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神伎形态指什么?阶指什么?

当前位置: >>
明清小说 第一编:明代小说第一章一、 章回小说和历史演义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它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演化 而成的。 “讲史”讲述的是历代兴亡和战争之事,由于年代长、人物多、事件复杂,不可能一 次讲完,因此,每讲一次,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就相当于后来章回小说的一回。 每次讲说前,艺人们都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
是小说回目的来源。现在见到的 元刊讲史话本都相当粗糙简陋,属于讲说纲要的性质。经过民间艺人和文人作家的持续努力, 元末明初出现了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就是章回小说的诞生过程。 明中叶以后, 《西游记》《金瓶梅》的出现,标志了章回小说的成熟。 、 《三国演义》 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 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所谓 “历史演义” , 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征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 并以次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 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自明代《三国演义》之后,仿效者甚多,上至《开辟演义》 ,下 至《清史演义》 ,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这种作品,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二、 《三国演义》的成书 《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其故事以各种形式在社会上流传了上千年。成书后的早期版本 都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 ,这说明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主要的历史 依据是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不过,这样说还不够全面,因为南北朝时裴松之为《三国志》 所作的“注” ,引书四百余种,大大丰富了志书的内容,其价值并不在志书之下。所以,应该 说陈志和裴注为《三国演义》提供了大量史料,也为小说作者提供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是罗贯中创作这部巨著最基本的史料依据。 继《三国志》后,两晋南北朝有关三国故事合人物的作品有 30 多种,仅《世说新语》记 载三国人物故事就有 30 多则,其中有关曹操的 15 则。唐代记叙、咏叹三国故事的历史、诗 文计 140 多篇,其中以诗歌最多,著名诗人如张说、张九龄、刘长卿、李白、杜甫、刘禹锡、 李贺、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都有诗歌咏叹,而杜甫主要是赞颂诸葛亮。从李商隐《骄儿诗》 : “或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推测,至迟到晚唐,三国故事已是家喻户晓、众口喧腾 了。因为连儿童都在模仿大胡子张飞的形象和邓艾口吃的情形。 (可能是模仿说书人的表演)1《三国演义》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 宋代“说话”艺术中,已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并且已表现出鲜明的“拥 刘反曹”倾向,比如苏轼《东坡志林》卷一载: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 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现存早期三国讲史话本有元代至治年间的 《三国志平话》 和内容大致相同的 《三分事略》 , 其故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轮廓,但叙事简率,文笔粗糙,保留着说话的原始面貌。 金元时期戏曲舞台上有大量的三国戏。现知元代至元明之际的三国剧目就有 60 种,剧本 有 21 种, 半数以上以蜀汉为中心, 拥刘反曹倾向十分鲜明, 情节、 语言都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在长期的、众多的大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文学高手罗贯中“据正史,采小 说,证文辞,通好尚” (明高儒《百川书志》,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的典范之作。 )三、 《三国演义》的作者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这是没什么疑义的,但罗贯中的生平却不见史传,一些 零星记载,互相抵牾,尤其是他的籍贯争议颇多。现在一般根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等书 提供的材料,认为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太原,流寓杭州,并推断他大 约生活在元末明初。明人王圻说他是“有志图王者”《稗史汇编》,胡应麟说他是施耐庵的 ( ) “门人”《少室山房笔丛》,都不知是否可靠。他的《三国演义》大约成书于明初,当然还 ( ) 有好多其他说法。 罗贯中的生平事迹虽多不可考,但他的著作甚丰。 《录鬼簿续编》著录他有杂剧三种:现 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小说除代表作《三国演义》之外,还有《残唐五代史演义》 、 《三遂平妖传》等五种。 四、 《三国演义》的主要版本 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 ,24 卷,240 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 的小目。万历、天启年间,有《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 ,简称“李评本”,此本不分卷,将 120 则合并为 120 回,目录回目由单句变为双句,但正文回目还是单句。有眉批、总批,评 语是明末人叶昼假托李卓吾之名所作,故后人称“伪李评本”。清康熙年间,毛纶、毛综岗 父子以李评本为基础,对回目和正文作了较大的修改和增删,并作了详细评点,正统的道德 色彩更加浓厚,但艺术上有较大提高,评点也多有精辟见解,所以成为三百多年来最流行的 版本。第二节《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2 一、 《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从纵向看,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 97 年的历史。全书 120 回,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 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 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 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从横向看, 《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近百年的 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形象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 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斗争经验,堪称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一部谋略百科全书, 具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小说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 的形象,展示了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 《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关于它的主题, “文化大革命”前就提出了“正统” 说、 “忠义”说、 “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反映三国兴亡”说等观点。之后,又提出了 许多新观点,主要有: “歌颂理想英雄”说、 “赞美智慧”说、 “天下归一”说、 “讴歌封建贤 才”说、 “悲剧”说、 “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 “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 “宣扬用兵之 道”说、 “人才学教科书”说、 “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 “总结历史经验”说,等等。 这些观点,各有根据,各有道理,但又似乎很难从根本上否定其他说法。对一部书的看法分 歧如此之大,只能说明这部书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复杂,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并且都各有充足论据。因此,有人不赞成去研究主题,还有人干脆认为它根本就不存在固定 的主题。 我们觉得,一部作品,还是应该有主题;研究一部作品的主题,还是有助于对作品的总 体把握。但是,并不宜企图用几个字或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好,否则,就难免挂一漏万,把本 来很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单一化和简单化了。 《三国演义》的主题,可以这样概括:小说以 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 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愿望, 鲜明地表现出 “拥 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 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 迷惘。 (一)明君贤臣理想 1、 推崇“仁政” 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 “仁”是道德观念的核心; “仁政”是理想社会的蓝图。孟子认为,3 一国之中, “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 , ; 诸侯, 得乎诸侯而为大夫” 要想作为一国之君, 。 必须首先懂得如何顺民意、 得人心, 力行 “仁 政王道”“得人心者得天下” 。 ,能否得人心,关键在于能否行“仁政” 。小说中的刘备,就是 作者极力赞扬的一个力行“仁政” 、堪称“仁君”的形象。 刘备是“织席贩履”出身,没大读过书,也没刻意练过武,文墨既不高,武艺也不强。 可他却能由当初的一方小吏,终于成为后来的一国之君,不靠文,不靠武,主要靠的是“仁 民爱物” 。为了寄托作者的“仁政”理想,小说在描述“桃园三结义”时,特别突出了他们“上 报国家,下安黎庶”的铮铮誓言;之后,便渐次展示了刘备一生“仁德及人”的系列情节: 当安喜县尉, “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 ,因而“远得人心,近得民望” ;理政新野,安抚百 姓,待民如子,因而流传“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的歌谣;刘军火烧新野,遭 到曹军疯狂反扑,不得已弃樊城、走襄阳,刘备带着十万百姓慷慨赴难。在前头大军日行仅 仅十几里,后面却有曹兵紧急追赶的危急情势下,诸葛亮劝他: “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 可刘备却说: “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因而感动得两岸百姓, “莫不 失声痛哭” 。到了西川,刘备军队仍是“秋毫无犯” ,因而那里百姓“焚香礼拜” 、虔诚地欢迎 他们进城,从而取得了稳固的根据地,由当初既没地盘,又没势力,四面投靠、八方流离的 区区小吏,一跃成为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的蜀汉英主。 另外, “仁义”不仅是刘备争取民心的手段,而且是他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对外交往的 准则。他处友以诚,待人以宽。宁失一左右手,不强徐庶之所难;置幼子安危于不顾,而唯 恐赵云有失。他胸怀大志,躬行仁义,不乘危以邀利,不凭诈力以求功。三让徐州而不受, 出入荆州而不夺,兵临西川亦不忍取。所有这些,正是儒家“内圣外王”品格的生动体现。 刘备本人之外,他手下的大臣也都有“救国救民之心” ,赵云就明确表示过: “方今天下 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卷 2)诸葛亮在临终前,还手书遗表 ” 教后主“清心寡欲,薄己爱民;遵孝道于先君,布仁义于寰海”(卷 21) 。这都寄托着作者 仁政爱民的理想。 与“仁君”刘备相对照,作者又塑造了“奸雄”曹操的形象。刘备仁厚爱民,常常体恤 百姓;曹操却奸猾残暴,处处布满杀机。小说虽然也写出了曹操宽仁大度、爱惜百姓的一些 事迹,不过那都是为了表现其玩弄权术、笼络人心。比如曹操入冀州,有几个须发皆白的父 老跪拜于地,说袁绍“重敛于民,民皆生怨” ,称颂曹操“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百 , 姓可望太平矣”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号令三军: “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 ”再 如,他虽然知道刘备胸怀大志,久必为患,但他又认为“方今用英雄之时,杀一人而失天下 之心”很不可取,所以他还是热情地接纳了刘备。关羽被他俘获,誓不投降,挂印封金离去4 时,他认为: “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于是作者引诗赞曰: “不追关公令归主,便有中原霸主 心” 。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从缴获的文件中发现部下于袁绍勾结的书信,荀攸建议: “可逐 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 ”可曹操却统统焚毁,不予追究。作者又引诗赞曰: “尽把私书大内 焚,宽洪大度播恩深。曹公原有高光志,赢得山河付子孙。 ”可见,曹操的宽洪大度,不轻易 杀人,完全是权宜之计。这是一方面。 同时,小说作者还特别描写了曹操残忍暴虐、嗜杀成性的另一面。比如官渡之战,曹操 一次就坑杀袁绍降卒十来万人; 为报杀父之仇, 他发兵攻打徐州, “大军所到之处, 杀戮人民, 发掘坟墓,弄得尸横遍野,泗水为之不流” 。再如,董承等人参与汉献帝“衣带诏”要除掉曹 操事发之后,曹操立刻凶相毕露,一气杀死董承、吉平等五家老小七百多人,有的先是截指 割舌,继而枭首弃尸,惨不忍睹。尤其董承的妹妹董贵妃受汉献帝恩宠,已有五个月的身孕, 汉献帝、伏皇后苦苦为之求情,哪怕分娩之后再杀也好,但曹操坚决不允,照样把董贵妃勒 死,把伏皇后又乱棒打死,董氏家族二百多人弃市。株连家族,祸及胎儿。曹操的杀人手段, 简直也太残忍了。 另外,曹操的残暴杀人,往往同他的奸诈自私联在一起。行刺董卓事败逃往,投奔他父 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尽管吕伯奢冒着窝藏罪犯的风险,为曹操杀猪、打酒、买菜,想 盛情款待。但曹操却无端猜疑。为生怕告密而恩将仇报,一气把吕家一窝八口,杀了个精光。 同行的陈宫不解,质问所以,曹操信口说出了自己的人生信条: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 人负我” 。的确如此。为了维护自我的利益,曹操凭借自己偏狭的胸襟,无端猜忌,不择手段, 杀人不足惜,杀人不眨眼。其杀人的方式,实在太多了: ○疑而杀人:赤壁之战前夕,他中了周瑜的反间计,怀疑自己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暗 降东吴,杀掉后又醒悟自己是上了当。 ○梦中杀人:不信任自己的贴身侍卫,为防范行刺,竟然在午睡时把为自己盖被子的卫 士一剑刺死。 ○酒中杀人:赤壁大战前,曹操把酒临江,横槊赋诗。扬州刺史刘馥认为曹操诗言不祥。 被惹怒的曹操,便佯装大醉, “手起一槊,刺死刘馥。 ” ○借刀杀人:祢衡痛揭曹操的罪责,曹操极为恼怒愤恨,但为不担杀死名士的恶名,便 打发祢衡说降刘表,由黄祖杀之。 ○伺机杀人:平时嫉恨好耍小聪明的行军主簿杨修,曹操早就萌生杀死他的念头,只是 苦于没有机会。一旦“鸡肋事件”生出,曹操毫不迟疑地将其以扰乱军心罪除掉。 总之,曹操工于权谋,奸诈残忍,毫无惜民爱民之心。其他相类的还有董卓、袁术、袁 绍、曹睿、孙皓、刘禅等等。比如,董卓就将“民为邦本”视为“乱道” ,扬言: “吾为天下5 计,岂惜小民哉?”他专肆不仁,杀人如麻,闹得“罪恶贯赢,人神共愤” 。最后暴尸之时, “百姓过者,手掷董卓之头,至于碎烂。(卷 2)这种对于蔑视黎元、滥杀无辜的乱臣贼子 ” 的愤恨,正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仁政”的渴望。 2、 高扬“忠义”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忠臣义士的形象,对他们的“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行为, 大加赞美,以此来张扬“忠义”思想。前人曾说:《三国演义》可以通之妇孺,今天下无不 “ 知忠义者,演义之功也。(清?王侃《江州笔谈》 ” ) 说到“忠” ,首先自然要说到诸葛亮。诸葛亮形象的特征之一,就是“忠贞” ,对蜀汉事 业 “竭尽忠诚, 至死方休” 23) 当初他隐居隆中, (卷 。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后经刘备三顾茅庐,虽“千呼万唤始出来”,但他一旦认识了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之后,就 一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为创立蜀汉基业殚精竭虑,义无反顾。刘备死后,诸葛亮又“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时”,继续辅佐孱弱的刘禅。尽管刘禅昏庸得难以点化,尽管 刘备当初白帝城托孤时就曾说过,如果刘禅不材,可取而代之,但诸葛亮却从未萌生过些微 野心,始终克尽人臣之职。在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情况下,他执著理想,力撑危局,顽强 进取,坚忍不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者竭力把诸 葛亮和曹操的品德置于对立的两极上,一个是辅汉之忠臣,一个是篡汉之奸贼,表现出强烈 的褒贬抑扬的价值判断。诸葛亮形象的光彩,首先就在于他为当时社会所推崇备至的人格力 量。 当然, 《三国演义》称赞“忠贞” ,并非宣扬只忠于一姓而不分是非的“愚忠” ,小说中还 有另外一种对“择主而事”之忠的礼赞。比如赵云,先是跟随袁绍,后来离开袁绍而转投公 孙瓒,又因公孙瓒亦非“明主”又投于刘备。对赵云的“奔走四方,寻主事之” ,作者不但不 给与否定,反而大加赞扬。刘璋的谋臣李恢投刘备,就振振有词地说过: “吾闻‘良禽择木而 栖,贤臣择主而事’??背暗投明,古人所贵。 ”这里作者肯定“择主而事”之“忠” ,无疑 是受了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因为先秦儒家认为,臣事君是有条件的,孔子早就说过: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孟子也说: ( )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之如腹 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臣之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 娄下》 )儒家还认为,臣事君是有原则的。事君不是目的,而是通过事君实现社会政治理想。 孔子说: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所以,微子离开暴虐的纣王而去,管仲不 ( ) 随公子纠死难,孔子都评以“仁”《论语?宪问?公冶长》。小说作者向往先秦时代臣子有 ( ) 相对自由、可以“从道不从君”的理想,可见这种“忠”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 另外, “忠君”虽从本质上说属于封建道德范畴,但其实也包含了一定的爱国思想。因为6 封建社会,人们往往把君主看成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忠君就是爱国。特别是在《三国演义》 产生的宋元时代,中国“外敌凭凌,国政弛废” ,北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先后入侵中原, 民族矛盾极为尖锐,这时赞美“忠”德,完全符合广大人民反抗外族、统一祖国的心理,因 而是有积极意义的。 除了“忠”之外, 《三国演义》尤其突出了“义”的思想。嘉靖本 240 个标题,其中就有 5 个标有“义”字:祭天地桃园结义、张辽义说关云长、刘关张古城聚义、关云长义释曹操、 张翼德义释严颜。 毛本另外还有第 14 回“勤王室马腾举义”、 110 回“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 的标题。至于通过人物的语言,或者诗赞、论赞,去鼓吹“义”的就更多了。 《三国演义》中的“义” ,表现出极为复杂的内涵。仅就“桃园三结义”的誓词说,其中 就有“上报国家”的忠义; “下安黎庶”的仁义; “救国扶危”的侠义、兄弟间“不求同年同 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情义,等等。就人物说,小说满腔热情地塑造了关于“义 绝”的形象。 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曾称关羽是“三奇”之一的“良将” ,是“三绝”之一的“义 绝” 。说关羽“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 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 ”我们以为,作为 “义”的化身,关羽终生守义,可谓义迹斑斑。但最具典型意义的当是毛宗岗提出的两点: 一是千里寻兄“报主”的“忠义” ,二是华容释曹“酬恩”的“信义” 。 关羽当初死守下邳,兵败被围,巧妙地以“降汉不降曹”为策略, “身在曹营心在汉” , 千方百计寻兄报主的故事,一向为人称道。在曹营,尽管曹操对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封以高官,给予厚俸,赠美女、馈锦袍、送名马,都不能使他违 背桃园盟誓, 产生丝毫归顺曹操的念头。 接过赤兔马, 想的是此马一日千里, “若知兄长下落, 可一日而见面” ;接受了锦缎战袍,仍要把当年皇叔赐的旧袍罩在外面,说是“新恩虽厚,旧 义难忘”“穿之如见兄面” , 。一旦打听到刘备下落,马上“挂印封金”“千里单骑”“过关斩 , 、 将” ,寻兄报主。面对这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舍利取义、义无反顾的大义之举, , 曹操也不得不赞美: “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 , 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 。 关羽华容释曹, 在作者看来, “义薄云天” 因为重信守诺、 更是 。 知恩必报, 向来就是 “义” 的重要表现。关羽当初兵败被俘,虽然最终未被曹操极为优厚的待遇彻底迷惑,但对曹操的 所谓 “新恩” 其实也并未完全舍弃, , 因而总有点不能忘怀。 他在当时的辞曹信中就这样说过: “尚有余恩未报,候他日以死答之,乃某之志也。 ”曹操力排众议,坚持不杀关羽, “使归故 主,以全其义” ,成就了关羽“义”的美名。于是,有感于“丞相之恩,深如沧海”的关羽,7 不仅替曹操斩颜良、诛文丑,解了袁绍的白马之围,特别是在赤壁火起后,在华荣道一手“义 释”了被大火烧得焦头烂额、走投无路的曹操。这里,关羽冒死释曹,以私废公,用今天的 眼光看来,就是在关键时刻不顾军命,不讲原则,认敌为友,放虎归山,犯了政治上、军事 上绝对不可原谅的错误;在关羽,他也并非不知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因为他事前曾和诸葛亮 立过军令状,军中无戏言,违令是要杀头的。关羽在曹操求命时,正面临着“忠”与“义” 的剧烈冲突:放走曹操,这是对刘备不忠;不放曹操,这显然又是忘恩负义。在这两难的境 况下,最后还是舍“忠”取“义” ,以“义”为上,放了曹操。对于关羽此举,作者极为赞赏, 说他是“义重如山” ,还引诗称赞他是: “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如日,名誉震乾 坤”;是“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功名”。 应该说,舍忠取义,以义为上,这已不是儒家忠义价值观念的原意。按儒家通则, “义” 应该服从“忠” ,因为“忠”的对象毕竟是君父。而这里特别强调重信守诺、知恩必报的“义” , 显然来自民间的传统。民间的所谓“江湖义气” ,主要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救助、回报和 温情,这种“义”体现了利益交换的原则,因而在当时市民百姓中是广被认可、并有着极大 吸引力的。若从儒家以传统道德为价值中心的文化背景考察,关羽的冒死释曹,也符合孔子 “杀身成仁” 、孟子“舍生取义”的主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 , 注重动机的纯正,不计后果如何,这正是儒家一向提倡的道德选择。在这个意义上说,关羽 释曹也受了一些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 总之,关羽终生守“义” ,以身尽“忠” ,是一个集忠义、勇武为一身的“古今良将中第 一奇人” 不同的阶级都可在他身上找到有用的东西。 , 因此, 关羽不仅统治阶级那里一再被封, 由“王”而“帝” ,由“帝”而“圣” ,孔夫子为“文圣” ,关夫子为“武圣” ;而且在民间又 由“圣”而“神” ,是影响最大的民俗神, “孔庙”“文庙”远远不如“关庙”“武庙”多。 、 、 在关庙前,代代都是庙宇遍天下,香火满人间。 3、 称赏“智勇” 欲得天下者,不仅要注意得人心,而且要善于用人才。 《三国演义》在这方面,不仅写了 刘蜀集团,而且对曹魏、孙吴集团都有描写。曹操知人善察,唯才是举,领了兖州牧之后, 就急忙“招纳贤才” ,荀来投,曹操认为是“吾之子房” ;郭嘉应聘,曹操以为是“使吾成 大事者,必此人也” 。荀与郭嘉后来果然成为曹操智囊团的核心人物。典韦、许褚、张辽、 庞德等人,或是自来投奔,或是被俘的降将,曹操都委以重任,后来都成为曹操手下冲锋陷 阵的猛将。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坐镇江东,靠得也是重用人才。他继任后,求治国之策于周瑜,周 瑜说: “方今英雄并起,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须得高明之士,以佐将军,江东自定也。 ”于8 是向孙权推荐了鲁肃。从此,孙权依靠周瑜、鲁肃等能臣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后来他又 重用吕蒙,夺取了荆州;再刘备大军压境、危急万分之时,他力排众议,大胆提拔“年幼望 轻”的“一介书生”陆逊为大都督,取得了 亭之战的胜利。当然,作者最给予热情描写的还是刘蜀集团。小说作者深知走出乱世、开创江山,除了 凭借军事实力之外,还特别需要谋略的成功。因此,他在歌颂智与勇的时候,尤其注意对有 关“智”的浓墨重彩的描写。经作者的尽情渲染,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的故事,不仅向 来被传为佳话,而且刘备与诸葛亮“食则同桌,寝则同榻” ,肝胆相照,鱼水相谐的关系;刘 备既能“贤亮” ,又能“尽亮”“待之以师礼,委之以事政” , ,使诸葛亮的才能在政治和军事 上得到充分发挥,以致竟有“白帝城托孤”的等等事迹,也家喻户晓,为人津津乐道。特别 是作者通过塑造诸葛亮超轶绝伦的“智绝”形象,还总结了丰富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 经验。 在长达近百年的三国历史中,诸葛亮的活动虽只有二十七年,但在小说中却占了一半以 上的文字,即从第 38 回诸葛亮出场的“隆中决策”,到第 104 回的“丞相归天”,共有 66 回的篇幅,这还不包括诸葛亮出山前水镜先生对他的赞美、离世后“魏都督丧胆”的余威。 这将近 70 回中,又有一半以上的章回是专门写诸葛亮事迹的。如此着力刻画的人物,在全书 中还没有第二个。因此,郑振铎曾说:“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虽说的是叙述三国故事, 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 《三国演义的演化》。 ) 的确,小说中的诸葛亮是最具魅力、最有光彩的形象。在这个人物身上,几乎集中了忠 臣贤相的所有美德,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全部胆、识、才、智。通过这样一个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外交家的形象,寄托着作者圣君贤相的社会理想。 诸葛亮性格的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忠贞,二是智慧。 诸葛亮的忠贞集中表现在他对蜀汉事业的态度上。当初他隐居隆中,虽经刘备三顾茅庐, “千呼万唤始出来” ,但他一旦认识了刘备的诚心诚意之后,就一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为 创立蜀汉基业殚精竭虑,义无反顾。刘备死后,诸葛亮又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时, 继续辅佐孱弱的刘禅。尽管刘禅昏庸得难以点化,尽管刘备当初白帝城托孤时就曾说过,如 果刘禅不材,可取而代之,但诸葛亮却从未萌生过些微野心,始终克尽人臣之职。在大厦将 倾、 独木难支的情况下, 他执著理想, 力撑危局, 顽强进取, 坚忍不拔,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者竭力把诸葛亮和曹操的品德置于对立的两极上,一个是 辅汉之忠臣,一个是篡汉之奸贼,表现出强烈的褒贬抑扬的价值判断。诸葛亮形象的光彩, 首先就在于他的为当时社会所推崇备至的人格力量。 当然,构成诸葛亮形象的另一基本要素更在于他的足智多谋。他料事如神,谋略超人;9 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具有经天纬地之才。早在隐居隆中 时,就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初见刘备,就透辟地分析了形势,提出了占荆、据蜀、联吴、 抗魏的长远的战略思想。要刘备北让曹操占天时,东让孙权占地利,而蜀汉只能占人和。当 时刘备因为屡吃败仗,檐下借居,正走投无路,忽然有这样明眼人的指点,使他眼前豁然一 亮,从心底感激佩服。自此二人食则同桌,寝则同榻,形同鱼水。诸葛亮不仅有隆中高论, 而且能实际用兵。第一次在博望坡就出奇制胜,以区区九千人马,一举用火烧退了曹操部将 夏侯氖虼缶R幌伦泳团ぷ肆醣讣懦て谝岳淳律系谋欢置妫币彩沟玫背 就对他冷眼旁观、并不服气的关羽、张飞,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拜服”再三。这样,诸葛亮 很快就在刘备集团中树立了威信,站稳了脚跟。 火烧博望后,接着又火烧新野,诸葛亮再次用火攻把曹仁、曹洪的大队人马烧得焦头烂 额。终于激起曹操重整旗鼓,统雄兵百万,率上将千员,假称帝命,逼近长江,要与东吴孙 权联盟共伐刘备。面对曹操强大的实力和声势,东吴集团文官们都主降,只有一部分武官主 战。这时,诸葛亮为了贯彻联吴抗曹的战略,又顶着危险,只身到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 力驳群儒,语惊四座。接着又用激将法,智激周瑜和孙权,最终争取了东吴这个强有力的军 事同盟。然而,也就在此时,诸葛亮的精明智慧引起了周瑜的嫉妒不安,他三番五次找机会 想杀掉诸葛亮。但诸葛亮凭着他的足智多谋和豁怀大度,虚与周旋,每次都巧妙地躲过了谋 害:先是周瑜派诸葛亮去乌巢劫粮,断曹操的粮道,目的是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诸葛亮,结果 却被诸葛亮巧妙地以言相激,点破劫粮必备擒的后果,并通过鲁肃告诫周瑜应以拒曹为重, 不要相互谋害。接着是群英会,曹操派蒋干说降周瑜,不想自作聪明、愚不可及的将干反被 周瑜愚弄,最终使曹操中了反间计,杀掉了自己的两员水军大将。周瑜对此计非常得意,以 为别人不知,实际早被诸葛看破。于是周瑜再设障碍,令诸葛十天之内造十万只箭,想以此 难住对方,进而对诸葛军法从事。但诸葛亮胸有成竹,利用大雾横江,草船借箭,仅三天就 赚获了曹军羽箭十万只。后来周瑜又用苦肉计,把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几次昏厥。为的是借 此让黄盖去诈降曹操。周瑜这一计人人莫名其妙,就连鲁肃也蒙在鼓里,但诸葛亮却冷眼旁 观,心内有数。在周瑜安排下,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赤壁大战一切准备就绪 的时候,得意中的周瑜突然大叫一声,往后便倒。接着就口吐鲜血,卧病不起。这时,又是 洞察一切的诸葛亮看透了此时周瑜得的是心病:因为在隆冬十月,西北风正盛,东吴放火要 烧北方曹操的战船,无异于玩火自焚,就在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又是诸葛亮筑 坛祭东风,这才使火烧赤壁一举告捷,直烧得曹军“强鲁灰飞烟灭” 。因此,小说中引诗说: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10 的确如此。赤壁之战的正面指挥者虽然是周瑜,但其中关键的人物却应是诸葛亮。不是诸葛 亮顾全大局、维护联盟,不是诸葛亮火起前筑坛祭风,火起后又智算华容,截击焦头烂额的 曹兵,那么,这场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简直难以想象。 火烧赤壁后,诸葛亮与周瑜的矛盾随着吴蜀双方对荆州的争夺而更加激烈。这时的诸葛 亮,对周瑜一改退让而为进逼,先后凭借神机妙算,三气周公瑾:一是趁赤壁火起后,周瑜 与曹仁交战的机会,夺了曹军的兵符,先于周瑜占领了荆襄九郡,使周瑜徒劳往返,一无所 获。所谓“几郡城池非我有,一场辛苦为谁忙” ,本来就战斗负伤的周瑜,看到荆州城上插的 全是刘备的旗子,一气之下跌下马来;二是用锦囊妙计协助刘备一举粉碎周瑜用“美人计” 索取荆州的企图,空落一个“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话柄,再次金疮迸 裂,不省人事;三是粉碎周瑜虚名收川,实取荆州的“假途灭虢”之计,出其不意地以犒劳 所谓的“过路”士兵为名,包围了吴军,把别有用心的周瑜好好羞辱了一场,周瑜一气之下 金疮复裂,坠于马下。就这样,诸葛亮凭借他的胆识才智,一而再、再而三地挫败周瑜,使 其一筹莫展, 只有招架之功, 没有还手之力, 最终因心劳力拙, 仰天长叹: “既生瑜, 何生亮” , 连叫数声而亡,寿 36 岁。雄姿英发、少有才气的周郎,居然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有力地烘托 了诸葛的智谋才干。 诸葛亮后期主要对手是司马懿。司马懿老奸巨猾,见识手段都远远超过周瑜。不过,他 到底比不过诸葛亮。司马懿能料定诸葛亮的一些计谋,并预作相应的对策,但诸葛亮因势利 导、别出新意,他就穷于应付了。像著名的空城计就是如此。失街亭尽管有诸葛亮用人不当 的微疵,但却因空城计的巧设而得到了补偿。面对司马懿率 15 万大军席卷而来,弹丸之地的 西城仅有老弱残兵两千五百,战又不能,退又不是,诸葛亮便命“大门四开,每一门上用二 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 前, 凭栏而坐, 焚香操琴”, 使得司马懿满腹狐疑, 逡巡不敢冒进, 最终“两路兵尽皆退去”, 不动一刀一枪,就解了西城之围。这当然不是诸葛亮侥幸取胜,而是建筑在敌我双方的精确 分析上。诸葛亮深知司马懿了解他“平生谨慎,不曾弄险”,进而出其不意,一反常态。从 现象上看,这是军事战场上的较量,实际上是军事才能的较量,显示了诸葛亮在瞬息万变的 事态面前的超人镇定,过人胆识,惊人魄力。连司马懿也不得不承认诸葛亮是“天下奇才”, “吾不如孔明也”。 总之,在小说中,诸葛亮是“智”的化身,是当之无愧的“智绝”。魏国的曹操、司马 懿,吴国的周瑜、吕蒙、陆逊,蜀国的庞统、姜维等,尽管都长于计谋,但与诸葛亮一比, 就都相形见绌。 “智慧”与“忠贞”结合在一起, 使诸葛亮无疑成了当时社会人们理想的“贤 相”的典范。11 (二) “拥刘反曹”倾向 1、“拥刘反曹”的具体表现: 可从内容、结构、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内容看,小说竭力把刘备塑造成“仁君” ,而把曹操写成“奸雄” 。刘备总是仁 民爱物,忠君义友,宽厚谦让,礼贤下士;曹操则凶狠残忍,欺君罔上,狡诈猜忌,虚伪自 私。 其次,从结构上看,小说把刘蜀集团放在首位,全书有近 3/5 的回目写刘蜀,第一回就 引出了刘备,拉开了帷幕;等刘备托孤时,全书已演述了 2/3,到刘禅投降、姜维败死,三 国即已解体,小说只剩一回尾声了。而曹魏显然处于次要地位。 再次,从语言上看,作者爱憎分明,仅在称谓上就表明了主观感情。小说回目多次称刘 为玄德、皇叔、豫州和先主,只有一处称作刘备;而对曹,直称曹操算是客气的。当然也常 称为孟德,而多处却直称小名阿瞒,最能看出鲜明立场的是在回目中称曹为“贼”“汉贼” 、 和“国贼” 。刘备死时,回目为“刘先主遗诏托孤儿”“主”“诏”都意味尊为正统帝位,以 , 、 “遗诏” “托孤”暗示死,深寄讳言和惋惜之情;写曹操死,回目为“传遗命奸雄寿终”“奸 , 雄”成了盖棺的定论, “数终”实有称快之意。2、“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 (1)从官方史学上看,“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 所谓封建正统观念,就是对封建统治政权的合法性作辩护的一种思想理论。其表现形式 有两种:一种认为,只要占领了黄河流域,享有了统治华夏中原的权利,就是“正统” ;另一 种认为,天下是一姓的天下,从同宗同姓手里夺了权,即使不居中原也是“正统” 。三国时代, 刘蜀政权虽偏安西南,但却与汉帝同宗;曹魏政权虽属异姓,但却雄踞中原。究竟是该“拥 刘” ,还是该“拥曹”?不同时代的史学家,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比如:西晋陈寿作《三国 志》 ,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 ,都是以曹魏为正统, “拥曹反刘” ;而东晋习凿齿作《汉晋 春秋》 ,南宋朱熹作《通鉴纲目》 ,则又改蜀汉为正统, “拥刘反曹” 。所以会出现这种截然相 反的情形,原来是与各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相关的。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 通义?文德》中说: “陈氏生于西晋,司马氏生于北宋,苟黜曹魏之禅让,将置君父于何地? 而习与朱子,则固南渡之人也,唯恐中原之争正统也。诸贤易地而皆然。 ”就是说,西晋、北 宋的君主,都是以禅让为名夺得帝位的,他们当然要为情景相似的曹家这一中原统治者争正 统,要“拥曹反刘” ;而东晋、南宋的政权虽然都偏安一隅,但他们都认为接续的是当初同宗12 同姓的中原的汉族政权,所以要为偏安的汉族统治争正统,要“拥刘反曹” 。由此可见,在史 学家那里,无论是“拥曹反刘” 还是“拥刘反曹” ,都是腐朽、反动的封建正统观念。 (2)从民间文艺上看,“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 与官方史学两种倾向互争的复杂情形不同,在民间文艺(如民间传说、宋元话本、金元 戏曲等)中,历来只有“拥刘反曹”的一种倾向。这与南北朝以来受到国家分裂、异族入侵 的汉人,希望天下统一、 “人心思汉”的心理有关。特别是宋元以来,饱受金人、蒙古人入侵 之苦的汉人,往往把蜀汉作为“汉家”政权的象征,把曹操比作北方异族的统治,有着一种 像南宋大诗人陆游诗中“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的思想。 (3)从《三国演义》看,“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 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同时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陈腐糟粕。 首先是要看到小说的人民性。所谓人民性,就是作品要表现人民的爱憎哀乐、人民的价 值判断、人民的理想愿望。 《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 ,特别集中地表现在作者经过精心的加工 和虚构,塑造出刘备、曹操两个皆然对立的、已经不同于历史真人的艺术形象:一个是残暴 奸诈的象征,一个是仁德忠义的典范。因此, 《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 ,其实质就是拥护仁君 仁政,反对暴君暴政,代表的是广大人民对于政治、政治家的选择。 其次就是民族性。 《三国演义》产生于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备受了元蒙异族统治下的民 族歧视,饱尝了战乱频仍的灾祸之苦,因而他在小说中拥赞刘备,反映的是自己、也是当时 大众“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 再次,也不可否认, 《三国演义》中也确实存有不少封建正统观念的腐朽因素。具体表现 在“拥刘反曹”的“刘” ,作者并不仅指蜀汉、指刘备,也指东汉的腐朽政权。比如小说里常 常指斥曹操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强调刘备是“皇叔” ,是“汉室宗亲” ,小说回目也有 “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等等这样明显流露的正统思想。这些当然就没有丝毫 的进步性。 总之, 《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的内涵比较复杂,需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三)道德悲剧意识 《三国演义》以魏、蜀矛盾为主线,以蜀汉兴衰为中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五彩斑 斓的历史人物群像,而且生动描写了蜀汉的兴衰过程:刘备当初东流西窜,到处依人,势穷 力蹙,祸败相仍;但自得诸葛之后,赤壁破曹、占荆州、取西川、平汉中、伐襄阳、威震华 夏,蜀汉事业一时登上了兴旺的顶峰。想不到关羽毁败,荆州复失,张飞又为小人所乘,刘 备奋起倾国之兵,大举伐吴,彝陵一战,大败而归,白帝托孤,国势衰微,益州疲敝,诸葛 亮苦心孤诣,支撑危局,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但终究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无疑是一出13 震撼人心的历史悲剧。因此,有人主张“蜀汉悲剧” 应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我们以为, “蜀汉悲剧”说虽接近《三国演义》的精神内核,但这种表述其实还是缺乏应有的涵盖力和 穿透力。因为它最终并未揭示出造成蜀汉悲剧的内在根源。 蜀汉悲剧的原因何在?小说究竟是如何表现的?国力不如曹魏,加上东吴毁盟,更显孤 立。以荆益一隅之地,当然不足以与中原抗衡。但是,这只是悲剧外部的、客观的原因。我 们说,单纯由外部原因、客观原因造成的苦难,只是一种意外的灾祸,而不等于悲剧;把悲 剧主人公看作完全是被外部力量摧毁的人,这并不符合悲剧的实质。真正的悲剧应该是以历 史必然性观念作为基础,是个人自觉意志受到极端的、多少有点片面的禀赋的支配,而与社 会现实、自然规律之间深刻矛盾的结果。 《三国演义》中,刘蜀集团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们 仁君、贤臣、义友的理想人格。集团成员对理想人格的执著追求,造成了他们与当时现实不 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最终以理想毁败、事业覆亡而告终。因此,刘蜀集团的悲剧,说到底乃 是他们仁君、贤臣、义友理想人格系统的悲剧。悲剧的实质,不是“蜀汉悲剧” ,而属道德悲 剧。 三国时代,是一个群雄逐鹿、图王霸业的时代,刘蜀集团作为一个以政治追求为最终目 标的武装集团,其致命的弱点在于,面对政治与道德、权变与仁义的天平,他们总是把“仁 义、道德”放在首位,而把“权变、政治”放在其次。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克服“政治 利益” ,决定了蜀汉悲剧的不可避免。 刘备作为一个“仁君”的典型,他的视“仁义”重于“生命”的儒家道德风范,曾使他 在政治上、军事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初在汝南为曹操所败, “上无片瓦盖顶,下无置锥之 地” ,被迫向刘表暂借区区新野一县。刘表病危,屡让荆州于刘备,诸葛亮也认为: “借此郡 以图安身,兵精粮足,可以抗拒曹操也”“主公不受,祸不远矣” , 。但刘备却说: “吾宁死不 忍做无义之人” ,对荆州“力辞不受” ,最后“败走江陵” ,直到“败走夏口” ,致使“荆州问 题”始终困扰着蜀汉政权。尤其是兴兵伐吴,造成彝陵之战惨败,致使蜀汉由盛而衰,更是 刘备“践义”的悲剧。一听到结义兄弟关羽失荆州、走麦城,最终被杀的噩耗,刘备立时“大 叫一声,昏绝于地”“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不进水食,但痛哭而已,泪湿衣襟,斑斑成 , , 血” 。发誓要“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生擒逆贼,以祭关公” 。尽管诸葛亮等人以“国贼乃 曹操,非孙权也”,“天下者,重也;冤仇者,轻也”,兴兵伐吴“非所以重宗庙也”进行劝 导;尽管赵云以:“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相进谏,一向从善 如流、“善纳人言”的刘备,此时却一意孤行,听不进一句劝告,他说:“朕不为兄弟报仇, 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秦 又谏:“陛下不从臣言,诚恐有失”,刘备大怒:“朕欲兴兵,尔何出此不利之言?”叱武士推出斩之。一贯谨小慎微的政治家刘备,此时为了兄弟14 之情,竟变成了一个感情冲动、不可理喻的人。在他看来,虽然联吴伐魏符合实际情况和蜀 汉利益,但却要置骨肉之仇于不顾,并包含独享富贵、贪恋为君的卑鄙之想。因而,他当然 要坚决拒绝。其结果,不仅导致了蜀汉事业的失败,同时也导致了他个人的毁灭。 关羽作为“义友”的典范,他的“义”的也给蜀汉事业和个人生命带来了重大损失和不 可挽回的悲剧。具体表现是,在前期,死守下邳、兵败被俘,处理自己与曹操“亦敌亦友” 的关系时,他把个人之义放在集团的利益之上,认敌为友,放虎归山,贻误了战机;在后期, 处理自己与孙吴这个友军的关系时,由于缺乏政治头脑,不懂联吴抗曹的战略意义,又化友 为敌,为渊驱鱼;骄傲轻敌,麻痹大意,幻想凭借一把 83 斤的青龙刀和一腔凛然正气就能够 威慑住一切狡猾的敌人。结果酿成了众叛亲离、腹背受敌,失荆州、走麦城、被擒俘、遭杀 戮的悲剧。整个刘蜀集团的大悲剧也由此开始。 如果说对刘备、关羽等人悲剧的成因,作者还能以美德趋于极端的片面性作为部分理由 来解释的话,那么,对于诸葛亮的悲剧原因就显得有些茫然不解了。因为诸葛亮作为“贤相” 的典范,既是全能全知的智慧的化身,又是超凡入圣的道德的楷模,是全书唯一能立足现实 的理想人物。这样的人物不仅也无力回天,而且也中途而亡,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作 者只好乞灵于茫茫的命运之神。认为他“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因而尽力去渲染命运对他的 无情捉弄。比如他曾运用神机妙算,令杨仪、马忠引一万弓弩手在剑阁木门道埋伏,让魏延、 关兴出诱敌军,以为可以射死司马懿,但“欲射一马,误中一獐” ,被射死的是大将张颌,司 马懿却逃脱了。火烧上方谷,诸葛亮将司马懿父子引入谷中,烧断谷口,引发地雷,司马懿 父子以为必死,抱头痛哭,忽然来了一阵倾盆大雨,将火扑灭。诸葛亮只好感叹: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作者虚构这些情节,为的是说明“万事不由人作主,一心难与命争 ” 衡” ,说明“天不佐汉” ,所以连诸葛亮也无能为力。 其实,诸葛亮的悲剧,并不是命运悲剧,而同样是理想人格的悲剧。诸葛亮的一生典型 地体现了对事业忠贞执著,勤奋坚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特别是作为一个盖世英 才,当“才”与“德”产生矛盾的情况下,他总是以“德”为先,尽力维护自己的道德人格, 致使其才能最终得不到发挥、从而造成影响事业进程的悲剧。比如,诸葛亮作为丞相,在决 定西蜀与东吴关系这样重大问题上,他虽然力谏刘备伐吴,以维护吴蜀联盟,但到底还是听 凭刘备的决定,结果招致 亭之败,几乎葬送蜀汉事业。特别是刘备死后,在庸主刘禅的牵制下,他仍忍辱负重,忠心不改。比如在四出祁山时,曹丕病死军中,司马懿斗阵失败,正 是夺取中原的千载良机,刘禅却因贪图苟安,下令回军,使诸葛亮丧失了事业渴望有成的机 会。尽管刘备托孤时早就有言在先:“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主”。 但诸葛亮决不取刘禅而代之,宁可事业受损,必须维护道德人格。15 另外,在“生命”与“奉献”“天命”与“人事”相矛盾的时候,诸葛亮当然要选择后 、 者。他在出山之前,虽然已知天命不可违,曹操不可与争雄,但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不 仅无视天命,毅然出山,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而且又不顾生命,竭忠尽智,披肝沥胆,生 死以之。平日在军中,他不是运筹帷幄,就是临阵督战,甚至“亲校簿书,自理细事,食少 事烦,汉流终日” 。部下关切他的健康,劝他不要过劳,他却感慨地说: “吾非不知,但受先 帝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吾尽心也” 。如此食少事烦,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诸葛亮终于心 力交瘁,积劳成疾,病逝在伐魏前线的五丈原。但临终前还是强支病体,乘车“出寨遍视各 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致使 后人不能不发出: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叹。我们以为,即使诸葛亮出师 而捷,一统天下,他的追求也不会终结。因为他把理想愿望,把为事业而“尽忠、奉献” ,作 为了生命的终极目的;而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不会有圆满可言。他的坚毅勤奋, “知其不 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忠贞无私、鞠躬尽瘁的道德人格,尽管使其生命发出了灿烂光辉,为 子孙万世所景仰;但他“事必躬亲”“食少事烦” 、 、劳逸失调、不重生命,当然又是他心劳力 拙、回天无力,中途病逝、壮志未酬的重要原因。 总之,作者从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出发,融合着千百年来人民大众对于明君贤臣的渴望 心理,把“仁、义、智、勇”这些美好人格,都集中在刘蜀集团身上,以作为美好理想的寄 托。根据儒家的思维逻辑,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 , 。但历史发 展恰恰是事与愿违:刘备集团失败了,美好理想破灭了。暴政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 全能全智、超凡入圣的诸葛亮竟也无力回天!于是作者将这历史的悲剧归结为“天意”或“天 数” ,在小说最后这样引诗作结: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 人凭吊空牢骚。 ”对理想破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结局,流露出一种困惑和痛苦,表 现出一种悲怆和迷惘。其中无疑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苦苦追寻和呼唤。 其实,小说通过刘蜀集团的兴衰过程,已经客观地展现了他们悲剧的根本原因。当初刘 备宽仁礼让,结果四处流离,一事无成;后来听从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占荆据蜀,联吴抗魏, 东讨西伐,南征北战,虽不是宽仁礼让,结果却得成帝业,与魏吴鼎足而立。这正如庞统所 说: “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但到后 来,他们又放弃权变,继续以常理来对抗现实秩序,结果使蜀汉基业一再受挫,直至败亡。 可见,权变已成了这个时代的宠儿,成了封建政治舞台上的支配力量;而道德仁义,只会到 处碰壁。仁君贤相,并非救世良方,相反, “君不仁,臣不忠,则可以霸王矣!( ”《韩非子?六 反》 )这就是三国时期的历史现实。 当然,权诈机变的曹操,也并未获得最后的胜利;曹魏灭刘蜀后两年,政权就被权臣司16 马氏所篡夺。司马懿祖孙三代,用的仍然是曹操当年的故伎。 “再受忠姥 ,这实际 上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已。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你用权诈来对付别人, 人家照样可用权诈来对付你。强中更有强中手,一个骗子手败在一个更大的骗子手名下;阴 谋家霸占得来的产业,又不得不交给另一个更狡猾的阴谋家。第三节《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影响《三国演义》在艺术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这里主要谈以下几点: 一、 “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特征 《三国演义》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很好地处理了历史小说中,历史真实 和艺术虚构的关系问题。清代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说: “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 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其惑乱。 ”这显然是用史家的眼光来指责文学作品。不过, “七实三 虚”却符合《三国演义》的实际,代表了历史小说的特征。所谓“七分实事” ,是指作品的主 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 基本的历史真实感,因为它毕竟是“历史”小说。像《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自黄巾起义至西 晋统一这段三国纷争就基本符合历史记载,书中的三大战役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事,作品中的 人物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可以说正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则是指作者基于一定的思 ; 想观念和美学理想,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断,并辅之 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 术魅力。相比之下,只要在主旨明确的前提下裁剪适当, “七分实事”不难做到,而“三分虚 构”则相对困难。如何使作品既不影响基本史实,又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的确不是轻 而易举的事情。明清时期的许多历史小说,要么写得太实,成为通俗化的历史;要么太虚, 与神魔小说、英雄传奇小说难以区分。 “全实则死,全虚则诞” 。只有像罗贯中《三国演义》 这样,虚实结合,处理得当,才能成为艺术精品。 《三国演义》的艺术虚构,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法: 1、细心穿插、巧于构思。即对正史、野史的各种材料重新组织,达到点铁成金的效果。 比如,“失街亭”和“斩马谡”正史有载,是诸葛亮失误的例证,而“空城计”只见于裴注 所引的“郭冲三事”,而且与前二者毫无联系。 《三国演义》巧妙地把“空城计”插在“失街 亭”和“斩马谡”之间,使之成为两个一般性情节之间的点睛之笔。这一神来之笔,不但淡 化了诸葛亮用人不当所造成的严重错误,而且还使“失、空、斩”成为历史上大智大勇、料 敌如神的杰出才智的浓缩和典范,成为戏曲舞台上至今盛演不衰的火爆剧目。 2、于史无征、采用传说。对于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极为有用而正史又没有依据的内容,17 大胆采用民间传说。如“桃园三结义”、“关张古城会”、“蒋干盗书”、“借东风”、“华 容道”、“孔明吊丧”、“五丈原禳星”等等,都是以民间传说为蓝本进行创造的结果,都 成了作品中脍炙人口的精彩部分。 3、本末倒置、改变史实。即将史书的个别事件加以改动构成新的情节。如关羽“单刀赴 会”, 《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是双方“单刀俱会”,结果是刘备一方让步。裴注引《吴书》 的记载则是鲁肃冒险赴会,义正词严而使“羽无以答”。 《演义》则采用了关汉卿《单刀会》 杂剧的情节,既与拥刘反曹的倾向一致,又突出了关羽的勇武凛然气概。再如,史书记载张 辽主动投降曹操, 《演义》则改为他被俘后拒不投降,经刘备、关羽说情,才被曹操义释,这 就为后来关羽在土山接受张辽劝降埋下伏笔。 4、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如“怒鞭督邮”本来是刘备所为,小说却移到了张飞头上。这 样,既突出了张飞爽直鲁莽的性格,又不致损伤刘备“仁君”的形象;斩华雄的本是孙坚, 小说改为关羽,于是衬托了关羽的神勇;“草船借箭”本是孙权赤壁之战后第三年在濡须所 为,小说变为孔明借箭,以描绘孔明的神机妙算。 5、妙笔生花、善于铺叙。就是把史书中有关情节的简略记载渲染铺叙,成为文学佳作。 如“三顾茅庐”在 《三国志》 只写了在徐庶推荐下, 中, “由是先主遂诣亮, 凡三往, 乃见。 ”12 字。但小说却挥洒笔墨,驰骋想象,尽情渲染,把这段故事写得曲折丰满,既突出了诸葛亮 的神秘魅力,又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极富艺术感染力。再如“赤壁之战”, 《三 国志》的记载也非常简略,到了小说中,作者却以八回的篇幅,把这一历史故事渲染得波澜 壮阔,引人入胜。 二、宏伟壮阔的艺术结构 《三国演义》 “陈叙百年,该括万事” (高儒《百川书志》,人众事繁,矛盾复杂。但却 ) 组织得有条不紊,规模宏大而不散乱,结构严谨而不呆板。它把各个空间分头展开的故事化 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全书约可归纳为五条线:以东汉灭亡为引线,以西晋统一为终局, 中间的魏、蜀、吴三线的兴衰是主线。这几条线此起彼伏,交互联络,建构成一个完整的艺 术整体。 在魏蜀吴三线中,尤以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为全书主干;在写魏、蜀两方时,又 以蜀汉的故事为重点。 在写蜀汉时, 则以诸葛亮为中心, 诸葛亮的故事在全书中占了近 70 回。 在写诸葛亮时,以隆中决策为关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以浓墨重彩描绘的隆中决 策是全书的主脑,“其余枝节,皆从此生”。诸葛亮在开头所分析的形势,从董卓谈到曹操、 孙权,实际上就是小说前 7 卷(即前 35 回)情节内容的概括;诸葛亮出山后的主要故事,就 是隆中决策的具体演绎;诸葛亮死后,姜维九伐中原,则是“受丞相遗命”,“以继其志”。18 直到最后一卷,才写三国归晋以作结。这样的艺术构思,使全书的结构既宏伟,又严整;虽 头绪纷繁,却脉络分明。在这构架上,作者又兼用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不同笔法, 时而实写、明写、正写、详写,时而又虚写、暗写、侧写、略写,使全书的故事详略得当, 摇曳多姿。 三、出色的战争描写 《三国演义》是一部形象的百年战争史,是一部真正的战争文学作品。有人还称它是一 部“全景式的军事文学”作品。它反映东汉末至西晋初近一百年的全部战争生活,其反映战 争规模之大、之广,时间持续之长,其描写战争的艺术技巧之高,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中国 小说史上所仅见,而且在古今中外军事文学中也是罕见的。 1、善于把握各次战争的联系与区别,犯中求避,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 全书写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争,其形式变幻多端:有智取,有力敌;有进攻,有防御; 有伏击,有偷袭;有火攻,有水淹;有千军万马的大会战,有单枪匹马的个人搏斗;有以弱 胜强,有以强制弱;有的先胜后败,有的转败为胜,等等。这些明显不同的战斗固然不会混 淆,但有些形式相同的,若稍不注意,便极易造成雷同重复,比如,有人统计,仅火攻小说 就写了几十次,这就势必要“犯” ,而作者均能巧妙地“避” ,每次火攻的描写都独具特色。 诸葛亮初出茅庐就放了“两把火” ,先是在博望坡采取伏兵计,用火攻将曹军打得大败;继而 又率军主动撤出新野,布下口袋,待曹军钻入后,又施火攻,把曹军烧得焦头烂额。两次战 斗紧紧相连,同是用火,却绝不雷同。 “博望之火在城外,新野之火在城中;博望之火在林木, 新野之火在房屋也”(毛宗岗《三国演义回评》 。 ) 小的战斗互不相同,大的战役更是各具特色。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这是《三 国》中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其相同处在于: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又都是用火攻。但它 们却毫无重复之处:官渡之战是曹操烧袁绍的粮草;赤壁之战是孙、刘烧曹操的战船;彝陵 之战是东吴烧西蜀的营盘。这是火烧的对象不同;同时,火烧的地点也不一样:烧粮草是在 平原,烧战船是在水上,烧营盘是在山林。三大战役犯中求避,同中见异,特点鲜明,绝不 雷同。 2、注重表现“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战争,既是力的较量,更是智的较量。 《三国演义》写战争,不仅写力,更重在写智,写 指挥员在战略决策、战术运用、力量转化等方面运筹的正确与否。全书百二十回,仅标题直 接带有“计”“智”“谋”等字眼的就达三十回之多。各种计谋,无所不用,上演了一出出 、 、 “斗智”的活剧。著名的三大战役,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原因都在于取胜一方智术 和谋略的正确运用。比如袁曹官渡之战,仅有 7 人马的曹操所以能把有着 70 万人马的袁绍打19 得一败涂地,主要就是靠了谋略的正确;而袁绍的惨败,则主要败再不采纳好的建议,败在 主观指导的错误。当初袁绍的谋士沮授分析得很对:“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 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 不战自败矣。”这缓战坚守,本来是一好的建议,可袁绍不仅不采纳,反责沮授“慢”了军 心,将其“锁禁军中”。后来许攸获悉曹操军粮已尽,建议袁绍乘虚进军许昌,可袁绍听信 谗言,又怀疑许攸“与曹操有旧”,致使许攸遭到斥责后背袁投曹,泄露了袁绍屯积粮草的 机密。结果曹操用许攸之计,亲率五千精兵烧了袁绍屯积乌巢的粮草,进而大破势力比他大 得多的袁军,奠定了曹魏立国、雄踞中原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赤壁之战是一次最著名的由防御转入进攻、以劣势打败优势的战役,也是描写得最为精 彩的一次战役。战前的曹操,在北方的军阀混战中,已破陶谦,平张绣,擒吕布,灭袁术, 败袁绍,击乌桓,纵横天下,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接着又乘势挥师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荆 州不战而降,刘备节节败退。当曹操以八十三万马步水军逼近长江、进军江南的时候,孙刘 联军不过四、五万人,但最终硬是以少胜多,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当然也是智谋。这次战役用 了八回的篇幅铺写,但真正的战场厮杀却只有一回,其他几回都是斗智的场面。 面对曹操的号称百万大军,诸葛亮、周瑜先是分析了曹军的弱点。诸葛亮对孙权说: “曹 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 ,日夜兼程,其势所谓“强弩之末”“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 , 荆州士民并非真心附操。 周瑜则向孙权分析了曹军所犯的 “四忌” 一是北土未平, : 犹存后患, 而曹却久于南征;二是北军不熟水战,曹操却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三是时值隆冬 盛寒,马无藁草;四是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最后说,曹兵犯此数 忌,虽多必败。这些分析,是中肯的,说明他们“知彼” 。三江口一战,曹操失利,发觉自己 短处,命令“深得水军之妙”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加紧操练水军。而孙、刘则尽力打破曹 操争取主动的努力。周瑜利用蒋干第一次过江搞了一个“群英会” ,使曹操中了反间计,杀掉 了水军将领蔡瑁、张允。诸葛亮草船借箭,毫不费力地使曹操损失了十万支箭,并以次装备 了东吴。周瑜又利用蒋干第二次过江,内外策划,让庞统给曹操献了连环计:曹操只注意了 连接战船有利于防止风浪,却忽视了不利于防止大火。最后曹操又中了黄盖的苦肉计,相信 了黄盖的诈降,为黄盖直入曹军水寨放火提供了方便。这样,赤壁火起,孙、刘无需非多大 力量,已是全胜无疑了。 这次战役,智斗写得最充分。孙刘一方每次斗智的胜利,就是对曹操力量的一次削弱。 就是优势劣势的转化。赤壁之战的全过程,是一个斗智的全过程。其结果是由此遏制了强大 曹军南下统一全国的攻势,使三国鼎立的局面得已形成。 彝陵之战也是以少胜多。西蜀刘备为报杀关羽之仇,不顾一切,亲率七十五万大军讨伐20 东吴。初战时,西蜀势如破竹,东吴朝野震恐。后来,孙权大胆起用年轻的陆逊总督兵马。 陆逊准确分析了敌我形势,在时值酷暑,蜀兵多有疾病,利在速战的情况下,果断采取坚守 避战、后发制人的战略,忍辱负重,与蜀兵相持半载有余,使得蜀军将士欲战不能, “兵疲意 阻” ,斗志懈怠,不得不依林木深处安营扎寨,战线拉长,兵力分散,绵延七百里,明显犯了 兵家大忌。东吴虽只有五六万人马,但由于兵力集中,养精蓄锐,出其不意,火烧西蜀连营 七百里,致使西蜀全军覆没,刘备死于白帝城。这次战役主要是描写陆逊的战略,他上任后 坚守避战,人们不能理解,多有抱怨,但他却忍辱负重,等待时机,后发制人,反败为胜。 东吴的胜利,显然是智胜。 3、注重在战争中写人。 因为人是战争的主宰,只有写好了在战争中活动的人,才能更好地表现战争。所以, 《三 国演义》着力描写的是参加战争的人,人的才能智慧,人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物的性格冲突, 而不是着重写战争的过程。作者继承和发展了《左转》以来描写战争的优良传统:详写战前 谋划,略写战役过程;详写握有主动权的一方,略写被动的一方;详写未来胜利的一方,略 写失败的一方;并不把失败方写得愚蠢无能,而是写出“强中更有强中手” ,常常以失败者的 “智”来衬托获胜者的更加高明。比如赤壁之战,曹操虽然兵多势强,虽然是战争的发动者, 但实际上并未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并不是战争的胜利方,所以,在这次战役宏大的篇幅中, 曹魏不足 1/5,属于略写。小说重点铺陈的是掌握主动权、最后得胜的孙、刘一方,突出表 现周瑜、诸葛亮的胸襟胆识和谋略智术。曹操虽然连中三计,但都不是轻易上当的。周瑜设 群英会愚弄蒋干,曹操中反间计损折自己的两员水军大将,一是因为三江口初战失利,曹操 对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早就有点不满,二是因为蔡、张乃荆州降将,本不被曹操信任,再加 之曹操多疑,因此种种,曹操才一气之下下令杀掉了他们。一到“献头帐下,操方醒悟曰: 吾中计矣!”然而,“操虽然中计,却不肯认错。”接着他用荀攸之计,使蔡瑁的族弟蔡中、 蔡和到东吴诈降,以为内应。可见曹操并不蠢笨。后来曹操又中连环计,程昱提醒“船皆连 锁,股市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曹操拒不接受也不是没有道理。因 为他说隆冬之际,只有西风北风,不可能有东风南风,确实有一定的说服力。所以诸将“拜 伏曰:丞相高见,众人不及。”但事实上,曹操只了解了事物的一般性, ,而没能了解事物的 个别性、特殊性,偏偏诸葛亮“借”来了东风,使他千里舳舻,付之一炬。我们今天自然不 会相信这东风真是诸葛亮“借”来的, 而是诸葛亮懂得气象知识, 正如草船“借箭”前“算” 得三天后将有大雾一样。这说明诸葛亮的知识比曹操、周瑜更丰富,智慧更高超。在智术的 较量中,周瑜事事可以瞒过曹操,却事事瞒不过诸葛亮,所以民言有云:“孔明先知,周瑜 见面知,曹操过后知。”三人智能高下的比较,是从战争的矛盾冲突中显现出来的。21 4、注重战争场面气氛的渲染,多用对比衬托、张弛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等。作者善于 把紧张激烈的战斗与轻松闲适的场面结合起来写,既有庞德抬棺决战、夏侯问膏⒕δ茄 激昂慷慨的场面,也有诸葛亮弹琴退仲达、观鱼平五路那样悠闲自得的场面。在紧张激烈、 烽火连天的赤壁大战中,尤其有许多娴雅情节,如:诸葛亮与鲁肃的乘雾联舟,酌酒取乐; 周瑜与蒋干的故友重逢,歌舞宴饮;庞统的幽居草舍,挑灯夜读;曹操的凌波横槊,对月吟 诗等等。且不论它们在战斗中的实际作用如何,但就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它足在使剑拔弩 张、隔江对垒的紧张中出现抒情的气氛,使读者有机会透一口气。而在这静谧安闲的背后, 又酝酿和准备着“樯橹灰飞烟灭”的三江水战的到来,使全书极尽波澜迭起之妙。 四、特征化的艺术典型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显著特点,就是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这种 特征化性格的典型,具有鲜明的单一性、稳定性、和谐性的特点。所谓“单一性” ,就是这类 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这个特征在形象内部诸因素中占决定性位置,足以撑得 起整个形象。如:曹操的“奸” 、刘备的“仁” 、孔明的“智” 、关羽的“义” ,张飞的“猛” 、 周瑜的“狭” 、鲁肃的“厚”等等。所谓“稳定性” ,是说小说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他因素 基本上稳定不变,类似雕塑,处于古典的静穆状态。所谓“和谐性” ,是指形象内部诸因素非 常和谐,没有现象与本质、理智与感情的矛盾。作者塑造这种特征化性格的人物,常常采用 以下几种手法: 一是出场定型。人物一出场、一亮相,小说就对其性格给与概括性的评论,为其性格定 型,此后就不再发展变化。比如,曹操一出场,作者就通过许劭之口说他是: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此后一系列的情节,从少时的诈称“中风” 、诬叔骗父,到临死时设七十二疑 V,躺在坟墓里还要骗人,都是围绕着他的“奸雄”这一性格展开。再如诸葛亮,早在二十 几岁隐居隆中时就通晓天下、料事如神,出山之后,直至病死五丈原前线,除了失街亭等极 个别的战役之外,他每每都是神机妙算,智慧的灵光始终保持在最强度上。这些人的性格, 给人以一种先天如此、与生俱来的感觉,看不出客观环境、人生遭遇对其性格的影响。 二是反复皴染。就是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 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比如写曹操的凶残奸诈,就连续写了他克扣军粮 却嫁祸仓官;罪该杀头却割发代首;怀疑侍卫,梦中杀之;讨厌刘馥,醉酒杀之;恼怒祢衡, 借刀杀之;忌恨杨修,伺机杀之。写他雄豪,就连续写了刺卓献刀;矫诏讨董;支持关羽斩 华雄;青梅煮酒论英雄等等。这样就把一个残暴奸诈、又雄豪多智的“古今奸雄中第一奇人” 写得血肉饱满。再如写张飞的勇猛,除了描写“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外貌、 “声若巨雷” “势如奔马”的言行之外,特别又通过鞭督邮、战吕布、吓曹兵、古城会、斗马超等一系列22 情节不断皴染强化。 三是善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细节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中的生活细节比较贫乏,但却 有不少惊险生动的传奇性的细节,具有一定的夸张性和理想化色彩。比如第五回的“关羽斩 华雄” ,首先通过前面的几员大将鲍忠、潘凤、俞涉等人被华雄所斩;孙坚虽未被斩,但头盔 却成了华雄的战利品,来显示董卓大将华雄的骁勇无比;关羽上阵,与华雄厮杀,文字不多, 都是虚写,全从听觉中来: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崩地塌,岳撼山崩” , 当关羽回来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下时,战前曹操为他酾下的一杯热酒, “其酒尚温” 。仅用四 字的细节,就把关羽的神勇突现的淋漓尽致。再如张翼德大闹长坂坡,三声大喝:第一声是: “厉声大喝” ,使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 ;第二声是睁目“大喝” ,使得曹操“颇有退心” ; 第三声是“挺矛”大喝,吓得曹操“披发奔逃” ,惊得曹操身边的夏侯杰“肝胆碎裂,倒撞于 马下” ,后面的百万曹兵“人如潮涌,马似山崩” ,疯狂逃命时,自相践踏。在这种连锁反应 似的、又像戏剧性的变化中,张飞勇猛刚烈的传奇性风采,活龙活现。 四是善用对比、烘托手法。比如袁绍从出场到被彻底消灭,作者始终把他与曹操进行对 比描写。在诛宦官时,袁曹的意见就针锋相对,何进因听从袁绍主张,招致了更甚于宦官之 祸的董卓之乱。显示出曹操看问题透彻,政治眼光锐利,而袁绍的政治才识远低于曹操。在 讨董卓时,袁绍被推为盟主,却任人唯亲,排斥人才,徘徊观望,坐失战机;而曹操则任人 唯贤,重用人才,提出正确的战略部署,这一对比,又显示出袁绍军事上的无能。此后袁、 曹双方正面交锋,展开官渡之战,在用人和用谋方面,一个雄才大略,识见高超;一个外宽 内忌,多谋少断,对比十分鲜明。最终袁绍成为失败者,曹操成为胜利者。 诸葛亮的出场,作者采用了层层烘托的手法:徐庶、司马徽的赞美、推荐;刘备三顾茅 庐而两次不遇;一些亲友的歌吟谈吐;卧龙岗山林景色的优雅清美等等,层层烘托了诸葛亮 的高洁品格和绝世才能。另外,如司马懿出场前后,作者也用了重笔烘托。曹丕托孤,司马 懿得到重用,诸葛亮视为心腹大患;接着诸葛亮用反间计,司马懿被削职回家,诸葛亮大喜; 孔明一出祁山,曹睿又起用司马懿,诸葛亮闻之大惊。作者通过诸葛亮心情的几次变化,使 司马懿在正式登场之前,造成先声夺人的气势,从而衬托出司马懿不可轻视的才能。 五、历史演义体的语言 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既吸收了史志文言的精华,又受讲史话本通俗化的影响, 半文半白,既利于营造历史气氛,又能使读者“易观易入” ,雅俗共赏。 二是侧重叙述而简于描写,这是由于小说从讲史而来,叙述往往以简笔勾勒见长,简洁 明快,生动有力,洋溢着一种阳刚之气。 三是语言以开始注意个性化。如曹操的出言吐语,无不含诈;孔明的言谈声貌,处处有23 智;张飞的语气口吻,逼现出豪气;关羽的音容语态,包藏着傲骨。但总的说来,比起善用 口语乃至方言的《水浒》《金瓶梅》来, 、 《三国演义》人物语言个性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六、 《三国演义》的影响 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之下,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大量涌现,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 书目》统计有 163 部(包括部分佚书) ,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其中列国系统、隋唐系统 的若干作品较有特色。 (1)列国系统的历史演义 较著名的是明代余邵鱼的《列国志传》 ,所叙故事上起武王伐纣,下迄秦并六国,达 800 年的历史。虽描写简略,文字粗率,但脉络清楚。后来冯梦 龙又将此书改编为 108 回的《新列国志》 ,由原来不足 30 万字扩大到 70 万字,删去了西周一 大段历史,从周宣王滥杀臣民写到秦始皇统一天下,集中叙述了春秋、战国 500 多年的历史 故事,成了一部东周列国的演义小说。 冯梦龙《新列国志》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兴衰过程为主要线索,在广阔的背景上描 绘诸侯之间争夺霸权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以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思想 情趣、和智谋胆略。作者把这样一个动荡纷乱的漫长历史过程写的眉目清晰、脉络分明。在 比较注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保存了不少具有经典意义的民间故事,像郑庄公掘地见母,卫 懿公好鹤忘国,百里奚认妻,晋公子重耳出亡,程婴匿孤,孙武演阵杀美姬,孙庞斗智,伍 子胥复仇,河伯娶妇,窃符救赵,荆轲刺秦王等都写得曲折生动,有声有色;一些著名的战 役,如齐鲁长勺之战,秦晋龙门山大战,宋楚泓水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魏马陵决胜,秦 赵长平鏖兵等等,都写的条理清楚,引人入胜。另外,小说也塑造了有一定性格特征的人物 形象,像朱亥、程婴、西门豹、秦始皇等等。总体说来,尽管此书史学味儿较浓,叙述拖沓、 结构松散,但语言朴实晓畅,还是能吸引较多的大众读者。到清代,乾隆时期,蔡元放又将 《新列国志》略作删改润色,夹注评点,改名为《东周列国志》 ,成了以后最通行的本子。 (2)隋唐系统的历史演义 较早的是《隋唐两朝志传》 (120 回,署名罗贯中)以李世民为中心展开故事,叙述较为简略。稍后,在文学方面有较大突破的是《隋炀帝艳史》和 《隋史遗文》两书。 《隋炀帝艳史》8 卷 14 回,题“齐东野人编演” 。小说以批判的态度,描写了隋炀帝一 生的风流艳事,揭示了隋王唐兴的历史原因。全书结构严谨,文笔细腻,语言清新典雅。 《隋 史遗文》12 卷 60 回,袁于令作。此书一改过去以帝王为中心人物,以正史顺序敷衍历史的 写法,而专注于一群乱世英雄,把小说写成了一部有关秦琼和瓦岗寨的英雄史,有一种将历 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的倾向。清代康熙年间,褚人获将上述三书剪裁连缀成一书,这就是 著名的《隋唐演义》24 第二章《水浒传》《水浒传》是英雄传奇的代表作。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一样,主要人物和题材都有一定 的历史根据,不过,英雄传奇的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历史演义则比较注重依 傍史实;英雄传奇以塑造一个或多个英雄人物为重点,而历史演义着眼于全面描写一代兴废 或几朝历史;英雄传奇一般是由宋元小说话本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 、 、 “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而历史演义是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这些不同,有可能使 英雄传奇突破历史事实的制约,跳出帝王将相、军国大事的圈子,将目光移向民间日常的生 活和普通的人。明代英雄传奇继《水浒》之后,还有《杨家府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比 较著名。第一节《水浒传》的成书、作者和版本1、成书 《水浒》的刊刻时间、成书过程基本与《三国》相同。所不同的是, 《水浒》中的历史成 分要大大少于《三国》 ,它的主要依据还是民间传闻和通俗文艺。 《水浒》中的宋江起义在历史上实有其事。 《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 、 、 夜传》以及其他一些史料都有简略记载。大致说的是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宋江等“三十六人 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官兵莫敢撄其锋” , ,后被张叔夜招降。还有的史书记载宋江投降朝廷 后又征方腊。 宋江起义的故事从南宋起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宋末元初,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 ,完 全记录了 36 人的姓名和绰号,并作序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者”。同时代罗烨 的《醉翁谈录》 ,已著录了一些说话名目,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 、 、 、 等,都是些独立的话本小说。今见《水浒》成书前最完整的水浒故事,是《大宋宣和遗事》 中的“梁山泊聚义本末”,其中不仅有三十六将姓名绰号,而且包括劫取生辰纲、杨志卖刀、 宋江私放晁盖、刘唐下书、宋江杀阎婆惜、玄女庙得天书以及宋江做首领后接受招安、征方 腊、被封为节度使等情节。虽叙事粗略,但内容与《水浒》大体一致。 元代出现了大批“水浒戏” ,今存剧目 33 种,剧本全存的仅 6 种。它们对宋江、李逵等 形象的刻画比较集中,但性格不很一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不过,“三十六小伙,七十二 大伙”、“寨名水浒,泊号梁山”的说法大致相同。正是在以上话本、杂剧等创作的基础上, 产生了杰出的章回小说《水浒传》 。25 2、作者 由于文献记载不一,所以《水浒》的作者众说纷纭。明代有四种说法: ①“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稿》 ) ②罗贯中作 (见于万历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 、王圻《稗史汇编》 ) ③施耐庵作 (见于万历间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 ④施作罗续 (见于明末清初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 ) 目前一般学者从第一说,认为《水浒》是施耐庵所作,其门人罗贯中在其“的本” (即真 本)的基础上,又作了一定加工。现代学者也有人认为施罗两人均系托名而实无其人,像胡 适、鲁迅、聂绀弩、徐朔方、戴不凡、张国光等都持此种观点。 前面我们说罗贯中的生平难详,而有关施耐庵的事迹更属渺茫。明人除了较为一致地肯 定他是杭州人,其他未曾提供一点可信资料,连生活年代也有“南宋时人”“南宋遗民” 、 “元 人”等多种说法。后人有的说施耐庵是南戏《幽闺记》的作者施惠,有的说是宋末元初《靖 康稗史》的编者耐庵,但都缺乏却凿证据。上个世纪 20 年代起,有施耐庵是苏北兴化人的说 法,但有关材料可疑处很多,多数学者持否定态度。 3、版本 《水浒》版本非常复杂,现有 7 种不同回数版本,而从文字详略、描写细密来分,又有 繁本与简本之别: 繁本:有 71 回、100 回、120 回 简本:有 102 回、110 回、115 回、120 回、124 回 在繁本中,一般认为今存最早的较完整的百回本是万历年间天都外臣(即汪道昆)序刻 的《忠义水浒传》 (康熙年间修补本)和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批评水浒传》 ,这些百回 本在写梁山大聚义后,只有平辽、平方腊的故事,而没平田虎、平王庆的内容。繁本 120 回 增加了平田虎、王庆的故事,在文字上与百回本略有不同,也附有李卓吾评语,由袁无涯刊 行,故称《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 。 明末金圣叹将 120 回“腰斩”成 70 回, 砍去了大聚义后的内容, 而以卢俊义惊噩梦作结, 名《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由于它保存了原书的精华部分,在文字上也作了修饰,且附 有精彩评语, 于是成为有清 300 年间最流行的本子。 解放后出版的 71 回本就是以金本为底本, 把楔子改为第一回,把最后一回“惊噩梦”恢复为“排座次”而成的。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简本是繁本的节本,而不是由简发展到繁。简本一般都由平田虎、王 庆两传,但文字简陋,缺乏文学性,只作为研究使用。现存较早、较完整得简本是双峰堂刊26(见于嘉靖间高儒《百川书志》 、郎英《七修类 《水浒志传平林》 (万历余象斗 120 回) ,有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6 年影印本。第二节《水浒传》的内容和思想1、 《水浒传》的内容: 主要是描写了梁山起义的全过程。120 回本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一(1―71 回) ,写起义的发生和发展。 二(72―82 回) ,写义军同官军对抗、受招安。 三(83―90 回) ,写义军奉命征辽。 四(91―100 回) ,写义军征田虎。 五(101―110 回) ,写义军征王庆。 六(111―120 回) ,写义军征方腊以及最后的凄惨结局。 百回本的内容,没有第四、五两个部分。 2、 《水浒传》的思想: 《水浒》的主题思想历来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不外三种观点:一是农民起义说。无论 认为它是歌颂农民革命,还是认为它宣传投降主义,总之都承认它是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二 是市民说。认为它是写市民阶层的生活,反映市民阶层的情绪和利益, “为市井细民写心” ; 三是忠奸斗争说。认为它是写忠臣与奸臣的斗争,歌颂忠义思想。这三种观点,究竟谁是谁 非,实在不好定论。因为每种都包含合理成分,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小说的思想内容。三者 可以互作补充和包容。小说主题出现这种多元融合的情形,与这么几种基本事实有关:第一, 《水浒传》 〉不仅取材于北宋末年以宋江为代表的农民起义,而且还形象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 基本规律和客观意义;第二,水浒故事长期在都市流传,由市井说书艺人、戏曲艺人孕育而 成,其中既有对市民生活的描写,有又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第三,小说成书时既然经过了 封建文人加工改造,成书后又又有不少修饰评点,所以儒家的“忠义”思想贯穿全书并不奇 怪。 一、 忠臣义士的悲歌《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 ,甚至就叫《忠义传》 。明代杨定见《忠义水浒 全书小引》认为:《水浒》而忠义也,忠义而《水浒》也。 “ ”小说描写了一批“大力大贤有忠 有义之人” ,志在“酷吏赃官全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但结果不仅未能如愿,反而却被奸 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 ;接受朝廷招安之后,他们北征辽,南打方腊, “共存忠义于 心,同著功勋于国” ,最后仍被误国之君、无道之臣逼向了绝路。作者慨叹“煞曜罡星今已矣,27 谗臣贼相尚依然”不平现实,发愤为忠臣义士谱写了一曲忠义的悲歌。 最能体现“忠义”悲歌主旨的是义军领袖宋江的形象。作为这样一部书的第一主角,宋 江俨然就是“忠义”的化身。 “忠”和“义”本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概念。 “义”的社会理想层 面是要梁山义军反抗黑暗,替天行道;而“忠”的伦理道德规范是要梁山义军拥戴朝廷,维 护现实的政治秩序。正因为“忠” “义”的内涵不一,相互对立,所以二者很难两全。要“忠” 就要舍“义” ,要“义”就会不“忠” 。宋江的性格,就是在“忠”和“义”的相互矛盾中曲 折发展的。 由于宋江出身于地主家庭, “自幼曾攻经史” ,受的是系统的封建教育,又加之他做过刀 笔小吏,与封建统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他的灵魂深处,有着浓厚的“忠君 孝亲”的道德伦理思想。他虽然“刀笔精通,吏道纯熟” “爱习枪棒” ,才兼文武,却在现实 中沉居下僚,只在郓城县当一个小小的押司官,很不得志。然而,正是因为这,才使他有机 会接触下层,了解百姓,进而同情民瘼,每每为穷人排难解纷,周全性命,时常散施棺材、 药饵,济人贫苦,赈人之急,扶人之困。也正因为他这样仗义疏财、乐善好施,所以山东、 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 ,深受江湖好汉和穷苦百姓的爱戴。与这种特别重义相关,是 对那些不义的憎恨,这是宋江日后同情并参与造反的思想基础。 在宋江身上,如果说“义”使他结交江湖,济困扶危,乐善好施,反抗现实,那么, “忠” 则使他认为造反是大逆不道,虽然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勉勉强强上了梁山,也是身在水浒 之中,心在朝廷之上,念念不忘“改邪归正” ,效忠朝廷。 “义”的反抗性和“忠”的妥协性的矛盾,早在第 18 回宋江刚一出场时就表现了出来: 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事发,案子落到宋江手里,为了“义” ,他冒着生命危险, “执法犯 法” ,先给晁盖通风报信,暗中放走了晁盖等劫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使他们在石碣村消灭了 前来捕捉他们的五百官兵,从而正式揭开了武装斗争的序幕,七条好汉上梁山,又成了起义 军的基础和骨干。不过,事后宋江又想,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是灭九族的勾 当,于法度上却饶不得。接着,为了维护自己和梁山的关系,他一气杀死了企图出卖他的阎 婆惜,不得不开始亡命江湖的生涯,但这时他既想逃避官府的缉拿,又不愿与官府直接对立 而投奔梁山,结果只是暂居在孔明、孔亮、花荣等处,直到清风寨刘高欲陷他于死地,他才 带领燕顺、花荣、秦明等投奔梁山。但中途突然接到石勇给他的一封父亲病故的假信,他便 立即改变了初衷,丢下大队人马,回家奔丧。这里, “孝”的观念又取代了“义”的思想而占 了上峰。其实“孝”与“忠”作为道德伦理观念是二而一的东西,在“孝” “义”面前,他以 “孝”为先。这时官府对他正缉拿得紧,他明知回家不会有好结果,但他宁愿被抓坐牢也不 想再上梁山背叛朝廷。 “忠”的观念又支配了自己的行动。到家后,果然被捕,于是他服服帖28 帖接受了官府的断配江州。临行前,父亲叮嘱他: “你如今此去,正从梁山泊过。倘或他们下 山来劫持你入伙,切不可依随他,叫人骂做不忠不孝” 。因此,刺配途中经过梁山泊地界,他 宁可多走几里,也要抄小路,为的是别遇上梁山好汉拉他入伙。然而,事与愿违。梁山的刘 唐、花荣果然来接宋江了。刘唐要杀两个押解公人,把宋江救出来,宋江立刻就急了,忙说: “这个不是你们弟兄抬举宋江,倒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我不如死了” ,说着,就把刀放在 喉咙下要自刎。花荣要给宋江打开枷锁说话,宋江却说: “贤弟,是甚么话!此是国家法度, 如何敢擅动! ”到了聚义厅,拒绝晁盖援救,同样振振有词说: “小可不争随顺了哥哥,便是 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 ”都到刺配入狱的分儿上了,他口口声声还讲的是 忠孝一套,可见忠孝观念在宋江的头脑中是多么的根深蒂固。直到江州服刑,在浔阳楼题了 两首诗,其中有“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和“他年得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的句子,被人告发为反诗,判刑当斩,梁山英雄冒死劫法场,把他救了出来后,实在无路可 走,他才说: “今日不由宋江不上梁山泊投奔哥哥去??”这才上了梁山。 宋江上了梁山后,和晁盖一起积极斗争。晁盖死后,他便接任了整个山寨的头领。作为 梁山的第三任寨主,宋江一改当初一任寨主王伦的不仁不义,二任寨主晁盖的有义无忠,独 立推行了“全忠全义”的路线。他虽然武不如晁盖,文不如吴用,社会地位不如柴进,但却 能使“众虎同心归水泊” ,就因为他“义胆包天,忠肝盖地”“义” 。 ,是他连接李逵一流人物 思想的纽带; “忠” ,是他沟通关胜一流人物思想的桥梁。 “义” ,是他深得人心的基础; “忠” , 是他结英雄于水泊的目的。由于他有卓越的组织力和号召力,梁山队伍在他手里迅猛发展, 由原来的几百喽┱沟阶詈蟮氖蚨嗳寺怼R话俚グ私亩嗍捕际撬仙揭院笾鸩骄 集的。在他的领导下,梁山事业兴旺发达,蒸蒸日上。从打豪绅恶霸、杀酷吏贪官,后来发 展到与官军作战,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所向披靡,战功卓著。宋江在义军发展壮大中的作 用,的确是巨大的。 但是,自打上梁山那天起,宋江始终牢记着九天玄女“替天行道为主,全仗忠义为臣, 辅国安民,去邪归正”的法旨, “忠”的观念不断膨胀。在梁山一旦坐上第一把交椅,就迫不 及待地把“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 ,这无疑是宋江推行全新路线的一个信号标志。接着, 他虽然领导着轰轰烈烈的起义事业,实际上他一直是身在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念念不 忘早日招安,报效朝廷。特别是排座次后,宋江希望朝廷招安的思想更是日益抬头。菊花会 酒后赋《满江红》 ,就正式表示了“愿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意愿。后来只要一有机会, 不论是前来招安的朝廷官员, 还是作战俘获的官军将领, 宋江都要不失时机地向他们表白 “心 迹” ,甚至乞求、忏悔一番。直至最后派燕青、戴宗到东京打通关节,走京师名妓李师师的后 门,得见徽宗,徽宗亲手草诏后,再派宿太尉前往梁山招安,宋江梦寐以求的愿望才得以最29 终实现。 为了对朝廷尽忠,宋江不仅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以求招安,接着又带领招安的义军北征 辽,南打方腊。尽管朝廷对他有功不赏,反以鸩酒暗害,他仍忠心耿耿,死到临头还执迷不 悟地表白: “我为人一生,只主张忠义两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 我,我衷心不负朝廷” 。宋江一生,盖棺论定,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葫芦娃手游各阶形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