水平,我个人建议,一开始读原版,简单易懂不必说,但是最好&b&选择从书中看到的用法表达,立刻在生活中就可以用得上的类别&/b&&/p&&br&&p&根据简单易懂+上手实用原则,我推荐大部分想尝试阅读英文原版书的成人,选择&b&从自己欣赏的大人物的传记入手&/b&&/p&&br&&p&语言按照类型分,可以分成叙述,描写,抒情等各大类,如果你观察过我们平时的语言活动,你会发现,在所有语言中,叙述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描写&/p&&p&不管是日常交际中的:昨天做什么事儿了?假期去哪玩了?还是商业场合下:请简述下这个项目的过程或者我们聊聊以往的工作经验和项目经历吧。这些统统都是叙述,叙述,然后需要提到具体的事务或者地点场景时,会加入一些描写的部分&/p&&p&如此这么分析,首先搞定叙述的表达,我们的读和写就能解决起码七成的问题&/p&&p&那么最适合的语体材料,当然就是自传和传记了:全文都在叙述自己的过往经历,以后面试被问到相关的过去经历和项目经验时候,可以直接把传记里的表达法拿来用,无比地道和合体,同时,阅读业内大牛的自传,可以积累大量和本行业有关的名词,不再窘迫&/p&&p&而且传记类作品,文字相对都比较浅显,生词肯定少不了,但是行文叙述风都比较平易,不会出现每个单词查了都知道意思这句话就是看不懂的情况,非常便于理解&/p&&p&我建议阅读自传的同时最好多听配套的audiobook,这样效果更佳&/p&&br&&br&&p&&b&一般传记比较起来,自传比他人代写的传记要简单&/b&(因为传记会加入很多评论描写或者抒情,这类语言就比单纯的叙述难的多),而且,文体和娱乐明星的自传,比如纳达尔的自传,最为简单,也最为精彩,可以满足大家的八卦之心,&b&商业巨子所的传记,相对也极为简单,且最为实用,会夹杂各种case和商务场合用语,是大家都需要的&/b&,建议大学生多读,各学科领域的大牛传记难易程度也不同,理工科宅男写的传记较为简单,比如费曼的,商业财经次之,相对较难,会夹杂各种财经领域的事件,专业词汇较多,比如格林斯潘的,最难的是人文学科的领袖传记,喜欢拽文,句子长长短短绕来绕去(有趣的是这三类教科书难度和教科书作者的传记难度层次完全一模一样),而&b&政治人物的传记相对语言较难,且谎话最多,也最无趣&/b&&/p&&br&&p&&b&个人推荐从文体娱乐明星传记入手,继而多读商业类传记,最后多读各学科牛人传记,稍等政治人物的传记,以下为个人推荐,不代表权威看法,建议自己多检索自己喜欢的人的传记来读:&/b&&/p&&br&&p&Delivering Happiness
美国网络鞋店Zappo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谢家华的自传,生动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的教育和胡闹和在甲骨文工作的枯燥以及创业的动机经过,全书由他朗读,声音很赞,节奏很好,故事很有趣(后半部分纯商业略显无聊)&/p&&p&职场与面试大全:
杰克韦尔奇自传两本Straight from the Gut + Winning
书非常厚,每本都高达500页,叙述了大量的商业案例和商业场景,同时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商业常识和术语,几乎可堪称想进外企的必读书目&/p&&p&iWoz自传
苹果创始人之一Wozniak的自传,前面求学经历较为有趣,后面写的略微枯燥且偏流水账,整本书非常通俗,几乎没有生词,相应的因为流水账也导致有些人可能看不下去&/p&&p&物理大牛,人生赢家费曼先生两部自传,英文名忘了,有兴趣自己搜下,一本是别闹了费曼先生,一本是你管别人怎么想
在所有自传类和传记类作品中,最出名公认质量最好的就是费曼先生的自传,除了对人类的贡献和作者本人的名声地位外,他的写作技法笔法以及幽默的笔触也是《别闹了,费曼先生》能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同样是科技狂人,IQ过180,兴趣广泛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但是费曼先生写出来的书,比Wozniak的要胜十倍,果然文笔好就是不同&/p&&p&以下就是有点难度的传记&/p&&p&奥巴马《永恒的希望》和《父辈的梦想》&/p&&p&乔布斯传记是两本(非自传,所以语言难度较大)
Steve Jobs是最出名的,由CNN的当家老大美国著名的传记作家Walter Isaacson写的,这本貌似卖的最多,描述的是老乔的一生&/p&&p&The Second Coming of Steve Jobs 写的更加精彩和八卦
这两本书就属于比较难的,洋气的大词不少&/p&&p&格林斯潘回忆录+The Snowball巴菲特自传
有不少投资领域的知识和生词&/p&&p&总的来说,读你学科里面的大牛自传,是非常合算的事情,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不仅仅是英语问题,自己看看自己学科的人才,搜索下传记即可&/p&&p&而且传记体的语言都较为容易,不会出现很多长句难词,从英文学习来看也是绝佳选择&/p&&br&&br&&p&&b&从传记入手之后,想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好的选择是阅读中国题材作品&/b&&/p&&br&&br&&p&中国题材作品,会比传记类作品难度高一点,但是相对来说对我们也更实用,更能看得进去,因为题材都是我们最熟悉,我们身边的事件和地区,本身就有亲切感,哪怕用较为复杂的语言写成,题材的熟悉也导致畏难心理不那么强,其次就是实用,多接触书中的表达,&b&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夸赞的还是批评的,都有利于自己更好的用英文来描述和表达中国以及和中国有关的事件或者情感&/b&,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你更好的了解你的祖国,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p&&br&&p&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是&/p&&p&何伟的江城三部曲 River Town ,Oracle Bones ,Country Driving &/p&&p&何伟的这三本就不说了,估计大家已经看过了。其他人没看过的我也强烈推荐,三本都有中文版,只是三本中文书都有一定程度的删减
何伟笔下的中国至少对于我来说很熟悉,但是又很陌生,他描写的正是我出身从小熟悉的城市类别和生活,但是对于这些场景我们都熟视无睹,以为理所当然,长大后在北上广大城市居住,便会以为这其实就是中国的一切,何伟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记录了下来。他不是以一个牛叉美国人的身份在批评或者嘲讽,他只是很客观的记录,夹杂自己的思考&/p&&p&One Billion Customers ,作者James McGregor,中文名麦健路,1990年任华尔街日报驻京中国总编,后来是道琼指数中国总执行官,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五年,这本书和《甲骨文》一样,不可能在国内出版,书里都是真人真事,书是写给在和中国人做生意的外国人看的。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分析很可靠。台版书名为《与龙共舞:十亿顾客的商机与挑战》,堪称外国人和中国人做生意的红宝书,经济学人还做了个摘要,&a href=&///?target=http%3A///media/globalexecutive/one_billion_customers_e.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media/glo&/span&&span class=&invisible&&balexecutive/one_billion_customers_e.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这个人还写了另外一本书,
NO ANCIENT WISDOM, NO FOLLOWERS ,台版译名《共和国的长子们》。一听中译名你们就应该知道是讲什么的了。这个人的书会偏重经济分析一些,尤其是后一本&/p&&br&&p&Made in China ,作者是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潘毅,中译名《中国女工》&/p&&br&&br&&p&Poorly Made in China
作者告诉我们:和中国人做生意,多谢心眼&/p&&p&Factory girls 打工女孩,这本书的中文也是畅销书,作者似乎和何伟是夫妻?书中记载的是另一个中国,推荐阅读&/p&&p&Modern China
出自牛津的通识读本,对49年到08年的中国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整理和叙述,文风平易严谨,文笔非常舒服,写的极好&/p&&p&Age of Ambition
Evan Osnos, 纽约客驻华记者,大师级的笔触和写法&/p&&br&&p&Evan Osnos在纽约客开了专栏,叫中国来信Letter from China,非常值得精读,我个人最喜欢的两位作家一个是何伟,一个就是Evan,尤其是Evan,跟他学了不少好用的词汇,他的讽刺和白描写法完全是彻底的大师级,对中国现象和中国事件的报道评论也极为深刻&/p&&p&另外经济学人每期都有中国主题,我曾经把06年到13年所有中国话题文章都汇总下来,可惜没办法提供下载,内容过于敏感,有兴趣去官网搜索China,然后精读即可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关当代中国的英文原版书有哪些? - 英语学习&/a&
这个链接里有更多中国主题的书籍,有部分书籍推荐语我懒得写,直接摘录回答,大家可参考&/p&&p&读完了中国主题书籍三五本左右,英文原版书阅读就算真正入门了,这时候我推荐&b&精读本学科和你感兴趣学科的课本&/b&&/p&&p&前面说了,各学科传记,理工科大牛文字最简单,商业财经次之,人文类最难懂,原版教材一样如此,理工科和商科教材比较简单,词句都比较浅显易懂,质量好的教科书还写得很生动风趣,我建议大学生最好一入学就能主动阅读,相对来说人文学科,比如历史,心理和哲学等,就会难的多,这些学科教科书作者本人的文字水平和文学功底也非常强,写书不会那么的通俗易懂(仅从英文角度来说),这些书啃起来不那么容易,但如果有了我提到的阅读基础后,会比较容易入门&/p&&p&为什么一定要多读教科书,这些重要性我觉得不必多强调了,我个人的小站就有成功案例,在大学里一页页精读化工教科书,英文无碍,专业课年纪前几,后来申请上了斯坦福,如今过着舒服的日子,根据他所说,申请面试时候,很多要解释阐述专业问题,所谓的英文流畅口语根本帮不上忙,如果没有勤奋阅读教科书,面试完全是抓瞎&/p&&p&如何寻找教科书呢?一般大学的教科书都是汉译,或者改编英文原版,我建议是寻找并参考原版的对应书籍,和书中给出的参考书目,或者咨询专业老师进行推荐,一般院校图书馆都可以借阅到,国内也有大量较为便宜的影印本可以买得到&/p&&p&不管是哪个专业,我个人推荐针对一些人文和商业的introductory的教材,都有一读的必要,绝对是一笔非常值的投资&/p&&p&&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你的专业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书? - 调查类问题&/a&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在你自己的学科专业或工作中,有哪些导读类的书籍你认为是普通人也应该看的? - 生活&/a&
这里有很多推荐,可以对照着汉译本去找英文原版&/p&&p&个人觉得针对专业教材,除了认真学习阅读外,去coursera报门课也很有必要,这样英文和专业学习两不误&/p&&p&除了专业课本外,还可以读一些普智类的社科或者知识读本(相对较难),比如:&/p&&p&Dummies傻瓜丛书,傻瓜系列丛书写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涉及方方面面,我电脑里搜集了1000多本,涵盖了几乎所有主题,有兴趣的可以拿来一看,开拓视野,增长知识&/p&&p&牛津通识读本,跟傻瓜系列不同,这套书的质量更高,文笔更好,词汇深度也更难一点,一共有600多本,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外研社引进了&/p&&p&另外这个链接中也推荐了大量的好书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经济、国际关系、历史、传记、管理以及科普等非小说类英文原版书,有哪些比较好的推荐? - 社会科学&/a&&/p&&br&&br&&br&&p&以上说的是针对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普适实用的选择,也是我个人认为比较科学的原版书上手阅读规划,即从传记开始,进阶到中国主题,然后大量阅读各学科课本,最后阅读各类社科书籍,难度是逐渐上升的&/p&&p&如果对社科不感兴趣,觉得太枯燥,那么看下面的文学陶冶向,可能会比较适合文学专业或者爱看小说的人&/p&&p&文学陶冶向又分成了几个类别,每个类别起始难度都差不多,都可以找一本慢慢读,然后过渡到文学名著&/p&&p&1)成人小说向
成人向个人建议最好是从当代通俗读到经典名著,这方面我比较推荐的是&/p&&p&Sidney Sheldon
号称美国金庸,当今世界最顶级的说故事高手,也是在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成最多国语言的作家,全球有180个国家引进了他的作品,其作品共计被翻译成51种语言,全球总销量逾3亿册,但总计只写了18部小说,前17本小说全部登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p&&p&语言文字似乎有一种魔力,可以把平凡生活写的绘声绘色,文字描写充满了张力,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令人欲罢不能,是当之无愧的通俗小说之王&/p&&p&从英文上来说,小说的文笔浅显易懂,没有绕老绕去的长难句,偏爱用小词和小词组成的地道短语,比如pay off, see to, get to, bring to his/her knees等等,看似每个词都会,可组成了一个短语又似乎不太熟悉,这类词在西德尼谢尔顿的书中十分常见,对于学会地道用法帮助非常大&/p&&p&推荐Rage of Angels和If Tomorrow Comes&/p&&p&James Hadley Chase
被誉为欧洲惊险小说之王,共著有90多本小说,文笔多对话描写,浅显易懂,小说胜在布局功力强大,令人读起来欲罢不能,每本小说都相对独立,非常推荐&/p&&p&James Patterson
号称当代悬疑小说之王,和上面两位不同,他的小说著成时间比较靠当代,年代没那么老,而且文笔更加直白浅显,我估计三四千词汇就可以拿起来上手阅读了,但是小说质量参差不齐,商业化痕迹严重,后期甚至自己不动手,挂个JP牌子,雇专业枪手团队批量帮忙写作,早期听说还拟个故事大纲,后来据说连提纲都不列了&/p&&p&他最出名的系列是Alex Cross,数量众多,也可以看看&/p&&p&以上3位作家属于语言浅显到不能再浅显的程度,而且貌似都不避讳性和暴力描写,风格都偏悬疑惊悚,属于大众喜爱,下面说说女性向&/p&&p&女性向作品我看的不多,其中比较出名和简单的是
Nicholas Sparks 共出版小说接近20本,情节都挺类似,写感人至深的真挚情感,用词浅显易懂,句式简洁明了,是女孩子读原版的首选&/p&&p&Stephanie Plum系列
这个系列在中国非常小众,作者Janet Evanovich在国内也不为人知,但这本确实是相当不错的系列,因为主人公Plum本人职业的关系,Bounty Hunter,赏金猎头,所以书的特色是集合浪漫爱情,爆笑,悬疑,解密和动作于一身,相当不错&/p&&p&唯一的缺点就是文笔实在不太好,你会感觉美国的畅销书怎么都这个样&/p&&p&这套书的另一个特色是每本书名都一个数字,同时指代这是系列中的第几本,整个系列书超多,也从侧面说明了书的成功&/p&&p&The No. 1 Ladies Detective Agency
这套书也非常出名,登上最畅销书排行榜前百位的,主角是位处于非洲的女性侦探
这本小说并不是传统意义的侦探小说,而是通过有趣的侦探故事,向北半球的读者展示了一个非常不同的世界:非洲南部人们充满异国情调的生活方式,既淳朴又狡黠的乡民之间特殊的人际关系,传统习俗与现代观念的各种冲突,非洲原住民的道德体系和基督教在现代的矛盾和接轨。人物塑造神灵活现,非常推荐听有声书版本,不过书籍就不适合新手入门上手读&/p&&p&还有号称美国四娘的John Green,不过他比四娘要强的多,女孩子可能会比较喜欢&/p&&p&上面分成了男性向和女性向的作品,大家抽出十几本二十本读完,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会大幅提高,之后可以阅读一些比较简单的经典读物&/p&&p&个人首推的是福尔摩斯系列和大仲马的小说系列,故事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抓人,语言难度在经典读物中也不是特别难,之后就可以按照英语专业开的单子一本本的啃名著了,不过我个人不爱读名著,所以这方面略过,具体可以去书店随便看看英文文学的原版即可&/p&&p&2)Young Adult 青少向
Young Adult是国外的一个图书分类,一般指14岁-18岁读者,青少年人,内容多位冒险,幻想和爱情,内容较为简单,所用词汇较为常见,多不超过10000常见词,适合大学生朋友&/p&&p&YA中年龄段比较低的是童书大奖New Berry的获奖作品,虽然也是童书,但是感觉内容和主题说是YA也不过分,因为年龄段低,所以相对简单,有好事者整理了历年的获奖作品
&a href=&///?target=http%3A//www.ala.org/alsc/awardsgrants/bookmedia/newberymedal/newberywinners/medalwinner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edal Winners, 1922-Present&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是官网获奖名单&/p&&p&下载是:&a href=&///?target=http%3A///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highlight%3D%25E7%25BA%25BD%25E4%25BC%25AF%25E7%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pub/pdf]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作品()&i class=&icon-external&&&/i&&/a&&/p&&p&遗憾的是pdf较多,不适合kindle阅读,而且较老作品时代性较强,近年来的作品都可以读一读,语言简单,但内容蛮深刻,故事也挺好&/p&&p&除了NB获奖作品外,The Spiderwick Chronicles共5本,也是较为低龄的YA作品,同样是非常有趣的奇幻故事,很推荐大家阅读&/p&&p&The Chronicles of Narnia7本
CS Lewis的文笔相当棒,他另外出的Space Trilogy也非常推荐,Narnia胜在故事有趣,语言简单,对后代的影响非常深远,HP就是受了Lewis的影响,定为7卷的&/p&&p&Space Trilogy是CS Lewis写的另一套儿童读物,属于科幻向&/p&&p&Enid Blyton的所有书都推荐,非常厉害的一位作家,其中三个系列最畅销最有名:
Noddy系列,Famous Five系列, and Secret Seven系列,每个系列都在10本以上,题材多为悬疑冒险&/p&&p&Hardy Boys和Nancy Drew是少年侦探故事,每套都出了60本以上,换过好几代的作家,出版历史远超30年,推荐阅读2000年后出版的书,看起来清新活跃,较为口语化,很简单&/p&&p&James Patterson出版过两套YA,分别是Maximum Ride和Daniel X,这两套书都是讲超能力小孩的冒险故事,由大名鼎鼎的James Patterson所作,也有种说法是别人写挂他的名字卖的,可以说是我见过语言文字最简单的作品了&/p&&p&Meg Cabot喜欢写小女生的心理故事,多数作品较为低幼,大名鼎鼎的公主日记是她的代表作&/p&&p&The Spook's Apprentice 语言简单,但内容比较阴森吓人&/p&&p&John Green作品
约翰格雷,号称美国四娘,是最近图书市场最火的人,甚至被时代评为影响世界百大人物之一,典型特点是teen romance,夹杂一点science fiction元素在里面,文笔非常非常非常小清新,销量极大,NPR票选最佳青少年小说百大排行,他的书一口气登上去了五六本,语言文字极其浅显,我虽然受不了这类小说,但是感兴趣的可以尝试下——起码比暮光之城之类的垃圾要好N个档次了,语言难度却差不多&/p&&p&波希杰克逊和奥林匹斯众神,说实话一般般,不过语言难度较低,频度约在七八千以内,写了5本,不知道这套书怎么在美国大红大紫的&/p&&p&YA中的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推荐&/p&&p&较难的YA作品有
&/p&&p&哈利波特,后期比较难
&/p&&p&Artemis Fowl共8本,属于现代奇幻故事,讲独特的北欧奇幻,主角和北欧小妖精斗智斗勇的故事,文本语言难度有一些,和HP第四第五本差不多
&/p&&p&The Alex Rider Collection (豆瓣)少年007系列,现代的谍战动作书,难度较小
&/p&&p&The Bartimaeus Trilogy写的是独特的奇幻故事,魔法师学徒召唤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精灵之后的故事,这里的精灵不是魔戒里的elf,而是阿拉丁神灯里的那种有强大法力可以实现你冤枉的精灵,强烈推荐有声书
&/p&&p&I am Number Four关键四号,最近几年也被改编成电影,科幻小说,难度偏成人化,没那么低幼,动作描写紧张刺激,充满张力,非常推荐
地海巫师,诗歌一般的优美语言,想感受英语言文学的美,读这本书肯定错不了,极为精彩,如梦如幻的场景情节,这位作家所有书都推荐——这本书一出手,同时拿了当年的Newberry和Hugo奖,彻底把整个YA系列的文学流派都提高了一个档次,是公认的YA著作中的柱石
&/p&&p&Eragon遗产四部曲,是我当年最美好的回忆,故事吸引人,姑娘也够美,不过文笔一般般,非常啰嗦,比起HP差了不少(考虑作者当时只有16岁还是19岁),情节冗长拖沓,但是比HP成人化情节更多一些,整体故事也还不错,考虑到欧美文化市场YA文学整体的疲软,这本也可以将就看看(难度较大)
黑暗物质三部曲+前传,是我见过想象力最天马行空,文字难度最大的一部“儿童读物”,语言难度超级大,生僻词汇不少,句式较为复杂,但是文笔非常美幻。不知道作者写儿童读物为什么写的这么艰深&/p&&br&&p&近年来的YA市场不是特别好,出版的作品都比较难看,我们就不提了&/p&&p&3)童书向读者
童书向一般适合小朋友和童心未泯的成人阅读,难度很低,一般来说1000词可能都能阅读,但严格来说我还是比较推荐有四级词汇基础再进行&/p&&p&比较出名的有
Dr Seuss,极为简单的诗歌童谣和童话故事等等,难度约在1000词足有
Curious George 调皮猴儿,难度约在词左右
Ramona系列by Beverly Cleary 很出名的童书,难度约在词左右
Junie B. Jones和上面一样,难度同样很低
Winnie the Pooh,这本十分出名,就不多介绍了
Petter Rabbit 彼得兔&/p&&p&上面就是比较低幼的,不一定适合成人,年纪稍大一点的,在10-14岁左右的小朋友,最适合两个系列&/p&&p&Magic Tree House神奇书屋
通过奇妙的树屋两位小朋友穿梭到各个异世界去冒险,见识到史前恐龙和外太空宇宙,老少皆宜的科普作品
Goosebumps鸡皮疙瘩
RL是举世闻名的儿童作家,其中的作品多带恐怖和惊悚情节,当然成人来看气势一般般啦,没有过多恶心的内容,被誉为是小学生中的史蒂芬金,他最出名的是两个系列:Goosebumps和Fear Street
上面这两人的作品都很丰富,每个系列都超过了50本,可以读很长时间,对口语和常见词汇帮助很大
基础词汇在2000左右就可以看得很流畅,当然成人不一定看得下去&/p&&p&Diary of A Wimpy Kid 淘气包日记,这是近年来较红的童书,也颇有趣味&/p&&p&Roald Dahl作品全集,代表作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RD是极好极其优秀的作家,能把儿童文学写的妙笔生花风趣幽默,促狭中带有一丝丝的协趣,可谓是童话大家中的高手高手高高手,而且他写作的初中就是让每个人从童年时候就爱上阅读,所以专门针对孩子的口味,发挥自己最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出一个个美妙的故事,需要词基础&/p&&p&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共13本
顾名思义,就是讲一群倒霉蛋孩子怎么持续倒霉的故事,整套书的数量就不吉利,共13本&/p&&p&Charlotte's Web,约需要4000词基础,故事极为出名,很有趣&/p&&p&以上属于小学生看比较合适,而且难度都比较低的作品,4000左右基础可以看的很流畅,学到不少东西,其中我个人比较推荐,觉得比较适合成人的是RD的作品,都是大经典&/p&&p&难度最适合的应该是神奇书屋和鸡皮疙瘩系列,虽然情节较为低幼,但是非常简单,还能学到一点科普常识,后者的故事很精彩,最适合小孩子&/p&&p&另外亚马逊也有14年年度童书
&a href=&///?target=http%3A///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extra%3Dpage%253D1%2526filter%253D%2526sid%253D4%25257C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亚马逊2014年最佳少儿读物/Amazon Best Books of the Year 2014: Ages 9-12&i class=&icon-external&&&/i&&/a&&/p&&p&上面几个类别,随便找几个喜欢的都可以开始读,读个20多本之后,可以从英语专业推荐的一些书单开始,找名著阅读&/p&&p&最后说一下原版书电子版的获得办法:&/p&&p&当然推荐去亚马逊买正版
大部分书籍,在微盘可以搜索到epub或者pdf或者mobi格式
去kickass等BT站可以搜到大量社科和作家合集作品
kindle人也有不少难找的图书,比如昨天我找到了全球通史,这本书在国内的原版影印书籍是阉割版
在亚马逊可以搜索到大量的影印版英文原版教科书,价格适中,各个学科都有,都是再版了多次的精读作品,非常推荐购买,缺点是个别书籍有删减&/p&&p&以上,祝来年大家学习好,身体棒,英文水平也节节高升&/p&&p&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恶魔奶爸Sam」 id: lxg-milk 或扫以下二维码,欢迎加入&/p&&br&&img src=&/v2-10247cee2c35a51dfafa41c_b.jp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v2-10247cee2c35a51dfafa41c_r.jpg&&
本文转自公众号「恶魔奶爸Sam」,id: lxg-milk
---------------------------------------------------------------------------------------------------------------------我把以前回答里的内容稍微整理了下,加了一些新东西,不放那么多图和链接了,方便…
&p& 比起其他宗教,伊斯兰教确实会阻碍进入现代化的进程。 我觉得原因是伊斯兰教是一种第二代的人工宗教,也是一种闭源的社会操作系统。这是什么意思呢?&/p&&br&&p&几个世界性的的宗教, 如佛教、印度教、犹太教、基督教、拜火教等等, 都是出现在公元前。 而只有伊斯兰教出现在七世纪。
这中间的时间差, 简直就是元朝和我们现代之间的距离。 &/p&&br&&p&其他这些宗教出现的时期, 是德国哲学家与历史学者雅斯贝斯(KarIJaspers)所谓的&u&轴心时代(axial age),大约是公元前800-200年&/u&。在这段时间里,原来住在遥远并且显然是不通闻问的人们,在精神上与思想上都有重大的突破。有几个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
,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 。这个时期在中国有孔子和老子,在印度有佛陀,在伊朗有琐罗亚斯德,在以色列有众位旧约中的先知,而在希腊则哲人备出。他们以不同的思路,
回答了关于人生意义、世界起源, 人与人、平民与统治者等各种关系的难题。 这就奠定了旧大陆接下来数千年的文明走向。虽然这几家看起来好像很不一样, 其实, 如果与电脑或手机来做对比的话,
它们都可以看做是&u&思路不同的操作系统, 不同社会凭借这些操作系统来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模式。 &/u&&/p&&br&&p&但是,这些轴心时代的思想者, 因为他们都是原创的思想者,而且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影响力都还不大,
所以他们主要是提出了一些大致的思路和方向,更多的思想细节都是由他们的一代代门徒发展出来,
中间当然就出现了很多争论、改变和派别分裂。他们的思想可以&u&类比成开源的安卓系统,&/u& 谷歌写出源代码后, 接下来的不同公司就按照各自的偏好和需求把它改造得改得面目全非,比如三星啦,MIUI ,HTC SENSE等等。 这在造成很多纷争的同时, 也给了它们不断试错和适应时代演变的能力。
也因此,虽然现在的各种佛教已经和佛陀那个时期很不一样了, 但佛陀在菩提树下的点滴思考,直到今天依然滋养人们的心灵。其他宗教和哲学也是这样。
&/p&&br&&p&而轴心时代过去了几百年后产生的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宣布自己是最后也是最伟大的先知,所以他去世后,上帝想要传达给人类的启示就已经完成。
伊斯兰教的全部教义都只能来自他口授的古兰经和记录生平的圣训。 所以一开始,&u&伊斯兰教就像苹果的IOS一样走了闭源路线,
创立之初就排除了接受外界改变的可能性。 这是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差别,&/u& 为什么呢?&/p&&img src=&/6acf98226b10_b.jpg& data-rawwidth=&699&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9& data-original=&/6acf98226b10_r.jpg&&&br&&p&&u&首先, 伊斯兰教不是原创的, 而是在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影响下形成的二次宗教。&/u& 穆罕默德接受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大部分设定,
只是加上自己结合阿拉伯地区传统的更多解释。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伊斯兰教的理论体系会更严密一些。比如说,
比起基督教的承认耶稣也是神(导致基督教的第一次大分裂), 伊斯兰教宣布穆罕默德确实是人而不是神,这就实现了逻辑上更彻底的一神论。 &/p&&br&&p&更重要的是, 穆罕默德与摩西和耶稣两位先辈有个很大差别。
摩西并没有进入应许之地就去世了,
耶稣则被钉上十字架,接下来的几百年下来基督教一直是个受迫害的少数宗教
。但是&u&穆罕默德在他的有生之年,在现世得到胜利与权力&/u&,所以他在行使先知的精神权威时,也行使政治上的统治权威 ,这样他就就以先知的身份, 对很多详细琐碎的事务都做出判断和决定,也同时指定了他的信徒生活中的种种规则。&/p&&br&&p&所以, 我们可以把伊斯兰教类比成像IOS一样,
创始人是个注重细节的完美主义者, 对自己的产品做了事无巨细的干涉,而且不许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 所以, 由于伊斯兰教的极大成功, 可以看做是已经实现了IOS这样的市场规模和封闭系统。 &/p&&br&&p&从这个角度来说, 伊斯兰教作为曾经是设计非常好的社会操作系统, 也要归功于它的闭源。 还是拿IOS来类比。 IOS之所以受欢迎, 是因为闭源造成的使用体验的统一,同时设计师从自己的判断出发针对易用性做的各种人性化设计,使得对智能手机不太娴熟的用户也可以轻易使用。
伊斯兰教其实也是这样。 &/p&&br&&p&伊斯兰教宣布, 它的理论来源就是来自穆罕默德的言行,除此以外均不承认, 其他教义很难影响到伊斯兰的原则, 这就实现了彻底的&u&闭源&/u&。
除此之外, 不像其他宗教可以使用各民族语言,
虽然《古兰经》有各种语言译本,但在清真寺里只能使用阿拉伯语来做宗教语言,所以伊斯兰化的话,就会多少有点阿拉伯化,再加上只要是信徒就是平等的兄弟的理念,
这样就为遍布世界各地的信徒提供了&u&统一的用户体验&/u&。 此外, 伊斯兰教对信众的从生到死的生活准则都做了规定, 这样只要当上信徒后,不管是在北非沙漠还是东南亚海岛,
每日的生活和遇到的各种情况就都有同样的规章可循,每天有很多时间都要围绕着自己的信仰运行 ,所以不管是什么民族, 皈依了伊斯兰,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都会趋同。 &/p&&br&&p&伊斯兰系统的高明, 从它的流布历史可以说明。&u&欧洲有一种说法是伊斯兰教因征服而传播,这是有误导性的&/u&。 虽然伊斯兰教传行天下,开始相当程度上无法离开平行进行的征服行动。
但是阿拉伯征服者最原始的作战目标,并不是借由武力来树立伊兰教信仰,而是为了获得战利品。 因为阿拉伯帝国里对穆斯林的税收很低,而对其他教徒税收高, 所以执政者根本没有动力去劝人入教。
除了早期的中东地区, 伊斯兰流传到其他地区基本上是和平的。 中亚边境上的突厥人,是自己接受了伊斯兰教后才进入阿拉伯帝国, 从此成为伊斯兰最忠实的战士。印度次大陆的穆斯林,
除了中亚移居来的征服者,很大比例是当地那些在印度的种性制度下受压迫的人们为了提高社会地位而加入伊斯兰的。 更典型的例子是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和印尼。 伊斯兰在那里传开的时代,
和西方航海者到达的时间其实差不多。 但是由于伊斯兰教的特性更适合他们的社会,东南亚人反而在西方大举入侵的大航海时代接受了伊斯兰。&/p&&br&&p&08-09年,很多中国女生第一次用的智能手机都是IPHONE,因为这款手机很容易上手, 不像当时其他诺基亚或HTC手机一样要自己琢磨好久。
同样, 除了中东地区,伊斯兰流传的地方,皈依者都不是从所谓的其他高级宗教改宗来的,
而是原来处在精神荒原中的部落民。 因为伊斯兰教义的简洁性,和信仰生活的详细规定, 那些中亚、北非或东南亚的部落民加入伊斯兰后, 马上就可以像模像样地进入比较文明的社会模式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精神上很大的提升。 (反过来,这也是伊斯兰教对类似汉族这种已经有丰富传统的民族毫无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考虑周全的用户体验吧。
&/p&&br&&p&那么,这个中世纪的完美系统, 是怎么在近代失落的呢?&/p&&br&&p&事实上,西欧文明的崛起,是人类史上的特别现象。 所以不仅仅是伊斯兰文明, 儒家、印度教、东正教文明也都受到同等的冲击。 但是, 只有伊斯兰适应冲击的纪录特别差。
儒家文明虽然也有过挣扎的痛苦, 但算是已经走在现代化的道理了。 印度教或佛教国家也没有伊斯兰国家那么痛苦。 &/p&&br&&p&伊斯兰在近代的失落,正是由于它在中世纪的成功。 &u&进化论上有句格言:‘最大的失败莫过于成功’。&/u&一个生物如果完全适应它的环境,一个动物如果把它的全部能力和精力都集中使用在眼前的某一件事,它就不可能再有力量去对付任何突然发生的变化。
&/p&&br&&p&伊斯兰作为完美的封闭系统, 先天地带来了两个特点,&u&第一就是细节和主题难以区分, 改变细枝末节和改变整个程序一样要经过困难的流程&/u&。
而如果源代码已经由创始人在1000多年前锁死了, 那改变的可能性简直就是抓头发把自己提离地面。&/p&&br&&p& 在穆罕默德去世之后,伊斯兰教书记员全都着手狂热地收录他的言论和轶事 ,直到与他同时代的最后一人去世为止,然后就整理成圣训来指导一代代穆斯林的生活。
这中间会有一些由于穆罕默德作为普通人的好恶带来的各种瑕疵。
比如, 穆罕默德在处理一位意志坚强的老妇所提出的诉讼遭到困难之后,他一时冲动,宣告老妇都不能进天堂,因为天堂是宁静的处所。后来,他后悔不该作这样的断言。然而时至今日,在老妇是否有灵魂这一点上,伊兰教各宗派教义仍不一致。(林顿《文化树》)&/p&&br&&p&所以要做个好穆斯林, 就要在每次引进任何新做法时都斟酌再三是否违背无所不在的教义, 那就很难试错了。
说起和西方接触学习的话, 那么比起东亚国家,
奧斯曼土耳其在地理上离西欧近得多了, 但是, 经过几百年的点滴学习, 土耳其人还是沦为“西亚病夫”,最后只好认识到他们采取的学习措施“每一次都太少而且太晚了”。只有在凯末尔的极度西方化政策下,土耳其人才多少摆脱了这个怪圈。而从1920年来过去了一百年, 好像穆斯林世界里好像也还是只有土耳其勉强可以算是现代化的国家。&/p&&br&&p&其次,当时的进步现在可能就成为落后。 我们现在觉得伊斯兰是压迫妇女的,但是在创立之时并不如此。
圣律允许伊斯兰教妇女有着某些权利,譬如财产事务方务方面的权益,这可是同时代的欧洲和其他地方妇女所未享有的。但是,
在妇女普遍受教育和工作的当代,这些千年前的详细规定就变成了束缚。 其他宗教为什么没有这种问题?因为它们的创始人没有空讲这么详细的问题:)&/p&&br&&p&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对谁都是很痛苦的, 要放弃很多传统, 改变很多想法。 可是,如果在你信仰的宗教的圣书里, 对你的各种尝试已经明确地说,不行,不行, 那么怎么一步步开始呢?&/p&&br&&p&那么, 有没可能穆斯林慢慢地选择像其他宗教的信徒一样, 皈依到更自由化的宗教,或者干脆彻底世俗化远离宗教呢? 很难很难。 这就涉及到&u&伊斯兰在用户粘性上的优点。&/u&&/p&&br&&p&如果我们把宗教看成像操作系统一样,有争夺用户的本能。 那么,不管好不好用或者对用户是不是最佳选择,只要用户多,这个操作系统就是成功的。
&/p&&br&&p&逻辑上说, 宗教信徒人数的增减取决于几个条件。如果信徒生养的儿女众多,子女也都能成为虔诚的信徒,或是让其他宗教教徒或本来不信教的人信仰自己的宗教,信徒的数目就会增加。
如果没有新信徒加入,或是徒改信其他宗教,信徒的数目就会减少。 据演化学家威尔逊的研究,&u&一个宗教能够成功吸引众多信徒,与其宣扬的教义是否脱离现实无关,而是那样的教义与宗教实践能否激发信徒投入、生育下一代、拉拢其他宗教的人或不信教的人,以及能否建构一个功能健全的社群。&/u&&/p&&br&&p&伊斯兰教既是信仰,又是律法,为人类制定了从生到死的生活准则。在这个体系下,每个人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会花费在宗教上。
这样的话, 只要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绝无可能去信仰其他宗教。 而如果成年后想要离开这个宗教, 不说遇到暴力因素,也意味着要背弃自己的家庭和全部社会关系,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选择。
&/p&&br&&p&同样以IOS为例。 苹果设备只能用IOS,没法刷机到其他类型的系统。 如果你不想在使用IOS,除非把现在手里IPHONE换掉。如果你还有其他IPAD设备,又有大量照片已经在ICLOUD里了, 就很难下决心脱离IOS系统了。 但是你如果是用安卓设备的话,
那就可以不时刷到其他系统试试,选择可能性就多了。 &/p&&br&&p&而如果是伊斯兰内部的自由化运动呢? 如果我们记得我党党内历次斗争的话,就会认识到, 在这类认为世界上有唯一真理在握的思想体系里,&u&“左比右好”都是个固定规则,
选择表现得更激进更正统肯定更安全&/u&。 大众往往会被激进的一小伙人绑架,而不是去听自由化人士慢慢说理。 就连个IOS,不是也经常有果粉引用乔布斯,
坚持IOS7之前拟物化的设计风格么?设想一下, 乔布斯要是手痒生前写个苹果十条,把他的偏好规定为才是纯正的苹果风格, 那库克现在早被骂死了。 &/p&&br&&p&那么,伊斯兰世界就没法改变了么?不然。 伊斯兰现在最大的软肋,就是威尔逊总结的最后一点:&u&这个宗教能否建构一个功能健全的社群&/u&。&/p&&br&&p&什么时候果粉们会不得不放弃IOS呢? 假如虽然这个系统用得顺手,但是已经过时,没法使用社会主流的应用,那么IOS就像前几年的黑莓一样,自然会被抛弃。 &/p&&br&&p&伊斯兰这个操作系统,其实已经出了几百年问题。但是,如果不是凑巧伊斯兰国家有不少都有这种丰富的石油资源(不只是海湾国家和两伊,尼日利亚和印尼也依赖这种自然资源), 那么,伊斯兰世界的发展水平, 就要比我们如今看到的远远低得多了。 而且由于西方世界在过去一百年走向自由和开发,反而使得其实除了不要命外没有什么实际战斗力的伊斯兰恐怖分子可以潜入西方领土,制造类似911和查理报社这样的杀害平民事件。&/p&&p&, &/p&&p&作家奈保尔在他写于1979年的游记《信徒的国度》里无情地断言,
&u&伊斯兰国家已经失败并将继续失败&/u& 。他描述道,伊斯兰世界“&u&感知到周围笼罩着另外一种新颖而强大的文明,一种他们无法支配的文明。他们只能不断排斥抗拒,同时,又深深依赖着这种文明&/u&。”
何谓依赖? “巴基斯坦人感情上拒斥西方和西方人所倡导的普世文明。西方文明动摇国本,威胁社会秩序。偏偏西方文明同时又不可或缺,因为巴基斯坦需要西方人的机械、商品、医药。、战斗机、移民侨胞的汇款,以及有望治疗缺钙的美国医院和能够提供大众传播硕士学位的美国大学。” 这样一来,就伊斯兰整个团体而言, “意即整个团体将沦为寄生虫 。&u&寄生,却自居为主人,这就是虚伪。&/u&” 虚伪何以见得? “激进派的毛拉,大限将至就飞到波士顿治病;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誓言“横扫全世界所有国家,百战百胜”,使用的是法国造的战斗机……层层堆叠的虚伪,难道不是来自文明本身的缺陷? “&/p&&br&&p&这种寄生和虚伪最典型的视觉例子, 是已经成为圣战者标志的AK47步枪,
这可是完全没有一点伊斯兰色彩的现代工业制品,60年前就出现的俄国工业制品。 而且这种相对简单的制品他们也是进口过来的,而不是自己制造的。
更有甚者,为什么圣战者偏爱AK47呢? 这里面有难以启齿的技术上的弱点。 &/p&&br&&p&美军在2010年准备把伊拉克政府军的武器由AK47换成M16,发现伊拉克士兵很难接受。 M16是比AK47要准确和精密, 这样一来, M16就需要比较精细的保养,这种并不复杂的要求对于伊拉克士兵来说就是个大负担。而且,M16设计中的使用方法,是良好训练的士兵进行准确点射,而伊拉克士兵已经习惯了使用AK47来不经瞄准地四处扫射,M16可不适合这种扫射类的使用。 但是,仔细想想,作为现代专业军人,连好好保养和准确使用自己的工具都勉为其难,
这是有多可悲。 而恐怖分子对AK47的偏爱,也正说明说明了他们技术上的无能。 &/p&&br&&img src=&/beabfac9076_b.jpg& data-rawwidth=&409& data-rawheight=&3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9&&&p&现在喧嚣一时的伊斯兰国ISIS呢?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 。他们的资金来源, 要么来自海湾地区金主,要么来自自己占据油井的收益(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有西方这个能源市场),要么就是通过抢劫和勒索这种盗匪手段。 他们的武器来源就是缴获的政府军的美制武器。 而宣传手段呢? 就是西方发明的各种社交网络,并且在上面招揽那些在西方的福利制度下衣食无忧但是无法融入社会的移民后裔来当圣战者。 这其实也是一种&u&寄生和虚伪基础上的恐怖组织&/u&,细思令人爆笑。 &/p&&br&&p&当然也不用太吐槽伊斯兰国家。 他们之所以过渡得这么辛苦,反而也是因为他们的条件不够恶劣。 100多年前, 我们也是遇到了这个坎。 当时义和团乞灵于各种古老神明,杀害境内的外国非武装平民和外交官,执政者还向多国宣战,
跟现在的原教旨主义者有什么差别。 只是当时我们处在一个更残酷的世界, 遇到了八国联军的血腥反击,大师兄们四散奔逃。  所以全民族痛定思痛, 意识到改造传统文化,追随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古老文明的唯一出路。
&/p&&br&&p&从这点来说,伊斯兰的困境是特殊的,又不是特殊的。 他们的特殊性在于宗教的闭源性确实给他们的转向制造了更多困难。 而拥有石油资源,理论上给了他们很宝贵的缓冲空间,实际上又冲淡了他们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p&&br&&p&这些年的伊斯兰恐怖主义的猖獗,反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整个伊斯兰文明的危机感的加深。
齐泽克在查理报社的恐怖事件后写的文章指出:” 如果今天所谓的原教旨主义者真的相信他们找到了步向真理的道路,那么为何他们还会感受到来自不信教者的威胁,为何他们还嫉妒这些不信教者?
相比真正的原教旨主义者,恐怖主义的原教旨主义者总是深深地受到困扰的、受到迷惑的、和对不信教者的罪恶的生活着迷的。所以, 恐怖分子的激情强度见证了真正的信心的缺席。&u&
原教旨主义者的问题,不是所谓他们比我们低劣的问题,而是他们暗地里认为自身比我们低劣。”&/u&&/p&&br&&p&可见,即使是最狂热的伊斯兰信徒,也认识到了自己所在的社会操作系统的巨大缺陷。正如如一位神经症患者的感叹“&u&生活真可怕, 生活是那么地充满现实!”&/u& 他们要么闭上眼睛不看现实,要么就迁怒于现实。可是, 随着生活情况的不断恶化,那么,
当不了鸵鸟的伊斯兰世界, 要如何面对现实呢?&/p&&br&
再啰嗦一下, 就宗教来说, 最大的问题是是不能和科学一样。 科学是要有可证伪性, 宗教则一定要有不可证伪性。 比如上帝和天堂的存在,自然是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 但是, 伊斯兰教把自己也承认是凡人的一千多年前的穆罕默德捧到了绝对正确的位置,和不断变迁的现实比照下必然会出现很多错误, 这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说是伊斯兰操作系统的原始BUG.  按照汤因比的说法, 这种&u&以人为神,这不仅在逻辑上是错误的, 在道德上也是错误的&/u&。&br&&br&&br&
-----------------------------------补充说明的分割线 --------------------------------------------------------------------&br&&br&1. 手机爱好者们就请绕路吧,这个问题是讨论宗教的。 我用IOS和安卓来做比拟,目的只不过是用比较简易日常的概念来解说比较复杂的概念,其实用8-90年代的麦金塔系统和WINDOWS来比拟也是可以的。 开源和闭源本来就各有优缺点,这个我觉得是不言自明的概念。
知乎上有大量问题是关于手机系统的,我只用过一台HTC和两台IPHONE, 你们就饶了我吧。 &br&关于用类比来说明问题的两难问题, 我要引用吴伯凡的一段话:“如法国诗人瓦雷里所说的,&u&我们不得不经常使用比喻,但在比喻与事实之间不假思索地画等号是愚蠢的。比喻在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我们瞥见某种真相的同时,也把谬误和假象暗中塞给了我们&/u&。 比喻让两个本不相同的东西的相同之处如此突出,以致人们对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异视若无睹,而对这种差异的忽略,往往使我们的思维和行动陷入某种魔障而不自知。摆脱这种魔障的方法,就是寻找新的比喻,让新的比喻来突显被旧比喻掩盖了的面相,以一种偏见来消解另一种偏见,把囚禁在旧比喻中的意义拯救出来。如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说的,“思想史不过是各种隐喻更替历史”。&br&&br&2. 表明一下立场, 考虑到时代和生活背景, 穆罕默德是非常伟大的。 穆斯林的描述可能不够中立, 有兴趣的话可以读一下十九世纪英国文豪卡莱尔的《英雄和英雄崇拜》中的先知英雄那一节。 只不过从622年到现在,时间也过太久了吧。 &br&而伊斯兰文明确实也有它极其伟大的时期。但是不能一直用古代成就为现代辩护。引用伯纳德o路易斯的《中东 : 自基督教兴起至二十世纪末》:&br&“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文明在高峰时代,是傲视群伦地气派——在多方面,它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当时的最高点。当时也有其他先进而且多姿多彩的文明,譬如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也可以算上欧洲文明。这些文明在某些个别的层面或领域可能超前了伊斯兰教文明,可是,这些文明在本质上都是地方性的,充其量也只是地区性的文明。&u&伊斯兰教并不是第一个其发言人宣称托付给他们的真理为普世的独特宗教 ,但是,穆斯林却是头一个为完成这个目标而做出巨大进步的群体,他们缔造出一个宗教文明,它建了单一种族、或是单一地区、或是单一文化的界限。 中古盛期的伊斯兰教界是国际化的、种族多元的、民族多样的,甚至可以洲际连结的&/u&。我们可以说现代的 普世文明迈进一事上,提供了更大展望的并非是希腊人或拉丁式的基督教世界文明,反倒是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文明。“
比起其他宗教,伊斯兰教确实会阻碍进入现代化的进程。 我觉得原因是伊斯兰教是一种第二代的人工宗教,也是一种闭源的社会操作系统。这是什么意思呢? 几个世界性的的宗教, 如佛教、印度教、犹太教、基督教、拜火教等等, 都是出现在公元前。 而只有伊斯兰…
&p&有空了就再来加上一些朋友提醒我漏了的电影了,谢谢各位。&/p&&p&&br&&/p&&p&再次感谢很多朋友的推荐,再次更新补上一些好的科幻电影了~&/p&&p&&br&&/p&&p&好多朋友推荐了好多我漏了的好科幻电影,谢谢大家支持啦~其实有些很赞电影我还没有去看也不是很好写评价了。。其实科幻电影挺多的,不好的我也不会写在这里啦~有空我会尽量补上大家提到的好电影的啦~大家不要急嘛。。你们说的电影都很赞的啦!貌似这是第三次修改了。。。欢迎大家继续推荐好科幻电影给我~&/p&&p&&br&&/p&&p&看到好多人收藏了这个答案~(收藏时顺手也点个赞呗~)谢谢大家的支持~我再来修改一下好了~&/p&&p&找了一些图片看起来好看一点。。然后又加了几部刚想起来的电影。。大家有什么好的科幻电影推荐都说说吧~大年初一在写这个。。。时间关系以后再写了。。。&/p&&p&&br&&/p&&p&好久没有更新了,原谅我实在有点懒...不怎么上知乎了。谢谢大家对我答案的支持,谢谢评论的建议,祝好。()&/p&&p&&br&&/p&&p&太多了!说到科幻我就有点激动…我是科幻电影迷。。我慢慢来回想着说吧…下面排名不分先后吧&/p&&p&&b&黑客帝国&/b&,绝对经典让人眼前和思维都一亮而且场面超级炫酷的科幻大片,开创了子弹剪切特效,动作加上科幻深邃思维,必须强烈推荐。&/p&&img src=&/65b03dbfa_b.jpg& data-rawwidth=&419&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9&&&p&&b&十二只猴子&/b&,在穿越时空的思维上做的挺严密的,故事也很让人动情,剧情挺棒。很多电影迷都推荐这一部电影。&/p&&img src=&/cfb1f02a75bc2fde387fe03_b.jpg& data-rawwidth=&414&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4&&&p&&b&异次元骇客,&/b&可以说,它在思维上比黑客帝国还更胜一筹!绝对让你惊叹让你拍案叫绝!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提名。没有很酷炫的场面,一层一层的构思已经足够震撼你。&/p&&img src=&/e47ba06ec671f2536dccad6_b.jpg& data-rawwidth=&444&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4& data-original=&/e47ba06ec671f2536dccad6_r.jpg&&&p&&b&移魂都市&/b&,一开始就让你觉得很迷茫很吸引人,故事一层层展开,然后开始清晰,整部电影色调很黑,到最后有光芒的时刻,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值得一看。&/p&&img src=&/c3c2526f54cee97efd558ea746bae73c_b.jpg& data-rawwidth=&454&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4& data-original=&/c3c2526f54cee97efd558ea746bae73c_r.jpg&&&p&&b&第九区&/b&,非常深刻的一部科幻电影。绝对算得上是经典之作。科幻的故事背景就让人眼前一亮,加上故事情节对现实社会一些丑恶现象深刻的讽刺,让人移情其中,惊叹,也是必看之作。&/p&&img src=&/7936c63cff_b.jpg& data-rawwidth=&375&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p&&b&源代码&/b&,也是构思非常巧妙的一部电影,到最后一刻真的非常动人,让人感觉到幸福。&/p&&img src=&/8057fcd411f01d7db468b5_b.jpg&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6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8057fcd411f01d7db468b5_r.jpg&&&p&&b&感官游戏&/b&,挺少人知道的一部电影吧,但我强力推荐。构思的未来的游戏世界,环环相扣,绝对也能让你惊叹。一个细节让我回想时很惊讶,1999年的电影,最后似乎所有人拿着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在玩,那时还没有吧?!回想了一下那个情节,我觉得特别震惊,1999年竟然能预测到智能手机!现在还不清楚什么情况。&/p&&img src=&/7de8ff34cbddaabc5b53310_b.jpg& data-rawwidth=&419&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9&&&p&&b&少数派报告&/b&,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演汤姆克鲁斯,剧本来自菲利普K迪克,无疑的好科幻电影,不用评论太多了。自己去看吧。&/p&&img src=&/af12d809eeffafea06bad5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af12d809eeffafea06bad5_r.jpg&&&p&&b&盗梦空间&/b&,诺兰著名科幻经典电影,众所周知的,不用评论了。&/p&&img src=&/fde7c63ce59fc2e0e66d84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de7c63ce59fc2e0e66d843_r.jpg&&&p&&b&银翼杀手&/b&,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是科幻电影的top1,其中思考的东西一直值得我们思考,但是我要说的是菲利普K迪克的原著比电影好看几倍!!电影特效很棒,但是故事内核远远不及原著!建议看原著!!!&/p&&img src=&/a58f73fcb870a134ffdb0e20747dbdf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58f73fcb870a134ffdb0e20747dbdf8_r.jpg&&&p&&b&云图&/b&,评价分化挺大的电影,但是它六个小故事都是非常棒的,听着云图六重奏(真的觉得挺好听的钢琴曲),看云图人类不同时期的一些小故事,还是多少会有一些体会的。&/p&&img src=&/f562eed36510ccbc04aec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f562eed36510ccbc04aec_r.jpg&&&p&&br&&/p&&p&&b&星际穿越&/b&,大神诺兰的电影,豆瓣评分9.1,不用介绍了吧。(很喜欢那个都是海洋的星球~虽然海啸。。。)&/p&&img src=&/2f2ad38ceba4aeaf6dd7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10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2f2ad38ceba4aeaf6dd7_r.jpg&&&p&&b&异形系列&/b&,绝逼经典科幻电影,看看它的粉丝有多少你就知道了。(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也可以看看)&/p&&img src=&/8fcc3fb6f3235caac6d33977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b&终结者系列&/b&,去看看有多少人期待终结者5吧。。。肯定值得看。&/p&&img src=&/88b94b83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b&彗星来的那一夜&/b&,小成本科幻电影,但是真的很烧脑!很刺激很有意思!绝对脑洞大开!推荐。&/p&&img src=&/59f5c6e6f601f4c5ca34612_b.jpg& data-rawwidth=&812&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59f5c6e6f601f4c5ca34612_r.jpg&&&p&&b&I型起源&/b&,不是说这部电影是多么好的科幻电影,但是!它讨论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一些东西不是唯一的。作为科幻迷,怎么能错过这个讨论的电影呢?&/p&&img src=&/f11a0da86e2bd6efc0ede464_b.jpg& data-rawwidth=&471& data-rawheight=&6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1& data-original=&/f11a0da86e2bd6efc0ede464_r.jpg&&&p&&br&&/p&&p&&b&回到未来&/b&,老的系列经典,我当时随便看了几眼就被吸引住了。&/p&&img src=&/e435ed3a3e1f55f5b964_b.jpg& data-rawwidth=&405&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5&&&p&&b&无姓之人&/b&,到最后就发现整部电影是多么宏大,关于一生的电影,很推荐,值得一看。&/p&&img src=&/385e7c5d4bbec5a80d19_b.jpg& data-rawwidth=&405&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5&&&p&&b&冒名顶替&/b&,剧情紧凑,巧妙到让你最后一秒都深陷其中,菲利普原著。&/p&&img src=&/367c7ba371a4fa0db70a_b.jp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367c7ba371a4fa0db70a_r.jpg&&&p&&br&&/p&&p&&b&香草的天空&/b&,汤哥当年从西班牙买下了这个剧本!可见剧本魅丽有多大。主要与爱情、人生有关的科幻电影。背景设定吸引人。&/p&&img src=&/ac7a71aa775ad3ef8751f4_b.jp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ac7a71aa775ad3ef8751f4_r.jpg&&&p&&br&&/p&&p&&b&蝴蝶效应&/b&,很多人奉为经典的系列。环环相扣的蝴蝶效应都从一件事开始,第一部和第三部比较好看。&/p&&img src=&/d57ce88b84678ace99121d67bbd4c5cd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8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d57ce88b84678ace99121d67bbd4c5cd_r.jpg&&&p&&b&人类之子&/b&,很严肃的一部科幻电影,也是可能的未来,2007土星奖最佳科幻影片。&/p&&img src=&/8e6ac55f53e4f75fee7dff_b.jp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6&&&p&&b&千钧一发&/b&,关于基因歧视的,冲破障碍,佳片有约推荐过,详细评价可以看看佳片有约。&/p&&img src=&/d22a97fd6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级赛亚人的战斗指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