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e in the wallone游戏是大猩猩和狗的怎么玩

你现在的位置:&&&&&&In the name of Britpop
In the name of Britpop
Britpop其名:
  所谓"Britpop",可以直接翻译成“英式摇滚”或“英伦摇滚”。britpop作为一种音乐类型,自然难以被绝对化定义,所以以下定义都是相对而言。  典型的britpop由吉它,贝司,鼓组成。当中吉他是核心,通常以简单,略带迷幻色彩的扫弦为主,其和弦走向亦主导全曲;贝司负责低音部分的旋律,通常演奏和弦中的琶音;鼓多以中速演奏。  从曲风上看,britpop继承了beatles时代以来的吉他流行风格,又吸纳了60年代晚期Kinks的田园之声,中速音乐(the Who, the Small Faces),70年代的迷幻(David Bowie, T.Rax, Roxy Music),朋克和新浪潮(the Jam, the Buzzcocks, Wire, Madness, XTC, Squeeze, Elvis Costello),还有the Smiths的另类吉他流行。从内容上看,britpop大多演唱同时代英国青年自己的生活,色彩多以黯淡,颓靡,桀骜为主,也由此在短时期内迅速风靡英伦三岛。
Britpop简史:
  关于britpop的起源,主流看法有两种。  1是80年代的the stone roses乐队。这支来自曼彻斯特的乐队在89年发行的同名专辑,融合了典型吉他流行风格与独立音乐风格,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英国媒体直接称它为“新迷幻音乐”。  2是90年代的suede乐队。他们在93年发行的同名专辑,以鲜明的吉他流行和颓靡色彩迅速征服了英伦三岛。更把这种新类型音乐推向了主流舞台,让人们不仅喜欢suede这支乐队,而是喜欢上britpop这种音乐风格,从而开启英伦摇滚音乐史上新篇章。  无论是上述哪种看法,一个无可厚非的事实是:britpop的顶峰时期是90年代中期。  自93年suede发行的同名专辑大受欢迎后,两支日后的britpop旗帜性乐队oasis和blur在94年相继发行了确定他们地位的专辑Definitely Maybe和Parklife。专辑刚一面世即大受好评。尤其是Definitely Maybe甚至被视作sex pistols以来最佳处女作专辑。此后,一批颇具实力的britpop乐队相继走红,当中包括supergrass,pulp,Verve,Elastica,Placebo,travis等,他们虽各有特色,但都牢牢把握了britpop的核心进行创作。在那段时期,每年都有若干张极高水准的britpop专辑面世。尤其是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oasis与blur两支乐队的纷争成为广大歌迷关注的热点,由此带来的是britpop在当其时的主导地位。  任何类型的音乐在主流位置上逗留时间长了,都会开始出现分支,乃至被赶下神台,britpop也不例外。90年代后期,电子音乐的兴起以及部分主流britpop乐队的离去与没落,象征着britpop的没落。虽然此后coldplay,muse,radiohead等新型britpop乐队大红大紫,但他们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早已不再是原来britpop的精髓,由此他们也时常被冠以“后英伦摇滚”之名。
  这个来自曼彻斯特的演唱组沿袭了 Stones 和 the Who的粗糙灰暗的形象,融合了 Beatles的曲调并带有明显的英国抒情色彩的主题。他们将这一切用吉他的吼叫声串起来。而他们的挑衅式的讥笑可以和 Sex Pistols 的叛逆与Stone Rose 的傲慢自大媲美。  起初,组合是由 Liam Gallagher , Paul "Bonehead" Arthurs , Paul McGuigan , 和 Tony McCaroll 几个同学组成的. 他们最初是为 Stone Roses 做吉他伴奏。当 Noel Gallagher 回到曼彻斯特是发现他的兄弟成立了一个乐队后便提出要加入。但是前提是他能够完全的控制这个组合,其中包括创作所有的歌曲;乐队的其他成员同意了他的提议并将乐队更名为 Oasis 。  在经历了大量的俱乐部演出之后,乐队引起了 Creation 唱片的老板 Alan McGee 的注意并聆听了他们的样带。  在与 Creation 唱片签约后,小组在1994年推出了第一张单曲 " Supersonic "。歌曲 " Shakermaker " 成为了初夏的热门歌曲。在首张专辑出版前一个月推出的单曲 " Live Forever "成为英格兰的热门单曲。  小组的首张唱片 Definitely Maybe 成为英国历史上卖的最快的处女碟。Oasis 热持续了整整一个1994年,小组开始在更大的剧场中演出,每一首新歌都是演出的压轴戏。但是小组内部的关系开始变的紧张。当 “ Supersonic ” 开始在美国打榜时,non-LP, String-laden 的“ Whatever ”登上了英国圣诞节期间的排行榜第二名。  在1995年初,小组着眼于美国,推出单曲 " Live Forever "。这首歌成为MTV,album rock 和 modern rock 电台的热门歌曲并登上排行榜第二名。Definitely Maybe 在美国售得金唱片。回到英格兰后,小组录制了新的单曲 " Some Might Say "。在发布的前夜,鼓手 Tony McCaroll 与乐队分道扬镳了,Alan White 顶替了他的位置。" Some Might Say " 在五月一经推出即高居排行榜的榜首。它的成功使小组以前的单曲又重新走红起来。Oasis 在那个夏天完成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 ( What's the Story ) Morning Glory? 并在1995年十月推出。一经推出,这张专辑即急蹿至排行榜榜首,并成为既 Michael Jackson的 Bad 之后卖的最快的专辑。  在1996年,Oasis 热成了世界现象。凭借着单曲 " Wonderwall ",Morning Glory 成为美国十大专辑之一,并最终获得五白金唱片;它也登上了欧洲和亚洲的 Top Ten .在1996年,Gallaghers 的关系不和成为八卦新闻的热门。在Oasis 取消了美国之行后,他们集中精力录制第三张专辑。Be Here Now 在1997年秋推出,单曲 " D'You Know What I Mean " 大获全胜。
Oasis - Live Forever
  BLUR(污迹)1989年组建于英国科尔切斯特。这支乐队是由主唱代蒙。阿尔本(Damon albarn)组建起来的。他曾在艺校的录音室中打工,因此后来熟识录音间的操作:贝司手亚历克斯。詹姆斯(Alex James),吉他手格雷厄穆。考可森(Graham Coxon),鼓手戴夫。朗特别里(Dave Rowntree),四个人全凭自己的天分取得了他们的地位,在两年时间里横扫英国流行界--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斐然的成绩有力的摧毁了“在电视游戏和舞曲时代摇滚乐已经死”的预言。  乐队最初一“蜥螈”(SEYMOUR)的名字举行过几次演出,偶像艺人达米安。和斯特(Damien Hirst)称他们“为‘批头士’以来英国最棒的乐队”。一盘样带将他们引入EMI下属公司FOOD公司的门槛,并把乐队名字改为“污迹”。1990年乐队的处女单曲《她真高》(She's So High)一经问世,便进入英国排行榜前50名之内,打破了乐坛被“Baggy”[一种由“快乐的星期一”(HAPPY MONDAYS*)]和“石玫瑰”(STONE ROSES,THE*)为代表的独立/舞曲混合乐]“奴役”的形式。但男孩们并不甘于小小的混音室,他们还很上镜头,风趣,可爱,性感,一时间成了英国音乐界的宠儿。  1991年乐队处女专辑《闲暇》(Leisure)问世,其中单曲《别无它路》(There's No Other Way)闯入英国排行榜前十名,这在当时是非常“非常”的作品,尤其是颇为可怕的歌词,对于乐队来说可并不是什么天真的回忆。  相形之下,1992年的单曲《流行景象》(Popscene)却反映不佳,他的朋克气质,精力充沛而充满上进的声音与当时流行的消沉抑郁的GRUNGE之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多变的时尚中,乐队显得如明日黄花。徒劳的美国巡演导致乐队内部的争吵,与经理人的不合几乎使乐队破产,更糟的是,他们的演出质量下降,观众开始离乐队而区,在一酒后伤人的事件中,险些被FOOD公司开除。  乐队“最后的机会”就是1993年《现代生活是垃圾》(Moderm Life Is Rubbish),乐队的美国公司建议这张专辑与“涅磐”(NIRVANA)前制作人布奇。瓦易格(Butch Vig)重新录制一遍。实际上,FOOD公司为了使单曲获得更好的成绩,完全放弃了这个计划,他们认为新素材里缺乏具有流行潜力的热门歌曲,但只造成了一点点流行。这次专辑和单曲都经受了严格的考验,阿尔本迅速的成长进步扭转了批评家的看法,他既树立了一个新的现代影响力有保持了不列颠之声的精髓之处--深埋在“奇想”(Kings,The*)乐队中的时代根基。虽然乐队又以出色的表演挽回了过去的损失而重新赢得了乐迷,但这张专辑和单曲并不尽人意,直到童年的单曲《男孩和女孩》(Cirls and Boys)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转机。这首歌怪异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直入英国排行榜,并霸占了广播电台整整一个夏天。紧接着1994年的《猎圆生活》(Parklife)获得一直好评,同样登上了英国榜首,销量达200万张并跨进数个国家的排行榜,1995年2月,他们获得4项BPI大奖--最佳单曲,最佳专辑,最佳录象和最佳乐队。随着《猎园生活的成功》“BLUR”打开了独立吉他摇滚乐队通向排行榜的大门,并在90年代中期老老的控制了英国的流行文化。“绿洲”(OASIS*),“橡皮筋”(ELASTICA),“果肉”(PULP),“布。拉德利斯”(BOO RADLEYS,HTE*),“腹鸣”(ECHOBELLY*),“男士服”(MENSWEAR)都沾了“BLUR”的光。1995年初,《猎园生活》卖了3白金的销量,乐队也成了超级明星。  如今,他们的吸引力已经延伸到了十几岁到三十岁之间的乐迷中去.周旋于青少年和杂志圈中,虽然他们的英国气质必定会影响专辑在美国的市场,但十五万的销售量已经是先前成绩的三倍了.1995年夏天,乐队再次推出新单曲&&望族之星&&(COUNTRY HOUSE),使它第一次登上了英国的单曲排行榜冠军.当它在英国大行其道时,作为反击,不列颠流行乐之王"绿洲"掀起了与中产阶级校园艺术的代表"污迹"之间争夺排行榜之战.结果,在老朋友赫斯特的帮助下,&&望族之星&&大获全胜,而正当这时他们的新专辑&&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再登专辑榜首.  现在的"BLUR"正处于是做超级流行明星还是继续努力创造的十子路口上.由于&&大逃亡&&对于年轻乐迷来说,也许太阴暗了,不少人已转投"绿洲"旗下.可是,放眼90年代中期,他们已经想"果肉"的加维斯.科克尔一样改写了英国潮流之风!  但随着不列颠流行音乐的退潮,乐队面临越来越多的传媒责难和日渐冷落的公众,为此,"BLUR"在1996年初查点解散,于是他们决定1996年全年不再在公众面前露面.年底,阿尔本宣称他已经厌倦了英国音乐而是更着迷美国的独立音乐,这一说法在他们1997年2月出版的专辑<<污迹>>中得到了证实.英国传媒对这张专辑评价一般,但乐队对英国的反应已经无所谓了.专辑的第一首单曲<甲虫屁股>(Beetebum)虽然获得了排行榜冠军,但很快划出了排行榜,他们的大部分听众都不能完全接受他们的路子.但乐队改进后的声音赢得了不少美国听众,专辑在美国获得了好评并掀起一阵小小的热潮.在美国的成功最终有渗透回英国,不久专辑又返回英国排行榜.
Blur-Charmless Man
Snow Patrol
  Snow Patrol(雪地巡游者) 成立于苏格兰,是格林美奖被提名的另类摇滚乐队。他们成员大半来自美国缅因州班戈县(Bangor) 和 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
  他们以苏格兰第二大城市格拉斯哥为根据地,并签约公司Polydor Records。最初Snow Patrol只是一隧独立摇滚乐队,但因为"Run"、 "Chasing Cars"等等歌曲成功作为主流音乐,近年来他们寻求更多另类摇滚的元素。最近的代表有蜘蛛侠3的主题曲"Signal Fire"
Snow Patrol - Chasing Cars
  “我不想作耶稣,我只想作撒旦,”这是英国乐队“安慰剂”(Placebo)的主唱布莱恩·莫尔克(Brian Molko)在一次采访中抛给记者的一句话。没有眼影,没有唇彩,没有吉他,你永远 不会把这个身高只有1.69米、骨瘦如柴的男人放在眼里。而当他经过精致的化妆出现在舞台上,当他弹着爆裂的吉他出现在唱片里,没有人会再忘掉他,“我想长得更高,我想变得更性感。而当我站在舞台上,我就可以实现所有的一切。”对保守而古板的“道德先生”来说,他是撒旦;对每一个“安慰剂”的乐迷来说,布莱恩则是他们/她们心中的耶稣。  从1996年发表第一张同名专辑到现在,“安慰剂”经过了七年的成长,出版了五张专辑,换掉了一个鼓手,卖出了三百万张唱片。当然更容易被人们——尤其是善于炒作的英国媒体——提起并记住的是乐队成员“丰富多彩”的性取向:鼓手史提夫·荷维特(Steve Hewitt)是异性恋,贝斯手史蒂芬·欧斯戴尔(Stefan Olsdal)从六岁起就发现自己注定是一个同性恋,而布莱恩呢?他无所谓男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媒体争相追逐的一个焦点就是布莱恩昨天晚上又和谁睡过了以及与此有关的无聊问题。而说话满嘴跑火车的布莱恩也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地为媒体提供足以引起所有人注意的话语:“我内心有一种想成为一个女孩的强烈愿望。我相信如果我是一个女孩,我会比现在更有力量……我想像一个女孩那样有月经,我想体验看着一个生命从自己身体中分离出来的感觉,那一定是一种深刻的幸福,而男人永远不会感受到这种幸福,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像一头野兽。”  尽管“安慰剂”是一支英国乐队,他们的历史却要追溯到八十年代的卢森堡。那时布莱恩和史蒂芬在当地同一所学校里念书。他们彼此认识却几乎没有说过什么话。“七年的时间里我们可能只交流过一句话,”布莱恩回忆道。随后,不甘心步父亲的后尘去银行工作的布莱恩迁到了伦敦,在“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学习戏剧,与此同时追求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发展。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巧合,拥有瑞典国籍的史蒂芬也来到伦敦学习音乐。他至今仍能清晰地回忆 …… 最初乐队名字叫 “Ashtray Heart”,但很快他们发现当时的很多乐队都以药名命名,所以最终以“Placebo”这种没什么痛痒的安慰剂命名. 乐队在选择鼓手方面有过一定困难。 Steve Hewitt 和 Robert Schultzberg 都是不错的人选,但因为 Hewitt 当时正和另一个英国乐队有着合作,Schultzberg 成为了当时的鼓手。没想道 Schultzberg 孤僻的性格一直不能和乐队有好的磨合, 最终弄得成员们忍无可忍使得Hewitt又在1996年从新加入了乐队。乐队有了第一张专辑Placebo,从此一发不可收。  Placebo乐队灌录的第一张单曲《BRUISE PRISTINE》于1995年采用独立厂牌推出。1997年Placebo的单曲《NANCY BOY》甫一亮相就登上了英国排行榜的第四名。同月,乐队又在DAVID BOWIE的50岁生日派对上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演出,地点是在纽约著名的麦迪逊广场公园。那一年PLACEBO一直是公众注视的焦点,他们举行了足以刊登在报纸头条的全英巡演,他们在伦敦的BRIXTON ACADEMY压轴出场,他们还和U2一起进行了名为“POPMART”的欧洲巡演。同时,PLACEBO也尝到了当电影明星的滋味,他们在1998年秋上映的电影《天鹅绒金矿》中客串出演。  1998年,他们录制了自己的第二张专辑《WITHOUT YOU I'M NOTGING》,专集的第一支单曲《PURE MORNING》于1998年8月进榜并一直攀升到第4位。而这张专集在98年席卷全世界,获得了巨大成功,也把PLACEBO独特的风格推向世界。而《PURE MORNING》的音乐录影带也于1999年得到的英国音乐奖(BRIT AWARD)的提名,在颁奖典礼上,PLACEBO与DAVID BOWIE(大卫鲍伊)同台演绎了电影《天鹅绒金矿》的主题曲《20TH CENTURY BOY》。  2000年初PLACEBO回到录音室开始制作他们的第三张专集《BLACK MARKET MUSIC》。此专集中收录了与SEVERE LOREN合作的《SPECIAL K》和与说唱歌手JUSTIN WARFIELD合作的《SPITE&MALICE》。音乐风格也向更广阔而深邃的方向前进。  随后在2003年和2004年,PLACEBO乐队由相继推出了专辑《SLEEPING WITH GHOSTS》和单曲+精选集《ONCE MORE WITH FEELING: SINGLES 》,其中前者更成为PLACEBO迷们诉之的经典。  今年3月,乐队推出了他们的第五张录音室专辑《MEDS》。新专辑推出后,迅速登上英国榜第七位,并占据美国公告牌评选的欧洲100张最畅销专辑榜上第一的位置长达两周。照目前已经卖出了过百万的成绩看来,《MEDS》无疑是PLACEBO继1998年后的又一个商业颠峰。  PLACEBO的音乐妩媚而更趋深度、内省而更显迷离。多首作品电气化的尝试,表明乐队不断努力着创新之意;而词作方面,依然是Brian Molko一如既往的爱情宿命论。毫无疑问的是,PLACEBO的确是9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和最与众不同的英伦乐队。
Placebo--This picture
  自创始以来,特拉维斯就一直有四名固定的成员。 弗朗西斯·希利(Francis Healy)&
  主音兼吉他手。昵称“Fran”。是乐队的核心成员,同时负责大部分歌曲的创作。
Travis最早也是由他提议组建的。他热心于公益活动,是让贫穷成为历史(Make Poverty History)运动的成员,曾经两次赴苏丹参与相关活动。&&安迪·邓禄普(Andy Dunlop)&&首席吉他手。乐队成立之初是Francis的同学。&&道吉·佩恩(Dougie Payne)&&贝司手。也是Francis的同学。&&尼尔·普里姆罗斯(Neil Primrose)&&鼓手。2002年他在游泳池中滑倒造成脊柱损伤,险些丧命。&&  成军于1996年来自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的Travis,是当1999年发表第二张录音室专辑“The Man Who”时,远远超乎预期的热烈回响,才让他们仿佛从一个小城的地方乐团,摇身一变不仅成为英国的摇滚巨星,同时赢得全球各地乐迷的肯定。这支每个人一听到他们的音乐都会为之眼睛一亮的杰出乐团,藉着他们的歌声广播了他们寓幽默人生观于实力作品中的新音乐主义。   对于喜爱英式摇滚的人而言,Travis当然是一支重要极具代表性乐团,四张专辑全部有Top10的销售量(其中两张是排行冠军)。15首Top 40单曲、3座全英音乐奖肯定,唱遍各大型演唱会Glastonbury、Reading、V Festival…等等。
TRAVIS-Turn
  Keane来自于英格兰南部一个名为“Battle”的小镇,乐队由主唱Tom Chaplin,键盘手Tim Rice-Oxley和鼓手Richard Hughes三人组成。  和大多数英国孩子一样,三人自小便在一起踢球、探讨音乐、交换唱片。Tim曾在学校里学习钢琴,但是他很快就厌倦了那些古典乐,于是他开始在他的Casio键盘上谱写Buddy Holly式的音乐,将他创作的音乐演奏给他的朋友们听。同时Richard也开始练习架子鼓并和Tim一起排练。随后,又加入了吉他手Dominic,再加上主唱Tom, 四人组成了乐队开始演奏Oasis、U2、Beatles类型的歌。  然而,很快他们就厌倦了这类大众化的音乐,他们决定要创作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品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2000年,Keane发行了乐队首支单曲《Call Me What You Like》,第二年又发行了《Wolf at the Door》。2001年7月,吉他手Dominic离开了乐队,乐队转型为以键盘为主旋律的三人乐队。2002年,乐队在伦敦举办一场小型演唱会并邀请独立唱片公司Fierce Panda的经理Williams参加,在演唱会上Williams立刻被Keane与众不同的音乐所吸引并与之签约,后来发行的《Everybody's Changing》在电台上大红大紫,吸引了众多大唱片公司的目光。  2003年秋,Keane与Island签约,发行了他们的第四张单曲《This Is the Last Time》。2004年,他们发行的首张大碟《Hopes and Fears》第一周就登上英国专辑榜的榜首并且在榜上停留数周。2005年,Keane获得英国音乐突破奖和最佳专辑奖的殊荣,在Grammy榜单中也获得最佳新人提名。2006年6月,第二张专辑《Under the Iron Sea》在专辑发行的首周登上了美国Billboard音乐榜的第四名。
Keane-This Is The Last Time
  Anderson、Osman 生长于距离伦敦四十哩外的 Haywards Heath,早在1989年时这两位多年好友就曾组过乐团。后来他们透过在「NME」杂志上刊登广告的方式,找到前来应征的吉他手 Bernard Butler。三个人先组成了一支没有 鼓手,而依靠机器设定来填补鼓点的乐团。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结识了曾经在伦敦 ULU兜售小型演唱表演票卷的鼓手 Gilbert,在相谈甚欢的情况下,三人决定邀Gilbert加入阵容。最后入团的是第二吉他手 Justine Frischmann,乐团至此,终于正式成立,属于该团的故事也才开始。&&&Suede 在成军之初,当时的报章杂志、同乡同胞、经纪人、唱片公司都对他们没什么好印象。他们觉得 Suede 的表演乏善可陈,毫无魅力可言,风格走向也极端的无聊。他们的公开演出,票房更是惨不忍睹,并非他们的表演欠缺水准,而是观众的反应并不捧场。他们的音乐不被了解,即使是在发了一张风格奇特的单曲「Be My God / Art」之后,也只是引起短暂的好感罢了,也许这就是他们不受注意的理由。& &1992年起,全球流行乐界掀起了另一股风潮(此时第二吉他手 Justin 已离团)。Suede的现场表演忽然引起广泛的回响,就在他们于 Nude 唱片公司的首张专辑「The Drowners」发行的前一个月(五月),他们登上了「Melody Maker」杂志的封面,并被该杂志评为「大不列颠最棒的新进团体」。纵然这样子的情势逆转充满了神奇色彩,Suede 瞬间成为家喻户晓的乐团却是不争的事实。报章媒体纷纷报导他们是「最大胆、神秘、诡谲、性感、热闹、狂妄、流行的乐团;你会发现自己被他们的魅力所蛊惑,完完全全地爱上他们,无可自拔。」在乐团参加了英国最受欢迎的流行音乐电视节目「Top Of The Pops」之后,主唱Brett卓越精致的创作功力和唱功,立刻引来众家乐评的一片叫好声,并为该节目创下收视高锋。支持 Suede 的乐迷不断地增加,当他们回到家乡伦敦再次举办演唱会的时候,Brett 的衬衫被极度疯狂的歌迷撕裂三次。这般受欢迎的场面和昔日比较起来,确实有天壤之别。  1993年3月 Suede 发行同名专辑「Suede」,乐团开始声名大噪,被褒奖为「自从『性手枪 (The Sex Pistols)』的 「Never Mind The Bolloks」专辑之后,最令人延颈企盼的专辑。」这张专辑果然不负众望,各界好评蜂拥而来。专辑唱片销售量更是一举抢攻下冠军宝座,远远超过第二顺位的对手 Depeche Mode合唱团足足有4倍之多。也因此该张专辑成为自从 1984年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 合唱团的「Welcome To The Pleasure Dome」专辑以来,销售速度最快的专辑:专辑发行后第二天即成为金唱片。随后在该年,最令人兴奋的事,莫过于赢得 1993 的 Mercury 音乐奖了。&&&&之后到年底之前,Suede均忙于巡回欧洲、美国还有日本的演唱会行程、在 Glastonbury 的音乐节担任首席嘉宾,以及在英国境内一连串门票皆被销售一空的演唱会。日情人节当天,他们发行了单曲唱片「Stay Together」,创作意念完整,共分四节,全长8分钟,是张内容多变绚烂的经典唱片,不禁让人质疑,他们的下一张作品和这张唱片相较之下,是否会相形失色。这首单曲轻易地受到「NME」杂志及「Melody Maker」杂志的青睐,获选为当周最佳单曲;「NME」杂志认为这首单曲「充满强烈的企图心、多变的风格及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这些都让其它的歌曲受到的注意彷佛昙花一现般地短暂。就像所有的伟大事物一样,美得让人屏息。」「Stay Together」登上排行榜第三名,也使 Suede正式迈向新的里程碑。&&&两个月后,Suede回到 Master Rock 录音室,与制作人 Ed Buller 合作,开始灌录他们的第二张专辑「Dog Man Star犬人星」;这张专辑被誉为十年来最优的专辑之一。这张旷世巨作,不仅完全打破既有的创作模式,它也持续地感动了众人的心灵。&&&在「Dog Man Star」这张专辑完成的同时,Suede正式和吉他手 Butler分道扬镳,他们吸收了另一位年仅17岁的吉他手 Richard Oakes --来自英格兰南方「多塞特郡」(Dreset)的 Poole地区。和报导 Butler的离团一样,音乐杂志也纷纷告知 Suede有新人加入的消息。之后 Suede在欧洲、美国、日本展开了一连串的演唱会,和新任吉他手 Richard 的配合默契十分良好。&&&96年出炉的专辑名称是「Coming Up呼之欲出」,这张由十首歌曲组成的专辑是 Suede 成军以来最棒的专辑。第一首单曲「Trash」全长四分钟,可说是流行乐的经典之作;他们百分之百的浪漫,批判狂热度也是绝无仅有的。Suede 从没有像现今这般受欢迎,这么名气响亮,表现得如此优秀,受到如此为数众多的推崇。或许他们的音乐有点奇怪,然而不可否认地,他们受到大家的爱戴。&&&Suede的「Coming Up」专辑的录制时间,从1995年12月,一直到1996年5月才结束。专辑由 Ed Buller 制作,录制地点分布于伦敦周围的数间录音室,最后的混音工程则在Dave Bascombe手中,于 Whitfield Street录音间完成。在发行了「Suede」及「Dog Man Star」两张水准之上的专辑后,Suede 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并不难想象(「Guardian 」杂志曾经评选出有史以来100张最佳专辑,其中90年代只有4张专辑入榜,「Dog Man Star 」就是其中之一),而他们在「Coming Up」专辑中的杰出表现也是倍受赞扬,在全英专辑榜雄踞亚军席次。Richard Oakes如今已是一名杰出的艺人,而 Brett Anderson 的才华,无人可及。这张产生了五首全英Top 10歌曲的专辑「Coming Up」已臻完美之境,它成为流行乐界试图超越的新标竿。&&&1997年入秋之际,Suede为等待他们新作品许久的歌迷们先行暖身发行了一套两张的CD,这套名为「Sci-Fi Lullabies」(科幻摇篮曲-B-SIDE作品精选)的专辑,顾名思义是汇整了过去五年来,Suede所出版过的13张单曲中的B-Side歌曲(不包括现场演唱版本)。其中汇集了亦是Suede mania心目中经典抒情曲之一的「My Insatiable One」...27首所有Suede mania均耳熟能详的乐章,每一首作品都是出自Suede团员手笔的完美佳构,绝对没有滥竽充数的粗劣作品。&&&经过一年半的养精蓄锐,Suede自1998年中开始为新专辑「Head Music头号酷乐」进行录制工作。在这张该团的第四张完整长度专辑里,Suede开展出与之前不同的合作关系,他们这次不再和一向的共同制作Ed Buller共事,转而与Perfecto的核心主脑、早期Happy Mondays经典作品的大功臣Steve Osborne合作。主唱Brett Anderson表示,在「Coming Up」专辑之后,他想要做一张感情成份比较不那么重的专辑,就某种角度来说,也就是比较诚实而直接的作品,因为有时候感情用事会使得事实的某些部份被掩盖掉。不过不要误以为这是一张晦涩难懂的专辑,「Head Music」里的音乐会火热地烧入你的脑际;当然,比起「Coming Up」专辑来,本张专辑显得较为冷静,但它呈现出更具渴求感、更为忿忿不平的感觉,它呈现出1999年的现代摇滚乐团所该有的声音:一种炽热燃烧、绝对不会在地球上的另一处角落、另一个时间所制造出来的声音?& &贝斯手Mat Osman曾说过Suede的成员是在「Coming Up」专辑录制完成后,才真正地成为一个团体。照这样的说法,「Head Music」专辑就可说是Suede以新阵容重新出发后的首张佳作,是一张乐团至今最难以归类的专辑,但也可能是进入千禧年前你能听到的最具现代感的专辑。这张专辑首周进榜即获全英季军,足见它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同。 「这就像现代艺术,」Brett如此说道。「一幅很棒的现代艺术作品通常都是出自由极少笔划即勾勒出整幅作品的画家之手。这就是我想要做到的。用最不矫饰的低调手法表达我的感受。」&&&虽然「Head Music」成为一张冠军专辑而缔造Suede的另一生涯高峰,但接踵而至的种种事件却让Suede的未来显得是那么地不确定,阵中深受乐迷喜爱的键盘手Neil Codling毅然离团,乐团与专属会计师对簿公堂,对已灌录好的整张专辑感到厌恶而舍弃重头来过…;最终Suede仍旧历时一年闭关完成2002年的最新作品「A New Morning清新早晨」。灵魂人物Brett Anderson表示专辑之所以命名为「A New Morning」,亦象征着此作正是乐团的另一个全新开始。&&&除了乐团编制经过小幅更动而网罗前Britpop乐团Strangelove成员Alex Lee入替Neil Codling之外,更重要的是「A New Morning」在Stephen Street(Blur、The Smiths)这位Britpop全盛时期金牌监制主力制作下,不仅贝斯手Mat形容此作是更为温暖与简单(专辑曾一度命名为「Instant Sunshine」),同时也已让人预料到「A New Morning」会重拾Suede昔日吉他流行曲基本步而舍弃Head Music的电气化实验风格。
Suede - Electricity
&& 英国著名乐队Muse由吉他手兼主唱马休·贝拉米(Matthew Bellamy),贝斯手克里斯·沃尔斯滕霍姆(Chris Wolstenhome)和鼓手多米尼克·霍华德(Dominic Howard)组成。由于厌倦了家乡Teignmouth,Devon毫无生气的生活,这三位好朋友决定开始一起玩音乐。在Muse的这三位成员刚刚聚到一起开始正式组乐队的时候,他们都只有13岁。在不同时期,他们共用过Gothic Plague,Fixed Penalty和Rocket Baby Dolls做过乐队名。1997年,乐队正式更名为Muse,并在Dangerous Records发行首张同名EP《Muse》。1998年,Muse又发行了一张EP唱片《Muscle Museum》。此时,Muse开始得到英国评论界和歌迷的一致好评。在参加完当年纽约的CMJ音乐节之后,Muse与Maverick Records正式签约。&&&& 随后,Muse的单曲《Cave》和《Uno》在正式专辑之前率先发行。1999年末,Muse乐队的首张录音室专辑《Showbiz》正式发行。两年之后,Muse的第二张专辑《The Origin of Symmetry》面世,其中的单曲《Hyper Music》大受欢迎。2002年6月,Muse发行了双张现场专辑《Hullabaloo Soundtrack》。2003年9月,乐队第四张专辑《Absolution》在英国发行。2004年3月,《Absolution》通过Warner Bros. 在美国发行。2004年初,为了赢得美国市场,Muse在美国举行了一次小型巡演。同年5月,Muse还参加了第五届Coachella音乐与艺术节。2006年7月,Muse第五张专辑《Black Holes and Revelations》正式发行。在发行后首周,《Black Holes and Revelations》便成功在英国专辑榜中夺冠,成为Muse连续第二张英国榜的冠军专辑。在Billboard 200专辑榜中,《Black Holes and Revelations》首周上榜排在第九位,创造了Muse乐队在美国的最好成绩。&&&&从第一印象,主唱Bellamy的唱腔略似Radiohead的吟喃唱法,然而Bellamy与Thom Yorke最大的不同点即在于Bellamy的声域更加宽广而可作戏剧性的变化,这样的特色同样也构筑了Muse的整体乐风,一种融合了Brit-Pop与新前卫摇滚(Neo-Progressive)的折衷样式,再加上吉他手Wolstenhome如暴风席卷般的刷弦气势,与如谜语般的词句,一种属於Muse特有的曲风於焉诞生。
Muse -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主唱Chris Martin在乐队中司职原声吉他,钢琴和键盘,他出生在多文市,他从15岁开始玩吉他,至今参加过三只乐队The Rockin' Honkies, The Red Rooster Boogie Band 和 Pectoralz,他最喜欢的乐队/歌手是Sparklehorse, The Flaming Lips, Tom Waits, Bob Dylan, Neil Young,现在在学校主修远古历史。如果问他为什么作起音乐,他肯定会坚决地告诉你,“摇滚就是我想要得一切东西,但是它他XX的根本和那些被吹嘘的一塌糊涂的花花绿绿的药丸,那跟摇滚没他XX的一点关系,也没必要把自己搞的神神叨叨,更没必要关心别人怎么看你,酷不酷和我的音乐没关系,摇滚乐的意义在于告诉你如何寻找最终的快乐。至于我们就喜欢一起四处闲逛和作音乐,我们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感到愉快而心安理得。有时候,我们看起来有些过于坦率,而且不关心我们到底该怎么做,但是,我确认我们热爱生活而且异常勤奋,我们只是不希望把时间浪费在那些陈词滥调的规矩上,我们不想为陈腐的人活着。   贝斯手GUY出生在苏格兰的费弗,但12岁的时候搬到了肯特市,13岁他开始弹BASS,以前只参加过一只乐队TIME OUT,他喜欢James Brown, Kool & The Gang, funk and soul。开始再学校主修工程学,但在去年辍学。GUY性格很倔强。   吉他手JON他出生在威尔士北部的摩德,当问及他的家乡他说,“那儿和音乐似乎没什么关联,但是Rhys Ifans 是在哪儿成长起来的。”JON11岁就开始玩吉他,COLDPLAY是他参加的第一只乐队,能得到他推崇的乐队只有The Stone Roses和Ride。他是个让人吃惊的家伙,除了作音乐,他还获得了数学和天文学的双学位。   鼓手WILL出生在南安普顿,现在在学校修生物。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摆弄各种乐器,他进过一之叫做“肥老鼠”的乐队,至于喜欢什么乐队,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说他最喜欢的是爱尔兰民谣。WILL的爸爸是考古学家,马丁总喜欢四处宣扬WILL的爸爸简直就是考古界的的迈克尔·杰克逊!WILL在乐队中最小而且巨捣蛋,他总是给你讲他在学校的趣事,比如“我的生物学教授总是在课上唠叨‘我用六个星期也说不完的证据说明,大猩猩的确有手淫的习惯’,哈哈那简直逗极了。乐队的每个人都喜欢他,马丁和WILL总有说不完的话,“天啊,你可不知道,WILL这家伙简直就是一个人体点唱机,他会的个比任何人都多,以前我们经常坐在寓所的楼梯上唱歌,你只要说出一个歌的名字,他立刻就能给你弹出来。他更适合作一个吉他手……”这时GUY回在旁边说;“WILL在事情上总是表现的坚强,而且他异常幽默……哦……他对迈克尔·欧文的印象出奇的好……世界上还有什么样的人比WILL更值得信赖?”
Coldplay&Oasis-Live Forever
Coldplay-Violet Hill
文字转载自:
本话题来源于日志:
--------------------Another summer day,
has come and gone away.
In Paris or Rome...
but I wanna go home......楼主管理员给此话题奖励了3分!
&&对摇滚的歌和乐团 了解的不是很多 嘻嘻...
--------------------米
小洣可以从最后一个视频看起,Coldplay-Violet Hill,如果你喜欢说明这是你的型,可以继续看别的.
--------------------Another summer day,
has come and gone away.
In Paris or Rome...
but I wanna go home......
--------------------米
欣赏他们的同时又不禁感慨他们的幸运!在国外起初靠自费录制EP走红的地下乐队比比皆是.国外也确实有着孕育摇滚乐滋生繁荣的土壤,而摇滚乐在中国却没有很大的市场,这让我突然想起前几年比较看好的诱导社和木推瓜.最后也只是昙花一现地退场.中国摇滚乐消费的严重匮乏也证明了不考虑市场而孤注一掷的方式无疑是在刀锋上舞蹈的事实.
--------------------
想把你说的话背下来,事实上在国外做任何音乐都会有市场,都有成功的可能,甚至可以引领新的风潮.人家就是音乐市场起源早,听众多,高速发展.咱们的市场,起步晚,又畸形发展.
--------------------Another summer day,
has come and gone away.
In Paris or Rome...
but I wanna go home......
在中国潮不起来~~~可热爱的人不多
--------------------米
而且,热爱的人也不够疯狂.
--------------------Another summer day,
has come and gone away.
In Paris or Rome...
but I wanna go home......
太疯狂了就不太像个人~~
中国的摇滚起源于什么时候呢~
--------------------米
啊?怎么会?
不清楚,80年代?有几个高峰倒是知道.
--------------------Another summer day,
has come and gone away.
In Paris or Rome...
but I wanna go home......
中国的就知道崔建 黑豹 许巍还有个就是迪克牛仔(当时翻唱的歌都很红的说)
--------------------米
老爹就不要提了吧...
90年代中期,魔岩三杰,中国摇滚乐坛至高点哪~
--------------------Another summer day,
has come and gone away.
In Paris or Rome...
but I wanna go home......
如今延生出太多的音乐类型让摇滚乐再也不是一枝独秀了.魔岩三杰如今也是不惑之年.中生代力量面对市场贫血也不得不减缓脚步.一面是大张旗鼓粗制低俗的商业选秀,一面是中生代摇滚乐队面临目前的危机和困境只能在酒吧打游击.这不能不说明全民的欣赏水平实在让人无言以对.让人寒心.
--------------------
选秀其实还是对原创乐坛有推动作用,网络音乐么。。。身边充斥着那么多不可理喻的耳朵。。。
--------------------Another summer day,
has come and gone away.
In Paris or Rome...
but I wanna go home......
那时说话这么正经,现在张口就是荤的!
--------------------Another summer day,
has come and gone away.
In Paris or Rome...
but I wanna go home......
--------------------春夏秋冬又一春
--------------------Another summer day,
has come and gone away.
In Paris or Rome...
but I wanna go home......
感觉muse在这里面显得很特别他们的音乐和所熟悉的brit-pop不同没有那么的阴郁
--------------------my eyes are open
他们很风骚很妖娆~~~~
--------------------Another summer day,
has come and gone away.
In Paris or Rome...
but I wanna go home......
wu~~~~~~~~~~
--------------------my eyes are open
参与话题讨论,请先
511738名成员74145个主题
可用积分:16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ay down in the hole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